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20篇)
1.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 篇一
1、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常识性的知识非常重要,因此要紧扣课本抓双基。
2、基本方法、基本题型必须掌握到位,对典型题要反复练习。
3、常考考点中不常考的题型一定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并在不断练习巩固。
4、基本实验从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器材、数据分析、处理到误差分析要求学生必须要搞清,掌握。特别是数据的有效位数的要求要特别强调。
5、平时多练习中档难度的习题,精选习题,反复做,对学生要分层要求,难题要让学生学会得部分分值的方法。
6、很抓规范,从思维的顺序、文字书写、基本方程的书写到运算的规范,从学生高三开始一直抓到高考。
7、要把握好学生训练的量,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纠错,反思,总结的时间。
8、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从题中分析出题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从而把握住解题的入手点。
2.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 篇二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方法,课堂环境
高中物理在高中所有学科中难度最大, 不管是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物理现象的认识和物理过程的建立, 都是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就目前物理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
一、调整好学习心态,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
从高中物理教材来看, 高一的物理内容大多都是以力学和运动学为主, 其内容大多都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可以让学生把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容易。而高二的物理内容大多都是以力学、运动学、热学、电磁学等内容, 抽象内容非常多, 题型非常复杂, 难度非常大。因此,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学生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在学习高一物理时, 一定要熟练掌握物理理论与定义, 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以此来为以后学习物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 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学生必须要对教材内容以及找到的高一高二知识的相接点, 譬如说: 在学习运动学的相关知识点, 等等。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能够新旧知识相结合, 构建出一个更合适有效的知识架构, 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之下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第三,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学生一定要调整好自身的学习心态, 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来面对自己未来的学习, 从而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 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物理学习水平, 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
二、注重学习过程, 优化课堂环境
1. 做好课前预习, 利用好物理教材
课前预习作为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承担着保证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的责任。课前预习, 就是指学生对还没有教授的教学内容提前预习或者学习, 把新知识阅读一遍, 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 教师再进行教学工作,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2. 按时按量地完成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既可以判断学生在教学课堂中获取知识的量, 也可以让学生对已获得知识加以巩固。因此,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学生一定要按时按量的完成课后作业, 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题思路。而在做作业的时候, 首先, 学生应该看清题型, 弄清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题所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以及相应物理规律, 其次, 就题型给出的要求和已知条件写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最后, 判断数学关系公式中的物理单位是否是国家单位制, 如果不是, 学生还应该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换算, 只有统一单位制, 方可进行继续解题。最后, 在得出答案之后, 不要着急做下一题, 而是应该对答案进行验证与讨论, 检查物理公式是否正确, 物理单位是否一样。只有这样才可以牢记物理知识, 解题答案正确率高,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
3. 做好复习工作, 巩固知识
俗话说, 温故而知新。只有及时地对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 才能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 促使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如果没有及时的复习, 没有归纳总结, 这样只会导致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物理定律、公式, 也不会灵活运用, 学习效率下降。因此, 学生一定要做好合适有效的复习, 总结归纳, 应该做好以下几步: 第一, 做好每节课的笔记, 按时按量的完成课后作业。第二, 单元学习过后, 要及时对单元内容进行复习总结。第三, 要灵活运用物理概念, 弄清题中的本质与内在联系, 一定要做好复习工作。
三、要重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就是集理论知识和物理实验于一体的课程, 其中物理实验在物理中尤为重要。物理实验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定要重视物理实验, 要知道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相结合思想途径, 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地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完成物理实验, 运用身边的原材料来进行物理实验, 这样既可以拉近学生与物理课程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学的真实性, 更能让学生知道物理是源于生活。物理实验其最大的优点, 就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物理实验现象, 知道更多的物理知识, 从而使同学们受到更多的启发并总结出物理规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学生只要认清物理规律, 找到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 做好预习工作, 并积极地、主动地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学会总结每章课程内容, 并在物理实验中学会观察物理现象, 找到相关物理理论, 就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提高自身的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钟士军.高中物理探究学习工具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王志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高中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篇三
一、模型法
