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财务分析报告

2024-06-15

上市财务分析报告(共12篇)

1.上市财务分析报告 篇一

二、公司分析

(一)公司业绩分析

从的年报来看,公司全年实现净利6.14亿元,每股收益高达1.43元,净资产收益率达41.98%,一跃成为上市公司中的明星,同行业中的矫矫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94%(达68.17亿元),其中手机(含小灵通)收入占总收入达87.5%(达5.96亿元),同比增长61%。而在,夏新电子的手机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6.66%(1.65亿元)。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手机产销规模的

增大,公司营业收入的毛利率也从20的17.55%提高到34%,每股收益也从年的-0.22元增长到20的1.43元。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润率与相比,虽然略有下降(主要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调幅度较大),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年公司技术开发费的计提从原来占总收入的3%提高到6%,在这种情况下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也远远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说明夏新的成本和费用控制得较理想,表明夏新电子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相当顺利,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夏新手机的市场定位是中高端移动通讯产品,这也可以从2003年夏新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高于国产手机品牌中平均价格,平均毛利率也高达34%。高价格带来的高利润,必将引来国内甚至国外企业的竞争,而且中高端手机市场历来是国外品牌的传统领地,可以预见,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公司的利润将越来越低。

同时应注意到,公司的“应收票据”在2003年增加了386858万元,达942026万元,增幅达70%,高额的“应收票据”是否会变成令人头疼的“应收账款”值得重点关注。

总体看来,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均在好转,股东权益和总资产稳步上升,但是,公司的流动资产里面,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占总资产额的35%,存货周转率更是高达100天,如果存货不能及时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的实际价值将被大打折扣。巨额库存将对公司未来经营构成极大的压力。

(二)公司的未来表现――swot分析

s:强项,优势

(外部)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2003年评选为“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是国内主要手机生产商之一,同行业排名第六,产品(手机)市场占有率达6%,小灵通产品同行业排名第三。2003年中国1243家上市公司竞争力排序夏新居第二。

(内部)有着优秀的营销队伍及良好营销策略,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加上具远见卓识的管理层,致力于发展国产手机的“次核心技术”,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的转型,从家电生产企业一跃成为手机生产行业的矫矫者。

w:弱项,劣势

(外部)手机业竟争日趋激烈,行业毛利率日趋下降,公司走的是中高端产品路线,而该层次产品受国外知名品牌的冲越来越大,加之缺乏核心技术,新产品开发滞后,紧靠一款夏新a8手机打天下已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低端产品的定位不足,使得公司失去了中国广大的农村等低收入群体市场。国际市场方面因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不高,海外市场拓展困难。公司已确立的“3c”产品的战略布局,将面临产业整合的困难,在近期内难见成效,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内部)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作为技术生产型企业专科以上学历仅占员工总人数16%;公司实施的股票激励制度仅限于公司的管理层及技术人员,激励机制不够全面;从股权结构上看,夏新电子有限公司持有56.38%非上市法人股,处绝以控股地位,成一股独大,极易造成过多的关联交易,如公司支付夏新电子有限公司高额的商标使用费,未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易产生诚信危机;公司产能过剩,造成存货大量积压,存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公司进军并无任何优势的it业,投产笔记本电脑,投资决策者具太大的冒险性,对公司的稳定发展不利。

o:机会,机遇

(外部)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手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手机消费需求仍将旺盛。消费者对新功能和新设计的追求,仍将推动产品的更新和市场的增长。同时,数据业务与应用内容的丰富,将加速消费需求的更新。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带动下。据预计,今后5年,中国手机市场将以7.7%的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200亿元。

(内部)公司曾是我国最知名的激光影碟机制造商,夏新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公司转型生产gsm手机后,确定了以3c(通讯、it、家电)融合为核心、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公司先后推出了世界首台光盘录像机vdr,第一部国产grps手机等,自主开发的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一经推出好评如潮,极具竞争力。公司又投入巨资进军汽车产业,生产车载电视、车载电话等全套汽车电子产品,介入汽车电子这一新兴朝阳产业,将成为公司新的发展机遇。

t:威胁,竞争对手

(外部)目前手机市场的竟争越来越激烈,不断的价格战使得行业利润步入微利时代,国内竞争对手主要来自波导、tcl、康佳等生产企业。随着通信行业的进一步放开,国际品牌对行业的冲击更加严重,而国外主要生产的是中高端产品,对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夏新公司更是雪上加霜。

(内部)公司产品单一,缺乏核心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滞后,很难再有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推出,仅靠一款a8很难继续站稳脚跟,对于80%的收入靠手机销售的夏新公司来说,未来形式更加严竣。尽管公司已确立“3c”产品战略布局,实行产品多元化战略,但收益不会在短期内显现,未来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尽管2003年公司业绩显赫,但公司未来形式严峻,不容乐观。

2.上市财务分析报告 篇二

一、财务困境的判断

一般来说, 不管什么情况导致的财务困境, 很少无前期迹象或征兆出现, 有人称之为红旗或警讯。Stephen A.Ross列举了一些典型事例:如股利减少、工厂关闭、亏损、解雇员工、高级主管的辞职、股票价格暴跌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一般把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 (Special Treatment, 简称ST) 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 用于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ST公司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异常, 即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经审计均为负值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因此通常情况下, 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是判断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一种方法。按照国际通行做法, 我们也可以通过Z指数 (Z Score) 模型来判断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困境及其程度。

1968年美国学者Altman首次将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引入到财务危机预测领域, 并对提出破产申请的33家公司和同样数量的非破产公司进行了研究, 选取了五种财务指标, 通过多元判别模型产生了一个总的判别分值, 称为Z值, 并依据Z值进行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 能实现破产前一年高达96.12%的预测精确度, 该模型被称为Z指数 (Z Score) 模型: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Z为破产指数;X1是营运资本与总资产的比值, 用于反映企业变现能力, 一个企业若营运资本太少, 将会使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者出现短期偿债危机的情况;X2是累积留存收益与总资产的比值, 用于反映企业的累计获利能力;X3是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 用于反映企业当期获利能力, 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在内的各种资金来源的角度, 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 因此它通常被作为衡量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最重要依据之一;X4是股票市场价值总额与负债账面价值总额的比值, 它用于测定企业的财务结构,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X5是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值即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 它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周转率越大, 说明总资产周转越快, 反映出销售能力越强。Altman的Z指数模型将五种财务指标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和预测企业发生财务困境可能性, 一般来讲Z分值越低表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严重。根据Altman的大量实证研究, 得出了关于Z模型的经验判别区域:即当Z值小于1.81时, 公司会在不久的几年内走向破产;而如果Z值大于2.99, 则表明公司运作非常正常, 不会出现财务困境;如果公司的Z值介于1.81到2.99之间, 则是所谓的“灰色地带”, 在这一区段内, 公司的未来很难通过Z值进行推测, 很可能发生破产, 也很可能正常的运作下去。Altman最初的模型要求公司要有上市交易的股票且必须是一家制造业公司。Altman用了一个修正的模型使之能够用于非上市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 修正后的模型为Z=6.56X1+3.26X2+1.05X3+6.72X4, 其中由于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无市场价值, Altman将X4指标修正为股票账面价值与总负债的比值。当Z值小于1.23, 表明企业处于破产状态, 当Z值介于1.23到2.90之间, 则是所谓的“灰色地带”, 而如果Z值大于2.90, 表明企业处于非破产状态。

