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行业实施方案

2025-01-24

智能电表行业实施方案(精选7篇)

1.智能电表行业实施方案 篇一

为智能电表选择适合的PLC调制解调器方案

近年来,在绿色节能意识的推动下,以智能电表为核心的智能电网成为欧美日中等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如欧盟委员会强制要求2022年前所有欧盟成员国的电表都替换为智能仪表。美国也计划在每个家庭都安装智能仪表。中国也在2009年5月开始提出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构想,准备投资高达4万亿元,计划经历当前的试点和2011年开始的全面建设等阶段后,到2020年基本实现构想。在此推动下,电网技术面临着一场重要的革命,而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演进。

表1:传统电网与新的智能电网之间的简单对比。

在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发挥关键的作用,可以使用户与电力系统之间实现互动。如一方面帮助电力机构精确了解用户的用电规律,为高峰用电或低谷用电设定差异化的电价;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合理调整自己的用电计划,从而优化电费支出。从功能模块来看,智能电表除了电源和计量模块外,还涉及到数据存储功能,需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器;此外,双向实时通信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故通信模块至关重要,需要选择适合的通信方式及相应的最佳解决方案。

实际上,智能电网是一个庞大系统,涉及电力、通信及应用等多个层次,以及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等不同网络类型。其中,LAN连接家庭或建筑物内的不同类型的智能电表到数据集中器(concentrator)。就这一段的网络连接而言,通常它们对通信速率的要求不高,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降低成本,常见的通信方式有无线射频网络,或有线的电力线载波(PLC)或电力线宽带(BPL)等。具体采用何种通信方式,需要考虑各国电网实际状况等因素,同时先行先试国家的做法也会提供借鉴意义。

图1:法国EDF旗下公司法国配电公司(ERDF)的Linky项目简略示意图。

例如,在欧洲能源市场有重要影响力的法国电力(Electricité de France, EDF)于2009年中启动了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电表项目Linky,计划到2017年在法国部署3,500万个智能电表。这个项目为智能电表到数据集中器之间的通信选择了PLC技术,然后再利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将数据传送到该公司的数据中心。考虑到中国的智能电网仍在试点阶段,法国ERDF的选择对中国等其他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PLC调制技术的选择虽然PLC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选择,但电力线的初衷并不是用于通信,故在应用PLC通信时也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设计人员需要密切注意会出现的信号衰减和噪声问题,反之也要求复杂的收发器技术。

为了抑制由噪声导致的信号衰减,降低误码率,并改善频率效率,有必要利用适合的信号调制技术。实际上,电力机构在部署智能电表抄表系统时,有多种不同的调制方式,但主要的有三种,分别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相移键控(PSK)和扩频型频移键控(S-FSK)。

OFDM的理论带宽较高,但实际上在低压网络中的噪声条件下会损失很大一部分的带宽,而且OFDM的应用成本较高,工作时还消耗可观的电能。PSK调制技术的应用成本很低,但不是特别可靠,性能会受到相位噪声影响,而且无法充分覆盖较长距离。相比较而言,虽然S-FSK的数据率比OFDM低,但更胜任智能电表应用。这种调制技术能实现可靠的通信,同时应用成本更低,消耗的电能也更少。因此,就当前的智能电网PLC应用而言,复杂度低、商用潜力更大及有可靠现场应用记录的S-FSK调制技术无疑是更适合的选择。实际上,法国ERDF的Linky项目规范中,物理层参考规范是IEC61334-5-1/EN50065,其中规定的调制技术就是S-FSK,通信频率为标记频率(mark frequency, Fm)63.3 kHz和空频(space frequency, Fs)74 kHz,传输速率2.4 Kbps,并与50 Hz电气网络频率物理同步。

安森美半导体PLC调制解调器的应用优势安森美半导体在开发PLC调制解调器方面拥有较长的历史。速率1.2 kb的AMIS-30585为早前推出,最初开发时就符合IEC 61334标准(SFSK规范),迄今已历经8年的现场应用检验。新近推出的AMIS-49587是一款高集成度、符合标准的低功率PLC方案,支持PLC现场部署要求的4种不同模式,如NO_CONFIG、MASTER(集中器)、SLAVE(电表)和SPY(给测试人员的原始数据),非常适合智能电表以及智能街灯和智能插座等应用。与AMIS-30585相比,AMIS-49587支持2.4 kb的更高半双工可调节通信速率速率,符合诸如ERDF规范这样的市场新要求,目前已经获得法国原设备制造商(OEM)的先期使用,在中国也已获得数家领先电表客户的选用。两款器件引脚对引脚兼容,为客户提供了更大的设计便利。

