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共11篇)
1.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一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2-06-21 作者:赵福兰
2011年5月9日,201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在北京揭晓。1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3家进入全球10强,徐工集团继续领衔中国企业,居50强排行榜第7位。该榜单已经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产品与建材市场发展的风向标,而榜单的背后所反映的则是一个产业的崛起与壮大。
近几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重心向中国的加速转移,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在成为全球行业增长的主导者,并由过去的跟随者正成长为全球市场的挑战者、变革者,甚至引领者。
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还是产业链掌控能力都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企业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持续扩张、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全球产业地位也迅速跃升。
随着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产品研发不断向高端、大型化、智能化方向的挺进,中国在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装备产品与技术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全面冲线世界级水平的500吨、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到世界最长臂架的混凝土泵车,再到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转自升D5200-240塔式起重机,一批代表中国甚至全球先进水平的产品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密集诞生。至此,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不仅彻底打破了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中水平最高、核心能力最强的代表,成为产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象征之一。
近期,一些工程机械企业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十二五”规划,行业的前景普遍看好。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山东光明机器制造等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均在规划中提出了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目标,部分企业甚至将2015年的销售目标瞄准了超千亿元。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透露,到2015年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收入或达9000亿元。业内人士预测,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带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需求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进一步提速、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都将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最直接的收益。从国际市场看,随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的复苏,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价格比较优势是我国工程机械低端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化,这种竞争优势将难以持续;也正因如此,产品高端化和加快整合将是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的两大主线,这也是工程机械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契机。
目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在启动期,若干重要领域酝酿着新的突破,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出现深层次调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大部分处在国际分工低端,将面临严峻挑战。以国内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大型港口建设为例,这些领域都对工程机械提出了高可靠性、高精度的要求,工程机械高端化的过程不可避免。而整合各个企业的力量、集中不同企业的优势则必将成为当前工程机械行业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2009年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就将工程机械所属的机械制造行业列为了国家推进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之一。
也正是基于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工程机械行业的不少领军企业在布局国内市场的同时,通过并购国外知名的工程机械企业和研发机构,或者通过海外推广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自身资源实力,加快布局国际市场。例如,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的品牌输出,已经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亮点。
除了走兼并重组的路子外,致力技术创新、打造高端产品更不容忽视。以山东光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为例,作为国家起重搬运机械定点生产企业,从生产农机产品再到广受欢迎的威肯叉车,这家企业产品先后完成了国内、国外市场的布局。山东光明之所以能成功转型,其中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
事实证明,加快整合和通过自主创新走产品高端化之路,是工程机械行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好方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成功拓展高端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以及通过整合实现国际化更是显得重要和迫切。可以肯定,只有抓住这两条主线的工程机械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前景。
工程机械行业不仅是促进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实现各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工程机械的发展也是优先于其它行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效率”成为了衡量工程机械产品的重要指标,但时至今天工程机械的“高效”仍是在高能耗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建设的同时也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制造大范围的污染,如何实现工程机械既“高效”又节能环保成为了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工程机械行业是集技术、资金、劳动力为一体的行业,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日益的扩大和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经济市场对细分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包括技术、智能化,还包括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一系列因素。时下,节能环保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好像与节能环保毫无相关的工程机械行业也搭上市场发展的快车,迫切的需要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很多节能环保概念也被运用到工程机械产品中,例如2009年,在国内首次将混合动力概念引入到工程机械的节能研究中,并开发出了首台国产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比传统挖掘机节能30%,效率提高25%。这也证实了工程机械企业正在朝着节能环保的目标努力。
虽然现阶段国内少数企业在节能环保上已经小有成就,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产方式转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能源转换效率较低、操作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问题,这给行业的节能降耗带来了严峻挑战。未来,在加快整合和通过自主创新走产品高端化之路的同时,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还需要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方向转型。
2.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二
1 目前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监理、业主和上级管理部门之间
