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研讨活动总结

2024-10-17

课后研讨活动总结(共10篇)(共10篇)

1.课后研讨活动总结 篇一

科学领域研讨活动

(四)示范课课后研讨

继示范课观摩后,实验幼儿园全体教师展开了课后研讨,示范课课后研讨教学反思。本次研讨会分年段进行,由段长主持。会上热烈、尖锐,以课为契机,大家围绕教研组给出的议题“如何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终达到理论的提升。

大班年段教师研讨记录

江凤敏:要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具备方方面面的原因。

首先,要有充分的物质材料作为活动的支撑。材料能多样化。能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不同能力进行准备。

其次,教师要有饱满的激情,激发起幼儿探索的好奇心。

必须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最后,活动后要有让幼儿进行验证的机会,不可匆匆收场。

丽花: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尤其重要,幼儿亲手操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好奇心,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听了林小彬老师组织的科学活动“乌鸦喝水”,感触很深。活动中能运用实物和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孩子能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能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观察图形,发现问题。在这个时候让幼儿通过操作获取知识。我想这样的设计就是能很好地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林韵丽:我觉得操作活动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最主要的是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操作活动材料本身的特点往往决定着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张老师的这个数学活动,材料准备经过多次验证,多次改进,最后提供的这些材料既能让达到教学目标,又体现了教具本身的价值,让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探索掌握了测量的方法,也学会了记录方法,我觉得这就体现了有效性。

小彬老师的这个活动的设计主线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然后又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而通过操作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思路很好,这样的操作活动是有效的,活动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能想出不同的方法让水位上升,拓展幼儿发散性思维,我觉得这点做得很好。这里提一点个人小建议,我觉得活动的环节设计非常好,但是对幼儿来说好像没有了神秘感,因为这个故事幼儿都已经了解了,幼儿还没探索操作就已经知道了答案,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将材料放人瓶中,惟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根本无心去思考、去观察。

林珠妹:操作活动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他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好地提升,促进师幼互动最好的环节,但也是老师比较担心孩子捣乱的教学环节,需要老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能把孩子从活动的转角处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并投入活动而不使活动脱节,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教学应变技能及良好的组织能力。

在林小彬老师的科学活动《乌鸦喝水》中,林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简单明了,她大胆尝试变古老的语言活动为科学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理解石头投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的科学原理。孩子学习积极性提高,兴趣浓厚,更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本活动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如果在孩子进行活动操作过程中,我想再投入一些乌鸦指偶或头饰,让孩子在操作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更好地观察水位上升的变化,这样孩子能更好地理解乌鸦喝水的真正意义。

女华:小彬老师上“乌鸦喝水”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突破了常规教学,幼儿第一次接触感到非常的神奇,很容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地激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惜芬老师上“自然测量”时,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使枯燥无味、抽象的教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整节课幼儿在玩中学,教师则轻松快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中班教师研讨记录

陈琴丝:

通常而言,科学活动需要借助一些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科学现象,懂得粗浅的科学原理。上午的两个科学活动,为我们在今后组织科学活动中如何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操作点出了方向:

一、实验材料的投放应有层次性,符合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

二、平时注意培养幼儿实验操作的良好常规,在操作中幼儿才会杂乱无章,从而提高操作实效。

三、在操作中,教师的指导要有的放矢,启发性语言应有助于幼儿更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林永红:

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尤其重要。幼儿的亲手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首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然后又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孩子们十分高兴,自信心油然而生,真正体验到“我能做”的积极情感。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计算课的测量是让幼儿学会测量,并了解因测量工具的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科学游戏课则是让幼儿感知“放进小石子,水位会升高”的现象。

2、所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还有没有更适宜、更简便的其它材料?我感觉这两次活动都是选择了最佳材料,测量工具是尺子、绳子、吸管;科学游戏用的是矿泉水瓶、石头。这些物品都是随手可得的材料。

3、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活动是否关注幼儿真正兴趣与需要?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老师也能学,这就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因这两节课的操作,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

4、活动是否能促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经验”性知识。通过这一教学幼儿自然地获得自己的测量经验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林丽燕:

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我的理解就是有效的操作活动。这种活动本意不是让幼儿在老师的严格控制下,千篇一律、一步一步地进行,从而最终获得老师课前所预设的活动目的。表面上看,孩子获得知识、活动成功。其实不然,活动只成功一半。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建构必须有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幼儿应有自主的独立空间进行操作和观察,自己示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不仅能较松地吸取新的信息(老师预设目的),而且还能发现更多甚至超越老师给予的知识,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示范课课后研讨教学反思》。这也是目前教育形势的要求:重活动过程、重幼儿自身活动、重智力发展、重个别学习。

因此要达到有效的操作活动,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教师要用自己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来感染和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并尽可能地组织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去学科学。

2、教师要克服怕麻烦的思想,课前多准备物质材料,多思考活动全过程,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案设计合理、环节精简,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探索操作时间。

陈辉珍:

要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首先幼儿在操作时,教师要做到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关注幼儿,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要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困难,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耐心等待,直到把“关注点”的答案发掘出来。然后,幼儿在操作时,教师要把握好提问语的运用,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何东妹:

有的教师把操作活动看作活跃课堂气氛的法宝,重在教师讲解,孩子的操作只是在教师口令下机械模仿,这样教师没能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操作机会,更没有指导孩子有效地操作学习,孩子更没通过操作材料发现问题,获得更多的经验。所以我们设计的操作材料要“活”的,不要“死”的,要有层次,注重面向全体的原则。

何冬英:

1、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摸索、看一看、猜一猜,互相讨论。

通过操作,幼儿获得了有关的初步经验,最后经过老师的小结,幼儿对“乌鸦喝水”有了充分的认识。

2、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的充分准备,要让幼儿主动地“在玩中学习”。

何淑娟:

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尤其重要。教师在课前准备充足的、多样的操作材料,让幼儿独立进行选择,独立操作,独立进行观察发现。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然后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的充分准备,要让幼儿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玩”中学习。

林小静:

“知识来源于动作”。“动手就是动脑”。这些都是我们常常挂载嘴边的话。但它确切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子操作尤其重要。幼儿亲手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科学现象,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幼儿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为题。我们常说心灵手巧,其实更贴切一点说应该是手巧心灵。只有通过动手去操作才能让大脑更加灵活、聪明。并更快更好的吸收知识,实践并创造。

小班教师研讨记录

林凤枝:

操作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操作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还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比如在张惜芬老师上的数学活动——自然测量中,教师提供了很多测量工具:吸管、尺子、线等多种材料,来让幼儿亲手动手操作。幼儿在亲自操作中初步体验测量物品的方法。幼儿通过操作知道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个物品,结果是不一样,测量的工具长,量的次数就少,测量的工具短,量的次数就多。而这节课能顺利开展,离不开张老师的充分准备,老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物质材料即测量工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并在幼儿操作时教师能有效地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武燕:

从两个活动看,老师很注重幼儿操作,首先,在科学活动时,运用实物、图片、课件等各种材料创造情景,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其次,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独立进行选择、独立操作,独立进行观察发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

朱婷:

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就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或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次,学习操作材料的选用,要考虑到其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切不要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寄托在操作材料上,而花不必要的精力去“精心”准备既繁琐又无效的操作材料。

林露霞:

1、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更新教学观念,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

2、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让幼儿在操作中主动探索

3、在操作活动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王毓芬:《纲要》在科学领域的活动目标中明确:科学活动中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中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通过环节的设计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并通过自身操作验证自己想的办法。在做做玩玩中幼儿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曾小红:

1、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2、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操作材料。

3、老师采用示范前让幼儿进行尝试测量,当幼儿的测量结果差异太大时,再由教师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4、幼儿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示范完,幼儿操作为主。幼儿掌握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述,幼儿缺乏思考的空间。

陈建芳:

首先要针对教学活动的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张老师首先让幼儿明白“学什么”的问题,再引导幼儿该怎么操作,让幼儿理解操作规则,进行有序的操作,达到学习目标。其次观察幼儿操作中的认知策略。数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让 幼儿学会计算,而是让幼儿学会”数学地思维”。在操作过程中,幼儿所用测量工具不尽相同,她们所碰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接着重视集体小结。最后老师在加以小结,使得幼儿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林韶英:

幼儿独立的进行操作活动,客观上为老师观察幼儿如何活动提供了条件,并从中获得信息反馈,比如教师可以看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操作任务的理解程度,以及操作活动的步骤、操作材料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对那些个性较内向的幼儿,从操作表现中可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水平,而对大部分幼儿来说,教师既可以及时发现幼儿操作的成功之处,又可及时了解存在问题和困难,从而适时的提出建议或予以启发指导,这样,就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开展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探索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刘素卿:

听了张惜芬和林小彬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我觉得在幼儿操作前,教师提出明确的操作目标,说明操作的程序和方法,能减少幼儿操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操作仔细地观察,观察幼儿的操作步骤,操作材料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及时对幼儿提出建议,指导幼儿的操作活动,使幼儿在正确主动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

田月明:

我眼中的科学领域的操作课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初步的科学知识。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相比,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能更让孩子接受,并能应用于生活中。《大班数学——自然测量》这节课让孩子在寻找测量的过程中找到测量的乐趣,并学会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出得测量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样能使孩子把这样的生活经验记忆得更加牢固。

研讨会归纳总结:

“如何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同时材料的投放是否有层次性?

2、在操作中教师的指导是否对幼儿具有促进作用,能否最大限度地激起幼儿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3、幼儿是否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和合作意识?

实验幼儿园教研组 陈琴丝(整理)

2.研究、研讨活动总结 篇二

为切实执行高密市教科院的方针政策,更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和“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我校在二〇一四年下学期继续举行“周六研究课活动”和“周六学习研讨活动”,现这一活动已接近尾声,有必要对我校的执行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学科“周六研究课活动”

从2月28日到5月16日,我校共参加十八次周六研究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两次,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各一次,严格按照教科院的精神,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各项任务。

一般在周三就会定下本周六参加研究课的科目和人员,我校首先在本校内以此科目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听评课活动,主要围绕“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进行切磋,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实施策略与方法进行探索,对于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再作为小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这样再带着问题去听周六名师的课,就会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我校参加教师在研究课活动中都非常积极的参与研讨。回校之后,参加教师针对课堂上呈现出的亮点和不到位之处,再进行研讨对策。真正做到了通过研究课活动,把从备课到上课的研讨过程作为实践新课程、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有利时机,让活动过程成为校本教研的良好范例。每次周六研究课之后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进一步。

二、周六学校学习研讨活动

本学期教科院利用周六上午统一安排了八次专项学习,主要学习《教师

继续教育读本》、“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小课题研究、学科知识树建设、学科专题研讨、教师读书工程等。我校每周在高质量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利用剩余时间结合本校实际还开展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等。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因为我校把参与情况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周六学习研讨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加强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更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通过本学期的周六研究、研讨活动,切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进行此项活动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基于网络的小学科学教师研训方式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研讨活动

2014年11月24日南湖国际实验学校

一、研究课六年级上册《热起来了》执教者: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王平中

引入

1、老师引导学生用力搓手。用最快的速度搓手,说说有什么感受? 生:感觉手心热了

生:为什么会热起来了?为什么脱毛衣时有火花?

生:感觉手心里有个火炉

生:手心里感觉有点麻

2、还有哪种方式能让我们热起来?

生:跑跳

生:烤火炉、多穿衣服

生:捂热水袋

生:吃东西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边继续请学生回答。

运动

食物

衣服

4、这些方式怎么使人热起来的

呢?小组讨论

5、小组交流汇报

组:辣椒——很辣,吃到喉咙里,产生热量

组:衣服本身有制暖的物质,运动能刺激神经……

组:我们有不同观点,人自己会产生热量,衣服不会产生热量 师:有两种观点,你同意哪种?

生补充:衣服不会产生热量,它受到太阳辐射,吸收热量。

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衣服到底能不能产生热量?

