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024-08-08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12篇)

1.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篇一

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着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今年来,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扎实实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4.26关于人口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今年,我委根据市、县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了“113”目标任务,即力争创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在两翼地区率先实现人口计生信息网络系统覆盖村居,实现政策生育率、人口信息统计准确率和目标任务完成等次3个提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城乡统筹发展之中,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和到县人口计生委调研,3月9日,及时召开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会,部署全年及“十二五”工作任务,在明确“113”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采取9大举措抓落实。3月8日,县政府出台了《X县部分山区和边远高寒大山区生育政策实施办法》,从4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一政策,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拥护。县政府召开人口计生工作专题会5次,为计生部门解决了人、财、物、信息化建设和乡镇服务站改革等难题。同意人口计生部门固定列席政府常务会,并协调卫生部门落实村卫生室挂计划生育服务室牌子,并将开展计生服务情况纳入卫生工作考核;协调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人社局解决县人口计生 1

委机关使用行政编制1个,县生殖健康中心使用事业编制4个,为人口计生部门办了实事。

二、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加强新型人口生育文化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高层倡导,把胡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和人口理论纳入县委中心组和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培训领导干部的必学内容;二是组织6个宣传组走乡镇,进部门宣讲胡总书记4.26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三是继续坚持“计生赶场”宣传,初步建立起持之以恒的长效宣传机制;四是与《忠州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老年大学等单位签订宣传合同,做到了宣传经常化;五是创新利用客运车辆、电视公益广告、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各种形式宣传,使人口计生宣传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六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2次,组织了元旦春节期间的计生药具宣传服务活动和“送温暖惠民生周”行动。我委于1月上旬组织人员分成5个组,分别由领导带队到车站、进码头、入超市,在农民工集聚的窗口行业及地方送药具、送宣传资料和送温馨,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落实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三、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率先在全县开展创建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活动,并选择忠州、乌杨、石子、黄金等乡镇试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建立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协作机制,与县外72个区市县签订了共管协议书;开展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专项督查活动。由委 2

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到各乡镇检查指导,对少数乡镇存在的网络不畅,设备不全、人员不落实等问题,立即与乡镇主要领导协商,得到了当场解决。3月9日,对各乡镇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服务站站长、计生协会会长进行了依法行政、人口信息、计生药具等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着力抓好各项民生政策与计生国策的衔接。

完成了今年新增的1727名国家奖励扶助、89名特别扶助对象调查确认工作;协调配合相关部门采取“四免四优先”措施,助推各项民生政策与计生国策相衔接,确保计生户优先优惠待遇的落实。即计生户在办理医保、社保、参合等手续时,不收取工本费,免费办证;就医,卫生部门凭《独生子女光荣证》免门诊挂号费;农忙缺劳力,由政府组织人员免费助耕;外出务工经商,由人口计生部门免费健康检查和办理婚育证。把计生户优先纳入“农户万元增收”项目计划;优先纳入农业技能培训;优先享受扶贫资金;优先获得民政和计生部门的困难救助款。此外,县属各部门还重点帮扶3—5个计生户,各乡镇重点帮扶20—50个计生户;一些乡镇还联系实际,对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予以50—200元的奖励,提高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的补助标准,对计生贫困户在新安装水、电、气等予以一定的补助。

五、切实加强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开展免费“三查”两次,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扎实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干预和治理性别比失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对象5000余人次;继续抓好计生药具宣传发放进社区,每个季度结合“三查”,把健康检查扩展到五保和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

采取“6944”措施做好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基础性工作。“6”就是对服务机构实施统一打造宣传环境、统一设置宣教室和咨询室、统一设备配置、统一标识标牌和色彩、统一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建设、统一健全完善软件资料“六个统一”;“9”就是服务机构今年内必须做好宣传教育、药具发放、按资质做好计划生育免费手术、育龄妇女三查、青春期健康讲座、母婴人员咨询、中老年健康检查、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九大重点公共服务工作;“44”就是县人口计生委今年内必须做好对计划生育服务人员政治思想、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四个方面的培训;出台《关于加强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意见》、《X县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本工作任务》、《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本设置标准》和《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实施框架》四个规范性文件。

为确保上述目标和措施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县长刘贵忠任组 4

长、22个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创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工作方案、考核办法,县人口计生委在新生,、白石两个乡镇服务站抓了试点,并于5月底,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和服务站站长现场参观,会后又组织6个组深入各乡镇指导督促。

六、切实加大人口信息化建设力度,夯实人口基层基础工作。在全县实施《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和推行《村级专干工作手册》;督促各乡镇要按县委、县政府“532”要求配齐配强人口计生专干;村级除按县里规定的条件基本配齐人口计生专干,还被选并进行了业务培训;首次推行对人口大乡镇及工作较薄弱的乡镇实行挂牌管理制度。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袁大凡多次深入磨子、忠州、白石、拔山等乡镇检查督促,帮助基层排忧解难。今年来,我县将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信息化建设4次,加快全县信息化建设速度。一是制定出台了人口信息网络系统覆盖村(居)工程的实施办法和提高人口信息统计质量两个文件,要求今年完成县、乡镇、村(社)三级人口信息化建设的设施设备配置及人口信息统计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生育网上审批试点、流动人口信息网上交换等工作,实现县、乡镇、村(社区)全县人口信息管理系统(PIS)网络信息全覆盖,利用党员电教化网络,以村(社区)为起报点传输人口信息 5

