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简案

2024-06-17

《珍珠鸟》教学简案(精选15篇)

1.《珍珠鸟》教学简案 篇一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舒适、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珍珠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珍珠鸟教学反思1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我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动物,对动物有爱心,所以我选择这篇课文进行教学。从上课的情况看,我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大导入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开课伊始,优美的钢琴曲《最初的温柔》在学生的耳畔萦绕,各种美丽的鸟儿图片一张张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姿态万千的鸟儿,清新、幽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让人看了有种和谐的感觉。这不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感情,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优美的钢琴曲结束之后,我问:“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请你在文中找一找。”由此引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中心。指导学生读这句话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学生毫不犹豫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团:“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谁信赖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将四个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了黑板上,接着抓住第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的?”

三、抓住关键词句、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在孩子们提出了问题之后,我让孩子们在小组里,围绕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边读书边寻找答案。因为问题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所以无论是自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他们都非常投入,交流时也妙语连珠。

四、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例如在朗读“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这句话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我结合父母平时称孩子们为“小家伙”为例子,让孩子们尝试着去读。学生自由读完后,我又指名读、部分读、齐读,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爱。

五、立足文本,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合理拓展

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两个很有创意的环节:一是“给文中插图起名”。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起的名字五花八门,但是每一个名字都能够反映出作者是幸福的,小鸟是幸福的。这是因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家都是幸福快乐的。二是在理解课文结尾的一句话的基础上自编或者是借用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和信赖有关的格言。这样做对自身健康品质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后反思发现:本节课的朗读指导还是有点儿少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才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去,用语言把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或道理读出来。

珍珠鸟教学反思2

《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在的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从而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其思维在互动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华。

(一)以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感受中学习。

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大胆质疑,生成问题。然后再围绕学生生成的重点问题,探索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要十分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学生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2.《珍珠鸟》教学简案 篇二

一、问题设计提纲挈领,统领全文

韩老师围绕“‘我’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变化的句子,谈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问题虽然不难,但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通读全文才能完成。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有助于学生自主品析体会句子。

二、较好地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中,韩老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小组交流批画重点语句,分享阅读体会,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难能可贵的是,在汇报交流的环节中,韩老师让学生自主汇报,教师适时追问,及时点拨,顺学而导,而不是再频频发问,步步紧逼。

当然,合作学习如果在学生自读、思考、批画的基础上进行,在学生有了独立见解的基础上再去交流,就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讨论会向更深层次推进,而不至于出现合作中较易出现的“学生的合作交流常常是在思维的浅层次徘徊、游荡”的现象。另外,如果在汇报交流的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而不是个体交流,交流后教师适时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的话,能够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反馈,也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关注插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大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结合,图文并茂。韩老师在教学中两次关注插图,而且和课文教学有机结合。第一次,在开课不久,给学生介绍了珍珠鸟的资料后,韩老师让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看到“人与鸟很亲近”后,韩老师用一句“原本生性胆小的珍珠鸟为什么与人那么亲近呢”较为巧妙地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环节中。后来,让学生再看插图后出示课文的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学生阅读体会,将抽象的句子形象化、具体化。

四、重视默读、批画,教学动静有度

有人总结,好的阅读教学应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静思默想,妙笔生花”,好的语文教学,应该动静结合,疏密有致。而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却多了热热闹闹,少了屏息凝神;多了口若悬河,少了动笔批画批注、动手抄写仿写等纸笔练习。韩老师敢于在全国性的公开课上让学生默读全文,批注感受,与她正确的教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五、读句子想画面,在想象中理解语句

就某种角度而言,语文教学实际是培养学生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感知形象、建立形象、再造想象的过程中逐步积淀语感,提升能力的。韩老师出示“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让学生读后想象读了这句话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实乃小环节,大智慧。

六、播放图片,拓展升华

课末,韩老师播放了一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图片精美,贴近主题,是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当然,播放图片后教师激情讲述的一大段优美生动的“是信赖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是信赖……”的话,如果换作让学生自己谈感受或写感受的话,或许学生的语言没有老师那么生动,或许学生说的句式也没有老师那么工整,但却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有机契合点。

关于这节课,笔者也想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商榷:

1.课前播放的《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动漫课件和课末播放的《爱的奉献》的歌曲似乎和课文内容、和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所出入,能否去掉或改换?课前导入也好,铺垫也好,最好和教学内容相关,要把学生尽快带到课文所设定的教学情境中来。许多老师都想在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结果在课末或加上了一些尾巴,或穿靴戴帽,使教学画蛇添足,被老师们戏称为“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惹的祸”。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错,教学中努力达成这一目标更没错,问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有机结合,人文性有时是隐含在课文内容中的,是要在语言训练中有机渗透的,不要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2.小鸟对“我”感情变化的过程(害怕人———试探———放心)教师能否不用课件的形式引出,可否让学生自己通过体会词句列出?从学生在本堂课的表现来看,学生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即使出现问题教师再相机点拨引导也为时不晚。

3.《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三

《珍珠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诚实与信任”专题的一篇课文,这一专题注重培养学生诚实与信任的人文品质。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主要写“我”与珍珠鸟的交往——对珍珠鸟的真诚的、无微不至照顾与关爱,使得珍珠鸟由怕人喜人,转变为之后的近人亲人和爱人的过程。作家通过对人与鸟相亲相伴的细腻描写传递出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让我们从中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道理。

