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堂教学实录

2024-12-09

优质课堂教学实录(精选9篇)

1.优质课堂教学实录 篇一

师: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自己的预习,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师:课文的语言有一种诗歌美,老师也想尝试一下这种方式的板书,好吗?

生1:课文写的第一件事是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

师:谁还有补充?

生2:外祖父教我读诗词时常常流下泪。

师:那就是“教读诗词泪珠落”。

生3:课文写的第二件事是我小时候弄脏了外祖父心爱的《墨梅图》,他训斥了我妈妈。

师:谁还能再简练地说一说?

生4;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发了脾气。

师;说得不错!“弄脏墨梅发脾气”。

生5:课文写的第三件事是我和妈妈要回国了,外公不能回国。

生6:我给他补充。外公不能回国,像个小孩一样哭了。

生7:那就是“不能回国呜呜哭”。

师:你概括地真好!

生8:课文写的第四件事是外公把《墨梅图》送给我。

生9:还写了外公说的一段话。

师:赠我梅图谈寓意。

生10:课文写的第五件事是外公把手绢送给我。

生11:我补充:外公送我们上船,送给我的手绢上绣着梅花。

师:随我登船送梅绢。

师:从这五件事中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生1:从第一件事中我看出了外公很思念祖国。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生1:“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些句子说明外公思乡。

师:能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吗?比如……

生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意思是说明年春天绿草细茵时,您能回来吗?“王孙”在这里指外公。

师;说得很好!那为什么外公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不是其它文学作品呢?

2:因为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外公想让我从小受到中华民族文学的熏陶。

师:你理解的真透彻! 外公就是这样想的。

2.优质课堂教学实录 篇二

上课铃响了。

师:同学们, 我们说文学源于生活, 一个没有生活积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这一点, 作家孙犁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播放图片:抗战时青年孙犁) 孙犁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 而且, 对当年的孙犁来说, 写小说也是他战斗生活的一部分, 他是用笔用生命在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我们国家的一段历史。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荷花淀》是不是描写刀光剑影、硝烟弥漫、鲜血淋漓的抗日战争呢?

生 (齐声) :不是。

师:哦, 那你们读这篇小说有何感受?能否结合具体的语句或段落来谈? (早自习已经让学生预习过课文了)

(学生都低头看书, 我知道他们在思索, 整理自己的思绪, 所以我决定给他们时间思考。终于, 大约五六分钟后有学生开始举手了)

曾文帝:我想说的是课文32——37段, 这段写的是女人想自己的丈夫可又找借口掩饰, 表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

师:哦?表现了怎样的人物个性?下面我们请5位同学来表演这段对话。

(表演)

师:我们再请曾文帝同学给我们概括一下。

曾文帝:宛转含蓄、心直口快、持重谨慎、泼辣明快、忸怩羞涩。

师:很好!这段对话极为传神。女人们既要探夫, 又不直说, 找一些天真的借口来掩饰, 真是“欲盖弥彰”, 而且闻其声, 知其人, 活灵活现。文中还有一些对话片段也很精彩, 同学们课后可以品读品读。

周依君:我也觉得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可以用“魅力”来概括, 表面看来文章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 都是一些生活化的语言, 可是这些语言却反映出了女人的可爱、朴实, 没有大话, 性格爽朗。比如课文结尾77——84段, 也是要杀敌抗战, 可是却不像“我们要冲锋杀敌、保家卫国”那样假。

陈盼:我觉得15段、17段、21段很细腻、逼真地表现了水生嫂的心理。

师:那你说说看。

陈盼:比如第17段“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 表面看来是埋怨, 但实际上是自豪。

师:那你们觉得如果将它改成“就你积极”如何?

生 (大多数) :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呢?

生 (1) :“就你积极”是责备水生的, 不符合水生嫂这个人物的性格。

师:水生嫂的性格是什么呢?

生 (1) :多情, 舍不得丈夫离开自己, 但不拖丈夫后腿。

师:分析得好!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 要能表现人物内心细腻的心理活动。“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明责备, 实赞美, 埋怨之中带几分自豪的感情。话到人到, 孙犁真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

这一部分是水生夫妻话别, 通过对话刻画水生嫂的性格特征。那么如果我将他们的对话“女人没有说话……打走了鬼子, 我回来谢你”改动一下, 大家看如何?

(播放幻灯片) :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 她才说:“你走, 我不拦你。小华, 你带去;爹, 你也带去。”“那咋成呢?”“那咋不成?”“我又不是去走亲戚!”“你替我想过没有?上有老, 下有小, 我一个女人我这是何苦呢?”

生 (齐声, 笑) :不行不行。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罗雨鸥:改写后是一个泼辣而不通情理的水生嫂, 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

师:这样改不行, 那下面这种呢?

(播放幻灯片) :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 她才说:“你走, 我不拦你, 咱们一块儿走。”“我们去打鬼子, 你一个娘们去干什么?不成!”“那咋不成?你打鬼子, 我可以帮你们做饭洗衣……”“不成, 我不同意, 队上也不答应!”“不嘛!”

生哄堂大笑。

师:这个水生嫂不泼辣, 用这段对话换可不可以?

生 (2) :还是不行, 这是一个娇滴滴的水生嫂, 是一个拖尾巴的水生嫂。

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领悟到了:课文中对话语言的那情, 那调, 那种分寸感与和谐感, 正是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与小说主题相符合的人物性格的一种有力手段。在这里, 多一句不行, 少一点也不能淋漓地表现人物个性, 大家在写文章刻画人物时一定要注意恰到好处。

蒲明芳:我想说的是65段和73段的一个细节, 当他们胜利后打捞战利品装上船, 水生却去追赶一盒饼干并将饼干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 看似随意, 却反映出水生爱妻子, 平淡朴实中的一种夫妻之爱, 很温馨。

师:是吗? (在备课过程中, 我曾经看到过李镇西老师讲《荷花淀》的课堂实录, 提到过他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关于水生的评论, 本来我没在意, 既然有学生提到这一点, 我想套用一下李老师的这一步) 可是我曾看到有人评论说孙犁这篇小说不讲人性, 将人性给完全抹杀了。你想啊, 水生女人一直盼着丈夫回家, 结果他回来一点温存都没有, 一点不顾妻子的内心感受。水生说了些什么?他只是炫耀自己的先进 (第一个举手报名) ;不动声色的怀柔 (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些) ;干巴巴的许诺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打走了鬼子, 我回来谢你) ;粗暴的嘱咐 (没有什么话了, 我走了,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乃至冷酷无情的命令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水生女人苦等来的是什么呢?是死亡通牒啊。这些话语折射出的水生是一个全然不懂夫妻之情不解人性欲求的人。而从夫妻对话中, 可以感受水生女人对情感的渴望, 但这种正常的人性需求却始终隐忍着, 被所谓民族国家大义给压迫着, 甚至有可能被取消生命。孙犁以这样诗化的语言暴力将战争彻底诗化了, 也将所有的人性给删刈了, 取得胜利的是漠视人性和生命的家国利益、民族气节……

(看得出来, 大家都非常激动, 跃跃欲试想反驳。)

生 (1) :这是战争时期, 连家都快没了, 还谈什么情爱啊?只有先保卫住了国家, 才能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生活在一种被侵略的情况下, 是不会幸福的, 也谈不上人情。

生 (2) :我觉得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忠诚上, 爱不一定要表现在“你爱我”、“我爱你”的语言上, 作为妻子, 就表现在不要让敌人活捉, 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生 (3) :这时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坚强, 所以如果水生越是儿女情长, 妻子就越觉难舍。

……

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 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我只想告诉大家一首诗, 作者是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 这是奴隶!”是啊, 生命都没有了, 哪里去讲“人性”?

