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2024-07-17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精选10篇)

1.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一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兰聪,卢佳林,陈景,高育欣

(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2)[摘 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建筑垃圾的组分,对比了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的现状以及技术;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和国内政策、法规;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政策;建议 0 前言

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大规模拆建,建筑垃圾的总量持续增加,占城市垃圾的 40% 左右[1],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造成上述状态的原因是缺乏完善统一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经济可行的处置技术,使得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市郊露天简易填埋或堆放,存量建筑垃圾已达到 100 多亿方。虽然我国建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滞后,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于5%,而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高于 90%,甚至部分达到 97% 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事关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刻不容缓。1 建筑垃圾来源、分类及组成

据统计,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并施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提出了建筑垃圾的定义,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是在建筑施工阶段以及建筑装饰装修与旧建筑的改建(包括维修,拆除)中产生的,主要分为土地开挖垃圾(俗称渣土,占比最大)和旧建筑物拆除垃圾两大类。其中渣土包括粘土、砂石以及岩石,目前主要用于基坑回填或者生产砂石骨料。渣土的利用率相对较高,约在 50% 以上;以成都地区为例,渣土内含大量卵石,依靠合理的工艺可用于制备机制砂;部分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的特征,地基为天然岩石,则回收利用率更高[4]。建筑拆除垃圾还包括各种含有浆体的块状物,如废弃的混凝土块及砖石碎块等,废弃的木制品、旧瓦片、废旧钢材以及玻璃和包装纸等,对其利用采用人工分拣将选走其中有用的钢材、纸、木材等,剩下碎砖瓦块、废砂浆、废混凝土块和废土及其他无用混杂物[5]。建筑垃圾分类方式较多,依据结构形式不同其所产生的种类会有所差别,但成分差别不大。表1为建筑物拆除垃圾废物组成及含量[6]。表1 建筑物拆除垃圾废物组成及含量 m3/m2 建筑结构 钢筋 混凝土 砖 金属材料 玻璃 木材 合计混凝土结构住宅 0.0117.6010.0705.0002.0008 0.03 0.7142工厂 0.1150.5360.0585.0036.0009 0.03 0.6404办公楼 0.0159.6360.0571.0002.0006 0.03 0.7398学校 0.0135.6670.1029.0003.0008 0.03 0.8045平均 0.013.6100.0723.0011.0008 0.03 0.7274钢结构 0.0210.2107.0585.0036.0009 0.03 0.3247砖结构 0.000.0000.4800.0002.0008 0.20 0.6810 2 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

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已实现建筑垃圾的四化,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2010年,发达国家垃圾资源化产业规模已达到约1.8万亿美元,在随后的30年内,其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仅美国的垃圾资源化产业规模就超过 2400 亿美元,德国约有 200 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年营业额达 23.56 亿美元。发达国家和地区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长期国家战略,通过法律保障、政府支持及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建筑垃圾的较高的资源化利用率。美国的《超级基金法》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德国的《废物处理法》以及新加坡《绿色宏图 2012 废物减量行动计划》等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了责任主体以及责任与义务,基本原则为“谁产生谁处理”,明确强调了建筑垃圾分类堆放,为后续处理减轻了压力。

在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发达国家给予了诸多鼓励性政策支持。企业若要实现特许经营,需从源头上对产生建筑垃圾企业征收税额,实现减量化;同时通过税收减免、处置费补贴等方式支持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进行建筑垃圾处理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在产品需求端,政府通过奖励采购再生产品、绿色产品标识、鼓励政府及建筑企业积极使用再生产品等,拓宽再生产品渠道。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监管方面,资源化利用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从建筑垃圾排放、资源化处理以及再生利用等方面均实现全程监管。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已将建筑垃圾处置情况纳入建筑工程验收体系,该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一般分为三级利用,分别为低级、中级以及高级利用,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化利用集中在低级和中级利用方面,如现场分拣利用、回填等低级资源化利用率占比 55% 左右;用于建筑结构、道路稳定层及制备砖及砌块的再生骨料约占比40%。美国伊利诺伊州建筑材料回收委员会的 William Turley 报告中总结提到美国再生骨料占全部骨料总量的5%。其中再生骨料利用情况可见表2。

表2 美国再生骨料用途及其利用率

项目 道路基层和基础拌制新混凝土拌制沥青混凝土 其他再生骨料利用率(%)68 6 9 17 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高级利用占比很低,主要受制于技术、投入与有效产量。欧洲部分国家依托于其自有的矿山机械技术基础,形成了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理工艺及成套装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位于德国,该厂每小时可生产 1200 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相比与德国,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设备所属功能也更为先进和专业,精细化程度更高。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取决于建筑垃圾的分选精细化程度,分选方式除了常规振动筛分、电磁分选及风选等方式外,还包括可燃物回转式分选、不燃物精细分选、比重差分选,分选的工艺和有效率取决于所选的设备。建筑垃圾利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在试验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相应的规范和指南,根据规范利用再生材料在建筑结构中应用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

2.3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建筑垃圾相关的统计制度和办法,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省市的上报相关材料。由于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重要数据的缺乏,导致关于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和资源化利用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我国建筑垃圾的产量应该不低于十亿吨数量级。根据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建筑垃圾 2014产生量保守估计已超过 15 亿吨;报告称这个数字还在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建设规模的加大逐年递增。搜狐网收集报道了 2015年建筑垃圾的基本情况,即全国建筑垃圾年产量超过 17.01 亿吨;据统计,建筑拆除垃圾、建筑施工垃圾、建筑装修垃圾产量分别占建筑垃圾总量的 56%,39% 以及1%。

根据中华研普行业调研报告,国内建筑垃圾产量预测图1可知,2015年至 2020年建筑垃圾产量逐年增长,到 2020年时为 39.66 亿吨。

图1 215~202年建筑垃圾产量预测

我国当前全国约有 20 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砖,但产量和质量水平不高、质量稳定性差,工程应用有限。目前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为5% 左右。与韩国相比,其建筑垃圾年产量 6000 多万吨,但有 373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与其相比,我国的建筑垃圾产量和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数量相差太大。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存在两方面问题:(1)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偏低,建筑垃圾的处置处于简单和无序化状态。主要是部分城市缺乏长远规划,建设中的设计、施工与拆除行为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直接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的产生。再有未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实施分类、回收和消纳管理,建筑垃圾被随意处置或简单填埋。(2)建筑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市场条件下难以自发形成产业链,有处置能力的建筑垃圾再生企业却因缺乏建筑垃圾原材料,面临着无材料来源的生存窘境。我国政府和法律并未规定建筑垃圾生产者具有强制回收或处理建筑垃圾的义务,因此生产者往往将建筑垃圾填埋或倾倒,使得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缺乏生产原材料,导致较多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处于停产或者亏损状态,制约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之所以步履维艰,既受经济的影响,又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然而这两方面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阻碍相对较小,而真正制约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的最大瓶颈在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建筑废物的资源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和再利用的各个层面,既需要积极的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又需要政府部门管理的协调统一,若没有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则无法对市场和政府行为形成良好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然而这样的分工存在主管部门不明确、联动协调机制不完善、易造成职能错位等问题,不利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和实施。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法规

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国家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已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 号),提出了大力发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的要求,以及研究资源循环基础理论与模型,研发废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成套技术,重点推进大宗固废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生物质废弃物高效利用、新兴城市矿产精细化高值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固废循环利用管理与决策技术研究。加强典型区域循环发展集成示范,实施“十城百座”废物处理技术示范工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7.6):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建材产品质量。国家发改委《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第四项: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中,第七方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中第2条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行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规划。

工信部和住建部也公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首次要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 95% 以上。”2016年12月13日,为促进绿色发展,引导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规范条件确立了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的资质,设立了入行的“门槛”,要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 95% 以上。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分析及建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路线图。将 2015年~2020年划分为示范期(2015~2016年)、鼓励推广期(2017~2019年)和强制期(2020年)三个阶段。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布局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所在区域良好的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扶持政策;(2)公司所在区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及良好的政府关系;(3)所在区域土地资源紧缺、新建填埋场难度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紧迫性高;

(4)所在区域天然砂石资源紧缺且价格较高;(5)所在区域分公司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有一定基础;(6)当地建筑垃圾产量大及市场竞争小。

政府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引导者也是规则制定者,更是重要参与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参考文献

[1]吴泽洲.建筑垃圾量化及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王怡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榜样[N].中国建材报,2015.5.18.