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物理模型的形式出现,方便我们快速、直观、简单的处理问题。模型法有:实体模型、过程模型、状态模型等,实体模型有质点、点电荷、弹簧振子、单摆、点光源、轻杆、轻绳、刚体、理想斜面等,过程模型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状态模型有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等。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使问题更加简单化,更容易找出规律。
二、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是物理中重要的思想之一,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反应了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本质规律。这些都是我们利用的工具,分析物理现象中的能量,电量,质量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主要思路。抓住守恒量,找准它们在过程中的转化、转移的情况。融入在高中物理的整个领域。
三、隔离分析法与整体分析法
(一)隔离法。隔离分析法是把选定的研究对象从所在物理情境中抽取出来,加以研究分析的一种方法.需要用隔离法分析的问题,往往都有几个研究对象,应对它们逐一隔离分析、列式.并且还要找出这些隔离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联立求解.概括其要领就是:先隔离分析,后联立求解。
(二)整体分析法。整体分析法是把一个物体系统(内含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者是着眼于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而不考虑各阶段不同运动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在高中阶段经常使用,力学方面应用居多。整体法简单方便,但无法讨论系统内部情况。隔离法涉及的因素多比较繁杂。二者各有利弊,交替使用,相辅相成。
四、极值法与临界法
分析极值问题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纯粹从数学角度去讨论或求解某一个物理函数的极值。它采用的方法也是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方法;另一种是根据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受到的物理规律的约束、限制来求极值。
它采用的方法是物理分析法。运用此类方法关键是考虑将什么问题推向什么样极端,也就是那个物理量推向那种极端。选好变量,找出极值或临界值,然后从极端状态分析问题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极值问题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在运动学中追得上追不上,力学中平衡、突变,电磁场粒子有界问题等。
五、控制变量法
在处理问题时,发现有多个因素的同时变化,造成某些规律不易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先将某些物理量控制不变,再依次研究某个因素问题的影响。高中阶段在实验探究,定律的发现中常用,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热学方程中用到。
六、等效法
等效法是物理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要点是在效果、特性或关系相同的前提下,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或常见的问题。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突出主要因素,抓住它的本质,找出其中规律。应用等效法,关键是要善于分析题中的哪些问题(如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状态或电路结构等)可以等效。高中阶段有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复合场中的等效重力场等。
七、作图法
作图法就是通过作图来分析或求解某个物理量的大小及变化趋势的一种解题方法。作图法能直观的描述物理过程,形象表达物理规律,突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分为定性作图,定量作图,还有缓慢变化图等。当某些物理问题难度太大,作图法有着化繁为简的效果。高中阶段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运动学中的运动草图、v-t、x-t、a-t图像,力学中的合成与分解、动态平衡、弹簧问题。能量中的能量变化图像......等等。
八、逆向思维法
对于某些问题,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会十分繁琐甚至解答不出,而采用逆向思维,即把过程的"末态"当成"初态",反向研究问题,可以使物理情景更简单,物理公式也得以简化,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高中阶段在运动学出现的较多,解决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采用该方法,即把它看作初速度为零的运价速直线运动。这样可以用的公式规律就很多,而且十分简捷。需要注意的是逆向思维思考后,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要对应你思考的部分。
九、对称法
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利用对称性解题时,大大简化解题的步骤。从科学思维的角度上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用对称法关键就是快速看出并抓住失误在某方面的对称性。高中阶段出现较多的也是在运动学,典型的就是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时间对称性,高度对称性,速率对称性,能量对称性等。
十、假设法
假设法是假定某些条件,再进行推理判断。若结果与假设一致,则假设成立;若不一致,则假设不成立。解答问题时常用假设有物理情景假设、物理过程假设、物理量的假设等。利用假设法可以把一些不知道后续情况的问题变得顺理话,往往能突破思维障碍,完美解题。高中阶段在力学中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常使用。
十一、微元法
在整个物体的全过程中,这些微小单元是其时间、空间、物质的量的任意的且又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通过对这些微小单元的研究,我们常能发现物体运动的特征和规律。使用该方法时,要保证每个微元所遵循的规律都是相同的。经常用到的是电流微元法、时间微元法、位移微元法等。
十二、补偿法
物理问题中对于某些非理想模型,直接求不满足或者很困难的情况下,将非理想模型补偿为理想模型,满足要求,也容易求解。高中阶段万有引力定律,库伦定律用的居多。
十三、估算法
估算法分为物理估算跟数值估算。数值估算在大型数据的计算中出现,一般在天体运动、热学和原子物理中出现。物理估算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方法,对物理现象的揣测。这种方法要求很严格,必须具有本身条件的特殊性,而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精确的考虑。是一種科学而又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方法。
4.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篇四
我们要转变概念,不要认为初中物理好,高中物理就一定会好。初中物理的知识比较肤浅,只要动动脑筋就能学会,在加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反复强化训练,对物理的熟练程度也会提升,物理成绩也会稳步提高。可以这么说分数高并不代表学得好。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就需要同学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上好的学习方法,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转化观念,踏实的学习,稳中求进!
2注意每个环节
1、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2、独立做题,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要花费一些时间,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3、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有目的的做题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习题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做题不是说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有目的的做题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有选择性地做题,包括认真分析教科书上的例题,根据教学重点和难度选择课外习题.选题不能一味依靠老师,要品味出老师选题的思路和要求,逐步做到能自己选题;在解题时要保持思路清晰,围绕知识点加深学习效果.当然,在学习中多向老师请教,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沟通一直是我们的极佳选择.