(学生都沉默了, 我告诉他们, 还可以继续谈感受)

刘家懋: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第3段劳动的场景, “这女人编着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 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尽管是写劳动, 却写得非常诗化, 而且还写出了水生嫂的心理……

师 (我打断了他的答话) :这里明明只有水生嫂的动作, 怎么会写出了心理?

刘家懋:“望”的确是动作。可它传达了水生嫂的心理, 正是因为对水生的担心, 她才会“望”。

(本来我想可以就此引出环境描写, 可是学生讨论到此就都停下了, 尽管我也启发了, 可是他们还在思索。看看时间差不多了, 我只好自己抛出环境的作用, 而且此时还有一学生突然提出一问:第40段“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中第一个句号很奇怪, 为何要这样用?因为已经下课了, 所以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课下思考。)

反思:小说赏析重在情节、人物、环境, 从这堂课来看, 基本上完成了这个任务, 只是课后反思, 觉得还有许多缺憾, 比如环境的赏析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在这一块认识还不够, 而且时间上的安排也没有把握好;再者, 套用李老师的那一部分, 我在备课时没有在意, 以为不用讲, 而且学生也不会有异议;还有最后一学生的提问使我措手不及, 因为备课时我完全未关注到这里, 如果不是下课铃为我解围, 我想我会很尴尬。自以为再次讲这一课, 会比较得心应手……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科学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这种预设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的预设, 同时又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教师在预设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 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接受与拥抱课堂生成。

3.《登山》课堂教学实录 篇三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登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谁登山?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登山?

3、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多少。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

1、学生读完后,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登山?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俄国十月革命者,列宁多次受到沙皇的迫害和打击。有一段时间,他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就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我们今天所学的《登山》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的那个地方的一个故事。

3、解决第四个问题:为什么登山?

4、过渡:列宁在巴果茨基的陪同下登山看日出,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四、体验小路之险

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问: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小路险的?

2、生交流汇报:学生回答时随机出示句子:

(1)路宽只能容下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指名读,师评:你真会读书,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路实在太险了。

(2)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①指名读句子,其他同学听后评论好在哪里。

问:你认为哪里读得好?为什么?有没有不足之处?你认为该怎么读?

②再次指名读,从中悟出重音不一定要重读,“贴”轻读,“移动”读得轻而缓慢。

③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小组比赛。

④刚才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路的“险”和巴果茨基的紧张,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让黑板当悬崖,在地面画一条线当小路。

⑤出示列宁和巴果茨基走小路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小路的“险。

(3)走过了最险的地方,巴果茨基轻轻地舒了口气。才回过头来看列宁,这一看,吓得他险些掉进深渊。列宁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

指名读句子,理解“头昏目眩”的意思。

3、面对危险的小路,列宁是怎样表现的?找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动脚步,终于,他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1)列宁只站了几秒钟,可不是简单、平常的几秒种呀,他的心里想些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2)指导朗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3)师: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分明感受到了列宁的那份坚定和勇敢。

五、体会日出之美

1、过渡:当列宁和巴果茨基凳上山顶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怎样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相关的段落。

2、出示课件:现在老师把一些词语去掉你们能填起来吗?

他们登上山顶,一道( )阳光正好射穿( )薄雾。远处( )湖水反射出( )亮光。( )露珠儿也闪烁着光芒。鸟儿们放开歌喉,( )歌唱着。

这些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它们在句子里起了形容、修饰的作用,使日出的景象生动、形象,显出壮观。不只是看见了阳光、湖水、露珠儿,听到了鸟儿叫,就觉得优美、很壮观,关键是看到了什么样的阳光、什么样的湖水,鸟儿叫得怎样动听。)

3、学生随着优美的乐曲读这一段。师问: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列宁那种成功的喜悦。

4、同学们想亲眼看看当时的景色吗?(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出、阳光、湖水、露珠,伴随鸟叫。)

5、观看多媒体画面,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感想,发出欢呼,教师有感情配音读。

6、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日出的景色这么美,这么壮观,难怪列宁和巴果茨基冒险前来观赏,这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六、感悟文章之道

1、过渡:下山的时间很宽裕,列宁为什么还要选择那条十分危险的小路并且自己先走呢?谁能用列宁的话来回答。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3、师:列宁之所以第二次还走险路,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你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怎样锻炼自己的意志?

生:以前我上课不敢举手,列宁的言行给了我力量,我一定要战胜恐惧,积极举手发言!

生: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学了这篇课文,我要以列宁为榜样,战胜害怕,晚上自己睡觉。

生:以前我一看到阅读题就害怕,听了这个故事,我以后要勇敢地面对阅读题,并消灭它。

生:以前我经常和同桌说话,老师批评过很多次,可就是改不了,学了这篇课文,我要向列宁学习,改掉这个毛病。

七、总结

列宁登山的收获很大,既欣赏了日出美景,又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同学们,让我们以列宁为榜样,敢于面对那些我们可以克服的困难并战胜它,随时随地锻炼我们的意志。

八、作业

(1)喜欢书法的同学,把最后一段话写成格言。

(2)喜欢背诵的同学, 背诵日出美景一段。

(3)喜欢搜集的同学,搜集对待困难、锻炼意志的格言。

(4)喜欢写作的同学,列宁第二次走过险路只有“毅然决然”四个字,你能写具体吗?

4.窃读记优质课教学实录 篇四

【设计理念】

教学是一种价值导引,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教学也是一种自我建构,是受教育者精神世界自主地、能动地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授受,而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发现探索的过程和人格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窃读记(节选)印发给学生

⒉学生准备:搜集读书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从“窃”中明了文意

师:记得第七册时,我们学了一个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剧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师:同学们在假期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

师: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师: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课题《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二种)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生说说课文的内容)

师: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对作者有什么影响或改变?)

