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学思想

2024-08-11

古代经济学思想(共8篇)

1.古代经济学思想 篇一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启示 陈霞玲(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点。批判地分析和借鉴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启示

作者简介:陈霞玲(1978-),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严格来说,我国古代还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现实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出现得比较晚。然而,教导人们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道德教育,则是从古就有的。努力挖掘其中的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或与此相近的提法,但历史上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专制政权和阶级统治,无不在道德教育和政治统治中灌输、宣传、贯彻对自己有利的思想和做法,从而使得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密不可分,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一大鲜明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对人性的探讨为支点构建道德教育理念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大都注重从人性出发来论述道德,进而探究道德教育的理论根据。对于人性问题的不同认识,决定着政治设计者实现其政治思想的途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识到人的差别在于“习”的区别,因而强调“习”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论语·述而》中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因而,习也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的仁德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1]这是儒家以“修身为本”的教育途径的根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人性论,为儒家学说增添了浓厚的理论色彩。在《孟子·告子上》中,他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由此出发还提出了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因此,他仍强调每个人都要从自身修养做起,完善自己的道德。他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3]由于受到外界物质欲望的引诱,不少人丧失了天生的善良本性,只有通过

实施教育,才能恢复人的善良本性。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者则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的,如果任其发展,一定会发生争斗。“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4]故此,必须重视教育,改变人这种利己的本性,这样才能使社会安定、国家巩固。荀子认为,人的伦理道德观念都不是天生而来的。他说,“凡所贵尧、舜、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之也。”[4]必须以“善德”去教育和引导他们,改变人们固有的“恶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行与德性。

董仲舒主张“性三品”论。他把人性分为三类:“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他在《春秋繁露·实性》中指出,“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董仲舒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之资”,要使它向善的方向发展,必须通过教化。“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以然也”,教化的目的是“举人本”,也就是使人们“各居其所,各安其位”,通过“化民成性”,使受教育者皆知从义而远利,“正其 30道。

(二)以弘扬仁爱精神为核心理念推动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蕴含浓厚的人文精神。也就是 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关系为核心的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所谓

“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护人,尊重人,礼待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还说过:“仁者,义之本也。”,“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实质上,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其核心仍在于“君子” 的修身和道德修养。孟子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君子成德,可以将仁义礼智的道德善性从人的心中扩充开来,推己及人。孟子主张,政治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为人之道就是仁义之道,仁义之道就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就是孝悌之道,孝悌之道则直接来源于“教化”。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家们积极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来推动道德教育,可以说,“仁”既是一种政治道德观念,又是一种主体人格修养;既是一种审美理念,又是一种社会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仁爱精神塑造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既推动了道德教育的实施,又造就了一代代杰 出的仁人志士。

(三)以造就理想的君子人格为目标检验道德教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仁人志士追求道德理想的历史,也是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人格的过程。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把造就理想的君子人格视为有德之人基本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第一,重义轻利。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的原则,即是对君子人格提出的修养要求。运用这一理念教化人们,引导人们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孟子强调“反求诸己”,即多在自己身上查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断加强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自觉性。第二,安贫乐道。安 贫乐道的原则要求人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被吓倒,而继续坚持不懈孜孜不改其乐。这是一种幸福快乐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极乐境界。孔子追求“安贫乐道”的境界。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在孔子看来,君子要有志于担当道义,即使处于物质生活的窘迫状态,也丝毫不影响他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孔子非常欣赏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1]孔子赞赏颜回“不耻恶衣恶食”、安贫乐道。其实他是在赞赏那些抱定志向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顽强不屈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人。第三,坦荡宽容。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6],君子总能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孟子也主张,君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宽而不隘,恭而不慢。第四,自强不息。《易传·乾》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说,人立于天地之间,应效法天地以自强不息、生生不已地创造,才能成就人生,推动社会进步。由此看来,历代思想家都倡导以自强不息的 精神加强道德修养,成就君子之道,并以君子人格作为检验道德教育效果的依据。

二、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既显示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观念的精华,也反映了其中包含的缺点和不足,需要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风貌,对于我们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的作用。

(一)弘扬“仁者爱人”的博爱情怀和“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

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明确提出“仁者爱人”。所谓“爱人”,就是主张关心、爱护他人。具体而言,就是“推己及人”,孔子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等,都是儒家爱人思想的具体表述。以上这些表述体现了我们祖先在人与人相互关系方面所做的道德思考,对我们民族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民族的许 多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如“尊长爱幼”、“热情好客”、“成人之美”等,都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积极成果。这些积极成果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注重唤醒人们的良知、良心,使人际关系和谐、友善,减少冲突,以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孟子说:“鱼,我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31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与孔子的“杀身成仁”相同,“舍生取义”就是孟子对理想

