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课文

2024-09-10

木兰从军课文(精选13篇)

1.木兰从军课文 篇一

木兰从军与木兰诗

大家学过木兰从军与木兰诗吧,知道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吗?以下是木兰从军与木兰诗区别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与木兰从军的区别

1、体裁: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

《木兰从军》是由《木兰诗》这首民歌发展、充实而来的.一个故事。

2、内容:

《木兰诗》中只有木兰代父从军和载誉而归这些情节;

《木兰从军》的故事中添加了在战场上木兰和战士们在一起生活,以及木兰回家后的一些剧情,比如恋爱成亲。

3、写作手法:

《木兰诗》擅长铺叙排比,写的明快流畅、细腻而传神,木兰的形象更为鲜明、饱满;

《木兰从军》以叙述为主,写作手法简洁平淡。

木兰诗全文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言文《木兰从军》全文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2.木兰从军课文 篇二

豫剧是我国北方的戏曲音乐, 其风格与木兰这一人物性格尤为吻合, 当时国家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曾经伴演过花木兰这一角色, 并获得很大成功。因此, 作者在创作中特别灵活的运用了河南的豫剧、曲剧、河南的地方戏等音调素材, 通过独特的作曲技巧, 使作品焕发出浓厚的豫剧风格。下面就谈谈如何能演唱好这首作品。

第一段:夜半窗前——忧

提起花木兰, 人们的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形象是一个横枪立马、神气英武的大将军形象。因此, 在塑造主题形象时用了这一片段的音调。体现出鲜明的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 给人以刚强有力的感觉。另一方面, 木兰毕竟是一个女孩, 还有女孩子与生俱来的柔肠, 所以接下来用了 (谱例2) 这个旋律。这样从前奏就把人物形象的不同侧面, 生动的揭示出来了。

九小节的前奏仿佛已将我们化为远古时代的花木兰, 两小节的引子宛如织布的声音, (谱例3) 歌词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所以我们在唱开头的几句要做到内心有潜台词:木兰是一边织布, 一边在想心事: (军贴来了, 指名父亲出征, 老父年迈多病, 怎么办呢?) 另外在演唱时还要想到:此刻, 木兰毕竟是女孩子, 还没成为大将军, 所以一开始不要把她唱成一个成熟的将军形象, 要用平缓清澈, 纯净透明的声音, 把我们带到一个静谧的夜晚: (一个女孩满怀心事的织着布, 这时, 她走到窗边, 望着一轮明月, 伴着一声声的叹息。) 所以我们重点在“仰天长叹息”的“长叹息”这三个字上下功夫, 用自己的语气把“叹息”的情感表达出来。从“昨夜见军贴”一直到“催我爹爹出征去”进入到了第二个层面。则开始情动于衷, 感情略起一层微微的波澜。两个“催”字要唱的不一样, 要有层次感和变化, 第二个“催”字更急迫一些, 演唱时要把第二个“催”字更强调一下。“去”字是一个拖腔, 这个f a一出现, 要给人一种揪心、心疼的感觉 (谱例4) 形象的表现出木兰无奈的心情, 拖腔中不仅体现出了浓郁的豫剧风格, 还有刚柔断连的对比, 唱的断开一些, 要唱的连贯一些, 这样就把木兰这种无奈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二段:难坏木兰——急

4小节的间奏后, 开始展示主人公内心世界纷繁复杂的情感, 那么, 声音和感情都要做适当的调整。从两个问句“怎么办”进入到第二个层面, 这两个“怎么办”要唱的不一样。第一个表现了木兰的心理活动, 她在内心悄悄的琢磨, 所以要唱的小声一些。第二个“怎么办”声音要放出来些, 要比第一句增加紧迫感, 直到后面“难坏了姑娘”, 声音尽可能的放出来, 一句比一句强烈, 表现出木兰把内心的焦急全都呼喊出来。“花木兰哪”的“兰”字做了一个六度的下滑音, 既体现出木兰的无奈, 又符合了河南方言的声调, 把木兰在焦急与无奈的情绪下, 透出的英武之气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出来。

第三段:灵光闪现——豪

故事继续发展, 层层紧扣、步步递进, 让人感觉越来越紧张起来, 正如间奏 (谱例5) 就宛如木兰在焦急的搓着手, 来回踱着步。从“忽见墙上龙泉剑”开始, 目光定位, 这时的眼神一定要犹如一道锋利的光茫一样, 定格在宝剑上。因为此时木兰已想出了妙计, 我们要把她的思想过程交代给大家。“龙泉剑”的“剑”字的高音, 声音要有内在的张力, 这个高音要穿出来, 给人以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胸中豪情逐浪翻”要唱的强一些, 表现了木兰思绪奔涌的内心世界。“乔装男儿跨战马”是木兰内心所想, 属心理活动, 因此要唱的小声一些。直到“替父从军走边关”这一句, 表明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走边关”这三个字要唱的短促、有劲。这时一个英武而具有男儿豪情的木兰就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注意歌曲情绪的同时, 还应把握词曲的风格和河南语调特有的韵味, 例如“替父从军”的“军”字用了“r e l a”, (谱例6) 虽然成了倒字, 但把浓郁的河南风格准确的诠释出来。这段还有“上”“剑”“边”这几个字, 通过和旋律的巧妙结合, 把浓郁的河南语调呈现的有滋有味。

