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精选13篇)
1.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一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伴随着新旧观念的剧烈摩擦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行动灵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知识阶层的群体,自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敏锐的感受力,并相应地逐步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其中,变化最大、最快、也最为关键的,就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固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是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经济改革深化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了解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培养合理的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及其行为表现。
1、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凸现但不偏激,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直是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在谈到人生最大幸福时,都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加强。不过,个人奋斗已被大多数学生摒弃,这是青年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要实现自我价值,除靠自己努力外,还得争取别人的帮助,对个人、社会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小部分的学生赞成和有点赞成“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一些学生认为“现在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这表明仍有部分学生囿于“自我设计”的圈子,常常是讲人生价值就是自我价值,讲成才就是个人成名家,讲人生幸福就是个人幸福,从而滋生出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苗头。
2、重功利,讲实惠,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蕴含着趋乐避苦的趋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公有制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经济头脑、实惠观念愈来愈重。如学习上的实用至上,择业时金钱至上,政治观经济化等。调查表明,有38.6%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有19.4的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3.6%的学生则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31.2%的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
二、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青年学生的双重效应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价值规律反映在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和义务观念以及效益竞争意识,打破了有的青年学生安于现状,追求中庸的心态,使青年学生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正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青年学生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但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市场交换的双方都是以利已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使青年学生对自己从小受到的价值观教育以利他行为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感到困惑不解,心理失去平衡,为适应新的形势,他们很快吸收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观点。这就使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多元矛盾,摇摆不定的状况。
2、各种理论思潮的影响。大学是文化聚集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思想在此荟萃,并为大学生所分享。在文化领域的开放和交流的大潮裹挟下,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翻译出版,生活在文化前沿阵地的大学生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典籍。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震动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观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造成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还有一部分学生则陷入新旧观念形态双重并存的矛盾之中,他们既怀疑现存的价值观念,又在西方的理论思潮中与中国国情、民族的心态冲突面前感到困惑不解,引起价值认同上的矛盾。
三、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选择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社会必然的历史选择,由此牵引起人们特别是医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改变,这是一种趋势。人生价值取向的正误将影响整个人生道路。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结束语: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也不足为怪,要正确理性对待,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是把双刃剑,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重组上会出先浮躁和紊乱,只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和引导,因势利导,是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并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2.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二
经济全球化是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依存与联系程度日益密切为表征的客观历史进程。但这一进程却在客观上给民族国家的主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冲击。在这种现实条件下, 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自觉地认清新形势下人权发展的态势及其实质, 是回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意义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 人权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尊严与价值, 人所应当享有或实际享有的权利。承认人权、尊重人权、保护人权, 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信念。
1、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权观念。
“人权”曾经是一个禁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 我们不仅在宪法和法律上不使用“人权”概念, 而且在思想理论上将人权问题视为禁区。加之传统思想的束缚, 我们人民的人权观念总体来看是薄弱的。在这样人权意识极端缺失的条件下, “违权”的严重与“维权”的不力形成强烈反差。
2、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法制意识。
说到底, 人权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当代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因此, 人权与法律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人权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 法律是人权的最佳保障, 一部人类法制史就是记录人的权利状况的演变史和发展史。只有人人都能够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社会公益, 同时又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才能形成社会和和谐的法治国家。因此, 通过人权教育, 使广大青年学生具备民主、平等、公平、依法办事的观念和法律意识, 成为自觉护法、维法的高素质青年学生, 对于法治国家的形成, 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丰富青年的人权知识。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们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 才能让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掌握人权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 并自觉实践。
4、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培育青年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创造人类文明历史、推动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神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自身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尊崇, 对人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向往和追求。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人权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中, 长期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知识上的填充难以弥补精神上的贫瘩。要培育与传统文化精髓相融的人权文化, 弥合人权价值的普遍性与人权知识的地方性之间的冲突, 使人权事业伴随着我国的宪政建设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 发扬光大。