人格的集中表述。孟子认为,人树立了这种理想人格,就能“不为苟得”,不避患难,就会保持民族的气节和人格的尊严。运用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优秀传统教育人们,要树立责任意识,能够为正义事业而努力,能为人民、集体利益敢于挺身而出,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二)实施“立志为先”的方法,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

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和理想,使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当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孔子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立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求学生激励自己下决心去实现仁德,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应弃小利,寡物欲,安贫乐道。他曾说:“苟志于仁也,无恶也。”[8]意思是说假如已立志修养仁德了,就不会做坏事了。孟子和孔子一样重视立志,他认为立志,首先是“尚志”,他进而倡导一种立大志、吃大苦、成大业的“大丈夫”精神。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这里的“大丈夫”,是具有崇高伟大人格的人,是坚持原则、刚强不屈、胸怀大志的人。孟子关于立志的言论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社 会作出贡献。

(三)知行结合是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

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要有益于人民,就必须体现在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谋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行”。如果没有“行”,就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事实上,每一种道德规范,本身就是对人的主观行为的某种约束,人们必须依照道德规范去做事,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荀子说过:“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10]他认为“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阶段,如果学习了而不去实践,虽有厚实的道德知识,必然是行不通的。同时,也只有把道德认识付诸实践,才能使道德观念更

加明白清楚。王阳明也主张“知行合一”。这些理论为我们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养料。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原则,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

参考文献:

[1]论语·雍也[M].[2]孟子·公孙丑上[M].[3]孟子·告子上[M].[4]荀子·性恶[M].[5]论语·述而[M].[6]论语·卫灵公[M].[7]孟子·梁惠王上[M].[8]论语·里仁[M].[9]孟子·滕文公下[M].[10]荀子·儒效[M].[11]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1.[1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6.[14]论语[M].程昌明,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15]万美容.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16]邵龙宝.中国传统道德主要理念的现代诠释[J].理论与 现代化,2007(2).[17]谭凤娥.论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教育学院 学报,2004(1).

2.古代经济学思想 篇二

关键词:经济管理,古代循环经济

我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上有以“富国”为主的轻重论思想,下有以“富民”为主的“治生之学”思想。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君王都将发展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这也是“重农抑商”思想得以盛行的主要原因。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落后,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古代经济思想家热议的话题。众多思想家比如孔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希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这也是中国出现最早的循环经济管理思想的雏形,对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古代的循环经济管理思想

1、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时节生产

古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时节生产是获得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顺利进行农业生产的首要前提,并且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楚国的孙叔敖引导老百姓利用自然条件,按季节发展生产。“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管仲提出:“山泽各致其时。”孟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况也提到“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财也。”管仲认为农事生产活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皆均有焉而未偿变也,谓之则。”按照这一原则从事农业生产,既不会因过度开垦而破坏自然资源,又可以得到循环利用获得长足发展,正是“辩于地利而民可富”。在此基础上,北魏贾思勰对先秦思想家提出的资源生态学经济思想进行了科学总结,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以上思想均体现了朴素的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观,对自然资源开采取之有度,才能获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有多少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发展呢?自然资源匮乏,脆弱、恶劣的生态环境,频发的自然灾害等问题,大自然已经向人类敲响了最后的警钟。古人尚且知道竭泽而渔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过度改造自然的现代人们就更应该停下来,好好深思反省下这个问题。

2、取之有度,节用生财

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增长十分缓慢,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节用成为普遍主张。孔子主张“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认为“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墨子认为生财与节用是统一的,他认为禹遇到七年大水,汤遇到五年大旱,“然而民不冻饿”,是因为“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管仲也多次提出生财和节用的主张:“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荀子把生财和节用的关系处理得较好,在消费观上比前人更胜一筹。他认为“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有余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在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方面,荀况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他认为增加生产是富国富民的根本办法和主要手段,节约消费是富国富民的重要手段。荀况还主张:“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藏余。”剩余的物品既可用作储备,“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也可用于积累,发展再生产,形成“节用裕民—民富—田肥—出实百倍”的良性循环。荀子已经把节用的作用上升到富民富国的高度了,虽略有夸张,但是不能否认节用在建国守业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因挥霍无度致使毁国灭家的君王不胜枚举,而因勤俭节约而流芳百世的帝王也不在少数。节用并不是限制消费,而是提倡适度消费,正如荀子提到的“墨子之节用也,则使天下贫”。他主张社会成员按各自的等级地位节用,同时用必要的消费激励人们更加努力生产,使“财货浑浑如泉源”。在思想家们看来,节用既是财富积累,生产扩大化的经济手段,也是生产资料得到长久、循环利用,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目的,这对于我们发展集约型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3、控制人口数量,节制人口