二、从初读中体会好读之心

1、师: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师: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吗?

三、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

师:同学们,读书有千百般滋味,请浏览课文,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窃读”的滋味?请用“~~~”划出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酸、甜、苦、辣吗?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划一划,读一读。选择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

生自由读,划。交流:

(一)苦: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a.默读边读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b.并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揣摩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c、师:品析了动作,揣摩了心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音?

2、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师:同学们,从“一”和“几”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读:

师:请同学们捧起你的书,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的辛苦。

师:放学后,我急匆匆地从学校起到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

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师:我又急匆匆地赶到另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

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可这时候,我该回家了。

师:第二天放学后,我又急匆匆地从学校起到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

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贪婪地读着。”

师: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二)酸:

句子:“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师:这一读就是两个多钟头,120多分钟,7200多秒!现在,让我们一起体验体验开头最轻松的120秒,默读《走进书里去》的第2篇《背书》,并想一想是作者是怎样背书的。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李晴是怎样背书的?

师:同学们,这种的酸只是身体上酸。比这种酸还要酸还要辣的在哪里?

(三)甜: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师:同学们,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2)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好不好?能不能说“我像一只小兔子,悠闲地读着。”

(3)这样的读书,就是如饥似渴地读书。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2、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1)闭眼想像作者的滋味。

(四)甜中有苦,苦中有辣

句子:“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师:“装”这个词说的好!一起看看“我”是怎么“假装”来掩人耳目的呢?每人一句,读读这一段。

师:哦,作者表面做的和心里想的可不一样啊!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就是──

师:哦,这么说来,这是一个心口不

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坏学生了?

师:作者做一套想一套只是为了什么?

师:为了多读书,作者窃读时还要忍受哪些不好受的滋味啊?

(五)总结滋味

师:忍受了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经历了担忧恐慌、惧怕痛苦,最终体验了惊喜快乐、满足幸福。在酸甜苦辣的交织中,作者却仍旧说“我很快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对书的挚爱)诗人徐志摩曾这样形容读书的愉悦:“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受了感动,精神上复新了一般。似乎每一个字有灵魂,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说一说。(生交流)

师:(出示句子)“你是吃饭长大的,是读书长大的。”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感情朗读)

预设回答:

“吃饭能让身体成长,读书能获取精神的养分,让自己成熟、豁达。”

“读书和长大有相类似的地方。读书的滋味是丰富的,酸甜苦辣都有,人生就像一本书,成长的过程也包含酸甜苦辣,逆境中更能磨练人的意志。”

„„

[设计意图]年幼的林海音爱书也爱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那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渴求,那内心交织的复杂情绪,既烙印着儿童的天真,也有着超出年龄的伤感。让学生用味觉的“苦”“辣”“酸”“甜”去含英咀华,直接而直观,个中滋味定能涌上心头,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学生会抓住“饿得饥肠辘辘”体味其劳苦,有的会找“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后的辛辣,有的读“我的腿真酸哪”品其酸,有的读“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感悟读书的甘甜。

如果说酸甜苦辣还只是感性的,表象的,读懂作者心灵深处的一个“爱”字,则是深入其骨髓。“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学生能形成共鸣。

四、从“窃”中感悟人之尊严

师: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作者是那么好读书,在读书中品尝了酸甜苦辣。我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家读?

师: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耻辱。小女孩没有钱,只能在“窃读”中满足对书籍的渴求,作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请大家抓住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重点词句,一边咀嚼一边提出问题,加深理解。

预设问题:“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为什么小女孩用眼睛寻找而不用手去翻找?)

“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为什么小女孩要装着皱起眉?她装给谁看?)

“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为什么“贴”在大人身边?“站”不行吗?)

(这些问题与其是关于“自尊”和“高尚”的,不如说是被现实生活逼的,在现实困难和强烈渴望之间的无奈,属于一个孩子式的机灵和狡猾。需要体会的不是“自尊”和“高尚”,如果需要引导,要思考的倒是:当一种愿望和爱好过于强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克服苦难,去努力实现和满足自己的愿望。着强烈的愿望和爱好也许正是一个人成功或改变自己命运的开始,你,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吗?)

„„

师:文中写到了书店老板,你赞成老板的做法吗?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展开想象,完成填空:

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店员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示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我想对他说:“”。

出示句子,“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谈谈见解。

(这种言语实践活动,是对文章留白的挖掘,是可取的。但应该着力于其他方面,比如对作者前面那种窃读行为背后的复杂细腻,忐忑尴尬的的心理想象和揣摩。而不是着力在外围的“疏离式”的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目的在于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人的尊严与人间真情。对于书店老板的评价,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可能有学生会认为不好,可能有的孩子会认为可以理解,做生意无非是赚钱,要是都像小女孩一样只看不买,书店会垮掉等等。教师不要简单地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而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价值取向。填空题的设计是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也是进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小练习。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读书可以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他为了读书可以象一匹“饿狼”,至此,我们一定明白“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齐读莎士比亚的名言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快乐甜“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惧怕苦

5.五年级语文优质课《桥》教学实录 篇五

年级:五年级 学 科:语 文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一、导入课题

(一)课前谈话 出示图片

师:首先请同学们跟老师来看一组图片,这是什么? 生:桥,(师板书桥)出示课题:桥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桥的课文? 生:雄伟的赵州桥,这是一座坚固的桥。还学过兰兰过桥,这是一座什么桥?还有吗?跨越海陕的生命桥,那是一座爱心桥。

师:看到课题会让你产生怎样的思考呢?

生: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师:还有吗?

生:这里的桥是什么意思?

师:还有吗?

生:我想知道这桥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生:为什么用桥做题目?

师:思考的非常有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本篇课文中应该知道的,接下来,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小组交流,并在书上做好标注。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请坐好,谁愿意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这句话中我知道用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很凶猛!不可阻挡。

师:这也是事情的起因:山洪爆发(幻灯片出示:起因:山洪爆发)师:继续说

生:“像泼,像倒„„”从这句话中我知道雨很大,这样写还可以表达暴雨来得很突然,越来越迅猛,也为下文山洪爆发作了铺垫。

师:你不仅读懂了意思,还读懂了表达的特点。真了不起。继续说

生:“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我知道老汉与他的儿子都牺牲了。

师:这就是故事的结果。出示课件:结果:老汉与他的儿子都牺牲了

师: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写事的文章,不仅要注意事情起因,也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事情的经过。那谁能简单地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吗?围绕起因经过结果来说 出示幻灯:起因()经过()结果()

生:发洪水的时候,老汉为了让人们先逃生,把自己的儿子拉到一旁,一起牺牲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6自然段)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个可怕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山洪暴发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我们来合作朗读,老师读描写环境的段落,同学们读描写的人物的段落。好吗?