【教学理念】

这篇散文描写丰富细腻,在“我”与珍珠鸟相处的和谐温馨营造中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朗读法和情境教学法结合;以诵读教学为主,在学生反复阅读、细读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探讨,感受文本,获得情感和人文思考。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倾听、欣赏和想象能力,着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感受优美、深刻的语句能力,提高提取信息和整体感知能力。

2.培养观察动物、描写动物的方法和能力,联系生活唤醒学生关爱意识。

3.运行自问自探教学方式,提高体悟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对动物的描写方法,提高对课文整体感知和对散文的阅读能力。

2.认识并理解人与动物之间信赖关系,触动学生心灵,体会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出示多媒体图片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诚实和信任》。因为诚实,人们之间一些小问题可以得到信任的理解,而信任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和睦;那么,我们对自然界的动物投以真情感会怎么样呢?(多媒体出示一组珍珠鸟的精美图片)问:如果家里有这样几只鸟,那么我们会怎么对它们呢?

设计意图:导入温故知新,培养学生有人文情感感知意识;通过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珍珠鸟,在自由交流中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为文章的学习做铺垫,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够与自我、与生活相对照。

师板书课题并引导:我们今天就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看看他是怎么描写珍珠鸟的,写了和珍珠鸟的哪些事情,以及他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解决文中重点词语指导读法。

点拨:学生在朗读之前,多媒体展示本课生字词和重点字词。

(1)读准下列字句的字音。

撞?摇 傍?摇 蹦?摇 腻?摇 扭?摇 蔓?摇 雏?摇 垂蔓?摇 葱茏?摇 啄着?摇 撞得?摇 嚓嚓?摇 颤动?摇 呷呷嘴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细腻?摇 淘气?摇 扭动?摇 神气十足?摇 不由自主?摇 信赖?摇 索性?摇 居然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同学间随机纠正错误读音,提示朗读方法和读出情感。)

2.学生快速浏览,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整体感知。

多媒体出示:这篇课文围绕什么写的?怎样写的(写了哪几件事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听读中初步感知的课文,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一般阅读方法和能力,为下文对人与鸟之间真情的理解和把握做铺垫。

3.解决整体感知问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在整体阅读和快速浏览之后进行谈论,在展示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怎样写的(写了哪几件事情)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点拨:(1)围绕珍珠鸟与我之间的关系来写的;(2)①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他们安排温暖窝(1—2节);②雏珍珠鸟由怕我,到亲近我,到信赖我(3—6节);(3)提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观点。

三、具体研习文本,培养能力

1.品读课文1、2自然段。

师: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他们安了一个家。这个家什么样子?结合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珍珠鸟有什么情感?

点拨:“真好”和温暖、舒适、安全的家;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2.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三个月后,作者听到了雏鸟叫声,他想看看那小家伙吗?它长什么样儿?

点拨:学生阅读并交流小珍珠鸟句子的描写(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学习动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局部到整体)。

训练:多媒体出示小珍珠鸟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将小珍珠鸟的外形特点自由表达出来。

3.品读4、5、6自然段。

师:从4、5小节中找出对小珍珠鸟的描写?思考其中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点拨:学生快速阅读圈圈画画,写写批注;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活泼可爱、淘气、胆子越来越大,与我越来越亲近和友好。

师:思考小鸟与我的感情越来越好,我们可以还能从哪里体会到?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1)联系上下文,尽量全面分析。“蹦到杯子上……俯下头喝水……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用小红嘴啄我的笔尖……啄我手指”,“再三呼唤……”。(2)结合小珍珠鸟的屋内自由地飞、试探我,以及我对反应(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表现我的精细呵护和关爱产生信赖。

4.品读第7自然段。

思考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表达效果。

问: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谈谈自己的感悟。

点拨:信赖是相互的,人与动物间的信赖能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才会和谐幸福与美好;信赖,根源于真诚、爱心、尊重、理解、平等、坦诚等人性优良品质。

师:只要我们人人心中充满爱,这种美好的境界就不会只出现在作者的书房里,更会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四、拓展提升,提高人文感受

师:仿照“信赖,?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的形式写两句有关信赖的句子。

点拨: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设计意图:(合理想象,读与写的结合,强化了在读中训练表达)

五、小结

从内容上;从写法上;从情感主体上;从对自己的启迪和成长意义方面。

六、作业

动物也是有情感,我们都有过和动物相处的经历,请写一写你与自己喜爱的动物相处的故事吧。要求写记叙文,有适当的描写,字数3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珍珠鸟

“我”———————珍珠鸟

爱———————信赖

美好的境界

4.珍珠鸟教学反思 篇四

翰林初级中学

程守丹

《珍珠鸟》是篇略读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的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走进本文,抓住重点句让学生进行理解,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教学时,我主要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1.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和照料珍珠鸟的;3.珍珠鸟是怎样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4.引导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5.扩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不仅人与鸟之间,而且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本节课存在的亮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得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边放音乐边朗读,让学生发挥想象,幻想一个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小鸟,其中就有珍珠鸟,再出示珍珠鸟图片。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根据本文是略读课文的特点,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时,根据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照料珍珠鸟以及珍珠鸟怎样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学生在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2.直奔中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本文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结尾有个中心句,而且课文内容是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心句展开,先让学生理解文中重视谁对谁的信赖,小鸟为什么会这么信赖作者,怎样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弄懂这些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中心。.以文为本,重视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导学生扩展延伸: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与鸟之间需要信赖吗?他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白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对,才能互相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珍珠鸟》教学随笔 篇五