AMIS-49587符合IEC61334-5-1标准,为客户提供众多应用优势。例如,这器件基于ARM7TDMI处理器内核,同时包含物理接口收发器(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器(MAC)层,使其以单芯片方案结合了模拟调制解调器前端和数字后处理功能,而大多数竞争方案需要复杂的嵌入式软件来执行与AMIS-49587相同的功能。设计人员使用AMIS-49587调制解调器,可以简化设计,能在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内开发出全套互操作PLC方案,还降低开发及应用成本。实际上,基于AMIS-49587的调制解调器方案中仅使用2颗IC(另一颗为NCS5650 2 A PLC线路驱动器),外加16颗电阻、17颗电容、2个二极管、1个晶体和1个脉冲变压器,总元件数量仅为39个,提供低物料单(BOM)成本。

此外,AMIS-49587采用S-FSK调制技术,结合高分辨率的滤波算法,配以自动可信值/中继器(repeater)功能,提供基于长距离电力线的高可靠性数据通信。通信误差比其它可选及现有方案更低。这器件藉板载低抖动锁相环(PLL)与交流主电源(mains)信号同步。由于包含16位分辨率的模拟前端,使器件具有极优的噪声免疫性和极高的接收灵敏度。

AMIS-49587的易用性也很突出。由于内嵌协议处理功能,使设计人员无需涉及PHY和MAC协定传输细节问题,节省多达50%的软件开发耗费,从而加快上市时间,降低总成本。这器件藉串行接口直接连接至用户主微控制器(MCU)。AMIS-49587同时兼容于单相和多相电表,满足客户不同需求。此外,其能耗也比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方案更低,非常适合智能电表至集中器的PLC通信应用。为了帮助设计人员加快开发进程,安森美半导体还提供评估套件AMIS49587EVK,方便用户开发。这套件内含2个PLC调制解调器,用于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配置通信;还包含开源图形用户界面,用于配置端到端通信。

安森美半导体为智能电表应用提供完整方案与普通电表相比,智能电表无疑是更为复杂的系统。而安森美半导体为智能电表应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除了上述用于通信应用的PLC调制解调器和线路驱动器方案外,还提供用于电源管理、测量和存储等关键功能的解决方案。如在电源管理模块,可以应用安森美半导体的NCP1014、NCP1015等AC-DC转换器,LM2596、NCP3063和CS51411等DC-DC转换器,MC78L05、MC7805、CAT6217和CAT6219等低压降(LDO)稳压器,以及NTMFS4823等中压及高压FET。此外,在智能电表应用中,也可采用安森美半导体系列EEPROM、SDRM等存储器,以及ESD/TVS、SIM卡接口、逻辑、USB保护、监控、I/O扩展、时钟和温度传感器等。

图2:安森美半导体应用于智能电表的解决方案。

在方兴未艾的智能电网应用中,智能电表发挥关键作用。设计人员需要为智能电表与数据集中器之间的通信选择适合的通信方式,而PLC已经成为业界先导公司及先期试验项目的选择,颇具示范及借鉴意义。设计人员需要为PLC通信选择调制解调器方案。安森美半导体用于PLC的调制解调器产品符合标准及客户规范,并提供众多应用优势,如简化设计、降低成本、降低耗电、提供可靠通信及加快上市进程等。安森美半导体更为智能电表应用提供包括电源/电源管理及保护、通信、测量和存储等关键功能的完整解决方案,方便客户的选择,帮助他们降低采购成本及加快产品上市。

2.智能电表行业实施方案 篇二

Si licon L abs日前宣布推出高性能、超低功耗无线收发器, 专门针对中国快速增长的智能电表市场。Silicon Labs新型Si4438 EZRadioPRO®IC设计使无线传输距离和电池寿命最大化, 同时降低智能电表30%的物料 (BOM) 成本。Si4438收发器专为425-525MHz ISM频段设计, 因此也是室内能源管理系统和其他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应用, 诸如远距离回程通信到服务公司应用的理想sub-GHz无线解决方案。

