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的起步训练

2024-12-08

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的起步训练(精选7篇)

1.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的起步训练 篇一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策略

杨洪晏

自主学习从最初的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操作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开始确立,课堂中开始注重学生的讨论、参与、合作。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已沉积多年,重知识传授,重结果评价,重教师讲解,这些痛疾一时难以消除,教学改革也不可能起到“忽如一夜春风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改革必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思维的一个转化过程。

自主学习的培育在今天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关系到未来社会和民族的发展问题。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注意,引起求知欲望,促使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化。任何课堂学习活动都是以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条件。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激发学生注意,引起求知欲,可以提供问题情境,事实案例,也可以直接提示教学目标。学生接受了具体、明确、直接的教学目标后,对学习结果有了预期判断,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目标。

1、讲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真正看成是一个有巨大潜能的人,发展中的人,在以主体性教育为主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促进个体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课堂,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唤起学生的情思。创设教学情境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开讲到总结的各个教学环节,好的开端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情绪进入亢奋状态;好的收尾能激起学生的想像,把他们积极的探索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注意中间环节的教学情境优化,则会使教学显得张弛有致、情趣盎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创设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交叉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各种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领会和体验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并进行辨析和创造,从而使课堂形成生动活跃的气氛。

2、讲课中:巧妙点拨,启发学生自行创新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让他们有自主探索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质疑,再通过同学们的讨论辩疑,解开学生心中的疑云,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中,经过自学和讨论,有些学习内容和问题已经被学生掌握或解决,而有些内容学生还没有理解或掌握,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高水平的教学,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用于解惑的“精讲”。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讲解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讲授式教学中先讲后学,是因为学生对新知识不甚了解,必须从头讲起;在自主学习的理论模式下,学生经过感知性自主学习,对新知识己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讲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面学生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讲解就可以了。有时候所学内容之间是一种极为严格的逻辑关系,亦即前面的学习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先决条件,前面的内容不掌握,后继的学习就不能进行,这时候教师的讲解就必须与自学检查、讨论交叉进行。也就是说在学生通过探究性自主学习以后,如果发现学生还没有理解或掌握,教师就要进行讲解,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而不能等所有内容经过自学检查和讨论后再作讲解。

3、课堂后: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他们运用性自主学习的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采用激励性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适时机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和自主探索的动力的目的。为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提炼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使学生对这些方法、策略有所体悟,以便自觉运用这些方法、策略探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动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位的学习,它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更主动地、更好地学习为目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核心在于突出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解决学什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决定评价方式,自主监控或调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通过自主学习,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2.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篇二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上的一个关键年段。学生从三年级起就进入了作文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有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中年级学生写出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习作,又是老师们面临的一个感到头痛的问题。在这里,我将自己如何指导中年级学生写作起步的经验给大家谈一谈。

一、降低难度,习作上榜,激发写作的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其实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到:“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三年级上册教材习作中共安排了十次习作,每次习作都有要求,但有些内容的要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关于写作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如果机械地照教材行事,学生不仅写不出好文章,而且会越来越对写作不感兴趣,所以我在实际教学中降低了习作难度。例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中第8次习作,要求写去年春节时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还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部分学生拿到作文题感到为难。这时我就降低了习作难度,让他们写一件令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就行了。我还在班上承诺,只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可以。難度降低了,而且只要达到基本要求就能获得高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二、随机习作,表扬激励,增强写作的欲望

生活处处是作文,作文理应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新鲜事物会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随时撷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文,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久雨初晴,久晴逢雨,偶发一场冬雪,“千树万树梨花开”,或难得一遇的日、月食等等,都能激发写作的强烈欲望,此时,安排“随机写作”,还能立竿见影,即见成效。

三、丰富生活,由说到写,激活写作的源头

小学生习作经常感到无东西可写。丰富学生生活,开拓素材来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关键途径。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我经常和学生谈论电视,向学生推荐富有儿童情趣的电视节目。在学校运动会后,我和他们一起叙内容,谈感受。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我问他们:“大家都看了,能不能写下来?”学生一个个欣然提笔。有写得很好的,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并在班上当范文念。另外我还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体育课上和他们拔河、跳绳等活动,举行节日联欢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之后,我就和学生一起谈论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后的感受。在学生兴趣很高时,我就故意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写下来”的要求,学生自然能够接受初学写作的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拿起笔不知从何写起,写些什么。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在获得第一感知后,在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述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将其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述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将其变为书面语言。这样学生才能在作文中写出具体内容,不写空话。一次,我要求学生以《我的好伙伴》为题写一篇作文。动笔前,我首先要求他们确定好自己写谁,接着给时间让他们注意观察自己要写的对象,然后抽同学(学习基础较好的)说出他要写的对象的长相、衣着、兴趣和爱好,并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确有这样的兴趣和爱好。这样训练几次后,最后才让同学动笔写。结果,学生写这次作文的兴趣很高,效果也较好。后来,写景、状物之类的作文,我基本上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从观察入手,由说到写,应是中年级学生作文应遵循的又一个原则。

