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培训总结(共13篇)
1.职业素质培训总结 篇一
河南省职业教研室公共素质类课程培训总结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吴可
2012年9月27日我参加了省职业教研室的公共素质类课程培训,全天共有十位教育专家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是对职业教育部分教材的研发、教材的整理和编撰、教材的应用做进一步讲解和说明,其中教材包括:《普通话口语训练》;《应用文写作》;《语文诵读》;《礼仪》;
《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军事训练》;《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短期的培训收获很多。首先就是特级教师-----蒋乃平的《职业素养训练》专题最吸引我,让我感到很震撼!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蒋乃平老师的敬业与专注打动了我;其次是蒋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幽默生动,表情丰富吸引了我,第三就是肢体语言表达很淋漓尽致;第四就是关于职业素养训练的内容,给了我全新的亮点,非常清新。
一、蒋老师通过2012.5.29平民英雄-----杭州长途客车驾驶员吴
斌在岗位上的76秒来诠释敬业精神,引出职业素养的涵义。
1. 职业素养产生于我国企业界 ,并流行于我国企业界,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含德、智、体、美诸方面。
2.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的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
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3. 职业素养是可训练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内涵丰富,涵盖
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审美等诸方面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4. 职业素养是观念意识梳理,情感态度的形成、思维方式
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四类过程,相辅相成。训练效果主要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来表现。
5. 做人做事之间相互渗透。在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四育
融合”(德智体美)。
6. 职业素养三个层次,职业人共有的公共职业素养、行业
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关键职业素养的基础就是公民素养。
二、蒋老师巧妙的将话体切入教材《职业生涯规划》,讲解梳理教材的构成与思路。告诉大家教材有48个案例故事,情景模拟、学以致用、实践活动等知识模块组成。教材可以很生动的被学生接受。可谓是用心良苦。
三、蒋老师对全体教师寄予的期望,让老师成为关心学生的挚友;指点人生的导师。观念的改革、方法的改革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我的感悟。让我知道自己的知识太匮乏。自己有多么渺小,力量多么微不足道。我就是沙漠里的一粒沙。我明白了自己除了努力,没有更好的选择。培训期间,还有詹跃勇书记、蒋东霞老师以及河南经济管理学校的张汉
林校长,洛阳旅游学院王文老师--《语文诵读》;河南省商务学校的礼仪老师----朱晴的说课《见面礼仪》;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校长---王军《公共素质类课程开设及管理》等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位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从此我有了学习的榜样,也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2.职业素质培训总结 篇二
企业培训师是员工培训的核心资源, 是专业培训机构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能力与素质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企业培训师能够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职业发展需要, 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手段, 策划、开发培训项目, 制定、实施培训计划, 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 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培训师的队伍是保证培训效果、确保企业投入、促进培训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可以为企业培训师的招聘、培养、绩效考核、薪酬设计、职业规划提供依据和标准, 也成为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型构建的基础, 胜任素质是指担任培训师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是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的素质集合, 其胜任素质识别过程是模型建立的第一步, 也是影响模型构建成败最重要的一步, 必将体现模型构建方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队伍现状和发展方向。
目前, 企业培训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后发强势行业, 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培训师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工作经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好的表达能力, 这些素质犹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 很容易发现。但随着培训市场的飞速发展, 企业培训师队伍在不断壮大的同时, 也暴露出个别培训师照本宣科、伪饰经历、过度包装、夸大效果等现象, 这些弊端却像隐藏在水下的“冰山”, 难以发现。而正是这些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 成为影响一名企业培训师健康成长的因素, 也成为制约培训行业发展的障碍。
综合以上培训师队伍的现状, 分析培训师优劣的行为特征, 职业道德应成为企业培训师胜任素质的重要体现。另外, 受中国传统道德与教育思想影响, 企业培训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首先应当“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2 培训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分析
2.1 职业道德的识别过程
以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法为构建方式, 通过对培训对象、培训师、管理人员等不同人群访谈或调查等实证手段收集优秀培训师的事件描述和行为细节, 在分析和统计后认为, 企业培训师胜任素质是指个体所应具备的、与实施成功培训有关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其中, 良好的职业道德, 即师德, 是不同访谈对象对理想的培训师胜任素质的首要认可, 这也反映了社会、企业、培训对象对培训师职业道德的共同期待, 也是培训师个人素质提升的出发点。
2.2 企业培训师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 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勤于钻研、精益求精,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2.3 企业培训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分析
2.3.1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爱岗敬业是对培训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根本要求, 爱岗敬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严守工作岗位, 用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恭敬严肃的态度, 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培训工作中。一是要深刻理解企业培训的任务、地位和作用, 以此建立热爱培训事业的基础;二是要在培训师岗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以实际行动服务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三是要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从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企业利益为目标, 以培训助人为己任, 克服困难, 履行职责, 自觉地做好培训工作。
2.3.2 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面对成人教育培训, 培训师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道德的引领, 成为全面的职业“导师”。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培训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成为思想、品德、作风、行动上的表率, 在较短的培训期内树立威信、影响学员;要树立学员在培训活动的中心地位, 学会沟通、增进信任, 用个人魅力感染人、吸引人、教育人, 建立平等、互助、高效的教学关系;要自觉加强传统文化、现代思想、企业文化等软件方面的学习扩充, 切实提高自身在“言传身教”方面的硬实力。