据该公司中国区经理刘显礼介绍, 利用高效的片上功率放大器 (PA) , Si4438通过提供同类最佳的输出功率 (+20d Bm) 、灵敏度 (-124dBm) 、链路预算 (114dB) 和临近通道抑制 (58dB) 等规格特性, 为智能电表延长传输距离并提供可靠的通信链路。同时, 内置的分集式天线和跳频支持可进一步扩展传输距离、增强无线性能。由于分集式天线紧密集成到Si4438收发器, 因此可以提高系统链路预算8-10dB。

3.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应用探析 篇三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电表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于电网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电能表暴露出许多的缺陷和问题,智能电表逐渐得到应用和普及。相比于传统电能表,智能电表具有容量大、可靠性强、安全等级高等优势,能够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应该得到电力技术人员的重视和推广。

一、智能电表的功能与特点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中的智能化终端设备,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基本的用电计量功能基础上,还增加了双向多种费率计费功能、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以及防窃电功能等,代表了节能型智能电网中,用户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发展方向。

智能电表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双向计量,这也是智能电表最为突出的功能。对于自备有储能和发电设备的分布式用电大户,智能电表能够结合实时电价,依照最优原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购电计划,引导客户进行消费。同时,还能够将用电情况反馈给客户,鼓励其安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储电设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是双向通信,通过电能表中的通信模块,能够实现数据中心与通信网络的双向交流,一方面,电力企业能够及时了解用户的用电信息,做好输配电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将用电情况以及电价调整信息传输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了解自身的用电水平,从而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三是支持浮动电价,智能电表中的测量和数据储存功能,能够支持实时电价浮动,根据时间差对电量进行测量,对电能信息进行储存,为实时电价计量提供参考依据。

与传统电能表相比,智能电表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不需要进行人工抄表,用户的用电量信息能够自动传输到电力企业的相关系统中,便于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其次,先买电后用电的特点,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购电和用电,充分体现出了电力资源的商品属性;然后,智能断电功能的存在,解决了电费回收困难的问题;最后,智能电表的低功耗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电网线损,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

二、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应用

智能电网,也称电网智能化,是以集成高效的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测量技术、设备技术以及控制方法等,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目标,具有激励、自愈、抵御攻击等特征。作为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费结算与信息处理

传统的电能表在电费结算以及相关信息的处理上,流程比较复杂繁琐,很容易出现数据或者信息的错漏及误差,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而智能电表的应用,能够对电费的结算过程进行大幅度简化,通过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有效减少人工误差,实现电费结算与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电力用户的各种需求。

2.评估配网状态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对于配网用电信息,通常都是根据网络模型、负载估计值以及变电站高压测量得到,不仅使得配网分布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而且很容易由于负载过大,引发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和后果。智能电表的应用,能够实现对配网状态的准确评估,帮助电力工作人员获取相应的负载信息,及时发现电网中出现的电能下滑,或者电力设备负载过大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预防和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3.强化用电管理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强化用电管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智能电表,电力企业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用电信息,同时针对其实际用电情况,建立起完善的用电管理系统,对电能的输配进行有效管理,在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减少电能的浪费,促进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不仅如此,还能够通过信息的反馈,使得用户明确自身的阶段用电情况,及时发现电能的异常消耗,引导用户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电力企业还可以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提升用电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双赢。

4.分析电网负荷

智能电表的应用,能够帮助电力工作人员获取电网运行中的各种信息,为电网负荷的分析提供依据。根据时间的变化,电力企业能够对各种信息以及电网的负荷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电网整体的能耗需求和峰值需求进行预测,将相关信息与预测结果反馈给电力用户,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用电需求,对用电量进行调节,减少电能的浪费。

5.检测电网故障

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故障检测方面。通过智能电表,系统能够对电能表、配电元件以及用户端设备等进行全面自动检测,从而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异常和故障,向工作人员发出告警信息,提醒其对故障进行处理。不仅如此,智能电表的统一管理还能够实现对于表计的定时访问,对于相关信息库的维护以及对表计存储位置的确认等,能够为表计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智能电网逐渐得到发展。在智能电网中应用智能电表,能够拓展电能表的功能,适应了新能源的使用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关注智能电表的应用情况,确保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持续稳定展开。

参考文献:

[1]李晓华.探讨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作用及应用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

[2]姜延战,李冠鹏.关于智能电表在电网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6):159.

