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16篇)
1.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一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8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16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 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
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每周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
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每周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陈天云负责做题,目的是看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再由我进行修改定稿。
2.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二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基础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和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进行具有针对性对待的教学模式。通过分层教学,有利于掌握学生的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到适合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方法。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化学教师因材施教,突出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让化学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很多学生由于没有适应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导致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因此,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根据我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通过对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意义进行探讨,然后对如何实施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进行分析。
一、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分层教学使学生都有上升的空间
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的创新,通过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会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当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分为一组时,他们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竞争的心态,谁都不甘示弱,都想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因此,就会出现你追我赶的情况,使班级中的上等生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样的道理,被分到低层次的学生会与高层次的学生进行对比,找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然后奋起直追,挣钱被分到高层次的一组里,就会更加刻苦的学习。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会使班级中出现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是一种激励。
2. 分层教学能够照顾到各个水平的学生
由于高中生在进入高中以前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差异,因此在进入高中之后就会由于教学节奏的加快和教学内容的深入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调整,因此,会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不会让差等生感觉到自己被抛弃。而对于优等生来说,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发挥创新意识。高中化学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教学服务,争取使每一位高中生都能够在化学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为高效化学课堂做出贡献。
3. 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可以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条件都大致相同,在学生上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也有更多交流的心得体会,使化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在讲解化学知识点时,由于舍掉了许多重复的教学环节,教师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进行分层以后,教师已经知道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就可以很快的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减少时间的浪费,不会在像以前那样给上等生讲明白了以后,还要考虑差等生有没有掌握。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1. 在备课时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
备课是要求化学教师严格按照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基础知识为起点,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在备课的时候要结合高中生的分层情况,对化学教材的内容也进行分层处理,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化学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定位,将高中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上有更快的进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知识难度大、比较抽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每个知识点都详细的做介绍,并找到合适的例子去启发学生,让他们都能够理解化学的奥秘。比如,我在备课时会借助网络查找一些高中生感兴趣的化学小实验,在讲课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
2. 在讲课时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分层教学
在讲课时需要化学教师更加注重细节,把握好教学的方法,将分层教学法有效的实施下去,不能千篇一律,高中化学教师要在课堂讲解、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都实施分层教育,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但是为了维护每一名高中生的自尊心和荣辱观,教师不能够将学生直接分为上等生,中等生和下等生,可以换一个方式,将学生分为A层,B层和C层。比如,在将“氧气的性质”的时候,对于A层学生教师要告诉他们不仅要掌握氧气的成分和性质,还要熟练掌握氧气与不同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映。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掌握氧气的组成,能够在不同的化学反映中观察出氧气所起到的作用。对于C层的学生化学教师则要他们熟练掌握氧气的组成,并理解氧气的各种性质。
3. 在练习时通过学生层次设计化学练习
高中化学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化学教师必须设计出个性化的练习题目,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比如,有些高中生的化学基础不好,可以在讲解完新课程之后提出一些基础性的概念题或者容易理解的题型,帮助他们巩固扎实所学的知识。对于化学基础好的高中生,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通过探索和研究,快速的提升做题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学生课堂练习的评论也是有方法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化学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当差等生能够及时的完成课堂练习,并且书写较为工整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4. 在课后分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后同样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化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的智慧,让化学知识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化学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找到适合每个层次学生实践的活动,依靠这个着力点去进行课外辅导。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活动中要突出高中生的个性和特点,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而言,化学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开发性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度开发。而对于底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学以致用,设计小实验或者小游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3.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教学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化学 有效性
1.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惯性于采用纯粹的讲授式,或者是表现形式、手段单一,或者是缺乏情感交流,对于用这种方式讲授的内容,有些学生当时不能立即接受,有些学生虽然接受了听明白了,但由于缺乏情感上的体验,印象不够深,过后容易遗忘。
