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2024-12-13

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精选10篇)

1.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一

【摘要】目的:对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所参与的外科抗生素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介绍,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对于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方法:对我院的临床医师在工作当中所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药学干预,对于不合理用药医嘱以及药师干预接受的比例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经过药学干预之后,2012年我院的外科抗生素使用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有显著的下降,而医生对于药师的意见都会认真的考虑或接受。

结论:合理的药学干预,对于临床当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能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且医师和药师之间通过干预也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2.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本院2014年1~10月份期间临床用药处方400例。

1.2 方法

临床药师对这400例临床用药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

1.2.1 用药量的干预

临床医师由于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在为患者给药的过程中,对给药剂量把握不准,经常出现用药量过大或过小的现象。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治疗中,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全面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的用药进行直接的指导,患者药物的用量要严格按照药方说明书来操作。如1例患者诊断为急性咽炎,用注射用青霉素静脉滴注,1次/d,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临床药师建议:用青霉素静脉滴注,8 h/次,医生接受建议,患者病情好转。

1.2.2 选药不合理的干预

在临床中,选药不合理的现象经常发生,针对此类问题,临床药师对医师进行了必要的选药干预,在为患者选药前,要考虑到患者年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者的用药,针对这类患者,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药。如针对1岁扁桃体炎患儿采用头孢氨苄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药师建议用青霉素进行静脉滴注,给药10 h/次,治疗效果较好。

1.2.3 联合用药的干预

在当前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些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然而一些药物的联合使用也会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为此,临床药师对此进行了必要的用药干预。如对1例胃溃疡患者采用甲氰米胍联合奥美拉挫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的头晕、头痛症状。临床药师建议,停用甲氰米胍,改用奥美拉挫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2 结果

在这400例临床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220例,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5.0%,通过对这220例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药学干预后,接受建议的有208例,干预的有效率达到了94.5%。

3 讨论

近年来,本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不断上升,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同时还会危害到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作为促进合理用药的一项重要选择临床药学已成为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1]。临床药师通过直接参与治疗过程,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促使药物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从此次研究中的220例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中可以发现,本院临床药师通过对临床中常见的用药问题对临床医师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进而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临床医师对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接受建议达到了94.5%,由此可见,临床药师对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后,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药学干预作为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能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2]。本院临床药师对临床医师进行用药指导后,普及了临床医师的用药知识,临床医师在为患者给药的时候能够有针对性的给出合理的药方,进而减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3,4]。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医院通过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药学干预后,在这400例临床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220例,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5.0%,通过对这220例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药学干预后,接受建议的有208例,干预的有效率达到了94.5%。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不仅可以对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进行规范,而且还可以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出现,提高对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以及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尧,潘永辉.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中外医疗,2014(1):96-98.

[2]陈岩,张良,陈淼.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180-181.

[3]Li YM,Tang XQ.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ing in the optimiz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medication regimen for a allergic patient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3,8(3):54-55.

3.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三

关键词:药学干预;合理用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24-02

引言合理用药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即有效?安全?适当?经济,临床用药中违背要素其中任何一个都属于不合理用药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新药研发更新速度加快,然而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不及时,责任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够,导致药品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二大隐患,由此,这一情况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临床合理用药也已经成为了医学界一个重大课题?因此,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药学干预对提高临床用药合理率的效果,本院在2014年6?7月期间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我们分别对进行药学干预前与药学干预后我院外科住院开具的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结果,这一结果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以下为本次研究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外科住院患者2014年1-5月(药学干预前)550张用药医嘱,同年8-12(药学干预后)550张用药医嘱,作为本文数据统计分析和比较的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不合理用药医嘱的评估

用药医嘱合理与否主要通过下面方法进行评估:首先,对用药医嘱进行有关审核:本院医生利用药品合理使用?药品说明书等材料进行综合考虑和核对后,对用药医嘱进行初步审查?其次,对经审核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的条目的界定:1?与该方面资历较深的医生进行探讨,如果相关医生也认同其为不合理用药后,则该条目就被列入这次研究的不合理用药统计范围内;2?参考有关文献,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范畴进行更为规范,更加科学的分类?最后,本院通过上面的方法外科医嘱的分类主要有下列几类:选药的合理程度?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药物的相互作用?重复用药与否?配药禁忌和与抗生素的管理等?

1.2.2 对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

首先,对2014年1到5 月(5个月)我院临床外科的医嘱(共550张)进行讨论与审核,筛选出来的不合理的用药医嘱再经过进一步沟通?文献参考与确认后,然后统计汇总不合理用药医嘱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分类,最后在我院对临床医/药师开展有关药学方面知识的详细讲解与培训活动?经过上述药学干预后,利用相同不合理用药医嘱评估方法,对我院2014年8到12月(共5个月)外科医师的用药医嘱(共550张)进行讨论?审核?筛选与统计,最后统计出不合理用药医嘱数目,并对医生对于药学干预意见的接受程度进行统计?以上所述的统计方法的流程主要如下: 药师参加到病房的交班与查房,充分了解医嘱的情况,并认真检查医嘱有没有问题存在,如果医嘱存在问题,要对问题医嘱进行重新审核?药师每天巡房结束后都要将这一天在巡房时发现的不合理医嘱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有关医生进行沟通,在每个月月末还需要总结这个月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汇报?药师通过复核与总结得出确切的用药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后,需要定时与有关医生进行讨论,以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向医生以进行后期的评估?如果医生对药师的授课过程中的内容存在模糊或是不满意的方面,则药师需对其疑问的地方进行再次培训与宣教?针对医生的用药进行一段时间的药学干预后,药师要对医生新立医嘱进行检查审核,若还是存在不合理的用药问题,则需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以得到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2 统计学处理

每月初要对前一个月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内容与干预后修正的内容进行汇总?归纳与统计?将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数和医师对药师药学干预方法的接受率,使用SPSS17.0 軟件实行独立样本t 检验?

