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名言警句(13篇)
1.朱熹名言警句 篇一
1.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2.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3.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4.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7.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子语录》
8.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朱子全书》
9.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小学》
10. 凡事廉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其辱。
11.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12.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小学》
1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4.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仁说》
15.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16.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四书集注·大学》
17. 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
18.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19. 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20.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2.朱熹名言警句 篇二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如果设计得好, 就能收到先声夺人、别开生面、趣味盎然之奇效。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 借助多媒体展示名言警句导入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讲课开始用多媒体打出名言警句, 能很快地把学生的眼球吸引过来,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题上, 学生的求知欲呼之欲出。例如在讲第九课《寻求真挚友情》内容时, 一开始笔者就用课件出示了古代的两个名言:一句为《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另一句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尤其是第二句王勃的诗, 初一语文教材刚学过, 当笔者刚起了个头儿, 学生便和笔者一起读了起来, 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的求知欲呼之欲出, 特别想了解什么是友情、友情有哪些特点。可见, 这种方式确实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又如, 教学《学习——成才的阶梯》时, 笔者先让学生按座位顺序进行“学”字打头的名言警句接力, 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名言警句:学富五车;学海无涯苦作舟;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问改变气质;学无止境。 笔者提出问题:“听到、看到这些名言警句以后, 你有何感想?”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后, 笔者引入话题。借助媒体用名言警句进行接力游戏导入新课, 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愉悦的求知氛围, 激发了其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其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学生深刻感知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借助名言警句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形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都有赖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借助媒体用名言警句教学, 就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教材上的知识, 有的比较奥秘,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如果用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打出相关的名言警句, 就会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理解。例如教学《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好奇心的重要性, 笔者用课件展示了名言:“好奇心造就科学和诗人” (法朗士) ;“科学始于好奇, 好奇的探索会引起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兴趣” ( 阿莫尔夫) ;“好奇心很重要, 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 ( 李政道)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 居里夫人) 。通过阅读理解这些名言, 就使好奇心的重要性一目了然。如果不借助这些名言, 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教材中的那句话:“好奇心是我们行为的动力, 它可以驱使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获得新的感受, 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这样学生对好奇心作用的理解就不会深刻, 甚至根本就不会理解。
三、借助名言警句突出教学重点
警句是智慧的结晶, 阅读警句, 如同与智者交流。因此, 教学中借助媒体引用警句, 更容易突破重点难点。例如, 在讲授《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这部分内容时, 笔者用“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让学生明白宽容的力量。由此可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时、恰当地用媒体引入富有深刻哲理的名言警句, 可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教学效果。
名言是真理的再现, 是“浓缩的智慧”。阅读名言, 就如同与名人对话, 聆听大师们的教诲。教学中借助媒体引用名言, 更容易使学生信服所学的道理。例如教学《描绘自强人生》时, “走自强之路”是教学重点。怎样走自强之路?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二是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三是在磨砺中走向坚强。为了使学生理解、牢固掌握怎样走自强之路, 笔者分别针对这3 点用媒体送给学生三则名言:“只要不失目标地继续努力, 终将有成” ( 卓别林) ;“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 都决不屈服” ( 居里夫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 也做不出大事来” ( 罗蒙诺索) 。借用这些名言, 显然有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如果不借用这些名言, 教师的说理就不够充分, 学生对怎样走自强之路的理解就不够深刻, 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也就不够牢固。
四、借助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 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手段。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是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热情, 调动其探究的积极性。多媒体有画面感, 是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热情调动其探究的积极性的导“活”索。借助媒体用名言句引导探究活动, 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时, 教师设计了一项“真情大放送——祖国, 我对您说”探究活动。在活动前, 教师用课件展示名言警句:“奶奶告诉我:宁念家乡一撮土, 不恋他国万两金。爷爷告诉我:国泰民可安, 国强民也富。爸爸告诉我:家和日子旺, 国和万事兴。妈妈告诉我:大河有水小河流, 国有村有家才有。叔叔告诉我: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国, 我对您说……”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句或一段话, 抒发热爱祖国或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情感。先在组内交流, 然后选出最佳的在全班交流。这段名言警句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震撼, 激发爱国情感, 进而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把自己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表达出来。
五、借助名言警句升华情感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强化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而优美的诗歌等名言警句, 则是升华学生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借助媒体用名言警句更能升华情感。
例如教学《我爱我师》时, 在学生充分认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笔者用媒体展示了《赞美老师》的一段诗歌, 以此升华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教师是最值得尊重和爱戴的人, “我曾记得您那慈善的谆谆教导, 我曾记得您那新增的几根银发。因为有您, 莘莘学子才能成才;因为有您, 世界才会如此文明。老师您是明灯, 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家。老师, 您是天使。”这段名言警句, 学生对教师的之情溢于言表, 它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起到了升华情感的作用。
六、借助名言警句进行课堂总结
好的课堂总结, 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无穷的回味, 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课堂总结的方法很多, 借助媒体用名言警句进行课堂总结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教学《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 在有关学习任务完成后, 笔者用投影机打出这句名言作为自己的深情寄语, 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情绪的波动对有些人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那是由于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泄, 也在适当的时候控制, 不使它们泛滥而淹没了别人, 也不任它们淤塞而使自己崩溃。” ( 罗兰) 这句名言以其凝练的语言, 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人应该调控自己的情绪, 因此起到了很好的总结效果。
又如, 在《艰苦奋斗, 走向成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结尾中, 笔者用媒体打出李大钊的名言“青年啊, 你们临开始行动之前, 应该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 必先定个目的地, 中途的指针, 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 才能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 若是方向不定, 随风飘转, 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树立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与决心,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 用媒体出示名言警句作为课堂教学结尾,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书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
七、名言警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在思想品德课上, 教师如果能巧妙借媒体用名言警句进行教学, 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运用媒体出示名言警句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对此, 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用媒体出示的名言警句要贴近教学通俗易懂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名言警句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把名言警句作为证明书本理论观点的依据;二是借助名言警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因此, 如果教师用媒体出示的名言警句不贴近教学, 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甚至还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用媒体出示名言警句要有针对性, 力求贴近教学内容, 通俗易懂。
2. 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名言警句进行观点论证时要少而精
教师在论证某一观点时, 即使有很多名言警句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但也不能不加选择地使用, 因为选择的多名言警句过多, 媒体已打出, 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应选用少数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 使学生对名言警句有充分的理解, 这样既能节省时间, 又能充分发挥名言警句的作用。
八、结束语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名言警句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起着积极的作用, 顺应了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是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周锦辉.网络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1 (12) :31-33.
