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导学案

2024-10-17

高二语文导学案(共11篇)

1.高二语文导学案 篇一

云南冬天的树林2

于 坚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层次,弄懂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2、理解作者别样的自然观,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3、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白描)。

第二课时

(三)第三部分

1.第8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有何作用?

第8段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层意思是针对上文而言,作者再一次说明,在云南冬天的树林,生命与死亡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树上树下都是一种平常的自在的存在,所以“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作者实际上是,想告诉读者,不应落入所谓绿叶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该去除它们的“遮蔽”,(以审美的姿态)以尊重自然物的态度去接近事物本身。这一段的后半节,是第二层意思,讲如何去接近事物本身,那就是“躺下”。综合起来,作者提倡带着“一种归家的心情”平和地看待生死,看待叶生叶落,以“躺下”的姿势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在,并学会沉思或倾听,不要总是以习惯性的“文化好恶”想象冬天树林的孤独,反抗自然的节律,矫情地期待“另一个季节”。

参考问题:①如何理解“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心情是一种归家的心情”?

“归家的心情”就是“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无论你的生命处于一个向上走的阶段还是走下坡路,在家里,你都能够得到完全的接纳。就像四季轮回一样,人生总有起落。但在家里,没有任何功利的价值标准,只有爱和接纳。心灵在这里获得了最本真最完整最纯粹最敞开的满足,于是人惟一的愿望就是“躺下”。实际作者在这里仍旧想帮助我们“去蔽”:不要落入所谓绿叶象征着繁荣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衰败凋零的俗套,要去除他人言说的“遮蔽”。

参考问题②:作者说我们要躺下看自然,你认为“躺下”包含了哪些含义?

“躺下”可以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动作,一种观察的视角,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去掉人的自高自大,放下万物之灵长的架势与优越感,用不带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扰的审美姿态去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就是去除我们种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抛弃意义的干扰,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去感受自然,去除“遮蔽”的姿态。真正想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2.第9-13段都以“躺在那儿”领起,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这几段都是写躺在树叶和泥土之上,心无旁骛地对树林里丰富的形、色、声、光作细致人微的观察与体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气味,有那么多复杂而神秘的音响,有在静寂中攀援编织的黑蜘蛛,有一只神情变幻姿态玲珑活泼的小鸟,还有许多忙碌、紧张而勤奋的蚂蚁,还有各种不同的光的变化,作者静静地躺在林中看阳光渐落,看月华升天,林中一片朦胧,呈现出更为神秘的影像,而入夜后林中的声音更加显露出树林勃勃的生命运动。

作者完全融入了自然,细致入微了描写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①第9段:看树、树叶等。从视觉(“仰望散漫在树干和叶子之间的光束和雾片”到“同样辉煌”)、嗅觉(“松开四肢”到“松鼠和蛇的气味灌进去”)、听觉(“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到“只能倾听”)和知觉(“你最后连倾听也放弃了”到“山中的某处”)四个角度写人躺在那儿享受着林中的形、色、光、味、音,渐渐到最后连倾听也放弃了,物我同一了。这是一种宁静祥和的人生,真正进入到一种“自在”的状态了:“你们并不意识到‘在’,只是在着,在那儿,冬天,山中的某处。”(注意“在”与“在着”的区别)②第10段:看黑蜘蛛。作者形容这黑蜘蛛说:“自足自在的昆虫,守着它那一份很小的天堂,一动不动。”这种自足自在,是人类所没有的。

③第11段:看鸟。作者说鸟的生活是一种最无作为的自在,鸟的世界里没有功利的价值标准,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只与自然融为一体。作者甚至嫉妒一只小鸟聆听到的世界,那一定是人类以芜杂的心灵无法聆听到的美妙与澄净。开头用了一段冗语,“看一只并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在偷看它的鸟”到“但你不知道它是那些名字中的哪一只”。说明大自然的东西是无法言传的,每个生命本身也不是一个名字所能概括的。所以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个生命本身,就要认真的看,哪怕是看鸟那些看似无聊的举动。

④第12段:看蚂蚁:蚂蚁的紧张、勤奋、团结、严密。让作者惊异的是,蚂蚁虽然没有思想(也不需要思想),但却一样可以成为世界的主宰。而作者所见一切源于心思的单纯。

⑤第13段:看光及暗中的错觉与真相。在光中,人对眼前的事物产生了丰富而美妙的错觉,心中充满了命名的兴奋和喜悦。与此同时,万物之灵长的感觉渐渐回来,人类的自大同样是人在自然面前对自我的错觉。而到了黑夜,人的真相就暴露出来了:在比自己更强大的生命面前,被恐惧和自卑所占据。(不能躺了,站了起来——人对树林产生错觉,人对自己产生错觉——人的真相露出,树林的真相隐没)

“你的离去使树林的真相永远被隐没。回头望望,那一片耸起在星夜中的黑暗的东西,是你无以言说的东西。”——语言的尴尬,语言有先天的弱点,无法描述本真的自然。于坚笔下的树林依然是于坚的感受,不是你的。文字的背后造成了新的遮蔽。自然在本质上是无以言说的,他只是存在着。