2 结果

2.1用药医嘱评价结果

采用药学干预2个月后,2014年外科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数显著减少?干预前的5个月里抽查的550张用药医嘱中总有135张不合理用药医嘱,药师干预后,5个月里抽查的550张用药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数目下降至50张?详情见表1

2.2 医生对药师用药建议接受率

宣讲培训后,相对于干预前医生对药学干预是药师建议的接受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由此可见,宣讲培训后有助于医生接受药师建议,勇于面对错误并及时改正?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药学干预前后无论是用药医嘱的合格率还是医生对于药师用药建议的接受率都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不合格用药医嘱由干预前的135张显著降低到50张,同时医生对药师用药的接受率干预前最低为56.9%,而干预之后在9月份最高达到了97.8%?由此可见,合理有效的药学干预方法,可以使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明显下降,同时也是医师与药师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临床药师向医生传递药学的专业知识,可以深入指导医生的临床用药,最大程度防止不合理用药,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药学干预是促进临床中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是目前医疗机构重要的工作方向与发展重点?它具有以下意义:药学干预能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临床药师参与会诊与查房等工作中,并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药学专业知识,深入到一线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在医师的临床用药过程中进行相关指导,给予合理意见,从而有效的规范了临床医师的具体用药行为,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对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谷永平,男,汉族,大专,(1961-),主管药师,主要从事病房药房调配处方工作?

合理用药的含义是指给予病人合适其临床需要的药物,并根据个体化要求控制药物的剂量,而且要求疗程需合理,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患者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合理用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医药学?医院管理和卫生资源分配等?同时它包括下列四个环节:Ⅰ正确选择药品,Ⅱ给药方法正确,Ⅲ给药剂量适当,Ⅳ联合用药合理?由此可见,只有一个药剂师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指导临床药物的使用,并且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能有效促进合理用药,由此药学干预在医疗机构的运作中值得推荐?作为一个医疗机构,首先必须在临床药物应用方面建立完善且全面的技术支撑体系,以确保能够让病人有效?经济?安全?方心的使用药物;其次,医疗机构必须重视临床药师团队的建设工作,保证团队所使用的药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在临床用药的监督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临床药师还应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是需要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这有助于其与医生的沟通,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率,促进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马丽,张中祥. 简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510.

[2] 徐香. 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124-125.

4.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篇四

摘要…………………………………………………………………………………………………………1 1资料与方法……………………………………………………………………………………………….2 2结果……………………………………………………………………………………………………….2

2.1合格处方数与不合格处方数及构成比……………………………………………………………..2

2.2不合格处方类型及构成比…………………………………………………………………………..2 3讨论……………………………………………………………………………………………………….4

3.1不规范处方…………………………………………………………………………………………..4 3.2用药不适宜处方……………………………………………………………………………………..5

3.3超常处方……………………………………………………………………………………………..7 4总结……………………………………………………………………………………………………….7 参考文献…………………………………………………………………………………………………….8 致

谢…………………………………………………………………………………………………….8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0月门诊处方共1000张,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达187处,主要表现在处方不规范、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该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门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规范。

【关键词】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To analyze the outpatient irrational drug use

Student:fujingxian Supervisor:wuxiren Dongguan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523808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utpatient irrational drug use i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or improvement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A total of 10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randomly sampled in the hospital in Oct.2012.The unreasonable drug us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Results: Among all the prescriptions that has been sampled, there were 187 irrational drug uses.Mainly in not standard prescription, improper choice of drugs, irrational 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against with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Guiding Principles and irrational drug combination etc.Conclusion:The outpatient drug use in the hospital was unreasonable phenomenon and outpatient service doctor rational drug use level to be regulated.【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s;Irrational drug use;Analysis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处方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其质量要求日益受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重视。目前,药师的工作重心逐步转向临床治疗,其参与用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同时,不合理用药现象也大量存在,药物在不同程度上被滥用、乱配等问题日益凸显,这在造成药物浪费的同时,更延误了患者病情,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药剂师如何安全、合理用药就显得非常重要[1-3]。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加强药学服务,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机构应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处方实施监测。现对该院2013年10月份其中的1000张门诊处方进行分析,以了解该院门诊处方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1资料与方法

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该院2013年10月份其中的10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合格处方按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3种类型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以下各表分别是:合格处方与不合格处方数及构成比、不合格处方类型及构成比、不规范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不适宜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超常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

2数据结果

2.1合格处方与不合格处方数及构成比

1000张门诊处方中,合格处方832张(83.2%),不合格处方168张(16.8%),见表1。

表1 合格处方与不合格处方数及构成比

项目 合格处方 不合格处方 合计

处方数 832 168 1000

构成比% 83.2 16.8 100

2.2不合格处方类型及构成比

168张不合格处方出现不合格频次共207次,涉及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三种类型,见表2。

表2 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构成比

不合格处方类型 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超常处方 合计

2.2.1不规范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

发生频次 151 41 15 207

构成比% 72.9 19.8 7.3 100.0 不规范处方出现的频次在不合格频次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占72.9%,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见表3。

表3 不规范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

不规范处方存在的问题

处方前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

理由的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合计

发生频次 39

构成比% 25.8 14.6

55 151

4.6 100.0

2.2.2不适宜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 不适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19.8%,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见表4。

表4 不适宜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 不适宜处方 存在的问题类型 适应症不适宜 用法、用量不适宜 联合用药不适宜

合计

发生频次 构成比% 17 3 41

51.2 41.5 7.3 100.0

2.2.3超常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

超常处方在不合格处方中所占比例最小,为7.3%,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见表5。

表5 超常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构成比

超常处方存在的问题 无适应症用药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合计

发生频次 14 1 15

构成比% 93.3 6.7 100.0

3讨论

由表1我们可知,不合格处方占总数比例不少,处方的质量还需提高,主要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3种类型,这些不合格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1张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3.1不规范处方

不规范处方占不合格处方中的比例达到72.9%,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很明显错误和易犯的错误。

2、医师对诊断和药物的着重点不同、不严谨。

3、受主观情绪影响。

4、药师调剂审核处方时的疏忽和自身技术不够。医师关注的是药物对病情的疗效,因此对其他因素与药物疗效没多大关联的细节不重视,或者受消极的主观情绪或先入为主的影响,因而在开具处方时不够严谨导致出现较多不规范处方。而药师的工作是审核处方和调剂处方,还需和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方面。我国药师地位在实际社会认同差,患者对其依从性不高,审方不严,以及繁琐的要求处方医师修改处方的程序都是导致出现较多不规范处方的原因。所以,规范和提高处方的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改善医药师的工作态度,提高专业水平,被患者信赖,简化修改处方的程序,更大放宽药师审核处方的权力。3.1.1处方前记内容缺项,书写内容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

