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诗》陶渊明

2024-09-21

《饮酒诗》陶渊明(共13篇)

1.《饮酒诗》陶渊明 篇一

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饮酒诗的,他的饮酒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广泛地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及其感悟,是文学园地里很宝贵的珍品。

陶渊明的经历并不复杂,但隐而仕,仕而隐,几经曲折,终于他明白了自身的人生定位,在饮酒与作诗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乐趣。先生的`饮酒诗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亦可领略到诗人纯真而又质朴的个中乐趣。

一.隐居纵情之乐

陶渊明一生都在追求“真实、淳朴、自然”。尽管出于生计考虑他常常不得不出仕为官,但是他并不能纵情尽兴。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认为自己的为官生涯是“误落尘网中”,可见诗人对于“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的轻松自在是多么向往。陶渊明每一首饮酒诗都从自然之景或者闲适生活中得出自己的领悟,表明自己的心志。《饮酒》其一表明他已经参透了天道和人道,所以并不将一己的穷达放在心上,而能安平守拙,躬耕自乐,尽情追求内心的平静欢乐。他以故秦东陵侯邵平入汉成为瓜农的史实为例,来说明荣衰不定之意。认为人道每如天道,寒暑既有代谢,人事亦有荣衰,贤明的人明察时机,誓将不再疑惑。又比如“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以幽兰自喻,希望有清风吹来。重复以往的的道路或许可以通达,然终非良计,鸟尽而良弓藏,归隐才是唯一出路。其实,清风难至,任道难通,幽兰终处幽谷,贤人终当隐居。当陶渊明明白了这人生至理后,他就捧起酒杯,在饮酒中忘却了世俗的利害,抛弃了名缰利锁,即使所谓人之常礼对他来说也是多余的,隐居就不需要卑躬屈膝,饮酒就能释放心中的郁结。陶渊明放纵不羁的性格受阮籍影响很大,但是较之阮籍,他的思想平静得多,显得更超脱,也更真纯。

二.农忙稼穑之乐

陶渊明没有采取传统的隐居山林的方式。隐居之后没有避世不出,他不像中朝名士那样或身居高位而不务实务,或者占有山水庄园徜徉其间,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样有距离地欣赏自然,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在山水田园里体会稼穑之乐。“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渊明的农耕主要目的应该不是为了生计,他想要的是那种寄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他整日介于沉醉清醒之间,开荒南山,稼穑扶锄,像一般农民那样在田间忙碌,劳作之后“斗酒聚比邻”。尽管此时生计难以维持,但诗人的心境眼界却是开阔的,他依然说“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酒酣之时,感慨韶华易逝,人生苦短,于是众人通宵达旦,把酒共饮。正如孙人龙缉《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一所言:“田家真景,令人悠然”。此时的他不是一个居庙堂之高的高官,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务农老汉,与酒为伴,体会着四季交替的简朴的快乐。在《饮酒》诗中:“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言乱,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醉酒后物我两忘是诗人毕生追求的人生境地,所以可谓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劳作之中或之余,与邻居村民在田间地头饮酒欢乐,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也不需繁文缛节。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毫无讲究,不存在“不敬”之罪。这种劳动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与乐趣,纯而又纯,没有互相利用之虞,没有心机巧诈之虑,但是这恰恰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与乐趣,也包含着人生至理。在《陶渊明集序》中,梁昭明太子萧统第一次说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意焉”,以其独特的视角道出了陶渊明诗中的深意。

三.三教并存之乐

宗教一般是“不二法门”,信奉了某一宗教就不得再染指其他类别的宗教。古代中国也有儒教中人诋毁释道的,自然也有释道互相批评的现象,但是对于陶渊明来说似乎“来者不拒”。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佛学盛行的时代,其思想以儒家为本,同时也接受了老庄与佛教的影响。其诗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的浩然正气与安贫乐道、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历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学术界公认。陶渊明归隐后也潜心自然,开创了田园诗派,他也会不自觉地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信仰,“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自然”等词就表明了他接受了崇尚自然天籁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诗人对自然的追求是对形体和精神双重自由的渴求。生活在东晋的庐山脚下的陶渊明,和当时的佛界领袖慧远关系甚密,浓郁的佛教氛围对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渊明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空”,这与佛学中的四大皆空具有相似性。陶渊明最终回归自然、走向田园,固然有其道家因素,当然也离不开佛教的影响。陶渊明平静看待生死,这种人生参悟也极具佛教意味。佛的四大皆空、看破生死,可以化解人生各种烦恼,使人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各养千金区,临化消其宝”。陶渊明一生坎坷,三仕三隐,面对世事、祸福、得失,能以一种豁达的胸襟泰然处之。特别是对于生死问题,他能淡然处之,不以生死为累。他认为人有生必有死,这纯属自然规律,人应该正确看待生死。而陶渊明虽然隐居,却并不推崇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他没有一味地追求超凡脱俗,反而乐于与人沟通,追求自然之乐。他于人世之间出而入,入而出,这种介于出入之间的状态正是儒道释三教并存无碍的境界。也正是这个原因,陶渊明的饮酒诗体现了思想无界,胸怀无限的无限阔大之乐。

