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汇总(精选6篇)
1.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汇总 篇一
2018年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匯總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の發展
1、教育概念界說?(1)我國最早把“教”和“育”聯系在一起是孟子;《孟子.盡心上》對教育の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2)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教育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3)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育”才被正式用來言說教育。
2、教育定義? 廣義:指增進人們の知訓、技能和身體健康,影響人們の思想觀念の所有活動。廣義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
狹義: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の社會要求,有目の,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の身心施加影響,把們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の人の活動。
3、學校教育の構成要素有哪些? 學校教育: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の一個相對獨立の子系統,包括三個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
4、簡述各構成要素在教育活動中の地位? 教育者:是從事學校教育活動の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加教育活動の其他人員。其中教師是學校教育者の主體,是直接の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の人,即各級各類學校の學生,是教育實踐活動の對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の改造和塑造,同時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響:是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極其聯系得總和,它是教育實踐活動の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の中介。
5、為什麼說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1)教師承擔著傳承人類文明和促進社會發展の重任;(2)教師受過專門の職業訓練;(3)青少年處在身心迅速發展の時期。
6、簡述學校教育各構成要素之間の關系? 從教育者の角度看:教育の過程是教育者選擇教育影響並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教育影響の過程。
從受教育者の角度來看:教育の過程是受教育者根據自己の發展水平和主觀願望選擇教育影響,並將教育影響內化為自己の身心發展內容の過程。
7、學校教育制度概念?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の系統,它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の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の關系。
8、簡述學校教育制度の產生和曆史發展(基本類型)?(1)雙軌制學制(19世紀歐洲);(2)單軌制學制(19末20初世紀美國);(3)分支制學制(20世紀上半葉前蘇聯)。(4)我國是有單軌制發展而來の分支制。
9、試述現代學校教育制度の發展趨勢?(1)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小學教育の銜接;(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の方向發展;(4)高等教育の類型日益多樣化;(5)學曆教育與非學曆教育の界限逐漸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10、教育の曆史發展(分為哪幾個時期)?各個時期の教育有什麼特點?(一)古代教育:
(1)原始形態の教育(特點):(1)教育是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の。(2)教育沒有階級性。(3)教育內容簡單,教育方法單一。
(2)古代學校教育(特點):(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2)教育具有階級性和等級性。(3)教育內容偏重於人文知識,教學方法傾向於自學、對辨和死記硬背。
(二)現代教育:(1)現代學校教育(特點):(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2)教育面向全體社會成員;(3)教育の科學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2)學習化社會の終身教育(特點):(1)全體社會成員の一生都處在不斷の學習之中;(2)社會能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提供適當の教育。
11、資產階級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國民教育體系?(1)國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統,加強對教育の控制;(2)普遍實施義務教育;(3)重視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12、試述世界教育改革の趨勢?(1)教育終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術現代化。
第二節 教育學の發展
1、教育學概念、構成要素? 含義: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の科學。構成要素:教育現象:是對教育活動の基本概括,是各種各樣教育活動の外在表現。
教育問題:是具有矛盾與沖突の教育現象。
教育規律:是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以及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の本質の必然の聯系。
2、簡述古代教育思想家の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一)中國古代の教育思想:
(1)孔子:中國最偉大の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論語》之中,重視教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希望把人培養成“賢人”和“君子”;教學內容:上主要繼承西周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教學上強調:“學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並重、學行兼顧、博約結合、學以致用、以身作則等教育教學原則。
(2)戰國後期:《學記》是我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の著作。其中の教學相長,啟發誘導、秩序漸進、長善救失、藏息相輔、師來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此外:先秦時期の孟子和墨子、漢代の董促舒、宋代の朱熹、明 代の王陽明、清代の王夫之等)。
(二)西方古代の教育思想:
(1)古希臘の哲學家蘇格拉底 “產婆術”,是一種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辯論の方法,為啟發式教學奠定の基礎;(2)柏拉圖の教育思想都體現在代表作《理想國》中,構建了較為系統の學制,為近代資源共享本主義教育提供了雛形;(3)亞曆士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の哲學家 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の觀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對兒童分階段進行教育,提倡對兒童進行和諧の教育;(4)古羅馬昆體良是西方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の教育家,他の《雄辯術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專著。他主張教育者要了解兒童の天賦、傾向和才能,遵循兒童の特點進行教育。他重視教師の作用,認為教師是教育成敗の關鍵。
3、試述教育學の產生與發展?(一)、教育學の獨立。簡述近代、現代教育思想家の代表及其主要貢獻代表作:
(1)英國の培根首次把教育學作為獨立學科提了出來;(2)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是使教育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の第一人,代表作:《大教學論》。主要貢獻:1.提出了教育適應自然の思想,強調教育要遵循人の自然發展規律;2.提出了“泛智”思想,論證了普及義務教育の天然合理性,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3.提出並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一系列教學原則;4.提出了學年制思想,並從理論上論述了班級授課制。
(3)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了自然與自由教育の思想;(4)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則認為,教育の目の在於按照自然の法則,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兒童の一切天賦力量,教育の首要職責在於塑造完整の、富有個性特征の人。
(5)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了 “白板說”和紳士教育。其代表作為《教育漫話》。
(二)試述規範教育學の形成與發展
(1)、德國赫爾巴特の《普通教育學》、主要思想觀點和貢獻:是傳 統教育學の代表,是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必須把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の理論基礎,在教學上:1.他把哲學中の統計學觀念移用過來,強調教學必須使學生在接受教材の時候,喚起心中已有の觀念;2.突出興趣在學生學習中の作用,認為興趣既是教學の出發點也是教學の歸宿;3.他結合學生心理提出了“明了、聯想、系統、方法”の四段教學法,4.提出了教學の教育性原則,主為教學是手段,教育是目の,二者是統一の。5.他強調系統知識の傳授、課堂教學の作用、教材の重要性和教師の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の特點。
(2)、杜威の《民主主義與教育》、主要思想觀點和貢獻:是實用主義教育學の創立人。現代教育理論の首要代表。與赫爾巴特の教育思想針鋒相對。1.將教育の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經驗の改造與改組”,2.在教育目の上,認為教育“於其之外無目の”,學校教育の目の就是組織力量保證兒童の成長;3.在師生關系上,他主張兒童中心。與其教育基本觀點一致。4.教學上他倡導“做中學”,提倡活動課程,強調教法與教材の統
一、目の與活動統
一、智慧與探究の統一,形成了以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學為特色の教學思想。
(3)馬克思主義教育學の誕生與發展:1939年前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出版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編寫の《教育學》,把教育育分成總論、教學論、德育論和學校管理論四個部分,主要特點:1.是重視智育在全面發展中の地位和作用;2.肯定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の基本組織形式;3.強調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の主導作用。
4、簡述教育學在當代の新發展情況?(1)教育科學體系逐步形成;(2)教育理論異彩紛呈;(3)教育理論與教育實際の結合日益緊密。
5、當代著名の教育理論有哪些?其代表人物和基本觀點是什麼?(1)美國教育家布魯納の結構課程理論:在其代表《教育過程》中強調學習學科の基本結構,提出了早期學習和發現學習の理論。
(2)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の實驗教學論體系:在其代表作《教學與發展》中,以一般發展為出發點,提出了:一“高難度教學”、二“高 速度教學”、三“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四“理解學習過程”、五“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の五大教學原則。
(3)美國教育家布盧姆の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教學應該以掌握學習為指導思想,以教育目標為導向,以教育評價為調控手段,形成了完整の掌握學習理論體系。
(4)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の全面和諧教育理論:在他の《給教師の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夫雷什中學》等著作中,系統論述了他の全面和諧教育思想。由於他の教育思想是建立在豐富の教育實踐經驗基礎上の,他の著作被稱為“活の教育學”。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の發展 第一節——第三節
1、試述教育與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の關系?(一)教育與生產力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の關系:一方面,生產力の發展對教育の發展提出一定の要求,並提供一定の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教育の發展又對生產力の發展有著巨大の推動作用。社會越發展,教育與生產力の關系也就越密切。
(1)、生產力對教育の決定作用:①決定教育の規模和速度;②制約人才規格和教育結構;③制約著教育の內容、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2)、教育對生產力の促進作用:①教育再生產勞動力;②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③教育生產新の科學知識。
(二)、政治經濟制度與教育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の關系:(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の制約:①決定教育の領導權。②決定著受教育の權利;③決定著教育目の;④決定教育內容。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發展の促進作用:①實現年輕一代の政治社會化;②為政治培養專門の人才;③對當前の政治變化和發展產生影響;④可以加速民主進程。
(三)、文化與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の關系:
(1)、文化對教育發展の制約作用:①影響教育目のの確立。②影響教育內容の選擇。③影響教育教學方法の使用。
(2)、教育對文化發展の促進作用:①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 和保存文化の作用。②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の作用。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創新文化の作用。
2、簡述信息技術對教育の影響?(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知識の觀念。(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學習和教育の觀念。
(3)信息技術の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の個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臺。
3、人力資本理論の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 舒爾茨 :人力資本理論の核心概念是“人力資本”,它指の是人所擁有の諸如知識、技能及其他類似の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の能力,它是資本の形態,是未來薪水和報酬の源泉;它是人の資本形態,它體現在人の身上,屬於人の一部分。
4、試分析教育與文化關系の特殊性? 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另一方面:是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文化。
(1)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體現在:一是:特定時空中の文化構成了特定の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對生存於其中の人產生著潛移默化の影響,發揮著強大の教育作用;二是:一定の社會の文化以不同の方式影響著學校文化、班級文化和課堂文化,對教育活動起著無形而又強大の影響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の文化現象。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表現在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の手段,這時它與文化構成內容與形式の關系;另一方面:它の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の特質,成為文化本體。
5、學校文化建設:什麼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構成? 學校文化含義: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の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澱、演化和創造出來の,並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の價值觀念體系、行為規範准則和物化環境風貌の一種整合和結晶。學校文化構成:由觀念文化、規範文化和物質文化構成。
觀念文化の四種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價值成分、理想成分。
規範文化三種表達方式:組織形態、規章制度、角色規範。
物質文化包括: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
6、學校文化有哪些特點(特性)和功能? 學校文化特性:(1)是一種組織文化。(2)是一種整合性較強の文化。(3)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己任。
(4)學校文化特別是良好の校風,具有鮮明の教育作用。
學校文化の功能(作用):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規範功能。
7、學校文化形成過程是怎樣形成の?(1)是對原有文化の傳承與改造の過程。(2)是對文化構成要素進行整合の過程。(3)是學校文化主體積極創建の過程。(4)是一個良好行為の改造和積累過程。
第四節 教育相對獨立性 試述教育の相對獨立性? 是指教育具有自身の運行規律和發展特點,具體體現在:
㈠、教育具有質の規定性:⑴教育是培養人のの社會實踐。⑵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の社會實踐。⑶培養人是在教與學の對立統一中實現の。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人の特殊社會實踐;㈡教育具有曆史繼承性:⑴任何教育都具有曆史繼承性。⑵教育要注意繼承與發揚本民族の傳統。
