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024-10-19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精选8篇)

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篇一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小学生个性倾向的特点

1、小学生需要的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交往需要是小学生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小学生成就需要主要体现在学业范围内,其发展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二是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

2、小学生动机的特点。我国学者调查发现,儿童的学习动机有四种类型:

(1)为了得到好分数,不想落在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欣赏和奖励而学习。

(2)为履行集体和组织——如学校班级及其各种组织交给的任务,或是为集体和组织的荣誉而学习。

(3)为自己的前途、理想,为升学而学习。

(4)为祖国的前途,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

在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第一种和第二种,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为第一种。

3、小学生兴趣的特点: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范围逐步扩大。

4、小学生价值观的特点表现为从个人价值观向群体价值观过渡。

二、小学生个性特征的特点

1、小学生气质的特点: 由于气质的天赋性和稳定性,不同的小学生可明显表现出气质的差异。

胆汁质的小学生表现为: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敢。

多血质的小学生表现为: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语言活动敏捷,亲切、浮躁、轻率。

黏液质的小学生表现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性格内向,坚忍、执拗、淡漠。

抑郁质的小学生表现为: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观察细致,感受性高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忸怩、孤僻。

典型的气质类型并不多见,多数人的气质是两种气质的混合型。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多血质类型,虽有朝气、灵活、易与人相处,但缺乏一贯性;而抑郁质类型,虽敏锐、细致、体验深刻,但又较冷漠、多疑。

2、小学生性格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儿童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特征,但还不够稳定,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如对学习的态度,低年级的儿童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到高年级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部分儿童对自我言行统一性要求增强,这种稳定性可以大大提高,并逐步成为稳定的性格特征。但仍有不少儿童的态度尚不够稳定统一,还不能形成明确的性格特征。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的总趋势是:

(1)性格发展水平随年级升高而逐渐提高。

(2)二年级到四年级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相对稳定性。

(3)四年级到六年级发展较快,表现出发展的快速增长性。

3、小学生能力的特点: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能力在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作用下,在自身的努力作用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表现出显著的个性差异。在发展速度上,有的学生发展快些,有的则慢些;在能力类型方面,差异更是明显。心理过程即人人共有的心理活动。由于心理活动都经历着发生、持续并结束的过程,因而称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周围事物(包括自己)的过程,通过知觉、技艺、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来实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智力的核心。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的心理过程。

个性指一个人整个稳定的、独特的心理面貌。一般可以把个性结构分为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

个性倾向是决定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成分。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根本源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某项活动,从而满足其需要、达到其目标的内部动力。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索某一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人格:即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成分。

气质是人所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具体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如思维速度)、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度、对刺激的耐受程度)、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指向外部世界或内部世界)。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那些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存在和对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在认知方面的表现。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自我体验主要是指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其表现之一是儿童的自尊心。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通常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都是自我调控的主要形式。

一、小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

1、小学生的注意特点

(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无意注意具有被动性,主要取决于刺激物在强度、新异性和变化性等方面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不断成熟,内抑制能力得到发展,再加上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小学生逐渐理解了自己的角色与学习的意义,有意注意便逐渐得到发展。到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基本占据主导地位。

(2)注意的范围较小。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2、小学生知觉的突出特点是:随年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的知觉具有无意性强、精确性较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学习中分心,容易混淆形近字;到了高年级时,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均会大幅提高。

3、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由无意识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有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低年级小学生识记的无意性强,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意义识记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机械识记的比例比则越来越小,逐渐从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发展。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高年级开始,学生逐渐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依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质变”期,亦称“关键年龄”(四年级,约为10到11岁)。

(3)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5、小学生想象的主要特点是:有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有现实性;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二、小学生情绪情感过程的特点

1、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

2、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

3、冲动性减少而稳定性增加。

三、小学生意志过程的特点

1、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

2、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

3、不善于反复思考和计划。

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大,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

在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智力和思维能力。小学时期是一个发展智力的好时机。

2、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协调的,比起初中生的“动荡性”来,协调性成为其主要特征。小学时期是发展和谐个性、品德和社会性的好时机。

3、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开放的。此时成人与儿童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融洽。小学时期是成人了解儿童真实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的好时机。

4、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可塑的。比起逐渐成熟起来的青少年,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生的身体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他们从事学校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而脑及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发展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他们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2.5千克。同幼儿相比,骨骼更加坚固,但由于骨骼中所含的石灰质较少,比较容易变形、脱臼。小学生身体的肌肉组织虽有所发展,但不够强壮,缺乏耐力,容易疲劳,不易长时间从事过于激烈的体育活动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感知觉已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

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总之,在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入学以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教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儿童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

1.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特性的感知,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情感、意志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问“这是什么”,而开始问“这是为什么”,认识、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在遇

到难题时,有时也能够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因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较易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惯,因而就更应注意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4.情绪、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高年级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