陶渊明的饮酒诗诗风独特,冲淡平和,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把一生的感情都寄托在酒里。靖节先生人格之高洁,襟怀之超旷为后代树立了典范,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至真至善的理想王国。他诗中之乐几乎囊括了人生的所有方面,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2.《饮酒诗》陶渊明 篇二

陶渊明的经历并不复杂, 但隐而仕, 仕而隐, 几经曲折, 终于他明白了自身的人生定位, 在饮酒与作诗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乐趣。先生的饮酒诗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体现了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 亦可领略到诗人纯真而又质朴的个中乐趣。

一.隐居纵情之乐

陶渊明一生都在追求“真实、淳朴、自然”。尽管出于生计考虑他常常不得不出仕为官, 但是他并不能纵情尽兴。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认为自己的为官生涯是“误落尘网中”, 可见诗人对于“吾生梦幻间, 何事绁尘羁”的轻松自在是多么向往。陶渊明每一首饮酒诗都从自然之景或者闲适生活中得出自己的领悟, 表明自己的心志。《饮酒》其一表明他已经参透了天道和人道, 所以并不将一己的穷达放在心上, 而能安平守拙, 躬耕自乐, 尽情追求内心的平静欢乐。他以故秦东陵侯邵平入汉成为瓜农的史实为例, 来说明荣衰不定之意。认为人道每如天道, 寒暑既有代谢, 人事亦有荣衰, 贤明的人明察时机, 誓将不再疑惑。又比如“幽兰生前庭, 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 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 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 鸟尽废良弓”, 以幽兰自喻, 希望有清风吹来。重复以往的的道路或许可以通达, 然终非良计, 鸟尽而良弓藏, 归隐才是唯一出路。其实, 清风难至, 任道难通, 幽兰终处幽谷, 贤人终当隐居。当陶渊明明白了这人生至理后, 他就捧起酒杯, 在饮酒中忘却了世俗的利害, 抛弃了名缰利锁, 即使所谓人之常礼对他来说也是多余的, 隐居就不需要卑躬屈膝, 饮酒就能释放心中的郁结。陶渊明放纵不羁的性格受阮籍影响很大, 但是较之阮籍, 他的思想平静得多, 显得更超脱, 也更真纯。

二.农忙稼穑之乐

陶渊明没有采取传统的隐居山林的方式。隐居之后没有避世不出, 他不像中朝名士那样或身居高位而不务实务, 或者占有山水庄园徜徉其间, 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样有距离地欣赏自然, 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 在山水田园里体会稼穑之乐。“晨曦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 陶渊明的农耕主要目的应该不是为了生计, 他想要的是那种寄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他整日介于沉醉清醒之间, 开荒南山, 稼穑扶锄, 像一般农民那样在田间忙碌, 劳作之后“斗酒聚比邻”。尽管此时生计难以维持, 但诗人的心境眼界却是开阔的, 他依然说“恐此非名计, 息驾归闲居”。酒酣之时, 感慨韶华易逝, 人生苦短, 于是众人通宵达旦, 把酒共饮。正如孙人龙缉《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一所言:“田家真景, 令人悠然”。此时的他不是一个居庙堂之高的高官, 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务农老汉, 与酒为伴, 体会着四季交替的简朴的快乐。在 《饮酒》诗中:“故人赏我趣, 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 数斟已复醉。父老杂言乱, 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 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 酒中有深味”, 醉酒后物我两忘是诗人毕生追求的人生境地, 所以可谓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劳作之中或之余, 与邻居村民在田间地头饮酒欢乐, 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 也不需繁文缛节。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 毫无讲究, 不存在“不敬”之罪。这种劳动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与乐趣, 纯而又纯, 没有互相利用之虞, 没有心机巧诈之虑, 但是这恰恰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与乐趣, 也包含着人生至理。在《陶渊明集序》中, 梁昭明太子萧统第一次说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 亦寄酒为意焉”, 以其独特的视角道出了陶渊明诗中的深意。

