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产业结构调整

2024-09-30

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共8篇)(共8篇)

1.乡镇产业结构调整 篇一

某某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区党发[2005]13号《中共曲靖市麒麟区委、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关于麒麟区“四化三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麒区政发[2006]9号《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农业产业化建设暨结构调整指导性工作意见》的要求,对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以责任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及措施,做到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工作具体、措施有力。具体做法是:围绕城市餐桌和提质增效扩量的要求,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载体,切实抓好优质稻、畜牧、花卉三大支柱产业;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走“公司+支部+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三村四化”建设和实施“农民万元增收计划”为切入点,促进全乡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现将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某某乡位于曲靖中心城区以东5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6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4平方公里。2005年年末总人口42886人,其中农业人口41775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4%;耕地面积24633亩,其中水田22267亩,旱地2366 亩;农村劳动力21728个。200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9元。

某某乡党委、政府立足某某实际,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走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的农村经济工作新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以创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某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积极招商引资,引导、扶持、发展已经成形的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并逐步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努力实现品牌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抓好优质稻、畜牧、蔬菜、花卉、水产五大产业,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并通过乡两代会等各种会议把这一思想贯穿于全乡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创评活动,粮经比达到50:5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优质农产品比重增加5%,全乡普遍形成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

二、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针对全乡农业存在着“三低四难”的问题,即: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加工营销龙头带动能力低;经济结构单

一、规模不大、流通不畅、机制不灵四大难题。乡党委、政府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转移到提质增效扩量和促农增收的轨道上来,把加快结构调整,创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作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突出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区2006年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对全乡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布置,以基地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重点进行结构调整,并积极做好2007年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布局。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及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顺利进行,下达了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进行分解,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让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户。

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一是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做到结构调整不盲目、不雷同;二是根据全乡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走区域化、规模化路子;三是“合同农业”、“订单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四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及市场竞争力大幅度增加;五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强化了各类机构、专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4、采用专业协会的形式,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如何针对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和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现状,鼓励、引导农业大户投身到产业结构调整中,自主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某某乡大胆探索“支部+协会”工作模式,积极扶持农业大户,大力发展专业协会,全乡已成立了花卉、奶牛、蛋鸡、烤鸭、仔猪等七个专业协会,在协会上建立了党支部。通过协会与市场对接,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支部引路、协会服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发展态势。100%的花卉种植户、奶牛养殖户、肉鸭饲养户都是通过协会来销售产品。

(二)以示范带动的形式,抓好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建活动中,以示范样板和基地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巩固发展好种植示范样板和基地建设。如优质稻高产示范样板、水生蔬菜种苗基地、脱毒魔芋种苗基地、瓦子村蔬菜基地、大龙花卉基地等;二是巩固发展好养殖基地。以“三高”母猪为重点,完成400余户“三高”母猪示范户建设;以新发奶牛村的建设,带动某某奶牛产业的发展;以区、乡水产科技示范场的建设,带动某某水产业的发展。三是巩固发展好以铸造业、加工业、运输业和餐饮旅游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基地建设。牛街的铸造业、大龙的石料业、金江路边的加工业、鸡街的餐饮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带动作用明显。

(三)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全力打造品牌战略。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把领导的精力转移到抓调整、跑市场、促流通上来。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积极扶持营销大户、龙头企业,疏通各种销售渠道。

(四)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1、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和布局;

2、强化技术培训,狠抓科技推广;

3、增强服务功能,切实做好结构调整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树立一个观念,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1、树立一个观念。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牢固树立“调得动、稳得住、有效益、能发展”的观念。

2、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围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万元增收计划”的实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优化人力资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加速培育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

(二)继续抓好“三项基础工程”

1、继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大了以金江路、沾潦路、朗目山公路、农家乐等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实施了石喇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了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基础。

2、继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使党员干部做到“四看”,即眼光向外看,通过土地开发,借鸡生蛋,以地生财;眼光向上看,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眼光向内看,通过营造环境,筑巢引凤,吸收投资;眼光向下看,通过调整结构,培植财源。

3、继续抓好营销大户、农产品加工、营销批发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基地建设。利用优惠的政策和投入扶持资金,提供技术指导等有效手段,认真做到以科技为动力、效益为中心、农民增收为目的,进一步完善各类专业协会的运作模式和运作机制。全乡有各类农牧协会7个,种养殖大户127户。铸造、建材建筑企业发展迅速,并引进了预制构件厂、闽南pVC管建材厂、免烧砖厂等一批有活力的企业,以锦龙庄、朗目山庄为代表的假日旅游休闲经济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三)巩固培育“五大基础产业”

1、优质商品粮产业 全乡水稻实栽面积22135,优质稻规划2万亩,实际完成2万亩(滇粳优1号7000亩,滇粳优5号8000亩,曲三2500亩,合系系列2500亩),用种98吨,品种以滇粳优系列为主。优质稻样板计划5000亩;水稻生物多样性计划2000亩;水稻平衡施肥计划22000亩;病虫害防治计划15000亩。

2、畜牧产业 奶牛从初建的3户22头,发展到现在的59户486头,年产鲜奶800余吨,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奶牛饲养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2004年以来,新增母猪500余头,达8500头,年产仔猪14万头;蛋鸡养殖9万只,出栏肉鸡23万只、肉鸭20万只;开发利用好10200亩人工草场,新种植多年生特高黑麦草400亩。

3、蔬菜产业 计划种植水生蔬菜2900亩,总产量700万公斤,总产值1050万元,实际完成2600亩(其中莲藕1400亩,慈菇1200亩);商品鲜菜计划种植3500亩,产量700万公斤,产值500万元;种植甜玉米70亩,胡葱150亩,魔芋200亩等其他蔬菜420亩。

4、大力发展花卉水果产业 花卉产业坚持“市场引导、党委领导、政府指导、龙头主导、科技先导、群众参与”的原则,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到2005年底,发展花卉大棚415亩,现有种花户167户,占农户总数656户的25%,每亩收入可达9000多元,使大龙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2006年完成了大棚换膜和苗木更新工作,并积极引进一批价高质优的新品种进行种植。“麒麟生态旅游城”的建设已接近尾声。全乡水果面积948亩,计划新植水果面积60亩,按计划完成上半年的各项生产指标和工作任务。

5、巩固发展水产业 稳定养殖水面4500亩,其中高产精养3820亩。新品种优质鱼养殖1500亩,稻田、藕田养育鱼3270亩。一是充分利用某某水产资源,大搞农家乐建设,发展假日休闲度假垂钓经济。全乡已建成水产养殖示范场9个,农家乐7家;二是大力推广优质鱼养殖,现已成功推广了青鱼、斑点叉尾回、南方大口鲶、工程鲫、胭脂鱼等7个优质鱼品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限制因素

1、土地资源制约。一方面,某某人均耕地面积0.6亩,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村0.79亩,最少的只有0.39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产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另一方面,大部分土地都属于基本农田保护用地,建设用地少,制约着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2、集体经济薄弱。全乡10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专项合同承包费,加之税费改革后,收入几乎无法保证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投入集体公益事业的能力严重不足。

3、环境污染严重。某某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的潇湘江、南盘江受到曲靖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农产品品质逐年下降,4000余亩养殖水面的安全受到威胁,已经发生多起污水进入鱼塘致鱼死亡事件。

4、发展思路滞后。少数村组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发展产业的信心不足,办法不多。群众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5、技术、信息有待改进。技术上需要同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对各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增强技术储备,尽快形成自己的技术方案;建立健全信息体系,构建信息平台,努力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

6、各类协会的中介作用发挥不够。如何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进一步发挥其中介作用?如何发展壮大?真正做到“支部引路、协会服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要求。

7、产业化步伐需继续加快。某某乡的现有产业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经济目前还存在着规模偏小,品种单一,单位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

1、扩大规模存在的问题:①群众思想观念转变难;②筹资难;③调整土地难;水改旱难。

2、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①缺乏健全的信息体系,难于把握市场的供求关系;②协会中介作用发挥不够,销售渠道不够畅通;③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不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④全乡水田多,旱地少,适宜种植的品种甚少,难于选择。

