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10篇)
1.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一
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智慧必须是知识与事实的相辅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学无止境,虚怀若谷。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7课 法兰克王国
一.法兰克王国
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3.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二.封君与封臣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2.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三.查理曼帝国
1.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2.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
第9课 西欧庄园
一.庄园的领土与佃户
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3.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
二.庄园法庭
1.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像现代法院那样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2.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3
第10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的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手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就意味着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因为城市是有着一定特权的地区。当时,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也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3.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性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完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4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11世纪末期,《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内部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早就垂涎东方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9世纪时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的起源。
2.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二
1. win a prize 获奖
2. do a school survey 做一个学校调查
3. meet the standard of a strict teacher 满足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要求
4. score two goals in a row 连续踢进两个球
5. learn to play the keyboard 学会弹琴
6. be patient with sb. 对某人有耐心
7. guide sb. to do sth. 指导某人做某事
8. put in more effort 更加努力
9. look back at 回首
10. make a great/ big mess 弄得一团糟
11. keep one’s cool 保持冷静
12.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期望做某事
13. get a business degree 取得一个商业学位
14. believe in sb. 信任某人
15. first of all 首先
16. full of energy 充满活力
17. thirsty of knowledge 渴求知识
18. hope for the future 对未来的希望
19. never fail to be thankful to sb. 一定要向某人表达感激
20. ahead of sb. 在某人前面
21. be responsible for one’s decision and action 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
22. go one’s separate ways 走自己的路
23. set out on your new journey 开始你的新旅程
24. separate from sb. 与某人分别
【重点语句】
1. —What happened in Grade 7 that was special? 在七年级时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
—Our team won the school basketball competition. 我们队赢了学校的篮球比赛。
2. —How have you changed since you started junior high school? 你上中学后有什么变化?
—I’ve become much better at speaking English. 我的英語说得比以前更好。
3. —How do you think things will be different in senior high school? 你认为在高中会有什么不同?
—I think that I’ll have to study much harder for exams. 我想我会为考试更加努力学习。
4. —What are your plans for next year? 你明年的计划是什么?
—I’m going to join the school volleyball team. 我打算加入学校排球队。
5.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你期望做什么?
3.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
九年级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计划
一:班级现状分析:
现在我任教的4、9、10班的化学期中考试基本情况如下,4班期中考试平均成绩倒数第一,9班第六,10班第三,其中,9班2个最高分99分,10班1个最高分99分,9班优秀率25%,10班优秀率49%,9班及格率69%,10班及格率78%。整体来看,4班基础很差,学习习惯很有问题,学习过于浮躁,9班班级内的同学间差距太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69分,10班整体情况较好,基础掌握不错,但特优生不多。
二:期末考试目标:
根据三个班的班情,期末考试总体目标是三个班的总平均分达到全年级平均分,四班在倒数第一的基础上进步一名,九班争取减少差生,特别是50分以下的学生,10班主要多培养尖子生、彻底消灭差生。
三:整体复习计划:
初三化学组决定用半个月时间复习上册共七章内容,利用学案章节复习,主要是知识点梳理填空、过关练习、章节练习、其中穿插部分考试,检测学生复习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老师少讲多点评。
四:具体复习方法:
1.梳理基础知识中,主要抓住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填、自己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都能拿到基础分。记不住的重新记、多次记、反复记,确保每个同学过关。重点知识一定加大复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非常熟悉解题思路和涉及到的相关课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考试稳重、不失误、少丢分。
3适当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信息题、实验探究题,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次是市调研考试,难度比重估计较大,而且这种题型也是近年来成都市中考的一种趋势和热点。而我们学生在迁移知识、运用知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方面的练习会在每章每套模拟题中以一定比例出现,让学生适应这种考察方式,掌握答题技巧,尽量争取更多分数,以适应明年中考考察方式。
4为了提高平均分,还应该准备一套针对差生的复习方法,计划在全班性复习的基础上,对差生“再炒一次回锅肉”,所以这次我在印资料的时候也每套资料多印了些,准备在复习时让全班同学都做到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再给部分差生来一次“小炒”,争取让他们“回味无穷”。
当然,在实际的复习进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复习策略做适当调整,特别是个别学生做单独辅导,让学生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更上一层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复习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沼气:CH4、煤气:CO、水煤气:CO、H2、天然气:CH4、酒精:C2H5OH、醋酸:CH3COOH、石灰浆、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大理石、石灰石:CaCO3
4.广东教育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篇四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三、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四、洗涤仪器:
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2)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 CO 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参加反应物质 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硫 S + O2 ==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磷 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 水+氧气(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氮。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电解水验 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 分子 备注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 相似性 小,轻,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小,轻,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相异性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相互关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数多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
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六、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软水(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七、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八、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A、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妙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中子:不带电 原子 不带电 电 子(一)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三、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 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四、离子
1、、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A、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
2、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 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5、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五、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HO2的意义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七、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N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H2O
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Mg2+
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 H2O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色散性好,坚硬)2.石墨(软,有滑感。具有导电性,耐高温)
3.C60(由分子构成)性质:1.常温下不活泼 2.可燃性C+ O2==(点燃)CO2 2C+ O2== 2CO 3.还原性C+2CuO==2Cu+ CO2
4.无定形碳 1.木炭和活性炭 吸附性 2.焦炭 炼钢 3.炭黑 颜料
二、CO 2的实验室制法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CO2+ H2O== H2+ CO3 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 H2O 2.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4.实验装置:固液常温下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验证)用澄清石灰水(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6.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及做制冷剂
三、CO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2CO+ O2== 2CO2 还原性CO+CuO==Cu+ CO2 毒性:使人由于缺氧而中毒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作用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和空气 3.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三、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四、清洁燃料:乙醇和天然气
五、能源1.化石能源 2.氢能 3.太阳能 4.核能 这些能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 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 属 活 动 性 依 次 减 弱
二、金属材料
1.纯金属 铜 铁 铝 钛 2.合金定义:在金属中加热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3.常见合金: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
三、金属性质
1.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延展性,弯曲性
2.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 ;3Fe+2O2==Fe3O4;2Mg+O2==2MgO;2Cu+O2==2CuO 金属与酸反应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 2Al+3H2SO4==2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2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金属与溶液反应2Al+3CuSO4==Al(SO4)+3Cu Cu+ Al(SO4)==Cu(NO3)+2Ag
四、金属资源的利用
1.铁的冶炼:1.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2.原理:Fe2O3+3CO==2Fe|+3CO2 3.设备:高炉 2 1.铁生锈的条件 与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变化
5.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篇五
化学
学科导学案(第次课)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
课
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学情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多为基础,中考考察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教学目标
考点分析
1.熟练掌握相关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2.理解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矿物性质;
3.了解化学变化实质,熟练掌握化学语言
教学重点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金属非金属性质等
教学方法
面授法、归纳总结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仅是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硬度、气味、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等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性质用词:能、是、有、可以、会等。性质决定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变化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体现了物质有何性质】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生锈,轮胎爆炸
B.灯泡发光,食物腐烂
C.烧制陶瓷,红磷燃烧
D.玻璃碎裂,工业制氧气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的可燃性
B.汽油的挥发性
C.氧气的氧化性
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
(3)化学方程式
(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氮气约占。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通电
1.电解水
2H2O
====
2H2↑
+
O2
↑
(负氢正氧二比一)
活性炭:吸附作用
明矾:沉降作用
过滤:固液分离
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
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2.O2物理性质:密度比,溶于水
点燃
点燃
O2化学性质:很活泼,有
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点燃
C
+
O2
===
CO2
2H2
+
O2
===
2H2O
点燃
S
+
O2
===