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

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篇二

和过去相比, “00后”小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也成为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重要原因。学校生活中, 他们在情感心理、认知能力和性格行为上表现出突出的群体时代特点。

第一, “00后”小学生情感心理波动大、速度快。大部分“00后”小学生长期生活在“4-2-1”家庭结构的环境中, 他们得到了来自祖辈和父辈大量的关爱。对于他们的需求, 家长们往往“有求必应”。从积极层面上看,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对事物普遍有自己的看法, 完成任务时常常带有较强的目的性。从另一方面看, 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们易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的情感特点。加之目前“0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 生活中少有与他人分享的经历, 使他们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易呈现独断、任性的特点。

第二, “00后”小学生认知能力提升快、不稳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00后”小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渠道变得异常丰富。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 许多“00后”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长的“早教”下, 体现出聪明、机灵、敏捷、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与此同时, “00后”小学生在意志力上的表现却呈现不同特点。“00后”小学生往往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 体现了他们抗挫折能力弱的特点, 认知意志忍耐力差, 吃不了苦的特点。

第三, “00后”小学生性格行为向往自由、寻求关注。大多数“00后”小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生活的富足, 让他们在物质上享有得天独厚的选择权, 因而展现出了对物质的渴求和批判。“00后”小学生喜欢电视动画、动漫而不喜欢读书。在家庭生活中, 他们常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受“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家庭教育等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班集体生活中, 部分“00后”小学生为获得来自老师的关注, 会有乖张行为, 部分行为甚至过激, 乃至出格, 这显示出了他们向往自由独立人格和寻求来自老师、家长关注的特点。

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00后”小学生富有朝气、个性鲜明。班主任在处理关于“00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时, 要始终坚持互相尊重的原则, 把努力构建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解决学生教育问题的“钥匙”。拥有了这把“钥匙”, 许多“00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第一, 尊重学生的根本前提是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当前“00后”小学生普遍特别渴望来自老师的尊重。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 作为班主任, 应当尊重学生独立人格。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犯错行为的处理上。随着规范师德师风工作的推进深入, 绝大多数班主任摒弃了对学生的体罚教育, 但部分班主任仍会采用谩骂、讽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体罚”。这部分班主任认为:只要学生没有受肢体伤害, 就不构成体罚, 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惩罚是“最佳”的替代体罚选项。其实不然, 对于绝大部分“00后”小学生而言, 在他们犯错时最期待的就是来自老师的实事求是的批评。而这类“人格攻击”式的教育, 不仅没有根据事实、实事求是, 甚至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是罔顾事实, 肆意夸大错误。这样的批评教育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目标, 反而会严重挫伤学生人格。引发学生产生自暴自弃、厌师厌学的心理, 使教师对学生教育效果偏离目标轨道。

第二, 尊重学生的重要方法是引导学生的主体选择。笔者的班主任工作中, 常需要培养推荐学生参加文体竞技。工作一段时间后, 笔者发现, 部分文体活动乏人问津。对此, 笔者向学生调查“是否希望参加比赛”、“是否渴望成功”、“是否害怕失败”3个问题。结果显示:大量的“00后”小学生追求成功, 但回避失败。根据成就动机理论, 这表明“00后”小学生表现出了比以往学生更高的成就动机水平。但这种成就动机水平, 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具体特点除追求成功之外, 还普遍喜欢选择非常困难或非常简单的任务。究其原因, 是因为“00后”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了解或遇到的“成功”经验往往比“失败”经验多, 造成了他们内心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和对失败的竭力规避, 甚至因力求规避失败而放弃任务。我通过引导学生合理归因, 教会他们以扬长避短地方式实现成功, 使学生乐于参与文体活动。由这件小事可见, 在班主任工作中, 要坚持将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 遇到各种关于学生的问题时, 要始终坚持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 从学生的主体选择入手分析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三, 尊重学生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 是因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经验不同而产生的。这种差异可能体现在性格、身体成长、智力水平、能力层次上。在“00后”小学生群体中, 这种差异突出体现在性格方面。作为班主任, 应关注每一个“00后”学生的独特个性, 并承认他们独特的个性正是他们区别于其他学生的特质。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 一些“00后”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是行为特点是自控能力差。在历任班主任眼中, 他们是的“品性顽劣、学习困难”的双差生。作为接班班主任, 我尝试了解他们, 发现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性格差异后, 体会他们性格特点中活泼好动的优点。再结合其好动、爱玩耍的特点, 投其所好, 让他们自行组队参加学校篮球比赛。期初, 班级其他学生并不认可, 认为代表班级参赛的应该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通过集体教育, 说服其他同学给他们一个尝试的机会。通过竞技比赛, 这些历任班主任眼中的“双差生”找到奋力进取的动力、重拾了对学校生活的信心。在取得比赛良好成绩后, 他们变化极大。这种使他们独特个性充分释放的教育, 也就成为了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方式。