一、学习小鸟外形部分: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读的次数虽多,但没有达到读一篇就有一篇的目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鸟的样子”,说到什么程度,是简单说还是具体说,学生对此有点迷茫,最后有的学生干脆读一读课文了事。总之,试上下来,感觉缺乏张力,缺少层次。于是我研读教材,发现这部分虽然写的是小鸟的外形,但写小鸟探出脑袋的“探”字用的精妙之极,写尽了鸟儿胆小但又“跃跃欲出”的可爱劲。而且这还是小鸟逐步信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第一环,教学应该有整体性。于是,我有引导学生不同层次地读,每次读都有要求,每次读都有成效。学生是微笑着、有滋味地学完这一段的。对“探”字的品味,不仅让小鸟的可爱呼之欲出,更为下文感悟人鸟相依之情设置了伏笔。

二、学习逐步信赖部分:在语言文字走个来回

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写出了小鸟逐步亲近“我”的过程。一系列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小鸟离“我”越来越近,和“我”越来越亲的过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眼前浮现出小家伙一点点挨近“我”的淘气样。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这正是学习本课的重点、难点。试上下来,效果不错。特别让是鸟儿说话这一环节,引爆了学生的思维。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小鸟的动作来想象。“小家伙是怎样一步步亲近‘我’的?这一问题设计,又把读说写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使训练有层次、学生有所得,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读进去再走出来,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

6.《珍珠鸟》教学反思 篇六

通过课堂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我是用“呆了一会,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来让同学们发现“我”和小鸟亲近的过程,进而感知文章要表现的信赖这一主题。

(二)我再让同学们发现“我”与小珍珠鸟亲近的过程时,是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如果同学们能很顺利地找出这个过程,那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会水到渠成,可能也是因为心里有这个想法,所以在进行这一个教学关节的时候,我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根据老师的思路来整理,老师来总结。可教完后我仔细想想,这一部分内容,如果让学生细读,是完全能够自己概括出来的,让学生自主完成比老师的强硬灌输可能效果要更好。

7.《珍珠鸟》教学简案 篇七

(多媒体展示《题西林壁》《忆江南》《赠汪伦》……)

师:我想起白居易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生:“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师: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真好!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生:“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板书“珍珠鸟”)

师: (解题) 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

生:珍珠。我想珍珠鸟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

师;想看看吗? (出示图画,学生情不自禁说:“好小啊!”) 我愿意听到同学们看到之后再读题目的感觉。

(学生读题目《珍珠鸟》,读得很美、很轻)

……

【片段2】 (“重点感悟”环节———探讨大鸟对 人的态度)

师:我们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找出描写大珍珠鸟心情变化的句子读读。

生: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大鸟生气的原因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人的可怕。

生:“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 (出示图片) 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听,父母在生气地叫呢。 (放鸟叫声)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声。学生纷纷发言)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 (提供关在笼中鸟的话外音,出示司马光的《放鹦鹉》、欧阳修的《画眉鸟》),学生朗读)

师 : 这诗中的 “笼中”“笼樊”“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 (给“笼”字加上方框)

……

【片段3】 (“重点感悟”环节———探讨小鸟对人的态度)

师:“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即兴精彩短评)

师:感谢你们的发现,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体会语言里的滋味。那我们就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

生: (读)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采访你 (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鸟巢差不了多少。

师:“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

生:用吊兰不如说是 用心……

师: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示范读,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对话的及时生成,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会真正体现,才会分享有思考、理解、探究、品味的公平机会和自主平台,才可以在与各类阅读资源对话、平等地与所有参与者对话的过程中自由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阐发自己对文本阅读的解读和体味。

一、楔入熟悉素材,打造感染情境,唤醒有效对话的“源头活水”

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其现有知识的基础,用他们经历的、熟悉的生活经历引导提升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为新的阅读学习构筑起合适的感染情境,才会真正实现阅读实践中的有效对话。《珍珠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紧扣这一“对话兴趣点”,窦老师在导入环节里巧妙楔入学生原本已经熟记在心的《题西林壁》《忆江南》《赠汪伦》《鸟》等诗句,即时生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染情境,吸引每一名学生即时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对话角色”,引导并鼓励他们阐述各自观点,注意适时给以点拨、引导,相机捕捉其不断闪现的思维火花,组织讨论,引发思维碰撞,让其自己形成结论,感受到自主探究、自主对话的乐趣。

同时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优势,不断展现学生熟悉的“养鸟的笼子”“鸟巢的样子”等生活素材,让课堂情境的感染力不断增强,及时在课堂上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引领之桥”,吸引着每一名学生参与对话、咀嚼对话、领略对话,促进生与师、生与生、生与教材、生与媒体的充分对话,让阅读课堂呈现出“嫩蕊商量细细开”的活跃状态。

二、珍视二度创造,拓展多元平台,催生有效对话的“个性空间”

