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检自查报告

2024-11-11

幼儿园检自查报告(精选4篇)

1.幼儿园检自查报告 篇一

玄马学区“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

县教育局:

为了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普九”和“扫盲”工作水平,确保顺利通过“国检”,近年来,按照县局的安排和部署,我们在开展“两基”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使全镇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两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我们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玄马镇地处庆城东川,打庆公路沿线,全镇共辖10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人口17338人,其中农业人口17161人,现有各级学校16所,其中初中2所,完全小学3所,教学点10个,中心幼儿园1所,中学生663名,小学生906名,学前班及幼儿205名,小学教师97人。

二、“两基”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

2010—2011学年度,小学适龄儿童总数1197名,已入学1196名,入学率达到99.9%,其中女童549名,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总数为1194名,在校学生为1167名,入学率为97.7%,其中女少年为550人,入学率为98.3%,2009—2010学年内,小学生辍学率为0.1%,初中学年内辍学2名,辍学率为0.1%,其中女生辍学率为0。

2009—2010学年度,全镇15周岁人口441人,其中小学毕业427人,初等教育的完成率为96.8%,初中毕业421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5.5%,小学、初中毕业率均为100%,小学升初中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69.2%(含职中)。

全镇中、小学校舍硬件基本达标,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14.81

平方米,已无D级危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新补充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校长培训合格率为100%,师生比为1:11.45,教师中中级及以上职称小学为35%,小学寄宿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6.66平方米,中小学教学仪器配齐率为98.1%,生均图书中学为16 册,小学为12册,小学的宿舍、食堂、厕所等附属的设施基本达到分类标准要求。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义务经费得到保障,普九债务已全部化解。

2、扫盲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全镇举办扫盲班(点)11个,有212人参加了扫盲巩固学习,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8.7%,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分别为99.2%,98.4%,100%,15周岁文盲率为0%,成人学校办学面达到100%,在贾桥小学设立了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承担扫盲工作和农民文化技术培训,2010年,镇上举办农民技术学校培训4次,参加培训人员715人次。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两基”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农村小康建设的宏伟事业。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通过省上“两基”工作验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工作标准,统一思想,强化认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学区主任任组长,学区人员及各小学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分工明确,对全镇的“两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督促检查。二是精心制定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三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狠抓各项指标的落实。

2、强化学校管理,全力提高办学效益。

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各学校均做到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努力减轻学生

负担,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学校德育工作条例》,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均对学生的体质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规章制度健全,执行情况良好,各学校按规定编制预算,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杜绝了各种乱收费的现象,近几年来,各校均未发生不安全事故。三年来,小学生的毕业率和升学率均达到了100%。

3、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学区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校容校貌有了很大改观,仅2010年,学区所辖各小学投入资金148万多元,全面维修改建了贾桥寄宿制小学,玄马中心幼儿园,栽植树木2000多颗,制作标语300多幅,油漆门窗260多合,粉刷墙壁1000多平方米。目前,各校均修建了花园,三所完全小学接通了宽带网,所有学校均有光盘播放室,为“两基”国检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支持。

4、积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大力整合教育资源。按照市县关于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有关精神,在2009年撤并房里、老庄等校的基础上,2010年又撤并了郑塬、桑塬、柏树等5所小学,设立了教学点,2009年建成了玄马寄宿制小学,2010年又建成了贾桥寄宿制小学,使学校的布局进一步合理,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5、加强档案管理,完善各种资料。

在狠抓“两基”工作的进程中,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细致的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为国检工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安排两名学区人员分别负责“扫盲”和“普九”的档案管理工作,各村、校也相应安排了档案管理人员,做到了职责明确,对每年的基础档案和工作档案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数字准确,衔接紧密,管理规范,存放有序,查找有据。

四、存在的问题

1、对“两基”国检工作认识不到位。学区人员及各学校负责人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有侥幸过关心理,在宣传,造势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工作持续性差,特别是与镇、村组织协调配合不力,有教育内部单兵作战现象,干部群众知之很少。

2、档案资料运转不及时,数字衔接不清楚,逻辑关系不当的问题还有所存在,基础资料和工作档案不够规范,严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学校硬件设施难以达到标准要求,部分学校教学设施紧缺,校貌较差的问题没有彻底得到改观。

4、学校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办学行为抓得不严、不细。教学常规落实还有许多漏洞,需大力改善。