2.3.3 勤于钻研、精益求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 培训任务在不断发展, 培训方式在不断创新, 培训对象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培训师只有勤于钻研, 精益求精, 才能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培训业务, 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好上加好。首先, 培训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勤奋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在完善知识体系上精益求精;其次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刻苦地钻研培训方法、课堂技巧、沟通方式, 在改进传授能力上精益求精;最后要勤于思考, 勤于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联系现场, 主动走近一线员工, 积极参与实践锻炼。
2.3.4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以人为本是企业培训的核心。要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 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变员工被动培训为主动提升。企业要发展, 必须提高“人”的素质, 而作为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手段的培训则必须创新。培训师必须通过深入调研, 明确发展方向, 定位培训目标, 在培训体制、内容、方式、方法、思路等方面勇于创新, 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3.5 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提高培训师素质是促进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 培训师需要掌握培训的规律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培训师还应经常深入生产一线, 熟悉生产工艺, 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 开发培训项目, 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因此, 培训师只有终身努力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为促进教育培训发展做出贡献。
3 培训师职业道德在培训中的作用
(1) 职业道德能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它能激发培训履行职业责任的驱动力, 自觉提升职业素养, 增强责任心和敬业意识。
(2) 职业道德能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使培训师在职业动中很好地处理各种摩擦和予盾。
(3) 赢得职业声誉。职业声誉是培训师职业的生命, 是培训师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检验培训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尺度。
参考文献
[1]逄娜.教育培训行业教师胜任素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3.职业素质培训总结 篇三
1.影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不利因素
1.1农业发展的程度与农民素质不相适应 当前,农业建设已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但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人口向城镇加速聚集,务农劳动力已呈现低文化、老龄化、女性化特点,受教育的年限要远远低于平均年限。农村从业人员素质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1.2农民的培训需求与公共培训内容的差距较大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依托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几个项目来进行,培训内容相对单一,与农民需求差距很大。
1.3培训投入严重不足 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配套资金投入外,其他农民培训活动均依靠国家、省下达的培训项目,甚至有的区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经费都难以保障,这与广大农村劳动力庞大的需求群体形成了巨大反差,培训投入明显不足。
2.增强做好农民培训的使命感
2.1农业增效,离不开农业科技投入 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就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良种推广、新技术引进和农民培训步伐。
2.2农技推广,离不开农民素质提高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偏低会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更是直接面向最基层的农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推广科技,提高农业效益,都离不开农民文化至素质的提高。
3.精心组织,增强做好农民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1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 要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就必须从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配备人员等方面入手,这需要县乡两级密切配合,并明确业务素质较高的专人负责组织科技培训,形成左右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农民培训组織网络。
3.2加强调研,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和方法是农民培训成功的关键,为此必须制订周密的培训计划和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民科技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明确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单位、主讲专家、参加人员等。
3.3精心组织,确保农民培训实效 一要针对当地产业特点和培训对象进行培训。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等,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集中授课、观看农技科普视频、田间现场示范、开通专家热线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促使群众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本领,推动农业科技的普及;三要做好结合。农民培训要与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理念树立紧密结合在一起;四要采取激励措施。
4.创新机制,增强农民培训的内动力
4.1县级统筹,健全统一实施机制 农民培训由乡镇实施,易出现培训力量薄弱、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培训资金被挤占挪用等弊端。因此,农民培训必须纳入县级统筹,统一实施,面向社会聘请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培训工作。
4.研发人员职业素质培训心得 篇四
良好的员工职业素质不仅是员工顺利工作并取得成就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公司特安排研发部人员参与了研发人员职业素质培训。
本次培训由华成研发管理咨询公司的讲师讲授,通过丰富的案例,配合生动的语言表达为我们讲述了研发人员应该有怎样的职业素质。个人比较认同以下几点:
(一)研发人员应培养准确而周密的思维能力,能根据已有的经
验和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平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有些是我们事先没有预计好各种突发情况导致的,也有些是必可避免的情况但遇上了又成了大难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事先对实际使用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在研发过程中针对实际应用情况做周密的安排,尽量将可能发生的意外排除掉。而真的遇上不可预见的问题后,也应该多多交流,集思广益,熟悉类似问题的同事应该主动提出建议,这样减少了重复劳动,也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平时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应经常把遇过的工程问题经验拿出来交流,提高团队整体实力,而不应该抱着英雄主义的心理,不愿意分享经验。
(二)研发人员也应具备市场意识。这一点让我觉得比较意外,但很快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平时偶尔会听到有些同事抱怨经常要改这改那,很烦很累。之前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感觉。而讲师巧妙地辩证解释让我很快明白了其中道理,“需求多说明产
