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025-01-14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精选8篇)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篇一

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1.  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并且对二氧化碳的实际应用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相信科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掌握相关反应方程式。

难点:使学生灵活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课前准备

投影设备,药品,实验仪器等。(事先要估计要同学可能的答案,设计实验)

教       学       过       程

步骤

教  师  的  活  动

学 生 的 活 动

子目标

导入  :

1、先播放一段FLASH,讲述二氧化碳气体的趣闻。“死狗洞”(上节课结束时,已经讲过这个故事,这次以FLASH的形式再讲一遍。)

2、让同学通过试着提出可能的解释。

3、归结同学的答案,写在黑板的左侧。

4、提议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迷。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1、首先取出实现制备好的二氧化碳气体,装在透明的集气瓶中,说这和那个山洞一样的气体。

2、让学生根据自己同意的答案,分成小组,按分组情况可零时调整座位。

3、要求学生小组内讨论,设计出验证实验(课前已经作为作业 布置任务,让同学回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其中验证的实验只要求对之前接触和学到过的一些验证方法,从颜色,比重,气味,酸碱性,氧化性,和助燃性等来考虑)。

4、按同学的想法,进行实验的演示

老师进行实验操作,对于某些

实验辅以用多媒体演示。

准备比重实验,与水的实验(滴加酸碱指示剂),与石灰水的实验,灭火实验,小白鼠实验等

5、要求学生归结实验现象和给出结论。

6、老师对同学的回答作出一些必要的修正。

老师板书:写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物理性质:无色略带酸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固态为干冰

化学性质:氧化性,酸性氧化物,不能燃烧

7、要求学生回忆以前接触过的气体,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某种气体:氢气,氧气。

8、给出整个揭密的研究过程,以FLASH播放,当地的.一些地质考察情况,和山洞的剖析图。

9、最后,把蒙在试剂瓶标签上的黑纸揭开,向同学展示标签“二氧化碳”,

讲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备这种气体。讲到,科学家还要做大量工作,测定此分子中所含的元素和分子量,以后再其中有现代的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等等,这些将在以后的课程中穿插介绍。

9、将黑板上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下面,添上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CaCO3+HCl=CO2↑+CaCl2+H2O

CaCO3 = 3CaO + CO2↑

CO2+HO2=H2CO3

CAOH2+C02=CACO3+H20

1、学生按自己同意的解释,分成小组,进行学习。

2、学生观察,明确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3、每组派一位同学来讲述自己的实验设想。

通过小组学习、探究,使学生知道学会观察问题和设计实验,学会正确的判断。

4、学生观察实验

5、学生把实验现象记录在纸上并进行交流。

6、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推选出一名学生汇报交流。

7、学生回答以前的学过的气体的性质,经过比较,得出结论:不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气体。

8、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  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你还想知道什么?

思考:

(1)、二氧化碳的灭火是应用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2)、汽水中的小气泡是什么气体?

(3)、进入久封的地窖,应事先做什么小实验,才能知道下面是否安全?

3.  希望学生根据今天的内容,自学二氧化碳的应用。

1.学生说一说今天学到  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相信科学的科学态度。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篇二

围绕二氧化碳的知识点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 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有关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都能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化学实验, 体现教学风格。但是, 也有不少化学教师对教科书上安排的化学实验习惯于照本宣科, 而教科书上的实验设计有的不够简洁 (如人教版教科书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4朵石蕊纸花”实验) , 有的药品用量大 (如人教版、鲁教版教科书中“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 , 有的缺乏探究性 (如沪教版、粤教版教科书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 , 有的成功率不高 (如人教版、仁爱版教科书中的“二氧化碳熄灭烛火”的实验) 。另外, 在关于二氧化碳有害浓度检验方法的教学中, 有的教科书 (如仁爱版) 仍在介绍存在安全隐患的“灯火试验法”, 其他几个版本的教科书虽没有介绍具体的检验方法, 但很多教师受人教版老教材的影响, 还是不加思考地给出“灯火试验法”。

近年来, 笔者改进了多个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设计了安全简便的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方法 (石灰水检验法) , 但是教研成果只有服务于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学资源。鉴于此, 笔者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中, 能够自觉将实验创新成果用于教学, 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益。