三.三教并存之乐

宗教一般是“不二法门”, 信奉了某一宗教就不得再染指其他类别的宗教。古代中国也有儒教中人诋毁释道的, 自然也有释道互相批评的现象, 但是对于陶渊明来说似乎“来者不拒”。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佛学盛行的时代, 其思想以儒家为本, 同时也接受了老庄与佛教的影响。其诗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的浩然正气与安贫乐道、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 历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学术界公认。陶渊明归隐后也潜心自然, 开创了田园诗派, 他也会不自觉地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信仰, “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自然”等词就表明了他接受了崇尚自然天籁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诗人对自然的追求是对形体和精神双重自由的渴求。生活在东晋的庐山脚下的陶渊明, 和当时的佛界领袖慧远关系甚密, 浓郁的佛教氛围对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渊明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空”, 这与佛学中的四大皆空具有相似性。陶渊明最终回归自然、走向田园, 固然有其道家因素, 当然也离不开佛教的影响。陶渊明平静看待生死, 这种人生参悟也极具佛教意味。佛的四大皆空、看破生死, 可以化解人生各种烦恼, 使人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 对生死。“虽留身后名, 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各养千金区, 临化消其宝”。陶渊明一生坎坷, 三仕三隐, 面对世事、祸福、得失, 能以一种豁达的胸襟泰然处之。特别是对于生死问题, 他能淡然处之, 不以生死为累。他认为人有生必有死, 这纯属自然规律, 人应该正确看待生死。而陶渊明虽然隐居, 却并不推崇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 他没有一味地追求超凡脱俗, 反而乐于与人沟通, 追求自然之乐。他于人世之间出而入, 入而出, 这种介于出入之间的状态正是儒道释三教并存无碍的境界。也正是这个原因, 陶渊明的饮酒诗体现了思想无界, 胸怀无限的无限阔大之乐。

陶渊明的饮酒诗诗风独特, 冲淡平和, 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把一生的感情都寄托在酒里。靖节先生人格之高洁, 襟怀之超旷为后代树立了典范, 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至真至善的 理想王国。他诗中之乐几乎囊括了人生的所有方面, 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陶渊明集笺注》, 中华书局, 2011年3月

3.陶渊明“饮酒”的大性情 篇三

其实,《饮酒》诗总共有20首,大约作于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前后,当时作者已53岁。以《饮酒》作为整组诗的题目,可谓用心良苦,因为诗人虽然爱酒,但酒量并不高,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授人以柄,转移话题,逃脱当权者对他的打击和报复——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太多对当朝权贵的不满睛绪。

南朝文学家萧统曾在《陶渊明集序》中说“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意思就是说陶渊明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追求。

彭泽小县令,惩治大权贵

陶渊明刚任彭泽县令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十分严重的人口隐匿情况,导致政府税收减少,而官府直接将负担转嫁到普通农民身上。陶渊明一上任,就面临着户口清查的准备工作。

在此之前,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开展过户口清查了。前几任的官员,有的整日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管政事:有的则官官相护,对社会弊病熟视无睹:也有部分官员发现了问题,认真处理过,但由于阻力太大,被迫放弃。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两种人:一是财大势大的大地主,他们用钱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二是地方豪强,他们或胡搅蛮缠,对清查工作横加阻挠,或因家族中有人在朝做官,以势压人。典型人物就有当时城北的何泰,家中有良田数百顷,奴仆数百人。就是因为他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浔阳郡丞,历任县令便对何家格外优待,只登记在籍男丁20名,与实际^数相去甚远。

陶渊明上任后,决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做法,首先从何家开刀。一天,他带领衙役突然拜会何泰,当场责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册,逐一核对,共查出何泰家隐瞒成年男丁200余名。这一下子震动全县,其他权贵家族或地方土豪纷纷主动交代,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清查出被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

初战告捷之后,陶渊明又发布布告,告知各地从次年开始,成年男丁纳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少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一时好评如潮,大家纷纷赞扬新县令的英明和爱民如子的美德。

陶渊明这种绝不向权贵低头的行为一时被传为美谈,向我们展示了他做事果敢、刚正不阿的形象。

不为五斗米,失却真性情

陶渊明惩治了何泰后,何泰的弟弟何隆一直谋划报复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派一个叫刘云的督邮到彭泽视察——督邮是郡中属官,负责具体监察和考核各县官员的政绩,对官员的升降任免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督邮以凶狠、贪婪闻名,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视各县,而他每次巡视,绝不会空手而归。

那天,当刘云到彭泽县衙时,陶渊明正和几个幕僚喝酒闲聊。听说刘云驾到,赶紧出迎,不料刘云怒气冲天,呵斥道:“本官巡视来到你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道理?目前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国恩,反而白日聚众豪饮,不理政事,朝廷要你等滥官污吏何用?”说罢扬长而去。这种局面让不谙官场事务的陶渊明一时不知所以然。刘云走后,陶渊明问旁众:“督邮今日发怒,不知究竟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邮一向贪婪,照卑职看来,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索要贿赂罢了。”陶渊明听后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索要贿赂,他是找错人了。”说着,解下印绶交给旁边小吏,立马辞职不干了。

这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陶渊明为何说“五斗米”?五斗米就是晋朝一个县令的俸禄。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情率真、绝不丢失自己高贵人格的诗人形象。

堂堂大诗人,曾作讨饭客

辞官后,任凭陶渊明如何早出晚归,怎么提高耕种技术,在天灾人祸面前,他的田园里总是“草盛豆苗稀”,收成越来越差。但难能可贵的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诗人并没有放弃他所钟爱的诗歌创作。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他家里发生了火灾,这让本就家徒四壁的他更是雪上加霜。有一天,陶渊明饿得实在不行了,就硬着头皮去讨饭吃。“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他犹豫了好久才敲开人家的门,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幸好主人一下明白了他的来意,热情地款待了他。他为此专门作了一首《乞食》诗,其中“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两句表达了诗人当时由衷的感激。

没想到堂堂一代大诗人,竟然也曾沦落到这步田地,但即便如此,他也绝不委曲求全。陶渊明这种在人格和信仰上的坚守实在可贵!