品有市场,市场需求变化得越快说明市场需求也越大”。这也让我明白研发人员的意识不能仅停留在研发层次上,作为参与产品开发的一员,更应该了解产品开发的意义在于应对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认识到研发人员参与的并不仅仅是研发环节,而是整个产品的产供销大环节,仅仅因为工作繁琐就抱怨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研发应该由市场来驱动,而研发人员也应该主动体现自己的市场意识,在产品立项、开发、投放市场和售后服务过程中要经常注意自己市场意识的培养,处理好与用户、市场部门、售后服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另外研发人员也应积极参与需求调研、客户拜访、投标应答、技术支持等,多参与行内展览、技术研讨会,多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
(三)研发人员应具备正确的创新意识。创新对于研发的意义已
无需多加说明了,但何谓正确的创新意识?一些员工在工作中偶尔灵光一闪,另辟蹊径地整出一些新的产品思路,其中也不乏技术含量很高的想法,咋看确实令人兴奋。但大量现实案例已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有实际价值,一个企业要生存必须靠出售产品获得价值,而有些所谓的创新,当真正投入研发后发现是一个资金的无底洞,或者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时候已经对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了。所以正确的创新必须是有序,有价值的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在发扬创新的同时更要把握需求,只有正对需求做出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
(四)研发人员应具备责任意识。员工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责任,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度;虚心接受批评;多注意他人的状况和难处,注意他人的需求与不便;上级安排的临时任务一肩挑起,毫无怨言;勇于承担责任。
5.职业素质培训总结 篇五
14-15学期末,我部全体教师及行政兼课老师参加了由广州工贸技师学院主讲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培训会,培训内容主要围绕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开展,五天下来,受益颇丰,通过这次培训,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培训过程中,主讲老师的一个问题,引发我的思考,什么是一堂好课?通常,我们认为,教师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准确等内容就是一堂好课,但没有把学生的培养考虑进来,事实上,一堂好课,是你这堂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你能让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质是教师为中心,它强调教师如何教,不管学生怎样学。在教师的心中,学生不是生动活泼的认识主体,而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是可爱的“听众”和勤奋的“书记员”。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复习、新授、到巩固练习,从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到解答方法,给学生作彻底的解剖,甚至包括练习的答案也包办代替。相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要创设机会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多让学生质疑问难,多让学生相互交流,多让学生讨论争辩等等,教师再也不应该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而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道去实践、去探究、去体验,和学生一同分享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首先,建立和谐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奥地利教育家霍列斯曼说过:“教师应设法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否则教学只不过是打冷铁。”所以,教育学生总是离不开表扬和激励,一个优秀的教师更应练就精湛的表扬艺术。学生是他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认识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主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的自信心还常常可以从行为结果的成就感、满足感中得以加强。
其次,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上要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教具、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不仅眼看、手动、口讲、脑想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所以,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可制造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大有帮助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这样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一步步地完善自己。
首先,教师要做好表率,拥有创新意识。教师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大胆突破,以新的思想和学识启迪学生,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用“教”的创新火种引燃“学”的创新火焰。
其次,鼓励学生多问,倡导学生敢于质疑。提问题是思考的结果,也是创新的开始。在课堂设计上教师恰时恰点地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达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喋喋不休地揭示或揭“谜”,以免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俗话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有这几分钟的寂静,才有可能使生的思维进入到兴奋状态,尽自己的所能去思考和探索。在课堂教学时,是要有意识地留给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鼓励他们有疑即问。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生疑中生奇,奇中生疑,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一般”所束缚,教给学生一种质疑和想象的勇气,各抒己见,开阔思维,共同提高,使学生意识到即使再成熟的证法依然有创新的余地。让学生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同时教师还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服和讽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并且增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不仅如此,素质教育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将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搞好家庭教育。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建和谐的教育环境。经验证明,教育的真正成功,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紧张有序地、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6.职业素质培训总结 篇六
文/卓道咨询
课程特点:
了解和掌握家居建材行业的营销动向 运用系统工具提升渠道管理的技能 渠道拓展的实战能力训练 掌握渠道管理系统执行工具 适用行业:家居建材行业
培训对象:销售类管理人员、渠道管理人员
培训方式:讲授、故事、游戏、案例分析、情景再现等启发式等互动教学模式。 培训大纲:
渠道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在折射了企业渠道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折射出企业对渠道的掌控和管理能力,以及决定了渠道的盈利能力。本课程主要围绕提升渠道管理人员的素质展开,渠道管理提升是销售人员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销售人员实现销售提升,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一、建材行业的竞争模式分析
促销在建材行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什么样的促销方案能够具有最佳的效果 博弈促销的商业思维模式
二、建材行业如何开展促销
促销在建材行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什么样的促销方案能够具有最佳的效果 博弈促销的商业思维模式
“博弈促销”比促销更重要的商业规则
如何开展新店开业、小区推广、网络团购、售后服务等 家居建材行业的营销新通路的开拓与管理
三、渠道管理人员的经销商如何开发
选择经销商的技巧 如何做好区域规划 如何找到细分市场 如何做好经销商的筛选 什么样的经销商坚决不能选 经销商谈判中的谈判技巧训练