二、Z指数模型分析

根据2011年年报, 笔者选取了ST国商等50家ST公司 (涉及制造业、房地产、服务业等) 的年度财务报告的数据, 计算Z指数和修正指数并进行分析:

(一) 总体分析

在所选取的50家ST上市公司中, Z指数和修正指数分析如下:Z指数小于1.81的公司有34家, 占总数的68%;Z修正指数小于1.23的公司有28家, 占总数的56%。分析表明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同程度出现困境。如ST华塑的的Z指数为-0.16、Z修正指数为-8.15, 其财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 ST华塑累计未弥补亏损为86110.65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1447.43万元, 已资不抵债;流动负债高于资产总额9007.60万元, 银行借款6544.61万元, 其中已逾期涉诉的4884.61万元, 表明ST华塑已严重陷入财务困境, 处于破产边缘。值得注意的是, 有7家ST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 通过实施重大的资产重组, 但重组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就确认了巨额重组收益, 从而大大改善了Z指数指标, 如果剔除巨额重组收益, Z指数小于1.81的公司占总数的80%以上。例如ST盛润的Z指数为66.86, ST盛润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 但重组计划未取得中国证监会等主管部门的必要审批, 该公司确认了1462788548.58元的重组收益, 如果剔除重大重组收益后Z指数为-6.09, 因此该公司仍属于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 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这与注册会计师发表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理由一致。上述分析表明我国以ST制度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 与Z指数模型的计算分析后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 手工整理得出 (下同) 。

(二) Z指数与审计意见类型分析

在Z指数小于1.81的34家ST公司中, 非标准审计意见占58.82%;在Z修正指数小于1.23的28家ST公司中, 非标准审计意见占67.86%。可见注册会计师对于财务状况陷入困境的ST上市公司, 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占了大部分。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 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占90%, 未出现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见表2和表3) 。

三、财务困境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

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影响报表使用者合理决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如果企业在面临无法挽回的破产清算局面之前, 在财务报告中对影响持续经营的重大因素进行充分的披露, 各相关利益者就可以早日采取措施, 避免或者减少重大损失。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出现问题主要是财务方面出现困境导致的,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财会[2006]4号) 第八条规定: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即将到期且难以展期的借款;无法继续履行重大借款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存在大额的逾期未缴税金;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过度依赖短期借款筹资;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难以获得开发必要新产品或进行必要投资所需资金;资不抵债;营运资金出现负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且未进行处理;存在大量长期未作处理的不良资产;存在因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

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对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有显著影响, 通过计算分析Z指数或Z修正指数, 可以判断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困境及严重程度, 从而使注册会计师注意到那些传统审计程序难以探测到的公司发生持续经营问题时表现出的财务状况问题, 进而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如果Z指数或Z修正指数高于标准, 则企业的破产风险较小、财务状况较为乐观, 在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他条件情况下, 可以考虑出具标准类型的审计意见, 反之考虑出具非标准类型的审计意见。

(一) 财务困境与无保留意见

若Z指数或Z修正指数高于标准, 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同时注意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受到限制。如果认为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 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 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 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如ST泰复的Z指数为98.51、Z修正指数为216.86, 破产指数大大高于标准, 破产风险小且符合审计准则相关规定, 因而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Z指数或Z修正指数大大低于标准情况下仍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面临诉讼等审计风险, 如ST珠江的Z指数为0.12、Z修正指数0.56, 破产指数大大低于标准, 其财务报告亦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 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373004748.20元, 其中未分配利润为-693679376.16元、公司营运资金为-222114414.64元、扣除非经常性因素影响, 公司近三年连续亏损。注册会计师对其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审计报告中未增加强调事项段以提示报表使用者注意风险。Z指数大大低于标准, 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 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仍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可能因此而面临投资者的诉讼, 一定程度上因公司的财务困境而承担较大的审计风险。

(二) 财务困境与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若Z指数或Z修正指数低于标准, 那么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是否存在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或事项, 被审计单位对此是否进行充分的披露。如果注册会计师经审计后发现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或事项, 但被审计单位已经按照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对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进行了充分的披露, 对于其他项目的审计也没有不符事项或已接受会计师的全部调整建议, 其调整后报表已较为真实稳健, 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强调事项段段内容仅用于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 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如ST朝华的Z指数为-60.18、Z修正指数为-129.59, 大大低于标准, 其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已连续三年亏损, 截止2011年12月31日, 该公司的净资产为-71805981.78元, 该公司2011年度主要依靠非经常性收益实现盈利, 原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已终止, 公司已在其2011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已经和将要采取的改善措施, 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尚处于筹划阶段, 能否成功实施并最终改善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基于上述理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三) 财务困境与保留意见

若Z指数或Z修正指数低于标准, 那么注册会计师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全部或部分拒绝披露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披露, 则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有关事项潜在影响的性质和范围以及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其他意见。如ST海龙的Z指数为-0.52、Z修正指数为-4.019, 其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 该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资不抵债, 且存在巨额债务和对外担保, 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注册会计师认为上述事项产生的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发表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因而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财务困境与无法表示意见

若Z指数或Z修正指数低于标准, 注册会计师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但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此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如ST银山Z指数为-19.58、Z修正指数为-67.49, 大大低于标准, 其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 ST银山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净资产为-83604.05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达860.31%, 财务状况极度恶化, 严重资不抵债, 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转变为资产租赁业务, 租金收入远不足以抵偿当期费用, 公司现金流量严重不足, 无法偿还巨额债务, 无法获得正常商业信用。公司管理层在其书面评价中表示, 将积极寻求新的承租方、采取在条件成熟情况下与主要债权人就有关债务问题进行商谈、适时推进重组工作等多项措施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注册会计师认为无法取得充分、适当的证据以判断公司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 因此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 财务困境与否定意见