三、用自主和合作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学生自我管理是学校教育中采用的最为广泛的学生管理形式。在“00后”小学生班级中, 建立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团结、管理、发展班集体。

第一, 班主任要正确认识班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班主任的助手。同时, 他们也是普通学生中的一员, 是其他学生的好朋友。不能把班干部与其他同学分开, 把班干部当做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督察员”。“00后”小学生中表现叛逆的学生为数不少, 班干部的作用应当是协助班主任关心、支持、帮助他们的成长。若将班干部与其他学生区隔, 易造成班干部与其他同学间的冲突。尤其在“00后”易激动、易怒、情绪反应快的心理特点下, 很容易造成班集体内的意外事故。班主任要在建立班干部队伍之初, 清晰的认识到班干部的作用是服务、促进集体的良性发展, 而非管理、制约学生的行为, 这样才能减少冲突发生的可能, 促进班集体的和谐稳定。

第二, 班主任要培养班干部自主工作能力。班上发生的事, 如果每一件事都要班主任过问, 不仅班主任工作负担过重, 也不易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反之, 如果利用“00后”班干部爱思考、爱研究、积极主动的心理特点, 把班干部管理班级、服务集体的积极性竖立起来, 那么, 班主任日常管理班级将事半功倍。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学期初, 通过班级全体学生表决《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的方式, 明确班干部工作职责, 形成集体对班干部的监管、制约, 让班干部明白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方式, 自主开展工作。学期中, 在班级组织的活动时, 如主题班队会、文体竞赛的班级初赛等, 笔者会组织相关班委利用2至3天的时间与同学沟通意见, 组织活动前要求班干部向笔者和学生做好说明, 组织活动时笔者则负责监管和调控。笔者认为要把学生的集体和活动真正还给学生。经过这样的班干部队伍自主工作训练, 班干部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 班集体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班主任工作负担也明显减轻。

第三, 班主任要培养班干部组织合作意识。“00后”班干部往往自主工作能力强, 但团队合作意识不足。在遇到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 班干部之间往往不善于沟通合作。笔者的做法是在具体工作中培养班干部的合作意识。引导班干部思考“这个问题, 我可以寻求哪位同学的帮助?”的问题。通过“找同学帮忙”迅速培养起了班干部团队内部、班干部与同学间的合作意识。班干部的合作精神往往能在在大型活动中得到了验证。比如学校运动会中, 笔者所带领的班级由于班集体的合作意识明确, 形成了若干个职能团体, 相互支持, 取得了活动的成功。

四、用任务合作模式驱动积极的家校联系

班主任育人工作中, 来自于学生家长的合作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 家校共育工作有家访、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形式。部分学校和班级还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要发挥好“家委会”的作用, 笔者在一线工作中探索出了以任务合作模式驱动家校联系、提升家校育人工作水平的具体做法。

第一, 建立家校联系的沟通渠道。现代社会, 班主任应当合理利用各种联系渠道与家长保持联系。如运用博客、微博、微信群、QQ群、飞信群、学校短信平台等方式。以上各种沟通渠道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无论采用哪一形式、哪一种类的沟通形式, 都能有效地联系家长和学校。家校联系沟通的管道畅通能为家校联系铺平道路。同时, 只有将家校联系沟通渠道、形式、方式确定下来了, 才能为开展后续“任务合作模式”驱动家校联系铺平道路。

第二, 向家长及时、准确、全面地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校表现都不同。客观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 是建立家校长期、有效沟通的基石, 也是“任务合作模式”驱动家校联系的基础。若班主任在工作中不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在校表现情况, 会导致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脱节,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若班主任在工作中没有准确地反映学生在校表现, 或者一味强调学生消极、不良的行为表现, 则会把问题扩大化, 导致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对立;或者一味赞扬学生的表现, 没有把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 则会给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埋下隐患。为此, 作为班主任, 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孩子在校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情况, 清晰准确对家长提出相关工作配合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和家长建立有效沟通, 构建家校共同育人的联合体, 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

第三, 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家校互动。笔者在与家长们交流、沟通时, 会以一个“共同任务”为纽带进行, “共同任务”也是家校沟通的核心任务。如, 学生有带零食进入校园的情况发生时, 笔者并不会以告状的形式联系家长, 要求家长予以批评教育。而是会以“如何引导孩子不带零食进校园”为“共同任务”, 引起家长们甚至是学生们的思考, 从而避免了老师向家长发号施令的刻板印象。再如, 学校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时, 笔者亦会以“如何更好地完成比赛”为“共同任务”, 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借助家长的力量实现家校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关注和鼓励, 让学生感到强烈的团队感。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家校互动, 能够转变过去家长依附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 让学生感到家校共同为建立学生健康成长的“后援团”, 使他们对成长更具有信心。

