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2024-07-07

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精选18篇)

1.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一

寒假,多么漫长的2个月,如果在家埋头苦干或者无所事事,那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样,如果好好利用这个寒假的话,也会过的很充实。有的人选择了去做志愿者,有的人调查起了家乡,而我,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了做兼职。

虽然是事先联系好的兼职,但还是少不了面试的。很快我便收到了公司的面试通知,因为是一家刚注册的公司并不完善,我们都不知道面试官是谁,虽然在学校这两年里也被面试过很多次,但那都是学长学姐,而这次是不同的,这让我很是不安,带着紧张的心理,走进面试室,我甚至想退缩,就这样我的第一次面试以紧张告终。

当天下午三点,我收到公司通知,去领了工作服,熟悉了公司基本环境。由于刚去公司,对那里的一切都很陌生,领班对我们很热情,态度和蔼,这更使鼓起了我适应环境,战胜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力量,领导的耐心教导,同事的热情帮助无不在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尤其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想及早进入社会的心情是我适应了公司,习惯生活,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

根据工作的需要,初次将我分到大厅,当时心无杂念,尽头十足,公司采取一带一的方式从慢慢的认识大厅的台号,备餐间的位置,到锻炼托盘的托法,直至最后的开档,收档,菜名我们一点点,一滴滴,一天天的反复记忆,到了最后就是整个备餐的基本管理,运作流程我也都了解了。之后,我进行了服务学习,一连几天的服务操作技能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摆台铺台布到餐中服务规范,老员工毫不保留的告诉了我们,每天的学习都是满满的,尽管很辛苦,但很充实很满足很高兴,笔记一页又一页,看了很有成就感,由衷的感到是那么的自豪。

开档,为客人倒茶,在客人就餐期间帮他们撤掉用过的空碟子,尽量满足客人的需求,到吧台拿酒水,收拾桌子,摆位,清理垃圾,抹银器和水杯,叠餐巾等等。工作简单而繁琐,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内容。好高骛远是我们现代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吧,都想着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很多年的书,受过高等教育的,怎么能混的比一般人还差呢。这是,我进入这公司,领班给我上的第一堂思想课。

由于该环境的地理位置好,而且服务、管理、卫生等方面都比较好,所以,生意特别火爆,常常使我们这些新手手忙脚乱的,从而服务效率大大降低,让顾客很不满意。记得有一次,由于很忙,我把一个顾客的菜单搞错了,弄的他等了很久,最后投诉到我们经理那里去了,结果挨骂的当然是我咯。

一个老员工特别向我强调:在工作中一定要专心,既要对客人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特别是在上菜的时候,一定要和客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出现意外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跟我讲了许多以晚发生的事故,其中的种种原因都是没有和客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希望我在工作中要特别小心不要在发生事故,要不然可就白干了。我那时候在想,这可相当危险啊,白干了不说,还很容易得罪人啊,以后得多加注意才行!

因为公司有相关规定,那就是在工作中如果是由员工自己造成的意外赔偿事故,员工要承担赔偿责任。他说他不希望我辛辛苦苦的工作最后却由于一个不小心而拿不到工资,而是开开心心的来工作,高高兴兴的回学校读书。对于这些话,是我记得最深的一个,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是小心翼翼的。而且,我还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绝对不能犯一些低级错误,要不然真的白干了,我可划不来啊。

除了这些,我的经理也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询问我学习是否顺利,工作是否开心,和同事的关系处理的好不好,还破例给我预支工资,她对我这次实践活动给予高度的肯定,赞扬我是难得的好学生,同时也对我第一次来到他们公司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的一言一词都流露出了和蔼可亲,也不乏有严肃,我从心里由衷的佩服并确立了用工作成绩来报答他对我的关心。

由于工作长时间走来走去,我的脚总是酸痛,晚上一直抽筋,但为了工作,为了自己能够成长,我只得忍痛坚持了下来。就这样,我坚持了一个多星期,总算是把前一周所学的真正掌握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更有的受了,我们公司规模不算比较大的,但生意好的时候,人手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有部分老员工偷懒,全把工作安排给我们新员工。所以,我的工作量远远超过简单的一个服务员的工作,常常是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

做这些简单的事,我倒是能接受,也不算很难,但令人头痛的是,有的顾客很喜欢刁难人,有时候我会不给予理会。我知道这样不好,这样做也很不对,但实在很难忍受别人的讥讽。最近一个星期,我不知道和顾客争执了多少次,我自己也在慢慢改,我想,不管这个月多么的艰难,我必须得忍受过来,不管怎么样,我必须得坚持下去。并且,我也会学到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人,才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才会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才会学会如何认清自己。一些人情世故,我想,我也该慢慢领会了。这样接触社会,我会受很多伤,但我不怕,受越多的伤,我的胆量却会越来越大,这更能磨练我的意志,我想,我的潜力还是有待激发的。

通过这次实践,我知道,任何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都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好,别看服务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以前,我看着那些服务生就是走来走去,看起来很简单嘛,但你真的做起来的时候,你不懂技巧的话,那可真是一种煎熬啊,开始工作时我感觉很累,而且很不适应,几度想就这样放弃得了,但最后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宝贵的实践经历胜过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任何理论,虽然这样的实践很平常,但却能使我们感受到走出象牙塔后危机四伏的压力,有了这样宝贵的经验后,会给我们以后提供很多有利的帮助的。以后,当我们真正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比校内的学生多了一份淡定和冷静。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多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人生格言,对我也会是很有帮助的。社会实践虽然骨感,但给我的社会却不是那么一点点。你多实践,你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精彩,你多实践,你的人生也会越来越精彩。

服务员是直接对客人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为了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就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我们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但是我边工作的时候就边思考一些问题,也顺利的将所思考的运用到实践之中,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服务中,我们也应该遵守必要的礼貌礼节和仪容仪表,我们要时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且热情和蔼地面对顾客们,我想,不仅仅是面对顾客,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对每个人都要充满热情。在这一点上,我丝毫没有马虎,它让我在面对顾客需求等其它服务时,能够迅速而准确的完成,而且在动作、表情等细节上也做到了精益求精,给领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让顾客十分满意。

由于我们饭店的假期工比较多,因为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无限回味。社会实践是一种动力,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们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的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我们需要虚心的向前辈向同行请教,不断的充实自己壮大自己。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真的让我收获很多,特别是让我看清了自己这样的大学生在成人的世界里是什么样的,我们真的做好准备踏入这个社会了吗?自以为满腔热血,满腹经纶,就能干出一番伟绩的我们,应该收起那副为我独尊的架子,宏图之志,我们应该有,但我们更应该看清自己的实力,认清社会的现实,有的放矢,不然我们会摔的很重很痛,痛到我们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

这次实践,虽然没能和我的专业直接接洽,但是通过这次实践我学会了做好管理最基础的东西,这些是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管理是要和许多不同的人沟通的,他们或许是高阶层的,也可能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这次实践锻炼了我怎样与不同身份的人沟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实现双赢,我想在酒店里,只要你用心学好技能,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实现你理想的机会,也同样值得为自己喝彩。

2.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二

在分析就业现象时, 美国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创造性地提出了“弱关系”和“强关系”的概念。所谓弱关系, 是指和联系不频繁的人的关系,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强关系。实证研究表明, 在西方国家, 求职者更多地通过弱关系来实现工作匹配, 即弱关系的力量更强。而在我国,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强关系的力量更为强大, 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深刻影响就业质量。

大学生求职中的强关系, 说到底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熟人网络。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农村本科生所依靠的熟人网络在社会资源配置格局中处于有心无力的被支配地位, 通过强关系帮助农村本科生就业的能力十分薄弱。缺乏社会支持的农村本科生, 得不到有力的强关系庇护和关照, 往往只能自力更生。

更为关键的是, 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 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本科生的就业困难。不论是户籍上的限本地户口、本地生源优先, 还是“学历泡沫”导致的就业门槛虚高、本科生遭受学历“门槛”, 那些或明或暗的制度“壁垒”和人为的“藩篱”, 建构了一道又一道的隔离带, 让农村本科生“望工作兴叹”。

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社会, 理应给农村本科生提供更多社会流动的机会和渠道。一方面, 在就业工作中, 要对农村本科生进行“弱势补偿”, 给予一定的倾斜和照顾性政策;另一方面, 要不断减少就业歧视, 为农村本科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只有将制度护佑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 “农村本科生就业最困难”的无奈和艰辛才能得到改变。

3.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创业;小岗村;创业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4.018

Research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Loc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untryside, an Example of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 Xiaogang Village, Fengyang

YANG Shi-yong,HU Wen-ji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Hefei,Anhui 2331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nd the example of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entrepreneurship in Xiaogang village, the significance of entrepreneurship of local college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some problems to attend and ensuring mechanism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in rural;Xiaogang village;entrepreneurship

