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8篇)
1.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一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独有的壮族民族音乐是中国少少民族音乐的一个奇葩。壮族音乐丰富多彩,源于生活,自古传唱,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壮族音乐作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它的保护与传承遭受到时代的挑战。
关键字:壮族民族音乐保护传承
正文
壮族音乐的背景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有着深厚的民歌传统。“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俗称“歌圩”。所谓歌圩,意思是野外坡地的集会。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多种,而且韵律结构也非常独特,主要有欢、加、西、比、沦五种形式,还有勒脚歌和排歌等。原有祈天乐神和择偶婚配两种活动形式。近代以男女青年交游嬉戏、演唱情歌或盘歌以唱为主,以春节、中元节(即元宵节)、中秋节最盛,往往聚之千百人,歌声通宵达旦,乃至数昼夜。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5种。其中,壮族民歌最为丰富,并对其他音乐体裁有深远影响。
广西的壮族人民都是十分热爱音乐与歌唱的,所唱的民族歌曲多源于生活,丰富多彩。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是其民族特质之一。它曾是壮族生活世界中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壮族婚姻、宗教、信仰、知识、道德、文学、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发展、变迁与壮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广西的民族音乐不同于北方的粗犷,江南水乡的娇柔,而是非常的憨甜。由于广西位属于国土西南,这里的人们不同于大城市般的时尚光鲜,而是十分质朴憨厚。也因此,广西的民族歌曲都带有一份朴实的味道,如原汁原味反映壮族人民生活的民歌《壮乡特色》、《尝新酒》等。广西的姑娘们小巧甜美,唱的歌也是让人感觉心里甜甜的,如反映彝家姑娘赶圩时欢乐情景的广西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等。刘三姐是广西民族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但是广西的民族音乐并不等同于只有一个刘三姐。广西的民族歌曲有着自己的特色,反映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壮族族音乐的特点
壮族民歌有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这集中体现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壮族人人能歌善舞,除平时以唱歌自娱自乐之外,还有固定的“歌圩”,这是壮族民间聚会的对歌习俗。各地日期不一,多在农闲及春节、中秋、清明等节日举行。地点多在山林坡地。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并有抛彩球、碰彩蛋、放花炮,同时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一般是即兴而唱,内容十分广泛,除情歌外,还有盘歌、农事歌、说古论今歌等,均属壮族民歌范畴。其曲调旋律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男女青年在对唱中如果情投意合,则可退出歌圩,另约相会。这种对歌的仪式、歌词内容、曲调特点,在壮族歌剧《刘三姐》中均有集中展现。
壮族的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是山歌,一般有独唱、重唱、对唱以及合唱这几种形式。壮族山歌又有“欢”、“比”、“诗”等称谓。具有男女交往、义际、择偶、恋爱等功能。壮族青年男女常用山歌来倾诉相恋之情,选择意中之人。例如壮族山歌《千年不烂记心间》,男声唱:“月亮光在天边(咧),想妹(咧)一年又一年;铜打肝肠都想断(咧),默打眼睛也望穿。”女声唱:“星星眨眼泪涟涟(咧),想哥(咧)一年又一年;喝茶连杯吞下泪(咧),千年不烂记心间。”
合唱以二声部为主,民间称作“双声”、“双调”、“高低声”、“上下声”、“么母声”等。一般来说,第一声部是主旋律,第二声部是由第一声部派生的旋律,称为“分支声部”。每个乐句基本上是同音起落,节奏与骨干音均相同。中间不同的部分,两声部之间形成二度、三度、四度或五度的和声关系,属于支声型多声结构。壮族多声部民歌的代表曲目有:《很久没有见到你》、《日落西山刚过岗》、《长工苦》等。
壮族民族音乐的阻滞
当代的广西青少年朋友多偏向于听流行音乐及外国音乐,无形中,使广西的民族音乐的推广受到一定范围内的限制。一方面,流行音乐多是为符合当今青少年心理而量身创作的曲子,非常容易被青少年朋友所接受。流行音乐反映的是当今最为时尚的、超前的、为青少年们所关注的主题,例如爱情、友情、工作、生活、星球、生命等等„„融入这些主题的音乐使青少年朋友们觉得非常的亲切,似乎就是在传递着自己的故事。另一方面,流行歌曲的旋律多为节奏感较强或韵律感较为明显的曲子,容易使听者跟上乐曲的节拍及情感,更快被乐曲所吸引。外国音乐有轻音乐类、摇滚类、抒情类、重金属类等等,外国音乐的多类型多元素化也使得许多原本喜欢民族音乐的听众转而选择听外国音乐。
山歌传承手段、形式多样化,使歌圩的诱惑力减弱或变味。如今歌圩不是传承山歌文化的唯一场所,因而失去了歌圩原有的诱惑力,有的甚至出现了变味。有些地方因交通不便变成无圩无歌,有些地方以喝酒会友为主变成有圩无歌;有些地方是有歌有圩,但多以歌赛的形式带动群众性的聚唱活动,吸引力不强;有些地方圩正歌好,这类歌圩主要是有民间得力人士大力挖掘歌圩本色资源,极力恢复歌圩原有面貌而形成的。这些歌圩不仅有歌有圩,而且比较完整的展现了本地壮族的传统事象,但此类歌圩目前只占少数。从以上统计表看,目前仍盛行或半盛行的歌圩有207个,占59.3%,已经停办或濒临消失的有143个,占40.7%。
民间文艺传人的缺失,使壮族歌圩难以回归本色。由于打工潮的影响,壮乡大量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广大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山歌无人唱,歌师无处传。过去歌圩场上稍微识字的人几乎每人手都会有一本书或数本用古壮字抄写的歌书。后来歌圩被当作封资修的产物禁止,歌书已残缺不全,使得人们没歌可唱。许多作为学歌、唱歌、编歌的山歌传习馆已不复存在。歌圩逐渐恢复后,由于许多优秀的老歌手和壮族民间文艺的传承人逐渐逝去,许多歌圩文化慢慢地从全民性转变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许多优秀的作品消失在茫茫的旷野间。
还有老一代山歌手相继去世,年轻人不乐于传唱山歌,山歌人才出现断层。以老带新合对新一代歌手的系统培训,很缺乏,新一代山歌手基本上不完全掌握壮族山歌的精髓。而且对于山歌文化的传承一直缺乏经费的投入。对于不同风格山歌的录音,录像,刊印等没有经费支持。
鉴于各种原因,目前部分地区山歌无人挖掘,整理和研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淡化,壮族山歌在一些地方已濒临失传。当前,对传承,保护和推广壮族音乐十分紧迫。壮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面对新环境下的机遇挑战及阻碍,广西的民族音乐想要得到继续的稳定的传承及发展,不仅需要利用好广西的政府所提供的民歌节的机会去展现广西民族音乐独有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对我们广西的民族音乐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认识,对许多不再适合当今时代主题的民族音乐予以革新,给其注入新的活力。
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壮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环境。政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力营造壮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氛围,为壮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服务。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在组织文化活动上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通过建设壮族音乐博物馆,著作书籍,成立歌协会,举办歌唱比赛,组织一个壮族歌圩专题论坛,开办一个专题栏目,办好山歌手培训班,创建壮族民俗文化专业学科等传承和发展壮族音乐文化,让大众所知闻乐道。同时,树立创新意识,从形式和内容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其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体裁,打造壮族音乐文化品牌,加强壮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壮族人民的对壮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意识,的觉醒,充分利用现代媒介科技,积极掌握现代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趋势,这些都是是壮族民歌求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新的生长点与发展平台的必要举措,同时学术界的理论指导、政府的积极扶持,也是其当下境遇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期待着壮族民歌在新时代里展示出更美丽的身姿,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传承和发展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调研报告—— 崇左政协网
2.http://wenku.baidu.com——百度文库
3.http:///relevant/34466019_more.shtml
4.http://baike.baidu.com/view/1962015.htm——壮族音乐
2.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二
关键词:瑶族,尤勉,刺绣文化
在我国, 瑶族人口约有279万人, 其中自称“尤勉”的支系占瑶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国外, 居住在老挝、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瑶族人, 大多数自称是“尤勉”。在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瑶族, 均是“尤勉”支系。可见尤勉人口占瑶族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研究尤勉的历史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
一、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足轻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以科技为先导、以文化为引领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传统科技文化面临风险与考验, 尤勉刺绣文化存在没落与消亡的危机, 因此, 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 增加人民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贫困问题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提高尤勉刺绣的知名度, 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进军商品市场, 尤勉人民可以直接从中受益, 增加经济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实现脱贫致富, 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 减少人口流失, 实现社会稳定。
尤勉人民通过刺绣文化的开发使经济得到发展, 就会回乡返迁, 减少外出务工的数量, 为当地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人民有了刺绣的工作, 有事可做, 长此以往, 就会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风气, 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容易进行社会管理, 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三) 促进学科研究, 填补理论空白。
尤勉刺绣文化不仅是一门需要我们学习的工艺技术, 更是一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传统文化。对尤勉刺绣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避免后继无人, 组织专家学者到实地进行考察, 不仅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理论框架, 丰富刺绣文化知识, 还可以为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 增强保护意识, 提升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其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美, 还要学习别人的美, 互相包容, 互相学习, 实现大同社会。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唤醒尤勉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 引导尤勉人民自觉保护本民族的刺绣文化,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取长补短, 吸取精华, 确立尤勉刺绣文化自己的地位。