5、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青年学生的民主政治教育。青年学生政治素质、政治能力的提高, 政治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青年学生政治素质的高低又与教育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青年学生的教育程度与其参与态度成正相关。人权教育正是传播人权火种的途径, 只有培养出具备人权信念的个体, 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人权目标。特别是针对权利、自主、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大学生, 开设人权课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 这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有利于回应时代的“挑战”。
新世纪新阶段, 国际国内局势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在国际上, 政治多级化的趋势正在曲折中前进, 单极和多级化的政治矛盾十分尖锐;以经济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网络化日新月异, 资产阶段意识形态和各种腐朽思潮乘势侵人;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复杂多变, 国家安全面临威胁;少数西方国家为了称霸世界, 加紧了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 妄图推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时期, 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发展期”。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创建新机制, 增长新本领,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顺应时代的需要,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孙艳艳:《关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孙艳艳:《关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当代青年与宗教信仰 篇三
【关键词】青年;宗教;信仰
我国施行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地区宗教教育的保护政策,在被保护的民族地区,可以对其青少年进行宗教的教育,可想民族地区,宗教对青少年的影响比普通地区更大,宗教对青年的影响很强大,如何引导这些青年理性认识宗教和宗教信仰,使宗教更好地服务于这些青年的成长,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人类和宗教的渊源
尽管中国教育向民众宣扬无神论,但宗教在当今社会的影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有关数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宗教信仰者约一亿。[1]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膜拜和信仰,比如藏族和回族全民信教。
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2]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对超越人类认识的某种力量的信仰。”贝格尔说:“宗教是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宗教思想家蒂里希的说法是:“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马克思主义从所谓的唯物观上加以阐释:“宗教是人们思想中对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一种歪曲和颠倒的反映。”
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的,宗教却以神秘的姿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当今,西方英美国家,尽管科学文化水平发达领先,但国民们还是把宗教作为生命中的信仰,当遇到灾难时候,大家会一起祈祷“上帝会保佑我们、上帝和我们同在”;人是一种带有灵性的但需要安全感和庇护的高级生物,在很多让人类感到无助和无能为力的时候,人们希望心中的神灵能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同类。
2.宗教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宗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宗教现象长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2.1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首先,宗教作为法律、道德的辅助手段,具有加强民众道德,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3]宗教道德教育和世俗道德教育一起,对良好的道德保证和法律实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维持良好秩序的重要工具。利用宗教影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是新加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新加坡是一个物质和精神文化都比较发达和文明的国家,大多数新加坡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从中吸取相应的道德观。因而新加坡政府把宗教信仰看作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并认为它是新加坡人精神意识、社会责任的源泉。[4]
除此,宗教是无国界的,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纽带,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纽带,密切联系世界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增进各国人民之间联络感情。
2.2宗教对社会的消极作用
宗教对社会的消极作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宗教往往成为麻痹人民群众斗争、维护反动统治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难发现,某个时期,某些别有用心的统治者通过宗教的幌子,达到自己某种目的。另外,宗教一旦被反动政权利用,则成为极大的危害社会的因素。
以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九次十字军东征为例,统治者用“拯救圣城”口号,借着上帝的名誉号召民众“凡是参加十字军的人,上帝都会免除你们的罪恶,让你们死后升入天堂”。 十字军东征是典型的以宗教的名誉来欺骗民众进行的政治活动。
现代社会,仍旧有很多别有用心的反动或者分裂分子打着宗教的幌子,比如乌干达的邪教,中国的法轮功,都是以宗教的幌子号召自己善良的信徒们以暴力或者无声的方式去达到自己让人不齿的目的。牺牲的不过是无辜的信徒,获得利益的是那些暗藏动机的阴谋者。
2.3宗教对人生修养的意义
宗教道德对人生修养比世俗道德更有约束力。
宗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隐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生修养和道德教育思想。[5]
所有的宗教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教化自己的信徒要心中有爱,爱人爱己,关怀生命。儒家讲仁爱、佛家讲慈爱、基督教讲博爱、伊斯兰教以行善为中心、以及慈悲普度、亲情孝道、改过迁善的宗教伦理思想,对人的思想净化和人生修养有强大的号召和牵制力量。同时,宗教宣扬慈善友爱,扶贫济困,宗教的目标一般都有人道主义色彩,提供教育组织,提供医疗及福利服务等,这与社会主义道德所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共同之处。[6]宗教对个人的思想净化和道德行为有着指引的力量,对人生修养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3.青年与宗教
青年选择宗教信仰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3.1青年为何喜爱宗教
青年处于心理的断奶期,这个时候的青年人生和价值观基本还没有定向,同时缺乏科学理论和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客观世界和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和解决的途径,还没有树立起坚强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在这个期间青年往往更会遇见情感、升学、工作等方面的困惑和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当这些问题发生的时候,由于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不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们,从而产生了悲观失望以至消极厌世的思想,不少青年就是为了摆脱自己的精神苦恼而求助于宗教。
3.2宗教对民族地区青年的影响
国家施行民族地区的宗教保护政策,实施宗教保护的民族地区中可以实施完全或不完全的宗教教育。在有浓烈的宗教信仰的民族地区,宗教伴随着这些地区青少年的成长的始终,对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修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在国家政策保护下施行宗教教育的地区,以云南大理某村为例(该村为回族村,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儿童从小跟着大人做礼拜、诵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会被送到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阿訇)开办的学校里接受科学的和宗教的教(下转第382页)(上接第383页)育。在学校里,儿童们除了读书识字之外就是感受宗教的熏陶:读经、祷告、做礼拜,接受伊斯兰教思想,所有孩子长大后都成为非常虔敬的穆斯林。该地区的孩子们就在这样浓厚的宗教氛围下长大,他们思想里有根深蒂固的本民族宗教观念,伊斯兰宗教的信仰对这些民族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有深远的意义。
4.结语
不管是单一的人类个体还是庞大的民族和人类,都需要寻找一种事物作为自己的信仰,自人类社会诞生至今,人们都在选择宗教作为自己的信仰,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我国个别民族边疆地区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冲突和分裂事件,参与事件的大多是青年人,是什么力量在召唤和驱使大家要颠覆现有呢?十字军东征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今天社会主义的青年绝对不能再在宗教的诱饵下成为牺牲品,不能被宗教瓦解了意志,不能被某些东西迷惑。
青年,尤其是當今的大学生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接班人,青年们要热爱科学,热爱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要反对迷信和盲目的信仰。■
【参考文献】
[1]权自然,包细妹.青年信教原因的深层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胡春风.宗教与社会[M].
[3]吴倬.宗教信仰与人的精神境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4]陶乐.新加坡道德教育启示[J].科教论坛.
[5]苏树华.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M].