2006年5月,安徽科技学院3位大学生落户凤阳小岗村创业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再一次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笔者从3位大学生小岗创业伊始至今,一直跟踪调查,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1地方高校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从教育的层面看,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就业为取向、学科专业教学为中心,注意培养“对口型”、“适应型”的各类人才。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和经济形势的波动,社会难以直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涉农高校应该抓住契机,坚持面向“三农”、面向中等职教、面向基层,培养“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人才。

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相互贯通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在凤阳小岗村创业的王中华等3位大学生来自安徽科技学院,该校是一所办学特色显著的地方涉农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其在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都突显了地方涉农高校在创新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1.2有利于促进新型农民的培育

从社会的层面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创业能力是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开辟农村劳动就业新渠道、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新型农民内涵丰富,农业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中指出“新型农民的标准是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培育新型农民任务相当艰巨。如果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不再以户籍为限,而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来划分,那么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了解农村并且愿意扎根农村发展的外生力量,就会融入农民群体中,加快农民群体结构优化,成为新型农民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带动农民致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在农民群体内部,有着一个特殊的农村精英群体,即农村能人。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与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他们通过自身素养带动当地农民和吸引农村能人合作创业或自愿联合参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中,盘活了人才资源。2006年5月,安徽科技学院的王中华、苗娟和周盘龙3位大学生主动落户凤阳县小岗村扎根创业,成为小岗村的新型农民。实践也证明了这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形成了一个共赢的发展局面。

1.3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从经济层面上看,大学生农村创业虽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产生决定的影响效果,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动作用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一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大学生农村创业发展企业化的种、养、加农业项目,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原先的“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产业结构单一。2006年,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初步成功,激发了小岗人致富的热情,也激发了外地投资商投资的热情,发展了现代养猪业和葡萄、双孢蘑菇种植业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及农家乐旅游业,建立了产业间关联程度高及效应显著的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促进产业组织化的转型。为适应农业产业链拉长的发展趋势,促进农业生产、加工、储存、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高效运作,需要组建和发展专业性产业组织。2006年凤阳小岗村成立了大学生王中华任理事长的小岗村食用菌协会、葡萄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技术、信息、市场等共享,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服务水平,推进产业化经济的发展。

1.4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从基层自治层面看,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靠基层干部。目前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最缺的就是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新生力量。王中华等三位创业大学生以其行动与业绩很快地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创业的大学生被选举为或聘为村官,对于改善村级自治组织结构,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在凤阳小岗村创业实践,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技术和信息,而且用自己的创业实际行动向农民证实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性。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也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了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和组织活力。

2大学生农村创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尽管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强烈,农村创业成本相对较低,起点也低一些,各地政府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非常支持,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对农村创业理解还存在偏差,实践中创业资源获取能力、市场运作等创业的核心能力还不强,这些问题在小岗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都已显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在农村创业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注意创业模式的选择,强调资源的最佳整合

创业模式是指创业者在特定区域、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在创业动机、创业方式、产业进入、资金筹集、组织形式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典型性的创业行为,是对各种创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对于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一个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即有能力操作而且能够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上海、辽宁模式的政府主导型,浙江模式的市场拉动型,广东模式的混合型3大类。大学生在凤阳创业,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初具自身特色的小岗村大学生创业模式。地方政府和高校合力打造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为全国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一个样本,即地方政府支持,如提供贴息贷款、土地承租优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安徽科技学院等地方高校将其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从业人员培训等,大学生带动当地农民进行现代农业实体创业。在此影响下,从2006年12月起在凤阳农村先后有吴炜等3位大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自筹资金,租用凤阳大石岗弃用厂房,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天津大成蚌埠分公司进行自主创业。时全等4位凤阳大王府村村官们结合地方政府推行的“一村一品”工程组团合作,积极探索特色产业,种植高品质蔬菜,自主创业,带动村民致富。

2.2尽量降低风险度,强调风险意识

一是要注重行业选择。大学生农村创业由于受到自己的偏好、专业背景、所在区位、消费群体特征等诸多条件的影响,而不尽相同。由于受资金、技术、知识、信息、经济、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农村创业肯定要选择那些有市场需求,又与自己专业比较接近的行业,投入相对少而见效快的行业,这样便于驾驭,以便将来做大做强二次创业,这体现出了大学生农村创业初级阶段的特点。

随着大学生创业经验的丰富,资金积累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等,他们的产业链也会延伸得更长,创业选择的行业水平也会更高,会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向综合产业发展转变。

二是注重创业途径的选择。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途径可以选择科技服务、经营管理、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途径。但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农村创业大多数会立足于本地农业资源,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以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为创业的前提和目标,以名、特、优、新产品开发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致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这是大学生在考虑风险和收益后的理性选择。

三是团队合作成员的选择。在创业风险控制方面,如,为了主动掌握农产品的营销网络,建立健全合法的条约来保障后续资金的稳定,市场营销和法律专业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应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2.3注重相关利益者的选择,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农户到市场的整个价值链中,利益相关者很多,如农户、龙头企业、中介或行业组织、政府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及高校等,他们都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提供需求,获取利益。因此,大学生农村创业过程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协调好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2.4注重融资方式的选择,强调资金的来源

任何投资者都要在成本、收益和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由于创业的风险较大,商业银行一般不愿贷款给初出茅庐又无担保的大学生。大学生创业融资,必须另辟蹊径,如:

第一种方式是争取获得政策性贷款。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如2007年凤阳县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给予政府贴息贷款和财政无偿补贴等资金扶持政策。政策性贷款一般是政府贴息的,贷款成本很低。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条件,为创业获得更多的启动资金。

第二种方式是争取获得亲友的借款。这是一种含有情感因素的特殊融资方式,包括向父母、亲戚、同学、朋友等借款。由于亲情或友情因素的存在,可以在无信用记录而又不需要抵押的情况下获得借款。这是目前大学生农村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第三种方式是争取获得风险投资。创业大学生应尽力引入风险投资,以获得企业项目启动发展所必要的资金。这需要大学生应作充分的准备,制作出完善、可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商业计划书,这样才可能获得风险投资。

3建立健全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农村创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当今要使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并使之形成理论,实践于社会,奉献于时代 ,就必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农村创业保障机制。

3.1大学生农村创业必须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协调

在宏观方面,政府应该明确自身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以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的双重优势,努力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1)做好大学生农村创业政策、法规等制定、执行和完善。政府要将大学生农村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抓好大学生农村创业培植规划。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土地资源分配、农村人才引入、社会保障、身分界定和组织管理等问题,需要政府出台创业培植扶持政策和法规,同时也要建立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

(2)积极探索新的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建立大学生创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是发挥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农村信用社是联系农村的金融纽带,建立大学生创业融资体系应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对合乎要求的大学生创业者应从贷款额度、还款时间上放宽限制,并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二是改革现行的贷款制度。全面推广小额贷款,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7月,凤阳农村信用联社在这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其结合本地实际,为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推出“引智创业贷款”项目,设立专项贷款资金帮助大学生创业;三是可以探索性地引入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为产业发展前景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风险投资。

(3)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培植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与大学生农村创业培植相关的服务体系的建设,在融资、信用担保、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多为大学生创业开绿灯,搭建一个更加优越的服务平台。

(4)大力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客观地说是带动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经营及自治管理,起到“示范”作用和鲶鱼效应。从目前农村现状来看,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对科技和知识也充满了渴望,希望在如何致富上接受大学生们的创业示范,愿意接受大学生们在科技推广应用上的主导地位,但是决定这种示范作用和鲶鱼效应效果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因此要以青壮年农民、农民进城务工和返乡农民为重点,加强农民创业激情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培训和创业项目的孵化,以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切实推进创业型新农村建设,实现强村富民的宏伟目标。

在微观方面,政府要优化配置农村生产力要素。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既涉及到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者生产能力,又涉及到流通领域等,这些方面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必须统筹安排,配套进行。

(1)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政府要根据区域上不同的经济资源、自然条件选择区域的优势产业,实行生产区域化,并将配置在其他各业上的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等全部或部分地转移出来,集中投向本区域的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这些便于政府对生产区域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调控,集中力量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质量。在实践中,凤阳小岗村就是根据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要求,选定节地型、易操作、风险小、适合农村发展的现代农业项目吸引大学生来创业。

(2)加快土地流转等配套政策的改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形式;在家庭承包经营不变的基础上,寻求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之间进行的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提高土地产出率,以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创业的高收益。

3.2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创业的环境还有待完善。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创业者对创业环境评价不高。尽管国家大力宣传了创新创业的理念,但实际上对创业教育的引导力度不够,目前在社会上还没有完全形成鼓励、支持和关怀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大环境,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还不能完全得到社会认可。