二、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步维艰
(一) 尤勉刺绣文化概述。
尤勉刺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技艺,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它们大多体现在花帽、头帕、花袋、围裙、脚绑、伞套、婚服、披肩、定情荷包和香袋等上, 服装饰品上的刺绣不仅是尤勉民族独特美的象征, 更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文化史诗。刺绣历来都是女性的专长, 也成了姑娘们心灵手巧的象征, 尤勉的很多女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刺绣, 这门技艺世代相传, 逐渐发展。
尤勉刺绣的特点突出, 其针法有网绣、错针绣、乱针绣、叠针绣等种类, 在配色上极为讲究, 以黑色的棉布和麻布做底, 以红、青、黄、白、黑线为主色, 再通过搭配、拼接、分割来配色, 用三寸长的绣花针绣出精妙绝伦的作品。尤勉刺绣的题材丰富多样、色彩斑斓, 有恭敬虔诚的神灵纹、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纹, 有惟妙惟肖的植物纹、有寓意丰富的象征纹, 还有标新立异的几何图文, 在刺绣的过程中交叉使用、互相渗透, 用质朴淳厚的方式带给人美的享受, 也感受到尤勉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 尤勉刺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1. 保护意识缺失
由于尤勉民族远离大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不少尤勉青壮年外出务工, 一些女性与外族通婚, 学生都渴望走出去学习深造, 尤勉人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外来思想对当地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直接反映在衣着服饰审美观上。现在有很多尤勉人宁愿花钱买也不愿意自己刺绣, 穿衣打扮都是现代装, 思想观念都很现代化, 传统刺绣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 反而还乐此不疲地追逐时尚, 丝毫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刺绣文化的重要性, 也不会采取措施制止。于是, 传统文化慢慢消失, 近年来刺绣工艺被外国人珍藏和收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2. 现代科技冲击
刺绣文化是尤勉民族记载历史的独特记录方式, 这一传统技艺之所以保存至今, 与尤勉民族居住偏远, 少与外来接触有很大关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 在现代科技的强烈影响下, 要闭关自守是完全不可能的。再加上尤勉刺绣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和手工, 不能与大机器生产相抗衡, 目前没有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尤勉刺绣就会由自生自灭走向衰落消亡。
3. 传承出现断层
尤勉刺绣文化之所以珍贵, 是因为其古老的技艺。当代社会, 除了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外, 更让人想到的是陈旧与过时。“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更骚数百年”, 当前是年轻人的天下, 当老一辈掌握刺绣收益的艺人去世后, 年轻一代尽管很欣赏传统文化技艺, 但并未参与其中, 没有承担起保护与传承的重任, 于是尤勉刺绣的传承就出现断层, 更可怕的局面是后继无人、手艺失传。
三、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一方面进行资金扶持。资金支持是尤勉刺绣开展一切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物质基础, 政府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尤勉刺绣文化的专项基金, 还可以动员社会各界筹集资金, 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进行科研智力支持。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除了自己要有自觉保护的意识外, 还需要外界的支持, 政府应要求相关部门动员专家学者参与其中, 真正发挥出他们的科研作用, 为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二) 加紧立法建设和政策保障。
第一, 尤勉刺绣文化在保护工作开展的同时, 也要注意加强立法建设, 建立地方性乃至全国性的一系列相关法律保护措施和政策保障体系, 使保护工作具有合法性,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好尤勉刺绣知识产权的保护, 避免其他国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觊觎, 保障尤勉刺绣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 在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上, 要加大力度、下狠工夫, 确保尤勉刺绣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在社会上进行大力宣传, 加深公众对文化保护法律政策的了解, 为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 在各地设置展馆。博物馆中的展馆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最好平台, 不仅可以在当地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的博物馆设置尤勉刺绣展馆,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 让尤勉刺绣文化走向世界各地, 用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 让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都慕名而来。
其次, 扩大民间影响力。尤勉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单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刺绣工艺从人民中来, 我们就要回到人民中去,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通过刺绣比赛、作品展览等方式, 扩大尤勉刺绣在民间的影响力。
(四) 注重刺绣人才培养。
任何一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都需要人来完成,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勉刺绣的传统传承方式是老人传给年轻人、母亲传给女儿的家庭作坊式的方法, 不仅范围狭窄, 更没有文字记载, 一旦传承出现断层, 就很难重拾或恢复, 存在技艺消亡的危险。因此, 要让尤勉刺绣文化可持续发展, 就要着重培养一批既具有传统文化观念又具有现代专业技能的年轻刺绣人才, 将这门技艺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不仅有理论文字记载, 请专门的学者进行详细记述, 可供后代查证, 更要有大范围的实际授课, 将传统工艺有家庭搬到学校, 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学习到尤勉刺绣技术, 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促进尤勉刺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不断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
(五) 实现刺绣文化经济化发展。
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而且希望通过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大尤勉刺绣文化的开发和创新力度, 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通过恰当的营销方式, 发挥刺绣技艺的品牌效应。尤勉刺绣文化进入经济市场, 是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力, 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释放出文化中蕴藏的潜在商品属性, 增加文化的造血功能, 促进尤勉刺绣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结语
尤勉刺绣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历程而演变至今。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 但是因为保护意识欠缺、受到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和传承出现断层等, 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要实现尤勉刺绣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政府部门学术组织、民间团体的通力合作, 政府开展多种方式的帮扶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学术组织积极参与保护传承工作, 民间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实现刺绣文化向经济化的发展。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但是相信在政府、学者、尤勉族胞、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 这一极具潜力的文化瑰宝必将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焕发夺目的光华。
参考文献
[1]赵胜男.瑶族民间刺绣工艺的科技美学研究[J].科技中国人, 2014 (5) :178-179.
[2]赵胜男.美国瑶族身份认同的物化表达———以“尤勉”刺绣与服饰为例[J].民族论坛, 2014 (8) :85-88.
3.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篇三
关键词: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困境;策略;协同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6-0046-05
Abstract:The paper takes Heluo sports culture as the subject and uses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s to study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e content, status, dilemma and strategies from the angl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system theory. It reckon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etween Heluo sports culture and other symbionts, such as folk handicraft, trade, temple fair and diet cultur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confused contents, disordered management and featureless commodities. The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s limited by the weak basic research, the poor advocacy, the delaye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ncontinuous cultural inheritance, less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ke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luo sports culture is to build the cooperation model of "five-in-one" with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 sectors and industries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institutions.