课件出示;

师读: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生读: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

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师读: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读: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这段里面有一个AABB式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

生:跌跌撞撞

师:是什么样子的?

生:形容人们走路很不稳当。六神无主的样子。

师:没错,你的理解非常的准确。我们刚才读的部分还有两个句子也写到了人们跌跌撞撞的样子,生:“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从“你拥我挤、惊慌”这两个词知道人们当时走得很不稳当。

师:说得可真完整啊!还有一句,谁再来补充?

生:“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从“疯了似的”可以看出人们跌跌撞撞。

师:没错。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这样跌跌撞撞的样子?快速默读,找一找。

生:我从这句话知道的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因为山洪来了,非常迅猛,所以他们慌张。

师:从哪些词看出来洪水的迅猛?生:咆哮、受惊的野马、狂奔、势不可当

生: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从这句话我知道雨势凶猛,造成人们跌跌撞撞。

师:雨势的凶猛。那请同学们跟老师来看一段文字。

出示幻灯片: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一瓢瓢的水从天上泼下来,像一盆盆的水从天上倒下来。

师:谁愿意读一读,师:用下面的这句话来代替上面的这句话行不行?生:不行。那老师平时要求同学们写作文时要写得具体、形象、完整,为什么作者却只用4个字就构成两句话,这么短,这么少,可以说是惜墨如金,为什么?

生:这样写可以表达暴雨来得突然。

生:雨越来越迅猛。

师:所以我们要读出它的突然,读出它的迅猛。让我们试着再读一遍。继续说,还有哪些原因,造成人们跌跌撞撞。

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我从这句可以看出洪水很高、很深了。所以人们——

师: “跳舞”本来是个美妙的词,对吧?可是,它跳的是优美的舞吗?它的跳舞让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害怕、恐惧)

师总结:舞蹈没有让我们感觉到美好,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像这样令人恐怖的句子还有,谁找到了?

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狞笑”是什么意思?(凶恶的笑、笑里藏刀)从狞笑中你感觉到了什么?(感觉到了死亡的气息)

师:是的,死亡已经逼近,那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生:有出路。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那此刻窄窄的木桥在人们心中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生命桥。

师:还有呢?

生:救命的桥。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 师:如果一百多号人一起拥向这座窄窄的木桥会怎么样,那此时的桥还会是生命之桥吗,它变成了(生补充)生:夺命桥、通向死亡的桥。

师: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板书:老汉 师:老汉在危急关头有何等壮举呢?又是如何扭转当时危险形势的。请同学们围绕导学案要求默读课文的7—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1、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词句,并适当写下你感动的原因,试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动表现出来。

2、一边读,一边想象,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再试着解答一下。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们在自学时,在课文旁边写了一段话,有的写了一个词,你们的这种做法就叫做给文章加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读书方法很好,谁愿意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从清瘦的脸上我知道老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健壮、魁梧,他随时都有可能洪水冲走。

师:从哪个词知道的?生:清瘦的脸上。师:还知道什么?

生:这里说他像一座山!我觉得盯这个词(课件显示变色)最能让人感觉到他像一座山。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师:他盯着人们,那这是怎样的一种目光啊? 生:(犀利、严肃、沉着、冷静、镇定的目光)师:清瘦的老汉为什么像一座山?紧紧是镇定地像一座山就让乱哄哄的人群停住了脚步吗?

生:因为老汉纹丝不动,师:你站在那里,人们会停住脚步吗? 生:因为他是党支部书记,师:村干部很多呀!

生:因为全村人都拥戴他,因为他在人们心中威信很高,所以他就像一座山,师:因为全村人都拥戴他。所以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他就是村民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师:老汉这种镇定自若的态度正好与前面谁的表现成了鲜明的对比?生:群众。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采用这种对比的写法,更加突出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师:通过学习你还知道什么? 生:危险的形势扭转了,师: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生: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先人后己的品质。

交流感动之一: 老汉的第一次壮举

师:老汉如何让人们从“乱哄哄”变成“依次”的? 生读10-12自然段。

师:找的真准,(课件出示;)三句话,让乱哄哄变成依次。

教师小结:是啊,老汉就这样要求一百多人依次过桥的:走在前面的是群众——接着是党员——最后是老汉。(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思考: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看图 师:老汉有机会先过桥,而不过,而是组织别人先过,这样的行为叫什么?板书:先人后已 师:是啊,老汉的这种行为的确让我们感动。这也是本篇课文老汉的第一次壮举。出示课件:老汉的第一次壮举。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村支书的舍已为人 交流感动之二: 老汉的第二次壮举

师:就在老汉组织群众有序撤离的过程中,还有一幅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79页的图片。出示句子:水渐渐地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同桌讨论,通过这幅画面你知道了什么? 生:老汉把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师;为什么揪出来?

生:因为小伙子是共产党员,按纪律应当排在后面 生;老师我还知道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

师:从哪看出来的? 文章到最后才点明这种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这种写法就是 ——生补充:前后照应。

师:老汉把自己的儿子揪出来?难道是当时的局势缓解了吗? 生:没有。更加严竣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水渐渐地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中“窜”这个字写出水上涨的迅速。(窜字变色)

生:放肆在舔着人们的腰。生:因为从这两个字知道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洪水疯狂肆虐地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师:在形势如此严竣之下,老汉揪这个动作很可能把小伙子从生命线上揪到死亡线上。那这一揪,老汉犹豫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突然,冲等)

师:老汉的这种做法又是什么行为?不循私情,舍已为人。板书:舍己为人 小结:他不允许党员损害群众的利益,哪怕是——生补充:自己的儿子。老汉的这种不循私情,舍已为人的品质再一次让我们感动:出示老汉的第二次壮举。交流感动之三:老汉的第三次壮举

师:洪水越涨越高,情况越来越危险,此时老汉想到的却是村民们的安危,还把自己的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那是他的亲骨肉呀,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生:爱。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读句子)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哪个字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老汉对儿子的爱。生:用力地推,让我感受老汉对儿子的爱 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把儿子推上木桥的?

生:桥马上就要塌了,最后一条通往生命的路马上就要没有了。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生: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 生: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木桥马上就要塌了。

师:所以老汉想把最后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此时老汉对待儿子这一“推”的动作和前面的哪个动作相反?(揪)既然现在要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为什么刚才要把他揪出来?这不矛盾吗?

