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2024-10-24

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精选12篇)

1.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之茶道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的陆羽则最早创立了茶道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且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和创立了茶道精神,从而把茶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

2.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篇二

1 茶道与武术的差异所在

茶道,是品茶赏茶的美感之路。茶道,以静而发,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可以增进友谊,修神养性,领略宇宙万物的规律魅力,是一种感受非常丰富的交流仪式。武术,止戈为武,是中国历代沉淀形成、安家立国的法宝。武术,以动而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可防御敌人,以和平为导向,教导人们通过武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表面上看,茶道,因茶而有不同,武术,因人而有门派;茶道贵在静,武术专在动;茶道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武术是一种维护和平的实力体现;茶道,是一种文雅的生活方式,武术,是一种刚强的生存方式。

2 茶道与武术的联系

2.1 茶道与武术相同的“美”

茶道,顾名思义,喝茶中讲究道,看似随意,实则有章可循。讲究的是人与环境的相融之美。茶道中讲,茶艺不仅要讲究茶、水、火、具,还讲究煮茗之顺序与品茶之道法,体现了顺应自然的特点,这也是传统文化中人性的美。而武术正是借鉴了茶道的这种人性美。习武之人,首先要讲究武艺、器械、服装,还讲究习武心法,否则容易走火入魔。品茶,随意而为,或是三五好友围坐火炉旁,或是文人墨客驾一叶扁舟于湖中,或是田园或是屋后,不管在哪里,没有什么固定的位置,都可以架起炉火,煮沸茗茶。这样无需选择时间与地点,使茶道更与人性接近,营造出了人向往环境之美、追求融合到自然中去的理想意境。同样,武术也一样体现着这样一种随遇而安的美。清晨古寺、午后小林、屋顶檐尖、泉旁井口,随处都是练武所在,没有固定位置,心到处,即是武道。

茶道与武术共同围绕着“圆道”之美。泡茶时,无论洗杯时的“滚”、淋杯时的“绕”、分茶时的“巡”、倒茶时的“点”,都是“圆道”,看似平常一举动,但都焕发着传统文化的底蕴光芒,使喝茶变得生动直观而又回味绵长,时时刻刻都能让人看到一种真实的生命存在、以及人性中自然和谐的精神状态。而在武术中,讲究起、承、开、落、收,这样的步骤贯穿始终,必须做到连贯自如,这同样也是“圆道”之美。茶道与武术,虽然是不同的艺术,但都尊重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的心法,一起一回间,循环往复,圆通有道,实为传统文化的至上之美。

2.2 茶道与武术相同的“礼”

中华传统文化,以德为要,倡导克己奉公,反对自私自利,主张以义制利,主张修德养性,注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注重解决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无论是茶道中的茶语,还是品茗时的动作,都是非常形象的礼貌之举,都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创造的对人的敬意和赞赏,使喝茶人共同追求一种和谐,不断扩展着喝茶的精神生态意义。而武术,也同样有着抱拳、鞠躬、持械的礼仪,体现了武术为和平而发展的宗旨,与喝茶之礼一样,都寓意着天下是一家,寻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暗合“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尊敬天地自然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对人之道德操守的坚持。所谓“德”,就是心性的正德行为,是受一家而传万家的正德意识。静心去燥、拜师奉茶、尊客敬茶、以礼为武、扶危济贫、除暴安良、屈己待人、助人为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些都是武术和茶道中固有的“德”之表现。无论茶德,还是武德,都是对人的要求,都是对人敬天爱人的要求,都是对人服务社会大众的要求。

2.3 茶道与武术相同的“和”

自古以来,人类在环境中的发展,总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作用于自然,使人与自然共美,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在茶道中,表现为人把自然作为自己的追求归宿,具体就是指人在喝茶品茗时能与自然无碍亲近,在思想状态中能与自然产生共鸣并出神交流,能与自然追求无我,以及能在茶艺中体会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人在品茶时追求忘情山水、心融山水的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的思想表现。在武术中,“人化自然”又表现为师徒传承制,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父子、师徒、门派等这样的关系,其凝聚范围广、传承关系永久稳定,不仅在理念方面共同认知维持,还能渗透到社会的各方各面,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群体与个体,通过精神文化的层面来作用于整个社会与自然界。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受生活压力节奏的影响,很多人都有着品味人生、融入自然的想法,都有着亲近自然、回归无我的愿望,不论是武术,还是茶道,都为社会上的人提供了这种渠道,都能从茶水的沸腾中、都能从武艺器械的拼击中感受到自然的存在,从而悟出道法自然的一切。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和”字,正所谓天和、地和、人和,世间万物,皆为统一和谐,皆为一体相生。茶道,其内核就是“和”。当客人上门,主人都会不厌其烦地洗茶、煮茗、敬茶,不论是什么客人,都会客气请茶,相生互敬,恭敬仪茶,一团和气。如果有生客到来,更会起身让座,盛情待茶,时时处处都是和气,这正是茶道中那无我品茗的境界,以及心灵上的契合。可谓是“饮不尽的茶,说不完的话”。武术的真谛也是“和”。习武只为和平友谊。只要是习武之人,一见面,都会抱拳礼出,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如果是江湖上的陌生武友,也会相约一日,同赴江边山顶,一展武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总是和字当头,不仅要将自己的武艺和而满,更要追求社会的大同,跨越一己之见,构建出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和茶道,在相互包容与启发中,有很多方面已经走到了一起,通过浓厚的精神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都懂得了和谐、包容、和气、谦虚、豁达、情怀等,共同领悟宇宙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提升生命中的生态意识。

2.4 茶道与武术相同的精简与意境

2.4.1 俭,就是节省,是一种不浪费的行为,其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心境,这是人在道德方面的自我约束。

茶道,是人之精神与茶的结合。一方面,喝茶不求奢侈,要清心淡欲,另一方面,喝茶的地点、时间、茶具不讲究,重在品茗而不赏壶,重在交流而不在喝茶,是人身心从内到外的领悟。武术,也可以从茶道中受到启示。武术之内功心法,往往几句金句,多了没有。套路章法、动作器械,都要精简,多了都是用不过来。与茶道一样,武术也是从内到外的领会,最终达到内外相合。

2.4.2 精益求精,是渐近于道的自我行为要求。

对技术的精进,是去除假象的认识,是不陷入困境的认识,是不满足现状的追求完美。在茶道中,从用水用茶,到煮茶用具,都要在精进方面追求精细,要好中选好,优中择优,优化结合,精细精行。沉浸中的求真,将是对人与自然相合的最佳途径。从茶道精细的角度去观察武术,也是从动作、心法、器械等的精简,来实现精益求精的自我态度的升华。要从重复的动作中,逐步掌握熟练动作的节奏,并焕发出接近自然的心静感受。当在特别容易受到干扰的时候,要本着精益求精的求真态度,从纷繁复杂中,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精细方法,最终达到物与人合一的目的。

