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每一位学生

2024-10-27

善待每一位学生(精选16篇)

1.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一

学会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

沙市实验中学 张素萍

宽容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是指一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有容人之量,特别是能宽恕别人的过失的道德行为特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教育呼唤教师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细微处做起,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真诚的爱,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用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感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欢快而流畅;我们更要感谢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异彩纷呈。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那些难忘的故事,大多是行为另类的学生给予的。因此,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力戒讽刺挖苦,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鼓励一点一滴的进步,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实,采取特殊的措施,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1)宽容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宽容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促“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2)宽容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师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心理倾向来说,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

(3)宽容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二、宽容善待学生应以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为基础。

爱学生,首先就要关心学生,关心他的生活状况,关心他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逆反心理强,有时很难与父母作较好地沟通,在这个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老师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位学生在一篇题为《心愿》的随笔中就说,希望老师能与他谈谈心,因为他有许多人生的困惑,包括对父母的感受,与同学相处的矛盾。我认为,这样的谈话恐怕不是这一个学生的心愿,而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愿。人们常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需要我们老师在随时随地的关爱之中去实现的。其次,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人格,切忌使用不当的语言,尊重他的想法,加以正确的指导,唯其如此,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你当作朋友。处于初中生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但只要老师把道理讲清楚,采取一种民主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很多事情是可以迎刃而解的。理解学生,就是在我们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同时,更要具备“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要有一种换位意识,充分的去理解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这样告诫师生们:“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学生们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解就显得尤为关键。信任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有些父母常说,我那么爱他,为他做牛做马,一切都不让他操心,可他还是不满意。其实,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爱孩子,就要相信他:对他力所能及之事,应放手让其自己去做;对他稍有难度之事,要正确引导、鼓励;对他特别困难之事,让他量力而行。教育孩子是这样,教育学生我认为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只有这样,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这对我们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是大有神益的。而且,信任学生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他从不完美变得完美,这不就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吗?看人不可看一点,而要全面地认识了解他,使他相信自己有一丝光,就能照亮一片。

三、要真正做到善待宽容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要经常注意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而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现代教师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是学生的渴望,也是社会的期望及时代的盼望。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明确自己的责任,干好教师这份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问题,使矛盾简单化,为真正做到宽容善待学生提供有力的保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更有利于我们下一代健康发展。

宽容和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教育的一种美丽。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一颗教育好学生的心,爱自己的学生,有爱就有宽容,有宽容就有鼓励和赞美。生活在宽容的世界里,我们都会自信、快乐!

2.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二

作为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帮助、支持、赏识学生, 关爱学生, 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 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 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 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 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 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其意义不可轻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一、关爱学习困难的学生

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 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 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 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因此, 任何一位老师在教授一个班的学生, 其中必然存在着学习成绩有上、中、下差别。然而, 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习好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 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关爱他们, 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 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 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 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 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班主任只有尊重和爱护这些“学困生”, 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 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 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学困生”, 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 既要了解自身原因, 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 又了解心理特征, 以便对症下药, 因此, 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 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 人的聪明是多元的, 不同的人其聪明表现不尽相同。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 在历史研究方面是个天才, 但在数学学习上却差点儿为此上不了大学。“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 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去发现、去捕促“闪光点”, 及时地给予真诚的表扬, 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 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 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与此同时, 班主任还要适时地给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 使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 一般都是因为长期的学习习惯不好、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而引起的, 所以不能指望一两次谈心或辅导就能奏效的, 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反复, 深入调查和了解反复的原因, 不急燥、不嫌弃, 要坚持不懈地做工作, 并争取与家长取得联系, 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配合上述工作, 考试的试题难度要适中, 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于考试受挫的学生, 要及时地帮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 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二、关爱个性特别的学生

人是有个性的, 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 有的活拨好动, 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可见, 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试想一下, 如果人没有了个性, 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 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 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所以, 教师必须操持宽容态度, 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 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 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心理倾向来说, 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 有的喜欢文科, 有的喜欢理科, 有的喜欢朗诵, 有的喜欢运动, 有的喜欢书法, 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 “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作为班主任, 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 都应给予肯定、鼓励, 并加以重视和培养, 实施因材施教, 引导学生发展特长, 开发学生潜能, 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在这一方面, 我主要作了以下一些工作: (1) 创造条件, 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 上课时可让他上台作实验;喜欢思考的学生, 可在课外多提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喜欢运动的学生, 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 让他们经历失败的磨练和成功的喜悦…… (2) 精心培育, 让学生多一份创造。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抓早、抓细、抓实,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 鼓励自学选修教材,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关爱犯错误的学生