4.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篇四
论“爱国”的不可选择
在钓鱼岛问题持续保持高温的环境下,“爱国问题”逐渐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尤其在各地反日游行中相继爆发混乱后,人们开始以理性角度重新审视“爱国”这个似乎已经老套的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国家”这一概念。从很早以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就成为读书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其中“治国”既体现了人的政治抱负,更是读书人对于国家负有责任的一种象征。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责任又与忠君、爱国联系在了一起,无法分割,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爱国”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腐败、积弱,以及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新一代有识青年,以救国为己任,运用先进思想,推翻了封建统治,从此,“忠君”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从经济向政治、思想扩散,西方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潮不断影响着国民的意识形态。结果之一,便是在“爱国”这一传统话题上,出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与纠葛,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选择。那么“爱国”真的是我们的选项吗?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我认为,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是毫无疑问的。国家,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民族,整体群众。而我们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应当对这个群体负有责任,这种责任根源上来自于人类的群体性以及我们更高级的感情归属问题。人类的群体性是无可争议的,我们成长、生活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努力付出,我们的身份只不过体现了我们的不同分工,而不是我们的地位。因此,从生物学根源上讲,我们的个体利益需要服从于群体利益。现代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犹豫与怀疑其实是由于我们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思想。个体思想的产生不可否认是一种进步,它是人类思考能力,创造性,丰富情感的来源,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是,个体思想并不意味着否认我们的群体性,而极端的个人主义以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放弃群体利益,这在某一层面上市“不爱国”的体现。
那么,现代社会,人类的群体性是不是已经消失或者不重要了呢?明显不是,我们的生产生活依旧依赖于群体,利益总量是不可无限增长的,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必定会对群体利益产生危害,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对我们所在的群体的一种背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损害群体利益最终也一定会损害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最终得不偿失。
5.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五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的宗教文化也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国是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近年来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不断上升,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他们的宗教信仰状况和对于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民族以及宗教与教育等关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注大学生宗教信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宗教观与宗教信仰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不同因素,并针对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宗教观 宗教信仰 大学生
不难发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宗教的踪影,例如十字架项链、圣诞节贺卡、观音护身符、教堂赞美诗、开光纪念品、命运占卜签、庙会文化节、圣地旅游热„„,不知不觉中,大学生跟随着社会生活的节拍也渐渐走进宗教文化的殿堂之中,他们或因欣赏而追随或因困顿而疏离,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信仰宗教已然成为身边不争的事实。与一般宗教人士不同的是,作为大学生宗教徒,多年来一直接受着学校的唯物论和理性主义教育,头脑中的固有观念同宗教观念截然对立。所以,在他们的宗教观中往往蕴涵着认知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经验与判断复杂对立的因素。正因为此,他们的信仰一般显现得更内在,更深沉。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宗教在学生中的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容易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客观上要求高校有必要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调查昆明理工大学等各高校都开设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专门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尚属空白,对信教师生的统计、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明显不足,与宗教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很容易产生思想迷失和信仰危机, 也更容易被宗教所吸引。境外某些团体、组织和个人正是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性,在超出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外,打着文化交流、项目合作等借口,在高校中散发宗教宣传品、传播宗教教义教规、拉学生入教,甚至向学生宣传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宗教在高校中渗透趋势日益明显。
有的同学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迷信行为,是对虚幻神灵的盲目崇拜,认为这是一种完全脱离实际的精神寄托。然而我们认为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文明,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是一种获得精神力量和支持的源泉。它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迷信活动是不同的,是一种高尚的信仰。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过去,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的反认识逻辑性、危害性和主观性,很少认识到它的价值逻辑性、有益性和客观性。在人类的早期宗教孕育和哺育着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的母亲。我们可以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来间接地让他们对宗教的实质有较深入的了解,从而是他们对宗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做这个调查的目的之一。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中宗教占有较大的比重。对于西方人来说,宗教信仰可以说是贯穿着他们整个日常生活、整个国家和民族之中的。一个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对他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当今的世界强国——美国,当初也是基于一些欧洲人渴望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而建立的,可见在西方文化中宗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总所周知,我们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里宗教有着相当重的分量。做关于宗教的调查,对我们学习、理解中西方历史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们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提出问题,以便对能对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念有所了解。
通过各种途径是大学生明白到底宗教是什么,信仰宗教又是什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具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但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于宗教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某些途径片面得知关于某些宗教的信息后就选择盲目信仰。或者仅仅是出于好奇的原因而选择某种宗教信仰。这样对宗教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做出的选择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备一定的宗教知识,知道信奉宗教到底是什么之后又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选择。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教会学生以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除了正统的宗教外,也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宗教的幌子招摇撞骗,甚至成立邪教,危害广大人民的生活。作为大学生,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分辨林林总总的宗教,避免受到邪教伤害。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挫折之后选择信奉某种宗教来麻痹自己,逃避问题。这不是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校应当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直面现实,不逃避问题,勇敢向前。尽管高校普遍
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在同学们中间知者寥寥无几,且大多数同学不认同心理咨询,认为很丢脸,在无法排解的情况下转向宗教求安慰。
六、我们得出的结论
►
1、当代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绝不信奉宗教的主要原因与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小生活的环境,家庭教育以及所属民族的文化有关。►
