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看心得

2024-11-25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看心得(精选12篇)

1.三傻大闹宝莱坞观看心得 篇一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好朋友拉杜和法兰在去寻找另一个失散已久的兄弟兰乔的途中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透过倒叙的方法,影片重现了他们三人在皇家工程学院学习时的点点滴滴。主角兰乔不随波逐流,用他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用智慧打破学院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气,帮忙两个好朋友追逐自我的梦想。他那乐观的态度、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机智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财富,我们确实就应好好珍惜。当拉杜的父亲病危时,兰乔第一时光赶到了拉杜家。在交通不便的状况下,兰乔用电动车及时地把他送到医院抢救,挽回了拉杜父亲的生命,幷和拉杜一齐陪在他父亲身边。“考试多的是,而老爸只有一个!放心,只要邮政局长还在那里我们就不会走,不用怕!”“多谢哥们!”,看着他们相拥在一齐,听着这些的话语,我眼中的泪水在不停地打转,自我有了一种心灵上的震动,心与心似乎在电影中找到了平衡点。他们之间的纯真的友谊,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宝贵。是朋友,陪我们走过了艰难的时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乐趣。所以,我们就应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珍惜每一份感动。

执著地做自我感兴趣的、有好处的事情,追逐自我的梦想,你的生活将是快乐的。“明白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明白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法兰从小就梦想着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梦想一向只是埋在心里,所以他活得很痛苦。在兰乔的鼓励下,他最后勇敢地向父亲坦白了自我的想法,执著地追求着自我的梦想,最终,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兰乔一向追求着自我的机械梦,他快乐着,并最终成为了印度闻名的工程师。想想当今的我们,许多人都感觉到迷茫,感到无聊,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什么呢?我们当初的梦想呢?寻找我们的梦想,并执著的追求吧!只有做自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人生才有好处,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有一天我们的梦想会实现的!

兰乔有一句口头禅:Alliswell(一切顺利)。这是一种乐观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乐观用心向上的心态去应对,这样我们离成功会更近一些。其实我们的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出去工作,我们面临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这竞争中快乐的生活呢?这就需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支撑。或许“Alliswell”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它至少给了我们应对问题的勇气!

2.三傻大闹宝莱坞观看心得 篇二

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 拉康就创建了有别于弗洛伊德学说的“镜像阶段”理论[1]。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 1901—1981) 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学说的基础上, 针对人的无意识和语言方面的关系问题, 向弗洛伊德提出了挑战, 进而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和解读, 从而完成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创新和革命。

一、镜像理论的发展历程

关于“镜像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 可以追溯到1949年举办的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在此次大会的演讲期间, 拉康试图用一种情景化的方式, 也就是在演讲时使内容和字里行间模棱两可、毫无逻辑关系, 让台下的观众不知所云, 也不敢妄加断言其所阐释的理论框架。将观众慢慢的带入无意识的混沌状态当中。这次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稿, 也就是拉康“镜像理论”形成的雏形。

那么作为伟大理论雏形的演讲稿, 在这里有很大的必要, 做一个简短的梳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一步步感受“镜像理论”的深度, 体验它的高度。拉康一直以来是一个信仰理论的人, 他相信理论带给人的激情、内驱力等。因此在开始的演讲中, 他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指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是跟笛卡尔所提倡的“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的哲学观点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观点将自己完全从自我幻想的禁锢中挣脱出来, 进而使个体成为依附于理论的能指。在拉康看来这个能指符号就是语言, 是语言破坏了人们认为的“我思”, 将“我思”彻底击败, 而归顺于符号能指。

拉康挣脱了所谓“我思”的羁绊, 带着与导师柏拉图“意象”的切合, 开辟了“镜像理论”新的天地。

拉康对于“儿童”到成人的发展过程, 用“三个阶段”的历程来阐述。他首先提出人的三种生存状态:需要、需求和欲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心理的三种境界:实在界, 想象界和象征界。本文将用拉康镜像理论所阐述的三个阶段, 来展示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的发展历程和心理变化。

二、混沌的自己和他人的欲望

拉康认为, 婴儿刚刚出世的时候本是一个“未分化”的“非主体的”自然存在, 属于无物无我、混沌一团的“前镜像阶段”, 处于这一时期的婴儿没有任何整体感或个体统一感, 有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身体经验[2]。

从出生到6个月期间的婴儿, 在镜子面前没有办法辨认自己的统一整体, 看到和认识到的自己是模糊和分裂的, 比如头脑中的概念只有头、手和脚等, 但是却没有办法把他们组合起来, 甚至在这一阶段的婴儿总是咀嚼手指和脚趾, 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不知道这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而在此阶段的婴儿, 有着对生活本能最基础和最低层次的需求, 例如事物、安全和母爱等。这种需求可以使婴儿得到满足, 就像在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 均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法兰是一个庄园护工的儿子, 而拉杜和兰乔均来自普通的工薪家庭, 或许拉杜的家庭生活情况会比兰乔好很多, 毕竟拉杜家里没有一直生病并且没有经济来源的父亲, 还有因为没有嫁妆而没有办法出嫁的姐姐。但是对于只有六个月大的他们来说, 这一切并不重要, 在他们的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零碎和混沌的, 他们想到的只是自己的食物和安全。在他们的生命中还没有“他者”的存在。

然而, 他们却都无法避免的进入了实在界而形成的“他者”状态中, 在印度极其尊崇礼教的生活环境成长下, 每个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都寄予着很大的期望, 甚至到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欲望境地。虽然从出生他们就被灌输:生存就是赛跑, 必须全速前进, 否则就会被践踏。甚至包括自己的出生, 也得和另外3亿精子赛跑。但是, 在出生之后的命运, 却被放到了另一种欲望的手中, 而这个手正是父母。就像拉杜所说自己出生于1978年5月15日下午, 而5月16日的那一天, 爸爸就宣布我的儿子会成为工程师, 从此他自己的命运就被按上了“工程师”的称号, 没人问过他想做什么。

相比较而言, 法兰和兰乔并没有像拉杜一样, 被迫按上“工程师”的印号。然而“他者”的镜像却也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 “护工的儿子”、“穷人的儿子”等这些, 在他们没有意识, 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 已经被扣上了“他者”的影像。

三、无意识中“他者”的找寻

婴儿通过镜子观察到的事物, 从刚开始的支离破碎到后来惊奇的发现原来这个就是自己, 在好奇心加崇敬心的促使下, 对自己产生了依恋。这种依恋来自于婴儿时期, 也将是伴随人的一生。拉康将这种依恋表述成:“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面对另一个自我意识, 也不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征服。而是幻想对于虚无的映射,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奴役。”[3]

而这种映射和奴役正是婴儿对镜中自己态度的反应, 从前镜像阶段的破碎拼接到现在的整体, 正是他们追求的一种完美, 这给他们带来了一种愉悦的感觉。然而拉康认为, 他们在镜中看到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而是一个“他者”, 一个与母亲形象以及周围的环境组成的非自我。可是, 处于迷恋阶段的婴儿却无法理解这些, 终于找到了在前镜像阶段对于自己混沌状态的缺失———完整的影像, 因此就会不顾一切执着的去追求, 将自己完全交付于这个陌生的“他者”。

由以上图可知[4], 意识主体也并不是全部, 无意识的他者, 有时候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拉康的解释, “无意识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5]。因为谨记要成为工程师的重托, 影片的第二位主人公拉杜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动物摄影爱好。一方面, 成为一名工程师是父母欲望的发泄;另一方面, 父母作为镜中的“他者”, 是自己在完美状态的缺失, 因而极力去追求那所谓的工程师梦想。