2.课堂教学设计不尽合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思路和灵魂,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设计呆板、缺乏逻辑性、启发性低、内容贫乏,则会导致学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抑制。
3.教学中缺少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课堂提问少,问题的思考空间不大,对知识只重传授,不重视知识的探究和拓展,思维方法训练不当等,都会让学生感觉独立思考的机会少,不能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应用,久而久之,学生在思维上就会产生惰性,越来越依赖老师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意愿低下,也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就会常常出现这样的想象,学生平常做题时,在老师的点拨下能够解决,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目,没有了老师的指点就做不出来了。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在培训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效果低下造成的。
4.教学中没有把握好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在展开教学前如果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层次、思维水平和目前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有分析教材学习目标要求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拔高难度、深度、广度,不仅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低,还造成课程进度慢,教与学和谐性失调。长期以往,学生甚至会对化学科学习丧失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越来越难以开展。
5.教学社会生活脱节。化学科来自生活用之生活,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或者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或者是由于准备相关的材料的工作量大,不少老师对联系实际这一块内容一笔带过,但这样做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进行情感教育的机会。
6.不重视化学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设计。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可以展示实验现象,反映物质性质,揭示客观规律,更可以教会学生研究一般化学问题的方法。如果在实验教学中,只是将实验简单的演示一遍,或者只是让学生在哄哄闹闹中做完,没有做实验设计、深入分析和拓展实验,教学效果都会受到极大的削弱,有些学生甚至刚做完化学实验就遗忘了实验内容,更别说是理解做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所在,实验等同白做,更说不上有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结合化学科自身的特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师生共同参与,加强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立足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不论在教学语言上要文明得体,在教态上要和蔼可亲,而且在关注学生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还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品质不好的,都要关注到位。只有当学生体验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不容易在思想上开小差,制造不和谐因素,影响教学进程。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要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多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也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推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多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热情。为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色彩变化,声音变换,丰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兴奋,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更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像一些肉眼无法观察、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微观原子、离子反应,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都可以得到很直观的表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例题和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上必须选择典型例题和训练题组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所选典型例题,既不能太难又要有代表性,对同一类的题目可以放在一起做类比,帮助学生发现解题规律。题目在精不在多,做题要起到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的效果。
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前,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搞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甚至是每个步骤的目的、作用),实验操作、实验仪器、实验安全等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验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本着以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出现只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现象。实验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对实验现象、规律的理解,甚至还可做些适当的拓展。由于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结合课本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或者将一些容易操作的较为安全的演示实验做重新设计,变成由老师指导、学生分组的探究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控制实验条件、验证问题和总结规律的一般方法。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的学生意料之外一些偶发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提过了教学效率,有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五、加强课后反思是增强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误的原因,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思考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教学与发展[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4.教学手段现代化与高中化学教学 篇四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并赋予教学信息传播以交互功能,大大增加了信息的传播量,使学习更加轻松愉快,深得师生们的欢迎,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势的发展使得课堂中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对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实践中认识到,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必定要运用现代教育策略来设计开发。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学方法既有客观规律可循,又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围绕着教学来进行。精选适合制作课件的教学(教材)内容,就成为首要任务。根据课堂教学准备策略的“目标――手段详细计划”模式,选取教材(或教学)中知识的重点、难点作为主要内容,兼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这样设计开发出来的课件,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和教学步骤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选取了高一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这一节,根据本节的目标和重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和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方法,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并在教学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确定了课件的制作内容之后,如何选择和应用各种媒体素材,组织编排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则是课件设计开发的关键所在。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它所涉及的微观领域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它所研究的许多理论既抽象又难懂,单凭教师的语言和文字表述很难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表像,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往往从直观开始,首先充分感受事物,在感受事物的同时还要能动地作用于事物,把握事物所蕴含的本质。现代教学策略也告诉我们,运用“声像呈示”方式是“教师运用视觉和听觉媒体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学习知识的行为。”这种方式能“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得到延伸,使原来难以感觉到,甚至不可能感觉到的事物、现象、事件直观、形象地再现,扩展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视觉广度和深度。”它还可以“改变知识和技能抽象、概括的层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据此,我们设计课件时,主要选择和应用声像视频媒体素材,并辅以适当的文字表述。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视、听等五种感官进行的。而这五种感官感知信息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两者之和达到94%;同时,对人类记忆的研究也表明,视、听觉并用时记忆的效果最佳。因此,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可以通过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使之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建立在大脑皮层功能相互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产生多元效应,充分发挥学生右脑半球的优势,启发形象思维,发掘出学习的潜力。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这个课件中,针对本节是研究原子的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特点,我们设计制作了五组相关的动画,利用模拟仿真、生动有趣的动画素材,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原来教学上的难点得以突破,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所在。
