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4-08-20

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精选10篇)

1.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一

城市化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机遇、挑战

——以恩施州的城市化建设为例

摘 要: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前景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就要提高其“文化自觉性”, 调整其文化心态, 加强其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调适、转换, 进而推进民族文化的重塑和整合。

关键词: 城市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全州辖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鹤峰县、来凤县8县市,2.4万平方公里,380万人口,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2.6%。城市化建设对于恩施这个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改革开放,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同民族之间人口流动加强,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民族文化面对着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急剧变迁,民族文化存在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变化。

一、恩施城市化过程中民族文化面临的机遇

从宏观看,城市化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变迁。民族文化变迁是指民族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民族文化系统结构、模式、风格的变化。在变迁过程中,尽管有时也有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失调,有前进中的后退,甚至野蛮的复旧,但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来讲,它是一条健行不息的长河,是开新的,再造的,重生的!“文律周运,日新其业”,文化变迁有文化进步的意义,物质文化的变迁替代更是如此。

城市化的过程,是少数民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少数民族人口生存的环境将发生变化,社会学家认为,“自然条件的变化,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资源匮乏、人口变迁等都会引起文化的变迁。”正如杨慎明先生所言:“自然在变,社会在变,文化必然要变。”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从农村来到城市,民族文化的生存背景和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文化生态变了,为了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而产生的文化,也会随着文化生态的改变而改变”,文化生态的变化是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的过程,是少数民族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必然带来少数民族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进而又引起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者则从生产关系及由此构成的经济基础的变革来看待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切文化变迁都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即当生产力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与它不相适应时,就会发生变革。它是隐藏在社会历史背后的真正动力,„„只有追溯到这个最根本的动因,„„才能说明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 即生产关系

以及由它构成的经济基础的变革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化过程中,大批少数民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因生活、工作的需要,要对本民族文化进行调适,即克服民族文化悖论,适应城市生活,这种调适既是民族文化重组的过程,又是民族文化变迁的过程,文化社会学家认为,“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真正社会学动因,就在于社会需要,这种需要一旦产生,就将以空前未有的力量促使人们去克服文化悖论,创造新文化。”由此可见,城市化从少数民族人口生存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基础、城市生活需要诸方面都极大的推进民族文化的变迁。城市化还从微观方面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城市化加快了城乡人口流动,使族际交往更加频繁,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相互吸收,导致民族文化中新的特质迅速增加,使民族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文化传播为民族文化增加了新的特质,加快了文化的积累,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化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接触日益频繁,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冲突加剧,同时,不同文化又彼此交汇,相互融合,文化整合速度加快,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因为文化接触为文化突变提供了重要条件,文化突变产生新特质文化,新文化特质的出现标志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冲突是文化竞争和文化比较发展的过程,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竞争比较,文化就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也就不能获得巨大成就而具有普遍意义;文化整合是不同文化相互吸收、重新组合成一种新文化的过程,整合使文化不断更新发展,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无整合能力的文化是脆弱的、经不起历史挫折的,“古巴比伦文化”、“腓尼基文化”的衰亡消失就是因为无法与其它文化交往、整合所致。总之,城市化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它必然将对民族文化产生更加深刻而复杂的影响[1]。

二、恩施城市化过程中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

在城市化过程中,民族文化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又面对着挑战,总体而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城市化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成与保持受到严重的威胁。城市化是少数民族乡村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指少数民族从封闭、贫苦、落后的乡村社会向开放、富裕、文明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环境等都将发生巨大的变迁。而文化是特定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背景和文化个体互动的结果,其“目的是一个民族、一个社区对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适应。”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与封闭落后的农村人文生态环境相互调适的产物,是对传统农业文明的一种适应,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特质,如原始生产条件下使用的生产工具,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活器具,甚至一些民间独有的文化习俗、服饰表现、建筑风格、传统工艺等,将在城市人文生态环境下,因失去了使用价值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城市化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使部分民族传统文化丧失了生成和保持的土壤,民族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其次,城市化加剧了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城市化作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的大量流动促进了族际间的交往,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与冲突,使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外来人口进入民族地区城市,带去了本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方式,这些异质的文化通过个体的具体活动表现出来,因为新鲜感往往被城市其它民族成员,尤其青少年模仿,进而对城市民族文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外地城市,他们往往是大城市里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文化也就成了弱势文化,在城市这所“大磨房”里,多元文化全面接触,相互碰撞、交汇、融合、渗透,一般而言,城市强势文化对这些弱势文化的影响更深更广。这些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因工作、生活需要在对城市环境的调适中,逐渐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点、思维模式,使自身文化在吸收城市文化基础上进行重组,有时甚至全盘接受异质文化。这些“变异”人口与家乡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进而将城市生活方式、新的服饰以及现代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带到封闭的乡村,使民族文化的根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2]。

再次,城市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普同化。民族文化的普同化是指民族文化经过交流为其它民族所普遍接受,成为与其它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这种共享文化被称为普同文化。它来源于民族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城市化对民族文化普同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扩展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导致语言、行为方式等交往工具的普同化。

二、城市化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为民族文化的普同化创造了条件。

三、城市化加快了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科学化、世俗化、理性化等现代化理念,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其制造的现代物质文化等将使民族文化中普同文化增加,民族特色文化相对减少,民族文化普同趋势增强。总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程度加深,民族普同文化更加丰富,民族文化“一体多元”格局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发展生态旅游是保护宣传恩施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方式, 另一种是间接方式。这两种方式通常是相互交织, 密不可分的。

(一)直接方式

所谓直接方式, 就是将民族文化直接转化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把保存较完整的少民族特色村寨、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遗址开发为旅游景点, 或异地修建民族文化村。这种方式在学术上被称为民族文化旅游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有学者认为这是民族文化旅游最早的形式, 它直接把现实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 除增添必要的旅游设施、设备外, 对原有的资源不再进行加工改造[3]。生态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对原生

态异质文化的新鲜刺激, 这正是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的优点所在, 游客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找到释放自己的空间, 享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4]。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旅游景点, 建成实地展示型民族文化村(即原生态民族文化村), 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也是将民族文化与旅游直接结合的方式之一。如湘西州的德夯苗寨、黔东南州的朗德苗寨及海南、云南、青海等省份的部分民族文化村, 都是以自然村落为基础建设的实地展示型民族文化村。这种旅游开发模式应该在恩施州得到大力推广与运用, 是打造恩施州南线民族风情走廊的首选方式。恩施州拥有来凤舍米湖, 宣恩彭家寨、小茅坡营、野椒园, 咸丰官坝、小村, 恩施枫香坡、小溪等一大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村寨具有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地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具备了旅游开发的重要价值。这些村寨的建筑、院落, 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保存, 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 而这种文化生态环境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因而能极大地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旅游心理需求, 是开发恩施州南线民族风情旅游的重要场所, 具备打造实地展示型民族文化村的优越条件。我们应该在依托当地自然生态的基础上, 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对这些村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进行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 将它们逐步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实地展示型民族文化村, 使民族文化直接转化为旅游资源。将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遗址打造成旅游景点, 是我国民族地区常见的又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是将民族文化与旅游直接结合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如, 云南省丽江古城、湖南省凤凰古城等都是在古城遗址的基础上开发的旅游景区, 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恩施州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现存多处民族文化遗址。目前已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 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 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绝大部分是民族文化遗址, 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物。它们是承载恩施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目前, 恩施州已将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开发成旅游景区, 但绝大部分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有的甚至破坏严重, 亟待加以保护。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利用这些资源,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 不断完善其旅游功能, 打造一批民族文化遗址游览区。需要呼吁的是, 我们亟需对恩施古城进行有效的保护, 防止进一步的人为破坏, 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科学规划, 有序开发。在大中城市修建异地集锦型民族文化村, 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汉族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值得恩施州学习借鉴。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热, 涌现了北京中华民族园、上海中华民族文化村、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昆明云南民族文化村及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恩施土司城等异地集锦型民族文化村。它们是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 为博览、旅游等目的异地向人们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模型活态博物馆。根据恩施州少数民族居住相对分散, 尤其是州城和各县城附近缺乏少数民族大型聚居村落的现状, 今后应该在州城及