[3]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亟待提高,综合利用率不足5%[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nance/ 2015-12/14/c_128528101.htm.2015-12-14.

[4]周文娟,陈家珑,路宏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对策[J].建筑技术,2009, 40(8): 741-744.

[5]陈家珑.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建议[R].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4-01-10.

[6]肖建庄.再生混凝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作者简介]兰聪(1988—),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外加剂与预拌混凝土生产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通讯地址]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青龙管委会青龙大道143 中建商品混凝土眉山新材料有限公司(620866)

2.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二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垃圾,资源的利用,节能减排

1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资源、环境、生态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理性消费, 合理使用各种公共资源;同时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建设方式。建筑材料是所有材料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多, 与人的生活、工作最密切, 也是资源和环境负荷最为严重的材料。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建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发展环境友好型绿色建材的同时, 注重改善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界和材料领域关注的重大课题。

2 建筑垃圾的危害

传统施工多采用“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施工模式,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新老建筑物的更替速度也在加快。在城市的大规模建设背后, 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长期令人困扰的问题:建筑垃圾越来越多, 随意堆置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管理方面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我们在温馨的房间里享受美好的生活, 建筑垃圾却在房间外悄悄地“侵蚀”我们的环境;我们拥抱现代建筑带给我们的一切, 建筑垃圾却在我们身后形成了一个环保的“黑洞”。建筑垃圾除影响市容及环境卫生外, 最主要的还对环境造成下列危害, 详见表1。

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3.1 保护环境的需要

我国每年的城镇房屋施工面积已超过6.5亿m2, 2010年, 中国城镇有一半的建筑是上个世纪建造的, 随之而产生的建筑垃圾也与日俱增, 这些房子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将达到5亿~7亿m3。经粗略统计, 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 t~600 t。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m2, 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m2。照此推算, 我国现有建筑面积将至少产生20亿t建筑废渣。

3.2 节约资源的需要

我国骨料的需求量惊人:在混凝土的几种原材料中, 骨料用量居于首位, 全世界每年混凝土使用量大约为80亿t (我国为40亿t, 2010年可能超过60亿t) , 砂石料用量大约为60亿t。

3.3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需要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用量大:据有关部门规划, 2005年墙体材料需求量已达到7 500亿块标准砖, 其中新型墙体材料将达到墙体材料总量的40%, 即3 000亿块标砖, 如此巨大的市场, 对占70%房屋的墙体材料在质和量的要求上, 无疑将是史无前例的。

3.4 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以“绿色奥运”为例:据统计, 在奥运会开幕前北京必须建设或翻修72个比赛和训练场馆, 修59条新路和3座新桥, 北京奥运会用于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建筑材料将会首先保证建筑材料的绿色环境保护, 能够回收和再利用;悉尼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 其指标之一就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大于94%。

4 绿色建筑的特点

所谓绿色建筑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四大具体内容, 其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和居住的舒适性能。换句话说绿色建筑是指在保证建筑物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 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到首位。在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 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 并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建筑物。

4.1 节能

通过科学的建筑布局规划、合理的功能分区以及住区布置;通过调整建筑物建筑朝向的规划设计;通过提高建筑物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来减少能源消耗。

4.2 节地

一是合理规划建设用地, 尽量少占用耕地, 尽可能利用荒地、劣地、坡地等;二是合理规划居住区, 在保证建筑物舒适和功能齐全的前提条件下, 提高单位建筑用地的利用率;三是通过设计优化和改进建筑结构, 增加有效的可使用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率;延长建筑物寿命, 减少重复建设;合理控制建筑物体形, 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四是合理配置居住区的环境绿化用地, 增加单位绿量;减少停车占地并向立体空间发展, 以留出更多居住空间。

4.3 节水

一是在城乡规划、居住区选址过程中, 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利用与补给的平衡关系, 以及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二是在建筑小区中, 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等建筑节水措施和设备, 解决非优质用水的来源;三是在建筑小区中, 通过分质供水、推广应用节水器具等建筑节水措施与设备, 节约用水。

4.4 节材

一是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 (如钢结构、木结构) ;二是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材料 (如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等) ;三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的、可再生的材料及产品;四是推行一次装修到位, 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五是鼓励废弃的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

5 建筑垃圾资源的利用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充分体现

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都不具有再生性, 须节约使用。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来看, 今天的建筑物就是明天的建筑垃圾, 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少用建筑材料而保证质量, 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如何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延缓建筑垃圾产生的周期;如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 达到环境保护, 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探索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新模式。我国在利用工业废料 (如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炉渣等) 取代粘土原料生产墙体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而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则刚刚起步, 还没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手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这类问题, 更关键的是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健全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 建立一套科学的、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综合利用建筑垃圾, 保护生态环境。改变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线性模式, 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

3.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三

关键词: 飞灰; 重金属; 水泥窑; 二噁英; 烧结砖

中图分类号: TK 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57(2016)03-0143-04

Abstract: The properties of fly ash from the inciner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in the fly ash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nd its harm to the waters and environment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ly ash and its disposal methods were introduced.An effective disposal method of fly ash calcination by cement kiln for its recycling,reusing and reducing was put forward.The properties,toxicity and harm to human bodies of TCDDs produced from MSW incineration were also introduced.Some measures which could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TCDDs and remove TCDDs from three aspects were put forward.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ottom ash from MSW incineration was introduced.A wastetoresource method of bottom ash was put forward by making baked brick.

Keywords: fly ash; heavy metal; cement kiln; TCDDs; baked brick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我国城市垃圾产量急剧增加.2002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达1.5亿t以上,已有多达35亿m2的土地面积被这些垃圾侵占,而在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积被垃圾占领,有四分之一的城市把乡村作为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1].因此,这些快速增加的城市垃圾已经成为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城市垃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菌化”的目标,我国长期着力探究经济、有效的垃圾处理措施.焚烧垃圾是城市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焚烧后的垃圾体积比原来缩小50%以上,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可燃性垃圾在焚烧后体积甚至可缩小至原来的10%,所以焚烧垃圾能达到“减量化”的要求.对于热值高的垃圾还可以在焚烧后进一步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但是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溶性盐分含量很高,并且垃圾焚烧后富集了大量有毒重金属和二噁英类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1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的性质及处理方法

1.1 飞灰的组成及性质

飞灰一般是指垃圾经过焚烧处理后在焚烧产物处理装置中收集得到的残留物,其中包含吸收塔残渣、除尘器余烬和洗涤塔污泥.飞灰的残留物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化学反应剩余产物、加入的化学药剂残留物及烟道灰泥等[2].