4多读课外参考书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们来说,课后利用剩余时间可以阅读物理课外参考书以及其他读物。此过程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和延伸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非智力优秀品质。
5.高中学习物理的方法 篇五
理解概念,以此为基石,结合课后习题,掌握基础知识。循序渐进,一个概念一个概念搞清楚。
高三物理怎么逆袭:做题巩固
大量练习,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练习最终达到的效果:一看题目,就知道它考察的是哪些知识。达到这样的目标后,再针对考点加强练习,考点要点老师都会说。
注意:做题永远是记忆加理解公式的最佳途径,而且通过做题可以知道该知识点出题角度是什么,如果你能准确把握出题角度,那么这个知识点的题对你而言就是毫无难度了。
但是,做题不是让你拿来一本习题就无脑做下去。你应该要学会选一本好的资料书,最好的资料书应该是这样的:开头有概念的串讲,以及重难点的点拨(这样你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容易犯错的地方),然后是基础题,最后才是综合题。
高三物理怎么逆袭:确定近期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情,有目标,有方案,可以避免盲目的努力,也可以看到自己现在到了哪个位置,接下里应该怎么做。
在第一轮复习制定好近期的目标特别的关键,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当然,起点的目标不能太高,步伐不能太快,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制订目标。假如平时的成绩只有60分左右,那么近期的奋斗目标可以定在70-80分左右,这样压力就不会太大,一般情况下,通过近期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6.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推荐 篇六
实验: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出,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
分析:因为刚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2、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分析:首先,鸡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白温度下降不大,收缩也较小,这时主要表现为蛋壳在收缩。其次,由于不同物质热胀冷缩性质的差异性,当整个蛋都完全冷却时,组织疏松的蛋白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造成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剥蛋壳就更方便了。
3、验证大气压存在
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
7.高中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七
都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追求民主、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而对传统的“管教式”教学模式则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注重师生之间教学关系的处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以便能够使他们获取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机场跑道的长度是随便确定的吗?跑道的长度和什么因素有管呢?如果我们知道一架飞机降落时的速度以及匀减速的加速度,那么能不能算出能让飞机安全停下来的跑道长度呢?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习小组的创设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有时候比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提升,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其学习自主性也就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习动机无疑是一个好的途径,而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比较好的做法。学生会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本,想从书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撑了物理学科的整体构架,为物理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的指导。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实验的教学,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上,直接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后果。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对物理实验不重视的态度。首先,让学生了解实验。在做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让学生动手实验。实验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动手实践,学生在了解了实验步骤之后,就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过于肤浅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奇妙的实验现象上,而应该认真地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再次,让学生反思实验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升华。学生应该对实验的猜测、现象和纪录进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从而能够不断地追求物理实验的进步。
四、学生的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过程。在探究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收集与整理,表达等交流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在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进程提出探究性问题:当通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断?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
五、因材施教,搞好课后分层教育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导他们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激励他们多动手做一些课外实验,多注意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还可以适当地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物理竞赛小组、物理活动小组等等。对大多数学生,应给他们布置适量的作业,以“跳一跳,够得到”为基调,这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既要留给他们必要的自主空间,又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塑造高科技人才提供了助力,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尤其像物理这样探究性比较强的学科,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力求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挖掘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物理实验
参考文献
8.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探讨 篇八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15-01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物理学习要求,因为解答任何物理题都必须运用到基础的物理知识。物理的基础知识就像楼房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结实,楼层越高就越危险,不牢固的地基是支撑不起庞大的楼层的,终有一天会垮掉,如果不及时检查地基的质量,那么悲剧就会上演,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然,学习知识也一样,基础知识掌握得越好,后面的学习就愈发容易,而当自己的知识量在逐步增多和知识的水平在逐步提高的时候,学习成绩就自然而然提升了。高中物理课的教材已然将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归纳得非常完善,即使有一些没有涉及到的考点,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将其提出来,让学生做好上课笔记,勾画出注意点和重要点。所以,在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教材是第一法宝。上课前,学生需要事先阅读教材,了解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课堂中,要跟着老师的节奏,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与教材上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和区分开来看,教材上的专业术语如果看不懂,就多注意老师是怎样讲的,特别是老师举出的一些典型的例子,要更加用心去记住,并加以推敲分析,必要的时候把一些精辟的专业术语以及经典的实例记录下来以供以后的参考和研究。课后巩固需要边看教材边回忆教师在课堂上是怎样进行讲解的,然后结合书本上的内容自己模仿老师讲课的方式自己给自己试着讲一遍,脑海里把知识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直到熟悉每一节的知识。到了期末或者需要进行小结考试的时候,学生就再一次将所学过的知识笼统地回忆一遍,采用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一次梳理,随时保持清新的头脑,把知识点用心记起来,然后一遍一遍地加深记忆以免忘记,必要的时候除了背诵,还需要默写一些物理概念、单位。事实上,这是一种将物理当做语文来学习的学习方法,当然这个方法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也需要教师对此加以适当指导。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一定不要眼高手低,更不要觉得成天记忆背背基础知识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而想方设法给自己找一些比较高端的东西来学习,这对物理成绩的提高无多大益处。当然,所谓的高端其实就是逻辑思维比较灵活和难度比较大的典型题,它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所以,学生应当牢牢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然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灵活的人而不是只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物理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还得需要学生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平时在做题时常常向教师请教提问,但是,在此期间,学生往往只听老师讲,待老师讲完后,学生当时会有所领悟,可当下一次重复再做或是做其他同类型的题目时,学生依然会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也没有完全掌握解题思维,更不懂得灵活变通,举一反三。
二、多看多做,步步为营
很多学生除了完成教材上面的一些习题,自己你也找了不少资料来扩大自己的阅题量,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学会运用更为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来解答物理题,省时省力,使得学生在做题时会获得更多思考、计算和检查的时间。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对不同的方法的探究,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但是学生应该切记,不能太依赖参考答案,也不要奢望通过背诵解题步骤来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这都是不现实,因为没有人会知道到底会不会考到原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根本就没有仔细地去把题目分析透彻,为此对题型的印象自然也不会太深,最终导致学生对其中的解题关键和技巧更无法完全掌握,如此一来,如果当试卷中出现的两个题目目标一样,但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时,学生就会感到从何人手,从而错失了得分机会。
