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教案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2024-08-08

第十一单元教案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5篇)

1.第十一单元教案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篇一

第十一单元

认识钟表

主备教师:

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认识钟表。教材第84—85页内容。

教材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这是我们以后学习认识钟表的基础。

教材编写特点:

整时是教学的重点,安排了一道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里多数题是整时。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整时,也为以后教学“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

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已有的认钟表经验,在交流中提升认识。

2.要设计各种练习,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

3.结合认识钟表进行思想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

教学本单元采取的措施: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密切与生活与联系的知识,所以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钟表的知识。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钟表面,会看钟表面上的整时数,能判断钟表面上接近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和竞争意识。

4、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看钟表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难点:能判断钟表面上接近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面、小黑板、手表、闹钟、电子表、手机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多媒体演示录音)猜钟表。出示课题:认钟表。

1.生活,感知钟表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钟表呢?(生答)

2.看钟表店的录像。请他们来我们班做客。(出示钟表图)

3.演示钟表面,揭示:时针和分针。

4.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不同?

三、依托经验,认识整时刻

1.认识整时刻数。了解怎样的时刻为整时数。分针和时针各为怎样。

2.电脑演示整时数的练习。

四、自主探索,判断大约几时

1.认识了整时数,再来认识一下大约几时。了解怎样的情况为大约几时。分针和时针各为怎样。

2.电脑演示大约几时的练习。

五、寓练于乐,寓练于生活

1.讲故事。(渗透时间概念)

2.提问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3.观察图,了解图意。4.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总结拓展,体验创造的乐趣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请你设计一个钟表,送给时间老人。

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教案 篇二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盐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调查并了解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特别是氯化钠,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粗盐提纯实验部分操作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但由于练习不多,相隔时间又较长,应要求学生作好预习,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仪器和操作技能,教师要加以指导。

对于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可先简单介绍其用途,再回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从而自然引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再讲解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对于盐的溶解性,教材没有特别说明,所以在教学中可先补充讲解后再讲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识目标: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通过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来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会过滤、蒸发等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来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提取有用信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盐、化肥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盐、化肥与生活、生产的关系。酸、碱、盐的反应。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课时安排:4 实验用品:

(第一课时)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导管、石灰水、试管、教学过程:第1课时 氯化钠

师: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根据你们的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盐有哪些?它们在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

生: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

师:我们生活中做菜用的食盐与化学上所说的盐是否等同? 生:思考,参看书第70页,食盐与我们所说的盐不同。

师:曾经多次有人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误认作食盐当调料,引起中毒事件。看来了解这些常识性知识对我们个人的健康及社会大有裨益。通过学习下面的内容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师:介绍氯化钠的用途 生:相互交流、补充

师:食盐可以从粗盐中提取,但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食盐呢? 生:溶解、过滤、蒸发 师:讲解,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第2课时)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的盐有很多种,除了食盐外还有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等,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常识举例说明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简介侯德榜制碱 生:讨论,回答

师: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时,我们已经知道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请同学们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练习写化学方程式 师:比较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有何相似之处?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像碳酸钙一样与盐酸发生反应? 师:演示实验11-1和11-2 生:观察现象,记录在73页表格内

师:通过实验可以说明,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此样品为碳酸盐。师:厨房里有两瓶调味瓶都放有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精盐()、()中的某一种。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分开来。生:可用食醋进行区别 第3课时

师:讲解盐的分类

生:看111页溶解性表 师:讲解并归纳盐的溶解性 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举例

盐+酸===新盐+新酸 举例

盐+碱===新盐+新碱 举例

盐+盐===新盐+新盐 举例

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反应的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列举几种化学反应 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判断 第4课时

师:复习复分解反应 生:判断

师:酸、碱、盐之间是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写出几个反应

生: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氯化钠(NaCl)

氯化钠的组成:钠离子、氯离子

氯化钠的用途:工业、农业、医疗、生活 氯化钠的分布:海水、盐井、盐湖 粗盐提纯 装置和仪器

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操作注意事项 误差分析 第2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组成、物理性质和用途 化学性质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此样品为碳酸盐。第3课时

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硫酸盐中钡和铅不溶,Ag2SO4、CaSO4微溶 碳酸盐中可溶只有钾、钠、铵 盐酸盐中AgCl不溶 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盐+酸===新盐+新酸