3.第14段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紧承第13段“树林的真相”而言,云南冬天的树林,无论真相是否被隐没,它总是“在”着,不需言说,呈现出两种姿态。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在状态,“不需要言说”,当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这敞开,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这里,作者没有搞什么意义深刻的象征或比喻,而是承认事物原原本本的、实实在在的“存在”。这仍然是一种去蔽:即便人逃离树林,语言逃离了存在,但存在仍然“在着,不需要言说”,并且“在世界的念头之外”,既在“明朗的高处”,又在“阴暗的低处”,在云南冬天“那山冈上的树林上”。它是神秘的自在者,不以人类的言说为转移。

(四)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 作者用散文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对自然的纯真的注视与倾听,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语言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他以树叶为例,认为人类附加于树林或落叶身上的意义已构成了“遮蔽”,“意义”横亘在人与树林(绿叶、落叶乃至自然)中间,使人们无法接近对象,在套路化、定式化的“意义”的作用下,我们平常谈论的树林、落叶等等实际上早已不是对象和事物本身,当我们在叙说绿叶的“攀登”并“仰视”它、叙说落叶的“寂寞”并“抛弃”它的时候,只是我们的想当然,不是事物本来的面貌。也许正是在这种对自然的“误读”中,真正的绿叶与落叶与我们渐行渐远。

于坚的立场不失为另一种对自然的态度,那就是要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越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地去表达什么自以为是的“意义”,真正想走近自然,就必须澄怀涤虑,摆脱我们对自然或自然物下的种种现成的套话系统,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样的审美态度,于坚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时,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比如第5小节关于落叶的那段描写,比如第9小节对林中声音的描述,第13小节对光的描写等。

其实,通篇都是实实在在的景致,但惟独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真诚的心发现了它们并呈现了它们。如第11段写一只鸟,对它的动作与神态叙述得也非常细致;又如第12段写蚂蚁忙碌、紧张、勤奋。所有这些由于作者的耐心,放慢了观察的节奏,使得人们能静下心来体察自然的神奇,发现了匆匆忙忙和自以为是时所无法看到的许多细节,这种客观化的描写反而更能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礼赞。艺术特色:①倡导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②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与夸张,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③叙述、描写与议论的完美融合。

2.高二语文导学案 篇二

一、体现了教学的“双主体性”

我们知道, 在课堂上,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导学案的使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案是在课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明白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并能够在预习导学的引导下预习课文, 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课堂上,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力量, 合作探究, 达成共识, 以至于解决问题。在课堂巩固、延伸及教学后反思中, 都是学生主动去完成, 这些都是学生的自主的形式学习,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教师则是主要负责对导学案的编写, 在课上协调学生学习, 听取汇报, 然后对学生质疑提问。教师的引导、点拨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 因此导学案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双主体性。

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学案的使用过程, 既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也还课堂时间与空间给学生,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生成知识, 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提升自己的情感。

比如, 在《落花生》一课的导学案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 文中结尾处记录了“我”和父亲一番对话, 作者说要做个有用的人, 怎样才算是有用的人呢?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 有的说是能挣钱的人, 还有说有才华的, 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 等等。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精彩, 甚至还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在问题 (2) :为什么文末说“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用“印”字, 而不用“记”字?在经过短时间的小组交流后, 开始成果展示时, “老师, 找我们组!”的恳求, 爽朗的笑声, 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 学习激情高涨。当铃声响起时, 学生“唉, 又下课了”的叹息, 这一切, 都在告诉我, 使用导学案的课堂,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现在都提倡团队意识, 集体意识, 当然学习也离不开合作。班级要有学习气氛, 学生要有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上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共同解决, 共同提高。当然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我认为必不可少, 也就是班内必须有学习小组的成立。这样的学习小组应该人人都能参与其中, 有学习的热情。而导学案的使用, 就是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力量, 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之间还形成竞争趋势, 在这样的氛围下, 学习型团队应运而生。

例如, 在《和时间赛跑》一课的导学案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三个探究题供各小组自由选择:

(1) 时间又不是人, “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

(2) “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3) 时间又不是人, “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小组成员组长的带领下, 选好题后, 就进行明确的分工,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来定好记录人、发言人。组内成员开始就选题各抒己见, 并形成相对统一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小组团结一致的精神, 努力使本组的发言做到尽善尽美。此时, 也可以就近与邻组成员进行纵向沟通交流, 这样在小组内, 充分发挥个人作用, 又能和其他组员合作, 形成一种组合力, 以提升教学效率,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对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

使用导学案教学, 对我们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不研读教材, 不翻阅资料, 不了解学情, 那么所编写的“导学案”能说是高质量的吗?课堂上教师既要是导演, 又要成为参与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少而精, 不要大讲特讲。学校给我们规定, 一节课, 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是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

对生来讲, 要求具有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 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合作学习的能力, 把学习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形式, 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创作。

总之, “导学案”这一教学载体, 为建设语文高效的课堂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口。要通过“导学案”, 提升了教学质量。为此, 每一堂课之前, 我和同组的战友们携肩作战, 共同出谋划策, 认真编好导学案。为了修正一节教学案, 我曾先后在三个班里上同一节课。一节节导学案, 凝聚了我们集体智慧的力量。劳动是艰苦的, 然而收获却是让人喜悦的。学生的热情与参与, 让我们班所有的任课老师在上课时感受到了惬意、轻松。各科老师上公开课都愿意选择在我们班。看了期中考试成绩之后, 原来的担心不再, 三个学科, 我们班有两科成绩位居学校第一, 各科成绩在全县的位次中几乎都居于前三位;和以往相比, 成绩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有所上升。通过导学案教学, 我深信是课堂的有效促进了质量的提高。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 但“冬天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我相信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 将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摘要:主要是研究小学语文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 导学案实施后, 全面提升了语文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本文分别从语文导学案体现了教学的“双主体性”,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对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案,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教育学, 2011, (9) .