援引身边事,劝醒少年人

相传,曾有个少年前来向陶渊明请教读书的妙法,问如何才能做到像他那样博学。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可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陶渊明便拉着少年来到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观察它,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少年注视了很久,并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长?那么,它是如何变得这么高的呢?”

这下,少年就更不知如何回答了。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同样道理,学问是点滴积累的,有时并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磨刀石问他:“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了呢?”“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又摇摇头。

陶渊明说:“其实这是因为天天在上面磨刀,日积月累,就成为这样了。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连忙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饮酒陶渊明 篇四

结庐在人境,(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而无车马喧。(却没有感觉到世俗的纷扰)问君何能尔,(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就自然 偏僻安静了)采菊东篱下,(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见南山。(无意间看到了庐山)山气日夕佳,(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相与还。(众飞鸟一起结伴回巢)此中有真意,(这里边有隐居的真正乐趣)

欲辩已忘言。(想说出来却早已忘记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本篇是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人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深山。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5.饮酒陶渊明名句 篇五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关于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这首古诗鉴赏

这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不过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这首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因此就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6.《饮酒诗》陶渊明 篇六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

人们在讲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时大都会提及其思想来源于道家, 尤其是老子的《小国寡民》一章, 且其中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 带有复古倾向, 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 这也是深受道家的影响。[1]但是历来对《小国寡民》和《桃花源诗并记》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 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解读也相对较少, 我们认为, 要想全面把握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就必须建立在对二者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本文试对此进行简要阐释以窥二者之间的关系, 观点粗鄙之处还请指正。

《小国寡民》出自《老子》第八十章, 原文如下: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

人们对这一章的解读莫衷一是, 学者已经写过不少对此进行过梳理总结的文章, 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3]但“小国寡民”作为全篇起句, 对它的理解关系到对整章意思的理解, 通常对“小国寡民”的解释是“国家小, 人民少”, 认为这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的描绘, 但联系全文, 我们更倾向于白奚先生的观点, 即此章应该理解为国家要小, 人民要少, 使人民有十倍百倍提高劳动效率的工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远离迁徙;即使有船只车辆, 却不必乘坐;即使有武器装备, 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人们以其食为甘, 以其服为美, 以其居为安, 以其俗为乐, 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 鸡犬之声可以听见, 人民至死不用往来。从句意来看, 这并非只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的具体描述, 更多的是叙述了通往理想世界的具体途径。

而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描述的桃花源的原型正是小国寡民这种政治设计下的一种真实写照。试对比两段文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 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桃花源诗并记》)

小国寡民……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

其中“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与“安其居”相呼应,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与“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相呼应,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与“美其服”相呼应,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与“乐其俗”相呼应, “设酒杀鸡作食”与“甘其食”相呼应。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是对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的真实描述, 这种田园生活在文中一开始是已然存在着的, 从上面的呼应关系分析, 这种生活的描述的局部蓝本就是来自于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设计, 桃花源这个小社会的存在可以说是小国寡民下的一种真实写照。可以说, 桃花源的社会原型是小国寡民, 其哲理构思直接来源于老子的自然无为, 与其思想一脉相承。

陶渊明桃花源的问世与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之所以存在这种关系, 最根本的还是跟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 两者是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政治设计, 或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方案, 是针对当时广土众民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春秋时期, 兼并战争激烈, 出现所谓的“春秋五霸”, 土地的兼并, 战乱的频繁, 人民流离失所, 陷入深重的苦难之中。而这些在老子看来, 都是欲望横流的政治所造成的恶果, 因此, 老子主张国小民寡, 无为而治, 设计出了一个没有战争, 人民互不干扰, 相安无事, 安贫乐道, 充满和平与欢乐的乌托邦。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代, 政治黑暗,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只能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两者都是对现实社会有所不满, 在心中构筑另一幅美好蓝图。

但是细观却又有所不同。老子的设想, 准确说是一种途径设计, “使……使……”句式显得更具有可操作性。而桃花源却显得理想性色彩更浓厚, 是一个更纯粹的乌托邦。在桃花源里, 人们不跟外界接触, 不知道经历了几个朝代, 但男女的着装都跟外面的人一样;渔人从桃花源出来的时候处处志之, 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这似乎都在预示着桃花源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并不可能存在。但描述的字字句句都那么令人向往, 充满了理想性色彩。