飞灰一般情况下是一些细小的粉尘微粒,含水量较少,它们的颗粒直径分布不均匀,而且颗粒形态不规则,表面粗糙,孔隙率高.由于颗粒内部结构复杂,而且存在很多细微的孔隙,所以飞灰的表面积很大,这使得其表面容易吸附一些重金属.以上海浦东御桥垃圾焚烧处理厂为例,其垃圾焚烧后的产物主要化学成分为CaO、SiO2、Al2O3和Fe2O3,其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主要为SiO2、Al2SiO5、NaCl、KCl、CaAl2、Si2O8、Zn2SiO4、CaCO3和CaSO4,还有少量的CaO、Ca2Al2、SiO7、PbO、Cu2CrO4 等[3].

1.2 飞灰的成分及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统计,飞灰的粒径分布可以近似用正态分布表示,大部分飞灰的粒径在54~280 μm之间,占总质量的80%以上;粒径小于54 μm的飞灰所占的质量分数不足3%;剩余15%质量分数的为粒径大于280 μm的飞灰.在粒径小于54 μm的细颗粒飞灰中,各重金属(其中包括Mn、Pb、Zn、Cu、Ni和Cr)含量都很小,占不到总质量的5%.在粒径为54~280 μm的中等大小的颗粒中,各重金属所占比例很大,除Pb外的其他重金属如Ni、Cr等含量都占60%以上;而且Mn、Cu、Cd、Zn、Pb的质量分数也很高,在40%以上.在粒径大于280 μm的较大颗粒中,各重金属所占的质量分数都较低,只有Pb的质量分数占到50%以上,Zn、Cu、Mn、Cd等次之,占35%左右,Cr 和Ni 的质量分数最低,只有15%左右[4].

飞灰焚烧后,在焚化物中所占质量分数很高的主要是含有Ca、Na和K的氯化物的溶解盐[5].若不经过处理排放,这些氯化物溶解盐在大自然中会以各种形式污染环境,如其中含有的水溶性盐分会被雨水等冲刷出来,流入土壤、地下水及地表水,这些污染水同时还会影响附近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如此,飞灰中的氯化物还可以增加Pb、Zn等部分重金属污染物的溶解性,从而使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不容易降解、迁移.

1.3 飞灰“资源化”处理方法

1.3.1 飞灰焚烧处理的主要技术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焚烧飞灰处理技术主要有固化/稳定化处理、湿式化学处理和高温处理三种[6].

固化/稳定化处理是现今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处理飞灰的手段.固化作用是使废物残渣中的污染成分结块、沉淀、被包裹或难分解.固化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是水泥固化.水泥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结块、包裹降低其可渗透性,并通过填实孔隙包团等方法减小这些废渣的表面积,实现无毒化、稳态化的目的.该技术不足之处是处理一些湿度较大的废物时水泥用量会大大提高,使残渣的体积增大,这也增加了处理之后运输的困难,使处置成本提高,此外还需要提供超出预计的场地掩埋这些废料.

湿式化学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进行反应,使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化学反应降低其毒性及稳定性,并且增加溶解性的过程.该技术具有处理过程相对比较简单、运行处理费用较少等优点.但是,湿式化学法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无机盐废水,这些废水要安全排放必须要进行处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并且垃圾焚烧飞灰及重金属组分复杂,要想找到普遍适用的化学稳定剂比较困难.

高温处理包括炉渣熔融和加压烧结两种方式.飞灰焚烧时,其中的有害物质如二噁英类物质在高温环境下结构会彻底被破坏并分解,其分解率高达99%.但是这种处理方式成本很高,因为其所需能源消耗很大并且处理费用也很高.加热融化过程中,飞灰中的固体颗粒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在高温下飞灰会发生相变熔融变成熔渣,熔渣呈液态形式.随后经快速冷却的过程,结构又发生变化,熔渣又变成玻璃态,这种玻璃态的晶体能将重金属固化在网格中,使结晶达到稳定的状态.烧结是在高温下进行,飞灰固体颗粒晶体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气孔被排出,在低于熔点温度下结构重新改变,形成了结构致密、硬度较大的烧结体.在烧结过程中,各种重金属可以有效地被晶体固化.

1.3.2 焚烧飞灰的再利用处理方法

采用水泥窑煅烧处理飞灰具有明显的优势.水泥窑与焚烧炉内部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由于水泥窑内煅烧温度高于焚烧炉,而且物料在水泥窑内高温区域的停留时间也长于焚烧炉,所以在水泥窑中二噁英比在焚烧炉中被破坏得更彻底.另外,水泥窑中的碱性环境有利于吸附飞灰中的一些挥发成分,对HF、HCl、SO2有很强的中和作用;当温度在1 450 ℃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重金属固化在熔渣中,而且由于经过硬化处理后的水泥石结构坚硬紧致,在经适当处理后,可以使飞灰中有害物质固结在熔渣中,不易释放出来.在水泥窑内废气冷却得较快,避免了二噁英与呋喃的再次反应.

垃圾焚烧飞灰经高温煅烧后烧结成具有陶瓷状结构的固体.这些成分可用作混凝土原料,以及作为路基、堤坝等建筑原料.在欧美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处理后其飞灰中的K、Na等氯化物含量较低,常将其放入水泥窑进行高温煅烧.煅烧产物可以作为硅酸盐水泥的原料.

2 二噁英的性质及其处理方法

2.1 二噁英的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危害

经过焚烧处理后,城市垃圾的焚烧产物主要是烟气、飞灰和炉灰,其中有毒物质二噁英主要存在于烟气和飞灰中.二噁英是一种在工业上无实际用途的副产物.二噁英具有相对稳定的芳香环结构,在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二噁英的化学性质稳定,分子无极性,通常状况下不容易分解,难溶于水,但是易溶于脂肪和四氯化碳;在强酸性、强碱性和一般的氧化状态下能保持一定的稳定结构;熔沸点较高,通常在500 ℃开始分解,800 ℃时很快就完全分解;二噁英具有脂溶性,会积聚在动物脂肪组织及植物的某些部位[7].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二噁英的分子结构受光分解、水解和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较小,因而能够以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中[8].

二噁英是一类急性剧毒物质,通常小剂量的二噁英就能导致生物的死亡.生物体摄入低浓度的二噁英会引起免疫系统调节功能障碍,诱发DNA突变,由此会导致畸形或者诱发癌症[9].

2.2 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自然界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一般是伴随着有机物的燃烧;人类活动产生二噁英的途径一般是燃烧生物质能源如火力发电过程,植物或动物皮毛的燃烧,焚烧塑料、垃圾或抽烟等过程;另外,在非燃烧的条件下也可能产生二噁英,如在布料或纸张的漂白过程中使用一些会发生反应的添加剂等;在金属的冶炼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二噁英.

2.3 减少二噁英生成及去除二噁英的方法

降低二噁英排放的手段主要是在垃圾焚烧后的处理过程中对产生的二噁英进行处理.根据二噁英的性质可知,在高温环境下二噁英能够分解.因此,使用达到一定温度的水泥窑并配置烟气处理装置是能够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2.3.1 入炉前的措施

城市垃圾在入炉焚烧前要经过预处理,如进行垃圾分类、预热分解等措施,以实现垃圾在水泥窑内能在特定温度(约980 ℃)充分地进行燃烧.这样可以使垃圾中含有的可以催化产生二噁英的一些金属含量减少并且降低含氯物质的入炉,有助于保护环境.

