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共11篇)
1.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一
国企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若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不断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和生产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财务风险势必存在经营活动中,这也是市场活动所不能避免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必然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财务有一定影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国企发展的首要内容,本文是对国企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以及防范措施进行了解析,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以资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面对自身的不同财务风险,为防止和控制风险事故的发生而事先准备的举措和方案。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时刻存在,而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要参照自身发展情况,运用合理的措施和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整顿,从而减弱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在国企的财务风险管理中,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稳步持续的运转是主要的内容。伴随现代化企业制度在国企中的扩大实行,财务管理也逐渐成为国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所以,做好国企财务管理的防范工作十分必要。
一、解析国企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国企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很长时间以来,倍受国家政府接济的国有性质的企业都缺乏对风险意识的认知,以为在国家的大保护伞下,就可以绿树长青,由此导致一些国有企业债务过于繁重,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二)国企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应该完善
国企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风险控制制度。而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活动都没有踪迹可循,对企业财务运营也造成很大影响。
(三)国企财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风险产生的主导因素是人,而国企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也是人。国企财务的系统运转主要是通过人的身体力行来实行,所以,国企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财务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普遍不合格,尤其是在如何应对财务风险方面的能力。
(四)财务管理主体和责任制不够明确
当前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主体和财务责任制模糊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国有财务存在风险的主要因素。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制不清,导致问责制度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和贯彻,使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国企在改革过程中,不仅在企业形态上出现偏差,在企业的分立或合并上也存在大量问题,以上问题的出现使国企的债权债务解决难度增大,也增加了国企财务运营的风险。
二、国有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健全国企财产风险控制制度
在国企中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控制制度,是国企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健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时,要严格按照国企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严格遵照层级要求健全财务收支的审核和审批制度,明确责任制度。与此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要求各部门明确好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义务、作用和应当承担的责任,赋予对应的职责和义务;另外,要构建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有明确的规范文件,使规章制度完美运行,并且形成系统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二)强化管理,减少国企负债压力
首先,要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淘汰不发挥自身价值的财务人员,以此减轻国企负担,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降低国企债务压力,改善国企现状,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其次,要做好企业资产辅助范围的界定和划分,要以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为主旨,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全面发展国有企业的辅助活动,扩大企业的新鲜血液,确定好企业的辅助资产,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债务压力。最后,要合理安排主辅资产,做好经济型补偿,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确保分离资产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最大程度的减弱债务压力,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完美规划。
(三)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主体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国企财务管理主体与责任制不明的状况,在进行国企财务风险管理时,首先要把国企的财务管理主体问题解决,明确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实现企业法人的财产权资本化与条理性。与此同时,要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的多元化,明细企业的管理方法,划分好企业上下级别的区别,在实现利益关系的同时起到约束和推动作用,从而规避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风险问题,其次,在进行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时,企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其债务进行审查,确保债务责任制,还可以结合多种方式,譬如:债务转化、债务重组或协商的形式来缓解债务带来的压力,为防止债务责任的推卸,要妥善处理好企业员工的债务问题,针对企业上下欠的各项债务都要进行及时清理,整理好入账记录,制定出适合国企的债务管理规范制度。
(四)提高职业素质,树立风险意识
伴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进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在国企中,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国企在高收益的同时也时刻存在高风险,假设国企在财务决策和运营过程中发生问题,就会使企业有财务风险,所以,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心存财务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国企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财务的管理制度,尽最大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错误和失误,还要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系统,保障信息的流畅性,增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预测。
三、结语
我国国有企业要重新全面的认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熟知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合理调节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提高国有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从而提升国企的综合竞争力。并且还要做好资金规划和使用,严格参考财务管理的各个步骤,对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收益风险拟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增强国企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国有企业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淑聪.浅析国企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
[2]陈旭玲.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5)
[3]张志阳.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4(28)
[4]靳轲.浅谈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7)
2.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二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1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形成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资、投资和再分配环节,企业的财务风险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1筹资风险
企业资金的来源可分为自有资金和负债,通常情况下,由于债务的利息率比股票的利息率低,权益资本成本会高于债务资本成本,且负债具有抵税效应,因而负债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但是负债过多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债权比可以反映企业财务财务风险程度,债权比越大,企业的负债资金占所有资金比重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反之,风险减小,企业的收益也会随之减小。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债权比,取决于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与筹资的环境,同时也与领导者的素质有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的因素在债权比和收益之间进行抉择。
1.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较大的项目一般情况下回收周期也相对较长,时间跨度过大以及大额资金的投入增加了企业面临的风险,但与此同时这类项目的收益也相对较高, 企业必须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1.3企业运营风险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以制造业为例,企业要生产产品,就必须购买相应的原料、厂房、设备,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有一定的时间差,规模效应可以减少单位成本,但是如果决策失误导致产品滞销,那么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将会非常大,因此经营者的决策显得至关重要。
1.4利润分配风险
企业的利润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主要用于企业的再投资,进入了企业资金的再次循环,分配股息是指将利润分配给企业股东,留存收益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增加收入的来源。如果企业利润分配不合理, 有可能会出现快速发展期的企业因留存收益较少而无法发展,或者由于股息分配过少导致企业股价下跌带来危机。
2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决策以及一些预警和监控措施进行防范,而不可能完全消灭。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警、 识别和化解财务风险,是每个追求发展的企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1提高企业信息搜集能力