2.4.3 茶道品茗,可以使人神清气爽,从执迷中感受醒悟,从烦燥中体会和气。

正所谓茶便得道,茶之饮,也可以让人脱离俗务,收紧身心,清醒头脑,这样的意境,正是茶的独到作用。而同时,武术训练中准备、放松、提气、发力等要点,也都是身心收紧的体会过程,无紧不松,方为上选。在身心体验的集中之下,感受生命中的执着情怀,感受精神感情的意境,感受自然力量的修炼,感受宇宙万物无限放大或缩小的方式,都是一个真实提升的清晰过程。

3 结语

茶道与武术,身为不同载体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也有着相同的内涵追求,更有着相互包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特性。通过纷繁的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从武术学的角度去观察茶道,可以促进人对于“人化自然”的追求与维持;从茶道的角度去体验武术,也可以创造武术文化需要完善的地方。从对二者的剖析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寻找传统文化精进创新的道路方向,结合当前时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最终建设更加富于文化内涵的文化契合,将是所有人类的最高价值的追求,也必将提升人生命中敬天爱人的生态思维,享受内在和谐与外在和美的天人统一。

参考文献

[1]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2-43.

[2]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111.

[3]曹希亮.中国养生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11.

3.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之区别 篇三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眾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4.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篇四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放吸收的民族。许多外来文化一旦移植到日本本土,经过整合、扬弃,使之更符合其国情之后,往往便会打上“大和民族”印记,成为日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茶道也是如此。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后,它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中享有相当的声誉。

将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作一番简单的比较,其目的在于增进了解、促进茶文化的交流,而不是为了对两者进行扬抑、褒贬。

茶艺之差别

日本茶道是“末茶”道,工夫茶则是“瀹茶”道,其时代反差极大。

唐宋时代,许多到中国求学的日本僧人,如最澄、空海、荣西等先后把中国的种茶、制茶、烹茶方法带回日本。由于当时中国仍处在“末茶时代”,所以日本茶道至今仍饮用末茶。

其操作方法是:“茶娘把开水倒入一个灰白色的粗糙大碗里,用一根棒子(茶筅)搅拌,碗里浮起了春天里松针一样翠的绿色末,上面则浮着细细的泡沫。”(林清玄《抹茶的美学》)显而易见,他们采用的仍是宋代的点茶法。

品饮环境的差别

日本茶道有专用茶室,茶室前有一个茅屋形式的“山门”,入门后是一小庭园,步过花径即达茶室。室门偏矮,成人入屋一般都要低头弯腰,以示恭敬。茶室中只有:地上的炉子,炉上的铁壶,一支夹炭的火钳,一幅简单的字画,一瓶造型奇逸的插花,此外再无摆设。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总之,它所要求的,是“清、寂”的气氛。

如此严肃、拘谨的环境,比起工夫茶的随遇而安,应时而设;可厅可房、可立可坐,可动可静,可唱可歌......正成鲜明对照。

品饮观念的差别

日本茶道形成之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由宋代中国高僧佛果勒禅师书写的“茶禅一味”的条幅,颇能代表日本茶道的精神追求。

十五世纪奈良僧人珠光首创茶道,初名“茶之汤”,这与中国禅寺的“茶汤会”可谓一脉相承。其后,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1521—1591)又创立了“陀茶道”。他根据《法华经.信解品》“犹外门外,止宿草庵”的启示,提出了“茶道的真谛在于草庵”的主张,并在禅院主房外搭建庵式的小茶室,这一形式遂流传至今。

千利休生活在一个群雄争霸、战乱不休的时代,他希望通过茶道营造一种和平、礼敬、清醒、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弥纷争。这种禅宗式的苦修,需要的是苦寂,惟有苦寂方能求得精神的解脱,因而非但诗词、音乐、花鸟等,连多余的言语都与这一宗旨不相适宜。而相应的礼仪却十分刻板繁复。

体验茶道的人进入茶室时,推门、跪坐、寒暄有一定的礼节;主人煎水、冲茶、献茶有一定规范;其它如擦碗、接物、品茶、说话等也有细致的程序和规矩。可以这样说,日本茶道讲究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追求的是极度专注、宁静、肃穆的气氛和情绪,使人进入一种类似“禅定”的奇特境界。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美学宗教”。

工夫茶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的品饮艺术。饮工夫茶,是生理卫生的需要,它“喝”茶,但又不以解渴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艺术化的品饮;它也包涵理趣,但更多的是生活情趣;它讲究烹茶的技艺、程序,但又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面是通过形式去更加充分地发挥茶的物质功能和品茶过程中的精神功能,从而使人得到感性和理性的愉悦和享受。

日本茶道有“和、敬、清、寂”四规;工夫茶道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叫作“四规”,而应称为“四趣”。

5.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篇五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学栋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十个视角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介绍用“图〃像思维”学习汉字的技巧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他谈到:“易〃像—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对宇宙和人生奥秘的探索是人类共有的特性,用图〃像进行思维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必然选择。由此,人们可以在物质、心灵与理性等多个层面沟通和交融。回顾过去几十年,我有幸透过殷墟的甲骨文字,感受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子仰观苍穹、俯察大地的智慧与博大;在修读《易经》、《道德经》和《金刚经》的日日夜夜,东方先知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的悟性;华夏大地浑厚奇绝、博大精深的山水人文,涵养孕育心物交融、凝炼积淀聚合升华,进而生成108个图〃像。图〃像可使过去、现在、将来融会,可将心灵与历史、文化贯通,把宇宙与心聚合在同一个时空下,实现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

简而言之,易者,变化也;易学者,变化及其规律之学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对“易”的研究,就象“易”本身一样,生生不息,随研究层次不同、视角不同,研究者境界不同、心量不同而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思维,也可以称之为现代易学之一吧。事实上,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图〃像思维不过是把存形于天地之间的万有,回归到肇始一念间。在今天看来,图〃像思维既是思维的觉醒,又是思维的回归。以图〃像思维看,中国传统造字思维的本质特征,乃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由此,知识时代“图〃像思维”学汉字,必然会融会贯通,势如破竹。

6.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篇六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考国答答身第河的年今试大题案为一,校经。科学::北所素风国“目精第天洋现以和家花津心育:神(津大代““院堤大天部天的一大学大实爱系蔼学津、津关)学,学事国调蔼坐,天