犯错误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 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 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 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古人云“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学生是人, 而且是未成年人, 不是圣人, 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 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因为我们是教师, 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 毕竟是青少年, 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 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 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 让学生怎样, 不让学生怎样……可见,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 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 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 并和学生一起分析, 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 甚至不犯错误。如有一个女同学, 该生由于从小跟随祖父母生活, 祖父母较宠她, 在待人接物方面, 做得不好, 有失礼节。开始, 我和她谈话, 她认为我不喜欢她, 有意给她难堪, 根本不接受, 以至于学习成绩大副下降。期末写自我鉴定 (装档案) 把自己写得很不好。我找到她说:“这份鉴定要装档案, 应尽量写优点, 如果你要写检查的话, 就要深刻一点, 可以好好地另写一份交给我好吗?”她很受感动, 从此消除对我的敌意, 其学习的兴趣很浓, 争当生活委员, 对班上的工作非常热心。 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 没有一个学生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时的欢乐, 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3.教好每一位学生 篇三

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就是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加之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德育为先更是体现出强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呢?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其次,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情感体验、道德认知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构建既符合国家总体要求、又具有我们粤东地域特点、分层递进、与中学有机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再其次,就是创新德育途径方法和工作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强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学科德育渗透纲要,激活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强化德育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德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

坚持能力为重,就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为此,我校坚持“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能力上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作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构建能力培养体系。但是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复杂,学生基础较差,近几年又接纳了很多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基础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中高年级的插班生,来到我们学校之后,学习明显难以跟上班级其他同学,与本地学生之间的差距十分突出,加上这些学生以前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求学阶段长期缺乏父母在身边正确引领,大多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不足。因此,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素质和管理水平,对学校的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就更显重要。

二、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教育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也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推动者,学校既要重视和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倡导教育家办学,让真正懂教育,具备事业心、责任感的人来办教育,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打造一支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学校课题的开展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学校的办学品位得到提升,特色得到增强的同时,真正做到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还需要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制度,大力推动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合力,创造出有利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我们也坚信只要每一位校长都能把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配合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好教育的发展规划,履行好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神圣使命,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齐心协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相信我们就一定能收获教育改革实效,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篇四

——朱慧贤老师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朱慧贤,男,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分配到玉溪师范学院任教。其中,1992—1993年,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脱产学习;2004—200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脱产访问学习。2001年10月评为副教授,2010年10月评为教授。现为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教师,玉溪市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玉溪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组副组长。先后担任过班主任、生物教研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副系主任等职务。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玉溪市科学技术奖、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奖励。

一、爱校如家,爱岗敬业

1983年夏天,上中学的他,偶然踏上了红塔山这块土地,看到了崭新的教学大楼(现第四教学楼)和正在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为传习馆),心中萌生了一种念头:大学真好;1988年的夏天,大学毕业的他,背着简单的行囊,再次踏上了这块红土地。在一幢淡黄色的平房前(师专办公“楼”),刘中坚校长一双有力的大手握住了他,微笑着对他说道:“欢迎你到玉溪师专来工作”。从此,他的生命、他的家融入了红塔山,他的心中不知何时又有了一个概念:红塔山,我的学校、我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不知不觉一转眼就是23年。2004年以后,他把小家搬到了树蕙园,但每天不到红塔山上走一趟,心里却总觉得丢了什么东西;2010年的夏天,在玉溪师院的办公楼前,熊述新院长兄长般慈祥的目光,微笑着对他说道:“小朱,挺不错的,非常执着”。听了熊院长的话,人到中年的他不知道是鞭策还是鼓励,但心中明白,我们的“家长”关注着一位普通的家庭成员,关注着一位平凡的教师。

23年来,作为一名普通、平凡而又充满极大工作热情的教师,在红塔山这块育人的热土上,凭着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关心学生,为人师表,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付出了青春年华。他用默默的工作,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坚持。直至今天,他仍然想大声的说: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家。

二、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朱慧贤老师认为,一个集体如果没有凝聚力,就是一盘散沙,也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他时刻铭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道理。在工作中,无论是作为领导,还是作为普通教师,他一贯保持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宽厚待人,顾全大局,关心集体的作风。积极支持领导的工作,服从工作安排,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互敬、互学,团结协作,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和团队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的集体才有战斗力。

三、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近年来,朱慧贤老师先后承担了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民族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指导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试教和教育实习、野外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中能够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阅、复习、组织考试等环节,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积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成绩显著。坚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虚心向老教师和同行学习,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启发性,主动听取师生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主持了玉溪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主持学校精品课程建设1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3项。教学工作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好评,每学期期末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本人得分均在86分以上。

2007年4月,在学院组织的本科教学质量预评估中,首都师范大学沈孝本教授了解了我系开设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情况,与朱慧贤老师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同时,还听取了两名学生的试教,教学效果受到了沈教授的好评。原学院教学督导组长,李崇武副教授听取了朱慧贤老师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说道:“有特色,象一门大学的课程,有深度,有自己的研究成果”。2010年6月,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方案评审和观摩课比赛中,朱慧贤老师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

作为玉溪市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的副理事长、玉溪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组副组长,朱慧贤老师还多次组织和参与了玉溪市中学生物学科教师培训工作,为玉溪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骨干教师160余人。现在,作为玉溪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初中生物学科的首席培训教师和负责人,正在组织实施云南省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朱慧贤老师坚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5.教育叙事:用爱对待每一位学生 篇五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摘录)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文海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又有一次,我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老师追到家里来了。”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以往的教师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点尝试,举例如下:

6.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六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读后感

潍坊中学王伟校长,面对严峻的挑战,调动全校师生的智慧,仅用两年的时间便使学校重新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扬,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读后感。学校的发展与成功彰显着校长的教育情怀。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则是王伟校长朴素的教育情怀。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认真思考潍坊中学的成绩,有很多深层的启示。

纵观潍坊中学的成功,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正确定位学校的发展。

通过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比如:地理位置、师资条件等,确定了“稳定、改变、发展”的工作思路。这一步看似平淡,却体现出校长的智慧与务实的态度。

二、有核心的价值理念,即“尊重”。

潍坊中学在办学中,王伟校长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以“尊重”为核心价值理念,并加以拓宽,如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教育规律等,尤其是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好教育。在具体的行动方面以“尊重”为核心开展“选课走班和分层次教学、全员导师制”等教育、教学活动。因为有了“尊重”这一文化内涵,各项工作、各种活动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同时,师生共同理解教育的使命从而使全校师生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乐于追求,这也充分体现出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涵

潍坊中学做到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特点,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立足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个生存点,抢占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这个制高点,读后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读后感》。采取的工作方法是“分层教学配合全员导师制”两种方法很长风,但是有了充分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有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对比我校的教学工作:***

四、德育理念

潍坊中学根据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提升为学校德育工作从生活开始,加之行之有效的“百名教师访千家、学情会商制度、家长会”等工作策略,使学校、家庭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从整体分析潍坊中学的成功,主要是正确地分析学校的优势,校长从“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分解并渗透到学校的管理、教学、教育中。朴素的办学理念,加之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加速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品牌。

五、反思与借鉴

学校的发展一定要用文化引领,师生之间形成共的价值观,用务实的态度落实教育、教学工作,并将学生的发展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

1.要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

首先校长要依靠全体教师的智慧,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只有用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学校才能有持续、长久的发展。

2.要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分解并落实到各个层面。

学校总的理念要分解成德育理念、教学理念,甚至体育理念等,分解到这样的层面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遵守并执行。

3.校长要引领全校教师的“教育观”,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育观的引领实质上就是价值观的认同,如果全校教师都认同校长的价值观,那么工作很快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教师一旦形成良性的教育观将会促使教师的终身发展。

4.用“大德育观”开展德育工作

7.关爱阳光下的每一位学生 篇七

一、关爱每一位学生

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 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作为一个班级, 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一致, 性格也存在差异, 真是一把钥匙一把锁, 针对每名学生要因材施教。要取得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对学生热爱、亲切、和蔼、一视同仁, 没有偏爱;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感化学生, 上课充满激情, 做事身体力行, 为人师表。这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多宽容学生, 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能力弱等原因, 学习好就更不容易。他们对于较浅显的、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 学习兴趣更浓一点, 学习效果也会好一点。反之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导致作业错误多, 或者停滞不前。这时, 最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和体贴。

二、找准“学困生”的闪光点

找准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大都有自卑感, 自信心不强, 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抓住“闪光点”和长处, 及时表扬, 让他们感到老师眼中有他, 看到自己的成绩, 取得不断进步的动力。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 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 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如此, 但是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兴趣, 强化学习意志,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 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

三、加强和家长的沟通

学困生的形成和他们的家庭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的教育、观念都是不同的。有的家长望子成龙, 有的家长顺其自然, 使孩子的学习停滞不前。学校应当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 班级应当建立家长班会制, 建立学生转化档案, 设立家校联系卡, 开通“校信通”等,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 共同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8.学会关爱每一位学生 篇八

记得我带的第一届文科班学生中,有一个叫童××的。事情发生在2010年的一个中午。那天,童××不晓得是什么原因,中午来教师玩了点,恰不巧在这个时候被班主任陈老师抓到了,陈老师问他为什么迟到,他没有回答。其实,从平时的表现来看,童××底子不好,个头又高,上课还老喜欢睡觉,坐座位也只愿意坐最后一排的墙角那个位置,上自习课还总是爱动,影响别人的学习。我想,这样的学生会让许多老师头疼。但是,童××的本质还是好的,人还比较老实,可以说是一个很守纪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我们班之人管他管得太紧,本身高中生的叛逆心理又强。他其实不是跟喜欢陈老师,有时候还喜欢故意跟他对着干;这天中午,矛盾终于激化了。陈老师像往常一样训了他几句之后就让他回了教室,他也照办了。但是,没过多久,陈老师再去教室查看时,他已经从教室中消失掉了。陈老师马上走来教室隔壁的辅导室,跟我说了这件事情,并让我去寝室找找看,因为以前他生气喜欢往寝室跑。于是,我就来到了寝室,但是,结果是他也不在寝室,我就马上给陈老师打了个电话汇报这一情况。接下来的事情大致是:陈老师给他家打了一个电话,他家人说他没有回去。到了晚上,他爸爸给陈老师回了个电话,说他现在跟童××自在一起,同时也从他爸爸的口中了解到了实际情况。原来事情的导火索是他的爸爸跟妈妈现在在闹离婚。后来,在电话里面陈老师给童××做了做心理工作。最终,工作做通了,童××回了学校。童××回学校以后,陈老师马上找他谈话,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最终,他们之间的矛盾化解了,童××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散漫了,至少自习课能安分的坐下来,不影响其他的学生。

