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2024-10-02

数控技术教学论文(精选16篇)

1.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一

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题目: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摘 要: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普通高中新开设的必修学科,对于该学科的理解和课程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不断的探索、尝试。在这里笔者首先谈到了对这一学科的一些认识:要从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看教学;要充分认识、理解技术与技术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而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于课程教学的尝试方法。通用技术课应当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所从事的应该是更开放的内容,更加活跃的学习方式;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 技术 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开设的必修课程。今年九月份,我市高中全面实行了这门新课程,作为新开设的“通用技术”这一课程该如何开展和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实践理解,我深感这门课程意义重大,它将是个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探索与不断地深入努力,因此我在这里想说一说自己尚且浅薄的一点认识。

一、要从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看教学。

由于很多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所以在通用技术课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我们这些教师很容易以本身的原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一学科。物理教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师从数学角度来看;劳动技术课教师,从技能的角度来看……。结果就是在课堂中要么教会学生科学理论了事,要么教会学生技能就完成了任务。当然能够充分利用原学科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是好事,但是当我们在对自己进行反思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站在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来看一看自己的课程教学呢?通用技术课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它不仅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还要融进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知识,且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都有它自身的特点。通用技术课培养的不是工程师,设计师,学生不可能人人去当工程师,设计师。但是,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策划某项活动的时候,不是也在“设计”吗?其实,不是工程师、设计师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类“设计”,通用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设计意识。同样,通用技术课程也不是培养技术工人,不是单纯地培养劳动的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而由于通用技术教师多是其他相近科目的教师转过来的,难免会有一定地偏向性,把通用技术课上成了“简化版”的物理课、信息技术课、劳技课,所以面对这一实践性、通用性很强的新课程,仅靠一两次培训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教师自身要勤学苦练,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教师知识要比较全面,眼界也要求开阔。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情感和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指导方向,不要过分注重教学的功利性,要更多地把注意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要充分认识、理解技术与技术素养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用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这一目标指导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不要局限于技术方面,诚然学生关于技术方面的探究能够培养他们的能力,但是那不是根本。如果从学生参与技术活动、技术的管理、技术的使用以及对技术的理解等角度来考虑通用技术课程,那我们会发 1 现通用技术课程必须开设,而且课程的目标不在于给学习者讲授了多少的劳动技术,而是转移到学习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参与到技术活动中来,如何使用恰当的技术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技术活动,如果有人还是局限于技术本体上,那这就是一个误区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通用技术“教育”课程,不容质疑。而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技术和素养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关键是从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上,有没有把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放在中心指导地位上。素养的培养是离不开“技术”介质的。我们不可能把技术素养的培养完全脱离开技术,没有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我们让学生去怎么管理技术、使用技术?特别是当前我国的学生整体普遍动手能力不强,技术技能水平不高。

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其实它和教授具体的技能操作本身不冲突,主要看我们如何来组织教学而已,我们要在教授操作的过程中灌输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观念。而学会如何应用技术和学用技术来做什么也不冲突,为什么我们以前的劳技操作课较为简单、单调,就主要在于我们以前没有充分地贯彻“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思想。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通用技术课程的正确定位,那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极大地发展,他们才能乐意学习,所以有人讲,技术素养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我觉得极端错误,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习将来能够用到的通用技术技能,我们更要学习者在用的过程中来体现、提高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用技术课具有更高品质的教育,通用技术课应当是具有鲜活、生气勃勃而富有创造力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我认为我们的通用技术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通用技术课应当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空间。因此在每轮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完成一些较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培养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等。由于通用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极具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得到极大地激发。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如以联想、比喻等方式将通用技术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多动脑子、想办法,拓宽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来落实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加强了设计中的过程评价。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其次,学生在课堂上所从事的应该是更开放的内容,更加活跃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讲设计的一般原则中的创新原则的时候,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启罐头来体验原始设计的和改进后设计的两种开瓶器,并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类似的设计。另外,通用技术课更加具有融合现代教学模式和方式的能力与特点,例如建构主义就能很好地在通用技术课得到体现,研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现代理念的学习方式,更加能在通用技术中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挥,这就是技术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的较佳结合。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术引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既是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好途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视频。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技术的价值”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影响人类的十大技术发明”的视频,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十大技术”进而归纳总结技术的价值。这样使学生们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教师可以制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要围绕主题选资料,制作课件前要注意收集一些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关、相近的音像、文字资料,然后按照脚本的需要对资料的内容进行分 2 类、梳理、取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选择素材。采用这一学习方法,可以降低技能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从根本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它特有的交互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学习实践途径。如在“设计图样的绘制”中,可以让学生利用专业的CAD制图工具来绘制设计产品图型,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设计本身也可以让学生形成规范绘图的意识。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如在“设计的评价”这一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参与评价,可采取小组竞赛互评加分制,让学生积极评议各组作品的优缺点,达到交流、共同提高的目标。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做好学生分析,用充足的时间备课,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客观、科学、规范地进行评价,最好能和学生讨论出量规等形式的评价标准,并且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通用技术素养。总之,通用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开设的学科,在教学基础、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正需要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基础建设;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既要注意到通用技术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又要注意到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共同点,不断地总结、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加强交流成功的教学经验,以促进通用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二

