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2024-09-24

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精选12篇)

1.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篇一

《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读书心得

史料证据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掌握史料。史料也是历史教学必备条件。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没有空论,就必须从史料证据出发。

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几乎每一节历史课,都会有史料教学的环节。近几年来的中考命题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题几乎可以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在平时的历史测试中史料分析题还是占据半壁江山的位置。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怎样能更好的利用史料进行教学呢?在没有开展小课题研究之前,说实话自己连“什么是史料?史料的分类?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概念都很模糊,更别提在课堂中进行史料教学了。为了课题研究的进行,也为了切实掌握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我在网上购买了何成刚著的《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并且认真研读,整理读书笔记,这本书无疑给了我最专业的指导。大量史料和案例篇的呈现,尤其是提供了大量的史料教学实践的策略和方法,使我在课堂上的史料教学有法可依。

书中按照史料的选取、案例、辨析、借鉴几个层次,告诉我们该如何去选取和使用史料。如在“案例篇”中,每一个史料的选取都会配上史料运用解析,介绍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方法选取史料、为什么会选取这段史料,这则史料能够说明什么。使我们在阅读时能够直观了解到怎样选择史料并而有效的使用史料。

在阅读本书时我看到了大量的从未接触过的史料,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中,这些史料被运用的更加淋漓尽致。在赞叹专家们的巧妙教学构思之余,也在反省自己对史料掌握的有限:本身专业知识底子薄,理论水平较低,思想相对僵化,平时又不能自觉阅读专业书籍充电,怎么能胜任历史课上的史料教学?

那么到哪里去寻找史料?本书的编者不仅给我们提供大量的珍贵教学史料,而且还交给了方法。如:充分运用教科书已有的史料、从历史专业著作中查找资料、从历史专业论文中寻找资料、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史料、从高考试题中撷取史料、从我们的生活中选取史料等。面对这些史料,我们应该如何选取呢?怎样才能把它们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呢?本书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如: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史料、对史料的摘引与转述、选择大众化史料、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要使用不同形式的史料。这些专业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确了怎样寻找史料并选取史料,有助于在历史课堂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

课堂案例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抓手,本书设置了“案例篇”,给了读者10个案例,选取教材中的内容,演示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呈现出的特点,分别为突破思维惯性、史料的多元理解、还原与探究、综合探究、以人物为导向、史料的韵味、解读电影史料为主的教学设计、史料中的人、史料的对话、历史漫画为主的设计,通过分类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类教材内容如何处理,尤其在每个案例都还偏重设计了“备课思路”,有利于了解设计者设计这一节课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想让学生得到什么内容,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案例的结尾还设计了“教学反思”,给了我们一线老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并运用史料的操作方法。便于我们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运用。

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读了《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我充分了解了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领会了历史课堂怎样使用史料才能使课堂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科学、高效。我从理念到行动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在我校开展的阳光课堂达标课上,我就充分挖掘史料,发挥史料教学的功能。如在讲授《科举制度的创立》一课时先引用王定保在《唐摭言·述进士上》记述: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接着引用唐朝赵嘏的话:“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来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控制人才,从而巩固其封建统治。最后再通过一段材料引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这段材料非常容易理解,我让大家齐读材料,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选官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史料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去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现象本质的挖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我采取的史料教学的课堂也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认可,认为这样的课才有历史味。当然顺利达标,通过了课堂验收。

通过学习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我确实逐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史料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研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篇二

[关键词]师夷长技 维新变法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8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内容,是第五单元的起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是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我们是安排在高二来学习这门课的,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认知但不够深刻,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启发式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主要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课导入】

播放音频《中华颂》并问学生对这个音乐的感受。

学生:屈辱、沉重、压抑。

教师过渡:近代中国战败,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战败说明我们落后,所以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感受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悲怆,以情导入,从而使学生明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动机。)

【师生合作学习】

学生看完短片后教师提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社会环境如何?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并发言,踊跃回答这一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教师总结:国际上是欧美崛起,侵略扩张;国内是封建危机,妄自尊大。

一、开眼看世界

[出示材料(一)]

材料1 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材料2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教师提问:魏源思想主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归纳总结,找出《海国图志》这部书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古文,使学生既能明确这一时期魏源的思想主张,又能培养史料分析能力。)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出示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李鸿章

出示问题,小组探究:1.“中学”和“体”分别指什么?2.“西学”和“用”分别指什么?3.这种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这种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由各小组给出答案。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以小组竞赛形式展开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又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出示材料(三)]

洋务运动的图片,由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功绩和局限性。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比较容易回答上述问题。)

三、维新变法思想

[出示材料(四)]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对话,学生分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体会维新派所面对的巨大阻力。)

[出示材料(五)]

材料1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材料2 《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

——人教版教材

学生思考维新变法运动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出示材料(六)]

材料1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译著数量之巨、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为所罕见。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顽固守旧的社会风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通史》

材料2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使学生体会这一时期维新变法运动的功绩。

教师提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结合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所学,对这一课知识深化理解。)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西学东渐的历程。围绕拯救民族危机,如何向西方学习的主题,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复杂历程。不过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这些先进思想没有实现拯救民族危机、强国富民的目标,中国人民还需进一步探索。

3.史料教学与学生的证据素养培育 篇三

[关键词]史料教学,证据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59-04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这一点众所周知。不过,从教学的层面看,史料首先应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知识来源。进而广之,通过史料教学,它还可以充当培育学生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证据素养、求真意识的重要手段。当然,本体意义上,史料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还是充当证据。鉴于此,本文仅从培育学生证据素养的角度,略作探讨。

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与理解是分阶段发展的。相关研究表明,“一些学生并没有想到人们是如何了解过去的这个问题,尤其是更小的学生,他们认为历史是已知的,仅仅是像百科全书那样的权威书籍中的信息”。①如此的观念不仅普遍存在于较低年级学生,既使高中、本科阶段,在以教材为“本”、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下,亦颇占一定比例。笔者曾不止一次于大四本科生实习听课中发现,学生讲述涉及夏商周文明的内容时,或者栩栩如生地描述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或者生动形象地“控诉”商代奴隶制的罪行。且不说这样的内容作为传说、或某种推断,其真实性大可作疑,即使非要将其作为课程内容,也必须从证据的角度对其可信度作必要说明。

让学生懂得历史需要用证据说话,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亦是史料引入教学的最深层动因。对学生而言,史料作为证据引入教学,至少可起到以下作用:

1.与学生的日常观念作区分。学生理解历史人物、事件通常以已有知识、日常观念为基础,但日常观念与过去的时代迥然相异,学生常认为过去的人们看起来很奇怪,这就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以史料为证据来解释过去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事物的。