四、积累素材,常写日记,提升写作的水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正好,日记的内容不受限制,不拘形式,是最能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形式。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有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让学生从中年级起坚持写日记。要求学生内容不在长短,字数不在多少,坚持每天写一则日记,把自己经历的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意义的事记下来。这样做,不但使学生为自己的作文积累了素材,而且能使学生已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加强。感情是文章的生命,也只有这样做,学生作文时才不会凭空编造,才能写出有真情,生动感人的好文章。实践证明,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就应该切切实实地抓好。

五、多读好书,打好基础,提高习作的质量

3.小学语文中年段的阅读方法 篇三

小学中段的学生,思维在形成阶段,但此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大,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模仿能力,因此,新鲜形象的刺激都能激起他们学习模仿的欲望,这种欲望能让他们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而尝试的过程即是学习和能力形成的过程。

故我认为情趣感知,积极激励能够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以下是几点总结的想法:一是情趣引入,以新颖的事物、新鲜的形象来勾起学生的情趣,调动其积极性;二是以趣导趣,通过开始的引入,不断地触发新的事物,让学生沉浸在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中。

三是交流激趣,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通过交流来促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四是遐想增趣,结合学生的兴趣及课本学习内容,提出一些可以唤起学生想象的问题,放飞他们的想想,让其自己寻找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光有情趣是不够的,情趣是创造学习的积极性的,积极性有了,还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教师的引领,所以理解感悟也是能力培养不可缺失的一步。理解感悟即是领悟文字所表现出的意思和情境,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感情。

中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自学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此阶段应多教授学生一些帮助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如教授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用特定的符号画出生字、生词、重要的句子,批注一些修辞手法和特别的表达方式,方便其记忆和理解。

二、创新培养、能力开拓

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中最经典的方式之一。新课标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概念提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维持学生的独特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和价值,关爱学生的情感,公平对待,鼓励学生自己有独特的想法。以下笔者也提出了几点想法:

1、教师引导、亲身体验

小学的学生知识积累有限,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只能停留在以前的阶段,所以此时教师的有效指引,积极开导,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往往小学生亲身体验的事物较少,想要真正地理解事物,光有兴趣也是不行的,有了亲身的体验,学生更能拥有学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更能帮助学生阅读事物,激发其情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感受,但这也只是教室里的感受,与大自然直观的感受相去甚远,教师可以在晴朗多云的天气提醒学生观看火烧云,去亲身体验,再写下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自我理解,自我体悟,自我内化。

2、尊重观点、鼓励创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观点,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求同存异。同时教师还应鼓励想法好的学生,鼓励其创新,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让其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如在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时,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理解时,有些学生理解为:“作者怀才不遇,面对敬亭山时,落寞地认为这世界也只有这敬亭山才愿意和他一起了”,而一些学生则认为:“作者怀才不遇,来到敬亭山,突然发现一切都那么的安静娴雅,敬亭山在眼前如同老朋友,举杯相庆,乐觅知音,忘怀山水”,两种理解都是正确的,教师应给予鼓励。

这不仅是对学生自信心的鼓励,更是对学生创新理解能力的肯定,帮助其建立自信,发散思维,形成独特自主的阅读方式,成为一个全新的哈姆雷特。

3、适度延伸、课后继续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积累还是在于平时课外的阅读,包括课外书籍的阅读、生活的阅读等。教师可以在上完课之余给予学生适度的延伸,引导他们课后的继续阅读,体味感悟。

如在学习完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后,可以询问学生,可不可以找到和“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差不多意思的诗句?激励学生课后继续去补充阅读,培养其阅读的习惯,增加其基础知识的储备。

三、随文练笔、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为了写作积累知识和感受,写作是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把二者怎样良好的串联起来,加强学习阅读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中段的写作要求为: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小学3~4年级的写作要求相对于低段来说,是一个由句到段的大跨越,它不仅要继续巩固学生的词句知识和连贯语言的能力,还要为高段写作的成篇布局打下基础。

4.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的起步训练 篇四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浅谈双基训练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语文双基,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两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章;语文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当然,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双基中又穿插进很多新的方面,譬如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往往万变不离其宗。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由于之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主导,现在新课程理念对其进行的道路修正,导致很多教师片面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具体理念和操作过程上不断偏向人文性。又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对于“素质教育”一词片面的理解,所以总是一味的追求语文课程当中的人文性,过多的讲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甚至包括现在很多师范类院校的教育课程学习,无不渗透着人文第一的原则。这往往导致一部分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对于语文双基的认识不清,从而忽视了整个双基教学的稳定运行。