若Z指数或修正指数大大低于标准, 显示其财务状况严重恶化, 可能存在巨额逾期债务无法偿还, 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注意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 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 而被审计单位仍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 则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否定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上市财务分析报告 篇三

摘 要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负债经营也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更好的利用财务杠杆这把“双刃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山西上市煤炭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出山西煤炭上市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理论

1.财务杠杆的概念

在资本总额及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通常是固定的。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作财务杠杆。

2.财务杠杆的计量

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固定财务费用支出的债务,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EBIT/(EBIT-I)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净利润变动额,EPS为净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利息。

3.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根源

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3.1财务费用的固定性

企业资本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组成。若企业资本只有权益资本构成,则息税前利润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是一致的,这样就不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若采用负债筹集资金就要负担相应的借款利息。在企业资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无论企业的利润是多少,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应减少,就会给普通股股东带来多的利润;反之,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减少。

可见,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加大了每股利润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灵敏度。财务杠杆效应以固定财务费用为支点,通过息税前利润的较小幅度的变动带动每股利润较大幅度的变动。因此固定财务费用是财务杠杆起作用的前提。

3.2息税前利润率与负债资本成本

企业及所有者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使用权益资本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企业使用负债资本所或得的收益。当息税前前利润率大于负债资本利息率时,负债资本所创造的息税前利润在支付利息费用之后会产生一个剩余,这一余额并入到权益资本收益中,从而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此时的财务费用对额外收益具有放大的效应,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反之,发挥负的效应。

除此之外债务的税收屏蔽作用使得债务额越大,利息抵税作用就越大。

二、财务杠杆运用状况分析

本文中选取了山西省美锦能源、兰花科创、煤气化、西山煤电、国阳新能、大同煤业、潞安环能等几家煤炭上市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这几家上市企业2008年、2007年、2006年的基本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这些企业对财务杠杆运用情况。

通过计算得到得几家企业三年间的财务杠杆系数并进行分析,可知我省煤炭企业的财务杠杆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1<DFL<2时财务杠杆的效应明显存在,且这一区间财务杠杆处于效应安全区,DFL越趋于1,财务杠杆的效应越不明显,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财务风险越小,从财务报告中可知美锦能源、兰花科创、煤气化、西山煤电和大同煤业的三年的财务杠杆效应都处在安全区域内,财务风险都比较低,且财务杠杆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五家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逐年下降。当0<DFL<1时,企业就处于亏损的状态,财务杠杆效应依然存在,债务的本息已不能偿还,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从上面表中可以看出国阳新能06年的DFL0.99小于1,潞安环能06年DFL数据0.99和07年的DFL数0.98都小于1,可知这两家企业发生亏损,企业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权益资本净利率大于息税前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就发挥正效应,反之认为财务杠杆发挥负效应,以上几家公司中,西山煤电07年的权益资本净利率15.2%小于息税前利润率16.1%,说明该年他的财务杠杆发挥了负效应,其他企业以及西山煤电的其他两年的权益资本净利率都大于息税前利润率,财务杠杆发挥的都是正效应。

三、财务杠杆现状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1.原因分析

煤炭生产和供应业行业财务杠杆及其作用程度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煤炭行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是区域贸易和竞争性商品;煤炭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也获得了优先发展,且煤炭上市公司有良好的高获利能力和低风险性,具有业绩稳定增长、发展空间广阔等特点,一直为投资者所关注,已成为证券市场上独特的板块,导致煤炭行业财务杠杆及其作用程度处在较低的水平。

2.对策建议

(1)煤炭企业作为稳速增长的企业,应该积极的利用财务杠杆的政策,增强财务的灵活性同时要利用好财务杠杆,这样有利于其在于全国各大型煤炭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2)财务杠杆水平应该与企业的预期的现金流量相匹配。我省的煤炭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总体较好,可以灵活的选择财务杠杆政策,能更好的利用财务杠杆,控制企业财务杠杆运用的不恰当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的财务杠杆与现金流量相匹配是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

(3)建立企业风险控制机制。影响企业财务杠杆因素众多,应根据煤炭企业具体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制定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将企业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有助于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合理利用。尤其对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对企业收益有很大影响。

參考文献:

[1]邵希娟,崔毅.中美上市公司运用财务杠杆的差异研究.企业经济.2003.1.

4.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参考 篇四

一、企业财务数据

企业名称:锦州**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项目

12月31日

12月31日

应收账款净额

30,329

28,179

产成品金额

11,064

14,866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330,970

269,021

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138,616

132,882

资产总计

1,226,370

1,255,533

负债合计

98,589

140,980

股东权益

1,127,781

1,114,553

产品销售收入

145,764

211,175

产品销售成本

110,051

137,005

产品销售费用

5,851

9,557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643

1,246

管理费用

20,690

453,352

财务费用

-362

-5,913

利息支出

-650

-5,611

利润总额

71,378

1,760,906

应交增值税

8,402

16,045

本月出口额

1,354

625

本年度累计出口额

10,130

5,128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3,337

3,543

人均销售额

43.68

59.60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

年12月31日

月31日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8.04%

11.23%

流动资产比率

26.99%

21.43%

营运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0.44

0.78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4.81

7.49

盈利能力

资产利润率(%)

5.82%

14.03%

销售利润率(%)

48.97%

83.39%

成长能力

销售增长率(%)

-30.97%

利润增长率(%)

-59.47%

二、企业财务分析

一、企业销售收入及利润变化趋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企业受行业竞争增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05年的销售收入较03、04年有较大的下滑。05年收入仅为03、04年的57%和52%。且利润额下滑幅度较大,05年该企业利润额为71378万元,仅为03、的31%和35%。

企业利润下滑的较大原因在于行业整体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销售价格的下降,大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企业在整体利润空间下降的同时,应严格控制好销售成本和费用,才能尽可以减少利润空间减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因受产业结构调整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企业的企业盈利能力有较大下降。其中资本收益率较去年相比,下降近一半。

**公司通过对销售费用的.严格控制,在销售收入下降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降幅度略小。

预计,受大环境影响,**企业未来的几个月里,仍将保持微利状态,销售收入和利润难有较大改观。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企业的企业运营能力与去年相比,有一定下降。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较去年略有下降,表明该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不够良好。闲散资金未能最大化地安排在生产及销售上,未能达到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的目的。