2.与社会上的某种“戏说”、偏见作区分。当代社会信息发达,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介会借助不同途径、手段时时影响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这其中既有对史实的“戏说”,更有某些非历史的偏见,这也需要教师引用史料加以适当纠正。

3.懂得历史知识的来源。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质上仍将教材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要凭借,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历史教材,但历史教材限于篇幅,还是以对历史的叙述、记载为主导形式,这常导致学生误将“历史叙述”“历史记载”作为历史知识的来源。引入史料,也正是为了纠正此种认知偏差。

当然,从根本上讲,将史料作为证据引入教学,终归是要学生确立“通过史料推论重塑过去”的观念。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写历史是人类对“过去”的梳理与重新认识,是人类对“过去”的挑选与判别,体现着每一代人对“过去”的不断理解与不断思考。①史学研究需要借助史料“写历史”,历史教学更需要借助史料,让学生体验“写历史”是一个对史料不断鉴别、判断、解读,乃至智慧参与的创造过程。比如,夏商周文明尽管上下纵贯一千八九百年,但遗留文献甚少,且越向前记载便越模糊,并夹杂着神话成分。这一时段的历史空白、疑问很多。学习此段历史,就不宜只向学生简单地陈述历史知识或研究成果,以避免学生形成此段历史已知的认知错觉。而更应该是,借助文献记载,参照历史遗址、遗物、青铜器铭文,甚至甲骨文等史料,由已知推及未知,由相对晚近推及相对远古,向学生呈现“实在”的原生态的“历史”。如此,既可使学生生成“以史料为证据探究历史”的观念,其认知结果亦更接近历史的本真。

将史料作为证据引入教学,是培养学生证据素养、建构合理“历史”观念的前提性基础。但是,从证据角度看,引入历史教学的史料却未必都是真的。作为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材料,史料既有实物或文献、一手史料或二手史料之分,亦存在有意史料或无意史料之别。史料的客观局限或主观属性,规约着史料对史实的反映既可能不相符合,更可能不相周延。这就决定了,基于史料作证据的推论要适当,要“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史料教学中,若要让学生做到“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至少需要避免以下情况:

其一,避免推论“过度”。基于史料考证史实,对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作出评价与推论,是史料教学的基本规程。此操作规程中,鉴于有些史料存在某种程度的不确切、不完全、带偏见,甚至有歪曲,对其分析与推论就宜把握适度。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案例中的史料运用仅是为了证明某种观点,对史料自身作为证据的准确性、适当性、周延性等并不予以关注,这就导致很多案例即便运用了史料,其整体的信息呈现仍像是一种“历史叙述”。学生所能训练、习得的,也多是对史料的句读、辨别、阐释能力,更深层的对史料的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反而很少涉及。更多的情况下,为了论证某种观点,史料通常被直接作为证据用于]绎性论证,史料自身有无问题、能作何种力度的证据则不考虑,这就会造成对史料的误用或过度推论。笔者曾多次在教师培训讲座中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讲授“太平天国”一课时,为了论证《天朝田亩制度》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以及其“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等内容,会拿“忠王李秀成所发的田凭”作例证,以此来说明“太平天国分田地给农民”。

从史料作为证据的角度看,以上述田凭为证据来论证太平天国分田地给农民(教材也如是说),实际上属于推论“过度”:根据田凭上的内容,可推断这是忠王李秀成发给“花户黄祠墓祭”的田凭,但“花户黄”究竟是什么身份,却很难做定论。因为,所谓“花户黄祠墓祭”意指占有黄氏祭田的在册民户,依据所能掌握的材料,祭田的占有情况却很复杂。占有黄氏祭田的“花户黄”可能是黄姓宗族,也可能是黄姓某个家庭,至于这个宗族或家庭是地主,是农民,还是其他什么身份,终究很难确定。有鉴于此,罗尔纲先生亦只能称其为“忠王李秀成发给金匮县黄祠墓祭田凭”。①

其二,避免推论“错位”。史料作为证据,有确证与反证之分,涉及某一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的评价,亦都可能从正面或反面找到可作证据的史料支撑。不仅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可以用史料再现,遗留下来的“历史”也有空白。如此,史料教学中,对作为证据的史料要作准确评估,切忌仅从某一方面或超越某特定的历史阶段做出推断,以避免所做的评价或推论“错位”。比如,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既可找到其围攻教堂、抵抗八国联军的史料,亦可找到其降神驱鬼、破坏铁路以及抵制洋货的史料,无论基于哪类史料,所做出的推论都可能是偏离、错位的。教学实践中,既使让学生分别从“反帝爱国”“愚昧排外”两类正反相异的视角展开讨论,倘若教师不作辩证引导,或者仅对正、反辩论双方都赞扬,或者各打五十大板,借此所呈现的由证据到推论的逻辑思维也是“简单化”的,最终也会脱离其特定的历史境遇与历史时空。

其三,避免“人造史料”。人造史料指基于课程目标的需求而被人为塑造的“史料”。此类史料的特点在于,史料所反映的单个历史人物、事件虽然并不存在,是虚构的,但它可能折射或揭示某类历史现象、某历史阶段特征的“普遍之真”。比如,某教师为让学生形象感知教学中的“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内容,虚构了“阿牛”这个小人物,并以日记形式的“史料”向学生呈现了阿牛在此期间所经历的种种怪象、所遭受的痛苦等,以此来揭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表现及后果。应该说,作为提升教学效果的手段,此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从培养学生证据素养的角度看,此种“人造史料”的做法却并不可取:作为过去“遗留物”的当下存在,史料决定着人们还原、建构过去“历史”观念的基质与诉求,“史料之真”决定了人们所重塑的“历史之真”。易言之,史料作为证据不可“人造”,它会消解、虚化学生求真意识的理性与根基。

由史料作为证据推论“过去”,既揭示了史学研究的必由之途,亦强调了史学重视事实、追求“史真”的学术基质。不过,史料作为证据,虽能做客观的史事“复原”,但亦存在不整齐、可能的主观臆断,这就从方法论上昭示了探究历史尽管要以史料为凭借,但对待史料要谨慎,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对学生而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仅揭示了由史料获取历史知识的史学方法,且启悟了由史料培育学科思维的学习方法。从对史料的质疑开始,提出假设,假定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验证每种假设最终寻求证解与答案。在这里,“假设”是建立在搜寻、辨别史料的基础上,“求证”则是建立在方法自觉、证据推理的基础上,科学的怀疑态度、基于“求真”的逻辑推理及辩证理性,都涵盖其中。具体又可聚焦于以下特征:

其一,“疑”与“证”相反相存。

从史料作为证据的推理过程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作为“方法”蕴含了“怀疑”与“求证”两个主要环节。“怀疑”既是开启从未知到已知的逻辑起点,又体现了参与主体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求证”既指向参与主体的求真意识,又包含考辨、判断、逻辑推理与辨证等建构性思维理性。两者正反相依,相辅共存。历史课堂中,恰当、深层次的史料运用恰恰蕴含了此类思维特征。比如,以《清明上河图》为凭据探究北宋城市经济,可通过图画中的街市结构、招牌幌子、灯箱广告、药铺旅店以及饮食物品等,探讨北宋东京的商业经营场所、经营手段与理念,以此透视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这是从史料中辨别、分析与推理有效信息的一般做法。但亦有教师突破此常规做法,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图画中的“驴队”,做出“假设”与“求证”。

学生由此可做出的“假设”包括:驴队驮运的可能是粮食、铜钱、工艺品、药材、木炭等;“求证”的结果虽然并不确定,但却深层地揭示了城乡经济的互动,折射城市经济的繁荣。①

由学生的思维特征看,上述“假设”“求证”过程恰恰体现了“疑”与“证”并存,不仅蕴含了学生依据“驴队”作为商业运输载体,对其可能驮运的、与城市经济对应的“商品”的推测与概括,也从整体上聚焦了一个示范默会、假言推理的辩证思维过程。

其二,“实”与“疏”至通至远。

从史料作为证据的推理结果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既以“求实”为努力的目标,又以不确定性为特色。它一方面肯定史事的“复原”需要以证据为前提;另一方面又隐含着对史料有限性的超越,强调对史料作有凭借也有约束的假设与推论,勾勒历史的丰富性,以“假设”之“疏”来连接、弥补历史的断层。就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大胆假设”突破了其对已有史料的接受、理解模式,强化了对史料作为证据的超越与反思,倡导学生对历史的多元阐释与对话,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立表达与评判,其价值导向更着[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与未来。就这一点,美国史料教学有较好的借鉴与启示。比如,关于“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美国教师不仅呈现涉及独立战争的史料,分析相关史料的内容与形式,还会让学生据此做出不同的假设:

1.如果你是一位反独立者,你在战前、战中以及战后有何感受?如果你是一位爱国者,你在战前、战中以及战后的何感受?

2.作为反独立者的正面意义有哪些?爱国者呢?

3.作为反独立者的反面意义有哪些呢?爱国者呢?

4.如果反独立者赢得这场战争将会怎么样呢?生活会与现在有何不同呢?②

如此,学生就会超越现有的史料文本,其思维释放更可能具有洞察性、延展性。

以上,以“用证据说话”“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突破,探讨了史料作为证据的层次以及学生可能具有的证据素养。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粮食”,更是从事历史学习不可或缺的“构件”与凭借。史料能否成为证据、学生能否生成恰当的证据意识,取决于教师对史料的性质理解、解释与运用。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形式的史料,亦对应不同层次的证据素养潜质。如何让学生从懂得“用证据说话”,到能够辨清“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最终能在方法论层面上理解与体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既需要教师对学生现有水平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教师对此作相应的、精心的史料教学设计。这是一个富有教学价值的、挑战性的培育过程!

【作者简介】王德民,男,1969年生,山东泰安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科教学论研究。

赵玉洁,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科教学论研究。

4.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四

马·教学设计全整理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2.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识与能力。4.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对马有一定的印象,从电影电视上看过不同类型的马。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建议从四个方面促进学生发展:一是培养和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二是领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并加以运用;三是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四是培养敢于向作者观点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关于马的知识)学习课文。

2.强化自读。本文是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3.加大学生思维的开放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相互碰撞,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可按“比较-品味-辩说”的思路组织教学。“比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分析家马和野马的特点。“品味”:从品味语言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入手,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辩说”:组织学生辩论,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媒体:可利用图片、挂图、课件等展示马的形象。

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方法一:影像导入法

说明:教师准备有关马的图片或影像,在本课开始时展示或播放,并对各种马略作介绍,教师可设计如下导语。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欣赏了珍珠鸟,感受了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我们看到了身临绝境、从容飞渡的斑羚,感受到动物震憾人心的力量;我们还看到了困于笼中的老虎那不屈的精神;这些动物,我们平常很难看到。但是,马,我们却较为熟悉。法国有一位博物学家叫布封

(板书“布封”)对马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观察,并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教师板书“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2.方法二:比较激趣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马,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布封笔下的马作比较。

3.方法三:资料引述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有三种思路,一是引述文学作品中的马导入,如《堂吉诃德》中游侠骑士堂吉诃德骑的那匹老马(可选播堂吉诃德骑马的一些片断)、《西游记》中唐僧骑的“白龙神马”、《三国演义》中各位战将骑的战马等,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也可播放影视资料。二是引述古诗中描写马的诗句,如李贺的“春风得意马蹄疾”等。三是引述有关马的典故或词语:如马不停蹄、龙马精神、马虎不得、马失前蹄、马到成功、人仰马翻、马后炮、马屁精、马首是瞻等。互动流程

教学方案设计之一(2课时)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马”是什么样子?请用你喜欢或最擅长的方式把你心目中的“马”表现出来。如果你擅长绘画,请把你心目中的马画出来;如果你喜欢音乐,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唱出来;如果你喜欢写作,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写出来;如果你善于演讲,就通过演讲赞美你心目中的马。

学生:(准备)

教师:下面请大家相互交流。

师生:(学生交流,展示)

教师:大家刚才描绘的是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马,法国有一位叫布封的作家,他对各种马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有许许多多的感受,并在他的著作《自然史》中记录了“马”这种动物。这位博物学家心目中的马和我们心目中的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

二、比较阅读,分组推进,自主探究

(一)整体比较,分组学习,把握主要特点。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布封心目中的马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在阅读时,把有关阐述“马”特点的词、句勾画出来,时间6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并勾画)

教师:时间到。大家已经勾画出了布封心目中的马的特点,下面请大家和自己心目中的马做比较,看看谁的马更有吸引力?为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布封笔下的马的特点,强调学生独立比较,若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通过比较,更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通过比较,更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 计)。看来,我们班上有些位同学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有些同学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见仁见智”,我们尊重大家的个性体验。我们准备采取特殊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为一组,请你们用一段文字把自己心目中的马描写下来,300字左右,也可以参阅课文《马》,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同学们,不要迷信权威,既然是我们心中喜欢的,我相信大家会写得非常精彩。只要能把你心目中的马描写出来,写出情趣,并让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一半了。描写要求如下:

(教师用小黑板、课件或卡片展示以下内容)

①特点鲜明,语言力求生动,叙述和描写饱含感情。

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布封描写《马》的一种或两种技巧。教师:另一组的同学们,你们有不同的任务。你们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既然喜欢,我们就一起来研讨布封的这篇文章。请这组的同学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布封心目中最好的马是什么?