资料的选择也是一件需要重视的事情。一般而言,学生最好还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下购买合适自己的学习辅助资料,需要提出的是,教师不能组织学生去买,而是要遵循自愿原则,让学生在“买”与“不买”上进行自主选择。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资料都有,但是想要买到具有权威性的和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就需要学生自己再三斟酌,一定要买正版的习题。总之,不管怎么样,学生购买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多做题,多练习,以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实践证明,很多物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就因为多做了一本资料而多见识了一些题型。
9.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篇九
作为一名毕业生,对物理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认识,对于高中物理公式,本人也有一定的见解,高中物理公式不在于如何熟练,而在于怎样运用,做到不丢分。
很多学生在步入高三之际感到非常困惑:明明我所有公式都记得滚瓜烂熟,为什么做题还是没思路,找思路总是慢半拍呢?其实,“熟记公式”离对公式的“熟练掌握”之间还差得很远,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并不理解什么才叫做对公式的熟练掌握,因此才将时间错误的花在了很多其他的地方,而忽略了这一最重要的基础。
我认为熟练掌握公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要明白适用条件。比如库仑定律,只有真空中和点电荷才能使用,否则就会形成错解;第二是要能记住所有的顺反结论,比如平抛中间的水平射程的公式,用高度H和初速度V来表示位移X,但用H、X求V的以及用V、X求H的这两个推论也必须的熟练;第三是能定性使用。举个例子来说,万有引力中的公式错综复杂,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记得滚瓜烂熟,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了解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各个不同的物理量,如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能量等是如何变化的即可。在这些时候如果生搬硬套的去计算反而会事倍功半。
10.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 篇十
而《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但在普通高中,不少探究讨论仍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教师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有机的结合,通过师生对话与群体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一、启发与讲授结合,接受与探究互补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笼统地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不能说就是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
不能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讨论这两种教学方法对立起来。
应当因课制宜,因人制宜,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要由教师讲深讲透,讲清规律的来龙去脉,讲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不必勉强组织讨论而流于形式。
而有的内容一定要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练习。
当知识障碍基本扫清,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教师可精选几个典型例题供学生课堂讨论。
这种讨论可以口述,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或上黑板演练,展示各种解法,组织全班评议,也可以先个别讨论,再组织全班讨论,发表各种见解,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大脑里的内部信息得到交换,促使思维得到不断调整,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学生的思维系统与外界产生了信息交换,促使学生自身思维的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学生有争论、鉴别、独立思考、调整认识,直至引向更高的认识阶段,这种功能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是很难获得的。
二、依据认知规律,合理选择探究
近几年,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探究式习题更是层出不穷,样式越来越活,但其宗旨是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透彻领悟,而普通高中的学生思维水平和探究水平都比较低,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探究,那么可以想象教学效果将会很差,学生学习成绩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学生对学习物理就没有信心,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就要合理选择探究的知识点,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要全部放开,应就其中一点或几点给学生以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经常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不时地当一当物理学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感与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结果
在对新教材内容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认识上容易认为探究性教学只重过程,不重结果,或者笼统地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行动方面则注重探究的过程,而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方面却只是走走过场。
其实,过程和结果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在探究性教学中是同样重要的。
首先,科学概念和原理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任何探究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自我探究能力较差,更应该重视知识本身的作用。
无论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方案、获取证据,还是分析资料、概括结论、表达交流,都离不开科学知识。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教学要求,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必须以知识的教学为载体。
没有知识,探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其次,我们说过程和结果具有同等的地位,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探究活动中,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完全均等的地位。
这种同等的地位是总体而言的。
完全有可能在某一个探究活动中,知识的地位显得特别的重要;而在另一些探究活动中,探究过程的地位更为突出。
四、抓好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首先,探究性实验教学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验”、“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学生从以前实验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深切体验到收集课题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其次,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依赖物理实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目前尚无成熟的资料可供借鉴,这对广大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去发掘,积极主动“充电”,通过经常查阅资料,寻求解释疑难现象的理论依据,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论证并尝试实践,有助于加速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探究性教学应以学生发展水平为基础,对科学探究过程进行优化和模拟。
11.浅析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
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力学学习呢?
一、基础记忆是关键
高中考试注重的是学习的透彻性,知识的基础性。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尤其是力学学习中,学生应该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结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理科学习、物理学习不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结果导致在期末复习时,能熟记基础概念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學好物理、学好力学的前提就是熟记物理概念,例如:什么是“机械”。只有熟记物理概念,才能更好地学好高中物理,掌握物理的学习技巧。
二、积累知识是基础
在记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主动积累来自例题以及参考资料上的物理知识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插图,可能来源于题目内容,可能来源于阅读资料。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点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相关的整理,以便于记忆。记忆与遗忘是共同存在的,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反复地记忆知识点,使得知识更加全面系统,使知识与定理的内容联系更加充分。
三、合理归纳是根本
力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受力分析。所以学好力学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缘由在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以及关键,更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功。
例如:如何受力分析。首先应该明确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对象分析,是作为一个质点还是系统之类。其次,分析力最怕缺失相关力。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重力,任何物体都有重力,真空情况除外。而弹力与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有接触面才存在接触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了解力的基本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然后,分析研究对象的力。
综上所述,在力学学习中,只有归纳整理,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何强林.刍议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方法的研究[J].华章,2013(08):267-268.