而应收帐款周转率大幅下降,表明企业应收帐款大幅增加为企业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也使整体企业运营大幅下降。

四、企业成长性分析

该企业的销售增长及利润增长情况均不乐观,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即增长率小于1。其中,销售收入仅为去年的0.79,而利润额仅为04年的0.53,下滑幅度巨大。

以上数据及图表表明,受整个行业的影响,企业的盈利成长状况较差,收入和利润均呈现下滑态势。

五、企业偿债能力变化分析

企业的负债率略有下滑,且负债比率仅为8%,大大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约60%)。债务风险较低。

05年企业的流动资产比率略有上升,即企业的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而从企业销售额增长缓慢的情况来看,可分析出企业的流动资产并未最大化地投入到企业的运营中去,即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不够理想。

总之,企业的偿债风险极低,但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也较差。

六、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企业8月份的销售成本比例与去年相比,下降约10%。这是企业在销售收入增幅缓慢的状况下,通过压缩销售费用,严控成本的方式,降低了成本的支出。

但近两个月,企业的管理费用去比去年同期有较大上升。表明近两个月,人员开销及企业运营方面的支出较大,该项目支出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销售成本降低所节省下来的资金。

七、企业经营状况综合分析

企业的几个主要盈利性指标: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指标较04年均有所下降。表明企业的整体盈利状况较04年有所下滑。

而企业的几个偿债方面的指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资产比率却较04年有所改善,表明企业的偿债风险较小。

5.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常用 篇五

一、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体评述(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截止4月30日未披露年报上市公司)

根据A股上市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BBA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详情请参见BBA理财网www.bbachina.com;0411-82520543),筛选出与同期可比的公司样本数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看到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20,股权分置改革取得成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使我国证券市场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市场结构和体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IPO制度的恢复以及大型国有企业陆续上市,使我国上市公司的代表性明显提高。更能够体现出国民经济发展及部分企业为了规避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而提高原材料的库存,20库存同比增加22.99%属于合理范围。

单位:家

项目 亏损公司 净利润大于六千万元 净利润大于一亿元 232 427 292 年度 168 547 387 同比增加 -64 120 95 *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度A股上市公司中亏损公司的数量为168家,而在度亏损公司的数量则高达232家,同比减少了64家。同时据BBA系统显示,在20亏损的上市公司中,有155家扭亏为盈。净利润大于六千万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为547家,同比增加了120家。净利润大于一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87家,同比增加了95家。这些数字说明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三、收入明显增加,盈利能力大大提高

单位:亿元

分类科目 2006-12-31 -12-31 同比增加% 同比增加值 主营业务收入 58,812.44 39,492.95 48.92 19,319.49 主营业务成本 44,333.58 32,060.31 38.28 12,273.27 主营业务利润 13,478.28 7,721.79 74.55 5,756.50 营业费用 3,824.53 1,713.30 123.23 2,111.23 管理费用 3,454.55 1,996.92 72.99 1,457.63 财务费用 755.19 523.53 44.25 231.66 营业利润 4,535.28 3,179.67 42.63 1,355.60 投资收益 754.61 79.50 849.15 675.10 利润总额 5,342.81 3,147.43 69.75 2,195.38 净利润 3,627.28 1,906.57 90.25 1,720.72*注:数据采用同期可比样本计算,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48.92%,增加了11,754.37亿元,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8.2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10.64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高达74.55%。说明2006年上市公司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成本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三项费用增长过快,营业费用增长率高达123.23%,管理费用增长率高达72.99%,最低的财务费用也增长了44.25%。其中财务费用增长比较正常,2006年上市公司把握契机,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生产经营引起财务费用增加。但是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率这样高,上市公司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

2006年A股上市公司创造了4,535.28亿的营业利润, 较2005年增加1,355.60亿,同比增长达到42.63%。同时由于资本市场行情转好,投资回报率提高。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收益暴增,增长率达到850.13%。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全

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3,627.28亿,同比增加了1,720.72亿,增长率达到89.79%。

四、二八现象明显,两极分化将进一步拉大

根据以公布2006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由BBA系统统计得出,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20%的上市公司,创造了3546.6亿的净利润,占2006年实现盈利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88.8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更是高达97.78%。

可以看出虽然2006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两极分化情况突出,电电力 10.01 47 000983 西山煤电 9.74 48 600350 山东高速 8.98 49 600001 邯郸钢铁 8.95 50 600022 济南钢铁 8.72*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五、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分类科目 单位 2006-12-31 2005-12-31 同比增加值 流动比率 0.82 0.94 -0.12 速动比率 0.76 0.72 0.04 资产负债率 % 83.95 79.14 4.81 利息支付倍数 倍数 7.75 6.53 1.23 股东权益比率 % 14.81 18.75 -3.94 存货周转率 5.48 4.86 0.62 总资产周转率 0.33 0.35 -0.02 股东权益周转率 2.06 1.83 0.22 净资产收益率 % 10.40 8.52 1.87 毛利率 % 24.62 18.82 5.80 营业利润率 % 7.71 8.05 -0.34 成本费用利润率 % 9.98 8.66 1.32 每股收益 元 0.24 0.20 0.04 每股净资产 元 2.30 2.36 -0.06 现金流动偿付率 % 4.04 5.47 -1.43 净利润增长率 % 89.02 0.42 88.60 净资产增长率 % 56.22 8.00 48.22

*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2006年A股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减少0.12,速动比率略有提高,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金融类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基数大同时没有存货。考虑到金融企业负债经营的特点,我们认为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清偿能力处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2006年下半年,大量大盘蓝筹公司IPO上市,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清偿能力指标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考虑到2006年IPO上市的新公司,金融股、铁路股等大市值国企为主,同时其权重非常大,必然对整体清偿能力指标有所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平常的角度去审视它们的清偿能力。

我们认为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上,我们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周转率提高了0.22,达到了2.06。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0.40%,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4.62%,提高了5.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9.98%,提高了1.32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24元,同比提高了0.04元。可以说200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还是让投资者非常满意的。

成长能力方面,净利润增长率高达88.54%,净资产收益率也高达55.46%。给2006年的牛市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整个市场不仅在2006年一路高歌。给的中国股市也带来高度发展的预期。

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一下,即使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优质蓝筹的IPO和回归,证券市场体制的完善,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年的时间,有那么多的*ST、ST公司扭亏为盈,整体净利润增长率高达89.02%,让我们或多或少的猜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数年利润到哪去了??