第四段:万里边关——勇

几个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的模进把木兰辞中许多内容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直接过渡了。主部音乐素材再一次出现“旦辞爹娘去, 万里赴戎机”表明了紧迫的军事任务冲淡了告别爹娘的依依不舍之情, 她将奔赴战场。“关山度若飞”形容木兰飞跃驰骋速度之快, 所以我们强调“关山’二字, 在咬字时要有力, 字尾要收一下, 用硬咬硬收的咬字方法来表现木兰飞跃关山, 万里驰骋的场面。“寒光照铁衣”给人以紧张的氛围, 表明严峻的时刻马上要到了, 尤其那个“光”字共八拍, 要弱唱、把声音控制住, 这样就把紧张的氛围表现出来。这段音乐采用了戏曲中紧打慢唱的形式, 钢伴以十六分音符为主急速的进行, 仿佛快马奔腾的马蹄声, 这种摇板的唱腔因为节奏较自由, 所以更为注重人物情感的宣泄。因此在演唱这一段时要格外的注意, 既要避免唱的拖泥带水, 又要避免因过于拘泥于节奏而唱的过于呆板。

第五段:血战沙场——拼

在紧张的间奏后进入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这段运用了戏曲中激烈的垛板的形式。“挥剑挽强弓, 踏踏马蹄急”的“踏踏”感觉就像兵器碰撞发出的声响, 更形象的表现出战斗激烈的场面。之后还有两次歌词的重复, 速度由慢渐快, 曲调层层递进, 情绪步步高涨, 形象的把战斗场面的激烈与紧张氛围推进高潮。 (谱例7)

我们要用硬咬硬收的咬字方法, 铿锵有力的吐字来表现木兰奋勇杀敌, 浴血奋战的场面。“将军百战多, 碧血染旌旗”要感觉像木兰骑着战马挥舞着刀剑追击着敌人的感觉。辉煌而有气势的声音已把木兰从一个普通的女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将军的形象成功塑造出来。

第六段:战后还乡——思

这是一段过渡性的段落。随着间奏, 代表木兰形象 (开头的前奏) 的音乐主题又树立了起来。在大家一片庆祝胜利的欢呼后, 引出一段竹笛的声音, 描绘出一派辽阔壮丽的景色。此时的木兰不禁感慨万分, 一个历经了1 2年战争洗礼的木兰已不是当年的木兰了, 而是成长为了一个大气、成熟的大将军。此时的木兰百感交集, 既有对十几年战争生活的感触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所以“春风迎故人, 木兰还故乡”要唱的从容、大气、不卑不亢。

第七段:复女红妆——叹:

战争生活告以段落, 短小的间奏 (谱例8) 把木兰辞中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些乡亲迎接的场面一带而过, 而通过 (谱例9) 这个豫剧曲牌中常用的这种过门形式, 一下子就听到了家乡的音调, 再度引出木兰的歌声“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随着主部音乐的再现, 此时歌曲的感情已从第一段的“忧”升华到了“喜”的新境界, 十二年后, 成熟的木兰换上了女儿装, 这十二年中, 已不习惯女儿妆的木兰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慌, 同行十二载, 不知木兰是女郎”表明了木兰这十二年的辛酸与不易, 更加说明了木兰不但打败了敌人, 更成为了真正的强者。在咬字方面“惶”字要“缓呼柔发”表现了将士们诧异惊讶的表情。女郎的“郎”字, 咬字要“媚”, 而且它的拖腔部分和第一段中的“去”字虽旋律相同, 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基调, 在这里表现了木兰恢复了女装的娇美。十二载的“十二”两字, 语气要强调一下, 表现出这十几年的艰辛与不易。到这里, 全部故事就结束了。

第八段:千古扬名——颂

最后一段是全曲的尾声, 歌唱者以第三人称出现, 是后人对木兰的赞颂。我们在唱时也要注意有对比, “千秋赞歌唱英雄”要唱的肯定, 阳刚之气。而“木兰从军美名扬”就要唱的稍微阴柔, 这样形成的对比要比一口气全是强音来的感人。最后一句“美名扬”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完成。特别要注意“美名扬”的“扬”字要分两步完成, 不能连起来唱, 这样再次把人们对木兰由衷的赞美表露无疑, 又一次的体现了全曲浓郁的河南豫剧风格, 起到了首尾呼应, 画龙点睛的妙用。

3.新木兰从军 篇三

安吉丽娜在《史密斯夫妇》中扮演的职业杀手以高科技公司总裁的身份做掩护,在同为职业杀手的丈夫眼皮下扮演贤淑温良的妻子长达7年,居然不为对方知晓。这一点放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缺乏说服力。敢问哪个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女性员工能7年如一日,每天7点准备好晚餐,恭候丈夫归来? 她如果是中层管理人员,总有哪天碰上开会不能准时散的吧?如果当销售,总得出去跑业务,陪客户吃饭吧?就算是足不出户的财务人员,每月或每季度结账那也是费时耗体力的活啊。普通员工尚不能做到每晚按时赶回家给先生做饭,更别说是公司总裁了。引用一位同事的话说:“啊?女总裁能结婚?这本身就是个奇迹。”话有些偏激,可是也说明了女性员工想要事业和家庭两全其美不容易。

我在以前工作的公司有一位女同事,和另一位男同事同时进公司,做相同的工作,取得同样令人瞩目的业绩,令上司在做晋升推荐的时候很是为难。好在这时候这个女员工恰好怀孕,于是老板顺理成章地提拔了那位男员工,原因很简单:孕妇不方便出差,而公司的几笔大单子都必须马上和客户签下来;另一位看上去很幸运,在怀孕期间以不减平日的工作热情加倍赢取了老板的赏识,如愿以偿地升到了二线经理。问题是由于孕期过度劳累,孩子两岁了还不会说话,让她十分郁闷。

还好史密斯夫妇俩没孩子,不然导演们自己都难圆其说。抛开孩子的因素不去考虑,《史密斯夫妇》实际上还是为女性观众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在剥去主妇家居服的伪装后,女人可以和男人以同样敏捷的身手打斗,扛着同样类似于迫击炮的重型机关枪扫射,并且做到弹无虚发;至于说到运用高科技手段作战,例如定向爆破、使用GPS系统追踪,女性就更加地不存在劣势。因此当男主角颇为自得地说自己杀了50-60个人时,女主角眼睛都不眨地报了一个237的数字,在杀手的世界里,杀人的数目大概就像是销售们每季度签的单子数目,是实力的有利佐证。这就充分说明:有高科技为辅助手段,女人很容易就能跑到上风位置。