占不规范处方的25.8%。由于是电子版的处方,很少有正文和后记内容缺项的情况出现,主要是前记缺项,缺患者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书写不规范或者补充的临床诊断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上述内容的书写是否规范完整将直接影响到药师审核、调剂处方的准确性。医师只要稍留心和认真对待一下就能避免。3.1.2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占不规范处方的14.6%。这个问题常导致药学调剂人员无法判定其用药的合理性和完备性。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才有处方权,药师对处方只有审核、监督权,对处方有疑问时可提请处方医师修改、签字并注明修改日期,以示负责,便于追溯,反之,药师可以拒绝调配,这些都是为了体现处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应予以重视。

3.1.3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占不规范处方的比例最高,为55%。处方为当天有效的,开具的药物适合当时的病情,用药几天后,病情有所改变,若仍使用当时的处方剂量的药物,于患者的健康不利,应当及时更新,一般以7日为一个周期。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有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延长有效期的原则为:患者病情在延期内是稳定的,其延期取药不会对患者的健康有影响。

3.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占不规范处方的4%。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而定。在选用抗菌药物是应遵守“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即尽量使用抗菌谱窄,老一代的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口服制剂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针剂,肌肉注射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静脉滴注。患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根据病原学报告及药敏实验结果来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最理想的,但这在临床上受到诸多限制,如病原体的培养与鉴别需一定的时间,先前用药的影响、采样时间和方法的不合理和技术设备的局限使病原学报告的可信度下降,所以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医生根据各种临床资料先进行经验性的治疗。需指出的是,经验治疗并不是无奈之举,而是必须和相当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当原先的经验性治疗有效而与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时,则应按原方案治疗;反之,若经验性治疗疗效不明显,则应根据病原学诊断作相应调整。所点评到的此类不规范处方中可能存在经验用药处方,但医师未特别说明,就当作不规范处方一并列出。3.2用药不适宜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在不合格处方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为19.8%,存在问题2种,与医师,药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密切相关,用药不适宜处方可直接产生用药安全隐患,不利于患者的治疗。3.2.1适应症不适宜:

占不适宜处方的51.2%,突出表现为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如一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S),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尚无根治方法,但是患者如能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症状并改善预后。可通过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药物治疗包括以下:

(一)一般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 2,柳氮磺吡啶 3,甲氨蝶呤 4,来氟米特 5,糖皮质激素 6,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7,中医中药。

(二)生物制剂。1,依那西普(Etanercept)2,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3,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为心脑血管类疾病处方药药品,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该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死,中风和血管性死亡)。无文献显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此例明显是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诸如此类,医师对药物的认识不够,对患者病情诊断不准确或是利益的趋使让不合理用药泛滥。医师为患者提供的应该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师需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药品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做到对症下药。3.2.2用法用量不适宜:

占不适宜处方的41.5%。主要表现在抗生素的用法用量不适宜。如1例男性患者,诊断:肛周脓肿。处方:(1)葡萄糖注射液(5%),500 ml/瓶*2 瓶;注射用头孢硫脒,2 g/瓶*4 瓶。静滴,每日一次,2天。(2)甲硝唑注射液(塑瓶),100 ml:0.5 g/瓶*2 瓶,静滴,每日一次。处方分析:头孢硫脒的半衰期约为2小时,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最小抑菌浓度)的4-5倍时,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及速率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细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细菌MIC值时,细菌便可迅速增长繁殖。合理、科学地使用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关键在于优化细菌暴露于有效抗菌药物浓度的时间。说明书上明确头孢硫脒的用法用量为“一次2 g,一日2-4 次”,本处方中为“一次4 g,一日一次”。明显延长了给药间隔(即减少了每日给药次数),这样,非但不能将细菌杀死(这时药物浓度可能长期处于使细菌亚致死水平),反而可使细菌菌株产生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同时也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增加风险。不但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有损患者的健康。3.2.3联合用药不适宜:

占不适宜处方的7.3%,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的不适宜联用。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用药。但门诊轻症感染采用二连现象普遍,如普通外伤,尿路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开具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大环内酯类联用现象普遍。如一例猫抓伤,将依替米星和头孢曲松钠联用。3.3超常处方

超常处方在不合格处方中占7.3%,虽所占的比例最低,但集中表现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3.3.1无适应症应用抗菌药物:

本次处方点评中所检出的超常处方绝大部分属此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但处方诊断为普通感冒、干眼症、阴道出血查因等非感染性疾病开具抗菌药物现象普遍。诊断为普通感冒的,一般属于病毒感染,细菌与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性都不同,抗菌药物仅对敏感的致病细菌有效,对病毒无效。而干眼症和阴道出血查因则属于非感染性疾病,选用抗菌药物已是犯了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合的错误。总之,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选用抗菌药物,对患者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明确诊断,在明确细菌感染的前提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确保用药安全、有效。3.3.2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在所点评的处方中只有一例。男性患者,42岁。临床诊断:中耳炎。用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一次两滴,一日3 次,外用;地塞米松注射液,一次2 mg,一日3 次,外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一次0.3 g,一日3 次,口服。处方分析: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药物治疗,单纯型的中耳炎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在本例处方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的用法用量都恰当。而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为粘液溶解性祛痰药,适用于急性鼻窦炎,以及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一些呼吸道疾病,文献显示本品具抗炎作用,能通过减轻支气管粘膜肿胀而起到舒张气管作用,但无明确指征可用于中耳炎。医师开药应考虑用药对机体机能潜在的不良影响。应加强监督,切忌盲目用药。4总结

综上所述,该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复杂,多样。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部分问题处方均已调配和发放,反映出药师的专业知识和审核处方能力,医师的普遍诊断水平,还有医院药房对于这些问题处方的反馈流程和医院的诊断治疗制度等都有待提高和改善。同时,医院对药剂科、药剂师的不够重视和关注,只是片面地认为药剂师只是采购、配药和供药,按处方抓药,对药师的医学技能和审核知识水平没有严格要求。不够重视药师向更好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很多药剂师的药学技能知识在真正的实践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而仅仅是忙于收发药物,合理用药技能得不到提升[4]。另一方面,医院的医师应切实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规范诊断流程;药师也应该加强处方审核力度。所以说,医师和药师都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养成严于律己,工作负责认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医院简化各种程序和完善不合格处方的反馈程序,方便医患双方有效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可信度以及提高临床科室和药房的工作效率。从个人和制度两方面着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减缓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当然,这些都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整个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这样这些措施才能更好的实施,同时不合理处方就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完善。参考文献:

[1]柯文书,孙佳虹.浅谈药品招标采购的利弊及几点建议[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1(5):56.[2]张志清.国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可行性与难点[J].中国药房,2011,9(6):23 [3]黄可青,郑晓辉,庄见齐.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4(24):222 [4]方玉健.药剂师基于安全角度下临床合理用药探究[A].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368