当前由于现行工程项目监理仅限于施工阶段, 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 工程马上开工, 造成监理人员边干边熟悉情况, 对工程并末深入的掌握和了解, 尤其是规模大、技术复杂程度高的项目, 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再一个业主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工程项目均由业主方自己管理, 加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些职能部门也在参与管理, 造成业主认为要不要监理无所谓, 对监理的不信任, 忽视和低估了监理的作用, 平常对监理工作干预过多, 甚至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指令, 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全推给监理, 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也就形成了现有的特点是权在政府和业主, 责任却在监理企业。部分业主认为监理单位是自已花钱聘请的, 监理人员应该按照业主的意思和要求开展工作, 体现不了监理单位作为独立、公正第三方的地位。有些业主认为, 工程项目委托了监理工程上就不会出问题, 一旦出现问题就把责任归咎于监理人员。事实上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干出来的, 不是监理人员监理出来的, 因为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很多, 监理工程师应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但如果是由于监理人员不作为对工程项目造成损失, 监理人员应对自身在工作中失职承担相应责任。
1.2 监理企业的内部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最重要的是人员的管理, 企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企业定位的高度。首先是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由于建设工程监理业务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的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的系统工程, 对于从事监理业务人员的资格条件要求很高, 因此监理工作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来承担, 监理人员不但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而且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大多数监理企业监理人员都是从设计院、施工企业和基建管理部门等转业而来, 设计院出来的对图纸精通, 但缺乏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 施工企业出来的施工经验丰富, 对图纸方面又难以胜任, 基建管理部门出来的熟悉工程建设程序, 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再者, 部分监理企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返聘的退休人员比重较大, 这部分监理人员在工作中精力和体力上的严重不足。其次是监理工作程序, 作为工程监理工作指南的监理规范中有指导性的监理工作程序, 监理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内部管理程序和制度, 有些监理公司虽已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也只是作为对外经营的宣传工具, 管理程序和制度形同虚设, 监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落实不到位。第三、监理工作技术文件, 主要是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等技术性文件,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明确规定, 监理规划的编制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目标, 确定具体的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 并应具有可操作性。对中型以上或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 项目监理机构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 并应结合项目的专业特点, 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 监理实施细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部分监理工程师在编写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等技术性文件时, 没有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和工程具体情况来编写, 更谈不上具有针对性, 照抄照搬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等技术性文件范本, 实际工作中起不到编写技术文件的作用和意义。
1.3 监理企业的处境
1) 目前监理企业的资质挂靠现象普遍存在, 特别是在中小城市, 遇到大的工程项目, 当地具备甲级资质的监理企业很少, 县级城市有的没有, 这些企业为了争取项目, 就会采取挂靠外地具备资质的企业, 还有一些挂靠外地甲级监理企业的私人性质皮包公司, 为了达到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争取到项目, 然后到劳务市场招聘人员组成临时性的监理队伍, 工程监理质量可想而知。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中制约了监理企业有绪发展。
2) 监理从业人员中, 大多数末能通过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 有些甚至末通过培训就上岗, 真正通过考试的并没有从事监理工作。例如一些设计院工作人员及院校老师等取得注册监理工程师仅仅在监理企业注册挂名, 而未从事监理工作。造成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与实际工作人员完全脱钩。
3) 监理收费是影响监理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当前一些监理企业的监理收费实际收入严重低于国家标准。有的业主认为监理方对工程建设没有意义, 把监理费支出看成是一项经济负担, 将监理费用一压再压。同行之间竞相压价, 以低价承揽监理业务。使得监理企业举步维坚, 工作处于被动, 严重影响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 监理事业发展之我见
1) 从外围环境上, 首先国家必须建立健全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 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加大监管力度。其次对监理收费方面,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要形成监督制约机制, 不能任由业主及企业间竞相压价, 监理企业间要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第三规范业主行为, 使业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 是确保建设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2) 在内部管理上: (1) 监理企业服务多样性。监理是提供技术性服务的中介机构, 既然具有服务性, 也就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 对工程项目而言, 业主最大的需求是工程项目利益最大化。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要经过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等环节, 真正满足工程项目利益最大化的环节就是在勘察设计阶段, 勘察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潜力达10%。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前期的关键环节, 其质量对于建设项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监理单位为建设单位提供勘察设计咨询服务, 其核心任务仍然是进行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四目标的控制, 以保障工程项目安全、可靠, 提高其适用性和经济性。当前还是施工阶段监理占主导, 从市场导向的趋势看, 监理企业应寻求多种资质, 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 按照市场的需求来拓展监理服务内容, 将是监理企业发展的趋向。 (2) 监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建设监理业务工程管理服务是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经济管理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求监理工程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和复合性知识结构, 还应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建设经济、法律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熟悉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同时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工作中不断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成为一名多能的复合性人才。做为企业应制定长期的人才资源培训计划, 工程监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其次, 监理企业及监理人员要转变观念, 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直接影响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 是促使监理人员顺利完成整个监理任务的根本出发点。在新的竞争机制下, 监理服务过程中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监理服务质量。监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 具有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 遵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职业道德。
目前我国的监理事业仍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阶段,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度、措施上予以扶持, 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更需要自身的完善与提高, 增强企业信誉和竞争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军.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王怀春.对当前建筑监理工作现实的分析[J].海建材2008 (3) :40-42.
[3]姜东娟.监理行业的问题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 2007 (9) :304-305.