2.3.2 焚烧时的措施

垃圾焚烧过程中生成二噁英的主要原因有燃烧温度不够、缺氧燃烧、燃烧不充分等.因而,采用提高燃烧温度(大于900 ℃),在高温燃烧区引入充足的氧气,以及使烟气在高温通道增加驻留时间(一般要在2 s以上)等措施,使物质中含有的二噁英充分分解.由此可见,采用水泥窑高温煅烧垃圾焚烧飞灰是控制其中二噁英的一种很好的方法[10].

2.3.3 烟气中的二噁英的减少和防治措施

采用布袋等高效除尘器和往烟气中喷入一定量的氟可以有效防止二噁英在烟气中生成.因为在化学性质上,氟与氯的结合性强,大于二噁英与氯的结合性.这种方法还避免了使用静电除尘时一些有催化作用的金属颗粒如Cu、Ni、Fe等参与催化生成二噁英.

3 城市垃圾底灰的性质及其利用

3.1 底灰的物理化学性质

垃圾焚烧产物的底灰是指焚烧后在炉底产生的灰渣和掉落灰等物质,主要成分是熔融块,还包括一些熔渣、灰渣和一些金属及有机物燃烧的剩余残渣.底灰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为5.5%、3 273.11 kg·m-3和2 210 kg·m-3.底灰的细度模数为3.535,属于粗砂,其中SiO2、CaO和Al2O3含量较高.

3.2 底灰的资源化利用——制烧结砖

由于城市垃圾焚烧底灰具有与天然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和重金属浸出浓度较低两个特点,所以可以用来制成烧结砖.当所用原材料质量分数分别为膨润土掺量57%、底灰(粒径小于0.15 mm)掺量40%、玻璃粉3%时,所制成的烧结砖抗折强度较高,约为11 MPa.烧结砖能在建筑等行业中再利用,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4 结 论

垃圾焚烧技术凭借着“减量化”的特点突出,已经成为了很多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焚烧时所产生的对环境构成威胁的产物是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垃圾焚烧技术需突破的一个关键点.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对飞灰进行预处理及完全燃烧以减少飞灰中的有害物质,对于产生的飞灰进行烧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都是处理焚化物质的有效方法{11}.应更加规范垃圾焚烧处理各环节的进程,着力于“无害化”处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春凤.浅谈城市垃圾造成的危害及其处理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1(3):40-41.

[2] 章骅,何品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J].环境卫生工程,2002,10(1):6-10.

[3] 何品晶,章骅,曹群科,等.上海浦东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性质研究[J].环境化学,2004,23(1):38-42.

[4] 王涛,刘廷凤,高占啟,等.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的污染特性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8,44(1):65-70.

[5] 杨福云,吴国防,刘清才,等.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理化性质及处理技术[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9):56-59.

[6] 施惠生.城市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及其在水泥生产中资源化利用[J].水泥,2007(10):1-4.

[7] 任剑璋,全浩,狄一安.污泥中潜在的二噁英污染物质[J].环境科学研究,1998,11(3):11-14.

[8] 王芳,侯方东,刘晓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的新式净化工艺处理效果[J].制冷与空调,2005(2):56-59.

[9] 金军,李灵军,蒋可,等.二噁英化合物的毒性[J].上海环境科学,1995,14(9):29-32.

[10] 丁园,史蓉蓉,刘燕红,等.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与防治[J].江西化工,2008(1):66-70.

4.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四

随着我市城市发展和框架的拉大,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无处安身,若按照传统方法对其处理,将会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相关人员介绍,已经在南郊建一座建筑垃圾处理场,对建筑垃圾也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以此逐步解决建筑垃圾堆放问题。

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不仅节约成本,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建筑垃圾移动破碎站每天处理的建筑垃圾量在1000吨左右,一半全部由附近的制砖企业作为免烧砖材料,其余的混凝土骨料作为市政道路水稳层材料。售价比其它的常规的建筑材料便宜,很受市场的欢迎。中意矿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加快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出了最先进的建筑垃圾粉碎设备,该设备能够将建筑垃圾处理为再生骨料,用于再生砖、再生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等的再生制造,该设备具有稳定的性能,噪音小、破碎能力强、可移动性强等特点,符合城市建筑垃圾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建筑垃圾污染问题。

5.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五

1 重庆市建筑垃圾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旧城改造的推进, 近年来重庆市建筑垃圾产量急剧增加。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绝大多数建筑垃圾都被施工单位以随意倾倒、露天堆放或者简单填埋等粗放式的方式处置, 不仅侵占大量土地, 而且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粉尘飞扬、遗撒等问题也对市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现阶段重庆市在建筑垃圾治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偏低

重庆市建筑垃圾大多采用自然堆放, 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回收利用对象也主要集中在钢筋、铝合金等旧金属, 而对含量最大的废弃混凝土块则很少进行回收处理, 造成资源极大地浪费, 增加环境压力。

1.2 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备

建筑垃圾消纳场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 大多数消纳场所没有经过正规设计, 项目建设基本程序不完善, 处置没有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

1.3 相关性政策法规待完善

我国至今尚无一部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国家法律文件, 虽然这些年有关部门和重庆地方政府在该领域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规章, 以期填补我国在建筑垃圾的法律空白, 但是普遍都存在内容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的问题, 从而给具体的管理工作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1.4 缺乏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成熟技术

由于建筑垃圾在强度、力学、化学等许多性能方面都较原始材料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或者降低, 因此需要相关研究机构按照“收集、加工和实验”的程序进行质量检测之后, 给定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标准, 才可以放心地再次投入使用。

2 重庆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路

2.1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原则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技术原则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多元化”的原则。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技术措施将建筑垃圾中的这些有用物质和能量提取回收并且加以循环再利用, 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

2.2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原则

(1) “排污收费”原则

(2) “谁生产谁负责”原则

(3) “税收、信贷优惠”原则

2.3 重庆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对策分析

在当前全新的形势下, 推行城市建筑垃圾产业化发展亟需一改以往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思路, 具体而言, 至少要保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第一, 产业属性需要转变

第二, 管理体制需要转变

第三, 经营主体需要转变

因此, 现阶段重庆市建筑垃圾产业化的发展必须重点专注于改革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体制, 使企业在政府监督管理之下能进行自主化的独立经营运作, 而政府也要实行政企分家, 通过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来协助建筑垃圾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如构建合理完善的建筑垃圾产业链模型。

3 重庆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利用方案

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利用系统分为预处理系统、分选回收加工系统、再生骨料生产系统、园林产品生产系统、路基材料生产系统和再生建材生产系统等几部分。

4 结论

(1) 重庆市建筑垃圾的危害日益突出, 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寻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对策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2) 积极、持续、有序地推进城市建筑垃圾产业化发展, 建立起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从“生产———消费———再循环的以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建材的产业链条和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保持政府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主导地位, 制定相关的直接扶持政策, 推行PPP市场化融资模式, 促进重庆市整个建筑垃圾产业链的顺利运作。

(3) 按多元化分级原则, 将建筑垃圾进行性能分类, 根据性能的好坏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对应的产品分为高附加值类, 普通类和回填类。

参考文献

[1]王琼, 於林锋, 方倩倩, 等.国内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和国内发展建议[J].粉煤灰, 2014, 4:19-21.

[2]隋玉武.德国建筑垃圾高回收率原因简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0, 3 (12) :38-41.

