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一直都在作文

2024-11-30

起点一直都在作文(精选15篇)

1.起点一直都在作文 篇一

在这凡世间,有太多事物转瞬即逝:艳丽的花朵,或许次日便已凋零;宁静的山村,或许数秒就能被山洪吞噬;茂密的森林,或许一场火灾就消失殆尽……唯一坚不可摧的,或许就是那家人之间剪不断的丝丝缕缕的亲情了吧!

记得儿时,外婆家坐落在寂静的山村中,外公是名技艺精湛的木匠,他用一双巧手为我和妹妹“创造”了最好的玩伴――一张张造型迥异的小板凳,在这“板凳阵”中嬉笑打闹,来回穿梭……一直到了夕阳西下,太阳的金光映到了每一处景物上,才依依不舍地收起了板凳。吃过晚饭,七大姑八大姨便齐聚我家,坐在朴实的板凳上谈笑风生……在我的童年里,外公这亲手制作的板凳承载着所有美好回忆。

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外公在我9岁那年永远离开了人世。数月后再次回到早已人去楼空的外婆家,不禁触景深情,两行清泪从脸颊上滚落。当我悲伤的目光无意瞄了一眼角落时,却大吃一惊――昔日的板凳仍在,我仿佛又看到了外公那张慈祥的脸……

是啊,美好的回忆永不逝去,与外公的亲情一直都在,家人之间那坚不可破的感情不会轻易磨灭。我坚信在我漫长的人生路中,外公仍会默默陪伴着我,在那慈祥的眼中――亲情,一直都在……

2.我一直都在 篇二

高以寂一边傻笑着一边想象莫七七收到礼物时的滑稽可笑的表情,不禁“扑哧”一下笑了出来,行人纷纷用看恐龙的目光看他,可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这时候的他,连空气都觉得是香的。

然而想象与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当高以寂站在咖啡店的橱窗前的时候,他僵住了。他分明看到了那个单细胞生物正乐呵呵地伸手去抹掉对面座位上的男生嘴角上的番茄汁。至于那个男生是谁,高以寂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那一刻,高以寂很想像电视剧中的情节一样,狠狠摔下那盒蛋糕,潇洒地调头走人。可他不能这么潇洒,这是他学了足足一个月才做好的蛋糕啊,他舍不得,也很心疼。

高以寂拎着蛋糕,灰溜溜地离开了。在路边看到一只脏兮兮的小狗。他觉得他和它同病相怜。于是他打开礼品盒,把蛋糕撕碎一点一点地喂它。喂着喂着高以寂就觉得有液体流了下来了,他哭了。他冲着小狗狂喊起来:“莫七七你个笨蛋!你真是小狗!”他是真的受伤了。

手机很不应景地想起来,是莫七七发来的短信:“你怎么还没到啊?等你很久了啊!我还想介绍我男朋友给你认识一下呢。快过来啦!”高以寂没有回复她,但手机依然不依不饶地振动着。

第二天,莫七七看到高以寂,立刻冲上去劈头就问:“你干嘛啊?昨天晚上我生日你居然放我鸽子!”可是高以寂面无表情,擦过莫七七的肩就走了。莫七七一时间愣住了,他是从来都不会这样子对她的啊,每次他看到她都是笑嘻嘻的。这种如此强烈巨大的失落感紧紧地缠住了她的心脏,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躺在宿舍的床上,莫七七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头顶上的天花板,高以寂那面如死灰的表情还一直黏在天花板上不肯散去。她用力揉了揉眼睛,嘀咕:“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啊……”刚好给旁边的室友听到了,室友问:“在一个人自言自语些什么呢?对了,怎么最近没有看到那个傻小子来找你啊?”

“哪个傻小子?”

“就是姓高的那个啊,他不是每天早上都会来‘骚扰’你的么?”

“……我也不晓得他怎么了,发觉他今天怪怪的。”

“我说你到底还是不是个人啊?白痴都看得出那家伙喜欢你好不好?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啊?”

对不起他的事情?好像没有啊。莫七七扯著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用力地想着。像这种单细胞生物是很难想通一件事情的,所以她的身边通常总是会有一位高人指点。室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掐住莫七七的小脖子,摇着她的大脑袋,大声吼道:“你不是交了新的男朋友?那个姓高的是不是知道了?真是笨得要命!”莫七七再次愣在那里,估计她要好一会儿才能消化完室友话里的含义。

当她终于理解完室友所讲的一番话时,手机又响起了,是顾准,她的新男友。接着,她便忘了一切,甩下拖鞋,也甩下刚才的事情,抓上外套就往外跑。

莫七七回来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在吹着微风的路上,莫七七突然想起了高以寂那张忧伤的脸,他现在在干什么呢?莫七七拨通了他的电话。“喂~”很甜的女生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莫七七吓了一跳,差点没把手机丢掉。要知道,高以寂一直以来都是只跟她有来往的,现在怎么会跟别的女生呆在一起呢?并不是说高以寂长得不好看,相反的,他是一个魅力与诱惑力都同时具备的人,只不过他一直拒绝跟莫七七以外的女生有来往。

莫七七的小脑袋怎么想也想不通,快要疯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像庸俗的肥皂剧一样了,她那颗脑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她此刻最想见的高以寂的胸前。两人在看清对方的脸的时候都怔了几秒钟。“喂……高……”没等莫七七说完,高以寂便又像上次那样擦过她的肩膀,走了。与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他身旁多了个女生,除莫七七以外的女生。而莫七七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喂!高以寂你什么意思?!现在是怎样啊?我到底哪里惹到你了?”高以寂面对这一连串的追问不做任何反应,始终没回头,但他的肩膀微微地抖了一下,没有人知道此时他内心的苍白与无力。有那么一刻,他想马上转回身子,可是他不敢也不能。他几乎是拖着旁边的女生走的。

莫七七就这么一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呆若木鸡,像被丢弃了的流浪狗。为什么她会觉得这么难受?是第一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以前被别人怎么打怎么骂也没有这么难受过。她拍拍脑袋,想:我是不是病了?附近的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她想起小四的文章:阳光把我们的侧脸照得一半明亮一半阴暗,我害怕我和你朝着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走去。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莫七七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之间会因为这样而僵持一个礼拜。可是她还是很不习惯没有高以寂“骚扰”的日子,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觉得缺少了点儿什么。至于究竟是什么呢?她也说不清。是免费送来的早餐?或者是高以寂?真是想不明白。“想不通就不要想了!你这笨脑袋……”这是高以寂常常对她说的一句,说完这一句通常会伴随着这样一个小动作——刮她的鼻梁。才没过多久,她竟有些怀念高以寂的这个动作了,她的确是病了吧。

这周的周末晚上学校将会举行一个晚会,各种各样的人会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展现出来,举行晚会的目的就是展现学生们的才艺。很显然,莫七七这样笨手笨脚的人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才艺可展现的,本想在宿舍睡个饱的莫七七被好友不由分说地硬拉了去看晚会。

现场特别热闹,虽然不能说是“一锅蚂蚁挤在一起”,但也能算得上是“一窝蜜蜂在嗡嗡叫”。表演到一半的时候,莫七七就已经看不下去了,因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街舞表演,莫七七暗自在心底骂道:“这帮臭男生就知道耍帅,以为跳个什么舞就是万人迷了!切!”而一旁的好友却看得如痴如醉,还不停挥动手中的花,孰不知花瓣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就在莫七七刚垂下脑袋的时候,她听到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大家好!我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以寂……”她猛地抬起头来。

舞台上,灯光照在高以寂的侧脸,一半明亮一半阴暗,他的睫毛确实是比女孩子的还要长,像两把刷子。他无比优雅地坐在钢琴前面,像极了童话故事中的王子。观众看了那么久的街舞,这么温柔且平静的钢琴演奏无疑会带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就像平静湖面上吹过的微小的风,洒下微细的雨。于是观众们狂叫起来。前奏响起,高以寂对着钢琴上的话筒,缓缓地说:“这首歌我想送给一个……朋友,一个神经很大条的朋友。这首歌叫做《我一直都在》。”他的声音是很有磁性的那种,就算没有伴奏也很有震撼力,歌声轻轻在风中飘扬,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吸引走进他的小世界里面了。默默地坚持、默默地喜欢、不被了解的小小的暗恋都飘进人们的心中。

“我一直都在你身后等待,等你有一天回过头看我,我的笑送给你希望你快乐,你的难过都给我,关于你的一切我都好好收藏着……”听到这样的歌,想必再怎么笨的人也应该明白了吧?莫七七被一种特别复杂的情绪包围住了,把“复杂”这样的词语用在她身上好像有些牵强,她不适合。总之此刻她有一种既想哭又想笑的感觉。她竟不知该是喜是悲了。

后来,莫七七常常会想,要是当时高以寂没有那次表演,那么他们现在会怎样?朋友说,有的人,尽管你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可是要忘掉他,已经要用尽一生。莫七七想,高以寂一定是她要用尽一生也无法忘记的人吧。因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说着,我一直都在。