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些环境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行业环境、国家政策都是随时变化的,虽然现今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大大提高,但是信息不对称性依然严重,这些不同的信息分散在整个社会当中,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企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科学的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不仅仅是对于项目是否投资的决策,还包括投资的时间、期限、规模、资金的来源以及与合作企业的关系等很多方面,应分析不同因素对项目的效益和风险的影响,同时结合企业所搜集到的信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由各方面专家、学者以及领导者对于信息进行科学分析,选出最优方案,提高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合适比例。债务可以为企业带来抵税效应,但是财务杠杆的作用使得负债增加时企业的风险也会加大。企业在负债时一定要全面衡量投资收益和负债利息,保持盈利或持平,同时这个比例还与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管理者自身有关。
2.4强化内审制度
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增强其识别风险的能力,使员工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预防和改善。建立健全内审制度,为良好的内部控制提供条件, 为企业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保证。
2.5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不是突然发生的,必然有时间上的积累过程,如果企业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改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为此,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能够搜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财务信息,还应当将一些敏感性和可信度高的指标纳入风险预警系统,定期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查,责任落实到人。
2.6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
3.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三
关键词:财务风险;种类;成因;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概述
若要全面彻底地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首先就要对财务风险的定义与种类有一个相当明晰的认识与理解。
(一)财务风险概述
从广义上来讲,财务风险指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中,会受到一些无法预测、难以控制的因素(内外环境)的作用,导致了其在一定的范围与时期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完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要求,继而有可能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从狭义来看,财务风险即企业用货币形式(资金)偿还即将或已经到期的债务的不确定性。从这一方面来讲,财务风险依然是未知的,无法预测。在本文中,主要阐述的是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广义方面。
(二)财务风险的种类
企业财务活动在具体的内容上存在着广泛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的这些特性导致了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性质与程度都不同,对于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也就截然不同。因此,要根据一定的条件对企业财务的风险进行科学分类,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让企业对风险一目了然,同时也有助其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的提高。本文根据风险的来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两种大类: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
1.内部风险
(1)投资风险
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往往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分析,这样对于未来的规划有着一个指向的作用。但是,某些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往往进行了错误的可行性研究,有的甚至在投资之后遇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无法预测的危机,导致了自身投资的项目没有收到预期的报酬,实际报酬也许还无法抵消自身当初的投资,从而造成了企业亏损的风险。
(2)筹资风险
大部分企业经常开展筹资活动,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而筹资的来源主要有股东的投资和举借外债。当前来看,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属于负债筹资,当到了合同约定的时间,企业就得偿还本金以及付给债权人利息,如果能力达不到,无法偿还,就有可能被债权人控告其违约,最严重的后果便是破产倒闭,从此一蹶不振。
(3)分配收益风险
分配收益风险指的是在进行所获的利益分配后,对于以后的管理和经营造成的不确定性。企业要进行扩大化投资生产,它的资金来源之一便是留存收益,如果对其分配不当,企业就不得不不断从外部吸取资金进行内部的扩张,从而加重了企业的财务承受风险。
(4)资金流动风险
如果企业不能以低于收益率的成本筹集资金或者不能以合适的价格变现,那么极易导致资金流动性的风险,产生财务危机。
2.外部风险
(1)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顾名思义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且是只能由国家出面专门制定,谁也无从知晓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出台什么类型的政策。作为企业,没有理由拒绝与反抗国家的法律,只有无条件依从与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其中与企业有关的,或许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机遇,但有时候更是一种可怕的挑战与威胁。
(2)自然环境
众所周知,自然环境不仅复杂而且多变,早上起来也许感觉是晴天,但中午忽然就下起了暴雨。它的复杂多变,可能会促进企业不断地发展,但也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灾难。天灾人祸袭来的时候,人总是渺小而微不足道。
(3)外汇
随着与国际接轨越来越频繁,外汇也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一种资金方式。外汇风险是指某些原因导致了本国的货币与外币之间发生了汇率的变动,引发了外汇的实际价值不断波动,极有可能造成企业损失,也叫做汇率风险。当前,我国的币种在不断升值当中,导致了企业应收取的外币却发生了严重的贬值,明显给企业带来了汇率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企业无法躲避,只有充分地认识它,了解它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内部原因
1.企业自身有着过多复杂的财务活动
(1)在筹资的安排上不合理
从当前来看,我国有以下几种筹资方式: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以及商业的信用等。这几种方式是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在使用的,但是当他们自身所持有的资金和从外借贷的资金之间出现了比例失调,那么就容易导致资金结构不合理,极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2)项目在投资决策上出现失误
企业在项目投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是一旦项目的决策出现失误,投入的大量资金有可能就无法收回;此外,市场的需求随时在发生变化,若是投资期间市场需求的变化让企业无法接受,那么企业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就可能严重不达标,从而致使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降低。
2.资金流动性不灵活
(1)企业资产的质量
企业资产的质量是指企业将非货币资源转化为货币资源的能力,即变现能力。若变现能力强,则流动性就灵活;反之,变现能力弱则流动性就不灵活或很差。
(2)企业的营运能力
企业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所具有的周转速度的快慢程度,可以用以下三个指标来表示: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和流动的资金周转率。如果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过时,那么市场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会减少,而企业的存货大量地堆积,产品的应收货款比重越来越大,实际上却一直在亏损,这就导致了企业所具有的流动资产严重不足,支付能力也下降,更不用说扩大化生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3.不明的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一直都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内部之间的一条关系链,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在这条关系链上并不明确。他们在使用和管理资金,以及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往往出现一些权责不明、管理不给力等现象,导致资金的使用率不高,资金流失得也很厉害,因此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二)外部原因
外部风险产生,主要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外部自然环境变幻莫测,企业对此无能为力;而政治经济方面,企业也往往无法预见它们的复杂与多变。所以,这些不确定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对于一些企业而言是致命的,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
(一)健全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
一种健全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对于财务风险控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事前控制:企业进行新的方案设计与制定时,要充分地结合市场环境,参考实际情况的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方案。这个方案要保证它的可行性,并且要选择一种适当的筹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
(2)事中控制: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时候,要建立一种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其中以财务会计的信息资料作为机制的基础,进行计算、统计、分析与监控,设立合理而恰当的预警指标,并随时对这些变化进行观察记录,起到实时监控与预测警示的作用。
(3)事后控制:如果企业不幸遭遇了财务风险,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及时寻找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还要根据这次风险进行评估和总结,吸取教训,避免同种类型的风险再次降临。
(二)多元化经营,适当分散风险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风险过大的项目,为了能够以最小的风险投资这个项目,企业之间可以选择共同合作,通过合资的方式来经營这个项目,分散财务的风险,以求共同获益。一旦出现了风险,也可以一起承担,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另外,企业需要多元化的生产经营,避免单一的产品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需求骤减,从而无利可图,亏本过大。
(三)资金流动性要得到保障
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要得到合理的保障,必须持有最佳的现金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企业的继续发展。当前,企业主要通过随机模型、概率模型等数学知识来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量,以使资金拥有合理的流动性。
(四)理清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贯穿在整个财务活动中,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都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基于此,企业必须要明确各个部门、职工之间在财务方面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通过相互牵制的方式划分他们的职能,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各司其职、权责分明,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管理效率。除了对他们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外,还应该加强他们认识风险、分析风险以及防范风险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风险发生前有所察觉,在发生之后能够及时全力以赴去处理和解决。
四、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依然是当前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改进防范措施,才能提升企业的效益,从而降低企业财务的风险。这条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人进行探索与创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蒙晓雅.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J].经济视角,2012,(3):38-39,37.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1.17.