古代经济思想家已经初步认识到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主张把人口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老子以“小国寡民”为理想社会。韩非子认为“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今人有五子不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此思想把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联系起来,具有前瞻性。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提出每对夫妇最好只生两个孩子的主张。“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清朝学者洪亮吉认为,人口的膨胀可能导致社会危机,提出了两个缓和的办法,一是“天地调剂之法”,即“水旱、疾役”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二是“君相调剂之法”,移民到边疆,抑制兼并,减少赋税等。这与马尔萨斯的“消极抑制”和“积极抑制”有异曲同工之妙。晚清学者汪士铎编写了中国第一部主张“节制生育”的专著———《丙辰备遗录》。他认为中国的人口已经绝对过剩,必然导致社会绝对的贫困和动乱,也会导致人口素质的下降、外敌的入侵,主张通过晚婚来降低人口出生率。古人已经意识到人口过多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足而引起的矛盾既会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也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家们认为要实现经济的循环往复发展,对资源和生产资料节用是一方面,降低资源的消耗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资源的消耗者———人口数量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出现“僧多粥少”引起社会动乱的情况。在现在看来,这些思想都是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但是现代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产生的矛盾已经无可避免,也成为经济学家难以破解的课题。

4、积极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利资源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所以古人尤为重视水利资源管理,不仅注重水利开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还很注重水利的管理。一是用水的管理。西汉制定了《水令》,防止对水源的争夺和破坏;唐制定了全国性的水利法规《水部式》,统一水利设施的标准和用水的规则,妥善处理上下游之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二是水土平衡管理。为了防止过度的漕运、造田等破坏水利建设,在水利资源管理方面,古人主张保持水土1:9 的比例,对水面可以综合利用,如养鱼虾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人们对水利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将灌溉、防灾、漕运、养殖结合起来,并且还对水利投资做出了效益评估。水利工程数量与农业用地的关系,不是水利工程越多越好,选址和匹配也很重要,在不过度损害环境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是最终目的。秦朝的李冰因势利导,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项集防洪、灌溉、交通综合受益的工程。由于保护得当,在使用了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为人民服务,而且成为观光景点。这种因地制宜、开发与保护并举、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对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清朝的一位能人巧匠丁谓在修复宫殿时通过合理的方式使垃圾得到了很好的处理,通过挖沟(取土)→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这样的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在当时确实是一项科学的施工方案。因为这一决策使取土、运料、处理垃圾结合起来,“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贯以亿万计”。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这种垃圾填埋的方式依然还存在着,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明智慧,或许许多在现代使用着的方法和技巧在古代已经有先例了。

二、古代循环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中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缓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实现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出现的产物。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的时代,这样算来,中国的循环经济思想是启蒙较早的了。中国古代的循环经济管理思想不仅体现出了一种简单、朴素的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保护观,也是对古代劳动人民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由于生产水平和技术的限制,最终并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但它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都是现代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既为发展中国模式的循环经济提供了思想源泉,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除此之外,节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等管理人口思想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强本节用所要求的适度消费和稳健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对策,对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在古代水利技术比较落后的时期,如果不注重水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会引发不良的后果。譬如,唐宋以后,江浙一带不少官僚豪强围湖造田,使水面减少,“有水则无地可潴,旱则无水可戽。”明清之际的洞庭湖水域也是如此,政府不得不屡次发布禁令。在生态更加脆弱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无论是开发水利,还是修建水库、大坝,都要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还要不断完善水利管理办法,做好一切预防措施,更要注重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在传统的水利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应该有所创新发展,如何让水利造福一方民众,如何让产生的环境破坏达到最小,如何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等问题都是现代水利管理所需要思考的内容。

在生产技术落后的古代社会,资源开采是有限的,人们只能依靠节约资源来获得长足发展,这不失为一个适当的管理办法。而在技术先进的现代社会,世界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人类开采过的足迹。但是由于人口的激增和资源的过度开采,很多不可再生资源已经枯竭了,所以节约资源的管理办法已经在现代社会不够用了,更多的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让垃圾也变成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这才是现代循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节约资源的思想在现代依然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提高市民的节约环保意识有着重要的宣传号召作用。从人们的实际行动做起,让节约资源由意识化为行动,由小部分人的行为转变为所有人的共同行为和日常习惯,这也是循环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