3.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发展研究 篇三
摘 要:随着社会技术经济水平的发展,建筑工程投资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总的趋势是希望简化自身的管理工作,得到更全面、更高效的服务,更好实现建设工程预定的目标,获得更好的工程咨询服务势在必行。
关键词:招标;腐败;咨询
所谓工程咨询,是指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集中专家群体和个人的智慧和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以及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为建设工程决策和管理提供的智力活动。
企业建设投资控制的重点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对管理团队的知识面、业务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责任心、进取开拓意识要求都非常高,他需要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议,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准确详实的信息和先进的技术,需要管理者除了掌握建设工程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该熟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项目融资、设备采购、招标咨询等的知识。这个管理团队需要有该领域的技术专家,还需要有与建设工程参与各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以处理各种面临的问题。所有这些难题都要求我们有一支知识面广,精通业务,协调、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工程咨询专门人才队伍来解决,这就是发展工程咨询企业所具备的最核心动力。
发展工程咨询企业的另一个动力来自于国家的宏观发展目标。工程咨询企业作为服务行业,它的发展壮大符合国家经济大政方针,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发达国家服务行业的产值占到GDP的70%强,服务行业的就业率高,所以设计咨询企业的发展关系整个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关系到几千万就业人口的建筑时常繁荣。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大力发展服务行业,高技术含量产业,知识创新型产业的时代,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发展我国的咨询设计行业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现代服务业特征是(1)高人力资本含量——人力资本密集(2)高技术含量——产品品质优良(3)高附加值——投入产出效率。当前,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纽约、法兰克福、东京等)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产业结构的服务业为主导。目前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80%,人口中80% 就业于服务行业。世界平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2%,中国为40%,48个中收入国家为53%,34个低收入国家为43%。现代服务业具有最强劲的发展趋势。我们发展咨询行业就是一种以“职能外包”为特色的现代服务行业, “职能外包”是在更高层次上实行市场细分,产业链结构转移,形成新的更合理的社会分工,促使产业融合,有利于建筑经济的更快发展。
另外,我国目前在施工招标环节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效果也不是很好。首先,施工招标节约的投资有限,效果也非常不明显。清单报价作为我们国家在招投标领域的一项重要实践,到目前为止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因为我们国家的建筑企业发展的并不很好,建筑市场也不规范,很多中小建筑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自己的建筑成本进行核算,也就形成不了自己的企业定额,没有企业定额相应的清单报价也多是依据政府造价管理部门提供的定额,这样并没有真正实现清单报价应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体现的初衷,也就完全失去了清单报价的目的。
其次,现阶段施工招标并没有解决腐败滋生和科学选择投标企业的问题。现在盛行的围标现象是屡禁不止,大量建筑企业为了承得工程,采取围标方式中标,而招投标管理部门直接插手招投标代理领域,借用政府职能,对违禁现象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助长了恶性风气的蔓延。理想中的招投标实则已经变质为腐败孳生的温床。以上问题暴露了我国在施工招标阶段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有工程咨询公司的积极参与,在工程咨询公司的专业管理下,工程咨询公司必定会以利益者和专家的角度出发,促进并监督施工招投标的健康发展,真正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企业。
工程咨询公司的业务范围很广泛,服务对象可以是业主、承包商、金融机构、银行。(1)工程咨询公司可以为业主提供全过程服务,包括实施阶段和工程建设阶段全过程的服务,即可行性研究(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工程招标(编制投标文件、评标、合同谈判),材料设备采购,施工管理,生产准备,调试验收,后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也可以分阶段性的服务。(2)工程咨询公司可以为承包商提供合同咨询和索赔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工程设计服务等众多服务内容,从而为承包商避免或者减少合同风险,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和索赔服务,并在施工技术难题或工业项目工艺系统设计和生产流程设计方面的问题提供技术服务。(3)工程咨询企业还可以为贷款方进行申请贷款的项目评估以及对已接受贷款的项目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服务。
4.工程机械行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篇四
在工程机械行业这些年,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行业的就业前景。我们知道上一个1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工程机械的兴衰和资本转移密切相关(废话...说的好像哪个行业不是一样),群众的钱流向买房,国家的税收流向基建,资本的投入流向购买工程设备,这样才有可能支撑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从上一个10年的30亿国资热土蒸发掉工程建设160亿资本的过热投资来看,以每年新增55个亿的建设需求,这部分过剩的资本投入光回到账面上就需要3年,还不要提收回以后对建设投资恐惧的心理阴影面积,从而导致的资本倒入冷淡,没有极大的利好怎么说至少又要个3年,渡过这么一个寒冬期以后进入理性资本运转年代以后,到底是火还是维稳又牵扯到国家政策和投资热情上来(当然如果到时候全民开发岛屿、荒漠、立体交通、地下城市甚至月球我相信一定会火的)。
扯完大环境,我们来看下生产企业和代理商的情况。作为工程机械50强也好,还是500强企业也罢,徐工、中联、三一等,在行业销售下滑的同时,都在精兵简政。而大部分工程机械代理商早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已经完成一轮清洗,而下半年的清洗工作有的公司已经开始。个人认为行业是“前途迷茫”的,然如行业拼打多年的销售精英尽量还是不要盲目转行,但想在未来10年内通过这行把自己打造成高富帅,个人认为是没可能的……
扯完行业扯自身,如果选择此行(其实现在哪一行都是这样),必须将自己的定位摆精准了(照图画图),想提升自己最主要的就是站稳自己,做好自己。坚定不移的认识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企业给你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塑造和提高自己,削尖了脑子自己去爬也好去找门路也好,把机械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5.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五
2010年7月以来,国家领导人高频访问装备制造企业,并强调自主创新。当前正值十一五期末,十二五即将开局之际,透过国家的密集走访、调研,我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国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视和寄语的厚望。对于工程机械行业企业而言,要实现自身的跨越发展,关注并利用好当前的相关政策尤为重要。在此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对当前与工程机械行业息息相关的部分政策予以盘点和解读。
国家领导人高频访问装备制造企业
7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河南考察工作。洛阳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胡锦涛主席在洛阳先后前往3家国有大型工程企业考察: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而这三家都是装备制造企业。胡锦涛主席希望企业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适应市场新变化,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长沙就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研究,并主持召开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7月2号,温家宝总理在长沙视察了三一集团及山河智能。肯定自主创新,鼓励发展为世界级企业。7月16日,温家宝总理来到陕汽集团下属的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他声明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鼓励不断创新。这三家也都是装备制造企业。
近期,国家领导人高频访问装备制造企业,并强调自主创新,说明国家对装备制造业抱有很高的希望。装备制造业承担着振兴国家工业的重任,致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能使我国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政策盘点工程机械行业遇发展良机
政策盘点: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推动产业升级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了本规划。
2009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室正式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该规划提出,要保持装备制造业生产经营稳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提高国产装备质量水平,使得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70%左右;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专、精、特”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
工程机械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范围内的一个最重要的子行业,其发展将直接受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而本次振兴规划对于解决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相关领域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市场优胜劣汰以及关键零部件突破技术瓶颈将是一次“直接受益”的利好消息。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拉动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长三角、青海,甚至包括深圳、厦门经济特区扩容等陆续获得批复,我国迎来了区域发展规划的密集发布期。区域发展规划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应得以凸显,它如今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基础建设必是它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给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增加了机会。