3.3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大学生农村创业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不仅可以提供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场所,更多的是可以从资金和产业等方面支持大学生农村创业。

3.4非政府组织市场中介和行业协会的帮助

由于大学生农村创业具有诸多弱势,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他们对市场中介服务和行业协会组织具有强烈的“信赖性”,迫切需要包括创业项目评估、财务、法律咨询与管理咨询等高质量的专业帮助,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性预测能力。

3.5高校应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实,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

在校创业教育方面,大学阶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也是创新创业型人才从培养到应用的转折点,因此地方高校要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的先进模式,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这可以通过4个层面来实现:一是基础层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二是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区域社会的联系,强化实践教学;三是提高层面,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尝试;四是保障层面,结合大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构建导师制、项目制、基金制、基地制等4项保障机制。如,积极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导师选拔和管理,改善创业队伍素质结构,形成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战经验的综合性队伍等。

对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高校要搭建大学生创业扶助平台:一是建立专业的创业导师队伍,为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继续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提供创业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等,全力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和困难。二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如相关政策、校友创业情况、市场行情等综合信息服务等。

两年来,安徽科技学院通过派驻专家进行技术和经营管理指导,还规划在小岗村投资建设占地20 hm2的生态农业园,以此进一步带动小岗大学生创业项目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

4结 语

大学生创业,尤其在农村创业,当然具有与其他群体,如最广大最朴实、最活跃的农民群体;最具实力的、主动创业的知识分子群体;被动弱势的城市失业群体,有着不同的独特个性和生存发展方式,使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学习性和成长性等特点。大学生农村创业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有自己特定的任务,是为进入社会、承担社会职责做好全面准备的过程。时代赋予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了解社会,成长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69-70.

[2] 翁贞林,许祥云,李剑富,等.新型农民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38.

[3] 赵西华,周曙东.农民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海学刊,2006(1):221.

[4] 高晓杰,曹胜利.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2-93.

[5] 蒋乐琪.大学生在新农村创业的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1(15):326.

[6] 谢爱军.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4.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四

2010级经管系10级信管班 20101111134 李文娅

这次共花了20天的时间在云南省禄丰县仁兴镇白沙村进行了暑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深层接触农民,了解农村生活。对国家的三农政策有更深入地了解。通过15天的时间,对于白沙村村民的收入及消费状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白沙村老年人的生活情况,白沙村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认识。

这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白沙村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从而对国家的惠民政策有了很大程度的认识。二是通过亲自到田间劳作,对农民生活的辛苦有了深刻的体会,提醒自己要珍惜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以后要杜绝浪费粮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深入调查了解到农村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方面坚决贯彻执行了国家的政策要求。全村共1000多户人家,户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社,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实问题。全村60岁以上老人112名全部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金,将国家对待老人的优惠政策都切实实行了。这些方面均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的重视。同时,国家也在加大力度帮助农村致富。白沙村今年大多的人家都种植烟草或野人参等草药,保障农民除了靠种地挣钱,也能够通过科学种植烟草或野人参等草药,赚的一定收入。同时8月1日上午,禄丰

县白沙村党支部在村委办公楼召开了“我为白沙发展献一策”研讨会。村两委成员、小组长、老村干、老党员及致富能手58人参加会议。会上,参会人员对白沙村今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深入思考,献计献策。有的党员提出在村委会附近建立大型广告宣传牌,建立村产品目录;有的致富能手提出要想富先修路,必须打通村组循环路;有的提出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油茶基地;有的提出建立木材和楠竹加工厂,把现有大量的原料制成产品推向市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为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纷纷献出自己的锦囊妙计,共收集到意见和建议24条,为全村今后发展方向指出了一条条阳光大道。

老党员激动地说:“这样的研讨会要多召开,村两委干部要聆听党员群众的心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怎样发展?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才能把白沙村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些切切实实的数据和现状,都体现了农村生活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农民生活也有了保障。但是作为贫困县的一个乡村与其他市级的村镇相比,白沙村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还需要国家进行大力的扶持。同时农民现在生活的好坏也主要决定于本年庄稼的收成,没有好的年景,村民还是无法过的生活无忧。这就是此次实践活动所发现农民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活动中除了对农民进行单一的询问外,也深入了田间,亲自

参与农民们的劳作。到地里和村民一起除草挖地,从这个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寒风吹吹,雨水飘飘,也不得不到地里干活。虽然只劳动了一天,我还是累的满头大汗,路都不想走。农民们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生活,他们真是太辛苦了。深切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

调查中很感谢村民的积极配合,没有遇到阻碍,体现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自己通过和农民的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这次活动,还认识到自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方面有待提高。

辛辛苦苦了一年,当别人都在家享受的时候,我们那有些农民伯伯还的外出劳作,当别人都建起了新的砖房或住进了城里,我们那有的人还在田里忙活着,就想多挣写钱让我们这些做孩子的能上学,希望他们将来有出息,上个好学校,为国家和民族做奉献。

实践人:李文娅

5.2022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参考 篇五

在急诊科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工作积极,热爱学习,掌握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吸痰,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心电监护等技术操作流程。

在手术室实习期间,从穿衣到戴手术套,每一步都严格要求自己,已达到真正的无菌技术,手术室分为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负责术前准备给医生传递护士,术后清洗器械并打包,巡回护士负责接送病人,手术台下的物品传递大家分工合作,我学会了为病人大留置针,学会了缝合,也看到了麻醉师怎么麻醉病人,我学会了许多的注意事项,在手术室自己收获了许多,增长了许多知识,也增加了我的实践经验。

6.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六

亲爱的同学们: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寒假“加油!红领巾!”德育实践活动。

一、健康味

俗话说“冬练三九”,寒假是个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希望同学们能按时作息,不睡懒觉,不熬夜。第一个“健康味”,用A4纸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从起床、刷牙到洗脚睡觉都具体安排好。第二个“健康味”,疫情期间,自觉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不到人流量大、外来人口多、人员密集的超市、宾馆、饭店、影院、酒吧、网吧、歌厅等公共场所,加强自我防护。第三个“健康味”,每天坚持锻炼身体30分钟,一二年级同学可以和家长做游戏、拍气球等;三至六年级可以跑步、跳绳、踢毽子、排球、打羽毛球等。请家长帮忙拍摄下你的矫健身姿,在A4纸上简单写出你的感受并粘贴1-2张照片。

二、新年味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全世界也有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实践调查活动吧,如: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诗歌、春节的对联、春节的歌曲、春节的食俗、压岁钱的调查等,-二年级的小朋友可以以画画为主,把多彩的春节用你手中的彩笔画在A3纸上,其余年级同学用A3纸制作一张与春节有关的手抄报,相信经过你的精心编排,这张手抄报一定非常出色!

三、亲情味

春意浓浓,心意浓浓。这是团圆的节日,也是祝福的节日!第一个“亲情味”就是当面或者通过电话或短信的形式向亲人、老师、好友道一声温馨的祝福。第二个“亲情味”就是用美篇、抖音、图文视频剪辑等形式为远在他方的亲朋好友和奋斗在一线的抗疫人员祝福和加油,传递正能量,树立良好小学学生形象,由班主任指导审核,每班至少完成1件作品。第三个“亲情味”是为父母及亲人做一至两件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捶背、帮父母做家务、和父母做年夜饭、包水饺等,用爸爸妈妈的手机记录下这感人的瞬间,让浓浓的亲情永远流淌,在A4纸上简单写出你的感受并粘贴1-2张照片,开学时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也让老师感受你家大餐里浓厚的亲情味!