各县城修建一批异地集锦型民族文化村, 集中展示全州少数民族文化。这是将州城建成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的重要方式。

(二)间接方式

所谓间接方式, 就是把民族文化通过加工提炼后间接运用于旅游过程中, 使之融入 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旅游要素, 提高旅游的民族文化内涵。将可展示的民族文化通过加工提炼后间接运用于旅游过程中,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尤其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更加普遍。这种方式在学术上也被称为民族文化旅游整合利用型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是整理提炼民族文化中有旅游吸引力, 便于加工浓缩的因素、事项的集中体现。这种方式最适合在自然景区、旅游线和城镇等特定区域运用, 比直接方式更具有展示地域的宽泛性和展示内容的广泛性等优越性,增强恩施州自然景区(尤其是核心景区)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 是打造恩施州北线清江山水走廊的首选方式。尽管恩施州部分景区已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 如腾龙洞的土家族大型原生态歌舞剧夷水丽川表演、梭步垭的山民歌对唱、恩施大峡谷的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开发、神农溪的少数民族民居展示等,但在整体上还缺乏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丰富的民族文化产品, 民族文化符号严重缺失, 在旅游沿线和城镇更难以感受到民族文化。因此, 将民族文化通过加工提炼后间接运用于旅游过程中, 是恩施州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必须选择的基本路径。具体而言,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饮食环节, 应该注重对全州少数民族特色饮食的开发利用, 以及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的综合运用,将民族饮食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机结合, 使之成为一种特色文化, 在景区和城区建设一批少数民族特色饮食餐厅, 逐步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歌舞餐厅。全州各县市既要重视对民族饮食一条街的规划、建设, 又要重视对民族饮食的开发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运用, 尤其是通过民客族实物的展示和民族歌舞的表演, 将静态展示和动态表演结合起来, 增强游对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的互动参与, 真正使饮食活动成为一种文化享受。在居住环节, 应该注重对全州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尤其是干栏建筑的利用, 除在宾馆饭店融入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元素外, 重点要在旅游景区和城区(含城郊)修建一批专供游客居住的吊脚楼群, 在建筑外观上保留民族性, 在室内装饰上体现时代性。今后, 应该在上述地区修建一批土家族、苗族、侗族村寨, 形成以吊脚楼为主体的别墅群落或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 以满足游客不同的居住需求。在交通环节, 应该注重在交通途中综合运用各种民族文化符号和元素。在旅游车上和旅游沿线点缀部分民族文化符号, 表演部分民族文艺节目, 充实部分民族文化元素, 使游客在途中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浓厚氛围, 如旅游车上的司机、导游和旅游沿线的村民穿着民族服饰, 导游讲述民间传说故事, 解说民族风情, 演唱本土民歌, 旅游沿线修建或改造少数民族传统民居, 树立民族文化标识等[5]。在游览环节, 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综合运用,包括修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群落,建设一批层次分明的民族歌舞实景表演场所,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歌舞节目, 开发一批具有互动参与性的民族娱乐项目, 展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民族实物, 举办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节日,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导游队伍, 研制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民族旅游商品, 使民族文化融入游客游览的全过程中。在购物环节, 应该注重对民族旅游商品的综合开发, 重点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在州城和县城规划、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在城区和景区增设旅游商品销售点, 着力解决全州旅游商品数量不够多、质量不精、内涵不深、市场不集中的现实问题。在娱乐环节, 应该注重将民族元素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 重点是修建一批专供旅游的现代娱乐场所, 在娱乐项目中融入民族文化, 激发游客的互动参与, 使游客在休闲娱乐中轻松享受民族文化[6]。

参考文献:

[1]史本林, 赵文亮.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理念[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5).[2]刘国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N ].人民日报 海外版, 2010-03-31(6).[3]任冠文.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J].广西民族研究, 2006(1): 178.[4]金毅.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J].民族论坛, 2003(10): 64.[5]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4.[6]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J ].新华文摘, 2007,(7).

2.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篇二

今天,我们欢聚上海,共商我国内河航运的新发展,这是国内航运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提升内河航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举措。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向“首届中国内河航运高端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演讲的主题是: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长江航运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长江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1/3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助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战略实施,而且能够使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这个天然的物流大通道贯穿成线,连接成片,有效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协同发展,优化流域经济结构,提升流域经济活力。当前,长江航运“政策有支持、条件有改善、市场有前景”,面临着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1.1政策有支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能源匮乏、土地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而内河航运“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运能大、效益高”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在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碳经济”要求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长江航运近年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和张德江副总理等多次作出批示,提出了“加强我国内河航运建设,促进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路。加强内河航运,特别是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大力发展长江航运,是国家经济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国家部委、沿江省市大力支持长江航运。国资委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将航运列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支持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2009年5月,国务院推出《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计划在未来11年里投入43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和装备建设。交通运输部和沿江七省二市成立了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抓好《“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总体推进方案》和《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实,编制完成“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制定了《全国内河航道养护发展纲要(2011—2020年)》。沿江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提出了加快长江航运、港口等综合物流的发展愿景。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南京要发展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芜湖港借助皖江经济带的发展快速提升;武汉加快新港建设,要发展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中部综合交通枢纽;重庆致力于发展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这些沿江主要港口的快速发展,必将由点带面,最终带动整个长江航运的进一步发展。

1.2条件有改善

近年来,在加快“黄金水道”建设政策的指引下,长江航道建设等取得实质性进展,长江航运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交通运输部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的长江干线航道治理思路,相继推进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长江中游航道的疏浚以及三峡库区航道建设,使深水航道条件进一步改善;形成了江苏太仓以下12.5 m的深水航道和三峡库区深水航道,制约长江航运发展的长江中游航道逐步得到治理,三峡船闸运行效率提高,船舶通行能力增强。长江航行秩序有所改善、船型标准化逐步推行、定线制航法予以实施,这些为长江航运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航道整治的延伸,5万t级船舶乘潮可直达南京。长江中游和三峡库区船舶载重吨位较过去有大幅提高。除航道建设以外,长江港口建设、信息化建设、航务管理等也大为改善,为长江航运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1.3市场有前景

我国产业经济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向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转移,必将带来长江航运的新一轮快速发展。近几年,长江货运量连续大幅上升,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2009年,长江干线货运量也达到13.3亿t,同比增长9%,居世界内河货运量第1。长江航运作为连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纽带,是长江流域外贸运输的主力军。长江进口矿石运量占全国矿石进口总量的1/3强。未来2年,沿江9大钢厂进口矿石运量将由现在的1.8亿t上升到2.4亿t,增长30%。据预测,“十二五”期末,长江运输总量将达到20亿t,比2009年增长50%左右。