平心而论,妇女解放运动在外企里还是颇见成效,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中,穿高跟鞋的人越来越多。弄得我们一位同事在谈到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的节目时很是忿忿不平地说:“还叫什么‘半边天’哪,早就应该改成‘四分之三天’了。那剩下的四分之一天,也就是在吃饭埋单、乘车开车门的时候露一小脸。”

曾经有一部西方的小说,描写了一位叫“Frankstein”的科学狂人,制造了一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生物,却因为对其缺乏了解,最后反被其毁灭。Frankstein从此就用来形容那种明明是自己亲手炮制,却因低估了对方的成长力量,反被其控制的事物。对我而言,现代社会的女性就是这样的一群Frankstein, 她们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信息时代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却也因其超乎寻常的成长能量给男性和本来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带来困惑和压力。

4.《木兰从军》说课稿 篇四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兰从军》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木兰从军》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的,是一个家喻户晓、非常经典的动人的历史人物故事。课文描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沙场、胜利归来的生动事迹,塑造了木兰爱祖国、爱亲人、智慧、勇敢的女英雄形象,赞扬了她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整篇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逐层展开。课文紧扣“从军”的题旨,展开从军的过程,呈现了一位女英雄形象。

二、学情分析:

《木兰从军》讲述的是一个历史人物故事,远离孩子们的实际,了解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教学的难点。低年级孩子收集资料的能力差,学习内容、认识人物,和课本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有一定的距离。加上文中的一些词如“文书”等词学生也比较难理解。

三、关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女扮男装、年老多病”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识、写本课重点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女扮男装”等词语。

2、通过故事感悟到花木兰英雄的形象。

难点:感悟花木兰英雄人物形象。

三、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以点带面抓重点词语等。

四、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民间传说故事。题目就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你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从军”就是?“木兰从军”就是?

齐读课题

过渡:想认识这位花将军吗?小兵要见“将”还得要口令。有信心拿到花将军的令箭吗?

好!先拿第一道令箭

(在学习课文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课文时,以一步步解题入手,降低了理解的难度,通过“向花将军取令箭”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让学生很快进入要学的状态。)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一)、自我演练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一、二类生字大声读3次。

2、把屏幕上的词语大声读2次

3、关注我们刚才读的生字、词语把课文读1次,做到读正确、不多字、不少字、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自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过渡:拿到第一道令箭,我们来拿第二道令箭

(一)、沙场点兵

1、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2、抽读课文

(师生评价)

过渡:接下来我们拿第三道令箭

(二)、两军对战

1、女同学读第2字然段

2、男同学读第3自然段

过渡:就剩下第四道令箭了,第四道令箭是什么呢?

(三)、箭射靶心

1、快速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词填在横线上。

课文讲了木花兰、的故事

过渡:拿到了四道令箭,终于可以见到花木兰了。

2、出示花木兰的头像:嗨!大家好,我就是花木兰,认识大家很高兴。你们知道我替父从军时是怎么想的吗?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3、抽一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标出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并画出木兰心理活动的句子。

4、交流重点句子。

抽一生交流

“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齐读这句话

“焦急万分”是什么意思?(出示红字)急什么?谁来读第二句话“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师:一个马虎的官在写文书时不小心丢了“紧急”二字,你觉得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

出示: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一天朝廷下达了征兵的文书

追问:征不下兵,就会怎样?

情况危急,不容考虑和商量,在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候,木兰怎能不急。读“焦急万分”

“征兵”是本课的生字,学习生字,(征兵变成红色)征兵是什么意思?(朝廷让他们去当兵,作为该国的子民也有义务为国出力)

过渡:在为国担忧的同时他还想到了想到了自己的家。他想到了谁和谁?学习生字“父”和“弟”(父亲和弟弟变红)

师:出示父亲的图片,这就是木兰的父亲,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生:交流

板书:年老多病

出示“病”学习“病字旁”书空“病”

弟弟呢?板书:小

师:想到家中没有当兵的人选,怎能不急。读“焦急万分”怎么办?怎么办?于是她大胆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生:女扮男装学习生字“男”并组词

看着这个词语你心里是不是出现了一个小问号?

(古代男女不平等,男的地位高、女的地位低下,容易受欺负,留在家中不出门,而木兰不但走出了家门,还有上战场,这是一个普通女子能做到的吗?现在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生:交流爱国、尊老爱幼

师:平常人难以想到、做到的,花木兰却敢做敢想,这样的人就被成为“英雄”

师:再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师:来到前线,花木兰的表现怎样?下节课继续学习。

(此教学过程我先检查了自学效果。整体感知了课文。接下来的讲读课文,我不再讲教学的全过程,只挑重要的部分来讲一讲:我认为,低年级教学中,识字写字、词语句子的练习还是重点,所以在学习课文中,对字词的.练习不可少。课件中设计了字词的训练。并在教学中进行了随文识字。刚才说到要让学生通过故事感悟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我主要和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那么怎么把握好重要之处让学生进行感悟呢?我认为首先要注重词语的提炼和理解,然后要抓住句子,通过朗读,进行想象,进一步理解。我在教学二自然段时,围绕“花木兰为什么去从军”看图、思考、朗读、感悟。在这个小节中,抓住“紧急”、“焦急万分” “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女扮男装”等词语感悟木兰的尊老爱幼、为国为家。)

(四)、书写生字

1、描红6个生字1次

2、练习本上仿写一个

3、展示2生的作品。

(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提高孩子的写字能力)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海:

1、用“因为………所以………”的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有一个留白的地方,没有写人物的语言,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对话填空。

(在理解了木兰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这里,要拓展“说服了家人”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本课后面的一个练习题),这是这节课的一个特色。家人包括:父亲、母亲、弟弟。他们都不同意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了说明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要先设置一个场景,家人们是怎样阻止的,木兰又是怎样说服的,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特点的语言。通过这样的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为课后练习写话打了基础,让学生知道了该怎样去写。以上是我这节课成功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以情景教学为主,凸显字、词,在教学中方法不灵活,课堂评价语言缺乏,时间把握不妥。

《木兰从军》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木兰从军》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但爱表现,常凭兴趣做事。在教学中若能灵活运用电教媒体,通过动画游戏等手段传授知识,学生将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其中,目标1、2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各种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后说,说后做,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动脑、动口、动手,获得新知。

五、说教学程序。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1、说起英雄,你们会想起谁?

2、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英雄,播放《花木兰》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家想知道刚刚看到的这位英勇的将士是谁吗?想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4、出示课题,解题“从军”一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自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反馈,整体感知。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征兵”、“燕山”、“年龄”、“将士”“将军”等易读错的字词予以关注指导,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自然停顿。在朗读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义。

三、精读课文,想象拓展

本文共有四个小节,二小节是教学的重点。

首先,教学第一小节课文时,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一个“女”字,初步让学生模糊地感受到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英雄。然后设下疑问: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女的是不能从军的,而木兰怎么会去从军,成为一位女英雄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入第二小节的学习。

教学第二小节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后,围绕问题“花木兰为什么去从军?”展开交流。随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各句句子,并进行朗读的指导。第一句中我将抓住“经常”一词引导学生联想当时北方战事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的危急情况。从而顺势就理解了第二句中的“紧急”一词。在第三、四、五句的教学中,我准备引导学生谈谈什么叫做“焦急万分”,木兰为什么焦急万分?理解木兰的想法,弄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板书:替父)从而感受到木兰爱家爱国(板书: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紧接着,我将结合第六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一个语言拓展训练:说说木兰的家人会怎样劝阻木兰,木兰又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相机进行合理地指导点拨。然后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句子,读出木兰替父从军的坚定的决心。

教学第三节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组短语和其中的四个动词“披、跨、渡、过”,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体会,让学生感受木兰越马横枪、英勇善战威武形象,(板书:英勇善战)并通过想象谈话:木兰在征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进一步体会木兰征战中的艰辛与这“赫赫战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课文插图,着重抓住“惊讶”一词,引导学生感受将士们为什么惊讶,顺势将“英勇善战”和“文静俊美”的花木兰进行比较,此时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一定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学完课文后,我将以一个句式训练:“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最后,让学生情感充沛地朗读全篇课文,我认为也必不可少。

六、板书设计。

爱家爱国

木兰从军

(替父)

《木兰从军》说课稿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木兰从军》第二课时的教学情况,现在我以《信息技术,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活”起来》为题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解读教材、分析学情——为学生架设通向文本深处的快速通道。

《木兰从军》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改写而成的。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储备尚不完善,对历史故事发生背景了解甚少,缺少对文本进行想象的素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以扎实语文基本功为前提,找准信息技术与文本教学的最佳整合点,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信息资料,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略)并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略)。

二、准确诊断、有效实施——以信息技术作为深入文本的有力支点。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①字词复习;②抓住关键词语“理应”,理解词义,设置核心问题:“木兰应不应该去从军?”激发阅读兴趣;③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感悟木兰是一位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英勇善战的女英雄;④拓展延伸。

下面,我重点说说几个整合点。

1、创设情境——“活”化经验表象,走进文本世界。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被迫”还是“自愿”?木兰是一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身陷“国之忧”、“家之忧”的双重矛盾之中。父病弟小,“家之忧”自然不难体会;但要理解万分紧急的“国之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如若单纯地由老师说教讲解,形式枯燥,也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整合策略):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提供了丰富可感的视频资料,配以生动的解说,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结合课文朗读,木兰甘愿女扮男装、为国为民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了一道有形的印痕。

类似的环节还有:借助古文,播放可视、可听的资料,帮助学生体会木兰在军旅途中经历的千难万险。

(实施要点):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我适时示范、讲解与补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读中感悟文本语言的精妙,吮吸文本中的人文素养。

(效果检视):事实证明,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有所观、有所思、有所感,不知不觉走入文本深处,感受到主人公的可敬可爱,自然也读得好、悟得准、说得棒。

2、增强交互——“活”化主体意识,提高语言素养。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前说服家人”这一环节既是深度感知人物形象的过程,又是进行言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如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灵感迸发呢?

(整合策略):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选择功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话对象,进行角色扮演。父亲、母亲、弟弟的语言是课件中预设的,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范例,又避免了对话时的重复和雷同。交流对象明确,言语内容要求明晰,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操作要点):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创设了多种言语对话的情境。我及时对学生的表达情况作出了恰当的评价与完善,这样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意义建构——“活”化记忆储存,建构英雄形象。

(整合点诊断):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豫剧名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如何解决拓展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这对突出的矛盾呢?

(整合策略):我再次寻求信息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它快速便捷、选择自主、信息丰富的功用。此时学生头脑里已深深印记下“女英雄”花木兰的伟大形象,这时启迪他们说说头脑中已知的女英雄,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点击最想了解的女英雄,丰富对英雄人物的记忆储备,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效果检视):这一环节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价值意义的构建,学生兴味盎然,学习英雄精神的决心油然而生,目标达成水到渠成,了无痕迹。

三、教学反思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合在文本解读、言语训练与意义建构之中之中,“活”化了语文课堂教学,达成了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的统一。

四、实施剪影

5.《木兰从军》说课稿 篇五

大家好!