致 谢

5.1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建议 篇五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多种药物连用的现象颇为普遍,联用的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及防止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是,如果盲目联用补但达不到预期之治疗目的,反倒可导致疗效降低,毒性增强,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提高疗效,复方用药和合并用药已成趋势。处方分析是临床药学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现对我院门诊处方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便于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

1、配伍或联用不合理

处方1::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利巴韦林注射液(ivgtt);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大约70-80%由病毒引起。其病程有自限性,一般来说不必要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但如怀疑患者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可针对性地使用窄谱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不是立刻使用第三代头孢类光谱抗菌药物。

建议:青霉素为首选,针对性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处方2:西咪替丁+硫糖铝+奥美拉唑+莫沙必利;

临床诊断:慢性胃炎

分析: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使溃疡面修复,在胃内滞留时间与疗效有关,而莫沙必利为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使奥美拉唑和西米替丁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所需峰值,达不到治疗效果,硫糖铝为一种胃粘膜保护剂,需经过胃酸水解后才能发挥作用,而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则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干扰硫糖铝的药理作用,如果合用疗效会减弱。

建议: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在硫糖铝之后30min服用,与莫沙必利联用时,应间隔2个小时后使用莫沙必利,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其他药物的剂量。

处方3:螺内酯+氯化钾缓释片;

临床诊断:低钾血症

分析:螺内酯有抗醛固酮的作用,是排钠保钾利尿剂,氯化钾缓释片本身就是一种为使血药浓度达到稳定,避免峰值过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制剂,如与氯化钾缓释剂合用可能会造成钾离子蓄积,血药浓度峰值过高而发生中毒现象。

建议:1.治疗期间注意监测,因为口服补钾也可引起高血钾症; 2.调整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

3.饭后服用,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钾血症,应立即停药。

处方4:头孢克肟颗粒+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蒙脱石散;

临床诊断:肠道腹泻

分析: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主要成分是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它们对大多数药物敏感。而头孢克肟颗粒为口服抗菌药物,对其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因此两者不能同时服用。若活菌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可因后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而抗生素因前者的存在使药效降低,因此两药宜分开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21。另外蒙脱石散成分为蒙脱石,具吸附性,可吸附肠内有毒物质及水分而发挥止泻作用,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会影响其它药物的吸收。

建议:活菌制剂与抗生素分开服用,蒙脱石散需餐前服用,其它药物餐后服用。

处方5:罗红霉素胶囊+茶碱缓释片+复方甘草片;

临床诊断:支气管炎

分析: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降低其在体内的清除率,合用时科引起血药浓度的显著升高和中毒反应。

建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避免与茶碱类药物同服,如治疗要求必须同时服用时需注意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防治中毒反应的发生。

处方6:左氧氟沙星+氨溴索片+茶碱缓释片+复方甘草合剂;

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简写COPD)

分析:左氧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茶碱类药物同服时,能够抑制茶碱在肝脏内的代谢,导致茶碱血药浓度升高2~3倍,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建议:联用时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

处方7:青霉素钠粉针+10%葡萄糖注射液(ivgtt);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PH值6~7的溶液中稳定,[2]偏离这一PH范围后,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可加速分解。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偏酸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特别是青霉素用量大,静滴时间过长,分解速度和比例会更高;

建议: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药物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快速静脉滴注。一则可以使青霉素钠以较高浓度冲击病原菌,二则在适宜的pH值短时间内可防止青霉素钠分解降效[4]。

处方8:5%葡萄糖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ivgtt)

临床诊断:过敏

分析:地塞米松注射液为磷酸钠盐,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同一容器中将发生沉淀反应,溶液中的微粒数可成倍增加,生成溶解度极小的磷酸钙沉淀。

建议:两药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如治疗需要时,可将地塞米松分开单独肌肉注射。

处方9:青霉素钠粉针+地塞米松注射液

临床诊断:关节炎

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易引发过敏反应,虽经过皮试,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时。糖皮质激素的抗过敏作用可以掩盖青霉素引起的初期过敏反应,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导致感染的扩散,从而延误病情。

建议:两药不宜同时使用

处方10:维生素C片+维生素B2片

临床诊断:口舌生疮

分析: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和具有氧化性的维生素B2合用,在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B2被还原为二氢核黄素,维生素C则被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导致各自的作用减弱或消失。

建议:两药不宜同时服用

处方11: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格列吡嗪缓释片(秦苏)临床诊断:糖尿病

分析:二者均属于第二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因刺激胰岛中正常的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联用后剂量掌握不当可引发低血糖症,适得其反。故一般作用机制或作用方式相同的药物不宜合用,以减少不良反应[4]。

建议:两药不宜同时服用

处方12: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复方氯唑沙宗片

临床诊断:软组织挫伤

分析:复方氯唑沙宗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该成分与双氯芬酸钠一样同为非甾体抗炎药。如果同时使用1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增加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的几率。此外,外用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相同疗效,但外用具有局部组织有效浓度高、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是治疗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疼痛的理想选择。

建议: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口服)+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外用)

处方13:异烟肼与维生素B6 临床诊断:肺结核

分析:长期或者大剂量应用异烟肼可致机体维生素B6减少。故以前临床一直将异烟肼与维生素B6联用作为常规治疗。但近年来对此尚有争论,有资料报道,体外试验发现维生素B6 可降低异烟肼的抗结核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两者的化学结构相似,因而具有竞争作用,故不主张两者联用。还有资料报道,两者联用并不影响异烟肼的抗结核作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常规量服用异烟肼1~2各月时,可不必联用维生素B6,长期大剂量服用异烟肼,也只需联用少量的维生素B6(每日10~20mg)。

建议:如需加服维生素B6时,可不在同一时间内服,最好将服药时间错开。由于异烟肼在肝内乙酰化过程中快则1/2-1h,慢则为2-4h,故两药可相隔4h交叉服用。

2、剂量用法不合理:

处方1:罗红霉素胶囊0.15g*12/ 强的松5mg*24 Sig:0.15,po,tid / Sig:5mg,po,tid 或0.3,po,bid 临床诊断:咽炎

分析:罗红霉素0.15g,po,tid给药,因其t1/2为8.4h-15.5h,可造成超剂量用;另一种方案0.3g,po,bid给药,可能会造成血药浓度过高,使胃肠道反应较大或增加过敏反应的几率,并对肝脏代谢有影响。