影片中的第三位主人公兰乔是另外一位“他者”形象的迫害者, 家庭经济上的苦难、父亲的重病以及因为没有嫁妆而无法出嫁的姐姐。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让挣扎在贫困生活中而无法自拔的他, 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抱有着很大的希望, 甚至于是寄托, 他对自己的压力和期望远胜于自己的生命, 全家人都把自己看做是家庭未来的希望。而当这种寄托和压力, 在现实中压抑的无法喘息、无处安放时, 就要找到一个“他者”的影像来安慰内心的不安, 然而如果周围都是残酷, 都是不安, 在现实中找不到完美中缺失的“他者”影像时, 人们就会把这种渺茫的寻找寄托在神灵身上, 抓住这一线的寄托牢牢不放。令人悲痛的是兰乔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他害怕自己的失败, 害怕自己的任何不足, 害怕到只有在象征完美“他者”的神灵中找到一些安慰。

作为第一主人公的法兰, 是此影片要完美呈现的一个角色, 他有着更加坎坷的人生经历。从一开始的庄园护工的儿子, 到不经意的偷偷上学听课, 再到以后直接代替庄园主儿子上学。这一系列的身份改变, 让他对于未来对于前程没有了期望, 没有了寄托。他没有拉杜有着父母的期望, 没有兰乔有着家庭的负担, 而尽管如此, 他同样拥有着缺失, 他的缺失就是自己, 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 对于自己影像的渴望。从而我们就不难看出, 正因为如此, 他寻找的所谓缺失的“他者”就是自己的内心。他相信自己并且按照自己内心来做事, 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学习去工作, 遇到事情就会说“ALL IS WELL”, 这样的一种状态正是自己所要寻找和追求的“他者”。这是一个完美的化身, 他现实中的缺失是人们所不可企及的, 而他影像中寻找到的“他者”缺失, 却是每一个现实中的人, 真正所缺失的。通过对想象中的自我的一种身份认同, 他把想象中的自我当成真正的自我, 认同成他自己的身份。在拉康看来这是一种主题缺失的寻找, 也是对于离开母体的一种自我补偿。

这是拉康镜像理论的想象界, 也称为是镜像阶段。通过想象界, 镜像阶段继续对于人体的成长发挥影响, 这就进入了镜像阶段的象征界。

四、“自我”与“他者”的融合

拉康认为处于镜像理论的第二个阶段即想象界, 本身就是一个想象的存在, 他看到的自己是误认为的本身。“俄狄浦斯情结”是主体从“想象界”进入“象征界”的入口, 儿童大约到达3岁左右的时候, 开始学习语言, 开始认识符号, 可以用各种象征符号来表达思想, 那么此时就进入了象征界, 这个时候的儿童可以用“他者”的影像来与本身的自我产生统一认同, 也就是说, 这个时候进入了发展特质的时期。

而每个人要达到的最终完美目标也是“自我”和“他者”的统一, 努力的做到避免两者的分裂。这个境地被德里达形象的称之为“中心” (center) 的体系。

想象界和象征界的概念并不能完全的区别开, 其中的部分还有一些重合。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他者”的介入, 只不过不同之处就是想象界有了语言的成为, 因为语言本身就可以成为象征界阶段中的“缺失”。而影片中的大部分环节就是在象征界表现出来的。

(一) 法兰:内心的“他者”, 最大的赢家

影片中, 进入皇家工程学院的新生们, 在当天晚上必须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就是要穿上内裤, 去给学长们致敬。似乎大家都很乐意接受这个现实, 并且也都没有异议的保持着, 这是一种“他者”给予学长以及新生们的暗示。只是当法兰以一个特例没有去执行, 并且不理学长, 而跑进屋里去时, 每个人的“他者”影像瞬间崩塌, 新生们惊讶的表情和学长愤怒的大叫, 宣示着一种新的“他者”影像的重生。

拉康认为“他者”和现实的“自我”是没有办法达到中心的中心却是难以企及的, 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办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中心相融合。正因如此没有办法达到最终完美, 而产生了欲望, 一种目标达到的能指, 这就是拉康所提倡的欲望理论, 而这里所说的欲望, 并不是物欲或性欲, 而是接近于中心能指的一种愿望。这样的欲望就像“俄狄浦斯情结”中的主体对于性欲对象的感觉。法兰因为个体身份的缺失, 所以他的“他者”就是自己, 极力的从自己内心出发。因而如此, 他敢于反对旧有的制度, 敢于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上, 老师让他定义“机械”一词, 他用很简短的话表示:可以减少人类劳动数量, 避免浪费时间的就是机械。老师要的是及格分数, 而他要的是知识, 他是非常的热爱机械, 而不是像外号是“消音器”的那位学生一样, 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住什么是机械。他不在乎老师是怎么看待他, 当一堂课被赶出来, 他就会溜进另一堂课, 不管是大一还是大四的课, 反正只要是学知识就可以。而他对机械更是激情, 他一发现它们就要去肢解, 结果有的可以装回去, 但是有的就装不回去。

法兰的学习不为学位, 不为成功, 为的只是兴趣, 正是这种“他者”就是内心的信仰, 让他没有负担, 没有恐惧, 有的只是对于机械的热爱和激情。正因如此, 他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他获得了最后考试成绩的第一名, 而且获得了400个专利奖项, 成为最有名气的科学家。

(二) 拉杜:父亲的“他者”, 虚幻的童话

而拉杜的“他者”就是父亲, 家里唯一的可以买得起的空调被按在了拉杜房间, 就是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而父亲一直没有买车, 还骑着一辆小摩托, 就是为了拉杜的学习费用。在这样非压力强迫下, 拉杜放弃了自己一直热爱的动物摄影, 并且成为野外摄影师的梦想。放弃自我, 按照“他者”的影像来生活, 也是拉康影像理论的一部分, 只不过拉杜的“他者”并非自己寻找, 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 虽然每天用功读书, 但是换来的还是不佳的成绩, 他仿佛生活在虚幻的生活中, 而这个虚幻正是父亲的“他者”影像造成的。最后, 他和兰乔考取倒数的名次。

(三) 兰乔:恐惧的“他者”, 压抑的灵魂

兰乔的家里就像是一个五十年代的黑白电影的翻版, 一个昏暗、狭小的房间, 瘫痪的父亲, 咳嗽的母亲还有由于没有一辆车的嫁妆而没有结婚的姐姐, 发霉的沙发, 破屋顶二十四小时供水。“他者”的影像就是家庭的贫困和各种经济问题, 改变家庭的生活状态将是他的追求。曾经很长一段时间, 兰乔靠着心中神灵的“他者”影像生活, 在现实无助面前, 只有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的世界中。

而当成绩的压力逼迫而来时, 兰乔在法兰的帮助下, 虽然克服了神灵的阻碍, 可是面对着主任的恐吓, 他选择了离开法兰的阵营。将“他者”放在了成绩上。而当父亲疾病住院时, 法兰在情急之下用小摩托及时送到医院, 挽救了父亲的生命。法兰表示:考试有很多次, 但是父亲只有一个, 恐惧的兰乔再一次投入法兰的怀抱。法兰的“他者”信仰, 让他得到了朋友的信任。

像兰乔在祈祷神灵帮助一样, 等到出成绩的那天, 许多人开始活动了, 有的人在供奉牛、有的人在供奉蛇, 他们都把“他者”建立在其他人身上。可是最后的成绩可想而知是槽糕的。

五、总结

影片的最后事实证明, 真正的成功者是法兰。兰乔和拉杜在工程学院也很努力, 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因为法兰的“他者”是自己, 机械就是他的激情所在;而拉杜和兰乔这两个人一个活在虚假当中;一个活在恐惧当中。虚假和恐惧带来的“他者”影像, 就想病菌一样侵蚀着他们。拉杜的“他者”必须从家人转向到自己的“动物摄影”, 这才是他真正的自己;而兰乔则是要克服神灵的“他者”, 战胜恐惧———恐惧成绩, 恐惧姐姐的出嫁, 恐惧工作, 而只有相信自己, 脱掉指中的圣戒, 他才会获得新的人生。