[2]曾芳.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解题方法的分析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3(03):11.
[3]王怡秋.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
12.高中物理课程学习方法探究 篇十二
学习方法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是需要通过长期系统地训练来实现的。与其他科目相比,高中物理科目的学习方法专业性更强, 更需要学生和教师付出辛苦和努力。
一、高考物理科目命题总体发展趋势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物理科目的命题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可以体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1. 注重对人文素养的考察。通过对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科目命题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体现出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察。高考物理考试不再是简单的公式、定理和演算,更多地增加了对物理学史以及物理思想方法的考察,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物理规律及概念的形成过程。2014年的全国卷及天津、安徽卷均有此类题目。
2. 题型创新和多样化。在近年来的全国和各地高考物理题目中,创新题型的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类型的 “信息题”开始大量地出现在考试过程中。所谓的 “信息题”是指从未出现在高中物理教材或者辅导资料中的定理、公式及原理等出现在高考试卷之中,要求学生现场学习并应用。这些新的知识点虽然没有出现在以往的教材之中,但是却与学生所学内容密切相关。这种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物理模型构建和知识迁移能力。这种题目是传统的 “死记硬背”式解题模式所不能替代的。
3. 物理实验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各地高考物理科目命题对于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量的题目都与物理实验密切相关。这种考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果不能准确掌握知识点以及实验能力,学生很难在这类题目中取得理想分数。
4. 题目内容贴近实际生活。2014年全国考卷中的 “行星冲日”、 安全距离问题、高空跳伞等考试题目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充分反映出近年来高考物理科目考试命题指导思想的深刻变化,即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水平。如果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理解和认识能力较差,就很难将题目中蕴含的物理现象与所学原理结合起来,解题思路更是无从谈起。
二、现阶段高中学生物理课程学习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很多高中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方法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如下:
1. 对于物理原理、定律和公式的学习过于形式化。虽然近年来在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很多地区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都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对于重要定理、原理、公式等的机械记忆,过于追求学习形式,而忽视了对定理、原理和公式来源的研究和理解,只求死记硬背,没有做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种机械化和形式化的学习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考试的实际需要,也就造成了现阶段很多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2. 对于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学校的物理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实验环节的教学,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准备实验教学的有关内容,也没有充分研究高考物理科目命题的规律,强化实验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实验教学环节与课程总体教学内容和目标严重脱节,有效性不强。
在物理实验课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将物理实验视为一种游戏,认为物理实验无非是玩一玩,并没有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环节加以检验和应用。这部分学生没有事先认真准备实验内容,也没有对实验要求和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很多人都是 “随大流”式地完成了实验内容,却没有深入研究实验背后蕴含的规律。这样一来,物理实验与课堂教学内容 “两层皮”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大受影响。
3. 未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当前,很多高中生的物理课程和知识学习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并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很多学生将物理课程学习的范围限定在课堂学习、课后自学和习题演练等,却忽视了实际生活也是物理学习阵地的规律。重视在校期间的学习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和巩固学习效果,但是却不能在根本上实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由于缺乏了实际生活学习这个环节,面对很多高考题目中出现的贴近实际生活的命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无所适从。
三、优化高中学生物理课程学习方法的建议
笔者认为,为了全面优化高中生物理课程学习方法,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 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作为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最重要形式,课堂教学的作用十分突出。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将注意力和思路紧紧扣在教师教学环节,锻炼自身主动思考能力,尽可能地吃透老师课堂教学内容。与此同时, 要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在准确记忆重点公式、原理等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探究原理公式形成的规律,真正做到深刻认识,全面理解。
2. 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要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采取端正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参与到实验课学习的过程之中。要在跟随教师完成实验任务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注意各个实验操作环节的操作方法,将实验课程作为课堂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检验,全面强化实验课程学习效果。
3. 在实际生活中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学生要将实际生活作为另一个主要的物理知识学习阵地,认真发现、分析和总结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探究其背后的规律。还要注重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和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
摘要:近年来,高考物理科目考试的命题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注重对物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为了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必须要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适应考试改革要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3.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总结 篇十三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14.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指导 篇十四
那么,怎样才能理解一个物理概念呢?
1、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2、明确概念的内涵。即明确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深入理解概念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对于物理量其内涵包括;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是否是矢量?如果是矢量,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定义的?如果是标量,它的数值是如何定义的?它的单位是什么?
3、概念的外延,即明确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也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
4、了解该概念与有关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如在学过位移概念后,应了解定义这个物理概念是用于描叙物体在机械运动中位置的变化,为下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做准备;其内涵是由起点向终点的向量,大小就是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m),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是:路程是标量,是路径的长度;在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怎样才能理解一条物理规律呢?