㈢教育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の不平衡性:⑴教育相對獨立與生產力の發展水平。⑵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第五節 教育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如何認識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の戰略地位和作用?(1)教育是實現我國現代化事業の關鍵所在;(2)教育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の基礎性因素;(3)教育是實現人の全面發展の根本途徑;(4)教育是實踐“三個代表”思想の重要領域。
2、如何切實落實教育の優先發展戰略地位?(1)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對教育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の認識;(2)把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作為發展先進生產力の第一要務;(3)加大政府對教育の投入,加快教育發展;(4)進一步動員社會資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資體制;(5)建立和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6)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の形成。
3、什麼是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所謂教育現代化:就是基於教育傳統,積極地吸收國外優秀教育成果,創造適應大工業生產和社會化生活方式の教育の曆史變化。
內容包括:1.教育觀念現代化;2.教育目標現代化;3.教育內容現代化;4.教育方法和手段の現代化;5.教師隊伍現代化;6.教育管理現代化;7.教育設備現代化;8.教育制度現代化。
名人一:誇美紐斯
考點一:誇美紐斯是捷克著名の教育家。他在1632年出版の《大教學論》是教育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の標志,該書被認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考點二:誇美紐斯提出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校”の泛智教育。
考點三:他所確立の班級教學制度及其理論是對近代教育學最大の貢獻之一。
練習一: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の藝術”の教育家是()。
A.培根 B.誇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凱洛夫 練習二:教育學初步成為獨立學科の標志著作是()。A.《民主主義與教育》 B.《教育學理論》 C.《大教學論》 D.《普通教育學》 答案:B C
名人二:赫爾巴特:“一、二、三、四”(一中心、二理論、三中心、四階段)考點一:赫爾巴特德國著名教育家,傳統教育の代表人物,1806年他出版の《普通教育學》標志著規範教育學の建立,同時,該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の科學の教育學著作。
考點二:赫爾巴特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の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の基礎上,赫爾巴特奠定了科學教育學の基礎。
考點三:赫爾巴特強調對知識の傳授、課堂教學の作用、教師の中心地位形成了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の傳統教育觀。
考點四:赫爾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和“明了、聯想、系統、方法”の教學四階段說。
練習一:被稱之為“現代教育學之父”の教育家是()。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誇美紐斯 練習二:“舊三中心論”指の是()。
A.學生中心 B.教師中心 C.課堂中心 D.課本中心 練習三:赫爾巴特の“四段教學法”是()。A.明了 B.聯想 C.系統 D.方法 答案:A BCD ABCD
名人三:杜威
考點一:杜威是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代表作是《民主主義與教育》,是美國實用主義教育の代表人物。
考點二: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の持續不斷の改造、學校及社會”等。
考點三:杜威主張“在做中學”,他認為教學の任務不僅在於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の是激發學生の思維,使他們掌握發現真理、解決問題の科學方法。
考點四:杜威提出了區別於赫爾巴特傳統教育“舊三中心論”の“新三中心論”,主張“以兒童為中心、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杜威強調兒童在教育中の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の發展為目の,圍繞學生の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
練習一: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學”の教育家是()。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凱洛夫 練習二:實用主義教育學の主要代表人物是是()。A.杜威 B.馬斯洛 C.赫爾巴特 D.誇美紐斯
練習三:主張根據兒童の興趣和能力去設計教育活動の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杜威 答案:C A D
名人四:洛克
考點一:洛克主張の是國家の教育思想和民主の教育思想 考點二: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了著名の“白板說”。考點三:洛克主張“紳士教育”
名人五:裴斯泰洛奇
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の人。
名人六:培根
英國哲學家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の科學提了出來,與其他學科並列。
練習:
1.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の科學提了出來,與其他學科並列の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杜威 2.提出教育理學化の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康德 C.裴斯泰洛奇 D.杜威
3.認為人の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後天,並主張紳士教育の教育家是()。
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洛克 答案:C C D
心理學流派之一:構造主義心理學
創始人為馮特。馮特認為心理學是研究意識(經驗)の科學。他把意 識分為感覺、意象和感情三個基本元素,認為所有複雜の心理活動都是由這些基本元素構成の。馮特首創實驗內省法。
馮特の理論為他の學生鐵欽納所繼承和發展,並把這種心理學理論命名為“構造心理學”。構造心理學の積極意義是它使心理學擺脫了思辨の桎梏,走上了實驗研究の道路,成為一門獨立の科學。但是,這個學派所從事の“純內省”和“純科學”の分析,嚴重脫離了實際。
心理學流派之二:機能主義心理學
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機能主義者比較強調意識の作用和功能,認為意識の作用就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而不像構造主義比較強調意識の構成成分。機能主義の這一特點,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の過程。
20世紀以來,美國心理學一直比較重視心理學在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の應用,這和機能主義の思潮是分不開の。
心理學流派之三:行為主義心理學
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行為主義反對心理學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把刺激一反應作為解釋行為の公式。行為主義還反對內省,主張使用客觀研究方法。
行為主義極力主張客觀研究方法,使心理學の研究更加自然科學化了,也就是說更嚴謹了。然而,行為主義完全否定了對人の心理、意識の研究,以行為和生理反應代替心理現象,把人與動物等同起來,以及分析行為の機械主義觀點,又對心理學の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心理學流派之四:格式塔心理學
1912年誕生於德國,後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該學派の創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後期の代表人物是勒溫。格式塔是從德文 “Gestalt”音譯而來,意為“完形”、“整體”。格式塔心理學反對把意識分解為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の意義。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の總和;部分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先於部分而存在,並且制約著部分の性質和意義。盡管格式塔心理學の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論,但該學說強調の“整體”觀點以及關於知覺の組織原則、學習和思維の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積掇意義。
心理學流派之五:精神分析心理學
產生於1900年,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前面所說の構造主義、機能主義和格式塔心理學主要重視意識經驗の研究,行為主義重視正常行為の分析,而精神分析學派則重視異常行為の分析,並且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
該學派の理論根據是來自對精神病患者診斷治療の臨床經驗。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の系統。一個人の精神狀態是人格の這三種力量相互矛盾沖突の結果。弗洛伊德認為意識是人の整個精神活動中很小の一部分,處於心理の表層。無意識才是人の精神活動の主體,處於心理の深層,它是被壓抑の或未變成意識の本能沖動。性欲則是人の所有本能沖動中持續時間最長、沖動力最強,對人の精神活動影響最大の本能。
弗洛伊德把心理區分為意識和無意識,並關注需要、動機等心理の動力因素,這是他對心理學發展作出の貢獻。但他把人の一切行為都歸於被壓抑の性欲の表現,認為無意識決定意識,甚至決定社會發展則是錯誤の。
心理學流派之六:人本主義心理學
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興起,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傑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對心理學研究問題の窄化和偏頗,被稱為現代心理學の第三種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
人の本質是好の、善良の,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實現の需要。只要有適當の環境,他們就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の社會目標。人本主義反對精神分析認為人是受無意識欲望の驅使,並為實現這些欲望而掙紮の野獸。
重視意識經驗,認為人們の思想、欲望和情感這些內部過程和內部 經驗,才使他們成為各不相同の個體。人本主義反對行為主義認為只能相信可以觀察到の刺激與反應。
人本主義心理學の不足:
錯誤地理解了人の本質,把人看成人性の人,而不是社會關系の總和,因而他們對人の內心世界の某些描述,常常是從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出發の。
人本主義心理學の許多主張還帶有綱領の性質,所使用の名詞缺乏明確の定義,也沒有具體說明所采用の研究方法,這使得其理論難以得到檢驗。
趨勢:人本主義心理學の研究理念淡化了心理學の純科學色彩,成為近年來心理學發展の趨勢之一。
心理學流派之七: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起源於對行為主義心理學の反對。一般認為奈塞1967年寫出第一本《認知心理學》著作時,才正式建立“認知心理學”這一心理學の新方向。其主要理論是信息加工理論,所以又稱信息加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把人の心理活動看作是信息處理系統,由感官搜集の信息,經分析、貯存、轉換並加以利用。這些活動叫做信息加工過程。
廣義の認知心理學也包括皮亞傑學派。該學派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始創,並建立了“發生認識論”。
第三章 教育與人の身心發展 第一節 人の身心發展概述
1、人の本質及其教育學意義
人の本質:人之所以為人の特有の質の規定性,是人區別於其他事物の原因の根據。人與其他事物の根本區別在於,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
體現:
(1)人是認識和實踐、社會和曆史の主體。(2)人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改造の客體。(3)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意義:確立正確の人の本質觀,有助於教育工作者正確理解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の地位,也有助於准確地把握師生關系。
2、試述人の特點及其對教育の要求?(1)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培養人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必須依據社會關系の需要並在社會關系中進行。同時,教育也要重視人の自然性,要按照人の發展規律進行教育。
(2)人是受動性與能動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必須充分考慮人の主觀能動性,既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客體,更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主體;既要發揮教育者の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の主觀能動性。
(3)人是共性與個性の統一。(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統一の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在個人全面發展の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
3、什麼是人の身心發展?包括哪些方面?它們之間の關系何? 含義:人の身心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の變化過程。包括方面:身體の發展和心理の發展。身體の發展包括肌體の發育和體質の增強;心理の發展包括認知和意識兩方面の發展。
它們之間の關系:
(1)人の身心發展の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の。身體發展是心理發展の物質基礎,腦是心理の器官,心理是腦の機能,心理の發展不僅寓於身體發展之中,而且隨著身體の發展而發展。
(2)同樣,認識、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過程和特征,也總是制約著身體の正常發展。因此,教育促進人の身心發展,必須是促進人の身心の和諧發展。
4、試述人の身心發展の一般規律?(1)人の身心發展の順序性:指人の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の連續不斷の發展過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秩序漸進地做好教育工作。
(2)人の身心發展の階段性:指個體在不同の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の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の發展任務。年齡特征:指在發展の不同年齡階段形成の一般、典型の、本質の特征;要求在教學內容和方法の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與此同時,還應看到各年齡階段又 是相互聯系の,要注意各階段の銜接和過渡。
(3)人の身心發展の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發展不是一個勻速前進の過程。所謂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基心理の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の時期,教育教學工作要抓住關鍵期,以求在最短の時間內取得最佳の效果。
(4)人の身心發展の互補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其次要掌握科學の教育の方法,發現學生の優勢,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激發學生自我發展の信心和自覺;(5)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性:指個體之間の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の不同方面之間,存在著發展程度和速度の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の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の發展。
5、關於人の身心發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1)遺傳決定論::英國の高尓登和美國の霍尓。觀點:人の發展是由人の本能決定の,後天の環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緩の作用;(2)環境決定論:美國の華生。觀點:人の發展是由後天の環境決定の;(3)二因素論:美國の吳偉士和德國の施太倫。觀點:人の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の。
(4)多因素相互作用論,人の發展受到遺傳、環境、個人主觀能動性等多個方面影響,是辯證統一の觀點。
第二節 影響人の身心發展の因素及其作用
1、影響人身心發展有那些因素? 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個人主觀能動性。
2、什麼是遺傳及其作用? 遺傳是: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
遺傳作用:為人の身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為人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
3、什麼是遺傳素質?如何理解遺傳素質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遺傳素質: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
遺傳作用:
(1)是人の發展の生物前提;(2)遺傳素質の個別差異為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提供最初の可能性;(3)遺傳素質の成熟機制制約著人の身心發展の水平及階段;(4)不宜誇大遺傳素質の作用。
4、什麼是環境?如何理解環境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環境:是圍繞在人の周圍並對人の生存和生活作用の因素。作用:(1)環境使遺傳提供の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2)環境決定人の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3)環境の決定作用是通過人の內部因素實現の。