[2]吴飞.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187-187.
[4]王颖,延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0):33-35.
4.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论文 篇四
财务风险不仅给企业带来危害,也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造成极大的危害。
本文从分析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防范;措施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稳步推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变得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必然会引发财务危机。
为了避免企业遭受财务风险引起的危机甚至破产,有必要从财务风险的源头防范。
20世纪后期美国学者莫布雷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从此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对风险管理系统性的研究。
我国的经济专家及学者们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对财务风险的研究。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企业更加了解财务风险的产生机制,更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第二,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发展。
2.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风险也随着发生转变,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第一,筹资风险较大,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释放,筹资方式与渠道相比以往变得多种多样,其中金融渠道占主导地位,增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第二,投资风险比较大,投资环节是资金运动的第二个点,对企业的收益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受到经济形势影响较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对我国国内的产品市场产生冲击,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加长了投资回报期限,财务风险加大;此外,企业投资不同的资产项目所承担的风险与所获得的收益也有所不同。
第三,资本营运和资金管理风险较大,国内优势企业和国外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市场以获取竞争优势,竞相采用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实施外部扩张,在此过程中由于股权稀释性和资金流动性原因出现了支付风险。
3.当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当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第一,企业不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无法脱离大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等;政府作用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较为明显,作用要大于市场作用。
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税率,减少政府支出,企业的收益就会减少,经营风险增加。
第二,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缺乏或形同虚设。
由于企业的自身规模限制和领导者管理意识的影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甚至形同虚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不到监督控制的作用。
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企业的经营活动一旦出现失误,面临的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造成企业的破产。
第三,企业的资金运动环节的不合理配置。
5.油库建设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五
江苏工业学院
油库建设事故风险分析研究
2010届
学生:
蔡巍巍
学号:06438319 学院: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环工062 题目:油库建设事故风险分析研究
类别:科研报告 校内指导老师:
邵敏
专业职务技术:
2010年1月14日星期四
油库建设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环境风险评价(ERA)是指对某一建设项目对建设区域诱发的灾害对人体健康、区域经济发展、工程设施以及区域生态系统等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识别度量和管理。由于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环境风险评价在技术和评价模式上具有不确定性。油库由于储存物质易燃、易爆、易挥发扩散等特性, 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且一旦发生, 无论是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还是在对环境的破坏力度上, 危害都很大,因此油库建设必须进行火灾爆炸环境风险评价。故障树分析法是分析复杂、大型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工具[1]。通过油库火灾爆炸的故障树分析, 可识别系统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应用故障树法对南京摄山油库汽油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并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为油库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油库安全运行管理
1.本项目的储罐虽然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但由于油品储量非常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建议按照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2.跑油是本项目发生最频繁的事故,生产运行中应采取以下必要措施防止储罐跑油。
3.储罐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腐蚀、泄漏、变形等,这些隐患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储罐安全状况恶化,甚至可能酿成严重事故。定期进行内外部检查是油库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4.按照《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规定对锅炉定期进行检验,在生产运行中加强对锅炉水位、汽压和燃烧情况的监视和控制。5.自然灾害的防止
防汛、防洪、防台风。每年雨季到来之前,要对油罐及防火堤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疏通加固排水沟道。遇有紧急情况时,空油罐和空容量大的油罐要进行注水;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对接地系统进行一次检测,发现有不合格现象进行整改,且接地线无松动、无锈蚀现象;从罐壁接地卡直接引入地的引下线,要检查螺栓与连接件的表面有无松脱锈蚀现象,如有应及时擦拭紧固;每年检查1次外浮顶罐的浮盘和罐体之间的电位连接装置是否完好,软铜导线有无断裂和缠绕;地面或地下施工时,要加强对接地极的监护,如可能影响接地时,要进行检查测定;遇有雷雨天气时,暂停油品的收发作业。遇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上罐作业;动火是引发油库火灾、爆炸的主要点火源。动火作业应严格办理《动火许可证》手续,认真做好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工作,做好隔离置换,严格进行施工前的气体分析确认和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并且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事故例子
1.发地是个小型油库,附近3000余居民被疏散
东莞市虎门镇新湾发生一起爆炸事件,新湾渔港附近一个小山坡上的几个油罐中有两个起火并爆炸。爆炸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消防部门抢救,并疏散现场几百米远处的3000余居民。昨晚8时左右,爆炸引起的大火被控制。据了解,有一人在此次事件中死亡 事故概况
2.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东(营)黄(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3.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对于重大或不可接受的风险(主要是物料严重泄漏、火灾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害等),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建立应急反应体系,当事件一旦发生时可迅速加以控制,使危害和损失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作为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组织机构应制定应急计划,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应急组织、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应急通讯联络、应急监测、应急安全保卫、应急撤离措施、应急救援、应急状态终止、事故后果评价、应急报告等。防范的具体措施
1.安装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对混合气的浓度进行监测, 一旦接近危险极限即行报警[4], 可控制油气达爆炸极限。
2.加强安全管理, 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 严守纪律, 防止危险区有违章动火。3.减少铁制器具的撞击与摩擦。
4.处于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设备设施的设计,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在平时工作中, 应注重电气设备的管理维护, 使之安全运行。
5.制定和完善油库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方案, 并有计划的组织员工进行演练, 使之熟练掌握。
强化辖区化工企业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目前,化工企业已逐步成为大榭开发区的支柱产业,其上交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近85%。但是,如果缺乏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保障其生产、经营的消防安全,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进一步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化工企业和个体业主消防法制观念。结合消防宣传“六进”的深入开展,大榭消防大队和派出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深入辖区内重点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常识,大力推进辖区化工企业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经营业主依法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经营,定期对单位消防责任人、消防管理人进行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增强单位消防责任主体意识,提高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大化工企业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力度,强化消防工作源头性管理。无论是进区新建的单位,还是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消防部门首先要与规划、建设等部门联系,将其消防工作有关法规要求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立项发证许可的前置内容之一,公安消防监督人员做到超前监督,超前防范。其次,对单位报审的施工项目,公安消防机构应依法严格消防审核,对未报审的相关单位,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举报等形式,及时督促报审,坚决杜绝漏报漏审现象。再次,加强对已审核在建化工企业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和消防验收工作,坚决纠正单位擅自变更工程设计消防审核违法行为,认真做好事后监督,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而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三)是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和联合整治力度,确保化工生产和危化品经营依法有序进行。保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安全经营、贮存、使用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重要方面。消防大队和各有关部门要将此作为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细、抓实。要加强平时消防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消防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消防大队要联合安监、工商、质监、环保等职能部门,对化工企业和危化品经营场所开展不定期联合执法检查,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火灾隐患进行重点整治,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照经营和假冒伪劣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非法销售行为。