五、2007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布局

(一)规划和布局:全力打造东沿高效农业园区,依托城市需求,服务市民餐桌,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以优质、绿色、无公害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牛奶、鲜花、蔬菜、瓜果、水产品、肉、蛋、禽城郊高效农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壮大。以锦苑丽泰、三牛乳业、鸭子牛奶、茂源鸭子养殖鸭苗孵化基地、方园珍禽养殖场、麒麟生态旅游文化城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在余家圩、四圩、小坝圩、新发、鸡街、大龙、新圩、庄家圩等8个村委会重点发展奶牛、生猪、仔猪、家禽养殖、蔬菜、优质大米、鲜切花产业,围绕绿色、生态、高效的目标,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建立高效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园区。

(二)措施:实施“三培育”工程,坚持“四稳”(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仔猪和生猪产量、稳定水生蔬菜和水果产量、稳定水产品生产),突出“五抓”(抓家禽养殖、奶牛养殖、花卉种植、旱地蔬菜、休闲经济),强化“六项投入”,促进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实施“三培育”工程,奠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利用小区建设带动奶牛、獭兔、花卉、家禽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利用现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养殖大户。发挥鸭子牛奶公司和三牛乳业两家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建立新发、小坝圩奶牛养殖小区,培育养殖数量在50头以上的农户;利用四圩茂源种鸭养殖孵化基地,培育鸭子养殖大户;利用方圆珍禽养殖场的带动,发展农户进行珍禽养殖,壮大珍禽特色养殖规模;利用锦苑丽泰的带动,培育花卉种植大户。另一方面是利用现有养殖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在家禽养殖规模的的基础上,逐步培育禽蛋、禽肉深加工企业,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提升农产品价值,走品牌生产的路子。企业与种养殖户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使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集约化,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风险。二是培育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把培育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从生产、销售、经营等方面全方位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促进群众增收。在现有的花卉、奶牛、养鸡、养鸭、仔猪营销、蔬菜、科技七个专业协会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协会指导生产的作用,加强协会在信息、销售等方面的作用。结合獭兔养殖、养鹅等项目的兴起,成立养鹅协会和獭兔养殖协会,健全完善协会运作体系,逐步引导成立相应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走联合生产、联合发展的路子,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培育新型农民。结合“两校进村”,建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群英计划和农村科普教育等形式,加强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升劳动力素质。

坚持“四稳”,提高农产品品质。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采用间作、套种、农业机械、生物等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复种指数,发展高效种植模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0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900万公斤以上。二是稳定仔猪和生猪产量。仔猪出栏稳定在15万头以上,生猪出栏稳定在50000头以上。同时,充分发挥我乡农作物秸秆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村组发展仔猪和生猪养殖小区,加快产业化步伐,加快建立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保障体系,为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三是稳定水生蔬菜和水果产量。在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水果产量稳定在30万公斤、产值稳定在60万元以上的基础上,坚持名、优、特、稀和常规品种并存的原则,大力引进推广无公害蔬菜和食用菌、优质果品等特色经济作物品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四是稳定水产品生产。鱼塘养殖水面稳定在3100亩以上,产值稳定在1800万元以上。重点引进推广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前景较好的优质鱼类,提高养鱼户的经济效益。

突出“五抓”,转变增长方式。一是抓家禽养殖。以余家圩、四圩、庄家圩村委会为中心,加大专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肉鸡、肉鸭、蛋鸡、蛋鸭、珍禽产业,每年每个村委会重点培育1-2户养殖数量在3000-5000只的养殖大户,提高养殖规模,增强养殖效益。在小坝圩村委会建设一个占80-100亩的养鹅基地,引进优质种鹅5000只,种植优质牧草500亩,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200户以上。二是抓奶牛养殖。以新发、小坝圩村委会为中心,以鸭子奶牛公司和三牛乳业为龙头,引导农民发展奶牛养殖,力争到2010年,饲养奶牛2000头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200万元。同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牧草种植,解决奶牛养殖的饲料问题。三是抓花卉种植。以大龙村委会为中心,以锦苑丽泰示范园和大龙花卉基地为基础,向鸡街、新圩等周边村委会延伸,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到2010年花卉种植面积增加到1000亩,建成一个1000立方米的切花熏蒸库(切花采后处理室),一个200平方米的切花组培室和一个30亩的鲜切花母本圃(钢架大棚),实现花卉总产值1000万元,花卉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增加6000元。四是抓旱地蔬菜种植。以新圩、庄家圩、四圩、小坝圩村委会为中心,重点进行水改旱,发展旱地蔬菜种植,新增商品蔬菜种植面积5500亩。五是抓休闲旅游。以金江生态园和鸡街集镇为中心,积极开发农家乐项目。重点推进锦龙庄、朗目山庄、锦苑丽泰生态园、麒麟生态旅游城和朗目山风景旅游区的发展。

加大“六项投入”,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外部环境。一是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三是加大道路和村庄建设投入力度。四是加大对农村科教卫生投入力度。五是加大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投入力度。六是加大农村弱势群体帮扶投入力度。

某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

2006年6月28日

2.乡镇产业结构调整 篇二

1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1 茶叶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茶园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目前, 中国大部分乡镇茶业产业园区都呈规模化良性发展[2]。大部分乡镇茶叶产区都建立了茶叶及其衍生品合成深加工企业, 建成了集茶叶种植与采集、初加工、深加工及销售推广于一体的一条龙茶叶产业生产模式。大部分乡镇茶叶园区发展良好, 积极选育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 从源头杜绝了劣质茶叶的产生。且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新老茶园拓植改造, 使茶叶生产基地连成一片, 方便管理。进行茶树野生种质资源保护, 建立了自己的茶树优质树种选育基地, 为乡镇茶叶产业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还创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 注重自身茶叶品牌的营销推广, 严把茶叶质量关, 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大部分乡镇茶叶产业园区注重茶树种植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的茶树管理技术, 严格按照科学标准, 对土壤进行科学合理地耕作施肥, 利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对茶树进行修剪。目前, 中国乡镇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数目越来越多, 自身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1.2 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辐射带动作用加大

多个乡镇茶叶产业园区的茶叶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很多茶叶在众多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各种奖项[3]。进一步加快了茶叶加工相关企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进一步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 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利于进一步提升茶农生产优质茶叶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了一个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1.3 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在各级政府机关的大力支持及积极引导下, 许多乡镇茶叶产业基地成立专门的茶叶种植协会或茶叶产业协会, 积极规划建设新的茶园, 制定更加合理的茶树种植管理方案, 大力发展茶叶加工新技术, 积极对当地茶叶品牌进行推广, 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 茶叶销售渠道变得多样化, 不仅能通过传统的市场进行销售, 还拓展出网络销售及厂家直销等销售途径, 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销量, 促使茶叶销售市场变得越发完善。

1.4 茶文化在茶产业链中作用凸显

中国的先人们很久以前就已有了饮茶的习惯,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已经形成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茶文化, 加上中国自古地大物博, 茶文化资源也相应地多姿多彩。在一些乡镇茶叶产区, 一些商家就把茶文化当作茶叶的卖点, 在一些旅游乡镇, 业者把茶文化元素与旅游项目有机结合, 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将茶叶的产销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挂钩, 打造茶文化消费品, 能够使茶叶相关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使茶叶产品融入文化气息。

2 茶叶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

2.1 强势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衡量茶叶产业发展是否良好的标志就是当地茶叶品牌是否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一个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是与它的整体实力成正比。企业只有把品牌做大做强, 它的经济社会效益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样, 只有企业有足够的实力, 才能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乡镇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建设自己的特色茶叶品牌。在建设自己的品牌过程中, 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配合, 制定一些切合自身茶叶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 对市场资源进行合理地调控。企业管理者应严把茶叶质量关, 做好品牌营销工作。茶叶产业各个相关企业互相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 强强联手,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 加强区域性的大品牌建设, 提高茶产业地区竞争优势, 实现共赢的局面。

2.2 深化茶叶结构调整

随着各个乡镇茶叶产业园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的茶叶产业正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然而, 一些乡镇茶叶产业园虽然规模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但种植的茶树很多都是经济价值不是很高的品种。这就要求乡镇茶叶产业园工作人员积极补充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 逐步减少经济价值不大的茶树品种。应积极引进适应性好、生命力顽强、管理方便并且所产茶叶品质优良的树种, 逐步替换掉经济效益不好的茶树品种。积极引进先进的茶树种植管理技术, 做到科学合理种植茶叶, 以不牺牲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 来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除了在茶树品种方面进行调整外, 乡镇茶叶产业相关人员还应在茶叶产品方面进行调整。目前, 我国的茶叶产业还是以生产茶叶为主, 所采用的技术多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 并没有进行实质性地改进。乡镇茶叶产业相关人员应大胆创新, 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对接, 积极尝试茶叶生产新技术, 并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茶叶衍生品, 提高茶叶的附加价值。