二、设计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本课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在探究的过程中仅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创设探究情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笔者引导学生较多地关注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灯火试验法”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局限性, 同时给出了科学、简便的“石灰水检验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笔者增加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灯火试验法不可靠”等实验, 改进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熄灭烛火”等实验。

三、新课教学

[引言]读小学时, 我们就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初二生物课上, 同学们还知道了人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又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今天, 我们就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用途广泛的常见气体。

[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溶解性和密度;

(2) 知道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能供给呼吸;

(3) 认识二氧化碳能够与水、氢氧化钙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 知道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简易方法;

(5) 认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过渡]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然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见表1) 。

四、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 通常是无色气体;

(2) 干冰易升华;

(3) 密度比空气大;

(4) 能溶于 (1:0.8) , 压强增大溶解度也增大。

2.化学性质

(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3) 能与石灰水反应:CO2+Ca (OH) 2=Ca CO3↓+H2O;

(4) 不能供给呼吸

(用石灰 (碳水检酸验不二稳氧定化:碳H2有CO3害浓 (35) 度H2O的+方C法O2简↑便) 、准确)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笔者以生产生活为背景, 以化学实验为抓手, 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实验的化学、大众的化学和有趣的化学”, 尤其是通过几个实验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当然,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笔者在“探寻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简便方法”的活动中, 探究不够深入。另外由于时间有限, 也没有及时安排随堂练习。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3]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0.

[4]化学教材编委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

[5]范月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和反思[J].化学教学, 2011, 6:35-36, 80.

[6]李德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二则[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4, 12:14-15.

[7]李德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综合设计[J].化学教育, 2008, 10:49.

[8]李德前.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设计[J].化学教学, 2003, 6:12.

3.《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 篇三

1.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认识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二)基本教学模式和手段

这节课采用“创设情境──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确立学生在化学教育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他们做实验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准备

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篇四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人:

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带胶皮的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附铁夹、矿泉水瓶

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钙)

实验步骤:1.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

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锥形瓶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塞上橡皮塞,并倒入适量稀盐酸

4.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5.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6.取出导管,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共收集两集气瓶及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

实验原理: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

2.将集气瓶口的毛玻璃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第一次实验时,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第二次实验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

面的蜡烛后熄灭;第二次实验时从烧杯没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由于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二氧化碳沉入烧杯底部,下方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水槽、酒精灯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足量水、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用石蕊试

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片

实验步骤:1.将矿泉水瓶瓶口打开,迅速倒入适量的水,然后迅速盖上瓶盖;

2.拿住瓶盖进行震荡并观察。

3.移开集气瓶口的毛玻璃,用镊子夹持纸片放入集气瓶中,4.将纸片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烘烤,5.将纸片蘸水之后重新伸入装有足量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实验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生成一种极不稳定的液体,此液体很快

又重新分解成气体和无色的液体。第三步纸片微微变红;第四步中纸片重新变回紫色;第五步纸片明显变红。

实验猜想:生成的液体可能是碳酸,而碳酸由于不稳定又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石蕊试液

和二氧化碳反应不明显,而蘸水之后反应明显,可能是石蕊试液可以和碳酸反应。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又会重新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小结:

5.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反思 篇五

天全县初级中学

王国森

一、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上课开始,首先通过意大利探险家带狗探险“死狗洞”的故事,让学生以小侦探的身份去破解“死狗洞之谜”,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一共设计了七个实验,实验的材料如灭火器、气球、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报告图文并茂,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二、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6.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篇六

一、教学理念: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学科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理念就是围绕“突出科学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基本理念来设计。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CO2的性质。它是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点部分,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本节课所设计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CO2的性质以及CO2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不仅使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和强化,而且激发了他们做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了解,并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尝试自我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熟练地操作相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学会设计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方案;

体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过程和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自我设计实验,熟练地操作相关的实验

【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是我在对教材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三、学情分析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他们的情况有利于课堂的教学。】

二氧化碳的应用事例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某些性质在前面的内容学生已有接触,但这些知识比较表面、零碎,因此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做进一步系统化的学习。所以,用心

