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精选18篇)
1.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 篇一
xx市xx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2016年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5]98号)精神,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一步激发贫困村创新活力,不断加快扶贫对象增收脱贫步伐,根据我校的中标任务,通过认真细致的了解和走访调查,我校在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举办了为期10天40人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为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是对在贫困村从事创业活动和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扶贫带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有他们吸纳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专项扶贫工作,是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我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培训工作专项负责领导小组,由学校社会项目部统一计划、布署。认真做好培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并积极的协调和处理了培训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二、主动衔接,与各级主管领导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确定培训对象
我校在培训前做了认真的调查、摸底工作,主动与区扶贫办、中卫市扶贫办衔接,了解到培训对象条件是思想素质好,有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责任心,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基础,带动能力较强的优先。并进一步与乡镇、村委会联系,确定了培训的乡镇及学员基本信息。经过我校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和努力宣传,结合政策要求,我们最终确认可参加培训人员40人,且组织大家填写了学员登记表、参训后保证带动3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承诺书,并上报了各级管理部门。
三、认真完成了学员培训工作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老板或种植、养殖大户,学员整体素质较高,有良好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管理经验,还有一部分是正在打算创业的,通过培训他们普遍认为创业培训模块对他们所经营的企业有明显的实践指导作用,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在经营上拓展思路,利用所学的SWOT分析法去分析自己的企业,使得企业能更好的发展、此次培训在教学上严格实施“SIYB”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参与性互动,使学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经验,为学员搭建长期发展的交流平台,本期培训讲些怎样创办你的企业、SWOT分析法、制定销售计划、制定利润计划、预测销售收入及各类社会保险等参与性培训方法,并组织培训学员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然后学员亲临实地感受优质创业者的成功创业,教与学互动比较明显,深受学员好评。培训结束后,组织了学员实地观摩,增加了学员之间相互交流以及企业发展经验,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也为即将打算创业的学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明确培训目标,多方式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能为当地群众教授一技之长,我们心里很是温暖,整个培训过程中,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培训工作顺利进展,经过10天的专业学习,学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大步提升。
五、主要成效
1.通过这次培训,培养了一批创业能成功、带动有成效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最终帮助扶贫对象增收脱贫。
2.提高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农民在培训中得到实惠,主动求教、主动咨询人次越来越多,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学习热情高涨。培养了农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依靠政策致富奔小康的氛围。
3.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八、存在问题
2016年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对培训对象要求较高、培训学员文化程度层次相差较大,培训名额教少等,我校将总结培训中的优点和经验,在来年的培训工作中改正不足,切实做好每次培训任务。
:
XX市XX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二○一六年五月十三日
2.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 篇二
改革开放初期,尚未成年的童小瑞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做木材、竹笋等土特产生意。20世纪90年代初,紫溪乡率先规模化种植红芽芋,他凭着敏锐的市场眼光和以往收购、销售农副产品的经验,断定发展红芽芋产业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紫溪乡特色的农业经济之路。
但是,创业的道路总是艰难的。1992年,他带着红芽芋前往上海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为了省钱,他晚上住几块钱一宿的小旅社,白天就带着红芽芋样品往一家家菜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跑。“我自己都记不清吃了多少次闭门羹,碰过多少次壁。”谈到起家的艰辛,童小瑞摆摆手说了这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时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海真如市场(现上海江桥市场),经过与对方的反复洽谈,市场最终同意童小瑞把紫溪乡红芽芋运到市场进行试销。
3.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篇三
祁殿春首先把目光定位于国内蓬勃发展的造纸行业。几经辗转,祁殿春怀揣着从亲戚朋友手中凑来的5000元启动资金,承包了五台乡的造纸厂。两间简陋的民房,十几个工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在技术和销售一窍不通的情况下,祁殿春自己身兼厂长和技术人员,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掌握了先进的造纸技术,企业不断发展,效益逐年递增。
2004年,经选举,祁殿春担任了五台乡治田村党支部书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深深地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为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2005年末,祁殿春成立了有十几个人组成的建筑队,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施工,经过两年的发展,施工队资产达到500万元。
2007年6月,祁殿春注册成立了长春鑫源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60万,养殖蛋鸡5万只,年纯收入70万元。村民不懂技术,他就聘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培训,并为大家提供养殖信息和销售渠道。在公司的带动下,治田村新建设肉食鸡养殖场18个,养牛场4个。2007年,祁殿春被长春市人民政府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
2008年4月,祁殿春注册成立了长春春鑫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精品肉牛养殖、育肥,养殖数量达到200头。在有数量没有技术的难题下,他多次派人到吉林农业大学学习,聘请教授实地指导。
致富不忘本。春鑫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始终把公益和扶贫作为重要使命。2008年,修建治田村22公里水泥路面,新栽风景树1.6万株。如今的治田村发展成为以冯家店屯为中心的小型化商业中心,已经初具小城镇格局。2008年5月,汶川地震,祁殿春个人捐款3万元。
2009年,公司兴建农村水利工程,累计总资产达到1000万。又筹措资金,为治田村小学捐资修建校舍。2009年该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省级推进村”,祈殿春个人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
2010年,公司加快发展步伐,进行粘玉米种植加工。在黑龙江五常建立了种植基地,种植面积5000亩。公司以“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为农民提供养种植信息,并组织农民学习种植技术培训30余次。公司在不断深化提高产业链的同时,还发展绿色有机玉米,与当地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合作农户687户,总计630公顷,提供化肥资金约170万元,种子资金约63万元,保证了农户的切身利益,提高了种植户的热情。
2011年,企业成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5月,祈殿春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12年11月,当选为长春市人大代表。
4.青年致富带头人创业故事 篇四