一个教学课件的优劣,除了要注意上述两点,即目标内容和媒体素材的选择外,其包含的知识是否足够丰富,各部分模块(知识内容)的跳转是否灵活自由,使用者在调用时是否简单易行,能否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组合出不同的呈现顺序等,都是课件设计和开发中所需考虑的问题。课堂辅助教学行为策略认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交流的实现,是课堂教学取得较高成效的保证。因此,我们在课件设计时十分注意采用情景创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猎奇心理等多种方式引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给课件加入丰富的知识内容,除要阐明的化学原理规律外,还提供大量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素材内容,如化学发展史、环保、国情、安全、化工生产等知识,有利于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德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策略,在现代认识学习理论指导下,设计开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极大地帮助了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既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处理数据和信息“容量大、快速、准确”三大优势,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体现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化学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和质的飞跃。
5.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五
思
对于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往往对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下面笔者就高一新教材(人民版)有关专题为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一、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反思
历史新教材采用“模块”来安排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突出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时间压缩为半个学期,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便于调控和整合。二是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课25个专题,主题突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三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明显,选修课6个专题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有利于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新课程历史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因为通过各方面教学任务的分解,最终完成某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
但是,那时着眼于教师的“教”,研究的是知识如何落实;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学”,研究的是知识如何在启智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知识是怎样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的。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总之,反思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层次。
二、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否则可能成为我们新课程实践中新的难题。首先是关于专题授课的问题,在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下,专题和问题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然而专题的选择
与设置都不可回避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度,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而现行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总复习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不少内容老师必须要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是如此。另外一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古今中外的历史混编为若干专题是符合了综合史观的趋势,但是从另一层面而言,又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相类似的遗漏对历史的连贯性会造成伤害,也影响到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第三,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在新课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课程标准》虽有较强的指导教学作用,但标准宜宽松,不可绝对化。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6.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六
分层教学建立在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在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分层教学的应用,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价值,有针对性地对拥有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对高中化学内容进行分层,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合理设置和落实.一、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的分层计划,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身实际发展并且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内容,学生不再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更能够激发潜能,获得自身知识水平的升华.因此,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为学生营建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2.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样化
随着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高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分层教学能够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发展.3.提高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逐渐消除了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不再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统一教学,而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提升知识水平,高中化学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