四、经销商管理的能力训练
经销商管理的原则一:开好店、开赢店 经销商管理的原则二:如何给经销商分配任务 经销商管理的原则三:经销商公司化运作的好处 经销商管理的原则四:如何让经销商接受公司
五、终端店面销售能力提升的技巧
如何做好店面选址 如何合理规划产品结构 如何做好店面形象提升
如何做好店面销售人员的选、育、用、留
六、渠道管理人员对终端质量的管理能力训练
为什么要强化终端管理 专卖店终端运作模式 终端质量管理的内容
渠道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的五个管理工具
七、如何实现建材门店的单店能力提升
7.职业素质培训总结 篇七
[关键词]农村;党群工作者;培训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上海市郊区农村的村落形态、就业构成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区管理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既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又需要党校、行政学院在推进对农村党群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积极进行新的探索,不断调研培训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以适应当前城镇化迅速推进背景之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使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断得到提高。
近期,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深入全区8个镇、3个街道的农村基层,重点针对农村党群工作者职业能力素质和教育培训情况开展了为期4个多月的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座谈等形式对青浦区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农村党群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状况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一、当前农村党群工作者的素质状况
(一)年龄状况。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年龄结构老化,是过去农村基层组织的普遍现象,也是村级组织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问题。近年来,随着一批有别于传统农村基层干部的新型农村服务管理工作者(如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等)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党群工作者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2006年青浦区开始实施“本土化人才培育工程”,从那以后,每年都要从应届和往届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一批“村官”充实进农村管理者队伍。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年龄结构老化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中55岁以上的只占所有被调查者的5%;而大部分两委班子成员的年龄都在36至55周岁之间,占到85%,说明大部分的农村党群工作者都在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年;而且作为农村党群工作者“带头人”的村党组织书记群体的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36岁至55岁之间占到84%,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
(二)文化水平。农村党群工作者是农村社区进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主体,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治理的绩效水平。调查表明,青浦区农村党群工作者的文化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一批大学生“村官”的进入,使农村党群工作者不乏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年轻人。从调查数据来看,在被调查的180个村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36%,另有43.89%的村书记学历为高中(中专),学历为初中的村党组织书记只占20%,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农村党群工作者“带头人”的村党组织书记群体学历总体比较高。从被调查的531名其他党群工作者总体情况来看,虽然高学历层次比例较村组织书记群体略低,但总体学历结构较优,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4.52%,大专学历占27.12%,高中(中专)占44.82%,初中占22.98%。
(三)政治素养。政治素养主要指一个干部的党性意识、理想信念和组织观念。从调查中发现在被调查的农村党群工作者中,中共党员占了绝对多的比例,达到93.22%。共产党员身份使得大部分农村党群工作者思想觉悟较高,党性观念较强。特别是在遇到群众利益受损的事件中,作为村干部往往能够首先从群众利益诉求出发,再上下加以协调,从而维护了农村的稳定。另外,城镇化进程也使得一些农村党群工作者住到了集镇和青浦城区,同群众的联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弱化。调查中发现村党组织书记中有22.22%的居住地为青浦城区,20.56%的居住地为集镇,另有49.44%居住在本村。农村社会是个熟人社会,过去村民群众向村干部反映意见、寻求帮助往往通过走家串户找到村干部。现在党群工作者白天在村部办公室上班,晚上回到集镇或城区的家中,村民与党群工作者的联系自然减少。
二、农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一)组织职能不合理。目前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定位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作为农村党群工作者主体的村两委干部是无所不管、无所不包。就工作职能来看,目前主要肩负着三大职能,即管理性职能,包括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外来人口管理、治安调解等;服务性职能,主要是村民的就业、就医、就学以及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帮困送温暖、实事工程等;行政性职能,包括卫生村、文明村和示范村等各类创建工作,以及义务献血、征兵、拆违、动拆迁等指令性工作任务。实际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村级组织的重头工作。调查中村干部普遍反映,从村级组织的实际运转状况来看,村级组织的工作重心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以及完成上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下达的行政性任务,而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发布、产销配套服务等,农村党群工作者却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力关心。
(二)管理机制不合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对村级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农村社会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要求也凸显出来,村级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问题、矛盾日趋复杂,主要表现为:基层组织设置行政化与服务社会化的矛盾、管理模式统一化与利益结构复杂化的矛盾、社会人员流动化与利益保障户籍化的矛盾。但现有的政府财税体制还未能体现出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农村公共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资主体实际上还是村集体。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加上管理费用的刚性增长,使村集体承担的经济负担超出了其承受能力,直接导致了村级经济困难,为民造福无财力、社区建设缺资金已成为普遍现象,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收支出现赤字(债务)的情况不断蔓延。
(三)村干部的“本领恐慌”。虽然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党群工作者无论在年龄结构和文化知识水平上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但是面对加快城镇化背景之下由于组织职能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合理造成的诸多问题,农村党群工作者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本领和能力的“恐慌”。“现在都不知道工作如何来开展。”“一进办公室就是等着解决问题的老百姓,拆迁的、建房的、要工作的,有些事情都不知道怎么来处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听到党群工作者说的最多的就是类似的话。
三、农村党群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状况分析