我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木兰从军》第二课时的教学情况,现在我以《信息技术,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活”起来》为题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解读教材、分析学情――为学生架设通向文本深处的快速通道。

《木兰从军》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改写而成的。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储备尚不完善,对历史故事发生背景了解甚少,缺少对文本进行想象的素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以扎实语文基本功为前提,找准信息技术与文本教学的最佳整合点,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信息资料,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略)并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略)。

二、准确诊断、有效实施――以信息技术作为深入文本的有力支点。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①字词复习;②抓住关键词语“理应”,理解词义,设置核心问题:“木兰应不应该去从军?”激发阅读兴趣;③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感悟木兰是一位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英勇善战的女英雄;④拓展延伸。

下面,我重点说说几个整合点。

1、创设情境――“活”化经验表象,走进文本世界。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被迫”还是“自愿”?木兰是一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身陷“国之忧”、“家之忧”的双重矛盾之中。父病弟小,“家之忧”自然不难体会;但要理解万分紧急的“国之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如若单纯地由老师说教讲解,形式枯燥,也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整合策略):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提供了丰富可感的视频资料,配以生动的解说,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结合课文朗读,木兰甘愿女扮男装、为国为民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了一道有形的印痕。

类似的环节还有:借助古文,播放可视、可听的资料,帮助学生体会木兰在军旅途中经历的千难万险。

(实施要点):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我适时示范、讲解与补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读中感悟文本语言的精妙,吮吸文本中的人文素养。

(效果检视):事实证明,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有所观、有所思、有所感,不知不觉走入文本深处,感受到主人公的可敬可爱,自然也读得好、悟得准、说得棒。

2、增强交互――“活”化主体意识,提高语言素养。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前说服家人”这一环节既是深度感知人物形象的过程,又是进行言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如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灵感迸发呢?

(整合策略):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选择功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话对象,进行角色扮演。父亲、母亲、弟弟的语言是课件中预设的,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范例,又避免了对话时的重复和雷同。交流对象明确,言语内容要求明晰,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操作要点):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创设了多种言语对话的情境。我及时对学生的表达情况作出了恰当的评价与完善,这样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意义建构――“活”化记忆储存,建构英雄形象。

(整合点诊断):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豫剧名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如何解决拓展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这对突出的矛盾呢?

(整合策略):我再次寻求信息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它快速便捷、选择自主、信息丰富的功用。此时学生头脑里已深深印记下 “女英雄”花木兰的伟大形象,这时启迪他们说说头脑中已知的女英雄,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点击最想了解的女英雄,丰富对英雄人物的记忆储备,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效果检视):这一环节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价值意义的构建,学生兴味盎然,学习英雄精神的决心油然而生,目标达成水到渠成,了无痕迹。

三、教学反思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合在文本解读、言语训练与意义建构之中之中,“活”化了语文课堂教学,达成了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的统一。

四、实施剪影。

6.《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篇六

这篇课文品读课文,在阅读和体悟中感受花木兰为国为家分忧、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样的历史故事,似乎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大。如何架设文本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呢?在教学中以读为主,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如自由读、默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配乐读,想象读等,教师以评价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如“我好像看到了木兰英姿飒爽的样子!”“我感受到了木兰保家卫国的急切心情!”以评促读,读中加深感悟。我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没到当兵的年龄,这是家的忧。教学中,我及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学生们演演父亲、母亲、弟弟,他们会说些什么?而木兰听了他们的话后,又是怎么回答他们的话的,让孩子深入地揣摩木兰的心理活动,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为什么要“理应分忧”:本来应征入伍是男的事情,但处在特定的情况下,女子也该承担责任,为国为家当仁不让。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情可感,有话可说了。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也更加钦佩这位女英雄。这时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这样通过在一系列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

7.木兰从军课文 篇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理解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知道木兰是一个十分爱国爱家的勇敢的女英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指导学生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谈话导入

(一)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木兰从军(指:读题),现在让老师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把课文里的相关词语准确地读出来。(出示生字词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再齐读。)

(二)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三)人们为什么会称木兰为女英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评析:第一课时中,学生对“英雄”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设疑,使学生感知木兰的与众不同,激发其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

二、品文悟情,讲练结合

(一)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1抓住重点词语,读中悟情(1)这位姑娘就是木兰了。(出示教学挂图二的截图)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文静俊美貌美如花秀气漂亮)

(2)这么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为什么会去从军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那时候国家是怎样的情况?

①那时候国家是怎样的情况?相机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指名学生读句子。

指导朗读:

是呀!那时候国家情况危急,随时都有被敌人占领的危险,真是国难当头!想到这些,木兰心里——(出示:焦急万分),读词。

过渡:当她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时她更是——焦急万分。(齐读词)

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急得要死,心急如焚,急得像着了火)所以“焦”字的四点底表示与火有关。

③谁能把焦急万分带到句子中读一读: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3)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她是怎么想的呢?相机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因为家分忧。

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父亲能出征吗?如果出征,刀光剑影的战场上,父亲会怎样?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句式说话:

如果父亲出征,有可能_______,因为_________。

(4)其实,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果让你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大家会吗?哪个同学愿意试一试?

过渡:面对国难家忧,木兰觉得自己理所应当——为国为家分忧。(板书:为国为家分忧)所以,经过再三考虑,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评析:紧紧抓住了“焦急万分”来体会当时的情景,来贯通整个段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融入木兰的精神世界,与教材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熏陶。】

2抓住文本空白,说演人情

(1)木兰的决定,家人一开始同意吗?从哪个词看得出来?(说服),家人会有什么理由反对木兰从军呢?