生:不能。冬天脱掉衣服我觉得很冷,说明衣服的作用是保温。

生:不能。冬天运动后流汗,我脱掉衣服是为了散发热量

生:不能,因为冬天钻进棉被时,棉被很冷的。

生:棉毛衫虽然很薄,但能保持住热量。

研究衣服能否产生热量的问题

1、如果用实验验证,你会怎么设计这个实验?先静静地思考,等思考成熟再和组里同学交流

2、小组交流实验方案

组做对比实验,测衣服本身的温度,再测穿在身上的毛衣的温度 组与他们观点一样,但觉得要多测几次

组要做对比实验的话,测衣服本身的温度不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要远离火炉……

组要注意观察温度计

组既要测空气的温度也要测毛衣的温度

师:是不是只测毛衣的温度?还是毛衣和空气都要测? 组只测毛衣的温度。

组还可以测其他衣服的温度 师:在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把衣服叠好,把温度计塞入毛衣,然后看温度计上的读数是不是上升了。生:温度计的液泡要与毛衣充分接触 师指导温度计的使用

3、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表,根据实验方案操作。每隔一分钟测试一下毛衣的温度,共测4分钟

4、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果。教师随机板书

衣服自己能产生热吗?

第一组:17℃17℃16.5℃16.5℃ 第二组: 15.5℃15.5℃15.5℃15.5℃ 第三组: 15.5℃16℃16℃16℃

5、师:有的小组温度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人的热气对它的影响

6、师: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这个教室从进来到现在,温度有没有发生微妙的变化?

生:教室里人很多,热量比刚进来时升高了。生:可以用塑料袋把毛衣装起来,把温度计放进去,看温度计是不是上升了。师:为什么要用塑料袋?怎么做?

7、把衣服放入不漏气的塑料袋,再用4分钟做实验。

8、交流实验结果

组数据都一样

组最后一个数据下降了0.5℃

9、有的小组温度一样,有的小组测出来的温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

合理吗?对于衣服是否能保温你能怎么说?

10、为什么天越冷,衣服要穿得越多?

二、研究课六年级上册《哪杯水温度高》执教者:南湖国际学校沈国萍

引入

1、师:老师的讲台上有两杯水,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你们怎么知道哪杯水的温度高?

生用温度计 生用手捂

2、师:如果我要知道哪杯水的温度高,哪一位同学的办法更可行?

3、请两位同学上台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4、汇报,老师板书:70℃16℃

5、师:对两位同学的实验有没有想说的? 生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离开

水面了 生测时液泡碰到水杯底了

研究相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1、师:如果我将两杯水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猜测一下?能否精确地预测一下两杯水的温度会是几度?

生:42℃师:怎么算的?生:加起来除以平均数 生:我觉得应该要高一点

生:我觉得应该低一点,热水正在慢慢冷却。我预测是40℃

2、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需要做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倒水时快一点师:怎么倒?

生:两位同学看,一位同学倒。师:怎么混合?

重点讨论热水与冷水如何混合 师:还要注意什么?

生温度计读数要平视 生热水和冷水要一样多

3、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冷水与热

水混合后的温度

4、汇报数据以及实验结论热冷预测实际 组60℃17℃39℃41℃ 组

5、两杯同样多的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6、生:都接近平均数

研究体积不同的水混合后的温度

1、同样温度的两杯热水,2号杯的水是1号杯里水的两倍,如果加入同样多的冷水,哪一杯的水温度要高?

2、学生:2号杯要高。师追问理由

3、小组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

4、做这个实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两杯热水的温度要一样。

师:对比第一个实验,为什么有的小组两杯水的温度不一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倒入的速度不一样。师: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生:

师推荐学生克服这个问题的办法,并演示。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生:温度计同时放下去 生:冷水同时加入

师:对于记录表有没问题?为了使这个验证实验尽量准确,我们多做几次,老师为你准备了两次。

5、学生分组做实验

8、现在你认为混合水的温度的高低可以与哪些因素有关? 应用并拓展

1、现在老师有一杯200毫升的40摄氏度的水,另一杯是100毫升80摄氏度的水,如果往这两杯水中同时倒入100毫升20摄氏度的凉水,混合后,哪杯水的温度高?

2、学生推测,教师要求说明理由

云南外国语学校第一轮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研究性学习李祥飞 为了加强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2014年11月我校开展了第一轮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的教学研讨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是对云南外国语学校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日常教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同时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使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通过课前说课、上公开课、模仿名师讲坛等方式开展。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进行。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个人的收获如下:通过聆听各科老师的说课和讲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到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体会到了教师的集体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交流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协作以及教学水平的切磋与提高。每个教师在熟悉课堂达标标准,互相听课、评课,互相取长补短,树立学校每个科目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每个教师以此观摩学习,达到人人都能上好一节课。