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精确界定和系统研究河洛文化,探讨华夏文明之源,增进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意义深远。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不同形式现代体育文化的涌现,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除了外在形式要满足人们健身、娱乐、心理等需求外,其内在所蕴含的历史积淀、文化价值和精神血脉能够为人们所认同,是河洛体育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展的关键。
1河洛体育文化的源与流
根据区域与性质来进行界定,河洛体育文化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河洛地区,或某一时段流传的体育活动项目,包含有与此相关的文化要素和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文化内容等,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安献周(2010)认为“河洛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内容、形式及其开发利用等应用性研究上,还应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深入展开其起源、产生条件、特征、类型,及其健身、娱乐、文化价值的探讨”[2]。
河洛体育文化所涉及项目众多[3-8](见表1),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应该包括活动项目类主体文化,以及民间工艺类、商贸庙会类等共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表2)[9-11]。
[FL(K2]河洛体育文化的项目发展简史和相关遗产分类研究,能够理顺文化脉络,保持城市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城市文化生态的多样性。通过河洛体育文化渊源、遗存、保护和发展的深入研究,能够拓宽和加深河洛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及行业之间的互动,实现共生多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2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困境
2.1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河洛体育文化的活动类项目开始出现在各种庆典、会展的开闭幕式等重要场合,如2004年以来历届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中的舞龙、舞狮、排鼓、毽球、少林武术、杂技(独轮车)等河洛体育文化元素,不仅对主体活动的进行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向人们展示了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研究表明,河洛体育文化研究中存在着关注度不高、研究范围狭窄、研究者分布过于集中(豫西高等院校体育部门),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缺乏等问题[2],这势必会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陷入“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庙会”是河洛地区节庆活的动重要内容之一,套圈、投壶、扔沙包、弹弓、射击、射箭、荡秋千等活动项目类主体文化内容混杂,缺乏新意。调查结果显示,上述体育游戏平均经营数量多达3~5个。体育游戏项目随意经营、创新不足一方面会增加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难度,另一方面会制约其向更高层次文化盛会的进一步发展。
商贸庙会项目管理混乱、缺乏规制。调查结果显示,打着“正宗”“百年老字号”的商家比比皆是,其准入标准模糊,缺乏规范审批流程。
民间工艺类项目经营偏泛,同质化竞争严重,保护措施严重缺乏。调查结果显示,商品旅游街店铺的建筑、牌匾、货架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民间工艺类经营项目庞杂,唐三彩、牡丹瓷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经营扎堆、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吹糖人、草编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术普查、认定、登记工作不到位,优秀艺人及其作品的认证、列入名录、博物收藏、传习等保护与传承措施欠缺。
综上所述,“内容混杂、管理混乱、经营偏泛”现象是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文化旅游等产业主体的品牌形象树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政府《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12)中所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体验、都市旅游……等特色旅游,加快由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变”目标的实现。
2.2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2.2.1基础研究薄弱
人们认识和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如文献资料、宣传视频、平面媒体、实地体验等,其中利用最多的就是文献资料法。只有对河洛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使人们透过表象认识到河洛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无穷魅力,产生保护与传承的强烈意愿。
河洛体育文化研究中存在关注度低,缺乏全面深入研究,研究者分布范围过窄等问题,这势必会对其保护与传承产生不良影响。人们得到的信息仅仅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直观研究或者是口耳相传的简单重复模仿,不能从文化视角和精神层面来进一步认识河洛体育文化的文化价值,并传承其精神血脉。研究基础的不牢固,使河洛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融合发展陷入“盲人摸象”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怪圈,最终难以避免被其他文化形式所代替的命运。
2.2.2宣传总结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在国际牡丹文化节和河洛文化旅游节以及春节庙会等节庆中的河洛体育文化元素多被贴上“传统”的标签,难以占据稳固的位置,这使得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感危机。因此,河洛体育文化要想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就必须要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和重视。
引起重视,就要加强宣传。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改变传统思维和套路,加强创新与协作。通过宣传,使河洛体育文化元素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地出现在节庆、会展、活动的台前幕后,为人们所熟知,获得认可,引起兴趣,并积极参与。
在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应该及时总结宣传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不断改进宣传的方式,并形成文字材料进行归档,以供后续开展宣传工作时参考。尤其是在体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备感亲切,宣传工作中可以和休闲、娱乐、餐饮等活动相结合,使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活动融入人们生活,形成良好的河洛体育文化发展环境,从而反过来促进其保护与传承。
2.2.3规制建设滞后
制度建设是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键一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细则、工作条例、管理办法、管理规定,最后形成较为稳定的管理制度,使保护与传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调查结果显示,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制度规范化建设滞后。如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目前仅仅是作为体育专业院校的一个教学和展示项目来开设,并没有与地方政府规划和产业发展形成保护与传承的稳定合作共建关系。此外,在已开展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后勤保障和监督评价等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使活动呈现“商业气息浓厚,文化品位不高”的局面。
2.2.4文化传承断层
河洛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民俗体育,然而,经考察调研,以豫西三门峡市卢氏县北部地区为例,近三十年来,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传承的状况不容乐观。
三十年前,各村镇的旱船、扭秧歌、挠阁、河洛大鼓等节庆集会活动走街串巷,彻夜不息,从服饰到活动形式,无不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地区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
近年来,这些节庆活动内容“缩水”严重,一度出现断代停演,仅存的就是在大年初一、元宵等节日把封存一年的河洛红皮大鼓抬出来敲上一段令人不再亲切的鼓点,穿着家常服饰,扭着充满现代韵味的秧歌,很难与古朴、原汁原味的传统“社火”联系起来。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熟稔传统河洛体育文化的群体逐渐老去,而年节务工归来的年轻人,平日耳濡目染的多是现代体育元素,没有了戏曲、社火、古韵情节,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另一方面,没有政府部门的重视、保护和引导,使这些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民俗体育项目加速衰亡。
2.2.5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及融合度低
对现代河洛体育文化的生存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河洛体育文化在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互动中扮演的角色较为尴尬,合作的层级较低,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位置。
[JP2]以始于2004年,迄今已连续举办10余届的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为例。从近3年来的活动主体内容来看,除了舞龙、舞狮、少林武术、杂技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河洛体育文化的其他元素尚难登大雅之堂。[JP]
此外,从节庆期间的主会场来看,河洛体育文化中的体育游戏类项目虽然占据一定的比例,但内容混杂,缺乏新意,很难给人留下回味深长的文化记忆和精神享受,在与经济产业互动发展中处于日渐边缘化的境地。
3保护与传承策略
3.1构建模式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12]指的是“河洛体育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说和实践在传递和传承过程中,所遵循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
通过全社会各行业部门的联动,形成较为稳定的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和模式[13],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高等院所、社会团体为主体,各行业部门之间就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产生稳定互动关系的五位一体模式”(见图1)。
[TP5Q1.TIF,BP][TS(][HT5"K][JZ]图1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五位一体”协同模式[TS)]
在该模式下,围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中心,根据不同协作行业部门的特点,进行保护与传承的目标体系构建、组织机构筹备、调研宣传、法规制度建设、活动实施、总结评价、反馈激励等等主体性的工作。制定对保护与传承各环节工作层层落实,严格把关,监督指导,投入经费,积极融资的制度,形成一套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14]。
3.2多部门、各行业联动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进行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要充分发挥“五位一体”协同模式的体系优势。多部门行业联合,实现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广告传媒娱乐休闲、教育培训、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第一,充分发挥高等院所和学术机构等智库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功能,在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中,对其源流和遗存、传承和演变展开系统研究,在对河洛体育文化具体内容、形式、开发利用进行详细梳理基础上,将研究重心放在河洛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价值挖掘上。在河洛体育文化传承中,重点研究河洛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点、互动途径、互动机制,关注传统与创新等命题,实现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之间的完美契合。
第二,高等院所能够培养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所需要的专业师资和行业人才。如洛阳师范学院成立的“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和“河洛体育文化研究团队”,能够为活动类主体项目的教学及专业研究提供师资队伍和学术支持,并通过各专业院系的课程设置,为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培养体育、经济、商贸、服装设计、食品、历史、管理、法律等行业人才。
第三,发挥社会团体和协会(如河洛体育文化保护协会)的辐射作用,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人们的生活。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中宣传和普及一些融合传统与时尚、参与度高的项目,如舞龙、舞狮、河洛大鼓、高跷、舞蹈、杂技(独轮车)、扭秧歌、脚斗士、拔河等,在中小学、高等院校等教育机构优选一些特色项目列入教学大纲,避免文化断层。在河洛体育文化传承中,重视创新与发展,将河洛体育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节庆、会展、旅游等活动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对接。
第四,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与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建立稳定的互动关系。“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在社会活动、企业文化宣传中融入河洛体育文化元素,塑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标识,打造河洛体育文化相关品牌,如“少林寺”“牡丹系列产品”等,在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实现共生双赢,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综上所述,通过政府部门建立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组织、实施、监督、反馈管理机构,引入准入、评估、竞争、激励等先进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促成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群体个人等之间的横向协作关系,在河洛体育文化的相关活动及项目开展中,进行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保护与传承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14]。
3.3建立规制,狠抓落实
[JP2]对河洛体育文化中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的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成立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见图2)。使其在时间,地点,人员,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实施目标、组织原则、实施内容、活动要求、注意事项等),保障,评价,监督,激励等方面都有所保证,并以制度的形式稳定下来。[JP]
[TP5Q2.TIF,BP#][TS(][HT5"K][JZ]图2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管理体系[TS)]
落实责任。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宣传,引起地方政府对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河洛体育文化成为地方的特色和名片,成为人们身边的景观和生活的一部分。在具体落实中,要形成健全的保护责任制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以及规范的反馈总结体系,使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最终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由民间的散落状态,到形成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有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15-17]。详细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条文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根据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行动目标计划,抓紧起草制定配套的河洛体育文化遗产保护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如针对舞狮、舞龙、曲艺、游戏类等活动类项目规范化程度不高、配套体育保险及法规建设滞后,“少林”品牌遍地开花,侵权现象严重,饮食文化缺乏相应的准入和评估制度等等问题,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使保护与传承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使产业向健康、高端方向发展。
围绕方案,积极开展工作[16]。第一,对河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普查、认定和登记,全面了解其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制定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短期工作任务。第三,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时可以建立河洛体育文化资料库、博物馆专区或展示中心[18]。第四,建立河洛体育文化名录体系。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对列入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明确责任主体。对列入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4结语
纵观中国的地域发展历史,从东南沿海地区的“先富”模式到云南贵州等地的后发制人模式,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保持自然与人文均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洛阳地处中原,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物流商贸重要枢纽,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的重要组[LL]成部分,也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以河洛文化和生态旅游产业链为发展主轴,保护与传承河洛体育文化的特色元素,实现古迹、景观、人文和体育的完美融合,能促进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人文体验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彰显中原国际历史旅游文化名城的地位,进一步推动河洛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HT5"SS]
[1]高松山,杨绍华.河洛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5-17.
[2]安献周.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10,9(3):11-14.
[3]黄伟,卢鹰.中国古代体育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4]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7.
[6]王景荃.中原文化大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7]陈义初.河洛文化研究十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
[8]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9]高松山,云林森,张文普.河洛文化中民间民俗体育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93-95.