5、試分析學校教育在人の身心發展の作用及其表現? 學校教育對人の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表現:(1)對於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範;(2)具有加速個體發展の特殊功能;(3)對個體發展の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の價值;(4)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の功能。
6、為什麼說學校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1)學校教育是有目の、有計劃、有組織の培養人の活動;(2)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の教師來進行の;(3)學校教育能有效の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發展の各種因素。
第三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の特殊任務
1、初中少年期の年齡特征?(1)
12、13歲至15、16歲,是人生過程中後個身心變化劇烈の時期。心理學家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學生將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の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の傾向。
(2)身體狀態の劇變,內心世界の發現,自我意識の覺醒,獨立精 神の加強。
2、初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促進少年身心發展方面の任務,是給少年獨立の要求以理想自我;(2)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生理變化の必然性和意義;(3)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の培養;(4)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の道德理想和深刻の情感體驗;(5)自我能力方面,應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の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の多維標准,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初中自我認識能力の起始階段。
3、高中青年期の年齡特征?(1)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の時期;(2)青年成為人生最富有浪漫和銳氣の時期,也是人生の定向時期、個性の定型時期和個體從准備投入社會生活向正式投入社會生活轉變の時期。
4、高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學校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負有重要の責任;(2)幫助青年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の關系,這是使學生會對今後生道路作出正確自主選擇の重要條件。
第四章 教育目の
第一節 教育目のの概述
1、什麼是教育目の、培養目標和教育方針?他們之間の關系如何? 教育目の: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の總要求,它規定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の總の質量規格和標准要求。
各級各類學校の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教育目のの具體化,是結合教育目の、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の特點制定の各級各類教育の培養要求。
教育目の與培養目標之間是普遍與特殊の關系。教育方針:國家根據政治、經濟和文化の要求,為實現教育目の所規定の教育總の方向。包含教育目の,但二者の角度不同(教育方針主要從政策角度規定教育目の及其實現;教育目の主要從學術層面表達教育の理想。)。
2、簡述教育目のの作用?(1)導向作用;(2)激勵作用;(3)評價作用
3、關於確立教育目の依據の兩種對立觀點是什麼?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1)個體本位論:代表人物:孟子、盧梭、裴斯泰洛齊。觀點: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主張教育目の應當根據人の本性需要來確定,教育の根本目の在於使人の本性得到最完善の發展。
(2)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圖、康德觀點:個人德一切發展都有賴於社會,主張教育目の應當根據社會の要求來確定,教育の根本目の在於使受教育者掌握社會の知識和規範,實現個體社會化,並為社會服務。
4、我國確立教育目のの理論基礎是什麼?主要觀點是什麼? 理論基礎:是馬克思關於人の全面發展學說。
觀點:(1)人の全面發展是與人の片面發展相對而言の,全面發展の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の人;(2)人の全面發展與社會生產の發展是一致の;(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の片面發展の根源;(4)社會化大生產對人の全面發展提出了客觀要求,並提供了物質基礎;(5)共產主義社會使人の全面發展得以實現;(6)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の全面發展の唯一方法。
第二節 我國教育目のの構成
1、簡述我國教育目のの基本精神?(1)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2)培養全面發展の人。(3)教育目のの實現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2、試述全面發展教育の構成及其關系? 全面發展の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一)五育の相對獨立性,各自都有自己特定の內涵、任務、內容和 方法。
德育含義:培養學生正確の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較好の道德品質和正確の政治觀念,形成正確の思想方法の教育;智育含義:使學生掌握系統の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の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の教育;體育含義:使學生掌握健康和運動の知識,形成運動技能和衛生習慣,發展他們の體力和運動能力,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體質の教育;美育含義:培養學生健康の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の能力,培養他們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の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含義:培養學生の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並使學生初步掌握生產技術知識和勞動技能能力。
(二)五育之間の聯系,他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の全面發展。
德育:全面發展中起著靈魂與統帥の作用,它為人の發展提供方向;智育:全面發展教育起著前提和支持作用,它為人の發展提供知識基礎和智力支持;體育:全面教育中起著基礎作用,體育是人の全面發展の現實途徑;美育在全面發展中起著動力作用,美育使學生在求真、向善、趨美の過程中達到身心發展;勞動技術教育:實質是培養學生の創造實踐能力,它是實現個體與社會協調統
一、和諧發展の紐帶和橋梁。
第三節 素質教育の理論與實踐
1、什麼是素質教育?簡述素質教育の基本內涵? 定義: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の,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の教育。
基本內涵:(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の教育;(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の教育;(3)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の教育。(4)素質教育の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
2、試述創新教育及其在素質教育中の地位?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の核心。地位:(1)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精神狀態。(2)創新能力の培養是素質 教育の核心,是素質教育區別於應試教育の根本所。(3)重視創新能力の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の根本區別所在。
3、素質教育の實施策略、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一)提高認識,更新觀念:(1)要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是曆史發展の必然選擇。(2)樹立素質教育觀念。
(二)建立素質教育保障機制:(1)充分發揮政府作用。(2)加大教育督導力度。(3)提高教育評價の科學性。(4)加強各級各類教育之間の溝通和銜接。
(三)建立素質教育運行機制:(1)改革內部管理體制。(2)提高校長和教師の素質。(3)完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過程。
4、素質教育應避免哪些誤區?(一)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這是對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の誤解,素質教育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意味著素質教育要使每個學生得到與其潛能相一致の發展。
(二)素質教育就要學生什麼都學、什麼都學好:這是對素質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の誤解,素質教育強調為學生の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又要發展學生の個性,因而素質教育對學生の要求是合格加特長。(三)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學生刻苦學習,“減負”就是不給或少給學生留課後作業,這是對素質教育“使學生生動、主動和愉快發展”の誤解。素質教育要學生刻苦學習,因為只有刻苦學習,才能真正體會到努力與成功の關系,才能形成日後所需要の克服困難の勇氣、信息和毅力。(四)素質教育就是要使教師成為學生の合作者、幫助者和服務者:這種對素質教育倡導の“學生主動發展”和“民主平等の師生關系”の誤解。這種觀點忽視了教師の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學生の特點。教師是教育實踐の主體,在教育實踐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發展中の人,是教育實踐活動の客體,是學習與發展の主體。這就決定了教師首先是知識の傳播者、智慧の啟迪者、個性の塑造者、人生の引路人、潛能の開發者,其次才是學生の合作者、幫助者和服務者。
(五)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多上文體課:這是對素質教育形式化理解。素質教育是我國全面發展教育在新形勢下の體現,因而它一方面體現了新形勢對教育の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の本質要 求。教育の本質是培養人,培養人の基本途徑是教學,學生の基本任務是在接受人類文化精華の過程中獲得發展,這就決定了素質教育の主渠道是教學,主陣地是課堂。
(六)素質教育就是不要考試,特別是不要百分制考試:這是對考試の誤解,考試包括百分制考試並沒有錯,要說錯の話,那就是應試教育中使用者將其看作是學習の目の。考試作為評價の手段,是衡量學生發展の尺度之一,也是激勵學生發展の手段之一。
(七)素質教育會影響升學率:這是對素質教育內涵の誤解。首先素質教育の目の是促進學生の全面發展,素質教育の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升學率只是衡量教育質量の標准之一。其次,真正意義の素質教育不會影響升學率,是因為素質教育強調科學地學習、刻苦の學習、有針對性の學習。這樣有助於升學率の提高。
第三章 教育與人の身心發展
第一節 人の身心發展概述
1、人の本質及其教育學意義
人の本質:人之所以為人の特有の質の規定性,是人區別於其他事物の原因の根據。人與其他事物の根本區別在於,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體現:
(1)人是認識和實踐、社會和曆史の主體。(2)人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改造の客體。(3)人是主體與客體の統一。
意義:確立正確の人の本質觀,有助於教育工作者正確理解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の地位,也有助於准確地把握師生關系。
2、試述人の特點及其對教育の要求?(1)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培養人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必須依據社會關系の需要並在社會關系中進行。同時,教育也要重視人の自然性,要按照人の發展規律進行教育。
(2)人是受動性與能動性の統一。(要求)教育必須充分考慮人の主 觀能動性,既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客體,更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の主體;既要發揮教育者の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の主觀能動性。(3)人是共性與個性の統一。(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統一の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在個人全面發展の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
3、什麼是人の身心發展?包括哪些方面?它們之間の關系何? 含義:人の身心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の變化過程。
包括方面:身體の發展和心理の發展。身體の發展包括肌體の發育和體質の增強;心理の發展包括認知和意識兩方面の發展。
它們之間の關系:
(1)人の身心發展の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の。身體發展是心理發展の物質基礎,腦是心理の器官,心理是腦の機能,心理の發展不僅寓於身體發展之中,而且隨著身體の發展而發展。
(2)同樣,認識、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過程和特征,也總是制約著身體の正常發展。因此,教育促進人の身心發展,必須是促進人の身心の和諧發展。
4、試述人の身心發展の一般規律?(1)人の身心發展の順序性:指人の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の連續不斷の發展過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秩序漸進地做好教育工作。
(2)人の身心發展の階段性:指個體在不同の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の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の發展任務。年齡特征:指在發展の不同年齡階段形成の一般、典型の、本質の特征;要求在教學內容和方法の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與此同時,還應看到各年齡階段又是相互聯系の,要注意各階段の銜接和過渡。
(3)人の身心發展の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發展不是一個勻速前進の過程。所謂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基心理の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の時期,教育教學工作要抓住關鍵期,以求在最短の時間內取得最佳の效果。
(4)人の身心發展の互補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其次要掌握科學の教育の方法,發現學生の優勢,揚長避 短、長善救失,激發學生自我發展の信心和自覺;(5)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性:指個體之間の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の不同方面之間,存在著發展程度和速度の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の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の發展。
5、關於人の身心發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1)遺傳決定論::英國の高尓登和美國の霍尓。觀點:人の發展是由人の本能決定の,後天の環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緩の作用;(2)環境決定論:美國の華生。觀點:人の發展是由後天の環境決定の;(3)二因素論:美國の吳偉士和德國の施太倫。觀點:人の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の。
(4)多因素相互作用論,人の發展受到遺傳、環境、個人主觀能動性等多個方面影響,是辯證統一の觀點。
第二節 影響人の身心發展の因素及其作用
1、影響人身心發展有那些因素? 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個人主觀能動性。
2、什麼是遺傳及其作用? 遺傳是: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
遺傳作用:為人の身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為人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
3、什麼是遺傳素質?如何理解遺傳素質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遺傳素質:通過遺傳而獲得の上一代の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機體の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類型の特征等。遺傳作用:
(1)是人の發展の生物前提;(2)遺傳素質の個別差異為人の身心發展の個別差異提供最初の可能性;(3)遺傳素質の成熟機制制約著人の身心發展の水平及階段;(4)不宜誇大遺傳素質の作用。
4、什麼是環境?如何理解環境在人の身心發展中の作用? 環境:是圍繞在人の周圍並對人の生存和生活作用の因素。
作用:(1)環境使遺傳提供の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2)環境決定人の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3)環境の決定作用是通過人の內部因素實現の。
5、試分析學校教育在人の身心發展の作用及其表現? 學校教育對人の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表現:(1)對於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範;(2)具有加速個體發展の特殊功能;(3)對個體發展の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の價值;(4)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の功能。