一、数控技术课程地位与培养目标

数控技术课程作为数控及机械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职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相对其他的课程,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囊括了机械专业的许多课程知识,如,机械设计、机械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另外,数控技术课程还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目前对于数控技术的应用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往机械制造方面发展,即以机械为主的数控编程和机械加工制造。另一个方面是以电为主的发展方向,即数控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运行维修等。对于数控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机械制工业领域中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便更好地从事机械生产。

二、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结合课程内容,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中涉及的机械知识是非常多的,而整本技术课程的核心是围绕数控机床展开的。数控机床作为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主要包括了电气控制和机械两个部分,两者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其中电气控制部分具体的又可以分为输入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执行系统和检测系统五个部分,所以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要具体的对应,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了解数控机床的运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实际中,结合学校设置的具体数控技术课程可以知道,数控技术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能力、数控机床工作的原理和数控机床的总体认识,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二)根据实验条件,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数控技术,学校应该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定。在教学中,学校应该为学生配置合适的教学辅助题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数控机床,。有了合适的教学辅助题材,教师就可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现在已经有数控机械设备的学校,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机床加工,让学生对于机床加工操作和运行有个初步了解,然后根据机械数控的知识给学生讲解其中所涉及的机械原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熟悉机床的操作,以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从简单的实例入手,给学生讲解数控机床的控制、程序的输入、机构的执行等整个机床实现的过程。在具体的讲解介绍中,教师要把机床的几个重要部件详细介绍,如,控制系统中的PLC、继电器、接触器等。经过初步的讲解和熟悉以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布置作业,可以设置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去熟悉机床的操作和运行,同时进行作业的审核。

(三)做好实验前期的准备,提高实验效率

数控机床作为一种精密操作的设备,对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同时相对其他的仪器设备,数控机床的造价也比较高,作为教学辅助设备的数量也不是很多。而学校的学生人数又比较多,所以要想有效地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学习,首先就要做好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实验的效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实验老师要与理论课教师沟通,将未来的学习规划安排好,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点衔接得更好。另外,教师在实验课开始之前,要对学生预习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安排和制定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器材、程序等,从而保证实验课的上课效率。另外,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从而能够为学生很好的解决疑惑,提高上课的效率。

(四)加强知识的运用,提高综合素质

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实验教学的单一而不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综合类的实验项目,如,在进行零件钻孔、铣削时可以采用多种刀具进行加工。另外在加工进程中,要注意刀具长度和半径的补偿,可以通过采用加工中心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面板来观察数控PLC状态图,然后结合机床的几个关键性的地方绘制一个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通过这些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学生就可以对机床有个充分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自身的兴趣爱好,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和设计能力。通过上述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完善实验考核制度,保证人才培养

对学生数控技术的考核要全方位的进行,因为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既涉及了机械理论知识,还包括了实践能力。但相对来说,数控技术课程还是偏于应用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完善实验考核的制度时,考核内容要以实验的部分为主。实验考核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基础知识、软件编程、实践操作、综合应用四个方面,其中软件编程包括了材料、机械工艺等方面,而基础知识理论就包括了机械设计原理、机械控制原理等基本知识。另外基本操作包括了图纸、编程、对刀等内容,因此,从这些考核的体系来看,数控技术考核是非常全面的,可以充分保证人才的培养。

三、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

在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技术,教师要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现在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了实际的应用,不像原先的教学方式,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如,教师在讲解数控编程模块时,可以将数控编程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数控加工编程部分,另一个是加工程序编制部分。其中教师在进行数控加工编程教学时,可以采取理论教学,而加工程序编制和运行教学则可以在CNC实验课程里面进行实验。这样就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同时还能达到复习理论知识的效果。因此,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实用的,需要加大推广和应用。

(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器材和设备进行教学,通过现场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得更好,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复习。例如,在进行金工实习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厂里的数控机床和其他的零部件给学生讲解数控机床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这样就可以充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照相、录像等方式,将数控机床的相关设备拍摄记录下来,制作成教学视频和材料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

(三)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好数控技术,就需要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然后教师可以将数控技术相关知识、材料或其他相关文献、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数控技术相关的知识,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数控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

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对于高职数控技术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良好复习和应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对于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通过综合性的知识应用来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技能,并且创建良好的考核制度,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最后利用理论和实际、课堂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来改善学生学习的方法。

摘要: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因此,掌握好数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项基本技能,结合了高职教育中数控技术实验课程的地位和培养目标,简单分析了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并阐述了实验考核的方式,以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数控技术技能掌握程度。

关键词:高职,数控技术,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叶邦彦,刘建萍,张承忠,等.面向数控技术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40-143.