3.语文高效课堂之导学案 篇三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转变;问题化;换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81-01

为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总要求,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当其冲的是要改变语文教师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用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到语文新课改中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全方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营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此,我们来讨论下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导学案”,也就是怎样编写好导学案,利用导学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什么是导学案?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探究、单独备课、再集体讨论定案的,以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为指导、以素质高效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主要用于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团队探究、高效发展的学习预制案。其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效课堂”的达成构建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教师客观及时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新、知道合作,自主学习进步发展的路线图。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转变,其实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也就是从着重教师的“教”到突出学生的“学”的转变。导学案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总是提及教师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方法模式,优化改善了课堂教学层次结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导,有目标带层次地规划学生们的学习活动,教师应该从教学主导者的位置角色上转变过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把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更包容的课堂纪律要求下自主协同学习。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转变,当然不能只是名称上的转变,内容实质也应该有不同以往的新的有提升的东西。特别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必须以导学案为主体路线方案,将课堂化整为零,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性自主学习,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就尽量提炼课文知识点,紧凑讲述教学讲述时间,把课堂最大限度还给学生,把握调整学生的小组学习节奏,将这种课堂学习模式上的“放”变成高效的“精放”,而不是纪律涣散的“粗放”。通过导学案优化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成效,让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地学生都能在导学案中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模式,达到语文新课改的总体目标要求。

如何编写好导学案呢?

1. 一课一导学案

作为教师,应该做到针对每一个课时的内容编写一个导学案。这样做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层次结构,因为每一个课时的内容编写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字斟句酌的,相应的知识点也布局相对合理,每一个课时内容编写一个导学案就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显得有计划性、目标性、及时性,是营造高效课堂的必经步骤。如果把上好每一节课看成编导一出剧目,那么老师的角色就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导学案呢?就是剧本;好的剧目永远不可能是无剧本演出。所以,一课时内容,一导学案的精心构思编写必不可少。

2. 让导学案的开头问题化

作为学生,如何让他们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融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氛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程的开头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个人独立思考,结合小组协作探究,适当请教老师点拨,跟着导学案的节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便是导学案编写的课堂流程主线。也就是说,教师不应该只是回答课本内容问题,而更应该根据课本内容提出恰当的有趣的引“学生”入胜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自主学习中去,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成效。

3. 换位思考编写导学案

既然现在我们所要编写的是学生的导学案,而不是教师的教案。那么就要求我们虽然身为教师,却要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导学案预设的教学节奏是否合适。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度情况,有得放矢的制定课时学习目标,点拨问题的深度,课堂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比例,大概划出一条课堂教学主线。

4. 导学案是全体学生的导学案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因为学习能力或者学习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他们学习情况也不一样,每个班级都会有好生和差生,导学案的编写也应该直面这样一种情况,下到底,横到边,做到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全覆盖,让成绩好的学生感受到挑战,成绩差的学生看到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导学案的编排中得到合适的引导。不抛弃,不放弃;对于每一个学生我们都应该在导学案里体现他们的存在,做到有层次的教学设置。

5. 在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守导学案的编排

4.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6 篇四

班级:组号:姓名: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4.必须坚持一切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构建第一课知识体系:

【预习案】

5.张家界天门中学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导学案 编号: 06总课时:课型:预习+展示上课时间:2013.10主备人:伍芳莉审查人:廉基军审核人:

班级:组号:姓名: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探究案】

探究一:自主探究问题。

探究二:

世界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拿出个人财富的4%左右去消费,而有调查显示,我国的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为了“面子”,花在奢侈品上的财富早已超过了40%。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多在20岁到40岁,而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多在40岁至70岁。其实,真正买得起奢侈品的年轻人只是少部分。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我国一些年轻人在奢侈品消费方面存在认识误区的原因。

【课后拓展】

1.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有人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

B.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C.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在不断增加

2.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从哲学上看()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扩展、加深

3.(2013·济南外国语入学考试)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也是一个闰年。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这说明()A.龙的形象没有客观基础 B.龙的形象源于客观存在 C.错误的认识来源于想象 D.需求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4.(2013·济南外国语入学考试)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必须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完善农业投入长效机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提醒我们,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始终应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主要表明()A.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人类的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5.(2013·洛阳期末)2012年5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案》。国家将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分别或同时启动发布预警信息。说明意识活动具有()

A.目的性B.计划性C.自觉选择性D.主动创造性

6.2012年5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合肥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强调弘扬劳模精神,是因为()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高二语文导学案 篇五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10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

大声诵读、积累归纳、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重点难点预测】:

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2、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2、背景介绍:

洞庭湖有中君山,又叫洞庭山。山上有二妃(尧的两个女儿即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

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A级)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断句。(温馨提示:先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在原文标注拼音,再完成下列题目,加以积累。)

