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2025-01-07

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共8篇)

1.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篇一

消防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第一条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须严格遵守消防监控中心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和集团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熟练操作消防监控设备;

第二条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须爱护消防监控中心的设施;定期打扫监控中

心的卫生,保持室内清洁;

第三条消防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次不应少于1人,管家部

消防主管应每月制定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值班表;

第四条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提前10分钟上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接

班人员未到岗时,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第五条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按时上岗,值班期间不得脱岗、替岗、睡岗,严禁值班前饮酒或在值班时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严禁接打与工作无关的电话;

第六条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确因特殊情况,应提

前向直接领导请假,经批准后,由指定人员代替值班方可离开;

第七条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后,持

证上岗;

第八条消防监控中心实行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消防监

控中心;严禁随意触动设备,因维修、维保及检查等原因进入消防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须做好出入登记;

第九条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须如实填写监控记录,不得漏填、乱填、涂改,并定期归档监控记录;

第十条消防监控中心应设置一部外线电话,配备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灭火器

等消防器材,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第十一条公司须指定专人定期向消防监控中心提供总值班计划表及值班人员的姓名、联络方式,保证信息准确有效;

第十二条消防监控中心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严禁堆放与设备运行

无关的杂物,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

第十三条监控设备报警或发生突发事件时,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须严格按照

突发事件处理程序执行;

第十四条消防监控中心各类监控设备、监控记录资料未经主管领导及分管副总

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查看或拷贝;

第十五条 消防主管须监督消防监控中心值班情况,检查值班人员值班记录、在岗情况,安全品质部须将监控中心的管理纳入重点检查项目。

2.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数据信息中心,电源监控管理,电力监控仪表,导轨式安装

0 引言

“节能减排”目前已成为衡量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电信、银行以及大型企业业务的扩展,庞大的数据中心所带来的管理维护费用和不断攀升的电费已成为企业主管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数据信息中心基于导轨式安装电力监控仪表的电源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触摸屏、单相或三相交流信号采集单元、互感器构成,能对数据中心电源进行实时采集,并显示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和电能。

1 系统方案

1.1 电源监控配电方案

电源监控系统由DTSD1352-H、DTSD1352、ADL-300EL监控仪表及TPC7062KS触摸屏组成,典型一次图如图1所示。监控仪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1.2 组网结构图

系统采用三层网络分布式结构,子站直接由人机界面TPC7062KS屏进行监控、采集现场仪表数据,电源监控组网结构图如图2所示。

2 电源进线监控

电源进线监控由触摸屏与DTSD1352-H组成。

2.1 触摸屏

触摸屏采用昆仑通态7英寸屏,型号为TPC7062KS,工作电源为DC 24V/30W,主要功能是及时将各仪表采集到的数据动态显示到人机界面,报警或报警数据存储上传,以及实时、历史报警显示等。

监控系统主要检测电流、电压、功率、电能、母线谐波数据,及各个支路的分合状态。显示方式以数字显示、折线图、条形图为主,监控系统界面如图3所示。

2.2 母线电参数检测仪表——DTSD1352-H

母线电参数检测仪表不需要工作电源,功耗不大于3W;电压信号输入,0~300V/50Hz;电流信号输入,一次电流80A以下直接输入,80A以上二次输入0~5A。该仪表主要功能有测量常规的三相交流电量,如相电压、线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分相与合相)、无功功率(分相与合相)、视在功率(分相与合相)、功率因数(分相与合相)等;电能有四象限,包括吸收有功电能、释放有功电能、感性无功电能、容性无功电能;测量电压、电流2~31次谐波分量及总谐波含量、电流K系数、电压波峰系数、电话波形因子及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等,用户可以方便地对供电电网质量进行分析。

DTSD1352-H在电流小于80A时可直接接入,不需要经过电流互感器,其二次原理图如图4所示。

3 支路监控

3.1 大电流分支回路监控仪表——DTSD1352

大电流分支回路监控仪表主要监测电流大于63A的回路。该仪表可用于1个三相回路中也可用于3个独立的单相回路。其它监测功能和二次原理同DTSD1352-H。

3.2 小电流分支回路监控仪表——ADL-300EL

小电流分支回路监控仪表主要监测电流小于63A的回路。仪表工作电源为AC 85~265V,功耗不大于2W;电压信号输入,0~300V/50Hz;电流信号输入,二次输入0~50mA。该仪表主要功能有测量常规的三相交流电量,如相电压、线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分相与合相)、无功功率(分相与合相)、视在功率(分相与合相)、功率因数(分相与合相)、有功电能及无功电能。该仪表可用于三相回路中也可用于3个独立的单相回路。

ADL-300EL支持0.05A电流信号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接地。用于三相回路的二次原理如图5所示。

4 结束语

3.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 骨科外来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监控实践

骨科外来器械是由器械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以满足开展新型手术的需要。由于这些器械频繁传递于各医院,无法保证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给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卫生部2009年4月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310.2的规定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灭菌[1]。遵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对骨科外来器械的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顺利开展,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随着骨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复杂的骨科手术在临床广泛开展,这些复杂高尖的手术需要新型的手术器械来配合完成。由于这些器械更新快,价格昂贵,不作为常规配备,是由医院器械公司负责提供使用。2009年7月以前,由于设备条件有限,工作人員对骨科外来器械的消毒灭菌意识薄弱,不够重视。做法:骨科外来器械送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接收查看外来器械的质量、数量、清洁程度(肉眼观察下无明显污染的视为合格),专用登记本登记后随即打包送供应室消毒灭菌。2009年7月后,将所有骨科外来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从接收、消毒、灭菌、监测等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骨科外来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前的背景分析