化数据;二是把计划生育信息建设纳入X县网格化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系统栏目,在X县网格化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系统一级模块的民情、民生、社会管理中专门设置了人口计生信息模块,将政策法规、奖励扶助、人口信息纳入网格化模块,进一步提升人口信息的网络管理水平;三是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加快共享共建,5月底,县人口计生委与县委组织部、电子政务办、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人社局协商,把人口信息网络与党建和电子政务延伸到村的信息资源相整合,形成共建共享的运作机制;四是在全县开展人口计生统计信得过乡镇和阳光统计个人评选活动,全县拟评选阳光统计个人30名,由县人口计生委表彰;五是落实保障措施。县政府办负责督促,县人口计生委负责协调,县财政局在经费上予以保障,现已落实信息化建设经费300万元,用于乡镇、村设备购置。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2.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篇二

1884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在此之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研究, 善于将婚姻和家庭的微观研究与社会制度的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婚姻和家庭这些微观问题受资本制所有制支配, 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同时, 在大量的史料研究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

恩格斯在《起源》 (第一版) 的序言中第一次精辟地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 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 生产又不是单一和绝对的, 分为两种, 即“一方面是生活资料, 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 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这两方面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劳动愈不发展, 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少, 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 社会制度就愈是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然而, 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 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 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别人劳动力的可能, 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 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 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两种生产理论集中而全面地论述。

两种生产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传承。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条件只能适应一定数量的人口”, 即人口的规模和世代更替的速度受到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 人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 人能创造财富;作为消费者, 人需要消耗财富。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二重作用, 是正确认识人口和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出发点。因此,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是因为如此, 人口的再生产既提供劳动者, 也提供消费者。如果劳动者过多, 超过一个社会所能容纳的数量, 势必造成劳动者过剩, 出现社会中的失业问题;如果消费者过多, 将会造成消费资料供应的紧张和短缺。因此, 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 大量的劳动力不能与物质资料按照固定比例结合, 过剩人口相应的产生。列宁继承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观点, 坚持了人口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基本观点, 明确地指出, 人类的生存和增殖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最主要的、直接的制约还是来自社会条件。继列宁之后, 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革命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促使他研究人口问题。他首先肯定, 人口状况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 “人口的增长, 人口密度的大小, 无疑也包括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中, 因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 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 并进一步概括了人口增长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人口的增长对于社会的发展有影响, 它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但它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力量”。

在中国, 毛泽东肯定了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的作用, 他明确地提出了“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观点。在肯定人的重要性的同时, 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提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好处是人多, 缺点也是人多”。既看到人口多的有利一面, 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各种条件, 把中国人多、劳动力丰厚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看到人口多的不利一面。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 出现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新的人口问题, 毛泽东同志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实践经验,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1956年就又提出了要计划地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的观点, 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纵观两种生产理论逐渐完善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原始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而且也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人口均衡发展的当代价值及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人口、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国家未来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 中国面临着各项人口数量、结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 党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统筹规划, 体现了人口因素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并且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因此,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是相一致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人口的供求关系上来看, 人口的供给和需求相一致, 这是两种生产理论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国就曾面临过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毛泽东曾有过经典论述“中国人多, 是好事, 也有困难”、“人多就嘴巴多, 嘴巴多就要粮食多”, 并指出人口要有计划的发展, 而且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要控制自己, 做到有计划地增长”。回顾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 中国通过控制人口快速增长,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随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了使人口供给和需求能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

第二, 从生产的供求关系上来看, 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应相互协调, 这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有益借鉴。在传统的社会中,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不高, 社会经济制度承载力较为稳定;进入现代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展,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较为稳定, 在这一条件下, “制度承载力”成为主导, 人口的均衡将受制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同时, 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处在不断的适应、变化的过程中, 人口的消费超过人口的生产时, 在经济中表现为经济发展驱动力弱, 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差, 各项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 进而又导致了人口抑制资源的有效使用;反之, 当人口生产超过消费时, 意味着资源过度开发, 社会超负荷运转, 经济整体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第三, 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来看, 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 这是结合中国国情, 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 并不仅仅体现在人口的数量方面。在一个国家中, 人口的概念较为广泛, 除人口的数量之外, 还包括人口的素质、年龄性别结构、分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诸多的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所制约。

三、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反思及建议

第一, 大力发展教育, 投资于人。人口的素质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体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 人口不仅要在数量上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而且要在质量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相适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 人口的素质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 同时也是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程度, 正是体现了这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所处的阶段, 人口质量的提高, 大大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发展。

第二, 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有力引导。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同时区域发展的差异日益明显。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差异的逐渐加大,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到东部沿海工作和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异。

第三,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未雨绸缪。新一轮的“民工荒”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 城乡区域之间差异正在逐渐减少, 农村将成为吸引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吸引地区。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界所指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综合考虑这一问题,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并不仅仅意味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 更重要是中国历来以劳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总之, 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 从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的高度, 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相协调的角度研究并解决中国面临的各项人口问题,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列宁.论农业中的资本主义[G]//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G]//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G]//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

[5]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G]//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均衡,未来人口发展的目标 篇三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在充分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口发展的目标要求,要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提到战略高度予以认识。