__现年46岁,1980年高中毕业,__年10月入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能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业,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一个普通党员的闪光风采,嬴得全村群众的信赖,先后多次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受到表彰奖励。
筹资办厂,克服困难创大业甘当“红娘”,引进项目富乡亲__村有许多富余劳力,除了一部分常年外出务工外,还有一部分人留守家中,有的因为没有一技之长,除了做做一些家务、农活,服侍老人、照顾孩子外,好多人无所事事。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在闲聊甚至玩扑克、打麻将中打发日子。这些,__看在心里,急在心上。他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富了算不了什么,只有大家都有事情做了,都有钱赚了,才有意义。他时时留心,为村民找到致富的好项目而努力。今年春节前,他在与本村一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座谈中得知,无锡一个军工企业对外寻求合作伙伴。这是一个手工编织帽风带业务,恰恰最适合不出家门的留守人员操作。于是,他多次前往无锡,找到客商,积极向客商介绍本村富余民力多的优势,要求将这个项目放在__村。在务工青年的积极协助下,春节期间,无锡的客商到__村进行实地考察,确信该村有编织的条件后,决定在__村设立帽风带编织点。一开始,有些妇女由于不熟悉编织业务,认为有难度,只有10多个妇女勉强领料编织,__就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还让自已的妻子带头学习编织,然后手把手教给他人。很快,很多人便熟悉这项技术,大家纷纷自觉加入编织行列,特别是一些留守妇女更是热情高涨,连一些粗手大脚的男劳力也从事起这项业务。本村村民张云贵,以前喜好,是当地出了名的“赌命汉”,虽多次受到处理,但是还是小赌不断,为此,欠下了不少赌债,闹得家庭不和。引进帽风带编织项目后,__主动找到张云贵,引导他学习编织技术,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起初,张云贵认为__是多管闲事,又认为自己一个大男人,干不了那细活。__就苦口婆心地劝导他,还让技术人员对他单独指导,很快,张云贵掌握了这一技术,也迷上了编织,现在,他的技术比一些妇女还好,每天收入都在30元以上。说起这件事情,张云贵感动地说:“以前,自己只知道拚命的赌钱,把什么都输掉了,现在,多亏了__这个“红娘”,使我体会到用自己的勤劳赚钱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
如今,__村从事帽风带编织的民力由开始的10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人,人均月收入500元左右。__村也成为全镇第一个“三来一加”项目专业村。
5.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 篇五
——记洪岩镇绿健果业产销协会会长胡金有
在乐平市洪岩镇,说起绿健果业协会会长胡金有,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有着丰富的农技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指导当地的村民发展农业生产,这里有许多的村民在他的带领下进行科学种田、种果,发展养殖业,从而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的事迹不仅得到了广大乡亲的盛赞,还受到了团中央、农业部(中青联发[2006]73号)的表彰。说起他的事迹,就不得不提当初参加农函大学习的事,他就是因为参加了农函大的学习,才有今天的成绩。
学好实用技术,服务一方农民
胡金有高中毕业后,打过工,做过小买卖,开过广告部,到外承包过农场,在他的创业道路上,经历了多次选择,也经历了不少艰辛和挫折。2000年,他开始参加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将所学到的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当年,他家的水稻及果园的收成就较往年提高了20%以上,这使他深深体会到了科技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参加农函大的学习,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利用农函大这个学习的平台,学习更多的科技知识,并将知识传授给广大的乡亲们。2001年,在农函大乐平分校、乐平市科协的支持下,他在历居山开办了农业技术服务部,大力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为确保村民用药、施肥合理到位,他经常不顾酷暑严寒,奔波于田间地头,积极指导村民正确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科学进行田间及果园的管理,当好
科协、农技部门的“二传手”,一心一意为农民服务,在为农服务中,他常深深感到农民朋友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不仅发动了60多位农村青年参加农函大的学习,而且他个人还投资1万多元创办了科普阅览室,供大家免费阅读,既为山区的广大农户提供了一个学习科技的平台,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同年,他当选为景德镇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组建一个协会,做强一项产业
洪岩镇是乐平市的果业生产大镇,拥有万亩果业生产基地,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规模小、信息不灵、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生产上往往存在盲目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果品产后销售上没有创造品牌,并存在无序竞争,水果优质但卖不出高价,果农即使增产也得不到增收。为改变这一现状,切实帮助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03年,在乐平市科协的业务指导下胡金有牵头组建成立了洪岩镇绿健果业产销协会。协会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技术创新、构建产业平台、实现共同发展”的思路,以推动全镇果业升级增效为己任,有效把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组织起来闯市场,重点突出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市场运作难等问题,经过几年的运作,现已形成了拥有700多名会员,覆盖两县(市)的五个乡镇,辐射带动农户4600户的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目前该协会已开办了技物配套服务中心,建立了杨梅、柑桔、板栗、翠冠梨、梨枣、蜜柚等六个示范基地,成立果品营销部,注册了“居峰”商标,唱响了科技品牌兴农曲,协会被会员亲切地称为“会员增收俱乐部”。
为了全面提高果农生产水平,近年来,协会累计投入2万元订科技报刊杂志及购买各类书籍2000多册,无偿提供给广大果农使用,并结合一年四季生
产要求,进园讲解,并印发技术资料1万余份,出墙报50多期。在胡金有的发动下,绝大多数会员都参加了农函大的学习,成了农函大的学员。近年来,在农函大教授的指导、帮助下,协会从湖北、浙江、福建等地引进中华大梨枣、大田柑桔、永春芦柑、红肉蜜柚等近十个新品种,均长势良好。杨梅示范基地吸引了大量参观学习的群众,为农村普及科技知识、推广优良品种、传播科技信息、培训农业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并被乐平市委、市政府列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在协会的指导和示范基地的带动下,该会会员洪岩镇林科所职工胡水生在果园进行了立体养殖,通过家禽放养来降低虫口密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效益翻番,年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
为了全面提高全镇果业生产水平,协会组织制定印发了《洪岩镇无公害杨梅栽培技术》等科技资料,同时,协会还组织技术力量完成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规范,从而保证了上市果品质量,让消费者吃上放心果,增加果农收入。已投产的万紫杨梅个大、色紫、味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
随着市场上果品竞争的日益加剧,该会增强了对精品名牌的认识,将其会员生产的果品注册“居峰”商标,设计了精美的包装,使会员果品身价倍增。为了进一步增强果品竞争力,协会利用互联网,在“中国农网”、“信息田园”、“一站通”等网站广泛收集果品供求信息,结合本地实际,分析、整理、预测市场需求动态,向果农及时发布消息,起到指导生产,促进果品销售流通的作用。同时又在网上发布本地的供应信息,效果十分明显,客商纷至沓来。2007年底,在全国柑桔普遍滞销的情况下,该会会员的果品没有积压烂果的现象,销售价格高出市场价10%以上,撑起了基地的“果园子”,鼓起了会员的“钱袋子”。该镇项家庄村村民项水泉深有感受,他说,每年都生产优质柑桔四、五千公斤,在加入协会以前,到了销售旺季,夫妇俩用独轮车推到周边乡村去卖,辛苦一天也只能卖一、二百斤,优质也卖不出好价钱,可在加入了协会后,柑桔销售再也不用愁了,特别是在去年,协会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上门收购,又省工又省力,你们让我怎么种,我就怎么种,协会就是我们果农的“保险公司”,使我们种果放心。目前,协会与32家果品经销商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在景德镇的景客隆等20多家超市、水果市场建立了销售网点,“放心果品”成功打入了南昌、苏州等市场。
6.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 篇六
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农村新技术、新品种最先尝试者和传授人;他们的收入和购买力相对较高,因此他们有能力率先接受并消费新产品,成为农村新的生活方式示范者;他们头脑灵活,善于学习,敢冒风险,敢于实践,能够用敏锐的眼光探索出致富的路子;他们吃苦耐劳、精打细算,一部分人在村里开展多种经营,给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另一部分人给村民产品的销售搭桥;他们具有经济能力并能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起到模范和引导作用。他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激活力量,通过其示范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农村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微观上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情况
当前,**县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农民群众积极接受并学习新的实用技术,农民素质得到了提高,农村也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如**县**乡拖枝村的致富带头人**,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秦艽,通过尝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寻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并带动了当地的大部分农民进行大规模种植,农民年收入少的有4000元,多的可达上万元。一部分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通过大胆创新,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市场,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经营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在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了周围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县不断积极探索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路子。例如塔城镇柯那村委会结合2008年上海对口帮扶整村推进项目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探索专业养殖项目,为了使柯那村在项目实施中能充分体现致富带头人所起的示范作用,从而达到以点代面这一现实意义。在项目实施中,安排了20万元用于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资金,具体做法是选择20户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经营头脑灵活、诚实守信、具有一定养殖经验和基础的农户进行扶持,每户扶持金额1万元,做为扩大产业借垫资金,这部分被扶持的人主要经营养殖业。资金从州扶贫办上海对口帮扶农村产业发展帮扶拨付资金中支付,扶持期限限定为一年,到期后由镇人民政府和村两委组织回收,回收后继续投入扶持,作为滚动使用。镇政府和村委会与被扶持的农户签订协议书,并在群众会中进行公示。该项目的落实,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充分调动和激活了当前农村中部分有一定产业基础、想扩大生产又因资金不足而困惑的农户的积极性,产业扶持借垫资金的投入,为农村致富能手注入了活力,实现了为周边村组农户示范带动的目的,同时也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阻碍的体制机制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首先需要一定的经费,给予他们资金上的帮助和扶持,而这部分资金在使用上要合理进行分配,并及时回收,才能作为滚动使用的资金,而有些农户在经营中可能面临着市场波动的风险,收益会受影响,所以可能当年难以回收全部资金。即使收回全部资金,这部分有限的资金在滚动上的时限长,不可能达到完全普及到农户,只能选择性地给予一部分农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农民群众对培育致富带头人的意识不是很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县的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大部分都是初中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对策建议