“00后”小学生的班主任工作, 与以往时代学生的班主任工作相比, 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 总是需要班主任不断深入了解研究学生、总是需要班主任的奉献精神。而不同点在于, 面对“00后”, 需要班主任针对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 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开展教育活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做好“00后”小学生的班主任工作, 归根到底, 要班主任老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特点,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时代心理发展特点;要革新固有的教育理念, 形成新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要班主任老师不断奉献、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创新, 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 在成长中不断收获教育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林洪.一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篇三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教育策略;师资队伍;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6-0119-02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是针对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的,并把学生是否适应岗位要求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正如企业所希望的就业人员应该有3种准备:一是文化知识的深化准备;二是对就业所需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准备;三是对将来从事某种职业资格的获得。

当前职校生就业存在很多问题,如毕业生进入企业上岗后随意违约、离岗,甚至集体返校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职业教育的缺失,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失。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现在很多职业学校仍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子,重视文化课、专业技能训练课,严重忽视了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使很多职校生走不出学校,走不进社会。

1当前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当前的职校生处于社会改革开放、价值观念多元交织碰撞,中西方文化思想涤荡,网路技术迅猛发展的转型时代,加上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特殊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更是与众不同:他们的参与性较强、个性特别强。生活在网络时代,接受的信息量比较大,思想活跃,敢闯敢拼。但是对于这些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有很多缺点明显表露:学习焦虑恐惧,承受挫折能力弱;嫉妒心理比较强,有强力的反弹意识;对网络生活十分依赖,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劳动;不少职校生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自私、好享受等缺点。最能引发争议的是职校生是否太过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些职校生谈及入学后的心理感受,“茫然”、“无聊”是他们用的最多的词汇。这些在校就读的学生,大多处于身心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心理上易受外界的影响。在这个人生重要时期,由于一些心理教育、人文综合素质教育的不足,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生活与发展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是谁,想做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去实现理想的路途和方法,因此就容易消沉、颓废和堕落。

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智力因素只占20%;也就是说,非智力因素如个性特征、思想道德、意志品格、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往往对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跟踪职业学校毕业生,全面分析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到,真正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风劲帆满、勇立潮头的并非都是学校里考试成绩优秀的人,个人创业的成功与其吃苦精神、应变能力、运筹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职校生的年龄在16~18岁之间,队伍庞大,他们走进职校,走向社会,不仅影响到现有的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模式,而且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关心职校生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时代特色鲜明的这一群体,关键看职业学校、家长、社会如何进行积极引导,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职校生心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2就学校开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

2.1构建适宜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模式设置课程,忽视心理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现代企业对员工最看重的素质是“两种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和“两种能力”(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只重技能培养。忽视精神的锤炼,使毕业生在生产、服务一线上就会“水土不服”,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散漫的生活习惯,懒惰的情绪,没有吃苦耐劳精神,使工作单位无法忍受。职校从社会实际出发在经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应确立起“既抓文化重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按照课程体系目标设置课程,制定计划,编写和选用教材,建立并实行新的课程体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2.2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培养学生心理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适应培养学生心理的师资队伍,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心理的基本条件,是搞好心理教育的根本性和关键性环节。有很多地方教育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走在了前面,如陕西省2007年-2008年已经开始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现了为全省每所普通高中培训一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很多,有两种途径很适合当前教育师资不足的现实:

(1)培训。就现有的教师可送到师范院校进行短期培训,也可以聘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教育教师到本校授教。本校的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学来提高专业素质。

(2)培养锻炼。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听课观摩、经验交流、参观访问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3转变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

(1)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开设文化课堂、技能训练课堂外,增加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型课堂。把学生当做“社会人”和“职业人”两个方面接受训练。职业学校教育更多地应当以训练为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训练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训练,应科学构建学生的训练体系,扎实地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好,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班级管理的转化。使班级管理成为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发展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交织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引入新加坡的教育实例一则:在新加坡的一所全国排名前30位的中学,学校上学时间是8点,走进学校时,八点刚过,整个校园寂静无声,原来所有的学生正盘腿坐在操场上,每个人手里捧着一本书,正专心致志地阅读。据说,他们每天早上都有这样的晨读,除了让学生静下心来,还让学生时刻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以班级为单位可以搞各种各样的活动:挫折教育、毅力训练、创业教育等等,在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去直接感受和体验生活的复杂变化,正确理解社会关系、社会利益,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正确地了解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实现由“让工作来适应我”到“我要适应工作”,由“社会来适应我”到“我来适应社会”的转变。

2.4建立合理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有根本性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作支持。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教师不进行教学改革,他的课程至少还是合理的课程,而有的教师在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渗透,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作支持,他们的劳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学校制度上的认可。因此,要使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改变。必须建立起合理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内容。鼓励教师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模式。