[10]董顺波.河洛民俗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88-91.
[11]张笑莉,安献周.河洛庙会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36-139.
[12]董翠香.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0):53.
[13]胡娟,朱练平.文化创意产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3(8):131-132.
[14][JP2]高松山,骆学锋.后奥运时期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长效机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01-106.[JP]
[15]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28(6):21-23.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S].2011-06-01.
[17][JP3]汤洁娟.论全球化视域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5):100-103.[JP]
4.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四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原因意义解决
我想我要做这个报告的主要原因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来考虑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中国精神。从小悦悦事件,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很好的传承了中国精神;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不得不怀疑我们国人的诚信观念;从一条条外国人在他们国家用中文打出的标语(禁止随地吐痰、扔垃圾…),我开始怀疑我们所提倡的道德素质;从外国人见面的热情,我在想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当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传统节日、文学、手工艺、饮食文化、科学技术…可是,我们看到这些优秀的文化受人们的追捧力度似乎还不及外来文化。国家将几个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的不重视,这也就有提上法制日程的必要。对于传统文学,感兴趣的很少。至于,传统科学感兴趣的更是少矣。也许,传统文化中发展势头最好的要数饮食文化了,可是我们看见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吃肯德基、麦当劳…
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科技、工业、农业的现代
化建设离不开前人积累的优秀经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需要经验和良好的环境。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不仅可以用经验更好地应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诚信交易,从而为经济发展建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打造良好的经济秩序时促进了经济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经济基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经验。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能够不断地完善我们的人格;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更和谐地与人交往…
我想,通过调查来证实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找到有效对策。对象、内容: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是不特定人群,我想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所以未对对象进行限制。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和找出解决方案及避免答卷者的疲劳,我设计了十一个短小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对方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及对传统文化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的看法。当然还有一些附加性的问题,如教育水平,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人们的态度。经过调查,我发现结果与我预料的几乎差不多,只是少一些偏激性的想法。
这次调查的过程与结果大体上是:首先,为了感受一次全新体验,我尝试了网络调查,不过并不是很顺,粘贴问卷总是粘贴不了。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我采取了创建全新问卷的办法,将问题粘贴了上去。创建好调查后,我将其发布到空间和微博上。发布后,我发现我这个问卷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诸如:选项过长、问题不新颖、还存在着类似的重复性内容。我想以后做问卷调查时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尽量做到周全。不过效果还是挺明显的,我通过数据导出,很清晰地看到了调查结果,基本上实现了调查目的。
5.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五
杨大禹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四、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
对于我们建筑上的一些专业思考,要在这个期间,有这么多民族文化,要找到它的一些遗传基因,来把它有效的传承下去,这个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作为传递各个民族历史文化遗传信息的单位,这些建筑文化遗传基因在民族传统建筑之中,是真实的反映了多元的文化观、生态观和道德意义,影响和决定着这个民族建筑及其文化的传承、变异的历史走向。所以怎么来研究寻找、借鉴、传承?这个是我们从这个专业学科的一些考虑。
(一)相关的理论
国外的一些学者认为,我们所谓的传统基因,实际上就是一个储存。把过去世世代代的一些道德知识传到现在,我们通过某种程度的修改,再往下传,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观念的流传,这种流传是通过符号、语言、形象、概念再通过学习、传授、教感、模仿、启示来完成的。所以这些个传承,我们为什么去调研发掘,从民间发现这些智慧,找到这些传承基因,也就是为了把这些知识传承下去。不然有些东西,随着这种城镇化的建设,快速的建设,全部一推倒,什么东西都没了,最后只能去刨历史古迹,这儿原来是什么,那儿曾经有什么,那只能是文字上的。我们还是希望能真实的留存一些,子孙能够看到,原来祖先是这样做的,有这些遗存。
传统是决定建筑文化及其类型形成、延续、发展和停滞相对稳定的内在因素。优秀的民族传统所产生的民族文化,也是一个民族自信力的表征。在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民族文化的力量源泉,而且传统和现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怎么来进行一些双向整合?同样的,我们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不能偏执、极端,因为传统价值模式是社会凝聚的基础,在采用新知识又必须改变传统价值体系,对社会的宣传来说,这两者之间怎么来平衡、发展,也要有一个利弊权衡,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里面保护和传承中来进行传统和现代的双向整合。
(二)特色城镇建设要遵循这些原则和策略
对于特色城镇的建设,从我们专业角度来看,要遵循这些原则和策略,因为既然是历史文化名城,不管是国家级的、省级的,要保护他,但是保护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动的。因为毕竟人生活在这个村子里面,他要提高它的生活质量,他一旦有钱,要享受城市里面明亮的灯光、技术设施、清洁的水、自来 1
水,然后道路比较整洁干净,这个是他的要求,甚至马桶等等。但是我们要去流传的是一种民族,这个村庄,这个居住的民族,一些民间智慧或者一些历史积淀,在保护的时候,应该是一种综合考虑。
1.动态的
我不是不准他动,他只要不涉及损伤的时候,你里面的现代化你照样可以用,空调相关的现代设备同样可以有。
2.整体性保护
保护不是只是保某一栋建设,也是一个村的整体保护,不然你说周边的环境都实行这种生存空间,你说那一栋建筑动不动?
3.原真性的保护
我把历史的一些信息,尽可能的少加干预,传承下来。至于说每个人去看,每个人有不同的取舍,不同的角度,但是他真真实实的就是一个东西在那儿。而不是我后加的,或者这个不好了,涂一遍彩,很多信息就不再了。
4.多样性保护
因为层次不同,肯定不同的级别不同的层次都要保护。5.精品性的保护、居民参与性的保护
因为居住的人是他,他是主体。所以我们讲的丽江模式、腾冲模式,在推广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时候,这些模式是适合不同地域的,政策上的倾向跟居民自身参与的一些认知,在这里面是有用的,因为最终受益的是他。早年我们去丽江保护的时候,你想地震完了之后,问我们2万一个院子要不要?现在去2万块钱一平方租也租不到,关键之后你让他在城里面盖现代的,他觉得还不如传统的,他会自然的走那些东西。这就是参与,让他带来实惠,他就跟你的这些规划要求相吻合。保护下来,主要是利用持续性的发展,保下来是要用的,不是闲置的。
这个古城镇、古建筑、古文物是祖先的遗产,也是我们与历史之间的桥梁,把他传授给下一代,所以要保存这些物证,保下来之后,如果没有这些异常,我们只有空间和时间,我们的将来是建在过去,所以要保护好,然后让他重生、延续,再赋于他生命力继续传承下去。这个是结合上面的这些思考、理论,我们所做的一些探讨。
6.案例
(1)泸西县城子村
09年历史文化村镇,泸西的城子村也是要旅游开发,但是自身也有一些房屋毁坏倒塌,有一些安
全隐患,做一个是老村的维修保护,专门做了一个研究。同时在里面,房子倒塌之后不可能再建,要搬迁一部分,还有40多户,包括附近的,要建一个80户的新村,结合这个我们一个是老村维修保护,一个是新村的建设都在做。
(2)石屏商业步行街
这个是一个石屏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因为城市发展,这边的路跟这边新区,中间要打通一个道。这个是从城市规划的要求来说的,我打通之后,这些建筑,过去一些供销社和没有特色的建筑拆除,拆除之后重新来建。因为老城里面人气比较旺,它的商业价值、各种综合效益,在建的时候,怎么来反映人、城市、历史、文化这些多元要素,在建筑规划里面我们是这样综合考虑的。毕竟石屏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他所包含的这些历史文化信息,怎么来结合现代的建筑来做。当时所考虑的,因为地形就这么一块地形,这条路是打通的,通过对地方的系统调研认知,采用的这种组合方式,当然这个是建筑专业上的,以前是规划上的一些要求,把它组合起来。最后建成这么一个街区,我们叫历史街区改造。
(3)姚安县光禄古镇
这个是02、03年做的一个,刚好地震,地震完了之后还有一些土司府,还有一些老的古镇的空间格局没有破败。再加上当时哪个产业集团给每户人家800-1000,让他自己去维修,有一些扶持,我们也做了古镇的维修保护,特别中间地震倒塌了一些行政办公的,把他腾出来,在保持这个土司府、精明总管府还有一些敬老院的基础上,开发一小片广场,让整个古镇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上面他是一个好的寺庙,要旅游的话,这个提升一下局部的环境。原来地震前的就是完了之后这些房子破破烂烂,我们再来重新维修加工,这是一种考虑。
(三)民族村镇的建设
在村镇建设方面,当时提出来三年要完成3.6万个村庄规划编制,五年要建800个乡镇文化站,100个自然村、示范村。这些是提出对于乡村这一级规划,要怎么来建设。
1.对策
我们针对这些要求,在谋求保护与发展相平衡的前提下,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村镇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实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总目标,应该满足下面的一些对策。
(1)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保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和地域风貌特色,满足改善当地居住居民的生活条件,满足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然后满足防灾减灾和适灾需要。
因为现在的彝良滑坡、泥石流地震,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可以减免,但是有些灾害出来之后我怎么去适应他,也要有一些思考。这样的话,我们从规划建设前期就要有所考虑,从布局、选点,能预防避免的避免掉,实在避免不了的,真正灾害来了之后,我从建筑自身也好、规划自身也好,怎么去适应它,这个是我们也重点考虑的。