三、结语

3.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 篇三

思想。

中国古代文字已确切可读的,则是商代的占卜文字及青铜器上的铭刻文字。前者笔画较简,后者较繁,但二者之间,仍有互通的造字与组句的原则。为此,卜辞是简体,金文是繁体。

卜辞与金文,因其文句简短而且限于祭祀或礼仪之用,从中纳绎,也不过是对于祖先的礼敬及对于自然力(例如天、山、河、风)的敬畏。古人大约只有神祇信仰与祖先崇拜,简约言之,即是敬天与法祖两类。但是二者不是互斥的,在各个族群里却也可能各有所偏;例如,红山文化可能是敬天的文化,而商文化则是法祖的文化。合而为之,敬天法祖的观念,自远古起即是中国思想的重要成分。在祖先之前执掌礼仪是祝卜,在神祇之前专司通灵的人物是巫觋,这两类人物,都因其神圣的任务,既是专业的知识保存者,也是能作抽象思考的学者,他们即是后世思想家的

前驱。

可作为探索古代思想的典范,至少有《尚书》《诗经》《易经》《仪礼》《礼记》及《春秋经传诸种经典,凡此都是北方文化的产品。在江汉地区,《楚辞》之中也保存了不少南方的信仰与思想方式。至于古代思想家的系派,则以孔子、孟子、荀子一系列的儒家为北方主流,以老子、庄子、杨朱代表南方的系统,而又有衍生于儒家的法家、接近于自然的阴阳家、出于儒家而又反对儒家的墨家及专论逻辑的名家。南北交融,遂整合为中国思想体系,则当在秦汉以后了。

这些系派的分类,其实出于汉人的分类,并不能反映中国思想的实际演变过程,我们毋宁依照若干观念的转化来探讨中国思想的发展。

敬神,是对于自然而神秘力量的敬畏;法祖,是对于父母感情的延伸。两者都未必具有超越的内涵,也未必有道德的意义,这种敬畏的超越,于自我及现实,当是在商周之际对于“天命”的认知。《尚书》与《诗经》中的“天”,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也是奖善罚恶的道德性主宰。周人代殷商取得天下,自以为“天命”的裁决。这一突破,或可认作古代中国文明的开始,从此而后,即有善恶是非之分,生命有了指标与方向,遂有人生终极的意义。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993年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文书“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均可解读为人性的意义;此处的“性”可以是人类共有的属性特质,也可以是个人特有的禀赋,“命”则既是天赋的使命,也是由禀赋确定的命运。两者都是超越于单纯的存在,而有一定的庄严。《礼记》和郭店文书均为战国至汉代的文献,其中观念也是古代观念合理的延展。我们无妨由此解读,认知中国文明之所谓人文精神,即是由命与性的定义导出。

西周贵族社会,将周室王权追溯于列代祖先接受的天命。前述神祗与祖宗信仰的结合,在“天命”之笼罩下,一切礼仪,已不仅仅是为了取悦神明与祖灵,而是具有庄严意义的“礼”,即由如何遵行礼仪转变为“当为”与“不当为”的尺度标准。

孔子的出现,进一步将贵族的“礼”制当作每一个人都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礼”还是一個人文社会维持其文明的通则。礼是外在的规范,与之相应的则是“人”内在的本质。孔子揭出了“仁”的观念,以落实人性。“仁”字原本是意指“美好”的形容词。同时,在“仁”与“不仁”的意义,又作感受解。果实的核心是“仁”,则是认知果实为植物生命之所寄。孔子重新诠释“仁”字,赋予人性最根本、最美善的本质。于是外在的规范,有了内在孕育的人性本质,若能发扬人性中这一分“仁”,人即成全了其为“人”的“命”。

墨子原来可能是从儒门中分出,但其着眼点不在于个别“人”完成的人“性”,而提出了群体的公义及如何促成群体共同福祉的机制。孔子身后,墨家成为显学,则可能与春秋末列国国家功能渐强而有了以国为本体的群体意识有关。孟子为了反驳墨家,将仁义结合为内外的一体,仍是发扬光大孔子的“仁”。

在墨子为显学的时代,杨朱的个人主义也是显学,这一主张可能与淮汉南方的文化传统有关。南方气候温和,植物易于生长,个人独立也能谋生,因此不必强求群体中的合作互助,却重视个体的自尊与自主。在这一系统中,老子与庄子当然提出较杨朱学说更为清楚的论述。于是自从战国时代以来,儒道两家互为影响,到了汉初还未十分融合,这一长期的纠葛终于在南北朝以后形成中国思想中互补的两翼。

另一方面,荀子从孔子思想中特别提出“礼”的部分,扩大“礼”的内涵,包含典章制度与法律。修道之谓“教”,则联系外在的礼与内在的仁义。这一理论系统中,个人的修为与国家的治理有密切关系。法令以礼教为本,而以“学”自进趋于群体“大道”的实现。

东方沿海地区发展的阴阳五行之学,可能是由古代神祇信仰演变的思想体系,则致力于理解自然力及配合自然力的互动。这一系统的思想,重点在于“变”,而且注视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以厘清天人之际的变化。阴阳五行两家的基本观念,当与《易经》有相当程度的关联。