1、明确形成规律的依据、方法和过程。这不仅对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的科学发展规律,对我们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也是及其重要的。
2、明确规律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述。包括:该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该规律所反映的物理本质,明确规律表达中的关键词句,明确规律的数学公式的物理含义等等。
3、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物理规律总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现的,或在一定条件下推理得到的,并在有限领域内检验的,所以,物理规律总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4、明确该规律与有关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学习库仑定律,应该知道其发现过程,是库仑用库仑扭秤通过实验事实总结出来的`,而且库仑还创造性地用相同形状的导体接触时总是平分总电量这样一个规律解决了电量的测量问题。应该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他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其数学表达式是:其中的k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常量,称做静电力常量,由实验测得为:k=9.0109Nm2/C2。这一表达式其适用的条件是真空中的点电荷的情况,所以r0时,F的结论是错误的。
预习教材,除了学习物理知识之外,还要注意学习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物理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例如等效法、理想化模型方法、类比法、假说法等。阅读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在学习时还要善于提出问题,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每遇到一个结论时,应该想一想,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是怎么来的?采用了什么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等。
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解,认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把自己预习时对问题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相对比,看看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在预习过程时遇到的问题通过上课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讨论,是否已经搞懂了。老师在课堂上可能会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这时要认真参加,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力求在课堂上把要学的知识弄懂弄透。假使有的问题一时没有搞懂,要经过看书问同学或者问老师解决。不仅是记住新的知识,而且要努力让新的知识成为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使新的的知识成为自己的常识。在听课中,不只是弄清基本知识,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思维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同时还要做好课堂笔记,学会记课堂笔记。听课要不要记笔记?还是记笔记好。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有的学生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还追求笔记的完整,过多地考虑笔记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听课;有的学生课后不整理,不翻阅笔记,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目的。须知,记课堂笔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复习和记忆知识。课堂笔记要用自己的话,把老师讲的重点记下来,书本上有的少记或不记,书上没有的多记,尤其要重视记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技巧等,让笔记成为自己的探索新知识的激发点。课后要及时整理笔记。整理笔记的过程,既是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复习巩固的过程。如果还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方法,听课和笔记发生矛盾,要把听好课放在首位,下课后再参照同学的笔记补起来。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看书课堂笔记,将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学到的知识要善于运用到实际中去,运用的范围很广,包括解释现象、讨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等。
下面谈谈如何解决物理习题:
1、会审题,理解题意是正确解答物理习题的前提,要迅速地理解题意,必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找出需要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必要时画出草图帮助理解题意。
2、分析物理过程,一个综合题,往往由若干彼此独立的子过程组合而成,这些过程又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只要仔细分析物理过程,寻找到前后过程的联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选择合适的方法,从思维的角度看,供选择的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假设法、取消法、反证法、递推法等等。从物理的角度看,供选择的方法包括模型化的方法、隔离分析的方法、等效变换的方法、叠加的思想方法、对称处理的方法、极端分析的方法等等。从数学的角度看,有代数法、几何方法,等等。
4、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根据物理规律列出问题中物理量的关系式,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现了物理过程的数学化。列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后,下面的任务就是采用最好的数学方法,准确地求出结果,注意运算的技巧可以简化运算程序,节省计算时间。
5、讨论验证结果,用量纲的方法检查结果;用数量级估算法检查结果;用特殊值假设法检查结果等。
学习物理主要是要理解,不要认为听老师讲解就会懂得物理,物理是想懂的,只有反复思考、探索问题的实质,不断地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懂得,才会求解各种各样的物理习题。
15.论高中生物理学习挫折心理成因 篇十五
1 物理学科的特点及要求
征对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动机, 分析学科结构的特点, 提出了学习物理学科的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涵盖多方面的学科, 物理学中包括了声学、光学、力学、电学等诸多内容, 在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内容是不仅要学习各种理论定律、定论, 还要进行相关的实验。所以要学好物理不仅仅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也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习要求。再者我们在物理学习中还会遇到抽象的内容, 比如在电磁学这一章节时有一个电磁线的概念, 这是一个抽象出来的虚拟线, 此时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想象力。总而言之, 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要求我们要有多方面的能力。
2 高中生学习物理挫折心理成因分析
虽说每个人学习物理都有不同的心理, 但是作为高中生, 我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基本相仿, 所以在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还是有一些普遍共通性的, 在此, 我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 分析一些普遍存在的挫折心理特点, 从中找到形成这些心理的原因, 希望对我们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2.1 认知习惯导致心理受挫
物理学是一门结构性、链接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就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要系统化、完善化, 但是高中生的知识是有缺陷的, 所以必定会在物理认知方面存在问题:
不准确性理解。这是我们学习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没有透彻的掌握所学知识, 对物理定律、概念等也是模棱两可, 认为这样就可以了, 但是真正做习题的时候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就是在这些自己认为掌握了但是却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犯难。