[2]张军才.浅谈多媒体环境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J].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08 (6) :42.
[3]沈文铭.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 (7) :59-60.
[4]东克珍.引信息技术活水润思品课堂桑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 , 2012 (1) :35-36.
[5]杨建芬.浅议思想品德课中名言警句的妙用[J].新课程 (中学) , 2010 (5) :108.
3.《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篇三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欲速则不达。(《子路》)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书中此类句子甚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包括政治、哲学、教育、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有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过程中,又被简化、浓缩,形成了成语和典故,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三思而行”、“后生可畏”等等,在今天,都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词语。
《论语》中的许多名言警句为什么能长期流传,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呢?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论语》中凡被人们所喜爱的句子,往往并不是那些直接表现孔子的政治态度,抑或强烈地宣传其政治主张的言辞,而多数是那些有深刻的哲理性或蕴涵着可贵的生活经验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老读书,不动脑,就会罔然无所得;反之如果只空想,不读书,有了疑惑也不能解决。可见,“学”和“思”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二者不可偏废。这类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接受。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原来都是有所指的,或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引用《论语》中的话和评论《论语》并不是一回事,引用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来“为我所用”。如“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原意是:面临着有关仁义的事,即使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是孔子鼓吹“仁”“义”高于一切的说教。但今天人们在引用时,则完全避开这一具体内容,而是用“当仁不让”来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去做,不应该推诿。又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这句话,原文中也是有所指的,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人引用这句话来说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重视自我修养。
《论语》中还有许多句子原来意思就比较含蓄、隐晦,很难确定其具体所指。在这种情况下,就更给人以补充和发挥的余地。如《子罕》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这是孔子在感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并无深意;有人却认为,这句话反映出孔子对没落阶级的惋惜和留恋;但也有人说,它体现了孔子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究属何意,研究者自可去探讨。但由于这种句子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哲理性,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各种联想和想象,因而,也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里,正是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可见,许多警句,在流传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被人们加工、改造,有选择、有分析地加以利用。
其次,这些句子,语言简练通俗,含义丰富深刻。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以极俭省的笔墨,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而又十分自然,易读易记,便于流传。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表面上是赞美松柏,实际上是运用比喻手法,借松柏不畏严寒的特点来颂扬坚贞不屈的性格。这种句子含蓄优美,耐人寻味,尤为人们所喜爱。后世许多诗人都喜欢借松柏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如陶渊明的诗:“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陈毅也特别喜欢青松,他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古往今来这些热情洋溢的诗句,生动地表明,孔子对松柏这一形象的观察和描写,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和“匹夫”,“夺帅”和“夺志”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句话,通过一个“可”,一个“不可”,不仅把两者联系起来,而且使两者加以比较、对照,从而更有力地强调了“匹夫”之志的坚定。其他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都是运用这一手法,把两个看来无关甚至互相排斥的事物或现象,捏合在一起,借以相互映衬、对照,从而把要阐明的道理,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4.朱熹经典名言参考 篇四
·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 礼即理也。
·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朋友,以义合者。
·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 活到老,学到老
·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 百学须先立志。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 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 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 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 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 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 女,毋计厚奁。
·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 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5.朱熹名言关于读书 篇五
2)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熹 《朱子语类》
3)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4)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5) 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朱熹
6)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 《春日》
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9)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朱熹
10)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朱熹 《范纯仁语》
11)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12) 蹉跎莫谴韶光老。 ——朱熹 《四时读书乐》
1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1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15)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朱熹 《近思录》