器械的清洁度欠佳:器械公司的器械因在多家医院频繁使用,由于周转时间紧张,器械使用后不能得到充分的彻底清洗就已送到手术室导致器械的清洁度欠佳。

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下降:手术医生常因手术中发现器械准备不足或器械清洁度不够,认为手术室护士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下降。

器械准备不足,影响手术进行:手术医生根据手术方式提前1天通知器械公司送器械,器械公司人员经常因为业务繁忙不能将器械提前送到手术室,导致因时间紧迫,没来得及仔细检查,常到手术中才发现器械型号不合适或器械缺少,临时让器械公司送过来,再消毒灭菌,耿误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性。

手术感染率增加: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欠规范,器械的准备不足导致手术时间延长,这些都是导致手术感染率增加的因素。

骨科外来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规范接收流程:根据手术需要,择期手术要求手术医生提前1天通知器械公司将手术所需的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由手术室,供应室及器械公司人员共同核对相关信息,并在清单上签名。核对信息包括: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器械的数量、质量、型号、公司名称等。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处理。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一本外来器械接收登记本。

规范清洗流程:器械清洁是灭菌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器械清洗不彻底,手术器械上残留的有机物会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接触,从而影响灭菌效果[2]。因此器械的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骨科外来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后严格进行清洗,清洗流程如下:分类→超声机清洗→人工清洗→上机清洗→(机中已含有消毒液及多酶)。

检查与包装:包装重量要求不超过7kg,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而外来器械体积大,器械多及器械灭菌包装盒的问题是导致高湿包率的两个主要因素[3]。现改用金属灭菌篮筐,器械底下垫1块治疗巾,能明显减少湿包的发生。

灭菌与监测:骨科外来器械的灭菌方式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能高温的可选用低温灭菌方式。每包器械应进行包外及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且结果阴性才能放行使用,并做好记录。我院使用的是快速生物阅读型作生物监测,3小时可出结果。如遇急诊手术或特殊情况需提前使用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第5类化学指示物,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效果应及时通知手术室,并做好补登记录,以备质量追溯。

完善使用后记录:根据WS310.3-200p中要求,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的记录保存期≥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期≥3年建立可追溯制度完整的记录可真实准确反映每个含有植入物的灭菌装载的运转状态,保证记录具有追溯性。植入物标签1式2份,1份黏贴病例,1份消毒供应中心存放。所有文件记录应进行保留,作为内部质检和必要时举证之用。

讨 论

以上根据2年来将骨科外来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概述,从上面概述可以说明骨科外来器械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4],所以要重视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随着骨科手术的突非猛进及骨科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室护士必需做好自身鞭策,需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1-6.

2 孙月红,张宝英,杨金玉,等.手术室外来器械植入物以及跟台人员的管理对策[J].天津护理学杂志,2010,18(3):155-156.

3 赵筠,易江陵,伍红炉.租赁手术器械灭菌湿包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0):1233-1234.

4.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篇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形势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运行值班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新的隐患。随着“大运行”模式的推行,从35kV ~ 500kV的变电站均开始实行无人值班,将运行监视的任务落在了监控中心。一个监控中心管辖的变电站数量由原来的最多十几座变成了现在的几百座,监视信息量猛增了几十倍。行话说:监控是变电站的窗口,是调度正确处理电网事故异常的“眼睛”,因此,监控人员对监控告警信息的及时发现和准确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名词解释

1.1监控中心

具有远方遥控、遥测、遥信、遥调、遥视等功能,管辖若干个操作站,负责所管辖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和远方遥控、遥调操作;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接受调度命令,负责执行或转发至操作站。

1.2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监控运行的技术支持系统,提供了适应监控所需的信息分层、责任分区、间隔处理、操作防误与闭锁等多种功能。

1.3实时告警信息

监控系统实时告警信息是指变电站设备在运行参数越限、设备异常、状态变化等情况下在监控实时告警窗上显示的信息。一般分遥测量越限、保护信息、SOE信息、遥控记录、遥信变位、通讯状况等。

2 现状分析

2.1 监控中心实时告警信息状况调查分析

以本供电公司为例,220kV及以下变电站原来均采用“集控站”运行模式,集中监控的变电站数量最多的为12座,最少的才2座;总信息量最多的为8000多条,最少的为1000多条;平均每日上送的实时告警信息最多为2600多条。原先的48座变电站分属11个集控站,累计日平均上送信息为18600多条。在雷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短时间内上送的信息量更是剧增。

2.2监控人员现状

监控值班人员由原先各站总和的每值11人减为目前的监控中心每值3人。即现在必须由3人完成对48座变电站正常日均信息18600多条的监盘任务,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监控任务更是成倍增加。

2.3 新的运行管理规定对监控人员的监控要求

调度规程规定:一次设备发生故障,监控中心应在5分钟内将事故发生时间、现场天气、发生故障的具体设备及其故障后设备的状态、相关设备潮流变化情况汇报调度,并立即通知操作站赶赴事故变电所。操作站人员现场对一、二次设备进行检查后,在15分钟内再次向调度汇报现场检查情况、处理意见和应采取的措施等,有集中监控的变电所通过监控中心汇报。