在拉康镜像理论的三个阶段当中, 最难懂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的阶段就是“实在界”。这是一个模糊不清、最本原始和无顺无序的阶段。这个阶段主体没有办法去控制去认识, 而最多的也不是在于客观存在, 而是一种没有语言存在的“缺失”, 或者“不在场”。尽管如此, “实在界”却是不可或缺的, 它是下一个阶段, 乃至更高阶段的源头。它没有办法捉摸, 不可言说, 让人混沌不安, 如果它一旦可以用来表达和证明就进入了想象界和象征界。这样一种妙不可言的神奇尤物, 和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道家派代表人老子的想法如出一辙。老子曾在《道德经》里提到过“道可道, 非常道”的观点。其中“可道”的说法就是可以言说, 可以讲明白的事物, 而“非常道”就是指一种永恒的真理。

摘要:2009年上映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 (波曼·伊拉尼) 、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 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对于当代西方的解构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来说, 拉康的这一理论成果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将用此“镜像理论”分析影片中三位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及关系变化。

关键词:《三傻大闹宝莱坞》,拉康,镜像理论

参考文献

[1]黄汉平.拉康与弗洛伊德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1) .

[2]严泽胜.镜像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 2006 (2) .

[3]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123.

[4]张兵.拉康理论解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6) :93-99.

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看心得 篇三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海报

《三傻大闹宝莱坞》采用插叙的方式,以现实时空对以兰彻为代表的三个伙伴反对现行的印度教育体制进行回忆。其中涉及到亲情、友情、爱情,也有对信念的执着追求,也有在理想追寻过程中的犹豫不决,更有以兰彻为代表的一群人对以病毒为代表的教育体制的反叛。毫无疑问,这部影片的市场反馈是异常成功的,这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人们观看这部影片时,无不被其人物的幽默、剧情的紧凑、主人公的机智和对现存教育制度的批判所吸引。即便影片时长将近三个小时,可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却不觉冗长拖沓,而是紧紧地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步一步前行,跟随主人公一起,有哭有笑、有怒有怨。

一、美学极致性

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认为,电影美学包括四大规律,即:关联律、穿透律、权重律和全息律。其中,权重律中包括均衡原则和极致原则。而极致原则就是在影片中将表现一个人的能力的优越时要优到最高点,达到一个极致。(《现代电影美学体系》,王志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比如,李安的影片《推手》中那个老年父亲在教人们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就在剧情设置上将其打太极的能力推向到了极致,即指哪打哪,完全是自己控制之中的事。还有在影片《让子弹飞》中,表现张麻子等人也是运用的“极致原则”,比如张麻子的百步穿杨,等等。而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极致原则”更是运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影片运用这个原则将主人公兰彻塑造成了一个近乎神一样的形象。

在兰彻刚出场的时候,其他的学生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高年级的学生表达他们的“敬意”。而这种表达方式难免有点失尊严的感觉,所以兰彻拒绝这个“敬意”。他机灵地躲到了房间里,面对高年级同学叫嚣的挑战,兰彻以更加机智的方式教训了他们,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而后,当院长以一种自认为很玄妙的方式向新生们介绍他的那支宇航笔时,兰彻又以一个很简单的发问揶揄了院长,从而开始了他与以院长为代表的教育体制的抗争。他能人所不能,完成了乔伊留下的遗憾,使飞机成功起飞。凡此种种,直至后来的挽救莱吉的父亲,替莫娜接生等等,将兰彻塑造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似乎只要有他的存在,所有的苦难都会化解,即便一以贯之的印度教育体制也会为之动摇。这些,都是美学“极致”性原则的具体具像体现。

影片利用这个原则,将兰彻描绘得如同现实中的“孙悟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让我们的观众为之叫好,获得审美愉悦。因此,从创作层面讲,正是因为创作者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这种“极致原则”,才使得影片在表现兰彻的无所不能时,这样的淋漓尽致,这样的令人澎湃。如果说这部影片是精彩的、好看的,那么除去其中剧情间的精彩夺目,人物的幽默,对不合理教育制度的反叛成功等等因素,美学“极致性原则”的运用,无疑是极重要的一面。《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兰彻已经在美学“极致原则”下成为了“神”。

二、文本现实性

如果说,“极致原则”的应用是创作者用来表现主人公的能人之处,从而使观众获得种种视觉快感,那么,该片在文本层面的现实性就是创作者用来表现影片主旨的内在核心。

片中处处都是现实存在的反映。教育制度的不合理,追求理想的艰难,拜金主义处处泛滥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反映现实是电影的任务之一,所以,在影片中出现这些情节是很合理的。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在寄理于事的过程中,怎样平衡或权重事与理的关系。叙事是手段,说理是目的。两者相互影响是肯定的,但是不能以牺牲一方来满足另一方,这样的话要么叙事虚假,要么说理轻薄。而只有把两者的关系均衡起来,才能做到事为理而叙,理为事说。

在该片中,我们可以发现随处都是以美学“极致”为铺垫的叙事段落,这些段落除了构成整部影片,为影片的叙事性服务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以美学“极致”烘托出来的主人公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以及其个性化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追求,这无疑是寄予叙事当中的说理。然而有一点,影片在强调说理的同时,并没有将叙事处理到位。很明显,影片是以兰彻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方式来树榜样于众人面前,以期影响众人甚至影响整个教育体制。这个目标是积极的,向上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创作者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在对文本叙事方面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也就是说牺牲了叙事来满足说理的任务。

首先,兰彻的理想化形象。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兰彻的个人英雄史,他心地善良,勇于追求,敢于和现行的不合理制度做抗争,而且才思敏捷、重情重义,几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神”的境界,而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即便再伟大再优秀的人,也是有他所不能的事,而兰彻则无所不能。这分明是创作者主观意图下理想化的产物,他代表着理想化的人生,是创作者设置的达到说理目的的一个有力手段。他的种种英雄化的形象会给其他人物和观众深深的激励,激励着人们只要勇往直前,那么定会获得成功。但是这种形象的现实文本却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在达到说理的途径中,存在着文本现实性上的非真实和虚构性。

其次,“一切皆好”的完美化现实。在影片中,有一句话是最引人注意的,那就是兰彻不断奉为至理名言的“一切皆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默念“一切皆好”,那事情就真的会好起来。似乎“一切皆好”是通往扫除困难的捷径,是打开理想实现大门的钥匙。这在以美学“极致”性原则为创作基点,在以此为精神向导通往理想实现目的的前提下,这种“一切皆好”的理想化运用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联系文本现实性,那就会发现,这种“一切皆好”其实是对现实真实的一种背离,是对现实的理想化,如果以这样的现实来说明人生贵在坚持,人应该敢于追求,敢于反叛不合理的制度等等目的性的表达,似乎就显得有点头重脚轻,根基不稳。

再次,复杂现实的简单化。现实生活本是极其复杂的,充满了矛盾,也充满了联系。各种事物之间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定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存在状态。但是在该片中,几乎所有的困难,现实中的种种复杂关系全被简单化,似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根本不存在内在的矛盾,即便存在也会轻而易举的破解。这些无非是创作者用来传达一种“勇于坚持、勇于追求必将获得成功”的理念,这是值得肯定的,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也是成功的,至少观众看了这段戏份,会有一种要学会坚定自我的意识。但是影片中的这些片段似乎显得过于简单化,它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都消除,并且单纯的简化为只要坚持必定成功。这是本片在文本现实层面上,对于真实现实的又一种背离。