学习别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怎样让学生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学”;怎样使“教”更有规律,有艺术;怎样让“巡练”成为学生更为丰富多彩、开放性的学习活动。

总结反思,简而言之思考过去——清思路,找问题,寻出路,从思想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不断积累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每位教师都从客观、主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写出了总结。每一次研究都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以便逐步改进提高,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最后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服务好自己的教学。平时经常告诫学生说:“活到老,学不了”,其实,我们老师又怎能超越这个规律呢?我们要想使自己不落伍,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点奉献。

碾子山区职教中心学校区名师观摩课研讨活动总结

按照区教科局的统一安排部署,2014年4月15日至4月16日,我校教学校长、教导处主任及10名任课教师,认真的参加了“区名师观摩课”活动。这次活动是区教育系统组织的首次全区规模的听课活动,也是我校教师首次走进基础教育课堂。对于区教科局为我们创造的机会,我校教师十分珍惜,所有听课教师本着“学习名师教学长处,提高自身授课水平”的目的,在听课过程中认真记录听课笔记,将课堂中一个个精彩的环节记录下来。

一、高度重视,保证听课质量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尽量让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参加观摩活动前,主管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宣传此活动的重要意义,强调听课中的纪律要求。两天听课过程中无一名教师无故缺席,保证了听课秩序。

二、课后研讨,有声有色

课后,为了能将“名师”教学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继续深入的挖掘,我校于4月21日利用教研日时间进行了研讨活动。

研讨会议由汤晓迪主持,教学校长马方君及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会上首先说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及主要的收获,然后由听课教师就所听的每一节课,学到了哪些,应该如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谈了自己的看法。会议上大家踊跃发言,讨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老

教师表示,以前在教学中因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惰性,不愿意去研究和创新,通过参加此次活动,要上好每一节课的责任心又一次被唤起,要在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青年教师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以往对与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在这几节公开课有得到了进一步更加生动的学习。并将名师课堂中的优点进行梳理如下:

1、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标准规范。课堂气氛活跃,很有感染力且富有激情。

2、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非常好,三、抓住时机,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

为了学习区“名师”教学中的优点,同时发挥学校“名师”“骨干教师”“老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将于5月份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

总之,本次“名师示范观摩课”活动是十分成功的活动,意义和影响是十分重大的。通过参加这次活动,首先发挥了“名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通过课后的研讨,使好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梳理,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研水平。今后,我校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发挥校级名师、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使我校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 的台阶。同时,也希望今后我校能参加更多的此项活动。

碾子山区职教中心 2014年4月22日

研讨课活动总结 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校内“课题研讨课”已结束。备课组教师围绕每节“课题研讨课”而进行集备、上课、评课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现对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课题研讨课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系列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校领导在百忙的工作中都挤出时间听课、评课,给广大的任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给大家传递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教学为本的信息,在校领导的的带动

下,我们的课题研讨课活动顺利进行。

2、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课题研讨课,参与的一些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勇于在多次打磨中历练自己,尤其是语文组的马文静老师,她执教的《搭石》三次试讲,不断地推翻,不断地重来;正是在这一次次认真的磨课中,他们对教材的认识一次次地深刻,对教学中细节逐步在意,对教学中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轻松。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

加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课后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认真的提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讨课的亮点

这次研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研讨课,我感觉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系列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系列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

围中学到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数学是最美的诗学。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再锤炼,数学课堂的语言是严谨的,精炼的,简单明了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数学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

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通过本次研讨课活动,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每节课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研讨课活动总结

3.教师研讨活动总结 篇三

这次课堂教学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

1、能够较好的研究教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的突破上采取措施合理,引导方法得当。

2、教学思路清晰流畅,教师点拨作用发挥的较好,使得数学知识的形成达到顺其自然的效果。例如:刘连军老师上的《商不变的规律》,庞圣会老师上的《分数的加减法》。

3、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抽象出所学知识,注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如:赵恒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面积》,戚汝丽老师上的《倍的认识》,还有张立强主任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王文强老师上的《11~20各数的认识》。

4、能够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从事数学活动。例如:刘兆国老师上的《观察物体》。

5、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刘连军老师上的《商不变的规律》。

6、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与鼓励。例如:赵恒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7、注重数学学习习惯中说的习惯培养、观察的习惯培养、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例如:赵恒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面积》、戚汝丽老师上的《倍的[本文来自.8.]认识》、刘兆国老师上的《观察物体》、