当前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都处于筑底回暖的关键时期,投资成本处于低位,而发展前景可观,内河航运面临着低成本发展的极好机遇。长江航运无论在政策导向、航行条件和市场前景还是在进入时机上,都处于一个极好的机遇期。

2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长江航运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形势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2.1长江航运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加大

一是燃油价格持续走高影响航运企业效益。航运企业作为用油大户,燃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不断上涨,成为航运企业主要成本支出项目。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根据国家燃油定价机制,国内燃油价格也处于上升趋势,压缩了航运企业的效益。

二是航运企业费收负担较重。2009年1月1日,国家实施燃油费改税,但费改税并不彻底。航运企业所增加燃油税远远高于减少的规费。长江航运船舶港务费远远高于沿海船舶,给本来就微利的长江航运企业加重了负担,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三是航运企业税负较为繁重。我国航运企业缴纳的税目较多,其中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进口船舶关税、增值税和一些附加税,船舶出租和租入还要缴营业税。而世界上的一些主要航运国家和地区,对航运企业所开征税目较少,如美国和我国香港只对航运企业征收所得税,而日本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只开征吨税代替所得税。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对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生产工具予以征税。航运企业经常会根据市场状况和优化运力结构需要处置自有船舶,这一规定也制约了船队更新步伐。

四是人工成本持续增长。本币增值以及通货膨胀预期、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的刚性增加,导致了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压缩了企业效益。

2.2长江航运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当前,长江航运企业达到多家,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航运企业规模小、实力差,存在船龄老、船型旧、吨位小和单位能耗高的问题,市场竞争过度,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长江航运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长江干散货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客运旅游市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内河航运市场需要一个由“乱”到“治”、由“散”到“统”的过程,需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解放生产力向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提升生产力转变。

2.3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航道“两头深、中间浅”的状况未能彻底改观,长江口航道整治应尽快向上延伸,中游浅点航道整治应该加快,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建桥热”也增加了船舶航行难度。综合交通体系中,水运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近年来,虽然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公路、铁路的巨大投入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世界主要内河渠化了的航运条件比,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

2.4长江航运市场各主体间的发展有待协调

当前,在长江航运市场中,政府、港口、船公司、货主等市场主体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存在“百家办航运、千家建港口”,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统一规划,重复投资建设,缺乏配套协同,市场要素搭配不尽合理,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长江航运发展建议

长江航运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形势,迫切要求航运企业转变观念、适应市场,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升级转型,最终实现“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长江航运。

3.1坚持江海洋联运物流化发展方向

以长江为源汇点的大宗货物大多由江入海或者由海进江,需要通过远洋、沿海和长江三程运输完成。当前,货主面对成本高涨的压力,减少中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的要求日益高涨,航运企业要对传统运输方式进行改革,大力推行江海联运、江海直达和全程物流化服务。通过自身力量或开展第3方物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全程包运和“一票制”物流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与重大客户以长期包运合同为依托,建立专船专线运输。这一新的航运服务方式对企业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2积极推进港、航、货联动发展

一是国家部委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好地方政府,以及港口、航运企业和货主的发展。制定权威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产业政策实施引导,防止出现各自为政、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的情况。二是港口、航运和货主之间要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与国家中长期规划相适应;另一方面,港航货三方的发展要相互适应。三是倡导港口、航运和货主之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合资合作,延伸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分摊投资风险,避免企业的盲目多元化,形成港航货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3.3进一步规范航运市场

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解决长江航运市场“散、小、乱”,竞争无序、航行秩序差、安全隐患大的现状。

一是建议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等特种专项运输实行专营专管,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尤其是要加大危险品运输企业资质审核,优先批准运力条件优、管理能力强、有过硬资质的大型航运企业从事危险品运输,并加强运行中的日常监管,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

二是鉴于当前大多数长江航运企业规模小、实力差,为了维护长江航运市场秩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鼓励大型骨干航运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在兼并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给予减免。

三是希望国家加大行业立法,加强市场监管,防止恶性竞争,严厉打击恶性杀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别要避免航运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严,以及对国营、民企执行双重检验标准的情况,维护好长江航运市场秩序。

3.4加强新船型研发等航运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产业进步源于科技创新。当前的长江航运发展,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要加强新船型的研发。一是适应“低碳”要求,开发环保节能型船舶,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开展轴带发电机、船用太阳能、风能技术、主机替代能源的研发。二是继续大力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逐步推行新船能效设计指数理念。三是开发肥大型浅吃水、江海直达新船型,满足航道的新变化和运输方式的新需求,适应客户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船舶经济性,降低碳排放。此外,要加强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以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构建沿江一线、船港货互联、船岸互动、数据共享、实时通信、随机监控的信息化网络体系,提高航运管理、安全监控、生产调度的效率和水平。

3.5进一步减轻航运企业税费

为了进一步给航运企业“减负”,支持骨干航运企业做强做大,建议国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支持内河航运发展的有关政策,取消国内航线船舶港务费,统一长江、沿海船舶收费标准,取消对空载船舶进出港征收船舶港务费;将那些经营多点分布、内部独立法人单位较多的大型航运企业集团纳入合并纳税试点范围;为了鼓励航运企业通过资产处置、售后回租等资本运作方式应对金融危机风险,对航运企业处置船舶免征增值税。此外,国家实施费改税后,航运企业成本大幅增长,而当前航运市场相对低迷,希望国家能将增加的税收部分按水运企业成本实际增加额给予税收返还或直接给予财政补贴。

4在长江航运发展中发挥国有企业骨干作用

航运是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之一,理应由国有资本主导。作为长江上的“百年老店”,长航集团始终以振兴长江航运事业为己任,孜孜以求,不遗余力。

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3月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成功重组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新组建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以物流航运及其相关业务为主要业务,能为客户提供水、陆、空,江、海、洋、运河全程物流运输服务,其内河运量居世界第1。截至2009年底,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总资产超过亿元,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物流和航运服务商。

中外运长航集团拥有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内河船队规模,在长江拥有既有的市场优势、存量资产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大客户优势、海运支撑优势、大集团的协同优势,理应在长江航运的新一轮发展中高举大旗,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

面对长江航运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积极推进航运主业的大发展,加快实施了“新长江战略”,建立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长江航运现代化相适应、与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客户的发展相适应、与江海洋综合航运物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航运经济战略相适应,具有流域经济影响力、大宗货物控制力、科技水平带动力、紧急状态动员力、军事运输保障力的新的长江运输体系。

在运力发展方面,我们将对长江运输进行调整优化,批量建造经济型自航船并逐步替代目前的拖驳运输方式。实现运力大型化、自航化、节能化、系列化,完成长江运力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同时,充分借助江海洋联运和全程物流的优势,发展远洋运输业务,根据战略客户发展规划的需求,大力发展以海峡型和巴拿马型为主的远洋散货船队,为实现江海洋联运打下坚实基础。

“广泛合作、互利共赢”是新长江战略的核心内容。去年以来,我们先后与武汉、南京、重庆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协议;与沿江大型钢厂、电厂等战略客户的合资合作不断深入,与地方港口企业合作不断加强,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此外,我们与黑龙江、珠江流域的重点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中。我们希望通过在黑龙江和珠江水系的延伸发展,逐步形成联通长江、黑龙江、珠江水系,贯穿沿海,辐射远洋的倒“E”字型航运战略布局。

各位嘉宾,当前,长江以及内河航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我相信,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有在座各位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以长江航运为代表的中国内河航运的产业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与社会各界朋友一道,通力合作,携手共进,抓住长江航运新一轮发展机遇,为中国内河航运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三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必将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1.条线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2.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偷漏税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交较少的款数等。