5、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寿保乡国检自查报告 篇二

我乡“两基”工作自二○○五年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继续保持“两基”攻坚态势,努力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根据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在乡内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查结果表明:各项主体指标在省复查验收的基础上,均有一定的提高。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寿保乡地处犍为县西北部,幅员面积40.1平方公里,所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8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54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726人.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1所,成校1所。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63人;初中在编教师31人,在岗专任教师23人,有中教高级职称教师1人,中教一级职称教师7人,初级职称 15人。就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讲,整体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其中年龄在40岁及以下20人,占教师总数的87%,教师平均年龄35.4岁。教职工中,有党员9人。专任教师中,本科毕业14人,专科毕业8人,高中1人,学历合格率95.7%,符合规定要求。2008年后补充的教师4人,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人,其中本科2名,学历符合规定要求的比例为100%。校长1人,岗位培训合格1人,合格率100%。小学有教学班 10 个,在校学生381 人,小学专任教师4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小学教师中专科

学历29人。

二、各项主体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小学:

①入学率:7—12周岁适龄儿童总数512人,实际入学512人,入学率 100%,继续保持在1997年省复查验收时的标准,适龄残疾儿

童 4人,全部入学。

②辍学率:1—6年级上学年初在校学生412人,学年内无辍学,继续保持在年省复查验收时的标准。

③毕业率:上学年初毕业班学生数102人,实际毕业 102人。

毕业率100%。

④完成率:15周岁儿童总数167人,已达小学毕业程度167 人,完成率100%,继续保持省复查验收时的标准,15周岁人口文盲总数

为0,文盲率为0。

2、初中:

(1)入学率

2008-2009学,适龄人口应入学139人,在校生139人,入学

率为100%;

2009-2010学,适龄人口应入学114人,在校生114人,入学

率为100%;

2010-2011学,适龄人口应入学130人,在校生130人,入学

率为100%。

(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2008-2009学,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0人,免学2人,应入

学8人,实际入学8人,入学率为100%;

2009-2010学,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8人,免学2人,应入

学6人,实际入学6人,入学率为100%;

2010-2011学,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6人,免学1人,应入

学5人,实际入学5人,入学率为100%;

(3)辍学率

2008—2009学,在校生354人,学年内辍学5人,辍学率为1.4%;

2009—2010学,在校生307人,学年内辍学9人,辍学率为2.9%;

2010—2011学,在校生263人,学年内辍学5人,辍学率为1.9%;

(4)毕业率

2008—2009学,毕业班学生121人,实际毕业121人,毕业率

为100%;

2009—2010学,毕业班学生105人,实际毕业105人,毕业率

为100%;

2010—2011学,毕业班学生112人,实际毕业112人,毕业率

为100%;

(5)完成率

15周岁人口和17周岁人口义务教育学业完成率100%。97.2%。

(6)15周岁人口文盲率

15周岁人口中无文盲,文盲率为0。

(二)、师资水平

(1)、教职工配备

初中现有6 个班,在校生263人,教职工 34 人,小学 10个班,在校生 381人,教职工42人。

(2)、教师编制

全乡小学生381 人,专任教师 41 人,初中生220 人,专任教

师 34人。

(3)、教师合格率

现有小学专任教师 41人,其中师、中专(含高中)毕业以上学

历 41人,学历合格率 100%;初中专任教师 34 人,其中大专毕业

以上学历33 人,合格率 100 %。

(4)、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全乡小学从2001年起新补充教师6人,学历合格率100%;初中从2008

年起新补充的教师 5人,学历合格率100%。

(5)、校长岗位培训

全乡中小学校长2人,均经过一至二轮岗位培训,取得任职资格合格

证书2人,合格率100 %。

(三)办学条件

全乡校舍面积762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 12.7平方米。通过

几年的“两基”巩固提高,我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全乡学校校

舍均无危房。近三两年来,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充实。

1、学校布局合理,学校校舍面积和其他配套设施基本能满足“普

九”需要。

2、中小学校舍坚固、够用、实用,基本消除危房。

3、学校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

4、中学生均图书达到32册,小学生均图书达到14册。

5、农教工作正常开展,配备兼职扫盲或农技培训教师。

6、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配备兼职教师、每年培训4期以上。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

(四)教育经费

(1)、省“两基”复查以来,我乡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近三年累计投入16万多元,确保了“两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2)、各学校均规范收费,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文件,无自立项目和提高标准等乱收费现象。