庞圣会老师上的《分数的加减法》、刘连军老师上的《商不变的规律》、张立强主任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全体数学教师除了能按时听课、认真做好记录外,在每天的评课活动中也都能及时参加,对当天所听的课提出宝贵意见。其中有以下几点需要各位教师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

1、年轻的教师有年轻教师的优势,接触的是比较现代的教学思想,更新的教学观念,能及时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老教师有老教师的优势,对整个教材的把握更有深度,对整个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更全面。可能很多老师认为年轻老师上课比较占优势,但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对教材深入了解,准确把握才是最重要的。

2、课堂教学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讲究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效果,一个知识、一个规律、一个结论,怎样给学生说,学生才能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需要教师很好的琢磨;设计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才能显示出数学的逻辑性,才能让学生学的舒服。

3、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实用性。练习方式固然要多样化,但是不要走过场,练习课中常常会暴露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此时就应当及时发现,并且展开针对性的讲评,务必作到当堂的内容当堂巩固,及时消化,做好练习与其评价的相互统一完成。

4.课题研讨活动总结 篇四

5月16日上午,xx市xx小学的报告厅灯光熠熠,省级立项课题的二十六位成员齐聚一堂,进行课题中期汇报课展示暨“学讲”课堂观察活动。

此项活动中,课题主持人朱以及课题组成员孟xx、彭x三位老师就苏教版第十二册《如梦令》一课进行同课异构。三位老师在“学讲理念”的指引下,以学生学习过程为着眼点,以教师行为改善为手段,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课堂的前测与后测,更加生动立体的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朱卫红老师的课堂,以学情推进教学,始终把学生立于课堂的中心,学生情绪高涨,参与度高。教师在适当处巧妙的点拨,细致的引导,引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处,为小学的诗词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更为我们的“学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以课堂观察员的身份认真观摩了三节课,从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学到了什么,学习效果四个维度对课堂进行了复盘式评价。大家畅所欲言,其间不乏有思维的碰撞,讨论、交流声不绝于耳。虽然时值寒冬,但是大家真诚的话语,深刻的反思,专业的视角,研究的态度无不令人感动,心生暖意。大家收获颇丰,更加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坚定了研究的信心,无不期待着下一次课题研讨活动的到来!

5.小课题研讨活动总结 篇五

——奇台县2011年小学英语名师班小课题研讨活动总结

为了增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2011年12月13日,由教研室教研员李琴老师组织,由奇台二小英语组承办的“奇台县2011年小学英语名师班小课题研讨”活动在我校多功能厅开展,教育局英语教研员和奇台县全体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们在这次活动中可谓是多渠道参与。

一、观课。此次课题研讨活动观摩了二小俞婷丽老师执教的《HappyNewYear》,俞老师自身很有活力,直接引领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她教态大方自然,节奏快;教学内容直观,难点能准确表现。她那充满激情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六小包桂芳老师的《I am fat and short》,包老师教学目标明确,训练扎实,符合实际,过渡自然,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包老师的示范到位,练习从整体过渡到个人。她那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为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小吴瑞老师执教的《I likehamburgers 》,教学环节衔接紧凑,教学目标明确,指令到位,同时用游戏和歌谣贯穿整个课堂,使孩子们在歌谣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这三节课的共同点就是把舞台让给了学生,把话语权留给了学生。达到了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师生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评课。课后各兄弟学校的教师们分别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评课,分析了教学中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三、聆听。之后县教研室的李琴老师对观评课活动进行了分析总

结,使老师们对观课评课有了清晰的思路。

此次课题研讨活动,在相互的碰撞交流中,调动了教师进行课堂

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教师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课堂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相信在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定会收获成功。

6.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篇六

2013年11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花官初中举办的“相约蒜乡·花官”同课异构暨课堂教学联合研讨活动,感触很多,收获颇多。在这次教学研讨会上,我们首先听了花官初中张良老师的课。我被张良老师语文课深深吸引了,他知识渊博,热情洋溢,从教态到教法到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入了伟大的悲剧,我们和学生一起去领略了课文的内涵。在张良老师的激情语言中,我们感受了作者那深深的情感。总之,这节课我们获益匪浅,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这些方法教给我的学生。