1.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分层教学的首要实施策略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要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作为主要的学生分层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结果有针对性地安排高中化学教学的其他相应环节,提高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可以将学生的化学成绩作为一定的根据,但是不能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最终标准,因为成绩具有偶然性的特点,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是片面和不可取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和重视,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另一标准.学生的课堂表现力、积极性和对化学问题的回答情况以及化学实验中的表现等都是教师的关注范围.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进行汇总和及时的记录,并将其制作成表格或者直观的图形资料,以便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2.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分层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还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层上面,要求教师对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课标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设置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体现高中化学内容的层次和不同教学和学习要求,教师可以将高中化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能力拔高型知识和能力拓展型知识,将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基础目标、提高型目标和拓展型目标.这三种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的是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处于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如下设计:基础内容和基础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酸碱盐课程中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化学知识;能力拔高型内容和提高型目标是要求学生对酸碱盐反应的反应原理、具体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互换等内容进行准确把握;能力拓展型内容和拓展型目标要求学生对酸碱盐反应进行课外延伸,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3.对化学教学评估进行分层
7.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七
一、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原动力。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稳定的兴趣要经历四个特征阶段: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依据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的特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中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用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的序言亦明确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实验特别喜欢,实验特有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利用实验能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验能激发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这三个阶段的求知欲,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2. 从“习题的讲解”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或因“想不到、想错了”,或因思维习惯不好,而遇到挫折,在遇到挫折而得不到解决时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的讲解尤为重要,我在讲解习题时是这样操作:(1)思维点拨。如:写出Br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少学生因不得要领而答错或不会答。教师及时点拨: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类似的性质,溴与氯同主族。学生马上把知识迁移到Cl2与H2O反应的产物,很快得出了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及时巩固:写出I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的思维点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验演示。对于一些习题,讲解时用语言来叙述可能会比较枯燥,难理解,不好记忆,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操作来讲解习题,能直观、直接地解出答案,降低解题难度,并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很多重要的化学原理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了硝酸的性质,可利用硝酸的性质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学习了活性炭,可用活性炭去除冰箱的异味;学习了纯碱后,可用纯碱来去除油污。来自于生活、生产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教师在相关的化学教学内容中介绍化学知识在生产实践、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防火衣、宇航服、宇宙飞船的制造材料是玻璃纤维,等等。介绍我国化学家在化学方面的科技成果,例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胰岛素,也是首个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国家,等等。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科学、学科学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营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在学生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三、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我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我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例如学习《化学必修1》氯气溶于水时,为了搞清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我设计了一个探究的实验: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到紫色石蕊、Fe Cl2、Na2CO3和Ag NO3等溶液中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教师再巡回点拨,最后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效果较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实验中,亲自去发现问题,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表达能力;归纳总结,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通过以上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8.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浅析 篇八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浅析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8-089-01
与其它学科相比,化学是一门思维能力极高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
一、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所谓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的可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本质是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启发式教学也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这一化学物质时,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水为什么会沸腾?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学习,在学习得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探索,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育事业当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由于我们的眼镜是无法观察到原子形态的,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在多媒体上将分子的形状以及运动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化学应用能力
化学知识在我们生活当中处处可见,在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现象,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将化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在生活当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例如,学习甲烷这一气体时,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联系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天然气,以此来想象一下甲烷的作用以及性质,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加对甲烷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天然气。
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9.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九
建议:
一、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观点教育。
在初中化学中进行原子分子论教学和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教学时,教师可指出,从客观方面看,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有着气象万千的无数天体,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太阳系只是银河系家庭中的一员,银河系以外还是河外星系,这些星系构成为总星系,这些都是宇宙空间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而且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从微观讲,我们周围的各种实物都是由分子构成,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原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氧原子构成等等,这些构成微观世界的各种成分,尽管微乎其微,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基本粒子,没有一个是不运动的。