2、院校对宗教知识的教育力度不够,这使得学生对宗教的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各种文化不够了解,也会造成大学生对宗教的误解和扭曲。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涉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学校应该关注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必须承认宗教信仰在道德方面对现代社会有着不可小视的规范作用,许多政教分离的西方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宗教的社会管理能效,并将之喻为“社会管理的第三只手”。宗教信仰中包含的诚信、向善等道德理念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被视为社会民众的基本道德底线。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正确导向,使其成为建设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才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理性关注宗教,帮助大学生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信仰.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大学生的宗教观以及宗教信仰有了新的了解,也关注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中学习到实践调查、数据分析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宗教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重视宗教文化知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知识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增长见识,提高人文素养。加强宗教文化及热点问题的探讨、研究,积极开设有关热点问题讲座,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宗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中国腐败现象的多种不同原因,但是,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学教授邝泽倩认为,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
度本身。邝泽倩教授说:“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可能干违法的事情。”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实行更多的放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商品供应增加了,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渠道也出现了。照理说,行贿受贿现象应该减少才对。可是,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腐败案件反而大大增加了。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邝泽倩说:“在一个授予官员很大权力的官僚机构中,腐败的机会总是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把很大权力集中在国家官员手中,这些人控制着很多别人想要的稀有商品,因此这就为他们的腐败提供了机会。”
在一九七八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相对要轻一些,当时露富是会受到谴责的。那些年代官员的腐败行为往往都属于灰色地带,例如使用公款建造职工住宅、扩建办公室或者用公款请客等。而在改革时期,中国政府官员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官方的宣传口号也变成了致富光荣,赚钱受到鼓励,政府允许私人拥有资产。
中国政府鼓励人们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新机会发家致富。成功的企业家,包括一些通过不道德的手段发财的人在内,被誉为英雄模范。这些发展鼓励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因而为腐败提供了强烈的动机。然而,有了动机之后,还必须有机会才行。邝泽倩教授说,当时政府是用摸石头过河这种摸索的方式引进市场改革的。但是这种零敲碎打的改革方式却为腐败创造了机会。以生产钢材为例,政府向国营钢厂投入了资金,这些钢厂则需把生产出来的钢材按一定的定额上交给国家。为了鼓励提高生产率,政府允许国营钢厂把定额之外的钢材拿到市场上以高价出售,厂家可以保留这些利润。虽然有些工厂把这些钱用于工人和工厂条件的改善。但也有一些工厂经理则把这些利润中饱私囊
6.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六
说起马克思主义,人们是即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从很小开始就知道马克思,听说马克思主义,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认证贯彻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后,取得了抗战与革命的最后胜利。除了少数研究哲学与历史等体系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很是了解外,在当代,可以说,很多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在当代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重要的角色,对当代中国究竟有什么作用,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如何发挥它在中国经济,民生,国力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追溯到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在当时它只是一种思想,是一指导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传至我们当代,在经过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修补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成为我们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瑰宝。
7.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七
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 我们必须摒弃过去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相一致的思想。在西方资本主义确立的历史过程中, 总是伴随着与传统的宗教信仰的不懈斗争, 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具有现实性的信仰, 但是过去所产生的一切宗教信仰和新形成具有现实性的信仰也都没有正确指导人们实践的科学性, 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符合实际的, 完善的具有科学性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 能够正确引导群众进行实践, 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产生可以说在信仰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人类对信仰以往的认识被彻底打破了, 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精神指导和给予思想指导强大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具有社会科学的哲学, 能够正确指引人们实践, 所以人们需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并且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正确理解, 认识到它的科学性来指导广大人民实践。
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们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自己重新认识和改造世界, 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从而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于信仰的看法。我们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并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实践证明了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从而可以说明在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 虽然产生过各种信仰、意识、宗教等, 但是马克思主义是第一个正确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最科学最严谨而又最富有活力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自人类诞生以来一直不断地追求着自由和幸福, 不断地反抗剥削和压迫, 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系统的探索和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 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走向消亡, 社会主义必将长久发展继而向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 给人们指引了通往自由和幸福的道路。
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3.1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用实力和决心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拥护。中国经济的飞速迅猛发展, 以及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 这不仅使中国发展了进出口贸易, 而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生产力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中国也向世界各国输出了大量的商品和劳务。中国经济发展的丰硕果实不仅遍及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也助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确定了目标, 指引了方向。使人们可以在明确目标, 确定步骤, 计划过程之后按部就班的进行实践。这就大大提高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更增加了实践成功的可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特别是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是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结果。也正因为是创新的结果, 所以我们没有参照, 没有标杆, 我们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既然是探索就难免会找不到方向, 会迷路, 会遇到困境甚至是逆境, 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以马克思主义信念作灯塔为指引, 保持正确的航向, 咬紧牙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靠近并踏上理想的彼岸。
3.3 大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而这种实践性也是与中国古典哲学最大的区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大学生对待世界对待人生的看法和观点还没有形成, 再遇到困难、挑战、压力、抉择时会退缩、迷茫畏首畏尾。在这个时候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们只有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才能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 遇到挑战时从容不迫, 遇到压力时积极面对, 遇到抉择时冷静果断。
3.4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在高校中进行的, 高校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中之重, 因此要在高校建立一个党政一体化、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和有效进行信仰教育的方法的工作机制, 促成多层次多角度共同发展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体制。高校中教师是主体, 他们肩负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担, 为此我们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待遇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 是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也是帮助和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源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是建设社会主义坚实的后备力量, 他们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是关系到他们的三观是否正确树立的问题, 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以及关乎到社会的长足进步和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8.