六、A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根据2006年报业绩

,经由BBA分析评价系统计算,截止204月30日全体A股市盈率为47.35倍,已经略高于其合理投资价值。而净利润排名前300的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市盈率则在39倍左右,相对来说风险比较小,还是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而且仔细对比我们发现,沪深300成分股与排名前300的上市公司非常一致。沪深300的投资价值分析在第六版我们会单独阐述。

6.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 篇六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如何理财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投 向证券市场,尤其是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则是不少人投资理财的首选。由于大众普遍对各个上市 公司缺乏足够的了解,怎样选择具有良好升值前景的股票、基金并规避可能的投资风险自然成了 大众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上市公司必须向公众发布的上市报告书、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等报告书中所披露的上市公

司财务报表的分析就可以对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的盈利前景等情况做出比较客观的评判。

对上市

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决不是只为了炒股这么简单,它是了解上市公司过去、现在运营的基本情况 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基本途径,是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和政府都要关心和了解的。

三、研究内容

本次论文的具体事例选取的是中国乳业的巨头: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着重对最近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其中可能提取其他同行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短期、长期的偿债能力等。

四、研究方法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报表中的会计数据、资金流转、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转化成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重要途径。

7.新三板上市相关财务问题分析 篇七

关键词:新三板,上市,财务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重视。新三板挂牌由于限制条件较少且程序简单,融资速度较快,因此其备受一些有发展潜力且有意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得到发展的中小企业的青睐。本文从财务角度分析企业新三板挂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1 新三板是中小企业融资新选择

近年来,新三板市场迅速扩容,挂牌企业已接近8000家,新三板上市的初衷是为暂时利润亏损但具备高成长预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然而目前由于其挂牌条件相对宽松,如不设财务门槛等限制,注册资本(股本)仅需达到500万元以上,不限制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等特点,因此成为各类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选择。

2 我国企业新三板上市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新三板项目的拟挂牌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和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处于企业初创期或成长期的早期,财务控制大多不够完善,会计处理也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大体来说在上市新三板之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监督执行不到位,如只侧重于查舞弊防风险,忽视财务报告和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甚至部分企业根本不设置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导致企业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财务部门得不到其他部门协同配合或根本起不到内控的作用,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2.2 会计基础薄弱问题

中小民营企业在会计基础方面普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是财务操作能力有限,会计记录、凭证、报表的处理不够规范,甚至错误;会计政策的错误和不当使用;另一方面是企业应对税务部门或银行采用多套账套的做法,在准备新三板挂牌时,其内部账可能会暴露税务问题和财务操作不规范问题,对企业的运行质量和外在形象也有所影响。

2.3 税务筹划问题

在新三板挂牌时财务报表需要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不少中小企业在对外账簿上都存在操控利润的问题,企业所执行的税种和税率也要符合相关规定。这就可能会导致公司调账之后利润将大幅度上升,存在所得税纳税调增,涉及补税和税务处罚或存在其他地方税费的补缴的问题。

2.4 日常经营的关联交易

由于关联交易比较容易被操纵,新三板挂牌对于关联交易的审查非常严格。其中,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数据披露上的公允性和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是需要注意关注的,一些关联交易的发生主要目的是粉饰财务报表,关联交易的定价并不公允且批露不充分,会计程序也不够规范。

3 企业顺利挂牌的积极措施

3.1 整顿企业财务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虽然新三板的挂牌与创业板主板相比较为简单,但企业在财务报表、凭证以及财务记录上也需要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财务核算。特别是一些业务量和资金数额较大的企业,其财务操作风险也较大,这就要求企业需要重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应选择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会计方法,内控制度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严格执行相关会计准则,充分认识到规范不是成本而是收益。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对潜在风险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提高识别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另外,运用内控制度对内部财务人员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有目的、有意识的操控进行约束。

3.2 合理的税务规划

企业要制订合理的税收方案,合理避税。企业最好能够设置专门财务人员主管税务,保障企业及时足额地交纳税款,同时与税务机关积极地沟通,熟悉了解与本企业相关的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优惠,保证企业执行的税种、税率应合法合规。税收规划一定要提前考虑,并且要避免与盈利规划结合起来。另外,在筹划中还要考虑地方性税收政策和政府补贴对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问题。

3.3 对关联交易的财务处理做到合法、规范

对于关联交易的处理,需要清楚认识关联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关联交易的存在需要证明其必要性和定价的公允性,尽量减少不重要的关联交易,拒绝不必要和不正常的关联交易;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和财务处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4 结论

8.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篇八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分析 资产负债表

财务分析是企业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历史经营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控制以及资金流动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资金积累状况,分析、预测未来企业偿债面临的风险大小,即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经过正常经营能产生的现金流在多大程度上能覆盖公司对外的举债规模。

对财务状况的分析要建立在对企业其他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而非孤立地用历史数字说明问题,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分析历史来对未来进行预测。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所处行业的地位和发展趋势对企业未来经营情况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企业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同时,企业的其他因素,诸如发展战略、产品结构、市场占有率等也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几年的财务情况,在分析财务状况之前首先要对这些因素有所了解,作为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的基础。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不同的编制原则和目的,需要分别进行深入分析。总体思路是先分析各项指标的总量及发展趋势,了解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具体结构,然后对占比较大的科目进行分析,看各科目在过去几年中的变化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有无较大幅度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资产负债分析

首先,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规模要有全面的认识,企业的资产规模是影响企业级别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产规模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并非绝对如此。比如某公司未来几年有上市计划,为了降低每股收益,母公司将其收益水平较低的子公司作出转让处理,公司取得的转让费用以利润分配的形式逐步返还给各位股东,从而减少了资产规模,以上这种资产减少是合理范围之内的,不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企业资产规模在过去几年有所减小,需要详细了解产生下降的具体原因是经营不力还是由于公司发展战略所致,如果是不利因素则会对企业级别产生重要影响。

资产中要关注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占比情况和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负债中关注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在过去几年中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是较为稳定还是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如果结构产生较大变化,需要对这一变化给予重点分析,通过会计附录或从企业获取的资料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具体原因。