二、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树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初中化学中进行溶解平衡等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平衡、电离平衡等教学时,指出这些平衡都是动态平衡,从表面看,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不再溶解,也不再结晶;在可逆反应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种成份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在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自由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好象各种变化都停止了,但实际上这些变化的两种相反过程都从未停止过,只是溶解和结晶的速度,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俣成分子的速度相等罢了,在这一定条件下保持平衡,若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任何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矛盾的双方又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金属原子有失电子的还原性和氧化性,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但它们又互相依存,没有还原性,何谈氧化性。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后,就具有氧化性,非金属原子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后,就具有还原性。这说明氧化、还原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既对立又相互统一在同一个微粒中。
四、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教育。例如,人们在认识了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而递变的规律后,可指导科学工作者去预测周期表中未填满的第七周期中未发现的元素的性质,对发现新元素的指导作用。
10.高中化学 化学教学反思 篇十
新课改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回忆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情况
新教材在保持旧教材知识的架构上,突出当前科技的发展情况介绍,突出探究式教学过程,突出利用插图使学生形象的接受知识的目的等,尤其是课后习题的编排注重了梯度,基础题、中难题、稍难题及难题,做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做到了与高考内容的接轨。教学中如果能够完全贯彻新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理想,因为旧的教学理念影响,总觉得课时不足,讲的多,学生活动少,在教学中往往只能注重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二、自身角色转换情况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如人意之处:
其一是不清楚自己应扮演什么角色,担心学生对知识理解不了,还是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硬是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听的累,从而失去了自己对理论感悟的思考时机。
其二是教师引导者的身份不到位,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没能深入引导强化他们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其三是没有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课堂中大多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布置好讨论的内容之后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1、注重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2、以变革课堂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施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增强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学生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3、造就良好心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不仅要有牢固的“双基”、较强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等科学品质。
11.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十一
关键词: 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教学改革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获取和运用知识,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地说,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讲解过程,而是根据课本知识要求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把教学问题化的教学模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为关键,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景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能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学会运用化学知识独立地探索新知,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置问题
有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思想上往往是困惑迷茫的,常常不知道应该学习什么,这就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教师应该做到有效引领学生直切教学主旨,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切合学生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置教学问题,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中坚持联系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当今能源、环境、材料等现实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防治白色污染,如何根治酸雨,怎样辩证地看待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危害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新型无污染能源的发展方向及开发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等展开教学活动。
二、巧妙提出问题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提出问题在问题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能否提出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问题教学的效果,因此,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自然就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教材,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组织提问材料,围绕一条教学主线设问,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步步深入,从而达到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问题,切忌盲目无准备地乱提问,或问一些学生随口就能答出来的问题。虽然(容易回答的)问题多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却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学主要目标的注意,干扰学生的定向思维。
同时,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研讨。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随时提出问题,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对学生的问题认真对待,多鼓励多引导,即使是一些浅显幼稚的问题,也要给予认可,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信心、意志和品质,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分布要广,使学生形成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尤其注意向学习较困难和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问,注意引导,给予锻炼的机会,促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当学生感到困难或回答不完全正确时,教师应给以必要的提示。新课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未知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因此,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够全面,也应充分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正确因素,使学生首先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明确指出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切忌以提问的手段去迫使学生学习,使师生间产生对立情绪。
三、恰当对待学生的回答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肯定和采纳学生的回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思考的过程尤为重要。哪怕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只要他们积极地进行了思考,那就是成功的教学。只有在学生实在得不出正确结论时,教师才应告知合理的思维方法,如果教师急于回答,就阻碍了学生的思考。