法家及名家,一是管理的方法,一是辩论与思考的方法,并不涉及目的。

到了汉代,上述诸家思想之间不断辩诘,互相影响。《吕氏春秋》《淮南子》,甚至《礼记》中的若干篇章,都多多少少是一家学派,在与别家辩诘过程中发展为一定程度的综合。先秦诸家,经过辩证的综合,则是董仲舒提出的巨大体系,熔诸家于一炉。董仲舒的理论,大体是以“变化”为主轴,其中诸种力量相生又相制,尤以阴阳两极互补而又不得走极端。个人为群体,是延续的扩大,而不是悖反对立。于是社会的扩大、空间的盈缩与时局的变化,构成一个庞大的复杂体系,人在其中,承受体系的涵盖与约束,而又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参与不断变化的大道。这一系统,成为中国人长期思想的模式,直到佛教进入中国才有

新的转折。

4.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篇四

【专题复习导航】

◎考情分析: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比重不如政治、经济史主题,2009年山东、海南、广东、宁夏等地高考对思想文化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集中考查了儒家主流思想和书法、文学等主干知识。但“一定的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在当今政治、经济两大板块频繁考查之际,文化史的内容也应引起重视。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可能会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考查基本思想主张、抓住思想主张的特征加以对比分析、古今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比较,及书法、绘画、文学等主干知识,选择题仍为主要方式。

◎考纲诠释:(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3)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4)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专题复习建议】

1.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习,不仅应当注意思想家的论著,也应当注意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思想的其他资料。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有重要地位的名家名著,应当有基本的了解。同学们可以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名篇,在阅读时应当注重真正理解原文。现在刊行的一些白话译本只能作为参考。

2.认识中国古代思想的特征,应当看到各家思想在不同的时代,都曾经发生过相应的历史变化。要考察思想史的脉络,必须注意各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3.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总结,比如简要说明孔子思想的要点,简要说明老子思想的要点等。4.在有关古代文学艺术内容的学习方法方面,重视浏览课外读物,增加感性认识,将课外阅读收获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较深层次的思索。

5.将对艺术的品味和欣赏与对艺术史的总结和分析结合起来,感受古代艺术的文化内涵,也是值得肯定的学习方法。

【新知自主探究】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见解。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①创始人——老子: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②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和“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应顺从自然;在文学、美学方面建树颇多。

(3)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等,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

(4)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哲学思想大发展。(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3)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儒家思想的形成(1)创始人——孔子

①“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谐人际关系。②“礼”:即“克己复礼”按周礼矫正等级名分以求贵贱有序(保守的一面)。③“为政以德”以“礼”治国,要求爱惜民力,包含了民本思想。

④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⑤教育方面贡献巨大,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孔子也被尊崇为“圣人”。

(2)奠基人——孟子

①提出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③伦理道德观上,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的人格精神。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

(3)集大成者——荀子

①继承儒家思想,主张以礼教治国,但又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②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教育。

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及其新儒学 ①地位: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了阴阳家、法家、黄老之学对孔孟儒学加以改造而形成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②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大一统”思想。

(2)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君主专制集权,因此汉武帝接受了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采纳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由此,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儒学也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宋明理学 ⑴理学的兴起: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宋代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它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使儒学更为理论化、思辨化,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

(2)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②主张:“理”是世界本原,表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表现在人身上是人性,即要“存天理,灭人欲”;认识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③地位:明成祖时确立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3)陆王心学

①指以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

②主张: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的方法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天理,主张克服私欲回复良知以求理。

(4)影响

①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②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现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4.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1)李贽及其思想:自称“异端”,力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基本主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的设想。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③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为学要务实,关乎国计民生。

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主要科技成就

(1)天文: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唐代僧一行在世界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元代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数学:春秋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发明了度量衡,出现了算筹计数法;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方法,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年。

(3)农学: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各种生产工具的改革;明代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

(4)医学:《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学的经典;东汉华佗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代表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2.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贡献

(1)造纸术:西汉已发明,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3)火药:唐代发明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时产生了巨大作用。

(4)指南针:战国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四、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汉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

(1)汉字: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演变,由繁到简。

(2)书法:篆书和隶书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仍为实用性汉字;魏晋南北朝时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唐代楷书步入盛世,以“颜筋柳骨”闻名,草书有张旭、怀素等;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2.绘画艺术

(1)发展脉络:①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彩陶画等,自然、质朴又不失浪漫。②战国至汉代的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③魏晋时期形成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以顾恺之为代表,注重“以形写神”。④唐代以吴道子为代表,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⑤宋代: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亮点,以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著名。⑥明清:流派纷呈,文人画、宫廷画、表现民间风情的年画、木刻版画、剪纸画、布贴画等各具特色。