“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也都不可能完全一样。”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必须鼓励学生有个性地阅读、必须珍视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生成富有活力的多元解读、个性探究的自主空间。在重点感悟环节中,窦老师或是结合文本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协作式探究对话,吸引广泛参与,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体验到鲜活的学习资源和无穷的学习乐趣;或是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自主研究、合作与交流;或是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对话话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或是即时捕捉学生对文本的二度创造话题,及时展开互评与自评,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创造的喜悦……不断拓展的“多元阅读平台”让课堂对话拥有了不同的“个性空间”,满足了学生们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也将对话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阅读活动呈现出“花木成畦手自栽”的和谐状态。

窦老师在这一环节之所以可能实现有效对话,还在于她在对话实践中一直尊重教材的自身价值取向———“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具体对话环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一直是她演绎阅读课堂魅力的唯一“圆心”,她喜欢用“自己对学生的信赖”的言行、“学生对自己的信赖”的表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一直是她引导学生自主对话、自主创造的清晰“轨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阅读活动不断发展“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价值取向,使个性化阅读活动不断丰富而有效,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切实提升了阅读对话的质量。

三、紧扣即时疑惑,展现探究精彩,搭建有效对话的“魅力舞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阅读课堂对话也必须从引导学生质疑、寻疑、解疑开始。学生的阅读活动因自身生活阅历和现有知识的局限,其阅读对话质量在开始阶段必然与文本真正含义有所差距,也必然会不断出现各种疑惑,窦老师在重点感悟环节里格外珍视他们内心里即时出现的这些独特、真实的感受,紧扣诸如“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为什么这样做”“该怎么读”等或轻或重、或深或浅的疑惑之点,引导他们反复走进文本,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视角、情感、感悟去深入理解教材,在熏陶感染中对作者所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教材所蕴含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阅读判断,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方式和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老师对话,让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一直处于积极的对话活动中,反复理解、感悟、体味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妙,并可以体验到参与探究、参与对话的精彩感觉,尝试使用老师、同伴的角度和方式对面前的文本再读、再解、再品、再悟,让自己的思维彻底走出不断出现的各种疑惑,让自己的思维走向更为精彩的对话空间,充满动力地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体验和思维创造。

有了恰当的话题才有可能呈现有效的课堂对话,即时疑惑也只有在课堂对话中即时展现出探究的魅力、探究的精彩,才会生成一个恰当的话题,才会成为“魅力舞台”的组成部分。不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教师能够预设的,他们的想法可能只是瞬间消逝的流星,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住每一个情趣点,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吸引他们全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的、生动的、丰满的、高效的状态。

8.《珍珠鸟》赏析 篇八

珍珠鸟是朋友送的,从为其营造安逸的小巢和用吊兰蒙盖住鸟笼这两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出,“我”很喜欢珍珠鸟。虽然它怕人,但在“我”的体贴呵护下,也“一点点熟悉了”。最讨人喜欢的莫过于那只“小家伙”,它长得像父母一样漂亮,但对人并不像长辈们那样恐惧。因为“我”的放纵,它从“在笼子四周活动”,到“屋里飞来飞去”,“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我们”成为朋友,“小家伙”日伴暮归,最终竟能在人的肩头安然入睡。这是一份怎样的惬意!

文章篇幅虽短,动笔之时却有颇多变化。朋友送的一对珍珠鸟最先入镜,但“我”最喜小鸟无赖,所重点写的是那只天真无所畏惧的“小家伙”。小珍珠鸟“得寸近尺”的动作神态也很是逼真。如:“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它还“索性”啄我的笔尖和手指。另外,作者对小珍珠鸟外形的描绘:“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淡妆浓抹的几笔,也让文章色彩斑驳,不停留于流水般的记叙。

9.《珍珠鸟》教学案例 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在阅读课上如何自主、合作、开放的氛围,让新课程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结合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进行了点滴尝试。

教学片断:

师:通过朗读这一段(第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小珍珠鸟开始很胆小,只敢在笼子四周活动。

生:我也发现小珍珠鸟胆子很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

生:我发现了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了起来。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师:你看到了胆子变化的过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生:(读第四句)到这里,我觉得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可以看出珍珠鸟完全没有了戒心。

生:(读第五句)我体会到作者是很喜欢珍珠鸟的,他是很轻地用手抚一抚珍珠鸟的毛的。

生:我还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师: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师亲切地拍拍学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

师:同学们刚才的读书体会很深刻,都知道了小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为什么小珍珠鸟的胆子会越来越大?我们知道珍珠鸟可是一种怕人的鸟啊,请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小组自由进行讨论)生:是作者没有伤害它。

生: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是因为“我”对它的信赖,我对它的友好。

生:我想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信赖,不就能产生美好的境界吗?’ „„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审美体验是个体行为,是旁人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体验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学生原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自悟自读中感受阅读乐趣。整堂课的教学始终以学生自读自悟为本,并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实现了读中自得自悟的教学理念,另外,注意把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了文章的含义,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求得发展。

10.《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十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学情分析:

从默读课文入手,然后放手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梳理问题,确定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引导自读,组织交流。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提高默读能力。教学重点:对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教学过程:

一、鸟语倾听,诗歌引读。

1、鸟语倾听:学生欣赏一段鸟儿清脆悠扬的鸣叫声。

2、诗歌引读: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古人就有很多描写有关鸟的诗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与鸟有关的诗句。(可配以悠扬的鸟鸣声)

(1)“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街衣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前戏,多从幕上飞……”(《燕燕于飞》江总)(2)“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三绝句》杜甫)(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欣赏完这些诗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教师引读:诗人笔下的小鸟(燕子、鸬鹚、黄鹂、白鹭),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类的朋友,人鸟之间是多么和谐、多么信任啊!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那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不知道大家课文读的怎样,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容易,把课文读的有感情那就更了不起。想给老师、同学一个惊喜吗?下面哪位同学来试一试?