2.3 茶叶科技支撑是茶产业发展的潜在动力

一般的乡镇茶叶产业都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运作,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产品附加值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茶产业正逐步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 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乡镇茶叶产业才能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4]。首先, 要进一步改变依靠人力修建采摘茶叶的现状, 继续引进先进的机械化修建采茶设备, 逐步增大茶叶产业基地茶树采摘面, 进一步提升茶叶原材料的产量, 提高茶树鲜叶的利用率。同时, 应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设备, 严格把控茶叶生产的过程, 提高茶叶品质, 降低劣质茶叶产生率, 以实现茶树经济效益最大化, 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

3 结语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茶叶相关行业的多年经验, 总结出中国乡镇茶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最后相对应地提出一些对应的意见与建议, 以期能给专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夏雪飞, 胡中扬.湄潭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贵州茶叶, 2009, 37 (3) :18-19.

[2]郑宽明, 李天芳, 郭亚锋.陕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10) :7-9.

[3]杨胜益.平塘县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今日科苑, 2009 (15) :14.

3.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及突破 篇三

关键词:乡镇;农业产业化;瓶颈;突破

众所周知,农业产业化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是也要看到,受一家一户耕作模式以及农民壮劳力外出务工的制约,农民增收空间变小,难度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

1 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瓶颈

不可否认,笔者所在乡镇经过多年发展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纵向相比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首先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缺乏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能力,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能带动产业基地的稳定发展。其次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层次较低。现有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比重较大,精深加工落后,名牌产品少,难以获取加工增值的经济效益,影响整个产业化工程的效益,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摆脱不利地位。再次是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备,农民获利少。企业遇到市场价格走低时,往往以产品质量差,达不到收购标准等为由,拒绝收购或压价收购,损害农民利益;个别农户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后,不履行订单义务,违约销售。第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组织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资金和设施,无法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的需求,组织比较松散,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2 科学突破,打破瓶颈制约

2.1 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示范效应

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是龙头企业。乡镇政府要精心培育发展,认真落实有关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职能部门要按照市场需求、产业的发展特点,加强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就业率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扶持,使其做强做大;政府利用自身优势确定招商引资项目,通过招商会、交易会、展销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交流,吸引实力较强的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办农产品流通、加工项目。

2.2 完善利益联接,做好配套服务

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规范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倡导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提供全程化服务、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关系;鼓励和倡导农户依法、有偿、自愿,进行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集中;引导农民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按照规定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收购,带动基地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完善产销合同制,用合同形式明确龙头企业与农户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规范经营行为,使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法制化。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能够真正联系龙头企业、服务农户生产、双方信任的农业协会,维护合法经济利益,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和销售中的重要作用。

2.3 标准化生产,提高竞争力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渠道。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认真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坚决查处、严厉打击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和有害饲料添加剂。教育农民安全用药,有毒有害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不得流入市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自备的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严把产品质量关。

2.4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完善产业化发展机制

应当看到,家庭经营仍然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对广大农户进行培训。积极整合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创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与龙头企业挂钩机制,通过政府补贴,加快培训龙头企业急需的职业技工。坚持不懈地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不断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专业化、商品化和集约化生产。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市场意识和契约意识,造就农业产业化的良好主体。加强规划引导,强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和监测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做好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认定为重点龙头企业的,要加大扶持力度。对于其新上的重点建设项目,经审查确定,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做到可进可出。对监测不合格者,取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格,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以此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乡镇扶持产业奖励办法 篇四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扶持力度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扶持,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我镇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坚持扶强扶优,鼓励企业提质增效

1.设纳税贡献奖。对当年实缴税金超过投资协议约定税收标准,按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设工业企业产值增长奖励。对年产值5000—20000万元之间的规上工业企业,其年产值同比增长达30%-50%,给予3万元一次性奖励;

年产值同比增长达51%-100%,给予4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年产值同比增长100%以上的,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年产值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其年产值同比增长达15%-30%,给予3万元一次性奖励;

年产值同比增长达31%-50%,给予4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年产值同比增长51%以上的,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新引进的总部经济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奖励政策。

二、全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升级

1.对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的企业奖励5万元。

2.对当年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合肥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

3.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的奖励1万元。

4.对被认定为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肥市“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

5.凡当年列入国家级、合肥市级的科技项目的企业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

6.对企业主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订,并且相关产品(技术)被新认定为行业标准的,每只奖励5万元。

7.对当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技改投入(纯设备)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2万元。

8.对企业当年获国家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奖励3万元;

获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2万元;

9.对被评选为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企业的,给予每家2万元的奖励。

二、实施办法

1.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项目应属国家及各级产业导向目录的鼓励和允许类,属限制和禁止类的不得享受优惠政策,企业没有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具体反映为经统计部门确认的有没有r&d经费投入),不得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当年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或较大环保污染事件、或有其他有违法违规事件,不配合政府性工作的,不得享受优惠政策。

2.年终先由镇招商工业办、财政所核定,报镇党委、政府批准后予以奖励。

考评办法

(一)申报

由企业自行到我镇经贸办申报。申报时间为2016年1月15日到1月25日。申报产值和新增企业以统计站出具证明材料为准。产值考评时间为2015,新增企业为2015月度和新申报成功的企业。

(二)评选

由镇经贸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参加部门为镇经贸办、统计站、财政所。

(三)评选结果公示

评审结果在**镇网站公示7天。依据评选、公示结果确定最终获奖企业和奖补金额。

六、其他说明

各条款政策由镇经贸办负责解释。各企业的数据上报、数据确认由镇统计站负责;

同时企业上报的报表必须符合上级统计部门要求,否则不享受奖励政策。

5.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篇五

按照“三严三实”教育实施方案中开展专题调研的要求,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竹山县官渡镇大溪河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大溪河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溪河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大溪河村位于竹山县官渡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大溪河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大溪河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

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

。大溪河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官渡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14年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2012年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大溪河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政府“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入联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官渡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大溪河村扶贫计划,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大溪河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大溪河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2015年春节前夕,局党组成员以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该村老党员和一批困难群众,共计为该村177户结对帮扶户提供了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同时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学金,支持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4、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经实地走访,该村蜜蜂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有30余户村民散养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蜜蜂养殖未能形成规模,产量也较低,多数蜂蜜养殖户年收入只有

100多元。该村地处高山,很适合猕猴桃生长,已有几户村民正在发展猕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亩猕猴桃基地,其中20亩已挂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调查,后与村两委沟通,决定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将蜂蜜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作为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扶持,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同时联系龙头企业,帮助建立产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彻底实现脱贫致富。为加快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局主要领导专程赴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眉县考察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了解猕猴桃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大溪河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每亩猕猴桃年产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种植3-5亩,可收入1-2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该村猕猴桃发展至500亩,收入达到200万元。为发展蜂蜜产业,我们先后5次到湖北神农蜂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得知当前新的养蜂技术每箱年产50公斤左右蜂蜜约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几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经分箱后年产值可达到3000-4000

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达一、两万元。同时,该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属于“懒人”产业,老弱病残均可发展。我们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该村两委沟通,帮助该村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在2-3年将该村蜜蜂发展至1000箱,年收入达到80万元。

5、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为加快大溪河村脱贫步伐,市质监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年初,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每人集资捐款400

元,共募集到9万多元启动蜜蜂养殖产业,计划为110户困难村民每户免费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神农蜂语公司提供蜜蜂种群和技术指导,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为改善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局党组计划每年想办法筹措一定的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