一是要抓培育,给农村致富带头人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服务。建议设立农民实用技能专项培训基金,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纳入整体培训计划。如充分利用党校、农函大、就业培训中心等主战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方法,帮助致富带头人逐步从“经验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http://],不断提高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的内在素养和致富本领。同时,建议建立基地“菜单式”培训机制,建立科技人员、基地党员人才和乡土人才组成的培训资料库,依托远程教育载体,把他们掌握的技术制作成为培训“菜单”,开展“菜单式”培训,让每家每户都掌握实用技能。
二是加强组织引导,使其成为基层组织的主体。针对农村很多有文化、有能力的优秀青年纷纷通过考学、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农村的实际,应采取各项激励措施在外人员回乡创业,推动**县人才由外出务工型向外出务工返乡型转变,不断拓展致富带头人领域。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有所长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引导他们成长为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农村营销大户、农民企业家和农村经纪人。
7.阜平县致富带头人发展对策研究 篇七
1阜平县致富带头人发展的意义
阜平县作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县209个行政村,贫困村164个,占比78. 45% ; 农民素质普遍偏低,且与贫困“各自为战”,组织化程度低。然而, 随着习书记的考察,阜平县农民思想解放、脱贫致富的热情逐渐高涨、合作意识增强,迫切需要致富带头人发挥其“催化剂”、“推进器”和“领头雁”的作用, 整合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最终带领阜平县农民脱贫致富。
2阜平县致富带头人发展的有利条件
2.1富民产业崛起
阜平县山场面积广阔,现有林地面积8. 10 × 109m2( 约121. 48万亩) ,未来可利 用林地面 积9. 53 × 109m2( 约142. 88万亩) 。为整合优势资源, 阜平县着重发展以“两种( 核桃、大枣) ”、“两养( 肉牛、肉羊) ”为核心的富民产业。当前“两种( 核桃、大枣) ”产业已初见成效,栽种面积广阔,初级产业链形成。2013年底,核桃栽植面积7. 53 × 108m2( 约11. 29万亩) ; 建成优种核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吸纳7家核桃加工销售企业和5家合作社。大枣产业辐射范围广,涉及13万人口,无公害标准化栽植3. 33 × 108m2( 约5万亩) ,现有河北梦雨、山珍大枣等7家枣加工企业,可加工枣脯、枣酒等10多个品种,枣产品市场广阔。随着富民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致富带头人组织农民使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促进林果业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2.2政府重视扶贫开发
政府不断优化扶贫开发模式,致力于农民发展能力的提升。阜平县政府意识到致富带头人群体的带动作用,在培训、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支持。阜平县7个乡镇30余位被调查的种植、养殖业致富带头人表示: 均参加过扶贫办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一半以上的致富带头人享受过技术服务,30% 的致富带头人在政府帮助下成立合作社,15% 左右的享受过资金支持。政府重视以及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促进了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组织带动能力和市场风险应对能力的提高。
2.3网络覆盖程度高
信息时代,如何广泛、准确地获取信息至关重要。 当前阜平县209个行政村中,有93% 的行政村实现了联通宽带的覆盖,为致富带头人收集产前信息、分析产后销售信息以及发布致富信息等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致富带头人之间的沟通及其带动作用的发挥。
2.4农民思想解放
阜平县农民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风淳朴、甘于奉献。农民对致富带头人有较高的信任度。 而且随着政府对扶贫攻坚的不断重视,特别是习主席到阜平考察,阜平县农民摆脱贫困的渴望与信心增强,安于现状、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被打破。农民积极积蓄致富能量,寻找致富途径,合作意识和组织化程度空前高涨,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85家。农民思想解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致富不积极、合作意识薄弱、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
3阜平县致富带头人发展的不利条件
3.1阜平县贫困程度深
阜平县耕地 资源短缺,县人均耕 地不足667. 66 m2( 1亩) ,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贫困现象严重。据统计,阜平县年收入低于国家最新贫困标准的农民约9万人; 全县贫困村164个,占比78. 45% ,其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 000元的贫困村16个, 年人均纯收入在1 000 ~ 1 500元的贫困村57个,年人均纯收入在1 500 ~ 2 000的贫困村49个,年人均纯收入在2 000 ~ 2 300元的贫困村36个。阜平县脱贫致富的任务艰巨,致富带头人作为自主开发脱贫致富模式的中坚力量任重道远。
3.2致富带头人机制不完善
阜平县致富带头人选拔标准模糊,缺乏制度化、 常规化的培养,奖惩与监督机制还未形成。当前阜平县致富带头人是指公认的致富带头人,其培养是不定期短期培养。标准以及制度的缺乏,不利于致富带头人争取政府优惠政策; 也不利于致富带头人之间良性竞争、协同发展,最终形成致富带头人集群。
3.3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阜平县农业科技高精尖人才缺乏,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据统计,阜平县830余户科技示范户受教育水平集中在高中以下,其中大专水平的仅有8人。年轻化程度低,35岁以下的科技示范户仅有11人。农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致富带头人素质具有地域局限性。据调查统计,60% 的致富带头人受教育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 45岁以下的致富带头人占比例为35% ; 致富带头人带动规模较小,所带动的贫困户具有地缘特征,只分布在本村。
4阜平县致富带头人发展对策
阜平县致富带头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致富带头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建立健全致富带头人机制, 与此同时致富带头人应采取各种措施提升自己的带动能力。
4.1政府建立健全带头人机制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针对阜平县致富带头人选拔标准不清晰,培养、奖惩等制度不健全的现状,阜平县政府应建立健全致富带头人机制。首先建档立卡,制定选拔标准。对致富带头人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县—乡—村”三级致富带头人档案库,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宿州市致富带头人选拔标准,制订阜平县致富带头人评选标准。以种植业为例,种植业致富带头人需在种植规模、设施栽培规模、自身纯收入水平、带动规模以及带动收入增长五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其次,制订相应的选拔、监督、奖惩、培养制度。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充分发挥服务型职能,开通致富带头人绿色通道,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项目、 信息及技术支持。
4.2致富带头人提高带动能力
致富带头人要提高带动能力。首先要发展富民产业。借助政府重视“种养”富民产业的“东风”,带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关注、搜集、分析、发布致富信息。种植、养殖以大枣、 核桃等林果业发展项目和肉牛、肉羊等畜牧产品为主,引进、推广新品种,适时更新技术水平,打造产业品牌,把阜平建成河北优质林果、优质畜产基地。其次要见贤思齐,创造机遇。应认识到与经济发达地区致富带头人之间的差距,通过自主学习、实地考察、参加培训等方式,提升整合优势资源的能力。积极参与致富带头人市场体系的完善,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更新自身信息,促进致富带头人标准的制订,加强致富带头人之间的联系,加强合作意识,致力于形成致富带头人集群效应,扩大带动规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式下,主动寻求服务型政府的助力,开拓分析市场、申请项目、积极与政府相关人员沟通,力求达到政策优惠标准。为阜平县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做好“领头雁”。
参考文献
[1]彭跃.湖南省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育问题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2]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形成方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121-2122.