3.一直都在作文 篇三

在一个凉爽的夏天,万里晴空。天空上洁白的白云,像一个个棉花糖,像一只只绵羊,像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开放在天空中。清晨,我收拾完书包,准备出门。我突然听到母亲从卧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不要忘记带雨伞!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我来到窗前,看见天空上万里晴空,我想这样的天也能下雨吗?想着我就走出了家门把雨伞扔下了。

下午放学时,天空好像小朋友的脸似的,说变就变,刚才还万里晴空,蓝天天空,突然变成了一头黑色发怒的狮子,在天空中怒吼。不久,就下起了豆大般的雨点,接着雨越下越大,像瓢泼一样。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时,同学们箭一般的冲出教室,冲出大门连忙投入父母的怀抱中。而我却独自一人留在了教室中,我着急的想怎么办呢?爸爸出差了,妈妈生病了,谁来给我送伞呢?这时我突然看见前面有个黑色的身影向学校跑来。开始我觉得是别人的家长,后来我才看清楚是妈妈!我喊了一声冲出了教室,飞一般的扑进妈妈的怀抱中。我边走边上下打量着妈妈,我发现她全身都湿透了,我哭了。妈妈即使生着病,还来给我送雨伞。我哭的很伤心,因为我没有听从妈妈的劝告,让她跑了一趟,我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母爱充满了我的心田,真是母爱如河流啊!

记得还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时,我把校服递给了爸爸,说:“爸爸,我的衣服坏了,你能帮我缝上吗?”爸爸接过来说:“好!爸爸帮你!”我看见爸爸汗流满面,手还被扎了好几下,当她缝完时递给我时,我都快笑坏肚子了。那错乱的针线,怎么都弄不平?但是我突然感觉到一股父爱从校服里冒出来,在我面前跳舞,他好像在说那是它的领地,是啊,爱的领地!

4.爱一直都在作文 篇四

都说时光无情,飞逝而去,将一幕幕场景碾压成回忆,而亲人的爱,是柔和的清风,是盛放的烟火,是永恒的阳光,从未消散。

姥姥的笑容,是我童年的欢喜;姥姥的眼神,是我童年的希望;姥姥的声音,是我童年的乐章。那时的我,每天跟随着姥姥的影子,哪怕是一起走街上四处散布,也欢喜漫天。姥姥的口袋里,仿佛充满着魔力,时不时冒出一块我期待已久的糖果。在我眼里,只要姥姥在,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可那一次,我因贪玩而将姥姥家的大米洒了满地,出乎我的意料,姥姥的巴掌第一次结结实实的打在了我身上,那清晰而可怕的痛感从身体流进心里,打碎了我心中所有的美好。脑海中,一片空白,背上是无限扩散的伤痛。见到母亲的一瞬间,冲过去扑在母亲怀里,嚎啕大哭,嘴里呜咽着:“我不喜欢姥姥了”。

自那以后,逐渐成长的我始终坚信,姥姥对我,不过是普通的哄小孩的方法,留在我心中的伤痛,一直未曾磨灭。

一次,母亲让我给姥姥打电话,转告一件事,电话接通的瞬间,姥姥明显停顿了几秒,继而用略微沙哑的声音说:“你今天怎么有空主动给我打电话?”言语中充满了惊讶和欢喜。我心中一震,似乎已经许久没与姥姥通电话过,霎时间,过往与姥姥无话不谈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

放下电话,回忆再一次充满心头。小时候姥姥给予我的陪伴,在我疏远她时,总是给母亲打电话,询问我的近况、关心我的身体。考试过后,只能通过母亲来鼓励我、安慰我、生怕自己的电话会打扰到我,变得那样小心翼翼,看似少了许多联系,可爱却一直以不同方式存在着,围绕在我身边,如同一束无形的阳光,从未离开我,默默温暖着我。童年那一巴掌,不过是害怕我的心中不懂珍惜粮食而急于教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

或许爱的方式不同,或许我曾经没有发现,或许我曾经无视了这份爱,但现在,我知道,这份爱一直都在,一直未曾远离,一直在我身边,并将带着这份爱,勇敢走下去。

爱,一直都在

爱如阳光,温暖而不炙热,穿越时空,亘古不变。

母亲经常出差,大多数时间里,我与父亲“相依为命”。奇怪的是,我更能体味到母爱——我总是与她煲电话粥,听着她的声音,心中总是软绵绵、暖洋洋的。而父亲,他完全是把我当作丫鬟,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所有的劳动都推给我。当我在学校受了欺负,没有他的帮助,只收到一句淡淡的“自己解决”;当我受了伤,没有他的关心,只有自己去买绷带和碘伏;当我考试失败,没有他的安慰,也没有批评,只有一句“自己反思”。不帮助、不关心、不安慰甚至不批评,我得出结论:父亲不爱我。

直到那次,父亲的所作所为在我的心中激起水花。

那天,我严重感冒,高烧不退。我第一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慌乱。他笨拙的给我敷冰袋;不厌其烦的为我测体温,如果降低了些,就乐得手舞足蹈,若是升高便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他一遍又一遍的嘘寒问暖,弄的我烦了,不理他,翻身对墙假寐,他却便把我翻过来,对着我挤眉弄眼做怪动作,把脸上的皱纹聚成一个疙瘩,直到我忍不住笑出来,才绽出笑容。

生病期间,我更是没有胃口。父亲这样一个从不下厨的人竟然把苹果削了皮,细细的捣成泥,用小勺子一口一口的喂我,餐桌上更是摆满了我爱吃的菜。我诧异,“你怎么知道我爱吃什么?你怎么会做菜?”他看我有点精神了,又恢复“本性”飞过一个大白眼:“老子这么机智,掐指一算,上知天,下知你!再说,老子只是不做,又不是不会!来,尝尝怎么样?我“扑哧”一声笑出声来,眼泪竟也下来了。

原来,父亲不是不闻不问不爱,他的细致体贴,他的关心爱护只是不轻易流露。他的袖手旁观是为了让我学会与同学相处;他的莫不关系是为了让我学会独立和坚强;他的不安慰不批评是为了让我学会自主思考,自我反思。他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我的爱。

父爱如阳光,温暖而不炙热,一直都在。

爱一直都在

母爱是指南针,总在迷路时为你指引方向;母爱是春雨,总在适当的时候滋润你的心灵;母爱是清凉的风,总在迷惑不解时吹散你的愁思......在我上初中之前,我认为,母亲对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最温暖,最贴心的关怀。可在我上初一的那年开始,我感觉这一切的一切,全都变了......那一年的那一天,阳光明媚,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我从原来的掌上明珠,父母的小公主的位置直降下来。在他们眼里,这颗明珠已经变得昏暗,取而代之的,则是我的妹妹。

那段时间,我感觉这个妹妹就像是一个强盗,抢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那份原来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爱!我对这个妹妹,充满了怨恨,直到那一天......初一上学期的期中测试,因为心不在焉,一直都没有好好听过几堂数学课,心神总是被那个“强盗”般的妹妹占据。所以,迎接我的,自然是那画满了红色叉叉的考卷......我握着那张不及格的试卷,独自走在江边的小路。秋风吹起,枯黄的树叶被风吹下来,飘落在我的身旁。我想,这不是秋风的无情,只是季节到了,旧的叶子必然要被新的嫩叶替代罢了.....我的心中五味杂陈,不安,甚至绝望。

我认为,母亲会非常失望,更不会再爱我了。可事实上,我错了。

母亲并没有打我,甚至连批评也没有,她只是对我慈祥的笑着,拉住我的手,用极温和的声音对我说:“妈妈都知道了,一次考不好没关系的,下次努力就好。”我非常惊讶,因为母亲向来是非常看重成绩的。我抬头看向母亲“妈妈知道,自从有了你妹妹,家里对你的关心少些,但你要知道,我们都是爱你的......”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段时间的委屈也随之流去。原来,妈妈还是爱我的,我并没有被家人忽视。

阳光照 在我的身上,好暖好暖......世上一切的幸福与温暖,都来自于母亲!