6.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六

摘要:目前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比例相对较低,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本文通过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的理论剖析了目前资源化进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建议。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 利益相关者 对策

0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的30%~40%[1],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2],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将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以填埋等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占用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清运和堆放过程中又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简单遗弃建筑垃圾也不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可见,传统的处理方法和机制已不再与建筑垃圾的迅猛增长相适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3]。

1 我国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多为固体,其中含有大量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资源化这些建筑垃圾,不仅能有效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保护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

1.1 建筑垃圾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关于建筑垃圾的定义存在诸多不尽相同观点。根据建设部在2005年3月23日发布并于同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在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建筑垃圾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概括说来,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4]具体而言,建筑垃圾是指在建(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废沥青混凝土块以及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混凝土、碎砖渣等。通俗地说:就是工程槽土、拆迁废物、各类装修垃圾。另外,有的专家学者对建筑垃圾更加细致的定义。[5][6][7]

但是,在此我们更关注可以被资源化的建筑垃圾。因此,为了更好的与本研究所探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PPP机制问题对接,特别地提出了另一种建筑垃圾的概念,即由于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和建材生产垃圾一般可全部(再生)利用,建筑垃圾一般指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和建筑施工垃圾。这些垃圾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广泛的被资源化利用。

1.2 建筑垃圾管理现状及弊端

1.2.1 传统建筑垃圾管理现状 从全国范围看,传统的循环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即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线性模式。在建筑过程中难以让原材料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高效、持久地利用,并很难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建筑垃圾的产生阶段、清运阶段、回收阶段、资源化产品销售阶段的管理都存在问题需要加以解决。[8]

1.2.2 法律管理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建设尚属起步阶段,至今尚无一部国家的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文件,《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虽然在第四条规定要实施清洁生产,但只是原则性的表述,没有实质的规定。本领域的法律空白正由部门或地方法规、规章填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法律效力。[9]现有的法规规章中,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定量指标无从查询,也即缺少建筑垃圾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标准,这给具体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制订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1.2.3 环保利益相关者主体地位缺失 从整个社会层面看,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顺利运作需要开发商和建筑企业,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政府,社会大众四个主体的相互作用。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基本属于微利或者无利产业,该产业的正常运转必然离不开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另外,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对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大义,政府也理应扶植企业参与垃圾的处理,并加大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

2 构建利益相关者动力机制

2.1 利益相关者分析 建筑垃圾的处理及资源化,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第一级利益相关者”包括:开发商和建筑企业、政府、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社会大众。“第二级利益相关者”包括:环境保护者组织。按照“核心”“、战略”和“外围”来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绘制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利益相关者图,如图2[10]所示。

2.1.1 政府 我国有着非常强的政府干预传统,所以在重视路径依赖的前提下,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政府以公众利益的代表和社会公共管理的身份,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对话和沟通机制,积极倡导和引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同时,政府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形成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和监督机制。[11]

2.1.2 社会大众 完善居民节能环保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大众购买环保节能、可以重复利用的新型建筑房屋。建立公民节能环保定期评选制度,对节能型社区中的家庭给予奖励。建立财政补贴或价格调整机制,降低居民在再生资源产品等方面的实际消费价格,以利于节能环保型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同时给予思想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社会意识。

2.1.3 开发商和建筑企业 在房屋的建设和出售时,开发商和建筑企业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在房价中需要考虑拆迁和垃圾处理的费用。这并不是要把这笔费用间接转嫁给消费者,而是要从全社会福利出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增大企业循环经济的信息透明度。各地区要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信息平台,让企业方便地知晓其它企业的副产品、余热余能、废旧资源等余缺信息,以便根据自身实际做出补链决策,形成紧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2.1.4 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 企业经营的直接动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忽略对周围的各种群体产生的影响,所以其履行社会责任与否,是对外部性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的反映。[12]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需要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在社会容许的范围内取得一定的利益。只有在利益的驱动下才能调起企业的参与环保建设的积极性。

2.1.5 市场均衡 垃圾的资源化对策最终还是要借助市场的力量。这就要以市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构建市场均衡模型如图2。供给曲线S的横轴表示需要处理的建筑垃圾数量,竖轴表示单位垃圾不处理需要付出的成本。需求曲线D的横轴表示资源化企业的垃圾需求量,竖轴表示的单位垃圾的资源化所需付出的成本。

促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的因素:政府征收更高的垃圾处理税、科技进步产生引起垃圾的产量减少、群众环保意识增强,堆肥绿色建筑的需求减少等。

促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PPP模式介入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科技进步处理成本降低、需要处理的垃圾减少等。

在均衡点M,供需双方利益都达到最大化,并且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及时的资源化处理,此时的社会帕累托最优化(福利最大化)。

3建议

3.1 提高居民环境保护诉求意识 李雪梅、季萍等通过调查发现居民对城市的垃圾收费还缺乏了解。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比例关系,环境意识提高,环境行为也相应提高,并且随着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速度的增加,环境行为的良性提高也相应加快,而且相对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年龄特征、职业情况以及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起决定作用。[13]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环境教育和环境宣传应该引起重视,以唤起和提高居民的环境诉求意识。

3.2 鼓励运用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理论(Total Life Cycle) 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投标、施工建设、使用维修和拆除报废阶段,建议在每个阶段均应考虑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因素。在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考虑建筑工程应尽量采用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小、回收利用率高的材料,以便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在施工招投标阶段,应要求投标单位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并把此方案作为评标的一个因素;在拆除报废阶段,建设单位也应要求拆除单位编制建筑垃圾处理计划书,更重要的是,无论在施工阶段,还是拆除报废阶段,都必须有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或拆除单位严格按方案或计划书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3.3 推行“生产者责任制”政策 生产者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负有责任。[14]推行生产者责任制要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考虑,全寿命周期责任定义如下:如果生产单位有能力承担生命周期后期的建筑垃圾处理工作,则该企业可以获得该处理权带来的收益:如果生产单位破产,则原生产责任可由政府负责拍卖该清理工作的收益、利润:如果生产企业被兼并或合并为新的组合体,则该责任由新组合的公司承担。

3.4 建立“建筑垃圾排放交易制度” 模拟碳交易制度,建立建筑垃圾排放交易制度。国家相关部门应研究出台建筑垃圾排放量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变废为宝,对超标排污的企业給予超额罚款,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和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去解决建筑企业自身产生的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垃圾的零排放目标。

3.5 转变物质化衡量指标 现有的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总意味着废物的产生量的增多。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废物的产生与发展水平的严格相关是以物质化指标衡量发展水平的结果,如居住水平以人均居住摘面积来衡量。即使是环保水平也常用污水处理设施容量等来描述。此发展模式意味着更多的物质消费,必然带来更多的垃圾产生。用更人性化的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对人类实际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不是纯粹的物质指标数字。[15]

3.6 更加广泛导入PPP管理模式 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是降低垃圾治理运行成本的重要方式。PPP模式具有带动私人部门进入公共服务(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杠杆作用和风险分担的机制,以及在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效率、增加公私部门的收入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过程中,非公有元素的介入可以提供的价值是投资的新来源,有利于资源的更好利用和产生公共资产增值。当然,这也意味着PPP模式的合作是具有投资能力并尚在寻找投资机会的私有企业的理想模式。在PPP模式下的公私合作将把公共产品(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活动)的供给模式引向市场,通过市场解决供需矛盾。特别是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的提高和效率的改善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问题。[16]

参考文献:

[1]高隽,刘蓉.建筑垃圾烧制陶粒试验研究.砖瓦.2007年第4期.4-44.

[2]汪光焘部长.对节能省地型建筑工作的重要讲话[EB/OL].http://house.focus.cn/showarticle/1174/509115.html.2005.3.28

[3]刘浪.循环经济理论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运用[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4]卢中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与循环利用[J].科技咨讯.2007.(NO.32)

[5]薛菊.建筑垃圾利用的现状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07.(04).

[6]刘笑一.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J1.科技咨讯.2007.(NO.18):

[7]陶有生.建筑垃圾的界定、种类及其利用.[N].中国建设报.