AgNO3+HCl===AgCl↓+HNO3 HNO3+BaCO3===Ba(NO3)2+H2O+CO2↑

3、盐+碱===新盐+新碱

2NaOH+CuSO4===Cu(OH)2↓+Na2SO4 3NaOH+FeCl3===Fe(OH)3↓+3NaCl

4、盐+盐===新盐+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第4课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

发生的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酸+碱===盐+水

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酸+盐===新盐+新酸

碱+盐===新盐+新碱

两种反应物都可溶

盐+盐===新盐+新盐

两种反应物都可溶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并说明理由。Cu(OH)2+HCl Na2SO4+MgCl2 BaSO4+HNO3 KCl+AgNO3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策略

对于有关化肥的知识介绍,可让学生通过报纸、书刊、网络等媒体获取有关化肥和农药使用利弊与合理使用等信息,了解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生产中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和鉴别方法等,感受化肥与农业的关系。知识目标

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了解了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后,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氮肥的特效及施用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常见化肥的化学式书写。

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课时安排 2 实验用品

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师: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食物等营养物质,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7页1、2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农民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生:(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等 常用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 师:演示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氮肥

演示实验,填写上述表格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氮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生:氮肥:尿素、氨水、铵盐(碳酸氢铵、氯化铵)等,它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植物缺少氮肥时叶片枯黄。

师: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将空气中的氮气直接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 生:不能 师:大部分植物不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肥,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他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2、磷肥

演示实验,填写上述表格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磷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生:磷肥,它参与重要的代谢活动,与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及有机物的合成和转化等有关,能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促进植物早熟。植物缺少磷时,生长迟缓,产量降低。师:钾肥:演示实验,填写上述表格 生:钾肥:

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师:总结,讲解复合肥料,组织学生阅读79页 生:讨论农药、化肥的利与弊 第2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几种重要的化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板书: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生:活动与探究1 师:指导学生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桌上的几种化肥从颜色上看有哪些不同? 闻一下气味,想一想哪些肥料会有特殊味道? 各取少量溶于水,观察溶解情况。

各取少量分别加少量熟石灰研磨,能否闻到气味?为什么? 生:实验,填写表格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灼烧

加熟石灰研磨

师:总结三种肥料的鉴别方法 板书设计

一、常见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料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物理方法

外观、气味、溶解性 化学方法

灼烧或加熟石灰研磨

3.第十一单元教案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篇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

3、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

1、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扫一室”与“扫天下”》

第一课时

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二、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 薛 喧 蜘 蛛

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

2、齐读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1、昨天布置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度,视情况决定人数。

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

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

②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

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

③(6)陈蕃的感悟。

(梳理课文顺序,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为契机,相机进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

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陈蕃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答案或交流查找资料。

四、总结课文,提高认识。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课桌、位洞脏点不要紧;考上清华大学是大事,平日的学习是小事……的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认为小事可以不计吗?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陈蕃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在下次语文综合实践时交流。

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平凡小事)(轰轰烈烈的伟业)

陈蕃 不扫 只扫

↑(告诫)从小事做起

薛勤 不扫 更 不能扫

2《井底之蛙》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 “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3《“三颗纽扣”的房子》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意大利童话:三颗钮扣的房子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课文较长,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了解课文大意,再有重点的读课文。

2、认读生字:

钮扣 出租 搁置 锤子 刨子

锯 门槛 膝盖 拒绝 仆人 嘭嘭

寡妇 喇叭 娶亲 笑眯眯

开火车读生词。

3、默读课文,自己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4、三颗钮扣都为人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5、它的小木屋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人?

6、默读课文,找出能够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品读国王的话,体会问题不在于房子,而在于心。

三、小结:

想一想,老国王为什么摘下自己的王冠?

木匠用它博大纯朴的爱心容纳了自己身边的人,它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

想一想,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注意:“槛”“囔”的读音。

二、表演

请同学把自己组编的故事演一演,想一想,木匠的房子为什么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作业:

如果你是那位国王,你会为自己的人民做些什么?

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一、交流摘录笔记

1、读一读自己从课文中摘抄下来的好词佳句

2、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还收集到了哪些课外词句,比较难以理解的要为同学们加以讲解。

3、读例句考虑冬冬提出的问题: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的下全世界的人。

考虑:前半句说“小”后半句说 “大”,用可连接,“可”还能换成什么词?