四、书香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享受快乐寒假的同时,别忘了每天看书!坚持每天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半小时,至少阅读1—2本课外书,走近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拓展自己的视野,每天能听从家长的教导,做自主学习的主人,做学习、生活中的有心人,享受读书的快乐。各班主任要在放假前组织学生向学校图书馆借书,保证每人1本。一二年级可在A4纸上摘录好词好句,三---六年级各班学生完成在A4纸上完成读后感1篇,A4纸大小。

各班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采取得力措施,广泛吸引我们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各类实践活动作品力求美观、大方、规范,有创意,有展览价值。开学第一周,各班收集实践作品,布置更新教室文化,每类作品于2022年2月24日放学前择优上交3份于少队部。

小学

7.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七

这样的现状让人心痛。如何缩小这一差异,提升农村孩子的语文素养(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我想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学生演讲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演讲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交际活动为中心,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于一体。这些年来,我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有了一些收获,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具体说来如下:

一、实践与收获

1. 三年一体规划,有序分步实施。

高一学生演讲要求“讲述故事”,学生能够围绕“感动自己的一件人、一件事、一首歌、一段视频……”的主题讲述一段故事,侧重训练学生的讲述能力;高二学生演讲要求“阐明事理”,学生能够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阐明故事背后的道理,侧重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高三学生演讲要求“评论时事”,学生能够在关注当下热点现象的同时,冷静思考背后的本质,侧重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三年下来,每位学生的“讲述”“说理”“思辨”等各种类型的演讲至少都得到了一次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既有所侧重又连贯有序的统筹发展,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语文素养有了质的飞跃。

2. 课堂演讲兼顾所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兼顾所有”指的是有效兼顾每个学生个体。每周我都要抽出一节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展示自我,每个学生按照学号循环上台演讲,教师随机点名其他学生点评,争取每一个月每个学生都能有上台的机会。“内容丰富”指的是学生演讲的内容,鼓励学生在遵循每个年级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自由选题,自主发挥。比如高一学生就“讲述故事”分成了好多类,有如感动自己的“人”、感动自己的“事”、感动自己的“歌”、感动自己的“视频”等等,而感动自己的“人”还可以细分成“父亲”“母亲”“老师”“朋友”等等。“形式多样”指的是学生演讲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基础薄弱的允许照稿宣读,能力较强的可以脱稿演讲,在同学演讲中获得灵感的可以上台即兴发挥,电脑基础好的鼓励制作PPT辅助……

经过这样锤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得到了有效锻炼,学生的演讲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规范和提高;经过这样锤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经过这样的锤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品质得以提升;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彰显。

3. 课外准备时间充足,手段多样,方法充分。

课堂的精彩源自学生课外的准备。为了课堂演讲的5分钟,学生能够花费一个星期甚至一个假期去准备;为了课堂演讲中一个典故的准确,学生能够在课余去图书馆翻阅大量资料;为了课堂演讲中一句名言的使用,学生可以在周末到电子阅览室查遍网络;为了课堂演讲中一个道理的阐述,学生可以在晚自习后在宿舍展开激烈辩论……

经过这样的锤炼,学生的见闻得以增加,知识得以丰富,有效弥补了学生因学习任务繁重而导致思想封闭、眼界狭窄的问题,培养了学生了解自我、关注生活、关心时事、放眼世界、与时俱进的生存意识。尤其珍贵的是,学生在日积月累之后不知不觉形成了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二、问题与反思

在这三年的实践中,虽然有了不少的收获,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使我困惑,促我思考。

1. 高一“讲述故事”、高二“阐明事理”、高三“评论时事”的模式是有序的,但具体操作时针对每个阶段、每个学生都是合理的吗?比如有些学生,尤其是理科男生长于理性思维,不擅长讲述故事;有些学生尤其是文科女生长于感性思维,不擅长阐明事理,那么我们对他们还要严格按照计划机械执行吗?那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可不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我觉得,在制定整体学生的整体规划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性鼓励个人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学生在大致符合整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有一些个性的自由,成就个人效益的最大化发展。比如:理性思维强的理科男生在高一阶段能够基本完成故事的讲述就算合格,允许他们提前进入阐明事理的阶段,让他们在演讲时侧重故事背后事理的阐述;感性思维强的女生,在高二以后,能够就故事背后的事理谈一两点认识就可以,着力训练她们在故事讲述中的技巧,培养她们讲故事的能力。

2. 学生演讲内容丰富是好事,但落实到一堂课上,是不是内容比较分散,给学生理解和消化增加了难度?比如:在高二的一堂演讲课上,有四位同学演讲,他们的题目分别是:《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龙的传人,或者狼的传人?》《请不要绑架道德》《唱出来的人生——如诗般的中国现代民谣》,这些演讲涉及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同一堂上呈现,虽然各有千秋,但由于内容的复杂,势必造成阅历较少的高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理解困难,也就很难引起大家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犀利点评了。这样的演讲只会成为某个学生展示的舞台,缺少了其他学生的互动和共鸣,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想,教师应该统筹规划,对学生的演讲稿应事先阅读,在归类之后进行组合,不宜机械按照学号进行。

3. 演讲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当然应该以学生为主,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怎样落实呢?在演讲课的实践中,我一开始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主持,学生演讲,学生点评,课堂似乎很热闹,学生好像也蛮高兴。但是,时间一长,我发现热闹是表面的,高兴是暂时的,很多学生只是凑热闹,互动时只会说“好”或者“不好”,说不出个所以然;轮到他上去演讲,次数一多,就失去起初的新鲜劲,不再高兴了。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对语文成绩提高见效不明显,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过于随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演讲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科学有序的进行,才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从而赢得他们由衷的支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演讲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学生演讲前的引导。在演讲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演讲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方法技巧,要审核学生的演讲稿,能根据学生演讲的内容帮助学生合理归类组合。(2)学生演讲中的指导。在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加以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大胆质疑,有效互动,注意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3)学生演讲后的辅导。这里包含了对演讲的学生个别辅导和对全体学生的辅导。针对演讲的学生个体,教师可以在讲后及时与他们沟通,指出优缺点和改进意见;针对全体学生,可以当堂课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下次演讲提出要求。

8.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八

【关键词】农村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如何培养 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形成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思想品德老师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认为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好。

一、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电化教学是传递教育信息的现代电子技术媒体,它以其特有的“表现”“重视力”“接触面”“受控性”等特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有关的实践探索已证实,电化教学不失为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形成的有效方式,它大大缩短了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时间与距离,开阔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广度与空间,从而起到了培养学生的认知、捕捉、组织及其判断各种信息能力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从多媒体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课堂中运用来看,无论从教师的教还是从学生的学,网络多媒体教学法都从新的视角,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热情。因此,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从适应社会的需要,要转变教学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当代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想品德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信息,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说明,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搜集信息,通过查看报刊、杂志、访问、调查和上网等手段进行。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事先在课前就要求学生通过网上等途径搜集家乡美丽风景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图片、资料等,让学生在课前就动起来。在讲授该课时,就安排一个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代表把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结合该课内容进行几分钟发表,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点评,教师最后总结。这样学生就会养成关心身边事和培养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的习惯,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表演活动

初中学生具有心理好奇、行为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把小品这种文艺形式引入课堂教学法,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这就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选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并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可采用表演小品、角色扮演、辩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教”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活动课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复习,让学生明确“我学了什么”“学了该怎么做”。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教师充分发挥其向导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学会运用等,从而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例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法律常识教学中,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從案例的选择到了解诉讼程序,再到辩护词的撰写,审判长、审判员等的扮演,最后到庭审全过程都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教师可以全过程指导,但不要过多干涉,在活动结束时做点评和总结。通过学生自己做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创造过程、一个提高过程。并且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生动、牢固、形象的掌握知识,提高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

三、开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直接的情境”。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它突破了以往教学法中唯智主义的框框,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课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它在完成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等特点。

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获得体验,让学生在情境和场境中扮演角色,自己体验知识。为了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入手,引入、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境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情境创设有“小品情境法、漫画情境法等”。例如:在八年级《学会与父母沟通》一课教学时,可设计“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活动,活动方式是一部分学生当“家长”,一部分学生当“孩子”,模拟“孩子与家长交流商量的过程”。然后让学生从模拟中体验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并把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说给同学听。通过这类情境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体验,这既有利于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完善的人格,又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四、通过调查报告的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实践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教会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创新实践的过程。所以,要培养创新能力,光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思想品德课教学更要进行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一般的说,只有在实践中才易发现问题,也只有在实践中才易解决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形式,能够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在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成果,使学生在成就的感受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例如,在九年级《一年一度人代会》一课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当地人大代表,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程序和实现行使权力的途径等。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本地实际,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并对现实中人大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同学们撰写的报告通过评比、展出、在班级作报告会形式展示其成果。通过活动,使学生经风雨、见世界、阔视野、长知识,从而在立体式的教学过程中,在多种感官并用条件下,提高思维效果,激发创新思维的产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考虑如何使学生得到自主创新发展,不能只是以说教为主,也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和表层,而要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内容实际,既要体现“动”,更要体现“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真正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创设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使农村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蒋月琴. 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思想品德活动课堂的教学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

[2]马书晶. 初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法初探.教育资源网.

[3]甘子超. 巧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4]wenfeng. 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小憨教学资源网.

[5]张爱华. 开拓思维 勇于创新. 教育资源网.

