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精选10篇)
1.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一
乡镇校园建设五年规划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根据我乡教育现状,实事求是,立足长远。对我乡一所初级中学、高亭中心完小和所辖9所村小及中心幼儿园进行长远规划、合理布局调整,特制订本校园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教育状况
1、学校布局:高亭中心小学现有8个村级小学、2个教学点,点多面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不一致。
2、生源状况:现有学生2356人,36%即848人是留守儿童。而且随着生源的增加而增加。就读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3、师资:我校现有教师75人,属于严重缺编单位。师资的不均衡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4、教室、教师宿舍及其他:中心本部有学生723人,现有教室11个,1―3年级班均人数达80人;教师宿舍13套。60%的教师没有住房。
(二)-的发展预测。
1、学生人数20达到4548人。小学生3780人,中学生1678人。
2、我乡留守儿童达848人占36%(不包括中学生)。大多寄住在亲戚和老人家里。生活、学习极不方便,这样的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他们迫切渴望有一个安适的学习环境,外出务工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有个稳定就读环境,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所以将中心完小办成寄宿制学校势在必行。
二、规划的可行性
整合我乡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和调整布局,建设标准化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我校教育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形成相对集中办学规模。
根据我乡的调研情况和现状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点多面广,师资配备难的问题,只有优化资源、合理调整、科学布局,形成相对集中办学的格局,这样既没有浪费教育资源,也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严重缺编的困难,又能集中有限的资金来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我乡教育发展的需要。
留守儿童848人,占36%,大多寄住在亲戚和老人家里。生活、学习极不方便,这样的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他们迫切渴望有一个安适的学习环境,外出务工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有个稳定就读环境,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规划后利于校园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配套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三、布局调整及校园建设规划
根据我乡村组、人口分布,地域状况及其他实际情况,20―逐步进行布局调整,规划如下:
(一)、学校调整布局:
1、高亭乡设一个初级中学、四个完全小学,即高亭乡初级中学、高亭中心完小、永华完小、承上完小、板梁完小。东冲、联合并入永华完小;金坪、板梁合并入板梁完小;十联、黄里高年级集中到承上完小;宜秋塘、窝黄并入高亭中心完小,大元、高堂、大城高年级集中到高亭中心完小;中心完小办成寄宿制学校;十联、黄里、高堂、大城、大元只设教学点。
2、建设一个12--20个班的`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二)、校园建设规划:
按照《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1、高亭中心完小规划:
高堂、大城、大元4―6年级并入后,中心小学学生人数达多人,40个班,在2011年--期间,需完成征地8亩,新建一栋40间教室的教学楼,一栋学生食宿楼,一栋教师宿舍楼,一栋综合楼,新建一个标准化运动场、一个新校门、一个校园广场、环校公路及各种配套设施。(详见规划图)
2、永华小学规划:
对现有教学楼进行加固维修亮化、新建一栋综合楼、改建一个标准化运动场。
3、板梁完小规划:
新建校门、围墙;一栋教师宿舍楼;一栋综合楼;一个标准化运动场。
4、承上完小规划:
拆除村大礼堂和旧办公室。扩建校园面积2亩。新增围墙150米。新建教师宿舍楼一栋,新建综合楼一栋,新建运动场一个。改、扩建教学楼一栋。
四、工作措施
1、做好宣传,让广大群众对调整布局有个正确的认识,意识到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意义,从而形成共识。
2、深入调查各村各校实际情况,摸清2011―年入学学生数,掌握第一手资料。
3、结合各村各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不浪费,不重复建设。
4、实行相对集中办学,适当保留教学点。
五、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011年,完成学校基本情况调研。制定学校校园建设规划。
,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完成中心小学教学大楼建设和学生食宿楼建设项目;完成板梁完小围墙校门建设。
,完成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和综合楼项目建设、板梁完小综合楼项目建设、承上完小教师宿舍项目建设。完成永华完小教学楼改建。
,完成中心小学配套实施建设、永华完小综合楼项目建设、板梁完小教师宿舍项目建设、承上完小、板梁完小的操场及配套实施建设。
2015年,完成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
六、规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中心完小:一栋1550平方米20个教室的教学楼,资金约170万元;教师周转房40套1400平方米,资金约160万元;一栋1800平方米的食宿综合楼,资金约200万元;一栋720平方米的综合楼资金约80万;校门围墙、运动场、绿化等相应的配套实施约100万、征地80万。
永华完小:新建一栋400平方米的综合楼,资金约44万元;维修改造教学楼宿舍楼1200平方米、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约65万元。
板梁完小:教师宿舍楼400平方米,资金约44万元;综合楼一栋300平方米资金约33万元,围墙校门约30万;操场等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约10万元。
承上完小:综合楼300平方米,资金约33万元,教师宿舍一栋400平方米,资金约44万元。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约10万元。
七、校园现状图、规划图(附后)
八、结论
调整布局后,全乡共设高亭中心本部、板梁、永华、承上四所完全小学。保留大元、大城、黄里、十联、高堂五个教学点。优化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的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乡的布局调整是可行的。
需要更多资料请浏览
2.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二
一、营造书香氛围,拓宽读书空间
墙壁、走廊很多时候也是一个教育的空间,于是,我校首先在这些空间做了尝试:让读书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当学生每天进入校园的时候,便能从走廊、墙壁、教室门、黑板报等空间嗅到书香,能得到精神的浸染,真正做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校园里一个个诗意的雕塑、镌刻着读书名言警句的灯箱,每一个楼层的走廊,以及一个个充满创意的书香教室,处处书香扑鼻,能让每位进入校园的师生从心底感受到这是一方适合阅读的净土。阅读,首先能悦读,能沉下心来,静静地沉浸于书海之间,所以,我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书香教室的创意设计评比,每一个班级都有图书柜角,让书籍进入教室,给学生多一个阅读的空间,在教室图书角摆放图书杂志,张贴读书笔记,推荐优秀文章,定期发布时事新闻和读书消息。书籍的进入打破了原先教室的窒息,为小小空间增添了灵气,学生在这里不仅仅是背书、写作业了,还有阅读和交流,他们为有精彩的图书或者文章能够在这里出现而欢欣,他们读的书多了,写出的文章也就更精彩了。我们给师生营造这样一个浓厚的阅读空间,就是要让书籍成为师生的朋友,使师生从内心感受到来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读书处。
拥有书卷气,这是读书人的标志,让师生拥有书卷气,需要让书走进家庭。学生生活的家庭,如果是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一定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还能促进父母的共同成长,我们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亲子共读”,建立读书型家庭,告诉家长一个有书的家庭,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求家长和学生在家里建有读书的空间,藏有一定量的图书,养成购书的习惯,通过读书拒绝平庸乃至庸俗的生活。有的学生家庭藏书达500多册,而且还学会了多种“淘书”方法,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增进了沟通和理解。同样,我们也要求教师家中有藏书,不仅有专业书籍,还要能阅读大量的“闲书”,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当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手捧一本经典,坐拥一壁藏书,去阅读大师、阅读真理、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那么,在书香的滋养下,师德的馨香也会浓郁悠长。我们校园中的那些有损教师形象的话、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也会在书香浸润中不战而退、不战而败;在书香的滋养下,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才会真正变得高尚、纯粹,脱掉俗气。只有在不断阅读中,教师才能真正站在孩子们的首席位置,在开展的书香家庭评比中,不少教师拥有上千册的书籍,被评为镇“书香家庭”,从内需的角度建设了教师队伍,使我校拥有一支师德师艺双馨的教师群体。
二、让图书“走出”图书室,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