(3)、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帐目清楚,无挪用、克扣、挤占、贪污现象。长期坚持执行财务、校务公开,并设立固定公开栏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

(五)教育质量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小学、初中毕业学生毕业考试合格率100%。中学、小学全科合格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六)、扫盲工作与农技培训

全乡共有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学校组织健全,设施齐全,能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省复查验收以后,继续开展巩固提高工作,现有剩余文盲52人。全乡青壮年人口总数 11031人,非文盲人口 10979,丧失学习能力21人,非文盲率 99.5 %。2010年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5 期,各村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参加培训人次1788人次,为振兴当地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总之,我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乡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两基”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进一步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巩固高质量的“两基”工作继续努力。

3.“两项考评”迎市检自查报告 篇三

按照县委督导室两项教育评估部署,我校对照永兴县中小学校“两项考评”迎市检工作督查评估评分细则的有关内容进行了逐项自查,结果总得分96.8分,其中学校布局6.5;校园校舍建设12分;教学装备29.8分;义务教育20分;高中阶段及成人教育18.5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66人,其中中级职称20人,中高1 人,本科26人、专科40人,中师0人,教师资格及学历合格率达100%,本期全乡共有在校学生508人,开设教学班10个(七年级4个,八年级3个,九年级3个),学校占地面积21200 m2,校园面积7860 m2,生均面积15.5 m2,校舍面积4936 m2,生均面积8.5 m2,学生宿舍900 m2。图书室藏书24618册,生均47.9册,价值13.1万余元;理化生教学仪器1042件,价值11.85万元;学校有语音台56座、计算机42台、多媒体教室,其他电教设备共计价值35万余元。

二、成立了自查小组。

1、自查领导小组:

主管领导:李志兵 许志芬

组长:曹友会

副组长:刘进军 胡菲 李继祥 侯红喜

成员:曹文锋 王军礼 王信学 胡

昱 陈小文 梁鉴亮

邓先念

各班主任

2、资料组: 组长:刘进军

成员:王军礼 曹文锋 梁鉴亮 陈小文

3、教学装备组: 组长:曹文锋 成员:邓名清 刘红果

4、经费审核组: 组长: 胡 菲

成员:邝良祺 胡 昱 唐远造

三、自查过程:

1、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乡政府、财政所、各行政村的资料数据采集工作。

2、资料组按县委督导室两项教育评估细则进行了逐项自查,并安排了查漏补缺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各种资料。

3、在普及程度上,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奖励助学、帮困助学、申请免教科书费,由乡政府牵头,组织各校教师走访劝学。对未按时入学(随亲外读)的学生去向做到了落实到位,年辍学率控制在1.6%以内。初中毕业合格率达98%,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入学率达67%。

四、自查结果

通过自查,各块资料数据整理基本达标。自查得96.8分,自定为A类。

2008年5月5日

4.幼儿园检自查报告 篇四

一、“普九”巩固提高各类指标达到的情况

1、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情况 ①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2004年,应入学正常儿童1707人,全部入学,入学率100%;2005年,适龄儿童1429人,全部入学,入学率100%;2006年,服务区域适龄儿童1204人,全部入学,入学率100%。②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 2004年,应入学正常少年1578人,其中仍在小学24人,已入学1553人,入学率98.4%;2005年,适龄少年1554人,其中仍在小学38人,已入学1516人,入学率97.6%;2006年,服务区域适龄少年应入学正常少年1304人,其中仍在小学45人,已入学1259人,入学率96.5%。③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2004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8人,已入学7人,入学率88%;2005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8人,已入学8人,入学率100%;2006年,服务区域适龄残疾儿童少年9人,已入学9人,入学率100%;

④在校学生辍学率2004、2005、2006年,我镇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均为0。2004、2005、2006年,我镇中学在校学生辍学率均为0.51%、0.77%、1.04%。⑤毕业班学生毕业率2004、2005、2006年,我镇初中学生毕业率为98.36%、97.95%、97.05%。小学毕业率为100%。⑥15周岁人口文盲率

2004年,15周岁人口数482人,其中丧能3人,非文盲人数479人,文盲率为零;2005年,15周岁人口数638人,其中丧能4人,非文盲人数634人,文盲率为零;2006年,15周岁人口数470人,其中丧能2人,非文盲人数468人,文盲率为零。⑦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