人口均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与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发展相平衡。人口发展既不能落后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发展,也不能超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所能承受的范围。第二,在人口内部,各要素之间要维持平衡,各要素自身也要保持理想状态。比如,人口规模的理想状态是适度,人口素质的理想状态是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的理想状态是各部分比例适当等等。总之人口均衡就是指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且人口总量适度、素质全面提升、结构优化、分布合理,以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壓力下的人口政策调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口迅速增加,与土地、粮食、就业岗位等资源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并且这种状况愈演愈烈。1959年至1961年,由于粮食减产,人均消费量大幅减少,其中粮食消费减少19.4%,猪肉消费减少69.9%,粮食、农副产品供应严重短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人口出生率从1958年的29‰降至1960年的20‰。1962年至1965年,随着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很快回升至38‰左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口严重失控,高速增长。1949年至1971年期间,除了三年自然灾害期以外,人口增长率一直处于迅猛上升过程中。其中,1949年至1965年从16‰上升到28‰。1960年至1969年,每年平均净增人数高达1600万,最高的1963年竟达到2270万。此时,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空前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从1965年的2.14亩下降到1970年的1.48亩,1970年的人均粮食比1955年降低了10斤;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因为部分消费资金用于新增加的人口而受到限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对人口自身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造成了破坏性影响。

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改变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现象,使人口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有效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跨越。1971年至1998年间,计划生育因素使我国少出生人口3.38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17.7元增至6490.1元,居民消费水平从227元增至3094元;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只能分别从363元增至4099.5元,从197.3元增至1954.4元。1970年至199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从293.2公斤增至401.7公斤,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将使我国陷入严重的粮食短缺。199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资源分别为1.15亩、0.11公顷、2275立方米;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将分别降至0.93亩、0.09公顷、1836立方米。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质就是改变人口失衡状况,引导人口均衡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出现失衡现象,特别是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日益严重。大量统计数据证实,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为103-107。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偏高且持续攀升,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18-120左右的高水平上,2008年高达121,2010年仍然高达118。造成这种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孩偏好,直接原因是非法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进行性别选择的终止妊娠。这种不均衡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进入2000年,我国人口又开始出现年龄结构失衡状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龄化水平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年社会,2000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2%,65岁及以上的为7.1%。2000年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速远远快于总人口增速。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约为4.3亿。本来,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及其占人口比例的增加是人类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从人口均衡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则应该看到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老龄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我国是在经济和社会还不发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二是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规模不均衡。人口规模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老龄化状况越严重;但如果放弃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会减慢,生育率却会反弹上升,人口总量必然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考虑人口总量增长与老龄化加快两个方面的问题,力求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使总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值。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纵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人口发展一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人口规模过大、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态势严峻、性别结构失衡、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口发展不均衡。其实,无论人口规模的大小还是增长的快慢,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有当它们超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所能承受的范围,出现不均衡的时候,才真正成为问题。我们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而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尽管这些政策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也有所转变,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但是归结起来有一个共同目标:纠正人口不均衡发展态势,引导人口向均衡方向发展。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将实现“人口均衡”作为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nlc202309082244

第一,虽然人口均衡发展是我們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在现实中人口自身往往不能自动实现均衡,更多的是人口不均衡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人口均衡”作为一种人口发展的总体性目标提出,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第二,人口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很重要,必须始终注重均衡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先发展其中一方面,再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同于经济发展,优先战略是行不通的。人口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规模、素质、结构等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暂缓发展或落后于其他方面发展。此外,人口变量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变化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的特点,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如果我们优先发展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等到日后再来纠正时,就会付出巨大的时间、经济和社会代价。

均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人口问题是社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把“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站在社会建设的高度,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第一,引导人口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对我国多年来人口调控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的精准概括。我们搞计划生育,是为了实现人口数量的均衡;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为了实现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是为了实现人口年龄结构的均衡。可以说,“均衡”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题词,40多年来人口调控的实践就是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践。

第二,实现人口均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的主体,马克思曾经阐明人口的社会属性以及人口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如果构成社会主体的人口发展不均衡,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的、可持续的。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只有把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好,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人口均衡发展的思想早有人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现在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只是将这些思想和主张更加明确化、系统化。马克思早就提出人口生产必须同物质资料生产相协调的思想。恩格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些理论的实质就是追求人口均衡发展。20世纪初的适度人口理论研究中的最优人口规模或增长率,其实就是在追求人口规模或增长率与经济、军事实力等要素的最优均衡点。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学者意识到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涌现出一大批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最终促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形成,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纳入统一的考虑范畴和行动纲领之中。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主张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正是继承了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尤其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四,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无法割裂,缺一不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后,我们应该尽快弥补人口发展目标的缺位,将“两型社会”调整为“三型社会”。也就是说,与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相适应,我们要大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责任编辑 李娜

4.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篇四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教育事业,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已初步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条件基本具备,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教育网络。1986年,**作为全国100个基础教育先进县之一,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6年,经过省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和国家教委复查,**实现了“两基”达标,成为我省第一批“两基”达标县。1999年,**** “两基”工作在接受省人民政府复查的同时,“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也接受验收,双合格。同年,被省教委评为“贵州省中小学校实验教学县”。如今,**教育朝着创黔东一流教育的目标阔步迈进。

历年来,**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发展,除了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还加大向外招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力度。为了保证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县委、政府研究解决了一批骨干教师家属的就业问题。同时,鼓励教师离职进修或在职学习,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学历层次,教师素质逐步提升。**教育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一千多名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成绩斐然。

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教育必须着力办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教育之本,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标志。当前,义务教育是我县基础教育的构成主体,是整个教育的重 1

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我县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涉及到我县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由于我县是第一批“两基”达标县,得到的资金太少。加上我县经济欠发达的历史原因,对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等诸多的问题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全县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种种困难,找准解决基础教育困难的途径和办法,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为促进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据我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实际,组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以重点走访、集中座谈、下校蹲点实地考察等形式,就课题进行了具体调研,并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县城教师减负、为农村教师减忧、为全县教育建言献策,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1、为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我县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持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贯穿于深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过程,大力推进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千方百计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和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逐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探索并实施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优质