生:不矛盾,老汉为了大家舍小家,为了儿子舍自己。

生:这用力一推,也可以看出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这一推是老汉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最简单也是最壮美的一个动作!让我们带着对这位伟大父亲的崇高敬意

小结:当老汉和小伙子准备撤离时——

出示课件:

生读: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师:是的,老汉眼看着儿子被洪水这一恶魔吞噬,是何等痛心,他也忘了自己离死亡也只有一步之遥,眼里,心里只有儿子,他想喊什么呢? 生:儿子,父亲对不起你,生:儿子,不要恨父亲

师小结:多好的父亲呀,下面我们把文中的老汉换作父亲,把小伙子换成儿子,当你们读着这两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时,相信你们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出示文字:

父亲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父亲凶得像只豹子。

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站到了后面。

水,爬上了父亲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儿子。儿子推了父亲一把,说:“你先走。”

父亲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父亲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小结:老汉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广袤的天地之间,故事写到这并没有结束,我们一起来看看结尾。播放音乐: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读)

五、领悟“桥”的内涵。

此时同学们的心中充满感动,有些同学的眼睛湿润了,那现在请同学们沉下心来,用心思考,课文主要写老汉,课题却是桥,你是怎样理解的。生:这是老汉用生命换来的桥,所以用桥作题目。

生:是一座生命桥、伟大的桥、不朽的桥、永不摧毁的桥、用血肉筑起的桥。师: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驱为群众搭建了一座永不坍塌的生命之桥,面对这样的老汉你想说些什么?

生:老汉您是一个大公无私、先人后已、不徇私情、舍已为人的人。

生:老支书,您是村民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生:老支书,您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驱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生:老支书,您的那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师:是啊!灾难面前,老支书用血肉之躯筑成的生命之桥;这就是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心灵之桥!同学们,此时此刻,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感人的一幕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女教师张丽莉就是其中一位。谁来说说。

生:她是最美丽的女教师。

生:为了救学生,自己差点牺牲。生:现在是高位截瘫。

师:是呀,一场无情的车祸让 张丽莉老师成为“折断翅膀的天使”。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同学们回到家里继续搜集感人的事迹。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六、总结全文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美丽的画面吧,这是一位平民英雄,危难关头一瞬间的生死诀择,诠释了大爱如山,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来读这个课题:桥。让我们永远记住课文中和生活中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赋予生命的——(生说: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6.优质课堂教学实录 篇六

师: 同学们,有时候写信往往比说话能更好地表达情感。作家朱自清与父亲两年没见了,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这封信勾起了他对很多往事的回忆。同学们,如果朱自清要回复这一封信,他该怎么写呢?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自 清的散文 《背影》。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找一找体现父子情感的词语或者细节,并用横线标记出来,时间 4 分钟,开始。

(师板书“背影 ”“父 ”“子 ”,生读课文。)

师: 好,时间到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 容,进一步体会一下自己画出的句子,然后代表朱自清给他父亲写一封回信,就写在老师刚才发给同学们的信纸上。好,现在开始。

(生写信。)

师: 好,时间到,不管你写了多少,都要先停下笔。接下来,请同桌之间交换阅读,相互学习一下,可以修改。

(生阅读并交流。)

师: 讨论交流的时候,同学们要敢于表达。

(生继续讨论交流。)

师: 好,现在我们请这位同学念一念他写的信。

生: 爸爸,您好!谢谢您为我做了那么多。那次,您为我买橘子的过程我都看见了,您攀爬月台的背影,让我十分感动,我写这封信是希望您能原谅我。谢谢!

师: 能不能把信后边的内容也一起念完?

生: 祝您身体健康,儿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师: 很好,请坐!我们请他的同桌点评一下他写的信。

生: 我觉得他写得还可以,如果能把对父亲的歉疚写出来就更好了。

师: 哦,很好!这位同学对同桌的要求还挺高啊!其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能在独立阅读后有这样的体会和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刚才,我在观察同学们写信时,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像这位同学一样,在信中都提到了难忘的那一幕,还有父亲的背影。现在,我想继续提问这位同学,父亲的背影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文章哪个段落详细描写了父亲的背影?

生: 我是从课文第 6 自然段读到的。

师: 哦,很好!这段主要写了父亲做什么事情时的背影?

生: 这段主要写了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的事情。

师: 事情?请注意,刚才我们说的是儿子看到的是父亲做什么事情时的背影。再清楚表达一下可以吗?

生: 这段主要写了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

师: 这下准确多了。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父亲的这一背影呢?

生: 因为作者看到这一背影时流下了眼泪。

师: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背影,竟然让儿子流下了眼泪?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来一次深情朗读。请找到第 6 自然段第 3 行,“走到那边月台 ”,一起来读一读。

(生集体朗读课文第 6 自然段第 4~11 句。)

师: 好。谁来说一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 我读出了一个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很努力地爬月台的背影。

师 : 他 提 到 一 个 很 关 键 的词 ——努力。这说明父亲爬月台时怎么样?

生: 很辛苦。

生: 很不容易。

师: 也就是说,非常艰难。

(师板书“艰难”。)

师: 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不容易吗?

生: 我是从“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看出来的。

师: 这位同学抓住了作者对父亲的什么描写?

生: 动作描写。

师: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地方能体现父亲的艰难吗?

生: 父亲的背影是蹒跚的,而且父亲是一个胖子。

师: 很好,请坐!这位同学不仅抓住了父亲腿脚不灵便这一特点,更重要的是,他还由父亲的体型特征看出了父亲的不容易。看着父亲艰难地爬月台的背影,儿子流下的泪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生: 感动。

(师板书“感动 ”。)

师: 刚才同学们只从两三句话中就感受到了儿子的感动,这正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文字简朴但情深意长。大家再想一想,儿子的泪除了感动还包含什么别的感情吗?

生: 我从第 7 自然段还看出了他对父亲的思念。

师: 很好。这位同学从第 7 自然段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但是,刚到火车站时儿子有这样的感情吗?

生: 没有。

师: 文中第几段写了儿子之前的表现?

生: 第 5 自然段。

师: 老师给同学们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大家看一看儿子的表现。

(师朗读课文第 5 自然段第 7 ~10 句。)

师: 同学们,你们能从老师读的内容中,找出一个表现和儿子流泪的举动正好相反的词语吗?

生:“暗笑”。

师: 你从“暗笑”这个词看出了当时儿子对父亲有怎样的感情?

生: 儿子不理解父亲。

师: 很好,请坐。

(师板书“不理解”。)

师: 正是父亲这一艰难的背影,让儿子发生了从不理解父亲到对父爱有所感动、有所体会的转变。同学们,再想一想,这时候的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已经足够深了吗?

生: 是。

生: 不是。

师: 有分歧,不要紧!我们继续读文章,以加深理解。我们先看文章第 1 自然段,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 好。请同学们注意一个字——“不”。大家想一想,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辅助体会这个字。比如,他不听我的话,主动者是哪方?

生: 他。

师: 这里,儿子与父亲不相见,主动者是哪方?