(一)农村党群工作者总体培训状况。农村党群工作者职能多,各类培训活动也多。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一个条线的工作每年都有培训。从分析中看出,目前对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培训有两个特点:一是“训出多门”。各类培训几乎涵盖了农村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培训的农村党群工作者机构多为该条线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定位不合理,农村基层组织更像是一个“小政府”, 职能无所不管、无所不包,既要承担繁重的上级部门指令性的管理职能;又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工作。二是系统性差、成效微。调查发现,各类培训中除了组织部门的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外,其余培训的时间都较短,多则3日,少则1日,培训对象多为分管工作的党群工作者。虽然培训项目涉及到农村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事务,对提升党群工作者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这样分散的组织模式显然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除党组织书记以外,农村党群工作者普遍缺乏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教育培训项目。
endprint
(二)村书记、主任培训状况。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是农村党群工作者群体中参加培训较多、较为系统的群体。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例,区级党校每年开设两期村党组织书记研修班,培训期为15天;村党组织选举之后,对新上岗的村党组织书记也进行大规模培训。从培训课程来看,除了常规的党的最新理论的教育外,党校还根据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特点开设“党组织书记角色定位及履职”、“村级资产管理”、“宏观经济形势”、“信访和维稳”等与当前农村工作中热点相关课程。村党组织书记反映,党校的系统培训对处理日常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思路。另外,民政系统对于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在系统性和课程设置上较为合理,村主任普遍反映该系统的培训很有时效性。
(三)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培训需求状况。及时了解学员需求是推进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对调查中所涉及的农村党群工作者培训需求意向作分析后发现农村党群工作者对于教育培训内容的实效性的要求最为强烈。目前,岗位实务和政策法规是农村党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多的知识技能。农村党群工作者处于基层工作的第一线,工作直接面对群众,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新方法和新知识去指导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在访谈和座谈中,有近七成的农村党群工作者都希望接受诸如维护农村稳定、加强社区管理等与自身工作岗位紧密联系的教育培训内容。从调查中还发现,作为侧重党务、经济工作的党组织书记和侧重政务工作的村委会主任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明显存在个性化的差异。此外,由于青浦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城镇化水平上的实际差异,也反映在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培训需求方面。因为青浦西部农村在经济发展上要落后于青浦东部农村,所以西部农村地区的党群工作者在对于发展村级经济方面培训内容的需求,明显要高于东部农村地区的党群工作者。
四、探索农村党群工作者提高职业能力素质及教育培训新模式
(一)完善农村党群工作者培训体系。调查发现,目前在党群工作者培训中存在着“训出多门”,系统性、成效不明显的现状。过多分散的、短期的实务类培训并不能有效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各职能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之间应加强合作,不断完善村干部培训体系。组织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可每年组织一到两次针对农村党群工作者的专题培训。专题培训可以分为几大板块,如党的最新理论、能力和实务培训、党性锻炼、问题探讨与经验交流等;有关职能部门可以在相应模块中开设与本系统工作有关的实务课程,使得农村党群工作者在党校、行政学院的系统培训中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培养。
(二)加强对农村党群工作者“带头人”的教育和培训。农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关键看“带头人”。党校、行政学院在原有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模式上,继续创新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式。如能力培训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农村党群工作者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知识和能力的迫切需求,可以采取现场体验式教学、“一线教学法”等模式,让农村党群工作者在现实场景中锻炼解决新情况、处理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能力。如案例教学,要加大调研力度,着重开发几个以“身边事”、“区内事”为典型的案例,以供课堂教学使用。党校、行政学院要加大同农村、社区基层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关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区管理热点问题,以农村党群工作者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求为培训内容。
(三)加强对青年农村党群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青年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培养关系到农村的未来。调查中发现,当前活跃于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群体,这些人直接从校园走向基层,往往工作上缺少实践经验,有的青年思想上缺少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认同,也有的思想不稳定、不安于农村基层。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单需要区、镇(街道)两级组织部门对于青年农村党群工作者的有效管理,还需要加强对青年农村党群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加强思想教育,使之树立理想信念;加强能力素质培养,使之增强为农村基层服务的才干。除此之外,在教育培训的方式上也要运用一些适合于青年农村党群工作者年龄特点的培训方式,使他们更易于接受所学内容。另外党校、行政学院在师资建设上也要着重培养一批与青年农村党群工作者年龄相仿的青年理论工作者,运用青年理论工作者善于同年轻人交流的特点,提高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四)对于农村基层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青浦东部地区和青浦西部地区的农村党群工作者在培训需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党校、行政学院可针对农村党群工作者的需求特点,开设一些专题班次。如开设征地、就业、动拆迁政策法规专题班,这类班次的培训可以专门针对在征地、就业、动拆迁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地区的农村党群工作者;又如村级资产管理专题班,这类班次的培训可以专门针对在村级资产管理上矛盾比较突出地区的农村党群工作者。总之,可以针对不同学员需求开设一些短期的专题培训班,从而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姚东
8.教师素质提升培训总结 篇八
2012年10月9日在教育局和学校的安排下,我到凯里学院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触很深。在知识飞速增长,科技急速进步的时代,要使教育上一个台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极其重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全体教师提升学科教学理念,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新动态与新成果,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现就把我在培训中的感悟总结如下:
一.《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
师德培训重点是让教师能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内涵、外延、特征,掌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等。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在梁焰教授娓娓动听的讲解下,我体会到了师德的重要性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仅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要有一个水库。
二.《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和《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培训