师述:孩子们说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木兰是女孩子,古时候女孩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更别说出门打仗了。二是家人担心木兰的安危,害怕她打不过那些身强力壮的男兵。

(2)家人有理由反对木兰从军,木兰又是怎样一一讲道理,说服家人的呢?请同桌两位同学一个扮演家人(家人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母亲,还可以是弟弟),一个扮演木兰,互相说一说。

(3)课堂表演: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预设师生口语交际过程:

老师扮父亲:木兰,既然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就让父亲去吧。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能上战场,女儿大了,我可以替你上前线保家卫国。

老师扮弟弟:姐姐,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还是让我替父亲上战场吧!

生2:弟弟,你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官府不会让你去的。

老师扮母亲:木兰,战场上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子,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抵抗得了他们呢?

生3:我从小跟着父亲习武练功,我不怕那些男兵,母亲,您放心吧!

老师扮父亲:木兰呀,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是自古以来只有男子上战场杀敌,哪有女子从军?官府是不会让你从军的。

生4:爹,我可以女扮男装,官府是不会发现的。

【评析:这是对文本语言的拓展性训练,只有当学生把书读活了,才能更好地表演,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4)引读第2自然段过渡:这是一个爱国爱家的木兰,学了这一段我们明白木兰从军的原因了,现在老师提问题,请你们用读书的方式回答老师好吗?①文静俊美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那时候——读文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②是呀!此时此刻国难当头,国家需要战士,可是看着父亲那苍老布满皱纹的脸庞,看着父亲重病在身卧床不起的样子,她想?——读文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二)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过渡:木兰抱着为国家分忧的志向,告别了亲人,奔赴前线,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想想木兰是怎样来到前线的?

1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不同感受

(1)木兰是怎样来到前线的?相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2)木兰来到前线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能读出木兰的艰辛吗?还有谁也有这样的感受,愿意读读这句话。

(3)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读这句话,(老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勇敢坚强)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木兰的坚强?(4)大家看(课件演示四个动词)这四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很简单的四个连贯动词不仅写出了木兰从军的艰辛,还写出了木兰驰骋沙场的飒爽英姿,用得多好,多准确呀!(5)让我们一起来做花木兰,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这个句子。

【评析:通过抓住一系列动词,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通过抑扬顿挫地朗读体会木兰行军的艰辛和不怕困难,领悟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从而受到启示。】2补充文本,理解课文(1)木兰在前线英勇杀敌,多年征战中她立下了怎样的战功呢?让我们来看看木兰的战功簿。(课件演示,指名读。)

(2)看到这些战功,你想到了哪个词?(相机出示卡片:赫赫战功)

(3)正因为花木兰的出色表现,她当上了花将军,(出示图)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词?你看,军旗上写了个大大的“花”字,木兰跃马提枪,多威武,多神气呀!

(4)小结:木兰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已经很不简单了,更了不起的是还立下赫赫战功,我们的木兰不愧是一名女英雄。(三)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1仗一打就是十二年,父母盼女儿归来整整盼了十二年哪,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请一位同学读第4自然段。

2木兰真聪明,在外征战十二年,同伴们竟然没有发现她是个姑娘。大家想一想在木兰的内心深处,木兰更喜欢哪种打扮呢?为什么?(对比图一与图二的截图)

生1:木兰更喜欢穿女儿装,我从课文里“穿上心爱的女装”知道的。

生2:姑娘都爱美,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3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木兰舍得放弃这一身花衣,女扮男装披上厚厚的铠甲,而且一穿就是十二年呢?(因为她热爱祖国,为国家着想。因为她孝顺父母,替父从军。)

【评析:第三次读图,两幅图的鲜明对比,冲击着学生的视觉神经,并通过联系自身体会,体会木兰为国为家的伟大之举着实不易。】

三、展开联想。说写结合

(一)(出示插图)当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出现在将士们面前时,他们都怎样了?将士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

(二)来接木兰的人很多,父老乡亲都来了,木兰的亲人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邻居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好多话想对木兰说,你愿意成为他们当中的哪一个?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

出示:(父亲、母亲、弟弟、将士、邻居、过去的小姐妹……)望着( )的木兰说:“——。”

(三)小结: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记住了这一位爱国爱家的女英雄,让我们把木兰从军的故事再读一读。配乐朗读课文。

【评析:用语言描绘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为朗读感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并通过句式练笔激发学生对木兰的敬佩之情。】

四、布置作业

8.读《木兰从军》有感 篇八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木兰从军》,主要人物是花木兰,主要内容是: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是一个聪明、懂事,也很孝敬的女孩子。她很小就没有了母亲,跟着爹爹长大。后来爹爹年岁大了,弟弟年纪却还小,所以家里的粗活落在了木兰的身上。但是木兰并没有愤怒,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怒,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一天晚上,木兰正在织布,一个军官关骑着马来到她家门前,递给他一份公文,说: “ 边疆正在打仗,皇帝命令征兵。你们家有一个名额在公文上,必须有一个人去边关打仗。 ” 木兰赶忙翻开看,果然爹爹的.名字在上面。木兰回屋里,左思右想:爹爹年岁大了,弟弟还小,怎样为国出力呀 ? 木兰急得一夜没有合眼。怎么办呢?聪明的木兰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决定扮成男人的样子,代替父亲出征。就这样,她女扮男装上了战场,打了十二年仗,始终没人发现她是女孩,最后做了将军。胜利归来后,大家才知道她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木兰替父从军一直是千百年来的一段佳话,这不仅是因为木兰的孝心,还因为她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机智。谁说女子不如男?从木兰的身上,我们得到了最好的印证。有时,如果弱者能鼓起勇气,运用智慧,不畏艰难,也一样能创造令人敬佩的事迹!