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筹措10万元资金,计划为该村村民每户提供1亩猕猴桃苗木,并聘请陕西眉县的技术人员,定期为该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6.广泛动员,邀请企业参与扶贫共建。扶贫是一项社会责任,我局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共建,借助企业的资金、市场,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经沟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十堰福堰钢铁公司、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十堰海亿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气公司等8家企业愿意参与到大溪河村的扶贫工作中来。其中,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术员前往大溪河村讲解传授蜜蜂养殖技术,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愿意为大溪河村移民搬迁工程免费提供水泥100吨。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民素质不高。在扶贫开发之中,劳动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但大溪河村村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经迁出村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资金投入不足。大溪河是极度贫困的村庄,需要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扶持的资金多。该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猕猴桃产业,200多亩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但前期每亩近3000元基地建设费用成了门槛,村民缺乏资金投入,只能望地兴叹。目前政策扶贫资金有限,村民自筹资金无来源,帮建部门零基预算,也无资金投入。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村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制约成为扶贫的最大障碍。

3、技术服务不够。官渡镇党委政府及大溪河村两委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先后发展了烟叶、魔芋、猕猴桃、蜜蜂养殖、玄生种植等产业,只有烟叶公司技术服务到位,发展较好。可烟叶种植面积900亩已基本饱和,无发展空间。其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村里曾大力发展中药材——玄参,因村民缺乏种植技术,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龙头企业兜底,结果村民都放弃了玄参种植。村里还发展过莲藕、核桃、魔芋等产业,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陷入停滞状态,根本问题是缺乏技术指导。

4、联动帮扶不力。大溪河村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每年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当年返贫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设集团共同帮扶大溪河村,我局也积极争取其他8家企业从不同层面参与到大溪河村扶贫中来。但总体感觉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市里统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设集团至今还没有实质性行动,社会联动帮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

四、今后扶贫的主要措施

1、结对帮扶增强干部责任。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2、资金帮扶增添基础设施。市质监局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大溪河村启动

“一中心三室”建设,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扶贫资金,协调相关单位,逐步解决大溪河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3、产业帮扶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重点发展蜜蜂养殖和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品种,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拉升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帮助大溪河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蜜蜂养殖产业。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力争在明年春季推广种植200亩。事先做好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沟通合作,开辟猕猴桃销售渠道。

4、联动帮扶增进村企共建。结合大溪河村实际,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企合作,互助互动,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降低农民发展产业遇到的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计划引进猕猴桃、魔芋、蜂蜜产业龙头企业各一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同时争取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和“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加快建设文明新村。

5、迁移帮扶增快脱贫进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边远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生态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目前该村已规划两个搬迁安置点,有18户村民有搬迁意愿。通过搬迁让村民集中居住,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教育帮扶谨防代际传递。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培训,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的能力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防止出现因学返贫的情况出现,市质监局继续对该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助学帮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增强致富能力,巩固扶贫成果。

五、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规划统揽力度,提升精准扶贫效率。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和经营是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虽然秦巴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动植物品种多样,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营,但结合实际分片进行规划,以几个乡镇或几个村为单元,明确产业方向,形成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是切实可行的。如官渡镇周边乡镇,或大溪河村及周边几个村,都发展弥猴桃,形成规模,集约化经营,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市级统筹指导,县乡科学规划,分片区对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村级公益设施进行规划,以提高扶贫效率。

2、加大资金捆绑力度,提升整体发展能力。扶持资金数额决定扶贫计划任务的落实,没有资金投入,任何规划、计划都是空中楼阁。如果仅靠帮扶单位支持,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目标。现在大溪河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贫资金、项目资金,村集体和帮建单位都不清楚,计划干多少事,心中没底。建议根据市、县扶贫规划,将政策扶贫资金、有关项目资金等计划下达到乡、下达到村,加上帮建单位扶持资金、社会捐献资金、村级组织自筹资金等,将所有资金捆绑使用,有计划的谋划、规划,每年干几件大事、实事。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当产业扶贫项目确定之后,农民急需的是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可这些技术大多数帮建单位是无法提供的。当前大溪河村蜜蜂养殖、弥猴桃种植,需要培养几户技术带头人。建议市、县牵头,安排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技术机构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地组织在相应片区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村级组织组织产业对口的农户参加,以提高其创业能力和技术素质。

4、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模范带动作用。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发挥着关键作用。大溪河村党支部书记明平涛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发展产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彻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养、挖掘工作,力争培养一批年青有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5、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帮建合力。精准扶贫涉及多个单位,如乡镇党委政府、村级组织、帮建单位、帮建企业、产业合作社等,结构较为复杂,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计划。如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各自为阵,就会大大影响扶贫效率。建议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明确主导单位和责任主体,分解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加速脱贫进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篇【二】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月4日,我们一行来到区开展走访慰问,并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深入到县镇街道、村组、农户,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与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对话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区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和要求,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区位于省西南部,国土面积172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5万人,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委会。2016年纳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共有27个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底,贫困人口1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5%。

2016年,撤市设区后,区大力实施“同城发展、富民强区”发展战略,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增长率均高于市和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紧紧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历史机遇,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的3319.79万元扶贫资金(其中:中央财政2179.79万元、省级财政100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40万元),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搬迁和“雨露计划”等主要工作内容,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为重点,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全区脱贫2.4万人。

(一)实施整村推进,改善基础设施。

2016年,区继续将贫困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围绕27个省级贫困村,大力夯实基础建设,有效地实施了整村推进工程,共完成了包括基础交通、农村水利在内的村庄整治建设项目51个。特别是较好地完成了41个通组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完成农村公路改造311公里、桥梁建设19座。打开了致富枷锁,让脱贫致富梦想有路可走。

(二)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自我省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重大举措以来,区提出“四个坚持,四条路子”的产业扶贫新理念,用好省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扶持27个贫困村及其周边连片村产业发展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27个产业扶贫项目,新增产业基地道路27.7公里,灌溉水渠、饮用水管道7000米,苗木种植1600亩,安全饮用水水厂1座。这些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扶持项目,激发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三)实施搬迁扶贫,开辟扶贫新路径。

2016年,该区计划移民搬迁扶贫2000人,其中以工代赈异地搬迁扶贫移民1000人,进城进园搬迁扶贫移民1000人,上级下达搬迁移民扶贫补助资金1000万元。该区计划将其中1528人安置在蓉江街办桥口村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引导贫困群众进城就业脱贫。目前,移民搬迁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与此同时,该区积极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为水库移民5808人发放直补资金348.48万元,安排扶持资金381.48万元,实施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产开发项目27个,并已全部竣工。

(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技能得到提升。

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区结合该区产业结构状况,以中职学历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内容,积极实施“雨露计划”,举办专项培训36次,培训2490人次,使受训青壮年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为他们更好地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础。

(五)开展结对帮扶,扶贫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全区各定点包扶、定点扶贫工作组深入帮扶点402人次。筹集扶助资金123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人员8313人次;挂点干部职工捐款、捐物37万元;帮扶困难学生604人,帮助引进人才35人次,引进技术64项;结对帮扶贫困户2620户,其中计划生育贫困户377户;组织劳务输出1328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890人。

二、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一)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

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区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到2019年底,使全区2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38565户12.4万人贫困人口具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与全区人民同步迈入小康这一目标。为此,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核心要求,建立瞄准贫困户的帮扶机制,给合实际,重点实施四项帮扶举措,改扶贫“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主要措施包括:

1.扶持生产,实现就地致富。针对长期居住在农村,且年龄偏大,有劳动能力和一定生产资料的贫困户,通过引导帮扶,开展种植、养殖等手段,实行就地脱贫致富。?甜柚种植。以甜柚种植为重点,依托等乡(镇)万亩甜柚基地建设,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种植面积达5亩的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采取免费提供苗木、技术培训,对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帮助贷款5万元并提供扶贫贴息等。对区域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安排贫困人口就业的,政府对其产业实施等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油茶种植。对北部山区、赤土等乡镇的种植油茶达5亩以上的贫困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除享受林业部门的奖励外,参照甜柚种植标准另行补助。?优质稻种植。对北部山区缺少土地的贫困户、种植企业,政府帮扶土地流转,发展优质稻种植,对种植50亩以上的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采取免费提供苗木、技术培训,对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帮助贷款5万元并提供扶贫贴息等;对帮扶贫困人员就业的种植企业、农业合作社除除享受林业部门的奖励外,参照甜柚种植标准另行补助。④蔬菜种植。以唐江、龙岭、凤岗、朱坊等乡(镇)为中心区域,鼓励土地集约经营,扶持蔬菜种植100亩以上大户50户,带动10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⑤花卉苗木种植。带动5000贫困人口脱贫,对公共事业所需花卉苗木,政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贫困户中购买苗木,解决种植户的投入和销售压力,实现脱贫目标。⑥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建设“一座南山、十里蓉江、万亩果园”生态旅游长廊、以大山脑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休闲区、以家具体验为主题的商贸旅游、莲花山旅游区、赤土畲族民俗旅游区等五个旅游点的建设,带动5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移民搬迁,洗脚上岸进城。针对那些居住偏僻、交通不便、生产资源缺乏、生产开发无门路的偏远山区和库区农民,实施移民搬迁进城,通过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在重点项目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公租房,为贫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确保“洗脚上岸”进城就业的贫困家庭“搬得出、住得下、过得好”,计划逐步解决1万户共3.6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3.劳务输出,转移剩余劳力。通过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使部分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外出打工或创业,不愿外出的则可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增加贫困家庭收入,解决2.6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一是针对农村“8090后”有一定文化素质又有进城意愿的,定期举办劳务就业培训,转移就业0.9万人;二是针对一些长期在外打工,但有一定劳动技能且愿意回乡创业的,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带动就业0.8万人;三是兼顾强化特殊岗位职业培训,针对工业园区用工需求,举办起重机动车辆驾驶、电焊、焊工、刺绣、保洁、保安等培训班,带动就业0.9万人。

4.政府供养,保障基本生活。主要对象为特殊贫困户(含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员等)。一是加大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条件。加强敬老院硬件建设,扩建增容,将敬老院建设纳入各乡镇社会发展规划,与五保对象日益增加集中供养的需求相适应;整合各类民生政策,抓好五保户、低保户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好村级集中供养点。二是加强供养经费的动态化管理,确保五保对象生活稳定。为确保五保集中供养对象生活稳定,应建立与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五保经费保障体系,财政转移支付的五保供养经费每年进行调整,保障其生活水平稳定在农村一般生活水平。三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支持残疾人员参与就业。鼓励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安排残疾人员就业,政府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保障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正常生活。

(二)存在问题

1.对象识别还不够精确。尽管从6月底开始,该区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扶贫对象识别办法,以及“一申请二评议三公示四审核”的识别程序,采取按收入倒排、公示公告的方式,先后开展了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培训、登记造册、初步录入等环节工作,但从确定的扶贫对象来看,还存在对象识别不够精确的问题。一是按照整户识别贫困人口原则,很难把握家庭整体贫困情况,因而出现扶贫对象不精准的情况。二是对农户收入很难准确统计,存在农户隐瞒部分收入的情况,特别是家庭成员分散就业,很难掌握家庭成员各自收入的变化情况,导致少数已脱贫的农户也纳入了扶贫对象。

2.扶贫成效还不够稳定。一是自身脱贫,致富造血能力较差,会出现一些“扶不起”现象。特别是留守在农村那部分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偏弱的“三偏”贫困人口,思想保守甚至愚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二是遭受自然灾害或各类事故、重大疾病等返贫情况,致使扶贫变成反复扶贫。三是收入来源渠道不稳定。贫困人口普遍无一技术之长,发展产业没有技术支撑,很多投入打了水漂。相当一部分人是靠打临工、卖苦力谋生,收入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返贫。

3.移民搬迁后续发展存在隐患。实施搬迁扶贫进城的这部分农民,原先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无论是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还是生产方式,进城后都很不适应,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磨合。虽然住得更舒服了,但原先生产方式无用武之地,“洗脚上岸”后不知所措,无固定收入来源。特别是贫困户本来就没有积蓄,有的为购房又新欠了一屁股债,不仅没脱贫还加剧了债务负担。加上城里生活成本增加,导致日常生活水平下降,不仅生活保障压力加大了,在新的环境下与左邻右舍也会时常出现冲突,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如果社会管理和帮扶政策跟不上,不仅这部分人的生计难以为继,将会引发新的贫困,甚至会影响当地社会稳定。

4.动态管理还有待加强。还约有3万户10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工作复杂难度也大。一是被调查的贫困人数多,加上脱贫户担心再得不到扶持而隐瞒真实收入,导致调查数据不真实准确;二是工作量大。各乡村人手不足,也缺乏工作经费,不可能像建档立卡时一样每年都集中大批的专人开展调查摸底公示上报。因此,要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必须探索建立切合实际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不走样。

5.扶贫资金缺口较大。2016年,各级政府安排全区的扶贫资金达3320万元,但对于该区的扶贫工作任务来说相距甚远。尽管区财政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有所增加,但从扶贫资金的人均占有量角度来看,扶贫资金依然不足,缺口较大。按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10万计算,农村贫困人口平均占有扶贫资金是332元,与人均扶贫资金占有量的最低标准相差较远。资金短缺仍然是贫困地区的“瓶颈”因素,且短期内难有大的转机。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阶段,在总结经验、巩固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产业扶贫,夯实农民脱贫致富基础。

进一步创新生产扶持方式,用好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引导帮扶,以发展种植、养殖业为主,帮助农户就地脱贫致富。一是通过加大产业开发扶贫资金投入,推进贫困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二是围绕脐橙甜柚、生猪和蔬菜、花生、油茶、优质稻等“两主四特”产业发展,引导贫困农户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加大扶贫资金对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充分发挥各级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农户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

(二)抓后续扶持,巩固搬迁扶贫成果。

一是抓好进城民工就业。通过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区,吸纳部分有条件的贫困人口就业,确保有稳定收入来源。二是抓好公租房建设。在重点项目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公租房,为贫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确保“洗脚上岸”进城就业的贫困家庭“居者有其屋”。三是抓好进城进镇示范点建设。2016年,加快建设3个区级进城进镇进园示范点,争取蓉江桥口示范点安置800户3000人,唐江九驳桥示范点安置100户400人,家具产业园区级示范点安置600户2400人。四是抓好搬迁后续扶持与管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部门协作,为进城农民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公益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同时,加强对移民小区设区管理,为进城农民提供生活帮助、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加快融入和适应城镇生活,让他们在脱贫的基础上能住得安心、生活愉快。

(三)抓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要把提高贫困劳动力技术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作为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转“授其鱼”为“授其渔”,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既可以委托专业培训机构,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实地培训;二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需要什么就培训,培训内容要多元化;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区周边地区对产业工人的技术需求,组织订单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四是创新培训形式,既要由企业组织培训,也可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培训,也可以由农民自己选择培训机构学习,只要取得培训合格证书都可予以经费补贴。

(四)抓典型示范,深化整村推进工程。

在继续巩固村、村整村推进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再选择一个贫困村作为示范点,以优化村庄功能规划、环境卫生整治、土坯房改造、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为主要内容,整合资源,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在帮助当地农民提高收入、稳定脱贫的基础上,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精、气、神,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四、几点建议

(一)坚持因户施策,不断增强扶贫措施的针对性。

扶贫工作是否能出成效,关键在于是否能做到扶“真”贫、扶“准”贫、“对症下药”。要在摸清底数、确保贫困对象真实精准的基础上,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种贫困户类型。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即“扶贫户、扶贫低保户”,根据不同贫困类型,针对其不同贫困成因,因户施策、“量身定做”,制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帮扶措施,通过扶贫搬迁、发展产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方式,助其脱贫;将“低保户、五保户”等农村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贫困对象识别情况单列出来,经民政部门确认后,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兜底保障。

(二)整合各个资源,不断增强扶贫工作合力。

要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凝聚多方力量,整合各类资金,实现多元扶贫、共同扶贫。一是要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依托“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平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做到工作到村、扶持到户、责任到人。要结合帮扶实际,做到定目标、定对象、定责任、定措施、定政策,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帮扶单位要发挥行业和职能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帮扶措施和任务落实。二是要切实抓好专项扶贫。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扶贫搬迁、产业扶贫、雨露计划、以工代赈等重点工程,确保专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三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采取有效措施,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互通,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符合信贷条件的各类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主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四是要充分用好对口支援平台。要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工作政策及中央国家机关、省直机关、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帮扶政策,发挥对口支援单位职能优势,搭建好项目对接、产业承接平台,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单位的技术、信息、人才及改革试点等支持,着力推进一批对口扶贫重点项目建设,解决一批难点节点问题,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6.乡镇茶叶产业状况调研报告 篇六