9.2022小学生寒假日记 篇九

谁知,第一天妈妈就给我下了命令,每天必须有计划、有安排,不能让电视和电脑占据全部的时间。听了妈妈的话,我有些不高兴,可也不敢反抗,只好点头答应。按照妈妈的要求:每天一篇读书笔记,每天阅读不少于1个小时,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做三道数学应用题,抽出时间听英语听力。这些任务,我都一一记下,列成表格,张贴在墙上。看着这么多的任务,我头都晕了,心想:假期不是让放松的吗?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的任务呢?真是心烦的很。面对这么多的任务,我只能硬着头皮去做了。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一天的任务,在我的努力下,很快就完成了,看看表还没有用够两个小时,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有点累,博文和读书笔记写的我的手都酸了。由于坐的时间长,我的腿都麻木了。这时,我站起身,舒活舒活筋骨,看见妈妈在打扫卫生,心想:何不趁此机会帮妈妈干点儿活呢。我也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心情。于是,没经妈妈同意,我就开始干了起来。不一会儿,就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妈妈看着干净的窗户,笑这说:“还是养个女儿好。”我高兴的抱住了妈妈。

10.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十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76-01

实践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数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农村小学生欠缺科学操作的技能,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农村地方资源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一、巧用农村地方资源,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情趣

学习兴趣和激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在理性而枯燥的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巧用农村地方资源,努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情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找规律》一课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巧用了农村中常见的资源——“杆秤”进行教学。“杆秤”是农村家庭必备的称量工具,孩子们虽然认识,但是会使用的不多,懂得其工作原理的更少。上课时,笔者出示了一把“杆秤”并问道:“你们见过这种东西吗?知道它是什么吗?”一个孩子笑着答道:“这个谁不认识,我家就有两把杆秤。”“既然认识它是杆秤,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称东西的重量。”一个孩子抢着答道。“你们谁能用这把杆秤来称一称这袋苹果的重量?”笔者接着问。这时只有四五个孩子举手,笔者邀请了一位学生到前面来给大家称量。该生看来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孩子,他又快又好地称量出了苹果的重量。“杆秤里面有许多学问,你们知道杆秤的工作原理吗?”笔者接着问道。孩子们一个个陷入沉思,没有学生举手回答。笔者激励说:“你们想动手做一个杆秤吗?”孩子们听说可以自己动手做杆秤,兴奋极了。他们在兴奋、热烈的气氛中学做简易杆秤,积极探究橡皮筋的长度与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

二、借用农村地方资源,提炼学生实践操作本领

学生实践活动不能光凭兴趣,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活动效果。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训练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本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粉刷围墙》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经历粉刷围墙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巩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悟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活动步骤,大家总结得出主要步骤:①计算粉刷面积;②计算人工费;③计算涂料费;④选购涂料;⑤粉刷围墙。虽然不是真正让孩子们粉刷墙壁,但是,前期的数据采集的实践活动就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在计算粉刷面积前必须测量围墙的长和高,笔者问:“我们要测量围墙的长和高,需要什么工具?”“用卷尺。”一个学生回答。“卷尺可以测量围墙的长,但是测量围墙的高就很难。”笔者说道。“我家里有竹梯,我们可以利用竹梯爬到围墙上来测量围墙的高。”一个女生说道,“我家有长竹竿,我们可以利用竹竿来测量围墙的高。”一个男生提出新的办法。“你们真是太有才了,两个主意都不错,解决了围墙太高我们不容易测量的难题。”笔者高度赞扬了这两位学生。“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测量围墙的长和高吧。”在组织学生实地测量后,大家又回到教室一起计算出围墙面积、人工费和涂料费。

三、活用农村地方资源,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数学实践不仅仅是动手的活动,更是动脑的过程,实践是一种探索精神。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农村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自行车是农村常用的交通工具,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课时,笔者将课堂安排在车棚里,孩子们以为要让他们骑自行车,一个个异常开心,笔者说:“你们天天都骑车,有没有想到过自行车里也有数学?”“自行车里有啥数学?”孩子疑惑不解。“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笔者问道。“车轮是圆形的。”孩子们齐声应答。“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特殊的自行车比赛,你们知道怎样的自行车跑得最快?你们能设计出这样的自行车吗?”笔者提出了比赛的内容。“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脚蹬一蹬、用眼看一看、用尺量一量、用笔算一算、用脑想一想,研究研究自行车里究竟有些什么秘密?”孩子们纷纷行动,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探讨,经过实践探究,他们发现了:大齿轮转过的总齿数=小齿轮转过的总齿数,大齿轮的齿数×转数=小齿轮齿数×转数,自行车行驶的路程=车轮周长×周数,周数=前齿轮数÷后齿轮数……学生在综合发现的规律中终于探究出“前齿轮齿数越多,后齿轮齿数越少,这种自行车速度越快”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设计绘画出这种车速快的自行车。

只要赋予孩子发现的眼睛,他们就能探寻到更多的秘密;只要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新能力会更强,实践能力会更高。教师要善加利用农村地方资源,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11.对农村留守中学生教育的实践尝试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留守中学生,教育管理

滕州市第一职业高中是一所农村职业中等学校, 地处城乡结合部, 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乡镇的农村, 生源素质与其他普高学校相比较差, 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普遍存在问题, “双差生”比例较大, 这大大制约了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这些有问题的学生中父母或一方出外打工的留守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笔者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做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 力图充分利用学校和班级的教育资源来填补留守学生缺失的感情空间, 让亲情的温暖在校园里延伸。

1 关于留守学生

1.1 留守学生的界定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1]。一般指年龄在14周岁及以下的学生。

1.2 留守学生的成因

(1) 由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留守学生形成的原因。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政策, 把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在现行土地制度下, 为了寻求经济状况的改善, 农民进城务工, 但多数农民外出时仍能保留自己的农业生产资料和住宅, 把家庭留在家乡。由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家庭成员分离是农村留守与准留守学生形成的直接原因。外出打工的农民一般不把子女带到身边。另外, 外出务工人员本身工作不稳定, 同时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是横亘在农民工及其子女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2]。留守与准留守学生现象其实是整个家庭都不得不接受的痛苦和无奈。

(2) 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位。在人格发育过程中, 学生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婴幼儿期到学生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 (其中特别是社会化) 过程中,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 甚至是学习成绩。留守学生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 导致家庭关系失调, 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另外, 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 往往对社会很冷淡, 缺乏安全感, 如有人欺负或歧视, 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

1.3 留守学生受监护的类型

留守学生有以下4种受监护类型: (1) 隔代监护型, 即由祖辈,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 此为多数情况。 (2) 单亲监护型, 父亲或母亲一方留在家中照顾孩子, 这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相对较好的类型。 (3) 上代监护型, 即把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 如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 (4) 自我监护型, 即由于各种原因, 监护的责任落在孩子头上, 通常由大孩子照顾自己和小孩子[3]。以上监护形式对学生的成长而言, 都无法替代完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和促进。

2 留守学生问题现状

2.1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学习习惯不好, 成绩大多不理想

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与城市相比, 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要少得多。特别是临时监护普遍存在着重吃穿、轻情感, 重身体、轻心理,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方法、行为习惯不会加以足够的重视、引导和培养。多数留守学生学习常规落实得不好, 他们一方面是学习意志消沉, 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作业情况也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因学习差, 纪律松懈, 自暴自弃, 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以本校2008级为例, 在本班的26名留守学生中, 学习成绩差的有8人, 成绩中等偏下的12人, 学习成绩较好的4人, 成绩很好的只有2人。由此可见, 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不佳。

2.2 心理障碍突出, 人格不健全, 品行有问题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 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 相当部分留守学生逐渐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 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存在于2个方面: (1) 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学生在父母双方外出后有着严重的失落心理, 在一段时间里不愿和别人交往, 性格抑郁像有心事似的, 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 久而久之, 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2) 性格的变态性。一些留守学生易于形成2种对立的性格, 即攻击型性格和畏缩型性格。攻击型性格表现为动则吵闹打架, 情绪自控差;畏缩型性格表现为畏惧、优柔寡断、害怕与人交往等。因而, 造成了学习进步较慢、性格有缺陷、心理有障碍和价值观有扭曲。这些缺失与问题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 家庭的稳定, 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2.3 人身安全隐患较大

留守学生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有效的监管, 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2方面: (1) 易受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呵护, 相对为弱势群体, 更容易成为他人攻击、欺负的对象。 (2) 因失去父母监管, 常常行为失控, 易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轻生自杀之路[4]。

2.4 生活自理能力差, 生长发育受影响

留守学生在成长期间最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孩子得到的关爱减少, 生活上出现种种问题。一些留守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 个人卫生状况不好;有的留守学生饮食无规律, 导致营养不良。

2.5 留守学生因无度放纵而导致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偏离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 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尤其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 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心理, 因此, 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一种物质补偿的方式, 加大对孩子给以物质投资, 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 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单纯的消费, 而这种消费极易形成学生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缺少勤俭节约的精神, 易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他们往往会无度放纵[1]。

3 对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实践与尝试

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 因为在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 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5]。班主任作为教学和管理的核心, 更是对留守学生的发展与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作为班主任, 为了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