结语

电影具有教化引导的功能,这是基于现实存在基础之上,利用电影的艺术化手段对现实事件进行提取升华,然后传达创作者哲学理念的一种功能。在这个功能的实现形式中,存在着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再现式的,另一种是表现式的。前者往往是紧贴现实,以现实的事件为依据,通过对其事件的呈现来传达某种理念,很多现实主义的电影基本都是此类作品。而后者则是利用较强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事件予以较强的艺术化表达,是对现实事件的提取与升华,表现方式更加含蓄化,意念化,比如,《黄土地》。但是,无论哪种途径,都是以社会现实为依据,通过不同的手法来传情达意,即寄理于事的。其目的是发人深省。因此,一部影片在表达目的的过程中,事件运用是否合理,艺术手法是否贴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因为,有时候一部影片在传达意念方面很成功,不过它的故事事件与现实事件联系上的真实性相对较差的话,就难免使得影片出现一些瑕疵,令人遗憾。

4.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篇四

这部影片让我记忆深刻的原因有三点:

1、主题寓意深刻,反映了当前很多国家共存的社会问题;

2、人物形象塑造完美且更具代表性,并且其中的情节总是能够在最不经意间打动人;

3、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用寻找和回忆两条线索贯穿整部影片,让观众思维不停转换,很难感到乏味。因此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这部影片的见解。

一、思想角度

1、从表层来看,《三个傻瓜》讲的是三个朋友间的友谊,这份友谊滋生、发芽于象牙塔,以兰乔为中心的三人组合,在大学中经历了顺从、叛逆再到自我解放和认知的过程。

2、从深层次来说,这部影片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现实社会贫富差距、社会阶层、教育制度、年青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等。

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长辈的期许、同侪的压力、生存的必须、机会的稀缺,天赋的不可求、一次又一次向理想主义证明特立独行者们的悲惨命运;而死记硬背的模范学生“消音器”才是大众意义上的成功典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国观众会颇感共鸣。所以即便影片充满了异域的色彩,但在某些内涵上,观众所能够理解的内容是相通的。

3、我的一点期望:影片最后的结局寓意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终有一天会实现,让我们共同期待美好的明天,我们相信有一天教育体制会更加完善合理,就业方式会改变,人们的内心不再被社会制度所束缚,真正迎来思想上的解放。相信有一天,学生会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学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不是“被选择”甚至“被胁迫”,却不敢反抗。

二、人物角度

本部电影中的三个重要角色,即“病毒”、“消音器”和兰乔可谓演得活灵活现、可圈可点。

1、校长“病毒”代表着封建制度的维护者。

“病毒”的表演者波曼·伊拉尼是印度著名演技派演员。片中的“病毒”是个高难度的角色,一方面校长的高傲、威严需要一股法西斯色彩,一方面影片的喜剧调子又需要这个人物具有喜感;同时,作为一个失败的父亲,又需要有悲剧的感觉。伊拉尼在三个层次上游刃有余,特别是他给人物设计的走路姿势和说话时的讥讽语调。

2、以兰乔为中心的三个人物与以“消音器”为代表的那些学生们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兰乔代表着追随心之所向的一派学生,他们渴望知识,举一反三,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旧的规章制度,敢于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阿米尔·汗以45岁的“高龄”来出演一个20岁左右的大学新生,表演却令人信服。他在表现兰乔理想化的性格时游刃有余,分寸拿捏也十分老练,比如:在影片中表演送拉杜父亲去医院和给莫娜接生的紧张戏分时,他会恰到好处地用吐舌头和抿嘴唇来表现兰乔这个人物急中有稳、稳中有俏的鲜明性格。夸张的脸部表情、收放自如的动作语言、清朗透彻的眼神让主人公兰乔自由奔放、聪慧豁达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完全忽略了演员与角色的年龄差。

(2)“消音器”代表着那些死记硬背的模范学生,追随着当今教育体制,墨守成规,不善变通,他们也渴望知识,但他们更追寻成就,其实他们是这个社会制度下的受害者。

饰演“消音器”的奥米·维嘉尤在本片中是主人公兰乔的对立面,他在那段当众演讲的重头戏里,发挥了淋漓尽致的的表演才能,那是全片最令人愉悦的一个段落,以致这个角色可能会在印度成为“小人得志”的象征。

三、美学角度

1、剧本有独特的风格,用两条线索贯穿整部影片:一条是现实,另一条是回忆,两条线索相互交织。

在交织过程中,观众看到的是三人从过去到现在两个时间段的生活画面,这样的交叉剪辑,会让观众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很难感到乏味。现实的叙事线用来提出疑问和设置悬念(如“三个傻瓜”为何会成为朋友、兰乔为什么会对

另外两个傻瓜如此重要?),而回忆的叙事线则为观众层层剥茧地解答这些疑问揭开悬念。这两条叙事线同时也互换功用,在现实的叙事线里也会解决回忆这条叙事线内的疑问(如兰乔到底是谁、兰乔和“消音器”最后会发生什么?)两条叙事线的重合、分离与相辅相成让“三个傻瓜”的故事层次丰富又明晰,达成了让故事始终牵动人心的效果。

2、导演对传统的继承和变革印度电影有一套自己的固有风格:大段的歌舞、让人困顿的片长以及毫无技巧的平铺直叙的电影叙事方法。

《3 idiots》的导演是曾拍摄过《黑帮大佬医生梦》的印度导演拉库马· 希拉尼,他的电影比起一般的印度电影来,更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比如对歌舞的使用。拉库马·希拉尼既尊重了印度电影传统,又让歌舞融入剧情,同时在音乐和舞蹈设计上加入了现代流行元素,镜头运用和剪接也灵活多样,使本片的歌舞段落赏心悦目,绝不多余,这为印度电影树立了一个改革的标杆。

3、伏笔和呼应以台词、道具和动作行为等各种形式出现。

例如,主人公的一句口头禅“一切顺利”贯穿了整部电影,既表达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到了剧情高潮部分,它甚至成为了力挽狂澜的点睛之笔。

再如,一个学生发明的遥控直升机,在最后间接造成了他的自杀,但在结尾,一架更漂亮的飞机模型出现在兰乔和孩子们的天空中;兰乔在碧雅姐姐的婚礼现场急中生智说要发明一个以校长名字命名的电瓶供电装置,这供电装置在影片后半部分的雨夜接生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又如,开学时“消音器”不会说印度语为后来改演讲稿的笑料提供了条件;“消音器”在影片中多次随地小便,既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又使最后“消音器”呼应开场被电发生得非常自然;像这样点睛的细节让整部电影中出现的任何东西都会在后面找到功能。

4、影片的置景、美术、化妆,以及摄影和剪接等诸多技术环节均十分成熟。

(1)影片比较突出的特色表现为对色彩的有机运用。

影片的色彩、光线随着影片叙事的情绪而不断转变,校园部分具有丰富明亮的光线和颜色,紧张、压抑的室内冲突戏光线较暗并且色调凝重;表现悲惨情绪的几个场景用黑白两色来强调。其中,发现学生自杀一场戏最为典型,用彩色画面中遥控直升机的黑白显示屏来表现一个年轻人的死亡,在时间和空间上制造了强烈的震撼。

(2)影片公路上的外景大量使用航拍来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

成功渲染了故事广阔的时空背景,以及令人唏嘘的人物命运。不过多数时候,摄影机的运动还是均匀、简单的,对影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的基调起到了平衡作用。只有在气氛紧张时,摄影机才会通过不稳定运动来增加失衡感,直接而有效,显示了成熟的拍摄功底。

(3)在剪辑上,《三个傻瓜》有效地吸收了好莱坞式的三镜头剪辑法。

对人物对话采用开门见山的正反打的组接,这些组接中也点缀了一些跳接,在有些场景还用到了快速剪辑的手法来制造强烈、直观的喜剧效果。

5.《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篇五

如果你承认你有过所谓的“理想”,那么《三傻大闹宝莱坞》有可能会将你所有有关“理想”的概念都彻底打翻,甚至让你痛悔过往的人生原来竟是虚度。“圣人”兰乔如信手拈花般道出一个又一个有关人生的全新理念,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甚至能让心有所感的人泪流满面,唏嘘不已,然而回头面对现实,我等依然只有望洋兴叹,徒唤奈何。