3 提高实时告警信息监控效率的措施

3.1将告警信息分层分区分类上送至实时告警窗,以便监控人员有主次地查看,快速做出判断,及时进行汇报

针对监控 中心管辖 变电站从35kV ~ 500kV,电压跨度大,各级调度要求不同的特点,将变电站按电压等级划分为3个子责任区:500kV监控责任区、220kV监控责任区、110kV及35kV监控责任区,切换至某一子责任区后,在实时告警窗上仅显示该责任区内的变电所的信息,必要时可以由3名监控人员各负责监控一个责任区。

同时,针对操作站为集中管辖一地区的变电所而建,当某一地区天气恶劣,致使该操作站所属多座变电站事故异常较多,需进行重点监控的情况,以操作站为单位,每一操作站设一子责任区,将变电站数量进行分解,这样,最多的一个操作站管辖的变电站也只有12座,为总数的四分之一。

这样的分层分区设置,只需通过监控人员的简单切换即可完成,组拆灵活,而且每个责任区总遥信量最多为13000多条,只占总数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原先的“集控站”模式下的监控。

为了在事故异常情况下,监控人员能快速地从大量告警信息中找出最重要的先汇报处理,将告警信息按照重要程度和运行需求进行分类处理,使其上送至实时告警窗的不同页签,配以颜色和语音进行区别报警。在变电所信息导入之初,即将遥信信息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事故信息、异常信息、越限信息、变位信息和告知信息。

其中事故信息最为重要,因此不仅配置醒目的颜色,还配置语音音响,且只有在监控人员进行信息确认后才停止语音报警。当事故跳闸时,利用事故推图直接定位相应的报警信息及进入该变电站主接线图,以便监控人员可以快速查看、汇报。这样,在短时间多开关跳闸时,在众多的信息中,监控人员便可一目了然地找出最重要的事故信息。对于异常和越限,虽不一定非要马上处理,但也应及时通知操作站检查,因此,也配置语音提醒,而对于告知信息,一般只做事后查询分析统计之用,无需实时监视,因此,该类信息设置直接入库,不上实时告警窗。

3.2 对于无需实时监视信息,进行延时处理,以减少实时告警窗中信息的数量

对于“油泵打压”类信息,正常时仅是告知类信息,但打压不停止或某一时间段内打压次数超规定值时却是重要故障告警信息,需要及时处理。因此,根据油泵启动打压超过15秒为“打压超时”的运行规定,将其延时15s发信,以达到类似油泵打压超时的效果;并在24小时内自动累计,若超过规定值则发“打压频繁”信息。

对于母线电压越限类信息,由于“母线单相接地允许运行2小时”的规定,以及母线电压均接入AVC自动控制调节,在历史数据中为每5分钟一个采点,因此,将其延时2分钟发告警信息;同时,母线瞬时接地信息也延时2分钟发信。以此确保发出的实时告警信息,即为重要告警信息。

3.3 对于变电站设备检修调式信息,进行有效屏蔽,以减少对正常信息监视的干扰

现场检修或投产前做调试工作时,上送信息非常繁多。利用监控系统可以对信息进行间隔屏蔽,而且可以选择屏蔽终端机号,即该间隔信息不上正常监控人员的实时告警窗,但可以上调式人员的告警窗,调试人员也可以对其进行遥控试验。信息屏蔽可以是单条,可以是间隔,也可以是全所信息,选择灵活,便利实际,这样可以使正常监控与调试验收互不干扰。

3.4规范变电站上送信息名称,统一信息的命名,加快监控人员对信息的解读,以便快速进行设备异常事故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监控信息命名一般以厂站名、间隔名、信息组、设备类型和信息类型五部分组成。但由于各个时期的设备、厂家、规范、技术水平都有不同,因此,监控如此多类型数量的变电站时,对同一含义的信息在名称上却会有所不同;对同类型的设备在信息数量上也会设置不一样。这样,会造成监控人员需要大量的记忆内容和理解上的歧义,降低监控效率。为此,在新监控系统倒数据前,对原所有变电站的“三遥”参数重新进行审核,有不规范的、错误的及时进行更改,在通道切割时进行验收。对于正常运行无法处理的,则待设备年检停役时再做。而对于新投设备,则从设计上即参照自动化系统信息规范执行,并经监控和自动化专职审核,确保统一规范。

3.5将重要信息组合制作综合监视画面,以利监控人员对信息进行有效监视,无需多处查看,还可以防止遗漏监视

(1)针对500kV变电站数量相对较少,但却最为重要的特点,将主变负荷、油温、档位、冷却器、母线电压、交直流电压、通道状况、告警提示等均显示在一个监视界面内,正常时,监控人员只需监视此画面即可,做到事半功倍。

(2)针对110kV、35kV变电站容易发生母线单相接地和高压熔丝熔断,特别是雷雨季节,常有多座变电站发生接地现象,造成母线电压异常的特点,将各段母线相电压、线电压、3U0制成“母线电压一览表”综合监视,在电压超出正常范围时,会以醒目颜色进行提醒,使监控人员无需看实时告警窗文字即能一目了然。