为了进一步完善图书室的开放管理,我们把图书室的图书搬到走廊、教室,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我校在校园的长廊、过道、宣传栏布置师生作品、名人名言、经典古诗等,在花园草地布置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从小处着手,使学生能移步换景,沉浸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同时,我们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书香班级”。教室里设置“读书台”,班级墙壁上张贴学生的作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我们大力建设“班级图书角”,评比“书香班级”。建设以“营造书香班级”为主题的教室环境。班级图书来源可以是学生自带、班级添置、学校补充,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图书漂流”是我校建设书香校园的一项重要活动,我们倡议全校师生将自己手中的书籍贴上特定标签,投放到学校图书馆、流动书架、班级图书角等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大家传阅。读者阅读后,在“漂书留言板”上写下读后感,再重新投放到原处或直接传递给下一个读者。通过这种漂流方式,使原本静止的图书室变成为一个流动的图书室,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和浏览量,培养了学生爱书、惜书及知识共享的良好品德。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图书“漂流”活动,使图书“漂流”成为一种延续性的校园公益文化,同时增强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广,更有益于学习。我们倡导家庭购书,实现家校联合。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让家长受到启发,提高认识,并通过“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达到家校配合,共同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开展课内外阅读,建构书香文化
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安排学生每两周到图书室借书阅览一次,每周向班级图书角借书一至二次,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提供不少于5本的必读书目。为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班级图书角成了学生读书的又一个重要阵地。各班级设立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学生中做到,每天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课外书。丰富的书源,为学生增加了精神食粮。每天中午开展午读,师生同时进行课外阅读,并采取课外阅读,课内交流的方式进行指导阅读,另外,每学期还向每个年级推荐一定的阅读书目,让师生进行选择性阅读,保证每年学生读15~20本书,保证每位学生在我校学习期间能读100本以上的名著,从而建构起学校的书香文化。让书籍走进课堂,让读书成为课程,让读书成为“上课”的一部分,现在午读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和最开心的课程,他们总是盼望着这一刻的到来,每逢午读课,他们总是手捧课外书,静静地阅读着自己喜爱的作品。学校从管理的角度,为保证午读的质量,完善了午读制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阅读方法指导,通过展示读书笔记、交流读书体会,真正让学生做到了会阅读、会欣赏和会借鉴,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实效性及学生的阅读兴趣。
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我校在加强书香校园的建设的同时,还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如,中午学生到校在班级阅读20~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在阅览室进行一节课阅读。同时,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本》。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还要求能写出书评。我们安排了每周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辅导学生写好阅读笔记或阅读报告。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实现图书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为了促进每一名学生主动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养成课余借书、读书的好习惯,并从读书中感受到快乐,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为每班安排了阅读课;扩大读书概念和范围,即看报纸、看新闻、听广播等都纳入阅读的范畴,鼓励学生不仅在图书室看书,还可以在家里、生活中利用其他形式增加阅读知识。同时,将每天的晨会课的前五分钟或部分课堂前几分钟设为“主持五分钟”活动,让学生交流了解国内外、生活中的新闻和读书知识;让学生通过编辑手抄报、电脑小报等方式,并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推荐优秀书目、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体会、评比阅读先进;学校成立文学社团,组编了学生优秀作品集。为了使“书香班级”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我们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作用,学校广播站设置了“美文趣章”“诗歌天地”“校园动态”“知识宝库”等栏目,实行班级管理考核加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踊跃投稿;红领巾广播站不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特长的机会,而且建立起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窗口。学校每年举办读书节,读书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平台的创设,为培养有良好习惯的现代读书人而努力。
二是开展“捐书表深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捐书建图书角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在捐书、献书的同时,制作一张图书卡,展示自己的才艺,卡上还要写上爱书格言,激励同学们爱护书,爱读书。学校将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最佳图书卡”设计奖,并在各年级橱窗内进行展示。
3.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三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主阵地,在成人教育发展整体滑坡的今天,为深入了解整个商丘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现状,进一步摸清底数、查找问题、研究对策,笔者深入全市各县(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摸清了全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对成人教育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一、商丘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现状
商丘市地处豫东平原,下辖6县2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共有157个乡(镇),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39所,占地面积383.9亩,建筑面积4.91万平方米,实验基地1667.9亩,教学设备2942套,图书资料1.6万册,教职工总数691人,专职教师338人,专科以上学历521人,办学经费19.8万元/年,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11所,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校1所。当前现状不容乐观,全市无成人学校的乡镇18个(占全市乡镇的11.4%),有成人学校的乡镇均与中心校在一起办公,一个学校两块牌子,个别成人学校单独成院,却因常年没有开展工作、疏于管理而荒废,真正开展工作的成人学校只有十几所(占全市成人学校的7.1%),但大都因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及配套设施所限勉强维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名存实亡。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政府重视不够
成人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之一,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扫盲任务的完成,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投入以当地政府为主,由于当地政府对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逐渐被忽略,重心转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当地政府借乡镇机构改革之机,将乡镇教办室改成中心校,原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并入中心校,实行一校两用,全市157个乡镇中仅139所中心校保留一位成教专干负责成教工作以示成人教育的存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从此失去阵地被中心校所取代,个别幸存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则无编制、无经费、无支持,实际上已名存实亡。
2.缺乏成教专项经费支持,成人教育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校)由乡镇政府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双重管理,业务属于教育主管部门,投入属于乡镇政府。多年来,由于乡镇政府财力有限和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不足,对乡镇成人学校经费投入渠道不明,更无专项投入。据调查统计,全市139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校)中,有办学经费的只有11所,占全市的7.9%,其余成人学校均无办学经费。由于缺乏成教专项资金支持,校舍简陋,教学设备缺乏,图书资料少而陈旧,无力聘请专家,基本的成人教育技术培训无法开展,只得与农业、科技部门联合,借助一些“惠农政策”和“兴农工程”开展一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3.成教师资缺乏
农村成人教育的关键在教学,教学的关键在教师。由于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都和中心学校合办,只保留一名负责成教工作的人员编制,没有专职教师,成教师资主要来源于乡镇兼职的中小学在职教师或外聘教师。兼职教师大多是文化课教师,在成人教育由扫盲教育转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新形势下,兼职文化课教师并不能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外聘专业课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差,教学理念陈旧,难以确保有效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学。
4.办学模式单一
时下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模式单一,其教学仍为 “一块黑板、一张桌子、一条板凳”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不专业,教学内容仅局限于农业实用技术理论知识培训,学员动手能力差,增收增效不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的多为妇女、儿童、老人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他们不仅需要实用技术,更需要安全文明、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健身娱乐等方面的新农村社区教育。此外,办学模式需要多渠道、多形式。传统的办学模式很难满足新型农民的现实需求,急需“走出去、学进来”,探索新的多元化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展之路。