2004年,15周岁人口482人,其中丧能3人,取得义教证479人,完成率100%;2005年,15周岁人口638人,其中丧能4人,取得义教证634人,完成率100%;2006年,15周岁人口470人,其中丧能2人,取得义教证人数468人,完成率100%。⑧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2004完成率为97.78%;2005年完成率为97.08%;2006年完成率为96.66%。

2、师资水平情况

全镇共有专任教师138人。其中小学有专任教师74人,取得中专学历1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5人,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100%;中学专任教师64人,取得中专学历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2人,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96.88%。

中小学校长10人,10人接受岗位培训,接受岗位培训的比例100%;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比例100%,中学为75%。

3、办学条件情况

镇委、镇政府把办好教育作为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消灭危房,改造旧房,新建扩建幼儿园,办学条件满足了“普九”的需要,顺利渡过了初中入学高峰期。全镇现有校舍面积21400平方米,初中生均9.56平方米,小学生均8.34平方米。全镇原d级危房480平方米;2003年全部消灭,校舍危房率为零。全镇小学现有图书46000册,生均36册,初中有图书5.6册,生均49册,全镇镇中镇小按一类标准配齐体、音、美教学仪器设备。四所中小学都有电脑室;远程教育设备正在安装调式,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4、教育经费情况

5、教育教学质量

全镇四所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落实一张课表;严格执行了教育局的作息时间;没有分快慢班等,一年四次考试,不排名次,学生成绩以等级呈现;没有推销教辅资料,没有有偿家教;不存在大班额;小学毕业率100%;初中2004、2005、2006三年毕业率分别为98.36%、97.95%、98.31%。

6、学校安全管理

三年来,我镇各学校始终把学校管理放在中心地位,认真落实《京山县教育局安全管理五十条》,并按照国家要求制定了各项安全工作预案;全面贯彻国家收费政策,按规收费。通过我们的努力,四所学校做到了校园安全“零事故”,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零犯罪”,收费管理“零违规”。

7、扫盲情况

我镇青壮年人口总数15111人,经过1984年和1997年两次大规模地扫盲,非文盲人数达15111人,非文盲率达100%。

二、主要作法

1、全力提高普及程度 巩固提高普及程度是“普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①广泛宣传 严格监督 依法控辍

让《义务教育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是控辍保学的治本之策。这项工作做好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种形式宣传。一是确定《义务教育法》宣传日、宣传月。我们把每一年4月20日定为宣传日,3月、9月定为宣传月。二是利用宣传媒体。每年8月,镇长发表电视讲话,宣传车到全镇村巡回宣传。三是各校主办宣传专栏。四是设计刷写固定标语。如:“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五是送法上门。对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少年学校送《入学通知书》、《义务教育法主要精神摘要》给家长。——展开“普法”攻势。从“

二、五普法”至“

四、五普法”,我们一直把《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法》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镇政府还出台相关文件,对全体学员进行《义务教育法》及相关知识进行考试,不及格者不能评先、提干。——实施法制手段。《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基于此,2002年,我们向宋河法庭(分管坪坝)依法起诉程某等6名不支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监护人,法庭依法进行教育、处罚。极大地震慑了涉案人员,教育了广大群众,推动了控辍工作的开展。

在广泛的基础上,我们自觉接受县教育局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镇成立义务教育执法队,到各企业进行督查,禁止企业使用童工;督学办公室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督查;校长每月进行一次控辍检查。四级监督网络的建立实施,确保《义务教育法》在我镇落到实处。②加强领导 建立规章 机制控辍

“控辍,控辍,今天控了,明天辍”这句顺口溜道出了控辍保学工作的百倍艰辛。为使控辍保学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我们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控辍机制。

——“双线承包”制。镇、村、校分别一条线,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组长包人;教育一条线,校领导包村,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层层签订责任状,使每个学生处于六个层次的监控之中。

——“六日收流”制。学生一天不到校,科任教师走访,两天不到班主任上门,三天不到校领导出面,四天不到村干部做工作,五天不到镇领导劝学,六天不到镇义务教育执法队依法控辍。这种工作法力度渐大,步步紧逼,直至辍学生返校为止。

——“激励控流”制。全镇所有学校都将控辍保学纳入目标管理之中,权重为5分。辍学1人,该项得分为零。目标管理得分多少又直接与学校浮动工资挂钩。各校还实行一票否决,即辍学1人意味着不能评先、晋级、晋职。

三种机制的建立,使控辍保学工作出现有人抓、我要抓、都会抓的喜人局面。③掌握时间 把握环节 预防控辍 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升初、初二升初