一看此片悔终生

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我最悔恨的是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青春岁月和金色年华几乎完全是谬误几乎处处都被绑架,其实兰乔所说的道理人人都懂,只是可能从来没有如影片这样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陈述得令人印象深刻感慨不已。我们上学工作,我们恋爱生活,世俗的观念从小就告诉我们要去争取那些所谓的最好的和最棒的,我们为了考试第一而沾沾自喜,我们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而兴奋不已,我们为了找到一个美女老婆而洋洋得意,我们为了一点奖金而喜出望外,当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到了任何一点所谓的“成就”而踌躇满志时,殊不知荣誉、面子和物质奖励这些东西都不过是精神枷锁而已,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像被套上缰绳的驴而被生活所驱赶着上路,没有人问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去追求什么,当然更不会有人告诉过我们世界是什么以及世界为什么,他们告诉我们的只是利益的争夺和荣辱的计较。我们甚至来不及思考,我们的付出和得到是否对等,我们的`所得和追求是否一致,我们的天性和目标是否相容,我们得到的真是我们灵魂深处最想要的吗?在肉食的世界里,浑浑噩噩的我们哪有机会去问哪里有机会去想?《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嬉笑怒骂的风格充满禅机的对白,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印度电影载歌载舞重于情而疏于理的固有看法,宝莱坞的电影终于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他们也有令人高山仰止的那一面,只是宝藏于深山外人不知尔。

再看此片恨终生

权威者的言论、教科书的定义,从来都是我们恪守的东西,很久以来我们从来不去怀疑从来不敢怀疑,于是在条条框框之间我们成为世俗利益的傀儡。多想如兰乔一样自由飞翔在为快乐而求知为良知而问道的真正的蓝天里,可是可能吗?从我们一出生就被告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否则就没有工作没有金钱没有老婆被人瞧不起,不是我们痛恨学习,而是我们不想为了竞争和利益而去学习,不是我们不爱工作,而是我们不想为了金钱和荣誉而工作,不是我们不爱生活,而是我们不想为了利益和纷争而生活,但是当我们只想活得更率性一些时,当别人比你有钱比你有地位比你有势力的时候,你如何能心安如何能心不旁骛?世界是动物性的是物质性的,从有生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竞争是它永恒的主旋律,我们不想竞争但是不得不竞争,因为在中国过去的三十年来,不竞争就真的意味着在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死亡。其实我们早已经很累了,但是生命存在一天就必须要竞争一天,是的,我们不想为了一座房子而卖命,不想为了一个昂贵的老婆而卖命,不想为了一个上司的愚蠢决定而卖命,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不做立刻有人取代你,你想自由你想独立你不想做生活的傀儡,可如果那样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只有意味着毁灭。想起此事,眼角眉梢全是恨,原来人生竟是如此的不地道!《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个处处都在讲真理讲道理的故事,它的最大妙处在于歌舞欢娱的表面下处处皆禅机,爱情、亲情、友情全部囊括,喜剧、悲剧、闹剧一网打尽,在令人愉悦场面的之中,却是越看越让人憎恨现实的悖谬,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的世界?看此片,从此憎恶这该死的生活。

不看此片误终生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蔑视权威挑战教条的好电影,它告诉了我们或者说唤醒了我们最本真的天性,告诉我们应该去追求什么。特别是当你还比较年轻时,特别是当你还有时间有力量反抗的时候,那么试着反抗一下吧。正如片中人所言,不必为了金钱和地位去学习,为了兴趣和爱好去学习,跟着感觉走,当你的所好和所学都达到一个高度时,金钱地位将会随之而来,前提是你一定要真正在你喜欢的领域里学得精通做得精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不如像《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那个“背书机器”一样选择一条急功近利的道路,那最起码还算世俗的光宗耀祖,那起码还能赢得很多世俗之人的羡慕和尊重。印度电影就如印度的民族性一样,似乎永远快乐永远都轻松自如,任何悲伤的和喜悦的事情都能以歌舞为承载物来抒发情志。《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歌舞行云流水信手拈来,与剧情真正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娴熟的场面调度,把一部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处理得丝毫不冗繁漫长。看这样的电影,一来体会人生得失,二来感受电影技巧,不看就是遗憾,何乐不为?

6.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六

昨天的微电影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看过之后,我有了很深的感触,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它给我的不仅是感动和回忆,更多的是给我启发和指引,让我明白在面 对未来的时候该用什么态度,在面对迷茫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影片最能体现出 来的还是永不放弃,乐观的精神。你会被兰彻对梦想的敢于追求、奋进的精神所感染!影片同时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 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中国也同样在面对。这部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9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这部片子不敢说是最好的,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印度佳作!有时候不想跟自己过意不去 讨厌看过于沉重的 —— 这部电影深入浅出 不乏蕴含诸多道理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大道理”里也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

我从未有过如此的震撼,你很难想象,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之中,竟然穿插着如此之多的人生智慧;人生价值观,友情,爱情等等。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它早已超出了励志电影的范畴,它不仅是传达了一股人生的信念,更是提醒我们的人生需要自己掌控。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执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3个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正如当今的大学生一样,他们有很多的无奈,他们身上同样寄存着父母对他们的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压力,他们心中背负着各种负面的情绪;对承担家庭的恐惧,面对不喜欢的专业的逃避,但是,他们心中仍然有着一份执着在心中。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一直努力着

All is well.(一切都好!)除了这句话出现的频率之外,还有就是它所 表达的意义。电影中男主兰彻说:“我们的心太容易害怕,你得哄骗他,不管有 天大的问题,告诉你的心,一切都好!”的确,现在我们的生活总是对未知充满 恐惧,对未来充满恐慌:担心考试不及格、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担心自己变 成剩男剩女••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占据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 什么,或者说没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老是担心明天,怎么能把握今天 呢?这个特立独行的男主角的口头语“一切都好”(All is well),恰恰能给我们 这样一种心安的力量,影片中那一段恰到好处的歌舞充分诠释了男主那种乐天派 的心态——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可以平复心绪,打败恐惧,增加直面问题的 勇气。影片中女主角的姐姐生下了孩子没有哭声,一句“All is well”竟然把他唤回 来,这也许这有点假了,而且不符合现实。但是,我更宁愿理解为是影片传达的 一种美好的希望,乐观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剧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兰彻被“病毒”院长推到讲台上讲课,兰彻在黑板上 写了两个词,给半分钟让台下的同学们定义。教室里所有的学生包括院长都在猛 翻书找定义。结果就是兰彻写的两个词根本不存在。他说了这么一段话:“当我 问问题的时候,你们是否感到兴奋好奇?有没有为将要学到的新东西感到激动? 你们只是陷入了疯狂的竞赛,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 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 •

主人公曾说过这么几句话:为什么我会考试第一名?因为我真正喜欢我的专业,但

你们为什么却是屡屡倒数?因为你身上有太多的包袱,甚至是根本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只要跟随着你们的激情所在,激情就会变成你的职业。这几段话不仅反映了一种学习态度,更是映射出一种当今的社会现状。身为希望的我们,当面对选专业时,总是受到父母的威逼利诱:这种专业很火啊,不选这个,你就会没出息。虽然父母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好,但他们可曾想过,我们心中也有自己想学的东西?也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有时候总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说:都怪自己倒霉,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等等一些抱怨社会的话。其实这并不是社会的错,而是我们的内心不坚定,是对未来的空虚和迷茫。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怨恨这个社会的性质,更不要去在乎别人怎么说,你想做什么事,就勇敢去做。就像电影说的一样:当你把你做的事变成一种兴趣,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优秀。相反,如果你完全去相信现在的一些教育制度,你到最后无非就是个“学习机器”!