今年的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以及重点。
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新疆成投资热点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这头十年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还为我国机械行业开辟了更宽广的市场空间。截至2009年,中国西部大开发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20项,投资总规模2.2万亿元人民币。
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新的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发表讲话强调要把西部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10年7月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西部大开发计划投资总额为6822亿元,新开工23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这23项新开工重点工程包括新建铁路、公路、机场扩建改造、电力建设、煤矿开发、水利工程等。
千亿中央财政支援新疆建设,新疆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重点区域,目前有多家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已经进驻新疆市场。
新36条引入民间资本拉动内需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投资政策,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先是于2008年11月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随后启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扩大交通、电力、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使我国经济率先从全球危机中复苏,但是如果今年再从国家层面进行大规模投资,风险将很大,国家财政也难以承受。所以“新36条”应运而生。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36条”),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政策性租赁房建设等若干个重要行业。同日,资本市场积极响应,上证指数收涨2.06%。民间资金的投入,项目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对工程机械的需求。
融资租赁平台保障企业周转资金
据了解,融资租赁是全球继银行信贷之后的第二大债权融资方式。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融资租赁渗透率达10%~30%,而中国只有3%。目前这项金融服务在中国的江浙等发达地区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利用,而在其他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共有融资租赁企业34家,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到2010年7月6日,成都才成立首家合资组建的融资租赁企业。
上海“融资租赁”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待批复。从探索船舶融资租赁企业出口退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优惠等扶持政策开始,准备向飞机、轮船、汽车、工程机械、大型设备等行业延伸运用,这些行业都需要融资租赁来配套资金。
目前,国内大型的工程机械厂家大多数都成立了融资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促进其设备的销售,保障其现金流的充足,并克服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销售实现了逆势的增长。2009年我国租赁业务总额已经突破了2800亿元人民币。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融资租赁渗透率,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金融租赁业务是工程机械行业公司的业务增长的迫切。未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再制造推动产业绿色节能环保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它针对的是损坏或行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
2010年5月底,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工程机械赫然出现在汽车零部件、机床等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行列。6月11日在京举办的再制造技术与经验现场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再制造重点项目等多种措施,壮大再制造产业规模。
为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明两年,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我国是装备制造及使用大国,设备资产已达几万亿元。随着我国进入机械装备报废高峰期,在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发展再制造产业势在必行,潜力巨大。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关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非常之大,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高频访问,更将激发整个行业奋进的决心。
国家政策提供发展良机工程机械发展有望达到新高点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今年上半年的的运行相当乐观。年初,有人认为2010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或呈前高后低走势。但经过半年的运行,工程机械市场供不应求、排队提车的情景,足以证明市场未见疲软。从目前来看,全行业销售目标将在年初制定的销售收入37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的基础上再做调高,而出口增长约在30%左右,但要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仍需时日。
数据显示,“十一五”前四年(2006~2009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分别年均增长26.22%和26.64%,高于“十一五”行业规划预期目标(12%),2009年机械工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达到19.67%,发展质量明显好于“十五”期间。
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各企业已经开始了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及已经或将要的出台的相关政策,不少企业对“十二五”的发展信心满满:一拖目标十二五农机六强;陕汽计划十二五重卡生产20-35万辆;玉柴力争十二五末跨入工程机械千亿集团。
新疆作为下一个西部开发十年计划的重点区域,已经成为各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竞争的市场了。7月15日,徐工集团在新疆的主要经销商新疆徐工伟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4S店开业;东汽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多电并举的良好发展态势;北方交通成立新疆分公司,拓展西部市场;福田雷沃首家拖拉机4S店落户新疆阿克苏。新疆的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工程机械行业前进。
据统计,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4957万辆(不含低速汽车),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其中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要求后将被淘汰。我国工业行业每年因腐蚀、磨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分别占到GDP的4.5%和5%,而发达国家两项加起来的损失在4.5%~5%区间内,如果我国的在再制造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每年可为国家节约1550亿元,所以再制造是工程机械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6.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六
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关系国计民生,能够保障人们生产生活有序进行,产生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投资大,工程建成后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巨大,国家历来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检测行业作为水利工程发展的附属,对保障工程质量有重大意义。工程检测过去常常作为行业母体的一个部门,没有形成独立的企业运作形式。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加深,国务院和水利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工程检测机构依照国际通用要求,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进行运行,作为第三方独立的服务机构。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情况,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规范化、正规化的转变,进行快速发展。
1 行业概述
1.1 检测行业现状
施工企业常常在内部设置检测单位,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由于施工企业工作的需要,制约了内部检测机构走向市场。这就导致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处于企业的附属地位,经济实力、检测能力、技术力量等方面常常处于劣势。
1.2 检测行业特点
1.2.1水利工程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依照水利工程建设有关质量保证要求,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工程检测质量记录文件,这就出现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并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水利工程通过对机构进行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进行政策调节,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检测市场的发展。因此,水利工程检测行业是政策导向影响较大的不完全开放市场。
1.2.2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和特点各不相同,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管理要求,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对水利工程资质进行审查,因此,水利检测机构常常在当地提供服务,外地的检测机构很难在当地提供服务。此外,由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并且样品检测和结果有一定时效性,外地的检测机构在提供服务时受到交通、成本、运作等因素的制约,跨地区开展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决定了检测行业有着较强的地域性。