三、初三春季开学是容易造成辍学的时间和环节。对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小升初“三交两送一签”。即:每年8月15日,小学毕业生到原毕业学校集中,由校长带队,将学生整体移交到中学,送交学生档案资料,交换可能辍学学生情况;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送《义务教育法主要精神摘要》给家长;签订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合同书》,并经司法部门公证,产生法律效力。——初二升初三做到“三不”。工作中我们发现,初中生通过两年的学习,成绩好、中、差基本显现出来,成绩差的学生这时容易辍学。坪坝中学以极大的勇气,坚决不搞学生成绩排队,坚决不分快慢班,坚持不换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工作责任心,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初三春节开学坚持“三个一”。学校向家长致一封信,主要内容是:对家长支持学校工作表示感谢,学校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希望家长继续支持学校工作等。放假前对学生进行一次升学与就业的教育,要求学生一定要参加毕业考试。开学前普遍进行一次家访。④转变观念 创新方法 教改控辍

我们深知:农村初中的办学方向既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又要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培养适用型人才。要实现初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只有深化教育较学改革,才能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树立“四种”观念。我们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教育思想大文化教育讨论,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评价观。将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看得同等重要,留住一个后进生与毕业一个合格生看得同等重要。从而确保面向全体学生。

——创新教学方法。初等教育不仅数量一个不能少,而且质量一个不能差。唯一的途径是创新教学法。坪坝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五同五异”教学法。即:教材相同,要求有异;教学时间相同,教学容量有异;教学过程相同,教学方法有异;作业时间相同,作业难度有异;教学评估相同,评价对策有异。这样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达到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我镇教育质量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列全县前3名,随州市,安陆市30余名学生慕名到坪坝中学就读。

——营造心灵家园。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已展示自己的欲望。我们发现,许多“学困生”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发挥其特长,也能成状元。坪坝中学因势引导,根据学生实际,开设计算机班,成立体育、摄影、器乐小组,用以开辟一方丰富情趣、充实生活的欢乐天地,使学生精神寄托,保学不辍学。

⑤倡导捐资 结对扶贫 助学控辍

为了确保不让学生因贫困辍学,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募集助学资金,——倡导捐资。我们把贫困生的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通报,以引起广泛关注。武汉市蛇疗医院院长孙玉清同志一次向坪坝中学贫困生捐资7100元。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社会人士向贫困生捐资200余人,金额3万多元。

——结对助学。我们每年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结对助学活动,乡镇正局干部每人200元,副局级150元,一般干部100元,公办教师每人结对1人,每年100元。全镇结对助学人数达298人。

——学校减免。各校根据贫困生贫困程度的不同,给予适当减免。坪坝福利院6名学生在槐树中心小学就读,每学期杂费、书本费、生活费共计只交100元。据统计,全镇每年享受学校减免的150人,金额达1万余元。

——学生捐物。各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向贫困生捐物的活动,借以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又解决贫困生缺少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困难,可谓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我镇贫困生享受政府资助466人。这样,我镇贫困生100%得到资助,不让一个贫困生落下。

⑥架设桥梁 注重引导 关爱控辍

近年来,我镇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守孩自然也多。据统计,全镇中小学生2400人,其中,留守孩1470人,占总人数的61.3%,留守孩缺乏父爱、母爱,隔代抚养,爷爷奶奶管不好,管不了,留守孩普遍感到自卑、孤独,思想容易出偏差,也容易造成辍学,对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冲击较大,也令社会、学校、家长头痛。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把关爱留守孩子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维护群众利益的突破口来抓。——“一开”。学校开通爱心电话,留守孩每星期可与父母通一次电话,使学生感到父母就在身边。

——“两知”。知道留守孩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并建立档案,知道代管人的基本情况。

——“三多”。班主任多与留守孩交心谈心(每半月一次),使其感到有人关爱。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为留守孩过生日、联欢会)。多家访(每学期一次),及时互通情况。

——“四沟通”。学校定期与留守孩父母沟通,通报留守孩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定期与代管人沟通,定期与学校心理辅导员沟通,班主任定期与学生干部沟通,了解留守孩的思想活动,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积极锤炼师资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我们围绕师资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镇教育管理群体的整体水平和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师队伍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是培养出了一批科研型的管理干部。镇中学校长李圭华、晏店小学校长喻伟、槐树小学校长程原华等,坚持以诚取信,以德立威,以信服众,办学有思想,有谋略、有思路,表现出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其中镇中学校长李圭华被评为“荆门市科研型名校长”。