SO2(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
点燃
2Mg
+
O2
===
2MgO(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
点燃
3Fe
+
2O2
===
Fe3O4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黑色固体)
3.CO2物理性质:
密度,溶于水,固态CO2俗称
CO2化学性质:
H2O
+
CO2
===
H2CO3
(C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石灰水检验CO2)
CO2用途:
人工降雨、制碳酸饮料、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反应
加热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MnO2
2H2O2
===
2H2O
+
O2
↑
发生
装置
酒精灯、试管、铁架台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
装置
集气瓶、水槽
法
向上排空气法
操作
要点
查气密性
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不漏气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持续流下,不漏气
收集
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外有气泡产生,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集满
其它
棉花作用:防止KMnO4
粉末进入导管
分液漏斗优点:能控制反应速度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试管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
催化剂特点:1.2.3.验证O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
CO2实验室制法
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集满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左边
:
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
右上
:
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上边
: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右下
:
1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
1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1个双氧水分子
2个氮气分子
3个氯离子
1个铝离子
2个硫酸根离子
n个氢氧根离子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是正五价
双氧水中氧元素是负一价
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化合价
Na
Cl
OH
Cu
Fe
Fe
SO4
离子符号
Na
+
Cl
OH
Cu
2+
Fe
2+
Fe
3+
SO4
氢
钠
钾
银
钙
镁
钡
锌
氯
氧
铜
铝
铁
碳
硫
氮
磷
锰
锡
汞
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3、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步骤
第1步: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左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右面,并标出化合价
原子团(..根)要加括号
第2步:将化合价数字前后交换,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第3步:右下角数字约分成最简比,数字‘
’省略不写
原子团个数为‘
’,一定要去掉括号
4、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某化某(化合物中含两种元素)
氢氧化某
(化合物中含氢氧根
OH)
某酸某
(化合物中含硝酸根NO3、碳酸根CO3、硫酸SO4等)
某酸
(HNO3、H2CO3、H2SO4)
酸
→
氯化氢
HCl
硝酸
HNO3
碳酸
H2CO3
硫酸
H2SO4
过氧化氢H2O2
氢氧化钠
NaOH
氯化钠
NaCl
硝酸钠
NaNO3
碳酸钠
Na2CO3
硫酸钠
Na2SO4
二氧化锰MnO2
氢氧化钾
KOH
氯化钾
KCl
硝酸钾
KNO3
碳酸钾
K2CO3
硫酸钾
K2SO4
四氧化三铁Fe3O4
氯化银
AgCl
硝酸银
AgNO3
五氧化二磷
P2O5
氯化铵
NH4Cl
硝酸铵
NH4NO3
碳酸铵
(NH4)2CO3
硫酸铵
(NH4)2SO4
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
Ca(OH)2
氯化钙
CaCl2
硝酸钙
Ca(NO3)2
碳酸钙
CaCO3
硫酸钙
CaSO4
氧化镁
MgO
氢氧化镁
Mg(OH)2
氯化镁
MgCl2
硝酸镁
Mg(NO3)2
碳酸镁
MgCO3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钡
Ba(OH)2
氯化钡
BaCl2
硝酸钡
Ba(NO3)2
碳酸钡
BaCO3
硫酸钡
BaSO4
氯化锌
ZnCl2
硝酸锌
Zn(NO3)2
硫酸锌
ZnSO4
氧化铜
CuO
氢氧化铜
Cu(OH)2
氯化铜
CuCl2
硝酸铜
Cu(NO3)2
硫酸铜
CuSO4
氧化汞HgO
硝酸汞
Hg(NO3)2
氧化亚铁
FeO
氢氧化亚铁
Fe(OH)2
氯化亚铁
FeCl2
硝酸亚铁
Fe(NO3)2
硫酸亚铁
FeSO4
氧化铁
Fe2O3
氢氧化铁
Fe(OH)3
氯化铁
FeCl3
硝酸铁
Fe(NO3)3
锰酸钾K2MnO4
硫酸铁
Fe2(SO4)3
氧化铝
Al2O3
氢氧化铝
Al(OH)3
氯化铝
AlCl3
硝酸铝
Al(NO3)3
高锰酸钾
KMnO4
硫酸铝
Al2(SO4)3
↑
氧化物
↑
碱
↑
盐
5.化学式有关计算
(1)计算化学式中加点元素化合价
例:计算H2O2
(+1)×2+2x=0
x=-1
Na2S2O3
O2
Cu2(OH)2CO3
(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Mr
相对原子质量
Al
:
S
:
O
:
Mr[Al2(SO4)3]
=
×
+
×
+
×
×
=
342
练习:计算CaCO3
Ca(OH)2
NH4NO3
Cu(NO3)2的相对分子质量
Mr[CaCO3
]
=
Mr[Ca(OH)2
]
=
Mr[NH4NO3]
=
Mr[Cu(NO3)2
]
=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Fe2O3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10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14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NH4NO3中,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克NH4NO3中含多少克氮元素?多少克NH4NO3中含100克氮元素?
6、化学式意义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
表示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
或物质中所含原子、离子的个数比(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例:H2O
:
表示物质水;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NaCl
:
表示物质氯化钠
:
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
“CO2”的含义:
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维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B.1个维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C.维C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D.维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E.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F.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G.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
H.维C是氧化物
7、物质的分类
A
B
C
【A和B中都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C中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
A中只含有一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单质,B中含有两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化合物,B还可能是氧化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同一种微粒构成)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练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⑴
冰水混合物
⑵
氧化铜
⑶
稀有气体
⑷
高锰酸钾
⑸
液氮
⑹
干冰
⑺
硫
⑻
大理石
⑼
碳酸钙
⑽
铁
⑾
氦气
⑿
澄清石灰水
⒀
氢氧化钙
⒁
纯净水
⒂
二氧化锰
⒃
碳酸氢铵
⒄
蒸馏水
⒅
稀盐酸
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单质有
化合物有
氧化物有
混合物(无化学式):空气、海水、溶液等
金属单质
:Mg、Al、Zn、Fe、Cu等
物质
单质
分类
非金属单质:C、P、S、H2、O2、N2等
有机物:CH4、酒精等
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MgO、MnO2、Fe2O3等
氧化物
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H2O、CO、P2O5等
酸:HCl、H2CO3、H2SO4、HNO3等
无机物
碱:NaOH、Ca(OH)2等
盐:Na2CO3、FeSO4、AgNO3等
8、其他知识点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1.原子
中子: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呈电中性。核电荷数=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原子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通过
可以相互转换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有、和
。微粒共有的特点:、、。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电解水)
物理变化实质:分子不变,分子间空隙和运动速率改变(水受热变水蒸气)
练习: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分子能动,原子不能
4.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是
人易骨质疏松,缺少
元素;甲状腺疾病,缺少
元素;贫血是缺少
元素;缺锌元素会
5.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氟、碘、钙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例:由表中是几种原子的有关数据,从中可看出:
原子
1个原子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674×10-27kg
0
碳
1.993×10-26kg
氧
2.658×10-26kg
硫
5.314×10-26kg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
质子数
+
中子数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①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不便
②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
③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大
(例如硫原子质量约是氧原子质量的2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也是2倍关系)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常用灭火方法:
隔离火源
隔绝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
O2
充足,含C、H燃料完全燃烧,产物:CO2、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C
+
O2
===
CO2
2C
+
O2
===
2CO
2CO
+
O2
===
2CO2
O2
不足,含C、H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CO、碳氢化合物、炭黑颗粒
CO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
任何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练习:下列气体混合物点燃可能发货声爆炸的是()
A.H2和CO
B.H2和CO2
C.N2和O2
D.CO和空气
2.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配平)
练习:1.比较下列变化前后质量的大小,用“<”“>”“=”填空
(1)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2)铁丝完全燃烧后生成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铁丝质量
(3)冰溶化后得到水的质量
冰的质量
(4)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有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
X
Y
Q
Z
反应前测得的质量/g
反应后测得的质量/g
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X的质量增加了28g,Z的质量增加了6g,Y的质量减少了34g,所以Y是反应物,X、Z是生成物,反应为
Y
==
X
+
Z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Q的质量应该不变,34g
28g
6g
Q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保护气或杂质等。
练习:
1.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1)该反应类型
(2)C可能是该反应的(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2.(1)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则R由
元素组成分析: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2)64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8克CO2和72克H2O,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是,化学式为。
分析:88克CO2中碳元素质量=88g×
=24g,72克H2O中氢元素质量=72g×
=8g.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可知该物质中含24克碳元素、8克氢元素,所以该物质还有(64g-24g-8g)=32g氧元素。设化学式为CxHyOz,则由12x:y:16z=24:8:32,解得x:y:z=1:4:1,化学式为CH4O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出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最关键)
第二步:配平
(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不变)
定“1”---待定系数法:选择元素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令化学式前数字为“1”,依据“各原子数目不变”,由“1”推导出其他化学计量数,无法推导出的化学计量数用X、Y表示。
按原子出现次数由少→多的顺序依次配平各原子。
第三步: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面)
(在溶液中反应有沉淀生成,在沉淀物化学式后加↓;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有气体,在生成的气体化学式后加↑)
例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写化学式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②
配平
:定‘1’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先配钾原子:
由‘1’可知,右边共有2个K,所以可推出KMnO4前为‘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再配锰原子:由‘2’和‘1’可知,左边共有2个Mn,右边已经有1个Mn,所以可推出MnO2
前为‘1’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最后配氧原子:由已确定的‘2’‘1’‘1’可知,左边共有2×4=8个O,右边已有4+2=6个O,所以能推出O2前为‘1’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加热
③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写等号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化学方程式:CO2
+
2X
=
CO(NH2)2
+
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分析:等号左边共有1个C,2个O,而等号右边却有1个C,2个O,2个N,2×2+2=6个H,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
X为NH3
练习:铅丹跟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M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由此可推知铅丹的化学式为
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会生成碳酸钠,水和二
氧化碳,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微观: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个数
(3)
质量关系:化学式前的数字乘以相对分子质量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4g
X
4g
=
例1:4克氢气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
①解:设的质量为X
…………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②写出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H2
+
O2
2H2O
③找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
4g
X
④列比例式
…………………
⑤计算X,答案
…………………
X=32g
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32克。
练习:1.化学小组同学对某炼铁厂的生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
数据
称取生铁样品
16g
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
200g
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215.5g
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用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若题中给出的是混合物的质量,需
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1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共含有多少吨氧化铁?