8.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张亚国 篇八
近年来,随着伊川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企业迅速增多,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县总人口70万人,年蔬菜消耗量在3000万公斤以上,而整个县城目前尚无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大棚蔬菜全靠外地调入。针对这一情况,张亚国指出,大棚蔬菜生产属于丰产高效农业项目,这在伊川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效益可观。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县政府的规划,经过洛阳市铭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实地勘查,一步步现场取样,张亚国决定实施自己当初的构想——开发千余亩蔬果发展项目。
经过苦思冥想,反复斟酌,他最终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吕店镇张沟村作为项目建设地点。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土质在各个地段分布不同,经过研究,张经理采用科学性的种植方法,根据地质参差和各种蔬果所适应的不同环境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种植。在采访中张经理对记者说道,基地里建大棚200栋,占地500亩,总承包土地1250亩,种植果树250亩,其中桃树50亩,葡萄、提子各100亩。蔬菜规模700余亩,品种多样,有番茄、芹菜、苦瓜、丝瓜、大葱等。基地全部使用有机肥,不用农药,绝对生态无公害。
记者还了解到基地初步营销估算每栋大棚长560米,可年产蔬菜2万公斤。按每公斤最低价2元计算,年产值为4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可达2.5万元。400个大棚,年净收入就是1000万元。其中果树两到三年即可见效,每亩年均收入8000元,每年可收入达200万元。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可在两年收回全部投资。
项目以生态建设为主题,应用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整体布局,形成良性循环,增加科技含量,最终将会建立一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项目的实施反映了广大农民科技兴农的要求,实现了农业生产优化的发展愿望,也是目前农业商品化、现代化的需要,也可以解决本村弱势劳动力近400人的就业问题,促进特色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9.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篇九
--宜章县沙坪乡葡萄种植技术员肖圣运同志
八月,当你走进沙坪乡沿江村井水脚葡萄基地,你会看到:片片葡萄园沐浴在晨光下,阵阵轻风吹动碧绿藤叶,串串紫葡萄纷纷呈现眼前,刚剪下的新鲜葡萄立即就被焦急等待的客商装上了货车,运往各个市场……果农们脸上 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心里更加感激他们的致富带头人—肖圣运。
肖圣运,今年35岁,既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又是沙坪乡政府一名普通干部。他貌不惊人却斐声全乡,他狠抓葡萄产业化经营,注重培育优质果树苗木,使乡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他主攻葡萄“双立架”型栽培技术,让全村2800余亩果农们受益;只有中专文化程度的他,靠着勤劳和智慧、靠着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凭着一股子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用汗水和心血在葡萄种植方面创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因他积极带领村民发展葡萄种植业,帮助人们走上了致富路,被全乡人民亲切地称为“葡萄王”。扎根农村 艰难求学
“要学就要学好,不要变成半桶水”。在许多专家眼里,他是一个不耻下问、谦虚好学的好学生。1996年参加工作的他,思想活跃,上进心强, 立志扎根农村,努力改变 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葡萄种植方面存在巨大的商机,决定回生他养他的沿江村研究葡萄种植技术。一个门外汉该怎么去种植葡萄,又该种什么品种呢?肖圣运深深明白,没有知识武装,就如鸟儿没有翅膀,注定是飞不高飞不远的。为学习先进的葡萄种植知识,2000年10月他背起行装踏上了艰难的求学道路,2年里,他远赴北京农科院、山东果树研究所等,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由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吃了更多的苦,为了省下学费车费,他只能露宿公园椅子上,三餐啃方便面,喝自来水,坐公交改成步行……两年的系统学习,肖圣运学会了园艺、植物生理、市场营销、葡萄栽培、温室管理等课程。让他日后在葡萄种植过程注重科学性,市场嗅觉更敏锐,眼光比一般的果农看得更高更远。
2002年回到家后,肖圣运通过前期详尽的市场调查,针对沿江村的气候、土壤、水质、大气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从辽宁兴城农科院引进“巨峰”葡萄500株进行实验栽培,从此开始了他的葡萄种植经营之路。
锲而不舍 奋勇争先
“要干就要干出名堂,不要将来后悔”。在亲戚朋友眼里,他是一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猛子。葡萄种植,在全县都没有现成经验和基地,肖圣运一边实践一边摸索。2 他率先在自己的责任山上种植了2亩葡萄,并一头扎了进去。他勇于试验,勇于摸索。第一年,从辽宁购买葡萄种苗在生长过程中,因为北方和南方季节气候差异巨大,种苗发生病菌感染,死亡率在1/2以上;第二年,他又增添大苗种了下去,当年和上年未死的葡萄挂了果,但是葡萄果粒大小不一,颜色成熟不一,并且,果粒上布满小黑点,酸味重,不能上市。仅两年,他光经济损失就超过2万元,更严重的是,由于欠债累累,导致家庭不和,刚出生的孩子连购买奶粉的钱都没有了,妻子经常将离婚挂在嘴边上。然而,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左邻右舍和乡亲们的冷嘲热讽,本村七十多岁的老人肖丁良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活了几十年,你要是能够在这草都不长的地上种出葡萄来,我拿巴掌炒冷饭给你吃!”。他也曾犹豫过,也曾想过退缩,最后还偷偷跑到葡萄园里大哭了一场。哭过之后,犟脾气又上来了,第二天他就用编织袋装满泥土、葡萄叶片、果实,去了北京化验土质,硬是感动了国家级专家严大义,从远隔千里之外的辽宁来到了肖圣运家,一住就是2个月,引起了全村的震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年,葡萄种苗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终于结出了硕果,当年喜获利润3万元。
看见葡萄种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们都坐不住了,纷纷向他讨要种苗,而肖圣运豁达大度,不计前嫌,连那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肖丁良也服了,认真学起种葡萄来,当年种了3亩地。后来,他不断地举办学习培训班,悉心传授果农葡萄种植科学技术,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迅猛达到1000多亩。近两年,他不满足于现状,把创新意识倾注到果子品质上。首先是因地制宜,创新和改进了葡萄“双立架”型栽培技术,使每亩葡萄增产30%;其次,控制果子大小和均匀,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每株葡萄留12-15串,每串重量在采收时控制在600-1000克之间;再次,注重果子颜色和适口性。全部采用套袋技术,使葡萄成熟、上色度达到一致性,产出的葡萄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并且,含糖量达到19%以上。
助人为乐 才德双馨
“要当干部就要做好事,不要遭别人骂”。在同事和群众眼里,他是一个做事勤快、主动热心的好同志。肖圣运那豁达朴实的品质、助人为乐的精神,在本村乃至全乡受到广泛留传。
——2008年6月的一天,他在田间插中稻, 6组的肖中校果农急促叫他,说大约10亩面积的葡萄果苗全部患病,叶背面长满了白毛,不知道该怎么办。他马上丢了秧苗,跑到园里察看,原来是葡萄患上霜霉病,他告诉肖中校:“如果不及时防治,三天内叶片变黄脱落,后果将是颗粒无收”。4 说完,他骑着摩托车载着果农一起到县城,买了30包霉多克农药,两人一起喷农药一整天,为果农挽回经济损失近10万元。
——2009年5月,他在果园劳动后回家的路上,看见本组果农肖见民家的葡萄每个果粒上长满了黑点,他检查后发现葡萄患上炭疽病,这种病潜伏期长达2、3个月,待葡萄成熟后全面爆发,果粒将爆裂,葡萄一串都卖不出去。当时他看了看表,已经晚上7点半,但还是找到果农,开出了购买苯菌甲环唑农药,立即给葡萄套袋的药方。——2009年,他骑着摩托车回家,在路上遇到本村纯女户肖国枋老人,发现他脸色阴沉,于是立即停车询问他,得知他女儿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每个月透析、打针、吃药等医疗费至少要3000元,家里已经债台高筑,苦不堪言。当晚,肖圣运就来到他家做思想开导工作,提出要依靠党和政府,依靠科学技术来彻底摆脱困境,并表示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说到做到,第二天,肖圣运就亲自带着肖国枋向乡政府民政办申请纳入农村低保,并将他女儿医疗费纳入了大病医疗救助范围,给予医疗救助1500元。不仅如此,他还将肖国枋的责任山改成6亩的葡萄种植园,手把手耐心传授葡萄种植技术,还赠送自己培植的优质葡萄幼苗1000株,价值达2万元。三年来,在他的亲自指导和帮助下,硬是教会了文化素质很低的肖国枋老人掌握了 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现在,老人不仅还清了外债,每年还有近8万元的经济效益,他逢人就絮叨:“小肖是个好后生”。