现在,我在阳逻校区带二(12)班的数学课,跟第一年一样,也是带的一个文科班;不同的是:班主任变了,班上的学生变了,同班的其他科任老师变了。虽然相对而言,文科生在数学方面要弱于理科生,但是,有很多东西还是文科生学的远远浅于理科,毕竟还是考虑实际情况的。还有,班上的陈××跟林×,由于基础差,想学点东西又学不好,因为基础不好,前面的东西都没搞清楚,一下子就接受不了新知识。久而久之,对学生失去兴趣,对生活的态度也很消极,过一天是一天,把整个高中熬完就算解放了,后来还感觉自习课待在教室像

受罪,干脆报名体育特长。但我一直坚信,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成功,正像我经常喜欢在学生面前说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等等。一直我都比较佩服我现在班的班主任王老师的,经常犯老毛病还能一直坚持住,治班一直很严谨,班上的学生都被她管得俯首称臣,就连几个平时习惯不好的,在她面前都不敢放肆。平时的纪律都不错。通过我的观察,这些实际上都跟她的大爱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在班会课上她更多的是批评与指责,但在平时,学生有一点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她都会倾注全力去帮助他们。也许这就是一个女老师的细腻之处吧,我在她身上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现在一直在提倡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爱的地位更加凸显。用爱去关心学生正是教师应该花时间与经历去研究的一个方向。只有爱才能深化情感,只有爱才能让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老师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以关爱为起点,让爱充满学校,让爱充满社会,再用爱创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

9.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九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但却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今年的暑假注定是与以往不同的。其实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无非是想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于是我们参加社会实践其实是真正的去接触社会,品尝社会的酸甜苦辣。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现今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有工作经验。

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暑期打工。暑期虽然只有短短的1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在这次暑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这次的打工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我的老板在走之前也给了我一些指点,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本,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选用暑期时间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你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然后他给我说了他读书时的事,他说他读书的时候,也是求知欲非常强烈,想方设法地想多学点东本,放假的时候,经常往全国各地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增长见识”。

以前也想过,学我们英语专业的,也许以后最起码存在那种机会去走向讲台,所以,这短短的两个月的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煅练,而且,专门机构统计的现在的毕业生出来后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会做与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都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不断的对自己要求,把手上的活,当做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老板常常强调的就是每个员工都必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事,我也觉得这是以后无论做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收到的要求,在这种地方,看得到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挑战,有时会把自己与那些出入写字楼的同样年轻的人比较,心里真的感受到那很明显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时一日而起,所以,出到外面,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但显得格外重要,不然,常常因为比较把自己看得很不平衡,而迷失自己的方向,那些在我们前头的人们,可以当作是榜样,但不可过多的去计较,自己能做到何种程度,应该有一个很明了很中性的认识,不能过于攀比,更不可自以为是。

因而。结束工作的时侯,心里就有一种很渴望的感觉,明白了自己与社会所需的要求,因为现在毕业求职,特别是对于像自己一般的人,更多的时侯是社会,职业选择自己,面是不是更多的自己去选择职业,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吧,总结我的这次时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我的一次社会实践,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会实践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起很大的帮助的。

现在,离走进社会越来越近了。校园与社会环境本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社会实践。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也不大相同,所以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学到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在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极在实践中学习其他的东西,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甚至拥有不败之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可以避免我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教导,这

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大学面临走向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10.感谢身边的每一位人 篇十

每每我的自信心消逝了,身边的人总会那样的刺激我那样的鼓励我。母亲说,我要谢谢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说,是吗。她们伤的我不轻了,她笑不语,总说我还没有长大等我长大后便会自然而然的明白

我懂了母亲,我现在终于懂了,我确实要非常非常的感谢他们,她们。特别是那些曾给我特别多疼痛的人。

那些欺负过我的人,是你们让我在一次又一次被欺负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甚至如何学会做人。谢谢你们。

朋友。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友情的可贵,我们的友情是那样的经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谢谢你们,让我懂得如何维护友情如何重视友情。

老师,我很想你真的很想你。今天,如把四年级的集体照拿来了,唤醒了我所有的一切的回忆,我们开始慢慢聊着曾经给予我们知识的每位老师乃至每位同学。秦老师,我不知道要怎样表达出我心中对您的那份感激,您是那么的耐心把我从坏学生的边缘拯救了回来,救回了我的未来。我如您所愿,正在飞速的进步。谢谢你们。让我懂得了信任人的可贵。