二是锤炼出了一批敬业的学者型教师。三年来,在我们这个山区小镇,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县乃至全市有影响的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喻伟,省基础教育先进教师喻武,荆门市优秀教师吴克军、张守波、丁远国,省骨干教师喻伟、喻武,荆门名师李圭华、喻伟,荆门市教师英模巡回演讲报告团成员喻伟、李圭华,县级学科带头人石玉龙,他们是我镇教师队伍的典型代表。这些荣誉与上级领导的关怀是分不开的,但一个好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①学历提高常抓不懈。我镇要求中小学专任教师50岁以前达到拨高学历,重投入就是对达到本科学历奖励3000元,达到专科学历奖励1500元,全镇用于奖励教师提高学历的经费14.7万元,滚动式学历达到中专、专科、本科。现在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7.1%。提高学历分别达到74%和66.1%。②继续教育抓紧抓实

——扎实推进基本功训练。我们提出每位教师应讲一口标准普通话,练一手漂亮字(钢笔字、彩笔字、毛笔字),写一份规范的教案。现在全镇专任教师通过考试均获得基本功合格证,普通话达二甲的教师80%。

——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生动、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求人人会使用计算机。现在达到计算机升级水平的专任教师达85%。

③干部培训一个不漏。

我镇四所中小学校长都参加校长岗位培训,持证上岗,有3人参加了提高培训。校级干部大多参加了继教中心组织的岗位培训。通过培训,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工作中大胆改革,突践,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坪坝镇中学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晏店小学是全县中心完小最好的县级示范学校。

3、倾力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我镇办学条件日益完善。

我镇中学,由于地处河面沉集地带,加上1998年和2001年两次特大洪水的冲击,造成地表沉降,1985年建造的480m2的教学楼二层楼房成为d级危房;槐树小学360m2的教学用房,由于是80年代集资建造的房屋,加上使用年限的满期,也成为d级危房。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镇党委、政府、学校十分重视这一工作,在农民减负这一大的环境下,危房成为制约我镇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统一思想,积极研究学校危房改造的实施办法,采取“三个”一点办法,彻底改造了d级危房。

一是抓住机遇,争取项目资金。2003年,国家将拿出部分资金进行d级危房改造,我们抓住机遇,争取扶持项目资金28万元。槐小争取市政府投资5万元彻底根除危房,维修旧房。二是创造机遇,争取社会支持一点。为解决危改资金的缺口问题,镇党委、政府可谓费尽苦心。2002年,党委书记丁远光、镇长夏齐鸿、督学李国全下广州、上武汉、赴荆门,争取坪坝籍在外商人和工作成功人士的理解和支持下,亲自向他们递送《坪坝镇籍在外同乡的一封信》,请他们参加座谈会,争取他们的支持。坪坝籍在外商人和成功人士被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的真情所打动,纷纷伸出援助家乡教育之手,捐钱捐物,解决部分危房改造资金,共筹集捐款30余万元。其中坪坝籍武汉商人,武汉蛇疗医院院长孙玉清教授捐赠11万元;武汉翔龙装饰材料公司丁生根经理捐赠6万余元的塑钢门窗;许显祥老板捐赠红砖10万块等,坪坝籍在外成功人士对家乡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极大的鼓舞了家乡的人们,一时间,在镇内工作的各单位人员纷纷捐赠资金,镇领导丁远光、夏齐鸿、督学李国全等同志带头个人分别捐资500元;镇中学教师多则1000元,少则200至300元也投入捐赠行列。一时间各地传来捷报,远在广东的原《南方日报》副主编喻华锋、商人晏华英也分别寄来捐款1万元。据统计,捐赠活动中,我镇共收到捐款36万余元,其中镇外捐赠30万余元,镇内捐款6万余元。三是学校在公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有限的勤工俭学收入中自筹一点。

“三个”一点的办法,使我镇学校危房改造工作得到了全面开展,到2003年10月底,我镇坪坝中学、槐树小学共计840m2的d级危房,全部折除重建,从而使我镇危房改造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4、合理运作教育经费