10.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篇十
合黎乡七坝村公元学
一个人的致富行为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和产业,要富富一群,要穷穷一方,有没有带头人,效果大不一样。**县合黎乡的公元学所在的村子不算富裕,前些年因为贫困很大部分乡亲们都外出打工,如今大部分乡亲都在家里干得起劲,都忙呼什么呢?走进村庄,我们就听说了公元学这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带领父老乡亲发展养殖业的致富的故事。
2008年,公元学在走南闯北中看好了山羊买卖,于是他暗中留意,偷学起别人养羊门道。随后,公元学与弟弟和姐夫一合计,决定自己养羊。当年,他们筹资1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150平方米的羊圈,养殖了一百多只**羊。
2009年,山羊的行情特别好,公元学眼看着自己去年养的山羊即将出售变钱。但是意外来了,羊开始发病,不久就死了30多只。随之而来的是,到年底因为管理疏忽又被盗了20来只。这一年他们损失惨重,销售后这一合计,盖圈、购羊和饲养等成本,还倒欠了别人3万元钱,这时弟弟和姐夫都要求退股。没办法公元学只好接手单干。一开始公元学不知所措,想来想去一年下来辛辛苦苦没赚一分钱,还倒亏。亲戚朋友都劝他放弃,这让公元学更加烦闷。跑到当年贩运的朋友老赵家诉苦,老赵讲起了近几年山羊的市场是不错,但本地山羊饲养技术高,规模管理难度大,有很多朋友养殖本地羊也失败了。公元学还从老赵的口中又得知现在发展肉羊很好,自己也想到养殖本地羊主要是因为抗病性不强、由于近亲的血统的关系,土羊难养,必须选育好的品种,这才是规模养殖成功的关键。几天来公元学又走访了几大市场,发现肉羊比土羊好卖,而且价格还高,这又刺激了公元学对肉羊养殖的激情。
2010年初公元学打听到了**的肉羊品种不错,抗病以及生长都比较理想,又快马加鞭的到**了解情况,那边的饲养员听了他的经历后告诉他很多饲养方面的经验,同时也交流了不少在饲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让公元学又赫然开阔。也发现了自己在养殖中的很多不足。回去后公元学整理了思绪,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大干一番事业。
2007年中,公元学又找到老赵、老王等几位老友借了6万元,到**引进了100头肉羊,引种回来后,周广鑫通过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以及引种基地的指导,把肉羊管理得顺顺当当的,羊儿一天天的长大,羊群也在不断壮大,公元学这才发现养殖的选种也特别关键。
一年后,公元学的羊群由原先的一百只已经发展到四百多只,规模养殖的成功也引来不少市场求购商,都纷纷订购商品羊,公元学把自己育肥的商品羊进行了处理,但货源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商贩的需求,有些连预定金都交了,但迟迟没货,公元学看在眼力,有喜又忧。这时好友老赵和老王找到他,说要入股。正是赶上市场紧缺,公元学也答应了老友的要求,把一部分种羊转让给两位老友来发展。不到一年老赵和老王的第一批商品羊也开始出栏。公元学看到老友也尝到了肉羊养殖的甜头,自己和朋友都富了,也不忘父老。
2011年,经过繁殖发展,公元学留下了200头种羊,并发放给他周边10余户来养殖,11年底10户繁育的羊都开始出栏,每户都纯赚两万元,乡亲们养殖肉羊赚钱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外地务工的乡亲们都知道了,也要商量公元学入伙。公元学并没有拒绝,他说:大伙都回来做,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商品羊满足市场,也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2012年,务工回来的的乡亲们也开始饲养肉羊,公元学也便成了当地的养殖专家,每天村庄来回往返几十趟,为农户做技术指导。不管多晚只要一来电话,他都立马赶过去进行处理。功夫不费有心人,春节前发展的1000多头商品羊也进入了市场了,乡亲们也都拿到了自己丰厚的劳动成果,乐得笑开了花。
今年,公元学更是扩大了养殖规模,在七坝村修建起了千只羊场,还鼓励有条件的几户和他一起修建,真正实行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是肉羊能更好、更快的销售。
创业青年先进事迹 合黎乡七坝村张骞
张骞,七坝村农民,现年28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年轻的农民,凭借着自己对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无尽热爱,他把自己的愿望都倾注在了这里;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他把自己的理想都倾注在了这片土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农民,一名党员,他用自己的双手辛勤耕作,无怨无悔,他为人诚实,乐于助人,带头发家致富,是群众信赖的贴心人,而他也多次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创业青年。
张骞,男,**县合黎乡七坝村人,初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身上有一股踏实肯干的劲。现在在村里一提起张骞,没有哪个村民是不知道的,因为他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养殖肉羊专业户。同时,张骞还是一个乐于施助,热情博爱的人。他免费向村民传授肉羊养殖技术,无偿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带动了七坝村农户共同实现养殖增收。
今天的成功源自于昨天的努力,2011年,张骞在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经过深思熟虑,他想到了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肉羊项目。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养殖肉羊之路。由于夫妻俩踏实肯干,勤于学习,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的,到了年底除了保住本钱以外,另外净赚10000元。为了提高养殖技能,他从书店买回来有关资料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肉羊养殖日益红火,并且带动其它农户开始养殖。这一切,张骞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本着科学养殖的理念,凭着勤劳致富的双手,张骞在自己的创业路上越走越顺。
11.廖红俊 大山里的致富带头人 篇十一
从偏僻落后的穷山村到如今的致富样板村,黄塘人知道,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功不可没。自2002年担任村支书以来,这位厚道实干的山里汉子,带领全村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打造美丽乡村,孕育生态经济,探索出“山水股份化”经营村庄的黄塘模式。
回归大山
廖红俊当村干部的这19年,几乎把精力都耗费在了各种各样的路上。海拔600多米的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是个深嵌在千里岗山脉中的小村子,廖红俊年轻时,进村只有步行的羊肠小道。
那是一条盘桓在苍莽大山间的天路,吃苦耐劳的黄塘人,总是肩挑背扛着形形色色的货物,在悬崖边踽踽独行,踏出深浅不一的脚印。大山是黄塘人的根,她庇佑着这方水土,却也阻隔了黄塘人拥抱山下世界的路途。
廖红俊18岁时,就告别了大山,闯出了事业,可他身处富足和安逸时,依然没有忘记远山淳朴的乡亲。他决意回到大山,和乡亲们一起共筑一条大道——这是一条泥土路、一条机耕路、一条水泥路、一条柏油路。
这更是一条生存之路,一条向往之路,一条共富之路,一条红火之路。“你看这路,我们盼了多少年的路,就是红俊带领大家修起来的,而且越修越长,越建越宽。”
盛夏的黄塘村,俨然成了常山最火热的乡村。一样滚烫的还有廖红俊的手机,电话接二连三地响起。
“游客太多了,平均每天要卖出300多张门票,村两委的干部几乎都扑在漂流上。”黄塘村游客接待中心內,廖红俊望着窗外河道中攒动的橡皮艇,有些苦恼。
作为黄塘村党支部书记,1964年出生的廖红俊另一个身份是黄塘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把村子当成景区来进行公司化运作,他是衢州第一人。别人都叫他“廖总”,可廖红俊却自谦地说:“我很想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景区运营,这样就有更多时间投身于村庄的整体发展了。”
在廖红俊心中,黄塘村早年基础薄弱,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起色,更应乘胜猛追。谈短处,廖红俊毫不避讳;说成就,这位皮肤黝黑、眼纹深邃的中年汉子憨憨一笑。
他不说,可村民们心里敞亮着。廖红俊当村民主任前,黄塘村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沟,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500元,“连买张红纸都难”。彼时的黄塘村不通车,村民们过着闭塞落后的生活,人均年收入仅3000多元。
黄塘的山林里,遍布着油茶树,危山险峰使得山上的油茶林少人问津疏于管理,结果是亩产量比山下低三成,而收获的成本还高出数万元。
“现在想想,以前的日子真叫苦。”61岁的村民王三凤回忆,身陷穷困的生活中,当时稍有出息的黄塘人都希望逃离大山,可不曾想到,竟然有人愿意“逆行”回到山沟沟。
“红俊年富力强,有想法有能力,他干事不怕得罪人。”1997年黄塘村村两委换届,老党员涂金木曾力荐在外创业的廖红俊当村主任,为此还承受了不少非议和流言。
“有人说他是败家子,黄塘要败在他手上了。”涂金木至今难忘一些村民不信任的目光,可他也欣喜地见证,仅仅数年后,那些怀疑和不安早已化作满满的重托。
廖红俊当村支书的这14年,每届都是满票当选。
“能不选红俊吗?”老支书黄民根把村里的大道踩得咚咚响,“你看这路,我们盼了多少年的路,就是红俊带领大家修起来的,而且越修越长,越建越宽,从泥土路、机耕路、水泥路,一直变成柏油路!”