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篇四

1、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太会用文字表达思想。

2、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3、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4、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

5、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学习心理特点:

1、在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

2、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同时注意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

3、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逆反心理)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对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依然像一年级一样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指导与监督。

◆说谎心理特点:

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篇五

福建师范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201004719941 朱芳 指导教师:刘建榕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农村的绝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等问题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本文着重阐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现状,以一位农村基层教学人员的思考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以求探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发展 现状 教育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的绝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等问题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有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我是一位工作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和这些孩子接触的较多,他们在学习成长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有别于其他孩子的现象也让我思索。我经过几个学期调查研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咨询了解,发现这些孩子不可忽视的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一)“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做事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监护管理。他们在生活上及学习上的表现都有别于正常的儿童,由于不在父母身边,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和管教,没有了父母的教育,他们大多性情懒惰,不爱运动,身体素质较差。在学习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意志力较弱,缺乏韧性。

在学校中,经常发现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为了改善他们孩子的生活,给孩子留下一笔上千元的钱,钱怎么用家长根本不过问。有的孩子用这些钱购买手机,上网等不恰当的消费。有的孩子甚至学会了吸烟喝酒等,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一些孩子没有健康的是非观念,跟风影视潮流,盲目模仿,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喜朋好友,经常三五成群,拉帮结派。他们很容易受到别有用心人的伤害,承受着心理的痛苦,远离健康的生活。(二)追求物质享受,不愿意诚实劳动

面对多彩的世界,许多孩子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这是无可厚非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让国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有一些孩子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经常向父母伸手要钱购买衣物,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形成行为偏差,甚至误入歧途。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需求皆可以由父母提供,不需要自己再作努力,无形之中产生了坐享其成,追求物质享受,不愿付出劳动的不良习惯。由于不能科学支配父母给与的资源,无健康的是非观念,对他们的素质提升存在很大的难度。学校中的多数老师对他们尽管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来改变他们,也时常感到教育无力。(三)学习成绩不突出,学习进步较慢

在学校教学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较差,他们上课精力不集中,他们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待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只求年龄增大,个子长高后外出打工。

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另外,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得劳动就业机会较多,国家给予农民工待遇大力的提升,普通大学生就业后薪资比不上同龄的农民工的待遇,家长看不到学生努力学习带来的丰厚回报,对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听之任之,不加管教。这种心态影响了孩子,孩子在学校就表现的很随便,不在用心读书,所以在当前学校中,出现了许多难管的孩子,任性的孩子,不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

(四)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缺少集体意识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没有人经常性地提醒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没有父母生活中点滴的道德教育,孩子极易养成自私的心理,缺少团队合作理念,没有集体意识。在学校教育中,这类孩子表现的较为抢眼,他们大多性格孤僻,对人冷淡,和同学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他们时不时的做出一些让老师和同学都非常费解的事来,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的极为不协调,老师都认为这类孩子很难管教。家长对待这些孩子,往往用他们年龄还小等理由不予重视,没有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所以,家长和学校老师配合,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隐患,这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很重要。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价值观取向的影响

当今社会,优先发展的经济建设让“读书”的回报极为不合理,辛辛苦苦的念完大学,费了好大力气工作了,却发现自己的回报还不如没上学就在社会上打工的同龄人多,巨大的现实反差,让人们质疑学校学习的效果,继而面对现实,选择了获取生存资料最容易的生活方式,从而对子女的学校教育不予重视。没有健康的文化思想,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不良现象,再加上这样那样的诱惑,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处于学龄期的“留守儿童”,已难觅一块纯净的心灵净土,农村中小学更是如此。

(二)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和弱化

多数很多农民工家长总觉得自己长期在外,亏欠孩子很多,他们想到的往往是以物质来补偿孩子,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也是尽量满足,甚至对孩子的无理要求都会答应。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在外面打工,挣了钱,就应该让孩子吃好、穿好。这种片面强调物质利益的做法不可取。平日孩子在他们祖辈的看管下,由于这些老人大多数出身是穷苦的农民,文化知识不多,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手段,无法和孩子进行沟通,指引孩子们的成长方向。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孩子们养成了刁蛮任性贪玩厌学等不良个性和习惯。比如:四川卫视播放的11岁的小雪纯与父母从未合过影,每年相见仅春节前后几天。小雪纯与记者诉说了自己的感受:她从来不希望亲情的分离,只想一家人呆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是父母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不得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自己也无法怨恨自己的爸爸妈妈。多么真挚的话语,多么感人的场面,这样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实在太多了。可见,亲情关爱在儿女们心目中是多么需要呀,只是当今社会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使不少的留守儿童及其父母都承受着亲人分离的痛苦。