教学设计和评价是教师对课程教学实施的总体构思、设计、反思与完善,是教师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基础。这两门培训课程就是要帮助广大教师解决经常遇到和思考的问题。诸如:新课程怎样教?怎样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是新课堂?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等等。
培训中,我十分投入地听取老师的讲解,认真记笔记和积极的参与讨论,从中受益匪浅。
三.如何创设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第一年 打好基础 受益三年
第二年 端正态度改进方法,让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主动出击、掌握学习规律、寻求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课后全面复习。
三、布置好作业,认真安排好大小测试。
第三年 中考备考
一、抓基础
词汇方面 语法方面句型方面
二.提高动手能力 强化分类练习书面表达训练
四.英语课堂的几个特点
1、极具激情,情绪饱满的老师是带动学生兴致高昂,主动投入学习最基本的要求。
2、有效的互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是为一堂课增添活力与趣味的催化剂。
3、老师和学生处于相互尊重的平等地位,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的必要条件。
总之,七年级是基础,八年级是关键。在打好七年级基础以后,注意过好八年级掉队的危险关,九年级才能进一步提高。
这次的素质提升工程由于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在素质提升培训中感到获益匪浅,对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实实在在的。当然,教师素质的提升,决非一次工程就一劳永逸,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而这次提升工程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开始,学校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对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培训,让我们教师生命之树常青。
9.职业素质总结 篇九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作用。根据学院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部署,我系确定了装工081等5个班级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试点班级,通过三个学期模块的训练,学生在德育、专业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现就以下几方面作简要总结。
一、思想素质的培养和习惯养成
主要通过新生入学军训法制教育、文明守纪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信心教育等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学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学动机。通过成功校友进校园、专家讲座、企业代表座谈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提高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专业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不断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岗位、新的环境。要加强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要他们摒弃以往“从一而终”的老观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注意从理论向实践的倾斜,通过技能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以“够用”为度,同时还适当拓宽专业应用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
三、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
主要是指学生的社交礼仪、语言表达、协调沟通、组织管理等。我们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学生一起共同缔造具有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开展、组织社会实践,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进入到工地、到现场,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也使学生认识了生产的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目的的组织专题社会调查,使学生接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生存意识,树立危机感,从而增加了学习动力。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到社会大舞台中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社会环境的关系。
10.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总结 篇十
培训总结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新课程师资培训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结合本校实际,加快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以提升学校教师的素质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确保专题培训的有序进行。
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把这次培训当作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大好契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在校务会议上专题讨论新课程培训工作,校长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求,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培训事宜。制定了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培训期间,校长带头参加,每次亲临培训课堂,指导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对教师的学习情况更为关注,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还建立了出勤考核制度,把过程考核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一环,确保本培训保质保量定时定量地完成。
二、内容充实,措施到位,保证了专题培训的扎实进行。
1、机制健全,全面落实
按照上级部门提出的“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培训目标,同时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贴近教师实际的培训内容,做到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与教师工作实际与学生发展的“三个结合”。通过上课、说课、评课、小组交流等形式,保证教师参与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切实提高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能力,并把培训成绩载入教师业务档 1
案,作为晋升、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培训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考核直接挂钩,有了教师参与的制度保障。
2、措施到位,认真落实
每个学科组根据学校的培训方案制定了各学科培训计划,并有详尽的培训计划,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个性与特点的“自主研修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计划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一个专业档案袋,每学期一本学习笔记本,每学期培训后进课堂实践操作考核,不走形式,不搞虚假,一个一个脚步,认认真真走过程,踏踏实实做培训,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并适当作笔记,写案例反思,写教学论文。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也更加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感,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参训,不断反思、感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形式灵活,扎实有效,全面落实专题培训
1、本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报告,邀请名师来校上示范课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我们加强对培训的日常管理,一方面考核培训过程,我们十分注重对教研活动的培训效果进行过程管理,分为:课前设计交流,上(听)课、评课和反思等项目。要求前设计时必须上交一份教学设计、交流时必须参与对教案的修改,认真参加教研组的听课活动,并作适当的点评,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另