建议:用法用量可调整为0.15g,po,bid。

处方2:氟桂利嗪5mg*20 /倍他司汀口服液10ml*18 Sig:5mg,po,qd / Sig:10ml,po,tid 临床诊断:偏头痛

分析:氟桂利嗪未注明晨间不宜服用氟桂嗪。该药头晕、嗜睡作用明显,宜夜间服用[5。

建议:睡前半个小时服用;

处方3:盐酸帕罗西汀片20mg*10 / 艾司唑仑1mg*3 Sig:20mg,po,qd / Sig:1mg,sos 临床诊断:抑郁症

分析:盐酸帕罗西汀片为选择性中枢神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增高,由于这些药物可以直接补充患者大脑内所缺乏的化学物质,所以见效比较快。如晚上服用会使大脑处于兴奋,失眠加重,抑制了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作用。

建议:盐酸帕罗西汀宜于清晨服用;

处方4:甲硝唑片0.2g*100 Sig:0.4g,po,bid;0.2g,阴道用药,qn 临床诊断: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简写BV)分析:片剂与栓剂从配方、制备工艺、给药方式到释药方式均不同,栓剂进入阴道内,基质在体温下即可熔融液化而释出药物引起局部作用,而将片剂作为阴道栓使用,药物崩解所需条件不足,药物不能在局部形成有效浓度,同时由于片剂所使用的辅料在阴道不能有效地分解从而导致局部杂质聚集,宜引发新的炎症反应。

建议:使用阴道栓剂或者阴道泡腾片 处方5: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青霉素钠80万u*4 Sig: 320万u ivgtt qd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分析:这是门诊处方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青霉素类、头孢类等β-内酰胺类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而峰值浓度并不很重要,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6,因为青霉素钠的半衰期为0.5h,故其日剂量1次给药将无法达到抗菌浓度。

建议:一天至少用药两次,如果滴注不便可采取肌肉注射

6.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六

本季度随机抽查门诊电子处方4265张、住院电子医嘱90份,按照《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余医字(2007)04号]中的处方(医嘱)点评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门诊处方

1.普通药品

⑴同类或成分重复:①小儿氨酚黄加敏颗粒+尼美舒利颗粒伍用,前者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组成。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尼美舒利有退热作用,不符合治疗常规。②扑尔敏+小儿速效颗粒,可使小儿产生嗜睡、乏力等。③法莫替丁片+ 野苏胶囊+胃舒平片伍用。野苏胶囊含碳酸氢钠,胃舒平片含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等。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不必三联伍用。④2岁小儿用小儿止咳糖浆+强力枇杷露,前者祛痰、镇咳,后者用于久咳劳嗽,支气管炎等,存在同类功能重复。⑤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前者组分为每粒含桂利嗪30mg、三七总皂苷60mg、维生素E15mg、维生素B610mg。桂利嗪与氟桂利嗪作用相同。

⑵用药禁忌或随意配伍:

同仁六味地黄丸+消渴丸,消渴丸组分为黄芪、地黄、天花粉、格列本脲(即为优降糖,每10丸含量为2.5mg)。同仁六味地黄丸为含糖中药制剂,应选无糖六味地黄丸。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公酒,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应戒烟酒,不符合治疗常规。

⑶用药与诊断不符:诊断为慢性肾炎用银丹心泰、脑纳松、脑脉宁;诊断为支气管炎用小儿氨基酸针;诊断为双髋关节炎用密炼川贝枇杷膏。

⑷其他:婴儿健脾散 每日三次,应为一日2次。

2.抗菌药物

⑴同类或成分重复:未查出。

⑵联合用抗菌药物《江西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要求,门诊严禁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结核等治疗除外)。

三联:呋布西林针+阿莫西林胶囊+阿米卡星针

四联:诊断:尿路感染,使用环丙沙星针+头孢曲松钠2天,同开3天环丙沙星片+头孢氨苄胶囊,环丙沙星针与片存在成分重复,没必要再用环丙沙星片,在用环丙沙星针和头孢曲松钠过程中没必要再同时用环丙沙星片、头孢氨苄胶囊,应该注射完成以后再开口服药品或另开处方。

⑶用药禁忌或随意配伍:

环丙沙星片+碳酸氢钠片,碳酸氢钠等抗酸剂可降低氟诺酮类药物的吸收,环丙沙星是有机酸,尿碱化药可减低其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应避免同服。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依托红霉素颗粒或罗红霉素胶囊,前者是杀菌剂,后者是抑菌剂,可干扰前者的杀菌效能;二药均有胃肠道反应;两者不宜伍用。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红霉素类,次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

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针,前者是杀菌剂,后者是抑菌剂,可干扰前者的杀菌效能。⑷其他:

拉氧头孢针是三线抗菌药,无副主任以上职称的医师审核使用,不符合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原则规定。破伤风抗毒素针+阿奇霉素分散片,外伤不宜用后者预防感染,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梭形厌氧菌,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选用抗厌氧菌药青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等。《江西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要求:应在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基础上规范用药品种和给药方案。

二、住院医嘱 1.普通药品

⑴同类或成分重复:①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舒平片伍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故应用本品时不宜同时再服用其它抗酸剂或抑酸剂。②丹参酮ⅡA磺酸钠针+复方丹参片,成分重复,作用类似,住院用注射丹参酮不必开同类口服复方丹参片。③骨肽针+鹿瓜多肽针,均有促进新骨形成作用,成分重复,作用类似。④人参北芪片+参芪五味子片,功能主治类似。

⑵用药禁忌或随意配伍:

白眉蛇毒血凝酶+酚磺乙胺针+维生素K1针+氨甲环酸针+头孢噻肟钠针2g或+奥美拉唑针。近年多有头孢菌素类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报道,与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有关。大剂量的头孢噻肟可引起和加重出血,如出现消化道出血应停用头孢噻肟钠或调整剂量并加用维生素K1;更不必伍用其他止血药,因静点多种止血药后血液凝固性增加而易促使血栓形成。此外,白眉蛇毒血凝酶不应据它的名称认为其为“血凝酶”。白眉蛇毒血凝酶内的类凝血激酶是能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从而促进血液凝固的一类酶。

⑶用药与诊断不符:诊断为尿路感染、低钾血症、脑血管硬化和Ⅱ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用奥美拉唑胶囊。

2.抗菌药物 ⑴同类或成分重复:替硝唑针0.8g +甲硝唑针;头孢噻肟钠针2g+头孢曲松钠2g或+头孢替唑钠针2g。头孢噻肟钠针2g×4+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针0.25×2+阿奇霉素分散片,住院用注射抗菌药不必开同类口服抗菌药。