北渚()眇眇()愁予()搴()兰橑()

汀()联袂()庑()门褋()擗()

2、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划出疑难语句,勾画重点字词,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帝子降兮北渚(2)目眇眇兮愁予

(3)袅袅兮秋风(4)鸟何萃兮蘋中

(5)与佳期兮夕张(6)荒忽兮远望

(7)观流水兮潺湲(8)疏石兰兮为芳

(9)遗余褋兮醴浦(10)聊逍遥兮容与

(11)罔薜荔兮为帷(12)擗蕙櫋兮既张

二、诵读作品,整体感知(B级)

1、全体齐诵课文。

2、小组内每两人一组,翻译课文。

3、整体感知: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C级)

(一):写法探讨:

1、本诗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请同学们品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2、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如“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此诗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

3、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的诗歌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喜欢运用大量的香草美人的意象,本诗的第三段就详细描写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湘君怎样的心情?你如何理解屈原的这种香草美人情结?

(二)主题探讨:

4、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用学过的知识,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理由。

四、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五、当堂检测

1、小组齐诵诗歌。

2、小组内两人一组,互相抽查,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六、课后反思

1同学们,这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一些什么知识?

2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懂或者没有学懂?是什么原因?

3还希望老师做到哪些呢?

附:《湘夫人》参考译文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谢一彰

6.高二语文导学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及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主要论点。教学难点

对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

任务一预习导学

1、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

J·J·汤姆孙于1904年提出来的模型,汤姆孙在发现电子后,便投入了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图18-2-1),在这个模型里,汤姆孙把原子看作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

个球内,电子像枣糕上的枣子一样嵌在球中,被正电

荷吸引着,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因此原子的整体

呈中性,汤姆孙的模型是第一个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原

子结构模型,而不是哲学思辨的产物。

2、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

验,获得了重要的发现。

(1)实验装置(如图18-

2-2所示)

(2)实验结果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

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

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粒子被反向弹回。

3、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

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

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

外空间绕核旋转。

按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可以很容易地解释

α粒子的散射实验现象,如图18-2-3所示。

按照这个模型,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α粒子

穿过金箔时都离核很远,受到的斥力很小,它们的运

动几乎不受影响;只有极少数α

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飞

过,明显地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而发生大角度的偏转。

任务二合作探究

【例1】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例2】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经过重金属箔后,发生了角度不太大的偏转

B.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少,电势能减少 C、α粒子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增大,电势能增大 D.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例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如图18-2-4所示中,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例4】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运动的α粒子轰击一片极薄的金箔,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1)简述此实验的主要现象;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到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的结构的有关结论;

(3)由此实验计算金原子核的大小,下列公式或数据为已知:点电荷的电势

kQ,k9.0109Nm2/C2,金原子序r

数为79,α粒子质量m6.641027kg,质子的质量

mp1.671027kg,α粒子的速度v1.60107m/s,电子电

量e1.61019C.

任务三达标提升

1、卢瑟福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模型。

2、原子是由带_______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容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B.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提出了光子说

C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

4、关于αA.绝大多数α粒子经过金箔后,B.αC.αD.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大小

5、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符合下列的()

A.动能最小最小

C.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D.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

6、卢瑟福由α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BC.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原子核旋转

7、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中

αc的一些曲线,这些曲线中可能是粒子运动轨迹的是()

A.a B.b C.c D.d8、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并没有考虑电子对粒子偏转角度的影响,这是因为()

A.电子体积很小,以致α粒子碰不到它B.电子质量远比比α粒子小,所以它对α粒子运动到影响极其微小

C.α粒子使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相互抵消

D.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所以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外力为零

9、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存在电子

10、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

A.原子核对 粒子的万有引力B.原子核对 粒子的库仑力

C.原子核对 粒子的磁场力D.原子核对 粒子的核力

11、下列关于原子核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内部还有复杂的结构 B.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D.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的 粒子生了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 粒子与原子核发生碰撞所致

1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电荷量为e,它绕核运动的最小轨

道半径为r,求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能和电子所以轨道处的场强大小。

13、在粒子散射实验中,测得粒子与金核19779Au对心正碰时所能达到的最近距离为2.010

1

4m,以此为依据估算金核的密度是多少?

18.2任务二:例

1、A例

2、D例

三、D

任务三:

3、CD4、AD5、AD6、AB7、BD8、B9、CD10、B11、B

ke2ke12、2

7.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的深层反思 篇七

教案与导学案有本质区别。教案作为讲授方案, 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 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导学案是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活动方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及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活动案例, 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侧重于学生“会学”。从内容指向而言, 二者有很多的不同。

实事求是地说, 导学案教学让语文教学出现了方向性问题!

1.简单化教学, 严重弱化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力。

导学案教学, 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 过多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这一语文基本能力的的培养, 从而也使得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力和语文教学力在逐渐下降。

有一节公开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师的导学案中设计了如下主体教学环节 (设计四个问题进行文本学习) :1.“获得教养”的目的是什么?2.阅读经典的意义是什么?3.阅读经典的方法是什么?4.阅读经典后效果如何?从教学过程看, 四个问题逐一抛出, 学生到文本中的对应段落逐一寻找问题答案, 教学过程很顺利, 教学完成很流畅。但略加思考, 却不难发现一个大问题:文本解读仅限于表层文字的信息寻找和提取吗?这节语文课教学目标仅定位于段落内容的整合和概括吗?