另外, 老子的设计是针对“国”、国民关系而言的一种现实感较强的政治设计, 是对无为思想的具体说明, 政治性色彩比较浓厚, 不需要诗意和美感。而桃花源更注重个体内心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注重抱朴含真的精神境界, 描绘的更多的是怡然自得的田园村庄图, 是村庄内部的社会形态, 是一种令人向往的舒适村居生活, 它好似可以脱离外面的政治而存在, 与世无争, 所谓“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值得思考的是, 小国寡民和桃花源同样都具有空想性, 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建构, 但世人对他们的评价却往往相反。对老子的小国寡民颇有非议, 认为其代表没落阶级的立场, 反对文明, 企图让历史倒退回原始社会的时代。而对桃花源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认为它寄予了陶渊明在黑暗社会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强调在桃花源中体现的倒退意识是源于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而笔者认为, 这种评价是不公允的。老子的小国寡民并不是企图历史倒退, 因为其依然强调“国”的存在, 而非倡导原始社会的无政府主义, 只是说希望统治者无为而治, 达到“太上, 不知有之” (《道德经》十七章) 的境界, 统治者不干扰百姓, 百姓生活安宁, 以致于似乎已经忘记君主的存在。再者, 老子的理想社会中也并非反对文明, 那些代表文明的什伯之器、舟舆、甲兵都是存在的, 只是人们不使用而已。因为在老子看来, 这些文明工具的过度使用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这实际上是经过一定文明发展后对自然社会的回归过程。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体现的返璞归真, 对自然的回归意识也是相当明了的。

而这种回归意识通常也被人们说成是复古意识, 且经常从“复古”这一层面诟病老子和陶渊明, 认为其是反文明的思想, 在社会文明日益进步的情况下唱反调。但是笔者认为, 这种复古主义重点强调的是追求人内心的淳朴, 保持人的自然真性, 安定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不是反文明。因为文明的进步反映了人内心的欲望更加强烈与多样, 比如武器、甲兵等的出现, 是因为人们想要去霸占别国的土地, 掠夺别国的财产, 所以老子才希望构造一个“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的社会。但老子的理想国并不是原始社会的模样, 它有什伯之器, 有舟舆, 有甲兵, 因此, 老子并不是那么单纯的反文明, 他建构的这个理想国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社会, 因为文明的进步反倒使得人们的内心欲望膨胀, 因此, 老子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使人们的内心得到安宁, 返璞归真。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则更加直接明白地将人们这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安于内心的生活描述出来, 所以世人对桃花源偏爱有加, 因为我们也渴望能得到这种内心的安宁。

综之,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与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人所处的时代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 都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但桃花源并不是小国寡民的简单复制, 小国寡民更具操作性, 且政治性色彩浓厚, 而桃花源更具理想型, 且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 包含了陶渊明自己的躬耕生活体验, 追求诗意和美感。陶渊明的桃花源中体现了道家的复元古意识, 但这种复古并不是单纯的反文明, 而是注重寻求人们内心的安宁, 保持人的自然真性, 返璞归真, 因为文明愈进步, 人的内心欲望愈强烈。而这种思想在今天这个文明这么发达的社会中显得愈加难能可贵, 如何保持自己的内心不被日益增长的欲望所吞噬,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高亨.老子注译.《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白奚.“小国寡民”与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老子》八十章阐微.《安徽大学学报》.2004 (04)

[5]李若晖.《小国寡民》探微—老子通往理想社会途径的设想.《烟台大学学报》.2006

7.玄言诗和陶渊明诗比较 篇七

陶潜精神中蕴涵了老庄哲学的基本观念,他的诗歌平淡自然、富有理趣、质朴淳厚等特色,渗透着老庄精神旨趣,是受当时玄学思潮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正是魏晋玄学思潮的影响才成就了这样一位前无古人的伟大田园作家,他的作品在东晋“淡乎寡味”的玄言诗中脱颖而出,为僵滞枯寂的诗坛吹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的诗作与玄言诗的关系很密切,因此下文我就对二者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

“言意之辩”是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最早可追溯到《易·系辞上》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天道篇》提出了“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的看法,认为“意”是不可用语言来表达的。在《庄子·外物篇》又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很多玄学家在清谈的过程中就重意而轻言,重神而轻形,得意而忘言。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就是以尽量少的语言表现最丰富、最深邃的意旨,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而不拘泥于言,表现出一种以少总多、以一总万的时代特征。因此当时人认为,质朴平淡才不会影响体道,得意忘言就是最高境界。

与当时玄学思想对应,玄言诗呈现出的是平淡朴拙的风格。玄言诗人在创作时最佳的选择不是色彩浓艳鲜明,而只能是素朴含蓄、平淡无味,这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美学观。钟嵘评孙绰、许询的诗曰“弥善恬淡之词”。(《诗品》)其实,不仅孙、许如此,整个玄言诗的风格都是这样。如孙绰《答许询》之一:

“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散以玄风,涤以清川。或步崇基,或恬蒙园。道足胸怀,神凄浩然。”

这首诗里的庄子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高人形象,是庄周思想的化身。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善于运用辞藻,“自建安以来,绮丽不足珍”(李白《古诗五十九首·大雅久不作》)。建安诗人词采繁复的现象就开始了,到太康已经登峰造极。苏绰、许询、郭璞、袁弘、殷仲文等玄言诗人代表作家都是“雅有才藻”,“文才藻丽”“文章绝丽”(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这说明他们在谴词造句方面也很有功底,但他们写出来的玄言诗却表现出质朴平淡的风格,这应该是玄言诗人自觉的选择,是当时玄学思潮影响的结果。

陶渊明以田园诗人名世,他的许多诗篇都很有名,但他的诗歌以平淡自然见长,是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练处见自然。他的诗歌力避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一切都用平实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说出来,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这些语言淡而有味,“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以朴素之笔写出的却是丰腴醇厚之作。

陶渊明诗和玄言诗虽然都是平淡,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陶诗是平淡中见绮丽,是天然去雕饰的充分体现,而玄言诗则以简为淡,淡而无“味”,这个“味”则是钟嵘所说的“滋味”之“味”,也即用形象化的手法创造出韵味无穷的意境美。朱熹说:“以诗言之,则渊明所以为高,正在其超然自得,不费安排处。”看似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象,实际上是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不平凡的思想意境,都是些能引起读者联想、产生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这些充满了生意的自然物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样是受魏晋玄学“言意之辩”等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诗歌,但人们对玄言诗的评价是“平典似道德论”(钟嵘《诗品序》),而对陶诗的评价是“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惠洪《冷斋夜话》)、“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后人学他平淡,相去远矣”。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陶渊明的诗很容易理解,明白如话,即使是阐述玄理,但让人感觉不到理论的晦涩,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即使不懂老庄思想的人也能领会里面的意境,这拿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隔”,也就是说陶渊明用诗歌畅玄却不损害诗歌的意境,没有忽略诗歌的形象性。而玄言诗人把探求玄理视为精神活动的极至,这必然使诗歌一定程度上背离自身的特点去充当畅玄的工具。当然他们的谈玄毕竟和哲学家不同。作为诗人,他们不太空言玄理,而是把哲理与自然美景结合起来,诗中的自然景色不完全是审美的对象,而是得鱼之筌,是诗人在精神上超越物累的媒介,因此也就较少能寄之以充沛的感情。在诗歌创作中,他们的诸种情怀被玄理排遣了,玄言诗多描绘宁静的玄学境界,而不包容世俗的感情。

玄言诗的题材决定了它以玄理为主要内容,它的内涵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哲理本身就是一种丰富而深刻的东西,不是一眼就能挖掘透的,它要读者仔细咀嚼、品味,去认真揣摩才能体悟其中的奥妙。玄言诗是玄理诗,需要读者反复解读,如孙绰《答许询》:

“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机过患生,吉凶相缚。智以利昏,识由情屈。野有寒枯,朝有炎郁。失则震惊,得必充诎”。

这首诗用简洁的文句表达了一种福祸相依,得失互补的道理,充满了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也正是老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上下相盈,音声相和”等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的具体体现,它从生活中概括出来,又高于一般的生活哲理,简明含蓄,需要含咏咀嚼方能领略其中的奥妙。

玄言诗中题目为《兰亭诗》和《三月三日诗》的数量不少,而且还有一些登览诗和景候诗,这些诗都是玄学家们留连山水的悟道之作,这是玄学家们试图从自然山水体悟玄理的诗,但更多的玄言诗则是直接从理性入手,以“柱下之旨归”、“蔬园之义蔬”(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为内容,形成枯燥的说理诗。钟嵘《诗品》称“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此由乏理趣耳,夫岂尚理之过哉?”这里点出了玄言诗人的致命弱点——缺乏理趣。理趣就是用具体的物象生动形象地表现抽象的理,既有形象性又有深刻性。也就是说玄言诗为了理而失去了趣,诗成了玄理的奴婢,失去了它本身抒情言志等审美功能。钟嵘用“淡乎寡味”来批评玄言诗,也正是批评它抛弃了“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诗品序》)的形象化手法,缺少诗歌应有的形象、文采、风力以及赋、比、兴等因素。