(2)满足当地发展文化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卫生保健、供水、能源交通这些基础设施。总的还是围绕提出居住环境质量,满足节能节地防污减排,降低建筑造价,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适应性的这些传统建筑技术进行建造。过去我们说他用夯土墙、用土坯墙,觉得他落后了,其实反过来看,那些都是一种生态的做法,可以重复利用、循环利用,那种低技术大家都可以用的,跟你现在必须要几级资质施工队才能建的不一样,大量的民房还是需要这种去建。所以这种适用性的地方传统建筑技术也是值得推广的。
(3)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说到这些乡村,为什么居民会喜欢住?确实他有很多的经济、耐久、建造方法简单,节能、节地、传统的这些优势,当然也有他很多不足的缺点,比如是质量差一些,功能不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方面会差,跟现在的生活要求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在没钱的前提下,很多当地的居民还是用这种传统的方法来建造,他确实体现了这些优点。我们要来结合这些个有用的,把这些持续发展观念落实在这种地方传统民居建设上来,围绕节能、节地、防污减排来做,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民房,但是真正做下来,并不比建一个教学楼、办公楼容易。做了要了解他,肯定要对他进行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最后怎么来降低成本、提升质量,节地节水节材这些要求。这样的话我在整个新民居建筑设计中,这些适应性的低技术应用一些思考,被动式的节能设计、生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防水、环保的、文化的,这些都是在看似一小栋民房,但是有很多问题是需要充分思考的。
比方说我们在给滇西德宏州,他的有些村落更新改造最后都要拿经济来算,我盖这个房子三万、五万盖起来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是十万、八万我就盖不了。就是这样的综合性思考。
这个是景颇族的,传统的是这样,新建的怎么来考虑,结合起来。但是作为景颇族,每年有很多的民族传统节日,不管是大村庄、乡镇还是小的村落,这个广场可能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现。
我们在昆明这个苗族村,还有泸西县城子新村规划里面,也是结合这种特殊的地形,这个居住的主体,还有一些现代生活的需要,作为一些新民居、新农村的建设思考。这种坡地建筑,跟它的这种土掌房坡顶的结合,那么每家每户的生活空间、居住空间还有它的一些院落怎么结合起来,然后建筑跟山地环境的结合。
同样在新农村新民居里面,这样一些标准化设计,我们也做了一些标准图,像这种小康型、经济实用型的、旅游型的,每一种它都有。但是你不管怎么做,实际上从外观形态这些建筑材料,它还是要跟他原来的老村落,要保持一种整体风貌的协调,保持一些民族文化,一些建筑特色,在这些造型、材料空间模式的处理上,不会说盖了跟原来冲突很大,来了之后一看还是哈尼族,至于里面旅游接待也好、经营生活是完全可以有改善的。
(4)结构上、材料上的调整。
例如西双版纳这个村也是一个试点,当时是把它从城里面搬出来,这种干阑建筑过去都是用竹木,现在我们用其他老师的,小截面的异型柱,跟薄楼板结合,然后可拆卸的一些施工方法,这个房子不用了,这个柱子这一截可以吊装拿走,不像现在一些城中村改造都是敲掉的,都是低碳重复利用的一种思考。在这个小截面,可能按常规的结构计算,这个柱子400、500,这种可能200、300就够了,板可能是5公分,配件一少,投资少。但是从外观设计上,一些都是钢架屋顶,之所以做这种顶,其实也是民族共识,我这个民族就是这种样子。但是这些生活用水怎么弄?一开始可能没有做好,根据自然需要去改的,没法供水,但是如果真要做得好,其实太阳能板可以结合这些屋顶坡面,储水箱可以藏在里面,其实都有一些相应的技术来解决,这样的话,整体的建筑造型、整个的环境景观设计都是按照有序的设计或者理想的设置。
对于这种地域性建筑,我要彰显这种特色,从我设计理念上,这种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哪些方面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展示?实际上这个只是从理论上的一个支撑。我的设计理念,对建筑资源的地理条件、气侯、材料,这些民族的文化习俗,结合着我的建筑技术、建筑功能使用,充分展现这些地域特点。我们这种建筑设计理念其实也是不断进化,早年可能只是一种从基本的能够住得下,分得开,慢慢的要健康技术,什么是健康?物理量、化学量、生理量、心理量,这4个方面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到了98年、2000年提出的绿色建筑,国家有国家绿色的建筑标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绿色建筑在生活建筑、人、建筑、自然、社会怎么来协调发展,现在是持续发展建筑,也是从设计上整个社会的一个共识,不断的在进步。
2.设计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原则下,我具体的是设计目标,要达到可持续,这些绿色的、健康的、环保生态的,人性、安全的、节能节地、地域民族的,其实统统都是作为达到持续的一些思考,包括前期给大家看的,哪些东西之所以好不好,是有历史的一些总结。
我们讲材料与建筑的发展和技术密切相关,所以建筑师在设计创作的时候,不仅要做建筑设计,还要对这些技术设备材料有充分的了解,要展现这些地域环境的东西,怎么去找这些传承基因?可以统统从过去的空间形态、结构类型、构造、材料体系还有一些图腾装饰、室内装饰、室外装饰、环境特色去展现,这个是我们作为建筑设计要考虑的。
(1)苏州博物馆
比如说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采用的其实都是现代技术,但是这种白墙灰瓦这种很淡雅的江南民居这种内在的品质建筑上,他把它应用出来,这种建筑看似现代,但是实际上地域特色还是比较明显。当然这个跟设计创作者的认识分析包括它的一些处理手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尝试着结合一些实际项目做了一些思考。
(2)江川青铜文化展览馆
包括当时江川要建一个青铜文化展览馆,地形是这么一个地形,我们采用的方式也是你是要展示云
南青铜文化,这些青铜文化的防护模型、储贝器、牛骨头、铜鼓,都是青铜文化的一些经典的一些标志物。把这些要素怎么移植传承到建筑上怎么来重组,包括地面的广场、建筑上的构架、建筑空间处理,做出来的跟一般的建筑有一个说法,我的创意、构思,要展示的是本身这栋建筑就要展示青铜文化的相关特点。
这些内部功能也展示影视、办公、研究机构,有一些特色商品的工艺品的出售,这些空间是肯定有不同,来了的游客有相应的停车场。地形上是坡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考虑。这是它的正面,当然这个建筑要搬到昆明城肯定就不适合了,毕竟在那个地方,那个城里,那个环境里面,做这种思考是一种综合考虑。
(3)楚雄市党校综合楼
比如说我们做的楚雄,在楚雄市里面党校的综合楼,当时是作为一个旧建筑,拆之后要扩建,这种党校有教学功能、办公功能、培训的,不同时期各种政策要培训,甚至周围制订一些地方政策规范都要在一起讨论的。我们在做现代办公建筑、综合建筑的时候,怎么去反映楚雄的彝州的地域特色?也是综合考虑。比如说彝族的传统建筑的檐口装饰,很丰富的图案色彩,不可能完全照搬过来,只能是抽象转化,有限的展示。在这些吊柱中间变一点,在顶棚、柱廊等抽象组合在一块,最终形成这么一个构思。这个是一个设计方案,这个是合成最终在建的过程中,材料之所以选红砂石,跟当地的彝族火把节,对火的崇拜,从文化理念上形成一些观念。这样的话,我就不仅仅是一般的普通的办公建筑了,而是有一些文化内涵,有一些地域特色的展示。
(4)德宏州的综合艺术楼
这个也是属于德宏州示范的综合艺术楼。在艺术楼里面,吹拉弹唱,有舞蹈、健身、书法、各种民间工艺的要组合在里面。德宏州是景颇族和傣族两个主体民族,但凡我们一做民族的,包括做世博会室外展厅,26个民族一个不能少,像这种两个主体民族,你只做傣族的或者是景颇族的,也不行,领导们不好摆平,得双方考虑,建筑它就是一种艺术楼、综合楼的建筑,里面的空间高矮有变化,怎么结合在一起?又是正对着大门的建筑,他就是这样色彩、造型上,傣族的、景颇族的标志,甚至一些标志图案有机的融合在建筑立面。
(5)民族地方中学校园
同样的,在这些民族地方的一些中学校园里面,这些色彩屋顶、造型,做一个学校,学校的空间是常规的,建筑上的规范,但是在不同地方做,不同的有一些要求。热带的、架空的处理,这些色彩上的一些匹配,总的是把地域、民族、文化这些特色有限的展现在里面。
腾冲一中,校园风貌整治,同样这个地形里面,他就在来凤山,当地有一个山叫来凤山的山麓,怎么结合这个引凤来彝,他又是汉文化在腾冲边地,一个凝聚点,特别是中学,又是培养文化人的,肯定要从这个环境里面,潜移默化的彰显一些文化的特色,这也是做的一些思考。当然这个更多的是中国汉
文化、传统文化相关的一些理念来进行,最终出来的是整个效果,不同的建筑,彼此各有各的空间要求,但是从色彩应用上,一些细节上,或者建材上,都有一些呼应。
(6)云南民族文化宫
这个是现在一直做的云南民族文化宫,当时作为民族博物馆只想在内部怎么增加一点,因为原来的民族博物馆是一种静态的展示,还有一些民族的节日、节日庆典活动,他们希望要建一栋文化交流活动的场所。最后扩展到什么?从一开始的投标项目,内部的,现在变成云南省的10+2的重点工程,投资从几千万到现在的6个亿,一直在做,也是从本身是云南省的,最后到国家民委,一直在扩展,省发改委把它按6个亿的规模在做,就在现在民族博物馆旁边的一块地。当时做的时候也是有一些云南民族怎么来彰显的思考。包括现在的民族文化岁月、民族文化精品、一体两议很多理念,和云南本土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建筑文化宫的功能空间要求,因为他要有一个国际交流文化中心,有一个研究民间工艺的文化传人的展示区,这些怎么组合在一块?还要前面有一大个民族节日的活动广场,这些都是从专业上的系统思考。
(7)西双版纳大剧院
西双版纳大剧院的构思,因为本身传统的建筑在这种西双版纳司空见惯,怎么把局部的东西跟现代的这种剧院结合起来?还有傣族心目中的对莲花的观念的结合到我建筑形象里面?空间他就是一个大的影剧院布置,最后出来是这么一个效果。既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现代的一些时代建筑的空间展示。这个是一个夜景,要展示的就是这些民族文化的东西,民族歌舞,作为西双版纳东南亚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展示。我想这个是从我们建筑专业上,怎么去发觉民族文化传统元素,怎么把这些传承基因结合到现代建筑做的一些思考,来供大家提升。
(四)小村落的保护
对于小村落的保护,我们也曾经做过一些。1.香格里拉峡谷村
比如说这个香格里拉峡谷村,他当时提出是要做一个藏族文化生态村的示范,这个村如果大家去中甸,从中甸老城去它的旅游景点,叫皮达海,中途要在这里吃饭,旅游高峰期可能每天会有5、6辆大巴车甚至7、8辆在这里停靠,你想三四百人要吃一餐中饭。这个村你无序的去扩展肯定不行,有限的保存他耕地、山林这些街道、河流,再加上藏文化的很多东西。通过这样综合处理,包括大地的景观,这些河流、帐篷等等,进到里面去几个主景,都是用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处理手法,这些指路牌小景,用的材料也是地方的石块,形态都是跟藏文化有关的。包括它的一些藏族文化这种展示中心,也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最后方案真正建出来是这种效果,这个村子08年获了一等奖。当然建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遗憾,因为原来规划的时候,这些路面可能是一些自然的石块铺地,但是修地的过程中,为了
省事,全部是柏油,铺得很光洁,乡土的味道差一点。修这个水道也是图省事,没有变化,一天拉通,按理说有些地方宽的可以扩展一点,堆这些马尼堆的东西一个样子,没有原来的高矮胖瘦变化,这个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不到位、控制不了,他自己有一些省事的做法。包括这个六字真言柱做得太瘦了,字跟字中间没有缓冲,从我们角度上来说,没有达到更理想的状态,还可以再粗、高一点。
至于说它的外装,这个倒是当地的传统做法,做出来就是藏味很浓的,这些唐卡、装饰、转经筒一摆,还有这种红白相间的色彩,内部的装饰一做,都是藏文化的东西。
2.罗平县旅游地产项目
这个是罗平县在他城郊的一个旅游地产项目,政府给了一些政策让他来开发,但是要作为布依古镇的一个文化展示中心,在结合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也是从民族这些传统建筑中去找一些要素。它的屋顶造型、门窗做法、甚至一些吞口、墙面的处理,整体的、局部的、材料的、纹理的,通过这样去处理这么一块,当然重点是中间这一块,它的布依风情怎么来展现?所以结合水面的处理,做的是布依族的一些考虑。
3.从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中借鉴创造
其实在新农村新民居里面,同样要盖农村住宅,因为传统的是这种土掌房的、平顶、带坡的,我们在新做的时候,可以把这些造型元素、图案的符号跟土掌房做在一起,跟传统有一种文化的关联。但是,我们是新建的民居,而不仅仅是前面的傣族一样的,瓷砖一贴就做上去,这样跟环境结合得好,跟它的传统有一种关联,但是不是说去复制传统,都是一些新民居。
比如说像这种是传统的村落,它的这种结合山地退台的处理,我现在在现在联排式集合住宅里面也可以采用一些平台的处理,我的一些露天花园,每家每户的,还有一些邻里关系都可以融入这里面去。
4.芒市为民路沿街建筑立面亮化美化