(3)另外,还可以按照其它监视功能的需要制作如“无功电压监视”,“CVT统一监视”,“重要断面负荷监视”等综合监视画面。改进各类监视专用界面,提高了工作效率,效果明显。

4 效果比较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实践,上述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监控效率。我们对实时告警信息进行了统计对比,实施上述优化措施后,总信息量降到原来的63%,对提高监控效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很多策略已被省公司列入电网自动化系统信息规范中。

5 结束语

5.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篇五

关键词:信息中心;机房监控系统;软硬件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1

Building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enter Computer Room Monitoring System

Peng Liye,Wang Naiqian1,Liu Zhensheng2

(1.Huiyuan Post Design Consulting Co.,Ltd.,Shijiazhuang050000,China;

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Langfang0650000,China)

Abstract:Enterprise Information Center plant control system software and hardware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o do a preliminary stud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cases can play a useful reference.

Keywords:Information center;Computer room monitoring system;Hardware&Software architecture

一、概述

信息中心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保障网络通信和安全管理的设施。企业信息中心的核心是中心机房的建设。

机房的环境设备(供配电、空调、消防、告警等)必须时刻为网络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系统运行,造成数据传输或存储故障,当严重事故时会造成机房内计算机设备报废,机房服务器长时间瘫痪,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监控系统必不可少。

二、企业级信息中心机房监控系统架构

企业级信息中心机房监控系统应包含四层架构。底层为同物理设备相连接的传感器;第二层为各同类型传感器信息集中组织、翻译的监控分中心;第三层为各类监控信息汇集的监控中心主机;第四层为用户层,可通过B/S或C/S模式对监控信息进行生动的展现,及时报警和记载历史日志。

三、机房监控系统硬件

机房监控系统分为现场监控和监控中心两个主要部分。

(一)现场监控系统硬件

现场监控设备主要由音视频压缩卡、云台镜头解码器、摄像机、各种传感器等主要设备组成。主要完成图像的采集、编码和传输,音频的编解码、摄像机的控制、报警的输入/输出和温度、湿度、电压、空调运行状态等数据的采集工作。它的主要设计指标和依据应该是:

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符合国际标准和未来发展方向;

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免操作、免维护;

设备抗恶劣环境(电磁干扰、恶劣气候)。

(二)监控中心

1.监控中心任务

主要完成协调、控制、汇集、整合各类传感器数据,形成可利用的信息格式;存储、检索、回放、备份、恢复各类监控数据等。主要涉及视频传感器、数字传感器两方面内容。

2.监控中心硬件

监控中心主要由图像监控系统主服务器、主存储和网络设备等组成。

四、机房监控系统的软件

监控软件应在继承传统机房硬件环境监控系统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软件运行系统的监控功能。

(一)软件运行环境监控模块

1.采用模块标准化

当用户系统扩充时,只需要扩充视频压缩模块和升级系统软件即可,不用对中心服务器和客户端硬件进行升级,可保护用户的现有设备投资。同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将实时监控、报警监控和录像等功能分成相应的软件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场要求,灵活配置不同模块,使系统更充分的适应用户的需要。

2.远程控制、维护和管理

适合网络化、数字化的监控要求系统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能架构在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络之上。可直接接入交换机,设备可任意设置网关,支持跨网段、有路由器的远程视频监控环境。通过视频服务器压缩的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完全通过网络传输,节省了铺设长距离线缆的成本,真正做到一网多用。

提供WEB访问功能,管理员不必到达设备现场,就可修改设备的各项参数,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减轻管理人员的软件维护工作量。

(二)软件运行环境监控模块

软件运行环境监控模块提供智能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有助于客户在随需应变世界中洞悉和主动管理系统。软件运行环境监控模块凌驾于客户系统的单个组件之上,它利用基于策略的资源分配、安全、存储和系统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管理和优化关键IT系统的集成视图。

软件运行环境监控模块采用开放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利用优质、可伸缩和可靠的系统管理解决方案来支持随需应变的计算环境。

软件运行环境监控模块让客户在诊断问题和部署解决方案上花费更少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有效地花在管理自己的业务上。软件运行环境监控模块在交付今日所需的智能基础设施管理的同时,也为未来需要做好了准备。

五、总结与展望

企业级信息中心机房监控系统的实用和推广,必将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能及时排除故障,能够科学管理,对已发生的故障作全面的分析,使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因此,对机房环境与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科学管理,采用一套好的机房监控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企业级信息中心机房随着IT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赵陌.一个新型通信机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通信技术,2007,04

[2]郝令培,江宇,郑宏瑞,etal.电信机房监控数据采集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科学技术,2007,11

[3]付俊超,张少功.移动基站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和应用[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7,05

6.车联网监控中心的研究与设计 篇六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全球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是建立汽车移动物联网通信平台。汽车移动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由感知层获取采集车辆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网络层主要是GPRS/3G无线网络, 将感知层得到的信息通过GPRS/3G无线网络发送到上位机, 应用层主要是接收网络层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处理[1], 图1为车联网三层架构图。

系统的应用层包括上位机监控中心和Android手机版本的客户端, 具备六大功能模块:车辆基本信息、远程监控、远程控制、远程故障诊断、寻车辅助、驾驶员疲劳状态等。

上位机监控中心作为Socket服务器, 要求具备公网IP和端口, 可以被外网访问。车载终端模块作为Socket客户端, 当Socket连接建立之后, 由车载终端将车辆的信息通过GPRS无线网络传给PC机, 同时上位机监控中心也可以主动下发一些指令, 查询车载终端的状态, 要求车载终端上传相关信息。