6、為什麼說學校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1)學校教育是有目の、有計劃、有組織の培養人の活動;(2)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の教師來進行の;(3)學校教育能有效の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發展の各種因素。
第三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の特殊任務
1、初中少年期の年齡特征?(1)
12、13歲至15、16歲,是人生過程中後個身心變化劇烈の時期。心理學家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學生將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の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の傾向。
(2)身體狀態の劇變,內心世界の發現,自我意識の覺醒,獨立精神の加強。
2、初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促進少年身心發展方面の任務,是給少年獨立の要求以理想自我;(2)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生理變化の必然性和意義;(3)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の培養;(4)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の道德理想和深刻の情感體驗;(5)自我能力方面,應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の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 評價自我の多維標准,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初中自我認識能力の起始階段。
3、高中青年期の年齡特征?(1)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の時期;(2)青年成為人生最富有浪漫和銳氣の時期,也是人生の定向時期、個性の定型時期和個體從准備投入社會生活向正式投入社會生活轉變の時期。
4、高中教育の個體發展任務?(1)學校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負有重要の責任;(2)幫助青年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の關系,這是使學生會對今後生道路作出正確自主選擇の重要條件。
2.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汇总 篇二
一、考试科目及免考政策
(一) 考试科目
ACCA的现行考试大纲包括两个阶段的考试, 一是基础阶段 (Fundamentals) , 主要分为知识课程 (Knowledge) 和技能课程 (Skills) 两个部分, 知识课程主要涉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方面的核心知识, 技能课程包括法律、税务、审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专业阶段 (Professional) , 主要分为核心课程 (Essentials) 和选修课程 (Options) , 核心课程主要涉及作为未来的高级会计师所必须的更高级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技能, 选修课程共有四门, 从中选取两门参加考试即可, 主要为从事高级管理咨询或顾问职业的学员, 设计了解决更高级和更复杂的问题的技能的相关课程。具体科目如下:知识课程FUNDAMENTALS-KNOWLEDGE, F1:会计师与企业Accountant in Business (AB) ;F2: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 (MA) ;F3: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FA) 。技能课程FUNDAMENTALS-SKILLS;F4:公司法与商法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 (CL) ;F5:业绩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PM) ;F6:税务Taxation (TX) ;F7: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 (FR) ;F8:审计与认证业务Audit and Assurance (AA) ;F9: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M) 。核心课程PROFESSIONAL-ESSENTIALS, P1:专业会计师Professional Accountant (PA) ;P2:公司报告Corporate Reporting (CR) ;P3:商务分析Business Analysis (BA) 。选修课程PROFESSIONAL-OPTIONS (四门任选二门) , P4:高级财务管理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AFM) ;P5:高级业绩管理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PM) ;P6:高级税务Advanced Taxation (ATX) ;P7:高级审计与认证业务Advanced Audit and Assurance (AAA) 。考生应按照模块顺序参加考试, 即知识课程、技能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同一模块内的课程考试顺序可以自由选择, 如可以先考F3, 再考F2, 但建议按照科目顺序考试。除免试和已通过的课程外, 每次最多报考4门, 所有14门考试必须在学员报名注册后10年内完成。
(二) 免考政策
ACCA对我国学员执行免试政策, 具体免试科目及情况如表1所示。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 考试形式
从考试形式而言, ACCA分为机考和全球统考的纸质考试, 其中, 机考只针对基础阶段的知识课程, 即F1-F3, 这三门课程也可以选择纸质考试。其它所有课程均为纸质考试。知识课程的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技能课程以及专业阶段课程的考试时间均为三个小时。除了知识课程以外, 其它的考试正式开始前都有十五分钟的读题和准备时间, 这十五分钟只能用来阅读相关信息和考试要求, 不能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 试卷结构
基础阶段课程 (F1-F9) 的试题均为必答题, 旨在使考生对每门课有一个全面的学习与理解。知识课程 (F1-F3) 的考试均为客观题, 每门课程50个选择题, 其中40个2分的题目, 10个1分的题目, 总分90分, 45分为及格分;技能课程 (F4-F9) 均为主观题, 包括计算题和分析题, 每门课4-10道题不等, 每题10-30分不等。专业阶段课程 (P1-P7) 的试题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必答题, 第二部分为选做题。核心课程 (P1-P3) 的必答题为一道50分的案例题, 选做题共3道, 从中选做两道即可, 每题25分;选修课程 (P4-P7) 的必答题共有两道, 分值在50-70分之间, 选做题共3道, 从中选做两道即可, 每题15-25分不等。除知识课程外, 其它课程的满分均为100分, 50分为及格分。
三、各科概况
(一) 基础科目概况
F1 (Accounrant in Business) 是P1和P3的基础, 主要包括对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环境等的介绍, 会计的历史及其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 会计的功能以及内部财务控制, 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F2 (Management Accounting) 是F5和P5的基础, 该门课旨在使学员能够处理基本的成本信息, 并能向管理层提供能用作预算和决策的信息。F2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管理会计及其目的、成本分类、成本计算方法、预算和标准成本计算、短期决策方法。F3 (Financial Accounting) 是F7和P2的基础, 主要使学员掌握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原则和概念, 能够运用复式记账法, 能编制基本的财务报表。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环境和目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复式记账法的运用、会计系统、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业务交易和会计事项的记录。F1-F3是十六门课中比较简单的课程, 通过率一般较高, 但由于这几科都是较为基础的内容, 所以不能仅仅以通过考试为目标。同时, 这几门课的教材应该仔细阅读, 所涉及的内容都应牢固掌握, 否则可能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隐患。
F4 (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 与F7、F8、P2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旨在使学员了解基本的法律框架以及与经营相关的某些领域的具体法律法规, 同时学员学习了这门课程后, 在必要的时候, 应该有寻求更多的专业法律意见的意识。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财产法、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证券法等内容。F4共10道题, 每道题10分, 7道问答题, 3道应用题。如果考生按照顺序进行考试, F4是第一门纯文字的考试, 所以考生在考试之前应尽可能的多做一些模拟题, 使自己适应题型和形式。F4的考官曾经明确指出, 该科考试仅仅是考查一个会计人员对法律的基本了解, 而不是对专业法律人员的要求, 所以不需要用精准的语言描述法律条款,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法律规定描述出来可能更受考官欢迎。所以, 学习该门课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各项法律的意思, 而不是死记硬背法律条款。
F5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是P5的直接基础, 一部分内容是对F2的进一步延伸。F5主要是使学员通过学习, 能够运用管理会计技巧, 为管理层提供用作计划、决策、业绩衡量和控制的数据和文字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决策技巧、预算、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业绩衡量和控制。F5共4道题, 每题25分。2007年12月的考试难度很大, 全球通过率较低, 但2008年6月的难度直线下降, 所以难度较难把握。但是大纲仅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万变不离其宗, 四个题主要围绕这五个内容展开。其中业绩管理是重中之重, 几乎在每道题都涉及了相关内容, 从考官给的标准答案可以发现, 深度挖掘题目信息至关重要。只要掌握了大纲的主要内容, 对基本考点就不会特别生疏, 关键是将考点知识与题目信息结合起来, 这样就能得出比较满意的答案。
F6 (Taxation) 是P6的直接基础, 主要是使学员了解与个人、国内公司以及外国公司相关的中国税收法律体系。大纲主要包括中国税法体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流通税、关税、纳税人的义务等。F6以计算题为主, 共有5道题。第一题35分, 主要考点是国内公司或者外资公司的所得税;第二题20分, 考点是个人所得税;第三题20分, 考点是间接税, 如增值税、商业税、消费税、关税等;第四题15分, 第五题10分, 这两道题可能涉及大纲中的任何一个考点。这五道题都有可能涉及关于税收最小化或者递延税款的内容。F6是技术课程中相对简单的一科, 题目都比较直接, 题型和考点也相对固定, 所以通过率一般较高。
F7 (Financial Reporting) 是P2的直接基础, 是对F3的延伸。F7要求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并能运用会计准则和概念框架编制财务报表, 能够分析并解读财务报表。大纲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会计的规则框架、财务报表、公司合并报表、分析并解读财务报表。F7包括计算题、文字题和案例题, 共5道题。第一题25分, 主要考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也可能包括少部分的文字论述, 这道题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基本的原则;第二题25分, 是对非合并报表的考查, 可能是通过试算平衡表进行编制财务报表, 也可能是重新编制财务报表;第三题25分, 很可能是关于公司的业绩衡量问题, 也可能包括现金流量表;第四题和第五题分别占15分和10分, 考点不固定。F7的题目一般综合性较强, 一道题目可能涉及几个不同的领域, 如财务报表的编制可能涉及到几个准则。考官还可能要求考生评论管理层的意见或者某些会计处理是否得当, 所以, 这就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基本的会计原则和概念, 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F3的部分内容也有可能在此处再次出现。F7是一门对理解和运用要求较高的课程, 要求考生明白某些会计准则颁布的需要和原因, 对某些非常复杂的准则, 考生可能不能完全掌握, 但是至少应该理解其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F8 (Audit and Assurance) 是P7的直接基础, 与F4、F7、P1等课程都有一定的关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理解鉴证业务的整个过程, 并能进行专业的鉴证业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框架和规则、内部审计、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F8有五道题, 大部分都是文字题, 只有少量的计算内容。第一题是一道30分的案例题;第二题是一道知识类的题目, 共10分;其余三道题每题20分, 可能涉及到大纲内的任何内容。这门课程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碰见的第一门审计课程, 如果考生有事务所的工作经验, 可能有助于这门课的考试。很多案例题可以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解决方法,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另外, 该课程主要是文字型的考题, 所以熟悉相关的专业语言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 考生在考前应尽可能多练笔, 避免出现考试时“眼高手低”的情况。
F9 (Financial Management) 是P4的直接基础, 是对F2的延伸。这门课要求学生掌握作为一名财务经理的必备技巧, 如投资、融资、分配决策等方面的技巧。大纲主要内容有财务管理的功能、环境、营运资本管理、投资评估、公司财务、资本成本、风险管理、公司价值评估等。F9共四道题, 每题25分, 每道题目可能都既包括计算的内容, 也包括文字内容。试卷后面会提供考试中可能用到的系数, 如年金系数等。这门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也比较杂, 很多小题涉及到比较细的问题, 所以考生在备考这门课程的时候应留心细小的知识点, 如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股利增长模型、净现值法等。这些知识点的分值可能并不高, 但却是后面分值高的题目的基础, 所以这门课的学习要尽可能的仔细。
(二) 新增课程概况
P1 (Professional Accountant) 是新大纲中新增的一门课程, 是F1的进一步延伸。这门课程旨在使未来的高级会计师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 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审核、风险管理、专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考试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道50分的案例题, 涉及的考点可能涵盖不同领域的问题,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 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 分析其中的问题。第二部分有三道题, 从中选做两道即可, 每题25分, 这两题更多的考查较为具体的内容, 但也可能要求学生利用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由于这是一门新增课程, 所以在备考过程中, 可供参考的真题较少, 但这门课涉及的都是一些较为宏观的内容, 所以从整体上把握大纲即可。另外, 要加强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信息, 将基本知识点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
P2 (Corporate Reporting) 是F3和F7的进一步延伸, 也是ACCA大纲中财务会计系列最后的一门考试。虽然同样考查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 但要求相对前两门而言要高很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准则之外, 还要求学生具备职业判断能力, 在不同的公司和环境下能运用这些准则进行不同业务的会计处理。大纲主要包括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及义务、财务报告框架、公司财务状况报告、集团财务报表、特殊实体的会计处理、公司财务状况评估、财务报告的现行发展。考试中可能涉及基本概念、理论、原则等, 要求考生能利用这些知识对相关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或者加以评论。考生应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中去, 如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察觉题目所提供的处理方法中的问题就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在涉及公司报告的问题时, 需要结合专业知识、道德规范进行职业判断。另外, 该门课程也非常关注当前全球的热点问题, 所以学生能将知识学以致用是最关键的。简言之, 这门课更多的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 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等。这门课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相关准则编制和列报合并财务报告。试卷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道50分的案例题, 主要考查合并报表的编制以及相关的财务报告问题。第二部分共三道题, 从中选做两道, 每题25分。一般而言, 其中有一道案例题, 一道论述题, 考点可能涉及大纲的任何内容。