对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结构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最终要以具体会计科目为落脚点,详细分析资产负债表中的各科目之后才能得出变化产生的原因。在分析存货时,要关注其构成。存货有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其构成可以反映出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如果产成品占比过大说明产品销售可能存在问题,需要了解是由于产品滞销还是其他合理原因。对于企业的应收账款,需要关注其具体内容是销售欠款还是其他原因产生的,同时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及回收情况也需要给予关注,回收期较长和回收情况不理想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影响。同应收账款一样,其他应收款的具体科目也需要跟企业进行详细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当这两项产生的变动对流动资产有较大影响时,就更需要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解释以发现其中是否有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因素。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中如有对其他公司产生的应收项目,还要关注前几名应收款的占比情况,以得出应收款的集中程度,作为判断回收风险的一个依据。固定资产中的在建工程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要了解项目建成的用途,这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项目已投产情况和剩余资金需求情况又影响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也要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由于项目带来的资金需求和压力,以及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承担这种压力。

就负债分析而言,对企业短期内流动性影响较大的是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中的利息项,长期负债在到期日之前暂不对企业的流动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关注企业流动负债的规模和管理情况对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至关重要。流动负债中需要关注的重点科目有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流动负债,这几项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同时又是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释企业负债结构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通过会计附录或与企业核实以了解各项的具体内容,深层挖掘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总之,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每项会计科目的具体内容及其变化原因,企业财务数据的任何变化都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有可能对未来偿债能力产生影响。

二、收入及利润分析

较强的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是企业获得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债务的关键因素。持续和稳定的收益往往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管理素质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同时增强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的能力,提高财务灵活性。较高的财务灵活性和资产流动性反过来又能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利润表的分析需要结合企业产品构成,在总体分析企业近年来的收入、利润变化情况之后,分别就主要产品的收入占比、对利润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简单来看,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有收入和成本,收入情况主要由产品销售情况决定,反映企业市场拓展水平;成本则反映原材料的价格变化情况及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在分析时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三、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分析关注理解和预测现金是如何产生和支出,包括识别公司的现金流、确定其趋势及持续性、区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理解现金流扭曲的现在来源和未来的波动性。所有这些都必须基于公司个体特征进行分析,比如它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取决于公司的业务前景——竞争力、市场动态、经济环境等等,对现金的需求则是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当局财务战略及战略需求。现金流量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现金流量表实际是对资产负债表中各项内容的反映,分析时需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产生该项现金流的相应会计科目,得出变化原因。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应收项目的减少或应付项目的增加所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的变化则与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及投资收益情况有关,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可能是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增减、长期股权投资的变化等;筹资活动现金流反映企业对外举债规模、债务偿还情况以及股利分配情况,资产负债表中主要反映为长短期借款的增减以及未分配利润的变化等。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对资产负债表中未能体现出的资产、资金变化情况进行补充,是财务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四、财务指标分析

除以上对三张报表进行分析之外,投资者还要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如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并通过与企业历年数据进行纵向比较以及与行业平均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得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自身发展趋势。

会计学上将财务比率分为短期偿债能力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分别反映企业不同方面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做企业信用状况分析时,要根据需要对这些指标加以利用。例如,流动比率反映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程度或保障程度,即在短期内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用来偿还流动负债,这个指标最直观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营业务毛利率则可以直观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高低,同时也是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体现。如果想更好地利用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则不能孤立地观察企业自身的数据,既要对企业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企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更要与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出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及其发展水平,对企业未来发展判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综合来看,进行财务分析不能单一关注某些科目,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结合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信息,为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过去,判断企业的现状,预测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韩阳.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浅谈[J].财会通讯,2008(10):81—82

[2]华杰.浅谈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报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4):65—67

[3]邵辉.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业务技术,2008(08):42

[4]吴格,张林.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相关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2010(22)

[5]李蓓.价值管理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6]顾威.项目管理在通信专业服务中的应用及评测[D]. 复旦大学,2011

[7]盛兆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

9.上市财务分析报告 篇九

封面:××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第×小组、小组成员:××、××、……

目录

报告正文要求:

一、内容要求

分析逻辑清晰,财务知识运用得当,行文简洁。

主要包括内容:

(一)背景分析

1.公司概要

2.所在行业基本情况

3.公司近年来业务概要

4.公司近年来财务状况及证券市场表现概要

(二)公司近三年(08、09、10年)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等

(三)财务能力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2.营运能力分析

3.盈利能力分析

4.现金能力分析

5.发展能力分析

(四)财务结构分析

1.收入利润结构分析(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占收入总额、利润总额的比重)

2.成本费用结构分析(如成本、期间费用占收入的比重)

3.资产结构分析(各项资产所占比重)

4.资本结构分析

(五)杜邦分析

(六)综合评价

公司存在的主要财务问题归纳、公司财务政策、重大交易、重大事项等对财务的影响、公司的成长性如何,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总体的风险特征等方面。

二、报告写作要求

(报告分标题用4号字,段内正文一律用5号字)

报告尽可能准确、简洁、重点突出、言必有据。形式上要求用图形、表格等生动、形象地表述。指标一律不要求写计算过程。内容及结构可视具体上市公司情况作适当调整。参考资料注明来源。

三、提交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整体提交。组长另交一页纸,说明小组各成员分工内容及具体贡献,以便评定成绩。

四、报告附件

财务报表资料(不是整个年报)及其他相关资料(非常必要的)

参考书目推荐:

1.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徐光华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财务报表分析实训,韦秀华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0.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定稿] 篇十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净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等几个综合性财务指标是投资者十分重视的股海航标。有些遭受惨痛损失的投资者说这是财务指标误导了他们。客观地说应该是被“误导”的投资者没有学会如何分析和使用这些“股海航标”,不知道在这些简单的财务指标后面还隐藏着十分复杂的内容和十分深奥的道理。本文就是要为投资者进行实战财务分析提供一条清晰的思路和一套实用的方略,使投资者能够透过财务报表数据,看清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真象,进而形成正确的投资决策。那么首先:

一、认识财务报表数据的局限性:

有许多投资者可能不知道,即使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被发表无保留意见、无解释段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这主要是由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

1、财务报表严格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编制而成,这只说明这些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合乎规范的,并不保证它能准确反映公司的客观实际,因为会计核算本身就受到许多原则和假设的限制。比如,固定资产的净值只是按其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计算出来的,折旧的计算隐含着很大的主观性,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并不代表其现行市价,也不能详细反映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和盈利能力;

2、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比如,上市公司期末应收帐款的余额中,不同帐龄、不同项目的债权具有不同的风险,其实际价值也就不相同,但财务报表并不能全面反映这些情况。

此外,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还受制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道德操守。众所周知,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营利。然而,营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人通过正当的艰苦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