1 PC机监控中心设计

1.1 Socket通信设计

Socket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两部分, 上位机作为服务器, 使用VB中的Winsock控件, 通过Socket实现与车载终端和手机客户端的通信。

服务器端Winsock在接收客户端连接之后, 会检测Winsock1.State的值, 如果Winsock1没有关闭的话则会将Winsock1关闭。当服务器与客户端连接成功之后, 服务器便开始接收客户端的数据并且进行处理, 同时还可以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和命令。

当打开了主窗体时, 在Private S u b Fo r m_L o a d () 事件中自动加载Socket的监听和连接, 并且当点击了各个功能模块的按钮时, 上位机会通过Socket向车载终端下发查询或者控制指令。

在PC机上位机程序中, 需要设计两个Socket连接, 一个是用来与车载终端建立连接, 另外一个是用来与Android手机建立连接。上位机Winsock1收到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 会进行处理并且存入到后台数据库。Android手机通过Winsock2从上位机获取数据。当多个车载终端同时连接监控中心时, 可以采用动态加载和卸载Winsock的方式, 同一个端口监听不同的连接请求, 根据客户端的IP地址来区分车载终端, 端口号相同但连接的Index不同。

1.2 电子地图的加载与纠偏

为了能够在电脑上直观地看到车辆的位置, 在上位机设计了一个地图加载界面, 通过GPRS传送的经度和纬度信息, 显示出车辆的当前位置。由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复杂, 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高, 本次设计采用调用在线地图API (应用程序接口) 的方式来实现地图的加载, 这样一方面省去了繁琐的测绘和地图编制工作, 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地图更新的实时性, 地图提供商会定期更新地图, 提高定位的有效性和精度[2]。

通过VB中的webbrowser控件, 来加载一个后缀名为.htm的静态网页文件, 可以实现电子地图的加载。在静态网页中, 编写一个Java Script函数, 就可以在百度地图上通过经度和纬度进行定位, 并且可以实现电子地图的放大、缩小和移动。

由于GPS的坐标与百度地图加载的坐标是不匹配的。国际上采用的是WGS-84标准的地心坐标, 国内发行的地图必须要使用国家测绘局规定的GCJ-02进行加密, 而百度地图在此基础上还使用百度公司的BD-09进行二次加密, 因此GPS采集的经纬度和百度地图并不匹配, 需要进行坐标接口转换, 百度地图也提供了进行坐标转换的API接口函数。

在VB中利用webbrowser控件调用电子地图并且实现坐标转换的语句如下:

在上面的语句中, 使用We b B row s e r 1.Nav i gate A p p.Pat h&"Baidu Map.htm"这个语句来加载已经编写好的“Baidu Map.htm”地图文件。调用坐标转换函数时使用了new BMap.Point函数来新建坐标点, translate Callback为在静态网页文件中编写的函数, 该函数可以实现将指定点移到地图中心、清除标注以及在指定坐标位置添加地标[3]。

1.3 后台数据库的设计

在VB中可以直接嵌入开发Access数据库, 通过“外接程序”中的“可视化数据管理器”可以直接创建Access数据库, 也可以加载或导入其他类型的数据库。在VB中与数据库的连接通常是使用ADO来实现的, 在VB中操作后台数据库的步骤如下[4]:

(1) 创建或导入数据库, 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2) 根据相应的命令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 并且在数据绑定控件中显示。

(3) 对获取的对象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并且将更新后的数据重新存入数据库。

在数据库的表格中, 设计的字段主要有车主、车牌号、车型、经度、纬度、速度、前左车门、前右车门、后左车门、后右车门、前端盖、后端盖、故障代码和驾驶员疲劳状态等, 在收到了GPR S发送过来的数据之后, 根据协议进行解码, 将其中的数据分别存入对应的数据库当中。向数据库中新增数据的代码如下:

上面的chezhu、chepaihao、chex ing等变量都是获得了车载终端数据的全局变量,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将数据存入到数据库对应的字段当中, 便于查询、使用和保存。

2 Android手机客户端设计

2.1 Android中Socket通信设计

Android中提供了一个Socket的类, 存在于“java.net.Socket”包中。首先要设定连接服务器的公网IP以及端口号, 同时以输入流Input Stream () 的形式来获取从服务器传过来的数据, 然后从输入流中读取相应的数据存入缓冲区, 最后读取缓冲区即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把接收到的数据存在一个字符串里面, 根据Android手机客户端和PC上位机的协议进行数据的解码, 再把解码后的数据存入到相应的字段当中, 比如经度、纬度、速度、驾驶员疲劳状态等等。

使用手机也可以向PC机发送数据和指令, 比如点击了“车辆监控”按钮时, 就需要向PC机发送指令, 再通过PC机来控制车辆, 从而达到手机监控车辆的效果。当手机需要向PC机发送数据时, 建立Socket连接之后, 是通过输出流来实现的, 先定义好所要发送的数据, 再用output Stream.write () 语句来将数据发送到Socket服务器。