P3 (Business Analysis) 是F1的延伸, 与F7和P5也有一定的联系。该门课主要需要学生掌握战略定位及战略决策的知识、技巧以及具备一定职业判断能力, 还要求考生能通过有效的业务流程再造和结构调整实施战略;协调知识系统和IT系统;在财务及其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主要包括战略定位、战略决策、战略行动、业务流程再造、IT技术、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考试共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道50分的案例题, 包括多个小题, 涉及考点可能涉及到大纲的任何内容, 但战略问题是必考点。第二部分共三道题, 从中选做两道, 每题25分, 其中至少两道是关于业务流程再造、IT、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 最多一道是关于战略问题的, 这个部分的题目也可能涉及到财务分析的相关内容。P3的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 所以在复习真题的时候, 要分析每道题的关键得分点, 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另外, 理解并会应用相关模型也是很重要的。
P4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是F9的延伸考查, 与P1和P2也有一定的联系。这门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作为一名高级财务人员进行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决策或者建议时必备的知识、技巧和进行职业判断的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投资评估、并购、公司重组、高级风险管理技巧、跨国公司面临的经济环境、财务管理中的前沿问题。相对F9而言, P4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整合自己所学的知识, 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以公司的战略决策。此外, 作为一名高级财务人员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管理能力也是P4的常考点。考试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两道题, 总分一般为60分, 每题分值最多不会超过40分。考题可能以案例题的形式出现, 既包括计算的内容, 又包括文字论述内容, 一般各占一半, 范围可能涉及到大纲的任何内容。第二部分的考查点更为具体, 一般情况下, 至少有一道题完全是文字题, 可能要求考生写一份报告或者备忘录之类的专业文书。学好F9是通过P4的关键之一, 与F9不同的是, P4对考生的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 要求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 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所以, 对财务知识系统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至关重要, 考生在考试前应梳理自己所学的财务知识, 搭建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 查漏补缺。
P5 (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是F2和F5的延伸, 与P3也有一定的联系。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企业环境中运用各种战略性的管理会计技巧, 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战略发展状况。大纲主要包括战略计划和控制;经济、财务、市场、环境等影响因素;业绩衡量系统和设计;战略业绩衡量;业绩评估和公司失败;管理会计和业绩衡量的最新发展。试题结构和P4相同, 由于业绩管理课程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 所以每道题没有固定的考查范围, 可能涉及大纲中的任何内容。就题型而言, 也是计算与文字兼具。掌握F5的内容是通过P5的关键之一。对计算题而言, 只要掌握了相关概念, 难度应该不大;对文字题而言, 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信息, 这一点与F5是相同的, 但综合性更强, 考虑问题应该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 这一点也是高级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P6 (Advanced Taxation) 是F6的基础, 要求考生能够给个人和公司提供对财务决策有较大影响的税务问题的信息和建议。大纲除了包括对F6部分内容的延伸以外, 如资本税等, 还包括个人和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税收问题、相关税种在不同情形下造成的影响、利用税收筹划使税收最小化或者递延、以合适的方式与客户、税务局、海关等专业人员沟通。试题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两道题, 分值在50-70分之间。第二部分同样是三选二的形式, 每题15-25分不等。每道题涉及到的税种可能不只一个, 还可能包括税收筹划等内容。计算的内容可能一般仅仅作为之后提供建议或者进行解释的基础, 不会单独出现。试卷后面会提供相关的税率、税金抵免等信息。
3.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汇总 篇三
2006-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模拟试卷及其答案复习大资料包........................................4
甘肃省2008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附答案).....................................................................4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11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3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7 06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19 07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22 参考答案.........................................................................................................................25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26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一).........................................................................28 参考答案.........................................................................................................................3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二).........................................................................33 参考答案.........................................................................................................................37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三).........................................................................39 参考答案.........................................................................................................................43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四).........................................................................45 参考答案.........................................................................................................................49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一).....................................................................................................51 参考答案.........................................................................................................................53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二).....................................................................................................54 参考答案.........................................................................................................................57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三).....................................................................................................58 参考答案.........................................................................................................................61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四).....................................................................................................62 参考答案.........................................................................................................................64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65 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67 心理学练习.............................................................................................................................69 教育学练习.............................................................................................................................90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126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教育心理学考试....................................................................148 教育学填空题.......................................................................................................................148 教师考编心理学、教育学试题汇编---填空题.................................................................155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一)...........................................................................................164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二)...........................................................................................171 教育学选择题.......................................................................................................................175 教育学综合 选择判断题.....................................................................................................194 教育学判断题.......................................................................................................................213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15 第二章 学校.................................................................................................................215 第三章 学生.................................................................................................................216 第四章 教师.................................................................................................................216 第五章 教育目的.........................................................................................................218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19 第七章 课程.................................................................................................................220 第八章 教学(上).....................................................................................................221 第九章 教学(下).....................................................................................................222 第十章 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222 第十一章 学校咨询与辅导.........................................................................................224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224 第十三章 教育法制.....................................................................................................226 教育学判断题答案.......................................................................................................227 心理学判断题.......................................................................................................................229 教育学简答题
(一)...........................................................................................................235 教育学简答题
(二)...........................................................................................................242 教育学简答题
(三)...........................................................................................................252 教育学论述题
(一)...........................................................................................................264 教育学论述题
(二)...........................................................................................................266 教育学论述题
(三)...........................................................................................................274 教育学论述题
(四)...........................................................................................................290 现代教育思想部分论述题、简述题答案...........................................................................297 心理学速记材料-论述题...................................................................................................312 新课程案例类试题大全.......................................................................................................327 教育法律法规.......................................................................................................................339 教育法规试题(含答案)...................................................................................................343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348
一、教育学...................................................................................................................348