16)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17)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18)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19)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20) 心统性情者也。 ——朱熹 《近思录》
★ 朱熹读书名言
★ 朱熹演讲稿
★ 读书名言精选【推荐】
★ 读书名言精选
★ 摘录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小学
★ 读书名言谚语
★ 读书名言名句
★ 小王子读书名言
6.朱熹关于读书积累的名言 篇六
2) 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3)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朱熹 《宋名臣言行录》
4) 志者诗之本也 ——朱熹
5) 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朱熹
6)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朱熹
7) 朋友,以义合者。 ——朱熹
8)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朱熹
9)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10)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11)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朱熹
12)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朱熹 《朱子家训》
13)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14)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15) 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朱熹
16) 心平则气自和。 ——朱熹
17)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18) 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19)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朱熹
7.浅谈名言警句的积累与运用 篇七
一、课余收集。每个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我都安排有这么一条:每个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收集10条学习、励志
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就布置收集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第二周的时间去完成。收集的方法有:(1)从政治课本中去收集。政治课本里名人出现较多,特别是那些伟人、科学家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的言论是很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例如,邓小平同志说的“不论黑猫白猫,捉得老鼠就是好猫”。周恩来同志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从语文课本中去收集。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语言专家精心挑选汇编而成的,有的课文在对名人的传述中引用了名人的经典名言,对学生很有激励作用。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从征订的资料中去收集。《名言警句》中每篇文章下面的眉批都登有一句名言,还有《写作素材》中的名言警句也不少。只要有信心去收集,一定会找到称心如意的名言佳句。
二、课前诵读。将名言警句认真地抄在笔记本上這是很好的,但抄完后留久不用,不反复诵读就很容易会淡忘。
因此,必须给学生安排诵读的时间,在反复的诵读中加强记忆。于是每天早读前,我都规定值日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名言警句,选一条写在教室大黑板一侧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的字要工整认真,字的大小要合试。上语文课时,在全体学生起立向教师问好后,由班长起音,齐声诵读小黑板上的名言警句。为了积少成多,还要求所有学生拿出日记本抄下小黑板上的名言警句,这样日积月累,到期末就会积累成一本内容丰富的名言警句册。
三、班内比赛。名言警句的收集还可以通过班里各组间的接龙比赛来增加它的趣味性。名言警句的积累记忆可采
用多样式的方法,除了抄写、诵读外还可以采用小组之间的对答赛,这样识记的娱乐性更浓。一个学期里,每两周我都安排一节课来开展这一项活动。班里共有四个组,第一次由第一组一个学生起头,他把名人讲出来,接着第二组学生把对应的名言读出来;或是由第一组把名句读出来,让下一组的学生把名人说出来;或是说出某一名言的上句,由下一组学生接说下一句。这样,轮回接力,把抄诵过的名言警句拿来反复比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对名言警句的兴趣。
四、归类整理。学生收集得来的名言警句越来越多,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归类整理好,在写作引用时才能用得准确,用得自如。于是,在一个学期期考的总复习之前,我指导学生将平时积累下来的名言警句,用专门的笔记本进行整理分类。我根据名言警句的实用性把它们分为十个类别:爱心篇、立志篇、真理篇、理想篇、青春篇、修养篇、勤奋篇、毅力篇、事业篇、友谊篇。有些名句分类有困难,就把它拿到班上讨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然后界定其所属类别。之后,我再把全班学生的笔记本集中起来,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组成的四人评选组按一定标准进行评比。把分类合理,书写工整的评为一级奖,次之为二级奖,书写字体不大理想的定为三级奖。把获一级奖的名单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专栏里给予表彰,并颁发奖品。这样,优胜者会兴高采烈,下决心再接再厉;而落选者也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下大力气去读书积累,力争在下轮评比中获胜。
五、仿写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训练,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有所加深,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引用名言,在同学间的对话表述中也能利用名言佐证了。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在名言警句的积累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对名人崇高理想和非凡意志的信仰。为了使学生也能感受到名人的胸怀,教学中可以名言警句的结构特点或是修辞手法等作为借鉴,让学生运用联想、想象,仿写出具有新意的“名言警句”。仿写时先写出名言警句原句,再把仿句写在下面。如(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仿句:勿虚度,废了黄金时,只哀叹。(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仿句:勤奋使人上进,懒惰使人倒退。(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仿句:“心中有校纪,同学如友人。”学生仿写虽不如名人的妙笔生花,但也能感受到仿写名言的乐趣。
六、写作运用。我们收集名言警句不只是为了积累,关键是为了运用。优秀文选的作者常常注意在自己的文章中用上名言警句。议论文中用于证明观点,名言警句是最好的理论论据。每当布置作文时,我都要求学生用上一两句名言,让学生学会用名人的思想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名人优美生动的语言来装饰自己的文篇,使自己文章的语言表达更有说服力,中心思想更突出。名言警句的收集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就这样,一个学期结束,我所教的学生,人人都有一本“名言警句集锦簿”。集锦簿上记载着学生的辛勤劳动,凝聚着全体“值日生”的智慧火花,张扬着素质教育的个性读写精神。这种积累名言警句的做法,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还是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都起到了促进、提升的作用,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8.畅谈朱熹和他的名言 篇八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 王东升
一、贞节烈女何其多?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的妇女,其中有守节养亲37人,未婚守节9人,扮男装守贞从军、经商2人,殉夫44人,未婚殉夫11人,守节拒强逼嫁卖自尽11人,拒强娶自尽1人,被夫弃而为尼自尽1人,被籍没自尽2人,与姑、夫失散而自尽1人,名声被污自尽1人,失火不出而死2人,水灾因间男子裸体甘愿溺死3人,兵乱将至自尽175人,据辱自尽12人,拒掳辱抗贼被害38人,国破从夫尽节9人。
她们就是人们常说的贞节烈女。直到死都独身守寡、牺牲青春年华的女子。
这些贞洁烈女,《后汉书》中记载7人、《晋书》中有15人、《魏书》和《南史》中10人、《隋书》中7人、新旧《唐书》中有20人,到了《宋史》中还不是很多,记载增至37人。
但《元史》猛增至174人,《明史》更增至300余人,《清史稿》则更增至500余人!