凭空假设, 直觉判断。靠直觉是我们理科生的大忌, 我们需要的是真是的依据, 而不是自己认为的假设。物理学需要严谨的思维, 每一个定理都是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运算得出来的, 而不是科学家们凭空捏造的。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习惯上的错误认知, 由于已经养成习惯性的认知, 所以很难改正, 当我们依据这些认知学习物理时必定会受挫, 因此会形成我们的挫折心理。
2.2 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心理受挫
我们最开始接触物理是在初中, 初中物理内容比较单一, 不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 一般都是以记忆为主。但是到了高中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在难度系数上上升了很多, 不仅需要记忆, 还学要理解需要分析, 所以有很多学生都会不适应, 这样就导致了物理成绩的下降, 不少学生因此而产生畏惧心理, 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物理一直就是高中学习中的难点, 高考成绩中物理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 所以在学生当中物理已经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这样长久以来如果得不到解决, 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就如惊弓之鸟, 谈物理而色变, 这样怎么能学好物理呢。
2.3 性别心理障碍导致心理受挫
我们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就有男学历女学文的一个观念, 普遍认为女生的记忆力较好, 心细比较仔细, 所以适合学习以记忆为主的文科类;而男生的思维性与抽象性比较好, 所以认为男生比较适合思考量较大的理学类。正是因为这样的舆论造成了选择理科类的女生对学习物理有一种性别心理障碍, 所以一旦其在物理方面表现不好就认为是性别原因导致的其思维方式的不同, 再者由于这种舆论, 导致女生不敢大胆的去学习物理, 对其心理有一定的伤害, 这种性别心理对其也是一种分担。
3 结束语
虽然要学好物理绝非易事, 但是只要掌握好正确的方法, 认真钻研教材, 分析学科特点, 同时考虑学习物理知识时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 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不断更新知识, 我想就一定能把物理课学好。我们要学会克服影响物理学习的挫折心理, 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心态, 才能学好物理, 所话说:“心态决定一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由此可见改变物理学习心理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盛志强.高中生学习物理心理障碍成因及应对[J].理科考试研究, 2016, (11) :56-57.
16.怎样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六
1.树立信心,增强抗挫能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每个学生都要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同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好物理决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肯定有困难,有挫折,但不动摇,不懈怠,不放弃,增强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只要积极投入,掌握的知识丰富了,解题的方法增多了,有自觉分析问题的习惯了,自己也就进步了。因此,要自我激励,不要自我挫败;要接纳自己、宽容自己;自我欣赏,但不自我陶醉。
2.指导学生,培养物理思维
高一学生最不适应的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喜欢记忆结论的学生,他们忽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感觉“听得懂”,解决一些套用公式的题目也挺简单,但是解决一些实际物理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是大部分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定源于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因此要求学生尝试着将教材作为指导我们学习物理的说明书,不要急于去看書上的结论,更不要急于去做练习题,试着将物理现象中的规律寻找出来,找不出来时也要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必然收获较大。复习时则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消化,有些物理问题课堂上没有及时理解的,课后与同学讨论,向教师讨教,或查阅资料。总之物理的学习重在分析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课堂是物理学习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探究物理现象,寻找物理规律的活动过程。因此首先要注意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积极参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构过程,要准确地理解概念和规律,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而是科学研究的思维。
其次要在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物理规律是在运用中不断深化理解的,不可一味套用公式,要分析用什么规律,为什么要用这条规律,怎样运用,有无限制条件及注意点。当然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达题意,提高用物理图形表达题意的能力。
3.方法指导,落实怎样学习
首先,要切实理解每个知识点。理解的标准是“熟悉,清晰,准确”,对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并由点到面形成自己的体系。还要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因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①认真阅读教材:教材知识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准确精练,不是随便看一遍就可理解的,必须反复阅读和揣摩。
②认真听讲: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一般会比教材更具体、更详细、更贴近学生。认真听讲,一方面,能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③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物理知识都是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其次,学习物理,要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最后,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理解。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17.怎么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七
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可见学习物理必须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学会分析物理过程
学习物理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学习,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习物理,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和发散思维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串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并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小,阻值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4.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18.高中高二物理学习方法 篇十八
学物理只有开窍以后才能越学越顺畅,否则每学一块知识都是一个死结,会让物理学习非常痛苦。物理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学透彻,不要急于去做题,如果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话,做再多的题目也是无济于事,很多学生做题都是一知半解,以为看答案以后学会了就做下一道题目,其实每道题目都没有好好分析理解明白,一问到细节还是不会。
学物理不要依赖于答案或者是老师,而是自己会思考,拿过来一道题目不一定能一下子做出答案来,但是哪一步卡壳了就要仔细琢磨研究会它,下次绝对不能再出错。物理不是简单看公式摆在那里就能理解的,也是随便可以省略掉几个相互作用力的,而且方向在物理中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
19.高中物理概念与规律学习方法分析 篇十九