[3]田永宁.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3):43.

4.关于学校宿舍使用智能电表的说明 篇四

国瑞物业、住校学生:

为提高学校现代管理水平,响应政府提倡的节能环保。我校于暑期就宿舍智能电表的采购、安装进行了政府招标。因为前段时间供电系统计划停电,所以一直到国庆期间才完成了学校变压器增容工程。

根据消防安全检查要求,宿舍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为此学校也考虑到住校陪读家长的实际情况,打报告到政府及消防监督部分,说明情况,才准予集中在每层楼东面使用大功率烧饭电器,统一管理。现将几点说明通报如下:

1、所有住户都需在学校食堂充卡处办理充值卡,该卡为校园一卡通,充值可用于打水、买饭、校园超市购物;

2、每户用电根据卡上金额使用,卡上没有钱,则自动断电;

3、住户不得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使用大功率电器,则宿舍内自动停电;

4、每户在烧饭间都有独立的用电插座,插座保护锁请自行安装;

5、靠西面的6户住户,如需使用烧饭间插座,请另外在充卡区单独办理一张卡用于烧饭间电表;(这个问题是由于楼房的结构导致,我校宿舍区每栋楼其实是东西两栋楼合在一起,请住户理解)

5.智能电表行业实施方案 篇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也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今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开始运用到医疗仪器的设计当中。心电图、脑电图等生理参数检测设备,各类型的 监护仪器,超声波、X射线成影设备,核磁共振仪器,以及各式各样的物理治疗仪都开始在各地医院广泛使用。

远程医疗、HIS、病人呼叫中心、数字化医院等先进理念的出现和应用,使医院的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完善和高效,同时病人享受到更加快捷方便和人性化的服务。

[系统应用]

从医疗仪器行业来看,除了新的传感检测技术不断运用推广之外,对所采集信息的分析、存储和显示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这就要求现代的医疗仪器具备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更稳定可靠的性能。另外,医疗仪器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又要求设备能够达到更高级别的环保要求。如何进一步的智能化、专业化、小型化,同时做到低功耗、零污染,将会是一个无止境的追求过程。

“EVOC”针对以上特点,潜心研制了适合医疗仪器行业使用的一系列嵌入式智能平台,具备小体积、高可靠性、低功耗和接口完备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医疗仪器供应商的目光,并在不断的是将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我们以多参数监护仪为例,来看一看“EVOC”嵌入式智能平台在医疗仪器行业的应用。系统一般由多台监护仪和一台中央护士工作站组成,监护仪采用“EVOC”104-1541CLDN型全功能嵌入式工业主板为核心操作平台。该主板仅有手掌的一半大小,板上集成了超低功耗的NSGX300MHzCPU处理芯片、SDRAM、CRT/LCD控制、10/100Mbps网络接口、CompactFlash、IDE、FDD、两串一并、二个USB、一个115KbpsIrDA红外接口、1~255秒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PS2键盘和鼠标,支持目前国内医疗行业最通用的PC/104接口,系统通过该接口扩展的用户板完成包括血压、血氧、体温、呼吸等一系列传感探测器的信号采集,进行实时处理,最后结果可经由多种形式输出,

目前该平台支持高精度LCD和VGA两种显示模式,在板视频最大分辨率可达1024*768,支持通用的热敏打印接口,并可通过标准串口与中央护士工作站相互通讯。在平台操作系统的选择方面,我们给予客户更多的自由度,打破了传统多参数仪仅支持单一DOS操作系统的局限,以提供更加灵活广泛的应用模式。

[系统结构]

[应用特点]

1、高可靠性。

研祥专心致力于嵌入式智能平台的研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在生产及测试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出自研祥的产品都符合客户需要。作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EIP厂商,研祥产品先后顺利通过《PC总线工业计算机及自动化产品》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组、空军电子设备测试中心、工业总公司检测中心、中国电子产品质检中心等测试机构的各项严格测试,证明研祥产品适应在各种需要长时间运行的恶劣环境使用。“EVOC”产品由美亚公司进行质量承保。