三、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
农村成人教育是社会主义大教育的范畴,又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是提高人口素质、加速地方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实现农民的小康是关键,因为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小康,当地政府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坚持“三教统筹、协调发展”, 将农业、科技、教育、经济等方面有机结合,树立“抓农村成人教育就是抓农村经济工作”的理念,抓好农村成人教育。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所达标的乡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没有的要恢复建制,有条件的村也要依托村小学建立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做到“人员有编制、办公有经费、师资有专职、教学有设施、致富有门路”,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
2.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支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展
落实成人教育经费是搞好成人教育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后,党和政府提出教育“全面改薄”战略方针,计划利用2014-2018年五年时间,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逐项分批投资,保基本、补短板,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农村成人教育要借此机会,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同农村中小学一起纳入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范围,地方政府也要出台相应政策,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建议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3%-5%作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用于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添置、图书资料的更新配套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的提高,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才能办出质量、办出活力,进而更好地发挥农村成人学校服务“三农”的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商丘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师资队伍普遍薄弱,存在学历不达标、教师不专职、年龄偏大、专业技术水平低等现象,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成人学校的发展要求。对现有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建议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乡镇成人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到成人教育工作典型先进地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聘请名家、大师授课,内容包括解读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法律、法规,指导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农业经济、主导产业的实用技术培训,传授先进教学理念和创新知识。
三是充分利用职成教一体化的优势,组织成教骨干参加职业教育国培、省培计划开展的教师进企业培训班和赴德国研修班,以弥补教师操作技能不足的缺陷。
四是加大教研力度,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五是利用图书、多媒体、远程教育自我提升、提高素质。
5.创新办学模式,满足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服务对象需求
笔者建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创新办学模式。一是“三教统筹” 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模式,即在农村中小学渗透成人教育开设农村成人教育教学点,举行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道德讲堂;职成教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相似,成教要利用职教师资,职教要借用成教阵地,合力开展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成人教育的社会性,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农业、科技、教育、人社等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政策共享、分工合作。二是教学模式多样化,针对当前农村人员结构状况,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教育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走车间进地头,多渠道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教学内容多元化,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和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不仅培训在家就能赚钱的实用技术和项目,还要加强安全文明、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健身娱乐等社会生活教育;对于外出务工和其它有稳定工作的乡镇职工可选择在节假日期间进行一些比较专业的、有一定难度的培训,如计算机、建筑、电子电器、服装及教育管理等专业培训,满足不同群体的致富需求。
总之办好农村成人教育无论采取何种办学模式,都要立足当地实际,根据群众需要,灵活办学,才能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应有的作用。
6.搞好农村成人学校书屋建设,实现农民自学成才
成人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与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联合,借助“惠农政策”及“兴农工程” 搞好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增加藏书量,更新陈旧书籍,丰富成人学校书屋内容,书籍要丰富多样,涵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医学保健、社科服务等方面,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书屋要免费开放,方便农民借阅,使农民根据自己需要自学成才,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必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建设好、发展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才能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只有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民实现了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才能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实现中国梦。
4.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四
树新风争创八荣,除旧恶杜绝八耻
八荣八耻要牢记,八荣八耻要明晰。爱国爱校爱集体,为了祖国齐努力。做人不能顾自己,服务他人记心里。好逸恶劳是耻辱,参加劳动要积极。勤俭节约不能忘,铺张浪费要摒弃。尊老爱幼是美德,团结友爱创美誉。诚实守信最重要,做人诚信要牢记。克服困难争上游,崇尚科学数第一。自觉遵纪又守法,不要违规又违纪。知晓荣辱会做事,争做文明小卫士。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讲文明,信科学,防非典,同行动。
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科学、健康、环保、文明。
革除陋习,战胜非典。
告别陋习,健康文明。
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铲除病菌滋生土壤。
告别陋习崇尚文明,向不良卫生习惯宣战。
克服不良习惯,养成文明行为。
学道德建设纲要,扬文明行为新风。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新沂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献出你的爱心,共创温馨家园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加强道德建设,共建美好家园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传承文明
积极行动起来,投身文明城市创建
有话好好说,有事按法办
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努力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我的家园,你的花园,大家共同的乐园
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
创建温馨社区,服务千家万户
文明从细微处做起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遵守市民守则,弘扬文明新风
新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共建文明家园,同创美好未来
文明连着你我他,新风吹拂千万家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树立新沂文明形象
热爱新沂 建设新沂 美化新沂
服务优质 环境优美 秩序优良
创文明行业 做文明职工 建文明城市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创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建文明城市
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大力弘扬“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凝聚力量,跨越发展!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
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
提高市民素质,贵在自身行动!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
弘扬社会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
“播种文明、收获温馨”、“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挥豪运动狂热,展现体育风貌!