(四)是进一步加大消防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维护消防法律的严肃性。消防大队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要及时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并督促隐患单位落实安全措施。对逾期不改正的,经复查后,要依照法律相关条文和法定程序,坚决予以查处,追究法律责任。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单位要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对确实无法整改又无法停产停业的隐患单位,报请政府研究确定整改期限、整改责任和防范措施。
6.工程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六
摘要:工程等价审计存在着一些风险,都可能引起审计失误,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显著的审计风险。只有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防范措施来规范工程造价审计才能保证建设项目造价的合理性。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工程造价审计在建设项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有效的监控手段。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通长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完成,遵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锁花费的相关费用开展监督与审核工作。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同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野决定了我国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也更加重视,近年来推行了许多措施来增进我国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并卓有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工程造价审计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工程造价审计中的主要风险
1、内部协调风险
内部协调主要包括了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的核实选取和协调。当审计人员判断能力存在问题,可能出现工程审计偏差的发生 
2、外部协调风险
外部协调主要发生在业务关系协调中国,包括了监管部门同相关责任部门相关工作的协调。最常见的审计风险通常是因为造价咨询单位的监管部门不同造成的,各个部门间都存在着自身权利范围,使得审计工作的参考资料存在差异。此外,不同的审计人员对核算方式和内容的理解也有所差异,从而产生了审计结果的差异,进而带来了审计风险。
二、造成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原因
1、项目施工环节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项目自身实施中存在的发杂性、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的认为因素或自然环境的影响。此外,建筑材料价格的随着市场波动、法规的变化,等因素,都会为审计人员的造价审计带来更多的挑战。
2、审计队伍的专业性不足
对于基层审计部门来说,专业的审计人员还比较缺乏,常常是边干边学,当出现各专业中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审计人员无法及时、合理的做出抉择,这类缺乏专业队伍的审计部门很容易产生审计风险。还存在着少数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当遇到审计中的问题时,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是知情不报,这都会给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造成极大的风险。
3、建设与施工双方的主观意愿造成的影响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建设方和施工方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差异,因此面对造价评估时,往往会失去客观性,这样也可能对审计工作造成一定的风险。此外由于建设方造价评估,施工方收费,也出现了一些双方相关人员徇私舞弊现象,都造成了痕迹工作的风险。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结算依据,掌握计价方式及费用组成
工程结算的依据主要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合同、工程竣工图纸、双方确认的索赔和现场签证、招投标文件及可以作为结算依据的其他资料。工程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对结算依据中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及相关费用组成有充分的了解。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及规费和税金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项目费应分别依据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和金额计算。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的索赔事项及现场签证的金额计算,规费和税金按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 
2、制定和完善工程造价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审计情况来看,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就造成了在造价审计方面的行政诉讼案件时有发生。所以及时的制定和更新适合我国目前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工程造价审计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尤其是应该明确工程造价审计法规在《合同法》中的重要地位。
3、增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工程在家审核是一项有着明确目的性的工作,其最终目的是提交出审计报告,工程造价审计报告的整体水平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能力息息相关。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项目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因此,对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者来说,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能力,积累经验,同时要了解经济、法律、风险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完善自身的技能,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估计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者参加全国性的造价及相关岗位技能培训和考试,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从根本上降低审计工作存在的风险。
4、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入到工程造价审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与其它审计工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风险。组织工程造价审计活动时,必须重视内控制度的评估、风险的测试以及各个环节的监管控制。此外,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审计工作者必须保持警惕,尽可能的降低或规避审计风险。
5、深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实现审计重心前移控制
审计组织机构的审计人员,应提前做好审计深入工作,这项工作要贯穿于项目从立项、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对建设单位投资的项目展开深入调查或分析,并严格执行审计标准与审计制度。在审计实务处理过程中勇当确保稳妥,充分发挥职业判断能力,保证审计效率与质量。如某项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增加了装饰工程,到工程审计时才发觉在招标文件、合同及双方的协议中都没有合理界定增加的装饰工程的取费标准和范畴,施工方认为所有增加的装饰工程都应该按装饰工程确定费用标准和范畴,而建设方则坚持只有建筑工程计价表中没有的项目才能按装饰工程取费,这种矛盾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审计风险的形成。由此可见,招标文件、合同及协议的严格审核、确保其真实完整是必须的,审计人员应从源头遏制各种矛盾的产生,并未后续的施工、验收及审计提供真实、充分的指导依据。
6、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控制与协调工作 首先,制定和规划工程造价审计方案时必须量力而行,工程造价审计方案要和工程造价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此外,审计队伍的构件时,应该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人才的组合与互补,主审人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最后,审计工作者在审计工作中应该加强同被审计部门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者的沟通合作,尽可能的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施工方达成一致,从而有效的降低审计中存在的风险
7、不断完善审计内部主体运行管理机制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单纯的审计行为无法规避审计风险。此因,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同时应不断完善审计主体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于工程造价审计全过程,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审计风险测试、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理体系,时刻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及时发现审计风险,迅速高效化解审计风险。
7.高校财务风险类型及防范措施 篇七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措施
一、高校财务风险类型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而带来的多种不确定性,以及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目前,我们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有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一)投资风险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扩大招生规模,各高校竞相进行新校区建设,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实验设备、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资。如果高校超过自身资金承受能力盲目投资,投资于无利甚至重复的项目,就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造成资金损失,给高校带来投资风险。
(二)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带来的风险。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学条件与高校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扩张后基本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各高校纷纷向银行举债,通过负债来筹得资金。如果对贷款的风险意识不强,对贷款的论证不充分,多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将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筹资风险。
(三)财务管理风险
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有预算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资源浪费风险。预算风险指预算设计不合理或预算执行不到位等带来的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是指机构设置不合理、财务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预见外部环境变化并做出应变等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资源浪费风险是指资源的浪费现象,如资产重复购置、资产闲置、资产提前报废、修理费用居高不下、公物私用、职务消费等。
二、影响因素