由于Socket在连接通信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异常, 所以系统要求加入用来捕捉和处理异常的try-catch语句。程序运行正常时, 执行try{}里面的代码;当出现异常时, 执行catch里面的语句捕捉和处理异常。Android中Socket通信的部分代码如下。

2.2 Android中电子地图的加载与纠偏

近几年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地图供应商都提供了Android地图的SDK (软件开发包) , 在Android中开发地图加载的流程如下[5]:

Android程序在开发地图时, 需要在“Android Manifest.xml”列表中添加多个应用权限, 保证电子地图能够正确加载。

然后进行初始化设置, 在“Setup Map”函数中, 需要设置地图视图、设置缩放尺度、将指定坐标设置为地图中点。

“Map View”类的“set Traffic”方法可以设置显示地图视图的模式, 地图视图的模式有卫星图m a p.s e t S a t e l l i t e (t r u e) 、一般地图m a p.s e t Tr a f f i c (t r u e) 、街道图m a p.set Street View。“Map Controller”类的“set Zoom”方法可以控制地图的缩放尺度。由全球地图 (1) 到街道地图 (21) , 数值越大地图细节越详细。

Android通过“Geopoint”类来定义坐标, “Geopoint”接受的两个参数分别是“纬度”、“经度”值, 需要以整数来表示。“Geopoint”接受的纬度和经度手机通过Socket从上位机获取, 然后通过实例化Geo Point () 对象, 在Geo Point () 输入纬度和经度即可以实现地图的加载[6]。

无论是Google地图还是百度地图, GPS坐标直接输入加载处理的位置是有偏差的, 论文使用百度地图提供的在线API坐标转换接口来实现纠偏, 其语句为

为了在地图上标示车辆所在的位置, 需要添加一个定位图标。在A n d r o i d电子地图中属于覆盖物, 所有的覆盖物都继承“Overlay”类, 本次设计自定义一个Custom Itemized Overlay子类, 继承Itemized Overlay类, 用来实现标注定位图标和定位文字的功能。

3 系统的测试与结论

在设计好监控中心和手机客户端之后, 配合硬件进行测试, 监控中心要具备公网IP, 图4和图5为监控中心的部分界面展示, 图6为Android手机客户端界面。

从以上测试结果可知, 本次车联网系统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系统总体运行流畅, 上位机监控中心和Android手机能够正确显示车辆的基本信息、精确显示车辆的位置、对车辆进行监控和控制、警示驾驶员是否疲劳等, 便于车辆的管理、监控、调度、远程诊断等, 为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TSUGAWAS.Inter vehicle communica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intelligent vehicles:an overview[C]//IEEE Intelligent Vehicle Symposium, 2002:564-569

[2]张伟.基于GPS和GPRS的多功能车载终端的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1

[3]杜传明.百度地图API在小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 34 (2) :152-153

[4]袁建东.基于Google Earth的车载GPS导航定位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 2009

[5]Wagner R.Professional Flash Mobile Development:Creating Android and iPhone Applications[M].Birmingham:Wrox, 2011:331-339

7.某校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篇七

北京建工学院计算中心机房承担着学校本专科、研究生以及夜大学生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上机实习任务,是全校学生计算机类相关教学内容上机实习的主要场地。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学校各专业计算机类教学内容逐步增加,机房利用率逐步提高,教学场地设备集中,教学时间人员密集,因此建立良好的机房环境,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将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机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的概念

在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不断发展的今天,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类单位的网络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日益增加,为保证信息化功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证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良好安全的运行状态,有必要对计算机及网络运行环境的电力供应、温度、湿度、漏水等诸多环境变量,空调、新风等诸多设备运行状态变量,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与智能化调节控制,以保证网络运行环境的稳定与网络软硬件资源、设备甚至人员的安全。

因此设计建设一套能够对计算机及网络物理运行环境变量、设备状态变量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智能化调控报警,并且是分布式的远程控制管理系统,这种需求已经成为各类单位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我校计算中心机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机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我校计算中心本部校区机房面积近一千平米,共四百余台计算机,分属于机房区域的四间计算机房。机房区域处于综合楼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食堂。机房区配有中央空调及新风系统。具体需求状况如下:

1、水浸监测需求

由于地面建筑为食堂,曾出现食堂用水渗漏流入机房的情况;空调送风管道也出现过排水不畅,积水盘溢出跑水流入机房的状况;各机房均采用水暖,对各水暖散热器及管道应进行水浸监测;各机房计算机用电均采用地插取电,因此机房的水浸隐患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2、环境温湿度调控需求

由于空调采用了上送风上回风的循环方式,调节温度时检测的是回风温度,与实际的环境温度有一定差异,制冷存在频繁的过度调节的现象。

3、电力监控需求

机房区内的安全通道门采用的是电磁力门锁,在停电的状态下磁力锁自动失效,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对上述电力通断进行实时监测;出现停电时采用的是人工通知保安到场值班的方式,保安到场后缺乏有效的回馈机制;由于机房面积较大,各机房配电分处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出于安全便利的考虑,有必要对机房区总配电、各机房配电输入进行集中控制,同时反映回馈控制的结果。

4、通风自动控制需求

机房区配有新风系统,进排风均采用人工控制,由于排风机噪音很大,上课时段无法进行排风,只能由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前提前到场启动;机房面积大,几台进排风机又分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现场控制给日常安全使用造成不便,也对异常情况的安全处置带来风险。