②他把马分为几类?

③他更喜欢哪种马?

教学设计意图:①设计分组活动教学环节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初步把握布封心目中的马的整体特点,进而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也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和完善自己的见解。②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敢于面对权威发表不同的意见。③如果上面的环节能够安排在上节课的末尾,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完成作文,把课外与课内活动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如果纳入课内,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全班不必统一行动。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各自围绕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分类指导,共同发展。1.“学习课文”一组学生的师生互动流程

(1)列出比较提纲,把握两种马的特点。

教师:作者把马分成了“家马”和“野马”两类,下面我们就比较这两种马的异同,看看家马和野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请在草稿本上列出比较提纲。

师生:(学生阅读,撰写比较提纲,交流,补充)

教师: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主讲比较提纲的内容列出比较提纲的思路,其他同学倾听,补充,也可以向主讲同学提出问题,同时也必须回答主讲者提出的问题。

提示:进行比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三点:

一是要找到比较点。作者是从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的,即从内在品质和外在体貌特征两方面进行比较的。学生也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列出比较提纲。

二是要抓住关键词句快速确定某一比较点双方的具体内容。

在“家马”的内在品质方面,1自然段有一个关键句,“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即“驯良”和“勇毅”。如果再浏览这句话的前后内容,可发现前面部分主要赞扬家马的勇毅;有几

个关键词句说明了这一点,即“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具有无畏的精神”“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等。1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则着重说明“家马”的驯良,有几个关键词说明了这一点,即“克制”“屈从”“总是按照”“满足主人的愿望”“舍已从人”“迎合别人的心意”“执行别人的意旨”“贡献着自己”“服从”等。3、4自然段则说明了“野马”的品质。3自然段中的“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4自然段中的“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成群结队”“互相眷恋”“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等均说明了野马的品质。

在体貌特征方面,2自然段介绍了“家马”的体态特征,有些关键语句值得注意。如:“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不解除它们的羁绊”“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等等。

作者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赞美了马的高贵姿态,其中“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头部比例整齐”“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眼睛闪闪有光”“目光十分坦率”等句子表明了作者的基本主张。

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比较。深层次比较包含两个方面:①首先是对形成这种内在品质和外在特征的原因进行比较;②其次是把作者对两种马的感情倾向进行比较。

在进行比较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而应追本溯源。在比较中,也应引导学生抓出关键词句,如“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通、太悠久了”;“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不屑于受人照顾”;“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等,这些语句既揭示了家马和野马有如此差异的原因,也表明了作者对两种马不同的感情。在评判同学们列出的比较提纲内容时,不应过多地看重内容本身,而应强调学生比较思维的方式和过程,特别是在尽量拓宽比较点,打开比较思路这一点上狠下功夫。

(2)比较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把握科学小品特点。

教师:现在我们再把“学习课文”的同学分成两组。每一组各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字数在100字左右。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目中的“家马”;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中的“野马”。请同学们注意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学生:(书写,交流,互评)

教师:请大家把自己写的说明性文字与布封的有关段落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并把这些不同点概括出来。

教学设计构想: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小品与说明文的区别,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小品的特征。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征时,可强调三点:

一是多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多把事与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行为、心理和情感。二是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使文章生动有趣。本文在句式

上运用了许多排列整齐的短语和句子,如“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等,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三是在说明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本文作者饱含感情,根据自己的喜好饱含感情地介绍了“家马”和“野马”。

而说明性的文字则讲究朴实、简洁、通俗、易懂,和科学小品的风格迥然不同。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这篇科学小品,争取将全文阅读两遍:第一遍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第二遍力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以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2.“写作小组”的师生互动流程

对这一小组的指导应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突出“马”的特点;二是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三是文学化的语言;四是有感情地叙述;五是适当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师生互动以学生揣摩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创造。

(三)在评价、比较中共同发展(两个小组共同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全班共同活动。刚才我们是分组活动,请同学与座位旁的同学交换自己所写的文章,最好找不是一个组的同学,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学生:(交换、互评,交流)

三、组织辩论活动,训练发散思维

教师:作者布封对野马是如此喜欢,对家马却略有批评,你们的意见呢?是喜欢家马,还是喜欢野马?为什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喜欢“家马”的为一组,喜欢“野马”的为一组,以“家马好还是野马好”为题展开即兴辩论。大家要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下面就由我来主持两个小组的辩论。

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评点和小结)

教学小结

教师围绕“比较提纲”“科学小品”“观点阐述”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的收获。

教学方案之二(2课时)

说明:这一教学方案的特点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全班统一活动。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基本教学环节为:方法介绍—自我阅读—相互交流—自我小结—自我运用。

方法介绍:教师介绍“比较阅读法”和“科学小品阅读法”(参看“教学设计方案一”),明确本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自我阅读:按照介绍的方法自主阅读,勾画关键词句,做好旁批。篇二: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铜川市耀州区柳林中学 杨永鹏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九课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以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诵、积累优美的词句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其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动物的佳作,特别是文章的语言优美,文笔流畅,词汇丰富,同时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使作者对马的喜爱溢于字里行间,也把自己对天然野马的赞美,对人工驯养马的同情鲜明的表达了出来。

4、学情分析

马对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何况他们经常与动物(猪、牛、羊等)打交道,对于动物的感情是可以想象的,同时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转型期,所以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易于驾驭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加强词句积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2、方法和通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感情。

难点: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马的成语和词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图形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选用

『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片)动物界当中有许多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忠诚的朋友,比如马,由于忠诚和奉献也使它们失去了一些本该拥有的特质,那么它们究竟失去了什么特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让博物学家布封为我们接开这个谜底。

【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让学生自读或点名让学生来读。

(三)、整体感知(幻灯片)

1、听音乐,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仿读。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自由的朗读。

3、小组内选出代表,朗读本组选出的部分,让大家点评。

4、带着问题朗读:

(1)、在课文中,布封先生将马分为那两类?各有什么特征?