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等重大举措,真正做到办学条件均衡、教师水平均衡、升学机会均衡。

3、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和保障农民工进城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体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对农村学生的招收规模,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4、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管好用好生均公用经费,积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的发放、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助学活动,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公平地接受教育。

5、实施我县农村学校教师安居工程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老教师难于稳定,新教师难于留住,成为目前我县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近年来,我县农村学校面貌和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观,基本解决了农村学生无教室上课和在危房读书的问题,但大量农村老教师住房破旧,新教师无住房。因此,如何改善农村教师的住房条件,使他们安居乐教,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⑴在乡镇学校附近兴建经济适用房,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真正做到以政策用人,以待遇养人,以事业留人。

⑵在3、4个村小之间新建教师简易住宅,为新聘用的青年教师

就近解决吃住困难。

6、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硬件建设,积极探索强校带弱校的帮扶机制。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完成“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改造工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好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提供平台。进一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

7、政府必须承担起义务教育公正监管的责任,出台扶持农村义务教育相应的政策措施,缩小城乡之间和贫富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真正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力。

5.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篇五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参加甘肃干部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郭建新

1214010491

临夏市南川小学 2012年3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干部在线教育培训,认真听取了教育专家、学者的讲座,感觉获益匪浅。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我觉得要加强学校教育,必须要以《纲要》为依托,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贯彻“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是打造“质量型,和谐型”学校的关键。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其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的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学校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是一种极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必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各个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应该是文明、向上、创造、竞争的校园,应该是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把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落到实处,我认为,关键要从细处着手。首先就是人“和”。“和谐”的本意是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人,是以“人和”为基本标志的有序发展。教师、学生,大家之间都要和谐相处。其中各级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教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培育“人

和”,要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着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的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工作上多一份要求,生活上多一些关心;教师的宽怀大度,彬彬有礼,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多讲一点服从。同事、同学之间,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每一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这样才能形成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人和”氛围,营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学校事情很多,尤其是小学。所以任何时候都是还要讲究“事”和。和谐校园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事业的发展上。如果教学、教研工作难以发展,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肯定无和谐可言。校园的和谐程度必然要通过校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体现出来,诸如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教学教研活动的实施、校园建设、安全稳定和睦程度等等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只有注重“事”和,做到围绕大事抓小事,事事公正,学校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充满活力与生机。物质决定意识,同样构建和谐校园要创造“物”和。和谐校园建设如果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物的和谐既表现为教学、教研设施配置的和谐、教师福利待遇的和谐,又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教学、教研设施配置和谐与否,关键要体现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上,体现在有利于学生培养上,体现在有利于人人身心健康上。相比显性和谐,隐性的和谐更为重要。只有我们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谐,才能够为维系校园和谐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设和谐校园,优化环境、营造“景”和是重要内容之一。优美 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心灵,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的上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和谐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事物都是一道靓丽风景,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何一处景致,就可以感知校园和谐的风貌,透视校园的精神。因此,校园里每一名教师,都要从我做起,树立主人翁意识,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关心学校的一事一人,为构建优美和谐的校园添砖加瓦。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学校秉承的理念,所以我们在孕育“情”和。和谐校园建设还体现在“情”和上,具体体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方面。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用高尚的道德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雅的文化陶冶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为个性地伸展提供空间,使和谐校园文化成为最优秀的隐性课程,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最深刻最有效的方式进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深处。

总之,学校的和谐不外乎人、事、物、景、情的和谐只有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

6.万荣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篇六

近年来,万荣县委,县政府把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强县富民,改善 民生,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连续几 年都将标准化学校建设等教育实事列为全县的重点工程.万 荣县教育局积极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发展,尽最大可能让广大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i 畲理希商最大优化教簧囊薅

2005年前,全县共有公办中小学331所,学校布局不合理, 上,上好学.万荣县送教下乡活动现场 2008.6 正量面i田 万荥县促进

送教下乡-城乡牵手均衡发展共赢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办学水平是万 荣县教育局全盘布局的”重中之重”.为此,他 们积极探索,多措并举,通过业务培训,送教 下乡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 质.一是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万 荣县结合实际,及时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培训 工程规划》,积极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多渠 道,多形式的师资培训新机制.几年来,共培 训中小学教师5万余人次,培养打造出全国优 秀教师2人,省市级优秀教师22人,省市级模 范教师23人,省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3人,省 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7名,省市级教学能 手60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26人,中级教 师502人.二是开展送教下乡.万荣县制定出 台了《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实施方案》,对支教 教师在职评定,晋职加薪等方面提出具体的 优惠政策.鼓励县城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长 期支教,支教工作期限为一年,每年轮换一 次,目前已先后组织167名县城优秀教师到农 村学校任教或帮扶.同时,还组织县城骨干教 师不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为基层教师带 去了新理念,新经验和新方法.三是城乡学校 联谊结对,同步发展.万荣县积极组织城乡学 校联谊结对,捆绑式发展.目前城镇幼儿园, 五一幼儿园,南街小学,城关小学,城镇中学等 县城学校分别与17个联校结成联谊校,优势互 补,互利双赢.远程教育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近年来,万荣县先后争取项目资金700余 万元,为全县农村200余所中小学配备了现代 远程教育设施,使全县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 普及率达100%;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为全县 153所农村中小学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实 现了农村教学手段的大跨越.2007年初,为了 保证现有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 2008.6 皤豳