爱心

专心 1

本堂课我利用建构主义认识理论,将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由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尤其是化学实验充满兴趣, 设计好学生实验,确定好有效性的实验,利用实验来呈现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我这堂课所要贯彻的一个重要科学思想。但正因为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所以学生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有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已经确定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我主要采用这五种教学方法来帮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我所要强调的两点有: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1、实验探究法

本节课将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CO2的性质。

2、问题讨论法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我将此法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情景导入法

4、多媒体辅助法

5、总结归纳法

五、学法指导

【我们知道,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设计方案,开展探究;

3、互动交流,归纳总结。

六、教学程序

【以上是我的教学理念,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所以在教学程序上,我把本节课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趣味导入——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巩固练习第一个环节:趣味导入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较好的课堂气氛,我采用【趣味问答】的形式,通过“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温故而知新,加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深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印象,也为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做好准备。然后通过【畅所欲言】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及我们的生活常识,说说对二氧化碳了解。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问题引入,实验探究 首先,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

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密度确实比空气大呢?学生积极思考设计实验并展示:

实验1:向一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口袋下沉

实验2: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 由于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将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建立自信,并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我们了解CO2的密度,并且通过实验2的现象,还能了解CO2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CO2的第一个化学性质,就是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学到这里,学生已经知道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并且不能供给呼吸。

2、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接下来鼓励学生对CO2的溶解性进行探究,考虑到这一部分实验原理简单易懂,学生还是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

方法1:收集一集气瓶CO2,加入半瓶子的水,振荡,然后倒置过来; 方法2:收集一塑料瓶CO2,加入半瓶子的水,振荡;

以上两个实验都可以说明CO2 能溶解在水中,并利用此性质,来生产饮料和汽水,[展示] 一瓶可乐。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打开汽水盖时,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又体现其什么性质呢,从而加深学生对CO2溶解性的理解。

以上是对CO2物理性质的探究,在学习物理性质时,我主要是采用“以问题为先导,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通过追问我这里(可乐)装了二氧化碳吗?请问我们如何来设计实验证明里面的气体就是CO2气体呢?学生设计实验:

方法:打开一瓶汽水,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可乐瓶口,将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将通过这 个有趣的水变“牛奶”实验,再一次让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并归纳出其反应原理。这里我将会跟学生强调这个实验是检验CO2的常用方法,要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个知识点。

4、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接下来是CO2与水的反应,通过回顾刚才的实验,瓶子变瘪,我们理解为CO2气体变少,即CO2 溶解在了水中。导致瓶子内压变小。那请大家再思考一下,瓶子被CO2 变少的原因除了因为CO2 溶解在水中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并演示【实验】向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和普通水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学生观察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将邀请一位学生上台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

【提出质疑】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学生质疑,提出猜想:

1、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然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分组讨论完成下列实验:【信息提示】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1、向干燥的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喷洒稀醋酸

2、向干燥的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喷洒水

3、把紫色花放放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4、把喷水后的紫色花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中

最后再通过加热滴有石蕊试剂的碳酸溶液变色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不稳定性这个知识点。【学习到这里,CO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于是进入第三个环节,课后小结。】 第三个环节 课后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及时地进行课后小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我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个环节 巩固练习

【而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设定了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验收,于是进入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习题,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第五个环节 课后探究 【家庭实验】 自制汽水:

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80%容积的冷开水,再加入2g白糖和少量

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

用心

爱心

7.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篇七

一、丰富理念, 明确目标

教师不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去上课, 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而去上课。在教学中, 教师“怎么教”要与学生“怎样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做到教师教的“有效”, 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教学的双边关系, 确定三维目标。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 结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将课堂设计为了探究性为主的课堂。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趣味实验,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兴趣—观察现象—分析—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交流—归纳;理解—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 通过开展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3)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事实.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与思路。

通过这样的设计, 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 在学生的即时生成中, 就可以有方向性的进行引导, 使课堂教学看似随意, 却很精心。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 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优化课堂, 快乐学习

1.创建情境, 激发兴趣

欢快轻松的课堂情境, 会使学生积极的进入思索状态。课堂情境的创设, 能够顺利的抓住学生的心, 顺利的导入课堂的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一个“?”, 激发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中找到答案, 从而进入求知状态。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课的导入时, 就采用了简单明了的投影方式。

[投影展示]学校的元旦晚会, 班里的“小歌星”在舞台上演出, 周围云雾缭绕, 仿佛仙境一般。

学生看到自己班里的同学这么美丽的演出, 都很兴奋, 于是趁机提出问题。

[老师提问]咱们班的“小歌星”成仙了, 怎么会有“仙气”升腾?