陶渊明的诗却不同,他的诗既有哲理又有意境,在生意盎然的农村风光中融入了浅显易懂的道理,用日常生活的农事桑麻诠释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就是说他把老庄玄奥幽深的哲理生活化了。在他的田园诗中,他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恬静的自然风光,而且真切地表现身居田园的生活画面。陶渊明在自然田园中实现心灵的宁静,正是通过消淡主体的存在,全身心融入客体之中所得到的无我的宁静,而且成功地创造出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天地。而玄言诗人虽然身在尘世,却通过玄远的冥想和虚神远想而进入一种抱朴守真的抽象境界。玄言诗人排遣了名士的世俗之心,淡化了世俗欲望,不再有世俗的情感,远离世俗的生活,这也许是玄言诗受冷落的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诗常常在抒情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中的哲理,既富有情趣,又富于理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以上均见《杂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挽歌》),这些诗句就像格言一样。为什么陶诗这样讨人喜欢,而玄言诗却被称为枯燥的说理呢?“议论需带情韵以行。”陶渊明的哲理诗不同于玄言诗,主要原因就是情韵化和形象化的说理,是充满情趣的诗歌,即陶诗言理并不违背审美的要求。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流出来的,包含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受,有着从哲学角度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探求和发现,有着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理想的结晶,诗人把意趣溶解到一行行诗句之中。古人评陶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此言不虚。

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文化上的奔放洒脱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范,表现在日常生活上则是喜怒不形于色、感情有所节制的幽雅风度,谢安听到淝水之战获胜的消息时,“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从容镇定地与人继续下棋;当屋子失火,人们惊惶走避时王献之却“神色恬然”,(《世说新语·雅量》)从容不迫。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士族名士有意玩弄风度、风流自赏的情态,他们认为淡薄宁静,遇事不惊是境界高远、悟道的表现。玄言诗中也表现了魏晋士人的宁静淡泊的幽雅风度。例如虞说《兰亭诗》云:“神散宇宙内,形浪濠梁津。寄畅须臾欢,尚想味古人。”此诗十分清楚地表明了玄学家们形浪神散于自然之中的精神理想和对于豁畅情志的追求,而孙嗣的《兰亭诗》,则更具体地写出了玄学之士“尚想味古人”的内涵:“望严怀逸许,临川想奇庄。谁云真风绝,千载挹清芬。”他们在登山临水时怀想许由、庄子,在千载之后今天还可以挹其玄风的余芬而获得精神的逍遥自在,从而使人有千载如一朝的感觉。他们在怀想古人的时候使内心得以净化,在古人高风亮节的沐浴下洗净人间的俗尘,游山玩水是豁畅情志,在清谈中表现他们的高雅脱俗。

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政权交替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作家自己也无所皈依。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知识分子,他们是整个社会的良心,应该担当起从精神上拯救人民的重任,应该“以诗补察时政”,“以歌泻导人情”,但是他们却不关注民生疾苦,无视黑暗的社会现实,在超然物外的境界中寻找苟安,以获得内心的恬静,用高深的玄理点缀风雅掩饰精神的空虚,麻痹自己的心灵。在黑暗的现实面前,魏晋名士的情感非常强烈,但对个人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使他们从情感的自我压抑到主动的自我排遣,从纵情享乐物质享乐到浪迹山林体道,以此来排遣掉对现实的恐惧和忧虑。玄言诗是他们纵欲享乐、附庸风雅的产物,自然山水是他们体道的工具。

陶渊明的诗中体现了他平淡自然、恬然自得的心情,例如《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抛开了车马的喧嚣,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心情的恬静。他的作品中许多家常语从哲学上深契了“真与淳”,“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这些诗句清净淡泊,不尚浓艳,不重华饰。朱光潜曾精辟地论述,“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静穆就是主体与自然客体通过中和达到的一种平淡。

但陶渊明并不是真的平淡,他是平淡其表,狂放其中。现存一百二十多首陶诗中,数量最多、最有思想深度的还是他的抒情言志、讽喻时事的咏怀诗,这些约占陶诗的三分之二,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不但有“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的不平(《杂诗》之二),更有《咏荆轲》、《读山海经》这类“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在他的平淡之中蕴涵着炽热的情感,因此说龚自珍道出了一个真正的陶渊明:“陶潜酷似卧龙豪,千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杂诗》)陶渊明创造出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借助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中某些成分批判、鄙弃腐朽、动乱的晋宋社会,向往淳朴、安宁的理想社会。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玄言诗人的旷淡和陶渊明的旷淡有所不同,玄言诗人为追求时尚、附庸风雅而旷淡,是士族堕落的表现,而陶渊明则是旷淡其表、悲愤其中,更多更严重的是他对现实的不满。在陶渊明的思想中,儒家的入世思想占很大成分,但现实的黑暗也使他无法实现济苍生的理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得不到调和,于是他把壮志埋在心底,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不得施展的焦灼与悲愤。

总之,玄言诗和陶诗在共同的哲学基础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都崇尚简约,质朴平淡,富于哲理,善于思辩。旷淡其表,不满现实。但他们也有许多不同:玄言诗淡乎寡味,陶诗似癯实腴;玄言诗理过其辞,陶诗理趣相映;玄言诗充满诗教,陶诗质朴自然;玄言诗境界玄远抽象,陶诗意境优美恬淡;玄言诗多用山水来体悟玄理,陶诗多写田园风光的美丽怡人。