3.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4.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

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经济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的作用,加强工作,建议如下: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好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法”,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4.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四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形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视野的多样化和个性化。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如今,“互联网+”已渗透到课程、教学、学习、教学评价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互联网+教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更多的学校利用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云教研等多种信息化形式风起云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教育”可以把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自主学习;能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助于教师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体验和自主发展等,这些无疑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新型教育方式虽然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一些局限性,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方式,“互联网+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被动漫、游戏所吸引,而对学习的三维目标要求可能被削弱,从而弱化教育的本质;课改建立的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可能会被削弱,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也面临被弱化的可能;大量的课件、视频等充斥课堂,往往导致一些教育资源、教育信息技术的滥用和泛化问题;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也可能被“互联网+教育”产生的一些问题所掩盖等。

5.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五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和数据应用必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概述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

何为大数据呢?所谓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而大数据的概念的提出主要来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66年摩尔定律的提出,为大数据现象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011 年 5 月,全球信息存储资讯领导者——易安信(EMC)正式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

(二)大数据在国家审计中的重要地位

2012 年,国务院提出,我们应当全面提高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引导政府相关业务运用逐渐向云计算模式进行转变。为切实落实这一意见,预防电子政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审计署于同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审计部门研究并建立一系列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电子政务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2015年9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明确,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纲要》部署三方面主要任务。

一要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推进商事服务便捷化,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二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大数据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推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三要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

此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在经济、文化、医疗、政治等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相关记录统计数据也同样快速增长,政府审计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审计必须依托数据来进行。如果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那么审计工作将进入“进不了门,看不了帐”的尴尬境地。

在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促使国家机关审计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重视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二、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信息化的机遇

(一)国家审计的目标与特点对信息化的要求

国家审计的目标就是推动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国家“良治”,这是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决定的。国家审计的法定性、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要求审计信息数据资料的选取更为广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内掀起了一阵新的研究狂潮,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审计领域带来怎样的挑战,各方应当如何应对已成为新的议题。国内学术界针对大数据的研究很多,针对政府审计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关于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审计带来怎样的挑战以及机遇对却并没有相关成熟的研究。

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审计对象内容全覆盖的新要求让国家审计也面临着来自审计主体、审计手段、审计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二)大数据对审计信息化的机遇

1.推动了审计技术的变革

大数据中的“大”不仅仅表现为其数据量的庞大,同时其数据的搜集、存储、维护和共享等任务都极具挑战性。而审计数据的来源较为广泛,多线域,数据格式不一,存储方式不同。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已无法满足信息化庞大的数据,审计人员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急需解决大数据存储、分析以及运用的技术。因此大数据推动了国家审计的技术的变革,促进了政府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2.丰富了政府审计的管理方式

云计算是一种新业务,主要负责将集群计算能力由互联网向内部、外部使用者提供服务,是传统信息领域和通信领域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转变共同带来的结果。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已应用于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云计算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构建模式,政府部门和各企业之间构建了各自的数据中心

云计算脱离了传统模式,只要按照彼此的管理要求,提出满足需求的数据信息,然后使用高速高效的互联网进行传输,就能够获取便捷高效的云服务,从而推动政府各部门与企业都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那么,云计算的实现原理不是通过由传统的本地计算机来对需求进行计算然后完成,而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数据需求的计算,提供数据服务。因此,国家审计技术也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以保证审计的时代性。

三、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对政府审计工作的挑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审计技术、审计平台以及审计人员等。

(一)大数据对政府审计技术的挑战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物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之间的共享日益频繁。而政府审计数据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是大数据的数据较为冗杂,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政府审计对大数据的监管技术的要求较高。具体包括:首先,数据储存,为了完成在成本和能耗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达到可靠性较高的目标,一般要依靠重新配置冗余并加之云计算技术的帮助,在储存的时候要将数据分类,删除同类重复数据,减少数据的存储量,然后添加标签便于日后对数据进行抽查或检验;其次,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不仅是指数据样本自身,同时更是包含多重空间、多重结构以及多重实体间的一种交互的动态情况,这些情况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描述或分析,处理难度大大增加,也更加复杂,因而需要利用相互之间的关联来对语义进行分析得出易于理解的内容;最后,结果可视,使用这些工具得出的结果属于计算机语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审计人员来说,其结果是晦涩难懂的。然而要使结果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就需要通过审计软件和审计技术将审计结果可视化,而以目前的审计技术还不能够达到所需要求。

因此,对审计大数据的安全监管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对审计技术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大数据的日渐庞大,审计技术需要及时更新审计技术,加强对审计大数据的安全管理;修补技术漏洞,不断完善审计技术。

(二)大数据对政府审计平台的挑战

1.政务管理模式的新发展

电子政务,是政府政务管理部门运用现代化信息搜集、传播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将政府对政务的管理与服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归集,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重新的组合和分配,优化资源,全面有效地为公众提供高效、透明和优质的服务。通过电子政务可以实现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高效透明的信息和实质性的服务。

电子政务体系的健康高效有秩序的发展同样给国家审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对于政府审计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平台,电子政务建设可能脱离政府的管理体制,因而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也许无法发现电子政务发挥的作用,也有可能不适应传统的管理体制,产生“电子浪费”影响审计资源的分配,新的信息孤岛也可能因此而产生。

2.云审计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技术不断更新,但是在方法和技术方面,其实质仍是现代审计,即仅提高了当时审计工作的效率。而大数据的出现,当前的审计已不能够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同时,云计算的管理模式逐渐应用到了审计大数据中,云审计逐渐走进审计人员的视线。云审计是一种运用云计算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模式,审计人员通过运用储存在“云”端的各种数据与资源,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审计的过程,即云审计即为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国家审计的一种新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云审计的优势明显,更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最终将在审计管理、审计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三)大数据对政府审计人员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伴随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来临,审计数据日益庞大,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自身的审计信息技术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在云计算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云审计终将成为开展国家审计的趋势,而云计算技术又是云审计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传统审计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要求具备非常过硬的专业能力。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与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认知。就目前的现状看来,审计人员虽具备较为完善的审计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对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较为欠缺,兼顾审计专业知识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大数据时代审计的需求,现有的审计队伍中信息化审计人才急缺。

在大数据的收集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突破了传统审计的结构方式。传统的审计中的数据主要是以结构化数据为主,使用数据库来储存结构化的数据,根据分析的需要对数据建设数据仓库,从而进行多维度多内涵的操作,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深度地获取信息。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主要是以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主,审计人员对这种类型的数据不太了解,传统的存储无法满足需要,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搜集将是审计人员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同时大数据的收集也要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大数据的安全防护需要有相关的法治机制为依据和相关的技术作为保障。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急需复合型人才。同时,对在职的审计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除了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提高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技术能力等。