[8]牛佳.建筑垃圾资源化机制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D].2008.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部网站.

[10] 张仕廉,陈玲燕.空置商品房转换为廉租房的动力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Vol8.2008.

[11]王瑾.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动力机制构建.[J].企业管理.

[12]黎友焕,龚成威.基于外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福利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1月.

[13]胥斌,常庆指,徐学东. PPP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理的研究[J].建筑经济.2008年第3期(总第305期).

[14]江源,康慕谊等.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措施在中国城市居民中的认知度分析[J].资源科学.2002.24(1):15-19.

[15]王罗春,赵由才.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3-4).

7.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七

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

2004年前后,金华市建立了“户集、村收、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初步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出路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原有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一是现有填埋场使用寿命急剧缩短,但新建填埋场的选址越来越难。二是垃圾处理成本日益提高,财政负担越来越重。2014年以来,金华市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两次四分法”的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的利用方法以及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形成了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已在全市域普遍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符合金华实际的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新路子。有关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两次四分”的分类方法

1.农户初分。即农户按能否腐烂为标准对垃圾进行一次分类,分成“会烂的”和“不会烂的”两类,由政府给农户发放标准化两格式或两个垃圾桶,分别放这两类垃圾。

2.保洁员再分。村保洁员在分类收集各户垃圾的基础上,进行

二次分类。一方面,纠正农户分类中的错误;另一方面,对“不会烂的”垃圾再分“好卖的”“不好卖的”两类。保洁员利用两格式分类收集车将“会烂的”“不会烂的”垃圾集中收运至村内或联村阳光堆肥房。“会烂的”投入堆肥间堆肥。“不会烂的”中“好卖的”投入临时存放间贮存,金华市指定市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对市场上不予以回收的废旧塑料、玻璃等进行“上门、定时、兜底”回收,费用归保洁员所有。既“不会烂”也“不好卖”的垃圾按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经乡镇转运后由县(市、区)统一处理。

通过两次四分法,既解决了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又减少了需末端处理垃圾的总量,还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这种分类方法易学易用、易记易分,很接底气,适合农民特点,切合农村实际。澧浦镇后余村是全区试点村,过去每个月要外运垃圾6次,实施垃圾分类后减少到了每月1次。据金东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实际测算,近70%的生活垃圾留在村里堆肥,10%-15%可以变卖。

(二)“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

金华市取消了村内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池,实现垃圾从投放到处理全程不落地。每家每户门口设两个密闭垃圾桶或两格式垃圾桶。农户自行投放后,保洁员利用密闭分类转运车定时上门收集,运送到村级阳光堆肥房。阳光堆肥房密封处理或贮存垃圾。对既不能堆肥、也不能卖的其他垃圾则统一密闭转运至县级处理设施处理。垃圾从出门到进入最终处置环节全程不落地,大大减少了蚊蝇孳生的可能性,也净化了村庄环境。

(三)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法

对于分拣出的会烂垃圾,金华市在农村就近建设太阳能阳光堆肥房进行堆肥。根据行政村人口数量、转运距离等因素,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方式,建设阳光堆肥房。单村建设的阳光堆肥房一般分四格,其中两格堆肥,一用一备,另外两格一格储放可卖垃圾、一格储放其他垃圾。所有阳光堆肥房实施标准化建设,统一材料和外观。

单村阳光堆肥房建设投资大概在10-15万元。堆肥房屋顶安装透明玻璃,利用自然光提高堆肥温度,使用专利技术对传统发酵处理工艺进行科学改进,引入微生物菌剂,堆肥时间从原先的半年缩短至2个月,配套建设通风和保湿回淋系统,有效去除了苍蝇、臭味等。垃圾堆肥后,由专业公司、农业合作社用于制作有机肥或直接还田增肥。一般1吨会烂垃圾经过堆肥房处理后,一般只剩下0.2吨-0.3吨有机肥,这种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适合做蔬菜瓜果的肥料。

二、长效保障措施

(一)强力行政推动

一是“一把手”抓“一把手”。金华市市委书记亲自进行全市动员部署,从市到县、到乡、到村,层层抓“一把手”。仅在试点过程中,市委分管副书记就先后与试点区区委书记沟通10多次。各级“一把手”既“挂帅”,又“出征”,各县(市、区)书记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乡镇“一把手”更是进村入户,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健全协调机构。在市县两级“五水共治”办公室下设办事协调机构,负责谋划、统筹、协调、督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三是试点先行、全域推进。根据人口规模、产业布局、地域远近、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金华在市区选择了工业主导、农业主导、城郊结合部3个不同类型的乡镇先行开展试点。试点乡镇所有行政村、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其他县市也选择若干个乡镇进行整乡整镇试点。试点取得成功后,2015年4月金华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下发文件,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明确提出两年实现全市农村全覆盖的目标。到2016年7月底,全市已有145个乡镇、3896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乡镇实现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88%。

(二)多元化资金筹集

建立“财政直补、群众缴费、社会参与”的资金筹集模式。一是建设费用由县级财政负责。通过财政奖补形式对开展分类减量的行政村一次性补助10-15万元,用于建设阳光堆肥房,同时按在册人口人均20-60元不等的标准补助配套设施建设,如配置分类垃圾桶、垃圾车等。二是运行费用主要由市、县两级财政解决。平均每人每年补助约84元,由市、县两级财政按1:1.5比例安排,包括保洁员工资、堆肥房维护等后续管理费用。除财政资金外,各村设立“共建美丽家园维护基金”,农户每人每年缴纳10-30元,商户每年200-500元,缴纳费用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三是争取部分村级企业捐助。用于垃圾分类的长效实施、农户的奖励等。

(三)全方位监督考核

政府层面-实行分类工作分级考核制度。市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的分级督查考评,市对县实行季查,结果列入五水共治考核;县对乡镇、乡镇对村实行月查,分别公布排名,全年成绩与垃圾分类减量资金补助直接挂钩、与联村干部及村主要领导奖金挂钩。村委会和村党员干部层面-实行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村两委班子成员划分责任片区,每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分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实行村务公开,在村庄保洁承包、缴费标准、经费使用等各个环节做到公开透明;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担任环境监督员和劝导员。保洁员层面-建立分类评优制度。实行乡镇对各村保洁员的月度考评制度,每月评比奖励10-20%的优秀保洁员,激发他们做好分类工作。农户层面-建立环境卫生荣辱榜制度。村干部、村民代表及有一定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对农户分类等情况进行打分评比,每月每村评出先进户3-10户、促进户3-5户,通过“笑脸墙”“红黄榜”公布结果。健全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实施卫生费收缴制度,并将其纳入乡规民约。

(四)广泛社会参与

一是党员干部深入宣传。市县镇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召开村级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时,讨论通过阳光堆肥房选址、村规民约、垃圾桶的选择,以及落实党员联系户制度和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通过实行农村党员联户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发动,与农民谈心交心讲垃圾分类。

如婺城区竹马乡向家源村党支部书记姜宝钗,在抓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一次上门群众不理,二次上门群众骂她,三次上门群众打她,但她仍然坚持上门做工作。垃圾分类做好了以后,村子的环境变美了,得到了群众的点赞,她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二是发挥妇女主力军作用。各级妇联积极发动培训农村妇女,组织开展“好姐妹宣讲团”“垃圾分类、巾帼先行”“携手垃圾分类、共创美丽家庭”等活动。三是共青团、教育部门动员。共青团各级组织广泛开展“让垃圾分开旅行”“家园风景秀”等活动,动员青少年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分类。教育部门在全市小学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促进农户分类。四是企业积极参与。对于设在农村的各类工厂,明确由各级工会负责,组织开展阳光堆肥房的村企联建、企业职工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