学生在纷纷表示那是干冰造的,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老师导入]大家说的很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这样的导入, 使学生对二氧化碳产生了“好感”, 觉得很神奇, 都想指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激发了学生心中的那个“为什么”, 是下面的探究就变得积极顺畅了。

2.螺旋上升, 合作探究

学习就像登山一样, 谁都不会一步登上山顶, 都要借助阶梯一步步的上升, 学生的思维也是一样的。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适当的为学生建立一定的梯度, 不能太简单面, 学生认为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兴趣;又不能太难, 学生会觉得解决不了而丧失信心, 要采取“跳一跳, 摘桃子”的方法, 让学生享受攀登知识高峰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时, 就利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建立台阶。

[演示实验]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摇晃震荡, 观察现象?

学生看到瓶子逐渐的变瘪了, 很是兴奋, 纷纷提出这是为什么呀?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二氧化碳溶于水, 根据这个性质, 顺势的过渡到汽水—碳酸饮料。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什么?

学生纷纷开始进行猜想,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1:取两只试管, 分别盛放少量的稀硫酸、稀盐酸, 在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现象并总结。

实验2:取一只试管, 在里面盛放少量瘪瓶子中的溶液, 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现象并总结。

实验3:取一只用干燥的、喷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向里面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现象并总结。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受到实验现象的刺激,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推理、得出结论, 逐渐的清晰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

[学生总结]二氧化碳与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做成的花无变化, 说明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不反应, 另外两个实验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鲜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应该是碳酸。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 学生逐步的理解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 建立了干燥二氧化碳与石蕊的实验、酸与产物分别与石蕊试液反应之间的对比, 使学生的思考降低了难度, 掌握了化学中对比的方法, 同时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三、多元评价, 张扬个性

学生不是课堂的接受者, 而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时时的激励这个主人的“主动性”, 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 肯定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既要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要帮助学生树立面对失败的勇气, 激励学生善于探索、勇于探索。

[老师]在实验设计时你的思维很严密, 同样也要用在实验上科学的操作

学生受到鼓励, 毫不犹豫的重新做了一次。通过这样的鼓励, 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建立了学生不怕失败的精神, 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由此可见, 在化学的课堂上, 巧妙的利用教材内容, 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变“教师指导”为“学生提问”, 尊重学生的生成,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师生一起能够顺利的“从生活走进课本”, 再由课本走向生活、走向应用, 挖掘课本中的隐性资源, 才能真正的实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 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摘要:化学实验是课堂的基础, 使学生深入认知、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实践, 阐述新课标下的课堂理念;分析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学生的发展, 实现课堂的趣味性、高效性。

8.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篇八

关键词:二氧化碳;制备;性质;创新实验;对比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5–006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二氧化碳可谓是初中化学的“明星”物质,在《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全册》(人教版)中,都有与它相关的实验。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如果简单地重复教材中的实验,往往会因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难以系统再现。故可以以二氧化碳为线索,把散落在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于是,设计了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系列对比实验,主要用于复习阶段的课堂教学。

1 实验一:二氧化碳的产生

1.1 创意来源

实验室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选择原料时,教师通常会演示实验:在装有大理石的2只烧杯中,分别倒入足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另一只装有碳酸钠固体粉末的烧杯中,倒入足量的稀盐酸,对比产生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时只在固体表面缓慢产生少量气泡,反应很快停止,现象不明显,学生如果观察不仔细,就会误以为大理石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过于剧烈,如反应物的量少,现象消失速度过快;如量多,液体易冲出容器口。为此,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