8.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 大学生 理想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42-01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理想和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否。然而,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逐步淡化的趋势,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能对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和引导,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并提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对策。
1 大学生理想和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日益多元化,而理想和信仰的选择也呈现多样化。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激烈碰撞,部分大学生茫然失措。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大学理想和信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大都不高,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方法落后,以理论说教为主,课堂缺少互动,十分枯燥和乏味,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部分大学生认为不喜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遥不可及,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从而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议淡化,对社会愈加失望,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信心。
1.2 理想和信仰功利化
近年来,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逐步消失在功名利禄的追求当中,对于信仰什么、如何信仰等价值观的选择大都从自我需要出发,更有甚至,理想和信仰要让位于个人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前途。正因如此,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越来越物质性和功利性,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也日益呈现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发展趋势,,追求金钱至上、权力万能。[1]
1.3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抗拒心理
我国高校大学生确立理想和信仰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而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的公共政治课程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课程内容空洞,而学习政治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过于形式化,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教育,从而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抗拒心理。
2 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
2.1 加强信仰教育教育者建设
2.1.1 提高信仰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理论修养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价值观教育,教育者的素质、信仰和理论修养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理想和信仰的形成。一方面,提高信仰教育者的道德品质,通过各种专业和技能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自身人格。只有教育者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崇高理想,才能使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信仰理论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另一方面,信仰教育者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自身修养。[2]信仰教育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并能够联系社会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教育者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真正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视作一份事业,才能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工作。
2.1.2 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一方面,信仰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和现实需要,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可以从现实出发,得到学生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信仰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迎合学生的思想需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期待感,从而自觉接受教育。
2.2 转变信仰教育方式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包容性强,但也存在缺乏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二是,集体意识薄弱。他们注重自我发展,善于表现自我,但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过度关注自我发展,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缺少社会责任感,从而走向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因此,根据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对他们开展信仰教育就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方式,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不管提高教育实效。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式也要多样化,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马克主义信仰教育能够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3 改善信仰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主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信仰教育归根结底是爱的教育,高校信仰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首先,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90后大学生在校期间会面临来自家庭、学习、社会的各方面压力,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存在于课堂的说教,还应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此,学校教育在做好各项基础建设和师资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各项助学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
其次,学校要加强生命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注重自我的健康,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友爱、平等的校园环境中能够跟家真爱生命,敢于面对各种挫折和问题。
总之,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应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创新改革,才能够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信仰教育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伟芳.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调查 篇九
宋宇航 2012081320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艺三班
调查时间:2014/6/9至2014/6/12 调查地点:重庆工商大学 调查对象:当代大学生 调查方式:观察法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是一个既关乎理论探讨又涉及实证分析的时代课题,有意识地将研究内容放在要素、结构、内外关系的诸系统中,把思维对象作为系统去分析、论证和推理,把思维过程作为系统去规范和运思,才能从方法论意义上突出教育对象的分众化、教育内容的当代化、教育目标的层次化和教育形式的隐性化。
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它既是道德形成的前提性精神基础,又是道德的终极向往即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道德信仰,是在解构“道德”与“信仰”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范畴,它可以帮助很好地解决道德行为动机与效果统一的问题。高校作为一种学缘性的生活共同体,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道德信仰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应该说,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应回归生活世界、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塑造,以人和生命为双重坐标的新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敬畏道德信仰并努力使之成为完整的人和生命。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研究应当关注的主要趋势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道德信仰作为道德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以“应当的应当”引领和把握“是的应当”,它使道德的自律本性得以彰显和成为可能。当前,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特别是功利主义浸染、虚无主义盛行、主知主义滥觞,更让大学生道德教育呈现“去信仰化”倾向。如何有针对性地去提高大学生道德信仰自选择能力、自组织能力和自控制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研究,既涉及道德信仰的分众化研究,又关系到道德信仰的当代性研究,是一个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如何厘清道德信仰的真实内涵和生成路径,使当代大学生从道德信仰危机中摆脱出来,从而赋予当代大学生以真切的人生意义和终极的价值关怀,就成为当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国内近些年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的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弘扬,注意厘清道德信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关系,关注“教之以知,晓之以理”的灌输式道德知性教育和“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熏染式道德信仰教育,注重从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角度研究道德信仰的基本内涵、认同原则、生成规律,使大学生从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上潜移默化地积淀道德信仰。目前关于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由于各学科的立足点不同,研究过程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这在客观上开拓了该问题研究的新视野,拓展了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罗国杰强调:“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道德教育、道德责任、道德养成、道德自律、道德引导和道德保证的重要性。”[3]唐凯麟强调:“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逻辑起点,要真正能够根据人类道德生活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科学地阐明道德在人的发展和精神完善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人的发展和精神完善的道德机制,指出人的发展和精神完善化的道德目标。”[4]唐代兴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的新存在论思想,认为“人类的全部生存行为都是伦理行为,人类的全部伦理行为都是目的性行为。人总是有目的地追求利益并有目的地限制自我利益追求,无论是从个体人的角度看,还是从群体、社会的角度讲,目的地选择构成其伦理行为的动力。”[5]檀传宝认为:“信仰对道德有论证、聚合、圣化作用,信仰教育对道德教育亦有内在和外在的补遗作用。克服目前德育危机的出路在于确认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6]任建东认为:“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的必然产物,必须以信仰为基础。道德信仰的生成有着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逻辑根据。从人生角度而言,人生具有有限性、未完成性和创造性,这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逻辑前提与基础,从而使道德信仰成为一种必然性的产物。”[7]魏长领深刻剖析了当代中国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认为:“道德信仰的价值整合在整体和社会中突出地表现在,有了共同道德信仰,就具有了共同的道德理想,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善恶评价标准。”[8]黄明理认为:“随着社会群体共有的道德价值观的增多,道德信仰的确立也将进入更加自觉、自主和更加巩固的新阶段。未来社会值得人们向往与追求,在伦理上的主要魅力就在于,过去和当下那种太多的道德对立将让位于更多的共同道德追求和道德共鸣(当然不是简单的道德一元化,而是多元自由与理性秩序的辩证统一)。”[9]总之,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主体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研究应突出教育对象分众化、教育目标层次化、教育内容生活化和教育形式隐性化。