万荣县教育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信息 技术设备管理维护使用的意见》等制度,引导 和指导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 学.同时,万荣县教育局结合”远教”工程进展 情况,先后对全县17名电教员和153名项目校 的技术员进行了资源应用推广,设备管理,资 源接收等技术培训;对153名项目校校长和 153名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应用培训;对3000余 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和多媒体课 件制作等培训,促使全县农村”远教”应用工 作常规化和制度化.机传障两免一补惠及手霉

7.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篇七

关键词: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育人

一、教育公平理论的内涵

什么是教育公平。历史上教育公平一直被人们提倡, 在中国教育公平这一观念可以追溯至孔子, 当时他便提出“有教无类”这一观点即不应因为受教育者的个人差异、家庭环境、智商高低等等原因使某个人、某类人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到十八世纪末一些欧洲国家也把教育公平立法, 确定了教育公平的法律地位。我国在2010年的7月也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通过分析我国各个时期的教育政策不难发现教育公平就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的一种趋于合理、公平的配置规则。这种合理、公平要配适的是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及稳定, 要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 要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发展需求。即教育公平所涵盖的三个层次:确保所有人都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也就是教育结果的公平。

二、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教育公平观点提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它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而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让每公民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教育发展的核心, 把发展人的教育贯穿于教育的目标、过程和结果的始终,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事业, 不仅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 更能够使教育事业得到更深更广的发展, 真正实现教育为民。而教育公平的推进也需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指导思想,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对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是由于种种限制, 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存在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因此要促进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就必须遵循规律, 坚持用科学的统筹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的、有序的解决教育公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最终全面协调地实现全地区、全社会的教育均衡发展。

科学有序的推进教育公平, 是与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这样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乌托邦, 它是建立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等等物质条件不断稳步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的。一方面, 它是建立在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居民生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基础之上, 这些都为教育公平的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 提出教育公平这一战略目标, 主要源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条件供给的差异性。因此, 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促进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革新的重要基础, 教育质量的提升、人民素质的提高, 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升我国在国际间的综合竞争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把教育放在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民生问题之首。推进教育公平, 直接关乎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将教育公平统筹协调发展, 才能使得各地区的、城乡间的受教育者都能接受到适时的、适需的教育产品及相关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从根本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三是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教育公平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平等的公共服务, 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使之成为公平正义坚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现阶段推进教育公平的几点建议

首先, 把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确立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点。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体现, 而只有教育公平了, 才能为人才成长提供公平环境, 才能使社会公平成为可能。当前, 我们要着力推进教育公平并使之成为一项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飞速发展, 我们更要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 更加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 把均衡发展的重点放在边远地区、留守儿童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 把我们关注的焦点落在弱势群体身上。

其次, 让政府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人”。使人民群众能够接受到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教育产品、教育机会, 是政府部门不容推辞的责任。在不断推进教育公平过程中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主要政策措施都由政府决策, 离开政府教育公平无从谈起。因此, 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加大财政投入, 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相关的教育立法、执法日臻完善, 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构建教育公平发展评估体系, 把教育中存在的城乡间的差异、区域间的差异、不同校际间存在的差异量化起来, 使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科学的数字保障。

8.集中孤儿教育 促进均衡发展 篇八

集中学习,让孤儿不再孤单

近年来,上高县教育有了较大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经过整体搬迁,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但要真正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最大的难点还在于一些弱势群体,特别是那些父母双亡的孤儿没有书读。2007年的数据表明,全年全县中小学辍学生中,大部分是孤儿。有部分孤儿在校接受教育,但由于各种因素,一般成绩都不够理想,个别还出现了性格孤僻、走极端的逆反心理。让全县适龄孤儿接受完整的教育,成了上高教育工作者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2008年初,上高县教育局针对以往孤儿助学分散、不均衡、缺乏连续性等问题,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孤儿及困难单亲儿进行了摸底调查。县政府召集专门会议,就全县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行专题研究。同时,上高县教育局和团县委联系上海德仁基金会前来考查孤儿、单亲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确定在敖阳小学内兴建一所综合楼,将学生的住宿、生活、文体生活融为一体,援助3至6年级学生中的孤儿、家庭生活困难单亲儿童,为其每学年解决4000元至5000元的衣食住行和学习费用。

高位筹建,让孤儿有一个漂亮的“家”

在上高教育局的努力下,由上海德仁基金会、上高县人民政府、敖阳街道共同出资兴建的上高“德仁苑”,从项目规划、批准立项、经费筹措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用了不到40天的时间。“德仁苑”主体工程包括学生宿舍和食堂,共计1020平方米,建设共投入资金90万元。主体工程于8月12日完成,室内外装修于8月26日完成。主体工程所需资金由上海德仁基金会捐助30万元,敖阳街道投入6095元。附属工程包括围墙、绿化等所需15万元,由县财政负担。“德仁苑”食堂室内设施、活动设施、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学生生活费均由上海德仁基金会负责。

根据设计,“德仁苑”可容纳60名孤儿学生食宿。据调查,2008年下半年全县小学在校三至六年级父母双亡的孤儿有23人,其中15人愿意到“德仁苑”就读。上海德仁基金会负责人认为人数少了些,可能会影响到办苑效率。要求扩招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单亲儿童。2008年10月,上海德仁基金会派人面试另选定22人。目前,“德仁苑”已集中全县37名孤儿和贫困单亲儿童就读。

人文管理,让学习生活不再“残缺”