大系 组(始,求奉整,落是津

TianjinUniversity),简建开是献定北于教市

于1895年中””名运历育、国的的为滔史部国

现校传“滔文直家

10代训统天,化属海

月高、享津巍名全洋

称2等“誉大巍城国局

天日教严海

大,育谨内,是之治外

其中先学

”前国

(北

学)的文

。1951用洋北学校

方,至

学”,沿学、重共

府中点建

北国大高高”。天经国国济家家中教“211工卓,育国是放越“平著将式中程”、“985工工卓

程越

师大

教学中建学化精大其人年

育联俄筑建的神学中文,程”、“2011计培盟工老设世是形最精大

养”科八成界大成本神学

计成大校为一学的质和经

划员学”综流内大的服历

”高联之合大在学内务了

划”、“111计首校盟一性学的精涵精一

批,”。、。、神是神个

本的一。从

质具致中教

国学的体

重“合学研

点中作校究

建欧高的划”、“设工校学型大程,目、学教中标开台”、“名天、国不同精的津国大同,神

“大际学的但,东表的高西述,等。各即教虽不科育然相学发展100多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型程到存已扬学学的天反到。了在成大人)关大思研今惊的为学强的系文行究天人大不精烈文。化为需,德为新是“资是:人学大格用“成术学之来大长勃为所追见是现,持,界学的发纯,求古一在就密必的要端国是世的粹亦高今个日像切须同

学正哲研界领研不深中从益弗的在时

习思学究,与想 家和是、传个

教播体元之贩所育学官纳但的参

育科间培机卖在家问本认又态与

家学富先关知,们研

雅的有生,识而都究

斯殿生也不之非已的贝堂命曾可

尔,的说视

斯是交过为

认教往:养大官,构”现的象区

成学发大。的实行和公育,借

神 型,的学争神的化再高发精的,需与

到等展神事呼要中

现教,却实唤和国

代育然在。大追大

大无而一于学求学

学论,定是精。精的从作程,神天神

多量为度重的津也

功上大上塑回大是

能还学逐大归学一

型是生步学,(种的质命失精就北相

发上的落神成洋互

展都灵,为大影

响历得魂这弘大

地。”蔡究可学外事趋莱联以,学视问的高向克系科避

问为的教深“斯,学免

所。”“为意学金学担自关

了识术本应具然、做到机位与体现社财。”可学而名世动客其并利界责观实非场保任世

位”,“为不度立,能研法

大承究机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众要实构切主做神的理改、是施而的要政,过念善市从则不联是府需去办大政学是是系通、要不学学长府明独神革成出育将术那委批机,立。为钱规更委样员方构这、就首依必律能员成会面一种自必先照不、发会立。发当术其政,过企重当局或他治但其业新行

和理机、又学等审为

各论构经要术应视,种的的济与活该我端

商观事机社动去们正

会点。构会为做的思的去可,保社的大想

实讨见它持会事学,际论,应一服情理按

事问大与定务。念照

务题学社距,重,正,是会离而塑反确

大而学保。不大思的学怎术持大是学我大

主样机密学去精们学。

管期样高由须,社可在挥的教学挥理以的度和对要会少法大权授术重

体来行集民这扩需,律学力会委要

制,政权主种大求但法的。,员作

。我管的的高大依大规功我但会用

国理管科度学法学许用国普主。的体理学集的自依可。的遍要与

大制体精权办主照的其大根在世

学。制神的学办社范次学据职界

参历不。管自学会围,没需称一

照史利要理主的需内要有要评流

和的于重体权实求自努像成定大

实经培塑制,体、主力西立、学

行验育大进使。遵办提方了项普

与证大学行大政循学高大学目遍

学精改学府教,学学术审奉政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行的培的权环进引的权育作力境而领“力高用。,成人教还精,再使为。天精神,传津统首思德要响的感学民再面传际进弘想建内很深动传族次,统行大扬上设容大厚教统精,天文动学着体中。,文育。神校津化发精优现要教蔡化一强与风大以扬神秀大文先民把师元底代调传建学及光更而

学化,族弘的培蕴代教统设领引大快不

应相天精扬精、与莘师文是导领传更衰

重结津神传神朱强莘以化大、爱统好的塑合大与统风自烈学身应学知国文更中

与的学传文采清爱子示是文名爱化强国

弘具要统化、、国,范最化学校与的大

扬体在文与言闻精成,重建者的民重学

大途办化民行一神为热要设教学族塑精

学径 学。族举多和代爱的的授风精,神

理其精止等民代祖一一应,神也。x 20 = 500 念次神对人族相国个个带带。同、,作学体精传、方重头头从时

办在为生现神的弘面要弘以而大

学师重影出,办扬。方扬实促力

族授很深赋次大建治有人予,学设

校限才学为充创

”。的术大分新

相要特委学体型

比体点员创现社,现,会造思会

我大就更一想的国学必多个解思

大开须的更放想

学展发职为、策

学学挥能宽学源

术术学和松术地

委研术更的自和

员究权大学由行

会、力的术,动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7.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篇七

关键词:和服,传承,文化认同感

中国传统服饰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唐代迎来了鼎盛时期, 明代开始出现停滞, 到了清代, 传统汉人服饰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渐渐销声匿迹。清代以后的100年, 中国服饰受西方影响, 遭遇全盘西化, 而今在国际上提起中国服饰想到的也就只有旗袍了。反观近邻日本, 日本人现在虽然也普遍穿着现代服装, 但是进行茶道等传统文化仪式时, 都会穿上传统服饰和服, 并且有众多喜爱和服的女性把和服当成时尚的日常穿戴。本文通过论述日本在茶道服饰--和服传承上的现状, 剖析日本茶道服饰文化得以很好传承和发展的原因, 为我国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日本茶道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明治维新之后, 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以及西方文化的传入, 日本官员率先穿起了洋服, 到大正昭和时期, 西洋服装逐渐取代和服成为流行服饰。1924年, “东京女子供服组合”发起妇女服装西洋化行动, 使西洋服装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着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服曾再度流行, 但日常穿着和服的人逐渐减少。在此过程中, 和服虽不再流行, 但其作为日本传统服饰的地位从未改变, 人们对其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符号的认同和定位也从未改变。进入平成年代, 在经历了历史漫长沉淀之后, 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和服逐步走出日本, 被全世界所熟知, 重新取得了日本女性主流着装的地位。

日本的青年女学生非常喜爱和服, 认为和服是非常有魅力的服饰, 能充分展示日本女性之美, 因而无论是新年、夏季祭礼、盂兰盆节等重大传统节假日, 还是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庆典活动, 和服都是日本青年女学生的首选服饰之一。尤其是每年七、八月份, 一群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女学生, 穿着色彩绚丽、俏美多姿的传统服饰, 三五成群的观赏烟花大会, 已经成为具有日本代表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普遍受到良好教育的日本家庭主妇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她们除了料理家务照顾小孩, 也会隔三差五地相约聚会, 或是参加茶道之类的兴趣教室, 因此, 日本的家庭主妇在穿着打扮上甚至较之一般职业女性更讲究服饰搭配。在大部分家庭主妇的心目中, 较之洋服, “穿着和服更显端庄秀丽, 和服的色彩和花纹也更富于变化,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搭配”。由于“作为传统服饰的和服风格高雅、高贵优美, 非常适合各类正式场合”、“和服不选择体型, 不会过时, 根据搭配可以有各种变化”, 所以不仅是出席婚葬仪式、迎接新年节日、参加小孩的入学仪式毕业典礼, 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 和服也是日本家庭女性的主流着装之一。