这种是作为城市已有的街道整治。这个街区是不同时代建的各种各样的风格的建筑,有办公的、居住的,时代有70年代、90年代,但是要去彰显所谓现代地方城镇特色的城镇化,叫灯光量化、广告标准化、建筑特色等等。在德宏州,同样这条街是景颇族风格的,就把景颇族的很多要素组合起来。比方说原来这些都是一些现状,通过一种整治,让他配合城市街道的灯光、绿化、广告牌的统一,我们在处理的时候,这种叫穿衣戴帽,我不去改造它的主体结构,仅仅是做一些表面的造型或者是一种材料、色彩、纹理的处理,他原来的挑出来的,或者蓝玻璃、绿玻璃,统统就是一种,在局部加了一点,既不影响原有窗子采光,但是从整体效果上保持它的特色,但是又反映出这是景颇族的风味。
5.旧房改造
旧房改造的也是,这个在滇池入口,这也是原来的酒店,最后改成德宏驻昆办,也是做了一些思考,主体结构没有变,关键是做这些所谓的景颇族、傣族他认可的外形处理。在城市这种美化、亮化,这也是一种方式。
五、结束语
上述这些做法,我们讲你去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特色城镇,传统的这些村落,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民居形式、古建筑等等这些建筑文化遗产,实际上最终是保护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你到了傣族水乡,到了什么山寨,这个是一种建筑文化的多样性。我们保护的终极目标其实是留住一种历史信息,他原来是这样的,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这种效果。我把这些效果,物质要很好的传承下去,要给这个工作从政治意义也好、经济意义也好,文化意义都有它的一些特殊性,从旅游角度,别人来看也是看这些东西,不同于城市的,不同于其他省份、地区的,特别是在这里面,很多一些民间智慧、民间经验,跟现代的低碳的、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结合在一起考虑,这样的话,在当前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这个历史时期,如何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这种综合协调发展,使各个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多样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我们觉得这个是关乎云南民族文化两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从建筑这个行当,从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等这些,都是围绕怎么打好这个文化牌。
6.创新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传承机制 篇六
廖达凤
2012年第10期 ——文化建设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题中应有之义。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宜昌市作为全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多年来注重加强对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有效解决了宜昌民间文化普遍面临的“艺人故去、艺术失传”问题,有力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民间文化传承人在保护民间文化资源、传承民间文化技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宜昌市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
一、健全传承人发掘机制,壮大民间文化传承队伍
民间文化艺术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对传承人现状进行系统调查评估,是对民间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首要条件。近年来,我们着力建立起民间文化传承人发掘机制,详细整理资料,为更好地保护和扶持民间文化传承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1、调查摸底。为了全面掌握宜昌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和民间文化艺人整体状况,我市成立了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牵头组成一支300名文化工作者参加的民间文化普查队伍,按照“不漏掉一个艺术门类、不漏掉一位民间艺人”的原则,普查员深入全市900多个行政村,对2000多名民间艺人开展专项普查,搜集整理出民间文化传承人详细资料。枝江市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户打造成发掘民间文化人才的“基地”,常年对传承人资料进行“驻点式”搜集整理。西陵区与三峡大学合作,加强对传承人的资料收集、组织申报、科学研究工作。
2、评定命名。在市文化局设立民间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传承人评审命名工作,出台了《宜昌市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评选和命名办法》,明确了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申报条件、评审命名程序以及具体要求。评审命名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为民间文化传承人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3、登记建档。市政府拨专项经费建立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全市命名的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建立个人档案,对传承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艺术特长、艺术成果等进行登记造册,采取录音录像方式对他们传承的文化艺术进行分类采录,现已形成视频素材总量达12.5T,图片数据500G,文字材料2G。经过多年的发掘整理,全市现有314名民间文化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0人;2470名优秀民间艺人;有各类民间文艺表演队400多支,人员近2万人,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健全传承人扶持机制,激发民间文化传承热情
在发掘整理民间文化传承人资料过程中,针对部分传承人年龄较大、生产生活存在程度不同的困难,宜昌市建立起民间文化传承人扶持机制,对他们进行资助和帮扶。
1、政策上给支持。市里制定了民间文化保护、奖励、资助系列政策,政府每年拨专款10万元,用于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和扶持传承人。设立了“民间文化高龄传承人扶助金”,定期向 65 岁以上患病的或受到意外伤害的各门类优秀民间艺人发放扶助金。宜都市对被评定为省级以上的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制定了《县级领导联系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制度》,规定副县级以上领导每人联系2名以上优秀传承人,近两年来共联系100多人(次),并解决民间文化保护经费近10万元。
2、生活上给照顾。多年来,宜昌市坚持对民间文化传承人在生活上进行关照,为部分生活困难传承人办理了低保,为年龄较大的民间艺人实行免费体检。如为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办理了保险、按月发放生活费,为“首届世界民间艺术大师”丁开清解决了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设立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养老基金,支持企业出资为刘德方修建住房,每年为刘德方发生活费1万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将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安排到敬老院养老,夷陵区将原生态“农民兄弟”歌手王爱华、王爱民破格招入区文化馆,为他们解决了事业编制。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全市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较好解决了民间文化传承人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他们保护传承民间文化的积极性。
3、政治上给待遇。宜昌市不仅为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评职称,还在政治上给身份、给待遇。丁开清、王爱华以及“巴山舞之父”覃发池等优秀传承人当选为县市政协委员。随着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些传承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多方奔走,使得民间文化得到了更好保护和传承。丁开清当选为宜都市政协委员后,积极向外界推广青林寺谜语,使青林寺谜语村落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全国众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部分民俗专家以青林寺谜语为样本,深入研究中国民间谜语。青林寺谜语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健全传承人培养机制,推动民间文化传承有序
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不断传承,是对民间文化最好地保护。宜昌市为传承人建立传承基地,支持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使得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
1、支持带徒传艺。宜昌市充分尊重民间文化艺术口传心授活态传承规律,设立了“优秀民间艺人奖”、“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全市已举办7次“民间艺术师徒大赛”,对优秀师傅和优秀徒弟给予奖励。近年来,表彰了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德方、巴山舞传承人覃发池、宜昌丝竹传承人杨龙洲、南曲传承人覃远新等20多名优秀师傅,为他们颁发了奖证、奖牌和奖金。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许多优秀传承人带徒传艺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如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建立资丘镇民间文化艺术团,招收45名土家子弟,精心传授撒叶儿嗬舞。在师徒共同努力下,撒叶儿嗬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受到观众的喜爱,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人会跳撒叶儿嗬舞。
2、建立传承基地。依托各县市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和民间文化传承协会的力量,建立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长阳、五峰、枝江、宜都、兴山等18家传承基地,为传承人传授技艺提供了传承场所。传承基地分专业、普及和生产三种类型,板凳龙、宜昌堂调等专业型传承基地有学员5人,巴山舞、撒叶儿嗬、三音歌、吹打乐等普及型传承基地有学员20多人,制茶、纳布鞋、冲菜制作等生产型传承基地有上百人在学习,其中远安“冲菜制作”传承基地有学员200多人,五峰“采花毛尖制茶技艺”传承基地有学员300多人。
3、推进课堂教学。与国家民委、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宜昌市在部分学校开展“民间文艺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聘请宜昌丝竹、土家打溜子、南曲等国家和省级优秀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教学,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南曲传承人覃远新、都镇湾故事传承人刘为芬、长阳山歌传承人杨运实、兴山民歌传承人陈家珍等一批优秀传承人走上学校讲台传授技艺。目前全市有5个县市区把民间文化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6所中专职校把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有近5万名学生会喊山歌、唱南曲、演花鼓戏,学校逐渐成为培养新一代民间艺人的重要载体。
四、做到“三个结合”,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创新