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三、合作探究,体味情感

1、你发现这对珍珠鸟的雏儿,长得什么样呀?而“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按时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2、我这样做小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有了变化。

(开始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3、“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并有什么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美读品味,认识“信赖”

1、美读品味: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美读品味,并把读后的体会告诉同学,让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例: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 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第3自然段让人感受到珍珠鸟那么淘气。

雏儿的外形特点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他的喜爱之情。

2、认识“信赖”:

①你是如何看待“信赖”的?

②假如你在笼子里,你又会怎样看待它的?

③你认为“信赖”的真正内涵上什么?(自由、宽容、关爱、真诚……)(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爱的情感。)

五、反思拓展,互动释疑

1、反思拓展:

①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象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

②请同学看一个画面:《惊弓之鸟》——顽劣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为了创造人与自然(主要是动物)之间互相信赖、充满关爱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③你最喜爱哪种鸟,能说说理由吗?假如我们送你这样一只小鸟,你又会怎样办呢?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这篇散文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表现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展示了人与动物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到:“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让爱的泉水流淌在我们的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2、拓展延伸:

①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并写好感受。②搜集与鸟有关的成语、诗句等。板书设计:

信赖

珍珠鸟————————我 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sōnɡ

huà kuànɡ

jiāo nèn

niǎo cháo()()()()

yán jiǎn

fán mào

xì nì

xiōnɡ pǔ()()()()

二、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花蔓(màn wàn)

颤动(zhàn chàn)挨近(āi

ái)

好奇(hǎo

hào)

三、辨字组词

稚()蜡()斑()睑()雏()腊()班()脸()

四、填写同音字组成词语 mù :坟()

爱()开()日()xiè :流()()气

机()装()

五、写近义词

舒适-()依旧-()索性-()异常-()茂盛-()信赖-()

六、写反义词

伤害-()亲近—()熟悉-()细腻-()简易-()蓬松-()

七、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

2、颜色不一,明明暗暗。

()

3、十分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

4、说话、神态如同往常没变化。

()

八、选词填空

简单

简便

简易

简陋

简朴

1、这道题太()了,我很快就写出了答案。

2、我们住在临时搭建的()的木板房里。

3、你的算法比我的()多了。

4、这里的条件太()了,只好请您委屈一下。

5、周总理那()的生活作风令人感动。愿望

期望

盼望

希望

指望

6、我们都()大陆和台湾能够早日统一。

7、我的()是长大后当一名生物学家。

8、只有好好学习,才不会()父母的期望。

9、我们都()自己的祖国一天天强大起来。

11.《珍珠鸟》教学简案 篇十一

在学完课文之后, 祝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一首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让学生迅速读读, 随后出现了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师: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说画眉鸟是林中鸟的话, 那珍珠鸟就是笼中鸟。

师:画眉鸟是林中的, 珍珠鸟是笼中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大作家偏偏要写一个笼中鸟, 偏偏要让人和鸟产生信赖。你有什么要对作者说的吗?

生:冯爷爷, 你为什么要将鸟养在笼子里呢?

质疑一:此处的拓展是必要的吗?

欧阳修本在朝廷为官, 后因党争牵连而遭贬, 在此背景下创作了《画眉鸟》。作者借咏画眉抒己胸臆, 反映了诗人挣脱羁绊, 向往自由的心理。《珍珠鸟》与《画眉鸟》无论在主题上、立意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相去甚远。祝老师援引此诗, 用意何在呢?

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前提之一。就作者而言, 冯骥才先生创作《珍珠鸟》, 其写作意图在文中已用一句话清晰点明: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以事明理, 呼吁人与人之间能以诚相待, 彼此信任, 观点非常鲜明。上述拓展教学片段, 如果不是祝老师刻意引领, 估计很少能有学生想到不要把珍珠鸟关在笼子里, 不能像珍珠鸟那样贪图安逸的生活。这与冯骥才先生的创作本意相违, 这样的拓展是否旁逸斜出、背离主题了呢?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 祝老师让学生观看了影片《狐狸和女孩》的一个片段, 并加以语言描述:“小姑娘想方设法让狐狸接近她……狐狸和小姑娘成了一对亲密的朋友……有一天, 小姑娘将小狐狸带到了她的家里……狐狸破窗而入, 摔死了……是不是所有的信赖都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呢?这个话题对你们还很深, 再去读冯爷爷的作品, 相信你们会有更深的体会。”

质疑二:这样的拓展适时吗?

是不是所有的信赖都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呢?尽管祝老师没有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 但从她引用的影片《狐狸和女孩》来看,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祝老师引导学生批判地审视文本, 深刻地关注现实, 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 在这样的时刻, 拓展延伸出这样的话题, 适时吗?