教师应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教师当然期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样想本身就是不对的。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得到的答案当然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做化学实验时。面对不同的化学现象时,学生的回答往往五花八门,有些回答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学生得到期望之外的解答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路,并给予表扬。
四、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指导
化学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逐渐得到锻炼和加强,怀疑、批判、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得以培养和形成。因此,对化学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2.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十二
一、联系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 在自然界与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 对某些现象极为熟悉, 却又不知原因, 这些现象像一个个谜团困扰着自己, 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与化学有关。这些谜会产生极大的诱惑力, 使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强大动力。化学教学可以在化学与生活间找准结合点。对此, 高中化学新课标明确指出, 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来导入新知。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化学教学体系的生活元素, 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教学, 以增强学生对抽象的化学内容的亲切感与熟悉感, 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转移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如在学习“溶液的性质”时, 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导入, 在寒冷的冬天, 水都会结成冰, 但是为什么食醋、酱油却不结冰呢?这样的问题拉近了学生与化学学习的距离, 引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关注, 学生会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思考、积极思维, 从而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中。
二、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 实验在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实验具有鲜明的实验现象,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探求真理的发现过程。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化学教学只重视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的培养, 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改成了画实验、讲实验, 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发现真理的机会, 也使化学教学失去了“化学味”。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更为关注, 现行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 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特点与高中生操作能力强的特点, 充分运用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参与学习的主观意愿。如在学习“探讨物质燃烧的条件”时, 我为学生演示如下几个实验:烧不坏的手绢、比较木条和木屑燃烧的难易程度、玻璃杯罩蜡烛等, 这几个实验让学生得到了大量的感性认识,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在鲜明的实验现象前, 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师的相继诱导下便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三、利用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在备课中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实现预设的精彩, 同时, 也要根据学生的随堂表现, 对教学预案进行一定的调整, 造就课堂生成的精彩。在对新知的讲授与试卷的评讲中, 学生在解决教学预案中的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对于这些突发情况, 教师不能简单对待, 而是要运用教学智慧提出问题将这些错误转化为启迪学生思维、自行修正错误、升华学生的重要契机。如在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在操作结束时立即将酒精灯熄灭, 这一操作是错误的, 但是我并没有立即纠正, 而是让学生观察酒精灯熄灭后的现象, 学生发现灯熄灭后出现了倒吸现象, 自己操作的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不符。在此基础上, 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样设计的问题会激励学生对自己实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 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结束时不能立即熄灭酒精灯。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意料之外的表现, 尤其是学生的错误, 要抓住机会与时机, 使之成为探究活动的新起点。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分析功能, 可以将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深入浅出。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将学生带入具有较强视听感的情境中, 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学生的精力, 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远不止以上这些, 还有更多好的方法, 教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不断开拓、不懈探索, 摸索出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情境。
13.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十三
匆匆一年,又一届高三学生迈进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看着学生远去的身影,回忆这最后半年的悲欢离合,内心颇感惆怅。本学期担任高三 两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是学校的特快班,名校生皆出自这些班级,作为学校的中流砥柱,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放松自己。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研究信息,把握方向
进入高三,也就是高中和大学的转折点,到底该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决定了是否能顺顺利利考上大学,实现人生理想。而这也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新课标和全国各省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思想和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新科技和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二 摆正关系,抓纲务本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扎根的土壤。因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月试、周测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都指导学生整理到错题本上。
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高考题,研究不够,更不透,导致我的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
2、对学生,课下辅导不够。本人,不善于抓学生,都是凭着自愿学习为主,然而学差生一定是自制力差,就需要老师的狠抓。
14.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十四
初中新课程的教材也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删减,我们高中教师对此了解不够,我们总是觉得“这还用怎样讲?”、“此刻的学生真是什么也学不会了!”、“学生怎样这么笨啊!”……我们没有反思过:是不是学生真的听不明白,真的不会学习?
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资料多、难理解、习题不好做,学习兴趣降低。一方面是因为高中化学突然变得比初中更系统、更深入,学生不能立刻适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的教育,忽视理解学习,不注重对描述性、结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但更重要的却是我们教师对初中生的化学基础期望过高,平时的教学和测试难度过大造成的。
今年春天我教了预科班的初中化学,借助那一段疲于奔命的日子,我将初中课本认认真真、深入地研读了一遍。发现有很多高中要用到的知识藏在练习题、资料卡片中,我讲课时自然而然就将这些知识加进来讲,甚至重点强调。之后给实验班学生上课时,学生竟然不明白,说初中老师没讲过。而高中课本也不再讲,就直接拿出来让学生用;有时候为了讲清楚某一道课外习题甚至还要临时补充知识点。学生要记的、要理解的太多,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不停的记,听课习惯不好的学生自然就感到很吃力。
比如,第二章的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难学的知识点之一,要求学生在初中所学的酸碱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并熟练记忆和应用“溶解性表”。在理解和记忆两个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不愿意下功夫进行记忆的学生在做题和听课方面就越来越感到吃力,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章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属于贯穿高中化学教学始终的最难学的知识点之一,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初中所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及其相关概念。而初中课本对该反应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也没有在教材中进行明确的表述。