对语文而言, 文本学习是一种增量和扩量教学, 而不是缩量和简单教学。从教师实施教学而言, 这种导学案只能是一种粗疏和大概的教学内容, 是一种教参内容的整合和提取, 然后以问题进行呈现和教学。这种导学案教学满足于文本内容的概括与信息的提取, 止步于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

教学需要改革, 教学形式需要创新, 但如果效力于教学的异样形式而非实际内容, 那么, 语文课也许会上得越来越好看, 但学生的收获却只能越来越少,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在日积月累中日渐削弱。

2.公式化教学, 导致语文教师千人一面。

有一节公开课: 《想北平》。教师依据导学案组织如下教学:文章抒发了什么情感 (思念北平) ?写了北平的什么 (动中有静, 布置匀调, 物产丰富, 接近自然) ?任意找出你喜欢的一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就此结束。

这种课较为多见:在没有读顺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 教师只是简单地预设几个问题作为主体教学内容, 而且教学内容满足于文本表层简单化信息的梳理;教学组织只是用一种机械的问答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扁平化泛语文教学, 因为教学内容呈平面排列, 没有立体感, 没有教学内容的逐层推进和深入。而设计的问题局限于文章表层内容的概括分析, 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 没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没有感动和感悟。这种教学是一种简单化教学, 是一种负能量教学。

语文教学专家曹勇军老师曾说过:语文是一门手艺, 有一种辛劳寂寞中磨砺出来的灵巧和扎实。而这种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导学案教学, 总不免让人担心, 语文这门精巧的手艺还能守得住吗?真正的手艺是拒绝机械的复制的, 但现实情况却是, 这门手艺因导学案教学的大量推行已经被大批量模板式的工业生产方式替代。

语文教学的成功来自教师自己的文本阅读和阅读发现。一位优秀教师能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使其教学更接近理想的课程追求。语文, 文本背后作者的人生的丰富经历、社会的独特认识、情感的个体体验、人生的深刻感悟都是千差万别的, 语文课, 教师应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进行教学提炼, 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输送给学生。而导学案教学, 使得语文与阅读、与语言赏析、与感动感悟渐行渐远!

3.问题化教学, 致使语言学习这一语文本务渐行渐远。

语文教学专家韩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强调“重文写白”, 即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韩军认为,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 积累了浩繁的极富表现力的语汇, 滋养、丰富了现代白话。人在少年语言敏感期, 诵读大量古诗文, 用文言奠基, 用白话表达, 则文字极易纯粹, 典雅, 凝练, 传神。不仅如此, 他还呼唤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韩军认为, 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语文课首要是上成文字课, 语文老师首要是文字师。若关注精神, 也须由文字引发, 由文字贯穿, 终落脚于文字, 即“着意于精神, 着力于文字”。

教育专家王尚文坚持语文教学要强调“语文意识”:应关注它到底是怎么说的, 即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关注“怎么说”, 才能准确把握“说什么”。要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 就是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 辨辨它的色彩, 掂掂它的分量, 摸摸它的“体温”, 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 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 从这里出发走上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

以这两位语文专家的教学理念来反观语文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注重以问题的设计和预置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研习。不可否认, 问题探讨是语文教学比较理想的策略之一, 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深入研习文本, 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 问题探讨重在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学生的阅读活动, 而不是寻找答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应是学习成长的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的问题解决发挥教学作用。导学案教学抛弃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教学。

语文是“语+文”, 语文学习是从语言开始的。语文教学中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通过语言活动整体把握文本;二是借助文本, 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主要是品味语言;三是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主要是以写为主, 也可以说为主。而导学案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让学生和文本中的语言越来越远。因为语文的导学案教学, 以预设的问题为教学内容, 预设的问题多以内容概括和人文精神的认识为主, 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教学方式, 以文本的内容概括提取为达成目标。这种教学, 注重整体感知, 不注重细节品析;注重宏观概括, 不注重微观探究;注重语言表达的内容认知, 不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体验;注重问题的结论, 不注重结论探讨的过程。这种教学只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内容指向上作思考, 而不是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去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分析能力去揣摩体悟。这种教学也是一种泛语文教学!

如有老师讲到韩少功的《我心归去》, 大多都是把教学主题内容预设为:分析对比运用并概括作者为什么要“我心归去”。很少有能让学生去品味这些语言的表达形式:如第6段,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 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 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第8段:“我当然知道, 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 我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 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即使有老师教学时注意了这两处语句的理解, 也是局限在让学生泛泛地概括理解这些语句表达了“虽对故乡的失望, 但这是源自内心的挚爱, 因为挚爱, 所以对现状失望, 这种来自内心的失望真能滴血”, 而不是带领引导学生去体验“酥骨、悲剧般、绿得能融化、浮粪四溢、拥挤不堪”等词语的含义、连用意象的用意和排比句应用的突出效果。

而且导学案中的预设问题很少有“真问题”, 很难有“好问题”。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考虑文本学习的覆盖面, 一般只能以概括和整合性问题为首选, 这就很难对文本细部和具体语言现象进行设问和揣摩;考虑到导入和当堂训练, 一节课只有不到30分钟文本学习时间, 学生哪有时间走入文本?