[2]张欣波,常雪峰.高等学校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训内容整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56-157.

3.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评价技术 概念图

[中图分类号] G633.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123

教学评价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亦是如此。教学评价系统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让教师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准确地优化信息。目前,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已逐渐显现出各种弊端,而现代教学评价技术则日渐成熟,其被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必然。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现代教学评价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有以下思考。

一、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评价技术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系统中,评价内容一般以课本所呈现的知识为基础,往往忽略学生作为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评价方法十分单一,长期以来,教学评价都以笔试为主,只注重分数,没有多元化的衡量体系。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一直扮演着被评价、被迫接受评价结果的角色,没有一套真正能让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其中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多地关注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获得进步。综上种种表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系统存在不少弊端。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教学评价技术,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助力。

二、 现代教学评价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图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技术,它能够非常准确、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相关概念的掌握与熟练程度。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概念点多且零碎,对逻辑的严密性要求较高,所以将概念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可行的。例如,在平时的课后小测试中,教师可以选定课堂中的一个大概念作为主题,然后由学生用不同的关联词将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也可对概念进行分级,由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概念图有着多样的答案,避免了单一答案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能窥探出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与价值观。概念图评价方式的使用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持续优化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2.电子量规的应用

电子量规的本质是一种新型的评分工具,但它与传统的教师打分有所不同且更具多元性。它通常由教师为一项学习任务设定基础评判标准,基础评判标准有多方面的维度,根据学生作品的不同而变化,是一种多结构性的量化评价工具。在每个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知识单元下,教师需重新设计不同的电子量规。例如,对于《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章节,根据教学目标,电子量规的评价指标应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多媒体作品的质量。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听讲思考以及小组合作情况等。作品质量主要包括作品的内容布局、主题定位、素材选取和创意性等。由此可见,电子量规评价方式所进行的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直接通过电子量规来做基础评判,准确度更高,即时效率更强。电子量规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既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又能使学生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电子量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显然具有先天优势,一方面,其评价标准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学生的各种电子作品、软件操作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评价都可以用电子量规来完成。所以,这种现代评价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3.电子学档的应用

电子学档是一个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反省和作品上传的新型平台,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过程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条件,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电子学档。在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本学科的电子学档分为五大版块——个人简介、个人作品、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和测试成绩。学生在建立好自己的电子学档之后,可随时上传个人的信息技术课程作品,供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借鉴。学生也可将自己不同阶段的测试成绩上传至电子学档,通过对电子学档的建立、修改以及完善,再融入平时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取得进步。这一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将学生置于评价主体的位置,避免了教师唱主角的弊端。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成果的一项重要评判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现代教学评价技术具有多元化、全过程、多方面参与的特性,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进新技术,用现代工具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蒲政治.现代教学评价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0(10):178-179.

[2]刘超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现代教学评价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4(Z2):45-46.

4.数控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篇四

学分:3授课学时:48

实验学时:6课外学时: 64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讲述了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知识,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现代

CAD/CAM的自动编程技术;机床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其组成;数控插补原理、刀补原理,及其计算机实现方法;数控伺服系统基本组成,检测装置基本原理及其选用,位置控制的实现原理及方法;伺服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数控系统速度及加减速控制的实现方法。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设计、维护并开发实际的数控系统。

本课程还包括以下实验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基本操作,反馈位置测量信号分析;编制数控车床、铣床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插补程序编制及仿真。

本课程还包括以下实验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基本操作,反馈位置测量信号分析;编制数控车床、铣床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插补程序编制及仿真。

课外实践内容

5.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五

扶风高中韩玉玲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我们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体验,就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共创生动盎然的理想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技能和本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比如对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繁杂为简洁,化沉闷为轻松,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二、创设主体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得学习兴趣得以延伸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要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导,只能坐以待毙,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在课堂上就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创设实践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要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的思想,则要求教师不光要备教法,更多的是要备学法,必须“教案”与“学案”融为一体,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的立体化的教学方案。同时立体教案还必须突出素质教育的宗旨,目标设计要突出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主体,而不是以知识灌输为主体。因此,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教学内容或选择教学材料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②要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在选题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教学内容方面最好有一定的弹性。

③要照顾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

④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

2、时间安排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为“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教

师或一讲到底,滔滔不绝;或一问到底,或以问代讲,有时甚至自问自答,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失落。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经过几年的教学总结,我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此法进行教学,保证每节课学生练习的时间都不少于25分钟。事实证明,采用此法进行教学,收效甚好,学生学习热情高且知识掌握、吸收快。

3、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自由学习、自由讨论的组织形式,这种刻板、拘束的学习氛围无疑成了学生学习的枷锁。要改革这种现状,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中,我就采取了多种组织形式:任务驱动形式、自主探索形式、小组讨论形式、小组竞赛形式及自我评议等形式。所有这些形式都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所进行的。并且,这些组织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及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因此这节课也得以成功。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投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施开放教学。