(三)、学校教育跟不上时代需求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大部分农村学校条件一般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另外,现存学校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了“读书机器”,缺少时代教育的措 施方法,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社会的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多数学生家长不认可当下学校教育模式,弃“学”从“工”。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解决对策

(一)家庭和社会方面

提高留守父母的教育思想素质,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家庭教育要培养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不能单方面给予金钱物质而不重视思想教育。要教导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要经常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学校老师联系,解决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关心。

(二)学校和教师方面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组织,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措施分管到个人,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另外,学校设置“亲情话吧”为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沟通的平台,有效抑制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完善建立家访制度与家长学校,使“留守儿童”的祖辈们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经常组织“留守儿童”活动,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加强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不歧视偏袒学生。通过对辅导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理念,做好学校教学工作。

(三)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方面

政府要促使教育主管部门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取消异地就读的种种限制及不合理收费,妥善处理城乡户籍问题,让农民工子女可以无差别的入读其父母所在地的学校,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就业等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教师交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支持呼吁社会办学,降低城市办学的门槛,减轻目前城市学校的压力。教育部门要和社会各界力量合作,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学以致用,走特色教育的道路,吸引跟多的适龄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的撤并工作,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办人们满意 4 放心的学校。此外,政府还要积极扶植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让农民工打工不再是背井离乡,而是长期定居,为地方的建设多做贡献。

四、结束语

“留守儿童”已经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农村存在“留守儿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中也出现了“留守儿童”,这给解决“留守儿童”的工作又带来了挑战。“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在学校教育中,教导孩子们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我国现实状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担主要就落在了学校的身上,它是一项艰巨包含诸多子系统的工作。作为实施具体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现状,研究教育的对策,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敏锐的细致的目光观察其言行,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其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的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探索一条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6.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 篇六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五年级的学生开始知道生理现象,尤其是五年级是女性生理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一次重大转变,有些学生对初潮来临时怎么出来,有不少学生表示恐慌。

教材:选自福建教育出版社 叶一舵 主编《小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已经学习完《成长的信息》,从生理的角度知道自己身上神秘的变化,生理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的变化,青春期教育也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心理健康常识课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良药,这堂课使学生认识到男生有哪些性别特点,使男生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学习及生活

中的琐事,鼓励他们从生活及学习中找到自信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五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开始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关系到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

教材:在二三年级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基础上,本单元再次强化对自我全面、深入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本单元再次强化对自我全面、深

入的认识,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完善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及时鼓励他们从生活及学习中找到自信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记忆力这一主线,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知道理解记忆是记忆常用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要有好的记忆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理解记忆就是其中的一种。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与人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但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学会交往这一主线,教给他们适当的交往技巧,使他们学会与人相处之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白,赞扬别人,不仅给别人带去了快乐,自己也会收获友谊和欢乐。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五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社会适应这一主线,它本身也是人格特征赖以依附的基础,人格的许多特质和行为形式就表现在个体的社会适应中。促进社会适应不仅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内容之一。就社会适应来说,个体既要认识自己本身,同时还要认识除自身以外的环境,《给厌学开处方》主要是从自身来挖掘原因,通过这堂课引导学生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并克服它。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六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

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教材:本单元继三年级《体验创造》和四年级《认识创造》之后,更高一个层次地《学习创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要学会创造,不仅要勤于动脑,还要认真观察,更要勇于实践,因此,要学习创造就要切实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创造。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七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

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沐浴着父母家人的爱,却不懂得感受亲情;他们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家人为自己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却不知道自己也应该付出爱。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爱家这一主线,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形成“爱”的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应要报答的,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关爱;爱不仅是奉献,还包括理解,要学会理解父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第八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

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

7.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篇七

一、研究对象和工具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 用自编的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问卷研究包括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初一至高三年级、职业中学高中部的全日制中学生925名。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体特点与分析

四大类型的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平均得分顺序为:退缩性人格>交往失调>过度防卫>偏执。而具体到十六种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类型来看, 各类心理问题的平均得分依次为:规范失调>抑郁>过分害羞>多疑>退缩>择友标准失调>自卑>过分关注>冷漠>方式不当>敌意>嫉妒>内部动机不当>功能失调>攻击>外部动机不当。

当前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在退缩性人格上有较高的得分。结合我们对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中国的教育特点和社会特点。从教育特点上看, 中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限制多于自由, 专制多于民主, 尤其在异性交往这个对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敏感问题上, 外界给予他们过多的限制或“保护”, 这种限制或“保护”反映在异性交往心理方面就表现出退缩性的人格特点, 因此这是不难理解的。另外, 中国的社会环境特点也是影响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突出表现为退缩性人格的重要原因。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舆论 (教师、社会大众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态度以及网络中的相关内容) 因素和社会氛围 (学校、班级、社区) 因素同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有着显著的相关, 其中教师、社会大众态度, 网络、学校交往氛围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还有预测作用。