而且元以后更有大量未婚女子为素昧平生的聘夫守节者(《清史稿》中多达22人)!
《明史》中记载,尤氏夫死后恶少说她美目流盼,便使用石灰揉瞎眼睛,自缢未死,又撞石而死!
《清史稿》中更记载一女子因为睡觉时帘子开了,疑心被人偷看,于是自杀而死!
为什么宋代以后守节女子空前增多?为什么宋代以后更多女性在贞节面前动辄轻生,命如草芥?
也许与北宋时期发生的下面这段简短的对话不无关系:
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即某人又问:有的妇女丈夫死后生活贫穷无依无靠,能否再嫁人?)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也许正是这句“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造就了后世千百万妇女的不该发生的悲剧。
说出此语者是当时的大思想家程颐(上面对话出自《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与其兄程颢创立了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学派──理学。而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朱熹又把理学发展的极致,为其成为官方哲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程颐的那句名言又被朱熹的如下主张所包容:存天理,灭人欲。那么朱熹何人?天理为何?人欲何解?
二、朱熹何人?
朱熹公元1130年即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尤溪(今福建境内)。相传其父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其说未必可信,但后人因朱熹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贡献,确实把他比作孔子再生,尊称朱子。
观其一生所为,朱熹可谓忧国爱民的政治家、诲人不倦的教育家、诗词精巧的文学家、别开生面的思想家和知识渊博涉猎广泛的学术大师。
忧国爱民的政治家:
朱熹出生前后的中国,威武彪悍的金兵大举南下,不仅夺去宋朝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制造了徽钦二帝被掳的“靖康之耻”,而且屡屡渡江南侵,逼得高宗甚至逃窜海上,剩余的南方半壁江也不时岌岌可危。当时许多有骨气的汉族军官和诗人年年不忘北上收复中原,痛雪国耻。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陆游都是这时期满腔爱国的男儿典范。
朱熹也是当时抗金派的代表。例如: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他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
孝宗继立后,起用了抗战派张浚,朱熹这时上奏,提了三项建议:讲求格物致知之学;罢黜和议;任用贤能。这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临安,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而且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
爱民方面,1787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
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旧时代私塾,教育儿童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基本礼仪、读书写字的基本习惯多遵照《朱熹》编写的《童蒙须知》。该文质朴平实,简明细致,操作性极强,使能儒家礼节从小贯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今天儿童的启蒙教育仍极具重要应用价值。
宋代学者们创办书院、聚徒讲学的民办教育兴盛,促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朱熹则是其中身体力行,成就最大者。他在庐山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此“学规”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仅如此,朱熹还在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任职湖南时修复岳麓书院。动员衡州官府重修石鼓书院。(其中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都成为闻名全国的四大书院之一)。
并且朱熹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从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诗词精巧的文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头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二首)
多少人曾经对上述诗篇倒背如流?多少人曾经送读完上述诗篇后心扉顿开、胸怀敞亮、勤奋学习、立志革新。朱熹的诗“寓物说理而不腐”(陈衍评),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明白如话,浑然天成。写诗达到此种境界,与他博学慎思、感悟天地、透彻人生的治学修为密不可分。那么他的学问有何独步天下的见解?请看:
三、天理为何?
理的源头: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早期代表孟子都没有穷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不是由“世界观”到处“方法论”。他们的学说基本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开出对应的处方,而不去深究病理方面的深层理论问题。倒是道家的创始人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探究世界本源的哲学家,并且把哲学思想与行为准则有机联系在一起,已指导人们尤其统治者的人生修养和政治举措。那么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呢?其名著《道德经》开篇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现代学者周生春先生对此的解译是:“无名(无形)”是天地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无名”和“有名”都来源于“道”,构成“道”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由此可知老子把“道”看作天地万物的本质和本原,以取代此前商周时代人们普遍信仰的上帝和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的更为明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生春先生的释义:“道”产生“一”即统一的元气,“一”产生“二”即天地,“二”产生“三”即阴气、阳气和阴阳混合之气,然后由这三种气产生世间万物。故道是万物的本原)。
与老子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思想家庄子更是提出:“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我”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万物都是我的主观产物。
第三种分庭抗礼的观点在东汉初年由王充产生了,他认为万物由作为客观物质的“元气”构成。由此在对世界本源问题的探索上,产生了延续整个古代社会的三大流派,即“道”论、“我”(或后世进而为“心”)论和“气”论。“气”论为唐代柳宗元、清代王夫之等人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者所继承,“我”(或“心”)论为宋代陆九渊、明代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流派所发扬。而老子的“道”论却被宋代一批儒家学者吸纳,并转化为“理”,进而使儒学化成了理学。
宇宙本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的同龄人都曾经对《陋室铭》这篇中学时代曾经在语文课上背诵的滚瓜烂熟的脍炙人口的短文留下深深的记忆。作者周敦颐是宋代最早吸收佛道关于宇宙本原的哲学与儒家礼教有机结合的思想家。他在其名著《太极图说》中提出无形无相、寂然不动的“无极”是宇宙的本原;“无极”派生“太极”,太极是宇宙的原始实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变化交合又产生水、木、金、火、土、五行;五行运动而生天下万物。从而构建了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但最早明确提出“天理”是宇宙本原的确是程颢程颐兄弟:“天下只有一个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出自《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而且程氏兄弟不仅把天理作为宇宙本体,更与人间的伦理道德原则直接等同:“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此主张为朱熹进一步发扬光大,最终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那么朱熹又是如何说“理”的呢?