人专想通过不正当的操作来谋取私利。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正是由此而来。因此,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之前,先要对该公司管理当局的道德水准进行评估,以判断该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把握其相关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种类及其作用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上市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表明上市公司在某一时点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财务结构以及具有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等。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作用包括:(1)能够提供某一日期的资产总额,表明公司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为分析公司生产经营能力提供重要资料。(2)能够反映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公司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3)能够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总量和结构情况,表明投资者在公司资产中所占的份额。(4)能够提供变现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等财务分析所需的基本资料。

2、利润表是反映上市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经营成果主要包括企业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的高低与控制情况等。利润表的主要作用包括:(1)能够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和经营成果。(2)作为衡量公司管理人员经营绩效的工具。(3)能够预测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3、金流量表是反映上市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包括:(1)能够说明公司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2)能够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3)能够分析公司未来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4)能够分析公司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能够提供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

4、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确认的项目的说明,有助于使用者进一步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附注的主要内容包括:(1)公司的基本情况。(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3)税项。(4)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5)财务报表项目注释。(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7)或有事项。(8)承诺事项。(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0)其他重要事项。

三、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

理智的决策。

1.财务比率的分类一般来说,用三个方面的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2.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与理解:

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而不应靠变卖长期资产,所以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如果过高,则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适没有定律,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这使得其流动性也各不相同;另外,这还与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帐款和存货等项目各自所占的比例有关,因为它们的变现能力不同。为此,可以用速动比率(剔除了存货和待摊费用)和现金比率(剔除了存货、应收款、预付帐款和待摊费用)辅助进行分析。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比较安全,过高有效率低之嫌,过低则有管理不善的可能。

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负债比率又称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所以财务杠杆越高,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这并不是说财务杠杆越低越好,因为一定的负债表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股东的资金,帮助股东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经营,所以财务杠杆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金。

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比率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

就越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指标: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值。由于上述的这些周转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是某一时点的静态数据,损益表数据则是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数据,所以为了使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须将取自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折算成整个报告期的平均额。通常来讲,上述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但数量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各资产项目的组成结构,如各种类型存货的相互搭配、存货的质量、适用性等。

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盈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一般用下面几个指标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销售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值;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权益平均值;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上述指标中,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说明企业生产(或销售)过程、经营活动和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资产报酬率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投入资金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则反映股东投入资金的盈利状况。每股利润只是将净利润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为了更简洁地表示权益资本的盈利情况。衡量上述盈利指标是高还是低,一般要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水平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其发行的股票有价格数据,一般还计算一个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资者为获得的每一元钱利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一方面可以用来证实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资代价的尺度,体现了投资该股票的风险程度。该项比率越高,表明投资者认为企业获利的潜力越大,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但同时投资风险也高。在实际当中,我们更为关心的可能还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即成长性。成长性好的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更能吸引投资者。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企业在过去几年中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净利润等指标的增长幅度来预测其未来的增长前景。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100%;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在评价企业成长性时,最好掌握该企业连续若干年的数据,以保证对其获利能力、经营效率、财务风险和成长性趋势的综合判断更加精确。

四、常见的利润操纵手法及分析对策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有可能运用一些非专业人士难于看出来的异常手法,人为操纵其财务报表数据。因此,理解一些常见的“作弊”手法,并掌握正确的应对策略,对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上市公司人为操纵其财务报表数据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关联交易;二是打政策的 “擦边球”。更多的时候则是综合运用各种操纵方法与手段。

国内有许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其母公司或地方政府将一部分企业资产进行改组而成的,这样的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地方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业务与非业务联系,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费用负担、场地租赁、投资联营、资产置换等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关联交易,操纵财务报表数据。地方政府则可以给本地上市公司税费方面的临时优惠条件,或给予土地资源价格方面的临时优惠政策。

如前所述,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方法在具体执行中有很大的人为性,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变更会计核算和会计估计方法、改变费用计提和预计收益的原则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其财务报表数据。

11.上市财务分析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财务重述;动因;会计更正

一、引言

2005年5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154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将财务重述表述重新修正为:对前一期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正,并且将前一期的财务报告中的差错反映出来。因此,财务重述就不再包括其他方面的财务变更,而是专门指代财务报告中的差错纠正。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详细的说明了“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正确用用或者根本没有利用以下两方面的信息,导致前期的财务报表中出现遗漏和错误指:第一种信息,在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可以获得并且能够考虑到的可靠信息;第二种信息,能够从前一期的报表中得到的可靠信息。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修改后的“前期差错”是对公司的责任进行更进一步的强调和指出,并且,同时可以描述出前一期报告中存在差错的原因。

二、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

近年来,财务重述现象出现频繁,并有着愈演愈烈之趋势。就仅以美国为例,具有财务重述现象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在整个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有的比重可能不是很高,但是进行财务重述的公司数量以及比例不断上升,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而再看中国证券市场,情况也不太乐观,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不鲜。那么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内在动因到底是什么?经过分析,我认为其内在动因可以归纳如下:

1.操纵盈余

企业上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筹集资金,促进发展。今年来,财务重述案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数量逐渐增加,比例不断上升,其实都与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有关。证券监管部门的政策就像指挥棒一般,左右着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为。根据有关政策,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特别处理以及退市等行为都维系与利润财务指标相维系,为了达到相应指标便成了管理层选择利润操纵行为的动机之一。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差错更正要求公司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为了避免追溯调整对本期利润产生影响,会计差错更正金额不允许计入当期损益。然而,公司却常常利用财务重述本身具有不影响本期利润的特点,并且“追溯调整”不影响当期损益,这样财务重述便成为了公司在不同会计期间调节利润分配的工具。据有关调查表明,近年来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会计差错更正。为了达到市场监管所要求的指标,为了虚增利润,一些上市公司首先在当前会计期人为的出现会计差错,然后对会计差错更正进行更正,进行财务重述,补回利润漏洞。例如,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年年报中披露,主动对公司2000年的财务报告进行财务重述,追溯调整以前年度利润金额高达15485万元,内容涉及少转成本费用,少提准备,提前确认收入等问题。可见,通过对会计差错及其财务重述的精心安排,便可以在两个会计年度扭亏为盈,满足证券市场监管的要求。

2.高管薪酬契约

我们把薪酬契约定义为用来规范劳动者与企业之间酬劳关系的契约集合。由于薪酬契约的存在,在财务重述期间,企业高管拥有比其他投资者更多的可靠信息,因此,使得公司内部人员的交易行为在财务报告重述事件发生的前后,会产生特别异常的行为。此外,还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现代企业当中由于采用管理者薪酬激励制度,而且越来越多的薪酬制度都采取与股票相关收入或股票期权作为激励,这样做的好处可以使得经理代理人和公司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但是,也会有一些弊端,例如促使经理代理人为获得高額利润和短期收益而采取有损于企业的措施。