原来,爱一直都在......爱一直都在

爱,是儿时抱着我入睡的温暖的怀抱;爱,是幼时扶着我走路的柔情的大手;爱,是年少时背着我回家的强壮的肩膀;爱,是现在在田地里为我奋斗的艰辛的汗水......爱,伴随着春夏秋冬,伴随着风霜雨雪,伴随我的成长。原来爱从未离去。原来爱一直都在....我一岁那年,你二十二岁。风华正茂。你犹喜爱轻轻地抱住我娇小的身体,将我在空中慢慢地挥动着。你清澈略带年少的眼睛看着我,我在你的眼中是那么可爱,动人。我看到了你眼中的喜爱,欢乐。母亲说你如孩子般幼稚地逗我开心,与我玩游戏。那时爱在你充满喜爱的眼帘中。

我三岁那年,你二十四岁。英俊潇洒,风采依旧。你喜欢让我坐在你的大腿上,用你浑厚的嗓音来教我识字。我却极其厌恶学字,从里到外用柔弱的小手胡乱地捶打着你的大腿,你用你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我看向你的脸,看到了无尽的包容,你把我搂在你的怀里,我娇小的身体贴着你宽大的胸膛,你温柔地给我唱起了我爱听的儿歌,那时爱在你温柔浑厚的嗓音中。

我八岁那年,你二十九岁。威武强壮,成熟了许多,你为了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便决定去上海打工,那时的我哪里懂得什么爱,只知道你这一走定是不要我了,我便与你冷战。在你打回的无数个电话中,我曾说过“你不是我爸爸!”其实我又何曾没有听到当时你沙哑的、颤抖的声音。你寄回来的钞票我大把地挥霍,我只知道这是你寄回来,却从不曾想过你离我而去就是为了它。那边的你比我更痛苦。那时爱在你身在他乡寄回的钞票中。

今天,我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在严肃的考场里想着你,回想着你曾经爱我的种种,才知其实你从未离开过我。因为我的身体,衣服,鞋子都来源于你。都来源于你对我的爱。你的爱塑造了今天的我,你的爱陪伴着我,你的爱使我有了动力。你的爱永远在我身边。

5.爱一直都在作文 篇五

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天空。当你的内心里下起了悲伤的雨,爱的太阳就会出现;当你孤单的时候,爱的月亮就会出来陪伴你。

早上,第三个闹铃响起了。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抬头望了望表。“啊!已经七点三十了!”我慌慌张张地穿上衣服,走出自己那小小的房间。一看,妈妈已经把早饭做好了,爸爸则坐在沙发上,一边悠闲地吃着面包,一边看着报纸。我洗漱完毕以后,已经七点四十了。我生气地向爸爸妈妈抱怨道:“怎么不叫我起床啊!”爸爸微微一笑,说道:“哎,真抱歉,看到你睡得那么香,所以舍不得叫醒你…”我还没听爸爸把话说玩,就怒气冲冲的跑出家门,心想:找借口!我才不信呢!我把爸爸妈妈的唠叨声抛在了屋里。

我在楼梯上像一支离弦的箭般奔跑着,哟,好几次都险些摔倒。来到楼下,刚好看见邻居阿姨在开摩托车的锁头。“阿姨早!”我大声地说道。“早!快迟到了吧!用不用我送你?”我听了眼前一亮,说:“太好了!谢谢!”我来到了学校门口,阿姨骑着摩托车回去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感觉,她的背上好像插着白色的羽翼,仿佛像天使的背影一般,越来越模糊。

急匆匆地来到教室,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了。幸好,我拖的时间不长,否则老师又该发脾气了。已经上了第三节课了,我的肚子早已响个不停。为了不让肚子再次夸张的叫,我只好捂住自己的肚子。心想:都赖我不听妈妈的话,现在饿也活该。终于下课了,同桌好像感觉到了我的异常,从书包里拿出一条面包,不好意思地摆在我的面前。我先是一愣,刚想说谢谢,她早已一蹦一跳得离开了。我默默地体会到: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是纯洁而美丽的天使。

6.幸福,原来一直都在 篇六

说这话的时候,阿俊已经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列车缓缓的向前滑行,越来越快,转眼就消失在茫茫的雾色中,不见踪影。娟子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随风而逝,心也跟着一起飞走了。

阿俊本来是要到娟子家提亲的,但因为家境贫寒,被娟子父母拒绝了,他的心跟针扎似的疼,娟子也跟着心疼,却无能为力。

娟子的父母倒也算上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一辈子靠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清贫寒酸,老两口也没有什么坏心眼,只是盼着闺女能嫁个条件好点的男人,这点要求并不算过分。当老两口听说娟子要嫁的是邻村的阿俊时,父亲恼羞成怒,把前来提亲的阿俊臭骂一顿后赶出了家门,并让他死了这条心。

从娟子家出来,阿俊低着头,失落落的往前走。娟子说:怎么,被我爸说得不高兴了?阿俊说:你爸嫌我没本事,家里又没钱,让我不要来找你了。娟子笑着说:我爸就那脾气,是心疼我才那样说的,过些天想通了就好了。只是,我可没嫌弃你啊。阿俊这才露出笑脸:娟子,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娟子摸摸阿俊的头说:傻小子,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相信我吗?我真是这样想的,我也会这样去做的,你放心好了。阿俊点头道:我相信,你说的我都信。

娟子没有过多的去怨恨父亲,因为她知道是因为家里太穷,穷了一辈子了,父母只是想她以后能过好日子,天下哪有父母不对自己的孩子有点私心呢,她很庆幸有这么疼爱自己的父母。但,又开始不安起来,该如何让父母接受阿俊呢,她是真心喜欢阿俊的。

阿俊住在邻村,家里还有个姐姐和弟弟,姐姐早些年就嫁人了,弟弟还在读高中,听说学习成绩很好。阿俊的父母身体不好,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和顶梁柱。他和娟子从小就认识,从小学起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在一个学校读的书,后来还一起去城里打了临工。阿俊人很老实,话不多,说上几句话就爱笑。他一直默默的照顾着娟子,村里的人谁都不敢欺负娟子,因为有阿俊在,他就像一个守护神一般,默默的守护着娟子。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个男生拽娟子的辫子,还笑话她说她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结果阿俊三两下就把对方打倒在地,这以后谁再也不敢乱说娟子什么了。

被娟子父亲拒绝后,阿俊心里一直觉得堵得慌,很是着急。于是有天,阿俊约娟子到村头的槐花树下碰面,说有事情商量。那棵高大魁梧的槐花树,此时开得正欢,满树满树的白,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槐花香。阿俊倚在树下,说:娟子,我想到外地去打工,等混出个模样再回来娶你。娟子听说后先是欣喜,然后低头说: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呢?阿俊说:你等我三年,三年后我就回来娶你,我一定要风风光光的把你娶进门,给你买漂亮的衣服,还要给你买一个钻石戒指,我都想好了,以后我们买新房就住城里,请相信我,我一定会给你幸福的。娟子的眼圈红了,她强忍着泪水,不想让阿俊看到担心,因为她相信阿俊能给她幸福,给她快乐。

于是,阿俊背上行囊,坐上开往北上的列车,慢慢消失在娟子的视线中……

每年槐花盛开的季节,娟子都会来到槐花树下,看槐花开满所有的枝头,听溪水缓缓流淌的声音,等待着阿俊回来兑现诺言的那天。花开花谢,花谢花开,整整三年,就这样悄然过去了。三年来,刚开始,阿俊基本每个周末都会打电话给娟子。电话那头,阿俊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他总是兴奋的说:这个月我表现好,加班又涨工资了。我又攒了一些了,快了,娟子,我快回来了……娟子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像花开一样美。后来,渐渐的,阿俊的电话少了,最后一年更是杳无信息。娟子已经二十有二,该是嫁人的年纪了。母亲说:娟子,不是妈妈狠心,你看阿俊已经整整出去三年多了,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连一个电话也没有,也许人家已经飞黄腾达在外面安家定居不回来了,他哪里还记得你这个痴情丫头啊,别傻了。你们当初约好三年时间,可这整整三年零三个月都过去了,阿俊他还是不露面,算怎么回事嘛?和你差不多的同村女孩都差不多嫁人当孩子妈妈了,可你,唉!娟子,你条件也不差,娘给你找一个条件保准比他好十倍的,不比他差。闺女,你就听娘一回吧,别把自己的幸福给耽搁了啊。

每次母亲开始唠叨着要她嫁人时,娟子总是委屈的跑开,跑到那棵高大葱郁的槐花树下,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清风拂过,鸟儿歌唱,五颜六色的小花绽放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精彩。只有在这里,娟子才可以放下一切的烦恼,在这里,有阿俊给自己的承诺,在这里,有她幸福的期待,只有这里的一切仿佛最懂她心的人,她把心中的苦与累都向它们倾诉:阿俊,你不是说要我等你吗?你说你要把幸福带回来,可是你在哪里啊?