7.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七

电影中校长的儿子,因为父亲要他当工程师,而他却热爱文学,最后自杀了。学生法汉喜欢摄影,但是这个想法并不受他的父亲支持,因为他的父亲只是把他的这个想法当作是三分钟热情,他的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工程师。所以他一直不快乐,学习方面也表现平平。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开始怀疑亲情,其实这种想法在我刚开始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也产生了,但是看到最后我才明白,不是他们之间没有亲情,而是他们之间缺少沟通。

法汉的父亲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学习环境,特地筹钱在他的房间里装了一个空调,要知道他的家庭并不富有,甚至算是贫穷。且这是他们家唯一的空调,这不就是爱的表现吗?校长也是一样,在儿子自杀之前,他一直不知道儿子喜欢文学。且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因为不想学工程才自杀的。如果他儿子在生前能与自己的父亲坐下来沟通一下,讲清楚自己的梦想,我想他的父亲也不一定会不支持。法汉也从来没有真正很正式过的向他的父亲说他的梦想,所以他的父亲才把他想摄影的这个想法当作是三分钟热度。但是法汉的父亲后来知道了,不是也把自己为法汉新买的笔记本电脑换成了一个专业的单反相机吗?所以他们之间都是有亲情的,只是缺少沟通。

站在家长的角度上考虑,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工作,过上一个富裕的生活,所以他们会要求孩子选择一份能赚到钱且体面的工作。而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若是他在一生下来就被决定好了命运,那么他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但是孩子总是会忽略他与父母之间浓浓的亲情,孩子们会觉得如果把自己的梦想告诉父母,换来的只有不支持和责骂,所以他们干脆顺着父母的思想走或实在受不了就选择自杀。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极端的,也是非常错误的,要是他们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互相理解,我想他们的梦想会得到支持的。

8.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八

无论怎么说,教育题材的片子一直是屡试不爽的。因为在教育问题上,观众最容易被粗陋的反抗和片面的胜利所煽动。不论是前几年的【录取通知书】【自由作家】,还是更早一些口碑颇好的【放牛班的春天】与【死亡诗社】。无一例外在抨击现行教育制度的题材中得胜。

若说抨击,这当然是万没有错处的事情。但如若抨击的对象被描述的千篇 一律,不外乎领导刻板,教学死板。甚至连反面人物的造型,说话语气以及举手投足都一模一样的话,那么抨击本身也会同样显得没有力量。更何况在流水线一样的剧情设置中,一定会出现那么一个千年难遇的正面人物,一出手就能让民不聊生的学校化腐朽与神奇。不打针不吃药,不流血无疤痕就能够把平时那些被称作朽木不可雕或怀才怀成了大肚腩也不遇的人救出水火。不免显得有些过于神奇,而近乎于意淫一般狂热的杜撰了。

【三个白痴】虽不至于是同类型题材的垫底之作,但也没有逃出前人不吃力且讨好的制作模式。电影长度大约接近三个小时,穿插几场舞蹈片段。内容可谓是非常丰富。并且在故事的中段对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天翻地覆的反转,也不至于让观众觉得时间过长而趋于乏味。但可惜偏偏是这个反转,让电影更是沾染上了为了好看而好看的嫌疑,并且显得不太合乎逻辑了。

诚然,作为异类出现的主角的确有些传奇。不仅相貌英俊,家世不凡,并且极其热衷和擅长所学习的专业。常常让老师哑口无言,让同学佩服。并且让同居室友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行动出格引起了校领导的不满。屡次处罚,屡次冒犯。家境贫寒的室友被勒令退学,且自杀未遂。救活之后,为了让他顺利过关毕业,主角甚至做起了偷卷子的勾当。给钥匙的当然是爱上他的校长小女儿。最后事情暴露,硬是碰巧帮校长突然生产大女儿接生,才免去处罚。

到这里,我已经觉得剧情够离奇了。已经离奇到为了塑造一个英雄人物而让一大堆戏剧化的事情围绕他,方而显出他的特别。并且他的言谈举止也丝毫不像一个该有的革命性人物。说谎,偷窃,不负责任的让同学激怒老师而不在意他尚有需要侍奉的父母,借敌对的同学之口嘲弄老师并让他人承受处罚。我并不觉得他正面,相反我觉得他是打着改革的幌子,做着荒唐的事。甚至还不如一个校领导的刻薄来着坦诚。

剧情偏偏要来一个翻转,说他原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喜欢读书,才被富豪看重替自己的儿子考一个学位。如果照他的出身来看,他断不会为了逞一时之气差点被学校开除。更何况原因竟不是为了反教条,而是偷卷子。既然如前篇说的那么不齿于学校的制度,那偷卷子是为何?如果是为了让同学毕业,那让同学陪他一起潜入院长家向小女儿表白又是为何?这不是全然没有头绪么。

到了末尾,当然是大团圆结局。阔别十年,隐姓埋名不联系旧友。找到以后,彼此雀跃不已。十年不联系的女人也可以不计前嫌,好的如从前一般。主角也成了富豪。当然,他不富,观众怎么会觉得励志。他的女人不等,观众怎么会觉得过瘾。我虽然不愿意相信,但这片子就是火了。

9.《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九

兰彻无疑是帝国理工大学一个的“异类”,他有着坎坷不堪的身世,有着不能为人知的秘密,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但是,他心地无比善良,脑袋非常灵光,情商和智商都非常高。最关键是他能够跳出别的同学纠结不已的“毕业、工作”等内容,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努力发掘生活中的乐趣。他从不循规蹈矩,总是能够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

题的最优方法,总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他能够用一点柠檬汁让一个自私自利、只知道用金钱衡量一切的“标价条”现出原形,能用助力车送室友的病重父亲去医院急救,更能用由汽车电瓶连接而成的电源来驱动用吸尘器改造而成的吸引器,在一间教室里帮助主任的女儿安全分娩„„他这种积极向上、毫不妥协的天性深深影响和重塑了两位室友那被世俗厚厚掩埋的内心。他们在兰彻的真诚帮助下,慢慢战胜自我,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生活是场赛跑,跑快点,不然你就被别人踩倒。”这句话在整部电影中出现过很多次,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为了取得更大的成绩你追我赶,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认为那些事是浪费时间,如果不抓紧时间努力,别人就很轻易地超到你的前面去了,然后就一直紧绷着不敢放松地学习工作,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试问我们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高中,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除了睡觉吃饭就是看书,考试,复习,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到了大学,又得为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努力,还是不敢松懈。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准备多为自己考证,为以后进入社会多一条出路。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前仆后继的模式中被锻炼成了一部勤劳而又木讷的机器,缺乏创新精神。

对于教育体制的反思无疑是影片的一个直接主题。对于教育问题来说,最重要的不在于在现行体制下追求完美,而是反思现行体制本身。因为如果在根本方向上错了,那么在现行体制下的追求完美和卓越会产生更坏的结果。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这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的差错,就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最值得珍惜的就是人的生命,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灵魂和尊严。国家的责任在于保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外,能够保全人的灵魂的尊严,以及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才干来生存、生活,以完成自己的生命。而教育的天职则在于使人认识到生命的神圣,灵魂的崇高,以及尊严的可贵,当然,还要让人认识的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所在,并培育这种才能,以成就建立在这种才能基础上的事业,达到生命的完满。所以当兰彻以自己的行为尽力来影响院长以促成其反思和改变的时候,其最大的价值即在于此。影片中

数次出现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的说法,不无深意。

说起中国的应试教育,真是可悲,我们都已经是受害者了,难道我们的下一辈还要继续?教改越改越牛,分数无比重要,90后各类门事件层出不穷,这就是教育体系的悲哀,或者,也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纵观华夏几千年,历朝历代,周期性的动荡和繁荣,200年后或许乱世。何其可幸,我们活在盛世!世态风云变幻,我既不是开国功臣,看起来也当不了亡国之奴,碌碌无为一生即可。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又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社会在发展,同时社会也在倒退。物质越来越丰盛,精神越来越空虚,枷锁一重又一重。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活着就像行尸走肉。仅有的乐趣就在于看一部像这样励志喜剧温情片。不过“大道理”里也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 另外,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把百无聊赖的大道理说的很有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正常人类对于大道理的本