①建章立制,宏观调控。督学办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和评分细则。平时不干涉学校的经费管理工作,学年度结束后,督学办以此为依据给学校和主管人员考评。这样让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始终处于一种既有宽松的环境,但又不脱离监督的良性运行轨道。对于预算内经费拨款和专项经费拨款,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②抓住细节,重点督查。对于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督学办一定深入到学校中去。比如学校的按规收费问题,这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稍有不慎就影响教育的形象。为了规范收费行为,督学办坚持作好暗访调查工作,了解各学校的收费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对收费的反映普遍良好,但对学生食堂菜的味道有一些看法。我们马上召开校长会,通报这一情况,限期整改,家长的看法迅速得到扭转,在今年的社会评教活动中,学生生活管理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坪坝镇唐庙村崔稳同学中考考了全县第6名,其家长对三满意考评组成员戏诩说:坪坝中学的饭是博士饭。目标管理考评工资的兑现是教师热切关注的问题,不解决好容易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对每期考评结果总要集中到督学办,进行抽样调查,信度达到99%方可发放工资。财务管理决定着学校的经济命脉,决定着领导的形象,决定着民心的向背。为了做好财务监督工作,我们每学期从镇财管所借调会计组成专班对学校财务进行清理。通过这样严格的管理,我镇四所中小学财务运转正常,学校不仅没有赤字,还都有部分盈余。

5、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两基”的中心工作就是留住学生。怎样才能留住学生,我们认为只有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进来了才学得好,学好了才留得住。围绕抓好教育质量这一目标,我镇把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模式的优化、学习习惯的培养三个方面作为抓“普九”、留学生的突破口: ①、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多年来,我镇教育质量不断攀升,连年在全县教育教学水平综合评估中位居前列,2003、2004、2005年综合排名分居京山县第四、第二、第五名;全镇四所学校,镇中学是荆门市示范学校,镇小学、晏店中心小学是县示范学校,镇中学2003、2004、2005连续两年被评为“荆门市最佳文明单位”,今年又被授予荆门市“红旗党支部”。我们的做法是:

——以“立足现实,注重实用”为原则抓教育科研。农村学校经济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基于这个现状,我们要求各校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实际出发,选取实用的力所能及的课题,尽可能的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目前我镇四所学校均有省级课题,其中镇中学的《农村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晏店小学的《农村联片办学模式的研究》已结题,镇中学《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各学校建立了资金专户,成立了课题小组,并把子课题分解到每一个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心得体会。对没有完成任务的成员取消其资格,并扣除目标管理分。

——以“科学严谨,减负增效”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我镇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有三点:一是实行集体备课,充分调动集体智慧。每年寒暑假,各学科组把教学内容分配到人,组员利用假期时间把部分内容备好,开学后集中印发讨论,去粗取精,形成统一意见。这样既保持了统一的进度,也减轻了备课量。二是“名师”传经提高教艺。利用本镇的“土名师”给老师们培训,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这在我镇英语教师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自2002年以来,我镇向各级高中输送了程国富、朱小红、晏中流、袁鸣、张成秀、孙义等六位英语教师。为了解决英语教师奇缺的问题,我们采取这种苦法子解决了燃眉之急。三是加强信息教育和常规教育的整合,提高课堂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以“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为宗旨教学生一技之长。现行初中教育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有些与初级职业教育,与“绿色证书”教育挂钩不相适应,难以引起部分学生兴趣,继而产生厌学,最后导致辍学。坪坝中学大胆地、根据本地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他们选派两名教师到武汉市农学院学习果蔬种植技术,回校以后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群众满意地说:“现在学校办得好,既教学生学文化,又教学生学技术,发家致富有希望”。职业技术教育为升学无望的学生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成才之路。③、兴办学前三年教育,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自2004年秋季起,我镇依据《义务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通过外出考察,决定依托三所中心完小办幼儿园,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查,已获办学资格。2006年,学前幼儿园已全部入学,与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兴办学前三年教育,我们主要以养成教育为主,以激励教育为主,以兴趣培养为主,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就形成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的良好风气。

6、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①、强化责任,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抓安全工作,我们做到无论学校安全形势怎么好,抓学校安全工作的力度不变小。一是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二是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我镇各校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办法》制度等,我们通过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三是签订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状。镇督学办与各校校长签订了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状,各校校长与分管的副校长、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与保安员层层签订了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状,做到了责权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特别强调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应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义务,要求他们自觉承担起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②、立足防范,营造良好校园安全环境