6.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六

当前行政改革中值得注意的三种倾向

北京大学教授罗豪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功德在2011年4月18日《北京日报》共同撰文指出,在行政改革实践中,不少地方和部门在处理依法行政与行政改革关系时,将二者机械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可兼顾的:要推行行政改革,就不能苛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改革难免要突破法律规定,改的往往就是束缚行政手脚的法律;要坚持和加强依法行政,就得要求行政机关职权法定、依法行使,不存在法定的改革空间。这种片面看法似是而非。它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容忍改革突破法律,认为行政改革可以不受不合时宜的法律的约束,允许所谓的“良性违法”,可以先改革、后修法,通过事后修改法律的方式实现改革的合法化。第二种倾向是对违法改革“零容忍”,要改革就得先修改相关法律,先修法、后改革,不允许超越于法律之外或者凌驾于法律之上搞行政改革。第三种倾向是一种折中态度,企图通过一种错位处理的“辩证”方式来回避矛盾,认为行政改革与依法行政二者固然在具体事项和特定领域等微观层面上关系紧张,但从整体和长远角度来看,二者之间的冲突只是暂时的,总体上可以做到并行不悖。因此,只要行政改革在总体上符合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那么,依法行政原则就可以容忍行政改革在局部突破法律——就其实质而言,这种“鸵鸟”策略支持的仍然是行政改革对法律的突破,认为依法行政应当对违法的行政改革宽容、容忍甚至作出妥协。

全球交易所整合潮的启示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副主任施东辉在2011年4月14日《人民日报》上发文认为,大型交易所的跨境整合将对未来全球交易所競争版图产生深刻影响,从形式上来说,三个层次的交易所整合将并存:第一层次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性交易所集团,即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德意志交易所—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伦敦—多伦多交易所集团、纳斯达克—OMX集团。这四大全球交易所集团各自同巴西交易所、瑞士交易所、东京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和澳大利亚交易所存在相互投资与合作的关系。第二层次是地区性交易所联盟,如拉美联合交易市场、印度和中东交易所联盟等。第三层次是全球交易所通过产品联盟和输出技术平台与第二梯队的交易所合作:例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同洲际交易所、气候交易所在期货及气候环境方面的产品合作,德意志交易所—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向东欧等证券交易所输出技术平台……当前全球交易所整合浪潮的启示是:首先需要在国家宏观和战略层面对交易所行业进行整体性长远规划,整合资源,改变行业“碎片化”状态。其次,必须加快推动交易所市场化运作,理顺和优化政府、监管机构与交易所等自律组织之间的分工关系,实现归位尽责。第三,必须持续优化交易所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快提升交易所行业的全球竞争优势,避免国内资本市场空洞化。

构建经济理论的新方向:民生为本

福州大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周小亮在2011年4月15日《光明日报》上发文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衡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福利的最主要指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转变发展方式要充分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价值取向要求。而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内涵一定价值取向的经济社会结构的系统变革,其过程既要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以夯实民生物质基础,又要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为改善民生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为此,在理论上,需要从西方福利经济学等理论的借鉴性移植向自主创新转换,即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自由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共同富裕为重点,在大综合中构建适合中国改革发展特征,并能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广大人民群众民生福利不断提升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标准修订,稳步推进实施巴塞尔第三版协议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在2011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的正式成员,我们全面参与了危机以来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最终监管改革方案的科学性、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作出了贡献。在借鉴国际监管新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初步拟定了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资本、流动性、杠杆率、拨备比率等各项指标的具体标准和达标时间表,并着手根据国际监管改革成果,起草和修订各类监管制度,逐步推进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并行推进巴塞尔第二版和第三版协议的全面实施,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改进风险管理,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保持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和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事业单位改革非改不可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在2011年3月21日《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事业单位分类不清楚,就很难确定哪些事业单位是要加强它的公益性,哪些要进行改制推向社会,无法分类清晰就无法将改革推行下去。此外,事业单位改革的复杂性还体现在我国还存在大量的民办事业单位,如民办的公益单位、公共服务机构,民办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机构,其中一部分也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这类事业单位在经过明确分类之后,也需要与公办单位一样获得政策上的支持……我们改革就是要形成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在改革过程中,如果想要国家全都包下来是不现实的。但是确实也产生了一些恐慌心理,怕政策变动之后,对自己的退休收入有所影响。退还是不退,首先要看是不是符合国家规定,实际上国家制度的设计是没有空子可钻的,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的办法不同,对于有条件退休的这部分人,国家会对他们考虑补偿,换句话说就是待遇不会降低,因此也需要对制度设计有信心,没必要提前退休。

收入分配问题的复杂性在哪里

7.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七

随着教育体制的变化,办学模式也随之变化,民办学校、股份制学校不断涌现,使公立学校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那么,公立学校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校长老师们纷纷支招。

重视人文环境创建快乐校园

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是学生的竞争。公立学校要提高竞争力,校长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办学理念,重视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努力构建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教师工作得快乐,让学生学习、生活得快乐。

近年来,教师弃“公”奔“私”的“出走”现象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其原因,除个别教师是为金钱所诱惑外,多数教师是因为觉得在公立学校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体现自身的价值,感到精神压抑,前途渺茫,工作和生活缺少快乐感。因此,作为公立学校的校长,首先应该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改变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上做文章。比较私立学校而言,公立学校在人文环境建设上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首先,公立学校直接背靠的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这是任何私立学校都不具备的坚强后盾。因此,公立学校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条件,在制度建设上体现对教师的关怀。比如建立起科学的教师培训制度和业务激励机制,为教师搭建起提升自我、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再如,在评先选优、职称晋级和干部选拔提升时,要充分体现出公平公正和民主的原则,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其次,公立学校不像私立学校那样以市场经营为目的,学校与教师之间也不是纯粹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公立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学校要以民主建设为基础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大家庭。当教师参与管理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自然就会把学校的荣辱与发展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会把学校当成实现自己理想和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这样,老师们努力工作并快乐着,有谁还会想到“出走”呢?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前,不论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处于厌学状态。面对升学压力,学校和老师给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习目的的单一性,使得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生活单调乏味。尤其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是感觉不到学校生活应有的吸引力,有的甚至想方设法要逃离学校。因此,公办学校要提高竞争力,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起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学校名副其实地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那么,公立学校该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呢?首先要在师生关系上进行改革,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求教者”而不是“被教者”,视为“求学者”而不是“受学者”;教师要从爱学生,为学生服务做起,在与学生情感互动的条件下建立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育人环境。二是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建立起全面的、宽松的学生评价机制。古代教育家王安定说,“凡长育人才者,教之以宽,待之以久,然后化成而俗美”。因此学校要逐步改变那种以纸笔测试为主的、短期的、片面的评价方式,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而且不论小成还是大成,都不“急于求成”。同时还要摒弃那些刚性的、武断的评价方式,代之以宽松的、鼓励式的评价方式,以“宽”“柔”为宗旨,体现学校教育“养”和“育”的本质。如此,师生关系和谐了,教育环境宽松了,学生自然会乐学而不疲。总之,公立学校只要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走内涵发展的路子,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让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充满快乐,就一样会走在时代的前列。

增强三种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我们本地的情况来看,吸引学生到民办学校就读的主要原因是其强有力的办学质量。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虽然跟许多因素有关,但我认为在这诸多因素中,关系最大的要数教师

队伍的质量。公办学校要在当前大环境下提高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增强教师的三种意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

每一个调入民办学校的教师都给自己堵死了退路,要么让自己的工作走向辉煌,要么面临淘汰下岗。在这种生存环境下,所有的教师都会努力工作,为自己在学校争得一席之地。但公办学校的教师就不一样了,虽然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实行好几年,但撩开人事制度改革这层面纱,你会发现,公办学校实质上还是变相的大锅饭——各校虽然制定了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但实际上走过场的多,严格执行的少。