对于语文双基的认识,首先教师应该认清这样一个事实观念。学生的所有能力,是建立在巩固基础之上的,没有了扎实的基础底座,正如一栋高楼没有地基,建造的越高,反而越危险。没有基础,无所谓能力,凭空而起的空中楼阁,都是虚假的。

“双基仍要坚持,关键是学生如何获得。”,语文双基教学,就是语文双基教学,根本不存在变与不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汤老师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三个维度之中的两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语文老师们都觉得有些辣手,这是因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任务大,学生学起来难度大,教师无论是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是师生情感态度上,都需要有一个适应与磨合的过程。我们通常说,语文教学要抓好双基训练,即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双基训练呢?

翻阅小学语文教材,小学低段的识字与写字任务是:一册要求会认400字,会写100字;三册要求会认450字,会写350字。小学低段的阅读任务是:一册课内阅读课文28篇,另有6个语文园地;三册课内阅读课文34篇,课外阅读课文8篇,另有8个语文园地。而周课时就只有那么7、8节。应该说,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仍然是时间紧,任务重。

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既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每位小学低段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本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提高小学低段的教育教学质量,贵在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什么说在教学小学低段语文的过程中,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很必要,很重要,很关键呢?其见解有如下五点:

一是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我们把它称之为三维目标。其中之一的“知识与技能”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训练,且把它放在首位。因为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而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又要靠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训练。

共3页第1页

《浅谈双基训练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二是语文教材本身的要求。

小学低段语文教材的编排本身就突出了知识性、基础性、以及趣味性;为了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基础,安排的认字与写字量大,阅读量也大。要正确认读与书写生字、词,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加强其训练才能达到。在短短的一学期里,要完成那么多的识字和写字任务,还要结累和掌握一些重要的词句,如果不通过反复地训练,那是不可能的。

三是学生年龄特点的要求。

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数年龄还不到十岁。他们天真活泼,爱贪玩耍;记性好,忘性大;自我约束能力低,自觉性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训练,必要时,还要进行反复训练。因为知识的巩固需要及时复习与多次复习,技能的形成主要靠反复练习。事实证明,一题多练,一题多作,收效是很好的。

四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调整很重要。教学策略可分为方法型(讲授性、发现性)、内容型(直线式、平行式、循环式、综合式)、方式型(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任务型(讲解性、练习性、问题定向性、综合能力性)策略等四种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其不同类型的和有特色的教学策略。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识字与写字课,还是阅读课,最主要的应选用任务型的教学策略。其中的练习性策略尤为重要。练习性策略,主要反映智力技能方面的学习目标,完成使学习者学会如何运用知识的教学任务。实施这种策略要求在学习者的活动与教师的检查督促之间建立经常联系,因而存在两种密切联系的活动。第一,学习者如何将知识应用于以前未曾遇到的情境之中;第二,教师要认真检查督促学生的练习或操作情况,防止和纠正应用知识方面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教师再一边检查与纠正,学生就能不断地获取并运用好知识。

五是素质教育终结检测评估的要求。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努力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目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我们在每期期末检测评估学校素质教育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时,除了看学生的思想道德、遵守纪律、学习态度与习惯等表现外,主要还是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也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如何。一个思想品德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好的学生,绝不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低下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还是要认真抓好学生智力的培养,扎实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当然,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时,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练习目的的明确。每次练习,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数,应让学生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以便增强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我们反对那种盲目的无要求无重点的练习。

2、注意习题数量的把握。练习时,习题量不宜过大,切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反对搞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

3、注意练习次数的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重点字词抄写3至5遍,反复2至3次即可,第3次可间隔一段时间以后进行。

4、注意练习时间的安排。练习时间尽可能安排在课堂内,书面练习一般在共3页第2页

《浅谈双基训练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12分钟左右;可布置少量的家庭书面作业。

5、注意练习内容的拓展。练习内容一般是读读认认、读读写写、读读记记、读读背背等,重点是字、词、句。在练习字、词时,应注意内容的拓展,譬如,由生字到组词,又由形近字的区别到组词,再由组词到仿照造句等。

6、注意练习形式的变换。练习形式应多样化,书面练习不能机械地单一地抄写生字生词,必要时可练习加、减偏旁识字与组词,可编写一些识字歌等,以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

7、注意练习作业的按期检查与辅导。无论是读背课文,还是其他书面作业,一定要按期检查;光布置不检查是不行的。在检查中,发现如有不按时完成的,要及时督促完成,如有不能完成的,要及时给予辅导帮助。