三、初步成效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实行农村垃圾分类后,垃圾不落地,堆放、转运等环节二次污染明显减少,农村边角都变得干净了,群众反映苍蝇、蚊子变少了,臭味没有了,改变了农村原先“一场大雨、一河垃圾”的现象。

二是推动乡村旅游大幅发展。据统计,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减量的2015年,金华市农家乐接待游客就达1688.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82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8.9%和24.1%; 2016年以来,农家乐进一步加快发展,上半年金华市农家乐接待游客976.7万人次,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和28.4%。垃圾— 8 —

分类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古村落观光、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促进养成文明新风。垃圾分类的过程,既是农民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过程,又是农民文明卫生素养的提升过程。村庄干净了,也倒逼着农民改变自身不良习惯。如村民以前随手乱扔垃圾比较普遍,现在家庭主妇甚至就在分类垃圾桶边剥笋壳,边剥边分类。农户门前“三包”、卫生费收缴等写入村规民约,洁净庭院、美丽家庭等评比活动的开展,笑脸墙、红黑榜等制度的实施,是村民自治自律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农民自我管理和文明素质的提升。

四、经验评价

(一)符合农村实际

金华市针对农村常住人群现状和特点,在总结农民智慧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简便易行的二次四分法。农户只需以是否易腐烂为标准,操作简便,易学易做,群众普遍支持。据金东区抽样调查,这一分类办法的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分别达100%和99.3%。二次四分法在保证较好的分类减量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垃圾分类推行的难度,利于农户分类习惯的养成,有力促进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行。

(二)技术成熟可行

金华市普遍推行的阳光堆肥房,采用多孔管道自然通风,全程运行无动力;使用玻璃阳光房保温和改良后的微生物菌种发酵,比普通堆肥效率高,出肥时间从半年缩小到2个月;保洁员按要求将有机垃圾投入相应仓体即可,无需专门人工管理;阳光房高位投料、— 9 —

低位出料,无机械设备,非常便于操作和维护;堆肥设施可使用40-50年,比一般的堆肥机寿命长30年以上。

(三)财力可以承受

8.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发展循环经济 篇八

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和组成,介绍建筑垃圾对发展建筑业循环经济的`作用,借鉴美日等国家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些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对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提出相应的思考.

作 者:崔德芹 杨中青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132101 刊 名:工业技术经济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 年,卷(期): 25(10) 分类号:X3 关键词:建筑垃圾   循环经济   再生资源  

9.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篇九

当前, 哈尔滨市正在积极申报海绵城市试点, 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哈尔滨市“十三五”期间开展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哈政办综[2016]20号)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也明确提出, 到“十三五”期末,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大力发展安全耐用、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 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目前, 哈尔滨市尚无专业正规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所, 大部分建筑垃圾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铺垫道路, 或在临时填埋场简易填埋, 甚至随意丢弃。这些方法不仅今后将难以持续, 更给城市道路运输、市容环境及城市文明建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 促进哈尔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以此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散装水泥“三位一体”健康快速发展, 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哈市散办撰写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详细阐述了哈尔滨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国内外的经验做法, 对建立哈尔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0.建筑垃圾再回收利用可行性报告 篇十

可行性报告

西安文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前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 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西安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城中村大规模拆迁,使建筑垃圾排放量急剧增长。大量的建筑垃圾给西安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及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运输和排放过程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的影响到西安市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龙头和城市园林化的国际都市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加剧了开采运输能源的消耗。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石、混凝土块(占建筑垃圾80%以上)资源化利用,直接将建筑垃圾破碎为再生粗细骨料代替天然砂石料,或利用建筑垃圾中各组分的特点生产出新产品。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是解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差距相当大,日本建筑垃圾资源重利用达到98%,欧盟国家平均综合利用也超过70%。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但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均处在探索阶段。西安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尽快建立本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性工程,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探索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发挥事发作用,带动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工作全面发展。

近年来,西安市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开发区、新区、旅游等经济,全力打造“中国内地大都市”、“中国旅游名城”,努力建设开放、富裕、文明、魅力、和谐的现代化国际知名城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西安成为大西北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西安在大力建设发展。与新型墙体材料相关的产业和项目主要有:楼盘开发,道路维修新建和周边农村女房屋规划,新型墙体材料可以生产各种类型的符合各种项目的材料,标砖适合楼房建筑,道路维修和新建可以用于路肩,农村房屋规划可以使用标砖和空心砖结合。新型墙体砖覆盖面广,伸缩性大,节能环保,是传统红砖的理想替代品。

第一章 建筑垃圾简介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筑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的建筑各种成分的含量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组成,其中,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具有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节约天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用设备将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生产出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免烧砖、道路基础、建筑等行业,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利国利民,为城市建设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循环轨道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一、建筑垃圾分类和组成

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土地开挖、破旧建筑材料(使用过的建筑材料)、道路开挖和建筑施工工地。按来源进行建筑垃圾分类并没有将其真正,难以指导循环利用。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建筑垃圾可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等三类。

建筑垃圾组成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结构、拆除方式、回收方式不同而变化,通常包括水泥基材料、陶瓷基材料、天然石材、金属和其它(如木材、塑料)等。随着垃圾堆场的日益短缺及处理费用的提高,采取选择性拆除措施或在拆除现场对建筑垃圾预分选,将显著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价值。

二、中国建筑垃圾的排放和利用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长,组成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可循环利用的组分比例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的可循环利用的组分比例不断提高。如今建筑垃圾基本上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耗用大量土地和运输费用。随着我国耕地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保部门必须组织实施的产业。多个城市全面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我国从2003年7月1日起已在170多个城市全面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作为建筑垃圾存放的主要场所锐减。另一方面,大量有再生价值的材料也因填埋而浪费,如北京在重建西直门立交桥和大北窑立交桥时,拆除的数千方优质混凝土没有作任何处理,直接买地填埋。核心问题是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在我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将它归于只能用于地基等低级要求的低档材料,更没有将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已逐渐展开,并取得进展。

三、国外建筑垃圾的排放和利用情况

发达国家已经和正在积极探索将垃圾变为一种新资源,一直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据美国“新兴预测委员会”和日本“科技厅”等有关专家做出的预测:在未来30年间,全球在能源、资源、农业、食品、信息技术、制造业和医疗领域,将出现“10大新兴技术”。

总体来讲,国外大多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战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并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功能。

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我认为应从源头抓起,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进一步推行建筑行业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建筑物所有人拆除所属建筑物时,应到建设及环保部门登记备案,先期缴纳一定数额的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交由有资质的拆除企业承担拆除任务,利用率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如能达标,则退还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如不能达标,则没收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乃至罚款,由政府出面对建筑垃圾进行环保化处理。此举旨在规范拆除行业施工秩序,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既保证业主利益,又兼顾企业环保责任。当然这样一套制度的出台并实施,有赖于政府机关进一步论证和有力支持。

第二章

国家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扶持政策

国家为鼓励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以替代大量面广的实心粘土砖,推出一系列新政策,按照国务院令第82号、建科1991619号、国发199266号、财税字1994001号、财税字199544号、国发199636号、国发199737号、建科函199868号、国办发199972号、建住1999295号等文件之规定,这些政策概括起来有以下内容:

1.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基建、扩建、技改项目、实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节税税率0%的政策;

2.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可列入国家开发银行的基本建设政策性投资项目,可享受政策性贷款;