说到和服, 不得不提及一类特殊的女性———艺妓。艺妓常年穿着和服, 美艳柔情, 脚蹬高跟木屐, 举止优雅, 妆容精致, 擅长歌舞琴瑟, 体现了日本艺妓文化的浪漫主义情怀。徜徉于青石板路的艺妓也成为日本的一道人文景观和特殊存在。这样一群特殊女性的存在, 将和服的美也从历史带到了现实, 传承至今。

2 日本茶道服饰传承至今的启示

剖析日本和服传承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参考和借鉴。

首先,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和服文化的传承。早在1950年日本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 和服高居第二条。1964年日本专门成立了“装道礼法着物学院”, 着力科普着装、礼法、缝制、创意、美容等全方面的和服知识。1966年, 日本着物振兴会成立, 提议每年的11月15日为和服日, 并号召大众在七五三节穿着和服。全日本着物振兴会还与日本和裁士会、传统工艺产业振兴协会、名古屋织物卸商业组合等形成产业联盟, 成立了由日本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认可的全日本和服顾问协会。2002年, 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初中进行和服教育, 让青少年们了解传统文化, 培养青少年的礼节礼仪意识。至此日本形成了一个有政府政策支持、有各种机构推广传播、有学校知识教育的全面的和服传承体系。

其次, 和服产业自身在商业化大潮中勇于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在和服销售上, 过去人们只能到裁缝店选购布料量体裁衣缝制和服, 通常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拿到成衣。而在现在的和服商店, 客人不仅可以自由挑选布料单独缝制, 而且可以购买款式多样的成衣和服, 同时可以配套购买头饰、木屐等和服配饰。为了适应当代的审美眼光, 和服在花色纹样及款式上也在尝试各种新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浴衣。浴衣是一种改良版的简式和服, 穿戴上没有正式和服复杂, 而且价格相对便宜, 花色纹样款式众多, 深受日本年轻人喜爱。在售后服务方面, 日本全国各地都有专业的洗衣店提供专业的和服清洗、修改、专业保管业务, 为繁忙的当代人穿着和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和服文化推广方面, 和服元素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日本的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媒体节目, 而且有专业的和服时尚杂志, 适时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和服时尚信息。和服从制作、购买、流通、售后服务以及推广传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和服业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锐意创新, 与时俱进是和服文化得以很好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 日本女性对和服及其文化的喜爱推动了和服的传承和发展。“比起洋服, 和服可以有更多的变化, 更加博大精深。和服就是一种修养, 有品位的人才能掌控。” (三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从年龄上看, 穿洋服基本不会引起特别注意, 但是穿和服就会经常得到赞许。……接触茶道等日本文化的时候穿着和服则更能深入其中” (四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和服虽然不如洋服便利, 但是也自有其乐趣。作为日本人愿意去体验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和服文化” (五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作为日本人只要有机会都愿意穿和服。穿和服也非常适合学习茶道等日本文化” (六七十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根据以上引述不难看出, 各个年龄段的日本女性对和服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和强烈的穿着愿望, 在她们的心目中和服不单纯是一种服饰, 更是一种可以在当代繁杂的社会生活中细细品味的日本文化。如果没有日本女性的厚爱和身体力行, 和服恐怕也难逃束之高阁的命运。

最后, 和服与茶道逐渐融为一体, 在其传承过程中逐渐成为日本文化符号。日本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与周边国家交流起来不是很方便,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性格形成, 保守、内敛, 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和服从款式设计、色彩搭配上也体现了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这使和服在传承中得到了日本人们的强烈文化认同。日本政府政策性的保护, 日本和服业自身的与时俱进、日本女性的厚爱等原因使得和服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但归根结底这些只是措施与手段, 和服能够流行至今, 最重要的原因是和服逐渐成为一种日本文化符号, 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同。日本政府之所以花大力气去推动是对其自身文化的保护和认同, 是一种文化自豪感的体现。

3 结语

日本政府的政策保护, 相关协会机构的宣传推广以及和服业自身的与时俱进, 茶道服饰--和服的传承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这种体系下, 培养出来的是日本人强烈而浓厚的和服情怀, 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对自身文化的一种深入骨髓的认同感。因此, 和服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变革而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而是真真实实地走进了当代, 走向了世界, 生动而美丽地传承着日本的服饰文化、丰富着人们的时尚生活, 与茶道融为一体, 逐渐成为一种日本文化符号, 成为日本值得夸耀的文化资产。

近现代的中国国力衰败、内忧外患, 中国传统服饰承受了与日本服饰文化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 民族自豪感的缺失使得本土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出现了断层和缺失, 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介入使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遭到破坏, 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却又使得传统服饰与现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中国传统服饰未得到很好的传承, 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中,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使得人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上很难达到完全的统一。通过政策支持、行业推进、加强宣传、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 并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 促使中国传统服饰走出历史博物馆, 以更加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形式重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软实力”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近藤信子, 冨氣久江.女子学生の和服に対する意識――1990年調査と2007年調査の比較.中国学園紀要[J]2008 (7) :14

[2]東朋美, 森理恵.日常的着物着用者 (女性) の着物着用実践のありかたと着物に対する意識.京都府立大学学術報告[J]2008 (60) :12

[3]古川智恵子, 豊田幸子.和服に関する研究 (第1報) :既製和服に対する消費者意識と実態.名古屋女子大学紀要[J]1979 (25) :38

[4]王鸣.合众艺术馆:中国服装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5]顾申.认知日本系列:和服[M].青岛出版社, 2012

[6]馬場まみ.着物の大研究:伝統的な日本の衣装:和の文化に触れてみよう![M].PHP研究所, 2006

[7]大久保信子.着物の事典:伝統を知り、今様に着る[M].池田書店, 2011

8.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精神 篇八

关键词:佛禅思想;书法;美学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领域里,佛教对书法所产生的影响深入而广泛。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瑰宝之一,它以其特有的笔法,在简单的线条墨色中呈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不仅获得统治者的青睐,而且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随之,书经刻典﹑修建佛寺便成为主要佛事之一,并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在书法艺术中,佛教的影响的出现在抄经刻经﹑镌碑造像和僧侣们的书作中。从历代书法大家留下的法帖,如柳公权的《金刚经》和赵孟頫的《心经》,再从智永﹑怀素﹑八大山人乃至近代的弘一法师皆以僧人身份修行而光耀书法史的艺术大师,因此佛教写经书法在书法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佛教文化与中国书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佛禅思想与写经书法也给我们带来了重大贡献。