3.纠正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所引起的财务重述占总体数量很大比例,由于导致会计差错发生的原因多很,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所以,利用财务重述对已经发生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可见,财务重述除了是管理层操纵利润和获取收益的工具,也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补救措施之一。

三、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诱发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动机,我将提出以下相关建议,希望对财务重述现象的改善有所帮助: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公司可以对经营期权的收益进行特殊设计,让会计造假的成本提高,抑制经理代理人的会计造假动机。因此,公司在制定和完善公司的治理机构时,可以努力去建立有效合理的经营者激励制度,努力做到把企业剩余价值与委托代理人的利益长期结合起来。

2.完善会计约束机制

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以及公司在制定公司会计控制制度时,应该少用或者避免用不确定性措辞,为了减少主观判断差异,对于不确定的内容也应该尽量给出相对确定的概率或者数值范围。当然,为了公司内部会计制度充分发挥其约束和监督控制作用,公司要加强会计制度的管理,尽量避免模糊和不确定性的规章制度,减少企业因这些方面的损失。

3.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债权人、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源于融资契约的存在,而投资者以及债权人了解公司相关情况的方式,也大多是依赖于外部审计。于是我们得见外部审计在信息传递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行为时应严格的遵守其职业道德,保持足够的谨慎性,提高重要性水平,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严格执行审计准则职业标准,提高审计信息质量。(作者单位: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建设,范小雯: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3).

[2]陈凌云:中国证券市场年报补丁公司特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6,(2).

[3]佘晓燕:投资者行为视角的财务报表重述监管研究[J].财会通讯,2008(11).

[4]何建国,房力利: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的财务重述动因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0-05.

12.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分析 篇十二

近年来, 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 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 价格逐步攀升。近十年来, 2007年, 中国煤炭产量、煤炭消费量分别达到25.36亿吨和25.8亿吨, 是1998年的2.02倍和1.99倍。据行业快报统计, 2010年一季度, 我国煤炭产销量大幅增长。原煤产量完成7.37亿吨, 比去年同期增加1.67亿吨, 同比增长29.3%;煤炭销量完成7.29亿吨, 比去年同期增加1.85亿吨, 同比增长34%。

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 电力、钢铁、建材等主要用煤行业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煤炭消费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但也必须看到, 由于外需不足, 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在煤炭产能建设速度加快, 全国煤炭总量大幅增加、产能过剩的形势下, 行业转型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看, 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煤炭行业自身发展也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典型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

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为主要依据, 根据表内各指标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设计并计算出各种财务指标, 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正确评价财务业绩, 满足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本文选取了10家煤炭上市公司 (A) 股为研究样本, 它们具有优秀的经营管理水平, 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并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一) 偿债能力分析

评价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科目的分析中, 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

其一,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465, 只有中煤能源的流动比率达到了3.23, 也就是说中煤能源的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可靠, 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有能力支付到期债务, 综合对比整个行业的流动比率, 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财务状况波动比较大, 不太稳定, 整体而言煤炭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

从表2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平均速动比率为1.315, 也就是说煤炭行业即使资金周转困难也不会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其中中国神华, 大同煤业, 兖州煤业, 西山煤电, 中煤能源的速动比率均大于1, 说明煤炭行业这些公司的资金是比较充裕的, 一般情况能够偿还企业的短期借款, 而神火股份却只有0.46, 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 从总体看来,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走势基本一致。

其二, 长期偿债能力。从表3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0.495, 这说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度适中, 资产结构比较合理, 在借入资本的同时准确的衡量了利润与风险。

(二) 营运能力分析

公司的营运能力反映了公司资金周转的情况, 是公司管理能力的进一步体现。对此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好, 说明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高, 资金利用效率高;反之, 则说明公司的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需要对经营管理进行改进。

从表4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0.753, 而整个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偏离这个数值, 而冀中能源的中资产周转率达到1.26, 这表明该公司有较强的销售能力。

从表5可以看出,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值为14.589, 但是该行业整体的存货周转率分布不均, 不太平稳, 其中冀中能源、平煤股份的存货周转率是比较高的, 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 流动性越强, 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说明这两家公司的存货变现能力较强, 从某种程度来说, 这两家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整体来看,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三)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理人员, 都日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表6可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0.165, 除了郑州煤电、西山煤电、兰花科创, 其他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接近于平均值。

(四) 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及企业的成长性, 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体目标及其增长情况, 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

由表7可以看出,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还是比较慢的, 说明2009年煤炭的创收能力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兖州煤业、神火股份、西山煤电这几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说明这几家上市煤炭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过慢, 市场前景较差。

从表8可以看出冀中能源、兖州煤业的总资产增长率为煤炭行业平均值的3倍左右, 说明这两个煤炭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比较强,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平煤股份, 该公司的总资产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说明该公司的发张能力比较差。

通过对煤炭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的分析发现, 煤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说明煤炭行业负债经营度适中, 这基本不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煤炭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值都比较小, 普遍存在短期偿债能力较差的情况。总体看, 煤炭上市公司是行业优秀企业的代表, 它们具有优秀的经营管理水平, 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并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 煤炭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势头将会继续延续。

(五) 非财务指标分析

现代公司绩效评价理论指出, 对知识经济时期的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必须引进全面业绩评价方程, 在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各类非财务指标, 它们包括: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产品结构;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新能力, 市场份额;诚信度;人才队伍建设等。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特别是中小型煤炭企业, 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 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煤炭企业集中度过低, 无序竞争依然存, 从而影响煤炭市场正常秩序和本行业稳定发展;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 存在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 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针对上述问题, 我国应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 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保障安全, 改小建大、优化结构, 依靠科技、促进升级, 深度加工、洁净利用,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三、结论

本文以中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对其200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 发现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普遍负债经营度比较高。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不仅要认识到竞争优势, 而且要在战略、系统和措施方面必须做到位, 从而达到创造和维持其竞争优势。我国煤炭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这是因为未来较长时期, 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期, 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国内煤炭总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市场空间十分广阔。煤炭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我国将重点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集团建设、大煤电产业建设开展一系列工程, 煤炭需求和价格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 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各种资源将向煤炭骨干企业进一步集中, 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大煤电产业格局将进一步确立, 煤炭科技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煤炭行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和谐友好, 煤炭行业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创新备课体会文章下一篇:引导土地有序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