3.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引进过外先进设备,免征进口设备关税和进产品增值税;

4.凡企业利用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产品的所得,自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五年;

5.对企业秤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及其他废的建材产品,免征产品增值税;

6.排渣单位不准以任何名义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废渣收费或变相收费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排渣企业应积极给予支持,有条件的还可以给予补贴;

7.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可视具体情况减免土地使用税,对生产实心粘土砖企业应征收土地使用税; 8.对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建造的北方节能住宅,实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率0%的政策;

9.在城市建设中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作为框架结构的填充材料,禁强度等级MU10.0以下的实心砖在5层以上的建筑中使用;

10.将发展节能建筑和新型墙体建筑纳入城市建筑总体规划,确保新型材建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

11.积极推行按使用面积计算房屋售价;

12.对使用实心粘土砖在价外加收一定费用,建设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项基金”,用于墙体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建筑应用技术研发与开发;

13.各地从技术改造资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墙体企业技术改造; 14.采暖地区要按期达到国家颁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非采暖区要结合改善建筑物热环境制定应用新型墙材的具体规划,并大力组织实施,以此推动墙体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发展促进节能建筑全面推广;

15.大中城市对节能建筑和新型墙体建筑,应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减免市政设施配套费用。

第三章

免烧砖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一、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免烧砖瓦突出的特点就是强度高并且持续增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我免烧砖厂则能规避传统烧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风险,对工业废渣进行回收处理可以起到改善环的作用,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建筑用砖的质量。本项目符合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本行业有着光明的发展优势。

另外,生产免烧砖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为丰富廉价的废渣资源,所以单位成本比粘土砖低,加上其环保节能,强度高,参与市场竞争,必然能够替代粘土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厂引进的免烧砖设备工艺精湛,运作可靠,生产效率高。2.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由于现在,西安建设的发展和建设都需要建筑最基本的单位砖,所以对砖的需求量很大,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就现在市场行情来看,一个普通的机器,一年能够产生的利润在50万左右。3.行业生产技术情况

(1)免烧砖原料配比工艺。由于可做免烧砖的原料有上百种,而每种原料都有其特性,在免烧砖原料配比当中拥有不同的比例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所用原料的价格问题。所以目前大多数免烧砖厂的原料配比都存在问题。本着质量最优和成本最低的原则,我们针对西安区位和地理优势量身定做合适的原料比配方。我厂注重每种原材料的特性和价格,做出合理的原料配比,有利于保证免烧砖的成型和密实度以及早期强度。

(2)免烧砖专用化学添加剂配方。MSZ18-C型免烧砖化学添加剂是免烧砖生产过程当中必须添加的外加剂。本剂主要提高砖的早期强度,保水性能良好及透气性好,缩短养护周期。它在降低制砖成本的同时还将大大提高免烧砖的整体质量。因此我生产厂的免烧砖后期质量的干燥值较高,抗冻融性强。

(3)免烧砖后期养护技术。我厂注重科学合理的后期养护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免烧砖的成品质量,更能有效缩短自然养护周期。

二、产品原材料供给情况分析

免烧砖是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我公司生产的空心砖主要以建筑垃圾为原材料,便于就地取材。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对建筑用砖的需求不断增大,而砖的来源仍主要以传统的耗能毁田的粘土窑烧方式来生产供应(95%),据统计,我国年生产实心砖7000亿块,毁田数十万亩。为此,国家从90年代后就大力提倡利用工业废料造砖。总的来说,产品原材料供应市场充足。

三、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1.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免烧砖生产线主要配套设备是免烧砖机,即俗称的压砖机或制砖机,是生产免烧砖的主要设备,此免烧砖机具有广泛的材料适用能力,能够利用多种材料制备免烧砖;同时本公司还具备为免烧砖机配备的材料搅拌和输运设备。这种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压制力大、刚性强、全密封防尘、循环润滑、操作简单、产量高、经久耐用的特点。喂料机构变速、回转盘转动等部位采用最先进技术,传动力大,运转平稳,到位准确,维修率低等优点。此外,本工艺设计了计量装置、配料准确、产品质量稳定。总之,本技术的利废、保土、节能、投资少、成本低、上马快、用灰渣量大,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很好的环保效益,而且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免蒸、免烧,一次成型,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保护土地资源,淘汰秦砖汉瓦”国策的长期大力宣传,每个老百姓对红砖的负面影响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各地政府一方面对粘土烧结砖瓦厂加大力度征收土地资源税及各种费用,促进了粘土烧结砖瓦厂关闭转产,占地取土严重污染环境的传统砖瓦厂已是各地政府首先关停并转的对象,而免烧砖瓦行业以其优势顺应了历史潮流,避免传统瓦厂的负面效应,制砖生产设备的开发成功和广泛应用,对我国的工业废料污染治理和利用、对节约能源、保护 我国日益减少的土地资源和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3.项目产品市场优势比较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们的住房水平发生很大的变化,建材方面消耗剧烈增加,但是由于取土造砖,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性很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无土可取,一些不法商家更是打起了可耕地的主意,真是投机取巧。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法令,取缔了很多无照砖厂,免烧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粘土砖标号一般在75号到100号之间相对局限,而免烧砖最大可以达到300号一行,其强度与利用率远大于红砖,抗压高达35Mpa,使用寿命比粘土砖长很多。

四、该项目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分析

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及资源的差异,造成部分地区还在使用粘土砖,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地砖瓦厂没及时转型,没有面烧砖这样的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砖,可又不能因此停止建房,导致粘土红砖在短期内存在。但是,由此带来的市场前景和商机也正是投资办厂,领先他人的最佳时机,此时生产免烧砖利润空间也最大。

第四章

建筑垃圾用量估算

我公司拟在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楼阁台村选址建厂,占地18亩,预注册资金70万元,主要生产免烧挤压空心砖(后有附图)。

该产品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墙体填充。其选用的原材料是建筑垃圾,包括废砖、混凝土块、石子等,主要生产设备有主体挤压机,粉碎机,筛分器。生产过程无废气、废料、废渣等废弃物排出,绿色环保。它具有质轻、高强、保温、隔音、抗震、抗渗、适应性强,生产能耗低等特点。

目前,国家标准的挤压砖类型主要有三种,以几何尺寸为例,有240×115×53mm(实心),240×115×90mm(多空),390×190×190mm(两孔),这三种标准的挤压砖质量分别约为2.6Kg,3.8Kg,13Kg,主要原材料不同,重量也有所差别)。鉴于以上三种砖的尺寸及质量的不同,各自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也不同。

由于传统烧制粘土砖浪费土地,生产过程污染环境,近年来已被政府部门限制使用。以390×190×190mm两孔空心砖为例,我厂每天可生产2万余块,每天可以用掉建筑垃圾300m3以上,每年可以回收至少10万m3的建筑垃圾。具有成本低,环保节能,砖体强度高,不怕水,抗风化,耐腐蚀,抗冻融等优点,因此必然要取代粘土砖成为新的墙体材料。目前,建筑行业已经大量使用混凝土加气块,这种砌块也是利用了河沙、粉煤灰、矿砂等作为原材料,变废为宝,利于环保,并且具有容重轻,耐高温,保温隔热性能好,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的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挤压砖和混凝土加气块有着相似的优点,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新型的挤压砖在建筑市场上也应该有着明朗的使用前景,当然这要建立在这种砖的各项指标都要符合使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附图:

建筑垃圾随处乱倒,堆叠如山:

将建筑垃圾收集处理:

上一篇:零售业调研报告下一篇:在入党宣誓仪式上的讲话:党委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