(2)基本特点:①写实与写意两大风格。②文人画主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③不求形似,注重抒发个人主观性情,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文学成就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其中国风是精华部分。《诗经》以四言体为主,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基本创作方法。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吸收南方民歌精华,创作出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又称“骚体”,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较为活泼自由。代表作《离骚》。

(3)汉赋:是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一种带韵散文,表现手法夸张,词藻华丽。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等。

(4)唐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词:又称“长短句”,可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宋代最为流行,且流派甚多,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岳飞等。

(6)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是在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加工而形成的新诗体。表达了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的愁闷情怀。

(7)明清小说:唐代就有小说,叫“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已渐趋成熟;“话本”是宋元小说的形式;明清通俗文学大发展,小说创作进入繁盛期,出现了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4.戏曲艺术

(1)南戏:两宋之际,在商品经济较为繁荣的闽浙一带流行的一种戏剧。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创作,贴近百姓生活,主要流行于民间。

(2)元杂剧:元代在北方兴起的融诗词、歌唱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一种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等“四大家”。

(3)京剧: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徽剧、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等唱腔,形成了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出现了第一个繁盛期,涌现了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京剧成为国粹。

【重难核心突破】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这段时期也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原因:

(1)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时新旧社会制度交替变革是思想界动荡活跃的根本原因。面对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学说,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由于当时社会处于剧变及战争动荡的局面,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来钳制思想争鸣,这是百家争鸣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3)战国时代“士”阶层空前活跃,各国统治者对士的重视及对学术思想活动的赞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列国纷争的政治局面客观上有利于百家并存。

(4)教育的兴起和学术中心的形成是百家争鸣中社会变革、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1)形成背景: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修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土地兼并、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困扰着西汉统治者,强盛的西汉需要有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于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2)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新儒学的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即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君权神授”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人受命于天子”。

(3)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4)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5)影响:①对当时:对维护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②对后世: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支持,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同: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2)异:对“理”的具体认识不同,求理的途径也不同: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有哪些?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不完善?

(1)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严苛;一方面封建体制日益腐败,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2)明清之际产生的民主思想还处于启蒙状态,与西方相比还有一定缺陷。原因有:①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间程度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健全。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5.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各朝代都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不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续不断,使科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土壤。(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5)在明清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内,统治者对外政策开明,对外交流广泛,也推动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6)中国古代科学家刻苦、奉献的精神有利于科技发展。

6.魏晋、隋唐、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1)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2)唐代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宋代,“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这种时代特点也影响到绘画作品中,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北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南宋偏安,画家绘画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究对称。他们的绘画被称为“残山剩水”;另外,这时不仅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自己的绘画艺术也发展起来,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4)明清时期,由于政治思想上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和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伴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为小说作插图的木版画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百姓自己创作的富有实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出现。如年画、寺庙中的壁画、布贴画和剪贴画等。

【高考真题体验】

1.(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此届书博会的主题为“齐鲁文脉,华夏书香”,与这一主题相一致的应是②④;①是激人奋进的警语,而③体现的是孔子“仁者爱人”的政治思想。

答案:D 2.(2009海南单科,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解析:A、C、D三项仅是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提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学习礼义,通过法治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而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故二者存有相通之处。

答案:B 3.(2009海南单科,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解析: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由此可以推断,他的思想基础应源自《春秋》。

答案:A 4.(2009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解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

答案:C 5.(2009江苏单科,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6.(2009广东理基,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解析: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的学说。

答案:A

7.(2009山东基能,4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解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毕升发明的,用于印刷的活字字模应是反字。据此分析题目图片,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8.(2009广东单科,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答案:D 9.(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故应排除。

答案:A 10.(2009广东文基,19)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秦朝官方文献”。秦朝官方统一文字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故D项为小篆;A项为甲骨文; B项为草书;C项为楷书。

答案:D 11.(2009浙江文综,1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解析: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故A项正确。李斯写《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2.(2009安徽文综高考,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图中第一个高峰应为唐朝时期,顾恺之是魏晋时期,吴道子是唐朝,张择端是北宋,郑板桥则是清朝,故B项正确。

5.浅谈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篇五

一、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古代有许多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主张: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 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 要按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 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不麋不卵, 以成鸟兽之长。”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 星坠日食, 刮风下雨, 春生夏长, 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具有唯物思想。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它, 造福人类。荀子的规律观, 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中国古代史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有重要的表现, 这些也值得我们借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开始大兴土木, 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 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 故有“蜀山兀, 阿房出”之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 导致黄河多次泛滥。隋唐时期, 由于人口的增加,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圩田现象更加普遍, 它适于种高产的水稻。放火烧山开垦土地的现象也很多, 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多, 人地矛盾愈发突出, 此外, 从明清两代开始颁布山川弛禁制度, 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山林, 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从长远看, 又造成了山区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产生的环境恶化局面, 以致现代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承受严重的环境污染, 山区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二、中国古代人与人和谐