聆听赛场欢呼,放眼奥运盛况。
泼洒古国文明,震慑奥运史话!
舞动的北京,挥洒着运动健将拼搏的汗水。
舞动的中国,飘扬着痴情观众欢呼的高音。
舞动的世界,让亿万目光聚焦在伟大的中华!
请勿乱倒垃圾污水
不准打架骂人斗欧
人人有礼貌,个个爱学校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请自觉遵守纪律
请保持室内卫生
请勿乱扔果皮纸屑
请讲普通话
上下楼梯靠右行勿喧哗
讲文明 讲礼貌
请保持安静
讲文明讲卫生人人有责
请爱护公共卫生
爱护花木 美化校园
请勿乱涂乱写
爱护花草树木
请讲礼貌用语
请勿随地吐痰
博览群书 提高素质
不在走廊乱跑乱跳
请节约用水
自觉遵守课堂常规
请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
人人要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心灵美 语言美 行为美 环境美
请勿吸烟
请爱护公共财物
生活简朴 不挑吃穿
保护花木 人人有责
保护环境卫生 人人有责
自觉养成卫生习惯
34.请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
爱护花木请勿攀折
人人讲卫生 个个爱清洁
人人动手搞好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
普及文明用语 提倡礼貌待人
讲究卫生保持清洁
团结进取争创名校
讲卫生光荣 不讲卫生可耻
学校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5.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计划 篇五
一 、指导思想
以《邢台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标准》为指导,以《临城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细则》为准绳,坚持彰显学区特色,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口号,以“六年奠基一生”为教育理念,结合本学实际,积极构建与时俱进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与要求
岗西学区地处县城西南部,传说古县城“房子县”县城就在这里,这里有很多传说和文物遗迹,如:哥姐庙、媳妇桥、青龙泉、驾迴村的来历等,有着历史沉积的厚重底蕴,同时它也是一所刚搬迁不到4年的学校,很多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岗西中心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就是:
1、历史的厚重与新的发展观念的和谐;(推陈出新)
2、彰显个性发展和追求统一制度管理的和谐;(求同存异)
3、以校园文化熏陶岗西人和岗西人创建岗西文化的和谐。(人校合一)
4、办学理念:六年奠基一生
校 训:明德、尚学、励志、勤勉
校 风:文明、守纪、团结、勤奋
教 风:敬业、爱生、勤研、自律
学 风:善思、好学、诚实、乐群
口 号: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校 歌:《牵着梦想的手》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环境文化建设本着“追求高品位,主题鲜明化,上下齐心协力,和谐大发展”的理念,搞好校园的绿化,楼道的布置,展板橱窗的设计,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为了搞好环境文化建设,我们投资近5万元,增加了钢琴、电子琴等音体美器材400多件。对教师办公室等二十多间用房的墙面进行了水泥磨面,用乳胶漆进行了粉刷,对教学楼的墙面全部用乳胶漆进行了粉刷,达500平米。投资3万多元,新增不锈钢专栏6块,设计并制作校徽以及各种大型的喷绘40多块,高档科室牌30多个,硬化地面1000多平米。注重具有直观性特点的物质文化建设,抓好学校每一块墙壁,把墙壁当作宣传阵地。让每一块墙说话,力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成为教育学生的活的教科书。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使教育教学环境起到以声悦耳,以形悦目,以情悦心的作用。
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管理上水平,制度要先行,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同样需要规章制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出台了适合我校的《教师考勤制度》、《教师办公制度》、《教师综合评估细则》、《卫生体育检查评比制度》、《目标量化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师生的日常行为,为公平合理评价每一位老师、每一个班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考评检查提供了依据,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是强有力的制度怎么得来?我们的制度如何体现对师生的约束和服务的协调?我们的制度如何予以落实?由此可见,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制度建设中采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原则,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此外还建立了教代会、少先队、教研组、年级组、办公室、学科组等团体形式来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我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合力。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的就是“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局面。
制度好比催化剂,可以规范人们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制度建设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制度不仅仅是约束人们的一项措施,更是让师生在参与制定和执行制度中得到教育,得到激励。力求让师生在用制度来规范自己时,没有压抑的感觉,只是为了在更好的机制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对学生规范的制度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不能使学生在“禁止”,“拒绝”中发展成长,同时对学生的要求还须体现对学生自主性的调动发挥。
我校将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在教职工管理中,在职务晋升、奖金发放、职称评定、评优奖励中创造良好的竞争机制,让教职工在竞争和合作中体会教育的乐趣。
3、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我们实施了教师“青蓝结对”工程,让不同阶段的老师在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发展的突破口,学校为他们搭建平台,创设教育环境,让新教师快速入格,让青年教师迅速形成教育风格,让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发展,从而形成学校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高效严谨、开拓进取的教风,推动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和谐发展,稳步攀升。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我们拟定从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学生的文明礼仪为突破口,率先创造出岗西中心小学“整洁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生礼仪”,并以此为起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的人。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此,我们设置了校长信箱、心理话信箱、工会活动、专家讲座等活动,让老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让老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会,让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之初,为学校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以国球精神的开发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胜了从零开始”、“输球不输人”、“我是代表集体领奖的”“打出风格、打出水平”、“创新才有生命力”的国球精神,内化为学区的核心精神:即:学校利益高于一切,拼搏创新是进步的源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生的追求等。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广播站、美术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合唱团、舞蹈队等。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青年教师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教工之家等。
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六个平台来实现:校园展示平台,学校将定期开展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通过特色活动,形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使师生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与友好学校和有关组织的交流活动;氛围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网络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网展示我校特色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5、课程文化建设:开发了临城民风民民俗的校本课程: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乡土历史教材提供的是与学生相关联的、居住地区中的生活环境和历史上著名的人、事、物,它不仅集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而且可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感与爱乡情操,使爱国主义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和谐的东西,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风俗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一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还有其相对独立的外观、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概而言之,我们认为社会风俗以它独特的方式来反映社会存在,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和文化,使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岗西中心小学还以教研为龙头,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吸取外地先进的课改经验,今年先后三次组织教师到威县育才学校、邢台市二十九中参观学习,与课改先进学校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并结合学校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精品课堂,高效课堂,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岗西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改革特色之路,总结出了“学—疑—讲—练”四步教学模式,受到了市教研室及专家的好评,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研究》顺利结题。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坚持“二变、三为主、四于、五尽量”的教学原则。“二变”就是积极发挥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势,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栽体,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明确“教”的目的在于“学”;“教”的手段要落实到“学”上;“教”的效果要体现在“学”上;把注意力和着眼点从单纯的“教”转移到“学”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为主”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实践、拓展延伸创新为主线。”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基础,构建教育教学的问题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安排必要的练习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独立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努力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练中有训,及时反馈和矫正,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变封闭为开放,以训练实践和拓展延伸创新为主线。课堂教学不必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模式,热情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创新并超越目标。“四于”即敢于求异、勇于求新、善于质疑、乐于思考。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敢于坚持提出和坚持自己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恰当的引导和教育,给学生留下个性张扬的空间。敢于求异思维,勇于挑战权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教师、不死记硬背、大胆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他又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就是这种专注地追究问题,寻根刨底的精神,使他不断地开拓着发现真理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可白尼和牛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能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大胆改革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勇于创新的环境,给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氛围。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的基础。变教师讲学生听为“问题-------探索------结论”式。增加“做”的训练。以目标教学为改革实验。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准确把握点拨的时机,即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理解受阻时,在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时,引导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摩擦、碰撞的机会。课堂教学努力做到“五尽量”即: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亲手做一做;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推导、归纳总结。