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茶叶产业状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3:4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茶叶产业状况调研报告乡镇茶叶产业状况调研报告(2)为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合理布局,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向更高标准发展,我办党支部对**乡茶叶产业进行调研,获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乡概况

九龙山北麓的壮乡—**,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地处县境北部,东、北与坝美镇相邻,南与莲城镇、者兔乡相接,西与者太乡毗邻。总面积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15米、最大海拔698米、平均

海拔1306米,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毫米。

全乡辖**、普盆、普龙、叮当、者戛、石尧、同剪、坝庄8个村委会,12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六种民族,共6715户31326人,其中农业人口30969人,少数民族人口28806人,占人口总数的92﹪。

2006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6862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006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1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财政收入3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万元。

“十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十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格局,结合**的乡情,加大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努力把茶叶、八角、甘蔗三大产业建设为全乡的支柱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三个产业已形成规模,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全乡的发展后劲。

二、**乡茶叶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乡茶叶发展历史沿革

据“广南府志”记载:1825年。在**村寨旁,距九龙山四十余公里,其地产茶叶味绝美,说明广南茶叶始于清朝后期。另据《广南县供销合作社志》记载:建国初期,**茶种植面积为1696亩,年产量3万公斤,收入万元。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期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品质优良的**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独具风格,品质以“造型精美、白毫显露、汤色碧绿如玉、清香飘逸、馥郁甘美、叶纯鲜爽”而独领风骚,使**享有“茶叶之乡”的美称。**乡历来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培育成**的支柱产业。

(二)**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

1989年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乡广大人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提出“苦熬不

如苦干”的口号,在全乡掀起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创业的高潮。**人民因地制宜,结合土壤、气候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大以茶叶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大力发展茶叶,以村小组为单位,把全村的荒山、荒坡及部分坡耕地纳入统一规划建设,在全乡124个村小组实施高产茶叶台地建设。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乡现有茶叶面积52000亩,其中规范化种植的有21000亩,有“**白毫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胡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6个品种,年产干茶160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

**从事茶叶加工、收购、销售一条龙的茶农,每年从社会上筹资近400万元,并从广西、广东、浙江、昆明等地引进外资近500万余元到我乡经营茶叶,给我乡的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在全乡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60余个,覆盖全乡124个村小组,如今茶叶加工已全

部实现机械化,茶叶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远销往全国10余个省市。2000年开始建设叮当移民开发区时,为了实现移民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的目标,将茶叶作为主要产业来安排,乡党委、政府引进凯鑫公司参与开发,由公司全额投资建成1500亩高标准茶园,建成年加工干茶200吨的初制所。基地由136户移民分户管理,公司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作技术指导。现基地内茶园已投产,生产道路畅通。目前正在生产区内修建小水窖,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2006年,基地内的移民人均茶叶收入达1300元,户收入高的近万元,低的也有3—4千元,移民区群众人心安定,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公司生产的“源升”牌系列产品销往昆明、上海等地,效益较好。公司除了加工基地的鲜茶外,还收购周边村寨的鲜叶进行加工,并在**、普龙等地建了6个初加工厂。龙头企业的作用开始发挥,为**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乡镇产业结构调整 篇七

三乡镇的古典家具产业无疑是中山古文化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产业人才的集聚度、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的不断挖掘, 使三乡成为“中国古典家具名镇”。其市场经营规模和产品种类, 在国内同类市场中亦首屈一指。

对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视, 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西方人对中国明清家具产生兴趣, 把它的价值提升到与中国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然而, 古典家具从家具产业中细分出来, 还不到20年。1985年后, 港澳台地区出现了收藏明清家具热潮, 古旧家具价格逐渐上涨, 大量港台收藏家涌入内地搜寻明清家具。三乡镇的古典家具产业, 正是被这股热潮所催生, 从古旧家具的贸易和加工开始的。

三乡镇位于中山市南部, 紧邻珠海。20世纪90代初, 有澳门商人为了便于回内地收购古旧家具, 最先在三乡镇古鹤村设了一个中转点。之后, 来自河南、河北、山西、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安徽等地的古旧家具商家也陆续设点, 各朝代、各流派的古旧家具应有尽有, 不少古旧家具供应商还将加工作坊移师到这个具有边贸优势的小村。当时, 三乡镇政府给予政策引导, 实行“放水养鱼”, 提供宽松经营环境和税收政策, 一个绵延数公里、相对松散的古旧家具市场自然而然形成, 并逐渐发展为收购、维修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系统商业规模。

2000年, 这种分散经营的局面终于因为明清古典家具市场的出现而被改变。古旧家具业发展的势头让房地产商看到了商机, 他们投资建设古典家具专业市场。在此之后, 华财古玩城、巨龙古玩城等专业市场也在2003年先后建成, 形成了三乡古典家具市场三足鼎立。20多万平方米的商铺, 吸引了“21世纪明家”、“忠艺堂”、“忠华瑞”等知名品牌店进驻, 甚至还有外国人士, “忠艺堂”的老板就来自英格兰。近800家的古旧家具经营店和3 0 0多家加工作坊, 上万个品种, 每年近10亿的销售额, 均创全国同类市场之最, 三乡镇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古旧家具集散地。

然而, 三乡镇古典家具产业并没有因此走上与国内其它古典家具产地发展模式同质化的道路。在三乡古旧家具业在业界声名鹊起的同时, 澳门以彩漆工艺为主要特色的西式古典家具产业也迅速扩大产业规模, 派生出很多家生产企业, 由于地缘接近, 文化相通, 而澳门的土地资源不足, 先后有数十家西式古典家具的生产企业进驻了三乡, 形成了一个西式古典家具企业集群。三乡的西式古典家具, 走的也是古典路线, 以高超的彩绘工艺生产各种欧式和美式仿古家具, 迅速抢占欧美中高档古典家具市场, 在产业的高峰期年出口额近10亿美元。

近几年, 不少企业把握住国内对西式古典家具的需求从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市场这个机遇, 纷纷在全国的大中城市设旗舰店或与强势采购商组成联盟品牌店。齐家家具有限公司、恒富家具有限公司等, 都是业内的佼佼者, 所创立的“富侯仕”、“点睛大师”、“伊利豪斯”等诸多品牌, 正在为国内中高档家具消费者所熟悉。三乡的西式古典家具企业各自都有很强的设计和生产能力, 在国内知名家具专业展会中获得不少奖项, 如:第二届中国家具“金斧奖”设计大赛“专业组银奖”、第18届广州家具博览会“外观设计优秀奖”、第23届深圳国际家具博览会古典客厅家具系列金奖、第14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客厅家具组银奖等等。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先生这样评价三乡的西式古典家具集群:彩绘工艺国内水平最高。

在市场拓展、集聚的过程中, 三大古典家具市场以及西式彩绘古典家具企业群为三乡的古典家具产业带来了人才、技术、销售的高度聚集, 吸引到省内外中西古典家具和古玩行业精英先后汇集三乡, 一个古典家具、古玩文化圈便形成了。

如果说三乡镇中式古典家具产业的第一次飞跃和西式古典家具的异军突起, 更多是通过民间自发、市场利益驱动来实现的话, 那么, “中国古典家具名镇”这个区域性品牌的打造, 则主要是政府全力推动的结果:

2008年2月, 组建三乡镇古典家具协会。

2008年5月, 中国家具协会、中山市人民政府等11家单位签署了共建“中国古典家具名镇”协议。

2008年11月, 三乡镇被命名为“广东省古典家具专业镇”。

历经20多年的积蓄和发展, 在荣获“广东省古典家具专业镇”的殊荣后, 凭借“中国最大的明清古旧家具集散地”以及“行内知名度很高的欧美古典家具生产企业集群”两大特色, 中国家具协会和中山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3月21日在三乡镇举办了首届中国 (三乡) 古典家具文化节。以文化节的举办为标志, 三乡古典家具产业进入了发展的成熟期, 形成了中式古典家具主攻市场、西式古典家具主打生产的产业格局, “三乡古典家具”作为一个区域性品牌, 开始了从“业界知名”到“社会知名”的嬗变。