到高中突然进行系统学习,除了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9个概念外,还要掌握双线桥、单线桥等分析方法,学生还没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我们已经要求他们能十分熟练地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并与刚刚学到的“被氧化、被还原”联系起来进行应用,用功的学生能够听懂,但却不能熟练应用;对化合价知识不很熟练的学生甚至听懂都很困难。何况我们的老师必然还要进行适当的扩展,还要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等,进一步加大了该知识点的难度。致使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雪上加霜,厌学情绪进一步加重。甚至期盼早点进行文理分科,跳出化学的重重包围,走一条不一样的学习之路。
因此,高一的化学教学,就应有一段时间进行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育,重点复习初中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介绍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和背诵常见元素化合价、溶解性表、复习酸碱盐性质及相关计算,为学习高中化学做好铺垫。
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控制教学进度。不要增加刚开始学习的困难。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对深度和广度都已加强的高中化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想学好是不容易的。要个性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先理解后记忆是正确的。但是有的知识点暂时不理解也要先记住,如果既不理解也不记住,等于没有学,知识就出现了断层。化学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先死后活”、“死去活来”的过程。机械记忆还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透过讲解,帮忙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其实就是对各种试验现象的纪录和分析,学好化学务必记住一些基本知识,才能谈得上理解后面的知识,才具备了问问题和与人讨论的资本。
15.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十五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 学生动手实验少
现阶段的高中化学课堂大多沿用了传统的讲授课的模式.教师重点讲授某一物质的化学属性,让学生记住其特点或者记住验证此类化学物质属性的实验方法即可,而很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探究.而且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所进行的演示性实验,也由于课堂环境的局限和缺乏学生的参与,而使其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2. 探索性实验少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学习的必不可少的方式,高中化学课堂也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但学校中进行的实验大多是课本中讲解的验证性的实验,比如验证铝的化学性质,就是对照课本将它放入碱性溶液或者酸性溶液中看它是否发生化学发应,然后再得出与课本知识相符的结果即可.但是这种验证性的实验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真正能让学生形成实验能力的探究实验却因为学生容易出差错、实验结果不统一等多种原因而被忽略.
3. 能力培养不全面
传统的化学教学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某一物质的化学属性或者化学反应的公式,而很少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就算学生完成了实验,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也并不高,而且因为实验步骤出错有些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教材不符,他们或怕被教师批评或怕麻烦而不愿再进行实验,也就照着书本内容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出了标准统一的答案.这样既没有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和获得物质属性的方法,也使学生失去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出发点,如果对化学缺乏兴趣,那么对化学的学习就会比较艰难,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首先,它并不是呆板地向学生灌输某种知识或抽象的原理,而是通过提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或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师生讨论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进行探究和论证,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与总结,获得知识.这样,由于知识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的因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觉得实验很有趣,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
2. 增强学习记忆
以往的知识大多是由教师直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较多,且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使学生出现厌倦情绪和记忆的疲倦.而实验探究的模式,不仅包含教师的理论指导还包含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和探索,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和有趣不易产生疲倦的心理,这就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3. 启迪学生思维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才,而不是只会背书的学生.改变过去只靠背书来提高成绩的片面的学习方法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思维,增强思维的灵活度,使学习方法多样化.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自行设计实验方法与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对学生归纳与分析,判断与论证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多种方法来找到解决方案,这就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了学生只会记忆而不愿思考的惯常思维方式.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就更有能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4. 培养多样能力
人们常说现在的高中生除了背书什么都不会,这大概就是一切以成绩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弊端.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化学学科必须从改善教学方式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第一,改变了学生只说不练,动手能力差的局面.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的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仪器的清洁与保护,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二,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家庭生活中也不乏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现象.实验探究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发挥积极性,更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启发.为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深入了解,要求学生观察并找出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然后结合书本知识和网络材料的收集对所观察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这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三,增强了创新和探究能力.由于教师不提供现成的实验步骤,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本身就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学生为解决实验问题而提出的多样化的方法实际上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新奇自由的想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培育学生品德
德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方面,各学科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品德的培养.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根据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真实的记录,在实验报告的填写中不追求统一的结果.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培养学生诚信、负责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验探究模式的施行
1. 注重实验探究意识的培养
惯常的化学教学以知识讲解为主,对学生的实验素质培养不足.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下,要向学生传递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对探究和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事物的化学属性,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问题,加深对化学的理解.