2008年11月3日,37名孤儿和贫困单亲儿童正式入住德仁苑,在上高县敖阳小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上海德仁基金会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绐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1配备人员,健全制度。在县里明确敖阳小学代管“德仁苑”后,该校委托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德仁苑的管理工作,配合上海德仁基金会向社会公开选聘了4名生活老师,并由学校选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指导德仁苑的日常管理,确保了“德仁苑”能够正常运转。学校制定了《德仁苑安全管理制度》《生活老师量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了管理制度化。

2重思想引领,立办苑理念。德仁苑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校,也不是社会福利院。基于这一点,学校确立了“爱满天下”的理念、“让德仁苑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的目标、“成就自我、回报社会”的苑训,把“健全体魄、健全人格、健全心理”作为培养目标,把“爱心奉献,规范管理”作为教师职业追求。

3重学习辅导。促质量提高。37名孤儿来自不同乡镇、不同学校。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初次离家独立生活带来的恐惧、念家、孤独等心理状况,“德仁苑”尽快掌握每个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敖阳小学要求孩子们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迅速摸清他们的学习状况,并将拉下的功课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补上,保证学习上能顺利过渡。安排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德仁苑值夜班,帮助生活老师一起指导学生文明就寝、辅导学生学习并处理好突发事件。节假日,有的孩子监护人无法接其回家,学校安排生活老师值班。

4重养成教育,塑健全人格。一是营造爱的氛围。孩子们在一起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学习好的帮助学习落后的辅导功课,年龄大的帮助年龄小的同学折叠被子,甚至寝室的名字都取名为“兄弟屋”“姐妹屋”等,使同学品到温馨、受到呵护。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全体教师心系德仁苑的孩子,陈玉萍在平安夜给孩子们送来苹果和鸡翅:全体党员与孩子结成帮扶对子,全方位帮助孩子,并给孩子捐献了2000多元的书籍:生活教师袁志勇捐献上百套衣服……三是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短短两个月孩子们就能主动排队打饭,礼让同学。教会学生定期洗头、洗澡、换衣服,注意不浪费食物等,有的同学还能洗小件衣物、洗碗筷等。定期组织各种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文明小卫士”评比、“阳光下的成长”教育活动、“手抄报”比赛、讲故事等。

5抓文化建设,促科学发展。一是营造苑中文化氛围。餐厅、走廊、楼梯、活动室都进行了精心布置,既美化环境,也对孩子潜移默化教育。二是对德仁苑进行绿化,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三是制定德仁苑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文化建设。四是注重生活老师文化素养的培训,为孩子配备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

9.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篇九

作为教育战线的共产党员,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在全体师生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值此建党 89年之际,我校举办这次座谈会,就是要达到“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下面我代表学校谈几点想法:

一、要起好带头作用

1、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教师党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持守住心灵的一片宁静,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爱岗敬业,廉洁从教,要经得起教师和党员双重标准的考核。

2、注重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教师党员要注意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用现代文化武装自己,并在工作中不断推动这一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3、注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党员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应时时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去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一位,为了学生的一切。

4、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做到有错就改,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保持领先,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时时处处都能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作用。

二、要起好骨干作用

1、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及科研水平。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本领,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不要单纯把教师当成一份职业,而是奋斗终身的事业。因而教师党员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永不松懈地去学习,并站在终身学习的高度,力求把握机会,拓展未知领域,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应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挑战。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努力追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和高效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等都是教师党员应该掌握的内容,教师党员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其它教师的前面。

3、具有新时期的开拓创新精神。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创造,在探索中追求。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参与教育课题研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起好桥梁作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而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变传授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起到人格与知识之间的桥梁作用。

四、要起好奉献作用

坚持“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教师党员要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教师党员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身体力行,发挥示范效应。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要积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要积极探索,寻求对策,正确处理好共产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与学校发展建设的关系,努力做到“两促进,两不误”。

所有教师党员今后在各方面都应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起好党员的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不求索取,爱岗敬业,为缩小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差距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勇于奉献,让孩子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

向阳学校党支部

10.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篇十

衡阳县东山完小校长 刘黎明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设备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待遇差距等,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设施与设备的不均衡。农村大部分村小完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简陋教学状态,别提什么电子黑板、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等。

(二)师资力量上的不均衡。这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大量优秀教师从农村学校向城镇学校单向流动,原因在于城镇学校教学设施与设备好、工作条件较好。

以上不均衡势必造成:

1、学生留不住。大量学生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涌向城市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造成了城市公立学校的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的出现,而农村学校却校舍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2、教师留不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巨大差距,给老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极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农村老师一门心思往城市里钻,有的老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磨洋工,极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质量上不来。教育的不均衡,最终造成的是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数字甚至超过城市学生,农村教育滞后发展势必拖了整个教育的后腿,同时教育的不均衡也必给社会带来不公,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1.加强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落后,别说多媒体教学设施,有的连录音机都没有。没有音、体、美、英语等专职老师,希望政府统筹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在现代教学装备、图书、课桌椅等配置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要建立明确的规划,确保在若干年内能实现城乡学校硬件上的均衡化。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能享受到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

2.探索学校公用经费分配的新思路。生均公用经费城乡统一,是教育均衡化的产物,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校生源出现减少的趋势。像小班化(25~30人/班)的学校,学生总数少很多,总的公用经费也就随之下降,但是班级数、教师人数、学校支出基本不变。所以,在资金上应该向这些学校倾斜,例如以初中45人、小学40人为班级标准,不到标准人数的班级(小班),按标准人数补足公用经费。