生: 儿子。

师: 为什么儿子会两年之久都不去见父亲呢? 这得从儿子与父亲在火车站分别后的第六年说起。当时,已经工作的儿子与父亲因为一些家庭琐事产生了矛盾,于是离开家北上工作,并且有两年之久没去见自己的父亲。这时,一件事情的出现让他们之间的状况出现了转机。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生: 父亲来信了。

师: 好,我们再看第 7 自然段。这封信到底写了 些什么?我们读一读。

(生齐读第 7 自然段第 9 句。)

师: 刚才,同学们有一个字没有读准。举“箸”提笔,“箸”是筷子的意思。继续读。

(生齐读第 7 自然段第 10 句。)

师: 请注意“我读到此处”这个句子。父亲写来的信可能有很多内容,但这几句却让儿子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联系信的内容,大家想一想儿子为何会流泪。

生: 我觉得是因为信中的“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让儿子想起了之前父亲为他做的一切,并很后悔当初自己没能为父亲做些什么。

师: 儿子后悔了,儿子开始反省了,是吗?儿子是怎样反省往事的呢?我们看第 7 自然段前 6 句。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一生读。)

师: 刚才她有一个字没读准,家庭琐“屑”。对她刚才读的几句话,你们有怎样的理解呢?同学们可以结合注释讨论一下,前后左右交流后发表意见。

(生讨论交流。)

师: 好,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生: 结合注释,我知道了当时父亲眼见家庭衰落而情郁于中,所以遇到家庭琐事便容易发怒,结果父亲和儿子便有了不可避免的摩擦。

师: 很好,请坐!这位同学结合注释能得到这样的理解,真的非常棒!这几个句子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儿子已经理解父亲,大家找找看。提示一下,这个词出现过两次。

生:“自然”。

师: 这里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生: 应该;应该是这样;应当。

师: 儿子是又过了多少年才获得这样的感悟的?

生: 两年。

师: 直到这个时候,儿子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师板书“理解”。)

师: 现在,儿子终于理解父亲了。学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之前为什么会有同学提到儿子对父亲有愧疚之情了。文章第 5 自然段中,哪个句子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生:“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儿子的自责?

生:“太聪明 ”。

师: 聪明本来是赞美人有智慧的,这里怎么会有自责的意味呢?

生: 我觉得,这是作者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嘲。

师: 很好。“聪明 ”这个词,在这里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反语使用的。反语,就是反过来说话,常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父亲的这一封信,让儿子回忆起了父亲那充满爱的背影,唤醒了 作为儿子应该感恩并报答父亲的良知。这位同学体会出来了,大家做一下笔记。

(生做笔记。)

师: 大家想一想,多年以后,儿子看着父亲的来信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 我觉得,儿子最想做的是再与父亲相见。

师: 你是从哪里获得这样的感受的?

生: 我是从“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两句中读出来的。

师: 这位同学找得很准。这两个句子很有意思,标点都是什么?

生: 感叹号。

师: 这两个句子,感叹的语气应该怎么读?是读出遗憾、失落、无奈,还是别的什么?

生: 我觉得要读出强烈的语气。

生: 我觉得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师: 好。这说明,儿子理解父亲之后是非常迫切且坚定地要去看父亲。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强烈的愿望读读看。

(生读。)

师: 儿子最想见到的是父亲,正是父亲的背影唤醒了 儿子报恩、尽孝的良知。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八年来,父亲一直用他的爱深深地关怀着儿子,但年轻的儿子并不理解,直到他看到父亲那艰难的背影,才有所体会,但理解还不够深,直到多年以后,儿子才最终全部理解父亲的付出。

(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爱”。)

师: 同学们,看到这个板书,你们觉得什么才是父子情?谁来说说?

生: 我觉得,就是父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

师: 那儿子呢?

生: 儿子能够理解父亲。

师: 太好了!父亲关爱儿子,儿子理解父亲,这就是父子情。

(师板书“情”。)

师: 纵使时间流逝,尽管家庭变故,哪怕偶尔争吵,就算暂时分别……这些都统统不能阻断父子之间的感情。看到这样的父子,我们不禁要说这真是父子情——

生: 深。

(师板书“深”。)

师: 太棒了!现在,请大家把你们的感悟写到信中。老师相信,现在你们完全可以代表朱自清给父亲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了。同学们可以对前面写的信作修改。

(生修改信,师点击课件播放感人的轻音乐。)

师: 有同学还在奋笔疾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由于时间关系,现在我们请一位已经写完的同学念一念他那读懂了父子深情的信。

生: 爸爸,您好!近来如何?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您在内心是爱我的,我也爱您!我真希望能与您见面,过去是我不对,我不理解您!这里,我想对您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儿子以前的无礼与无知。祝您身体健康!儿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生鼓掌。)

师: 从第一封信的懵懂感知到现在第二封信的深刻认识,他对课文、父亲、儿子的理解已经很到位,也很深刻。其实,这封简单的信,也寄托了我们对这篇课文的深深感动。同学们,对于这节课,我曾想过很多种结束的方式,但我最满意的还是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同学们只有自己去观察和体会,才会更懂得爱。所以,老师改编了一首小诗 《见或不见》,想送给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朗读,用心体会!

(屏显《见或不见》;师生伴着轻音乐合诵。)

你见,或者不见 \ 父亲就在那里,不去不离 \ 你念,或者不念 \ 父爱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 你想,或者不想 \ 时间都在流逝,不言不语\ 你懂,或者不懂 \ 父亲永远站在你的身后,不舍不弃 \ 去父亲的怀里 \或者 \ 让父爱住进你的心里 \ 默默\ 相守 \ 时常 \ 忆起

师: 同学们,父爱如此,母爱亦如此!课后,请同学们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老师相信,那些深埋于你们内心的父母的背影,也一定会让你们深深感动!让我们一起理解父母,感受世间最美的真情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END

7.《理想的风筝》课堂教学实录 篇七

课前板书:22.理想的风筝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和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

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投影: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

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

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师:结合课文片段读读这三组词语, 说说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画面。

生:自由读词, 想象画面。

师:读书就要口中读出感觉, 眼前读出画面, 心中读出情感。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三个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刘老师正拄着他的圆木棍站在讲台前, 靠着健壮的右腿为学生们上课、写板书呢!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生: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

师:我们把这个画面概括为——

生:写板书!

师:你还透过哪些词语读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通过“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这组词我想到了刘老师和同学们谈腿疾的画面。

生:透过“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这组词, 我想到了刘老师在学校的操场上一蹦一跳地放风筝的情景。

板书: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

师:读词不仅要读准字音, 还要读出词语本身所包含的情感, 从这三组词语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很思念刘老师!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 (动情地读三组词)

师:学着他的样子, 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三个画面, 读出同学们对刘老师的尊敬与思念!

生:齐读。

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 知道是哪句吗?