1.2.3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水利工程检测行业长期处于不完全开放化市场中,政府对水利工程检测行业指导和经营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政策的保护,检测机构常常作为附属部门和科室运行,难于参与竞争、缺少发展和完善的意识。这也导致在长期发展中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独立运作模式,相比国外先进检测企业存在检测制度、检测理念、检测形式的落后,缺少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积累下来的种种因素,造成多数水利工程检测单位的检测技术、检测设备投入较少,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水利检测行业进入门槛低,利润低,导致检测质量难以提高,行业发展不完善。
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目前水利工程检测市场比较混乱
由于受到过去水利行业发展的影响,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质量资料过关、走形式的观念,水利检测单位被动受到施工单位委托,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检测方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上处于矛盾状态,在进行检测时存在质量把关不严情况。在进行检测时,缺少相关制度进行约束,明确相关主体责任,提高检测者和施工方的责任意识,杜绝不严谨工作作风。在保证施工单位灵活方便,检测单位独立负责的`条件下,才能保证检测机构拥有适宜的发展环境,培养负责任、讲信誉的检测机构。
2.2 水利工程检测市场不独立
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虽然名义上脱离母体,但行政管理和经济往来不够独立。在以后的发展中,检测机构如何能够更加独立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研究人员继续努力。
2.3 对水利工程检测机构不够重视
7.新时期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刍议 篇七
工程建设领域的持续发展为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已经成为与设计、营造、管理等相关专业咨询一样重要的专业服务。尽管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1.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现状
1.1 各地区造价咨询水平不平衡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对于造价咨询这一新兴行业, 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样非常显著。沿海开放地区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在企业规模、产业环境、人才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等方面已达到一定的水准, 而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无论是行业布局还是造价师分布与发达地区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以陕西省为例, 截止2009年底, 具有工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资质的企业共175家, 与同期江苏省509家的行业水平差距显著。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数据, 陕西省2009年注册造价工程师人数为1805人,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排第18位。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造价咨询行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 行业服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没能与国际接轨。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仍不够健全。为解决我国造价咨询行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业机构不独立, 与原单位存在挂靠关系的问题, 政府曾于2002年出台文件, 明确要求相关企业与其挂靠单位彻底脱钩, 特别是专营工程造价咨询机构, 一律要脱钩改制, 转为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其他兼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机构, 除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进行规范外, 要接受行业自律组织的统一管理。但是, 在造价咨询行业发展的进程中, 一些行业乱象还是层出不求。
同时, 由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自律组织创建时间不长, 包括执业规范、业务监督办法等在内的一些基本的行业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许多执业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 基础管理薄弱, 对从业人员缺乏有效地约束和监督机制, 兼职挂名多, 从业人员不稳定, 缺乏统一的执业道德规范,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
1.3 缺乏有效人才配置机制
当前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虽然总体有所提高, 但是与行业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总体服务质量不高。由于造价咨询属于智力型服务行业,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人力资源的整合, 特别是高端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 市场准入条件低, 缺乏国际竞争力。
自1997年我国第一批经考试持证上岗的造价工程师诞生至今, 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对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水平, 参与国际工程造价业务, 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我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尚不完善, 准入条件低, 考试难度偏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待完善, 这给造价工程师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一定困难。另外, 我国开办工程造价专业的高校不多, 人才培养后劲不足。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在2005年向世界全面开放, 允许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全资的分支机构提供与工程咨询服务有关的服务, 这对于国内工程咨询业来讲, 意味着垄断及市场分割的彻底打破, 意味着与国外跨国工程咨询公司在业务与人才上的激烈竞争[1]。
其次, 高端复合型工程造价技术人才短缺。
截至2010年末,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219180人。其中, 注册造价工程师52267人, 占全部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的23.8%, 造价员65662人, 占29.9%。由此可见, 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 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同时, 造价工程师的个体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较弱, 不熟悉国际惯例。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不具备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能力, 更不具备实践经验[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迫切需要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第三, 人才流动性强。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造价咨询行业规范体系尚不完善, 人力资源配置手段单一, 人才流动较为明显;同时, 由于造价咨询企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不一, 地区差明显, 推动了行业内的人才流动;另外, 近年来政府和开发商对投资控制日益重视, 很多造价工作者投身政府部分或者业主单位, 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流动。
1.4 造价咨询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虽然我国已经拥有数千家造价咨询企业, 许多地方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 公司实力普遍薄弱, 规模偏小, 技术力量不强, 缺乏竞争力。同时,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发展中受主管部门的制约, 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 行业服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没能与国际接轨, 这些因素致使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业务范围狭窄, 能够同时承担全过程造价咨询的公司几乎没有。全过程造价咨询最主要的特点体现为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即有效地利用专业的、技术的专长与方法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利润和风险, 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一阶段[3]。
2.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建议
为促进造价咨询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引导、规范监督行业主体行为, 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造价咨询市场秩序, 除了行业内部迫切需要改革之外, 还必须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角度选择推进行业发展的策略。
2.1 建立法律、政府、行业联动的运作机制
应建立一套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造价行业运作机制。作为中介服务行业, 造价咨询行业多年来在行政部门过度干预下开展工作, 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 加强法规建设, 完善准入制度,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协会作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行为管理组织, 必须与国际接轨, 在规定职业资格、制定职业规则和道德守则、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协调本行业与外部关系及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协会的服务功能, 加快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2.2 建设高素质队伍