中国古代人与人和谐思想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儒家的“民本”思想。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仁,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对于仁以很多解释, 如:“仁者, 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他还主张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取信于民, 正身律己。这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 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 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反对苛政, 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 认为暴君桀和纣之所以亡国, 就是由于失去了民心。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土地, 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 宽刑薄税。这体现出孟子要求建立理想的和谐社会的思想。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 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 提出的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 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2.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 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 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己,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己。故有无之相生, 难易之相成, 长短之相形, 高下之相倾, 言声之相和, 前后之相随。”《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

3.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代表平民的利益, 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爱无差等”。“兼爱”就是爱一切人, 不分“王公大臣”和“万民”的阶级差别的爱。“非攻”是反对战争, 在当时是反对不义战争。“尚贤”是主张任人为贤, 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爱无差等”就是不能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实行无阶级差别的爱。墨子的主张是建设理想社会的方案。但“兼爱”“爱无差等”在阶级社会中是空想, 不可能实现。

4.统治者的“民本”思想。唐太宗即位后, 吸取隋亡的教训, 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亡, 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励精图治。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 本根不摇, 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他在位时, 政治较清明, 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发展较快, 国力逐渐增强, 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6.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五法” 篇六

一、抓住标题,破题而入

诗歌的标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往往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标题,往往就切中了解答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要害”。如祖咏的《望蓟门》一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抒写了“望”之所见,“望”之所感。这种方法,便是古代诗歌鉴赏的“破题法”。

二、抓关键词,把握情感

有些诗歌,作者往往会有意识地用一两个关键词来点明情感基调,抓住了关键词,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词人用“相思”和“闲愁”这两个关键词把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揭示得很清楚。

三、抓住题材,对号入座

古代诗歌按题材可分为若干类,如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离别诗等,若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地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如离别诗,大多写离情别绪和深厚友情;思乡诗大多抒发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闺怨诗大多抒发思念征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边塞诗大多描写边地艰苦的生活及恶劣的环境,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或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四、抓住意象,揣摩思想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很多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主旨,就是通过意象来揭示或传达的。如:段克己的《满江红》中,“菊花”的特征是孤寂、高洁,抓住了这个特点,词人的思想感情便较容易揣摩了。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词人借用“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寂寞,容颜的憔悴和情感的凄凉、哀伤之情。这便是古代诗歌鉴赏的“意象揣摩法”。

五、抓住注释,注意暗示

有些诗(词)的鉴赏,命题者往往在诗(词)之下给出注释,或注释作者生平经历,介绍写作背景,或注释相关词句,或介绍别人的评价等。给出注释是命题者给考生鉴赏诗歌的一个暗示,对此,考生应仔细阅读,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介绍作者,主要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词语,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别人的评价,暗示的是本诗的艺术特色(表达技巧)或本诗的思想内容。这是古代诗歌鉴赏的“注释暗示法”。

总之,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全面疏通字词句意是前提,寻找恰当的突破口或切入点是关键。要灵活运用,语言表述力求准确简明,内容形式规范统一,结合内容情感准确解答。

7.教育学考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篇七

孔子:

孔子很重视品德的培养,把品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他认为品德是根本的,甚至认为品德好,其他方面也就会好。他还建立德行科,对学生进行专门教育和训练。根据孔子的一些言论并结合其知与行的哲学观点来看,可以把品德形成的过程分为四个环节(阶段),即品德的认识环节、品德的情感环节、品德的意志环节、品德的实践环节。这四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在培养品德方面,孔子实际上已涉及到这么一些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以身作则、改过迁善、表扬批评、主观努力等。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孟子:

孟子同孔子一样,其教育心理思想也是颇为丰富的。首先,他肯定不仅是人的心理活动存在个别差异,甚至宇宙的万事万物也存在个别差异。如他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正是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孟子考察了因材施教的方法问题。

关于德育心理思想,孟子提倡仁义,并对这两个道德概念作了考察。他也注意到了道德教育中的情欲与志意问题,特别强调“养吾浩然之气”。更值得重视的是,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以身作则、尽心知性、扩而充之、求其放心、反求诸己、知耻改过、自我锻炼等等,其中有些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在学习心理思想方面,孟子在肯定“自求自得”的前提下,也积极地主张向外物去求取知识、获得智力。正因为如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原则和方法,加深造自得、打下基础、渐进有恒、积极思维、专心致志、博约结合等等,很值得我们注意。

孟子的教师心理思想相当贫乏,与此直接有关的仅有两条资料。庄子;