⑵联合用抗菌药物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种及3种以上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

三联:环丙沙星针+替硝唑针0.8g+克林霉素针;青霉素钠针240或160万U+头孢噻肟钠针+甲硝唑针;头孢他定针+阿奇霉素针+替硝唑针或庆大霉素针或替硝唑针;阿米卡星针+头孢曲松钠针+氨苄西林钠针,使用头孢曲松钠针以后就没必要用氨苄西林钠针;

四联:头孢噻肟钠针2g+头孢替唑钠针2g+替硝唑针0.8g +阿奇霉素针;

六联:环丙沙星针+替硝唑针0.8g+克林霉素针+阿奇霉素针+头孢噻肟钠针 +甲硝唑针;

⑶用药禁忌或随意配伍

⑴呋布西林针2g +头孢曲松钠针2g,呋布西林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也可用于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头孢曲松钠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活性,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差,对肠球菌和多数脆弱拟杆菌耐药。

⑵盐酸克林霉素针围手期用药必须引起注意,克林霉素可增强吸入性麻醉药的神经肌肉阻断,导致骨骼肌软弱和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暂停),在手术中或术后同用时应注意。克林霉素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与抗肌无力药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效果减弱。为控制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在合用的疗程中抗肌无力药的剂量应予调整。克林霉素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克林霉素与阿片类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累加现象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克林霉素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作用,两者应避免合用。因此,不主张围手期用药。

⑶头孢噻肟钠针2 g+阿奇霉素针或头孢噻肟钠针2g+头孢替唑钠针2g+ +阿奇霉素针。头孢噻肟钠、头孢替唑钠针是杀菌剂,阿奇霉素是抑菌剂,可干扰杀菌剂的杀菌效能。

⑶其他:

⑴替硝唑针和阿奇霉素针是二线抗菌药,无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审核使用,不符合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原则规定。

⑵盐酸异丙嗪的药物禁用于2岁以下幼儿问题:美国FDA近日发布药物安全警告,告诫医务人员、病人和监护人,含有盐酸异丙嗪的药物不应用于2岁以下幼儿,因其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呼吸抑制作用,导致某些患儿死亡。FDA已收到7例死亡和22例呼吸抑制的病例。因这些不良反应不是直接与个体体重相关剂量有关,因此,当给予2岁以上患儿时应谨慎,并应给予最小有效剂量,避免同时给予其他有潜在呼吸抑制的药物。

三、电子处方(医嘱)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① 剂量单位错误:剂量单位未输,大多是医生为了快速输入处方,省略了每次剂量的单位。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的规格为2.5 mg/片,用量输为“5”,不能明确是5片还是5 mg,有的用量甚至未输,用“mg”、“g ” 等代替。

剂量单位输错。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用量“25 mg”输成“25 g”、地高辛用量为“0.125 mg”输成“0.125 g”,这些大多是因医生操作电脑失误造成的。

②用法错误:如高锰酸钾粉,适量,口服(应为外用);眼膏适量,外用(应为滴眼);环丙沙星针,250ml,口服(应为静滴);氯化钠注射液“口服”。强力枇杷露,水煎服(应为口服)。

用药频次错误:将每天3次写成每天2次等。

③总数量错误:培他乐克片、舒必利片总量只开1片,用法却为1片,每天3次。每次用量错误(单次剂量错误):如培他乐克用量为25片,每天3次;头孢拉定每次21粒。六味地黄丸,每次12粒。8岁儿童阿莫西林胶囊,2片,每天3次。

④年龄、性别录错:给审方和发药时交代带来困难。

⑤药品规格选择错误:在药品字典中,有的药物有两种规格,如培他乐克有25mg和50mg两种,如果选择错误,则会使药房错误发药。

2.建议

①在录入电子处方(医嘱)后应该认真核对后再确定提交。重点核对规格、用量、用药途径、用药次数等。②重视病人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否则可引发诊断及治疗方案错误,药物剂量错误。

③录入电子处方(医嘱)应该重视His自动判断配伍禁忌的提示,避免有配伍禁忌等不合理现象发生。

④药房药师调配电子处方(医嘱)前必须审查规格、用量、用药途径、用药次数、依据年龄审查是否选药合理、药物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

7.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七

关键词:临床药师,普外科,合理用药,促进作用

临床药师制度的建立, 对于药学事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性作用的, 其的出现直接标志着我国药学工作人员工作从传统的药物管理制度转变成为面向患者的工作形式,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临床药师开始活跃在各个临床科室当中, 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聪明才智与自身掌握到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合理的技术手段支持, 对临床合理用药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1]。本研究为探讨药师在普外科疾病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实施药师干预临床用药的普外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实施药师干预临床用药的普外科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 女46例, 年龄25~67 (39.2±5.4) 岁。将其设为观察组, 另选取普外科同一时期相同类型疾病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遵照医嘱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师干预下进行用药治疗。具体包括: (1) 对临床医师进行定期培训, 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及相关内容, 强调处方规范的重要性, 培养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2) 派驻临床药师进入普外科, 通过药师参与外科用药治疗, 协助制订用药方案, 包括实际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护理人员按照医嘱为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的用药, 督促患者正确的完成药物的治疗周期, 并在患者一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的将患者情况告知医生并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及时的分析患者的自身情况, 为患者解释其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 将患者内心的顾虑与消极情绪消除, 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3) 对处方进行监测及回顾性调查, 加强药学干预, 监控抗菌药物的使用, 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 制订处方审核标准, 将处方质量纳入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内容; (5) 定期公布处方审核结果, 对处方不规范的临床医生进行不同程度处罚。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比较

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合理用药指的是依照实际的病症类型、患者实际状况与药学理论等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订立最有效的用药方案, 以实现安全有效的病症防御功能。合理用药之中的基本要素包含的内容有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与合适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合理用药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关系, 例如药师、医师、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等, 因此首先要求普外科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与评估, 对各种药物的临床作用与其具有的不良反应有清楚掌握, 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之后药物协助订立合适的临床用药方案, 包括实际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护理人员要正确的按照医嘱为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的用药, 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的完成药物的治疗周期, 以获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2]。

临床药物是一门研究临床药物应用规律的学科, 药师进入至临床工作之后, 使用药物专业知识以帮助医师提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并且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以实现临床用药效果提升的目的[3]。药师还需在合理用药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如选取合适的药品, 并且正确的调配和发送药品。同时提供正确的药物信息于临床药物治疗上, 对治疗药物的应用实施必要的监测, 并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尤其是抗菌类药物[4]。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抗菌药物使用率也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综上所述, 药师干预能规范普外科医师用药行为,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应当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士宗.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7) :74-75.