12.《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学习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教学重点】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①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搜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②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教学内容】 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想让大家帮个忙,我有一个喜欢摄影的朋友要参加摄影作品展,他让我给他的作品取名字。今天,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家。(投影作品:作品的内容是一群鸽子正在地面上嬉戏,有一个女孩手拿食物喂鸽子,一只鸽子站在他的头顶上休息)

生:积极回答(教师作简单的评述)。

师:刚才大家取的名字很好,也有诗意,从摄影作品上不难看出,人的存在,让鸟有了依靠,鸟的存在,给人带来了情趣。鸟是人类的朋友,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不少快乐。其实鸟岂止是人的朋友,在一些作家眼里,简直是疼爱有加的孩子。今天我们来读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出示课题)。?分组自学课文,品读文章 ①出示自学要求:

a.朗读课文,商讨本组赏析的文段。

b.给赏析的文段拟一个标题,把自己喜欢的、有感悟的语句画下来,并作适当的点评,以便进行交流。

c.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②教师巡视点拨。

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对主要语句点评。

明确:《营造绿色的环境》——文章开篇就向读者展示了“我”是个爱鸟有情,养鸟有道的人。虽然小鸟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为它从新加工,为珍珠鸟营造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并细致入微地呵护着,使它们轻松自在地生活着。正因为此,才有雏鸟的诞生,才有鸟儿与人的亲近。

《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雏儿的怜爱之心。“可爱的鲜红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多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初到新环境中流露出的忐忑不安而好奇的神态。“起先……在屋里飞来飞去……神气十足……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在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人鸟相亲,情谊浓浓》——这段文字笔触细腻,格调清雅,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他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最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接下来,见主人如此友善,便“索性用那涂拉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最后这小家伙竟像个可爱的孩子趴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

★问题探究

a.课文中写到:“这小家伙竟像个可爱的孩子趴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这人与鸟相依相偎,和谐自然的美好境界,是什么创造出来的?

生1:是爱。我为鸟做了许多事情。比如:加工鸟笼,创造绿色家园;喂食喂水;从不打扰它们的生活,不伤害它们……“我”的行为得到了鸟的信赖。

生2:由于“我”的关怀和信任,鸟也和我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由胆小怕人到变得胆大,然后亲近我,最后信任我,竟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鸟和“我”之间由远距离“观望”到零距离接触,这就是信赖。正是这种信赖才创造了奇迹。

师:大家谈的有理有据。作者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对人的信赖。正是这种信赖,才出现了人与鸟相依相偎,和谐自然的美好境界。因此,爱可以产生信赖,信赖可以创造和谐,产生美好的境界!

b.从“我”与鸟儿的相处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明确: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c.“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是作者的深切感受,也是作者的真知灼见。这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烁着动人的思想光彩。这里“信赖”的内涵是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生1:我认为信赖内涵是自由、宽容、关爱和真诚。信赖是一种包容,信赖是一种接纳,有了信赖,在人和鸟之间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有了信赖,在人和人之间就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和谐的社会,创造出美好的人间天堂。生2: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美好的境界指人和动物能更和谐、自然地相处;信赖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信赖的基础是关爱、尊重和宽容;信赖需要双方的沟通和诚意。

师: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

信赖是一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鼓掌)

★拓展延伸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个人的体会。答案不必强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课件配乐展示,法国女孩Tippi与野生动物们“亲密接触”的照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

13.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十三

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是一个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单元。珍珠鸟师这一单元中最能体现人与动物的平等意识的一课,它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并且从中能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应引导学生好好朗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诵读和初步感知能力,好胜心强、想象力丰富,容易形成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完全可以培养起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作者对珍珠鸟可爱之处、和我与珍珠鸟之间建立信赖的过程的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喜爱珍珠鸟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再“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信赖的变化过程。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美好境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音乐(鸟的叫声)。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预习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

2、集体交流。

(1)订正字音。

垂蔓葱茏雏儿画框细腻

眼睑眸子流泻咂咂嘴

(2)理解词语。

垂蔓:文中指吊兰垂下来的一条条细长的茎。

眸子: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三、自主阅读,体会可爱之处

1、出示珍珠鸟的图片,观察并介绍珍珠鸟的外形。

2、找出描写珍珠鸟外貌的句子

过渡:这只怕人的鸟后来为什么和作者如此的亲密呢?它们之间一定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的8到11自然段。

四、合作探究,感悟信赖过程

1、指名分段朗读8到11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

(1)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些地方?

(2)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

(3)那些动词体现出了珍珠鸟的淘气?

3、组内讨论:

(1)珍珠鸟再“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4、人称变化,关系变化

(1)师生对话

(2)生生对话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那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要告诉我们他喜爱珍珠鸟吗?其实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在你的生活之中,有哪些美好的境界呢?可以是和动物之间的,也可以是和人之间的。

(1)师讲述自己的美好境界。

(2)同桌交流自己的美好境界。

(3)全班互相分享彼此的美好境界。

14.《珍珠鸟》教学设计 篇十四

我以为,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立足于让孩子“善读”。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学会略读、浏览、跳读、扫读、猜读、抓重点读等阅读方法,粗知文本大意,训练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抓住主旨,恰当地学习语言;提高阅读的速度,养成阅读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第一学段以精读为主;第二学段开始学习略读,学习粗知文章大意。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第三学段,则学习通过浏览扩大知识面,学会根据需要搜集相关信息。浏览,即大略地看,快速地读。浏览的主要任务是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为准确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作准备。浏览的优势是,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浏览时可以跳读,可以一目十行。要想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浏览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的习得,离不开精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精心引领和指导,更离不开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更为放手的真正以学生为“第一阅读实践者”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中指出: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一个主题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后面,它相对独立又与精读课文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应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习得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孩子真正“善读”。