妖,我也要谢谢你,是你让我心中单纯了几分。

双亲。

我知道,再多的言语也抵达不出我心中想表达出的情感,我知道,每每同她们吵嘴的时候就像一根根锋利的细针深深刺进她们的心口。对不起,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唯一只能用行动来表明我不辜负你们,我不喜欢像小孩那样粘着你们也不喜欢像其他朋友一样对自己的父母总有说不完的肉麻语,没错,我不喜欢对你们这样。这样使我非常不舒服。你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给我上政治课,教我做人。我感激你们

我感激身边的所有人,是的没错。那些深深刺痛我的心的人,那些对我宠爱无分的人,那些深深伤害过我的人那些鼓励表扬我的人。是你们让我找回自信找回那份坚强找回无价的毅力。

哪怕与我无任何勾搭的人,我也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表现出来的酸甜苦辣被我所视,让我更加理解人生。

1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篇十一

1.有教无类与平等意識

子曰:“有教无类。”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因此,班级管理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班主任要用平等的眼光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同样的热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

“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论语·为政》)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有的长于思辨。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就得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承认差别、允许有差别,不可一刀切,不要做赶鸭子上架的事情。

3.循序渐进与最近发展区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的循“序”过程,学习得按照一定的步骤才能逐渐深入或提高。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应该扮演好“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班主任不可对学生强求勉难、期望一蹴而就,不要想一口能吃成大胖子,要帮助学生正确地判断自己的现有水平,谨慎地确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在逐步提高中,获得自信。

基于以上三种思想认识,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热爱学生,走进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青少年学生是我们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热爱学生,反映了我们对人类社会最崇高事业和最美好理想的追求。

热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没有了解,就是盲目;没有了解的教育,只是主观主义教育。

热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品德,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并把这种关心化入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没有哪个学生不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他人的尊重信任。教师尊重信任学生,给予一种教育力量和鞭策力量,就能发扬他们身上积极美好的东西。教师且莫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反感,丧失自信心。为此,我们不妨常常回想陶行知的那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热爱全体学生,关心、了解、尊重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后进生的成长和发展,方能有全体学生的信任信赖,才会有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才能够成功有效地展开自己教育活动。

2.宽严相济,一视同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为此班主任要将严格要求与关爱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

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奖惩分明,一视同仁,不将学生分好分坏、厚此薄彼,处理班级事务务必公平公正。并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体谅别人,凡事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想,别苛求于人,要懂得宽容、理解,戒除个人中心、个人至上、一意孤行、主观盲目、偏激冲动等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是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必然追求。为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协调这样一些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班干部和其他学生的关系,学生和老师、家长的关系,以及宿舍与宿舍、本班与他班、班级与学校的关系。要经常深入了解情况,如班上有没有拉帮结派、勾结社会闲杂人员,有没有同学闹矛盾,有没有同学对老师有偏见、家庭有没有特殊问题或困难,有没有班干部管理不力或方式不当。尽可能地排除存在于班级里的不和谐因素,积极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合情合理、教育为先的原则下,积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问题的扩大化,防止造成不良影响。

3.正确引导,鼓励激发,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应认真研究、正确引导、鼓励激发,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每一位班主任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需要班主任自身是具有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人。这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个性问题,而是班主任个人的精神境界问题。我们都知道,集体活动和学校的各类评比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最好的教育资源,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很重视这些活动。但如果班主任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名次或是为了得到一时的荣誉,那么,在班级参加这些活动失败或者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时,班主任就难以正确对待,就会与学生一样出现消极情绪。如果班主任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发展,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真正的教育工作,就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目标相一致。

班主任真正懂得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并能正确有效地开展关乎集体观念的教育活动时,学生就能够团结友爱、积极进取、互助互勉、合作共享、珍惜班级荣誉。

试想,当今天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明天他还会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吗?

4.明确责任,自觉自律,树立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班主任应该明确班级管理规定,净化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面对过错,不推委,不掩饰,勇于承担责任;遇到困难,不退让,不回避,敢于迎难而上。在此前提下,让学生学会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进行自觉的自我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个人的自律意识,自觉去做一个合乎学生身份、符合班级要求、追求进步与文明的合格学生。

现代管理学理论提出,很少有人愿意被别人管,但不让别人管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自己能够主动、自律、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一些事情、组织一些活动,给予学生必要的空间,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热情,聚合班级的人气,有利于学生的更快成长、全面发展。

12.教学案的使用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篇十二

长期以来,我们常用的做法是提升自我,在备课上下功夫,在课堂上尽力使课堂具有感召力。这样做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能令人满意。有的时候自己是很投入地去做了,但检测的时候就发现收获的并非硕果,往往夹杂着不少的涩涩青果。

究其原因,还是没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依然还有部分同学,没有真正地动起来。他们在我的口若悬河之间早已心绪飞翔。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唠叨:请同学们认真听讲,不厌其烦地说教、讲道理,久而久之,道理学生都会讲了,可是,那部分学生依然不能够专心致志地听讲。怎么办?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自从我校使用教学案教学以来,以前遇到的许多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教学案的设计中关注了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案的设计中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前就要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案。优秀的教学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我们通常这样操作:

(一)生成较适合本年级学生的教学案。

首先充分发挥本备课组的团体优势,每一位教师都审透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透本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前瞻、后续工作做好和做足。然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拓展视野,尽可能多地翻参考练习,从中筛选出最适宜学生的课前测评练习、例题、随堂练习、课外拓展练习等。最后由一位主备老师从中再做精选,形成一节精挑细选、最适宜本年级学生的教学案。

在这一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备课组老师们的精诚合作,要毫无保留地将较好的试题结合实践经验总结提炼,然后把这份包含着备课组集体智慧结晶的教学案复印到每位学生和老师手中。

(二)生成更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教学案。

拿到了共案的任课教师接下来的工作是在每堂课前做好第二次备课的准备。虽然教学案是大家交流设计出来的,但作为设计成员,我还需要把握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以便在课堂上更得心应手。所以在每一节上课前,任课教师都要将每节课的教学案从头至尾地认真做一遍,并寻求多方思路,有的甚至需要再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加贴合自己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切实做到在备课上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师经过这些悉心的课前准备工作后,课堂上就省心多了:既不会因为挂小黑板或者投放幻灯片而手忙脚乱,更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被个别问题搞得冷场。此时的教师俨然是位久经沙场的常胜将军,对自己充满万分的自信,等待上课铃这个冲锋号角的吹响。

二、教学案的使用关注了一位学生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后,教师很自信地走进课堂,不要操作电脑,不要挂小黑板,只要把教学案一发,就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既然是领导人就要组织好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活动、表现,从而使教学产生最大的效果。

(一)学生在独立做教学案时,人人参与。

教学案在使用时总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实施。无论是哪个环节,都让学生独立尝试去做,去探究,但首先让一组学生到讲台上示范,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动,充分参与学习过程。

(二)教师的时时关注,迫使部分懒散学生加入。

在学生独立尝试时,教师要不停地穿行于学生之中,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由于教学案的设计明朗清晰,而且每道试题后都留有空白便于学生演算。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会很容易地发现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从而恰当地予以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因为每个学生都被关注到了,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长进。

刚开始时学生还存在不参与的现象:有的是懒惰,有的是不会。针对这一现象,不会的我就给他们讲解如何去做,教他们去查课本;懒散的我就给他们施加压力,告诉他们下课回收教学案,从而使懒散的学生不敢再偷懒,存在学习空白的学生也不得不去查书,学习效率都相应提高了。

(三)及时地寻找更好的学习方式,以填补自己没有关注的学习空白。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将全班同学分成4至6人一组。安排座位的时候尽量兼顾优、良、中、差的编排,使他们建立便于操作、互助合作的交流团体,让小组之间的交流来弥补因为教师的关注不到位而出现的关注空白。同时,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教师也来回巡视,发现消极懈怠者,给予正面引导;发现独立保守者,加以指正;发现不劳而获者,给予严格的批评教育。总之,使小组合作交流发挥最大的工作实效,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

三、教学案的回收关注了每一位学生

完成了新课部分,最后空出适当时间完成教学案的反馈练习,下课时把教学案全部收上来。

后续工作就是:检查课堂上完成的教学案,整理教学案呈现的集中问题和个别问题。因为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当堂做需要订正的题目,用醒目的红水笔修改,所以在回收的教学案上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集中的问题,有的是个别的问题。对于集中的问题,教师要做有心人,把它们整理在自己的改错本子上,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反馈给学生,或者改变形式后,再考考他们;对于个别的问题,教师要抽出时间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而对于课堂上所做的反馈练习,则要一个个地全批全改,从中发现还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不足,以便辅导的时候给予关注和指导。

四、教学案的反馈关注了每一位学生

对于教学案上存在的极个别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辅导课时和同学单独交流,有针对性地挖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足:是因为当堂的新知识没有听明白,还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或者是因为前面知识的负积累等。找清楚原因,有的放矢地给予个别指导。经过个别指导,个别关注,学生不仅成绩得到了提高,更提升了自信心。

13.用心服务好每一位顾客 篇十三

妈妈一进来就问:“你这里有隐形眼镜卖吗?可以教我女儿配戴吗?你只用告诉她方法,让她自己在这儿学会。如果她学会了,我就给她买。”

听了妈妈一连串的问题,我心里犯嘀咕了,“我把她教会,她不买了吧?”虽然心中满是疑问,但一想到咱们视佳医“技术筑基,爱心立业”这八个字,我就释然了,哪怕最后她真的不买,又有什么关系呢,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都会记得是视佳医教会了她戴隐形眼镜。这就够了。

这样一想,我马上微笑着说:可以呀,告诉我你需要的光度。我马上教你试戴。妈妈听到我的话高兴的笑了,说别的眼镜店都不愿意教孩子配戴。所以一直不敢给女儿买,今天终于找到一个愿意教孩子配戴的眼科医院了。