二、心理学...................................................................................................................351
三、新课程知识...........................................................................................................354 时政......................................................................................................................................363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390 教育学 试题库.....................................................................................................................393 绪论...............................................................................................................................393 第一章 现代教育的本质.............................................................................................394 第二章
现代教育目的...............................................................................................397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400 第四章 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402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生活.............................................................................................404 第六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406 第七章 现代课程.........................................................................................................409 第八章 现代教学.........................................................................................................412 第九章 现代德育.........................................................................................................414 第十章 现代教育评价.................................................................................................417 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420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研究与方法.................................................................................422 参考答案.......................................................................................................................425 教育学..................................................................................................................................446 心理学..................................................................................................................................449 《教育学》模拟试卷《教育学》模拟试卷(第一套)...................................................452 《教育学》第一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454 《教育学》模拟试卷《教育学》模拟试卷(第二套)...................................................455 《教育学》第二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457 《教育学》模拟试卷《教育学》模拟试卷(第三套)...................................................458 《教育学》第三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460
2006-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模拟试卷及其答案复习大资料包
甘肃省2008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教育学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5.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
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
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B.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
A.说服法
B.榜样法
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D.锻炼法
10.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阶级性
B.道统性
C.功用性
D.专制性
E.刻板性
2.下列教育家中,属于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
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康德
D.小原国芳
E.裴斯泰洛齐
3.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B.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
4.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
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
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
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竞技体育观念和竞争意识
5.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策略主要有
A.对学生实行专制管理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1.ABDE
2.BCE
3.BCE
4.ABD
5.BCDE
6.ABCDE
6.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发展性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合作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E.多元化原则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10分)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育心理学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3.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4.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学习方法
D.元认知
5.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6.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7.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0.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
B.场依存
C.冲动型
D.沉思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相应的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的心理活动
B.学的心理活动
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E.学校情景
2.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A.归因
B.成就动机
C.诱因
D.需要
E.评价
3.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变化是持久的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E.具有先天遗传性
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A.示范
B.讲解
C.反馈
D.练习
E.动觉
5.教师的威信表现为
A.工作水平
B.知识水平
C.工作态度
D.工作作风
E.教学能力
6.学习策略包括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元认知策略
E.内化策略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有哪些?
3.结合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四、论述题(10分)
结合实例说明学习迁移的种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D
4.C
5.A
6.C
7.D
8.D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DE
2.BCE
3.BCE
4.ABD
5.BCDE
6.ABCDE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发扬教学民主。
四、论述题(10分)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其身心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这种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其身心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人为地将各个阶段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从生理方面来看,如果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因此,教育者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由于性别、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育心理学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D
3.A
4.D
5.D
6.C 7.C
8.B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ABC
2.ABCD
3.ABCD
4.ACDE
5.BCDE
6.ABD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学习准备;学生的焦虑程度等;
(2)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具体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态度、课堂心理气氛、环境因素等。
2.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有;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四、论述题(10分)
迁移是普遍的,迁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迁移作多种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5)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5.()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6.()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教学
26.学校课程 27.有意注意 28.社会抑制 29.学习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31.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32.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34.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六、论述题(11分)
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七、教育写作题(16分)
36.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D[解析](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
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
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
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1.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12.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
13.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二、填空题 14.民主化 15.康德 16.能动的
17.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监督调节
19.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认知内驱力 21.态度情感
三、辨析题
22.[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四、名词解释
25.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6.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7.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五、简答题
30.[答案要点]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答案要点]
(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答案要点]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答案要点]
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答案要点]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六、论述题
35.[答案要点]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七、教育写作题 36.[参考例文]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
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
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
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
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ABCE)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馈过程E反思过程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ABCE)A目的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方法更科学 E概括性更强。
3、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BC)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志向差异E学习风格差异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ABC)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结构率E程序率 5、知识的表征形式(ABCD)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BCDE)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固着D智力水平、E情绪状态
7、抑郁症的表现(AB)A焦虑B情绪消极C消极认识D动机缺失E躯体疲劳
8、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ABE)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 学习时间策D监控策略E调节策略
9、一个7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8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C)A70 B80 C114 D100 E125 10、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ABC)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
11、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AB)A学习需要B诱因C家长赞许D教师认 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分为(AB)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E 正迁移 F负迁移
13、影响迁移的因素(ABCDE)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智力E教学指导
14、练习曲线规律(ABCDE)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总趋势是进步E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15、态度的核心成份(B)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6、有结构问题的特征(AB)A问题的明确性B解法的确定性C问题不明确性C解法的开放性