2、接口完善。

104-1541CLDN型全功能嵌入式工业主板自带PC/104总线接口、10/100Mbps自适应网络接口、CompactFlash、IDE、FDD、COM、LTP、二个USB、IrDA红外接口、PS2键盘和鼠标口。全面满足您的各种应用场合。

3、超低功耗。

104-1541CLDN型全功能嵌入式工业主板采用高集成度、低功耗元器件生产,器件排列和布线设计科学合理,能有效减少发热现象,降低机内温度,最大功耗低于5W。在高达65摄氏度的室内仍无需冷却风扇,避免了系统因风扇带来的的不可靠因素。

4、性价比优异。

6.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篇六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 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智能电表中,用户交费完成后,对智能IC卡充值并输入电表后,电表才能供电,且电表中的电量用完后便自动拉闸断电,直至用户重新完成电费充值。这不仅程序繁杂, 而且影响了电力的正常供应,给用电客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新型智能电表不仅具有传统电表的供电功能,还具有用电信息存储、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其容量更大、可靠性更强、安全等级更高,不仅适应了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还符合了我国未来发展“节能环保”的要求。 智能电表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意义十分重大。

1智能电表的功能

1.1双向计量

较之于传统电表,双向计量是智能电表最为突出的功能。对有储能设备、发电设备等分布式的用电大户,智能电表可根据实时电价做出分析判断,坚持经济最优原则,做出具体的购电计划,引导客户购买。同时,还能向客户反馈用电情况,引导人们对低碳节能、经济环保的设备进行投资,在减少电费支出的同时,鼓励客户安装风能、太阳能等高效低碳储电设备,实现节能降耗、经济环保的最终目的。通过智能电表双计量功能,可为每个客户每年节约13% ~ 15% 的用电量,而能源消耗可节约3% ~ 15%,这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使得社会效益得到切实提升。

1.2双向通信

所谓双向通信,即智能电表内置的通信模块,可实现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之间的双向交流。电力企业可通过智能电表的双向通信功能,向客户提供有效信息,让客户自行判断和选择,并根据自身需要对用电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将客户用电情况及电价调整信息及时转发给客户,让客户了解自己的用电水平,从而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1.3支持浮动电价

除此之外,智能电表还具有编译功能,既能够进行准确度高的电能计量,又具备测量和储存数据的功能,支持实时电价的浮动。这不仅能够根据既定的时间差来测量和储存各类电量和电能。还能满足电力企业实时电价的计量工作。

2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1电费结算和信息处理

传统电表中的电费结算及账务处理上,流程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数据或信息的混乱、错漏,结算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 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而智能电表能够简化传统结算过程中的复杂流程,实现准确、实时的费用结算和信息处理,提高了工资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了客户获取更加准确、及时的能耗信息和帐务信息的需求。

2.2对配网状态进行估计

从目前形势上看,由于根据负载估计值、网络模型和变电站的高压测量获得用电信息,造成了配网分布信息缺乏准确性,极易导致负载过大而引发不良后果。 因而,智能电表的应用,可对配网状态进行估计,准确获取负载量及相关信息,及时发现电能下滑或电力设备负载过大等情况,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2.3进行用电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智能电表,为客户提供用电的相关信息,并针对客户用电情况建立用电管理系统,实现节能优质服务,在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让客户充分了解自己的阶段用电情况,有利于改进客户不良的用电习惯,并及时发现能源消耗的异常或设备故障等情况,从而养成健康用电、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可以引进新技术,开发和使用新产品,提升用电管理水平,实现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的双赢。

2.4分析电网负荷量,实现科学预测和能效管理

通过智能电表,获取水、热、气等相关信息,为负荷分析提供依据,并进行科学预测和能效管理。供电企业根据时间的变化,对相关信息和负荷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预测出总的峰值需求和总能耗需求。同时,将智能电表的信息及预测结果反馈给客户,让客户根据自身用电需求对用电进行合理调度,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电网和用户的利益最大化。