【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读通课文,概览文本大意。

2.凭借快速浏览,划找描写“人”和“鸟”举动的句子,感受“呵护”与“信赖”,实践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3.借助单元导读提示,将学生引向“善读生活之书”的美好境地。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谈话引入,生活之书

1.同学们五年级了,一定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但是,这本书——你们读过吗?读得怎么样?(课件呈现“单元导读提示”: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没的篇章。)

2.师:从你们懂事开始,就一直在读这本书。但是,可能称不上善读,因为,你们还小,你们还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你们还在学习读好这本书的本领。在我的印象中,但凡作家,都是善读生活之书的人。(课件辅助呈现《落花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钓鱼的启示》这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家从生活之书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

3.师:再比如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他的生活中,曾经与珍珠鸟为伴;而且这段与珍珠鸟为伴的生活,冯骥才读懂了。因此,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人教版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珍珠鸟》一文是该单元的末篇。因此,教学时从单元导读提示入手,回顾前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家“善读”之后的人生感悟,旨在引领孩子关注“生活之书”,从而走上“善读”生活之书的美好“旅程”。】

二、初读全文,概览大意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首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那就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试着用几句话概括地说说文章写了冯骥才和珍珠鸟之间一段怎样的生活。

【设计意图:《珍珠鸟》是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首先应当凭借初步浏览,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从而对文章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石。初读之后“能够用几句话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也是衡量孩子“能否善读”的需要教师实实在在落实的标准之一。】

三、抓重点句,感受“美好”

1.师:这是属于冯骥才生活之书中的某一个篇章,从这个篇章中,冯骥才读懂了什么?让我们拿起笔,将这句话认认真真地摘抄在课题的旁边。(课件呈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师:这句话中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13自然段)

【课件呈现】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为什么这是最最美好的境界?(曾被人们视为怕人的珍珠鸟,竟然在人的肩头谁着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哪几个词特别体现了“不可思议”?(居然、竟)

“居然”“竟”这样的词语,往往能很好地表达出乎意料,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这段话的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应当遵循“整体概览,局部精读”的原则。从文章的“点睛之笔”入手,去读文章,是一种好方法。因为这样的阅读有利于让孩子从整篇文章入手,迅速“聚焦”与“锁定”重点内容,从而保障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立足重点,细细咀嚼,真正实现“探”有所获,“究”有所得。】

四、“人”“鸟”对应,感受“信赖”

1.师:如此和谐、美好的境界,令冯骥才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为什么认为——这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呢?请快速浏览全文,用横线划出冯骥才做了什么;用波浪线划出鸟儿的表现。(课件呈现)

【冯骥才】

①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②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他们……

③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④我不管它……

⑤我不去伤害它……

⑥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⑦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⑧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珍珠鸟】

①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②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③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④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⑤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

⑥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

⑦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跳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⑧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我颤动的笔尖。⑨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⑩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

2.师:请大家将冯骥才的一举一动跟珍珠鸟的表现对照起来读读,你一定会有所感悟和发现。【模拟情境对话:师读描写冯骥才的语句;生齐读描写珍珠举动的相对应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人呵护鸟——鸟信赖人——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师:是啊,要是人不关心、呵护鸟,还会有这样的美好的境界发生吗?(不会)【再次模拟情景对话:师陈述:我经常扒开叶蔓瞧他们……我大喝一声……我拿着鸡毛掸子追赶他们……生自由应对】

4.师:珍珠鸟们,如果我这样对待你们,你们还会信赖我吗?还有可能会在我的肩头熟睡吗?还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因此,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并非深奥之句。因此,如果泛泛而谈,一定索然无味,也不能让孩子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凭借快速浏览,让孩子划找描写冯骥才和珍珠鸟举动的句子,再借助“一正一反”两次师生合作的情境对话,一定会让孩子真正感悟、铭刻这句至理名言。再者,在洋洋洒洒千余字的长文章里,孩子们若能按要求快速找到相关句子,这也是“善读”的有力表现。】

五、关注语言,学习表达

1.师:感谢冯骥才,正是因为他仔细地观察和细腻的描写,才让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请大家再好好读读冯骥才描写珍珠鸟的这些语句,你觉得他哪些描写很值得我们学习?

【课件呈现】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跳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

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学情预设】

①三个“一会儿”写出了珍珠鸟的活泼;

②抓动作把珍珠鸟的特点写具体了;

③字里行间流淌出对珍珠鸟的喜爱——“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小家伙”——顺势引出“大作家都擅长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件顺势呈现拓展内容:

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摘自老舍《猫》)

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摘自叶诺索夫《白公鹅》)

2.师:这就是大作家,描写细腻而有情趣。你们想不想学学这些大作家,特别是冯骥才的写法?冯骥才在文中给我们预留了尝试的机会。(课件呈现: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

3.师:真了不起,你们也用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文章,只关注内容,绝对不是本色的语文课。教师在备课阶段文本细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现文本在语言层面的“个性之处”、“精妙之处”。只有教师关注了这些语言点,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种种策略和手段,辅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运用、去巩固和内化。在《珍珠鸟》一文中,冯骥才重点抓住珍珠鸟的动作进行了细腻且稍带轻松幽默的刻画,倾注了对鸟的喜爱、呵护之情。所有这些,我想作为教师是有义务、有责任让孩子们收获的。这实际上也是驱使孩子学会“善读”的内核和本质。】