朱熹说理: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出自《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
意思是说:由理产生天地,有理存在,才有气的流行,发育万物。看来理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朱熹还说:“此(指理和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出自《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
意思是说:理在气先,由里生气;里在气中,相互依存。气是(金木水火)物质材料,理是(仁义礼智)道德准则。
总之,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出自《朱文公文集》卷七十。翻译成白话: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是由一个“理”演化而成,天地都是由“理”生成的,生长在天地中的人因得到“理”而有了人性。“天理”的流行,在人世间表现为“三纲五常”,无所不在。)
对后世人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朱熹把 “三纲五常”作为“理”在人世间的集中体现。“存天理”一定程度上是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那么什么是“三纲五常”呢?
《三字经》里明确写道:“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主、父亲、丈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节、明智、诚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源出孔孟。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认为,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现在,从朱熹开始,三纲与五常连用,并且作为宇宙万物之本源和本质的“天理”的核心内容。那么“存天理”,就要求人们绝对遵守天理确定的这套尊卑分明、上下有序的礼仪制度和交往原则。
这种说教,从根本上否定了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公认的政治生活原则,但那个时代,也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尊敬长辈,坚守仁爱、正义、礼貌、诚信的交往原则直到今天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仍发挥着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但是,对“灭人欲”三个字如何理解和评判?
四、人欲何解?
有趣的是朱熹曾经说过:“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依据此句的意思,人欲来自天理,人欲中包含天理。那么灭人欲不也就灭着天理了吗。我们不得怀疑,朱熹真得说过“存天理,灭人欲”的话吗?
还真说过,至少有类似的话:
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他说:“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chèn),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意思是:天理是人心的本来面貌,遵循天理人心就公正;人欲是心上的疾病毒瘤,遵循人欲人心就会变得自私邪恶。
告诫追求学问的读书人,他说: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即方能开始做学问)。”又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即学者必须对这层道理认清明察)。(《朱子语类》卷十三)
综合上述言论,朱熹即认为,人欲与天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又认为天理是公正的,人欲是邪恶的,天理存就得人欲亡,人欲胜就得天理灭,二者有我无他,你死我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也许不矛盾,因为我们首先弄清朱熹说的人欲到底指什么?
《朱子语类》中记载有朱熹跟他的门人的两段问话:
“(门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饮食之中怎么区分天理和人欲?)’
(朱熹)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饮食是人之所需,是合乎天理的,但是如果去追求美味,那就是人欲了)
“(门人)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冬天要穿裘,夏天穿葛,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天的职责呢?)’
(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这些老天教我的本能。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只能顺其自然。但天何曾教导我享尽吃喝的欲望呢?)
由上可知,朱熹认为正常的饮食是天理,山珍海味般的挥霍是人欲。食欲、性欲、爱欲都是人的本性,不反对人们去追求,但应当合理合法地追求。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所以朱熹才会即说“天理就是人欲”,又说“存天理,灭人欲”。前一个人欲是人们正常的欲望,后一个人欲是人们无节制地甚至是违法地奢求。
而且上面言论可知,朱熹的宣传对象是两种人:皇帝和学者。希望统治者克制自己,清心寡欲、轻徭薄赋,一心爱民;希望读书人克制自己,淡薄名利,一心一意地做学问,不忘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说到底朱熹是想用这句话给当时的上层人上个紧箍咒,教导他们的自觉地勤政、勤学,以不负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
但是单纯的道德说教是挽救不了旧时代统治阶级一代又一代必然地堕落和一个又一个王朝必然地走向由于腐败而灭亡之路的。反而后世的统治者大力向民众灌输程朱理学尤其“存天理,灭人欲”法则,要求他们效忠君长,遵守封建礼节。成为扼杀人性的精神枷锁。
而且,当朝人就记载了一件朱熹迫害青年女子严蕊的冤案,后世引作理学家扼杀人性的典型罪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五、一桩冤案?
南宋最著名的笔记体小说《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1123~1202),比朱熹大7岁,可能是亲闻其事,在所著《夷坚志庚》中记载了朱熹迫害严蕊之事。南宋末年的文人周密在所著《齐东野语》中记载更为详细:朱熹把当时的如花美眉严蕊关入牢里拘禁了两个多月,还一再杖刑逼供,折磨得严蕊几次死去活来,奄奄一息。
朱熹为何如此心狠手辣地摧残一个花季女子?严蕊又是何人?