(1) 引导农村留守学生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则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对他们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叶澜教授认为:学校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笔者认为, 这里所谓的“生命关怀”就是一种情感关注和关怀。许多研究者指出,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而爱——无条件的爱, 是构成教师情感最主要的元素[6], 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应平视每一位学生。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 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走近学生的心灵, 洞察学生的真实。在教学实践中自觉丢弃“分数指挥棒”, 积极引导留守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暂时的亲情缺失, 从而帮助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建立班级留守学生档案, 并对留守学生的过程管理资料定期整理归档。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通过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一方面及时了解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并根据情况实施针对性教育管理,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联系和沟通, 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 让在留守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 指导留守学生切实做好行为养成, 确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实际困难, 树立强大自信心。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学生的心, 用严格的规范意识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达到矫正不良行为, 培养好习惯的目的。本校95%的留守学生都是在校住宿, 笔者从他们高一入学就对寄宿生的生活进行精心指导, 强化训练, 帮助他们尽快养成守时和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时时注意寄宿生的衣食冷暖, 关心寄宿生的身体健康;开展各项评比活动, 强化巩固学生的生活、卫生、健康习惯;让留守学生感觉到家的温馨与舒适, 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本班学生小张, 从其父母得知, 该生从来没有自己整理过床铺, 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其父母很担心。入学伊始, 笔者就着力训练其自理能力, 逐步帮其训练内务整理, 很快他就成为宿舍的内务标兵, 并在全校的宿舍内务比赛拿了一等奖, 这极大地激励了他, 他从内向腼腆逐步转向自信开朗, 从而促进了他的学习和进步, 三年中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并带动了一批留守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根本好转。最后小张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艺术类本科院校, 成了同届学生中的佼佼者。

(4) 大力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 塑造团队精神, 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培养留守学生健全的人格。利用集体的力量, 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补习、分担卫生任务等形式, 使留守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参加集体的文体活动, 融入到大集体中去, 鼓励留守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 一起合作, 多给留守学生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让这些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不可替代的一员, 从而获得在心理上的归属感。并且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体会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与亲情, 收获快乐也就收获了成就感。班级成立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班级文学社, 无不突出留守学生的参加与展示。这些措施使留守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积极进取的上进心, 从而消除不良的心理, 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5) 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 进行心理健康引导, 做好留守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7]。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工作中, 要很好地关注“留守生”, 教育和引导他们, 让他们拥有健全、健康的心理。留守学生的根本问题是心理问题, 班主任应该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 更加用心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担任班主任期间, 笔者积极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 组织了多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多为孩子们传授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并引导有问题的孩子主动去心理咨询室矫正心理偏差, 排除心理障碍, 化解心理压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当前形势下, 班集体与学校师生不可能替代家庭及家人的作用, 学校教育不可能彻底地解决留守学生教育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强力关注与关爱, 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教育的核心, 应当做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促进者, 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更好地发挥学校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独特作用, 从而使“留守学生”这一话题不再如此地沉重。

参考文献

[1]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马纯红, 樊雅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9 (4) :10-12.

[3]肖成林.浅析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0 (3) :68-69.

[4]李文坤.谈班主任在留守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成功 (教育) , 2009, (2) :214.

[5]朱晓东.人本理念下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支持系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31 (6) :166-167.

[6]周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与学校的教育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12.2022年广州大学寒假放假时间 篇十二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xx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目前,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5位。[2] 正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

广州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4] 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全国前三位。[6] 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36家。[2] 广州被誉为“千年商都”,目前有超过1000家专业市场,规模占全国近1/7。[7] 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居全国第一。[8] 20xx年至20xx年,广州五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

13.2022年不一样的寒假学生作文 篇十三

距离除夕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上初中二年级的季雨表姐就约我联合组织一场除夕家庭新春联欢会,我一向喜欢表演,没有一点犹豫地答应了她。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和姐姐全力以赴投入了联欢会的准备工作。每天按计划完成部分寒假作业;上网查资料,编写、背诵主持人节目衔接词;自己准备节目;征集家人节目;准备服装和会场装饰品;制作节目奖品……总之,对这次联欢会,我们期待极了。

除夕前一天,我特意提前到姐姐家熟悉主持人台词。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到除夕夜了,可是,我的台词好像一下子都从脑子里逃跑了,当时的心情乱糟糟的,心里好像有一只小兔子,嘣嘣直跳。

联欢会正式开始了,可我刚一上场就又跑了回去,躲在客厅阳台的玻璃门后,不敢出去了。但我心想:胆小、临阵脱逃不应该是三年级的小学生的行为。于是,我又重新站在了舞台上,“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一道深深的印痕……”,开场白像汩汩的泉水从我嘴里流淌出来,姐姐接到:“……下面有请七岁的小妹妹杨艺婷为我们表演今晚的第一个节目——《国旗国旗真美丽》”我和姐姐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大家给了我们热烈的掌声。

杨艺婷的歌虽然没有伴奏音乐,却唱得特别有力,我为她鼓掌,手心都拍红了。

我们的节目丰富多彩,除了唱歌、跳舞,还有三人“模特秀”——穿着新装走在舞台上,那个美呀!姨夫及时为我们抓拍了最美的镜头。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接下来有请外婆为我们带来——太极功夫扇。”说起这段台词,我不由的得意,因为它是受《武林外传》台词启发,我请姐姐帮我从网上查来的。果然,“观众们”都惊奇地问我怎么想到这些台词的。当然,一身红装上场的外婆显得格外年轻,那把功夫扇舞得相当精彩!

在紧张的表演间隙里,我们又穿插了互动节目——谜语抢答。由于大人们老是忘了按规矩举手抢答,场面一时混乱得很,一片混乱中,大家往往笑得前仰后合。于是,我和姐姐也乱了规矩——只要答对,就有奖品。轮到妈妈出题时,她临时加了一份奖品——答对一道,奖一元钱。哎呀,这一关我大有收获,数数口袋,我挣了11元钱!

联欢会在除夕夜8点30分结束。午夜12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时,我们下楼,准备用自己劳动所得去买炮放。楼下是噼里啪啦的世界,天上是火树银花的宇宙。我们兴奋得哇哇乱叫。从买炮的地方到家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回家一看表,我们用了20分钟,因为在路上,我们要经过重重“雷区”,一不小心就可能沾“光”的。

14.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十四

一、专业定位——可持续发展观指引下的农村区域发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的初衷在于培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下的培养标准和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即:发展与持续性。现代农村发展理念以社会发展为目标, 虽然也重视经济增长, 但从单纯追求农业经济增长转而追求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是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在农村GDP增长的同时, 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包括就业、公平、安全、休闲、环境、文化、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对农业本科招生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将原先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调整扩充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以培养技术、经营、战略三结合的综合性人才。河北经贸大学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建设特色等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

首先, 对专业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精确定位。河北经贸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致力于培养兼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其次, 把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创新以及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路上来。这些都有力地推动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创新品质的养成。

再次, 经过多年建设, 初步形成了独到的专业建设特色。在发挥农业经济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学科的师资优势, 实施社会、经济、管理、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培养懂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高层次综合人才, 打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教育的学科特色。同时, 以河北这个农业大省和农业发展多元化、发展层次不均衡为依托, 加强实践上的调查研究, 努力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面向农村, 服务农业。

二、实践教学——公共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界定及培养要求。

实践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实践能力一般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 如实验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等;广义的实践能力包括认识 (或适应) 自然、认识 (或适应) 社会的能力, 如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生产、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农业企业、农业事业单位、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 (镇) 人民政府及农业科研机构从事决策、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 可以将培养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大学生均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可称之为公共实践能力;另一类是公共实践能力之外, 根据本专业特点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可称之为专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明确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可以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共实践能力方面。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劳动能力、阅读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既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密切联系, 又和他们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另一类是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包括社会经济调查能力、信息捕捉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管理能力、生产实践能力、谈判能力。从事与农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工作, 需要这些能力要素的综合和协调。

(二)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增长能力的主渠道。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然要着眼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 要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必须改革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完善其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从而将实践能力的培养由理论层面转向实践。一是要在已有公共实践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一些新的公共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如:语言表达课、写作课、分析理解课、心理学课、阅读课、公关礼仪课等课程, 而且要小班授课, 否则对学生提供的机会就会相对偏少, 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就目前情形, 河北经贸大学该专业每年招生限定为一个班40人。这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开展。通过设置上述公共实践能力培养课程, 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学到了什么, 具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二是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 应增设管理实践课、规划实践课、信息捕捉实践课和谈判实践课等课程, 同时还应对已有的生产实践和实验课进行调整, 生产实践课的重点应放在对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实践上, 实验课应以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主。三是应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此, 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几个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让学生亲自投身于农业和农村实践, 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四是建立学生挂职锻炼制度。实践中, 应加强与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的联系, 建立学生挂职锻炼制度, 提高学生在农业行政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创新能力——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不断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营造全方位、与专业特点密切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