2.5对电网相关故障进行检测

智能电表还在故障检测系统当中得到具体应用,促进电表统一管理的实现。 通过智能电表,可对电能表、配电元件及用户设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设备故障,并发出报警预报,便于工作人员的维护和检修。例如,电网运行中的接地故障、电子设备故障等,智能电表均能够及时反映出来。此外,智能电表的统一管理,包括对表计的定时访问、表计信息库的维护,表计存储位置的确认等等,从而为表计的运行安全和用户信息的完整与准确提供强有力保障。

3小结

7.智能电表抽检验收试验方法探讨 篇七

【关键词】智能电表验收方法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城乡电网实施了“一户一表”制,加之高科技产品智能电能表的上市运作,为电管部门和用户都提供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方便,民用电表的数量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减轻电管部门抄表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电能计量的运行成本,保证电能表的准确运行,更好地维护电力公司和用户双方的利益,必须尽快地研究开发出一套对智能电能表的抽样检验方法。

一、什么是智能电能表的抽检验收

由于目前上市运行的智能电能表启用时间还不太长,所以国内关于智能电能表抽样检验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成果上与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家还没出台真正意义上的抽检验收标准,已出台的标准也仅仅是产品质量监督标准和产品出厂时所用的抽样检验方法,对于产品上市运作一段时间后的质量检测还表现为“鞭长莫及”。对于在线电表的质量跟踪检验和调试,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目前不少地方采取的办法主要还是定期全部检测或全部更新,造成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现在比较理想的抽样检验方法是预先制定抽样方案,从交验产品中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并按照判断规则推断该批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再说具体一点,就是这种抽样检验方法是依据对样品的统计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对各种样品的工作特性进行合理的描述,逐一定义每一样品类群的抽查特性曲线(OC曲线)。然后,针对不同样品的分布情况和抽查特征曲线,在充分考虑对样品特性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定义不同的类群。根据不同类群的具体特征,选取适用的数理统计检验方法,并在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数量经济模型,通过检验这些少量样品来对整批样品的质量进行估计,在满足一定置信度(95%、97.5%、99%等)的要求下,对整批样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从而达到既经济又准确的目的。

二、智能电能表抽样检验的意义

产品的抽样检验是相对产品的全面检验而说的,它是从一批产品的总量中抽出一部分产品作为检验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验得出质量结论,用以对整批产品做出质量的判定。这种检验方法具有以下意义:

1、节约费用。产品的抽样检验比之产品的全面检验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和时间,从而大大降低检验费用。

2、时效性强。产品的抽样检验比之全面检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供检验数据,并能以此认定整批产品的质量。

3、能够有效地提高检验数据的质量。抽样检验虽然没有对产品的总数进行检验,从理论上讲应说存有一定的抽样误差,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抽样检验的工作实践中,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抽样检验数据汇总结果的准确性往往高于全数检验。有的地方也搞过产品的全数检验,因产口太大,动用的工作人员很多,一是在众多的检验工作人员中,都是独立作业,其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参差不齐,就会直接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因为涉及的技术范围比较广,检测数据又太多,在采集和汇总中就难免出现误差。所以可以说,产品检测的范围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集中人力、集中时间认真搞好产品的抽样检测,倒是一个比较科学的检测方法。近几十年来,包括电能表在内的各类产品的质量检测多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并必将于今后的若干年内得以继续应用。

三、智能电表的检测类型和检验方法

1、按产品的质量指标分类检测

在产品检测中,技术人员可以采用计量和计数两种方法去鉴定产品的质量。在具体运作中,相应的把抽样方案也分为计量抽样方案和计数抽样方案两种。可通过对单位产品某一质量特征的测量、观测等方法,得出技术数据,再根据质量数据标准,将受检产品分为合格产品或不合格产品,再根据不合格产品的具体缺陷决定处理方法。

2、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分类

抽取样本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抽样、二次抽样和三次抽样三类:一是只抽一个样本体就可以做出成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叫一次抽样方案,一次抽样方案是最简单的方案,但抽取的样本量最大。二是必要时可以抽取第二个样本体,二次抽样方案比多次抽样方案简单,但抽取样本的数量大于多次抽样方案。三是多次抽样方案,由于多次抽样方案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所以相对应用较少。三种方案操作和运用起来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者的熟悉程度选用。

3、简单随机抽样。

上一篇:HR入职新公司 初步工作规划下一篇:企业税务会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