从万物复苏到河水结冰,从杨柳飘絮到雪花飞舞,她总是向着北边望得出神:阿俊,你一定会回来兑现你的诺言的。

又是一年春天,满山遍野满是美丽的小野花,那棵槐花树上,一层一层的白,一阵一阵的香。娟子从农田做活刚回来,就听母亲说阿俊回来了。她飞奔到阿俊的家里,原来那个结实黝黑的阿俊,是那样的瘦弱,单薄得经不起一阵风的吹过,脸上是一副沧桑的面孔和默然的表情,看到娟子,他下意识的缩了下身子,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娟子拉着他一起飞奔到那棵他们曾经许下诺言的槐花树下,问他:你回来了,为什么不来找我,你知道我有多么的想你吗?阿俊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泪水浸湿了娟子的手心。细心的娟子知道一定有事情发生,她紧紧的握着阿俊的手,那么熟悉的温度,那么熟悉的味道,只是更加粗糙苍老了。阿俊的手开始变得颤抖,冰冷,他挣脱娟子的手,终于崩溃了:娟子,我对不起你,我没有把我们的幸福带回来,我把它弄丢了。

原来,阿俊这几年在外漂泊并不容易。当他走进这个陌生的城市,才发现一切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和容易,没有学历,没有经验,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想起了摆地摊,每天起早贪黑,每天看人脸色,躲着城管,严寒酷暑,经常变换位置......他怕娟子担心,就故意骗她说在单位里打工,但他却从不后悔,因为善良美丽的娟子在等他,她的微笑就是他每天坚持下去的最大支持和鼓励。他终于攒够一些钱,然后和别人合伙开店,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成为一个小小的老板。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钱被一个自称是老乡的人全骗光了,当警察抓住那个人的时候,钱已经被花光,根本找不回来了。那时,正好是他准备回老家兑现承诺迎娶娟子的时候。他有泪无处流,有话无处诉,他更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思乡、念家、还有他最放心不下的娟子,他整日恍恍惚惚,全然不知该如何走下去。又一年过去了,最终他还是硬着头皮回来了。娟子抱着阿俊,怕打着他:傻小子,我不是说过了吗,我不在乎你的一切,我只要你好好的回来就行了,我们都好好的,就够了。

阿俊擦干眼泪对娟子说:娟子,我对不起你啊,是我辜负了你。娟子用手擦着眼泪笑着说:不,什么都没有变,你回来就好,我不怪你。阿俊,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幸福找回来吧。阿俊点点头:是的,我心里一直没有忘记我们曾经的快乐,还有我要给你所有的幸福,所以,我还是回来了,但这一路上,我想了很多,现在我想通了,我明白了,我要用我的双手继续努力,把失去的都弥补回来,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娟子笑了:对,我要和你一起努力,我们一起把幸福找回来。

后来,阿俊和娟子一起到镇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阿俊利用在外打拼时积累的经商经验还有自己的勤劳双手,和娟子一起经营起一家小店铺,生意做得也是红红火火。最终娟子的父母答应了他们的婚事。婚后第二年俩人便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娟子给女儿取名就叫乐儿,希望她永远快乐,也希望自己能快乐。而他们后来的生活也很过得幸福,就像他们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我们曾经幸福过,我们以后要更幸福。原来,幸福一直都在,从未走丢过。

7.春天一直都在作文 篇七

刚刚结束的开学验收考试,我发挥失常,竟出人意料地考了全班第27名,平时我都是在十名左右的。一下子掉了十七名,如此之大的差距令我如万蚁食骨,万箭穿心。同学轻视的眼神,老师关切的询问,都令我感到一丝丝凉意,如同万年冰川冻封了我的心。

我垂头丧气地离开教室,走在回家的路上。周围的同学匆匆而过,g个个面若冰霜。谁也不理会我的失落。突然听到有一个人在唱:“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回头一看,是我班的王朋,他这次也考砸了,原来我俩成绩不相上下,这次……也败走麦城……嗨,我真有点同情他。“我每天奋斗每一分钟……"他背着书包,红涨着脸,目视前方,大踏步走入人流。那粗犷的歌声飘荡校园上空。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子浑身充满了动力,心中觉得温暖极了。是啊,挫折算什么?失败又算什么?这次失败又不代表未来。我恍然大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担心什么?下次认真就行了。

回到家,我研究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公式忘了。于是我强化记忆,强迫自己多写多背。就在我每每感到乏味,要放弃时,那首歌就又回荡在我的耳畔“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现实,又一次的考试中,我势如破竹,重新杀回前十,微风拂面,春意融融。

8.友谊一直都在作文 篇八

我的这位朋友,稍黄的头发带有点卷,生着白皙的脸,可爱的她有着许多的优点。

她,爱学习,她喜欢跟我说他的学习方法,喜欢跟我交流学习,喜欢思考,喜欢问问题。

她,好奇,好奇的像十万个为什么,总是跟我谈天说地,而我们并不太懂。

她,乐于助人,不管是在我的眼里,还是在同学们的眼里,她就是那个最容易帮助别人的人,有什么事找她,她决定愿意去帮助她能够做到的力所能及。

她,很节俭,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她花钱从不大手大脚,她喜欢记账,每天都会记账,每个月都会总结。

她不喜欢浪费,更不喜欢浪费七月辛苦在田里收割的稻谷,每次我想浪费最后一点碗里的剩饭时,她不忘提醒我,粮食得来的来之不易。也许她经历的太多,她做的太多,她受苦了太多。

她就是一个这样真心对待每一个人,对待要好的朋友更是一样的细心,总会在我看书之时,她会对我说好了,出去放松吧,不然眼睛都瞎了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啊!她把我拉出去教会我运动也是如此欢乐。 每当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总是义无反顾的第一位出来帮助我的,有什么东西我们都一起分享,分享那美丽,分享快乐,分享了忧伤。彼此分享,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能分享的都是至高无上的幸运。

9.我希望你一直都在 篇九

小时候,关于她,我的记忆很模糊。

因为她总是很忙。当我寂寞无聊时磨磨蹭蹭地挨到她身边,她总是随手抓一本漫画书塞给我,乖,妈妈正忙,自己去看漫画书;当我哭闹着不去幼儿园时,她把我往老师手里一塞,转身一路小跑地上了车,一溜烟地走了。好像我不是她生的孩子,而是一个她拼命甩掉的包袱。她曾经无意中说过,我是一个意外,因为有了我,她才嫁给了老爸。让他捡了,幔宜。说得好像公主下嫁。

这个她下嫁的老实男人,其实没捡到任何便宜。她是在失意的时候遇到了老爸,觉得嫁给这样一个顾家又安分的男人也不错。可结婚以后,随着境况的好转,她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她无法想象自己后半生围着三尺锅台转,很快堕落成一个平庸男人家里的黄脸婆。

于是,在我4岁那年,她与老爸离了婚,去了国外继续她的珠宝设计深造。老爸虽然舍不得,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他们甚至心平气和地达成了协议,她在国外的日子,由老爸照顾我,她回国后,由她照顾我。

最深的记忆是她出国前,在机场抱着我哭,眼泪打湿了我的粉色的蛋糕纱裙。我懵懂地看着她,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直到几天后,我看不到她,才渐渐意识到她真的不在身边了,再听不到她的催促声,又急又快的脚步声。电话里,听到她的声音,陌生又新奇。倒是她很激动,而我渐渐地厌倦了她每个电话都必不可少的叮嘱。

孩子总是容易被新的事物吸引。很快,老爸与他的一位同事结婚了。无论他们如何拿冰激凌,去动物园玩,儿童游乐场的旋转木马都引诱不了我,潜意识里,“妈妈”这个称谓,我还是留给了几乎已经记不清模样的她。

阿姨其实待我很好,在她与父亲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一如既往地疼爱我。每次打电话来,她总要小声地问,她,对你好吗?我都没心没肺地说,好,比你好。然后,她就在电话那边笑着说,小没良心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些话会让一个母亲多么失落与挫败。

对于她,奶奶是有抱怨的。老人对她的不屈不饶的离婚,把官司打到法院,一直心存芥蒂。奶奶常在耳边念叨,你妈她不要你,我要。内心里,我也以为她抛弃了我。

虽她寄回来很多玩具与衣服,都是两份,一份给我,一份留给弟(爸爸后来的孩子)。在我长大以后,被人拒绝过,也拒绝过别人后,才明白,她与老爸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有各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无法相容,勉强在一起对彼此都是折磨。在很多年后,我才理解了她的勇敢。这种婚姻许多人都会姑息会认命,她不会。

7岁那年,她回来过一次。餐桌上,阿姨像对待一个客人那样,骄傲地介绍了我:在学习跳芭蕾,并且参加了公演;书法上了报纸;作文获得了一等奖……我低头吃饭不说话。其实,她走后,在一些夜里,我想起她,手里抚摸她留下的影集,偷偷躲在被窝里哭。但见了面,我才发现,因为这些年她的缺失,我的童年记忆里,关于她是空白的。

我许多个儿童节,是跟阿姨与老爸度过的;我的晚安吻,是阿姨给的;我郊游的中餐也是阿姨精心准备的;我生病发高烧,是阿姨背着我去了医院……如果不是每个月一个电话,我几乎已经要忘记她是妈妈。

她要带我出去玩两天,临到出门,我死死地抓住阿姨不放,哭得像被拐卖的儿童。她站在门口,拉着我的手,表情非常尴尬。老爸替她解围_用一个音乐盒把我哄上了车。

有一次,阿姨与爸爸带着弟弟回阿姨老家,把我交给奶奶照顾。在人潮涌动的车站,我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拎着满满的礼物,忙乱又幸福,心里有个角落开始满满地崩塌。