9.《木兰从军》的教案设计 篇九

会认16个字,会写8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为”。

熟悉课文内容,知道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以及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讲木兰的故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搜集我国古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师生一同欣赏花木兰的影片。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景象。

3.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理清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站”、“征”、“扮”三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

*课内延伸

1.讲一讲课下搜集的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10.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设计

叶集区姚李镇岐山小学 吴停升

2018.4.18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复习部首查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背诵课文。

2、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字典、投影仪、课件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花木兰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教学情景

1、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女英雄,名叫木兰(板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从军”就是替父当兵。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3、设疑。(1)木兰为什么要从军?(2)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快打开书本找找原因。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熟课文。

2、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学习成果展示

1、你找到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

2、根据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是呀,情况多么危急呀!所以朝廷要——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指名读。

(2)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是——焦急万分,谁来读好它?(指名读)她急什么我不太明白?如果你就在现场看到文书,那请你们是支持父亲去,还是反对他去呢?请说出理由。(引导学生从“家”和“国”两方面来思考)

所以木兰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齐读)夸夸木兰

(3)她的家人会同意木兰从军吗?为什么?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小组讨论、表演)指名表演,评价。

四、精讲点拨

1、过渡: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一路上跋山涉水,餐风饮露。

2、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红色的字都是动词,从“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你读出来什么?

(2)请把你的体会朗读出来呢?夸夸木兰。

(3)经过千辛万苦,木兰到了战场上,你觉得战场上的木兰怎样?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4)经过多年的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来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这样读?(读出时间之长、功劳之大)

(5)再读这一段,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

3、木兰终于胜利回乡了,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出示第二副插图,结合理解“文静秀美”)将士们看到了女装的花将军会……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体会将士们的惊讶。指导读文中最后一段话。

4、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了吗?(出示第一自然段再读)

五、巩固训练提升

1、学习生字。

2、背诵课文。

2、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板书:

12、木兰从军

11.木兰从军读后感 篇十一

学习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我不禁对巾帼英雄有了浓厚的兴趣。“巾帼”是指古代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巾帼英雄就是女英雄。下面我就说说我国古代的几位著名的巾帼英雄。

明朝有抗金名将秦良玉;唐朝有美丽动人、智勇双全的樊梨花。至于宋朝的巾帼英雄,那可就多了:有精通兵书、忠心爱国、深明大义的佘太君;有武艺高强、屡建战功的梁红玉;更有民间广为流传的“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的主角――穆桂英。传说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而隋朝的花木兰则是位妇孺皆知的女英雄。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壮举。卡通片《花木兰》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

我要向这些巾帼英雄学习,从小立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要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12.《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篇十二

1、品读课文,在阅读和体悟中感受花木兰为国为家分忧、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2、能在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木兰说服家人的话。

3、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读出感受。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木兰从军。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木兰是谁吗?指名说,读第一小节: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课文主要写花木兰做的什么事呢?

过渡:花木兰为什么能成为女英雄,这得从朝廷的`一次征兵说起。

二.品读第二小节

1. 自由读文,体会木兰的“焦急万分”

(1)自由读第二小节,朝廷下达征兵文书后,木兰的心情怎么样?

出示:焦急万分 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词语。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可能也会有焦急万分的时候,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2)木兰又为什么会“焦急万分”呢?指名说

出示句子: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指名读。

可是家中的父亲——引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名读,评读。男生读。

要是父亲去当兵,会怎么样呢?要是弟弟去当兵呢?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木兰不愿意让年老多病的父亲去冒险,可自己又是个女子,不能当兵,真是焦急万分呀!谁能读出木兰的焦急来?再读“一天……万分”。

指名读,评读,女生读。

大家都不去当兵,行吗? 集体交流 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指名读

指导朗读:北方突厥经常侵略我国,老百姓过着痛苦的生活,已经有很多将士为保卫家园,英勇牺牲了,敌人即将入侵,国土即将不保,前线告急,木兰心系国家,真是焦急万分!再读“一天……万分”。 齐读

2.联系生活,体会木兰的“决定”

(1)如果你就是花木兰,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集体交流(你在电视上见过古时候战争的场面吗?真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万马奔腾,万分惨烈啊!)

(2)木兰也知道战争的危险,但是她为了保卫国家、保护家人,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指名读

3.创设情境,写 “说服”的原因

(1)当木兰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一开始同意了吗?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木兰的家人,你们为什么不同意木兰从军?集体交流(是啊!自古以来,打仗都是男人的事。要是木兰被发现是女子,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啊!一旦上了战场,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2)家人非常担心木兰的安危,百般劝阻,如果你就是花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先想一想,和同桌交流一下。拿出写话纸,用几句话写出来。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评价。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看来,木兰是决心要为国为家分忧啊!就这样,木兰说服了家人,——引读第六句。 指导朗读:读到这,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为国为家 谁愿意用朗读表现?指名配乐读。

(2)试着把第二小节记在心里。自由背,指名背。

三.品读第三小节

1. 木兰从军后的表现怎样呢?默读第三小节,画出相关的语句。

2. 相机出示第一句: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相机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象说话

(2)指导朗读:滚滚黄河奔流不息,巍巍燕山连绵起伏,木兰跋山涉水,一路马不停蹄,直奔前线。你能用朗读表现木兰此刻的心情吗?

(3)再读读这句话,你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句话中用了四个带有动作词的短语,读起来节奏感更强了,更有气势了。)谁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指读,评读,齐读。

3.相机出示第二句: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机出示 小朋友,木兰征战长达。知道这12年里,她为国立下了哪些战功吗?

拓展阅读《木兰的故事》木兰巧用计谋,打败敌人;一马当先,抓住敌将;趁胜追击,赶跑敌军。木兰立的功多不多?大不大?这就叫——赫赫战功。

指导朗读:木兰英勇善战,一次次立功,一次次提升,最后做上了大将军!指名读,评读,分组读。

4.让我们用朗读感受木兰从军后的英雄形象!齐读第三小节 这小节又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 板书:英勇善战

5.把她从军时的英雄形象记在心里。指导背诵。

四.品读第四小节

1.长达12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木兰凯旋回朝。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回到故乡。木兰胜利回乡后——引读第四小节

2. 什么叫“惊讶”?仔细看图,从哪儿看出将士们的“惊讶”了?