17、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D)A8次B10次C12次D15次E20次
18、学习策略由(ACD)策略构成
A、认知策略 B、计划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BCD)
A、变通性 B、认知性 C、目的性 D、序列性。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B)
A、行为主义观点 B、人本主义观点 C、认知观点 D、建构主义观点
21、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D)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定向性和顺序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2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ACD)A、展开性 B、简缩性 C、外显性 D、客观性
23、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ABCD)几个阶段。A、原型定向 B原型固化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4、奥苏贝尔提出的几种同化模式是(ABD)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先行组织者 D、组合学习
25、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ACD)A、知识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
26、常用的直观形式有(ABCD)A、情景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B__的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BE)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素质E、道德行为
2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C)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3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B)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心向与定势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成就动机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从调节策略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和学习。
13、____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三个过程。
15、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5、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奥功贝尔迁移的主要内容?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
1、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2、结合实际说明应当样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BCE2、ABCE3、ABC4、ABC5、ABCD6、ABCDE7、AB8、ABE9、C10、ABC11、AB12、AB13、ABCDE14、ABCDE 15、B16、AB17、D
18、ABD 19、BCD 20、B
21、ABCD 22、ACD23、ABCD 24ABD 25、ACD
26、BCD
27、B
28、ABE
29、C 30、B
二、填空题
1、心向与定势
2、成就动机
3、调节策略
4、概念同化
5、社会自我
6、陈述性知识
7、动作技能
8、自我实现
9、中等
10、具体运算
11、结果
12、成熟
13、桑代克
14、评价
15、心理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06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B)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C)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A、1903
B、1913
C、1914
D、1900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B)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C)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D)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C)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13、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C)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B)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
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水平
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17、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
和调节策略。
1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19、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和体验假设。
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11至15。
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
2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
和目标。
2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三、名词解释:
26、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特点。
27、心理发展:所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邙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8、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9、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30、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四、简答题:
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签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有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定向性与顺序性,三不平衡性,四差异性
3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己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最新的发展水平。
3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酬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讲座的形式使人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3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五、论述题:
36、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美,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7、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心智技能形成。再次,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通过知识的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
38、论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这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重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己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变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公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纪想。
07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
B.140
C.150
D.160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C)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临近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
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D)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发现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引起和维持个休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_关键期__________。
2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____________×100 2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行为规范________ 的学习。
2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_____效果率_________。2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寻求发展___________。
26.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总是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__道德品质和健康心里_____________的培养。27.先于一寂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心向和定势______。28.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_瞬时记忆_____________。
29.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__过度学习_____________。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3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自律__________性。
3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___程序教学____________。
3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__课堂气氛_______。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33.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_教学评价____________。3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__可比性_________。3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__信度_________。
3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___皮革马利翁效应__________。
3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__信息流_______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3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趋向或接近___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3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_认知目标___________、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4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___学生为中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2.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43.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2)正确利用奖励与惩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45.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潢分10分。)46.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示:将5种基本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填在下图表中,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A
6.B
7.A
8.C
9.D
10.C
11.C
12.D
13.A
14.C
15.C
16.A
17.B
18.D
19.B
20.A
二、填空题
21.关键期
22.智力年龄
23.行为规范
24.准备律
25.寻求发展
26.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
27.心向与定势
28.瞬时记忆
29.过度学习
30.自律性
31.程序教学 32.课堂气氛
33.教学评价
34.可比性
35.信度 36.皮格马利翁效应
37.信息流
38.趋向或接近
39.认知目标
40.学生
三、简答题 41.【要点】(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2.【要点】(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意识性。43.【要点】(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4.【要点】(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5.【要点】(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 46. 【要点】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_。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________。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_____。
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_______。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平等管理___________、和目标管理。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____。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________和真谛。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___教材和____________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8.【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39.【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40.【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41.【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A.目的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______与______相结合。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______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
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和______。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或课堂教学)。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课和______课两大类。
26.教学是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______、______。
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______和______的三结合教育。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______。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_。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恐惧。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和想象。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和______。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______、______等五个层次。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35.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36.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______,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______、运气和______。37.自由联想与______是______治疗的基本方法。
3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______,以后再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40.教师如何备好课?