我去给她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个男人,然后,她抢过了电话。问有什么事情吗?她的语气刺伤了我,我原本想说,我想她。这一刻,我想靠在她的怀里,但她的搪塞与微微的不耐让我没有了倾诉的欲望。

我说,没事。然后,就挂了电话。只要想着她会嫁一个外国男人,再生一堆混血孩子,我就接受不了。我开始不接她的电话。并非是恨她,而是刻意让自己淡漠。通过老爸,我知道些她在国外的消息,她混得很不错,也有了谈反婚嫁的男友。

我想,她大概是不会回来了。

没想到,在我10岁时,她回来了。后来我才知道,为了回来,她放弃多年打拼下的事业,回国是重新开始。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接走了我。我漠然地看着她。她兴奋地一件件地掏出很许多芭比娃娃,还有各种玩具。那些花花绿绿的礼物,堆满了沙发,我说我已经四年级了,早不玩这些了。

她的声音干巴巴地跌落下来,手僵在半空。过了几十秒的时间,家里又响起她兴高采烈得夸张的声音。她说,哦,对,我的小希快是大姑娘了。

大概是老爸提示了她,过了一会儿,她来敲我的门,小希,咱们去吃肯德基。我不想理她,但肯德基的诱惑实在太大。我很没出息地跟在她身后,乖乖地上了车。我要了海鲜,然后,当着她的面,吃掉了眼前一堆的海鲜食品。

当晚,我全身都冒起了小红疙瘩,又痛又瘁,脸也肿了。她惊慌失措打电话叫来老爸。老爸抱上我就去了医院,说难道你不知道,小希对海鲜过敏?

我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她深深的眼神。我是故意的。我就是想让她知道,我生命的很多时刻,她已经错过。

我终于还是跟她回到了她的家。看得出来,她很兴奋又有些小心翼翼。她对着我几乎有种纵然的宠爱,周末陪我打游戏到深夜;租恐怖片看,然后相视尖叫;帮我给老师打电话请病假,然后开车去海滩上享受日光浴,吃我垂涎欲滴的韩式烧烤。

初潮来的那天,她很高兴,请我去吃了西餐。那是我第一次吃西餐,她教会了我刀叉的用法,西餐的礼仪。她买很多的衣服打扮我,请我去高档餐厅吃饭。她对“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深以为然。她说过,女孩子有了见识,比较不会因为抵御不了诱惑上当。

在这些时间里,我们渐渐地成了朋友。但我还是接受不了她过分的亲热。有一次我的生日,她特意做了精心准备,她还亲自烤了蛋糕。我留意她的手指缠着创可贴,她不在意地说,不小心烫了一下。生日party很成功,我很高兴,她亲自打造的这个堪称华丽的生日舞会,让我在同学中间非常有面子。看得出来,她也很高兴。她拿出相机,说要照相。大概,她有些忘情,不管不顾地搂着我,吻我的面颊,让同学拍下。我下意识地用手擦了擦她吻过的地方,那一瞬间,我看到快乐从她眼睛里跌落。虽然她装作什么也没发现,脸上还带着笑容,但她微微颤抖的手暴露了一切。

我想解释。但不知从何说起。我只是不习惯与她亲昵。

有男人送她鲜花,开车送她上班。她捧着玫瑰回家,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神采,我冷冷地说一句:俗气。然后,关了门,我才发现,我内心里是怕另一个人分享她的爱。原来,我是怕失去她的。

以后,她每次约会都带上我,郑重地介绍:我女儿。我简直就是一只执拗的刺猬,吓跑了不少男人。她总是故作轻松地说,我也觉得这个男人不适合我。

高二那年,我遭遇了初恋。那是个转学来的男生,有清朗的眉目,站在洋槐树下玉树临风,风姿洒然。因为,他就在隔壁班,那段时间,我总有恍惚,频频往窗外看,希望能看到他。我

也开始让她给我买衣服,甚至偷偷用她的口红。

我的变化没能瞒过她的眼睛。那天,是个周末,她很隆重地打扮了我,陪我去美容院做了头发,洗了脸,之后,买了蕾丝长裙给我穿上。然后,她请我看了一场电影。那是一部煽情又冗长的文艺片。在昏暗的电影院里,在闪烁的光影里,我突然地看到了她的泪水,还有她的怅然。

我们沉默着回家,她告诉我她的恋爱故事,包括与老爸的失败的婚姻。她说,如果不是那场初恋耗尽了她的心力,她不会匆匆地选择嫁给老爸。她强调,你爸爸是好丈夫,好父亲,但并不是两个好人就能经营好一个婚姻。

她认真地看着我。我希望你会懂得选择与把握。那个男生我见过,确实不错,但与我女儿还有距离。我希望你能给你自己一点时间去观察与思考。

不用观察与思考,答案很快就有了。有人揭发我们谈恋爱,他被班主任叫去时,把我写给他的那些纸条,交了上去,力图证明是我在纠缠他。尽管他后来解释,他到这所学校费了很大劲。他怕学校找借口开除他。

我没有解释,甚至没有哭。只是,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心冷如灰。她趁着一个长假,带我去旅行。她说,没有什么事情,值得让青春黯然。经历是一种成长。

上了大学后,我带了男友回去。她热情地款待,然后悄悄告诉我,这孩子,我看行。我瘪瘪嘴:你打广告呀?也不看看是谁的女儿。我悄悄地松了口气,其实,我很紧张。我怕她不喜欢,就像我不喜欢出现在她周围那些男人一样。

假期过去,收拾行李时,我去了她的卧室,无意间发现一本影集在她床头的位置。翻开,全是我的照片,是她在国外时,老爸寄给她的,每张背后,她都详细地写明了日期,还有她的心情。有一张上面写着:小希6岁了,我设计的戒指摆上了柜台。从现在开始。我要为小希亲自设计一对结婚戒指,希望她永远幸福。

返学校时,她买了大包小包的礼物让我们带走。我再三表示,学校都有卖的,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她有些伤感地说,小时候,你喜欢什么我不知道,你对海鲜过敏,我也不知道,现在,你喜欢什么,我又不知道了。

原来,她一直都在乎我的童年没有她,一直都不曾释怀。,临上火车,她嗫嚅了半天才说,小希,能不能。抱抱妈妈?

10.幸福一直都在作文 篇十

但我现在还记得,我以前是有多么幸福:被父亲疼着,被母亲宠着,每天过着甜蜜的日子。是惊喜?是感动?还是泪水?也许都有吧!但他们都是幸福的。我现在还记得,父母看我的眼神是充满爱的;父母对我说的每一句饱含关怀的问候;父母默默为我付出时忙碌的身影。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幸福,但是没了,都没了。

我变得落魄,我怕了,我怕回家,我怕看到那个不再熟悉的家。只是少了一些东西,可是我的心,就像少了一半儿,裂了,碎了。父亲也满脸愁容,我意识到了:这个家不会再完整了。

我变得泠漠,变得孤独,甚至变得有点不太像我自己。我连学校——那个给予我知识的地方也不想去了。也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会给自己带来些安慰吧!可我的心是那么疼,它似乎也被我锁起来了,也只不过是一具没有感情的空壳罢了。脑子里想的,全是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和和美美的情景。我仿佛听见了那一阵欢笑声,一种好久没有听到的声音。怨恨,恼怒,不满,这些情感堆积在我心中,心中,更是灰暗了。

我累了,绝望了,也不想挣扎了。也许,这一切都是我不该有的,所以上天,把这个幸福的家毁了。

但是,父亲对我的爱依然没有改变,他更是努力的为我“制造”幸福。我摔碎了所有照片,他也不怪我;我对他发脾气,他也不生气。他总是一声不吭,默默地工作,满足我所有的要求,细心地照顾我。

一天晚上,我的情绪又失控了,把房间里弄得一团糟,他静静地在门口听着,直到没什么声音了,他才进来。他给我递上一杯牛奶,然后给我收拾房间。借着月光,我望着他,这一看,心中便满是惊讶:短短两个星期,他的白发竟多了那么多!埋在我心低许久的幸福感被唤醒了,我哭了,也释然了。

看着父亲的白发,心中多了几分愧疚:原来幸福一直都在我身边,只是我没有发现。父亲对我的爱是幸福的,是最好的。即使这只是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家,我也要让它变得温暖,变得幸福。

11.你一直都在作文 篇十一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你总是风雨无阻、心甘情愿地接送我。有时见你累得满头大汗,有时坐在后座看到你头上有了白发,我感到心痛。可是你总是任劳任怨,和妈妈一样把我看成小公主,甘心为我付出一切。

生活中,你一直关心我、鼓励我,像对待天使一样保护着我,让我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习上,你热心地帮助我解决一个个难题,同时对我也严格要求。

我最头疼得就是语文课文背诵,你总是能有巧妙的方法让我很快记住。比如《泉城济南》,你告诉我这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主要写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后面每段写了一个泉,每个泉主要特点是什么,关键的词语是哪些,这样一讲这篇文章背起来就不难了。在你的引导下,我很快完成了课文的背诵。