开放式教学不拘于一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在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自主探索,敢于质疑,乐于争辩,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使学生多层次、多维向地思考,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气氛中,师生之间的情谊得到加深,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加强,学习的兴趣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

要合理安排开放题,积极组织活动课,实施课堂开放。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为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创造条件。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学习的母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运用策略的必要性,不能为了激发而激发,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扶风高中

韩玉玲

6.数控操作与维护技术教学1 篇六

《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构架起〈数控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其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维护水平的中等技术工人,以适应市场对数控人才旳需求,从而为社会输送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和维护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了解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工作过程; 2.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类型与坐标系; 3.基本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4.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与工艺特点、加工范围及工量刃具的选用; 5.了解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电加工机床的操作技术; 6.了解数控机床的选用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常识; 7.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8.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 数控机床概述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应用范围;(2)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及组成;(3)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类型;(4)了解数控机床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2.教学内容

(1)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应用范围;(2)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及组成;

(3)分别按工艺用途、控制运动方式及伺服系统控制方式分类的数控机床;(4)建立坐标系的假设与机床坐标系的建立;(5)工件坐标系。

第二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组成及要求;(2)了解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结构;(3)了解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结构;

(4)了解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装置、掌握数控车床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过程;(5)了解数控电加工机床。2.教学内容

(1)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组成及特殊要求;

(2)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及主轴的变速形式与主轴部件;(3)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与滾珠絲杠螺母副;(4)导轨及进给传动系统问隙的调整;(5)回转进给系统结构及应用;(6)自动换刀装置的作用与要求;(7)数控车床的自动换刀装置;(8)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9)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10)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第三章 数控机床操作技术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术;(2)了解数控铣床的操作技术;(3)了解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技术;(4)了解数控电加工机床的操作技术。2.教学内容

(1)数控车床概述;

(2)数控车床刀具、切削用量与加工工艺;(3)数控车床编桯;(4)数控车床面板与操作;(5)数控铣床概述;

(6)数控铣床刀具、切削用量与加工工艺;

(7)数控铣床编程;(8)数控铣床面板与操作;(9)数控加工中心概述;

(10)数控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及辅助工具;(11)数控加工中心编程;(12)数控加工中心面板与操作;

(13)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加工工艺与操作;(14)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操作与编程。第4章 数控机床的选用与维护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旳选用原则与方法;

(2)了解数控机床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方法与要求;(3)了解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常识;(4)通过维修实例加深对故障诊断和维垆的认知;(5)了解常用诊断设备。2.教学内容

(1)数控机床选用;(2)数控机床的设备管理;(3)数控机床的使用与维护;

(4)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5)数控机床常见旳机械故障;(6)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7)数控车床维修实例;(8)数控铣床维修实例;(9)加工中心维修实例;(10)数控电加工机床维修实例;(11)数控机床常用诊断设备简介。第5章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简介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2)了解先进的制造系统。

2.教学內容

7.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初探 篇七

1 数控技能教学的现状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 给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 亦对传统的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能教学在有些方面不能满足教学、生产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1) 职业学校数控专业课程设置近几年虽有所改进, 但教学内容仍较陈旧, 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例如, 数控机床与编程的教学还较薄弱。由于我校因实训条件所限, 仍以理论讲授为主, 企业急需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的培训效果较差, 不能系统地适应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2) 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 学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 而对数控加工工艺 (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 、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

1.2 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师资数量不足, 素质不高

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 大大提高了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 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 (教师、工程师) 型”专业教师, 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1.3 数控实训设备条件差, 数量严重不足, 且不配套

近年来, 受数控人才需求增长的拉动, 我校建有数控实训基地, 但设备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很少, 实训效果并不好。一般培训以观摩为主, 教学培训的实践操作受到局限, 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实训效果也较差。

2 数控技能教学的思考

2.1 注重实训, 理论寓于实践之中

在给学生进行理论授课的同时, 充分利用微机编程室、实训车间的数控机床为学生服务, 巩固强化书本知识,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以前, 我校在没有编程室和实训车间的条件下教师只能在黑板上讲程序、讲机床、讲操作, 学生的感觉是难学不理解。唯一的途径是理论寓于实践之中, 结合操作实践进行教学, 既有利于消化理解书本知识,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挖掘学生动手的潜力。

2.2 重视传统金工实习

目前, 随着数控机床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车、铣、钳的实习的教学要求随之降低,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忽视传统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如在重庆市第一届中职技能大赛中, 数控加工就暴露出一些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选手切削用量选择不当, 导致加工时间不够或刀具损坏, 还有的不会磨刀, 导致刀具切削性能不好。因此, 忽视金工实习而过分重视数控专业的实习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如果不把传统金工实习放到数控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位置上, 那么, 无论多么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 也只能培养出“纸老虎”式的数控专业学生。