宜昌市注重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增强艺术感染力,让他们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与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在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宜昌市都要举办大规模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传承人将山歌、龙灯、狮子、采莲船、板凳龙、花鼓戏等节目搬上舞台,让更多的群众领略到民间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如巴山舞传承人覃发池对巴山舞的动作、音乐、表现形式等进行了革新创造,形成简洁明快、轻松活泼、易学好跳的大众舞蹈,深受群众欢迎。国家体育总局把巴山舞列为广场健身舞向全国推广,目前宜昌每天跳巴山舞的群众达数万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2、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积极为民间文化传承人提供良好创作环境,引导传承人积极参与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生态文明村镇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许多优秀传承人用故事、谜语、山歌、楠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倡导农村文明礼仪新风,促进乡风文明,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村文明和谐程度和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如青林寺谜语村创作出版《廉政乡音》、《计生谜语》、《青林寺迎奥运谜语集》、《电力设施谜语》等谜语书籍,让青林寺谜语以特有的魅力渗透到各行各业。用廉政谜语教育干部群众,讲计生谜语传播生育文明新风,创作的民兵谜语已成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通俗教材,电力谜语引导居民自觉保护电力设施。
3、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随着宜昌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传承人与旅游景区“联姻”。三峡人家风景区邀请王爱华、王爱民兄弟到景区唱山歌,车溪风景区建立毕兹卡民俗表演村,土家山歌传承人王纯成、土家哭嫁传承人蔡佩到景区表演,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有的传承人组建了民间艺术团,长期坚持商业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覃发池组建的歌舞演出队到全国各地演出3000多场,收入过百万元。在传承人的带动下,全市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创新,部分手工技艺转化为生产力,依托产品走向市场,采花毛尖茶、三峡奇石、步步升布鞋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1年,采花毛尖茶年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五峰及周边地区茶农10余万户增加收入,昔日传统制茶手工艺,如今变成富民大产业。
宜昌市通过多年对民间文化传承人持续不断地保护、扶持和培养,促进全市民间文化不断发展繁荣,文艺创作队伍活力迸发,文化精品成果丰硕。全市共有30件文艺精品获得全国性大奖,有8件作品连续7届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3届获全国“群星奖”金奖,两届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奖山花奖;有145件文学作品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长阳、兴山、枝江、秭归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阳、宜都、当阳、夷陵区、秭归5县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7.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七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江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地杰人灵,文化厚重。 历史上出过9个尚书、240多名进士。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之一的国家AAAAA级景区江郎山,古镇廿八都,以及清漾毛泽东祖居地,保安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2]。婺剧于清朝中后期传入江山民间,传入后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变脸”、“耍牙”等招牌技法,江山婺剧也以此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一、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婺剧扎根于农村,发展于农村[4]。婺剧在江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喜爱者众多,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江山婺剧仍得以较好的传承,并深受当地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重视。
为切实做好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江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2007年,江山市成立了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婺剧促进会,以抓普及、抓挖掘、抓精品为手段, 切实承担起江山婺剧传承、振兴、繁荣的职责。并在多个小学、乡镇开展婺剧传承基地建设,组织婺剧团老演员现场授课,推动婺剧艺术在青少年及农村中的传承和普及。同时开通江山婺剧网,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爱好者展示宣传江山婺剧文化,传递交流婺剧信息,扩大江山婺剧影响。
2008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江山婺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和众多传统戏剧种类一样,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江山婺剧也面临着电视、电脑游戏、互联网娱乐等等或传统或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的挑战和挤压。 而且,受限于地区局限性,江山婺剧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老化、师资力量缺乏、支持资金短缺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山婺剧更好的发展壮大。
(一)从业人员老化
江山农村目前活跃着150多支农民吹打班,多为婺剧的业余爱好者自发组成。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民间爱好者中, 年龄最长的已79岁,50至60岁之间占多数,30岁以下的则廖廖无几。这充分反应出婺剧在普通群众中影响力的弱化趋势,年青一代中喜欢婺剧、愿意投身其中的日趋减少,婺剧有群众基础流失的危险。
同时,在更专业化的演出团体中也面临着人才断档、后继乏力的窘境。以成功参演过2010年戏曲春晚的江山婺剧团为例,现有在职事业编制25人中,40岁以上的22人, 40岁以下的仅3人,年龄均已到或超过了最佳表演期。这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陈出新和艺术精品的打造,也间接地限制了影响力的扩大。
(二)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在全市农村仍拥有许多婺剧戏迷、票友,凭着对婺剧的一份执着的热爱,他们经常唱、奏婺剧,婺剧已融入生活,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手段。然而多年来,这些婺剧爱好者大都是自发地开展活动,虽然有些单位设立了婺剧传承保护基地,但限于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只能针对少数人开展专业培训,无法在更大范围开展专业指导,满足更多人群提高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能的需求,也因此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婺剧向更多人群的渗透和潜移默化。
(三)资金支持短缺
婺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举办培训班及学习交流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撑,然而目前婺剧传承保护尚未有政府投入的专项经费保障,依靠民间自发力量仅能勉强维持。这不但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广,更不利于婺剧新一代的培养。
三、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反思
(一)传承和创新并举
在江山农村一批婺剧传承人出于对婺剧的热爱,利用空余时间义务带学徒,手把手地传递技艺,毫无保留地指导学员,在婺剧的道路上默默奉献着。但这些前辈大都已年过花甲,很多人健康状况堪忧。婺剧是视觉和声音的艺术呈现, 它的魅力来自于演员的活生生表演,对江山婺剧的保护首先是要对这些宝贵的婺剧传承人的保护。要深入挖掘建立现存的农村婺剧传承人名录,一方面要关照传承人的身体健康, 尽可能的延长其艺术生涯,培养婺剧接班人和爱好者;另一方面要整理收集传承人保存的婺剧曲谱、掌故,并利用影视设备在传承人现场演绎时同步摄录,以免遗失婺剧经典。
同时也要利用江山婺剧团等专业剧团的人才优势,在保留传统特点和技艺的同时,向京剧、越剧等发展良好的剧种学习,探索创新婺剧曲目,不断创造出符合当下社会特点和人们普遍审美需求的新曲目、新技艺,推陈出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
(二)校园和农村同步
江山婺剧是极具江山特色的传统文化代表,它的传承需要更多青少年的参与,才能厚实基础。可以通过“婺剧进课堂”等方式,将婺剧作为学校选修课或兴趣班,与音乐课深度结合,在中小学生心中撒下婺剧的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集中专业培训,培养婺剧在校园的师资力量。
另外,要加强婺剧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和市场培育,通过举办婺剧卡拉OK大奖赛、民间婺剧戏迷联欢等活动,推动婺剧的传承与普及。同时,定期邀请婺剧专业人员下基层、 进农村,与农民面对面的开展培训辅导,加强农村现有人才的学习交流和技艺提高,同时吸引农村年轻一代的兴趣,不断扩大和坚实群众基础。
(三)政府和民间呼应
婺剧的传承和发展不但要民间自发的投入,更多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投入。作为江山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江山婺剧应该成为一项地方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在资金、 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成为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工程。具体可在三个方面做努力:一是将江山婺剧传承保护经费纳入正常性财政预算;二是增加江山婺剧非遗专项投入,保障婺剧传承基地有效运转;三是由于江山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涉及到宣传、财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乡镇,婺促会应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协调督促各部门、乡镇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四、总结
8.“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八
关键字: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保护
一、侗族大歌涵义与分类
(一)侗族大歌的名称及涵义
侗族大歌,名称取自侗语“嘎老”[Gal Laox ]或“嘎玛”[Gal Mags]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音乐工作者把侗族民间多声歌(合唱歌曲)—“嘎老”,译作“侗族大歌”,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什么是“嘎老”,尹庐慧在《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一文中,根据三个不同范畴的涵义,将其分为广义、狭义以及本义三种。尹庐慧认为,广义上的“嘎老”,即“侗族大歌”,是侗族所有多声部民歌的统称,具有低音、高音两个声部,有时出现三个以上声部的特征。狭义上的“嘎老”,是指在特殊礼俗场合,异性歌班在鼓楼里对唱的歌。本义上的“嘎老”,也叫“鼓楼歌”。在民间传统中,人们给歌曲分类并非像很多专家那样以“是否多声部”为标准,而是以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是否有乐器伴奏等等来分类。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专家学者将“鼓楼大歌”划分为“侗族大歌”的一种, 其实不然,在黎平侗族大歌又称“鼓楼大歌”,两者并非从属关系。