(一)投资风险形成原因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高校领导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没有考虑财务风险,或虽然考虑了财务风险,却不能识别各类风险,或即使识别了部分风险,也没有进行风险防范,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自身定位过高,盲目发展。在高校发展中,很多高校将自己的定位定得过高,盲目进行学校面积的扩张和设备设施的购置,追求“高大上”的新校区建设,盲目扩大招生,严重偏离了教育为本的正常轨道,没有将学校发展与提高教学水平结合在一起,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与提高教学水平无关的项目中,投资效益低下,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财务风险随之增加。
(二)筹资风险形成原因
为解决高校建设与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间的资金缺口问题,向银行贷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具有非盈利性,政府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因而比较容易取得贷款。正因如此,部分高校在贷款前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价,没有考虑资金效益和还款能力,盲目贷款,存在贷款比例过高、贷款期限过短等现象,因需支付过高的贷款利息或偿还本金而导致资金短缺,带来财务风险。
(三)财务管理风险形成原因
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一些高校没有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约束其财务活动,或虽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却没有得到落实和执行,对各项经济责任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导致某些领导或重要职能部门滥用职权,出现公款私用、商业贿赂等现象,造成大量资产流失,影响财务管理效率。
预算管理缺失或执行不力。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发展,对其长期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没有编制长远的财务预算,或编制不切实际的“赤字预算”,使得高校在扩张过程中盲目贷款,导致债台高筑,财务风险巨大。也有一些高校注重预算的编制,却不注重预算的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支出预算控制不力,内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随意改变预算,导致财务困难。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建立规章制度和办法时,没有成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为参考,仅能制定一些简单或临时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不能及时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规章制度和办法存在漏洞,操作不便,经常落不到实处,导致财务人员多数情况下只关注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签字手续的完整性,而不去评价和分析资金的管理,资金安全风险较大。
监督和监控机制不健全。许多高校都没有专门的监督制度,而是“碎片化”的存在于其他制度中,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一些重要部门的工作缺乏指导和监督,管理人员责任划分不明确,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没有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和风险监控工具,无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更不能应对风险。
三、防范措施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要防范财务风险,首先要加强财务风险相关知识的宣传,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对重大的财务活动要实行集体决议制度,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负债的审查力度,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其次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对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便于提前识别风险,应对风险。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建立符合高校发展状态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落实经济责任制度,明确责、权、利,落实激励政策,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以学校长远利益为目标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和市场变化,做好投资项目和资金筹集的可行性分析,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财务状况的好坏,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日常预算管理。首先要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修订、执行和考核。其次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全面预算,提高预算的执行力。最后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通过对预算执行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并结合实际调整预算,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为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拥有良好的控制环境,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合理分工,统筹工作,并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财务规章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明确相关各方的工作职责,指导和约束高校财务活动。然后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要带头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不搞弹性制度,并强化内部稽核,增强内部稽核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赏罚分明,绝不拖沓。
(五)加强监督,提高责任意识
建立专门的高校财务监管体系,对财务活动特别是重大经济活动实行严格把关,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责任,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特别是对科研经费和项目经费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杜绝私设“小金库”等侵占国家财产的行为出现。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严格审查项目实施进度和实施质量,对进度款的支付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支款。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六)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要适应市场需求,改变以往盲目扩张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能力的创新,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办学影响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四、结束语
高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时刻影响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为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清目前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本文从投资、筹资和财务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并就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相关风险防范措施,希望能为高校降低财务风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雷振华.高校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策略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14(2):5-8
[2]魏良华.高校财务风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N].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10):34-37
8.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八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资金管理 财务风险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保证资金链条的正常周转循环,是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出现企业资金流量不足、流通不畅甚至断链等问题,企业结算支付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财务危机甚至于面临停产、清算的危险。建筑企业项目分布星罗棋布、流动性高,这就决定了企业资金管理往往面临有资金分散、资金短缺等问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资金管理的问题将会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是建筑企业管理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建筑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长了20多倍,建筑业的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高达117734亿元,同比增长22.6%[1]。且随着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到来,建筑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也逐年增多,行业过度竞争、无效竞争现象普遍,加之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有限,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说,当前建筑企业资金管理方面主要存在有以下两方面问题。
1.1垫资施工,项目资金短缺
随着近年来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僧多粥少、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的形势进一步加剧,使得部分业主在工程发包时,常常提出种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不平等合同条款。其中,垫资被作为一种普遍手段,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有的工程项目垫资资金甚至超过50%。而长时间的垫资施工必然会导致建筑企业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并承担垫资损失,,影响到企业资金链,造成企业财务支付困难,且完工后垫资款还有转变成拖欠款的潜在风险。
1.2内部资金管理不完善,使用效益差
首先,分支结构账户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影响建筑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与其他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不同的是,建筑企业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分支机构众多,建筑企业针对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有独立的账目,业主单位与工程项目部间的财务结算也需开立专用帐户,为方便结算还普遍存在有多头开户的现象,这就使得建筑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与内部分支机构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突出,资金管理分散。其次,资金使用、费用开支计划执行力度差,资金使用效益差。尽管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时都编制有资金使用计划和费用开支计划,但客观上受宏观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费用实际支出数往往难以控制;主观方面,管理层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模糊,忽视了计划控制这一关键环节,管理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加大,对外投资缺少政策分析、发展前景预测、风险评价及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浪费[2]。由此,便导致了建筑企业资金管理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影响到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