坐上八面山漂流的小艇,奔腾在蜿蜒的高山流水间,如坠美丽的童话梦境。
村委会公示栏里,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统计数字直线飙升。去年,黄塘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9400元。
有回乡的游子见此惊叹,就像忽地一夜春风,黑灯瞎火、四野无声的黄塘,千树万树骤然迸发,连那杂草都成了蓬蓬勃勃的春芽,家乡变得我都不敢相认了。
这位打拼在珠江畔的乡贤陈新国,心如海潮奔涌,立马拿出80万元无息借给村里扩大投资,在他眼里,家乡的故事,丝毫不逊于任何一段伟大的商海创富传奇。
他看好家乡,更感动于领路人廖红俊的誓言,那是廖红俊贴在村委会办公楼里作为一名党员的公开承诺——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
开发绿水青山
“廖书记挣钱是有本事,可他当这个家是富了集体和他人,穷了自家。”黄塘人的印象里,想到辛勤的廖红俊,就想到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他离开家门出发上班的时候,朝霞微微露出了头,他走出村委会下班的时候,明月已经高悬中天。
“这么拼的村支书,真是不多见。”新昌乡干部付颖驻村黄塘虽时间不长,但已被廖红俊的勤恳细致和任劳任怨深深折服。
黄塘村开建漂流和滑草场时,廖红俊总会抢着试漂和试车。“为试漂,红俊自己被撞得遍体鳞伤,好几次都翻了船。”村民主任陈荣祥回忆,每次廖红俊体验下来,都不提伤痛,而是督促村干部们赶快整改河道,更换质量更好的船。
“大事必做于细,我们发展旅游、振兴黄塘,拼的就是细节,你一个地方搞砸了,游客不会再来,老百姓也会对你失望。”廖红俊的话,深深地烙印在每位村干部的心里。
有人做过统计,仅去年4月到今年7月,黄塘村完工或正在实施的各种项目有20多个,包括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总投资额1000多万元。最忙碌时,整个黄塘就如同一个大工地,可看起来依然忙中不乱,有条不紊,而且进度惊人。
“说廖红俊是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不如说他是干大事创大业的‘改革牛’。”新昌乡党委书记朱开明,亲历了黄塘发展最快的两年。
在朱开明的眼中,廖红俊一直在扮演着披荆斩棘的改革先锋角色,既有远大目标,又能务实工作,“最关键的是,他说出去的话,一定能做到。”
nlc202309090603
廖红俊何来这么大的本事?答案或许得从他厚重的人生经历中去寻找。
老辈村民的记忆里,小名“龙仔”的廖红俊,其早年打拼的往事就像天上游龙般“敢闯敢冲”。
翻开廖红俊的履历,自1981年高中毕业到1997年当选村民主任的16年间,他的职业转换不可谓不丰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既当过代课老师、联防队员,也开发过钨矿、经营过饭店、贩销过茶叶、开过超市……
熟悉廖红俊的人说,红俊从不会安于现状,总是不断地攀登着一座又一座高峰。
其实,廖红俊也不是天生的创业能人,外人哪里知道他奋斗的辛酸艰辛。“早在1989年刚开始创业,我就因采矿亏了3万多元,其中包括借来的4分息的两万块钱。”廖红俊并不介意重提当年走过的坎坷,他坦言,“如果不是那些失败作警示,可能也没有今天的顺利。”
村委廖红卫说,“廖书记挣钱是有本事,可他当这个家是富了集体和他人,穷了自家。”
廖红俊知道工程项目猫腻多,所以在他的力推下,村里大大小小的工程,全部采取集体自建或包清工的方式。虽然干部们累地没日没夜,但却整体降低了30%的建设费用。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黄塘村的茶油价格一度低迷,茶叶也出现滞销,廖红俊带头承包了村里的油茶山和茶叶基地,创办绿玲珑茶业专业合作社,发动农户参股,与入股农户签订茶葉和茶油销售保护价和价随市涨的协议,实行统一加工、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
几年下来,村里油茶和茶叶不仅产量年年涨,售价也节节高,“风险都是他一肩挑,红俊的心总是向着大家。”油茶种植户黄土林感叹说。
当村民日子渐渐红火时,廖红俊自家的效益却大不如前,一心扑在村里事业上的他分身乏术,山上承包的茶叶和油茶全托给了亲戚照看管理,开在县城的茶叶门店和新昌集镇的超市几近关门。
“黄塘村开了一个好头,摸索出一条全民动员、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好路子。”黄塘村的底色是青山,可从卫星地图上俯瞰,村中的一处山头上刻着一条条撕裂的“伤疤”。
“那是一座废弃的花岗岩矿山。”村民杨土富说,村里的人都知道,当年这个矿山老板曾许诺赠送廖红俊一辆豪车,以求关照,但被廖红俊婉拒。
重提此事,廖红俊不禁陷入沉思,“其实矿产资源丰富的黄塘也曾迷茫摇摆过,到底该走什么样的路?矿藏放着不开发,村民想不通。可一旦炸山开矿,美丽的环境也就茫然无存了。”
直到前些年,花岗岩矿山因经营不善荒废后,黄塘人才渐渐停止了争论,“留在我们面前的,只有绿水青山生态富民的一条路。”廖红俊的话,斩钉截铁。
好山好水如何生出真金白银?面对村民的期盼,廖红俊的回答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黄塘村油茶林漫山遍野,每到冬季,油茶花开满山野,香飘村庄。村里人看来不稀奇,可城里人却如获至宝。
廖红俊带领村民,在油茶山上建起游步道、仿古观花凉亭,黄塘村的旅游振兴计划就此迈出了第一步。
小试牛刀之后,黄塘村准备迈出更大一步。
3公里长的黄塘溪是黄塘人的母亲河,曾几何时,这里垃圾淤积,又脏又臭。一场“五水共治”让这条溪流恢复了往昔的清丽。
玉带碧水给廖红俊触发了灵感:当下很多地方流行搞漂流,黄塘这么好的资源可不能浪费。谁想,质疑接踵而来。经过测算,建设漂流项目至少投入300万元,招商招不来,村集体又拿不出钱,个人投资更不可能。“发展漂流和黄塘旅游崛起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必须主动出击。”村民代表大会上,廖红俊把思索多日的想法和发展前景娓娓道来,提出以“集体+个体”的方式来筹资、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来经营、以“资源+资金”的方式来分红的思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
很快,村干部、种植大户、在外能人等纷纷带头入股,凑起260余万元开发资金,成立了常山黄塘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
“村里一水一木都是大家的,将来漂流赚钱了,没入股的村民也应该拿钱。”对于没有入股的村民,廖红俊承诺,漂流项目将按照门票提成分给全体村民。去年8月,八面山漂流正式迎客,1个月不到就销出4100余张门票,收入20余万元。
黄塘溪的蜕变,彻底激活这个小山村。此后,黄塘旅游景区开发公司又陆续投资了滑草场、油茶博览园、稻草文化园等项目,100多位村民由此成了景区的员工。
仅今年前5个月,开发公司累计发给村民的劳动报酬就达130万元。
“黄塘村开了一个好头,摸索出一条全民动员、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好路子。”朱开明欣喜地说,如今黄塘村民纷纷主动扮靓自己的家园,敞开家门欢迎远方的来客,“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正走在一条共富的红火路上。”而这条路的奠基人,就是廖红俊。
12.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 篇十二
创业与创新理念
创新理念指的是一种不满足现状的思维膨胀。只有不安于现状,才会想要去突破,去突破才有可能成功。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说过:“只有你想改变世界,世界才会因你改变。”农业是一个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如果不想改变现状,永远只是“两亩地一头牛”;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理念,才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创业实际上就是从改变理念到创造对个人或对社会有价值成果的一个轮回。每一次创业都有一个成果,人的一生不会只创业一次。创业不仅仅是指这个国家或者这个社会,家庭生活也需要创业,创业的价值体现在你兜里的钱增加了多少,这种创业体现在形成了创造,是我们国家不断进步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
创业与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拥有了创新理念之后,进一步创业的方法和手段。首先要锻炼每个人的创新思维:从现在开始,可以锻炼自己,每当遇到一个问题,想到的第一种解决办法或者答案,就直接放弃,不管对错;强制自己颠覆,从而改变自身的局限,改变惯性思维。
其次是接纳互联网思维,农民受小农意识统治许久,总是有着“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思维局限。创业就要打破传统,接纳互联网思维,沟通、交换甚至共享都可以说是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创业与创新资源
可以看出,农业创业可以定义为用互联网的思维、商业的方式、工业的手段帮助农民提高生活质量与生产水平。创业,是新颖的、创新的、灵活的、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以及能承担风险的,发现并把握机遇只是创业的一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创业还包括通过利用已有条件,挖掘创新资源来提供新产品或服务。
创新资源是创业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资源,可以包括以下几类。场地资源,便捷的计算机通信系统,良好的场地环境,周边方便的交通和生活配套设施等。资金资源,也称为资本资源,及时的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各种政策性的低息或无偿扶持基金等。人才资源,也可称作智力资源,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科技资源,对口的研究所和高校科研力量的帮助等。信息资源,及时的展会宣传和推介信息,丰富的中介合作信息。品牌资源,借助科研院所或优秀企业的品牌,借助科技园或孵化器的品牌等。
短短3个小时的课程,牟恩东讲了许多,现场的新农人们也跟他交流了许多。大家表示,听了这次的课程,不仅深刻地了解了毛丰美实干创业的精神,也学习了通过改变创新理念、打造创新思维、挖掘创新资源来实现创业与创新的方法。
13.青年创业带头人事迹材料 篇十三
先生从一个地方邮政局的普通职工到千万身家,用了仅十年的时间。1997年从室内装饰工程起步,经过艰苦的创业,企业规模不断的发展,成立了武汉集团,现在集团下属企业达数余家,投资涉及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工程、通信贸易、酒店管理、水电开发、生物科技等,截至底,集团企业总资产达到2亿元以上。