陈官初中杨艳玲老师语言的运用这堂语文课教给我们做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考虑对象,其次考虑场合,再次考虑目的,最后考虑表达方式。杨艳玲老师通过实战演练、仿写句子教给了我们做题的方法、技巧。明确了以后的语言教学一定要和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要得体。

大王中心赵文萌老师的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定教,实现“教学合一”,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从中我也感触很多。

其次,全县各初中学校的老师代表发表了精彩的典型发言,特别是杨老师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典型发言,知道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李老师的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发言,告诉我们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树立孩子的自信,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抬头做人,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呵护、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论学习,不论表现,不论家庭背景,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努力让孩子们都对前途充满美好的憧憬。

最后市教研员总结了2013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计划。特别是重点强调了电子白板在讲课中的运用,电子白板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教研员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今后的教学一定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手段结合。在今后教学中教研员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得体。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研讨学习,让我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在这次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张芬

7.学术研讨会活动总结 篇七

在大家的期待中,本学期我们第一期学术研讨会于九月二十九号正式举行。大三的学长学姐们经过大二一年的见习活动有颇深的感受,本次学术研讨会希望通过“叙事研究”的方式让他们讲讲他们的实习经历,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为我校广大师范生以后的实习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圆满完成得力于多方面的配合:

1、活动部及时借教室、借展板、倒水、接待老师等方面工作做得很到位;

2、宣传部在短时间内制作彩喷、标签;

3、联络部及时联络各部门及会员等;

4、负责人及时沟通问题

在召开交流会之前,我们制作了精美的写真,详细介绍了此次交流会的目的、意义、时间等信息。但当天到场的人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时间定在9月29号,临近十一长假,部分学生已经提前回家,导致到场人数不是很多;

(2)当晚由于受到天气因素的限制到场人数较少;(3)展板展出时间较晚,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4)现在随着各单位活动的开展和会员自身的思考、选择,我们在发出活动信息时,他们有的没有直接回复,有的换号没有与我们这边及时的联系,导致后期工作因为主客观的原因出现会员流失。我想这方面大部分社团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也与我们自身主办活动的形式、意义、受益对象等因素有关。

总体而言,当晚到场的同学,大都能积极配合主持人的调动、提问,积极的发表意见,对社团的想法和建议等,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面对和改进的。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更能加强协会与会员的联系,加强我校师范专业学生学习自身专业的热情,主动、积极的思考问题,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会予以克服,积极改正,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做到更全面、更精细、更充实。总体而言此次交流活动到达了我们的基本目的,效果较好。

8.民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篇八

——老湾中心学校民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我校将民族文化作为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民族资源,编撰民族教材,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2012年民族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和民族课程进课堂之后,本学期,我们以民族课程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以民族课程研究为主渠道,深化民族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民族课堂教学效果,主动探究、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民族课程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管理,确保民族课堂教学工作的务实与高效,有效地推进民族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确保了民族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落实与提高。

4月10-11日,由学校统一部署,教务处精心组织了主题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高效课堂”的民族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共有四名老师上了民族课堂教学研讨课:冯常坤老师的构课重在课外资源的挖掘与延伸;刘建能老师重在严谨的民族政策的讲解与传授,廖毓老师注重知识与生活、活动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渗透,王勤仿老师以自己深厚的回族底蕴,注重了回族习俗的讲解与传播。活动历时两天。全校共有19名教师参加, 在活动中,每位上

课教师都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后积极反思,听课教师认真评议、探讨,真正取得了“全员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实效。在这四堂课中,学生普遍反应比较热烈,互动情况良好,说明学生对民族知识、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说明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社会群众基础。

在课堂展示活动之后,学校召开了“民族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魏国金校长对本次活动的四节课,做了精彩点评,高度评价了廖毓老师的精彩课堂瞬间以及其他课堂的得失,同时对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提出了精辟的指导意见,他强调:我们的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要正式化、高标准、硬指标、感召力、富含量、有沉淀、精研究、深反思,做课题。魏校长从活动的组织、会场的布置、研究的主题、成果的整理、总结的深度、宣传与报道、态度与方法、组织与实施,探索与学习,保留与延伸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要求,全体民族课程教师,要将民族课程放到大环境中去,要把握教材内容,把握精神实质,注重知识的引领学习,以探索真理的态度,让知识联系生活,注重课本的延伸„„魏校长的讲话,得到了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一致赞同。