(2)、作者对这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文中依据在哪里?(3)、找出了课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方法,说说表达的作用。

【学生小组内学习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合作交流(幻灯片)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思考问题:(1)、家马和野马各不相同,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2)、怎样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特别第二个问题教师应正确引导,把它和当前教育应给学生一个明晰的解释】

(五)、拓展延伸(幻灯片)

马是人类高贵而真诚的朋友,但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教师适时鼓励,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小结】

(六)、迁移积累(幻灯片)

马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汉语中也有许多包含马的诗句,成语和俗语,你知道哪些呢?说给大家听,看谁积累的多?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表扬,同时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

(七)、小结(幻灯片)

布封先生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以至马的用途。布封先生的马给人以不寻常的亲切感,让我们甚至自感与亲切了许多。马的“无畏精神”,“慷慨以赴”“舍己为人”“奋勇当先”让我们感到有时自愧不如。它有人的大义,我们却缺少人的情怀,愿我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八)、作业(幻灯片)

文章在描写马的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做比较,使用同样 篇三: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和马的用途。马在作者笔下不是画,而是舞台上的角色,一神一情,一举一动,仿佛历历在目。那细致与逼真,可以令与马为伍的人为之倾心,赞叹,令不曾接近过马的人发现许多新奇的知识。

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是写驯马时的传神和写野马时的赋意: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野马是自由的象征。

然而,布封的细腻绝非琐细。无论写什么,于品质有益者予以描写,于品质无益者概不入文;与品质关系密切者放开细描,与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全篇下来,细而不繁,丰而不杂,实而不赘,风貌秀丽舒展,犹如一株依主干风姿修剪枝叶而成型的观赏植物。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解决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

觑 鬣 剽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疮痍 枉然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 犷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

2、朗读全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2、导语: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

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

明确: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2、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 己,舍弃生命。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四、问题探究

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明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体验与反思

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明确: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明确: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觅食;“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二题。

2、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

3、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

八、教学反思

魏书生老师说过:“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

5.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教学方法论文 篇五

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内容繁杂,名词概念多,教师教学过程容易单调,学生学习遇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问题容易失去兴趣。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结合创造轻松愉快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标作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检测与控制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兴趣

教学

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要通过以实践为导向进行教学,把枯燥而深奥的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打破学生厌学的心理,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检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积极探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即问题具体化,用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中职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结合本课程内容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程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组织教学内容以问题开始,教师在解答的过程中将一个个知识点讲清、讲透。

比如教师在讲授温度测量课程内容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两个同学回答测量概念,在搞清楚测量的概念之后,再进入新课的教学内容,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

二、举例式教学

举例式教学,即结合生活物品,讲解教材,吸引学生注意力。

举例教学是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方法。

检测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与教学内容相联系。

教师首先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然后逐渐引入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课本上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讲授温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预报、人体体温、大棚种菜、超市冰柜等温度测量的生活常识进行分析讨论。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检测手段及其使用检测工具的例子,如:电子秤、温度计、加油站等,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引入教材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即乏味的问题兴趣化,抓住学习的兴趣点。

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温度测量课的重点是认识和了解热电偶测温,所以笔者让学生分别以温度测量的课题组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充分预习和讨论,研究解决温度测量的方法。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理性知识感性化。

教师运用动态的多媒体影像演示实物、操作、动画等内容,可以形象地表示出一些难以理解和想象的物体空间或运动的情景。

对测温过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既图文并貌,又占用时间不多,教学效果良好。

利用多媒体,教师就可以把热电偶实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它们的内部结构产生直观的认识。

五、注意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教师可以把本课程的内容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例如在钢铁知识实习课中让学生观察铁水测温的热电偶外部结构。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

温度测量这部分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课程教学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天气,谈谈对温度的认识等,再通过数据、图表说明温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普遍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温度测量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然后,举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例子,并提出疑问。

这种开头可以使抽象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生活,收集素材,以便在教学中充分使用,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便于理解的实用知识。

总而言之,在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兴趣教学这个中心点展开,针对课程中的某些疑难的内容、概念,应尽可能地采用有趣、直观、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和吸收,且能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6.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篇六

关键词:史料教学;中学历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85-01

央视的《百家讲坛》曾得到大批听众的深度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史料的应用,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和通俗易懂,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其实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史料论据来充实自己的课堂,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一、什么是史料和史料教学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在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以各种方式遗留下来的有关他们的行动和思想的痕迹。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实物史料和口碑史料,从来源上可分为第一手史料或第二手史料等。其中实物史料又可分为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如书籍、档案、文件、文物、遗址等。而口碑史料指历史事件经历者的叙述或者转述,或是后代用口头方式流传下来的对英雄人物、习俗的陈述等[1]。

而所谓史料教学,就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处理、加工,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史料的收集、选择和运用三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首先,老师选定需要研究的历史主题,然后搜集能够说明研究主题的相关历史资料,如纸质版、影视版或实物资料等,再精心设置提问环节和讲课内容,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完成史料教学,其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直接、主动参与发现、处理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有效的历史信息,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2]。

总而言之,史料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运用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二、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实际作用

在史料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手段,史料教学的作用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爱上历史课程。

(一)增强历史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课堂活动积极起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利用多媒体、影视播放或展示实物等手段,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把多彩、有趣、感人的史料展现给学生,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3]。

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影片,更好理解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给学生一种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和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这么落后、如何改变落后面貌等,由此让学生关注起自己国家的命运,形成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真实的史料教学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教育,情感的升华。

(二)加强历史责任感。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感,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历史知识是连接古往今来的纽带,如讲近代史时,林则徐关于责任感的论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都体现了不顾个人利益和荣辱,对国家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说明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封建体制的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由此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拯救落后的中国而奋不顾身的改革或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现象、再现历史事实、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能力。”[4]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体现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因为一般教材往往限于篇幅或其特有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背景知识,而史料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了这一缺陷, 与学生一起解读材料的过程中,既提供了历史情景,使学生从材料中获得历史信息,同时学生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渐渐就会形成一种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这样才可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四)形成历史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老师通过提供丰富的史料,鼓励学生要克服传统的思维定势、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去合理分析材料,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5]。

三、史料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史料的选择要适当。首先要注意其科学性,最好是专家公认的正史史料,并注明史料出处;其次,选择的史料要精,否则就会出现面面俱到,但结果只是泛泛而谈;再次,选择史料要注意多维度,多维度选择史料既可以强化对所要论证历史问题的说明,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看待问题,形成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最后,所选材料要充分考虑学情,因为有些史料的选择由于字数的关系,节选的材料在脱离了相关背景后不易读懂,所以老师应该加以解读或注释,或者由老师引导学生来读懂史料。[6]

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能力,而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不容忽视。掌握正确历史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希望历史老师能够重视史料教学的重要,认真分析史料,合理利用史料,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桂平.史料教学——不可或缺的历史教学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崔恒祥.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中的史料选择[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7).

[3]陈玉荣.论史实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历史教学,2005(02).