2. 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及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2.1推行企业资金全面预算管理,重视项目资金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要重视建立和完善从编制、审批、监督到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将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均纳入预算管理范畴,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资金预算计划,从资金筹集、投放、运营等方面作好企业整体资金全面预算管理。生产经营资金应按照项目建设年度、月度计划进行统筹调配,不得以其他名义挤占或挪用,预算调整时应报企业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非生产经营资金须本着节俭、必须、适度的原则,尽可能低减少额外开支。同时,在各地项目建设中要力行项目内部资金预算精细化管理,按预算中对应的分项成本要素,横向分解质项目部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纵向分解至施工队各工区、班组,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成本体系,确保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3]。
2.2发挥资金集中管理优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建筑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统一的资金结算管理机构,实施法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以保障资金活动的良性循环,规避财务风险。一是要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擅自对外提供商业信用或资金账外循环等行为,下属项目部除保留日常行政事务经费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使结算中心成为汇集企业内部资金的“蓄水池”,发挥起调剂余缺的作用[4]。二是要对大宗建材物资的采购实施集中招标,减少因散购、赊购而额外增加的采购成本,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盈利水平。
2.3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加速工程结算价款资金回笼
工程结算价款是建筑企业资金运营的主渠道,其回笼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转。要有效规避建筑市场风险,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就必须从建筑产品形成和交易的全过程着手解决。第一,健全市场区域管理和业主分级管理制度。投标前要详细掌握业主经济实力、项目规模、回款时间、计量检验方式等因素,优先合作经济发达区域信誉良好的业主。第二,完善合同管理。在签订项目合同时,应在文本中明确甲乙方权利义务,详细列入计量方式、结算付款时间及违约处理等内容,以清晰的合同条款规范项目管理,降低应收账款增加的可能性。三是缩短工程价款结算周期,健全应收账款风险预警体系。要以程序化的手段规范结算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管理、计量计价、申报审批、及时收款等,将应收账款的数额控制在合理、正常的水平线内,并对各业主应收账款的数额及持续时间进行监控,对持续时间超期、金额超标者应及时督促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联系回收工程价款。
结语
在当前建筑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在资金管理上一定要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从机制上发挥最大潜能,盘活债务资金,回收债权资金,扩大资金存量,充分发挥好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确保企业资金有充足流动性,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郭淑凡.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 23(24):250-251.
[2]卡尔·W·斯特恩.价值链的解构-现代企业战略与观念的变迁、成长的理性[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66-69.
[3]彭家钧.营运资金管理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案例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营运资金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0:136-150.
[4]袁明俐.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6(1):14-16.
9.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篇九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营体制 金融风险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成因
(一)总资产,不良资产数量和结构
中国总体出现了信贷质量低下,不良信贷比例过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利息收入和中国的农村信贷的总体环境。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缺陷导致了连年亏损,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了整个农村信贷风险的产生。有局部向总体扩张,出现了严重的信贷风险和体制问题。不良资产成因
一是外部经济因素,首先是乡镇企业的高债经营导致经济效益低下。随着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涌现出了很多乡镇企业。可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存在了太多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经营管理模式不当,科技含量过低,生产效益低下以及起步资本过少等。由于起步资本过少,所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必然要依靠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有将近50%的乡村企业开办的过程中没有资金投入,全部依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而且后期经营过程中也是依赖信用社的帮助。出现了高负债率的情况。并且由于经营不当而破产倒闭的乡镇企业,其最后的营业亏损都会嫁接到农村信用社身上而产生金融风险。降低了信贷质量。其次是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些特殊需要的项目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利用行政手段要求农村信用社进行贷款,导致了贷款结构的主动调配性的丧失。也影响了整个贷款的产业结构和经营体制。
二是缺乏独立性,1996年以前,农村信用社还是隶属于农业银行,其性质虽然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可是缺乏对于资金的可调控权。主管银行把自己本身经营产生的问题强压到农村信用社身上,使农村信用社在主管行,信贷人,担保企业等各种关系中成为了一个桥梁,一个垫脚石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三是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一些企业趁机套取,躲避,架空信贷。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新官不理旧账“,村街两委的高频率精选更换,导致了以空壳套取资金的不良贷款模式,特别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村街集体。农村信用社很难将贷款收回。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不善
前期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粗放经营,超规模,超比例发放贷款较为严重。造成短期贷款长期化,固定资产凝固化的现象。带来了资产,期限,结构的强烈反差。使信贷资源周转缓慢,产生危机。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处于松散状态,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有些制度的订立属于应急措施,仅限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属短期行为;各种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强,整体性差,存有相互矛盾之处和空白地带;
目前农村信用社虽然已建立了大量的相关内控制度,但受体制的影响和各信用社都是独立法人单位的现状,这种内控管理模式在执行时就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内控以事后控制为主,监督活动多为合规性审查,主要是查阅凭证、账簿、报账、报告等看得见资料或发生问题后的清查处理。
(三)操作体系、技术、意识落后,员工职业素质偏低
险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员工职业素质偏低是导致操作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尽管加大了员工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的学习培训力度,但效果不明显。同时,重经营、轻管理的思维模式忽视了对全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放松了法规制度的学习,造成员工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全面,合规经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漠,隐含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同时,内控机制有效性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业务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职能弱化,稽核部门势单力薄也都是形成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
(四)其余方面原因 经营体制不灵活导致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按照有关规定,基层农村信用社应当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经营体制。但事实上是农村信用社经营并不灵活,由于联社的统管过死并没有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惜贷”、“怕贷”、“惧贷”思想较为严重,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法人结构不完善、产权关系不明晰
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使法人治理 结构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局限。这些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产权不明晰。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方式。没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股权比较分散、单一,基本上未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属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比如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多由上级联社任命,而不是经法定程序产生,或虽有程序,也只是走走形式。这些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社员对信用社关切度不高,法人治理不落实,根源就在于模糊的产权制度;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表现为社员代表大会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理事会与经营班子集于一身,决策、执行职能混淆,监事会也远未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
二,对策研究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1.扩大农村信用社规模,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只有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步伐,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一是增资扩股,扩大规模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延伸信贷范围,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三是要转变经营作风,改进贷款方式。实行对社员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对农业生产贷款优惠的政策。
2.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农信社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要尽快强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加强对贷款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严格财务管理,在经营管理上实行股金公开、贷款公开和帐务公开。要坚持贷款的集体审批制度,健全落实贷款的担保抵押制度,逐步推行贷款的风险度管理。
(二)实行政策扶持