老湾中心学校肖创明校长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肖校长指出,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旨在创设一个平台,以问题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研究民族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尝试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策略,今后,学校将加强民族课程教学研究,以民族课程课堂教学为对象,以学生持有的教材的适应度、教师对教

材的掌握理解程度、执教者的专业素养和民族感情、教材的重点和课本的延伸、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等为子课题进行课题研究。肖校长的讲话,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指明了方向,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刘松青校长对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作了小结,他指出,我们进行民族课程课堂研讨,要思考如何处理教材,既要源于教材,又要丰富教材,要思考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思考如何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回顾本次研讨活动,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如如何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向纵深推进、民族课堂教学阵地如何更好发挥、学校教师如何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等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一定会更好。

9.课后研讨活动总结 篇九

月 11 日上午,明德小学综合组美术组为推进新常规课程理念,以主题为活动主线,开展基于“设计关键问题”主题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参与人员有学校(吴校长)以及综合教研组 14 人。

研讨活动中,陈灵香首先给大家呈现了一堂内容设计很广,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精彩课堂——五年级上册的《Unit 3

A

Let’s learn》。陈老师的这堂课,结合字母直拼法、直观教学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等方法,以情感培育人,以兴趣吸引人,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学

情,教学目标明确,扎扎实实的进行词汇学习。首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课堂,让学生们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以“火眼金睛”的游戏来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对课的重难点处理巧妙,利用直拼法,引导学生自己拼读单词。

eat—tea,sad—salad等等。把一些简单的单词让学生通过自己就能读出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通过Sarah和妈妈对话,What would mum like to eat./drink?到后面的拓展写一写自己的点菜单。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提高了课堂实效,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空瓶子的华丽转身》中,陈香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趣味性的综合实践课,整堂课给人很有亲切感,课堂流程清晰自然,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陈老师从瓶子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通过感知瓶子装饰的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在讲解示范步骤时通过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老师示范麻绳的缠绕部分,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一目了然,轻松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10.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篇十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平定四中小学部赵海芳

今天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场丰盛的精神盛宴,我从中收获了太多。

从教十余年来,虽然也有些经验,也有些理论,但这些都好比是一块一块的碎片,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教学中会出现迷茫,出现偏轨,出现了下很大的功夫却没有收获的状况。今天的活动,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了差距所在,也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就拿《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来说,我主要有三大问题:

1、我的大板块设计的还可以,但是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处理都太仓促,没有处理透。比如读的环节,就有些仓促,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读的时间,没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读书体验,就着急于完成自己定下的课堂任务而提前结束学生读的体验,所以会出现没人回答或答的偏题的局面。

2、语言不精炼,不准确。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衔接不顺,干巴;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提出的问题要求不明确,不到位,罗嗦,浪费时间还没有效率。

3、教学理念不足,课标把握不准,对生字、生词的教学处理简直是没有经验。

这次活动之后,好多不清楚、模糊的地方,一下了豁然开朗: 我分清了精读课与略读课目标的不同定位,精读课是抓关键词句,品词析句,让学生学懂课文,学会学习的方法。而略读课文是练习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也就是“精读课文在学,略读课文在用”。

我明白了什么是备课充分。备课的时候预设的越充分,课堂掌控越自如。例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在大问题的前提下要再备几个小问题,在孩子们答不出来的时候把小问题摆出来,给他们台阶下,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让孩子们稍跳一下就能够的着,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

我知道了面对课堂突发情况处理的方法。要先想他的行为的合理的性,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再想他的行为的不合理性,想该如何处理。不能信口开河的随意评价。

我知道了课堂教学该把握的规律。学生会的,要让孩子们自己学,学生不会的,要先让他们讨论交流,还是不会的,教师就提示引导,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告诉学生。课堂上遇到问题必须解决,不能节省时间,要给学生充分的个人思考的时间。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这节课有多么热闹,多么花哨,而是还原本真的课堂,看这节课孩子们学到些什么。不求一课多得,但求一课一得。

上一篇:教师在政协3次全会上的发言稿下一篇:财政所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