然而, 正是在这一年中, 几乎所有的家具企业都遇到了新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肆虐, 企业危机四伏;劳动生产成本和原材料价格飚升, 企业负担沉重。三乡古典家具产业今后的路如何走?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 三乡镇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古典家具包含古旧家具、做旧家具和仿古家具三大类别。三乡的古典家具是从古旧家具起步, 并凭着它确立了在这个细分市场中的地位。然而, 不管是古旧家具还是做旧家具, 都属于稀缺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 民间存留的古旧家具将会越来越少, 价格越来越贵。要解决这个结构性的矛盾, 仿制传统家具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和技术改造, 使之更加适合现代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心理, 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是避免因资源枯竭而造成古典家具市场萎缩的根本出路。巨龙古玩城的“21世纪明家”等一批企业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不断推出明清仿古家具新品, 市场销售持续向好。“忠艺堂”则另辟蹊径, 在微缩古典家具上下功夫, 所推出的微型仿古家具工艺品广受客户和游客的欢迎, 还被中山市旅游局评为2010年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为古典家具产业与旅游产业成功实现对接找到了结合点。

古典家具虽然归属家居用品的范畴, 但好的家具也可以成为艺术品和收藏品, 从这个角度而言, 不管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 一件有文化内涵的家具作品, 其工艺价值要远远超出产品所包含的材料价值本身, 因而, 提升产业文化可以为提升产业效益提供广阔的空间。2010年1月组建三乡古典家具名镇研发中心, 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西式古典家具“富侯仕”、“伊利豪斯”等品牌生产商在这方面的实践无疑是成功的。“富侯仕”的特色在于彩绘, 生产商在巩固传统的家具漆面彩绘基础上, 开创性地在玻璃背面进行玻璃彩绘, 精美的构图与色彩渲染技术, 所制作的欧式仿古家具的仿古效果达到了极致, 并因此获得了发明专利。“伊利豪斯”则在家居艺术饰品方面取得突破, 所开发的上万件艺术饰品作为家具的配套, 大大提升了家具的市场价值。

中式古典家具与西式古典家具尽管在产生的文化背景、造型和工艺两方面、材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但是, 需要互相借鉴的东西却很多, 如果对这两大块资源进行整合, 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化结果。于是, 一个旨在扶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三乡镇古典家具文化产业片区规划》产生了。规划中的文化产业片区位于三乡镇东南端, 用地面积1482公顷。根据规划, 片区将形成“一轴、两心、七片区”的规划结构模式。其中“一轴”为文化产业发展轴——沿广珠公路一线, 南北向穿越规划区全境;“两心”指沿文化发展轴南北两端的两个商贸中心;“七片区”包括综合功能、居住、工业、两个田园风貌和生态林地片区等。可以展望, 三乡镇古典家具产业将进一步与文化、旅游融合, 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8.乡镇产业结构调整 篇八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美国和欧盟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0—0097—07

在生产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进程中,全球产业结构经历着大规模的深刻调整,各国产业分工的格局和发展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机,不断加快产业升级并优化增长方式,大力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服务密集的方向升级。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据有关资料统计,由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8 000亿美元,大体上相当于当时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1]。

一、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变化与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兴起,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全球的生产过程被进一步专业化细分为研发、生产、设计、供应和营销,国际分工也由产业内分工逐渐发展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出效益为目标,将同一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放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或加工。从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分工情况看,美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顶端,具有新产品和高新技术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因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了最有利的地位;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则发挥在应用技术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从事一般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例如,日本虽然电子机械工业发达,但部分软件技术仍要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2]。当然,发达国家间国际产业分工中出现的这种“双重结构”的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一定的动态变化之中,因为美国、日本、欧盟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相互追赶并进行激烈的竞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与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公司推动的国际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使跨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大推进了国际产业转移。有资料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1995年为3 310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1.3万亿美元,达到了30年来的顶峰。但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影响,自2001年起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连年下降,2003年跌至5 600亿美元。从2004年起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回升。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10月16日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9 160亿美元[3],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1.2 万亿美元,2007年又猛增至1.83万亿美元,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新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由2007年的1.83万亿美元减至1.45万亿美元,下降了约21%。其中发达国家吸收外资总额为8 40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7%[4]。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39%,降至1.04万亿美元[5]。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到1.24万亿美元。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17%,达1.5万亿美元,超过危机前三年的平均水平[6]。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密切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外,发达国家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一直随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加快。而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正是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进程中跨国直接投资推动的结果。因而跨国公司是以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推动并扩大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4 年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生产的40%,在全球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和科研开发中,分别有90%、60%、80%和90%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而且,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也大大推进了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大规模向母国之外转移生产制造产业的同时,还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转移或延伸到国外。因此,跨国公司在大力推动国际产业转移、扩大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和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国际产业转移呈现高级化和多元化趋势

在生产国际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逐步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越来越高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50—7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主要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单向转移。而且,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多是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一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60—70年代,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并将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国外大量转移。20世纪90 年代以后,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级化和多元化态势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不仅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和一些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甚至开始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的研发和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工序。国际产业转移已进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高级化和多元化的产业转移共同构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格局。

不仅如此,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日渐多样化,投资方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产业结构转换或资源开发,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掀起的跨国并购浪潮,一方面表明作为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大调整;另一方面也推进了服务业的跨国并购和重组。据有关资料统计,1987—2008年全球并购数量和并购额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全球并购数量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10 145件,交易额达到1.64万亿美元。在1987—2007年的20年间,全球并购数量扩大了8.6倍,交易量扩大了16.8倍[7]。图1反映了1987—2007年的全球并购情况。

从服务业的跨国并购情况看,有资料显示,1987—2008年,服务业仍是跨国并购的主导行业,服务业领域的并购最多,约占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70%(如表1所示)。国际金融危机后期,全球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开始明显增多,增速也高于制造业。2010年,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占到全球总额的1/3[8]。国际产业转移沿着制造业链条向服务业和研发延伸,对服务业投资渐成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也开始超越制造业,在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而包括研发在内的服务外包则与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合意性。服务外包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成为服务业全球分工体系形成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球服务外包总值由2004年的5 00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万亿美元,其中,IT和业务流程外包约为1万亿美元,并且每年仍以30%—40%的速度增长[9]。服务外包之所以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服务资本的独立化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可能性;二是服务外包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3.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鉴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重塑竞争优势和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国际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有数据显示,2011年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7 532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1.5万亿美元)的一半,结束了连续三年下降的态势。这一年的跨国并购额达3 963亿美元,增幅高达57.4%。特别是高技术以及新兴产业成为跨国并购的热点领域之一,以获取和利用技术为特点的产业转移也更加明显。例如,外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并购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和发展迅速的电子、IT、医药制造业等领域。2010年4月,美国临床研究公司(Charles River)以16亿美元收购无锡药明康德,拓展其在全球的契约型研究和药品研制业务,成为中国制药史上最大宗的并购案[10]。

后危机时期发达国家推动的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两个发展特点:一是国际技术双向转移趋势更加明显。在后危机时期,一方面,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逐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大力发展新技术和培育新产业,试图以此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尽快走出危机;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推动下,技术的双向转移、优势互补、相互储存,成为当今世界技术转移的一种趋势。双向技术转移不仅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技术贸易和技术合作,也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技术转移。而且,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和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将转移的范围延伸至技术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环节。二是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焦点。后危机时期,为将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部署。美国、日本和欧盟等都确定了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虽然目前许多新兴产业尚处在科技突破和推广应用的重要阶段,但发达国家间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布局和争夺已日趋激烈。

4.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全球化,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与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相伴而生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变化。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在加快,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也随之加快。有资料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主导产业在世界各国间的转移与传递速度不断加快。纺织业成为世界性产业用了200年;钢铁工业地理格局的改变至少用了70—80年;而二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的一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汽车、家电等,在全球的转移速度已缩短至20—30年;IT产品的全球生产扩散更快,而且彻底改变了产业的地理布局和产业转移的路径[11]。因此,毋庸置疑,主导产业的加速转移直接促进了全球产业结构和产业格局的调整与变化。

二、美国和欧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美国和欧盟既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的主要推动者,又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凭借其核心技术优势在全球占领产业结构价值链的高端,构建了一个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引领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进入21世纪后,欧盟明显加快了产业政策制定的步伐,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十多年来,在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欧盟的产业政策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支持研发与创新,支持制造业结构调整并开辟国际市场,关注能源、环境政策对竞争力的影响等。