(二)侗族大歌的分类
大歌是侗族多声歌的总称,不同领域的侗人根据大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等来对大歌进行不同的分类。在黎平,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1、嘎所(声音大歌)。这种歌以强调声音的优美、旋律的跌宕为主,以显示旋律为主,歌词一般较为短少。“嘎所”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其标题(题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蝉歌》。2、嘎嘛(柔声大歌)。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特点是歌词多,拖腔部分比较短,旋律有的缓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活跃,如《装呆傻》。3、嘎想(伦理大歌)。这是一种以劝教戒世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歌词以称颂或讽刺为主要手段。重要曲目有《父母歌》。4、嘎吉(叙事大歌)。这类大歌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是侗族曲艺“多声说唱”的一个品种。以单人领唱歌词,众人集体以在持续低音上唱一个固定衬词为其主要表现方式。典型的“嘎吉”曲目多以故事主人公名字命名,如《元董之歌》。
二、侗族大歌生态环境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一)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都说明了人是因外界事物而引发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又通过思想感情进一步激发音乐的创新动力。
在侗乡黎平,“知了”土话称“蝉”,非常普遍,尤其是夏天随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叫声,侗族歌手们就是受其“夜哟夜哟”的動听的声音所感染,于是摹仿着哼唱,当摹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流传开来。除此之外,著名的“金蝉歌”,基本旋律和衬音也都是直接模仿蝉鸣和各种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使歌手们对周围那富有乐感和节奏感的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从而在本能下无意识的去模拟大自然的这份神秘,最终化成了一串串动人的音符。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 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论正好印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二)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
黎平侗族大歌在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下,将歌唱精髓体现于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生活与生产文化、社会制度文化中,在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上,无不与其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侗族大歌是当地人传承本民族祖训、传说、恋爱、丧葬、祭祀等民俗文化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
侗族大歌自宋代形成以来,经过明代的后500余年的发展,是侗族人民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表达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在黎平,凡是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客人时,侗乡人会在鼓楼进行“鼓楼大歌”表演,以表示最诚挚的庆祝与欢迎;在邻里结婚走访时,会唱起拦路歌、敬酒歌、敬茶歌、送客歌,以表示热烈的祝福;在男女恋爱时,会用“行歌坐夜”等方式,来表达双方真切的感情。侗族大歌起源于生活,歌唱于生活,只有活在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侗族大歌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侗族大歌”。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一)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现状。
“传承”一词尤其针对非物质文化,这是必须由人来延续的“活的文化”,这种世代相传离不开社会环境和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在侗乡黎平,“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师徒传承,指徒弟拜师学艺的一种传承手段,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第二,鼓楼对歌,指男女歌班在鼓楼对唱侗族大歌的传承形式,这是一种较为悠久的传承方式。第三,文艺表演,指由当地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伍,是在新时代环境下诞生的一种传承方式。第四,学校教育,指将侗族大歌带进课堂的一种传承方式,也是民间民族文化进校园保护模式的一种体现。
在传承的过程中,“侗乡黎平”采取多种方式对侗族大歌进行保护。目前,对于贵州省文化保护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社会调查与集成出版的静态保护模式。二是,双语教学模式。三是,民族文化艺术之乡模式。四是,博物馆及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五是,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六是,名录等级保护模式。七是,古镇名寨的保护模式。在黎平,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与时俱进、多样发展。在侗族大歌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同时,黎平地区多所学校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实行双语教学模式,全面开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实践。除此之外,自1999年,黎平县《侗族民俗活动保护办法》,以尊重和保护侗族人民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六月六日、八月十五等节日(农历)开展侗族大歌的相关民俗活动,以及每年举办侗族大歌演唱交流会等方式来对歌队予以奖励。同时,在黎平县岩洞镇岩洞村建设侗族大歌保护、考察基地,对侗族大歌在当地的创作、流传、演变情况进行定时、定点的考察,并适时组织大歌歌师的交流和培训。总之,目前黎平侗族大歌的保护是动静结合,还通过互联网、微信等现代传承方式来体现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
(二)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句话简单清楚的概括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于侗歌。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侗族大歌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培养音乐思维与创作有着重要意义。侗族大歌的音乐风格与素材选取方面都体现出古代人们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的艺术理念,反映出古代歌唱者追求修身养性的生活理念。在取材方面,黎平侗族大歌具有给予和谐发展的内涵,所具有的音乐欣赏价值也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象征。同时可以拓宽音乐欣赏家的视野,培养音乐欣赏家的音乐鉴赏能力。黎平侗族大歌具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它将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激发现代音乐家的创作灵感,促进现代音乐的健康持久发展,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一种听觉享受。
传承黎平侗族大歌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德育与重建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不应该作为人民怀旧的一种形态,而是要融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来。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既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也要保留我们的传统文化。黎平侗族大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帮助人民领悟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唤醒对传统生活的记忆。黎平侗族大歌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表演方式、歌曲内容、音乐价值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其文化传承也表现得较好。这是我们学习借鉴在当今社会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并持续发展的宝贵机会,也是黎平侗族大歌为传统民间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社会关注的表现。我们要能够学会从传统民间音乐中汲取创作灵感,发挥创新思维,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重塑,在保持其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一文化传承下来,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卉. 论侗族大歌的历史演进及人文生态保护[J]. 音乐创作,2010,03:126-127.
[2]潘永华. 侗族大歌传承现状分析[J]. 民族音乐,2009,04:50-51.
[3]乔馨.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黎平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邓敏文. 当代侗族大歌的生存之路:保护、传承与发展[J]. 广播歌选,2012,02:64-66.
[5]龙昭宝,郎雅娟.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6]杨春霞. 试论侗族大歌的分類及其艺术特征[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05:159-160.
[7]尹庐慧.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8]马芳芳. 侗族大歌歌师的生存困境与出路[D].中南大学,2010.
【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推荐阅读: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09-27
民族文化传承10-02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12-05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6-20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07-24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06-17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07-15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08-22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论文10-09
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征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