(1)将酸溶液染色,在酸液上方倒入一定高度的植物油。植物油主要的作用有:第一,油层可以使下层液体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形成便于观察的气泡。当气泡涌出速度较快时,会将有色液珠拖拽至油层后又落下,放大了实验现象,增加了趣味性。第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的气泡附着在固体表面,可使固体所受浮力增大,上升至油层,减少与酸的接触,使反应速度得到一定的控制。

(2)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

1.2 实验用品

仪器:250mL锥形瓶3只、单孔橡皮塞3只、镊子、烧杯2只、玻璃棒等

药品:450mL植物油、块状大理石、块状碳酸钠、200mL稀盐酸、100mL稀硫酸、少许食用色素(可溶于水,不能溶于油)、气球3只等

1.3 装置图

1.4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向瓶1中倒入100mL染色的稀硫酸,瓶2和瓶3中分别倒入100mL染色的稀盐酸。

(2)在3个锥形瓶中各倒入150mL大豆油。

(3)静置分层后,依次向瓶2、瓶3和瓶1中加入1粒块状大理石、1块碳酸钠固体和1粒块状大理石,3块固体均为蚕豆大小。加入固体后立即塞紧橡皮塞。

1.5 设计特色

(1)本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气泡存在的时间,可以清晰地对比3个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差异。实验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2)因为选用的食用色素不溶于油,所以油层可以反复使用。

2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2.1 创意来源

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的第六单元的课题3中,其中一个实验为:在烧杯中固定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点燃后,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1],该实验成功率不高。另一个实验为:取4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其中3朵分别接触稀醋酸、水、二氧化碳,1朵喷水后接触二氧化碳,变色后再用吹风机烘干[2],该实验准备工作量大。这两个实验在同一课时,演示时间较长。为此,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将这两个实验体现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整合到一个实验中,缩短演示时间,培养学生多方位观察现象、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且适用于单元复习课教学。

2.2 实验用品

仪器:集气瓶(250mL)2只、燃烧匙、水槽等

药品:二氧化碳2瓶、空气2瓶、玻璃片4片、喷壶、蜡烛、火柴、蓝色石蕊试纸、水等

2.3 装置图

2.4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在收满二氧化碳的2个集气瓶口,分别盖上玻璃片,玻璃片朝向二氧化碳一面分别贴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也可用多张蓝色石蕊试纸贴出有趣的图案)。

(2)将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的集气瓶如图2所示放置,抽出两个集气瓶间的玻璃片,观察试纸颜色。将玻璃片放置在空气中。

(3)1分钟后取下两只装空气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分别伸入燃着的蜡烛,观察现象。

(4)再观察玻璃片上的石蕊试纸颜色。

2.5 设计特色

(1)本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节约了演示时间。

(2)实验现象除了体现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以外,还可运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种分子的一般化学性质不同等相关知识来解释,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 实验三:二氧化碳的消失和再现

3.1 创意来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两者确实可以反应,通常教师会准备2套相同的密闭装置,收满二氧化碳后,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比较压强减小的幅度;或者用过量的酸来检验二者混合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盐。本实验合二为一,装置简易,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于酸碱盐的复习教学。

3.2 实验用品

仪器:1.25L软质塑料瓶、60mL注射器1支

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无色酚酞溶液、37.5%的稀硫酸溶液40mL、水300mL、二氧化碳、蚕茧、细线等

3.3 装置图

3.4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300mL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把装有约3克氢氧化钠固体的蚕茧,用细线吊在瓶口内,立即旋紧瓶塞,振荡。塑料瓶略有收缩。

(2)反复倒转瓶身,用力振荡,溶液变红,塑料瓶进一步变瘪。

(3)将注射器中的4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7.5%的稀硫酸溶液注入瓶中,振荡,溶液褪色,溶液中有许多小气泡,过一会儿,塑料瓶重新鼓起。

3.5 设计特色

(1)本实验操作方便,装置简单且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实验现象明显。

(2)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对该反应一般要在溶液中进行、反应的产物中含有碳酸盐有了直观的深刻印象。

(3)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2]王晶,郑长龙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17,1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杨剑春主编.初中化学教学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杨剑春主编.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和实施建议·化学(九年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九年级学生数学典型错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实施方案下一篇:上半年全县个人银行业务经营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