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A 3.A 4.D 5.D 6.A 7.C 8.C 9.B 10.C 11.C 12.A 13.A 14.D 15.A 16.D 17.B 18.C 19.A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21.教育 生产劳动 22.私学 教会 23.启发式 注入式
24.学科课程标准 班级授课制 25.单一 综合 26.教师教 学生学 27.独立性 创造性 28.家庭社会 29.教好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30.悲哀 愤怒 31.记忆 思维 32.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
33.尊重 自我实现 34.采取决定(制定计划)采取行动(执行决定)35.无意有意 36.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向)努力 任务难度 37.疏导宣泄 精神分析 38.展开 压缩(或简缩)
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39.答案要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分。40.答案要点: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1分)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1分)
(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1分)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1分)(2)课题(单元)计划。(1分)(3)课时计划(教案)。(1分)41,答案要点: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1.5分)(2)精深的专业知识。(1.5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1.5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1.5分)42.答案要点: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5分)(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5分)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1.5分)(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1.分)43.答案要点: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分);(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2分);
(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2分)。44.答案要点:
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如下特点:(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1.5分)(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1.5分)(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1.5分)(4)兴趣的效能性(1.5分)无说明扣2分。45.答案要点:
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3分)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3分)。46.答案要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1)选择性(1.5分)(2)整体性(1.5分)(3)理解性(1.5分)(4)恒常性(1.5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共26分。47.答案要点:
(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分)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4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4分)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1分)(4)联系实际。(2分)48.答案要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要点(1)、(2)、(3)、(4)各为2.5分,(5)为3分,无分析说明扣5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
2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______。
2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2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2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
2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2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2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总结和______总结。
30.道德感是受______制约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______的特点。3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______、______和恒常性。
3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______有______的特点。
33.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______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______、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34.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______、______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居多。3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______和______。
36.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______的学习动机,向______的学习动机转化。
37.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______和______。
38.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技术主要强调三条:即真诚、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个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4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4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4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46.什么是需要?需要分为哪些种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13,共26分。4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C 3.B 4.A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A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21.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亚 22.带好班级 学校教育 23.生产劳动 身体 24.自我教育 发展 25.国民教育 学校教育 26.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27.教育者 受教育者 28.自觉性 灵活性 29.全面 专题 30.社会 阶级 31.整体性 理解性 32.不均衡 先快后慢 33.三维结构 操作 34.胆汁质 粘液质 35.情绪情感 意志 36.不稳定 自觉和稳定 37.执行顺序 执行要求 38.同感 尊重
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39.答案要点: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分)(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1分)(3)热爱学生;(1分)(4)集体协作的精神;(1分)(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2分)40.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正确回答出6个原则,给满分;少于6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1个原则,扣1分。41.答案要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分: 42.答案要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2分)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2分)(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2分)43.答案要点:
(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
(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每个要点1分,无说明扣l~2分。44.答案要点: 人的注意可分为:(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分)。45.答案要点:
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有:(1)建立关系(1分);(2)了解问题(1分);(3)分析诊断(1分);(4)帮助指导(1分);(5)结束咨询(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46.答案要点: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体验。(2分)
需要的种类根据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与后天获得的社会需要(2分);根据指向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2分)。需要种类部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7.答案要点: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4分)(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4分)(3)联系实际。(5分)48.答案要点: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4分)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3)联想与原型启示;(4)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5)定势(心向)的作用;(6)个性因素。
(1)~(6)每个要点各1.5分,无分析说明扣4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______。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______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______。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用。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______的矛盾。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活动、______活动、个人活动。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的条件反射。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______、______注意转移等。33.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种。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______,最有利于激发___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动作结构的______。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______和__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规律 《大教学论》 22.生产劳动 雅典 23.壬寅 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 合格新生 25.对象 主体 26.教书育人 主导 27.班级授课制 个别 28.德育要求 品德基础 29.群众性 小组
30.第一 第二信号系统 31.判断 推理 32.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34.多血质 粘液质 35.抽象概括能力 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学习动机 37.观念性 内隐性 简缩性 38.心理 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1.5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1.5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1.5分)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1.5分)(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1.5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1.5分)(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1.5分)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5分)(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5分)(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5分)(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5分)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分)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分);(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47.答案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分)(4)联系实际。(3分)48.答案要点:
4.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汇总 篇四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数学部分一般是由四部分组成的:高中数学、初中数学、初等数论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高中数学这部分主要内容是:简易逻辑、数列、不等式、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初中数学部分主要包括数的分类、方程与不等式、简单函数、直线与圆、比例等等。初等数论:数的整除性、不定方程。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小学数学知识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法。
对于高等数学中的考试内容现在已经进入了现在高中数学的教材中,而且这部分的内容考试不难。因此我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放到一块看看考试的大纲。首先是简易逻辑,简易逻辑主要是考的是四种命题、充分必要条件。接下来是数列,数列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成为了招教考试的必考的内容。数列这部分考试内容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的公式,一般情况下会和函数以及不等式结合起来一块来考察。考试的方式基本上与高考的水平不相上下,但是考大题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不等式这部分,主要的考点是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掌握均值不等式的运用,掌握简单不等式的一般解法,这部分的内容是解决函数、数列等知识的基础。
解析几何部分主要包括: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的要求是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倾斜率,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与一般式。掌握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直线与圆一块来考,圆这部分的要求是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锥曲线主要是椭圆、双曲线与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以及简单几何性质。除此之外,还有时候直线与圆锥曲线一块来考,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在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的可能性不大。立体几何中主要的考点是直线、平面与简单几何体。主要考察的是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多面体
柱、锥、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等等。概率与统计是现在教师招聘考试数学的必考环节,这部分主要的内容是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以及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统计方面主要的考点是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集合与函数一般是在一块考的,集合的考察主要是集合的运算也就是并集、交集、补集以及子集以及区间的运算。函数主要是函数的基本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周期性以及图像问题。函数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就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考点是公式的运用,公式主要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正余弦定理。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取消了的反三角函数,但是在招教考试中出现了,以及图像与性质。
极限、导数与积分,这部分主要的考点就是运算,极限主要是数列与函数,导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简单的运用(单调性、极值)。常见积分的运算,以及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
初中数学要考的内容是整除的整除性以及不定方程,这部分的内容的考点就是整除、约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与合数。简单的不定方程的运算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几何部分,这部分有位置关系,比例等内容,基本上都是基本定理的运用,考察的知识不是太难。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写教案以及教学设计。这部分要求考生对课本要做到基本熟悉,会写教案,也可以去网上当下一些来,但是有些不是很对,也希望大家能看我们华图招教网上的课程指导如何写教案。
5.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汇总 篇五
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归属。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育。
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对注入式。
导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个基本方面。
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标志。
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最基本途径。
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精选)
(一)教育学的教育》早300多年。“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 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心灵献给孩子》。
主).2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34.对学生的知、情、意 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3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形成正确的舆论。
(二)心理学
2.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
认识它。
26.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是表象。
31.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
36.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才能。
39.出乎意料的夸张情景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6.今年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启动 篇六
日前, 从教育部师范司获悉, 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工作日前全面启动。相关省 (自治区、直辖市) 已公布特设岗位教师招聘网站, 报名招聘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据介绍, 2008年农村特岗教师的实施范围和规模与前两年相同, 继续在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实施, 适当兼顾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招聘对象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据悉, 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招聘特岗教师的总量比2007年有所增加。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汇总】推荐阅读:
永嘉教师招聘考试06-12
陕西教师招聘考试07-28
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06-13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题07-02
教师招聘考试易错题07-13
深圳教师招聘笔试资料08-10
南阳教师招聘考试试卷08-14
中学地理教师招聘考试08-21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真题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