2.3 结合实际, 因材施教保证效果

数控机床不同其它普通设备, 主要表现在系统种类的繁多, 每种系统操作面板不同, 编程各异, 这就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教师授课不能面面俱到, 为此我结合学校的设备系统有针对性地教学。我校现有的设备是广数980TD, 而教材以华中为例讲解, 在教学时结合教材授课, 编程以学生在微机上机操作为主辅加手工编程, 实训以学生在车间上机床操作为主并配合教师讲解辅导和答疑。另外,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够,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一些教学活动。

3 职业学校数控技能教学的思考

1) 加强校企合作, 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有利于提高数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2)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3)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1) 重视传统金工实习基地的建设。 (2) 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3) 配备相应的数控仿真软件。

8.浅谈数控技术专业教学 篇八

关键词:数控加工 数控技术 专业教学

一、数控加工的理解

数控加工,就是泛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

通过多年的企业工作和专业教学,笔者对数控加工有了新的理解。首先,通过与普通机械加工技术对比理解,数控加工就是有了“大脑”的普通机械加工技术;其次,它的核心特点是程序控制与自动加工;最后,数控加工工艺要求比传统机械加工工艺更灵活、高效、准确。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通操作级,即只能操作中低端数控机床,可以独立装夹、测量工件,调用程序,理解加工要求与工艺要求;第二阶段是中等应用级(此阶段范围较宽),即能够应用中低端数控机床(两轴与三轴设备),可以独立选用测量工具、刀具,独立编制程序,依据加工要求制定加工工艺;第三阶段是高等应用级,能应用中高端数控机床(三轴与多轴设备),可以独立选用与设计工装、刀具及量具,独立编制程序,掌握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两种方法,依据加工要求制定加工工艺。

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研究

1.企业调研分析

装备制造类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合理配置普通机加设备与数控加工设备,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企业对普通机械加工工人与数控加工工人都有需求,对数控加工工人的需求在逐渐增加,但绝对数量并不多。

通过到社会企业中走访与调研,笔者发现不同企业对数控加工技术工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中等应用级工人需求多,对普通操作级、高等应用级需求少;大型企业对中等应用级工人需求反而少,对普通操作级、高等应用级的工人需求多。企业对既掌握普通机械加工技术又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学生需求大。

数控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职业学校应按照企业的主要需要的数控技术工人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于企业需要多样化,所以采用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利于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就业。

2.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讲授数控车床与数控铣床的操作及综合应用,是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强调实践能力的专业。本专业有以下几个特点: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且理解难度大;操作知识点少,且易误操作,危险性大;与高新技术结合紧密,自动编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3.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

数控专业的教学应以企业对数控加工工人的要求为目标,结合现在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教学。对中职学生的教学应以基础操作为重点,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原则,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对高职学生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第一,强化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以加强机械识图与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来体现,为学生做相关专业的其他工作打基础。

第二,强化知识的连贯性、应用性。通过普车技术与数控车削技术连续教学,普铣技术与数控铣削技术连续教学来体现,连续而系统的理论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第三,强化核心课程内容的代表性、综合性。通过数控车削项目与数控铣削项目两门核心课程的项目内容来体现,核心课程的内容就是该专业的核心。

第四,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性。高职学生的能力差异很大,尤其在本专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中表现会很明显,所以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性是非常必要的。

三、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难点及解决建议

数控技术教学难点就是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能够真正使学生敢于操作,能够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而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实践部分课程是数控教学中的真正难点,也是本专业的特色所在,该部分课程的教学效果决定着本专业的最终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上好实践部分的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需要面对的难题。

充足的设备资源与实习指导教师是实践部分课程顺利完成的必要保证。如果学院现有条件不能达到实训要求,首先要考虑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如数控加工仿真类软件;其次如何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和教学人员进行高效、有序的实践教学是解决专业教学的关键;最后,通过与聘任企业实践兼职教师,做实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才是克服数控教学难点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禤杨成.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在数控教学中的探究[J].赤子,2015(5).

[2]花卫军.数控专业教学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7).

9.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九

《综合实训》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程与机床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常用CAD/CAM软件的应用方法。能够针对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综合运用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综合实训环节

(一)参加数控技能实训;

(二)根据实训情况填写《实训任务书》(在保定电大教学平台下载、打印),由接收实训的单位盖章后交回学校;

(三)撰写实训总结报告。

二、技能实训要求

学员参加实训的内容主要围绕生产实际,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员要搜集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技术资料,包括:生产设备的型号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加工零件的技术图纸,加工工艺卡,典型加工程序,零件的精度检验方法等等。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生产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实习实训结束后,提交综合实训报告。

实训内容参考如下:

1、以数控加工操作技能为主的综合实训,针对不同种类的典型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工艺文件编制、加工程序编制、机床操作及工件检验等训练。

2、以软件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训,可以根据当地CAD/CAM软件实际应用情况,选择相应的软件,集数控加工工艺、软件应用、加工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训。