岗西中心小学以校本教研为契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胆探索教学改革。通过以研促教,以教带研,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有利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6、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让师生寓教于乐。充分利用 “五一”、“六一”、“七一”、“十一”、“教师节”及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与时俱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唱响和谐校园主旋律。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
充分发挥黑板报、播音室、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
7、班级文化建设:各班根据本班特点,师生共同制订目标、班训、文明公约,纪律、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良好的班级纪律为保证,确保目标和计划的实施。各班还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设计栏目主题,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班内还布置了“评比台”、“英语角”、“成长的足迹”、“卫生角”、“图书角”等,并将班内的墙壁、管道进行美化。彰现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设计,让这一过程形成凝聚人心的过程,形成团结、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学校制定《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细则》,评选“校园文化建设示范班级”,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的内容,作为专项工作给予奖惩。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凡学校验收达到规定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凡不思进取,裹足不前,单项检查不到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批评。通过采取定期检查、评价、奖惩等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8、抓好师德素养建设。
在当今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迅猛阶段,我们的教师要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为祖国发达,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软条件。
(1)、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内功,为当今教育改革练就本领,争创成效。
(2)、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维护教师形象。彼此尊重,团结互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光辉形象,宏扬园丁精神,发挥灵魂工程师功效,倾注爱心,做好学生楷模。
9、抓好学生素养建设。
学生素质建设是学校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1)、学生学习常规的养成,培养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学习自觉性,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克服学习困难。(2)、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诚实守信,优良品质。
(3)、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三大”“三爱”。
“三大”:
大气做人:有尊严,有气节,心胸宽广;
大方待人:礼貌大方,自然朴实,真诚宽容;
大胆做事:大胆质疑,大胆创造,大胆竞争;
爱自己:
爱自己的生命:乐观向上,远离危险,自护自救;
爱自己的身体:坚持锻炼,讲究卫生,爱护眼睛;
爱自己的形象: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注意细节;
爱他人:
爱父母:理解父母、学会感恩、知道孝顺;
爱师长:知道行礼、听从教诲、不懂就问;
爱弱小:同情弱者、尽己所能、帮助弱小;
爱环境:
爱校园环境:认真值日、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
爱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爱护动物、倡导绿色行为。
(4)、遵守纪律的养成,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是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是加强校内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求学生自觉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校园安全。
6.努力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六
我校始终遵循国家教育方针,确立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育人目标,学校有明显激励作用的校训,有言简意赅的校风、学风、教风的文字表述,形成了鲜明的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符合学校文化传统,并体现在学校整体精神风貌上。为继续提升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了教师的理论学习。为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学校倡导全体教师多读书、做笔记、写心得。并规定了理论学习要求,统一了学习时间,通过法律法规学习,教师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较大变化。全体教师共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撰写读书笔记及心得体。
2.在学生中开展了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组织了一系列主题征文比赛,引导学生提高了自身素质。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板报、观看安全宣传片、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认识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树立起“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为打造“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定期更换学校、班级黑板报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气息。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保持校园清新、舒适。学校定期给校内花草树木做修剪,做到整洁大方。挑选骨干教师担任各班班主任,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班主任岗位责任目标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教育他们关心集体,维护集体的利益。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召开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习惯。通过课外活动小组、兴趣活动小组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
5.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对每位班主任月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对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每期开展两次“文明班”评比。对安全、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都做得好的班级授予“文明班”称号。
6.重视少先队组织的建设,聘任骨干教师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又聘任了优秀教师作为各中队辅导员,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制,评选出十佳优秀少先队员,掀起了“爱我校园,争当小主人”活动热潮。
7.为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听取了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同时要求家长支持学校的工作,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8.我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安心从教,在现有的工作状况下,教职工中无赌博、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及违法违纪行为。
二、硬件建设
近年来,尽管学校经费困难,但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学校成立了少先队监督岗,开办了黑板报、宣传橱窗,将“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等布置在校园显眼位置。各班教室都贴有国旗、班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还创办了学习园地。
三、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1、校园文化的创设。
1.营造环境,润物无声。学校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楼道走廊等均按规定张挂系列标语、名人画像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制度、规范以及养成教育图片,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理想。
2.宣传橱窗的布置做到定期更换更新,内容涉及安全、德育、学习等,让学生在观看中增长见识。
3.黑板报的每月定期进行更换,内容结合学校最近的热点问题进行,使学生在观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4.室内文化的布置。
我校除了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外,还特别重视室内的文化气息。(1)每个教室的黑板上方都写着激励学生学习的警示语,时刻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每个教室的布置,班主任八仙过海,设计了各班的特色阵地,展示各自的风采。
(3)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是教室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小天地。
7.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篇七
关于什么是校园文化,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提法。有的观点认为, 校园文化仅仅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或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有的认为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 其主要内容是对学生传播艺术知识, 进行审美教育, 组织各类文化艺术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审美观点。有的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整体进行研究, 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 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
2 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与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 弘扬主旋律, 突出高品位, 加强管理, 注重积累, 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 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建设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 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导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定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开放性原则。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虽然校园文化应该立足校园, 形成自身特色, 但是也要从社会文化中吸取营养, 以满足师生员工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提高校园文化水平。
结合性原则。所谓结合性原则就是依据两点论和全面性的观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时代与传统相结合、学生与教师相结合, 动员多方力量建设好校园文化。
系统性原则。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组织形式、参与个体与环境等是这个系统的诸要素,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努力达成诸要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4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4.1 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其一校园环境建设。作为硬件的校园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的建筑和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是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校园文化, 并且以其持续不断的感染力来陶冶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 生活环境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要比被动的接受教育更加深刻。其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 尤其在信息交流量比较大的今天, 校园文化设施的先进程度如何, 直接决定了校园所接受的文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4.2 校园文化软件建设。