能反应,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呕吐,要么反胃。从小到大,我们早已厌烦了父母老师一直用正面积极,不厌其烦地重复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我们又都像是青春期的叛逆者,偏偏往相反的方向走。而这部电影,像是一位聪明的母亲,用“糖水”勾芡苦药的方法,非常妥善圆润的让观者北鼻们喝了下去。

10.《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十

以前看电影就是看电影,没有想过那么多,或喜剧或爱情,或战争或悬疑,看的时候都很纯粹,不是带着目的去看的,看喜剧为了开怀,看亲情为了感动,看悬疑因为兴趣,但是看过笑过哭过也就算了,最多能够记清楚情节,别人问起的时候也许会说:呀,我看过这部电影。然后就是主角外形好、配角真善良之类的讨论,除此再无其他了。要往深层次思量,要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剧中人物或者情节却是很少这样做的。

为什么主角的性格是那样子,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会想着什么,别人是怎么看待他的,为什么时间地点要这样安排,此处的情节换一种方式可不可以呢?或许我以后看电影会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去看,去发现剧中的内涵,导演或者编剧想要表达的思想,他们想要让观众从中看出什么,带着欣赏怀着疑问,有发现多探索,不再泥于事物的表面。这门课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影视心理的析,也是对于人性,社会,三观的理解与思考。

其实我在一年前就已经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那个时候纯粹当做一部喜剧片来看的,因为它的确有很多情节都让人捧腹不已。在老师播放之前我迅速回想了一下一年前看完后的情景:舍友们笑得前俯后仰,直拍桌子大叫,兰乔那么聪明连老师也敢捉弄反驳,法罕喜欢摄影却听从父母的安排学了工程,莱吉居然求神拜佛指望神明保佑,差不多都是他们搞笑的场景,冒充别人参加舞会,临时当起接生婆,考场忽悠监考官等等。可是重新看过这部影片我对剧中每个人物

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部亲情,爱情,友谊再结合喜剧元素的电影,剧中总是有着欢快的背景音乐,让人禁不住心情就雀跃起来。

影片从三人寻找兰乔开始讲起,一开场就是接到那个至关重要的电话,得知兰乔回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然后就不顾一切的前往目的地,法罕让起飞的飞机落地,莱吉甚至慌张的忘记穿裤子,一系列夸张的动作和紧张无比的表情既体现了他们三兄弟的情谊之深厚,又反映了他们着急想要见到兰乔的紧张心情。接着三人碰面前往西姆拉寻找兰乔,在行进的路上开始回忆初入大学的点点滴滴。

兰乔刚进学校就因为脱裤子事件而造成轰动,他总是善于观察,居然利用一根普通的电线和勺子做成了简单的导电回路来回击别人的尿刑攻击。主任在演讲上炫耀象征成功的太空笔,兰乔一语惊人,主任顿时语塞。为何花费百万造出太空笔,还不如最简单的铅笔?殊不知这在主任眼中却是在挑衅他的权威,因为他是一个恪守成规的老顽固,接受不了富有创新精神的兰乔,两人因此“结仇”。

兰乔总是敢于挑战所有的规则,他在学校总是那个最闪耀的星星,他成绩很好,对机械有着异常的天赋和热情,总是名列前茅,他从来不死记硬背,因为死记课本知识只是复制而已,活学活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像机器人盲从于课本和教授,那种填鸭式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乔伊的死不得不说是敲响了警钟,只认分数不管其他,这不是在教育,而是在毁掉人的创造精神。校长总说乔伊的飞机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打电话刺激乔伊的爸爸说他不能毕业,最终这样一个善

于动手、勤于思考的学生,因为受不了学校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当那架平稳飞行的飞机和乔伊悬梁自尽的躯体同时冲撞人们的眼球之时,是后悔当初没有给他机会,还是感叹于教育体制的不足。这是大学的教育体制的悲哀,大学不是高压锅,不是压力的制造场所,而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可是这样只认成绩的体制我们又能指望它会培养什么优秀的人才呢?或许就像兰乔在那堂课上说过的:你虽然是工程专家,却不懂真正的教学。他总是敢于在站在人前,说出发人深省和警人深思的话。他也只是普通人,并没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只是敢于想在所有人的前面。

除了成绩出众之外,兰乔还比较擅长并乐于开导别人,他看似无知纯良,其实是极为聪明先知,就像是上天派来的神明,每当他人在无助、错误或者是生活即将步入歧途的时候,他总是会适当的出现,告诉你他的免费建议。他总是积极热情的帮助朋友,对校内小贩也不吝啬好主意。他在不经意间也收获了爱情,之前有校长大人的激烈阻止,可是校长最终也被他的天赋材质所折服,毕业前夕,主任把象征着荣誉的“太空笔”送给了兰乔。毕业的时候,法罕得到了一个匈牙利摄影师的工作邀请,莱吉坐在轮椅上收到了工程公司的聘用,而兰乔默默离开学校,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一切的片段糅合在一起,似乎是导演想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力量,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观点,社会上不完美的地方有很多,或许我们一直希望有一个像兰乔那样敢想敢做的勇敢的站出来,说出心中所想,说出人们想过却不敢说出的话。

“直到昨天我还是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在最近的24小时,我让飞机迫降,几乎把死者的骨灰送入下水道,还让一个新娘逃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兰乔。”这是法罕的内心独白,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泪奔了,好兄弟不就是这样的吗,说什么同生共死不切实际的话,只有曾经患难与共才会为了对方做出这些事情啊。因为如果是为了兰乔这样的兄弟做什么都值得呀。总还记得兰乔的那句经典台词:不管问题有多严重,扪心自诉,一切安好!是的,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但却能给自己直面困难的勇气。兰乔总是能抓住问题的根本,看透世事的本质,他的眼睛始终在发现,从未停止思考。

11.三傻大闹宝莱坞 观后感 篇十一

——《3 idiots》观后感

金融101 41079010 李宁宁

《3 idiots》,我之前看了三遍,第一遍虽然多在猜测故事的发展,但也情不自禁落泪,感动地自然而然;第二遍已了解故事,少了探究结局的欲望,多了挖掘内涵的好奇,情到深处,依然抑制不住情绪;第三遍再看时稍微有些不情愿了,初始总觉得自己算是熟知这部电影了,从经济学的效用理论来说,第三遍带给我的满足程度已经大不如前了,可是,还是会投入,会大笑,会感动;课堂上再看是第四遍,距上次近五个月,时间很短,明明真的可以说熟稔每个情节了,感动之情丝依旧只增不减。

我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很少多愁善感,平生一些细腻的情绪。就像是看电影,我只能大概的揣摩自己的心思,是感动了,是无聊了,是震撼了„„如果不是告诉自己该写个总结了,恐怕我不会细究我各种心情产生的原因。对于《3 idiots》,我只留感动。

细细询问自己,我发现让我感动的某些原因好像跟“正统思想”相悖,细数这十一周的选修课,影视心理赏析还好,学校管理心理学尤甚,总是让我见识思想世界的包罗万象。我以前大多时候会想人一般会向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迈进。我为了我的未来奋斗不息,然后我看到很多鲜少进取的人,我想,这是堕落。后来在课上,我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那样的生活,都会在那样的生活和艰难的选择下坚定地不放弃前者,勇敢的选择后者。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向往安逸的。