5、人工语音寻呼广播、自动语音广播的需求

由于机房区区域面积较大,上机时人员众多,为便于日常管理和紧急情况下的告警通知,有必要建立一套自动语音广播系统。

四、机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1、设计原则

根据系统建设的教学应用特点,系统设计应遵循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实用性的原则。

(1)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备硬件均采用高可靠性的产品,在运行环境温湿度范围、抗电磁干扰、噪声震动、空气含尘量等方面应具有高于被监控系统的良好适应性。通讯链路采用专网,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好。有独立于教学运行系统网络的通讯链路或通讯控制通道,即使在教学运行系统网络不通时也能够完全正常地起到机房运行环境监测与调控的作用。

(2)稳定性原则

主服务器对恶劣运行环境有更好的适应性;每路通讯通道需与现场信号或设备之间隔离开,阻断现场地与计算机系统地之间的地环流通路,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的稳定性。

(3)安全性原则

在主机出现故障时可以保持状态,以免造成系统供电中断影响机房的正常用电。在状态报警方面,除本地报警、机房主控室图示定位报警外,还支持独立的移动通讯短信报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全面的防雷措施,有效防止强电磁干扰、感应雷或强电误接入危及系统及被监控设备的安全。

(4)实用性原则

全面实现对计算中心机房内运行环境的全面监测控制,有效实现运行环境的24小时无人自动值守。本系统实现了本地报警、主控室图示定位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的三位一体的报警机制,保安人员、专业值班人员和相应的相关负责人员可同时以不同形式收到报警信息,关注充分且职责分明,有利于机房环境的维护与管理。

2、功能实现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各分项功能实现如下:

(1)漏水监测

墙地脚线、水暖管道水浸监控:延各机房的墙地脚线,水暖管道下方布设绳式水浸传感器,对各机房水暖管道正下方地面进行全方位水浸监测(配置如图2),该传感器敏感度可调,既可对必要状况准确报警,又可避免因潮湿或挤压产生的误报。

空调管道冷凝水监测:延各空调送风、排水管道下方布设绳式水浸传感器,对空调送风、排水管道进行全方位水浸监测。

重点漏水监控点水位监控:对积水盘预警水位配置电极式水浸传感器(配置如图3),积水盘内的水位高度达到预警高度,系统可按设定策略对水位状况进行短信通知和短信报警,防止跑水状况发生。

光电式水浸监控(高敏感度):对曾经出现过严重漏水状况的食堂下方跑水隐患点及空调管道相关隐患点,根据现场状况配置光电式水浸传感器,一旦监测到相关墙面或管道表面有被水浸润的状况即按设定策略进行告警,起到水浸隐患提前预警的作用。

(2)温湿度监测

针对各机房环境情况选择适当温度采集点实时监控室内温、湿度,同时配置空调联动控制模块,根据室温的实际状况按系统设定策略自动连动控制空调终端的开机、关机、制冷、温度设定等功能,保持室内适宜温度,解决空调的过调节现象。

(3)断电监测

系统实时监控磁力锁电源断电的状况,一旦监测到断电,即进行短信告警通知,以便负责人员及时安排相关保安人员及时到场看守;保安人员到防后可通过“到防”密码键盘触发系统发送短信到管理人员,通知到防就位。

(4)门磁监测

对各磁力锁门配备门磁监控,按设定策略可针对布防时段内断电状态下的开门状况,或布防时段内的所有开门状况进行监测、报警。

(5)进/排风风机状态监测

配备风机连动控制模块,实现对进/排风风机的远程启/停控制,并回馈实时状态信息。

(6)机房电源状态监测

对几个机房的电力开关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软件实现集中远程自动开关,各机房状态信息在主控室实时反映。出于对机房供电不能中断的考虑,在机房电力系统改造过程中,特别规划了手动备份链路,以备非常之用。

(7)语音广播及对讲

设计实现了对机房区域四间机房六间办公室的十分区六通道的多通道语音广播系统,可对各分区进行任意独立或分组的人工呼叫广播,或按钮触发语音广播;可实现机房值班室与各机房内教师机位间的对讲,便于日常管理及突发情况的处置。

(8)系统日志管理

系统自动保存监测事件记录、报警记录与系统操作事件记录。管理人员可随时查询,及时全面了解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历史过程和当前状况。

五、机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意义

利用机房环境管控系统实现机房管理具有如下意义:

1、分布式监控、集中化管理

系统采用分布式监控体系,针对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不同功能的检测点设计不同的监测控制体系,实现对运行环境安全的全面监测、远程自动调控、策略化报警、通知、查询,可以降低故障率、提高故障排除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省却维护人员往返奔波检查、维护的烦恼。

2、多重告警、辅助值守

系统实现本地告警、主控服务器图示定位告警、手机短信告警三重告警机制,可将状况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安保人员、专业值守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员,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全天候、随时随地的监测告警,使设备的安全异常状况信息第一时间到达责任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关注,全面应对安全事件的突然性。同时,系统对人员值守可构成必要的补充,起到良好的辅助值守作用。

六、结束语

通过我校计算中心机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完善了机房环境管理的功能,对校园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新的教学需求形势下,大型校园机房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唐红亮.计算机机房管理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王亚琴.梁方.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