100吨含杂质为3%的生铁中共含有多少吨铁?;
】
(3)生产100吨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铜:亮红色)、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机械性能好等特点
2.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一般情况下,位于H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化合物;
排在前面的金属
能把
后面的金属
从它们的盐溶液
里置换出来。
3.金属化学性质:
点燃
点燃
(1)与O2反应:
加热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2)
排在H前面的金属与稀硫酸、盐酸的反应:
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
ZnCl2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H2↑
(3)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铁和酸、盐溶液反应均生成亚铁盐)
Zn
+
FeSO4
==
Fe
+
ZnSO4
Cu
+
Hg(NO3)2
==
Hg
+
Cu(NO3)2
Fe
+
CuSO4
==
Cu
+
FeSO4
Fe
+
Hg(NO3)2
==
Hg
+
Fe(NO3)2
(2)(3)的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这种反应类型的基本特点是
(单质
+
化合物
==
新单质
+
新化合物)
练习:1.为测定某黄铜样品(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克黄铜样品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1克氢气。计算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4.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硬度高、熔点低。
下列属于合金的有
青铜
生铁
氧化铁
④赤铁矿
⑤不锈钢
5.炼铁在实验室中用CO(也可以用H2、C)还原Fe2O3的实验中,注意事项有:实验开始时,先
通CO,再
点燃酒精灯,原因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先
熄灭酒精灯,再
停止通CO,原因是防止铁粉被重新氧化
;防止石灰水倒吸。
高温
证明产物的方法是:用稀盐酸(稀硫酸)检验,若有气泡生成,产物是铁粉
。CO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点燃、用气球收集等。
Fe2O3
+3CO
====
2Fe
+
3CO2;
Ca(OH)2
+
CO2
===
CaCO3
↓
+
H2O
点燃
高温
工业炼铁所用设备是高炉。原料中焦炭的作用:
提供热源、维持炉温
C
+
O2
===
CO2
生成还原气CO
CO2
+
C
===
2CO
6.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跟
氧气、水
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红棕色的氧化铁Fe2O3
。稀硫酸、醋酸、食盐水等都能加快铁的生锈速度。
防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干燥洁净、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如涂油、刷漆、烧涂搪瓷)、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等。
金属铝有氧化铝保护膜。
7.物质的颜色
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氧化铜、MnO2
二氧化锰、Fe3O4
四氧化三铁
铜:亮红色
红棕色固体:Fe2O3
紫黑色固体:
KMnO4
浅绿色:
FeSO4
FeCl2
等含Fe2+的溶液
蓝色:CuSO4
CuCl2
等含Cu2+的溶液
(一般不做特别说明:溶液为无色,固体为白色)
学生对本次课的小结及评价
1、本次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对老师下次上课的建议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课后作业:
课后小结
教师签字:
审阅签字:
时
间:
教务主任签字:
时
6.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六
列词汇表
2. by listening to tapes
通过听磁带的方式
3.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通过参加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4.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5. improve ones speaking skills
提高某人说话的技能
6. too... to...
太……而不能……
7. specific suggestions
明确的建议
8. add to 增加
add... to 把……加到……
add on 附加,加上
add together 加起来
add up to 总共, 总计
9. not... at all
根本不……; 一点也不……
10. have fun doing sth.
做某事很开心
11. get the pronunciation right
使发音准确
12. first of all 首先
13. laugh at 嘲笑……; 因……而发笑
14. later on 后来
15. take notes 做笔记
16.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17. impress sb. with sth.
将某事铭刻在某人的记忆里
= impress sth. on/ upon sb.
= impress sth. on/ upon ones mind
18. make up 组成, 构成
19. be angry with sb. 生某人的气
20. try ones best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
1. This week we asked students at New Star High School about the best ways to learn more English. 这个星期我们询问了新星中学的学生们学习更多英语的最好方法。
2. I dont know how to use commas. 我不知道怎样使用逗号。
3. You said you couldnt understand people who talked fast. 你说你听不懂那些讲话太快的人。
4. I dont have a partner to practice with. 我没有互相练习的同伴。
5. Perhaps we have seen young children playing together. 也许我们看见了小孩们在一起玩。
6.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spell new words, look them up in a dictionary.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拼读新单词,就在词典中查找它们。
7. And unless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 we can easily become unhappy. 除非我们处理好我们的麻烦,否则我们很容易变得不高兴。
7.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七
念、(2页)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7、8)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27)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4、(2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3)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变一)
6、(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7、(36)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的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8、(3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9、(38)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10(39)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一变多)
11、(47)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12(4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13、(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原子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4、(6)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1、(7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符号为Ar)。
16、(73)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7、(76)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18、(77)元素符号: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19、(78)电子层:科学家把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0、(79)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
21、(79)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2、(8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3、(82)原子团(根):作为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做根。
24、(84)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用r表示。
2、(8)质量分数: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与该物质元素总质量之比叫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0、(9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方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1、(9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32、(99)方程式配平:
33、(108)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34、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8.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八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1、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有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2、水升高温度时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之间到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
⑵分子不断运动,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里能量,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的渗透作用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即实现了水的净化,有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6、水的人工净化:水的人工净化主要包括: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灭菌等方法(沉降过程中加入明矾,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7、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8、物质的提纯方法:
①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②蒸发:把溶于液体的固体和固体分开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水的分解与合成