(一) 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高等学校教学中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保证人才质量的基础。在一般的教学实践中, 多数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者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来进行。作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职教师, 应在多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开展模拟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全程引导式教学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中的人际交往课、谈判实践课、心理实践课、管理实践课、规划设计课等课程在理论传授方面比较枯燥。对此, 可以企业管理案例、行政管理案例或规划设计案例作为模板, 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管理的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对于公共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中的语言课、谈判实践课、阅读课等课程, 其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对谈话的控制力, 但不同学生在表达能力和控制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对此, 嵌入讨论式教学, 让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随意、自由地发言, 从而可以帮助他克服害怕讲话的心里障碍, 并进而提高表达的积极性。三是对于经济调查类课程, 运用全程引导式教学效果尤为有效。例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课, 由于该课程涉及到基础知识的课堂教育、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整理、报告撰写等几个阶段, 教师的作用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教育, 而应体现在从课堂教育到实地调查到资料分析整理到报告撰写的整个过程, 均应参与其中并给予学生应有的引导, 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动力。

一是对于建设时间不长的新专业, 专业教材建设要采取“教学科研相长”的方针和策略。要按照拟定的教学计划, 对有相同、相近教材或专业图书的课程则直接利用现有的教材和参考书进行教学, 对于体现本校专业特色或暂不具相近教材或专业图书的课程则组织教师编写讲义或自编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二是积极整合校内各院所教学仪器设备, 共建教学实验室, 改善教学实验条件。要在教师科研活动中, 积极地吸收优秀的学生参与研究。这样, 既加强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也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辅助人员, 从而营造了“科研推动教学、支持教学, 教学促进科研”的环境氛围。三是在加强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基础上, 不断加强教育和科研的融合, 不断开展“科研进课堂、学生进科研”的模式创新, 构建教学科研相长的本科教育新体系,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对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形势, 培养大批能够从技术、管理和区域不同层次上进行农村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管理的专门人才, 对促进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着眼于学科性质和专业培养目标, 还必须把握该专业的综合性和多元化发展。河北经贸大学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过程中, 密切关注专业发展与社会实际的深刻联系——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定位和特色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入手, 有效整合校外资源, 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道路。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叶敬忠.农村发展研究 (上、下) [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张永洲.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5].陶佩君, 崔永福, 沈月领.运用现代发展理念定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4, 3

[6].朱志仁.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界定与构成要素[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 3

15.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十五

关键词:口语交际 学会倾听 激发兴趣 开展活动 用好教材

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应、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礼貌的一种表现。缺少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学会倾听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必须努力培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作出应对。这样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二、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要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口语交际情境”中去,学生才会想说、乐说、有话说,最终达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情境。教师可以根据交际内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实际情景,展示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点拨口语交际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如我在教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的爱》,上课开始,我面带微笑,亲切地向孩子们自我介绍:“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爸爸。我非常疼爱我的儿子,他不在我身边,我很想念他,我们经常通电话、QQ,他虽然远在天边,但我感觉他近在咫尺。我想天下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表现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你们能说说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们的吗?”老师这样导入,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并建立了交际话题——父爱、母爱。这时,孩子们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举起小手抢着发言。有的说:“我妈妈每天早上都会骑车送我到学校,嘱咐我听老师的话,然后到工业园上班。”有的说:“我爸爸到广东打工,他很久才回来一次,可是他经常给我打电话,每次回来都给我买好东西,我很想念他。”……我趁机引导学生,要想让这样的爱长住我们的家,我们该怎么做呢?同学们深思了一会儿后,争先恐后地扬起小手抢着发言。有的说:“爸爸工作回来,我都会倒一杯茶给爸爸喝。”有的说:“我会帮妈妈做家务。”有的说:“我会做好饭菜等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有的说:“我们要孝敬爷爷奶奶,让爸爸妈妈放心工作。”……然后我让孩子们分小组扮演角色,如何孝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再推荐小组上台表演。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发言,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掌控教学秩序,灵活应变,以确保学生的口语交际顺利进行。

2.利用图片、音像等创设交际情境。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在上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感动》,上课开始,我说:“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一些事感动着我们,一片落叶、一滴雨水、一个举动都会有它感动的理由,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就特别让人感动,我们一起来看看。”接着就播放中央电视公益广告——表现幼小的孩子给自己的妈妈端水洗脚的视频。然后鼓励学生用概括的语言完整地说一说这则公益广告主要讲了些什么?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孩子们的情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3.开展活动创设交际情境。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樣?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同学们的反应怎样?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上来了,口语交际也就水到渠成。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课堂教学又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最佳途径。当前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话题鲜活,形式多样,便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例如,低年级的《春天在哪里》、《买文具》;中年级的《以诚待人》、《编童话》;高年级的《劝说》、《小小推销员》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为指导,并根据各年级阶段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此外,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交际互动,引导学生在互相说话、辩论、评析中提高交际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然后再叫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口语交际。如不少学生喜欢电视经常播放的电视剧《西游记》,尤其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就让学生分别扮演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和妖精,表演他们遇到妖精后每个人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这一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这样,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孩子情绪高昂,主动进入交际角色,自然愉快地交际,也为下面的习作做好铺垫。所以,只要我们认真抓好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认真挖掘,精心设计,就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16.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十六

在政治课本中,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了强调人们群众重要性的资料。而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的群众工作格局中肩负着重点对青年群众开展工作的重要职责。

在大学里,还有许多共青团员,需要共青团这个组织把青年人们紧紧联系在一齐,这是落实青年在哪里,组织在哪里。接下来,共青团必须要发挥作用,对青年团员展开针对性工作,这是落实青年在哪里,在哪里发挥作用。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要把团干部看成为朋友,配合他们的工作,坚持密切的联系,跟着真诚、实事求是的思想引导,理解党的宗旨和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

17.2022寒假生活学生日记 篇十七

之所以喜欢寒假,除了能远离喧哗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可以燃放小型烟花 爆竹。不论是七寸烟花、奇响旋转球或是摔炮、刮炮、响转炮……我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燃放。看着五彩斑斓的烟花在空中飞舞,独自享受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可谓是人间仙境。

玩得最开心的是大年三十晚上,那天我连续放了30根七寸烟花,整整一个小时,灿烂的火花照亮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我一边挥舞着我手中的烟花,一边听着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春节联欢晚会。我第一次亲手放了一条五百响的鞭炮,那一声声响亮的声音伴着漫天飞舞的红纸片,我的心情开心到了极点。

寒假可以天天吃到好吃的东西,也是我喜欢寒假的原因之一。在家里,我有一个厨艺高超的老爸。他对面条有着相当深的研究。煎的、炸的、煮的、烤的、只要是我想得出来的他就能做出来。我最爱吃他做的意大利面,他做的意大利面看上去鲜嫩无比,闻上去香甜无比,能让我垂涎三尺。吃在口中的滋味更是了不得,又脆又甜但却不油,那面条吃起来很有嚼劲,越吃越香,越吃越好吃。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面条,不像上课的时候一做完作业就到了睡觉时间,根本吃不上经过长时间烹煮的面条。

18.2022寒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 篇十八

在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中, 笔者去到了肇庆怀集下帅民族乡, 进行了持续十天调研活动,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笔者关注到了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状况, 在民族乡中学, 笔者所带的班级一共30人, 了解到的单亲家庭孩子就有6个, 占班级总数的百分之二十, 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寄宿在学校中, 于是, 笔者选取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个案, 对案主进行了深入的接触, 尝试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 以探讨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

一、案例介绍

1. 个案基本情况

(1) 个案本人情况

小碧, 女, 广东肇庆下帅民族乡单亲孩子, 自幼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初中二年级。小碧的人际关系较差, 只有一两个较好的朋友, 平时寄宿于学校, 与舍友关系一般, 虽然性格开朗健谈, 但是较易动怒打架, 与人交谈中有种防备心理, 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

(2) 个案家庭情况

小碧是家中的独生子, 4岁父母离异, 父亲出外打工, 母亲改嫁其他村庄, 小姨在广州大沥打工, 月收入只能满足基本生活, 爷爷奶奶均在家务农, 抚养小碧的重担全在爷爷奶奶身上, 虽然经济上, 父亲能够有小部分的帮助, 但是生活依然比较困难。

2. 个案生活经历

(1) 个案生活情况

小碧的家离学校有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笔者以家访的形式去到小碧的家———一间小平房, 家里除了一台很旧的电视机, 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的摆设, 爷爷奶奶和小碧三人就挤在一间不算宽敞的房中, 虽然小碧平时在学校寄宿, 但是小碧的床上依然摆放着一只有点破旧的小熊抱枕, 墙上还贴着几张奖状。

(2) 对案主访谈情况

在下乡期间, 笔者对小碧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谈话, 从谈话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现将大致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问题:1、你知道你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分开吗?2、你现在大部分时间跟谁在一起?你更喜欢谁?3、和同学交往过程中, 你最怕的问题是什么?