[4]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09).

[5]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07).

7.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篇七

广州警备区幼儿园 马丽

【摘要】看图讲述活动的有效过程对提高幼儿讲述能力意义深远。文章分析了在幼儿讲述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模式单

一、以教师为中心、指导方式单调等问题。解决存在问题,需要教师制定看图讲述教学活动的有效过程:感知理解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关键词】幼儿看图讲述 活动过程 幼儿园语言教育

看图讲述是讲述活动中的一种讲述形式,这种活动是启发幼儿在观察、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表达图意的一种教学活动,能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它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幼儿看图讲述活动过程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模式单一

在凭借物使用上是“几张图片一种说法”,千篇一律,缺乏多样性、新颖性和参与性。往往以“出示图片——提问——讲述——小结”为主要方式。这种教学过程表面看来没有什么不妥,仔细分析它对训练幼儿语言和思维却都有很明显的局限性。看图讲述时注重按教案流程教学,教师的问答、讲述平淡,忽略儿童的自发关注点,把幼儿的观察和表达局限在预先设计的框框里面,淹没了个性。缺乏变化的进程,单调的过程,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幼儿丧失了兴趣。

(二)以教师为中心

长期以来,看图讲述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走进了模式化的误区,即注重教师的显型指导,忽略儿童的主动观察;忽视幼儿在看图讲述中的主体地位,缺少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注重“你教我学”,仅仅是教师与少数几个幼儿的双向交流,大部分幼儿感觉枯燥、乏味、无事可做、注意力分散。

(三)指导方式单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不局限于某一幅图画,或是故事的情节上,而是在整个故事的理解中。幼儿园的看图讲述教学中存在着一个传统的提问模式,老师会把每一幅图都进行提问,然后每一幅图归纳出一段话,要求幼儿认真听,再请幼儿进行讲述。往往讲出的故事都一个样。幼儿缺少了自己想象空间,自身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看图讲述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使幼儿受到教育,获取某种知识这样一种表层功能,而应该进一步发挥其深层功能:引领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幼儿的心灵之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故事里的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心理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故事创编。

二、幼儿看图讲述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环节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并不是让幼儿复述老师的话,而是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另外,《纲要》中还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根据以上要求,讲述活动的实施过程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就是通过观察的途径去进行。这里的观察就是指通过视觉去吸收信息。教师在这一步骤中重点是指导幼儿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以便为后面的讲述打好基础。

1.运用不同的形式方法调动幼儿的兴趣。许多看图讲述,都是先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实物、情景表演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这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得,但不排斥从其他感觉通道去获得认识,如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常用的方法有情境表演、谈话、图片、实物、音乐、谜语等方法。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时候,要依据讲述类型的特点,或凭借物的特点去引导。例如:中班看图讲述活动《送小鸟回家》首先老师出示了一段小鸟的叫声,老师问:“小鸟为什么要叫啊?”通过听觉,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出活动主题;在《快乐的野餐》大班讲述活动中老师选择了幼儿喜欢的手偶大象创设了一个简单的情景,通过老师模仿小象和幼儿进行对话交流,从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去激发了幼儿兴趣,为后面的环节做下铺垫。

2.精心设问,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讲述对象。好的问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感知画面内容,启发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大意,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讲述方法,为幼儿自己讲述奠定基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类:

(1)描述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指向画面外在的内容,描述画面的人物、景物、动态等,是对画面的感性认识和初步、基本的分析。例如:大班看图讲述《快乐的野餐》活动中,出示小动物在草坪上野餐的图片,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里有谁? 远处的天空中有什么?大树下有什么?”。

(2)判断性问题。这类问题是综合判断性的,要在对画面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回答。例如:《快乐的野餐》通过幼儿观察到天空有太阳老师逐步提出问题“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小兔和小猪在干什么啊?”“小象和小猴在干什么?”

(3)推想性问题。画面是无声、静止的,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根据对画面外在内容的分析与判断进行推想。它是由画面内容联想到画外情节的讲述,是具有创编和发散性的。例如:大班讲述活动《快乐的野餐》,通过幼儿观察到小兔和小猴在大锅旁拿着勺子煮汤,教师继续提问:“它们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后来呢?”。

(4)分析性问题。这类问题是具有追究性,是对分析、判断、推想的追究,是说出依据的讲述,是由表及里的讲述。例如:《 快乐的野餐》根据孩子们说出对话,小兔说:“小猴子你能帮我吹火吗?”老师进行追问:“为什么小兔要这么说了?”“你怎么知道的?”。

(二)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在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这一步骤的活动组织,要求教师尽量放手让幼儿自由讲述,给他们以充分的发挥机会。教师在指导这个环节活动时,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交代讲述要求。教师要提醒幼儿围绕感知、理解的对象去进行讲述。在《风筝》大班讲述活动中,老师提出:请幼儿按照大图的顺序摆好自己的小图,然后观察图片:“这幅图里有谁?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最后把每幅图串联起来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了老师清楚要求后幼儿就会有顺序有目的地去思考、去想象,而不是漫无目的去观察讲述。

2.创设自由轻松的讲述环境,给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创设真实、丰富、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幼儿浸没于其中,给他们大量主动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它是幼儿自由发挥的阶段,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老套方法,多给幼儿创设自由发挥的平台。在《风筝》讲述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分组讲述的方法、老师给了不同水平的幼儿不同的选择,“可以一人讲一幅图片,也可以一人讲完整的四幅图片”,通过不同的要求,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幼儿做到“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自由展示。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幼儿轮流、等待的技能,培养“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3.了解幼儿在讲述中已有经验。讲述活动中,有时我们会发现同样图片,有的幼儿可以把图上的内容讲述的又丰富又生动,可有的幼儿讲的平淡无趣,缺乏词汇和生动的句子,词汇和句型的丰富程度和表达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老师要注意幼儿词汇和句型的积累,创设多看,多听、多学、多用的语言类游戏或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吸取积累词汇和句型,并学以致用。在幼儿自由讲述时,老师要注意去倾听,发现幼儿是否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指导,发现幼儿讲述中的闪光点后要给于肯定。在《风筝》讲述活动中,有一幅图是小猴子爬到屋顶上拿风筝,有个孩子说:“聪明机灵的小猴子蹬蹬蹬的一下子就爬到屋顶上,取下了蘑菇风筝!”老师听到后发现了他用了象声词和形容词,马上表扬了他,肯定他的讲述,后来这个孩子对这个词记得特别牢固。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孩子们在前面的环节里有了一定的讲述经验。在这一环节里,我们可运用示范法引进新的讲述思路和讲述方法。在讲述活动中,示范运用最多的形式是范讲,即老师对某一物体或事件做简明、生动的描述,给幼儿提供模仿的范例。如传递相应的数量词“一只、”“一头”。形容词如:“红红的”、“香喷喷的”,动词:“跳、跑”,副词:“现在、还、非常”。连接词:“有„„有„„还有„„”,“因为„„所以„„ ”、“ 如果„„”等词汇和简单规范的句型,为幼儿提供有意识的倾听要求,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气和语调来进行讲述等,给幼儿提供可模仿,正确的经验示范。在讲述活动《快乐的野餐》中,教师通过讲故事引进示范方位介词,如:“在餐布上„„在大树下„„在山坡上„„在小溪边„„”,引导幼儿学习从左--右,从上---下观察图片的方法,并运用方位介词进行讲述。老师在讲述前还给幼儿提出了倾听的要求:“仔细听听老师的故事里运用了哪些好听的词语和句子呢?”让孩子带着问题和任务仔细倾听,从而也培养了幼儿良好地倾听习惯。