一、创业之路——因势制宜快速行动九十年代,经济改革的浪潮把一个年青人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个年青人凭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惊人的胆识,搏击风云,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他就是。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有过人的胆识外,就是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和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认识到在创业初始阶段,最现实、最经济、最有保障的发展,就是围绕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延伸。有了资源才有生财点和增长点。1993年从部队复员到县邮电局做一名普通的职工,由于不满足于现状,开始谋求创业,看到邮电局要装修营业厅,就向局领导提出了承包营业厅装修工程的想法,但是被领导否决了。在邮电系统鼓励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创办第三产业的整体氛围下,主动放弃稳网定的工作,在局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邮发装饰公司。开始承接邮电系统内的装饰工程,并以优良的质量获得了局里的一致好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过去鼓励读书人发奋图强的一句俗语。创业也是一样,只有把勤劳当作一种资本,比别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会取得更大的收获。创业的艰辛只有自己能够体会,为把握好商机,严把品种质量关,一人既是老板又是员工;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既是采购员又是材料员;既是质量监督员又是施工员,为了能按时保质完成工程,经常和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坚持了军人所特有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每年约有二分之一的时间在火车、汽车上、旅馆中和工地上度过的。在家乡闯出一片天地后,开始思考如何走出去,如何才能壮大自己的事业?经过认真的思考后,1997年放弃在家乡优越的生活和较好的事业基础,孤身一人来到武汉,在武汉承接了青岛路中银大厦的室内装饰工程项目,但是由于业主资金组织的原因,工程刚刚进行就被迫停止,前期的大量投入均付之东流。但是并没有气馁,哪儿跌倒了就从哪儿站起来,99年又在武汉开起公司,这次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经朋友介绍和自身的实力,在武汉承接了中国银行网点室内装饰工程。随后成立了武汉世纪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武汉世纪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建设银行在武汉网点装饰的主要合作伙伴。并且业绩开始向大型工程装饰发展,先后承接了海口金燕宾馆、天津海关大楼、武汉海关,山西汽车运输集团交通大厦、省泰华大厦、省东湖大厦等几十项大、中型建筑装饰与设计工程,并依靠雄厚的设计力量、精湛的施工技术、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全员的精品意识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有关部门的好评,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数项工程获省、市优质工程奖。个人资产也达到数百万元以上。
二、立业之道——管理创新诚信为本在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和事业的稳步发展以后,在创业过程中深深认识到好的思路、产业及项目不仅要有发展的基础,更要有管理的支撑和机制的保障,管理与创新永远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创新项目建设运营程序及管理模式。在的努力下武汉世纪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工程质量监控体系,在项目管理上,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于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大部分老板喜欢安排自己的亲戚、老乡来管理公司的要害部门,但是并不是这样,公司里没有自己的亲戚和家人,而是实行能者居之。公司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6人,中级职称的有32人,国家一、二级项目经理10人;拥有数支设备先进、训练有素的专业施工队伍;一流水平的电脑绘图系统,实现了图纸设计高标准、国际化。公司在北京、太原等地建立了分公司。诚信既是为人处世之根本,更是办事创业之根本。必须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放在第一位。在加强公司管理的同时,在公司大力倡导诚信为本,提出先做人,再做事。经常教导员工,不仅要公司与员工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要讲诚信,还要在与客户,与同我们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要讲诚信,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一个失信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正式依靠一系列严格周密的管理制度与现代管理手段以及诚信经营,使企业充满活力,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司不仅取得了客户的信任,还多次获得了主管机构的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场行业“十佳信誉单位”、武汉市质量管理协会“质量诚信授信单位”、省统计学会“质量诚信服务满意率三优”企业。在客户和伙伴的支持下,从起一直担任省工商联常委。
14.创业带头人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总体思路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时期教育培训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够推广农业科技的致富带头人非常重要。科技致富带头人是农村的技术骨干,也正能充当科技普及的领头雁,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当前农业培训需要把握的新的方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不仅要把学员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回乡后发挥星火燎原的辐射作用,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
二、培训完成情况
20xx年度,按照总体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对本年度科技致富带头人分别于9月17日、10月26日开展集中培训,共计4课时,总计80人次。
三、培训方式、内容及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建立集中授课结合现场教学等方式,强化现场培训,示范观摩,促进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取长补短。
(二)培训内容。主要以种、养业、加工业等各类产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培训内容,坚持培训内容与当地扶贫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学员创业实践相结合,培育科技致富带头人提升实用技术和带动能力水平。9月17日培训2课时40人,内容为科技致富带头人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培训;10月26日上午培训1课时20人,内容为科技致富带头人自媒体培训;10月26日下午培训1课时20时,内容为科技致富带头人电商平台直播培训。共计4课时80人。
四、工作成效
15.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 篇十五
不甘平凡, 争当致富能手
结婚后的李燕红原本以种田为生, 后来投资种植辣椒, 却因市场饱和, 辣椒供过于求, 亏了血本。面对困难她彷徨过、怨过自己命苦, 但最终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屈服, 而是更加坚定了另寻致富渠道的信心和决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摸清市场行情后, 于1995年开始从事米干、米线加工营销。
创业伊始, 艰难无数。原先是用人工蒸米干, 1d蒸50kg, 挨家挨户地去卖, 年底获纯利1万多元。2006年, 再次增加资金投入, 购买了1台米干、米线机, 形成了流水型米干米线加工业。随着小城镇的迅速发展, 大量民工涌入, 又给她的事业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目前, 李燕红家的米干米线加工已增加到了600多kg, 成品米干米线增到1500kg, 由最先的人工操作扩大为流水型米干米线加工 (每天加工1~2t, 年收入6万元) , 内销普文, 外销思茅南岛河、曼歇坝等地, 销售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她的米线加工业年收入已达10多万元, 在全镇首屈一指。
积极探索, 拓宽致富渠道
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 李燕红并不满足于现状, 仍在积极思索着如何走新的发展路子。近年来, 随着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效益的不断上升, 特别是景洪市市委“人均一亩优质茶”政策的提出与扶持, 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销售前景可观。李燕红着眼长远, 早在2001年, 便着手推进发展绿色产业, 投入20万元资金, 开发了1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2004年投产后, 雇有茶农11户40人, 年收入近10万元。成绩依然喜人, 但她有更强烈的发展愿望, 于是在投产的第二年便毫不犹豫又筹集20万元办起了茶叶加工厂, 招募员工10人, 自制茶叶, 包装绿色产品, 再统一销售,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仅茶叶加工, 年收入就达3万余元。在管理、经营好100亩茶叶的同时, 李燕红又于2005年发展种植咖啡120亩, 固定资产进一步扩大。
经过一番艰难创业, 目前, 李燕红一家已拥有16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 年收入20多万元, 她本人也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也因此荣获市级科技示范户、省级“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女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甘于奉献, 带领群众致富
李燕红创业成功后, 不是像有的专业户那样保守技术, 而是尽力动员、带领乡亲们一起依靠科学发家致富。在村里, 她自己当起了老师, 尽己所知、尽己所能, 传授致富经, 宣传先进思想, 使他们彻底摒弃脑中的小农意识, 大胆发展家庭经济。