当代国外道德信仰理论流派众多,诸如价值澄清理论流派、逻辑推理价值教育流派、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流派、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流派等,其基本发展趋势是各流派道德信仰理论日趋融合,在价值取向上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育方法上注重隐性德育和道德价值体验。国外相关研究涉及德性论的“实质主义”和规范论的“形式主义”:德性论者认为,道德之为道德,主要在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只有具有了某种内在的品质,才是一个道德的人,只有道德的人才能有道德的行为。规范论者认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属于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成为或者不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和任何其他人都没有权利干涉个人的这一权利,只要行为方式符合普遍的规范形式就是正当的、道德的。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可以也应当基于自己的内在禀赋去全面地发展自己,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遵循外在行为的普遍规范;作为普遍性的社会规范,道德固然无权为所有的人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整齐划一的模子,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的社会行为的层次上。对于当代伦理学来说,道德的“外化”与“内化”运作过程是两个相互对应交会而又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完整的道德类型学概念必须是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合题选择。所以,我们应把德性论与规范论统一起来,实现从德性到德行转变。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是对大学生进行的以建立具有终极价值道德信仰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对道德理念的认同,促使道德情感的产生、道德意志的养成和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途径之一。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研究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学术界对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非常关注并取得一些成果,忧的是相关研究则大多是从表象问题到具体对策或从工作实践到规范要求,或是研究成果深度不够,缺乏理论支撑,流于“工作总结”“经验体会”,或是研究内容以偏概全、缺乏逻辑,在理论建构、规律把握、学科渗透等方面缺乏全面、深刻、系统研究,这些势必会导致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应放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去研究思考,以“和谐”为基点和主线去深入阐释“道德信仰”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多学科视角深刻剖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生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必然性和一体同构性,以“和合”观念理性看待个人与社会、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理性与感性的互动交流、利益博弈和心灵碰撞,从应然性、实然性的高度来审视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的规律性与独特性,从方向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来思考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体系性和实效性。道德信仰的哲学反思是研究难点,道德信仰的主体特点与时代特征是研究重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涉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概念界定、理性认同、基本指向和实践生成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概念界定主要解决“道德信仰是什么”的问题:从善良意志的主观需要、认以为真的思维方式、观察世界的客观法则三个维度阐释道德信仰的基本涵义;从道德信仰的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分析道德信仰的结构模式;从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剖析道德信仰的本质外显;从审美定向功能(道德人格塑造之坯)、精神激励功能(道德行为动力之源)、社会整合功能(道德秩序调控之手)、价值判定功能(道德标准衡量之尺)四个方面说明道德信仰的主要功能。
第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理性认同主要解决“为什么信仰道德”的问题:从本体论视角考量道德信仰的共生性发展需要,从人的本性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两个维度论证道德信仰是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种关系和谐需要,以避免人类陷入焦虑的极限、施恶的极限、对抗的极限、增长的极限;从认识论视角考量道德信仰的历时性生成机理,分析道德信仰由感性的自发(初级阶段的“被动式效仿”)到知性的自觉(中级阶段的“责任感驱动”)再到理性的自由(高级阶段的“习惯成自然”)的纵向生成路径;从动力论视角考量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张力结构,阐释从道德认知的自选择能力、道德情感的自组织能力、道德意志的自控制能力、道德行为的自超越能力促成道德信仰生成。
第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基本指向主要解决“信仰什么样道德”的问题:从道德信仰的自控性、整体性、实践性、层次性四个方面对应分析道德规范的自洽性、完备性、能动性、动态性;运用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回溯推理,反思人类生存利益法则的进化完善——从血缘化到地缘化再到生态化,完成后现代社会的生命主义对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和前现代社会的权利主义的扬弃,明确道德信仰的共生性指向(爱人之心)、互利性指向(奉献之心)、至善性指向(善良之心)、反思性指向(敬畏之心);从约束性、责任性、亲缘性、境界性分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应然规范。
第四,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实践生成主要解决“怎么样信仰道德”的问题:反思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危机的多元参照系,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剖析道德信仰危机(心灵危急和行为危机)的主要表征;分析“应然”与“实然”互动关系,从道德信仰客体的可信之信、道德信仰主体的确信之信、道德信仰主客体之间的信信与共三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的条件创设;从道德信仰生成的文化之维、教育之维、制度之维给出道德信仰生成的基本路径——自然式的默化路径、应然式的教化路径、使然式的强化路径。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亟待创新的重要走向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基于规律性、可操作性和系统化的研究构想,研究课题应采用系统科学方法、文献研究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方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意识地将研究内容放在要素、结构、内外关系的诸系统中,把思维对象作为系统去分析、论证和推理,把思维过程作为系统去规范和运思,尽量进入问题、分析问题、综观问题,力争在各个范畴的相互关联和动态发展中把握理论的真实内涵和完整体系。“信仰的教育和接受的本质特点是要求教育方式的‘体验性’和‘情感性’”[10]。在研究过程中,应以大学生道德信仰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为切入点,认真分析其结构模式、社会功能和运行机制,梳理归纳出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的原则、规范,提出大学生道德信仰认同和实践的基本方略,给出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大学生道德信仰认同与实践的理论支撑和可行对策。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在实质上,是现代社会“人本主义”之“危”和后现代社会“生命主义”之“机”。当代社会是一个全球生态化的和谐社会,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信仰应指向“共生”“互利”“至善”。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文化熏染、教育督导、制度规约等多重路向综合给力来实现完成。社会繁荣期适宜采用文化熏染路径,社会爬坡期适宜采用教育督导路径,社会转型期适宜采用制度规约路径。道德信仰生成问题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理论难题,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道德信仰认同与实践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转型和处理道德观之基本问题(“道与德”“义与利”“群与己”)的价值优先性选择,形成正确的“人我观”“群己观”“义利观”“得失观”“道德观”,实现价值层面的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生成,应以人和生命为双重坐标的新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摈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种族地缘主义(前者使人类与自然为敌,后者使人类与自己为敌),敬畏所有的人和生命并努力使之成为完整的人和生命。
10.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篇十
1、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追求?
A、有B、木有C、很模糊
2、你是否有意识去加深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信仰的认识?
A、经常B偶尔C不确定D没有
3、你的信仰是?
A、宗教
B、共产主义
C、没有
D、其他_______
4、你的信仰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来源于亲人
B来源于朋友同学
C来源于书籍、报刊来
D源于网络、视频媒体
E、其他___________
5、你的人生追求或信仰与你现在所读的专业的联系大吗? A非常大B一点点沾边C没什么联系
6、你的信仰与社会主流思想不一致时,你会怎样做?
A不动摇放弃自己的信仰
B追随社会主流思想
C正确判断自己与社会信仰的不同之处,坚持符合时代潮流的信仰
D视当时情况而定
7、你觉得自己目前属于哪一类大学生?
A、态度乐观,有理想,有抱负,并积极努力着
B、有自己的想法,认真负责,但没有太远大的抱负,顺其自然 C、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何处着手
D、对自己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8、你一般怎样度过你的周末?
A、宅在宿舍,网络、电影等
B、潇洒在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溜冰、ktv、骑车等)
C、外出游玩、逛街或旅游
D、做兼职
E、制定周密的计划认真学习或者泡图书馆
F、其他________
9、你的生活圈经常在A图书馆,看书学习
B宿舍,网络游戏、聊天、电影、睡觉等
C办公室,忙于部门琐碎之事
D网吧、饭店、ktv、溜冰场等现代潮流场合E花前月下,浪漫情怀
F做兼职
G其他,________________
10、你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是?
A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很支持
B觉得不太现实,但可以谈谈,不以结婚为目的 C随缘,没什么特别的兴趣
D不赞成,应以学业为重
11、你比较喜欢下列哪些观点?
A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 B大学,不恋爱荒废了大好时光
C、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时万万不能的 C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D厚积薄发
E、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将来还不如过好当下