周密说,严蕊是当时天台的营妓。天台位于今浙江台州。营妓即古代军营中的妓女,类似于后世的“慰安妇”,后也包括官妓。严蕊虽然出身卑贱,但琴棋歌舞书画无不精通,还善作诗词,才貌双绝,引得不少当时名望、势力的男人不远千里登门拜访。
此时的台州太守唐仲友,一次置酒赏玩,晓得严蕊他善于词咏,将红白桃花为题,命赋小词。严蕊作了《如梦令》一首:“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唐仲友看毕大喜,赏了他两匹缣帛(古代白色的用以记录知识的丝织品)。
此后,朱熹以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的身份到台州视察灾情时,接到举报: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人为官不正,有贪污受贿之嫌。朱熹为收集唐仲友罪证,指责他与严蕊有私情。把严蕊抓入大牢,严刑拷问。但是没想到身躯娇弱的严蕊竟然个性刚强,一句不谈有关唐仲友的事。后来,狱卒好言相劝严蕊:“你承认这项罪只不过受杖数十,何苦这样的桀骜不驯,徒遭牢狱之灾呢?”没想到,严蕊回答的大义凛然:“我身为贱妓,知道私通太守不是死罪。但凡事一定要分清是非真伪,真么能够胡编乱造污辱士大夫呢!我虽死也不作这种污辱人格的事。”
后来,岳飞之子岳霖就任浙东提点刑狱公事,把严蕊找来问明情况,当日判她出了狱,而且脱离伎籍,给了她自由。严蕊当堂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此故事把朱熹描绘成心狠手辣、扼杀人性地封建卫道士,显示了理学家虚伪的嘴脸。后来明朝《二刻拍案惊奇》中的《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更是添枝加叶,痛扁朱熹,而把严蕊讴歌为侠女。据此改编的戏剧《莫问奴归处》,也曾久演不衰。
但是学者们对此事的真伪、朱熹与唐仲友、严蕊之间的是非曲直一直争议不断:
今人束景南教授在其著作《朱子大传》中认为唐仲友确有贪污罪行,并认为《卜算子》词非严蕊所作,洪迈《夷坚志》所记严蕊作词诉冤全属虚构。李运生在《检察日报》发表的文章《朱熹“六弹”唐仲友》也认为:朱熹当时收集到了唐仲友违法收税、贪污官钱、贪赃枉法、培养爪牙、纵容亲属、败坏政事、仗势经商、伪造钱币等8条证据,并将与案件有关的蒋辉、严蕊等人抓获归案。,明朝开国文臣宋濂在《唐仲友补传》中却批评朱熹处事不当,2008年金华人张根芳筹备出版《补唐仲友补传》也为家乡人唐仲友并连带严蕊平反。
对此事的争论可能一时还难以分清曲直。但不管怎样,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代表的理学却被明清王朝提升为官学,成为八股取士的必修内容,造成了儒家礼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空前束缚。
但是,即使在理学鼎盛的明清时期,人们对自由、平等、爱情乃至性欲的最求真得能够被普遍灭杀吗? 请看下节:
六、欲海难平
明朝的礼教统治比列代都严厉。《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唐代的节妇烈女有51人,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一部《明史》为节妇烈女立传的人数之多,为二十四史之最,仅徽州一地明清两代所立的节妇碑就有6000多座。清代学者戴震对理学发出振聋发聩的抨击:“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然而就在这个禁锢最深的时代、这些禁锢最深的地区,从当地的流行歌谣中却迸发出另一种声浪,试看:
《想嫁》:“嫁了罢,嫁了罢,怎么不嫁?说许他,定许他,怎能勾见他?秋到冬,冬到春,春又到夏。咬得牙根痛,韬(才旁)得指尖麻。真不得真来也,假又不得假。”
《偷》:“结识私情弗要慌,捉着子奸情奴自去当,拼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说,咬钉嚼铁我偷郎。”
《同心》:“你是男,我是女,怎知我二人合一个心肠,若将我二人上一上天平也。你半斤我八两。”
《姐儿生得》:“姐儿生得滑油油,遇着子情郎就要偷,正像个柴擦(左为禾)上火烧处处着,葫芦结顶再是囫囵头。”
《小尼姑》:“小尼姑猛想起把偏衫撇下。正青春,年纪小,出什么家?守空门便是活地狱,难禁难架,不各蓄好了青丝发,去嫁个俏冤家。念什么经文也,守什么的寡。”
《八十婆婆》:“八十婆婆要嫁人,寻头讨脑骂乡邻。脚跟里水窠老皮里介养,多年裙带是老腰(妖)精。”(以上均引自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
高龄老妇要再嫁,寺院的尼姑在思春,深闺少女与情人私奔。仅仅从这些首吴歌(盛行于苏南等地)所见,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讳,为争取爱情,奔命献身,被封建礼教压抑的人性,喷薄而出,化为琅琅歌声,传播到乡间里巷,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强烈的反差。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我认为因素有三:
第一,爱情是人类的自然需求,是人之本性,难以磨灭;
第二,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尤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更是全国领先,资本主义萌芽在这里萌生。以徽商为代表的商人群体为赢利而奔走于国门内外,眼界更加开阔。商品经济要求个性、产生个性。抨击封建礼教、讴歌个性自由的市民文艺作品随之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等),广为传播,更助长了民众追求自由生活的胆气。
第三,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生活于这一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李贽,就痛揭道学家虚伪,反对歧视妇女,主张婚姻自由,热情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
9.教育家名言警句_中外名言警句 篇九
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卡耐基
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华多・爱默生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10.禁毒名言警句 禁毒格言警句 篇十
1、把自己的一生全都用来吸食毒品上,那么你将永远都低着头。
2、分分秒秒抵制毒品,时时刻刻远离毒品。
3、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4、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
5、极行动起来,同毒品犯罪作坚决的斗争。
6、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7、吸食毒品,就是把恶魔请来吸食你纯洁的灵魂!
8、毒品,一个有着美丽外衣的无形杀手,靠近了只有死!