要加强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竞争能力,首先要增强教师的危机感。要严格岗位考核,实行全员聘任制。要有一套严格的岗位管理考核制度,以约束和管理师资队伍。在考核中,要真正实行“优胜劣汰”,将考核变成教师进步与提高的阶段检验,形成竞争上岗的机制。大庆人讲: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种压力和危机感正是一种动力,迫使人们去掉惰性,去拼搏进取。相信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一定会增强责任感,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指出,中国教育缺服务意识。他还指出:民办学校的产生,对公办学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他说:“教育的服务意识,要从每一个老师到他的课堂,每一个校长到他的教师,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到他们的学校,彼此都要强化。这个强化的历程,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温暖,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教育受欢迎。”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去除“师道尊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我们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服务功能,所以服务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教师怀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想,想方设法为每一位学生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幸福成长营造乐园。

三、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

团队是一种力量。一个人的思想力量或许微不足道,而一个群体的思想就能汇集共同的智慧,产生长远的群体影响力。要办好一所学校,打造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是至关重要的。明智的校长一定会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并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中成长,并享受成长的快乐。

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首先要让每一个教师感受团队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在集体备课、一课三议、一课三上、校际交流等活动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每一位教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还要让每一位教师融入团队中: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善于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策划,让自己的智慧融入集体之中。

一个具有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的教师,一定是具有极强发展潜能的教师。一个学校拥有了一批这样的教师,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校,一定能稳稳地站立于教育发展的大潮中!

困境中求生存弱势中寻发展

学校教育自汉以来,就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官学就是今天的公立学校。纵观公立学校的发展史,就是集优越于一身,闪耀着诱人的光环,让众人心向往之。然而,时至今日,公立学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中最难的就是农村中小学。这些学校经费严重短缺,优秀教师外流,教师年龄严重老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低下,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生源急剧减少„„

农村中小学的出路在哪里?我从自身经历认为,有国家均衡发展的教育大环境,我们要

充满信心。就目前而言,我们要在困境中求生存,在弱势中寻发展。

选一位好校长,能让农村中小学的脊梁挺起来。一位好校长要练就一身“手眼通天”之功,能协调各方关系,争取乡镇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对教育的支持。同时,一位好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带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能让师资力量强大起来。乡镇政府要从本乡镇教育发展的高度出发,逐年有计划分学科地接收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使其在三五年内成为本乡镇的教学骨干和能手。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原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狠抓校本研究工作。尤其对有上进心的教师,学校要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他们创造各种学习机会,让本镇的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完善教学硬件设备,能让农村课堂活跃起来。农村中小学“老三室”利用率不高,“新三室”教学设备又陈旧过时,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除了争取上级部门的投入外,就要自力更生,节省额外开资,逐年更新一些教学设备,缩短与城里学校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在充实教学设备的同时,不要忽视教师的新技术培训,才能让教学设备真正做到物有所用。

提高教师待遇,能让农村教师自豪起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是国家政策的问题,学校无力左右,但学校要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多为教师搞些福利,这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让教师感觉到在这个学校是幸福和自豪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每天满怀激情上课,学校到处洋溢着春光,散发着希望。

作为农村中小学,虽然暂时面临困境,处于弱势,但有国家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将来定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在教育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提高学校竞争力从留“心”做起

随着民办教育的兴起,各地私立、半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并不断地壮大起来,并凭借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以及严格的教学管理吸引了诸多家长的眼球,进而发展到民办教育生源的急剧抬升和许多公立学校中的“名师”改投“门派”,使得部分公立学校陷入了一定的尴尬境地。

究其原因,学生、家长看重的无非是私立、半私立学校推出的“分数至上”,教师看重的是民办学校的丰厚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就是说,公立学校无论在教学硬件的更新上,还是在教师工资待遇上,都无法和私立、半私立学校相提并论,更不敢对外大肆鼓吹“唯分数独尊”。面对如此不利的对比条件和环境,公立学校应该怎么扭转这种局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呢?笔者认为,要提高公立学校的竞争力,就要从留住教师的心做起。只有留住了教师的心,才能加强教师队伍的向心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才能留下良好的社会口碑,才能留住和吸引更多的生源。

要留住教师的心,就要进行情感投资。人都是有感情的,当情感投资和金钱诱惑发生冲突时,情感投资往往更能留住教师的心。所以,作为学校领导,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要时刻关注教师的情感需要,力求做到“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主动果断地去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只有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领导的关爱,才会发自内心地“以校为家”,才会不求金钱上的回报,只求工作上的付出和奉献。

要留住教师的心,还要给教师减负。有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只是一味地强调扣分,而从不谈及任何鼓励,这样换来的必将是教师更加厌教和学生们的更加厌学。我们总是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意识,那么,我们学校领导为什么不尝试着改变对教师的管理理念呢?要为老师们减负,就要毫不手软地砍掉那些束缚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条条框框。只有使教师真正从重负中解脱出来,他们才会有时间去搞教研,抓教学。只有使教师们处于受鼓励和表扬的氛围中,他们才会心情更加舒畅,心理上更加主动求上进,才会使教师的工作情绪由“要我教”变为“我要教”,从而激发和提

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公立学校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妨先从留住教师的心做起。提高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 我认为,提高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是提高公立学校竞争力的关键之关键。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学生第二——把你的教师放在第一位》。读罢文章,我深深地为作者远大的目光所折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只有被别人充分尊重和认可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尊重别人;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只有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才会发自内心地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把教师放在第一位,也就提高了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当然,学校的服务中心还是学生,如果学生的成绩上不去,学校就失去了竞争力;如果学生的安全没有保障,学校就会面临危机;如果学生的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学校就没有了活力„„但学生的中心地位是靠教师来实现的。当学校把教师的一切后顾之忧都解决了的时候(包括家庭问题、待遇问题、孩子入学问题、住房问题、个人工作被认可等),也就是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每位教师都会感觉到:在这所学校工作,真的很幸福!这样,教师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为了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去努力工作。

试想,一个教师,如果因为学校的制度不公平而气愤,他肯定在课堂上露不出笑容,不能耐心地去给学生讲解,不能心平气和地回答学生的疑问,反而会把胸中的闷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校在竞争中事事被动,处处落后。