(二)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具体特点与分析

1.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性别特点。

性别差异的T检验表明, 在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总分和退缩性人格、交往失调分问卷得分上存在极为显著的性别主效应, 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在十六种具体类型心理问题得分上, 除了在攻击因素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外, 其他因素的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

在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分、退缩性人格维度 (及其内部所有因素) 和交往失调维度上, 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这与张大均教授等前期做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性别特点研究相一致, 即中学女生的整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2]。这既证明了心理素质的整体性, 也说明了我们的问卷是科学的, 测量结果是可靠的。具体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 (特别是青春期性的发育与第二性征的成熟) 及性别角色差异有关。中学阶段正值青少年男女学生青春期的关键阶段, 进入了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 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性发育的日趋成熟以及由此引起的第二性征的出现。而青春期男生的身体发育普遍晚于女生, 平均差异1~2年[3,4]。生理状况是心理机能的基础, 因此男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容易表现出抑郁、退缩、过分害羞、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 所以男生的退缩性人格及其内部因素得分要比女生高一些, 但其中的具体机制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而在交往失调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这显示了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规定的差异。女性在异性交往方面受到更多的舆论限制, 因此往往表现的较为矜持和保守, 所以也就不易出现异性交往的不合理态度、动机和行为。退缩性人格与交往失调两个维度的性别差异看似矛盾, 实际上正是反映了男生群体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两极性, 一方面, 男生比女生更易出现退缩性人格, 同时另一方面也更易比女生出现交往失调, 这也许也体现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男强女弱的状况正逐渐消除, 现代女性已表现得越来越独立与刚强, 因此男性要应对更多的压力, 迁移到异性交往方面, 男生就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退缩性人格问题;但历史的沉淀不会立刻消失, 所以在交往失调方面男生的得分依然显著高于女生。这就提醒我们更应关注男生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

2.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年龄和年级特点。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仅在交往失调维度及其内部因素方式不当、过分关注、规范失调上存在显著的年龄主效应, 且基本表现为12岁、13岁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发展趋势。青少年异性交往失调存在关键年龄 (14岁) 和低谷期 (12岁、13岁) , 各年龄段的排序是:18岁>14岁>16岁>17岁>15岁>13岁>12岁。

在问卷的整体得分上, 初一显著低于初二, 其他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交往失调维度上, 初一显著低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体状况在年级发展上有一个低谷期和一个高峰期, 分别为初一和初二, 各年级得分的高低顺序是:初二>高三>高二>初三>高一>初一, 其中初二是转折期或关键期;青少年异性交往失调在年级发展上也存在转折期或关键期, 同样为初二年级, 各年级得分的排序是:高三>初二>高二>高一>初三>初一。具体到各因素的差异来看, 在偏执维度的“功能失调”因素上, 初一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交往失调维度的所有因子 (方式不当、过分关注、择友标准失调、内部动机不当、外部动机不当、规范失调) 上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且基本都是初一低于其他各年级;在过度防卫维度的“多疑”因子上, 初一显著低于高三。统观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各因素、维度和总体差异, 除了“方式不当”因素 (初三与高三差异显著) 和“自卑”因素 (高一与高三差异显著) 外, 其他差异显著的方面都表现在初一与其他各年级间。

初二是青少年异性交往开始出现问题并且问题出现也最多的时期, 其得分在各年级中最高, 可以说是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转折期或关键期。具体到各因素的差异来看, 在偏执维度的“功能失调”因素上, 存在初一年级得分最高的现象, 这是因为初一相对于其他年级来说, 其认知水平最低, 受外界影响最大, 因此不能正确看到异性及异性交往的功能, 所以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高三的异性交往失调得分最高。在过度防卫维度的“多疑”因子上, 表现出初一显著低于高三的年级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高三年级身心发育已基本成熟, 对异性交往问题的关注接近于成人早期,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较为敏感, 同时由于升学就业压力最大, 导致更容易产生多疑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总之, 此项研究提示我们应根据各个年级和不同年龄段的具体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尤其应关注初二 (14岁) 这个关键时期。

3.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学校类型特点。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在学校类型上存在着显著的主效应。表现出职业中学>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的发展特点。其中, 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除了在“交往失调”维度没有显著差异之外, 在心理问题总体和其他三类心理问题得分上差异均达显著, 且呈现为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的趋势 (交往失调维度也为普通中学得分高于重点中学) ;在十六类心理问题的得分上, 除了“规范失调”重点中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外, 其他差异显著的因素均为普通中学>重点中学。三类学校高中部各因子的多重比较中, 呈现显著差异的因子基本上都是职业高中分别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之间的差异, 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仅在退缩性人格维度 (及其内部抑郁、退缩、过分害羞三个因素) 和过分关注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 表现为普通高中>重点高中。