(四)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通过教师向幼儿展示了新的讲述思路和方法后,在这一环节里就是给幼儿提供实际操练新思路和方法的机会,可以让幼儿尝试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讲一讲,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巩固,迁移所获得新的讲述经验。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大图与小图结合。例如:《快乐的野餐》大班讲述活动中幼儿四人一组自由讲述时,老师给幼儿每组提供一份《小动物去野餐》小图,让幼儿能更专心更主动地去看、去想、去说,幼儿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在个人讲述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幼儿和小图相同的大图,幼儿很感兴趣的手指着图片,绘声绘色的讲述,时不时地还加进一些动作;台下的幼儿也能够安静倾听与讲述的幼儿一起观看图片,在每个幼儿讲述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相互评价,这样也便于教师集中指导。

2.集体、分组、个别讲述相结合。一般集体讲述在前,分组讲述在后,再集中个别讲述,分组是集中的延续、扩展,分组可以是教师制定的也可以是幼儿自由组合的。这种自由、灵活的方法可调动幼儿说的积极性,你一句,我一句,没有顾虑,能够在自由放松的环境下大胆讲述。如在《风筝》的讲述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分组和个别讲述相结合的方法,在活动中这种方法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通过提供小图片让幼儿分组讲述,孩子们在无顾忌、轻松、自由的环境里尽情的发挥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在个别讲述时,台上的幼儿能大胆、自信、生动活泼讲述自己的故事,台下的幼儿也能够安静倾听着别人的讲述,在讲述完后孩子们能相互做出评价,并挑选出好的句子和词语让幼儿学习,丰富幼儿讲述经验。让后面的幼儿吸取前面幼儿的优点,更好的做到了《纲要》指出的“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3.游戏法,重难点前置。如在《送小狗回家》活动中,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 “小动物、送小狗回家”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饰演小猫、小鸭等小动物在下雨天是如何帮助小狗回家的情景表演,来感受、体验,从动作到动词,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经验,又巧妙地引入了重难点,使幼儿在体验迁移中学习讲述,既轻松又快乐。4.层层推进法。如在《小老鼠搬鸡蛋》活动中,教师按照感知理解讲述对象(已有经验)、丰富讲述经验(对话、心理活动的外在描述)、提高讲述经验(幼儿互评,教师新的示范)的流程进行,每一次讲述都有新的要求,每一次要求都有新的策略,整个讲述体现出不断累加、不断丰满、不断提高的过程。

以上这些方法都不可能单一使用,只有相互融合,完美组合,才能让幼儿对讲述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最终达成讲述目标。

看图讲述的组织形式有独特的结构,一般都从感知理解讲述内容出发,在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的基础上,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并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活动中我们采用层层深入的提问,集体、分组、个别讲述相结合等方法,帮助孩子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不断交流讲述,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只有我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精心设问,善于启发,为幼儿尽可能提供自由轻松的讲述环境,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莉娅.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陈帼眉、冯晓霞.学前心理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 牟群英.让幼儿走进语言的乐园.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1版 [4] 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年版 [5] 张博.学前教育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8.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篇八

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困惑与对策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针对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色,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大力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几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对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作 者:张佳 俞超 作者单位: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上饶,334109刊 名:老区建设英文刊名:OLD LIBERATED AREA BUILT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改革

9.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篇九

关键词:图像史料;历史教学;运用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新课改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以及高中历史教学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图像史料,对图像史料给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也是图像史料的讲解者,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图像史料的认识,都依靠教师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和引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利用图像史料和文献等来达到历史教学的最高目的。

一、图像史料在传统历史教育模式下的运用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对教材进行讲解时都是以文字史料为主,对于图像史料的讲解不够详细,甚至于直接忽视对图像史料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看来是不够完整的,对于图像史料的忽视和讲解不到位是对图像史料的一种浪费。历史课堂学习中,许多历史信息是我们在图像史料中才能获得的,而由于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取相应的历史信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学也有了相应的改革,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同样需要重视图像史料的讲解。教材中的史料图像并不仅仅是一张张简单的图像,其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回顾和保留,也是后人作为警示的重要历史资源。新课改下,我们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而不仅仅是教育模式的转变。因此,教师要更加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图像史料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图像史料的了解和学习更加透彻。

二、加强历史教材中图像史料的利用

1.利用图像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课堂上图像史料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到历史图像,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让学生对图像中的事件和人物产生更多联想。学生能够在图像学习中找到乐趣,让历史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图像进行理解和想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研究图像,让学生从图像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我们可以从教材给出的图像中充分地感受中国古代人们的衣着和风俗习惯等。比如,第三课中《北宋文官出行图》这一图像给我们带来的信息量是特别大的,从这张图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的穿着打扮,可以大致了解到一些风俗习惯,也不难看出图像中出行的人比较多,有两个人牵着一匹马的,马车旁边护甲的人更是不少,这就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当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官僚机构的不断膨胀和军队的扩充,使得各级官员人数比实际需要的多出两倍以上,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如果我们只是看教材文字信息根本无法直接和切实地感受到教材中所说的这些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图像史料的讲解和说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2.利用图像史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相比于文字史料,图像史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因为图像给学生带来的是直观的感受,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历史画面,得到更大的画面冲击感。图像史料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头脑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第五单元讲到中国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教材中给出的四幅图像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这四个时期中国交通工具的样貌。这样的图像比文字讲解来得更直接透彻,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发展以及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式不断革新,历史教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图像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得到重视,教师对图像史料的教学讲解和利用也不断地完善。而教师利用图像史料来讲解历史知识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春明.论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4(59).