书法即写字,写心灵﹑写性情﹑写人的精神气象。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是在传统文化的原野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佛教主张的是学佛即是为了成佛,中国佛教主张挑水担柴,认为成佛的主要障碍在于妄意浮云遮蔽了本心,不能转迷成悟。佛教是十分重视书法的,认为书法蕴含了无所不在的佛教真理,即“道”。因此一幅书法作品的高低反映着书写着的道行深浅,同时对书法作品的欣赏,也就置入了对“道”的领悟和体会。禅宗《传灯录》有一则有名的公案:老僧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未参禅时的凡俗之见,也就是纯感官的认识,乃最为普遍的认识层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则否定了感官主义,超越了凡俗之心,为参禅后的认识。在禅僧眼中,山和水可能只不过是真如佛性的一种显相或象征而已,已经失去了山水的本来面目,这是中间的感知层次;“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通过对前阶段的否定之后,心灵所进入的物我归一,无物无我的深刻领悟,与“平常心是道”道理一样,属于最高境界。这是因为在参禅人眼中,山水依然是山水,只是那颗观山水的心已被禅意包容。而书家要想凭借笔墨,随意纵横,从而创作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也必须经历老僧参禅感悟山水的这三个阶段,平正—险绝—平正。

在中国古代,书法作为一种供文人学士们抒发﹑挥洒情怀的特殊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性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文人们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襟怀情操,注重内在精神的涵养,且常常通过内心体验﹑直觉观照﹑瞬间顿悟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文化特质与佛经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一名书家,要想在其书法作品中表现出令人心境相通,空灵动寂的禅意境界,除了书法技法必须高超以外,若能习修禅法,就能深刻的感悟到其中的玄妙义理。同时也可理解到,历代僧人书家或精通禅理的书家,如:王羲之,智永,张旭,弘一法师等,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独辟蹊径,自成一格而名传天下的真正缘由。作为一位独具创作性的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是在变法章草基础上形成的,其草书不激不厉,表现出平静悠远的中和之美,潜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以追求现实生活的和谐与满足。王羲之草书用笔简洁凝练,字迹丰润华美﹑端庄凝重 ﹑古雅质朴;结体优美,运笔流畅飘逸,后世的草书家们都可以由此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毫无疑问,作为魏晋书法高峰的王羲之草书所具有的形式的典范性﹑技巧的法则性﹑创作的趋向性都为后世书法家开启了先河。

中国佛教徒将佛经刻于摩崖上,以保佛种不绝,将其书于天地,宣传佛道。泰山《金刚经》摩崖以其笔画﹑结体﹑布局只宏大,喻示佛法之庄严伟大。当人站在其前,心灵会为书法的浩瀚磅礴所震慑和征服,继而崇敬佛法的神妙与玄通。宏伟的《金刚经》与石窟寺中高大伟岸的佛身塑像与个人的渺小来形成鲜明对比一样,以特有的书艺结构来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个人是渺小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短暂的,在面对摩崖刻石时更显现出佛法的无边巨大和永恒。泰山《金刚经》的书法家讲每个字乃至整体安排的非常微妙﹑庄严,将其升华到一个极高的佛法境界,使人们感到一种感召力量,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征服。可见书法与佛学的相通之处,是妙语与涵养天机的凝聚,其所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精神。五代杨凝式喜欢遨游佛寺,常与高僧畅谈,其所書的《韭花帖》,章法空旷俊秀,布白舒朗,清秀洒脱,书法简静精敛,纤劲萧然。宋代杰出的书法家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结识了元佛印禅师,通过追寻禅理,试图从中得到解脱和安慰,对于书法创作,他自我感悟中那种恬淡空灵的心境正是禅宗处世态度的一种真实流露,从禅的境界中感受着人生理想,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留下被后世所瞻仰的《黄州寒食诗帖》。由此看来书学精神与佛禅的作用是无法分开的。

总之,书法由于佛事的开展﹑传播﹑隆盛而得以保存和流传,佛法又由于佛事书法的传播而加速了弘扬的进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9.茶道文化 篇九

日本茶道文化浅谈

日本茶道文化浅谈

摘要:“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关键词:茶道

日本

美学

1. 何为茶道

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饮品而文化,由礼而理的发展过程,如果说起自于中国的日本茶道是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级极宗教的话,那么中国茶道就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日本人把茶道视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近几百年来致力于茶道实践的人层出不穷,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给茶道下定义。

1977年谷川澈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来达到人们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日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是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1]仓泽行洋先生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茶至心之路,不是心至茶之路。”

2.日本茶道

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饮茶的习惯和以饮茶为契机的茶文化是七八世纪时,从中国大陆传去的。至上个世纪为止,日本茶文化的发展一直受到中国大陆茶文化的影响,大陆茶文化在各个历史时代所创造出的新形式都逐次波及日本茶文化,可以说,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日本茶道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第二个时期是受中国宋朝的末茶冲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第三个时期是受中国明朝的叶茶泡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在第一个时期还没有形成目前的这种日本茶道的形式,喝茶不过是天皇、贵族、高级僧侣等上层社会一种模仿唐风先进文化的风雅之事。在第二个时期的寺院茶,斗茶,书院茶里,茶文化的内容丰富起来,在镰仓礼佛教的刺激下,茶与禅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加上日本艺道成立的影响,日本茶道完成了它的草创期,第二个时期是日本茶道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在第三个时期里,日本茶道迎来了成熟期,茶道普及到了各个阶层,茶道内部也分出了许多流派,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6] 茶传入日本之后,是自上而下逐渐普及开来的,如果日本的饮茶文化总停留在社会的上层,不走到民间,不在日本文化的土壤里扎根,不去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养份,那么,日本饮茶文化也只能落得个吃茶游戏的下场。一旦武士社会解体,社会发生**,吃茶游戏就会被人忘却,如果日本的饮茶文化不与佛教的禅宗思想相结合,单独的发展下去的话,它可能只能成为一种技能,但幸运的是,日本的饮茶文化适时地抓住了机会,在室町政权逐渐衰落的日本中世纪,在濒临解体的战国时代(即16世纪),日本饮茶文化急速的普及到民间,在日本国有的文化土壤里歇息生养了一段时间之后,接受禅宗思想的刺激和引导以崭新的姿态崛起。成为融哲学、宗教、艺术、礼仪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体系。16世纪这100年,是日本茶道史上最重要最光辉的100年。