我让小姑娘先用肥皂把双手洗干净,拿出她度数的隐形镜片,告诉她戴隐形眼镜不能留长指甲,一定要用肥皂洗手,肥皂是碱性,易冲洗,不会有残留,不要用洗手液,避免有冲不净的残留液带到眼睛里,戴片之前把镜片放在右手食指指尖,然后看它的正反面,如果是碗状的就是正面,如果是盘状的就是反面。接着把左手绕过头顶,食指扒开上眼睑,右手中指扒着下眼睑,对着镜子眼睛尽量往下看保持不动,右手食指上的镜片对着眼球慢慢往上贴,等镜片上的气泡慢慢消失再松开双手,闭上眼睛轻轻转动眼球就可以了。

小姑娘按着我说的方法开始尝试,一遍又一遍的试。半个小时过去了,小姑娘终于戴上了一只,小姑娘开心的不得了说:妈妈,我戴上了今天你必须给我买。年轻的妈妈听了笑着说“好,好,你两只都戴上去了,我就给你买,说话算数。”听了妈妈的话,小姑娘拿起另外一只镜片继续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小姑娘终于把两只镜片都戴上了。

一直站在旁边我也松了一口气,“不错!不错!学得还挺快的,有的孩子学几个小时都学不会呢。”

妈妈笑着对我说“谢谢你!辛苦了!这么有耐心的教她,这样吧,帮我们把棕色和紫色两种颜色各拿两盒吧。你们这儿不论是服务还是环境都不错。以后我们母女买隐形眼镜都到你们视佳医来。”

我连忙说“谢谢!谢谢!你们满意就好,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服务好每一位顾客是我们视佳医永远的宗旨。”

14.保护知识产权始于每一位公民 篇十四

保护知识产权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公民个人,意义都十分重要。

文化是创新的源泉。知识产权作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在文化发展中无疑居于重要位置。经济社会越发展,保护知识产权越重要。近来,从网易指腾讯抄袭其“新闻客户端设计”到著作权法修改引起的争论,表明知识产权日益走近公民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科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是一种无形产权,更是一种智力成果权。企业注册商标、作家著作书籍、科学家发明专利是智力成果,教师撰写一份教案、设计一堂课程,工人改进一道工序、完善工艺流程,农民改良一种作物、改善土壤性能,甚至网民对某件事情发表观点、撰写文章,都是创造性劳动的智力成果。每一位公民都依法享有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生产、销售盗版书籍、光碟,市场上假冒知名品牌、驰名商标的物品屡禁不绝„„这些行为都是对他人智力成果的剽窃、对专有权利的侵犯,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大量存在,不利于社会形成自主创新的氛围,也在国际上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形象。

15.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十五

通过两天的观摩学习, 个人把高效课堂模式分为五个环节。这个环节是: (1) 小组建设; (2) 导学案的制作; (3) 学生预习; (4) 高效课堂的组织; (5) 复习巩固。下面就这五个环节展开进行分析。

小组建设, 这一个环节非常重要, 是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只有有了合理、团结协作、氛围和谐的小组, 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作用, 起到帮带的作用, 使大家共同进步, 学习程度差一点的学生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提高自己, 学习程度本来就好的学生也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小组建设的方法需要注意一下几方面:小组成员的人数、小组每一位成员的作用、以及怎样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第一, 小组成员的人数, 每一个小组以6-8人为宜, 过多的话会限制每一个成员的主动性发挥, 过少的话小组成员不能有效、充分的吸收他人的长处。另外还受到班级人数的限制, 每个班级至少应当设置3个小组, 所以当班级人数较少时, 如只有20人, 则每个小组的人员个数为:6、6、7;另一方面, 每个班级也不适宜设置过多的小组, 以不超过6个为宜, 当班级人数较多时, 如50名学生, 则每个小组的人员个数为:8、8、8、8、9、9。第二, 充分发挥小组每一位成员的作用, 选一名合适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助手, 是一组之长。实践告诉我们, 选一名责任心强、成绩好、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 负责全组的组织、协调、分工、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小组长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 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另外, 还可以设置学科组长, 组长只有一个, 但学科组长可以有若干个, 每一位学科组长都要在自己的学科中起到主导作用,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 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 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第三, 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对于小组内部, 需要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 同样的, 对于整个班级, 需要调动每个小组的积极性。可以对小组进行量化打分, 根据小组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加分。小组量化打分最好是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 内容包含这一段时间内各科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纪律、卫生等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导学案的制作, 这个环节是由任课教师来完成的。不要小看这一张小小的导学案, 它汇聚了教师的教研成果。以前需要滔滔不绝讲一两节课的内容, 都汇聚在了这张导学案上。所以导学案需要体现什么内容, 需要检验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尤为重要。导学案需要以下几方面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反思, 下面分别进行阐述。学习目标即是这堂课需要掌握什么, 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重点难点表明了这堂课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学法指导, 是指导学生该怎么学, 怎么来使用这张导学案。它可以固定位一句话, 如:学习课本相关章节, 将重点难点标出;自行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合作, 认真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自主学习, 这部分列出了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 需要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学习课本, 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合作探究, 这部分内容是整张导学案的灵魂, 是精髓。学生在课堂的大部分活动都是通过这一部分来进行的。所以此部分的命制, 教师要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强的题目。学习反思, 这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 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进步, 知识也是一样, 只有不断地进行归纳总结, 才能精益求精。