1.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

有资料显示,与美国产业政策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相关联,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美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到1980年仅为2.5%(20世纪初期为28%左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到1980年为33.5%(20世纪初期为53%左右);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一直呈上升趋势,1980年达到64%(20世纪初期仅为19%)。在这一时期的第三产业中,信息业已占50%以上。借助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美国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调整。到1997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下降到1.7%,第二产业降至22.5%,而第三产业则上升到76.5%[2]。

到20世纪80年代初,鉴于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竞争力的下降,里根总统于1983年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一年半后提出了一个题为《全球竞争:新的现实》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面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步步紧逼,美国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重新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与追赶者拉开距离,从而能够保持并扩大美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既包括三次产业和工业内部的结构,也包括地区经济结构和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变革。通过这次结构调整,不仅汽车和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得以加快,而且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更新与改造。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了美国的产业结构,使各主要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为巩固美国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间的竞争转为以各国经济实力竞争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为适应这一重大变化,美国及时调整了其国家战略。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为了实现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仍然将继续发展高技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使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提高美国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为重振美国经济铺平道路。这一时期,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为: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继续迅速发展;工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化。

进入21世纪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制造业大量外移造成的国内“产业空心化”日益明显。特别是奥巴马就任总统初期,作为制造业代表的美国汽车制造产业就因金融风暴而陷入困境。美国投入巨资来挽救汽车产业,并主导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这一举措使得曾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美国汽车业3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2011年在美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高达14%、11%和26%[12]。汽车业已成为美国制造业回暖的一个明显标志。自2011年起,美国制造业进入了上升期,美国制造技术协会(AMT) 秘书长伍兹表示,“美国制造技术订单(USMTO)数据达到了近10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制造业引领美国开启了复苏的2012年”。美国制造业回暖得益于奥巴马政府直接干预制造业转型、推进税务改革、推出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帮助美国企业争夺出口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出口融资等激励措施。2010年3月,奥巴马正式提出“国家出口倡议”并成立总统出口委员会。这项被称为“出口倍增计划”的重大经济政策,为振兴美国制造业提供了巨大推动力。2012年2月,奥巴马政府重申要在2015年前把美国的出口提高1倍,同时大力吸引美国跨国公司重返美国设厂[13]。

2.欧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动

在欧盟东扩之前,原15个老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一般都在2%左右;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一般在20%—30%之间;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平均为70%左右,有的国家甚至更高。欧盟的这种产业结构明显反映了发达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特征。而经过两次扩张后,欧盟新老成员国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日益显现。特别是欧盟在2004年的扩张属于异质性扩张,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等10个国家“入盟”,其中,前8个国家为经济转轨国家。此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又于2007年加入欧盟。这两次东扩使欧盟成员国达到了27个。27个新老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虽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但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一是新成员国的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二是新成员国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普遍高于老成员国。但与老成员国相比,新成员国存在着技术设备落后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不利因素。三是虽然新成员国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略低于老成员国,但贸易、运输和通讯服务业的比重都高于老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在金融服务领域,与老成员国相比,新成员国的金融业相对不发达。在公共管理和教育服务领域,绝大多数新成员国的比重也低于老成员国和欧盟的平均水平。

虽然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的差异不利于甚至会阻碍欧盟一体化进程,但成员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不仅是因为欧盟老成员国都是发达国家,在欧盟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还因为新成员国“入盟”后迅速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为产业整合奠定了基础。新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降低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二是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全面超过老成员国,尤其是第三产业中新成员国的贸易、交通和通讯业发展最为迅猛。新成员国在各服务业领域均实现了持续增长。这些趋势说明,欧盟新成员国正向欧盟内部产业结构趋同的目标迈进。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进程中制造业的大量外移,导致欧盟实体经济的“空心化”现象日益明显,欧盟成员中西班牙、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去工业化”尤为严重。“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欧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各国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996—2007年,欧盟失去了280万个就业岗位,欧盟长期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进入21世纪后,欧盟特别注重发挥技术、知识和创新活动对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将产业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提高欧盟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各成员国制造业的协调发展。为此,欧盟委员会专门提出了新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目标,力图通过改善制造业的政策环境,促进欧盟国家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欧盟委员会将制造业不同领域的产业政策均统一在提高竞争力的框架下,以便加强各领域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使这些政策能够在促进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欧盟委员会还通过对欧盟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估,认为纺织、皮革、家具 、制鞋、制陶、印刷、汽车、造船、钢铁以及部分食品行业都面临着结构调整问题,并将解决这些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列入2007—2013年的结构调整计划。特别是对机床工业,为达到欧盟2020年的战略目标,建立一个欧洲知识型加竞争力并不断发展的制造业,欧盟致力于调整和发展机床工业这一主要行业。自2008年底推行“欧洲恢复计划”以来,欧洲机床工业合作委员会就一直积极在国企和私企中推行总额为120亿欧元的“未来工厂”计划。而且,欧洲机床工业合作委员会将创新作为机床工业走出危机和维持一个强大的欧洲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认为创新和知识是引领机床工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此外,信息通信产业是欧盟经济中快速增长的产业,也是工业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信息产业领域,欧盟早在2000年就发布了“数字欧洲计划”,2009年又开展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2010年提出了“欧盟数字战略行动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使欧盟信息产业在世界的信息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使其不断扩大全球市场,拥有世界信息产业市场约30%的份额。欧盟注重营造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宏观环境,支持并引导信息通信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欧盟信息通信产业政策和产业调整,一是强调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鼓励欧盟内部竞争并与美日展开竞争,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关注世界新兴市场发展,开放和扩大信息通信业的欧盟内部市场和国际市场;三是鼓励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满足市场的迅速发展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四是注重协调欧盟成员国的有关政策,体现欧盟整体利益。

三、总结性评论

第一,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不同于以汽车和建筑业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其特点是以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各不相同。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凭借各自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来调整产业结构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国际产业转移与美国和欧盟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二,国际产业转移进程中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还呈现另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美国和欧盟开始向实体经济回归。经过多年的“去工业化”,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国家已基本步入后工业化社会。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消费、轻生产、重虚拟经济、轻实体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生产布局,使产业向外包方向发展,致使“产业空心化”现象进一步加剧。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再次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把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提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的可持续增长模式,发出了“再工业化”和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欧盟也提出了以促进创新为重点、提升“再工业化”进程的方向与目标。

当然,在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迅猛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外迁工业的整体回归已无可能也无必要。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寻找新的突破点,并以此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是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有学者也指出,“再工业化”是再造一个新的实体,是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形态的崛起;是在继续强化传统产业既有优势的同时,努力在新兴技术产业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在全球化大潮已不可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西方“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任重道远[13]。

参考文献:

[1] 宋泓.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N].经济日报,2004—06—19.

[2] 沈志渔,罗仲伟,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组织调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王德生.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增长[EB/ OL].上海情报服务平台,www.istis.sh.cn 2006—11—21.

[4] 刘国远,杨伶.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今年继续下降但中长期前景光明[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20/.

[5] 郑兴,杜琳.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39% FDI回升道路漫长[N].人民日报,2010—01—23.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jjj/2010—01—23/.

[6] 宋斌.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长17%[N].光明日报,2012—01—31.

[7] 魏磊.全球跨国并购形势分析及中国对策[EB/ OL].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http://www.acs.gov.cn/sites/aqzn/,2010—01—22.

[8] 王超.跨国投资投向服务业明显增多 高端产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EB/ OL].新华网,2011—06—18.

[9] 冯梅.全球产业转移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水平[J].管理世界,2009,(5):172.

[10] 蔡敏,朱青.国际产业转移盯上东道国 日企靠中国内需赚钱[N].经济日报,2011—01—13.

[11] 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6,(4):24.

[12] 张伟.美国经济谋划全新布局 出台激励举措主导结构调整[N].经济日报,2012—03—20.

[13] 魏民.世界经济步入大转型[EB/ OL].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gj/gjsdfx/201202/t2012—02—27.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USA and EU



GUO Lian—cheng, XU Ya—wen, WANG Xin 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raduate School,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connec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etween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s enhanced.The global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s well as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deepe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country's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glob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restructuring.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which are accompan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ccelerat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advancement of the industrial pattern.The paper analyzes the alter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examines th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USA and EU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This paper assumes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USA and EU is reciprocal.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USA and EU



上一篇:第八季青年大学习心得下一篇:草莓世界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