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李燕红开始盘算起来, 并悟出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充分利用所在小镇傣家风情浓厚, 交通便利, 一镇连两城的区位优势, 带头积极发展“农家乐”, 以点带面, 带动村民群众发展致富。
心系群众, 当好群众“贴心人”
虽然获得了许多荣誉, 但李燕红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反而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了, 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做群众的“贴心人”。作为1名共产党员, 对群众的困难和疾苦, 她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并力所能及地为农民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在村里, 谁家有困难, 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燕红, 而李燕红对找上门寻求帮助的, 都热情接待, 都尽力支持。村民都说, 从李燕红身上不仅学会了致富经, 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得到过李燕红帮助的人还有很多, 这些乡里乡亲说起她来就称赞, 个个对她充满敬意。
当前, 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 村民们热情高涨, 正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积极出谋划策。李燕红感同身受, 为这种浓烈的氛围所鼓舞, 她认为, 农村妇女是1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参与。于是她又寻思着找一个适当的时机, 组织和带领村组姐妹们外出考察, 到外地先进地区去学习、借鉴好的发展经验, 再将学习所得转化为实践成果, 与丈夫们一起出力, 更好地促进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16.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 篇十六
一条崎岖的山路,一个致富的难题,如何克服交通不便的难题,用自己的特色产业脱贫致富,一直是困扰石鸡坝乡大佛村村民们的一个难心事。
石鸡坝乡大佛村位于文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山路崎岖。以前村民上山种植只能靠走路,干一天农活,大多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有时候村民会选择在山上过夜,以便节省时间。文县康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马康宇说:“村民种植好的农作物怎样卖出去是一大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设置电商扶贫服务点,扶贫干部联系企业来收购村民种植的猪苓、天麻、纹党等药材,村民再也不担心药材没有销路”。
马康宇一心为村民办实事,药材销路解决了,村子里的土路成又一大难题。大佛村山路蜿蜒,都是羊肠小道,他自筹资金,带头为村子修产业路。一条通往桥头山花椒经济林,一条通往学岭的万亩党参基地。现在,村民进山骑摩托车、三轮车很方便,上山的路解决了,村民们致富的信心犹如雨后春笋蹭蹭往上涨。记者了解到,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有60多户村民在合作社的帮扶下实现脱贫。合作社向条件特别贫困的村民免費提供药材种子、肥料、猪仔、鸡仔等,并且定期提供技术培训,教他们如何种植药材、提高药材产量。马康宇说,在双联干部的帮扶下,该村药材种植、技术指导、企业收购各个环节都井然有序,村民们致富之路越走越平坦。村民收入从合作社没成立之前的每年几千元,已到现在的万余元。
17.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篇十七
------星子县第十届人大代表查桂元事迹简介
星子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查桂元同志是南康镇大塘村党支部书记,历任南康镇第十一至十三届人大代表,2006年以来任星子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现年58岁,他德才兼备、政绩突出,又为人和气、办事公道。在他的带领下,大塘村发生巨大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年年荣获镇“红旗单位”。今年还荣获了全省“文明村镇”等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见证了他数十年殚精竭虑的辛苦努力。村民富起来了,但查桂元同志家的房子远比大部分村民的别墅式楼房逊色,然而他却自豪地说:“虽说我个人不太富裕,但我们大塘村调整产业结构、奔小康的步伐比周边村快,我们的村民生活水平即使与县城居民相比也不差,这样我就感到十分富有了。朴实而自信的话语,折射着一颗赤诚为民的心。
多年来的人大代表生涯,查桂元同志深刻地认识到,群众选你当代表,那是缘于对你的信任,缘于对你的期望。他常说:“群众选我们当代表,那是相信我们能为群众说话。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看,把这个‘官’字换成‘代表’同样管用!”他质朴的言语中透出一名基层干部、一名人大代表对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当选县、镇人大代表以来,他总是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
民转产之路。2003年,他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县政府河砂发包,又联系安徽等地河砂开发商引进挖砂船作业,当年参与河砂业的12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接着,他又鼓励群众,采取合作股份制,转产从事浮吊船、运力船、扒砂船以及砂石销售等投资经营,并为转产渔民积极向上争取政府帮扶政策,使全村形成多项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时刻牢记:人民代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工作中,他按照“当代表、尽职责、做贡献”的原则,认真为人民办事,与百姓保持密切的联系。村里的沙场建起来了,却由于路况不好发生经营困难,查桂元同志得知后,立即找上级争取修路项目,解决沙场经营困难,同时促使全村环村路得以贯通。村民富裕起来了,手机遍及家家户户,可是通讯信号却不好,查桂元同志又去找县移动公司帮忙,修建起一座大型信号塔。渔民在春季禁渔期间发生暂时的生活困难,查桂元同志又到民政部门反映,争取春荒粮食的发放。村民出行不便,他又与县公交公司联系,开通公交班线,使村民在家门口能坐车上县里。村里的空调用户多起来了,供电线路却因老化难以供应,查桂元同志又出面联系供电局和电力安装公司,为全村重新架设新的供电线路。
18.巾帼创业带头人 篇十八
--记葛崾岘无职党员魏淑芳
魏淑芳,汉族,女,现年54岁,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农民,庆城县葛崾岘办事处葛崾岘村农民,作为一名女党员,多年来,她一直从事养羊事业,是葛崾岘村唯一的养羊女能手,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致富路上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五好文明家庭”建设活动中,谱写了一曲可歌可颂的赞歌。
一、她致富发家不忘邻里人,赢得了群众的啧啧赞誉。自从2007年以来,魏淑芳同志同丈夫季俊杰一道,投资60多万元,建成季发绒山羊养殖厂,拥有标准化养舍50间,生产饲料室8间,办公、生活区6间,年产饲料15万公斤。现有羊存栏达到600余只,已发展养殖户242多户。并利用闲余时间为农民群众协调养殖款项,先后引进优质绒山羊2000多只,向周边农户及周边乡镇投放绒山羊3000多只,并适时组建农业自主专业合作社,先后为76户群众提供养羊启动资金100多万元。带动的群众仅养羊一项年创收超过万元,二、她多方筹资修路挖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葛崾岘办事处属一个山区小乡,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地理条件极差,多数农户只有一条人行小道,连机动三轮车都通不了。魏淑芳的家就在葛崾岘村蒋崾岘组一个山峁边,在该村不算是太差,但也算不上交通条件好的地方。每遇天 阴下雨,包括她们家在内的40多人家根本无法出行。收获的粮食销售也有困难,想卖个好价也是无稽之谈。40多户120多口人的吃水,只能靠人担畜托驮,这一幕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解决群众行路、饮水困难也就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事了,2007年,他不顾丈夫的劝阻,召集全组群众会议,商议群众修路问题,在全组群众的群策群力下,拿出了修路的初方案,每户每天出劳力一个,出架子车等运输工具一架,在连续一个月后的苦战后,她所在村民小组终于修通了一条能通小型车辆的道路。
2010年.她有多方筹措资金60多万元,新打机井一眼,为方圆几里的群众提供了水源,也是从那年起,说村民小组的群众彻底摆脱了饮用水源,也是从那年起,该村民小组的群众彻底摆脱了人担驴驮饮水的困境,解决了邻里的饮水困难。解决了邻里的饮水困难。
三、她勤劳贤淑兼顾内外,为邻里树立了榜样。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她丈夫现任葛崾岘村党支部书记,正是由于魏淑芳伟大一面的存在,季俊杰同志才能够放下家庭沉重的担子,为民办实事,好事。她家有5亩大的苹果园,20亩秋地,4个子女,家里大事小事,里里外外,都要她去操劳,在2008年的一天,她被查出患了严重的疾病—乳腺癌,但是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让丈夫能够为农民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她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 振作精神,支撑好这个家。一年后,她的病情有了好转,当我们去看望她时,她似一个好人,在羊场里忙着,听周围群众说“她从不让亲人为家庭琐事困扰,在尽力做好家务事,保证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同时,依然不忘周围群众,她买书自学全膜玉米双垄沟播种技术、苹果树栽植技术、计划生育知识和致富信息等,为葛崾岘村农民改变观念,大胆探素,应远现代科技知识务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创业致富带头人程序】推荐阅读: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方案10-28
党员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0-05
党员带头致富典型材料06-10
农村党员带头致富事迹10-05
农民创业致富典型事迹07-31
农村创业致富的项目10-11
4个小县城创业致富项目07-28
踏实创业才是致富良方06-09
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致富等培训和服务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