生: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更是思念疯长的季节。下面, 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 走进作者苏叔阳的情感空间, 感受他对刘老师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品析细节, 感悟“思念”

投影:自由读课文4~9自然段, 想一想:刘老师的哪些细节触动了你的心灵?在相关语句旁写上批注, 再用心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4~9自然段。

师:听刘老师讲课是轻松的, 更是快乐的!听——

片段一:品“谈腿疾”——“笑”, 悟刘老师的乐观开朗。

投影: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 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 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 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 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 只是有的人, 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 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爆发出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 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师:配乐范读。

交流:文中有几处“笑”?从中你分别读出了什么?

生:这段话中有两处笑, 分别是刘老师的笑和学生们的笑。

师:我们知道笑有多种含义, 从刘老师的笑和学生们的笑声中你分别读出了什么?

生:刘老师的笑让我觉得刘老师很幽默, 同时也很乐观。

师:说得具体些。

生:因为即使腿残疾了, 他还为同学们讲故事, 还开玩笑似的说自己的腿是被女娲甩掉的!

师:这是一位多么幽默、多么乐观开朗的老师啊! (板书:乐观开朗) 这样的刘老师真让同学们——

生:敬佩!

生:难忘!

生:思念!

生:尊敬!

师:同学们这么喜欢刘老师, 为什么还在刘老师谈腿疾的时候笑呢?

生:学生笑是被刘老师讲的笑话逗笑的, 并不是笑刘老师的腿疾!

生:作者已经说了“但笑过之后, 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同学们看到刘老师的腿疾心里是很难过的, 所以说是“酸涩的感情”。

师:你很会读书, 读书就要这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更深刻的感受!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同学们对刘老师的那份情吗?

生: (有感情地齐读) 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师:刘老师以他乐观开朗的人格魅力默默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这么好的老师谁会忘记?谁能忘记?作者不由自主地呼唤——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生 (齐读) :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为了生动刻画刘老师写板书这一细节, 作者又具体地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个动作?看清要求, 读第五自然段。

片段二:品“写板书”——“转”, 悟刘老师的自强不息。

投影:轻声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为了生动刻画刘老师写板书这一细节, 作者具体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个动作?圈出相关词语, 小组交流。

生:按要求轻声读。

师:很多时候, 如果能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刘老师写板书时的哪些动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撑地、离地、急速地一转。

师:说说原因。

生:首先是第一个动作“撑地”, 我觉得这个动作要耗费很大的力气, 刘老师还要在“撑地”以后“离地”, 并且要“急速地一转”才能面朝黑板写板书。

生: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们四肢健全的人这样转来又转去都会觉得很累, 而刘老师就凭借他那根圆木棍一天不知要转上多少圈。他肯定很累!

师 (深情) :你们都是善良而又体贴的孩子!是的, 刘老师的确非常累、非常辛苦, 抓住这几个关键词读读看。

投影: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 他用圆木棍撑地, 右腿离地, 身体急速地一转, 便转向黑板, 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 又以拐杖为圆心, 再转向讲台。

生: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再转向讲台。

生 (齐读) :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再转向讲台。

师:为了一次板书, 刘老师竟要做上这么多艰难的动作。作为刘老师的学生, 特别是作者苏叔阳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 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 都引起学生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投影: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 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 都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引读: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画线的句子?还有谁读?……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样的旋转说明了刘老师的顽强与执著。 (板书:顽强执著) 因此, 作者会发自肺腑地呼唤——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生 (齐读) :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放飞风筝是为了感受自由、感受快乐, 作者苏叔阳为何不亲自放飞风筝, 而偏偏对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情有独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天空, 看看刘老师放飞的是一只怎样的风筝!

片段三:品“放风筝”——“笑”, 悟刘老师热爱生命的品质。

投影:默读课文7~9自然段, 找出具体描写刘老师放飞风筝的语句。

生:默读, 小组交流。

师: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吧!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

投影: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 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 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 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 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 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 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 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 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投影:有一次, 他故意撒脱手, 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 拄着拐杖, 蹦跳着去追赶绳端, 喊着:“你们不要管, 我自己来!”终于, 他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端, 脸上现出得意和幸福的神气……

师:包俊辉, 请你读读这两段话, 注意读好关键词!其余同学思考下面的问题。

生读, 其余生思考:这两段话采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觉得刘老师的“笑”是什么样的笑?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品味刘老师的“笑”。)

生:这两段话主要描写了刘老师放风筝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生:也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 就是作者的心理活动。

师:结合相关语句说得具体些!

生:“他喊声‘起’, 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他仰望白云, 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笑着、叫着, 拄着拐杖, 蹦跳着去追赶绳端, 喊着:‘你们不要管, 我自己来!’终于, 他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端, 脸上现出得意和幸福的神气。”这里既有动作描写, 也有语言和神态描写。

生:“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 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 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前半句是对刘老师神态的描写, 后半句是对作者自己的心理描写。

师:从这些细节的描写中, 你觉得刘老师的笑是怎样的“笑”?

生:发自内心的笑。

生:甜蜜的、开心的笑!

生:满足的笑!

生:幸福的笑!

生:挑战自我, 战胜自我的笑!

……

师:说得真好!这是忘记自己年龄的笑, 这是坦然面对坎坷的笑, 这更是——对生活充满无限激情、无限热爱的笑! (板书:热爱生活)

师:刘老师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 还有他的——

生:理想和追求!

师:瞧!这金黄的连翘花不正如刘老师的生命一样——

生:充满活力。

生:积极向上。

投影 (补充作者简介) :哭和叹息都赶不走病痛, 不如笑对疾病。心宽一寸, 病退一尺……没病就过健康人的生活, 得了病就不要学健康人, 要按照病人应该做的做就对了, 把病人应该过的生活当成是正常的, 别老跟自己过不去。

虽然先后两次得了癌症, 但15年来, 他凭着乐观向上、顽强执著、热爱生活的人生信念, 依然坚持写作, 为我们创作了优秀文学作品。

师:刘老师以自己的乐观、顽强与执著为他的学生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一颗颗——

生:理想的种子!

师:这样的老师谁又能忘怀呢?作者又一次深情地呼唤——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生 (齐读) :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三、体味心声, 升华“思念”

师:30年!不!50年!100年都还不够!读——

投影: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 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 放飞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 将陪伴着我的心, 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生:配乐齐读。

四、拓展延伸, 放飞“思念”

师:思念是一种情感, 更是一种缘分。能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也是一种缘分。那就像作者写刘老师一样, 也写写你们眼前的我吧!