2. 提倡化学实验的协作性
一次化学实验往往需要多种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需要多人的合作才能高效的完成.在进行探究实验时,要注意协调好小组中学生的分工与合作,明确步骤与操作顺序,把握好实验节奏使实验在小组的配合下顺利完成.
3. 重视实验的记录与报告
化学实验的结果具有多样性.同样课题的实验由于操作步骤的不同或者物质用量的多少以及反应时间的长短等问题都会引起实验结果的不同,因此要做好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对于实验报告的填写也一定要根据实际的实验情况进行填写,不能弄虚作假,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研究和学习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摘要: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在进行不同学科的教学时也需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现阶段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呈现出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急需进行改进.而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虽刚起步,但它所表现出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推进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走进化学课堂将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彭香英.贯彻新课改精神加强探究实验教学[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1):107.
[2]吴德诚.论化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156-157.
16.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 篇十六
一、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
化学教学中巧设悬念,创设探究的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求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怀疑,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教师讲的,甚至是实验中的一个微小现象,当学生出现疑惑时,让学生想问,通过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学生高度兴奋,活跃思维,重点的地方教师可画龙点睛。例如高二化学中乙烯的制备实验,反应为乙醇脱水生成无气味的乙烯,但事实上烧瓶内液体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同学就提出疑问,反应可能并不是简单的乙醇脱水,生成的气体也可能并不是乙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书上怎么写,学生就怎么答。这位同学敢提出疑问,不放过任何一些迹象,我首先肯定了他,这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探索这一现象,激起学生探究热情,也培养学生求实精神,通过激励的讨论、联想,最后得出浓硫酸在作怪,刺激性气味是SO2:C+H2SO4(浓)=2SO2+CO2+2H2O,黑色的物质是碳,怎样证明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中会有CO2和SO2?同学们讨论得出多种方案,我没有肯定,课后欢迎他们到实验室去验证。
二、营造问题氛围,使学生敢问
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得先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思想上自由,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不管谁的问题多么肤浅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教师不该恪守师道尊严,应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应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和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有勇气针对教材或教师的问题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注意引导分析。这样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而且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由不敢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善问,扩大了创新思维的空间。
比如我每次给高一年级的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都会给学生提出化学课上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多提问,上课不愿意不要紧,课后可以及时提问,无论什么问题,哪怕是我刚才上课时刚刚提过的知识都可以。我不会因为某个学生好问问题而觉得比较烦,相反我会尽早的认识、了解一些喜欢问问题的学生。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在这样交代后,总能有一些收获,每届学生中都有不少喜欢向老师提问的,我很乐于解答。学生深入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一定水平或者值得探究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实验结论、一些理论提出质疑的学生也有了,学生提问的氛围很好。再通过创设环境让学生多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问
一个良好问题的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应该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实践环境。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人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可归纳如下几种:(1)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形成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面临新的、有待解释的化学现象或事实;(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机会,使其在实践性活动中不断产生质疑;(3)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领域,引发更多新的、综合性的化学问题。
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产生活中的实验材料,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同时让学生对书本、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作业中不会做的习题,实践中碰到的棘手问题提出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作为发现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避免学生用一种习惯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要轻易地将方法和结论施加给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适时点评。
四、传授问题技巧,使学生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必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提问精神外,在課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
课堂上,教师需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新问问题。比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让学生先自己看书,思考有什么疑问,然后再通过实验来探究得出结论。在学习《钠》时,传统的教学是一点点分析钠的性质。而可以先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利用这个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钠的性质,再问学生通过这个实验的现象有哪些疑问,该如何解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采用这种方法同时也不断的在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课件】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入01-10
教学随笔高中化学06-11
高中化学教学语言10-31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浅议07-21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浅析09-05
高中化学组教学计划12-17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08-09
高中化学老师教学计划2006-27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09-14
2018高中三年级化学教学设计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