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必须调整现行对农村信用社的有关政策。一是国家财政拨付资金,核销“五小”企业呆坏账和解决政策性保值贴补利息;二是适当减免税赋或降低对农村信用社的课税税率,对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或降低营业税税率;三是适当放宽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限制,适当批准农村信用社开办新的业务,如国债买卖、票据贴现、代理保险等。
(三)强化员工队伍建设
信用社要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报数据,通过法律规范、宣传教育、检查惩处、征信评级、分类管理等手段,促进管理对象自觉守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速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在业务上注意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培训,又要注意培养监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廉洁勤政,要通过学习、培训等不同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通过在检查中学习,在学习中检查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监管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考核评比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每个外汇监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创新经营理念
大力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鼓励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适度竞争,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尽快制定《农村信用合作法》,确立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村信用社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村信用社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二是剥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使农村信用社甩掉包袱,轻装前进;三是加强金融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和信用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四是坚决避免对农村信用社的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重点抓好对其年检工作;五是人民银行市、县两级支行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一方面控制住新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着力化解已暴露和潜在的风险。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业绩的考核,使其不偏离支持“三农”的方向。
(六)加强金融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局和分支机构成立相应的农金监管部门以来,从建章建制做起,以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为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使农村信用社监管工作走入正轨,并初步取得了成效。但鉴于农村信用社存在较多经营困难和较大的经营风险,使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监管工作困难重重。在当前的农金监管工作中,应以加强农村信用社支付风险和资产风险管理为中心,重点监管以下几方面:1.认真做好农村信用社支付风险的预警和支付缺口的预测工作。一旦有支付危机的苗头和倾向,要随时向上级报告。2.督促和帮助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制定统一的业务经营基本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和风险监测制度。3.继续开展以机构调整和加强内部管理为内容的资不抵债农村信用社综合治理工作。
(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建立新的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新的理事、监事组成理事会、监事会,聘任主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信用社内部形成分权决策制度。同时,强化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管理是在特定的治理结构下,对有关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的决策、制订、组织实施和协调的制度安排。内部控制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安排,应满足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全面性、集中管理、独立性和程序性等几个基本原则的要求。
()八一些现实可用的措施
大力推行小额贷款
小额贷款风险低,周转快,可稳步提升信用社的收入,吸纳资本,提升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这就要求信用社改变经营模式和方法,信贷面向大众,简化信贷手续。为最广大的社区和农民群众提供简单快捷的信贷。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而慢慢接触信贷危机。
大力政治不良贷款
这是切实可行并且必须实施的政策,资产的流失严重会更加加剧不良贷款的增多,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较少或者解除不良信贷。其产生的不光只有资产的流失,还有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力,信贷信誉以及经济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君.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2] 陈兴荣.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实务讲座.中国金融.2000年第11期至2001年第12期
[3]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4] 武捷思.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5] 陈中启,杨德新,黄羡柳.现代商业很行资产负债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十
而金融案件的出现往往不可避免的都会与会计核算及资金清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作用价值便愈发重要,是实现金融内控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重点就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防范措施来展开具体的探究工作。
一、概述
风险即为在将来一段时期存在着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企业是一种专门经营各种信贷业务的独立性社会经济体,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情况而遭受损失。
金融风险即为有关的金融机构在日常的经营亦或是管理过程当中,由于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出现了失误亦或是在会计核算之时发生错误而导致的决策性事物;另外,由于主观以及客观性的情况恶化,亦或是因为其他状况因素而致使金融机构的资产、信誉遭受损失也是一种金融分享。
二、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违规操作,加大结算风险
近些年来,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改革日渐进入深水区,尤其是电子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会计结算制度已经逐步构建起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备的体系,对于增强银行内部控制及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价值。
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因为基层业务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不足,未能够完全依照操作规程进行业务办理,从而致使因人为性因素导致结算风险加大。
(二)内控不严,人员约束不力
这一方面的金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为:首先,部分银行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水平有限,且在执行具体业务办理操作时未完全按照标准流程,从而导致出现会计风险。
其次,个别内部会计人员与一些不法分子互相勾结不当窃取银行利益,并由此引发经济犯罪案件。
再次,对于会计岗位的设置没有采取有效的牵制及制约手段。
最后,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监管盲区,相关的操作要求不规范、制度不明确、监管制约机制不完善。
(三)无序竞争,加大财务成本
银行资金实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要吸纳存款,这也是银行能够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条件,然而需要加以重点关注的是存款一方面银行发展的根本,但同时也是日常资金支出的一个主要源头[2]。
因此,切忌为了吸纳更多的存款而罔顾效益来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大量新增营业网点等,盲目开设新营业网点,不考虑应力效益来吸纳存款将会导致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并且若所筹措到的资金不能够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应用,便会导致资金大规模积压在银行的保险柜中,没有效益的.资产增加同样会导致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会计风险。
三、加强金融会计风险的预防措施
(一)严格执行会计制度
加强对会计制度的严格执行是规避会计风险最具可操作性,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手段。
这主要是由于在会计制度当中对于制约机制的规定是极其严密的,其所安排的人员岗位也是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是符合实际需求的[3]。
由此也就需要广大的会计从业人员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来开展具体的工作内容,要以制度作为会计操作行为的唯一衡量标准,通过制度的执行来实现对人员行为的有效规范。
对于企业领导而言,必须要按照规定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员数量。
大量的实例事件均表明,主管领导定期检查有助于加强对会计人员监守自盗行为的有效控制,并且针对关键岗位的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轮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案件的发生率。
(二)构建内控制度体系
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其本质上即为金融机构要能够由决策实施、管理、监督等一整个流程的建立起完备的运行机制。
特别是会计与核算体制的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是一项最为基础的要求。
加强会计制度的完备性,可促进内控制约机制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金融会计人员在具体的业务方面是由会计主管来进行领导,会计人员在对账务处理时唯一认可的依据即会计凭证。
在推进会计业务制度体系建设时,必须要注重其规范性、全面性、实用性及协调性。
也就是要确保内控制度体系在会计业务的覆盖方面要尽可能的保持广阔,覆盖以更大的区域范围,在具体的操作执行方面要保持良好的规范性,切忌脱离于实际情况,同时还应当尽可能的和其他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一整套完备的会计制度可大大降低会计风险,有助于预防及杜绝虚假报表的出现,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三)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在会计监督的过程中应当突出独立、严格、及时、有效,特别是加强对于会计业务在事前与始终的监管,以避免导致严重的会计风险问题出现。
通过加强事前与事中的监管工作,能够尽可能的将风险隐患在日常的工作处理当中便予以消除,进而达到降低损失的效果。
并且,还应当大力加强对会计分析的高度关注,构建起完备的预防报警机制[4]。
会计报表所体现出的是以往的经营情况,分析会计报表最终的目的即为利用对以往信息的分析,来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并对未来的发展情况作出合理化的预测,
以帮助领导层能够在未来的布局规划方面提供以更加详尽、可靠的参考支持,并协助银行构建起完备的会计风险预警机制,实现控制的合理增强,提升规范决策能力,促使会计职能能够尽可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预防并控制好金融会计风险对于金融行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而就目前的金融会计行业现状来看,其风险主要表现为违规操作风险、内控不严风险、无序竞争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性本文就提出了严格执行跨级制度、构建内控制度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等具体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的会计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史辰琢.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贸,(21).