[2]韦贤.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10.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篇十

思维能力是学习的条件也是目的。作为条件,它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即思维能力越强,就越可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作为目的,它常常以间接的表达方式出现在教学目标中,如理解作用、比较特点、探究影响等要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丰富的史料架起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焕发了历史教学的活力。因此.在利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史料运用的准确、适度和适量,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一、适当的史料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借助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发掘历史的本质。在高中史料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动直观的历史素材再现历史情境,补充历史结论,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牢记知识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实物、视频、地图等历史资料,紧扣教学主题,择优选用,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如果只从教材中选用史料,是无法达成这一目标的。这是因为学生往往不喜欢教材中的史料。因此,在讲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后,我给学生补充了一则史料,并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出来。这一史料契合了学生的学习特点,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充分的史料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人对历史的认知是先形象而后抽象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史料,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此,教师可利用充足的史料推出结论,综合解读史料,提取史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高中时期,学生对具体事例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补充具体史料,引导学生提取主要知识。

例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中国现代外交奠基时期的伟大成就。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有关旧中国外交的史料,并提供了不平等条约的相关资料。

又如,在教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部分知识时,我利用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历史事件。

三、开放的史料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虽然历史研究的是过去的人、事、物、理,但它的观点却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教师可运用史料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引导学生掌握新的观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史料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的批判性特点,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挑战权威,提出新观点。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的发散性特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层面、方向展开思考,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例如,在教学“哥伦布开辟新航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灾难说”、“贡献说”、“灾难贡献说”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出正面、反面、中立的结论。

11.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篇十一

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内容属于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也是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内容。学好了本节课的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才能在学习过程发中更快捷、方便的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在全书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校的高中生都是由农村和市区两部分的学生组成,基础差距很大,所以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采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参与的任务驱动法。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中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特征等,对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尚未形成明晰的思路。本节课结合要如何了解更多自己的学校,设计关于学校板报,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获取信息过程与方法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懂得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体验信息获取过程,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同组学生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努力探究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有效选取获取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确定某一具体主题的信息内容大纲以及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五、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拷贝资料。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刚刚踏进学校,对于现在的学校我们都不是很了解,学校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学校,假设学校要求每一个班都要搞一期以学校为主题的板报,那我们要按怎样的步骤来做呢? 提问学生。

2、讲解过程

(一)、确定信息的需求――你需要什么?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如:

1、学校的历史

2、学校的师资力量

3、学校的环境

2)、确定成果目标的形式及所需要载体类型(不同的目标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载体类型)

板报——文字、图片 其它:论文——文字

演示文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

3)、列出需求清单

包括: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如: 学校的历史——文字

学校的师资力量——文字、图片 学校的环境——文字、图片

过渡:(提问)我们知道了要取得学校的历史、师资力量、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那我们可以从哪里得来这些信息呢?(边讲边列举相关内容)

(二)、确定信息的来源 1)、媒体

包括: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录像等 2)、他人

包括:老师、朋友、同学、父母等 3)、事物本身

亲自研究观察学校里面各方面的情况。

注:信息源越广阔,收集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真实可信。过渡:(提问)我们知道需要哪些信息,也知道这些信息从哪里来了,那我们就要进行采集信息了,通常我们采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呢?(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分别讲解信息采集的内容)

(三)、采集信息

1、采集信息的方法(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采集方法)。1)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

举例:按图书馆的分类目录检索、按时间或节目类别收听或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等。2)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举例:请教老师或父母、与同学讨论等。3)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举例:直接观察学校的各种情况

2、采集信息的工具

举例: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附:各设备的图片一张 过渡:我们采集到得信息都是比较零散杂乱的,也不可能说我们采集到了信息就马上把它放到板报上,肯定是要先把它整理放好,以后再用。

(四)、保存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2、输入计算机保存

特点:容量大,可根据需要按不同形式存储。

数字化格式-直接输入计算机中存储

如:数码相机照的相可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非数字化格式-经软件处理后输入计算机中存储

如:传统相机照的相需经过扫描仪处理后才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

3、练习:根据制作板报的需要分类保存资料文件夹的内容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以及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和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遇到的问题中,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思路来解决问题。练习:填写信息采集卡

12.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浅论 篇十二

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门路、手段、程序,是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通过教师引导,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过程也是学习方法,指的是学习的程序,即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展开学习的经过,呈现出来的是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过程分出来,且列在方法之前,是强调学生学会按一定的程序展开学习,在一定程序的学习实践中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过程与个人意义。方法必须借助过程来实现,过程必须依靠方法来展开。

为何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设计的一个维度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的方式,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并同时改造、发展、完善人本身。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他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掌握社会历史文化经验促进心理发展的。学习是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特殊的认知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自主的活动,让学生自奋其力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文本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甚至是创造文本意义。而且,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只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过去的教学中有重结论、重知识灌输和被动接受的倾向,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忽视学生的学习实践,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个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而,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获取新知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必须把课堂的阅读权、选择权、思维权、探究权、创造权、体验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以教服务于学,而不能以知识的灌注取代学生的实践,以自己的理解替代学生的体悟。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认知过程与方法,学会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也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知识,只有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总结、运用,自主构建,成为获取知识的工具,成为学生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方法论知识。“过程与方法”的自主构建始终融会在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之中,它和“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不仅增进、强化了学生学会学习、成功学习的体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习惯、能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即对认知过程本身的一种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过程与方法”的视角对学习进行正确心理归因,促进积极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主体性的发展。唯有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设计的一个维度,才能构建立体化的理想课堂目标体系,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如何设计“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呢?我想有四个基本要求。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设计为如下所示:①诵读、体会、揣摩人物语言,感受奥楚蔑洛夫的形象;②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联系小说创作背景,探究小说主题。现以此为例加以说明。第一,目标必须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例中“诵读”、“体会”、“揣摩”、“感受”、“探究”的行为主体都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师的“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于漪语)。第二,目标必须由学生自我实现。例中学生在“诵读、体会、揣摩人物语言(对比写法从属语言描写之中)——感受人物形象——联系背景探究主题”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并学会“体会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探究主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这是学生可以在学习实践中自我构建、自我实现的一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例中学生诵读、体会、揣摩人物语言即可抓住对比手法,感受主人公情感态度变化,归纳出其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结合背景,可探究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沙俄专制统治黑暗腐败的主题。目标的设计具体明确可操作,目标的实现可观察、可评价。第四,目标必须让学生抓住重点、学有所得。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探究主题的方法可谓林林总总,例中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重点是通过体会、揣摩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因文制宜,突出重点,确保学有所得。

上一篇:中医内科病症护理常规下一篇:运管交通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