12、下列观点你比较赞成?
A、但尽人事,各凭天命
B、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
E、在命运面前,我是多么地无能为力
13、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来描绘你的大学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来描绘将来你所向往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您所在的学校及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十一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学生;素质培养
对人的自由的追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关于”新型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构想, 1845年马克思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抽象的”人”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观在内的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而其后出现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使得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终成为结构严谨、论证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综合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和把握:第一 ,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的能力,又包括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第二,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相对于自然关系而言的,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第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产品极其匮乏,人的需要只能在一个极其低下的层次上得到满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被消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
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能力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
今天,我们认识和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承认马克思这一学说在揭示人的本质、掌握人的发展规律上的成就超过了他以前的几乎所有人,他在他所处的时代把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论认识远远地推向前进。他的学说中已为和将要为实践检验通过并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将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2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离不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培养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而人越能够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也就越多,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当代社会人的发展总体上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独立性时期。与这个时期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目前,我们还无法逾越物的依赖性这一阶段,也无法根本消除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给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外在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的途径与手段,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生理与心理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使人的个性与潜能得到培育与开发,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自觉追求生命与生活的质量、品位与文化内涵,以逐步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及物对人的支配。当代素质教育正是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这些内在要求与尺度而提出的,因而是现实条件下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之途径
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规定与指导下,针对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某些缺陷以及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对人才素质越来越全面的要求。在当代高职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
首先,当代素质培育应加强社会主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时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就说明,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是”社会人”,即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提升人的人文精神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其次,当代高职人才素质培育应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因此,在当代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激发其创造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通过校园文化与学术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环境中塑造其鲜明个性。在当代高职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应树立现代能力观和技术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再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文明的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中存在和发展的,对人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条件的思考,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进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人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念,并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江泽民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的思路,并为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手段,从人才的培养规格入手,促进当代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2.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十二
摘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作为90后的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新希望,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本质,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明确学习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明白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生活中,对我们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起到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因此我们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的研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而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由上述可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一代主力军,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如何培育与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 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刻不容缓,我们必将一马当先!参考文献:
13.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篇十三
摘要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国家,如果光靠物质条件,那么这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就创作撰写儒家经典,儒家人格思想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信”。孔子走遍各国,为的就是把儒家思想推向全世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经典为历代推崇的核心价值观。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青年、践行。
目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阐述.....................................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3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3 2.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4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5
三、当代青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准则及重要意义............................6 2.当代青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阐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哲学意义 上讲,价值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因为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或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 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 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 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 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我们一般把价值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价值观,另一类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和社会 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从 属地位,它仅仅体现社会某个方面或领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种价值观我们就称之为一般价值观; 另一种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它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 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 理念。这种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就叫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 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 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 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 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 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 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 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则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 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 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 要课题。