8、注意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时,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很重要。只有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才有后劲,收效才更好。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趣,注意讲练结合,主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切实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心得 篇五

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淡化作文的程式,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从“阅读、范文以及讲评”这几方面做好具体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主题课文《五彩池》,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感。作者抓住五彩池“神奇”的特点,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课文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课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局生动的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想象读、比赛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好引路文

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抓住课本上的抓住课本上的范文,给学生引好路。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让教材充分发挥范文的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其中对语言表达方法的积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渗透表达方法的积累训练,充分发挥语言表达方法的示范作用,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人教版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感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须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

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a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6.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的起步训练 篇六

为了给三年级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作文基础,做好中年级作文的启蒙,现把我在中年级作文启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实践总结如下:

一、万事开头难(中年级作文教学应从最基本的开始)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在新学期开始,我就上了第一堂“作文教学的准备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

教学。

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同学们知道吗?作文一点都不可怕。它不但不可怕,而且对我们还非常有用。”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趣,想听下文。为了吊吊他们的胃口,我问:“想知道吗?独家秘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学生大笑。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用处非常大。比如:你长大了,为了工作去公司应聘,你需要交什么?“自我介绍。”“简历。”“对,这就是很简单的一种作文形式,不会写行吗?”在欢笑中,学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作文,至少认为作文真的很有用。

其次让学生认识作文是什么。“同学们,其实作文很简单。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再利用作文的格式整理一下,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例如,你今天一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里。这是怎么回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些什么?把这些你大脑中想过的东西整理一下写下来,这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再比如,你刚买了个自己喜欢的小乌龟……

最后我详细给学生讲解了作文的题目确定,如何分段,作文中标点的应用,作文中词语的运用。开头、结尾如何写等。

二、天下文章一大“抄”(课内、课外作文仿写是作文提高的捷径)

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完整地去写一篇作文真的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先从作文的仿写入手,让学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仿照别人作文的结构、构思来思考自己的作文。对于仿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1.以课内课文为范例的仿写指导

我们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都是不错的作文范例。例如,三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一篇不错的范例。首先,在学习了本篇课文后上一节作文课。主要是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结构顺序,理清楚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向我们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向学生质疑,“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四季的写作顺序放在我们写校园的作文中?”答案是肯定的。然后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问题。“四季中一个季节分为一段。那么开头、结尾段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如果在写美丽的校园时,你能不能也在开头、结尾处这样写一写。”“再来看看文章的内容,春天,作者都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生:树、小鹿、小溪、积雪……“那我们春天的校园都有什么啊?”生:花草树木、小朋友、风筝……“那你在写春天的校园时能不能把他们写进去?记住不要写的东西太多,写自己看到过的。”夏、秋、冬的指导同样是这样进行。这样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对比发现,一篇仿写非常成功的《美丽的校园》就圆满成功了。

2.精选课文恰当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分析、讲解

刚开始给学生一个题目,他可能无从下手。特别是每个单元的习作就是个难点。为此在每次作文课前,尽量找相似的作文,给学生读一读,让学生理解别人的作文是如何构思的。同样的题目,别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例如,在写一篇《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的时候,学生都选择了自己的妈妈、爸爸来写,爸爸、妈妈都很熟悉,反而写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我就读了范文,让学生仿照别人的作文找到自己的思路。对于差点的学生,也不至于无话可写。

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帮学生写好开头、结尾,扫清写作的第一道难关)

在学生完成了一篇文章的构思(即提纲)部分后,接下来解决的就是开头如何写的问题。在学习了《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后,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提纲确定为:(1)总体介绍家乡的位置、物产特点、自然风光。(2)抓住美丽的黄河广场、民丰湖,写出垦利发展的今天、明天。(3)写写垦利的黄河大桥。(4)写写垦利的自然保护区和盛产的大米、海鲜等。(5)总体写写自己对家乡所表达的感情。作文构思得全面、完整,但真正让学生写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笔。这个时候,我就拿出了自己事先准备的开头段落让学生参考。(开头段:我们的家乡垦利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坐落在黄河岸边,是黄河三角洲上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那里有……)有了开头,学生静下了心,后面的内容也就自然通顺地写了出来。

以上是我在今年的中年级作文中的几点尝试,我想在作文的启蒙阶段框死点,是为了以后不框,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可写,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慢慢的熟知中找到写作的乐趣,慢慢地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7.浅谈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 篇七

摘要 :

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需要慎重对待。作文的起步阶段,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如何抓好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呢?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抓起:抓口语训练,重视朗读指导;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为作文备好材料;利用小练笔、进行段式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作文思路;引导观察、重视说话训练;重视积累、活学活用、读写结合;激发兴趣、激励情感。

上一篇:青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初中写清明节感想作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