3、以PLC技术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训,内容包括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程序的结构设计、程序编制及调试。

4、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综合实训,可以进行机床参数设置、故障诊断、机床维修方面的综合实训。

另外,学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数控系统(CNC)应用为主要内容及其他内容的综合实训。

三、实训报告的撰写

学员在进行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结束时,要完成实训总结报告一份,字数3000字左右,1

采用电子文档打印稿。

(一)文稿格式要求

统一使用A4纸,左侧装订,页边距:左2.5CM,上、下右均为2.0CM,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题目为小二号黑体居中。

(二)最终提交的实训报告包括评审表、封面、目录、摘要、正文和参考资料几部分。

1、评审表:从教学平台下载。

2、封面:论文评审表的最后一页。

3、目录:论文正文以章节为单位,目录显示每一章节的内容及页码。

4、摘要:应扼要叙述实训课题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结论。文字要精练,控制在300字左右为宜。

5、参考资料:应注明资料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年代。

6、正文:是实训报告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

 本次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 实习主要内容、思想和依据,包括必要的设备介绍、工序说明、程序清单、必要的图纸、数据等;

 加工过程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

 根据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总结,包括此项加工或程序开发的结论、特点,对此次实习的评价或建议等。由于数控技术应用的范围很广,实训报告的内容不强求一致,但必须杜绝抄袭和网络下载等现象。

四、时间安排:

1、9月30日前完成实训,提交《实训任务书》;

2、10月15日前提交实训报告第一稿;

3、10月22日前提交实训报告第一稿;

4、10月29日前完成全部任务。

五、指导教师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312-5976372

10.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技术教学计划 篇十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供三年级学生使用,我校三年级共有四个班。他们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怎样规范地进行电脑操作几乎是一个空白。据调查,其中有25%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过电脑,但只限于一些最简单的操作,有60%的学生看见过他人操作电脑,但自己没亲手操作过,而其余的学生则没有真正看见过电脑。为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特定此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2)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初步认识软件。(3)

学会使用“画图”软件画画。(4)

学会浏览网络,搜索保存资料。(5)

学会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6)

初步掌握Word的文字编辑及美化修饰(7)

初步学习电子板报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激发起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情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学会画画学会使用画图软件,进而熟悉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第二部分是通过浏览网页,初步了解互联网,并进一步学习网上搜索及保存网上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第三部分是通过学习WORD,初步掌握文字的编辑及美化修饰,让计算机真正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及学习。第四部分是简单的WINDOWS基本操作及资源管理,用于平时学生自己对计算的维护。

2、本册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是学生接受真正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科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画图软件的使用,网上资源的搜索及保存

难点: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橡皮工具的使用;网上搜索时关键字的选择及条目的筛选。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考核。

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关心和指导。

11.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1-01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今时代已经发展成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影响着社会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因此产生了将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教学融合起来的教学理念。

一、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融合的意义和内涵

“融合”表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的整体发展过程和结果”。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代表,不仅包括多媒体技术还涵盖网络技术等,高密度的信息、高速度的传递、高强度的交互和高效率的反馈是其特点。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思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它紧密联系着生产、生活,但是它概念广泛、原理抽象,因此学习的时候非常难以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的融合就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的课程与电子技术的课程的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电子技术课程中,使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的课程组合转变成合理、清晰的课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融合教学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能完善电子技术实验

学习电子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实验实践,而常规的电子实验难度大,不仅花费大量实践更耗费大量材料,在加上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致实验效果有时很不理想。课堂实验之前往往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时老师还需分别辅导,这样不仅学生不能充分融入实验中,老师的教学难度也很大。信息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仿真技术不仅能高效率地、完整地构造出实验原理图,还能完美地模拟实验过程,并显示出实时的实验结果,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鉴于学校资金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有些贵重的实验设备常常有所保留,另外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些课程实验往往被保留而学生也不敢大胆尝试。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而仿真技术可以用电脑设置故障和困难,在分析问题的同时能够不断尝试、积极探索,不仅不用担心危险的发生也不怕损坏实验器材。

(二)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判断一堂课教学是否成功,多取决于学生对该课程的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有声有色的特点去引导课堂,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一些枯燥的问题变得生动,利用动画、图片等的形式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制作和选择合适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融合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让枯燥无谓的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习积极性高涨。对于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重难点,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变为直观,化复杂为简明,在提高学生认知的同时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在轻松的氛围中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得到开发,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融合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辅助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及时改正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丰富的网络优质资源,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老师通过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驱动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探索答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扩充自己的知识库,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要结合其他教学媒体进行融合教学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方法还是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点才能顺利地实现融合教学。在融合中的动态模拟能创造出优美、引人入胜的电子课程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学生的感知范围,使学生充分的融入教学课堂。电子技术教学中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传统的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但计算机多媒体不可替代其他所有的教学媒体,因为比如教学图片、实物模型、录像等是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无法做到的。因此老师既要看到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也要明确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融合适当的教学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融合教学,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中选取融合内容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受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的实验,二是无法使用常规手段解决的问题。这样能优化教学结构,构建、更新新的知识,将抽象变成直观才能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才能够实现融合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但不能只追求形式,滥用信息技术,要在恰当的时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潘云泽,王以宁.《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