一、水的分解
1、条件:通直流电,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2、现象:两积极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3、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着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说明是氢气;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阳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化学反应:2H2O2H2↑+O2↑
5、结论: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
6、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会和电极发生反应,因此开始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会大于2:1.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
7、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
8、水的合成:
㈠氢气燃烧:2H2+O22H2O(氢气具有可燃性)
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②点燃氢气前验纯方法: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凡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接触,加热或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㈡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来源广;放热量多;无污染。
9、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在分)
①有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分子,有些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有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有原子构成的物质
10、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产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11、氢气的性质:
原子的构成
㈠、α粒子轰击金箔
1、现象: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少数改变方向,极少数α粒子被方向弹回。
2、原因:大多数α粒子通过原子内部空间的空隙,不改变运动方向;少数α粒子碰到原子核方向改变甚至方向弹回。
3、原子的结构
4、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海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5、原子中的数量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一个中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③电子的多少决定原子的体积,电子越多体积越大。
6、注意:①不同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不同。
②同种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③所有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
④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㈡、原子中的电子
1、在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离核较远,能量低里核较近。把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成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
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
②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易得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③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极不易失也不易得。
4、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SO42-CO32-OH-NH4+NO3-等)
5、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原子核不变,质子和中子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不变,只是电子发生变化)
㈢、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千克)作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单位“1”通常不写)
2、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1”
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质量近似相等,都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⑤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成正比: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溶解过程:溶质分子均匀的分散到溶液分子中间的过程。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气体、液态、固体。
3、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一般为液态。
4、溶液的基本性质(特征):
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性质都相同。
②稳定性: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剂和溶质就不会分离。
均一、稳定的原因:分散到水中分子和离子直径小于1纳米,均匀分散到水中,跟水分子一起不停运动。
③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①固体、液态与气体之间形成溶液中一般把液体当作溶剂,固体和气体当作溶质。
②当两种液体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量多的当作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只要溶液中有水时,无论水的量多少,水总是溶剂。
③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简称氯化钠溶液。
6、电离: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够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7、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油和洗洁精并没有形成溶液。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值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2、公式:溶质的质量=╳100%
3、注意问题:
①溶液的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质量。
②一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③注意判断溶液中的溶质,特别是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质是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4、几个相应公式: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5、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①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钥匙、滴管。
②主要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液体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气体的颜色
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8、黄绿色气体:氯气
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9.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九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x的指数为()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
这,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值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和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在双曲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k|(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1/2|k|)。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2|k|。
5.说明: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
当时,两图像没有交点;当时,两图像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
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
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第二十七章 相似三角形
一、图形的相似
1.图形的相似:如果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相似。(相似的符号:∽)
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判定: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3.相似比: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叫相似比。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全等。
二、相似三角形
1.性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判定.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①三边对应成比例②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③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④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应用
视点:眼睛的位置;仰角: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盲区:看不到的区域。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①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②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④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三、位似
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性质:在平面直角体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的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注意
1、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2、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
3、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