不仅如此, 问题化教学还导致了语文的习题化教学和考试化教学。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在《警惕语文教学的考试化倾向》一文中认为, 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 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的考试化模式。以现代文阅读考试题型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置许多问题, 课堂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因教师设置的问题不会超越各种教辅、教参和网络教案, 学生依据教辅基本回答无误。对此,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黄厚江老师也曾经指出:如今的语文在被萎缩。很多语文课堂, 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 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 只剩下一个目的———考试。教什么, 学什么, 都紧盯着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考什么就学什么。语文, 本来应该是最有趣的学科, 本来是有着丰富价值的学科, 现在也只剩下考试。有人公然说:理科教学要习题化, 语文教学要理科化。于是, 语文教学也就成了做题目。于是, 我们看到:语文教学的内涵, 严重萎缩;语文教学的方式, 严重变态。

8.高中语文导学案问题初探 篇八

一、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目前导学案最大的“死穴”,就是缺少学法的指导。导学案的设计,必须解决“我们如何到达那里?”的问题。所以,导学案在设计上必须很好地发挥学法的“导”,让学生会学,并知道怎么学,让学生自发学习。长久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了被动接收的习惯,现在转换模式,学生必然会出现茫然不知如何开始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发挥好指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过渡并适应。对此,可以从语文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入手,比如,对文本阅读的指导,对语句含义的理解进行指导、对文本层次结构的指导、对表达步骤的指导等等。而我们所说的方法指导,可以有些依据的支撑,也可有些所学的实际事例来启发,但需注意方法的形象直观性以及学生的自主参入性和思考性。

导学案的重点是展现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其目的不再是一味的追求标准统一答案,而是整个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在学生自学时,每个人可能会有和他人不同的理解,有些甚至是不正确的,教师在指导学习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探讨和思考,另一方面,对于出现较大偏差的理解时,要注意适时恰当的提醒和引导。

二、发挥潜能,搭建脚手架

高中语文导学案只有更加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得到效果最大化。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知识,发挥其潜能,在此基础发展下一个发展区。所以,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而设计的导学案,才能更把握学情,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能转化为能。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要“瞻前顾后”,将之前的导学案知识与如今的知识形成体系,遵循“循循善诱”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这样也才能解决之前的缺少知识体系的问题。

1.由此及彼,实行知识衔接

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主要对金岳霖先生的行事进行描写,通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表现出主人公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此篇文章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外貌、行为举止、教学风格等,这些细节对把握人物心理特征都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节描写的精髓,认识细小的事情可以很好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导学案的编写可完全扣住这一点来设计,在学法的指导上,以所学知识为支撑,遵循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原则。

如选择《孔乙己》中:①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等语句,请学生说说这些细节描写的妙处。

然后由此引导学生抓住金先生的肖像、语言、行动、服饰、表情变化等细节描写,以此来分析金岳霖先生的人物个性,让学生对细小的事情可以刻画出人物的性格这句话的理解,由浅识而向纵深发展,实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2.瞻前顾后,进行知识拓展

再如选择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因此诗没有太难的字词和句式,意思也较平白易懂,因此教师可将重点放在诗意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上,让学生在课上试析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并对作者的细节描写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和拓展教学,使得导学案上的知识能够瞻前顾后,形成系统性,也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在此基础上再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写你所熟悉的某位老师或同学的独特个性。这样将知识由未知到已知,活学活用,可谓一点多得。

9.高二语文导学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教学重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文学常识:“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二、写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折回成都,投奔严武。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三、解题:

旅夜书怀: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四、整体感知诗意:

首联: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颔联: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颈联: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尾联:“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五、赏析

(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请找一下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意象有: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星 、平野、月、江

画面:(近景)--孤弱的细草在微微的风中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远景)--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2、前两联勾勒的画面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艺术手法?

答:远处,星辰低垂,平野开阔;近处,月影翻涌,大江流动。在这苍茫的背景下,诗人所处的一叶扁舟,显得更加的渺小与孤寂;在大自然雄伟瑰丽的景象之前,人生命运更显孤单凄凉。

此处用“平野阔”、“大江流”与“孤舟”形成对比,突出孤舟的孤单与渺小,这也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这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

3、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独,因夜景之广漠寂寥而起身世之深悲。景中见情,景与情融。

艺术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3、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答: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作者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实非己愿,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读来令人心沉。“官应老病休”看似自我解慰,实乃牢骚之语。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虽然此时作者确已老病,但休官主要原因是被排挤。以此暗示作者心中的不平,揭示作者晚年孤凄飘泊的主要原因。立意含蓄,悲愤更深。

艺术手法:直抒胸臆

(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用比喻的手法,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以沙鸥自比,自伤飘泊;广阔的“天地”,映衬一微小的“沙鸥”,愈显出自己漂泊孤零的可悲与可叹。

(四)、小结:

此诗前半部分极力渲染描绘旅夜江上壮伟之景,后半部分尽意宣泄孤舟漂浮的悲怀。

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

主旨: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漂泊无依,老境凄凉的感慨。

六、拓展练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诗意理解:

首联: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

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颔联: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想像新颖,有独创性。

颈联: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

尾联:楼高风急,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2、请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实似梦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不同。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10.高二语文导学案 篇十