先从电影中涉及到的学习方法来谈,既然说到“相悖思想”,首先,我欣赏兰彻的学习方式,这种欣赏近乎仰视,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做到那样了,却似乎正在向消音器发展。我想,大多数人身上都有消音器的影子,有的身揣他的自私,有的怀有他的抱负。对我而言,我有他那种永争第一的心,我陷入竞争仿佛比旁人更深。如果单单是身处竞争的环境倒也无可厚非,我的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思想可能是我享受这种竞争,感激伴我许久的竞争意识。电影从一开始就从法汉的口中道出“竞争”一词,然后是争强好胜的院长的首次登场。我不知道在那样一个僵化模式下的ICE里,压力,教条,古板,怎么会偏偏慧眼识人才,安排的考试能把兰彻这样的全能挑选出来,明明兰彻不屑去死记硬背,明明那些教授欣赏那样概念说的滚瓜烂熟的消音器。这只是一点疑义。我不接受兰彻关于压力的说法,他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就算是马戏团的狮子,在皮鞭的威慑下也能学会坐在凳子上。但人们会说这是训练的好而不是教育的好。我认同他的说法但是不会被同化,从而改变自己一贯的对待某些事情的态度。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我还没有勇气退出。老师上课提到启东高中生国旗下演讲偷换演讲稿抨击教育制度的事时似乎颇为欣赏,我也感慨,只是从我踏入这个教育圈就没报过这样的想法。

乔伊在被“病毒”告知无法毕业时,一个人凄凉地坐在走廊上唱歌;Give me some sunshine,give me some rain,give me another chance,I wanna grow up once again。我不知道别样的雨露会不会灌溉出一个别样的我,勇敢无畏,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我带着已有的思维方式往下走,不出意外的话,我的生活方式是绝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的,我想尝试新的,恐怕只有grow up once again。我承认我的思想是彻彻底底的中国式学生思想,我不反抗他带给我的压力,却也在积极解读别的优秀的教育制度带给学生的福音。除了兰彻的批判竞争,否认压力外,我还是很支持他热爱所学,全心付出的态度的,欣赏他的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羡慕他无所顾忌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重点。

说到兰彻无所顾忌,我又想到电影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给我很深触动的词“恐惧”。无

所畏,有所为,这句话我大一就开始喊,到了大二才发现那些能被这样一句象征性的口号轻易说服的恐惧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恐惧。我的大二是浮躁的一年,学习上为了保持大一时的名次不敢松懈,班级工作上为了锻炼自己担任了团支书一职大事琐事汹涌而来,社团工作上不忍心弃以前的付出于不顾顺理成章地继续在部长的职位上任劳任怨。因为分心太多每件事情都做不到专业,浮躁易怒。现在想来我的脾气都是为了掩盖恐惧。我怕落后于人,怕让别人失望。规划问题上讲究优先级,我想在我心中,后者更重要。我缺点很多,但在做事为人方面苛求完美。我很怕别人说我的工作怎样怎样不靠谱,很怕我在沿着自己认为认真负责的道路上走的过程中被人拉住责骂。人人都想在他人心中是个美好的存在,这一期望的程度不同,对落差的恐惧就不同。跟大二初比起来,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心智的进一步成熟,慢慢敢于面对指责,但是对错误对批评的恐惧还在。

栾邱因为担心自己不能改变家庭命运感到恐惧,从而转向寻求神佛庇护,法尔汉父命难违准备当工程师又因为父亲对自己关怀备至害怕告诉父亲自己真实的想法忤逆父亲的意思。他们很幸运,遇到了一个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朋友,他们开始学会正视自己的心,开始试着追随自己的心,终于找到了让自己幸福的路。

由此再次联系到自身,我想我目前仍然存在的恐惧如果没有一个契机突然出现,我会在以后的不短的时间里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不过暂且认定这样的契机出现为小概率事件。值得欣慰的是,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改变肯定是会有的,疗伤时间应该不会短。

除了“竞争”,“恐惧”,兰彻在影片开始不久说的一句话同样引起了我的共鸣。他对栾邱,法尔汉说,心很脆弱,你得去哄他。我想说:心很听话,只要你觉得跟你说话的人可信,心就把他的话记下了采纳了后果自负了。兰彻说的情况为其一,如果你觉得你害怕,试着告诉自己这件事很容易就克服了,Aal izz well。只要多找些理由说服自己,心就信。另外,我认为心的这一特点很容易让我们受限制。大一末的时候所有大一学生都在为暑期社会实践忙碌,组队想课题。我对北京公交车售票员的情况很感兴趣,想以此为方向细化研究主题完成自己的社会实践。当时很不自信,我找到了导员聊这件事,希望能跟他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可行性。结果说了很多,不可行因素居多。出了办公室我果断放弃了曾经很希望涉足的课题。后来再想这件事,总觉得人生履历上添了一个大大的遗憾。心会听你信任的人的话,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说的话都会有缺憾,如果当时我不曾主动寻找别人的意见,或许就会无所顾忌地去开辟自己的天地,虽然是一股莽劲儿,但也好过不去尝试,坐等被毙掉。所以说,有时候别人的话对我们是心理上的限制,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去听,觉得自己会受影响干脆不去听。

12.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十二

主人公兰彻是一个替富贵人家读书,学到知识了而感到快乐的人,来到一个学校和两个成绩最差的同学成为了好朋友,并帮助他们找到了自我,然而在毕业后,却再也没有相见。两个成绩最差的朋友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后,想去找兰彻,然后故事就从回忆和现实穿插中展开。兰彻是个通透的人,对生活、对事业、对社会都有着超乎寻常的看法,并努力地加以实践。虽然一次次受到权威和社会的排挤。但是,兰彻尊重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达到了目标,最终他成功了。

在影片中兰彻被认为是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可他真的是有“问题”吗?还是学校本身的教育理念有问题呢?在这样一个并不让学生学会去享受科学,造福社会,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的学校里,大家都感受不到学习知识的幸福感,只剩下了唯恐“落后”的压力。这使得院长拿出那只价值百万的太空笔做奖赏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争取,而不是象兰彻一样思考“为什么不用铅笔呢?这样会省下很多钱”,这也使得兰彻被老师逼得用他自己的方式上台教课时,他写下了两个并不存在的单词后,甚至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都在那里飞快的翻书,没有人好奇,没有人发问,大家都变得不会思考,不会创新,只会机械的获取书本上的知识。但这又能带来什么呢?也许是很高的分数、很好的工作以及很优厚的待遇,而科学中那种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却被人遗忘了,这样的“人才”又怎能真正地造福于社会呢?可毕竟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当面对来自学校、学业、家庭等一些方面的压力后,兰彻的死党法汉和拉朱开始犹豫、退缩,甚至都决定回到以前的生活中,但所幸的是他们的好朋友兰彻帮助他们真正地认识了自我。

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好朋友,有一个能够互相帮助的朋友,有一个能够指引自己的朋友。如果没有这样的朋友,拉朱可能做不成工程师,法汉可能做不了自己喜欢的摄影师。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就很难达到真正的成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将其做好,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幸福,这也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就像苹果公司的CEO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一样:“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在影片的结尾中,电影的思想也最终得到诠释:“无论遇到什么阻力,相信自己,做你最喜欢的事,并努力追求卓越,因为当你追求属于自己的卓越的时候,成功离你就近了。”而影片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人称“病毒”皇家理工学院院长,一个古板专制的人,从来都以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在他32年以来担任院长的生涯中,他使皇家理工学院成为了全印度“名气”最大的理工学院,但由于他的打压学生积极性的做法,使乔伊这么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最后却选择了轻生。而这种做法也只是让学校成了一个“高压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这只能使学生增加越来越多的压力,而不是知识。这无疑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而最后,在兰彻用自己的能力做到了在院长看来很荒唐,但却又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的事情后,这才使得院长真正意识到,一味的死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生活中有时更需要的是自信和创新。

上一篇:师院副院长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老年营养膳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