12.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中职机制专业,数控技术,教学策略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中职学校主要是面向社会为社会直接输送技术型人才, 而中职学校学生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及发展质量。在中职机制专业数控技术教学中, 教师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使学生在掌握相关数控理论知识的同时得以有效的实践, 确保学生数控技术的有效掌握[1]。由于数控技术综合了自动控制、机械制造、计算机技术以及电气传动等多项技术, 教师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 在讲授精密测量相关理论知识之后, 教师应带学生到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 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扩展数控技术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也推动了数控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而中职学校在为社会输送机制人才的过程中, 应确保机制人才掌握的技术是最为先进的, 这样才能够符合社会的用人需求。因此, 在数控技术教学中, 需要扩展数控技术教学内容, 将现今社会中最为先进的数控技术教授给学生。例如:软件伺服驱动技术、可重构技术、自适应技术、自适应技术、CNC系统联网技术等[2]。另外, 对于数据技术教师而言, 应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并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 强化自身的学习, 以便于能够将社会中发展的数控技术及时地带入到中职机制专业数控技术课堂教学中, 确保学生在教师的专业化教学中, 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开展CAD/CAM和自动编程软件的教学

由于社会对机制人才的要求在逐渐提高, 而CAD/CAM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社会中具有较大的需求。企业在招聘机制人才的时候, 会重点考察人才的CAD/CAM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因此, 积极开展CAD/CAM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CAD/CAM教学专题, 利用5课时左右系统的讲授CAD/CAM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以便于学生快速的掌握和运用。在自动编成软件的教学中, 教师主要应将重点放在编程程序的运用方面, 而学生掌握现代化自动编程技术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及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积极开展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职机械专业数控技术教学中, 教师需积极开展实训教学。而实训需要大量现代化的实训设备, 包括数控模拟仿真软件、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等, 中职学校需为其准备先进的实训设备。而教师在实训的过程中, 应明确实训目标、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以及实训的评价方式。例如, 在进行“数控机床的导轨”实训中, 重点进行导轨的安装和使用训练, 教师应规范学生导轨安装操作, 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实施。

五、校企合作, 在实习中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

目前, 中职学校与很多机制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 一方面, 中职学校依据相关机制企业的要求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另外一方面企业为中职学校机制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在每学期中, 教师可带领学生到企业中实习, 教师在旁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由于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 学生的数控技术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从而弥补了学校内数控相关设备不全面的不足, 有助于学生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为实际的操作技术, 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

结论

数据技术是中职机制专业重点教学内容, 也是机制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术。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数控技术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教学策略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数控技术教学工作, 降低数控技术教学的难度, 使机制专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高效率的应用该项技术, 提高数控技术的应用水平, 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继平, 李强, 任东, 张彪, 龙华.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

13.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篇十三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弹性),修满140学分

培养层次:中级工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领域面向现代机械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牢固掌握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及简单零件的编程,同时能熟练的运用CAD/CAM软件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技术工人。

三、培养方案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现代机械制造领域的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加工及数控设备的简单维护和现代模具制造以及普通机械加工工作领域。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扎实的力学、金属材料、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5.掌握数控加工过程中程序编制的基本知识;

6.熟练运用CAD/CAM软件在数控加工方面、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应用;

7.掌握冲压工艺的应用技术知识和模具制造的应用技术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有操作1~2种普通机床如普通车床、普通铣床等的能力;

2.具有熟练操作数控机床中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其中一种设备的能力;

3.具有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维护、调试和检测的能力;

4.具有编制并实施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的能力;

5.使用企业中常用的软CAD/CAM件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并绘制各种机加工零件图、装配图及产品的三维视图的能力;

6.具有熟悉一般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备从事机床数控编程与操作方面、机械与电气维修方面工作的基本业务素质; 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职业能力要求

1.获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工证书、中级数控铣工证书; 2.获得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

3.获得中级CAD证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

※“一专多能”,可以参加第二证培训,鼓励获得中级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中级CAM),中级维修电工或中级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证书。

四、主要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

本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3522学时,课程分为五种类型: 公共课平台:政治、语文、数学、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专业模块: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等理论课,机械测量与公差与配合、CAD与绘图技能,车工铣工工艺与技能、钳工工艺与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数控车工工艺与技能、数控铣工工艺与技能等。

职业能力模块:初级办公软件、中级数控车工、中级CAD。综合实践模块:工学交替、企业顶岗实习。

选修模块:公共课程选修,一体化课程选修,以及职业资格第二证选修等。2.课时分配表

3.学分分配表

五、中级部2009级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中级工、三年制)