[2]李玉芳, 武江山, 原海忠.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 (11) :843-845.

[3]黄丽明.临床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 11 (4) :66-67.

8.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篇八

【关键词】临床;不合理用药;预防对策

1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

1.1医院管理方面目前,医院管理者合理用药的意识淡薄,药品收入所占比例过高,造成医药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不合理用药与药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大量药源性疾病产生。如因输液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静脉炎;激素使用过多,导致胃肠出血、高血糖、股骨头坏死、感染失控等;使用解热镇痛药不当,引起肠胃出血;脑梗死病人使用降压药使血压降低过快导致病情加重,有的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1.2医师方面

1.2.1部分临床医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从技术的层面上也影响到合理用药关于药物方面的知识占到很小的比重,不了解制剂的成分,如对于酒精过敏者给予氢化考的松引起哮喘加重。新、特药层出不穷,因而对其合并用药的不良作用观察、了解不够,导致用药错误。

1.2.2药物剂量和疗程不规范每种药物都有其达到最佳疗效和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推荐使用剂量和疗程,以及特殊情况下剂量、疗程调整等注意事项。

1.2.3药物使用途径和间隔时间不规范这也直接影响用药效果和安全性问题。因每种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清除等方式不同,及制作工艺的不同,决定了药物的用药途径和间隔时间。临床上常因为医生的习惯或病人要求方便等,而将其更改。如将每12h使用的药物在白天一次性使用或间隔数小时即使用(如一些抗生素等)。

1.2.4药物联合使用配伍不规范,药物的有限性及疾病、严重程度的无限性,从而导致治疗方案的不确定性没有一种药能包治百病,也没有一种药能解决某种疾病的所用症状。所以临床上经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但联合用药要视其配伍的合理与否而出现不同的几种效果:协同、累加、无关、拮抗或不良作用增强。

1.2.5对于合并症患者只注重对症治疗,而未注意该药物可能会对另一种疾病带来不良影响。

1.3药师方面

1.3.1知识结构不合理,临床知识匮乏只见物而不见人的工作局面,脱离临床实际的工作模式,且临床药师的知识面广而不精,知识结构残缺不全,针对某一种疾病的用药方案研究不透,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得正确与否难以分辨。

1.3.2执行处方时发生错误片面追求速度,照方发药,不能严格把好处方质量关,未审查出处方中特殊病人用药、特殊管理药品、药物相互作用、与病情相符与否等方面的问题。

1.3.3用药指导不力在发药时未能向每位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用药时间、使用方法和用药禁忌,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使患者出现不必要的疑虑。

1.3.4专业培训不够,信息闭塞临床药师很少给出时间到临床监测患者用药全过程,临床对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监测力度不够,治疗过程发生的异常现象是病情发展还是药物引起的无从知晓。

2我院控制不合理用药所采取的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提升规范意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考评制度,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及时反馈病原学监测和耐药菌谱情况,并根据医院病原菌变化、耐药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抗菌药物应用品种的干预。同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分线、分级使用办法,严格抗菌药物使用,限制医生使用权限。

2.2提高合理用药意识,促使药师参与临床用药一是开展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防止把抗菌药物当作“保险药”、“安慰剂”。二是不准以任何形式将处方与经济利益挂钩。三是要求科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等法规,并掌握相关规定和要求。同时,经常聘请医学院校药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不断提高临床医生的用药水平。四是严格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及时发现和纠正医务人员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无适应症或适应症不明确、过度使用、不适当联用等问题的发生。五是定期组织抗菌药物知识讲座,。六是促进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开展处方和病例用药监督,对药物治疗进行监控。

2.3建立和完善临床用药监控体系加大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控。一是每周进行药事督察,对病历、处方进行督察。二是每月召开临床用药分析讨论会,对本月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检讨并改进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每月将医院主要细菌种类、药敏情况、细菌耐药情况等进行公布,以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四是每季度进行院长质量讲评,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分线管理原则、预防使用原则和经验使用原则对专科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9.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九

2009年5月份,临床药学室抽查我院5月份住院病历30份及处方600张进行用药分析,现将我院住院病历及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一、给药次数、剂量不合理,处方书写不规范

1、住院号7750,医嘱寿比山2#,口服,3次/日,应为吲哒帕胺片2.5mg,1次/日,晨服。

2、住院号7774,医嘱罗红霉素0.2口服,3次/日,应为罗红霉素分散片0.15口服,2次/日。

3、住院号7224,医嘱新康泰克2粒,口服,3次/日,应为每次1粒,每12小时1次,一日不超过2粒。新康泰克内含麻黄碱,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慎用。

二、重复用药

1、住院号7074,医嘱依那普利10mg Qd,贝那普利10mg po Qd。

住院号7792医嘱卡托普利片25mg tid,雷米普利5mg po Bid 两种ACEI制剂联合应用,属重复用药,治疗极不规范。

2、住院号7754,医嘱施慧达2.5mg Qd,洛汀新10mg Qd,尼芙达20mg Qd,处方中施慧达为左旋氨氯地平片,尼芙达为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种CCB联合重复应用,治疗极不规范。

三、存在配伍禁忌用药

1、住院号7813,Vc与Vitk1同用存在配伍禁忌。

2、住院号7779、7966,Vc与lnosine同用存在配伍禁忌。

3、住院号7799、7864、8059,VitB6与DXM同用存在配伍禁忌。

四、选药不合理

1、住院号8071,痛风患者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舒巴坦,属无适应证用药。

2、住院号7779,结石患者使用大剂量Vc静滴,易产生草酸钙结石,加速结石形成,对结石患者不利。结石患者不宜静滴Vc,可应用Vitk1,抑制结石的形成,同时松驰平滑肌,镇静镇痛。

3、住院号7617,胃炎高血压患者使用北京降压O号。北京降压O号内含利血平,能促进胃酸分泌,对胃溃疡、胃炎患者不利。

4、住院号7573外伤患者,使用氨曲南抗感染。外伤患者宜考虑金葡菌感染,首选对金葡菌作用强大的一代头孢或克林霉素。氨曲南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适用于广泛开放性伤口深伴有铜绿假单胞感染或耐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5、住院号7860牙龈炎患者医嘱使用阿洛西林、奥硝唑、芬必得。阿洛西林不宜与非甾体消炎药芬必得合用,以免引起出血,可改用阿莫西林。