中国茶文化的源流及关系已经显而易见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茶是中国的盛唐时代,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日本派遣大量学僧(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也派出大批学者去日本传播大陆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融的时期,日本人从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得知茗饮之事,但起初饮茶活动只局限于僧侣和上层社会,饮茶主式只是一味的模仿,这与当时整个日本的唐风文化有关。唐风文化的基本特点就是一个劲不加选择地吸收来自泱泱大唐国的一切文化。因此,当时上层社会的饮茶风尚与唐代宫廷几乎相仿。茶具也是从唐朝而来,拥有一只“天目茶碗”足以表达高贵的身份。对唐物的崇拜是每个茶人的追求,这就产生了贵族茶风。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又逐渐形成了寺院茶,书院茶,草庵茶等直至茶道的完全成形。由此日本的饮茶一开始便与中国的不同,在中国饮茶由民间开始,再由文人提倡,慢慢地形成具有精神内涵的茶文化,而在日本饮茶一开始就是贵人之事,吃茶被视为一种高雅的风尚和超然物外的享受,对日本人来说茶只是一种嗜好品,平民是可望不可及的。

从文化角度而言,中国的茶文化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魏晋南北朝的清饮之风促进了茶的精神文化的形成。中国古代流传了极为丰富的茶叶诗词、绘画及茶书。然而除了陆羽被尊为茶圣外很难再找到几个典型的人物以之代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阶梯。中国茶艺研究选茶择水,施器,环境,宜人,但并无相对统一的点茶礼仪,也没有一种贯穿其中的哲学观念,即使对于白族三道茶,潮州功夫茶也只能具有地方性和局域性,它们甚至不能代表本民族的主体文化。《茶经》以后,虽然茶书不断却少有创新,其内容基本上是茶经的延伸,仅仅局限于对辨水识器的自然过程的描述,极少做精神上的探求。虽然也有人时常讲起佛茶结缘,但历代茶人茶书却很少致力于将茶与宗教的理念有机的融合。在僧人的日常修行中也难以见到茶的精神世界的痕迹。

在另一方面,日本茶道却被赋予了宗教的哲学内涵,自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以来,现代日本茶人都要先行修得法名尔后才能专习茶道,茶人修行本身即已成为茶道理念的一部分。日本茶道有着严谨的程式。这些程式都体现了一种“无”的绝对精神和他界观念,茶道之美可视为一种无极之美,这种美又成为茶道严谨程式的思想基础。

如前所述,日本饮茶之风此于第一次中国文化大规模交流时期。这个时期在日本历史上称为平安时代。这个阶段日本的文化一边倒地倾向大陆文化,饮茶的境界也完全是大陆式的,即是期望通过饮茶活动达到一种境外之境,也就是“七碗通仙灵”的那种梦幻世界。其后随着唐朝的覆灭,中日交通中断,茶饮之风也随之衰落,这从一方面也说明了单纯的贵族茶风如果不走向平民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潮起潮落,贵族式的茶风随着政权的兴衰而兴而败。重开日本饮茶之风要等到近三百年之后的荣西时代。荣西茶祖两度入宋,归来后著《吃茶养生记》二卷,但是荣西的饮茶世界已完全不同于平安时代。《吃茶养生记》开篇即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人伦延生之妙术也,末代养生之良药也。”这是一种纯粹实用观念的茶。然而正是这种实用观念的茶最终得以在平民中普及,这是荣西倡导饮茶之风的一大贡献。荣西的另一个功绩在于将临济禅宗引入日本,使得日后禅宗思想能与茶的世界有缘结合。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承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兴的武士阶层通过流血斗争夺取了政权之后,又希望借助茶汤来炫耀自己的实力。在政权相对平稳的年代,日本民族固有的和歌,连歌,能乐等已不能满足这些新贵的需求。贵族式的寺院茶风与崇尚武力的实权阶层也是格格不入的。正是这种情形下,辅佐将军义政的能阿弥向将军推荐了奈良称名寺的珠光。珠光是一休的弟子,拥有一休亲传园悟禅师的墨迹。有了政权人物的支持,珠光和能阿弥等人致力于将和歌和连歌理论引入茶汤之中。饮茶进一步转向本土化。当时斗茶之风盛行,有识之士意识到这种糜废之风是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的。作为大茶人的珠光更是看清了这一点,因此他首创了四张半榻榻米的“草庵茶”,倡导茅屋与名马相结,提倡和物唐物并重。绍欧的主要贡献在于将散道中的“枯寒”概念引入茶道精神理念之中,首先明确提出“茶禅一味”的观念,纵观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一条由大茶人构建的明晰的发展路经。村田珠光——茶道的开山之祖,早庵茶的创立者,武野绍欧——茶的创立者,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到千利休最后完成茶道的体系后,茶道便成为日本文化的精髓。3.日本的茶道精神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

(一)和敬清寂;

(二)一期一会;

(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一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由此可见,茶道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会到。

参考文献: [1]、《中国茶文化》专号14期 第12页 [2]、http://sanzui.com [3]、林治 《中国茶道》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0版 57页-60页 [4]、《晋书》卷三十三

10.茶道文化与中国精神 篇十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遂为传统名品。皖南泾县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盛产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猕猴桃藤汁,这些都是制造优质宣纸的必要条件。泾县旅游部门充分挖掘有“千年寿纸”之誉的宣纸这一文化资源,“宣纸文化旅游”正逐渐成为这里的热门旅游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材料说明()①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自然环境决定文化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015浙江嘉兴一中等五校联考)“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 ②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④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一曲《卷珠帘》点燃华语中国风,感动无数国人,《卷珠帘》是《蝶恋花》的别体,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绝唱,此歌曲丰富了古词牌《卷珠帘》的时代内涵,更显得独特与隽永。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④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此完成4~5题。

4.(2015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中考试)之所以要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是因为这()①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在增强民族精神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族情感最集中的表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因为()A.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弘扬中华传统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C.繁荣我国当代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D.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6.(2015河北唐山一中高三调研考试)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的举办()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2015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诗表明()①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8.(2015山东菏泽高三第二次质检)要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更好地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①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②才能凝聚共识,防止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③才有执着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 ④才能在思想意识多元背景下消除公民价值观的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是基于()①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②历史文物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2015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W市积极发展创办优秀文化活动。积极发展创办优秀文化活动是因为()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2015山东德州高三二模)山东省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柳子戏承袭几千年山东地方腔调,以明清俗曲为唱腔主体,吸收了青阳、高腔、乱弹、罗罗等多种声腔,至今有近600年历史,有传统曲牌600余支。整理改编的柳子戏《张飞闯辕门》,通过兼具老味与新意的尝试,展现了柳子戏的历史文化及时代魅力。

(1)运用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材料二:2015年4月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肯定了济南报业集团的规模化、多元化文化发展路子;强调各级财政要对中小剧场根据演出场次进行补贴,用于支持其开展低票价惠民演出。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在文化市场监管和规范中的责任。(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发布会精神的合理性。(7分)

12.2014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想法。他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 2 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谈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8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7分)

专题能力训练九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D 解析: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①错误;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③错误;“独特的地域文化”“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体现了②④。

2.A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①表述有误;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之间交融”,因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新中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