4、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
5.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它们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位似多边形的对应边平行或共线。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图形的中心可以在任意的一点,不过位似图形也会随着位似中心的位变而位变。
6.根据一个位似中心可以作两个关于已知图形一定位似比的位似图形,这两个图形分布在位似中心的两侧,并且关于位似中心对称。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一、锐角三角函数
1.正弦: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a/c;
2.余弦: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b/c;
3.正切: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的对边/∠A的邻边=a/b。
①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 符号“∠”;②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③tanA不表示“tan”乘以“A”;④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越大;∠A越大,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
4、余切: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即cotA=∠A的邻边/∠A的对边=b/a;
5、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
若∠A 为锐角,则①sinA = cos(90°−∠A)等等。
6、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0°,30°,45°,60°,90°。
7、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0≤sinα≤1,0≤cosα≤1。
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tanα·cotα=1,tanα=sinα/cosα,cotα=cosα/sinα,sin2α+cos2α=1
二、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2.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用到的关系:(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2)两锐角的关系:∠A+∠B=90°;(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sinA =a/c;(a= c sinA)cosA =b/c;(b= c cosA)tanA=a/b。
sinA= cosB cosA =sinB sinA= cos(90°-A)sin2α+cos2α=1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一、投影
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光源特别远)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 投影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5. 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当物体的某个面顶斜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变小。当物体的某个面垂直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直线。
二、三视图
1.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正面、水平面、侧面)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2.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3.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4.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
5.三个视图的位置关系:①主视图在上、俯视图在下、左视图在右; ②主视、俯视表示物体的长,主视、左视表示物体的高,左视、俯视表示物体的宽。③主视、俯视 长对正,主视、左视 高平齐,左视、俯视 宽相等。
10.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归纳 篇十
1、《生字表二》一定要全部听写词语过关,还可以把词语的拼音抄下来,让孩子看拼音写词语。
2、《生字表一》全部会读、能区别,能组词。
3、课文要能全部背诵,古诗默写,重点句子要能填空。
4、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的题型要掌握熟练并能举一反三。
5、找一些图片,让孩子练习看图写话。
6、查阅孩子的《全练》和试卷,将错题再做,再把关。
7、下载群共享中的复习资料,给孩子过关。
第一单元
一、会读的词语。(熟读)染红 层叠 翠绿 凉爽 登山 梨树 灯笼 燃烧 勤劳 仙人 石盘 高粱 山峰 胳膊 当然 著名 形状 行走 蒲公英 降落 苍耳 啪的一声
展开 观察 菊花 残破 橙汁 橘子 斜风细雨 要求平凡 胜利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爽 壮 燃 著 状 炸 橙 察 识
2、平舌音:层 翠 残
3、后鼻音:层 爽 壮 状 登 笼 浪 峰 当 形 降 苍 蹦 橙 枫 龙
三、听写
景色宜人 春华秋实 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 层林尽染
山河壮美 秀丽神奇 四海为家 天高云淡 波浪 电灯 作业 生字 苹果 劳动 尤其 特区 巨石 它们 安全 几块 车站 已经 甲板 豆芽 知识 纷纷
如果 好事 娃娃 山洼 如果 华灯 壮丽
四、背诵第1、2、3、4课和书19页“读读背背”。
五、默写《赠刘景文》、《山行》。
六、多音字(熟记)
行 xínɡ(行为 不行)降 jiànɡ(降落 下降)
hánɡ(银行 一行)xiánɡ(投降)都 dōu(都是 都有)尽 jìn(尽头 用尽)
dū(首都 天都峰)jǐn(尽管)
七、照样子写词语。(熟记)
进出(进进出出)许多(许许多多)高兴(高高兴兴)快乐(快快乐乐)说笑(说说笑笑)认真(认认真真)来往(来来往往)弯曲(弯弯曲曲)
八、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熟记)
木(植)(树)(村)(林)(森)月(脸)(腰)(脖)(肚)(背)艹(花)(草)(劳)(芬 芳)
九、形近字组词。
华()容()壮()屋()波()
化()谷()状()层()破()
浪()昨()字()怦()劳()
良()作()仔()苹()牢()龙()棋()区()快()己()
尤()其()巨()块()已()甲()帜()娃()枝()
凡()
由()识()佳()技()
帆()交()龙()求()利()
郊()笼()球()梨()
第二单元
一、会读词语。(熟读)
喂鸽子 做航模 一株 踮脚 疲倦 委员 愣住 集体 零食 决定 后悔 计算机 冒着 展览馆 紧张 握手 普及 兴奋 柏树 纪念 纺织 优秀 台湾 颗粒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株 除 室 掌 钟 迟 织 胜 容
2、平舌音:算 灿
3、后鼻音:钢 养 航 宁 愣 掌 钟 零 怦 纺 胜 容
三、听写。
二胡 唱戏 下棋 钢丝 培养 休息 伸手 香甜 歌声 小院 消除 您好 牵挂 困难 员工 青春 安宁 教室 榜样 学校 亲切 响亮 班级 哈欠 元旦 背包 闹钟 迟到 及时 身体 仔细 层次 队礼 更加 怦怦地 观看 弹琴
四、给多音字组词。(熟记)
兴xīnɡ(兴奋 兴中华)担 dān(担心 担负)
Xìnɡ(高兴)dàn(担子 挑担)弹dàn(子弹 弹珠)宁nínɡ(安宁 宁静)
tán(弹琴 弹钢琴)nìnɡ(宁可 宁愿)切qiē(切菜 切断)背bēi(背书包 背着)
qiè(亲切 一切)bèi(背包 背书)
五、照样子写句子。(熟记,举例。)(1)小军是我的好朋友。(2)今天的值日生是他。
(我的好朋友)是(小军)。(他)是(今天的值日生)。(3)刘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刘爽。
六、造句。(熟读,造句。)
亲切地:老师亲切地说:“你今天的表现真好!” 兴奋地: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仔细地:我仔细地检查试卷。/我仔细地观察小动物。顺利地:我顺利地做完了所有的作业。
七、形近字组词。
胡()观()休()伸()歌()困()
湖()现()体()身()哥()因()
员()青()宁()到()样()次()
圆()晴()宇()室()洋()欠()元()包()迟()极()礼()架()园()抱()尺()及()扎()加()访()棋()刚()状()梁()弯()纺()旗()钢()壮()粱()湾()
八、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并组词。例:白-(怕)(害怕)
青-()()只-()()中-()()
合-()()各-()()分-()()
九、查字典填空。(熟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算”字先查部首(),再查()画。“钟”字的部首是(),除去部首有()画。
十、重点背诵《识字2》、第5课。
第三单元
一、会读词语。(熟读)
涌现 海岛 隔开 海峡 大陆 献给 奏乐 瓦片 宽阔 石碑 似的拼图 图案 名胜古迹 大厦 喜讯 聚集 锣鼓 击掌 千克 省城 商店 橱窗 铺着 地毯 银色 打仗 进退 危险 买卖 复杂 简单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神 州 川 帜 庄 周 似 厦 传 省 指 仗
2、平舌音:族 祖 奏 泽 杂
3、后鼻音:涌 庆 庄 拥 扬 省 讲 仗
三、听写。
夕阳 与其 山川 神州 讲台 争取 民族 亿万 洁白 欢庆 祖国 旗帜 乐曲 中央 城市 路旁 花坛 图案 申请 布匹 互相 北京 泪水 海洋 拥抱 飘扬 拍打 手指 接着 惊奇 故事 时候 风景优美 绿树成阴
四、多音字组词。(熟记)
发 fā(发生 发现)曲 qū(弯曲 曲折)
fà(头发)qǔ(曲子 乐曲)似 shì(似的)相 xiānɡ(相互 相同)
sì(相似)xiànɡ(照相 相片)铺 pū(铺床 铺着)
pù(店铺 铺子)
五、写出意思相反的词。(背诵)
买-(卖)退-(进)快-(慢)反-(正)危险-(安全)
复杂-(简单)美-(丑)贫-(富)冷-(暖)恨-(爱)
虚假-(真诚)冷漠-(热忱)
六、照样子,写句子。(熟读,区分“!” “。”和“?”的句子。)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北京真美啊!我多想去看看。
这里的风景真美丽啊!我多想把它画下来。小红正在写作业()北京真美啊()你今天过生日吗()
七、形近字组词。
川()抬()争()忆()民()欢()
州()台()筝()亿()眠()
次()旗()由()交()旁()尤()城()棋()曲()校()傍()优()诚()
国()伸()京()族()扬()围()申()惊()旅()杨()
八、背诵《识字3》、第9、10、课和书56页“我会读”。
第四单元
一、会读词语。(熟读)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一叶障目 泰山 水到渠成 葫芦藤 盯着 邻居
枣树 深浅 光秃秃 忍受 好呗 虽然 抽水 继续 行驶 无影无踪 责怪 酸甜 葡萄 迫不及待 生硬 泡茶 吃饱 长袍 鞭炮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彰 障 忍 乘 抽 驶 示 筝 伤 串 茶
2、平舌音:踪 枣 虽 思 责 酸
3、后鼻音:功 藤 乘 筝 硬
三、听写。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一串串 落后 相信 井沿 抬头 青蛙 错过 回答 还有 每次 治病 一棵 牵挂 好哇 奇怪 快慢 怎么 意思 穿衣服 弯曲 对比 浅海 漂浮 好啊 纤夫 表示 口号 汗水 伤心 呼吸
极点 兔子 告诉 狐狸 猴子 颗粒
四、默写从“一到十”的数字成语。例:一本正经。
五、多音字组词。(熟记)
转 zhuǎn(转弯 转身)还 hái(还有 还好)zhuàn(转动 转圈)huán(还给 送还 还书)
六、看标点符号写句子。(熟记)(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2)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3)自己的事情还要妈妈去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妈妈去做)。
七、填上合适的词语。(熟记)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我(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八、加标点符号。
我做完作业了()今天的天气真好啊()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喜欢狐狸()爷爷买的枣儿真甜啊()
九、形近字组词。
村()拨()取()沿()抬()示()寸()拔()敢()铅()治()际()蛙()信()棵()哇()昨()穿()洼()言()颗()挂()
作()空()浅()飘()拉()天()吸()免()钱()漂()啦()夫()极()兔()诉()狸()猴()所()理()候()
第五单元
一、会读词语。(熟读)移动 计谋 火柴 火焰 搓绳 板凳 粗糙 瞧一瞧 留下 惹人喜爱 铅笔盒 削笔 皱眉头 草莓 争吵 难受 上任