(二)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农村教师工作条件较艰苦,建议加大农村教师津补贴,出台职称评聘优惠政策。让农村教师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以外,还可以享受一笔相对可观的津贴,从而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对那些长期奉献在边远山区的老师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让他们带着感激服务于教育。

2.加强宣传,树立农村学校的良好形象。农村优秀生源的流失,既有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上不正确的主观认识,总是认为城镇学校要优于农村学校。事实上,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一些农村学校的成绩并不逊色于城镇学校,而且富有特色。只有加强宣传,充分展示农村学校的成绩和特色,才能稳定生源,形成良性循环,客观上也为农村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和鼓励人才流动

教育的均衡化,说到底是人才的均衡化,“择校热”,更多反映的是对优秀教师的认可。现在,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开始接近城镇学校,此时人才的流动、师资的均衡成了最关键的因素。

1.要继续加强城乡学校“校际结对,教师互派”工作。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一所城镇学校带几所农村学校,形成“结对、联动、捆绑式”的发展新模式。要有明确的规定,城镇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每人、每年必须到结对学校支教一段时间,所上的课全部向学校教师开放,同时需作讲座和指导教研活动若干次。相对应的,农村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去城镇学校学习。教研活动由教育共同体内的几所学校一起参与,共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2.要探索集团化教育发展模式。优质教育需要普及、需要扩散。通过集团化教育模式,把不同的学校整合在一起,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以优促优,最终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在教育集团中,教师的流动是无障碍的,可以把资源配置到最佳,每个学科可以凭借优秀教师,带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科队伍。这样的优势和效率,比校际结对更进一步,也能使优质教育更快地覆盖更多的学生。

3.以城乡一体化的大视野,鼓励城乡教师较大比例的流动。学校需跳出自身利益的小圈子,以全区域教育均衡化为整体利益。可以先尝试在教育共同体的几个学校之间,教师能够较大比例地互相流动。这种流动,既是优秀教师的效能最大化,也是影响、带动一般教师培训的过程,最终实现全县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最终实现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11.浅议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提高素质

最近,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关于《基础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使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对义务教育的想法和建议。

朱教授说的“教育是穷人除了造反以外翻身的唯一出路”,可见教育的重要性。要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应扶持困难群体,向农村倾斜,教育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基础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呢?

一、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1.目前城乡教育还存在很大差距

首先体现在校舍、教学设施的配备上;其次体现在师资力量上,很多优秀的教师都聚集到城市中,而农村出现了教师短缺的现状;再体现在生源的“匮乏”上。由于办学条件差,教师短缺,出现了择校的现象,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少,市内学校班严重超额现象。

2.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资,改建校舍,配备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留住教师的心,学校师资均衡了,就减小了学生择校的可能,学生也就均衡了。

二、要缩小地域及群体之间的差距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封建意识,因此,国家要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各少数民族之间享受均衡的义务教育。

三、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即使是同一区域学校之间也有差距。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基础教育、高校教育也不均衡。那么,对于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政府要做好资源配置,制定资源配置标准。硬件配置好,软件也要跟上,学校之间要采取好带差的方式。组建教育集团,管理一体化。关键是下决心,关键是要实现承诺。

总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我认为只有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财政资金一体化,管理机制一体化;只有健全评价机制,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

参考文献: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1991.

12.促进学校教师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 篇十二

从目前的基础教育现状看, 中小学生择校较为普遍。其实, 中小学生择校只是现象, 本质上是择教师, 尤其是择中意的、优秀的教师。由此可以看出,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的均衡是核心、是关键。那么, 如何促进学校教师的均衡发展呢?本文略作探讨。

一、遵循绩优导向规律, 促进教师职称结构均衡

我校教师中, 中学高级教师4人, 小学高级教师八级10人, 小学高级教师九级12人, 小学高级教师十级27人, 小学一级教师十一级40人, 小学一级教师十二级1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饱和, 中青年优秀教师的职称晋升一直得不到解决。鉴于此, 应建立健全以下机制以促进教师职称结构均衡。

1.调整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比例。长期以来,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分属两个序列。在重庆, 中学序列不仅有中学高级教师等副高级职称岗位, 而且还有中学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岗位;而小学序列最高级别为小学高级教师, 只相似于中学的中级职称, 小学序列职称岗位设置显然过低。2009年, 重庆市实施专业技术职称改革, 规定小学副高级职称岗位比例为2%, 中级和初级职称岗位比例高达98%, 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导致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矛盾异常突出。有鉴于此, 应尽快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并轨改革, 在小学设置高级和正高级教师职称岗位, 并扩大中级和高级教师职称岗位比例, 促进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均衡。

2.建立以校内、校外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为了避免外行、跨行评价, 应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 建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 完善评委会组织管理办法、评委会评价程序和评审规划, 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范围, 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 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3.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积极探索量化考核评价办法, 由区教教育行政部门组建学科考评专家组, 采取现场说课、上课、评课、考试答辩、专家评议以及查阅学生学业考试成绩档案等多种评价方式, 对中小学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教研教改业绩、教育教学能力进行量化打分评价, 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4.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要充分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 要保障广大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行“六公开”、“两监督”制度, 即:公开岗位数额、标准条件、评聘程序、个人业绩、评聘结果、监督电话, 主动接受纪检部门、广大教师和社会的监督, 保障评聘工作的客观公正、规范透明。

5.职称制度改革要根据中小学岗位设置的有关规定, 科学设置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岗位空缺, 教师可以流动到空岗学校评聘, 以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考核制度和聘后管理制度, 通过岗位聘用、竞争上岗、解聘辞聘, 真正建立退出机制, 使中小学教师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二、遵循素质教育规律, 促进教师学科结构均衡