9、禁毒宣传从少年抓起,禁毒战争要常打不懈。
10、同在一个世界,同禁万恶毒源,同享光明人生。
11、吸食毒品是与死神一起演奏一曲曲死亡之歌。
12、毒的是生命,赌的是家庭,堵的是前程。
13、开展禁毒斗争,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14、坚决彻底铲除非法种植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
15、吸毒制毒贩毒害人害己,戒毒辑毒禁毒有益你我。
16、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但绝不可以吸第一次毒。
17、吸毒就像铅笔,用得越多,生命就越短。
18、品尝的是一时的快乐,失去的却是一世的前途。
19、吸毒有害健康,臭名远扬四方,戒毒齐奔小康。
20、分分秒秒抵制毒品,时时刻刻远离毒品。
禁毒格言警句大全
1、把自己的一生全都用来吸食毒品上,那么你将永远都低着头。
2、白粉无情,人有情。 离开白衣魔鬼,让光明照耀一生。
3、冰毒,冰住的不只是你的良知,还有你的灵魂;摇头丸,摇走的不单是你的快乐,还有你的生命!
4、不要让毒品毁了你的未来。
5、不做毒品奴隶,只做禁毒先锋。
6、参与禁毒你我他,和谐生活美如花。
7、当我们落入于毒品的圈套时,世界是灰色的;当我们摆脱于毒品的诱惑时,世界便是蓝色的。为了共创美好的蓝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击毒品。
8、毒的是生命,赌的是家庭,堵的是前程。
9、毒品,摧残人的心灵,践踏人的自尊,剥夺人的生命,使原本明媚的天空步入黑暗。让我们收敛起好奇心,杜绝毒品往来。
10、毒品,给你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快乐,换回的却是一生的痛苦。远离毒品,从你我做起。
11、毒品,一个有着美丽外衣的无形杀手,靠近了只有死!
12、毒品,一颗糖衣炸弹,它会在你最幸福的时候,将你一步步推入深渊。
13、毒品就像恶魔,一旦染上就等于与恶魔打交道,随时可能面临死亡!
14、毒品是一道万丈深渊,一旦你因一步之差而掉入这个罪恶的陷阱后,将永无重见光明之日!
15、毒品危害生命,贪图一时之乐,定将后悔终身——远离毒品,从我做起。
16、毒品无情,生命可贵。
17、毒品像一个魔鬼,残害了无数的家庭,让我们一同携手共抗毒品!
18、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19、毒品犹如糖衣炮弹,不要贪图一时之快去吸食毒烟,而失去一生的幸福。禁毒从你我他做起。
20、分分秒秒抵制毒品,时时刻刻远离毒品。
21、极行动起来,同毒品犯罪作坚决的斗争。
22、禁毒,从你我做起。
23、禁毒宣传从少年抓起,禁毒战争要常打不懈。
24、禁毒战争为大家,和谐社会靠大家。
25、拒毒品,爱自己,享未来。
26、离毒品近一步,就离幸福远一步。
27、离毒三分,健康满分。
28、美丽的人生中,当然会有种.种诱惑,致命的诱惑。我们应抑制自己的好奇,永远比要去碰它们,才会健康成长。
29、拿起的是毒品,放下的是生活。
30、品尝的是一时的快乐,失去的却是一世的前途。
31、人民健康兴百世,禁毒防毒利千秋。
32、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但绝不可以吸第一次毒。
33、扫除毒害,利国利民。
34、生命是宝贵的,需要去扞卫,去珍惜。毒品,熟悉的名词,却会让生命黯淡。远离它,才能让生命放出光彩。
35、生死只取决于一念之间。接受毒品,接受死亡;拒绝毒品,拒绝死亡。
36、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37、同创无毒社会,共享安宁生活。
38、同在一个世界,同禁万恶毒源,同享光明人生。
39、勿逞一时之快,误美好一生。
40、吸毒,就是做毒品的奴隶;禁毒,就是保卫人类纯洁的灵魂、健康的躯体的一场激烈的“保卫战”。
41、吸毒:毒身,毒心,毒命。
42、吸毒贩毒毁一家,禁毒缉毒靠大家。
43、吸毒就像铅笔,用得越多,生命就越短。
44、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
45、吸毒有害健康,臭名远扬四方,戒毒齐奔小康。
46、吸毒制毒贩毒害人害己,戒毒辑毒禁毒有益你我。
47、吸食毒品,就是把恶魔请来吸食你纯洁的灵魂!
48、吸食毒品是与死神一起演奏一曲曲死亡之歌。
49、学习的乐趣能影响你一生,能使你快乐一生,而吸食毒品只能舒服一时,还要把自己宝贵的生命一同赔进去。
50、炎黄子孙当自强,拒毒禁毒为中华。
51、谣言止于智者,毒品止于你我。
52、一朝陷毒瘾,一生难自拔。
53、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54、有人说,蛇蝎心肠的人最恶毒;但我说,毒品最恐怖,毒贩最恶毒。为了自己,要勇于和毒品说Bye,敢于和毒贩说No!