方式习惯 眯眼睛 郑重 铁钉 裙子 裤子 棉袄 疼痛 发疯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柴 折 绳 术 桌 注 皱 抓 吵 受 之 任 式 郑 惹
2、平舌音:搓 刺 糙 扎
3、后鼻音:绳 凳 傍 幸 郑 钉 疼 痛 疯
三、听写。
挑千斤 曲折 树根 单独 满足 容易 采用 背包 木板 椅子 但是 傍晚 清晨 消除 由于 吞吞吐吐 美术 铅笔 课桌 景色宜人 拿走 破坏 松树 扎风筝 抓住 祝福 句号 庆幸
总之 命令 宣布 直线 当然 门第 现在 星期 轮流 走路
四、多音字组词。(熟记)
漂 piāo(飘扬)教 jiào(教学)(教室)
piào(漂亮)jiāo(教书)
吐 tǔ(吞吞吐吐)(吐出)背 bēi(背着)(背书包)
及()tù(吐口水)(吐痰)bèi(背上)(背包)
干 ɡān(干净)处 chǔ(相处)(处理)
ɡàn(干活)(干部)chù(到处)(处处)
五、照样子填空(熟记)
例: 闻了闻(听)了(听)(看)了(看)(瞧)了(瞧)
例:一个比一个好
一(棵)比一(棵壮)一(块)比一(块甜)一(只)比一(只大)
例:神气极了(可爱)极了(高兴)极了(可怕)极了
例:荡来荡去(跑)来(跑)去(飞)来(飞)去(走)来(走)去 例:立刻喊起来 立刻(欢呼起来)立刻(叫起来)立刻(跑起来)例: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我可以借你的尺子用一用吗?/你吃饭了吗?/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例: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现在可以把你的尺子借给我了吧。/我们一起回家吧。/我们快点走吧。
六、填空。(熟记)
一只(青蛙)一个(孩子)一块(手表)一把(扫把)
一条(小河)一盘(水果)一双(筷子)一份(报纸)
一片(叶子)一句(话)
七、形近字组词。
轮()棋()现()弟()当()植()
论()期()观()
第()灵()直()
令()礼()坏()京()课()住()
今()扎()怀()景()棵()注()清()旁()椅()彩()挑()睛()傍()奇()采()桃()
八、背诵《识字5》和书101页“读读背背”。
第六单元
一、会读词语。(熟读)
爱恨 冷漠 雪中送炭 索取 奉献 科利亚 发呆 猜谜语 拴住 逗人 缩小 遥远 哭泣 健康 两则 白纱裙 羡慕 布料 两套书 贵州 邮寄 路费 赠送 展翅欲飞 踏歌 潭水 日历 贡献 肯定 扇子 确定 发愁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始 拴食 纱 舟 扇 愁
2、平舌音:索 猜缩 操 则 昨 赠
3、后鼻音:奉 永良 康 赠 汪 贡
三、听写。
美丑 永远 饥寒 温饱 冷暖 贫富 户口 亚军 如何 汪洋 角落 四周 病床 开始 张扬 寻食 哭泣 优良 乘客 音乐 双份 体操 场所 粉笔 昨天 晴空 姑娘 妹妹 读书 小舟
四、默写《回乡偶书》、《赠汪伦》。
五、多音字组词。(熟记)
好 hǎo(好人 好事)乐 lè(快乐)
hào(好奇爱好)yuè(音乐 乐曲)假 jiǎ(假如)jià(寒假 放假 假期 假日)
六、造句。(熟记)
可爱的: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高兴地:他高兴地叫了起来。/他看着本子上的小红花高兴地笑了。
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七、词语搭配。(背诵)
秋天的(图画)健康的(身体)绿色的(田野)火红的(太阳)
心爱的(裙子)遥远的(地方)美丽的(秋天)羡慕的(眼光)快乐地(唱着歌)兴奋地(叫了起来)悲伤地(哭了)高兴地(跳了起来)
八、加标点符号。
(1)我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2)你是二年级的学生吗()(3)今天的天气真好呀()(4)老师今天怎么会发火呢()(6)我多想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呀()
九、形近字组词。
饱()慢()暖()福()尸()床()
抱()温()爱()富()户()庆()
良()休()操()场()份()作()
浪()体()澡()扬()粉()昨()晴()良()读()舟()客()睛()娘()卖()船()容()
十、背诵《识字6》、第23、25课和书119页“我会读”。
十一、复习巩固日记的格式。第七单元
一、会读词语。(熟读)
孔雀 锦鸡 雄鹰 黄鹂 嬉戏 叽叽喳喳 蓬松 扑棱棱 鸟巢 崭新 木牌 侧面 卷起 欣赏 石龟 镜子 倒映 幻想 表演 香蕉 跨步 甚至 蒸干 继续 叨念 雾蒙蒙 喃喃 热腾腾 黎明 猎人 浓浓的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喳 巢 崭 赏 扔 甚 至 蒸
2、平舌音:丛 死
3、后鼻音:孔 鹰 灵 蓬 棱 赏 镜 映 扔 蒸 蒙 浓 腾
三、听写。
丛林 牢记 拍手 保护 动物 母鸡 小猫 羽毛 红领巾 捕捉 理由 活跃 蹦蹦跳跳 机灵 清晨 消失 觉得 扔掉 眼睛 纸船 永久 在乎 至于 生死 弯腰 捡起 颗粒 棉被 并且 夜晚 喜欢 味道 轻重 时刻 人群
四、多音字组词。(熟记)
卷 juǎn(一卷)朝cháo(朝向 朝南)juàn(试卷)Zhāo(朝阳 朝夕)中 zhōnɡ(中间 中国)重zhònɡ(重要 重大)
zhònɡ(猜中 中奖)chónɡ(重写 重来)
五、填空。(熟记、背诵)
机灵的(小鸟)快乐的(节日)翠绿的(树苗)蓬松的(羽毛)
清澈的(湖水)美丽的(景色)漂亮的(裙子)诚实的(孩子)
干净的(教室)精彩的(电影)
六、写比喻句。(熟记)
(湖水)像(一面镜子。)(弯弯的月亮)像(眉毛。)(满山的枫叶)像(燃烧的火把。)
七、词语接龙。(熟记“词语接龙”的形式。)看见-见面-面粉-粉红-红色-色彩-彩云-云朵 中国-国家-家长-长大-大小-小孩-孩子-子女 语文-文字-字体-体操-操场-场地-地方-方向
八、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或者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熟记)(1)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2)风儿把树叶吹落了。(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树叶)被(风儿吹落了。)(3)教室被小明扫干净了。(4)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
(小明)把(教室扫干净了。)(妈妈)把(受伤的燕子治好了。)
九、形近字组词。
群()刻()轻()妹()捡()要()至()裙()孩()经()味()脸(腰()到()乎()舟()睛()奶()灵()令()物()呼()船()晴()扔()寻()领()场()护(怕()丛()户()拍()从()
十、背诵《识字7》、第26、27课和书140页“读读背背”。第八单元
一、会读的词语。(熟读)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浮云 并报 暴躁 灌溉 及其 淹没
庄家 毁灭 呱呱叫 好哩 波纹 碰到 返回 舒服 必须 绑住 通过 塑料 咳嗽 挂钩 喷水 设计 淋浴 博物馆 珍稀 熟悉 绝代 肉食 核心 缺乏 袁隆平介绍 培育 大棚 控制 泥土 茁壮
二、字音区分。(注音,熟读)
1、翘舌音:射 嫦 宙 舒 珍 肉 史 绍 产 制 拙 设
2、平舌音:载 燥 灾 塑 嗽 孙
3、后鼻音:嫦 碰 绑 通 隆 棚 控
三、听写。
卫星 运动 宇宙飞船 航空母舰 冲洗 晒衣服 水池 飘浮 灾害 黑夜
机器 海岸 花纹 山洞 倒影 游戏 圆满 包围 杯子 一件 记住 必须
能力 事物 历史 消灭 千克 化学 古代 儿孙 植树 工厂 生产 介入
农业 科技 纺织)
四、多音字组词。(熟记)
奔 bēn(奔跑)没 méi(没有)bèn(奔向 投奔)mò(淹没)倒 dǎo(倒下 摔倒)分 fēn(分开 分别 十分)dào(倒影 倒立倒水)fèn(水分)
五、填空。(熟记,背诵)
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一块块(石头)一条条(金鱼)
一棵棵(小树)一只只(小鸡)一座座(大山)一本本(书)
一双双(小手)一朵朵(鲜花)
六、造句。(注意题型,练写完整的句子。)活-(快活)-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容-(容易)-这次考试太容易了!
读-(朗读)-我们每天早上都要朗读课文。
路-(公路)-放学后,我们不能在公路上玩耍。
七、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熟记)
女:好、如、娃、姑、始、娘 口: 唱、吐、吸、哇、叹、哈 艹:草、劳、落、花、菜、著 钅:铁、钟、针、钢 礻:祝、福、礼、祖 纟:纺、织、纹、纷、经、细、八、形近字组词。
织()技()价()历()直()化()刻()帜()枝()介()厂()植()华()克()心()飘()住()牢()围()员()倒()必()漂()往()件()伟()圆()到()景()按()器()航()运()影()岸()哭()舰()远()
九、背诵《识字8》、第30、31课。归类总复习练习一、四字词语。(听写)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金光闪闪
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和蔼可亲 各种各样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
高楼大厦 不约而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弯弯曲曲 断断续续 摇摇摆摆 无影无踪
迫不及待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花齐放 千军万马 万众一心 吞吞吐吐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荡来荡去 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叽叽喳喳 蹦蹦跳跳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百花盛开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田野献上()()的果实,()()举起()()的旗帜,蓝天()()()()的鸽子,大海()()()()的乐曲。()()亿孩子()()这()()的日子,()月()日——祖国妈妈的()()。
2.北京是我国的()(),是一座()()的城市.()()()在北京城的()(),()墙、()瓦,又()(),又()()。天安门()()是宽阔的()(),广场()()矗立着()()()()()()()。北京有许多()()()()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的()()有绿毯似的()()和拼成图案的()()。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
3.我会()。太阳一晒,我就变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有时候我穿着()()(),有时候我穿着()()(),()()和()()我又把()()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
4.我在空中()()着,碰到()(),就变成()()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有时候我变成()()()()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到了冬天,我变成()()()()下来,人们又管我叫“()”。
5.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里()(),在海洋里()()、()(),()()()。
6.小洁一边吃面包,一边()()两岸的()()。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的()(),这边的山石像一只()()()()的()(),半山腰()()、()(),好像正在赛跑呢。小洁看得()()()。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的()()()()住了,湖水像一面()(),映出了()()、()(),还有变幻的()()。她觉得自己像在()()(),又像在()()()。
7.()()离()()()(),()()()改鬓毛衰。()童()()()()(),()()()()()()()。
8.()()()()将欲(),忽闻()()踏()()。()()潭()深()(),()()()沦()()()。
9、著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有“(仙桃石)”“()”、“()”、“()”。
10、中华世纪坛(),()。人们相互(),相互(),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11、冬天,天上(),地上(),树上(),到处一片()。小伙伴们在雪地上()、(),玩得可高兴了!
12、美对(),爱对()。()对虚假,()对热忱。()见真情,()献爱心。
13、贫对(),()对暖。饥寒对(),索取对奉献。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
14、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地成长,不会在()的北风里缩着身子,()叹息。
15、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让小鸟呆在家里()等待,饿得哭泣。
16、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还他一个健康的()。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在草地上()。
17、湖水像一面(),映出了()、(),还有()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又像()。
18、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又在浪花中(),好像在给游人()呢!