8.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八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教育教学手段不合理;师资力量建设不足;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在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如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完善课程内容设置等,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师资力量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人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提升,对相关方面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相关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所热衷的学科建设方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舶来品在国内起步时间较晚,但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其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专业设置数量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几乎涵盖了各大普通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规模史无前例;在学术研究上,由以往参照国外研究为主转为国内自主研究为主的学术氛围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和种类不断扩充,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的手段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不足,现就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做如下论述。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手段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项就业指向性极强的专业,其对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要较高,而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其他专业并无太大差异,仍旧沿用着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客体,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降低。过多的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往往表现出高分低能的状况,直接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效果。同时,传统的考试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填鸭式”教学的主导地位。因为期末考试内容的设置大多来源于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顺利通过考试的法宝,由此进一步弱化了实践操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教学手段的不合理,已经成为限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师资力量建设不足。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难以胜任教学任务,有些年轻教师刚刚毕业便加入教师队伍,人生阅历不够,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经验,进而难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专业水平较低,一些老教师学历多为本科,其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即便是有些高学历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也往往会选择去教授MBA等高层次的学科,由此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置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一旦踏入工作岗位,便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热情和信心,在忙于教学任务的同时疏忽了自身学历水平和知识储备的进一步提升。由此,造成教师队伍发展滞后,难以准确的把握专业领域内的学科发展动向,这给自己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并非是为了培养传统的人事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型管理人才,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其所培养的人才应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专业设置趋同于“职能模式”和“事业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强调对专业技能和职能管理的基本方法的传授,由此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多为职能管理人才和事务性管理人才。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设置缺乏人文关怀,思维观念陈旧落后。一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仍秉承着将人力作为一种工具而非主体的思维观念,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事务性课程设置远远的高于观念性课程的设置,而这种过多的注重对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培养,进一步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人文色彩。上述问题的出现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应审时度势,放眼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理性科学的探寻人力资源专业学科发展的运作机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现就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在进行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减少纯粹理论知识讲授的比重,适当地增加模拟练习的内容和比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模拟训练、人力资源论坛以及模拟招聘会等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将课堂延伸至学生的业余时间,鼓励学生在假期或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实习,通过自身的切身感悟来掌握人力资源的技能和方法。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指定一些知名企业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定点实习单位,推进实习与授课之间的衔接程度,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可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纳入到专业课程考核成绩当中,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各高校应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师资结构,打造一支高层次的专业领军人物,引进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任职或兼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研水平;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选配一些年轻的骨干教师走进企业,增加其实务操作的经验。邀请社会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宣讲会、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以扩充老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选拔一些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提升其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定期举办相关的培训班,紧跟学术前沿问题,及时更新老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摆脱以往“事业模式”和“职能模式”的束缚,着力打造“整合模式”的课程设置。着眼于综合性人才的教育培养,制定人才整体性能力培养方案。以培养高层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为立足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经营环节分析能力,核心问题的识别能力、宏观战略目标的制定能力以及对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等高层次的管理能力;加强学科的人文气息,注意与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科类学科之间的衔接。增加观念课程的比重,减少事务性课程的比重,以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淡化专业意识,增强适应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才市场的竞争程度日益激烈。面对这一新形势,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重新整合的时代要求。为此,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化基础,淡化专业,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元富.高等学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措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04

9.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九

关键词:大数据;医学研究;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R-0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的产生推出了“大数据”的新名词。“大数据”指通过对收集和存储的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可视化,从而挖掘出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并且渗透到了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在上述大的环境背景下,医学研究也已经进入数据时代,移动通信技术,传感器,基因组测试以及分析软件的进步,现在有可能捕捉到关于人类个体组成和周围环境的信息。此信息数据的总和可以改变医学研究,从对一般患者的治疗转向对个体患者的治疗,从而打破医学研究传统的实验科学。

1 大数据对医学研究的影响

大数据为医学研究和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大数据的到来标志着医学研究从传统的实验科学向以数据驱动为主,实验为辅的理论科学转变。传统的医学研究将研究员或医生圈定的实验室或手术室中,通过亲自做大量实验以获取经验。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共享大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以获取经验值。例如:我们可以将病例数据和信用卡消费数据结合,发现日常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相关关系,直到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假若再加上手机和GPS数据,还能随时检测对人们进行体检,用以指导健身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应用大数据可以设想的应用不计其数。

大数据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医学研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形成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历史长河,它不但能用于探索当代科学问题,还可以将数据转换为知识的使命,为医学研究留下现实的历史资源。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还具有大规模降低医疗费用的潜在效益。例如在医疗保健方面,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表明,如果美国医疗保健行业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就能将成本降低8%左右,从而每年创造出超过3000亿美元的产值。现在采用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从医生办公室、到药房、再到化验室收集数据,用以提醒医生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其他处方问题的状况。采用相应措施避免这一问题,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且可节省不必要的急诊和其他治疗费用。

2 国内外医学大数据发展现状

2.1 国外医学大数据大战现状

从国际情况来看,美国、日本、欧洲、英国大数据发展方面很快,这些发达国家采用大数据在医学研究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大数据科学与产业具有较强的领域相关性,医学大数据已经成为欧美等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美国大数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临床诊断方面,临床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医疗机构正逐步适应这一潮流。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目前所支持的数据以TB级以上计算,它包括了肿瘤的病理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病因的经准确预测和模型研究等。

医学研究信息传播渠道便捷。医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源于健康管理、移动医疗应用的日益广泛。例如,微软公司早在2007年发布的HealthVault目标用于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管理,其数据则可以从便捷设备、第三方机构等倒入,通过提供开放的接口等技术支持应用集成。

医学研究大数据技术先进,大数据应用在医学研究带来了商业机会,过去几年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出现急剧增加。这些商业机会已经驱使欧美的很多知名大公司投资数亿美元到手机应用程序数据采集系统分析软件,如苹果、高通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2.2 国内医学研究大数据发展现状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上转型医学的兴起,在我国形成了历史性的契机,可望使中国医学研究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正承担“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控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在他的研究中,包括采用大数据手段研究环境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用大数据的手段,每日收集不同站点PM2.5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甚至股票波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都可以得到预测。”

近幾年,大数据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863”计划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在医学研究技术领域已经部署了医学大数据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医学大数据标准化和集成、融合技术、医学大数据表述搜索与存储访问技术,组成大数据中心和知识库构建及服务技术等。

然而,就目前来看,大数据对于医学研究而言,仍然是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只有做到医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充分的利用好大数据,从而解决复杂疾病等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3 医学大数据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加强医学研究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目前由于医院对患者的信息具有保密性,各医院间也没有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从而阻碍了数据的共享,在我国医疗数据几乎不能共享,转化利用率低下。要想实现大数据在医学研究的发展,必须实现社区、医院、区域的医疗数据共享系统。

3.2 加强信息技术与医学研究的融合

从理论上来看,大数据在医学上的应用至少需要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

分析、共享及关联等,需要异构源数据整合和互操作技术,需要可视化工具才能便于人们理解复杂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数据、研发数据、诊疗数据的无缝连接。目前也迫切需要研究机构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出更好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3.3 加强医学研究大数据的标准

除了技术的挑战外,另一个挑战就是数据标准的缺乏,这往往使得研究者无从切入。例如,不同类型生物样本库的存在,以及搜集样本的类型和保存方式的不同,其所承担的功能和架构、工作流程、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等情况也会不同,使得数据标准很难建立。

即使在信息技术及医学研究都极为发达的国家,不同系统、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分析也面临着障碍。美国劳伦斯薄利国家实验室科学部主人鲁宾曾指出“理想状态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电子病例系统,系统中的这些信息应有同意的标准,但实现这一标准并非简单,各个医院存储的数据标准不同而且不同系统存储信息也不一样”。为此,在“奥巴马医改(Obamacare)”的政策中,就包括把问诊、处方以及治疗电子化,使所有的医院全部实现电子录入——即便如此,对于标准化而言,也仍然只是刚刚开始。

3.4 营造良好的医学大数据发展环境

研究制定促进医学研究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措施,理顺医学数据资源的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向医学研究大数据项目倾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应在医学领域加强计算机科学、数据库专业人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志伟.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J].未来与发展,2013(10):46-49.

[3]吴忠,丁绪武.大数据时代下的管理模式创新[J].企业管理,2013(10):35-37.

[4]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马慧译.爆发:大数据时代遇见未来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3.