3.B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②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错误。排除含②④的选项,故选B项。

4.B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知识。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②不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因此④表述有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①③符合题意。答案B项正确。

5.D 解析:A项不是原因而是措施;B项表述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项表述错误,繁荣我国当代文化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B 解析:①与该展览的举办没有关系;“该展览”的举办与记载历史轨迹无关,④夸大了其作用。

7.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只要我们有根,这根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④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答案选A项。

8.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才有执着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①③正确;②中的“防止”说法错误;④中的“消除”说法错误。

9.C 解析:③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的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错误,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政府的职能,不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能;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10.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②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③说法错误,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积极发展创办优秀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优秀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①④说法正确。该题选C项。

11.答案:(1)①山东地方腔调流传几千年,柳子戏具有近600年历史,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若从柳子戏有近600年历史角度回答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可给分)②青阳、高腔、乱弹、罗罗等多种声腔,以及柳子戏有600余支传统曲牌,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若从柳子戏承袭山东地方腔调角度回答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也可给分)③柳子戏吸收多种声腔,说明中 3 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④改编柳子戏《张飞闯辕门》,通过兼具老味与新意的尝试,展现柳子戏的历史文化及时代魅力,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济南报业集团的规模化、多元化文化发展路子有利于其发展壮大。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宏观调控。济南市各级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支持中小剧场发展、明确各级政府在文化市场监管中的责任,有利于繁荣该市文化市场。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开展低价惠民演出,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规范,有利于促进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如从价格变动的影响角度分析低票价惠民、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整体分析文化产业发展,也可给分)解析:第(1)问是体现类试题,限定的知识是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涉及的知识有中华文化的特征、传统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注意结合材料分析。第(2)问是分析说明型试题,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济南报业集团的规模化、财政补贴、低票价惠民演出、政府在文化市场监管和规范中的责任等,分别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市场秩序等角度进行分析。

12.答案:(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引导公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纯茶道”精神的启示 篇十一

比如画家,选择不同质材的纸、布、颜料和画笔等用具,描绘各种适合的题材来将心中想要说的话抒发出来:比如音乐家。选择小提琴、二胡、鼓或吉它等乐器,弹奏不同类型的乐曲来显示一种意境。我们比较小心地提醒“精神”这一块,并非只有“茶席”,因为诸如此类艺术作品并不意味去买东买西回来装置就能体现的。

茶道作品的完成,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构思:第一是找出各种可用于能泡出一壶好茶汤的茶具;第二是通过品茶空间的情境布置来影响及冲击人们的情感。一旦所选用的茶具与空间设计搭配得法,人们接收到茶人发放的电波与要传达的讯息,这种能突出某种意境的品茶空间,就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们将会被他所喝到的茶、所看到的事物触及心灵,然后投入和享受其间散发出来的有形或无形的美。这个“美”如果能持续,并且有方法将它发挥得越来越精致成熟,它便成为一种茶道精神。

找茶具时该找些什么茶具?既然我们不应该规定茶人采用何地生产的用品,当然我们也没有理由限制茶人只能用某种质材的茶具,比如说陶、炻、紫砂、玻璃、瓷、银、铁、木、竹或电子器等,样样皆能入茶席。我们也不排斥使用任何造型的茶具来泡茶,比如说壶、碗、盏、盖杯(也称盖碗)、杯子或其他可泡茶之物。固有的形式与形象固然是种深刻的经验,但我们认为茶人可以拥有自己的视野,最终我们必须使自己摆脱一些旧有的、落伍的框架,找到适合当代气息的、自己的方法与主张。

装置品茶空间时该如何营造情境?以马来西亚为例,茶人在设计茶道作品时可尝试融入当地色彩,截取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感悟,比如說,一是热带雨林的景观,明丽色调,绿的绿,红的红,展示原始的、自然的生命力。二是马来风光的景观,椰树光影婆娑,鲜艳妩媚的蜡染巴迪布裹胸,吃饭时只用一片大叶子盛着吃,简单的生活如此满足。三是娘惹的19世纪海峡殖民地时代风情,融合了马来民族、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的生活方式,精致又华丽。这些俯拾即是的原料素材,都可以成为设计一个茶席的养分,惟之前需做田野调查、观察、经消化后再用自己的私人语言将它说出来。

不以所谓当地题材作为背景可以吗?那有何不可?将本身既有的、思考积累的智慧与顿悟,化成一个个纯粹理念,比如“精俭”、“空寂”、“简约”、“遇茶茶”,早已经为茶道精神缔造风潮,诠释了清晰而冷静的风格与秩序。

12.茶道文化与瑜伽的融合发展 篇十二

1 瑜伽的起源及精神内涵

1.1 起源

“瑜伽茶道”的始创者为大陆瑜伽学者石鉴月和徐永立两位老先生,他们糅合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禅茶学、佛茶道和台湾地区“无我茶道”的思想,将其融入到瑜伽养生,由此产生“瑜伽茶道”。如今,“瑜伽茶道”已经得到了国际瑜伽协会的正式认证,且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势在必行。古典瑜伽源自印度,而茶道则出于中国,瑜伽与茶道文化的融合可谓两种东方古龙文化的兼合之作。中国茶道文化素有和谐、宁静等精神内涵,而瑜伽则与之拥有异曲同工之处。

1.2 精神内涵

瑜伽的精神内涵在于四点,即和谐、宁静、奉爱和超脱。

1.2.1 和谐。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和”思想。瑜伽养生者在运动场所方面要求与大自然贴近,追求和谐静谧的环境,摒弃一切物欲横流。

1.2.2 宁静。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静”思想。“宁静”是瑜伽养身修行的基本原则。《瑜伽经》将“宁静”大体分为“调身”、“调息”和“摄心”三项内容,且强调“调身”在运动姿势方面的稳固性和舒适性。在严格控制“调身”的基础上控制呼气、吸气便是“调息”的做法。而“摄心”则要求人的精神与知觉完全分离,且知觉与感官脱离,惟心合一,控制自我注意力便是人体感官控制的最高境界。显然,人体感官控制应该是从人心宁静做起。

1.2.3 奉爱。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静”思想。《薄伽梵歌》的“弃绝”指的是摒弃一切物欲横流的心理动机,释放私欲,利用博大的自我情怀对待他人和他物,一切以无私与平和视之,即能与他人互敬互爱。同时,《瑜伽经》也极力主张“非暴力”思想,它指出不存在暴力便不存在敌意,充分肯定对人敬爱、对人尊重的重要性。

1.2.4 超脱。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寂”思想。瑜伽养生者可利用冥想实现超脱,即“寂”。《瑜伽经》利用“冥想”这种静思手段实现禅定解脱,便可攀达“无种无为”的至高境界,此点与茶道佛学的“寂静涅槃”理论不谋而合。