六、教材选用

七、其他说明

1.毕业资格: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学生必须修完教学进行表中的所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证培训等学分不低于学140分。

14.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十四

中职数控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本文通过数控教学实践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充分感知,在直接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 者:陈少华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技工学校,浙江诸暨,3118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33关键词:中职 数控 现代教育

15.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十五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我校,我们将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四大任务体现出来,即测绘实习、机加工实习、数控编程加工实习、数控机床维修实习(受各方面条件影响,在校主要是前三大任务,最后任务通过生产实习实现)。目前,针对我校“2+1”的培养模式,在校四个学期内,每个学期都要完成一项大任务,一般在每学期结束前集中时间来完成。通过一个周期的探索,现和大家交流下我对“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感觉学习枯燥,上课容易打瞌睡,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更多是充当个辅助者的角色,主要是提出任务、点拨学生和负责最后的任务评估,学生主动参与与自主创新、探索,是一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如在第一学期一开始时我就布置了测绘实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我提供的零件(如台虎钳等)、量具把零件测绘出来,我作评分工作。学生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认真学习《机械制图》及《公差与测量技术》等课程,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有的学生采用基本视图来表达;有的结合剖视图来表达;有的利用CAD/CAM软件实现,虽然似乎不符合要求,但我认为是一种创新,值得鼓励。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教学类型是“由内而外,主动吸收”,这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由外而内,注入式”正好相反。所谓“由外而内,注入式”是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都是按照教学计划要求、顺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对某个教学内容为什么要学、主要学什么都不是很清楚或者不能理解,只能被动接受(应付最终考试)。这样学生学习就没有积极性,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没有积极性的学习显然是学不好的,之前几届有较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这些问题;所谓“由内而外,主动吸收”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自己找出解决任务的办法。这样当他们完成一点点任务时(如:学会三视图表达方法)都会很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自然就能学好。

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这里所说的教学效果是广义上的,它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学习效果三个方面。从学生学习态度上来看,由于兴趣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以前那种“平时学不学无所谓,考前一周再突击”的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基本不存在了,大家一开始就要考虑如何完成最后的大任务。学生学习都比较主动,这点也是07级授课教师的共识;从教师的教学角度来看,之前我们总是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重、难点现在只需稍微点拨一下就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的工作反而更轻松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从几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刚开始做任务时总是会有许多问题,经历过一两次后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学生都是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此外,学生即将走上实习岗位,我们也将继续跟踪实习岗位上的表现,继续分析任务驱动式教学对《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的影响。

当然,这种开放式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对于那些自觉性比较差的学生还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他们开始时可能由于感兴趣还跟上学习,后面就慢慢放弃了。这样的学生还算比较常见,每个班级都有那么几个,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不能放弃,需要重点注意培养。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对于个别学生,教师还要个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叶伯生, 戴永清.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博.“主动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华硕博网, 2009.

16.数控技术教学论文 篇十六

摘 要: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进而对该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几点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车削编程技术 教学质量评价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有效地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增强我国的文化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综合型的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大,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积极地转变办学理念。高职院校本着“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全面开拓了“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对高职院校中各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实施全面的改革,并开展专业的课程建设,建成了一大批的品牌专业以及精品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如对于众多高职院校中的品牌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而言,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已经对该专业实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方面出发,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并打造了《数控车削编程技术》这一门精品课程,注重校企两者之间的联合,积极贯彻“工学结合”的教学原则,极力促进对专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些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数控车削的编程技术能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本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却不够全面,无法对自身的教学效果有个全面的了解,相对地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策略的探讨

为有效提高数控技术专业,特别是数控车修编程技术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1.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积极构建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时,要注重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科学性,实施集中评价与日常的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同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要分工明确、主干清晰,从而在实现全面监控的同时,又满足日常的实际操作。

(2)方向性和鼓励性相统一的原则。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在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时,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为其基本的教育质量观,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希望以及教学大纲,对教学实践进行有效评价,进而实施鼓励政策,从而达到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明确目标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的原则。由于对教学质量实施评价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就需要多方人员的共同评价,如学校、同行、家长、企业等,进而达到全面监控的目的。

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校评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实施有效评价,可以帮助学校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对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促进教学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学校的评价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实施有阶段性的有效评价。

(2)同行评教。同行评价指的就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评。同行业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等方面都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就能发现其他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在理论方面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及时指出,对整个教学实践提出自己较为中肯的意见,帮助被评价教师今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同行教师之间进行评价,还能够互相交流心得,调动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3)家长评教。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因此,让家长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角度积极的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4)企业评教。高职学院培养的人才最终都会被输送到各个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服务。采用企业评教可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实施客观的评价,帮助教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1(9).

[2]常荣胜,胡小东,何银光,叶晓燕.浅析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J].职业技术,2011(4).

上一篇:网站设计策划方案书下一篇:创业营销期末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