五、课外拓展,阅读激活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若是关爱它们,呵护它们,它们就会信任你,也就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境界。下面这些图片,一定会让你再次明白这个道理。(课件播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15.珍珠鸟 教学设计 篇十五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珍珠鸟。请看(课件图片)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可爱)

2、冯骥才先生的朋友送给他一对珍珠鸟(板书:珍珠鸟),他便与珍珠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请同学们用充满爱的声音来读课题。

二、预习展示

1、展示预习认真的同学:

徐静、牛乐诚、康添娇、荣聪、牛家利、宁晓坤、杨洪葛、李蕾、王腾、宫美玲、请同学们大声读出他们的名字,(生读),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字词展示:齐读、小组比赛读

出示生词:垂蔓 葱茏 瞅瞅 雏鸟 画框 嚓嚓 蜡烛 嗒嗒 细腻 眼睑 明眸 咂嘴 流泻 巢穴 覆盖 幽深

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答,自由说)

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作者喜爱他们吗?(学生整体感知,畅所欲言,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正因为作者喜爱珍珠鸟,他笔下的珍珠鸟才如此可爱,如此淘气。

三、细读课文,了解珍珠鸟的可爱、淘气。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了珍珠鸟的可爱、淘气,并说说理由。

2、交流汇报。(学生通过概况或找句子说出珍珠鸟的特点。)

3、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小家伙既可爱又淘气,怕人是它的天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然而,小家伙改变了怕人的本性,变得不怕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学生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教师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引导:那文中的作者(人)与珍珠鸟(鸟)是怎样产生的这种信赖关系呢?是因为作者喜爱珍珠鸟,珍珠鸟信赖作者。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信赖

教师板书(人———— 鸟)

喜爱

四、精读感悟,理解小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

1、请同学们默读6——13自然段,思考: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步信赖我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上感受。

2、交流、讨论。小珍珠鸟通过三步来一点点靠近我的,是“害怕—亲近—信赖”这三步。(教师板书)

(着重指导第8、10、11、13自然段,抓住时间先后的词语体会珍珠鸟一点一点接近、信赖作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朗读,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小珍珠鸟的性格以及对作者的信赖。

(1)当学生提到第8自然段时,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从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什么?(小珍珠鸟淘气、一点点挨近的特点。)再通过抓动词“飞”“落”“站”“撞”等词,体会小珍珠鸟的淘气、欢快、自由。

就是这么淘气、调皮的小珍珠鸟,只要大鸟生气地叫一声,就立即飞回笼里。从这里你体会到小珍珠鸟还是怕人的。“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也说明了小珍珠鸟是害怕的,活动范围慢慢扩大。

作者亲切地称呼小珍珠鸟“小家伙”,体会出了什么?(说明了对它的喜爱,把珍珠鸟当成了自己家的孩子,真实疼爱有加。)面对珍珠鸟的淘气,我有什么反应?(我不管它,任它自由玩耍)带着小珍珠鸟的淘气,作者的喜爱来有感情的读。

(2)第10、11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珍珠鸟动作的词,体会珍珠鸟的淘气、可爱,一步步接近作者。“先,然后,再”表示先后顺序的词,通过理解“先”,提示学生从“先”字体会到什么?小珍珠鸟这时可能在想什么?我的反应如何?结合学习第8自然段的方法谈谈你的感受。(3)、“我不管他”、“我不去伤害它”、我只是微微一笑”、“我不动声色的写”,在我一步步的纵容下,默契下,奇迹出现了,“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多么感人的画面!指名读13自然段,体会:为什么小家伙能在作者的肩上睡着?(它把作者当成是自己的亲人,完完全全地信赖作者,甚至产生了依赖。)

俗话说:“人非草木”,看来鸟也非草木,作者用自己的真爱打动了小珍珠鸟,使小珍珠鸟去除了防戒之心,营造出了人与鸟相亲相近的美好境界,真让人感动。所以,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生读)

五、升华感情,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师:人爱鸟,鸟信赖人,就创造了这——美好的境界。(生读)在这境界里有温馨、有和谐、有幸福、更有信赖•让我们再次感受这美妙的时刻,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13——15自然段。

3、当你一遍又一遍读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心中是不是有许多话想说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人和人交往也应该付出自己的爱,相互信赖,让我们把这个哲理记在心上,那就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生读)

4、真好!在生活当中,也有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课件图片)

5、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关心爱护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也应该相互信赖,友好相处。就像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相互信赖共同努力,创造出了这节快乐的课堂。

六、限时作业

板书设计:16 珍珠鸟

信赖

人———— 鸟

喜爱

害怕——亲近——信赖 限时作业:

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限时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又细又亮 ____

______

______ 又舒适又温暖____

______

______ 又尖细又娇嫩____

______

______

二、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茂盛的()

繁茂的()

清楚的()幽深的()银灰色的()奇丽的()可爱的()

细长的()

微弱的()

三、我能用加粗的词造句

1、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了我的肩上。___________________

2、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________________

3、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_____________

四、我会想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2022春高坝镇中学教师工作考核下一篇: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