工程造价咨询从业人员素质是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除了扩大人才规模, 优化人才结构,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拓宽培养渠道之外, 培养和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 高等院校应该担负培养造价人才的重任, 在现有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 培养一批既懂工程技术和经济, 又懂法律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 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 把人力资本价值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 通过企业内部营销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 行业协会应在行业准入、行业培训、业务交流、推广经验等发面应发挥组织功效, 使业内人员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 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走国际化道路是历史趋势。我国的造价咨询企业是在学习融合国外先进造价管理理念, 结合国内基本建设国情的基础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我国的造价咨询企业在学习竞争中走向成熟, 逐渐缩小与先进造价咨询水平的差距。按照中国进入WTO所作的承诺, 中国的建设市场和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将加快开放的步伐, 为了顺应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与国外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同场竞技的时代潮流, 必须深入了解国际工程造价领域的规则, 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 增进与国际同行的沟通与交流, 逐步实现资质互认, 立足国内市场, 争夺国际市场, 适应国内和国际两大咨询市场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本文从行业运行机制建设、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几个角度给出建议。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凌.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现状与发展[J].安徽建筑, 2007.6
[2]王超.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 2008
8.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八
【关键词】检测;现状;对策
1.前言
工程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也是处在市场竞争极不规范的状态,问题丛生:首先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作为工程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成长发展。
2.行业概述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数量最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支持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检测行业技术门槛不高,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检测行业体制单一,由于具有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
3.检测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3.1 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工程方面与世界接轨,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3.2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来管理实验室,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3.3 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1)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2)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3)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4. 对策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社会一方面对检测的要求会更迫切。同时会更高要求。因此作为检测行业的出路必须将检测变成产业化,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机构。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作到:
4.1 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全面引入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国内的检测机构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导则的各项要求,而导则的核心就是全面的质量管理。我国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4.2 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4.3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比如引进ERP来控制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利用CRM软件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利用“5S”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借助品牌推广手段来提高检测机构的信誉度等等。一旦检测行业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行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4.4 树立人才观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5.结语
9.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九
2013-2018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研究及投资前景
预测报告
第一章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及属性分析
一、行业定义
二、国民经济依赖性
三、经济类型属性
四、行业周期属性 第二节 经济发展环境
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二、2005-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三、经济结构调整
四、国民收入状况 第三节 政策发展环境
一、产业振兴规划
二、产业发展规划
三、行业标准政策
四、市场应用政策
五、财政税收政策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环境
一、中国人口规模
二、分年龄结构
三、分学历结构
四、分地区结构
五、消费观念
第五节 投融资发展环境
一、金融开放
二、金融财政政策
三、金融货币政策
四、外汇政策
五、银行信贷政策
六、股权债券融资政策
第二章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 对外工程承包产能概况
一、2006-2012年产能分析
二、2013-2018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 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容量概况
一、2006-2012年市场容量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3-2018年市场容量预测
第四节 对外工程承包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对外工程承包产业供需情况
第三章 2013-2018年中国市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整体市场规模
一、总量规模
二、增长速度
三、各季度市场情况
第二节 原材料市场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结构分析
一、产品市场结构
二、品牌市场结构
三、区域市场结构
四、渠道市场结构
第四章 2010-2013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供需监测分析
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供给分析
第三节 市场特征分析
第五章 2013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格局与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第一节 竞争格局分析
第二节 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一、产品竞争力
二、价格竞争力
三、渠道竞争力
六、品牌竞争力
第六章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第一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第三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态势
二、国内外产品的比较优势
第七章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竞争绩效分析 第一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总体效益水平分析 第二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分析 第四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绩效分析 第五节 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分销体系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销售渠道模式分析
二、产品最佳销售渠道选择
第八章、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国际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一、2013-2018年经济增长与需求预测
二、2013-2018年行业总产量预测
三、我国中长期市场发展策略预测 第二节 我国资源配置的前景
第九章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企业所有制状况 第二节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外资进入状况 第三节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合作与并购 第四节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投资体制分析
第五节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资本市场融资分析
第十章 对外工程承包产业投资策略 第一节 产品定位策略
一、市场细分策略
二、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产品开发策略
一、追求产品质量
二、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 第三节 渠道销售策略
一、销售模式分类
二、市场投资建议 第四节 品牌经营策略
一、不同品牌经营模式
二、如何切入开拓品牌 第五节 服务策略
第十一章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A.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 B.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 C.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 D.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E.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 2013-2018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产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投资环境
一、资源环境分析
二、市场竞争分析
三、政策环境分析 第二节 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四节 投资发展前景
一、市场供需发展趋势
二、未来发展展望
第十三章 对外工程承包相关产业2013-2018年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上游行业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下游行业影响分析