6、住院号7795高血压患者使用克咳胶囊止咳。克咳胶囊内含麻黄碱、甘草,高血压患者慎用。宜选用急支糖浆或肺力咳糠浆。

五、溶媒选用错误

1、住院号7441,医嘱0.9%Nacl,250ml,L-OH200mg ivgtt,奥沙利铂不得使用含氯离子的溶媒稀释,防止氯离子与金属铂反应。其只能溶于葡萄糖溶液中。

2、住院号7864,参脉注射液溶于0.9%生理盐水中静滴。参脉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及中国药典2005版(中药卷)均提示选择5%GS作为该药的溶媒。这是因为中草药针剂大多是中药的浸出液或提取药,成分较为复杂,多含大分子有机物,与氯化钠注射液混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输液反应发生率。另一方面也在于配伍后PH值变化,有效成分因溶解度下降而析出。虽然盐水稀释后用肉眼观察澄明度依然很好,看不到什么沉淀,但药物颗粒显著增大增多,这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根据中医观点,参麦注射成分是红参、麦冬等的提取物,红参、麦冬等有补气养阴功效,盐水在中医性味上属咸归肾主润下,有破结之效,而糖水可补中土,性与参麦相类,故宜选择5%GS作为该药溶媒。

3、住院号7545、7866,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注射液稀释于0.9%生理盐水250ml中。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由于见光不稳定,要求溶媒控制在100ml左右于半小时内输完。

五、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

1、住院号7809右下腹疝,选用奥硝唑防治感染,住院号7859右斜疝选用氟罗沙星、头孢噻肟、替硝唑三联防治感染,住院号7855左斜疝选用三代头孢,头胞曲松防治感染。

2、住院号7893,甲状腺肿块切除术选用二代头孢,头孢呋辛防治感染。

3、乳腺手术患者选用三代头孢,头孢曲松、氟罗沙星、阿洛西林防治感染。

疝修补术、乳房手术、甲状腺切除术,为I类清洁手术。术中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彻底清创,大多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对某些疝修补术、甲状腺瘤摘除术,乳房肿块切除术的老年机体抵抗力差的或有基础疾病的高危患者,应针对G+菌选择用一代头孢如头孢唑啉。但使用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广谱青霉素等这些抗G-菌为主的药物,联用替硝唑、奥硝唑更无必要,况且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的高耐药性已不主张用于预防感染。

六、抗生素局部外用

1、住院号7786,关节炎。生理盐水100ml,庆大霉素16万u关节腔冲洗。

2、住院号7797截瘫。0.9%氯化钠250ml,庆大霉素16万u,膀胱冲洗。

0.9%氯化钠针和庆大霉素针混合用于关节腔或膀胱冲洗,用于防治关节腔、泌尿系感染等,属不合理用药。首先关节炎属非细菌性炎症反应,即使发生感染也主要以金黄金葡萄球菌为主,庆大霉素对G+菌作用差。泌尿系感染常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现对庆大霉素耐药很严重。其次膀胱冲洗属抗菌素局部用药。卫生部明文规定禁止将全身供静脉用抗生素作 4 局部冲洗、灌注及外用。况且膀胱冲洗药物在膀胱内无法达到有效抗菌浓度,反而容易造成耐药,甚至引起膀胱刺激、过敏皮疹导致不良反应。此外,正常情况整体尿路是个密闭的自洁系统,尿液的排泄可防止细菌逆流,膀胱冲洗破坏了其密闭性,且冲洗液可使膀胱表层黏膜受损、细胞剥落。实践证明,严格无菌操作,与不冲洗组无明显差异,试图通过抗菌物对下尿路冲洗或关节腔灌洗预防感染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七、新生儿青霉素20万u,肌注一天两次,防治感染 妇产科剖宫产的新生儿,所有指标都很正常,婴儿也很健康,手术当中也没有感染的机会和指征,连续几天PNC20万u,im Bid,新生儿不需要常规用药预防感染。如果产道感染和羊水三度污染,新生儿3天内的主要感染病原菌不是G+菌而是G-菌建议应用氨苄西林或第三代头孢似为更妥一些,羊水3度的新生儿宜转儿科病房治疗。

10.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十

解热镇痛药中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双氯芬酸等解热作用较好;对炎症导致的疼痛,以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氯芬那酸较好;对抗风湿,以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吲哚美辛较强。另外,解热镇痛药常与抗组胺药、中枢镇静药、镇咳药、抗病毒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的对症治疗。解热镇痛药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为避免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高龄、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以及有上消化道出血和(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对有特异性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如患者对解热镇痛药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这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与地塞米松合用例1:患者,男,37岁。因“双膝关节痛5周”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吲哚美辛片25 mg,3次/d,口服;地塞米松片0.75 mg,3次/d,口服。解析两药合用可加强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地塞米松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胃与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对胃酸的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使溃疡愈合迟缓,对活动性溃疡病患者忌用。吲哚美辛的解热消炎作用较强,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易产生溃疡,还能引起胃出血和穿孔,故两药合用,对胃的刺激作用相加。建议吲哚美辛不宜与地塞米松合用。与溴丙胺太林合用例2:患者,女,17岁。因“头痛1周”就诊。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3个月。诊断:①紧张性头痛;②慢性胃炎。处方: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3次/d,口服;溴丙胺太林片15 mg,3次/d,口服。解析对乙酰氨基酚为弱酸性药物,在胃及肠液中大部分呈非离子型,而药物吸收速度直接与胃排空速度有关;溴丙胺太林能延迟胃排空速度,使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少而慢,血药浓度低,达不到治疗浓度,因此疗效差。建议对乙酰氨基酚与溴丙胺太林不宜合用,可用硫糖铝代替溴丙胺太林。与制酸药合用例3:患者,女,46岁。因“双膝关节痛3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吲哚美辛片25 mg,3次/d,口服;氢氧化铝凝胶20 mL,3次/d,口服。解析

吲哚美辛对胃肠道刺激发生率较高,合用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胃壁。但氢氧化铝凝胶呈碱性。吲哚美辛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且能被氢氧化铝凝胶吸附,使吲哚美辛吸收降低30%左右,而使血药浓度及疗效降低。其他制酸药如三硅酸镁、碳酸钙与吲哚美辛可发生类似相互影响。建议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最优秀的求职自我介绍下一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