2 茶道文化与瑜伽的融合发展

2.1 茶道养生与瑜伽体位健身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对人的养生极为关注。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对茶之功效也作了一些阐述,它强调饮茶可以令人提神,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如《茶经·六之饮》:“欲醒睡意,则令其饮茶”;《茶经·七之事》引用了华佗《食论》、壶居士《食忌》和陶弘景《杂录》等著名医书或道书也将茶所拥有的“益气力”、“身轻”、“换骨”甚至“可成仙”等功用进行了记载。钱椿在其著作《制茶新谱·茶效》中引用《本草拾遗》描述到茶具有“止渴、助消化、去痰、除睡意、利尿、明目、增思考力”等功用。中国哲学博大精深,由禅门对茶的总结来看,主要有提神制眠、有助消化和消解淫欲三个功效。由此也说明,喝茶和养生是可以相互联系的。而瑜伽体味健身更多注重于人体的修身养性,古典瑜伽是按照野生动物形体动作而衍生出来的各种体位动作,它具有舒筋活血和调理腺体之功效,这一点与茶道养生不谋而合。

2.2 瑜伽精神与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文化汲取儒、道两家思想十分浓厚,儒之“和敬”、道之“清净”和禅宗之“寂灭”的融合形成一种“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也就是和谐雅逸,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以此树立和谐且宁静的生活态度。“和敬”是相互敬爱和以礼奉茶,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清”是摒弃尘劳烦苦,追求安逸清净的生活状态。“寂”则是从静中思苦,切身入境,以此攀达“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佛道两家孜孜追求的至高精神境界,如上也能在瑜伽中得以体现。瑜伽茶道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和谐、宁静、奉爱和超脱,它们在《薄伽梵歌》和《瑜伽经》的八支瑜伽之中均有所体现。

瑜伽与茶道文化均以回归自然、淳朴、当下和本善作为和谐精神的主旨,摒弃一切物欲横流、功名私欲,一心一意融入自然,此情此景权可当做是一种温馨恬静的个人家园和心神宁静的自我港湾。饮水思源乃茶道文化之本,通过饮茶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通过瑜伽可以扩展自我心量,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包容一切、无私奉献、善待万物和博爱平生。茶道精神以茶洗心、静坐养心和安神凝气,通过饮茶放弃心中杂念和欲望,不过多计较,以处子心态品茶、论茶,悠然澄清心境。瑜伽茶道适合在一种安静详宁的环境中修习,释放自我戾气、偏见和欲望,将心理包袱卸下,超然豁朗,令人感受一种豁然开朗的启悟,激发内心本能和潜力,静心享受,静心感悟,超然境界将以一浪高过一浪地闪现,最终达到超脱通达的自我境界。

2.3 茶道之“道”与瑜伽的“天人合一”

茶道文化讲究道行修行,糅合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儒之平和、道之虚无和佛之禅悟均为宁静大悟,它是一种依靠自我体验和心灵感受所能攀达的至高精神境界。或许,有人也将其归结为“养生、怡情、修性和证道”八字,根据国人说法,即为“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便是即心即道和物我合一,这些均可从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中寻得踪迹,如儒家“中庸”之道,如道家“无为”之道,再如佛家“无碍”之道。

瑜伽茶道也涵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至高精神境界。《瑜伽经》解释“天人合一”的含义为由不断的学习达至与上天合一,三摩地是由注意力与神合一而产生,由此便可窥见一斑半点。即便《瑜伽经》的“天”与儒释道“天人合一”的“天”有所不同,但关系到“天”与“人”、“大我”与“小我”的辩证理论则能基本形成意见统一,如瑜伽茶道与儒释道哲学一致认为“天”是体、是真,“人”是相、是幻,弃幻证真既能充分认识宇宙本体和回归宇宙本体,终能获得永恒和常乐。

2.4“茶禅一味”与瑜伽修习

“茶禅一味”是禅道与茶道文化的有机统一,禅道和瑜伽密不可分。间接地,茶道文化与瑜伽之间便形成关联。茶道文化与禅道之间精神相通在于两者均于主体感受立足,非深味不可。茶道文化和禅道均以追求生化与提纯精神境界为主旨。饮茶作为一类较为严谨的禅修功夫,也作为“借假修真”的主要方式。饮茶被视为参禅前奏,而参悟禅道又是饮茶的最终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二位一体,因而从古至今中国禅道便有了“茶禅一体”或“茶禅一味”的说法,现如今则以“茶禅一味”作为通用说法来解释理念和思想。所谓茶之味不但是茶之苦味,上升至茶道层次便能摒弃茶的本味,孜孜追求自我舍弃精神和无我境界,此种境界或精神便可称之为禅之味。

禅定和解脱有机联系是瑜伽习法的关键,而禅定指的是静中思虑和定中起观。《瑜伽经》将禅定分别分为三个层次予以释义,即“凝神”、“入定”和“三摩地”。“凝神”是意识置于物,“入定”是经久不衰的知觉,“三摩地”则为存在冥想对象而使得自我知觉消散。禅定和参禅之间是存在不同点的,参禅讲究当下一念中觉悟自性本体。瑜伽的禅定多指入定之后人的想法与思虑的真谛,通过禅定即可与天相应,并能论证和认知宇宙的本体。同时,禅定和参禅之间也存在一些相同之处,两者皆以破除妄执和打破陈规作为思维定式,通过灵光独耀闪现可获知和悟达宇宙本体的真理。

由此可见,茶道文化、参禅和瑜伽修习也能实现“三位一体”!

3 结束语

“瑜伽”是一种相呼相应的意思。我们处在宁静安逸的饮茶环境下,通过饮茶实现心灵交汇并应和,可以攀达“心茶合一”的觉明禅境。瑜伽与茶道文化的融合将以饮茶、瑜伽修习等形式让人回归自心、六根与茶相应、心与茶交融相应、身心舒畅、意识清明和心茶和谐统一。我们的心和宇宙,透过瑜伽这个完美的媒介,让人不再“与世隔绝、与人隔绝”。人心与茶、与瑜伽修习,如同面对明镜,可相互映照,可幻化无与伦比的精神世界。回归茶之本心、瑜伽之本心,以“舞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可充分表达瑜伽茶道的意境。瑜伽修习以悟境与瑜伽茶道完全相应的精神,才能体悟瑜伽茶道的原心,才能打破外在形式的藩篱,让瑜伽茶道呈现自心的面貌,在这个时代中重新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金文涛.论茶道与茶文化[J].科技信息,2012(15):194-194.

[2]王国龙.茶诗茶道茶文化[J].茶博览,2013(2):70-71.

[3]鸥洋.瑜珈·茶[J].普洱,2007(5):68-71.

[4]陆丹.浅谈中日茶道与茶文化的差异[J].文学与艺术,2009(9):69-70.

上一篇:分配制度新变化下一篇:公司员工的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