一天放学,语文作业中有一项是听写词语,而你正好下班回来,我就叫你报听写。开始还好,后来我遇到不太熟悉的字词就慢了下来,而你还是按照原来的速度报听写,我急得大声喊叫。妈妈听到声音,进来要你报慢一点。而你不以为然地说:“在学校,老师会因为你不会写,或者写得慢而放慢报听写的速度吗?”妈妈觉得有道理,从这点可以反映出我的词语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我也反思了觉得你做的是对的。

12.张照堂:我的荒谬感一直都在 篇十二

这句话以一种平淡的语气说出来,似乎稍不注意,便会跟着他吐出来的烟雾一起消散;但对听者来讲,这句话虽然混杂在身边来来往往的摩托车有一搭没一搭的鸣笛声中,却有着非同一般的份量。

张照堂刚七十岁出头,但在我看来,他心中那把二十岁时燃起的小火苗,从来未灭。

用现代摄影为自己立传

目前,摄影在台湾似乎并未得到艺术本该有的待遇。然而,作为台湾摄影界的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张照堂无疑为提升摄影在艺术文化领域的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张照堂得到了有台湾最高文化荣誉奖之称的“行政院文化奖”。翻翻往年的获奖名单,就能掂量出这个奖项的份量:钱穆、柏杨、台静农、黄君壁、曾虚白、林怀民、朱铭、释证严(法师)、黄春明等,这些前辈们,每一位都德高望重,每一位的名字,说出来都如一声惊雷。

张照堂在颁奖典礼上的致辞很简短,其中有一句:“佩服评审委员们的勇气,把这个奖又颁给摄影家。”

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告诉我:“他们之前都把这个奖颁发给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后来才是一些相对年轻的人。之前只有一个摄影家得过这个奖——郎静山。这次颁给我,觉得有点意外。”

在张照堂获奖的23年前,郎静山第一次以摄影师的身份获得这个奖,他开创的“文人山水摄影”,借着国画的意趣,提升了中国摄影在国际上的名声。跟郎静山的国画意趣不同的是,张照堂用强烈的现代影像风格,引导了“现代摄影”在台湾的发展。在1960年代的台湾,他把文学、剧场、诗性等概念注入摄影,以强烈的现代风格,延展了摄影的生命力,颠覆了外界对摄影的看法。张照堂所言的意外,表明了时代不同,这个奖对摄影的意义不同。

作为台湾现代摄影的先驱,张照堂得到了台湾文化界的一致认可。2013年9月中旬,台北市立美术馆用了整整一层楼的空间,给他做了大型回顾展,展出他从1959年开始,跨越50多年的创作。在这个以“岁月”为主题的展览中,张照堂视觉语言里特有的荒谬、疏离、剧场感,已如DNA般渗入到四百多幅作品的肌理中。

忧郁少年的文艺青春

跟张照堂联络采访,他不仅欣然应约,还会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这种行事风格和态度,谦逊且不故作姿态。

我提前五分钟到达约好见面的咖啡馆,他已坐在门口,穿着一件黑色的圆领T恤,家常打扮。因为他要抽烟,我们就在咖啡馆靠路边的长廊里坐下,要了两杯美式黑咖啡,他的习惯是不加糖也不加奶。

即使张照堂不欢迎“文青”这样的字眼,但作为最早一批在台湾听鲍勃·迪伦(Bob Dylan,美国摇滚歌手)和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加拿大民谣歌手)的先锋文艺人士,当年过七十的他告诉我左小诅咒的歌不错时,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七十岁出头的张照堂,热血仍在。我越来越理解,他能在二十岁时拍出黄永松的背,是偶然中的必然。他于1962年创作《新竹,五指山》,画面中倾斜在石头上的年轻裸背,没有头没有腿,只有健美丰实如雕像般的背,坚毅地伫立在天地之间。这张力量迸发的作品,是大学时代的张照堂,在持续发酵的内心苦闷和忧郁中进行创作的爆发点。

同一年,他拍了自己的剪影,名为《板桥》:一个站立少年的无头躯体;1964年,他拉着朋友江建勋,在给江建勋的脸上贴了自己的照片后,拍下了《新莊》。

这些张照堂在1960年代创作的作品,带着强烈的荒谬感和剧场感,蕴育着一股颠覆性的力量,打破了当时台湾传统的沙龙和纪实摄影的局面,开创了台湾现代摄影的先河。

他的作品在1960年代的台湾,如黄永松所形容的那样:横空出世。张照堂的确在很年轻的时候,有意无意间,扬起了自己的大旗。在此后的台湾摄影界,似乎没有出现过风头强劲如他的后来者。

无头少年,忧郁的背,通往远方的路,被遮蔽、挤压的脸,都是当时常出现在张照堂作品里的元素。

就张照堂个人来讲,他青春时期的苦闷和忧郁,部分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的台湾社会,刚脱离日本殖民统治不久,社会的集体目标由“做好日本工业发展的后盾”转而成为“准备反攻大陆”。在“白色恐怖”的大环境中,张照堂富有荒诞感的作品,像是对时代现状的某种叛逆,契合了民众对集体目标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不过当时二十出头的张照堂,并非急于要做社会的头脑和良心,他照片中所散发出来的刺痛感,其实大部分源于他自己。

“那个时候我对政治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我的创作只是为了追寻个体生命的自由,不见得跟政治扯得上关系。”

事实上,张照堂当时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1943年,张照堂出生于台北县板桥镇的医生世家,如他所描述,他的家在镇上有一定地位。

“我父亲是医生,我们家小孩都是医生,我大哥、三哥、弟弟都是医生,只有我不是。家里不认同摄影,也不认同我进电视台工作,觉得我应该好好做我分内的事情。他们本来希望我当医生,但因为我大学念的是土木系,所以家人才希望我做工程师。可是,我也没有这样做。”

说完,他又点上一根烟,吸了一口后,接着反复说:“压力很大,很大。我到了大学不大念书,不要做分数的奴隶,绝不浪费时间在我不喜欢的课程上埋头苦读。”

因为高中成绩优异而被保送进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张照堂,进了大学之后,变成忠于自己的年轻人,不再努力应付家里对他的要求和期待。张照堂大学时代的朋友圈子,几乎都在台大校外。“大学时我真正谈得来的朋友不多,那时候我与校外的朋友比较谈得来,如黄永松等。我跟当时社会上的文化人,比如写诗的,画画的,办杂志的,来往较多。这个圈子很重要,不止是吸收营养,更是去欣赏、去寻找自己要的东西。否则,还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彷徨。”

nlc202309031225

彷徨是有条件的,它产生于思考自身的基础之上。张照堂在那个时代受到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正在努力想要成为自己:“我在大学拍这些照片的时候,就是想要独立,想要跟人家不一样。没有那样的自觉,你怎么拍得出那样的东西?”

年轻人是在彷徨中,在确定自己独立性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的。张照堂就是在这种自觉中,试图认识自己。他用了一个对大陆人来讲很陌生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的自己:惨绿惨绿。我个人的理解,这大概是深度忧郁的意思。

“黄永松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他很会画画,我比较喜欢结交画画的朋友,所以跟他比较好。我会经常去找他,两个人在一起拍照。我要找一个有艺术灵感的身体,黄永松身材高大,他有阳刚的身体和线条,脸上有一点忧郁,外型很好。另外一个江建勋也是我的高中同学,他是瘦小型,也是有点忧郁。”

“您怎么就看出他们的忧郁来了?”我问。

“自己忧郁,也就能看出别人的忧郁啊,我那个时候属于忧郁少年。”

谈到对忧郁的理解,他说:“可能我在家庭、课业,以及刚刚来的爱情上,有一些迷离和孤单,有追求但又不是很顺利,同时又看到那时候的那些书、现代诗、谈生命的东西等,就很自然地往忧郁偏去了。”

张照堂的高中同学黄永松,在1971年创办了《汉声》杂志,至今这本仍在出版的杂志,在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的挖掘、推广与发扬光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名声远播海内外。

我无法从黄永松现在柔和泰然的姿态中推测他忧郁又昂扬的青春,正如我无法猜测张照堂的苦闷青春究竟如何。我看到的,更多是时过境迁之后,那个时代加诸在他们身上的反抗姿态。

黄永松曾在接受访问时,就《新竹,五指山》这张作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时隔四十几年后,它体现了我们在那个年代的‘纯真’与‘本质’,这已经不是我的背了,这是张照堂拍下来的背。”

黄永松应该比其他人都更为理解创作那张照片时的张照堂,“纯真”是他在今天对当时创作动机和热情的阐释。

近期,张照堂在Facebook上发表了这么一句话:1960年代,我们靠彼此折腾来消遣心中的不安。

这么简短的一句话,阐释了他们的青春。1960年代的台湾,文艺界在接受西方现代思潮的同时,开始拥抱在苦涩中被小心掩藏起来的时代热情,这股现代思潮汇聚在台北,在集体的氛围中开始抒发。我想知道张照堂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他用了“文艺复兴”这个字眼。