作者简介:李惠先(1983-),女,河北保定人,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虚拟现实。

10.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十

今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勾画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新时代,“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主要包括全面改革深入推进带来的新机遇、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工业化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新机遇、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新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和突破带来的新机遇;而挑战主要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转型升级、“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人口红利”消失。中国进入全面改革新时代,“十三五”强化改革规划、转型规划、创新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

一、“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

第一,全面改革深入推进带来新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全面改革新时代,改革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六个领域全面展开。所有改革都意味着各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的调整,这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比如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交易成本的降低。金融改革中放开民营银行的准入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都会对很多主体带来新机遇。还有财税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等都是这样。

第二,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带来新机遇。消费结构升级是有规律的。过去30多年逐步满足了吃、穿、住、行、用五大基本需求,故20世纪80年代首先发展了食品和纺织服装等行业,90年代主要发展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行业,2000年以后又重点发展了房地产、汽车等相关行业。当然这些需求现在还存在,今后还要继续升级。除了这五大基本需求之外,消费结构正在向“学乐康安美”等新五大需求方向升级,新五大需求分别是学习需求、快乐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美丽需求,其比重正在不断提高过程中。无疑,新五大需求在“十三五”期间比重的进一步提高,为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很多新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第三,工业化进入新阶段带来新机遇。工业化分为前期、中期、后期阶段,目前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后期阶段,也就是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2000年以来中国进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时期,重化工业在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但过去十多年属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上半场,是资源能源密集型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即钢铁、水泥、建材、汽车、石油、石化、煤炭等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这些重化工业发展的高峰期过去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到下半场,下半场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交融发展的阶段。今年5月份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提到的10个行业都是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重化行业。工业化进入到新阶段,就为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新产业带来了新机遇。第四,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带来新机遇。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4.77%,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到加速阶段的下半场。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达到30%-70%时属于加速阶段,加速阶段上半场是30%到50%,下半场是从50%到70%。加速阶段上半场是城镇化加速发展、但又相对粗放发展的时期,下半场则是城镇化仍然快速发展、但主要提高城镇化品质的阶段。故在下半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国家也出台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十三五”期间就是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阶段。这个阶段不像过去那样主要发展住宅和商业地产等,而是按照人本城镇化、市场城镇化、协调城镇化、特色城镇化、集群城镇化、绿色城镇化、智慧城镇化、品质城镇化、人文城镇化的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在这些特点的新型城镇化中也蕴藏着很多新的机会。

第五,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带来新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区域内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分工协作的加深。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分工协作的加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实现区域之间的共赢,可以带来很多机遇。正因为如此,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大区域战略。此前,还有很多如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带等区域一体化战略。“十三五”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展开,这也给很多区域带来发展机遇。

第六,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和突破带来新机遇。这一轮新的全球技术革命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为了抓住这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造业2025,互联网,新能源革命等重大战略。无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会带来很多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期间,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都在发生许多新变化,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第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带来新挑战。“十三五”前期,中国经济可能继续面临下行的压力,与以往相比,经济增速将明显下一个台阶,估计会到6%-7%,不排除个别年份下降到6%以下。随着经济增速的换挡,将使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等问题凸显,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

第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带来挑战。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开始强调推进“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强调发展实体经济,相对来说它们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和人才等竞争优势。“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必须向中高端升级,这就与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开始形成正面竞争,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

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挑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别无选择。但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如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管理、制度等条件。但这些条件的具备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会面临很多新挑战。

第四,“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带来新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人口红利”消失,“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包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人才成本、能源成本、环保成本、资金成本、物流成本、知识产权成本、交易成本等都在上升。而成本的全面上升会侵蚀企业的利润空间,会限制产业的发展,会对很多行业和企业带来挑战。

第五,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资源能源越来越短缺,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加大,从现在开始不得不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增量会有所控制,但已经污染的大气、水、土壤等存量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假以时日,污染绝对量还在增加,故 “十三五”期间资源环境压力依然很大。而且,中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意味着今后的排放还要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和约束。

此外,还有“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挑战。从2011年开始,15岁至64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这说明中国的“人口红利”开始消失。“十三五”期间,人口老龄化可能进一步加剧,生产性人口的占比进一步下降,这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三、“十三五”需要强化的规划

基于以上分析,鉴于中国进入全面改革新时代,我认为“十三五”期间应强化以下规划。

第一,强化改革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进入全面改革的新时代,改革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主题。中国很多的发展问题都源于制度,只有通过改革这个“牛鼻子”把制度理顺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就可以实现纲举目张的效果。因为经济发展取决于各个主体的行为,而各个主体的行为取决于制度的引导。因此,“十三五”规划最需要优先规划的是改革规划。但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只重视产业规划和项目规划等,而忽视改革规划,这一点需要有所改变。

第二,强化转型规划。所谓转型规划就是经济结构转型规划或产业转型升级规划。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过去那些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产能过剩的、部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必须要淘汰,而要转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绿色低碳循环的、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的产业。这就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产业规划的重点并非发展什么产业,而是怎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如果扩展到整个经济转型,则涉及七个方面的转型:(1)要素投入结构转型,即由原来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资金等一般要素,转向主要依靠技术、人才、信息、知识等高级要素,来拉动经济增长;(2)排放结构转型,即减少“三废”、二氧化碳等不好的排放,增加氧气、水蒸气等好的排放,或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等;

(3)产业结构转型,即推动产业的高度化或高级化、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低碳化、信息化、融合化、国际化等;

(4)区域结构转型,即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东中西部的公平发展等;

(5)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即由原来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转向主要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来拉动经济增长;

(6)财富分配结构转型,即由原来主要实现国富转向主要实现民富,由原来少部分垄断行业暴富,转向所有行业公平竞争,由原来少部分人暴富,转向所有人共同富裕;

(7)发展目标结构转型,即由原来主要强调经济总量和规模的增长,转向强调提质增效,由原来主要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强调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增长,由原来主要追求成为GDP大国,转向主要追求成为强国。

第三,强化创新规划。已持续了数十年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十三五”期间到了必须寻找新出路的时候了,新的主要出路就是创新。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已提出了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新战略。“十三五”规划必须将创新规划放在较优先的位置上。创新规划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创新主体的规划,即明确包括企业、个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组织、政府等在内的各个主体在创新中的职责;

二是创新方式的规划,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

三是创新环境的规划,即如何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第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外部性的领域,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调节,需要政府进行规划。中国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十三五”规划应按照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的要求,强化制定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及所属的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以实现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目标。

第五,强化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也是具有外部性的领域,必须要发挥政府规划的作用。历次五年规划都有社会事业规划,但总的来说社会事业规划相对于经济发展规划明显偏弱,往往是投入较少、落地不够。鉴于社会事业的滞后和社会稳定任务日益艰巨,“十三五”规划应强化社会事业规划。

第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可以归结为提供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应将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等纳入,并作为重点。

“十三五”需要适当弱化的规划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规划上也要考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故“十三五”要弱化以下规划。

一是弱化GDP增长规划。GDP增速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不好预测,也不应作为五年规划的强制性指标,但可以作为非约束性的指导性指标。过去多年来,很多地方将GDP增速作为规划的重点内容,这一点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有所改变。尤其是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时期将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将明显下一台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是提质增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更应弱化GDP增长的规划。

二是弱化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随着全面改革的推进,要逐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体发展什么产业应该由市场和企业去决定,而不是由政府事先去规划。从过去多年的经验教训来看,凡是政府过度规划的产业往往形成了产能过剩等问题,而那些没有被规划的产业则往往获得了意外的发展。故我们一定要相信市场的威力。三是弱化城镇化水平规划。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率的提高也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宜人为去规划。一定要规划提高多少个点的城镇化水平,就会造成过多剥夺农民土地、赶农民上楼、搞土地财政、建形象工程、推高房价、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就会带来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在“十三五”规划中,为了避免各地大搞城镇化建设竞赛,要弱化城镇化水平的规划。

上一篇:人和风景小学演讲稿下一篇:双语教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