一方面进行教学展示活动,我们组织了教研组课题研究优质课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
3、开展学科组培训
我们以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培训,在教研活动的前设计——研讨—上课——再设计——再上课——反思等“六环节”中加以落实的教研模式。
环节一:前设计。根据上课内容,教研组成员独立备课,并上交各自的教学设计。
环节二:研讨。教研组成员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研究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方案,教师教学的策略和学生学习的方法等,并形成最佳方案,提供给执教的教师。
环节三:上课。一名教师上研究课,其他成员听课,听课者必须边听边记下点评,至少三处以上进行点评。
环节四:再设计。组员对上课情况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上交评课稿。研讨后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提供给第二次上课的教师。
环节五:再上课。一名教师与研究课其他成员听课,课后执教教师上交新的教学设计,组员上交课堂教学评分表。
环节六:反思。上课教师撰写并上交教学案例反思。
培训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得到了全体参训人员的大力支持,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整个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使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新课程课堂教学进一步得到优化,充分体现了专题培训的效果。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总结
铁
王
学
区
中
心
小
学
11.素质拓展培训学习总结 篇十一
一开始只是觉得通过这次活动训练增加同事之间的了解,让台里的和谐氛围更上一层楼。但是结束活动之后,却发现实实在在的想到了许多东西。
我从三个方面整体上谈谈我的感悟:
首先,就活动本身而言。信任背摔,信任自然无可厚非的成为这个活动的灵魂元素。我考虑的是在它之外,还看到了细节的重要性。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完成信任背摔,规则要滥熟于心,这样才能漂亮的完成任务而不会造成伤害。在组成人床时,除了做好自己的保护措施之外,就是要求自己按照规则来,心里想着一定要稳稳当当的接住。在轮到自己仰摔时,心里是平静的,我相信他们也是我当时的想法,没有害怕,甚至还有些喜悦。团队的合作,讲的是共赢。台里的集体就是一个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初期团队的合作就是许多人凝聚到一起,力往一处使用,产生合力。而磨合成型的成熟团队是许多人成为一个人,团队就是我,我就是团队,这是信任的最大化,也是规则执行效率的最大化。
印象最深的就是孤岛求生。就像教练说的,这次任务的成功幸运的成分实在太大。撇开映射到实际生活中企业的各种组织关系,单就活动本身就值得仔细回味。珍珠岛上的人坐拥丰富的资源,至少在资源调配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没有在我们这次活动中显示出来,实在可惜。可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次活动的反思才会深刻持久。占有资源不一定就能成事,志得意满最有可能阴沟里翻船。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膨胀的社会,坐拥丰富的信息资源,尤其要有极强的甄别能力,获取信息是一种能力,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是进一步的要求。人的潜能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的,固步自封就容易成井底之蛙。团队之中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各自为营,团队不过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合力,每个人功夫下的越深,团队分崩离析的就越快。团队的和谐不是相安无事,而是每个个体发力的融合,奔着一个共同的远大目标前进,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障碍就排除障碍。资源占有者就是一个领导者,对资源的安排要做好统筹兼顾,宏观指导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到团队中的具体执行者利益诉求,这样执行就会势如破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想法:这次活动中珍珠岛上的人没有活动但还是完成了任务,虽然有偶然的因素,但可以由此及彼的推理。企业中,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能力的中层,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扭转乾坤。加强对这群人的职业素质培养,显得很有必要。作为这个团队中的执行者,无论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时都要服从,有意见事后再商议,确定好目标,做足细节功夫,众志成城。团队中普通人的角色或许无关紧要,但是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符合团队精神,就值得尊重并加以利用。信任再加上恰当的引导,更多的创意就会落地生花。
穿越生死线,我有两点启发:一是指挥要实事求是,科学安排,做到每个网孔有恰当的人去穿越,磨刀不误砍柴工。反映到工作中来就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最合理。二是每个人都想避重就轻,拣容易得来。但考虑到集体利益,个人诉求就暂时退居其次。指挥者在作出选择之前,对团队中的个人心里也应该有恰当的引导,这样集体才会和谐融洽。
其次,对台里的这次安排我是从心里感到高兴。山上人本来就少,平时上班工作中虽然有交集却很少有交流,来到台里十多个月,接触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工作中就容易造成被动。通过活动,既得到了拓展,有增强了交流,促进了台里的气氛,提升了每个参与者的思想意识,一举多得。这样的机会我个人是很希望能再有的。
第三,我相信这次活动也间接做到了对单位的宣传,扩大地面的影响力。宣传力度可大可小,宣传方式丰富多样,一传十,十传百,星星之火也可燎原。通过活动这个载体,更好的宣传台里的精神面貌、个人素质,相信会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支持。
12.素质拓展培训体会与总结 篇十二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大型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的户外拓展活动。以前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拓展”究竟是何内容,昨天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可在这短暂的一天里,我却收获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欢呼,一起讨论,一起感悟„„一天的融洽,使我们亲如兄弟姐妹!
上午八点钟,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素质拓展训练就正式拉开帷幕了,开始了我们一天的激情时刻,首先训练员做完精彩的介绍,并让我们给自己起了代号,完善了相应的信息。接着,训导员开始带着我们做各种各样的素质拓展训练。站军姿、齐步走、队形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虽然我们在开学之初就接受了严格的军训,动作做的很到位,但是我们没有骄傲,还是认真地训练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同样得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不能骄傲,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的骄傲就会迅速变成自卑,使我们的心理崩溃,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在素质拓展中,我们大多都是以小组进行的,在小组里边,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都是为了一个集体而在努力,在每个小组制定队名、队呼、队歌时,我们每个成员都在积极的出谋划策、都在为完成一致的目标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最好的方案,才能更加完美的展示自己的团队。
在随后的小游戏中,比如大家紧紧地围成一个大圆圈并坐下时,乃至围着圆圈走动,看似很难做到,但当我们紧紧地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时,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不管什么艰难,我们都无所畏惧;当我们被蒙着眼睛时,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就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个团队做事前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方案,还需要一个领导,由他一个人来发号施令,而不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乱说一气,另外大家还要有集体意识,互相信任、团结协作,面对困难我们必须全面联系地看待问题,沉着冷静地分析
问题,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个人的成功永远基于团队的成功,当团队取得荣誉的时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团队精神的伟大,一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团结一致,团结就是力量!