“台湾在1960年代比较特别,有些人刚从海外回来,带来很多新观念,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认真创作,办杂志,搞活动,汇集了一个热闹活泼的文化潮流。虽然说当时经济没那么好,资讯没那么发达,但反而可以更纯粹地去做你想要做的东西。”

张照堂以1965年的“现代摄影双人展”作为小结。他找了自己的摄影老师郑桑溪跟他一起展览。据说,该展览从北台湾到南台湾,都引起很大轰动。作为台湾重要的纪实摄影家,郑桑溪为了配合张照堂的现代主题,几乎翻出所有的底片,找出了十几张具有“现代”意味的照片,这多少使得那个展览带有传承和继往开来的意味。作家黄春明认为,张照堂在那个时期的作品,是一种跨领域的创作,给了他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思考岁月中的恩宠与宽容

1974年,张照堂举办了一个告别展,向年轻时灰色抑郁且不确定的方向告别。彼时,已从大学毕业,当完兵,且在电视台工作了好几年的张照堂,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心境改变,在创作上也有所改变。如林怀民所说:张照堂的东西从来不想讨好

谁。他一直在按照自己当下的现状来转换创作方向。

进入社会后,张照堂的首个工作,是在电视台做摄像、编导和制作,“靠平面照片吃饭会很辛苦,抵不上拍纪录片,在电视台工作,生活上好应对一点”。摄影让他成名,但他很清楚,那无法让他应付生活,“我在当兵的时候就结婚了,当完兵,要有一个工作来养家。那时电视台刚开始招摄像,我幸运地考上了。我开始由拍新闻到拍专题,再到拍纪录片。”

电视台的工作性质,让张照堂广泛接触台湾社会。在对社会现状有了亲身体察后,现实的强大力量把他从之前单纯的精神世界中渐渐拉拔出来。

张照堂的生活迈向了下一个阶段。这个告别展也是一个具有承接意味的展览,除了强烈、荒诞、疏离的剧场式创作外,还加入了“岁月”主题。

“那个时候,我的姑婆(张照堂太太的亲戚,他随太太也称其为姑婆)刚好过世,我想用它跟姑婆告别,这是举办告别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别人不问我的话,我不会讲”。

其实,他跟这位姑婆的缘分并不深,只是分别在她96岁和100岁时,给她拍过几张照片。

“96岁的时候,她身体还算健康,看我时还在笑,脸圆圆的,非常可爱。当她100岁的时候,我去看她,整个人都瘦下来,每天就一直坐着。我看着有点受不了,但同时也体悟到,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忍受一些事。”

张照堂挑了4张姑婆的照片,放成很大的特写。在浓黑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岁月的容颜。“她的脸在光线下,有着特别的神圣感跟恩宠感”,这种恩宠感,在张照堂之后的创作中逐渐形成清晰的线索,成就了他在1983年举办的摄影展,其主题为“恩宠与宽容”。

“岁月”是张照堂此时的重要思考议题,但这个阶段,他并未延续大学时代的苦闷和消极,而是逐渐将其转变成乐观的力量,“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脸上全是岁月的痕迹,但她看到你的时候,偶尔还可以笑,偶尔还能跟你简单地对答,你就会觉得,生命即恩宠。经历过岁月的风霜,还能活成那个样子,就是恩宠”。

七十出头的张照堂,比任何时候都适合总结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从大学时就认为要在还可以呼吸的时候好好活,能做什么尽量做,因为你不晓得明天会怎么样。”

说完,他又娴熟地点上一根烟。

从纪录片中收获新成就

对张照堂来讲,虽然拍纪录片是职业,拍照片才是创作,但他在纪录片拍摄领域的成就却并不一般。1980年,他拍摄的纪录片《王船祭奠》和《古厝》分别获得台湾金钟奖和金马奖最佳剪辑奖。此外,他还参与筹划成立了台湾的纪录片双年展。这些,都值得在台湾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上记上一笔。

nlc202309031225

很难说张照堂拍纪录片和拍照片的水平孰强孰弱。但拍纪录片,至少有一点强过摄影,那就是它能带来更多的生活保障和机会。电视台的工资在当时的台湾相当可观,而这个工作还附带着一系列福利,“那时候,台湾人去国外很难,我因为工作原因可以去外国买一些唱片、书籍、摄影书回来。”

张照堂的唱片收藏很丰富,他的家也因此成了台湾一代代文化工作者扩宽视野的窗口。舒国治、郭力昕这些不同年代的晚辈,便常到他家听唱片。很多欧美歌手,他们都是在张照堂家里第一次听到。因为拍摄纪录片,张照堂结实了很多台湾文艺圈的朋友,“云门舞集”(一个台湾的现代舞蹈表演团体,也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的创办者林怀民,就是这样认识的。“他从美国回来成立舞团的前一年,我就拿着摄像机去拍他,把他刚回来教舞时的画面拍下。那是林怀民第一次出现在电视上做专题报道,他印象蛮深刻的,那时候‘云门’还没有成立。后来,‘云门’的每一场舞蹈录影和现场转播几乎都请我去拍。有时候,他会请我帮他找点音乐。”

说完,他马上问我:“你有看过他的舞蹈吗?”我说看过,他紧接着问:“是哪一出?”“九歌。”我回应到。

“看他的舞最好不要去看首演。”这个建议倒是让我有点意外,但听完他的解释,便觉得不无道理,“他有今天的成功,并不是只会跳舞和编舞,他在舞团运营上花了太多精力,每年的编舞都是赶出来的,但后期他会慢慢改,改了几年之后,就很好了。你要等他改好了之后,再去看。他也会常常找我提点意见,我说完,他大都会说,‘这个我知道,可是我做不到’。没办法,可能他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

“我看过太多林怀民的喜怒哀乐,他办公室的人都好怕他。他会一直盯着你,他认为不盯的话你就不会进步。几乎每次开会他都骂人,骂到底下的人哭。可骂完之后,他还是很照顾大家,在其他事情上,他也会像家里的伯伯那样照顾你。”

林怀民曾说,张照堂很从容,在他坚持不下去时,张照堂会跟他说:“好像还可以再走走看。”对此,张照堂有自己的解释:“因为他要管的事情太多,要管一百多人,我只负责我自己,假定有什么挫折,我一个人承受就好。”

1986年,张照堂做了一个重要的展览《逆旅》。

张照堂一般不太会解释自己的照片,面对外界的称赞或批评,他都只说:“还是看照片吧。”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愿对心境加以解释。

关于《逆旅》,他说到:“那个阶段,我的心境就是‘逆旅’,你迎着风走,会有一点咬牙切齿的感觉,当然,或许也没有那么严重,大概就是逆走在风雪中的感觉。”

此时,生活的磨砺已经让他对社会有了更为成熟和辩证的想法,“我在外面拍照的时候,会碰到温情,也会碰到冷酷与荒凉。当把它们都拍下来时,两者就会同时呈现出来,温暖的东西里面会有荒谬的感觉存在,反之亦然。当时的那个感觉,我把它拍下来,就是‘逆旅’的心情”。

生活是剧场,张照堂随时都在场,他都在合适的角度,按下快门。从《逆旅》作品中,可以看到,即使张照堂一跃跳入火热的生活,对生活驾驭地更为熟练,但是,他的荒谬感仍在。

永远年轻的哆啦老师

张照堂一直跟年轻人在一起,到了七十岁亦然。1997年起,张照堂任教于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研究所,并曾担任台南艺术大学音像媒体中心主任、音像艺术学院院长。以他的性格,似乎很容易跟学生打成一片,他的Facebook也很热闹,在生日之际,学生们会蜂拥而上给出祝福。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一个名字古怪的博客——“哆啦老师的又一天”。

“博客的名字,是台南艺术大学的学生给我起的。”坚持写博客的张照堂,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比年轻人少,常常是发完一篇文章,已经是凌晨三四点。

对于身边一直簇拥着年轻人,他说:“可能是因为我喜欢的东西比较多,如文学、音乐、绘画、电影,等等,如果他们跟我只谈摄影,就没有那么多交集。”

不止是学生,他还跟民间艺术家联络紧密,比如弹唱月琴的台湾民谣歌手陈达。

他会把鲍勃·迪伦的唱片送给陈达,陈达听完后说:“嗯,这个人念得不错哦,我带回去(唱片)参考参考。”

张照堂说:“鲍勃·迪伦用吉他,陈达只有一把月琴,但他们俩一样,都怪里怪气地唱,两个人带来的听觉感染力是一样的,虽然情感不一样。”

张照堂有很好的人缘,这大概跟他乐于做“一座桥梁”不无关系。在博客上,他会介绍很多外国摄影师、艺术家,也会把大陆的艺术家用相当长的篇幅在博客上介绍,比如杨延康、庄学本、吕楠、李樯、贺延光等。