设计人:罗宏涛   审核人:刘增杰   使用时间:.10

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2、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3、通过鉴赏文本,让学生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感受文本真挚的感情。

3、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难点解决】祭文的写法。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辩论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布置预习(各项均由专人负责):

1、 作者(课前板书要点)    2、 背景(课前板书要点)      3、 文体介绍

4、  熟读(准备课上范读)    5、  生字(课前写在黑板上)

6、  文言知识(文本上做好标记,准备课上交流)

二、诵读

1、个别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注意读音(课前由专人板书到黑板上):

闻汝丧及长 不省所怙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 丞相薨 佐戎徐州

夭其嗣  汝遽去万乘之公相 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

2、多媒体配乐朗诵: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三、文言知识

方法:小组简单交流后,学术助理(或负责本课的值日小组)主持交流。

(一) 通假字

1、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2、皆不幸早世 ( 世通“逝”。)

3、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4、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坟墓。)

(二)、古今异义

1、当不复记忆复 古义:再,又。 今义:重复,往复。

2、明年,丞相薨 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吾去汴州 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 古义:过不了多久。 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5、吾与汝俱少年 少年 古义:青年男子。 今义:年少的孩子。

6、而齿牙动摇动摇 古义:牙齿松动。 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7、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 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三)一词多义

1、省

①动词,xíng,知道 不省所怙。    ②动词,xíng,看望 汝来省吾。

③动词,shěng,减少 省徭役,减征赋。

2、致

①动词,表达 乃能衔哀致诚。    ②动词,使……来 将成家而致汝。

③动词,达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④名词,情趣,兴致 树草栽木,颇有野致。⑤名词,诚意 乃能衔哀致诚。

⑥ 动词,招纳 致食客三千人(《孟尝君传》)。

3、诚

①假设连词,如果,果真 诚知其如此。

②副词,实在,确实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4、就

①动词,趋,赴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②动词,就职上任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③动词,接近 金就砺则利(《劝学》)。   ④动词,完成 三窟已就(《冯谖客孟尝君》)。

5、知

①动词,预知 而寿者不可知矣。              ②名词,灵魂 死而有知。

③动词,知道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④动词,主持 产将知政。

⑤动词,了解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⑥动词,识别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⑦名词,知觉 手等有痛痒之知。⑧   名词,知己,朋友 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⑨ 名词,知识 两小儿笑曰:“孰为(谓)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⑩通“智”,名词,智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四).词类活用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远,形容词作状语,在远方。

2、莫如西归 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3、吾书与汝日 书,名词动用,写信。

4、东亦客也 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在东边居住。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5、而视茫茫 视,动词用作名词,视力。  6、恐旦暮死 早晚名词作状语。

7、将成家而致汝 致,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来。

8、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名词用作动词,继承……的事业。

9、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夭,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夭亡。

10、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11、长吾女与汝女 长,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长,养育。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      宾语前置,“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惟依兄嫂”。

(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宾语前置句,应为“尤何”。

(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

(4)从嫂归葬河阳         省略句,应为“从嫂归葬于河阳”。

(5)未可以为信也 省略句,应为“未可以之为信也”。

(6)何为而在吾侧也? 宾语前置句,应为“为何”。

(六)重要文言虚词

1、其:

(1)是------还是

例句: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然乎?其不然乎?

(2)副词表示反问                           例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3)副词揣测                           例句: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4)副词婉商                         例句: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5)表示期望                          例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而:如果                           例句: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3、以:在                               例句: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四、重点文句翻译

(方法:学生交流疑难句子的翻译后,教师指导留存的疑难。)

五、把握感情

(一)感情

问题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情)

问题2、本文有“至情之文,千秋绝调”之誉,其蕴含了那些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尽量用原文句子为例证。

(明确: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二) 作者介绍,理解情感。

(学生介绍,大家共同补充)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其传世的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2、背景介绍,理解情感来源。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六:小结与作业。

作业:为辩论做准备。

【反思评价】

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

本节课的

学习情况

优秀 (  )

良好  (  )

努力  (  )

我的收获与反思:

《祭十二郎文》研讨拓展--评价单

设计人:罗宏涛   审核人:刘增杰   使用时间:2012.10

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鉴赏韩愈散文边诉边泣,于叙事中抒情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3、理解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学习内容及过程】

一、诵读。           个别读,散读。再体会感情,为分析做准备。

二、深入鉴赏:

(一)问题:本文为何如此感人?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深沉叙事,倾泻情感。

侄儿的突然死去使作者想到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早逝全赖兄嫂抚养,自己的孤独全凭有侄儿相依相慰;侄儿死后,其子女幼小无依而自己未老先衰,万念惧灰。一幕幕一桩桩,回忆过去,面对现实,叙述时不加修饰,不做渲染,诉说琐事显得平淡,但字字句句发自骨肉至情,真实而且深沉。在深沉的叙事中融着作者奔流起伏而倾泻的悲伤之情。开篇是含着眼泪的诉说,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安排侄儿身后事时已是号淘痛哭,直到罪己责己已竟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了。在情感的倾泻中,有怀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愤、有自咎、有乞望,或徐或疾,或高或低,直至“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仍是悲哭不已。可以想见,作者一面哭一面写,一面写一面哭,一边叙述一边抒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真是催人泪下。