要确立校园文化建设观念,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 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 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是学校引导学生成才的旗帜, 它决定校园文化的指向。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校园文化牵涉面宽、参加人员多、影响广泛,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和制度体系。校风与学风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 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 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 学风和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校园政治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 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校园政治文化是为了适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教育所创造的文化氛围。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思想道德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群体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形成的文化氛围。
5 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5.1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流动性较大, 而教师则相对稳定, 对于保持和巩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由于教师在学识修养、社会阅历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职责, 教师对引领和主导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也是学校教育区别于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5.2 搞好社团组织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一定的文化组织为依托,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组织的主要形式。学生社团是遵循专业性、自愿性、兴趣爱好统一性等原则建立起来的各种学生文化群体。
5.3 培训校园文化活动骨干。
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和带头人,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关键作用。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 与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直接关系。他们在学生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 成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
5.4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活动, 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由自愿自发的个人行为发展成为有组织、规模化、规范化、社会化的教育形式。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之一。一方面, 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另一方面,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更好的接受社会文化, 特别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形成先进的校园文化。
5.5 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
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大学生获得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主要指“两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及其他选修课教学。“两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规范学生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 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考察社会、分析问题, 从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使大学生获得政治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5.6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校来说是一柄“双刃箭”, 一方面, 网络为大学校园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手段, 更丰富的信息存储。同时, 又使得各种负面信息有了存在与生存的土壤。调查发现, 在校大学生上网人数超过90%, 平均一周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为33、9%, 最多的竟可达35小时。
5.7 加强“小群体”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建立在系、班、寝室等“小群体”文化的基础上。要加强校园整体文化建设, 就应该从加强“小群体”文化建设入手。
5.8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又是实践的指导。作为最早提出校园文化概念的国家, 我们肩负着不断将校园文化研究和建设推向前进的历史使命。虽然在校园文化的广度研究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要使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必须开展校园文化理论的系统研究。
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应该十分广泛, 既体现物质层面, 又反映精神层面。既包括校园环境、文化设施等硬件建设, 又包括制度文化、学校的培养目标、规格、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校精神、校风和学风、学校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学术文化、文体艺术文化等软件建设。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体现社会先进文化的形象, 为社会文化起表率作用。
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要得当, 要注意借鉴学校其他工作的成功经验, 努力探索更加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和途径。要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就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任务的要求, 建立并形成一套创新机制, 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摘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对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8.学校建设的基石——校园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 学校建设 文化渗透 办学特色 教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五大指出:“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学校作为社会上最重要的文化场所,其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就是培养能够适应新的社會形势和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笔者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入手,简要概括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实现城镇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在任何时期,围绕学校这一教育社区,都会形成特有的文化,即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亚文化系统。这一系统蕴含广泛,包括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它的空间背景就是校园主体本身。它主要是围绕教学活动展开,以校园生活为主体,其主要特征就是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长久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源。我们认识到,校园文化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组织文化,是学校管理的理论和方式。新形势下,进行素质教育就要创建有个性的校园文化,这是学校在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结果。在学校的管理中,构建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和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无论是对于学校管理水平,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极具意义。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全面、协调地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建设,能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其中,教师群体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内在的协调和发展能最大限度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的长久发展,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发展性原则。而校园文化具体作用如下:
1.择取性作用。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是对社会不良文化的剔除,对优秀文化的汲取。这样加强小学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用充实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吸引学生们,用优质而科学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就会抵制和排斥那些不良文化的侵蚀。
2.陶冶和激励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赏识和激励。加强文化建设,开设各种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老师讲解励志故事或是书法、美术等活动,都能很好地实现对学生们情绪上的激励和情操的陶冶。
此外,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建设学校文明展板、少先队活动阵地、学校广播站、班级文化栏等文化活动形式,对学生个体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并能引起其情感的共鸣,实现导向作用和规范约束作用。
三、城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构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有调查显示,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这就要我们的校园校舍建筑和景点美观,学校的自然环境做到最优化,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城镇小学的校舍应着重考虑校园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减少相互影响,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小学的校门、花坛等要做到美观耐看,升旗台要做到肃穆、大方。学校内的建筑物还要维护更新。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争取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争取实现庭园美化效果。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城镇小学校园环境美化,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因美生爱,产生对学校和大自然、家乡、祖国的热爱。
2.实现规范的校园管理。学校生活要规范化。小学师生行为举止要文明得体,作息制度要合理,要有良好的生活秩序。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学生生活规范合理,学习效率得以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规范的生活氛围,源于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小学的管理者一定要制定科学、充满人文关怀、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学校还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平等,努力形成团结的氛围;学校还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教育、重阳节、中秋节、读书宣传、体育比赛;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落实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城镇小学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当今阶段的城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困难重重,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城镇小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和教学建设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庆平.构建独特的文化风景[N].中国教育报,2004,12.