我校学生共计1960人, 36个教学班。语文教师36名, 数学教师20名, 英语教师6名, 音乐专职教师4名, 美术专职教师5名, 体育专职教师6名, 信息技术专职教师3名。学校兼职教师多人, 艺体专职教师相对缺失。

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 区域性地整体优化教师结构, 可以发挥教师的群体效应, 让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互竞争、相互合作, 更好地促进教师群体的校本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 为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 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进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我们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流动, 建立健全的教师流动机制, 校内可以推行走班制教学, 促进不同学科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将优势的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 同时, 应大力推进教师培训, 创新培训方式, 加大培训的力度。

当大学逐步由分科走向综合的时候, 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 学科教师之间一直以来处于封闭的状态, 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 也人为地造成了学科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为了促进学科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我们平时积极倡导学科教师交叉听课、评课议课, 加强研究、互相促进。凡学校校级以上的公开教学活动, 不管是什么课, 没有特殊原因, 空课教师原则上必须去听, 同时欢迎跨学科听课评课。学校领导更是身体力行, 不论是什么课, 都积极主动地去听, 听完以后, 认真投入评课, 不但评优点, 更重要地是提意见和建议, 为的是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学科教师知识的均衡发展。

三、遵循专业发展规律, 促进教师层次结构均衡

(一) 导师“一对一”帮扶制度,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层次

在学校现有的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名师工作室成员5人, 在骨干教师中遴选了一定数量的教师作为专业发展导师, 在校内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引领和示范的功能。制定导师的遴选、履职、管理、考核制度, 学校给予一定荣誉, 建档管理, 适当减少常规工作量, 赋予其引领一般教师培训和科研的职责。导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对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进行全面指导。同时, 也可以凝练一个具有影响力、创造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二) 实施名师队伍工程, 发挥名师专业引领作用

教学科研能力不是上级命令得出的, 也不是书本中读出来的, 它带有默会性质, 传统的途径、方法手段往往难以习得, 要靠名师手把手传授, 得靠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历炼、反思、研究和感悟。一是应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培养、选拔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积极推进名师专业引领。必须把教师教育中的优秀教师共享作为促进教师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创造性的探索一套新办法, 形成制度保障, 让优秀教师在队伍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是狠抓课堂教学大“比武”。教学大“比武”是促进教师发展、打造名师的有效途径。三是通过校园网、校广播站、电视台等多种载体, 以学习班、讲座等形式, 对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艺术、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和展示活动, 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 丰富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 从而促进教师层次结构的均衡。

(三) 恢复重建名师激励机制, 落实名师队伍相应待遇

2006年, 我区曾建立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渝北名师奖励机制, 规定区级骨干教师津贴为每人每月50元、区级学科带头人津贴为每人每月100元、渝北名师津贴为每人每月200元, 对名师队伍建设发挥了激励作用。然而, 2009年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区人力社保部门强制取消了这项制度, 影响了各级名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进取心。譬如重庆市开展市级骨干教师任期考核, 我区有一部分教师自动放弃, 认为只有一个虚名, 不仅工作要求高于其他教师, 而且教研教改科研还要处处带头, 而待遇与普通教师一个样, 这是带着镣铐跳舞, 费力不讨好。其实, 同样是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江北区、渝中区、北碚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不仅保留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名师的津贴制度, 而且还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 渝北区应尽快恢复重建名师激励机制, 落实名师队伍相应待遇。

四、遵循立德树人规律, 促进教师素质结构均衡

我们所说的素质, 是指人们先天自然的和后天社会的一系列特点、品质而言。具体的素质就是人们身体的、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专业的和心理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人们素质所反映出的基本特点和品质是自觉的、稳定的、持久的。随着素质的提高, 人们的工作态度、精神面貌、业务能力都回达到新的水平。因此, 教师素质的高低优劣, 小而言之, 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的素质。大而言之, 关系到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

1.教师要有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教师不是“教书匠”, 而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只是教育教学的工作者, 还应是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行为观:在处理师生关系上, 强调民主和平等, 尊重和赞赏;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 强调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我上, 强调常于反思;在对待同行上, 强调相互学习与合作。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是学习的主体和责权的主体。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而是师生交往、情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仅要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

2.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与其他职业相比, 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 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就是教师应具备的师德素养。我区在师德建设中先后提出“敬业、爱生、务本、奉献”, “十忌、十禁、十提倡”等具体要求, 也是对师德的规范。此外, 实践告诉我们, 教师的高尚人格是良好师德的基础。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发展的激励价值、情感的陶冶价值、道德升华的价值、意志强化的促进价值, 都是不可估量的, 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实践还告诉我们,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良好师德养成的先导, 在科学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养成的师德, 才能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3.教师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国家对中、小、幼教师明确规定了学历标准, 这是起码的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知识视野和学识水平, 但仅此不够, 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 必须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 掌握新知识。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根底, 更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知识, 还要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领域, 具有广播的知识视野。

4.教师要有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能力素质。这一能力素质显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 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 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 达到理想的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 要实践课程新理念, 能够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使课堂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5.教师要有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 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理论升华, 成为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把研究与教育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能力, 是教师由“教书匠”转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 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

6.教师要有较高的现代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 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掌握和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从而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现代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现代信息素养。一方面要具有高效获取、批判性吸收存储、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以更新扩充新知识, 适应知识成倍增长对当代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具有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能力,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提高课堂效益。

上一篇:北湖站12月份营运分析报告下一篇:企业旅游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