关于三类学校的总体差异和各维度差异, 一方面可从三类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来看。重点中学的学生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负, 其成功体验多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 其认知水平更高, 自制力更大, 因此相对来说不易在异性交往方面出现认知、情绪和行为障碍。另外, 可通过三类学校的软、硬件差异来比较。重点中学的教师整体素质相对更高, 学校风气相对较好, 学校为学生具备各种健康有益活动的条件更多, 因此学生容易得到更为有效的指导, 学生的剩余精力和心理冲动容易得到更多健康转移和宣泄的渠道。至于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抑郁、退缩、过分害羞、过分关注四个因素上呈现普通高中显著高于重点高中的特点, 也是不难解释的。由于受以往经历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普通高中学生更易出现抑郁和退缩的心理问题, 这种心理状态也表现在异性交往方面, 说明了心理的统一性和心理问题的影响广度。

4.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城乡特点。

青少年仅在“功能失调”因素和“规范失调”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城乡主效应。其中, “功能失调”因素表现为乡村学校>城市学校, “规范失调”因素表现为城市学校>乡村学校。在问卷总体得分上表现为城市学校>乡村学校, 但差异不显著。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体状况在学校地区差异上不显著。这可能是随着当前中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城乡差距日趋缩小的缘故。在问卷各具体因素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上, “功能失调”因素表现为农村学校>城市学校的地区特点, 这说明农村学生受社会传统观念的禁锢和影响更深, 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异性的长处和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规范失调”因素表现为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地区特点, 这说明城市学生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同时受到各种刺激和诱惑的机会也更多, 容易在外界的不良影响下出现异性交往心理问题。这些结果提醒我们:对城市学校的学生进行异性交往心理教育时尤其要提防容易出现“规范失调”的问题, 对农村学校的学生进行异性交往心理教育和指导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功能失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磊, 黄盛, 李晓伟, 王枚.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问卷研究[J].理论界, 2009, (12) :204.

[2]冯正直.中学生心理素质成分及其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硕士论文, 1999.

[3]张景焕, 李慎力.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 1996, (5) :68.

8.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篇八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发展 矛盾 养成教育

初中生的生理发展急剧而不平衡,心理发展充满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理想性和现实性等矛盾,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因此,对初中生的教育应从他们心理发展的矛盾人手,采取相应措施。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嗍

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能力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的倾向日趋明显,追求自由,希望摆脱对别人的依赖,不愿意被视为“小孩子”,反感别人过问或干涉自己想干的“私事”。这种倾向是初中生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但由于初中生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精神和行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常会感到迷惘,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缺乏信心。

(二)求知欲望强和识别能力低的矛盾

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比小学生重得多,然而置身于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的他们,学习的兴趣往往不局限于单纯接受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一切未知的文化产生探索欲望。但是初中生的社会成熟度低,认识知识的思维方法简单,对真与伪、精华与糟粕分辨能力弱,容易全盘吸收,难免良莠不分。

(三)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初中生情感逐渐变得丰富、活跃,富于感染力,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情绪高亢强烈,充满激情,容易冲动,往往与自己的理智发生矛盾。遇事“跟着感觉走”,较少冷静、理智地思考,沦为自己情绪的“奴隶”,譬如会没由来地对某人“看不顺眼”,或对某事情有独钟,执迷不悟。在思想上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在行动上常与成人及同伴抵触,形成所谓的“逆反心理”。

(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美国心理学家雷斯指出,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有六种不同的自我:实际自我、自认的自我、自己希望的自我、他认的自我、他人希望的自我、自认他人希望的自我。这些自我彼此间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形成各自的矛盾,而尤以“实际自我”与“自己希望的自我”之间的矛盾为最。许多初中生把“理想的我”抬得很高,轻率地夸大“现实的我”的不足,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会陷入苦恼和挫折之中。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

(一)培养个体明确而适当的自我意识嘲

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个体能正确认识自我、认同自我和悦纳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不良的自我意识会脱离现实过高或过低评估自我,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教育者应从培养初中生正确看待自己,增进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和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控制人手,帮助其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做我真好”的健康观念,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使之逐步达到自知、自尊、自信、自勉和自控,达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培养现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现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就是通过教育主动自觉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想、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初中生对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应“有所认识而觉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三)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表现为:乐于和他人交往,不愿独处;与人相处时,肯定的态度(如尊重、信任等)总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等);关心集体,积极为集体出力;在生活中有众多的朋友。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应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人手:一方面,教育者要熟悉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和期盼,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耐心地指导学生寻求友谊,学会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中培养热情、开朗、诚信、乐群等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营造良性健康的外部环境,使个体从中汲取人格发展的健康营养。在改革开放、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合理的人际协作与积极的人际竞争是健康人必备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才能在一个积极开发的环境中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上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下一篇:新年的鞭炮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