经过谈话, 把小碧的回答做了一些梳理, 大致如下:

(1) 听爷爷奶奶说过, 爸爸出外打工没空照顾家里, 于是妈妈就改嫁其他地方了, 平时妈妈还常回来给我带好吃的, 但是我很少能见到爸爸。

(2) 我现在跟爷爷奶奶住, 平时在学校, 每星期回家一次, 有的时候都不想回去了, 在学校这有很多朋友玩, 回到家还要听爷爷的话。我喜欢跟奶奶在一起, 因为她从来不打我, 还跟我讲好多故事。

(3) 我同学都知道我没有爸爸妈妈, 最怕他们笑我, 有时候我都不想跟他们玩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时我心里总是很酸看到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来学校开会的时候, 我也很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也能来。

三、案例分析

1. 面临的问题

在此个案中, 由于家庭的破损, 孩子长期经受着身心的煎熬, 其生活已经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 包括资源缺乏、心理和行为失调、社会支持的缺失等方面。

(1) 资源缺乏

父母是保证孩子良好成长的重要资源。保罗·阿马托 (PaulAmato) 提出了一个关于“父亲身份的资源定向模型”, 分析出了父亲能提供的三种资源, 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 (1) 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席将导致资源的资源的缺乏, 主要是经济资源和情感资源的缺乏。

目前中国没有比较专门针对单亲家庭的经济支持政策, 从制度上没有为单亲家庭建立起安全网。在中国很多家庭中, 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亲方面的, 单亲母亲在工作中可能还面对社会的不公平待遇, 因此经济压力一般会比较大。虽然目前我们也有了“低保”政策, 但是一方面受各地财政状况的限制, 另一方面领取低保必须有许多条件, 使得一些有困难的单亲家庭难以申请成功。在单亲家庭所反映的经济困难情况各异, 有些是暂时性的, 有些则是长期的, 而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多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小碧个案中所反映的经济问题, 一般来说并非是靠低保等福利制度可以解决的。

经济资源的缺乏是较为显形的, 而情感资源的缺乏则要隐形得多。孩子最初是在家庭中学习情感的。父母的长期争执不休以及离异显然使得小碧的童年和幼年都缺乏情感的支持。小碧与她母亲的感情自小就比较疏远, 父母的长期分居和离婚弱化了他们的母女关系, 造成了他们之间冷漠的亲情关系, 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另外, 从小碧的叙述中, 笔者发现小碧的爷爷奶奶经常向她灌输“她妈妈不是好人”、“错的都是她 (小碧母亲) ”等很多的负向情绪体验, 导致小碧母女间隔阂, 造成了小碧对其母亲的迷惑和抗拒。小碧的父亲虽是监护人, 由于工作和时间限制, 大多只重视物质上的关心, 在情感上投入不够, 更谈不上思想上的交流。由于父亲在家中一贯的强势形象, 小碧认为“没人能明白自己的感受”, 也就是说小碧在父母身上都没有得到情感温暖和理解。为此, 小碧经常在学校寄宿, 而不愿回家, 从这方面讲, 他可能想把老师当作情感和沟通的需要和归依。

(2) 心理和行为失调

离婚对不幸家庭的父母本人可能是一种解脱, 但对其孩子来说无疑是个灾难, 家庭环境的急骤变化远远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甚至导致了孩子一系列的问题行为。

对于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 残缺的家庭环境, 特殊的经历, 父母离异所产生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必将引起个体焦虑感的产生, 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 小碧呈现出自卑、孤独、冷漠、抗拒的心理状态。小碧听着同学谈论父母带他出游的欢乐或看到其他同学炫耀父母送的礼物时她既羡慕又自卑;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她真可怜”, 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 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讨厌别人的同情和怜悯, 更憎恨别人的歧视言论, 实际上也是自卑心理的表现。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心里感到十分孤独, 再加上社会的舆论和别人对他们的嘲讽和歧视, 因而感到心灰意冷, 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对他人无动于衷, 采取冷漠的态度, 甚至回避亲人和伙伴。另外, 在与小碧的交流中, 笔者发现小碧不仅对他母亲怀有怨恨, 对于父亲也有一定的懊恼;自责倾向突出, 对自己经常持否定态度, 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她时时感受到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无措感。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感觉, 经济缺乏保障和受人歧视、欺负外, 更多的是来自他内心的一种恐惧感, 对此小碧归因于父亲的不作为。

(3) 社会支持缺失

儿童处于社会化程度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比较而言, 其社会支持系统具有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小、与儿童有交往的社会关系种类少等结构特征。

(1) 家庭支持残缺不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在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中, 家庭尤其是父母本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但是随着父母的离异, 子女与父母的分离, 传统家庭结构的完整性被打破了, 使家庭教育执行的主体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单亲学生家庭生活环境遭遇变迁, 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也随之变动。在访谈中, 多数学生表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回到自己身边。父母跟孩子长期分居, 导致孩子的情感生活出现很大的缺陷, 使孩子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孤儿, 弱化了父母的社会化作用, 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学校支持出现缺位

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 教师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除父母外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化他人”。同时,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依恋性情感也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之一, 他们早期的亲子依恋、师生依恋等会影响其以后的人际关系。所以, 单亲学生对教师亲密程度较高, 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把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与需求、对权威的认同向教师转移, 并且重叠于教师, 特别是向班主任转移。

然而, 遗憾的是, 由于教师对单亲学生的评价普遍较低, 使得多数单亲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调查中, 多数教师认为工作特别繁忙, 有时顾及不过来, 偶尔跟单亲学生谈一次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 在此观念指导下, 一些老师对这些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 遵守学校的纪律”的管理策略, 从而放任这些学生行为。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单亲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困惑和问题, 迫切需要学校给予帮助、疏导, 需要通过教师、班集体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农村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给有需要的孩子以心理救助。

四、案例分析带来的启示

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母的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孩子既需要父亲, 也需要母亲, 需要完整家庭的爱, 父爱母爱有各自的特点,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不可缺, 不可替代。

(1) 对于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 孩子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三部分组成, 因此农村社会面临着三个环境的三位一体, 以共同弥补父母离开后造成的残缺。我们不妨认为, 单亲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家庭力所能及地履行好教育子女的义务、学校和教育者承担应尽的职责甚至工作职责以外的关爱与付出社会和政府从法律上和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 农村单亲孩子教育的问题才能得到标本兼治的彻底解决。而从更高的层次看, 户籍管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的政策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2) 对于农村单亲家庭的父母

农村单亲家庭有着其独自的特点, 发展单亲家庭互助小组是解决农村单亲家庭成员的方法之一。 (2) 社会小组工作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 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 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笔者认为该其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 对于有效解决中国农村单亲家庭帮扶所面临的问题, 有较强的可行性。此外,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笔者明显地感觉到中国农村单亲家庭帮扶处于一种无权感和无控制感的状态, 同时, 为将小组工作这一从西方引进的工作手法置于中国文化背景中使其更具有中国特色, 容易为中国农村单亲所接受, 笔者将中国民间互助的优良传统放进单亲家庭小组工作过程中, 提出发展单亲家庭互助小组。

中国一直有民间互助的优良传统, “远亲不如近邻”是中国农村社区中十分信奉的一句话;而且, 由于农村社区同质性强, 农村单亲家庭之间一般都有大致相同的经历, 容易找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因此, 可以说互助小组融理解、集体主义思想、互惠的观念于一体, 应该可以在农村单亲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生活中发挥直接的作用。

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 经济建设的落后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会使得农村单亲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问题更加严峻, 如果不能有适当的社会引导, 必将引起较大的社会问题, 农村单亲孩子往往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将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农村的社区工作相对落后, 因此学校教育是单亲家庭孩子的重要途径, 孩子的社会依靠来自学校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对单亲家庭孩子给与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人民出版社.1990.

[2]李洁萍.关注农村“单亲”家庭.单亲教育博客.http://www.zhjtjyw.com/u/xx8833/archives/2008/2008610182217.html

[3]屈勇, 刘刚.社会工作对农村单亲家庭经济和情感的介入——以四川省X乡为例[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8, (02) :12-15

[4]李婵.社会学视野下的单亲家庭[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 (05) .

[5]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4.

[6]李晓芳, 杨淑红, 王敏娜.单亲家庭子女个性特征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05) .

[7]谢蓓芳, 谢舫, 张晶晶, 张敏涛.家庭缺失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3) :1169-1170

[8]向晓春, 胡阳帆, 李旭东.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

[9]徐安琪.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江苏社会科学, 2003, (03) .

上一篇:学院筹建可研报告下一篇:女生个性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