[2]姜大源.当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林艳梅.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4,20.
9.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九
为了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发掘学校文化积淀,改善校园育人环境,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享受快乐,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围绕“夯实基础、日新月异”的校训,“敬业、求真、创优、爱生”的教风,“会学、多思、勤练、善问”的学风。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美化绿化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把兴华小学打造为一所充满文明向上氛围的精品校园,实现“三优”(优美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教学秩序、优异的教学质量)目标。
二、内容与措施
(一)优化校园环境
1、继续改造校园环境,进行铺设砖地,平整操场等基础工程,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结合,营造办学气氛。
2、继续完善学校的各种功能室设施,包括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体育活动室等。
3、及时更新学校新的宣传栏、公示栏,便于社会和师生了解学校文化和各种信息。
4、修绿化带、植常青植物、花卉等,进行绿化工作。
(二)营造文化氛围。
1、在学校大门及文化墙上展示出“三风”内容,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
2、根据学校实际,在教学楼等学生必经的过道走廊内创设“文化长廊”,张贴名人名言。班级教室的布置提倡共性与个性,各班师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校园成为师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三)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1、由教导处牵头,艺术教研组负责,做好艺术、球类、舞蹈队、田径训练队等兴趣小组的训练指导工作。
2、由纪亚民主任负责指导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工作。
3、由大队部负责,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守则及法制教育。
4、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5、规范开展好国旗下讲话,把国旗下讲话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6、继续开展好“文明礼仪”活动。
7、结合“艺术节、体育节”等学校各种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校园整体规划(绿化、美化、文化为一体)
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对学校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研究、制定了校园绿化美化长远规划,为申报区级绿色学校奠定基础。
首先要清除校园建筑垃圾死角,清运积存已久的垃圾,整平校园,建体育活动场地,安装体育活动设施。学校制定绿化美化管理细则,划分了绿化管理区域,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完善了校园管理机制。
在此基础上,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绿化美化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景色宜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校园文化活动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利用学雷锋活动月,进行学雷锋活动,了解雷锋有关事迹,让雷锋精神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2、冬季长跑活动继续开展。
3、利用好校园知识宣传栏,开设民族精神、健康常识、体育天地、教师风采等栏目,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4、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实践基地。
四月份:
1、持续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让学生在每天的下午第三节课进行活动。每名学生参加2项体育活动,1项文艺活动。
2、交通法制安全讲座,邀请交警队有关领导到我校进行讲座交流。
五月份:
1、举办兴华小学体育节。让学生全员参加,真正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2、开展艺术节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陶冶学生的情操,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艺术教育。
六月份:
1、做好校园美化绿化工作,购买花卉新品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九月份:
1、“文明办公室”“美丽的教室”评比活动。学校发放办公室和教室评比标准。办公室和教室设计要有自己的内涵,有自己的特色。
2、进行兴华小学秋季趣味运动会。项目以趣味性强为主,“两人三足、自行车赛慢、夹球接力”等。提倡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真正的热爱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阳光运动紧密结合。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法制、交通、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次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邀请我校法制副校长到我校进行法制宣传报告会。
十、十一月份:
1、“各种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体育竞赛,让学生提高体育兴趣,锻炼身体。
2、加强功能室建设。
(三)校园物质建设初步安排
1、建造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体育墙壁。我校计划在南墙进行体育彩砖的铺设。内容以体育为主题,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学生热爱体育、全面健身。
2、继续购置各种体育器材。为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好的进行活动,我校准备安装各种体育器材。春季回暖后维护各种体育场地。更新拍球网,换篮球网。
3、更新校园宣传栏、公示栏。信息发布更加方便,使社会更好的了解兴华小学。
4、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力度。我校打算在春季更换草苗,购买花卉新品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5、在教学走廊放置各种花卉,营造绿色校园。进行校园文化布置,在走廊放置名人名言,或者放学生的美术、摄影、剪纸作品。让文化氛围无处不在。
6、进行校园维修改造。我校教学楼使用年限比较长,需要及时维修。打算今年进行维修改造。包括粉刷墙壁、油群等。
7、加强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阅览室、舞蹈室、自然实验室的管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素质教育,从中受益。
10.特色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篇十
------在5月份工作例会上的讲话
沈启东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下午我们召开5月份工作例会,会上各个部门和李校长布置对前端时间的工作作了总结,对本学期后半段时间的工作作了布置,我认为非常详细,在这里不在重复。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议题是特色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按照教育局“一校一品”的要求,我们反复思索,多方考察,详加论证,觉得我们的学校少了一条主线,缺了一个灵魂。对我们的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不明?让什么引领我们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校前进呢?我想这一切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
查阅书籍,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由学校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制度契约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它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决定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