将士们为什么会“惊讶”呢?他们会怎么想呢? 昔日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变成了——板书:文静俊美

3. 谁愿意读出将士们的惊讶?指名读,范读,指名读。

五.小结延伸

1.木兰替父从军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她的故事仍被人们广为流传,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花木兰吗?

2. 人们喜欢吟诵赞美木兰的《木兰辞》,连外国人都对花木兰赞不绝口,还根据木兰的故事拍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呢!作业菜单A诵读赞美木兰的诗歌《木兰辞》。 B观看电影《花木兰》,再和小伙伴交流。

板书: 木兰从军

替父从军 为国为家

来到前线 英勇善战

13.木兰从军新编作文 篇十三

“北风那个吹呀,白雪那个下啊”哎!离了爹妈的孩子就是惨。可是为了家人的平安,为了国家的兴亡。我也只能冒着被砍的危险女扮男装去从军。刚刚辞别了家人就想他们了那好吧就用QQ和他们联络一下免得他们太想我。哎!居然不在线,那算了,反正我还可以唱唱粥截轮的《爱上七元钱》。

木兰一个人孤单的走了一天一夜,在路上听了许多关于这次战争的情况让她百感交集。不过木兰却毫不畏惧,因为“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战死沙场,我愿意为你到远方去”虽然我知道我唱歌很好听但是也不能耽误上前线的时间。就这样木兰跌跌撞撞来到了军营,而就在这个时候木兰却得到了一个让她伤心欲绝的消息事情是这样的。木兰刚来到军营便去报到,面试的时候长官问她想去哪个组,木兰毫不掩饰爱国之心拍拍胸脯说:“我想去最危险的那个组。”“好!年轻人好好做我相信你,有前途!这是你的分配单快去报到吧!”长官说道。木兰拿这分配单心喜若狂的准备去报到,可仔细一看。什么!?炊事班!那不就是伙头军?噢!ON!ON!我怀这一颗赤子之心来到军营竟然让我做伙头军,那不是没前途了吗?Why?Why?正当木兰感慨万千的时侯,从旁边屁颠屁颠地走来一位干干扁扁的小伙子。他见木兰在那嚎叫便迎上去问道:“这位兄台,为何在此嚎叫?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访说来听听,也许在下可以为你分忧。”木兰一脸大便的对这为风一吹就倒的小伙子说:“我哪有在嚎叫,我在唱重金属这都不懂,真是没文化!”那为小伙子依旧满面春风地对木兰说:“这位兄台,请问你被分到哪个部门?”“炊事班”木兰无奈的回答。这位小伙子高兴的快要抓狂的说:“太好了!我也是炊事班的。那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多多指教哦。”木兰很有礼貌的说道:“也请你多多指教啊。”从此以后他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哥们了。(除了上厕所)

这是木兰从军的第一天经过一晚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就算做伙头军,也要做最好的伙头军。所以她想第一个到班上给班长留个好影象。在来的路上她看见前线战队正在练习就停下来在一旁偷偷的跟着练,没想到这一看就是2个时辰。当她来到班上的时候已经看到班长那高大魁梧的身影正拿着一根有长有粗的皮鞭像在等这谁。木兰战战兢兢的走到班长面前说:“Goodmoringsir,我是0078号炊事员花木兰。”班长说道:“花木兰是吧!你已经迟到了3个小时7分21秒,这个月的奖金没了!”被班长猛K的木兰被罚到后山去砍柴。不过她留了一手把阳虎(就是那位小伙子)也叫上了。到了后山就软硬兼施地让阳虎帮她砍柴,而她就练习今天偷学到的招式。顺便打打盹。就这样百般无聊的过了几个月,有一天木兰收到了家中发来的E-meil,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收到家中的来信的木兰异常兴奋,爹爹在信上说家中一切安好让她安心服役。并支持木兰做个好军人为国家效力。从此木兰的爱国之心更加坚定。在一后的日子里木兰除了做饭其它的`时间都在练武看兵书。

今天因为班里非常忙一直忙到晚上才休息,木兰为了多看些兵书便在大家休息之际到后山看书。还要阳虎为她开门。不料,班长竟然破天荒的查起了房。班长来到寝室发现木兰不在就问“阳虎,这个花木兰到哪去了啊?”聪明机灵的阳虎也不是盖的。忙上说道:“抱告班长,花木兰W。C去了。”“哦,那我等等他”班长说道。“什么?等他不用了吧,他最近有些便秘会很久的,班长你每天日理万机的,这么晚了还是去休息吧!”班长非常坚定的说:“没关系,我找他正好又些事,我等等。”阳虎无语。就这样等了2个多时辰也不见木兰的人影“沉默良久的班长终于发话了:“花木兰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是不是掉茅坑里了。”阳虎说:“不会吧!”就在这个时候阳虎听见了一个非常耳熟的声音是这样说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我是萝卜土豆回答。”阳虎只有百般无奈的回答:“我是土豆,同志终于找到你了!”一边说还提边打马虎眼聪明的木兰也收到了讯息。然后说了一句“今天茅房的人真多”在顺势看了看班长,看这班长神情模糊的眼神木兰的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两人眼神交触了半分钟班长终于说了一句话:“花木兰啊,去茅房去了这么久看来你便秘的不轻啊!我建意你用大印象通便茶,我一只用这个牌子效果不错。”“谢谢!谢谢班长对我的关心,我对你的仰慕之情真是犹如长江流水滔滔不绝啊!”木兰用鬼都听得出来是拍马屁的口吻说道。班长笑得和朵花似的说:“那我走了啊,不用送了啊。”(未完待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病历书写规范质控培训下一篇:数学学习方法之——理解、综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