生:练笔。

师:随机点评。

8.《〈论语〉选读》课堂教学实录 篇八

时间:2005年6月10日

师:大家看这张照片,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

生:曲阜陋巷街北头的牌坊。

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沂河北岸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

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

生:万仞宫墙——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

师: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

生:《论语》中说“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概说的就是它吧。

师:对!颜回箪食瓢饮,身居陋巷,却自得其乐,他直面人生的苦难,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如果说陋巷在物资上是简陋的,那么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因此后人立了这个牌坊以示景仰。

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这是曾皙的天人和一、自然和谐的政治理想,孔子对此也深表赞同。(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

生:(思考摇头)。

师:(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一次,有一个叫叔孙武叔的人在朝廷上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孔子。子贡听说后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围墙,我家的墙只到肩膀这么高,里面房舍的美好一目了然;老师的墙高数丈,如果找不到围墙的入口,就根本看不到里面宗庙的美好和府第的富有。因此“万仞宫墙”比喻孔子的道德学问之高。曲阜的好些地名和《论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大街小巷到处都写有《论语》的句子。这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请你来读一下,并说说写的是哪一方面。

生:(读)为政。

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遒劲的书法。

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陈毅元帅有一首诗:“大雪压青松……

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学习方面。

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图书馆。因为人们应该广博地学习,图书馆书多,可谓博学;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可谓“切问而近思”。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论语》,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名人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可谓耳濡目染。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

生:“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道德方面。

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

师:请同学们对《论语》做一个整体概括。

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教育、道德修养、为政治国三个方面。

师: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因此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作品。《论语》分上下两部,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形象地说明了《论语》的重大作用。(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我读过几遍《论语》,不过前两天又读,对于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异议。学习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可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月底没钱了,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是不是很悲惨?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不发火,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台湾学者南怀瑾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这才是人之常情。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主要指从老师那里学习了知识和道理之后,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学了之后再去实践。人到中年,历经磨难,知交零落,这时才发现友情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多么快乐。人到老年,历尽苦难,这时晚辈即使误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明白了友情的弥足珍贵;人到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请大家研读。

师生:(讨论,十分钟学生发言)

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子路的性格鲁莽直率,孔子为此教育子路,要他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理由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认为这种说法现在应赋予新的意义,首先作为子女应该在父母生前好好地侍奉,而不仅仅是“慎终”;其次,在对待父母的丧事上不应该在形式上大操大办。至于“追远”,我认为主要在某些时候,例如清明节对先人追思一下就可以了,我们应该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

师: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论语》。上个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大陆访问时写了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二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我们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不就是“慎终追远”吗?正如同学们所谈到的,看待《论语》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

一女生:我觉得论语中也有不对的地方,例如“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这句话歧视妇女,古代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戕害了多少妇女,孔子难辞其咎!看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妇女已经是社会的半边天。

一男生:这句话不能说全错,孔子把小人与女子放在一起类比,是想说小人不得人心,女子受到了无辜牵连!再说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中国古代女子甚至是现在也往往是口是心非。

一女生:凭什么让女子受到无辜牵连?那不叫口是心非,那叫含蓄!懂吗?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一是消极的一面,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方面看待《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我们应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展示幻灯片:1.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已。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2.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李提摩太英国传教士)罗素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如此(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论语》本身也具备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腾王阁序》中说:“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孔子才十七八岁,还没有儿子,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语言。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由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子产的民主作风,这种心态也体现在《论语》中。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一颗童心谱新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9.雨巷优质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篇九

一、导入新课

师:第一单元学的是什么,记得吗?

生:诗歌

师:诗歌是文学的骄子。你们记得题目吗?

生答。

这几个人中有哪几个是浙江籍的作家?

生答

师:浙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许多优秀的文人。

二、介绍戴望舒

PPT出示作者介绍。

三、学习词语

彷徨

寂寥

彳亍

惆怅

颓圮

四、学生初读诗歌

师:现在请大家放声朗诵一下诗歌

约一分钟后,学生停止朗读。

师:你认为应该用怎么样的语调来朗读?

生:忧愁、缓慢、

师:你认为应该是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

生:前期。

师:你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来朗读。

黄海芳认真朗读,缓慢轻柔但节奏处理不太对。

再推荐一位男生来读。

男生朗读。读后学生稀稀落落地朗读。

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

也随着他的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读完后,师问:读得怎么样?那种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雨巷。

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

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

师:有想法就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生1:受了雨巷的感染。因为这雨巷是寂寥的。

师:还有描写雨巷的吗?

生1:悠长的。

师:雨巷的色调是怎样的?

生2:它是下着雨的。雨天给人阴沉沉的感觉,连心情也是潮湿的。

师:诗中是谁走在雨巷中?

生3:动作都能体现诗歌的基调。彷徨。

生4:作者的心情。

师:你说的是作者本人,还是诗中的我。

生4:诗中的我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

师:在这么一条狭长的雨巷中,走的人是冷漠、凄清又彷徨的。

生5:她寂寞地走近,走近,投出太叹一般的目光。

师:说明这个姑娘怎么样?

生:心情不好。

生6:颓圮的围墙。师:也增加了忧伤。

生7:丁香一般的忧愁也增加了哀怨。

师:你见过丁香吗?你怎么知道丁香是哀怨的?

师:从文中出现的事物都可以看出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哀伤的。这些事物叫什么?

生:意象。

师:这些意象中,哪些是我们见过的,哪些没见过?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丁香花。出示PPT

师:像个结。它通常跟忧伤的形象结合在一起。

淡淡的颜色很高洁很雅致。所以很多诗人都把它选到诗中。

这里的丁香出示李商隐的《代赠》

“芭蕉不殿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纱》

师:由此可见丁香是与愁连在一起的。现在诗人把这个意象给予了诗中的那位姑娘。

现在你以“姑娘、我、篱墙、丁香”这四个意象来写一段话。

章章:雨巷的篱墙上开出大片绝艳的丁香,缠绵如姑娘结着愁怨的容颜。篱墙冷硬的被花枝斜斜割裂,花香如同怅惆般,蚀进了骨里,忧伤化作这雨巷的寂寥。

师:你想突出丁香姑娘的什么特点?

章:突出丁香姑娘的愁怨。

师:再请一位。

PPT出示两种解读:

有人说

师: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忧伤的抒情诗。不同的人看这首诗有不同的看法。

你赞同第一种还是第二种看法?

生8:我觉得同一种诗歌,应该把它与传统文化连在一起。而第一种的评价太苛刻了。

生9:所有的诗人都应该。他应该可以写单纯在艺术上有美感的诗,不能老是跟社会背景连在一块。

生10:诗这种东西,它应该表达文学的美。这首诗尽情渲染了文学的美感,通过丁香似的姑娘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师:在这首诗中我们无一例外地感受了诗歌忧伤的美。

他用了这么多的意象就想渲染一下自己的哀愁。

我更加愿意相信这种忧伤就是一种美。不是只有明丽的事物能给人美感,哀怨的情绪也能给人以美感。

上一篇:优秀大学生的颁奖词下一篇:“创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