从这个名单来看,张照堂大概很欣赏大陆这一批勤于实践的纪实摄影家。但他自己的作品,却并非这一类。“就吕楠来讲,我没有他那种苦行僧般的精神,我的摄影大都是偶然,当然,这些偶然出现在必然的后面。”

今年年底,拍陕西民俗风情的纪实摄影家李樯会在台湾举办摄影展,这也是张照堂在中间促成的。“我是通过博客跟李樯联系上的,我在读他的博客,看到他拍的传统老村落,包括风景都很不错,我很喜欢。我就在他的博客上留言。他回复你是那个张照堂吗?我说,是,你拍得很好。然后,我们就开始通信,后来,他出《家园》那本书,一定要请我来编。”

“李樯悉心地把土地和人的情感拍了出来,我愿意介绍他,纯然是因为这些原因。”

学生时代的张照堂,从教科书中对陕西的黄土地有了最初的印象:“那时候的教科书,完全都是在讲中国大陆的事情,我们对长江、黄河的地理状况了解得比淡水河还要多。”

张照堂第一次亲眼见到长江和黄河,是在1990年左右。那时,他在大陆拍纪录片《岁月中国》,要沿着长江、黄河拍摄,每次去大陆要呆上一个月左右。

对张照堂来讲,黄河边上的剧场感,超过他之前的一切想象,“记得那是在兰州,我早起到处蹓跶,看到磅礴的黄河滚滚向你奔来,但是,岸边居然还有几个老太太在做早操。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场景,从来没有过。”那个画面所表现出的反差感,应该成了他所累积的荒谬感中的重要元素。

直到今天,张照堂仍在拍照。他依然会用“虚无”与“存在”这些字眼,来对平日贴在Facebook上的照片进行说明。在Facebook上,他不仅对“反核(反对台湾使用核能)”表明了坚定的态度,还走到学生中间,支持他们的社会运动。

台湾摄影评论家郭力昕,在张照堂接受行政院文化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极为简短的发言,大意是:他是一个年轻人,比很多年轻人更年轻,希望他能继续嘲笑这个世界,在嘲笑的过程中,继续拥抱人的终极价值。

张照堂是年轻的,他心境中的荒谬感,虽形成于大学时期,但至今仍在。他比较早熟,这种早熟来自于圈子、读过的书、家庭的压力,以及爱情的迷茫。这些糅合在一起的力量,磨炼了他的艺术敏锐力,使他善于攫取现实中的荒谬场景。在此后的人生中,他的荒谬感不断累积发酵,变得更为成熟和深厚,直至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我想,对于张照堂来讲,生活一直有其荒谬性,而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13.你一直都在作文 篇十三

大概一个月前,你出差去外地。匆忙地将衣物收拾一番就出门了。出差的这段时间里,你会不间断的打电话给我们,自然没什么特别,亲人之间的对话无非是嘘寒问暖,天气渐凉小心感冒等平淡话语。我也是“嗯”“哦”回答。

依稀记得是一个礼拜前,已是下午放学。将课本作业装入书包中,急忙向家中“靠近”。天气降温,初秋已来。淅淅沥沥的小雨伴着淡淡的桂花香填满空气。

一阵凛冽的寒风从我脸颊呼啸而过,不禁打了个寒战。双手插进口袋,快步走出教室。到教学楼前,雨似乎更大了一些,雨点敲击在我头上,头脑间不经透出点点微凉。我不由地加快了步伐。

目光扫过校门口等孩子的家长与拥挤的车辆,撑着伞,露出焦急地神情。心中不禁一阵暗落。张望各处的眼神,突然与你的眼神相撞。你向我跑来,裸露在外的手微微泛红,心中早已万分感动。

“等你好久了,快上车,我们回家。”你对我说道。

“嗯。”我简短地回答道。

回家路上,侧过头看着你,那布满血丝的眼,一定是很少休息的缘故。岁月的流逝也在你的脸上留下痕迹,刻出道道皱纹。何时忆起你也有了些许白发。

那宽厚的肩膀也有些下沉,你那挺拔的背也有些弯曲。以前的你总爱背着我去糖果店买糖,那时伏在你的背上有种便感到了依靠。现在的你,早已背不动了。在你的背上,仿佛看见了它承载着家的希望,负担。背着它,一步步向前走去……就像小时领着我上前去一般。如今的我也已长大,你却渐渐苍老。那时懵懂的我还需要你的保护,感觉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现在的我可以舍弃你的保护,而你却依然在那里,从未离开过。

我的父亲,有高大的身材和英俊的脸庞,有对我浓烈的爱,有陪伴我此生的坚持。

14.春天一直都在作文 篇十四

是什么种子,也不知道。外公从乡下赶来探望,瞟见种子,打趣着问我:“给我一包带回去种了?”

故乡的老瓦房,旁边卧着一个苗圃。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似乎总有开不尽的花、结不尽的果,春天油菜夏天桃,秋冬时节还有腊梅可赏。种子在暮春播下。不生稗草,坐拥充足光线的阳台,定能使我的种子更快发芽生长。

不出所料,几天的精心呵护下来,红棕土壤中便伸出了纤细的茎,末端叶片也使足了劲生长,抖落身上泥土,怯生生的绿。

再看外公种下的,自从发了芽,就未再有什么显著的生长,弱不禁风的,蜷缩在树荫下的阴暗角落里。

春夏匆匆离去,夹杂的落叶的秋风正凉,人的身上披着秋装,草木却只能拼命挽留日渐逝去的绿色,但也只是徒劳。

我的植株,不再拔节生长,仿佛油画上的颜料般,凝固了作文。虽说如此,但这株已有手指长的绿色植物仍保持着绝对优势,在寥寥绿叶中,还藏了一个若隐若现的花苞。

说也奇怪,两株植物在秋冬交接的时分,又重新生长起来。我的植物,笨拙的绿叶越发的多起来。它占据着阳台的黄金位置,沐浴了云缝中微微透出的阳光,可花苞依然保持沉寂。为此,我还摆出过一副植物学家的样子,装模作样的摘叶检查。外公的植物,仍待在墙角一隅。其它树的叶片落了,它可以肆意生长。

终于,我的植物在严冬里不堪折磨,枯萎了。对于这株可怜植物,我心怀歉意,急躁和冲动有时真会造成失败结果。而外公的呢?在他不管不顾、不闻不问的“侍弄”下,花骨朵在初春绽放。原来是雏菊啊!

15.起点一直都在作文 篇十五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张楚是个沉默的男子,大家对他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姐姐》《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那个年代。这次他走进北京文艺广播《演艺群英会》节目直播间,虽然还算不上健谈,但至少变得很容易沟通交流。

我一直没离开音乐圈

在这次的“降噪”音乐会上,张楚一张嘴,声音里依然满是苍凉的味道,不同的是,他已经变得习惯接触媒体。他说,是因为自己开始了解这一行。

谈起音乐,他说摇滚是十分生活的事情,直播间里聊的故事也都是很生活的东西,讲自己在北京怎么堵车、怎么坐着“蹦蹦”穿越车流来录音。在他早期的音乐里有很多呐喊的东西,而现在他只想把音乐作为一个很享受的、艺术的东西。希望能表现出和以往不同的变化,能讲不同的故事,不想有很多的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

最近一年,他花费大量的时间把过去三四年里积累的音乐作品做成一张唱片《清楚》,现在唱片已经进入最后的混音阶段,里面还收录了他重新演绎的《寂寞的人是可耻的》。这张专辑距上次时间漫长,这中间的故事,张楚不愿意回答。他已经学会了打太极,迅速把话题扯到了音乐节的话题上。近些年他一直活跃在音乐节上,他说,这就是他的音乐生活。

剧院里的摇滚听什么?

这是张楚第二次加盟“降噪”摇滚音乐会,地点依然是在保利剧院。习惯了在音乐节上一起嘶吼、癫狂的摇滚迷们,去剧院演出能适应么?

张楚说,不插电音乐会更讲究音乐的本质,对演出者的要求也更高,这也是他连续两次参加的原因。中国最初的摇滚也是在剧场里萌发起来的,当时,崔健的演出就开在北大礼堂。现在随着音乐节越开越多,大家习惯了音乐节上的那种表达方式。其实,许多在去年参加过“降噪”音乐会的乐迷会明白,剧场更加拉近歌手和歌迷的距离,几乎是面对面的交流。在剧场里演出,不同的舞台灯光,为摇滚创造了一个新的展示空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视觉包装越来越繁杂,音乐过于讲究物质和视觉,让乐迷渐渐远离了音乐本质,于是“不插电”诞生了。

“不插电”并不是完全不用电声设备,像话筒、爵士电风琴、颤音琴和空心电吉他等“电动”(又称“电扩音”)乐器和设备还是可以使用的,而电子合成器、带有各种效果器的电吉他、电子鼓、MIDI设备、数字式调音台等电子乐器和设备则当禁用。

上一篇: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下一篇: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