学校文化分为学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跳出我们的校园,思考我们的路。德育文化、文化课程等我们都在做,但略显零散,不够系统,校本特色不够有代表性。如何提炼学校文化主题呢?武汉光谷五小的孔德勇校长曾说:做校长的关键是善于提取学校发展史中有价值的积淀或所在地域中有特点的基因;而就其时代性而言,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翻阅《咸保镇志》得知:咸保为古鸠兹发源地,有“先有咸保,后有芜湖”之说,至今咸保还有“鸠兹巷”和“鸠兹小学”等地名。
如此深厚的文化,正是我们教育最好的切合点。我们当然要对其进行梳理,在学校的办学环境、校园文化因素中加以体现,寻求突破。我们计划在新校区的运动场的一面围墙来宣传鸠兹的来龙去脉,让咸保莘莘学子感受到自豪。
二要强化科研意识,找准关键问题。学校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要对创办什么样的文化特色、通过何种途径形成特色文化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学校特色文化优势提出相应的创建目标,并从纷繁复杂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探寻出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口。鸠兹文化的核心,乃是美好、和谐、勇敢、坚韧、奋进,这恰好就是我们学校培养的目标,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核心,所以我们经过仔细酝酿,反复思考,提出了“鸠兹故里 水乡流韵 崇德立范 和谐咸保”的校园文化理念。
三要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如何让鸠兹文化在我校立根发芽,我们创造出“七彩课程奠基七彩人生”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就是:
红色课程:红色象征着活力,催人奋进,我校的小精灵合唱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全县稍有名气。绚丽的灯光,多彩的舞台,10名身着粉红色衣裙的少女亮出天籁般的歌声,倾情演唱《绿色的田野》,征服了现场观众,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咸保中心学校小精灵合唱队参加芜湖县我的中国梦艺术展演活动的一个场景。我校合唱队自组建以来,在学校多位老师努力下,先后获得芜湖市三等奖,芜湖县二等奖,代表学校参加了芜湖县2014、2015、2016、2017年校园文艺汇演等。每年初小精灵合唱队选拔新人,门庭若市,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
橙色课程:橙色象征着快乐和美好,书法兴趣组的孩子动如浮云,静如安澜,将中华传统之瑰宝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校崔其洲老师多才多艺,书法堪称一绝,是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受聘于芜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书法教师。目前他在学校开设了一个软笔书法兴趣班,从各班选取一些爱好书写的同学每周三中午上一节软笔书法课,已经坚持了四年,同学们的字变得美观了。先后有多名学生在市、县书法比赛中获奖。学校高度重视写字教学,每位语文教师以身作则,现在全校师生正在为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而努力。
黄色课程:黄色代表富贵、典雅、勇敢,我们的鸠兹读书社是咸保中心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读圣贤书,做文雅人”是我校每一个莘莘学子的追求,也是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把国学经典走进课堂,希望通过文化熏陶,净化学生心灵,感受经典魅力。每周各年级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课,既有领颂,也有齐颂,在课堂师生共展风采,齐吟国学经典。
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更是将德智体美劳融于一体。每周二之周五上午八点,学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教室,来到学校操场。一曲广播操过后,各班有序地按照自己的活动项目在自己的场地进行活动。一二年级是短跳绳,三年级时长跳绳和乒乓球,四年级是长跳绳和仰卧起坐,五六年级是呼啦圈和运球接力。活动过后,各班再有序回到原有队列,共唱《三德歌》,之后是每日一诵。
2016年,学校被命名为“芜湖县国学经典示范学校”。目前鸠兹读书社已经出版教师读书集《鸠兹风》1期,学生作文集《鸠兹雨》2期。
绿色课程:绿色代表自然、和谐,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和学农实践基地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虽然我们身处农村,但是如今的农村的孩子对农业也倍感陌生。我们专门在校园的一个角落开辟一块地,分给每个班,让他们将自家的植物带来栽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伟大。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节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既有科技培训、又有操作练习,简单易学,精彩纷呈。近几年,我们陆续开展了“一张纸能撕多长”“自制小喷泉”“冲天小火箭”“纸桥承重”“建模航模”“遥控赛车”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蓝色课程:蓝色代表着博大、深沉,与坚韧暗合。我校的“星空诗社”就是明证。诗社学员主要是六年级的学生,在他们上了“轻叩诗歌的大门”后,组织全校性的招募小诗人活动,由毕业班语文老师指导诗歌“创作”,还邀请家乡名人芜湖县作协主席朱幸福来校(母校)作创作讲座,推荐优秀诗歌投稿,每学期编印了一集《放飞梦想的童年》。
青色课程:青色象征着希望、坚强、庄重,校园小记者到处活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我们联合大江晚报设立校园小记者站,在学校招募小记者,让农村的孩子在专业记者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出家庭,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在一次次的采风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短短的几年,许多学生的作文在报纸发表,小记者数量也蓬勃发展。
紫色课程:紫色代表着高贵,也代表着胆识和勇气,我们将剪纸和八社神灯等传统特色活动纳入课程。我们在学校开设了一个剪纸班,让孩子们,继承传统文化。
八社神灯是一项民间信仰活动。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爱它敬它并用舞龙的方式祈祷神龙的保护,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八社神灯”又名“八社龙灯”,起始于光绪五年(1879年),时正逢丰收之年,百姓为感谢上苍,庆祝丰盛之年,由咸保圩东南角八社联合组织发起,故起名“八社神灯”,传承至今。先后被公布为县级、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两年我们分年级组织实践性活动“寻芜湖之根”。孩子们走进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古镇,去聆听动人的故事,去追寻祖先的足迹,去品析美味的文化,去感受家乡的魅力!
具体实施方法为:做七彩少年,书美丽人生。
1、“七彩少年”每学期评选一次。学生首先申报单色少年评选,教师根据过程评价记录,结合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议、家长评价等,评选出各类“单色少年”。“单色少年”可在过程中随时评选,比例占班级的30%。
2、学期末,各班根据“单色少年”获奖数量评选,如果七种颜色少年都集齐,则当选为最高荣誉奖“七彩少年”,同时报学校认定批准。比例占班级的10%。
3、各班建立《“七彩少年”评价手册》,包含班级每一位学生的自评表。评价手册在同学中传阅,每天由一名学生带回家中请家长传阅。以达到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孩子成长的目的。
4、每学期期末,各班根据申报表进行审核,评出校级“七彩少年”,学校认定批准、留存档案。
5、每学期期末,学校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表彰各班评选出来的“七色少年”,授给学生“七彩少年”奖状和奖章,入选学校网站和学校宣传栏。
具体命名暂定如下:红色小小歌唱家;橙色小小书法家;黄色小小朗读者;绿色小小科学家;蓝色小小诗人;青色小小记者;紫色小小文化人。
顾明远曾说过: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办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创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因此要创建特色学校,必须注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如何加强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08-05
学校校园文化串词11-25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07-15
乡镇校园安全检查方案10-23
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计划08-24
学校廉洁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09-21
对新时期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07-11
年度“廉政文化进校园”学校工作计划08-09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