19、我会()。有时人们管我叫“()”,有时人们就管我叫“()”,有时人们就管我叫(“)”,有时人们又管我叫(“)”。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天高云淡644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分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字词。
1、词语:
景色宜人
春华秋实
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
层林尽染
山河壮美
秀丽神奇
天高云淡
波浪
电灯
作业
生字
苹果
劳动
尤其
特区
巨石
它们
安全
几块
车站
已经
甲板
豆芽
知识
纷纷
如果
好事
娃娃
山洼
2、默写《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金(jīn)秋(qiū)时(shí)节(jié)
天(tiān)高(gāo)云(yún)淡(dàn)
四(sì)海(hǎi)为(wéi)家(jiā)
秀(xiù)丽(lì)神(shén)奇(qí)
春(chūn)华(huá)秋(qiū)实(shí)
安(ān)全(quán)
如(rú)果(guǒ)
波(bō)浪(làng)
华(huá)灯(dēng)
壮(zhuàng)丽(lì)
2、形近字组词。
华(中华)容(容易)
壮(壮丽)
屋(房屋)
波(波浪)化(化学)谷(山谷)
状(形状)
层(层次)
破(破坏)
浪(浪花)昨(昨天)
字(生字)
怦(心怦怦)劳(劳动)良(良好)作(作 业)
仔(仔细)
苹(苹果)
牢(牢 记)
龙(龙灯)棋(下棋)
区(区分)
快(快慢)
己(自己)尤(尤其)其(其它)
巨(巨石)
块(一块)
已(已经)
甲(甲虫)帜(旗帜)
娃(娃娃)枝(树枝)
由(由于)识(认识)
佳(佳节)技(技术)
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行﹛
为﹛
降﹛
都﹛
作﹛
尽﹛
4、照样子写词语。进出(进进出出)许多(许许多多)高兴(高高兴兴)快乐(快快乐乐)说笑(说说笑笑)
认真(认认真真)来往(来来往往)弯曲(弯弯曲曲)
开心(开开心心)
5、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植)(树)(村)
月(脸)(胆)(脖)
艹(花)(草)(著)第二单元
一、词语。
二胡 唱戏 下棋 钢丝 培养 休息 伸手 香甜 歌声 小院 消除 您好 牵挂 困难 员工 青春 安宁 教室 榜样 学校 亲切 响亮 班级 哈欠 元旦 背包 闹钟 迟到 及时 身体 仔细 层次 队礼 更加 怦怦地
观看 弹琴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青(qīng)山(shān)
队(duì)礼(lǐ)
仔(zǐ)细(xì)
身(shēn)体(tǐ)
牵(qiān)挂(guà)
亲(qīn)切(qiè)
下(xià)棋(qí)
教(jiào)室(shì)
休(xiū)息(xī)
尽(jìn)力(lì)
2、形近字组词。
胡(二胡)观(观看)休(休息)伸(伸手)歌(歌曲)困(困难)湖(湖水)
现(现在)体(体育)身(身体)哥(哥哥)因(因为)
员(员工)
青(青蛙)宁(安宁)
到(到达)样(样子)次(一次)圆(团圆)晴(晴天)宇(宇宙)室(教室)
洋(海洋)欠(哈欠)
元(元旦)包(书包)迟(迟到)
极(极点)礼(队礼)
架(书架)园(公园)抱(拥抱)尺(直尺)及(及格)扎(扎彩)加(加法)
3、给多音字组词。
兴{
担{
弹{
宁{
切{
背{
4、照样子写句子。(1)小军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是(小军)。(2)今天的值日生是他。
(他)是(今天的值日生)。
5、造句。
亲切地:老师亲切地说:“你今天的表现真好!” 兴奋地: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仔细地:我仔细地检查试卷。顺利地:我顺利地做完了所有的作业。
6、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并组词。例:白-(怕)(害怕)青-(清)(清早)只-(织)(织布)中-(钟)(钟表)合-(哈)(哈欠)
各-(客)(客人)
分-(纷)(纷纷扬扬)
7、查字典填空。
“算”字先查部首(),再查(8)画。“钟”字的部首是(),除去部首有(4)画。第三单元
一、词语。
夕阳 与其 山川 神州 讲台 争取 民族 亿万 洁白 欢庆 祖国 旗帜 乐曲 中央 城市 路旁 花坛 图案申请 布匹 互相 北京 泪水 海洋 拥抱 飘扬 拍打 手指 接着 惊奇 故事 时候 风景优美 绿树成阴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问(wèn)候(hòu)
拥(yōng)抱(bào)
民(mín)族(zú)
互(hù)相(xiāng)
飘(piāo)扬(yáng)
山(shān)川(chuān)
神(shén)州(zhōu)
海(hǎi)洋(yáng)
风(fēng)景(jǐng)优(yōu)美(měi)
2、形近字组词。
川(四川)抬(抬头)争(争取)忆(回忆)民(人民)欢(欢乐)州(神州)台(讲台)筝(风筝)亿(亿万)
眠(冬眠)次(一次)
旗(旗帜)由(由于)交(交通)旁(旁边)尤(尤其)城(城市)棋(下棋)曲(弯曲)
校(学校)傍(傍晚)优(优秀)诚(诚实)
国(国家)伸(伸手)京(北京)族(民族)扬(飘扬)围(包围)申(申请)
惊(惊奇)旅(旅游)杨(姓杨)
3、多音字组词。
发{
曲{
似{
相{
铺{
4、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买-(卖)退-(进)快-(慢)反-(正)危险-(安全)复杂-(简单)美-(丑)贫-(富)冷-(暖)恨-(爱)虚假-(真诚)冷漠-(热忱)
4、补充句子,并加上标点。(1)
小红正在(写作业.)(2)
(北京)真美啊(!)(3)
(你今天过生日)吗(?)