第十四章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成长能力及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 第三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集中程度分析
第十五章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风险趋势分析与对策
第一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风险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进入退出风险
第二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六章 对外工程承包产业投资风险 第一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宏观调控风险 第二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竞争风险 第三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供需波动风险 第四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技术创新风险 第五节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经营管理风险
第十七章 2013-2018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国际市场预测
一、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产能预测
二、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市场需求前景 第二节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趋势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节 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中国市场预测
一、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产能预测
二、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市场需求前景
第十八章 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研究
第一节 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主要区域投资机会 第二节 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出口市场投资机会 第三节 2013-2018年对外工程承包行业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机会
--------------------网 址:
10.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十
【发布文号】建质综函[2005]21号 【发布日期】2005-03-14 【生效日期】2005-03-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2005年工作要点
(建质综函[2005]2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山东、江苏、浙江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了做好2005年全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我司制定了2005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2005年工作要点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工作。
工作思路:
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推进形成两种机制,紧紧抓住三项重点,重视提高四种能力,抓好五个薄弱环节。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主线;推进形成建筑市场自行调节机制和各方主体自我管理机制;紧紧抓住城市公共安全、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三项重点;积极培育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监管能力、行业发展形势分析能力和工程技术发展引导能力;突出抓好改善建筑农民工作业环境、农民工生活环境、农民工就业环境、农房建造质量安全和农村抗震安居工程五个环节。
工作任务:
一、建立城乡建设综合防灾体系,保障公共安全
1、切实履行部安委会办公室职责。推动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建设部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起草制定《建设部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预防、处置工作程序》。
2、全面动员布置城乡建设综合防灾工作。组织召开“全国城乡建设综合防灾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城乡建设综合防灾指导意见》,建立城乡建设综合防灾技术标准体系。
3、提高建设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抓好落实建设系统工程质量安全、城市地铁、供气、供水、桥梁等重大事故、破坏性地震和反恐怖工作应急预案,研究建立应急管理指挥协调信息系统。
4、强化地铁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九部委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地铁安全联络员制度,制定下发《地铁运营安全督查技术要点》,进行地铁安全督查,组织地铁设计施工技术风险研究和评估工作,召开地铁设计施工技术风险研讨会,研究制定《地铁建设技术风险控制导则》。
5、加强城市和村镇的抗震防灾工作。出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调研工作;认真总结村镇抗震防灾工作,开展村镇抗震防灾政策、技术研究与试点工作,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城市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抗震设防普查,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检查。
二、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保障农民工生命安全
1、落实控制指标,切实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指导各地制定本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规体系。将原有的关于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等三个部令合并修订《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并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出台《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修改完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继续推动在编、待编技术规范的编制和报批工作,指导各地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和技术标准。
3、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一是针对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工作,组织专项检查并召开总结会议。二是制定出台《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导则》,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监管行为,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责任,组织开展层级监督和专项整治活动,并指导各地强化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执法力度。三是与卫生主管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切实保护农民工身体健康。
4、健全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强化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层级监督制度、重大事故约谈制度。二是结合已发布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在大中城市推行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辩识和监控制度,做为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并通过做好阶段性调研总结和经验推广工作,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5、夯实基础工作,改善安全条件。一是以推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为主线,全面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二是制定《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规定》落实各方在保证和监督安全措施费用使用方面的责任,指导并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三是继续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督促企业按规定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生产专职人员。落实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强化对一线操作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救护基本知识的培训教育。
三、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创新模式突出重点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规体系。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保证为社会提供公众满意的公共工程产品。出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素质和执法能力。出台《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和检测行业的发展。
2、开展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工作。开展以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和住宅工程为重点的工程质量大检查,对各地贯彻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城市桥梁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3、加强薄弱环节的质量监管,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建立村镇建设质量安全联络员制度,积极指导各地落实《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危改工程管理的意见》,统筹城乡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配合部村镇办召开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座谈会。出台《滑坡崩塌多发区城镇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导则》,防止或控制由于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切实防范高切坡垮塌事故发生。
4、加强关键环节监督,强化建筑节能。重点抓好住宅工程和公共建筑的节能,组织部分骨干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节能技术强制性标准培训,指导审图机构严把施工图设计审查关。召开各地建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落实建筑节能标准座谈会,从建筑材料进现场检测和竣工验收备案环节加强节能监管工作,并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