8.对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的分析 篇八

1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中, 变电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变电站不仅扮演者输电、配电的重要角色, 其还肩负着对电力设备进行组装, 对电压进行调整、改变、接通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在变电站中的不断应用,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出现,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降低了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实际工作强度, 也弥补了因人为直观性不强而带来的弊端, 进一步强化了变电站的安全与保卫工作, 大大地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水平。但是, 要想真正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那还必须要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有效地监控。而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构建恰恰是为了实现这一目, 因此, 集控中心在变电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监控技术作为集控中心运行的根本所在, 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整个变电站而言十分重要。所以, 不断地完善与研究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水平, 构建符合变电站自身需求的集控中心监控系统早已成为当前变电站工作的重点。

2对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概述

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作为监控技术的外在表现与具体操作环节, 其主要是定期对电力系统内和电力设备进行检测, 以此来满足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需要, 也能够判断是否能够正确执行衡量的变化。目前在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选择上, 我们应该选择在国内外有运行投资业绩的产品, 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以及经济适用性且能够满足监控系统集中控制中心的规划要求。 一般而言, 目前我国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结构, 主要包括3个方面, 即:图像监控服务器、监控管理系统、监控客户端。

3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功能

通过近些年来众多电力研究者在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设计上的分析与探究, 我们可以知道在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实际设计上, 我们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 在设计中必须要以变电站的安全生产为基本前提进行设计工作, 并进一步降低变电工作人员的实际劳动强度, 确保变电运行系统在后期维护工作上的简单、便捷;第二, 尽可能降低二次电力设备间的连接, 以此控制电缆使用节约成本;第三, 缩小变电站的实际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以此降低变电站的造价成本。

在实际功能上, 变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控作用, 并通过这点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明确了解, 进而确保变电站的可靠运行。但在变电集控中心中不同的电力设备又具有不同的特定功能, 发挥着其特定作用。如: 集控中心的监控服务器, 其主要管理着整个监控系统并服务于监控系统;而集控中心的监控主机, 其功能则在于图像监控, 并且通过大屏幕将其监控过程、监控结果展示出来。

4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分析

近些年来, 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不断增多, 各地的电力系统纷纷建立了变电集控中心, 并以此在电网调度的层次之下, 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进行保障。因此, 该文笔者以某地区的变电集控中心为例, 对其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进行分析。

基本情况如下:该集控中心以南瑞RCS-9001为基本系统为基准, 开发基础以IEC6190标准为准, 其技术采用的是对象数据库和中间技术等一体化的设计思维, 通过监控和监视, 就能够达到五防操作和调度管理的作用, 在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将子系统中的各个应用结合在一起。而如若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我们则可以看到, 该集控中心监控系统主要是由集控中心转发调度主站SCADA系统数据, 并通过网络通道与受控制的调度主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互为主备。而受控站的AVC功能则由统一由调度主站进行命令的转发, 并由集控站发至受控站进行执行。在这一整套过程中, 涉及到很多关键性技术, 如:调度主站的数据是如何转发给集控站的, AVC的功能如何才能实现, 集控站与受控站之间如何进行通信等等, 这些都是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的关键要点所在。因此, 要想对监控技术进行了解, 则必须对重点监控技术逐一进行剖析。

通信技术则作为变电集控中心的重要监控技术之一, 其主要是通过对通信网络的科学设计实现变电站的通信联系, 目前多采用双机、双网、双通道的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其中双通道主要是指专线通道与网络通道这两种。其运行模式以网络通道为主, 专线的通道为辅助, 通过二者操作的配合来完成。在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中, 两者的具体操作流程都是通过受控站接入来实现的, 在数字通道和模拟通道共同接触防雷器后, 进入到RCS-9787通道板, 在接入到MOXA终端服务器入口处, 经MOXA网络出口到前置网中。因此, 在变电站中往往在各个地区的调度中心与集控中心之间为专线通道与网络通道设置一道通路, 以此转发、交换数据。

集控站、调度主站之间的重要技术在于数据的交互。这里就尤其需要将主站的调度和集中控制中心的控制系统控制在子系统中并且为独立存在的。因此, 为了能够保证集控系统得以有效运行, 对这两个子系统就必须实施接口数据对接。因此, 做好集控站与调度主站之间的数据交互技术尤为重要。而根据上级电力公司对集控站典型设计标准的确立与参考, 该变电站集控中心监控系统中的调度主站SCADA系统中的数据主要由集控系统转发, 调度主站与集控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101规约。所以,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者在后期数据处理上的高效与便捷, 调度主站、集控站应该与各个厂家在数据对接前实现进行沟通与调整, 并以受控站的RTU号对分组号进行设置, 以保证一致性与统一性。

5结语

综上所述, 该文笔者对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进行了粗浅地探讨, 也希望通过该文笔者的阐述能够让更多的人们清楚地看到, 变电集控中心监控对维护变电站的稳定、可靠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正因如此, 发展与完善变电站集控中心技术, 不断地开发集控中心监控技术的全新功能则早已成为每一名变电站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所以, 电力企业应该大力扶持变电集控中心监控技术的研究工作, 并结合自身变电站的特点构建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监控系统, 从而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海, 潘忠凯, 刘廷华.关于集控中心运行管理经验的交流[J].广东科技, 2012 (23) :76-77.

上一篇:高中美与丑的议论文下一篇: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20170930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