[2]田帅.浅议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中国商贸,(5).
[3]赵鹤.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J].商业会计,(1).
[4]郐晓龙.浅谈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中国商贸,2014(14).
11.论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工程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控
一、工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1.资金筹集、垫付风险
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才能启动,工程公司在承包工程项目后经常需要先期垫付资金,在工程完工后发包方才会将工程款付给工程公司。工程的进展需要公司不断垫付资金,如果公司资金紧张,难以维持工程进展所需的资金就会出现停工风险。另外,在承接新项目时,公司有时会占用一些供应商的资金,一旦缺口没能及时补上,供应商上门讨债,这同样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2.工程款的回收风险
“包到工程难,收款更难”这是许多工程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企业为完成工程投入大量资金,如果不能按期回收资金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资金流转,必然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一般的工程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承包方与发包方经常采用按月结算的方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工程进展中先期投入大批的资金和人力,而工程款要等到工程全部完工验收完成后才能全部结算,工程公司将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如果在完工后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这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运转产生风险。
3.投资风险
工程企业投资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风险,施工企业在进驻施工现场后,盲目购置施工所需的大量设备,投入大笔资金。当工程完工后,这些大型机械被闲置无用,造成资金的浪费;二是企业为其他企业进行投资,把自有资金作为股权投入其他工程,以期获得额外的收益,但如果对方在占用资金时因经营不善或监管不力造成损失,这就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4.施工过程风险
现代的工程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往往压低价格,将利润降到很低,在施工管理中如果管理松散,造成资源浪费就很可能发生亏损。另外如果先期没有一个很好的施工计划,造成工期延长,投入资本增加也会造成财务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严格控制好成本投入,在原材料采购和使用、人工费、机械设备采购费和管理费等方面没有严格控制,导致费用增加,超出工程预算,就容易形成亏损。
二、工程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措施
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工程财务管理需要建立自己的风险预警体系,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预警,帮助财务及时发现避免问题的出现和提高管理能力。此外工程投资单位还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制定风险防控的相关标准;政府工程监管部门也应建立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工程的设计单位也要建立财务预算风险控制体系,如此各方面组成一张财务风险监控的大网,对工程财务进行监督管理。
2.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
企業财务的管理人员工作职责重大,有必要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使财务人员各司其职,责任明确,这更有助于财务管理和财务活动。各个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各自的责任进行成本检测、目标责任划分,加强财务对工程预算及资金流动的管理,制定出相应的工程费用预算标准,仔细划分项目,将任务细化分配到具体人身上,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负责范围进行监控核算,坚持以制定的成本指标为标准,减少因管理问题带来的财务风险。
3.加强对承包合同的管理
“合同”是双方针对工程项目要求制定的具体履行方案,在合同签订之前双方必须进行认真协商,否则无论是工程承包方还是发包方的原因都可能会给公司财务造成严重影响。合同内容制定的好坏,直观关系到公司的运转。所以,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坚持原则,具体讲就是签订合同一定要经过合法的手续,未按程序进行不能签;合同的内容一定要公平合理,有失公允或低于成本的合同不能签;对于合同内部条款规定明确,对工程款的拨付周期、税金缴纳和材料费用的支付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合理订立合同是公司进行商务活动的保障,要充分利用合同来维护自身权益,降低财务风险。
4.及时办理竣工,防范收款风险
及时办理工程竣工手续是防范工程财务风险的一种手段,由于工程中所需的资金大都是由承包公司垫付的,如果结算时间拖得太长势必增加财务风险。所以公司一旦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施工后,就要马上办理验收结算手续,编制工程的竣工决算,对于因业主原因造成的资源浪费及损失,应在合同补加条款说明,现场进行验证,双方就施工中产生的额外费用根据原因进行计算。快速完成工程竣工手续,可以加快资金回笼,防范因结算问题对公司财务产生的影响。
三、结论
工程财务管理风险是工程企业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转。在防范财务风险过程中,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监管体系,加强财务监管,重视成本核算,明确人员分工,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施工中要重视节约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完工后及时办理竣工手续,进行工程款的决算,使资金能够按期回收,避免出现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韩绍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财经界(学术),2010(23).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推荐阅读:
财务风险及防范09-19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11-19
财务会计核算风险与防范策略论文07-14
护理风险防范及措施08-28
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的现状及防范措施10-18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09-23
办公室主任风险点及防范措施07-20
投标项目风险与防范,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08-25
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课后测试12-15
风险防范分析措施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