你能不能再说几句这样的话?

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进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从小事做起

班级交流,并进行板书

根据同学的交流,在自己的摘录本上进行补充。

三、读开卷有益

自己读文章,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4.第十一单元教案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篇四

菜单的基本作用有两个,一是提供人机对话的界面,以便让使用者选择应用系统的各种功能;二是管理应用系统,控制各种功能模块的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菜单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弹出式菜单和下拉式菜单。

二、菜单编辑器

VisualBasic中的菜单通过菜单编辑器,即菜单设计窗口建立。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进入菜单编辑器:

(1)执行“工具”菜单中的“菜单编辑器”命令。

(2)使用热键Ctrl+E。

(3)单击工具栏中的“菜单编辑器”按钮。

(4)在要建立菜单的窗体上单击鼠标右键,将弹出一个菜单,然后单击“菜单编辑器”命令。

三、菜单项的控制

(一)有效性控制

菜单中的某些菜单项应能根据执行条件的不同进行动态变化,即当条件满足时可以执行,否则不能执行。

菜单项的“有效”属性,菜单项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该属性来控制的。

(二)菜单项标记

所谓菜单项标记,就是在菜单项前加上一个“”。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明显地表示当前某个(或某些)命令状态是“On”或“Off”;二是可以表示当前选择的是哪个菜单项。

(三)键盘选择

用键盘选取菜单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热键和访问键(AccessKey)。

四、菜单项的增减

菜单项的增减通过控件数组来实现。一个控件数组含有若干个控件,这些控件的名称相同,所使用的事件过程相同,但其中的每个元素可以有自己的属性。和普通数组一样,通过下标(Index)访问控件数组中的元素。控件数组可以在设计阶段建立,也可以在运行时建立。

建立弹出式菜单通常分两步进行:首先用菜单编辑器建立菜单,然后用PopupMenu方法弹出显示。考试大提示:第一步的操作与前面介绍的基本相同,惟一的区别是,必须把菜单名(即主菜单项)的“可见”属性设置为False(子菜单项不要设置为False)。PopupMenu方法用来显示弹出式菜单,其格式为:对象.PopupMenu菜单名,Flags,X,Y,BoldCommand!

1.全国计算机二级VB考点解析:第二章

2.20全国计算机二级VB考点解析:第一章

3.2014年全国计算机二级VB考点解析:第四章

4.2014年全国计算机二级VB考点解析:第三章

5.2014年全国计算机二级VB考点解析:第五章

6.计算机二级VB考点:报表制作

7.全国计算机二级vb考试题库

8.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VB程序设计复习试题

9.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考点:VB的过程设计

5.第十一单元教案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篇五

“倍”的认识是后面继续学习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本节复习课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教材112页9题时,通过分析题意、独立解决、集体反馈几个步骤,让学生经历知识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倍”的认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乘法认知结构的优化。

2.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解决有关倍的问题时,经常会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相混淆,主要是因为对题意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在本节复习课中,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理解,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从而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1题(5):飞机从北京飞往西安大约需要2小时,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是飞往西安的2倍。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大约需要几小时?

(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倍的知识。

①“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意义:一个数中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复习有关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倍的知识的回顾和问题解决,使学生对“倍”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及解题方法,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

2.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倍的认识的解题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1)课件出示教材112页9题。

4元16元 元 ()元

①笔袋的价钱是三角尺的几倍?

②一盒彩笔的价钱是三角尺的9倍。一盒彩笔多少钱?

③笔袋的价钱是钢笔的2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2)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分析三个问题各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三个问题是已知一个数和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第一个问题:16÷4=4;第二个问题:4×9=36(元);第三个问题:16÷2=8(元)]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的问题:①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问题不用写单位名称;②两个数相比较时,把标准数看作1份,另一个数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另一个数就是它的几倍)

(5)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解答。

(6)引导学生讨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什么不同?

(①意义不同;②计算方法不同;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和二者的区别,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114页17题:兴华村前年只有16户使用天然气,去年使用天然气的户数是前年的4倍,今年使用天然气的又比去年增加了20户。今年使用天然气的一共有多少户?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寻找解题方法。

(3)列式解答。

16×4=64(户) 64+20=84(户)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倍的认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14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区别:

(1)意义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上一篇:人教版八上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下一篇: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