3、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4、边诉边泣,独特语言。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5、语词妙用,增强感染。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①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②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③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④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⑤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⑥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二)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1、文体

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2、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上高中后,我们已学过两篇祭悼之文,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这两篇文章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却是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

三、再读品位

不同朗诵水平的同学交替读,感受文章深切诚挚的感情。

四、拓展阅读,加深情感体会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韩愈

( 一)

河之水,去悠悠。我不如,水东流。我有孤侄在海陬,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日复日,夜复夜。三年不见汝,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

( 二)

河之水,悠悠去。我不如,水东注。我有孤侄在海浦,三年不见兮,使我生苦。采蕨于山,缗鱼于渊。我徂京师,不远其还。

五、探究性学习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1.学生推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在课下准备材料的基础上)。

正方观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可丢。

反方观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2.双方稍作准备后辩论开始。

(参考内容)

正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尊老爱幼、亲情友爱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丢的。试想一个丢掉传统不顾社会舆论的人,即使有经济头脑,他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丢掉亲情,就意味着冷酷无情,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就不能丢掉亲情。

反方:亲情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商品经济时代,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商场如战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顾及亲情,就会为亲情所累。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大部分人员都是亲戚朋友,那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员工犯错不能说,违规不能裁,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竞争意识,这样的企业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因此在商战中,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为亲情所累。

六、本课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七、课下练笔

为《诸葛亮吊周瑜》写一段鉴赏文字

附:

《诸葛亮吊周瑜》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A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反思评价】

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

本节课的

学习情况

优秀 (  )

良好  (  )

努力  (  )

我的收获与反思:

11.导学案让语文讲堂变学堂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学案 讲堂 学堂

以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为基本目标之一的初中语文新课改,要求广大语文教师,把传统的语文课教学讲堂转化和打造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的学堂。因此,作为教师授课蓝本的教案,也要做出相应地环节、方法、教具与过程的变化,以导学案的方式组织学习预习、探究、突破与自我检验。本文以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研究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上的作用与模式。

一、闻声不知处——激发好奇心

充分运用初中生好奇心强的身心特点,让他们在文本学习中享受认知知识的过程,激发其好奇的乐趣。

1.知识奇妙激发

在学习《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时,初中生虽然十几岁了,在不同的地方见过各种各样的日落,但对文中的经过作者加工的特定意象和主题思想的美充满着好奇,特别是虚实相生的三次心理变化过程,及其每次递进发展所产生的境界美,会引发学生更多的共鸣和思考,甚至会激发他们对自己经历的回忆或想象的冲动。由此,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按照学习目标,去探索文中的自然知识、典故知识与历史知识等,如左宗棠征西、《我心永恒》萨克斯曲与匈奴外迁等。

在导学的组织实施中,教师要注意“导”的线索与节奏控制,让学生别偏离知识、语言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相辅相成的主线,不能因为好奇和兴趣而“为所欲为”。例如,在上文的教学中,就要避免学生过度关注《我心永恒》与电影《泰坦尼克号》,而忽略文本自身的知识和教育内涵。教师需要在每个自己认为适当的时机,去强调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去关注文本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与写作知识,为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积累语感和素材。

2.现象不解质疑

由于初中生的人生阅历相对浅显,每篇文本中都会有他们陌生与引发质疑的各种现象。如在学习《蜘蛛》时,对农村学生而言,蜘蛛并不是多么陌生的动物,对县城以上甚至大城市的学生,见到真实鲜活蜘蛛的机会相对较少。虽然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的科普活动机会,能见识到蜘蛛爬行等活动,但相对蜘蛛生存和发展中必须的捕食、结网、产卵、争斗等基本技能等却鲜有机会见到,学生对蜘蛛在各种活动中的用力、先天性的优势和技巧等,他们会对蜘蛛的体重、生命长度、每条腿的长度和力量、每条腿上有多少根毛、蜘蛛眼睛的视力大小、蜘蛛如何吞咽食物和消化食物,以及蜘蛛有没有粪便,卵是如何孵化的等方面产生质疑,推动他们开展更加深入地相互交流和主动学习活动。

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止于质疑,更要积极地展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如利用其它相关内容的学科教材、个人手头的各种工具书、班级内的联网教学设施,以及学生所带的联网的智能移动设施等,开展相关知识的搜索活动,使学生在共同的探究和突破中,对文中的知识进行发现、学习和掌握,更拓展了关联性的知识,使他们运用工具书和其他设施开展学习的能力得到全面地训练和提高。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激活探索兴趣

学习的快乐体验、知识增长的成就感与探究自身的乐趣,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和实施才能获得。

1.举一反三探索

通过文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某个兴趣点知识的探索中,深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悲悯人生》的系列课文时,激发学生能全局性的把握和学习全单元的课文,积极地发现本单元文本中人物的共性、个性,以及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时代背景、社会制度背景等。例如,学生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教师就可以直接把整个单元的导学目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整个单元去学习,把范进与其他人物对比起来学习,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悲剧人物的特点。

在知识的举一反三中,教师在导学案中务必明确导学的知识线索,争取设置一个具有梯级难度的目标,让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增加,能不断体验芝麻开门后的别有洞天的知识视野。

2.触类旁通探索

上一篇:ICU实习计划下一篇:处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