55、远离毒品,义不容辞。
56、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防范毒害品,从你我他做起。
11.励志名言超越名言警句 篇十一
2.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英国博物学家 赫胥黎
3. 我们不可能靠模仿来超越今天的对手,要超越今天的对手,我们必须创新。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陈安之
4. 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够解释那直到现在还是不能超越的神话和史诗的深刻的美。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5. 由于过去的业绩而享有声望的显贵,大抵不愿见到发展的洪流迅猛奔腾超越其成就。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6. 超越观众的水平是极不容易的。你那拙劣的演技一旦使观众感到满意,就很难再提高了。美国作家 爱默生
7. 一本好书是一个艺术大师宝贵的血液,是超越生命之外的生命,是可以铭记和珍藏的血液。英国诗人 弥尔顿
8. 林动倒没故作逞强,现在的他,的确还不是那林宏的对手,不过,他却是有着信心,将其超越!知名网络小说作家 天蚕土豆 《武动乾坤》
9. 除了原唱无人可超越代替以外,就喜欢美版的了,自然又有味道,棒棒棒!jessie的歌就是棒!中国好声音选手 吴莫愁
10. 女人容易迁怒,爱胡思乱想,烦恼又不是布匹,说剪断就剪断,唯一的办法只有觉醒、面对和超越。
11. 今日的我要超越昨日的我,明日的我要胜过今日的我,以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为目标,不断地超越自己。日本作曲家,歌手,钢琴家 久石让
12. 寡廉鲜耻就是力量。真理和正直为我们的艰难尝试设置了界限,而鲁莽和伪善却很容易超越这种界限。英国散文作家 赫兹里特
13. 即使日本人现在也不得不超越模仿、进口和采用他人技术的阶段,学会由自己来进行真正的技术创新……美国现代管理之父 彼得·德鲁克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14. 今日的沟通与昔日沟通的最大差异:由於科技的介入,「沟通」已超越时间、空间,甚至於权力与阶级的围墙。 吉佛德
15. 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经过大脑!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东西重复到无人可以超越!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疯狂英语创始人,全球著名英语口语教育专家 李阳
16. 尤瑟纳而女士借阿德里安之口云,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考。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17. 万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有稳定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事情是没法超越的,不是你想多快就能多快。万科公司董事长 王石
18. 要研究成功者的想法策略和行为习惯,然后加以改良,因为我们不可能靠模仿别人而超越竞争对手,要超越竞争对手,我们一定要创新。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陈安之
19. 我们赞赏那种真正的政治家,就像赞赏那种给我们写下了人间最宏伟的的诗篇的人一样。永远放眼未来,赶在命运的前头,超越于权利之上。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20.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德国哲学家 恩格斯
21. 实际上我给身边所有人都写过歌,但像把唱片献给父母,此歌写给父亲母亲这些事我都没有做。我不是那么一个煽情外露的人,我觉得我具备了深邃的情感,超越了这些。原名吴红巾,摇滚师,当代艺术家 左小祖咒
22.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够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任何空间,没有什么能够超越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美籍华人,武术宗师,功夫影帝导演 李小龙
23. 爱是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它跨过了冰封雪冻的江河,超越了停滞不前的空间;即便关山阻塞,迢迢千里,即使大地雪冻冰封,天空云暗雾障,爱也能使丈夫和妻子手携手跨进阳光普照的天地。 美国传记作家 欧文·斯通 《总统之恋》
24. 他通过无形的音乐,说明人类伟大的东西不属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它像一束神圣的火炬,超越时代的界线,从一个大师手里传到另一个大师手里而永远光芒四射,除非人类停止呼能吸,它才会熄灭。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25. 林山之所以能够超越林动两重,不仅是比他多修炼了半年,而且最主要的,便是他有着一个掌管着林家财政的父亲,而反观他林动,却是没了这等福气,没有那些灵药滋养身体,那修炼的速度,自然是远远不及前者。知名网络小说作家 天蚕土豆 《武动乾坤》
26. 我很渺小,无论做了什么,都是同样的渺小。但是只要我还在走动,就超越了死亡。现在我是诗人。虽然没发表过一行诗,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更伟大。我就像是行吟的诗人,在马上为自己吟诗,度过那些漫漫的寒夜。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三十而立》
27. 无畏是灵魂的一种杰出力量,它使灵魂超越那些苦恼,混乱和面对巨大危险可能引起的情感。正是靠这种力量,英雄们在那些最突然和最可怕的事件中,也能以一种平静的态度支持自己,并继续自由地运用他们的理性。法国作家 拉罗什富科
28. 希望是人的一部分;人类的行动是超越的,那就是说,它总是在现在中孕育,从现在朝向一个未来的目标,我们又在现在中设法实现它;人类的行动在未来找到它的结局,找到它的完成;在行动的方式中始终有希望在。 法国20世纪哲学家 萨特 《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
29. 所以,开始我们已说过,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密;智慧到了极点啊,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伟大。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12.爱情名言警句伤感名言 篇十二
2. 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会让你流泪。——韩寒
3. 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韩寒
4. 女人吻男人是一种幸福,男人吻女人是一种口福。——韩寒
5. 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韩寒
6.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郭敬明
7. 我的第六个愿望就是;想和你作一辈子的朋友。——郭敬明
8. 我再怎么着,你也要把我当个人不是?——郭敬明
9. 只要知道你还活在这个世上,我就可以了无牵挂。——郭敬明
13.朱熹有关读书方法的名言 篇十三
2)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3)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朱熹
4)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
5)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6) 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7)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朱熹
8) 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朱熹
9) 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朱熹
10) 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朱熹
11) 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朱熹
1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13)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14)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15)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16)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朱熹
17)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朱熹
18)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19) 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朱熹 《论语集注》
【朱熹名言警句】推荐阅读:
朱熹教育名言09-04
朱熹有关读书方法的名言07-19
朱熹 观书有感08-16
朱熹《泛舟》翻译及赏析09-07
朱熹劝学的原文翻译09-22
名言警句字少的名言08-27
语文名言警句08-11
禁毒名言警句09-09
古风名言警句10-08
格言警句名言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