学生预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的, 只有通过预习, 先行自学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 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不足, 才能更好地利用课堂的45分钟。教师需要提前把导学案发到每个学生手中, 比如可以选择头天晚上的晚自习发放导学案。学生利用自习时间或者班空时间, 根据导学案的指导, 自行学习课本知识。了解本节的重点难点, 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题目, 思考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 以更好地应对课堂活动。

高效课堂的组织, 这部分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 体现了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深度。能不能最高效的组织课堂活动, 是检验高效课堂模式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课堂的组织:宣读重点难点、解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答案、学生展示、诠释、质疑、点评、小结及布置作业, 下面就关键环节进行解读。何谓学生展示, 就是学生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过程。展示过程中, 全体学生起立, 全部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 谈论的内容即是导学案上合作探究部分。这种情景, 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示完毕, 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诠释。诠释, 即为选择一名学生站到讲台上把自己所在小组的谈论结果说给大家听。这名学生的选择, 可以由教师来挑选, 也可以学生自发的站上讲台, 这种方法, 既学习了知识, 学生们还锻炼了口才与勇气, 真是一举多得!诠释完毕, 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 可以进行质疑, 刚才进行诠释的学生不必走下讲台, 随即应对质疑, 一来一回, 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大家对知识有了充分的理解。到此, 学生的活动告一段落, 接下来, 教师需要进行点评, 把刚才学生疏漏或不妥的地方指出来, 进行讲解。然后进行课堂小结, 并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 知识只有进行不断地复习, 才能对抗遗忘曲线, 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才能进行到最大化。因此, 要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做到及时复习。

16.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篇十六

〔关键词〕爱心 关爱 学生

爱心是教师的灵魂,是当好老师的关键。在师德的内涵中,爱心是核心,是灵魂。作为一个教师,他的爱应该平等的施与他的每一个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是知识技能。每个人都需要爱。这一个简单的“爱”字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内容。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思想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要用爱心去浇灌每一株幼苗,把他们培育成参天大树,再去为更多的幼苗遮风挡雨;要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因为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施展自己的爱心呢?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最深的感受是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有爱心,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位学生。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我们教师承担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首先,教师要洒下学生都是爱。我们当教师的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了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应该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应当有每一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们应该关爱班级中那些“灰色学生”而不仅仅只是“两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学习情况、各种情绪变化等,要及时地发现并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同学,无论他(她)是优秀学生、“差生”、还是“灰色学生”。我们要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就算学生考试失利,也不能指责埋怨,要有耐心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优点要及时予以肯定,用“师爱”去长善救失,那么“差生”也是会转变成好学生的。

作为教师,还应该明白学生有着个体差别,班级中的后进生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另外一个重点。我们首先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了这些曾经让我们痛心疾首的孩子,在工作中,我决定发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后进生由于客观原因,所以在学习上总是享受不到所谓的成就感,满足感,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个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平时注重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能够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吃吃学习这块“蜜糖”。另一方面,我还组建了“一帮一,一对红”的帮扶对子,将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与优秀生结对子,寻求对方的帮助。并且还经常和这些后进生谈心,随时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关注他们的进步,也督促他们的懈怠。我们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永,刚开学那几天他表现很好,我也选他当了体育委员,并想等正式开学委以重任——班长兼中队长,可是,开学以后他的表现却与开学初时大相径庭:课间在教室打闹、自习说话、上课捣乱,几乎是无所不能,前两次我软硬兼施,但不起作用,后来我约了他的家长来校,他母亲便与我谈了孩子的历史:总是做不完作业,开家长会时家长总是被老师批评……看着面前很无奈的家长我陷入了沉思:我一定要改变他!于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经常找他谈心,主要是利用他的闪光点对他进行鼓励、表扬,并告诉他,老师有决心也有信心改变他!让他体会到老师是喜欢他,爱他的。当他犯错误时我更多的是理解鼓励并给他改过的时间,同时也时常提起他不太光辉的历史来激励他,渐渐的他变了,变得与以前完全不同了,最好的明证就是在期末统一考试中他的成绩在我们班中上游,我为他的进步感到骄傲更感到欣慰!由此,让我感悟到:其实老师要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天使,要给他们第二次生命——成长为优秀的人。让后进生也体会到老师从来都没有嫌弃他们,抛弃他们,老师也是同样是爱他们的。老师希望自己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做人,学到知识,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协议书修改完成版下一篇:一年级毕业家长会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