几年来,我镇督学办和各学校协同镇政府、派出所、交管站加大了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一是签订警校共建协议书。坪坝派出所与我镇各校结成警民共建单位,并派干警到各校兼任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经常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辅导,督促学校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警校共建是学校安全的保护伞。二是坚持安全值班巡逻。我镇各校推行“一警三员”安全巡逻工作制度,即派出所每天派一名干警到学校周边巡逻,学校由校委会成员、教师、保安员坚持安全值班巡逻。三是深入排查涉校安全隐患。我镇各校将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纳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重要内容,及时排查,及时报告,及时调处,做到排查做在发生前,调解做在对立前,化解做在激化前,坚持把涉校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我们坚持每季开展一次专项排查,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整治。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了整治,对符合营运条件的车辆发放了“接送学生专车”车牌,对不符合条件的车辆一律不准接送学生,保障了学生乘车安全。各校在校门外设置了减速线,安置了禁鸣牌。现在,我镇各校200米以内没有游戏机室,没有乱搭乱建、摆难设点、占道经营的问题,消除了学校周边的安全隐患,学生家长非常放心。四是开展整治非法网吧活动。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网吧进行了整顿,杜绝了学生到网吧上网现象,维护了学校正常秩序,受到了学生家长好评。

③、规范管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我镇各校请派出所干警到学校开展了法律法规及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使学生掌握了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和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实行三级管理。对学生的管理,我镇各校已形成了“学校领导蹲班、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联班”的三级管理模式。三是管好食品卫生。我镇各校加强了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做到“三查”,即对食堂工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食堂无传染病或其它疾病;每天对食堂饭菜进行检查,确保无毒、无变质的大米、蔬菜流进食堂;每天对学生饭菜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无生饭、生菜卖给学生。各校添置了茶水桶,一日三餐供应开水,保障了学生饮水安全。四是加强校园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管理。各校经常组织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对损坏的照明设备进行及时更换。我们特别强调各校要安排值班领导每天在上操、集合、放学等学生集中出入教学楼时间段对学生上下楼梯进行监管、指挥,以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7、深入开展扫盲教育

1997年5月至1998年12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扫盲工作条例》,继续开展扫除文盲工作。其主要作法是:

①大力宣传,形成扫盲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使扫盲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扫盲工作。一是刷写固定标语:“扫除文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扫除文盲,脱贫致富”。二是开展五大讲活动。即:大讲扫盲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大讲新时期扫盲工作的要求;大讲脱盲人员的标准;大讲脱盲致富的典型;大讲扫除文盲,人人有责。三是利用宣传车在全镇主要集镇、道口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对扫盲工作的认识,自觉地投入到扫盲工作中去。②强化措施,多种形式开展扫盲工作。

扫盲工作越是接近尾声,难度越大,高标准扫除文盲,措施是关键。我们在坚持原先好的作法的同时,重点强化以下几点:

1、落实阵地、强化责任。我们坚持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农闲时集中学习,农忙时分散学习。村小学抽调一人具体负责扫盲工作。镇党委、镇政府与支部书记签定扫盲工作合同书,村支部书记与小学校长签合同书,把扫盲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一同考核,小学校长与扫盲教师签定合同书。三级合同的签定,大大加强了各自的工作责任,形成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

2、落实报酬,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村规定:扫盲学员参加集中学习记投工,扫盲学员按时毕结业除给予精神奖励外,并发奖金30元。扫盲教师按时完成扫盲任务的,奖励100元。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3、落实教学计划,扎实开展扫盲。扫盲工作的主要形式以集中授课为主。主讲教师每期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严格按计划施教。较好地做到有备课、有作业、有检查、有考试,环环相扣,环环落实,确保扫盲工作高标准完成。据统计,1997年扫除文盲、半文盲46人,1998年扫除文盲40人,圆满完成扫盲工作的历史任务。③加强领导,确保扫盲工作有序开展。

扫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扫盲对象年龄跨度大,智力差距大,覆盖面积大,因而工作难度大,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是难以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为此,我们建立了“三线一体”的领导体系。第一条线:镇政府——村委会一一村民小组,运用行政手段,确保入学;第二条线:教育组——村小学——扫盲教师——扫盲对象,负责教学活动,确保脱盲;第三条线:镇城校——村分校——专、兼职教师——扫盲对象,负责扫盲和实用技术相结合,确保脱盲后得到巩固和提高。“一体”即脱盲、脱贫溶为一体。“三线一体”领导机制的落实,使扫盲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通过两年艰苦的努力,扫除剩余文盲86人,向人民、向历史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五年级下全册美术教案下一篇:2015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语文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