5、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差别化管理。指导各地整合监管资源,积极推行巡查制度和差别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不良记录管理办法》的落实,对企业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不强的,要进行重点监督,并强化不良记录管理。
6、推进工程质量保险,控制工程技术风险。加强技术风险管理,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推进工程质量保险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十个试点城市工作的指导,总结设计责任保险工作经验;加强对地下空间技术风险特别是地铁建设技术控制研究。高度重视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安全,研究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观测鉴定和控制机制,开展制定《工程安全性鉴定管理办法》的调研。
7、加强三类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建设。颁布实施《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工程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和《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强化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质量体系管理。
四、加快建筑业改革与技术进步,推动建筑业增长方式转变
1、继续推进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分类指导中央和省属大型国有建筑业企业的改革。颁布《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2005年版)。
2、加强建筑业农民工工作。研究提出改善建筑业农民工就业环境,保障建筑业农民工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农民工服务的工作体系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3、培育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体系。起草制定《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工程咨询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积极培育发展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工程咨询服务机构。
4、开展技术进步示范引导。制定或修订《设计专有技术评定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管理规定》、《工法管理办法及编写导则》;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版),指导各地申报第五批示范工程。
5、召开全国工程建设技术创新工作会议。起草《加快工程建设技术进步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建筑业企业技术进步指标体系,研究制定建筑业安全生产十项新技术,并开展推广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的前期研究。
6、召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表彰和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勘察设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的经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勘察设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加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质量安全工作
1、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动员、精心准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把各阶段的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2、治本抓源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及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治本抓源头,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3、实行党风廉政和业务工作“两同时”措施和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交由地方开展的行政许可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对委托协会、学会开展的评优评奖工作的监管。
4、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研究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对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和指导。加强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将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广先进典型和示范工程经验,不断提高全行业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城乡综合防灾和应急能力。
11.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 篇十一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引 言: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以计算机为基础,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学科,也被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是社会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伴随着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方面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全面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任然存在着一些列的问题,影响着它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它作为社会经济和技术高度发展下的产物,是衡量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近年来,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涉及到我国各个行业领域,成为了我国国家政策和重点扶植的行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是为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总值,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我国机电系统的逐步成熟和稳定,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更加的多元化,发展方面更加明确,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据数据显示,我国的对外出口机电产品正在逐年的增加,出口总额不断的提升,使我国成为机电出口产品的大国之一,为我国机电行业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二、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行业的关联度减低。我国的机电业发展市场集中,产品结构单一,使机电产品在发展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容易受到影响和波动,特别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而言,市场和结构的单一都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的降低。第二,自主创新能力欠缺。我国机电行业以大中型企业为研发主体,但这些企业对于自主创新和产品的研发重视度不够,对于资金的投入不够,使行业发展确定资金保障和创新基础。第三,人才的缺乏。受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时间限制,在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人才的缺乏将会直接导致行业发展局限性。人才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是主导者也是实施者,是技术的研发者和创新意识的构造者,对于产业的发展起着觉得性的作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需要人才的参与,人才是保障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因素,对于提高产业发展技术,促进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发展中重视专业深度的培养,摆脱发展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积极的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为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未来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以适合未来对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的变化,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工程行业向智能化发展方向的转变。科学技术作为电子工程行业发展创新的根本,在发展中,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相融合,成为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在改变了传统的机械技术生产模式的同时,将虚拟的电子技术应用在生产中,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作为国民支柱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过程中,要加大技术的研发,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机械电子技术的制造水平。
结束语: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中,不断的壮大和发展,逐渐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机械电子行业作为时代发展下的产物,具有相当乐观的发展情景。在未来的发展要加强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加强对人才培养,提高产业的关联度,提高机械电子技术水平,促进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持续、稳定、高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建民;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产业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3期.
【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岩土工程设计论文06-20
岩土工程学绪论08-26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12-07
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09-11
岩土隧道工程个人简历11-17
岩土工程师考试备考技巧08-04
水利工程继续教育岩土10-04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简介08-05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和答案09-03
机械工程行业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