一天的培训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很累,但是受益匪浅。“军井未掘,将不言渴;军灶未开,将不言饿;雨不披蓑,雪不穿裘;将士冷暖,永记我心”犹如耳边响起,作为学生干部,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更是激励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进步;感恩教育,使我们深刻地理解了感恩的重要性,就如同给我们输入极大的动力让我们好好学习与工作,用成绩来回报身边每一个安心爱护我们的人。
以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去逐步完善自我,我愿意和老师、同学一起努力,完善我们学生会这个大集体,去开拓我们更广阔的天地,将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得更好!
科技实践部李豪
13.全员素质培训总结 篇十三
根据公司《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方案》的相关要求,为期20天的员工综合素质培训已顺利结束。回顾此次培训以及员工培训中的表现,使我们更加坚信,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公司发展的最大后劲,是员工最大福利。通过这一次半军事化的全面培训,公司的员工的纪律性、执行力、责任心得到了加强,专业技能有了大幅度提高。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全员培训取得成功的保证
本次全员培训作为公司20xx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培训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升和公司长远发展。公司领导对本次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了各部门负责人会议,指导制定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并且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下设教学执行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军事训练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整个培训过程各环节均有有相应的流程及操作规范。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保证了整个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共有91名员工参加了全员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为了丰富培训内容,公司邀请了泰安中心支公司的刘总和交通技术学院保险学老师前来授课。同时,根公司培训方案要求,各部门认真准备了11篇教案,全部制作了培训课件。整个培训工作采取了军事训练、集中授课及观看励志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军事训练时间为32个课时,授课32课时,视频16课时,共计80课时。在培训过程中,每位都员工积极响应,培训热情很高,整个培训过程除一人因意外扭伤脚需治疗退出外,其余学员无一人请假,全部通过了培训考核。
(二)培训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形式多样
这次培训围绕员工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组织,军事训练课目结合学员的身体条件进行,主要组织队列训练及内务整理,重在提高员工的纪律性及执行力;公司各部门授课重在提高员工作技能,结合工作中发生的.各种实际情况,采取现场模拟,分析案例,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外聘教师授课及观看视频主要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重点,重点突出员工礼仪和员工精神、感恩等方面的培训。整个培训工作内容丰富,劳逸结合,既锻炼了员工的意志,又提高了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培训小组每天根据当天的考核成绩制作评比板报,全部课目量化管理,及时通报各个班组的成绩,收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严格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八天的培训过程中,公司培训领导小组严格对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每天实行三次点名,课堂勇于发言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学员都进行记录,所有专业课程培训结束后,培训小组都要组织进行测试。在对专业课程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教学小组还同军事训练小组沟通,对每天的军事训练进行评比,选出每天的军训优胜班组,对内务整理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评比结果进行通报,通过各项活评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员工的集体意识,培养了员工的团队的精神。
二、培训心得
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培训了员工,对于培训执行小组来说,也是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不仅积累了组织培训的经验,更从培训中感悟到许多,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每位员工都追求上进,都想更优秀
这次参加培训的人员,年龄有大有小,最大的57岁,最小的只有20岁;工作年限有长有短,有公司筹建期间就来到公司的老员工,也有刚刚报到的新员工;但是在培训中,每位员工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刻苦训练,认真学习,都想自已的技能有所提高,都想成为优秀。在分享培训心得的时候,每位学员都谈到了自已的感动点,谈到了自已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生活、工作的认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成为学员的共识。
(二)工作不到位,源于管理不到位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感受到,员工工作不到位,是因为我们的管理不到位。这一点,通过军事训练表现的更为明显,刚开始,学员的动作不规范,内务也不符合要求,但在严格要求和考核下,所有学员很快就能做到了训练动作标准、内务规范标准,这充分说明,员工作的工作质量,取决于我们要求和标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要求不到。
(三)团队协作是干好任何工作的保障
在队列训练中,如果有一个人动作差错,就会影响整个班组的成绩。单个人动作再规范,如果不能和大家统一,也提高不了班组整体成绩,只有每个人在做好动作的同时,兼顾其他同志,相互照顾,才能做到整齐划一,才能保证班组胜出。由此联想到工作,团队协作更是做好工作的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这次培训工作,虽说取得了一点成效,但离公司期望达到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内部各部门授课的技巧普便不足,课程不生动,未形成与学员良好互动。
2、专业课程培训针对性不强,内容形式还有待充实,课件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职业素质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职业素质教育总结10-06
职业素质要求06-22
职业素质及其构成09-01
经理人职业素质提升06-13
职业素质和核心能力06-27
职业经理人必备素质06-27
员工职业化素质较差08-25
就业前职业素质培养与提升计划07-10
职业经理人必备7种工作素质06-22
浅谈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