一、拓宽知识深度与广度, 全面理解概念与规律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 概念与规律是基础知识, 揭示出事物的发展特点与本质, 是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现象的主要依据。而若要全面把握物理概念与规律, 则需要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清楚地了解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有关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数字表达形式与文字表达形式, 并透彻理解这些内容的具体含义, 明白概念与规律的成立前提, 了解其具体的实用范畴, 并知道这些知识在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而活用概念与规律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当然, 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 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实现深入理解, 而需要一个逐步递进过程, 如在高一、高二阶段, 其理解程度比较低, 而在高三复习阶段, 则需上升到更高层次, 全面理解知识。
如学习力的概念时, 学生既要理解常见的力, 譬如摩擦力、重力、电场力等, 还需要理解那些抽象性的力, 同时还需要理解力作用在物体上出现的不同结果等。可见, 在力的概念的复习学习中, 我们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高中物理中有关力的概念。同时, 通过分析各种有关力的问题, 如磁场与电场运动、力学等问题中的力, 以深刻理解各种性质的力, 更全面地理解与记忆力的概念。比如静摩擦力, 能让物体减速与加速, 可做正负功或不做功, 然而一对静摩擦力却不做功:如物体沿着斜面下滑 (斜面不动) , 常见情况是支持力不做功。然而我们不能凭此而获得结论:支持力总不做功。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对于支持力而言, 其方向垂直斜面, 若斜面是可动的, 那么支撑力可做正功或负功。再如滑动摩擦力, 可让物体减速或加速, 也能做负功或正功, 然而对于一对滑动摩擦力而言, 则总是做负功。在教学过程中, 物理教师应指导学生不断归纳与总结, 以拓宽知识深度与广度, 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物理概念或规律。
二、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深刻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有些概念或规律较为相似, 不少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各种错误。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比较分析法来学习这些知识, 学会比较其异同, 了解其联系与区别, 从而更全面而准确地把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如高中物理电学知识中, 有几组概念易于混淆。比如自由电荷与自由电子。其中, 自由电子即脱离原子核束缚的电子, 而自由电荷可能是自由电子, 还可能是正负离子。在金属导体中中, 其自由电荷属于自由电子。在盐、碱、酸的水溶液中, 其自由电荷主要为正、负离子。再如电荷与电子。其中, 电子即物质中的基本粒子, 带负电。而电荷则是对电的传统认识。古时候人们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 于是将电称作电荷, 物体“带电”与“带了电荷”意思一样。而如今我们所说的电荷, 通常指带电的物质微粒, 比如带电的原子核、电子、质子及正负离子等。可见, 电荷的概念范围要大于电子。
其次, 在学习运动与力的知识时, 学生对于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认识易出现混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 这两大定律是十分常用的, 是重要的解题方法。然而因这两大定律之间有着不少相似点, 因此, 不少学生在使用时会出现错误。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需要了解两者的不同点, 把握其本质特征。 (1) 不同的守恒条件。其中,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 其适用条件是仅受重力作用;或者仅仅是重力做功, 而其他力未做功;亦或除了重力做功之外, 虽然存在其他力做功, 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之和等于0。而在动量守恒定律中, 其适用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 (亦或系统在某方向未受外力) ;或者系统所受合外力等于0;亦或系统内力要远远大于系统所受合外力。 (2) 不同的表达式。在动量守恒定律中, 其表达式属于矢量式, 如△p1=-△p2或。同时, 对处于同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系, 仅需规定正方向, 那么动量守恒定律可表示成标量式;而对未处于同条直线上运动的物体, 当正交分解之后, 所列出的两个标量式代表动量守恒。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 其表达式是标量式, 通常可表示成△Ea=-△Eb (把系统分为a与b部分来分析) 或△Ep=△Ek或Ek1+Ep1=Ek2+Ep2。另外, 为了提高学生对相似概念或规律的混淆, 教师还可展示一定的习题让学生操练, 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巩固, 或者要求学生利用图表、表格等形式来总结归纳易混淆的知识点, 比较分析其异同点, 抓住概念或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强化记忆。
20.浅析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浅谈 篇二十
【关键词】预习 课堂要点 质疑与解惑 规范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95-01
笔者就简单介绍自己对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一些粗浅认识。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不要死记硬背。由于“惯性”,许多学生学习物理依然习惯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
一、预习,学习的第一环节
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1)浏览教材,包括后面的习题.(2)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本节的知识点.(3)预习相关的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地理等知识及相关的已有的物理知识、方法).(4)学会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预习中的问题.(5)学会用通过预习得到的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上课:学习的中心环节(1)主动听课.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指导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属于强制型,那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是自觉型,还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二、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
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逐条分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一心一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重点、难点、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三、质疑与解惑,为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规范解题,掌握解题技巧
解答好物理习题,就要从平时培养学生规范解题开始,看到一道物理题,首先要意识到是用哪个知识点求解,然后挖掘出已知条件,根据所学知识架好与未知间的桥梁,最后列式求解。考试时间是同样的,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时间不够呢?这跟学生的解题技巧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一道题,既可以用运动学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去求解,还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尽管两种方法都能解得结果,但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却大大不同,所以解题技巧对考试解题至关重要,学生要在平时学习和练习中掌握好的解题方法,争取在考试中少走弯路,从而赢得时间和精力。
总之,作为地理学科教师,应该认识到我们正处在改革探索时期,认识到我们肩负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任务。只要我们努力探索,重视地理学的愉快教学,勤于实践,一定能够扎扎实实地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道荣. 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 湖北中小学实验室, 2000,(05) .
[2]朱长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 .
【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08-15
高中物理高效学习方法技巧总结10-05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调查报告08-31
关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08-08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学生学习兴趣的转变06-14
高中物理开题报告10-10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10-18
高中物理重力教案10-24
高中物理32导学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