8.饮酒陶渊明拼音 篇八

yǐn jǐu qí wǔ

饮酒其五

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

jié lú zài rén jìng,ér wú chē mǎ xuān。

结 庐 在 人 境 ,而 无 车 马 喧。

wèn jūn hé néng ěr?xīn yuǎn dì zì piān。

问 君 何 能 尔? 心 远 地 自 偏。

cǎi jú dōng lí xià,yōu rǎn jiàn nán shān。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shān qì rì xī jiā,fēi niǎo xiāng yǔ huán。

山 气 日 夕 佳, 飞 鸟 相 与 还。

cǐ zhōng yǒu zhēn yì,yù biàn yǐ wàng yán。

此 中 有 真 意, 欲 辨 已 忘 言。

饮酒其五陶渊明翻译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陶渊明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诗的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9.饮酒陶渊明原文翻译 篇九

陶渊明《饮酒》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字词注释

结庐 :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陶渊明《饮酒》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非常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佳句。因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10.陶渊明的饮酒其一 篇十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作品赏析

饮酒二十首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後,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注释〕

(1)兼:加之,并且。比:近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 全)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8)这首诗从自然变化的盛衰更替,从而联想到人生的福祸无常,正因为领悟了这个道理,所以要隐遁以远害,饮酒以自乐。

(9)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10)邵生: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见《史记?萧相国世家》)这两句是说。邵平在瓜田中种瓜时,哪里还像做东陵侯时那般荣耀。

(11)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

(12)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周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朱熹《本义》:“会谓理之所聚。”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13)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译文]

我闲居之时很少欢乐,加上近来夜已渐长,偶尔得到名酒,无夜不饮。对着自己的身影独自干杯,很快就醉了。醉了之后,总要写几句诗自乐。诗稿于是渐多,但未经选择和编次。姑且请友人抄写出来,以供自我取乐罢了。

衰败繁荣无定数,

交相更替变不休。

邵平晚岁穷种瓜,

哪似当年东陵侯!

暑往寒来有代谢,

人生与此正相符。

通达之士悟其理。

隐遁山林逍遥游。

快快来他一杯酒。

11.饮酒陶渊明阅读题 篇十一

阅读陶渊明《饮酒》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填空

陶渊明,又名______,生活在____朝代。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_________,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2)你能体会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吗?

(3)如果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解析:

(1)潜 东晋末期 农村生活。

(2)表现了诗人摆脱世俗干扰,归隐后悠闲欢快的心情。

12.陶渊明饮酒趣事多 篇十二

有时渊明去别人那里喝酒,正赶上酒刚酿熟,还没来得及过滤,渊明就“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宋书·隐逸传》),这就是渊明“葛巾漉酒”的故事。

南宋朱熹在《奉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中,写到庐山当时有一块大石,据说是陶渊明当年喝醉了在上面酣睡过,他说: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

看来开发这种虚无缥缈的旅游景点的做法,并不是今人的专利。不过渊明醉则卧石,倒让人联想起《红楼梦》中的“史湘云醉卧芍药茵”来了,不知雪芹写这个豪放不羁的湘云时,是否融入一些陶渊明的影子。(据俞平伯分析,黛玉葬花化自唐伯虎事。若然,则湘云醉卧则亦可能化自渊明故事了)

总之渊明好酒,举世皆知。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说:“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征君。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欧阳修《偶书》中说:“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但是渊明喝的是什么酒,是怎么个喝法呢?

渊明家贫,有时至于断酒,更不可能每饮必是美酒。在这一点上,到是苏轼于贬谪之中得了渊明神韵,人称苏轼“饮酒但饮湿”,至于酒之好坏,则在所不计了。

另外,喝酒的人往往爱热闹,不爱一个人喝寡酒。如白居易喝酒,便如宋代张耒所述:必有“丝竹钟妓之奉”(乐队歌女在旁边伺候着),“洛阳山水图物甲天下”(置身美景之中),“其所与游,如裴度、刘禹锡之徒,皆一时名士也”(社会名流相伴)。其实不只白乐天如此,苏轼在《书渊明诗》中写道:

孔文举(按,孔融)云:“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事矣。”此语甚得酒中趣。及见渊明云:“偶有佳酒,无夕不倾,顾影独尽,悠然复醉。”便觉文举多事矣。

读东坡所引渊明这几句(见《饮酒二十首并序》),再加上前面李白抄渊明的“挥杯劝孤影”,仿佛渊明是个十分享受独酌的酒客。实则渊明是真得酒中之趣者:聚饮亦欢,独酌亦欢,无酒亦欢。正如《晋书·隐逸传》所说:“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宋咸熙《耐冷谭》则认为古人饮酒中,亦渊明品格最高:

13.饮酒陶渊明其二 篇十三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2)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

(3)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4)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5)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上一篇:招聘面试流程及话术下一篇:2018至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