第四单元
一、词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一串串 落后 相信 井沿 抬头 青蛙 错过 回答 还有 每次 治病 一棵 牵挂 好哇 奇怪 快慢 怎么 意思 穿衣服 弯曲 对比 浅海 漂浮 好啊 纤夫 表示 口号 汗水 伤心 呼吸 极点 兔子 告诉 狐狸 猴子 颗粒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寸(cùn)有(yǒu)所(suǒ)长(cháng)
拔(bá)苗(miáo)助(zhù)长(zhǎng)
无(wú)边(biān)无(wú)际(jì)
坐(zuò)井(jǐng)观(guān)天(tiān)
狐(hú)狸(li)
思(sī)想(xiǎng)
补(bǔ)丁(ding)
衣(yī)服(fu)
告(gào)诉(sù)
伤(shāng)心(xīn)
2、形近字组词。
村(山村)拨(拨开)取(争取)沿(井沿)抬(抬头)示(表示)
寸(尺寸)拔(拔草)
敢(勇敢)铅(铅笔)
治(治病)际(边际)蛙(青蛙)信(相信)棵(一棵树)哇(好哇)怎(怎么)穿(穿衣服)洼(山洼)言(语言)颗(颗粒)
挂(牵挂)
作(作业)空(空气)浅(深浅)飘(飘浮)拉(拉手)天(天气)吸(吸收)免(免费)钱(金钱)漂(漂亮)啦(走啦)夫(大夫)极(极点)兔(兔子)诉(告诉)狸(狐狸)猴(猴子)所(所以)理(道理)候(时候)
3、多音字组词。
转
曲
还
5、看标点符号写句子。
(1)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2)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3)
自己的事情还要妈妈去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妈妈去做)。
6、填上合适的词语。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2)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7、默写从“一到千”的数字成语。例:一本正经。
8、写句子。
(我做完作业了)。(今天的天气真好啊)!(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喜欢狐狸)? 第五单元
一、词语。
挑千斤 曲折 树根 单独 满足 容易 采用 背包 木板 椅子 但是 傍晚 清晨 消除 由于 吞吞吐吐 美术 铅笔 课桌 景色宜人 拿走 破坏 松树 扎风筝 抓住 祝福 句号 庆幸 总之 命令 宣布 直线 当然 门第 现在 星期 轮流 走路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心(xīn)意(yì)
宣(xuān)布(bù)
祝(zhù)福(fú)
议(yì)论(lùn)
傍(bàng)晚(wǎn)
容(róng)易(yì)
人(rén)心(xīn)齐(qí),泰(tài)山(shān)移(yí)。一(yī)花(huā)独(dú)放(fàng)不(bú)是(shì)春(chūn),百(bǎi)花(huā)齐(qí)放(fàng)春(chūn)满(mǎn)园(yuán)。
2、形近字组词。
轮(车轮)棋(下棋)现(现在)弟(弟弟)当(当然)植(植物)论(议论)期(星期)观(观看)第(第一)灵(百灵)直(直线)令(命令)礼(礼物)坏(坏人)京(北京)课(课本)住(住宿)今(今天)扎(扎风筝)怀(怀念)景(景色)棵(一棵)注(注意)清(清水)旁(旁边)椅(椅子)彩(彩色)挑(挑水)睛(眼睛)傍(傍晚)奇(奇怪)采(采用)桃(桃子)
3、多音字组词。
重
漂
教
吐
削
背
干
处
4、照样子填空
例: 闻了闻
(听)了(听)
(看)了(看)
(瞧)了(瞧)
(望)了(望)
例: 一个比一个好
一(棵)比一(棵壮)
一(块)比一(块甜)
一(只)比一(只大)例:神气极了
(可爱)极了
(高兴)极了
(可怕)极了
(漂亮)极了
例:荡来荡去
(跑)来(跑)去(飞)来(飞)去(飘)来(飘)去(走)来(走)去 例:立刻喊起来
立刻(欢呼起来)立刻(叫起来)立刻(跑起来)立刻(唱起来)
5、填空。
一只(青蛙)一个(孩子)一块(手表)一把(扫把)一条(小河)一盘(水果)一双(筷子)一份(报子)一片(叶子)一句(话)第六单元
一、词语。
1、词语。
美丑 永远 饥寒 温饱 冷暖 贫富 户口 亚军 角落 四周 病床 开始 张扬 寻食 哭泣 优良 双份 体操 场所 粉笔 昨天 晴空 姑娘 妹妹 读书 小舟 乘客 音乐 如何 汪洋
2、默写《回乡偶书》、《赠汪伦》。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昨(zuó)天(tiān)
生(shēng)病(bìng)
温(wēn)暖(nuǎn)
操(cāo)场(chǎng)
姑(gū)娘(niáng)
开(kāi)始(shǐ)
妹(mèi)妹(mèi)
如(rú)何(hé)
读(dú)书(shū)
2、形近字组词。
饱(温饱)慢(快慢)暖(暖和)福(幸福)尸(尸体)床(病床)抱(拥抱)温(温暖)爱(爱好)富(丰富)户(户口)庆(欢庆)良(良好)休(休息)操(做操)场(场地)份(一份)作(作业)浪(波浪)体(身体)澡(洗澡)扬(飘扬)粉(粉红)昨(昨天)晴(晴天)良(良好)读(读书)舟(小舟)客(客人)睛(眼睛)娘(姑娘)卖(买卖)船(小船)容(容易)
3、多音节组词。
好
还
乐
4、造句。
可爱的: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高兴地: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他看着墙上的小红花高兴地笑了。
5、填空。
秋天的(图画)健康的(身体)绿色的(田野)火红的(太阳)
心爱的(裙子)遥远的(地方)美丽的(秋天)羡慕的(眼光)快乐地(唱着歌)
兴奋地(叫了起来)悲伤地(哭了)高兴地(跳了起来)
7、加标点符号。
(1)
我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2)
你是二年级的学生吗(?)(3)
你的回答真好啊(!)(4)
老师今天怎么会发火呢(?)(5)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第七单元
一、词语。
丛林 牢记 拍手 保护 动物 母鸡 小猫 羽毛 红领巾 捕捉 理由 活跃 蹦蹦跳跳 机灵 清晨 消失 觉得 扔掉 眼睛 纸船 永久 在乎 至于
生死 弯腰 捡起 颗粒 棉被 并且 夜晚 喜欢 味道 轻重 时刻 人群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牢(láo)记(jì)
动(dòng)物(wù)
红(hóng)领(lǐng)巾(jīn)
眼(yǎn)睛(jīng)
清(qīng)晨(chén)
喜(xǐ)欢(huān)
羽(yǔ)毛(máo)
在(zài)乎(hū)保(bǎo)护(hù)
2、形近字组词。
群(群众)刻(刻苦)轻(轻重)妹(妹妹)捡(捡起)要(要求)至(至少)
裙(裙子)孩(孩子)经(已经)味(香味)脸(脸面)腰(弯腰)到(到达)
乎(在乎)舟(小舟)睛(眼睛)奶(奶奶)灵(机灵)令(命令)物(动物)
呼(欢呼)船(小船)晴(晴天)扔(扔掉)寻(寻找)领(红领巾)场(操场)
护(保护)怕(害怕)丛(丛林)户(户口)拍(拍手)从(从前)
3、多音字组词。
卷
朝
中
重
4、填空。
机灵的(小鸟)快乐的(节日)翠绿的(树苗)蓬松的(羽毛)清澈的(湖水)
美丽的(景色)漂亮的(裙子)诚实的(孩子)干净的(教室)精彩的(电影)
5、写比喻句。
(湖水)像(一面镜子。)(弯弯的月亮)像(眉毛。)(满山的枫叶)像(燃烧的火把。)
6、词语接龙。
看见-见面-面粉-粉红-红色-色彩-彩云-云朵 中国-国家-家长-长大-大小-小孩-孩子-子女 语文-文字-字体-体操-操场-场地-地方-方向
7、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者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1)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2)风儿把树叶吹落了。
(树叶)被(风儿吹落了。)(3)教室被小明扫干净了。
(小明)把(教室扫干净了。)(4)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
(妈妈)把(受伤的燕子治好了。)第八单元
一、词语。
卫星 运动 宇宙飞船航空母舰 冲洗 晒衣服 水池 飘浮 灾害 黑夜 机器 海岸
花纹 山洞 倒影游泳 圆满 包围 杯子 一件 记住 必须 能量 事物 历史 消灭
千克 化学 古代儿孙 植树 工厂 生产 介绍 农业 科技 纺织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宇(yǔ)宙(zhòu)卫(wèi)星(xīng)花(huā)纹(wén)倒(dào)影(yǐng)植(zhí)物(wù)
介(jiè)绍(shào)
纺(fǎng)织(zhī)必(bì)须(xū)
历(lì)史(shǐ)
古(gǔ)代(dài)
2、形近字组词。
织(纺织)技(技术)价(价绍)历(历史)直(直尺)化(化学)刻(刻苦)
帜(旗帜)枝(树枝)介(介绍)厂(工厂)植(植物)华(华灯)克(千克)
心(心情)飘(飘动)住(住宿)牢(牢记)围(包围)员(员工)倒(倒影)
必(必须)漂(漂浮)往(来往)件(一件)伟(伟大)圆(圆形)到(到达)
景(风景)按(按时)器(电器)航(航空)运(运动)影(影子)岸(岸边)哭(哭泣)舰(军舰)远(远方)
3、多音字组词。
奔
没
倒
分
4、填空。
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一块块(石头)一条条(金鱼)一棵棵(小树)
一只只(小鸡)一座座(大山)一本本(书)
一双双(小手)一朵朵(鲜花)
5、造句。
活-(快活)-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容-(容易)-这次考试太容易了!
读-(朗读)-我们每天早上都要朗读课文。路-(公路)-放学后,我们不能在公路上玩耍。
6、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女(好、如、娃、姑、娘、始)口(唱、吐、吸、啊、啦、哇、叹、哈)艹(草、劳、落、花、菜、著)
钅(铁、钟、针、钢)
礻(祝、福、礼、祖)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07-02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2-04
化学九年级上册试卷08-21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01-11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11-24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01-30
语文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08-06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6-14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08-21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