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倡导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3月,胡锦涛 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讨论会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提倡热爱 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规范性 阐述。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党从社会公民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 十八大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需要,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 的新发展。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国家,如果光靠物质条件,那么这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就创作撰写儒家经典,儒家人格思想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信‛。孔子走遍各国,为的就是把儒家思想推向全世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经典为历代推崇的核心价值观。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2、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帮助全党和全国人民 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第一,‚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更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完善人生旅程的理论 指南。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鸿篇巨作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理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宝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识的新境界。第二,‚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 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过去许多人常常把自由、民主、平等这些概念当做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来看待,认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一些西方国家也正是 利用了这一点来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攻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 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脱胎于资本主义但又与资本主义有着 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本质意义 上来讲,只有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而资本主义制 度下的所谓民主、自由、平等是虚伪的、靠不住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第三,‚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 深刻变化,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多样性、多变 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在这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只有大力 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 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重要阐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进行了具体部署。这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理论建设上的又一重大创新,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自觉。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又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尤其离不开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理想,就能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器。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能够最大程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个人价值追求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破解转型期思想问题的导航灯。用核心价值观解疑释惑、正本清源、指引方向,就能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总之,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三、当代青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准则及意义
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主动参与,从人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群众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广大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响更多的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第三,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公民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2、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概念,自从人类社会以来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即光荣、荣誉,‚辱‛即耻辱,它们反映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自豪感或羞耻感、自卑感。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荣辱观‛。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党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2、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一步步走向现实,而且表明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探索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3、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其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
1、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更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生命存在及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生命价值观的导引与驱动下进行的。在人类漫长的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历程中,总是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已有本我的超越、对自身有限性的突破,正是无数个体对生命价值的寻绎绘就了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画卷。虽然在不同的时空体验中具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生命价值观从层次上看,既有原始的、朴素的、零碎的,也有科学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前者更多的是感性的、自发的,而后者则更多的是理性的、自觉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生命观,使生命价值观摆脱自发、感性、零碎的痕迹而超升到理性、系统和科学的境界。
3、对于生命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理解。广义看,生命是指一切具有新陈代谢力、繁殖力、生长力和环境适应力的动植物和无机物,生命的存有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生命体不能脱离与外界的关系而存在;二是构成生命的各个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能作出有机反应;三是生命的各个组成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正是在开放中才能与外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实现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从狭义上看,生命就专指人的生命,具有三个特质:一是与其他个体密切关联;二是具有一个内在的完整结构,这个结构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因此是一个生物;三是经过不断努力的自我超越,以达到更高形式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改造。
4、与‚生命‛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存‛。‚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人生滋味的总和,‚生命‛是‚生活‛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生活‛是‚生命‛的表征和显现。一般而言,生活的存在更多地带有特殊性,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和体验到的人生滋味都各不相同;但从生命的存在角度看,则更多地显现出‚普遍性‛的品格:人的自然生命都源于一种血缘性存在,都具有相同的生命构成的化合物,人的文化生命都源于人的超越性本能,这可称之为生命的‚大同‛。但是,这种生命的‚大同‛只是一种基础性存在,由于人的生活的‚个性化‛倾向和‚特殊性‛特征,每一个人所演绎出的现实的生命画卷又驳杂纷呈,这就造就了生命的‚大异‛,生活就是生命从‚大同‛走向大异的中介。‚生存‛泛指一切生命的存在,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存在都可称为‚生存‛,它是一种物性、感性的对象性的实存。对人而言,‚生存‛是指人的生命的最起码的存活状况。‚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也是‚生存‛始终围绕着展开和旋转的轴心和主体。
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人们是为了什么以及怎样‚生活‛和‚生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世界观是人生观的思想理论基础,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世界观不同,也必然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参加党的一大的代表,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有的成了英雄,流芳百世,有的却成了狗熊,遗臭万年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当初他们参加正确的时候,其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态度、人生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革命,有的则是为了当官、发财、出名,所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拿毛泽东和周佛海这一正一反两个人来说,毛泽东早在学生时代就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结果他从韶山冲走上了天安门城楼,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周佛海在党的一大以后说过,他之所以参加革命,就是想当官、想发财、想出名。由于个人的目的一时未能实现,后来他便投到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民族的败类,最后人民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推荐阅读: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07-3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09-19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08-12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09-16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06-22
青年马克思理论培训班总结11-30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班策划11-07
论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8-30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心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