在学习心理方面,庄子提出了“知有所困”,以及用已知“养其所不知”的思想。他又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天涯,殆已!”这涉及到了知识无限与生命有限的矛盾。在智能方面,庄子通过庖丁解牛和痀偻承蜩等事例,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动作技能的形成同练习的关系,以及技能的运用同注意、心智的关系。在差异心理方面,庄子指出“人有人疵,事有四患”,并据此而归纳出十二种人所具有的某些性格特征。他还首次提出用“九征”的方法来鉴别人的才性,对后世影响颇深。

荀子:

苟子对学习心理作了很好的分析研究。他认为学习的意义很大,即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均长才能、养成品德,也就是使人作到“知明而行无过”。他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人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也就是感知、思维和运用。在学习方法上,他提出的“积”、“锲”、“壹”“精“思”“行”等,有颇大的现实意义。

在德育心理方面,荀于对“君子”应当具备的心理品质所作的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很强调环境、教育在培养道德行为中的重大作用,因而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有一定价值的德育方法,如“治养”、诱导、自察、自省、言行一致等等。

在差异心理方面,荀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心理差异作了分;他根据勇的种种表现,把勇划分为三种或四种。他的所谓“通士”、“公士”、“直士”、“悫士”、“小人”云云,可以说是划分的几种不同的性格类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教师心理方面,荀子很重视教师的作用。他师法并提,认为“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他甚至认为师比礼还重要。他对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提出了四条,即“尊严而惮”,要有尊严威望,受人敬重;“耆艾而信”,要有丰富经验,崇高信仰;“不陵不犯”,要循序渐进,学不躐等,“知微而论”,要洞察细微,善于发挥。这四条也是颇有现实意义的。

韩非:

韩非的教育心理思想很不系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教歌为例,强调教者首先必须掌握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水平。

(二)以学驾驭车马为例,指出学习过程中应该集中注意力,才能协调动作。

(三)以教子为例,说明惩罚产生的恐惧心理,较“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更为有效。

(四)以西门豹佩皮带等为例,论述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意义。

(五)以迷路者为例,认为“问知而听能”是一个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礼记》:

在德育心理思想方面,《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德育三大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个程序。格物、致知包含有道德认识过程的意义;诚意、正心、修身是通过自我教育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把自己高尚的品德付诸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庸》提出了“慎独”、无过与不及的自我修养原则和方法。

在学习心理思想方面,《中庸》归纳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五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学记》则提出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要善于“比物丑类”和重视劳逸结合。

在教师心理思想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博喻”,即善于对学生启发诱导,善于掌握提问和答疑的技巧,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广博的知识。指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吕氏春秋》:

在教育心理思想方面,作者强调环境、教育对人性发展的影响,认为不可能有生而知之的人,明确指出“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造就优秀人才,除了学生良好的素质以外,还必须“疾学”和“师达”。作者还初步认识到师生间的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心理方面主张尊师好学,精而熟之,取长补短,学贤问智,专心致志,不徙不止。

《淮南子》:

《淮南子》很重视人性与教育,认为大多数人(甚至也包括帝王)都是需要学习的,对大多数人本性的涤荡和教化持乐观的态度。提出要“因性养性”或“因性导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性发展的内部规律,表明人性的培养不是简单地由外因决定的。它也不否定外部条件的重要性,因此在考察品德教育问题时,提出了“正风俗,重教化”的主张。它更重视教育本身的榜样作用,强调“身教”的威力,特别是教育者的“至诚”精神对被教育者的影响。在品德修养上强调要“巡小慎微”,这不是叫人作事时要束手束脚,胆小谨慎,而是强调不可忽视小节,因为小不防终成大锅。在人性修养方面,作者们看到了“积”的规律,即认为人性的善恶并非一日形成,而是天长日久逐渐积累成的,因此要求人们懂得“积羽沉舟,群经折轴”的道理。而对于怎样防患于未然,怎样对待自己的过错,怎样对待世俗的议论等问题,它都作了较好的论述。

《淮南子》对学习心理也作了比较有价值的探讨。它不仅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性,培养品德,还肯定可以发展智能。因而相应地提出了“务学习”的主张,并专门写了《修条》篇。在学习方法方面,它所提出的专精、练习、好问、勤治、乐学等,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魏晋玄学家:

玄学家对于教育心理论述不多,但涉及到学习心理、差异心理、德育心理、教师心理诸方面。在学习心理思想方面,认为学习有益于增进智能、形成性格,反对人云亦云、人学亦学以及厌倦的学习态度,但也注重“不知而中”的神秘方法。在差异心理思想方同,指出人的心理与形体一样存在着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德育心理思想方面,主张通过所谓“道”和“无”来保持人的先天的道往品质,尽“德”之用。在教师心理思想方面,认为教师有“强梁”与“非强梁”两种教育风格,主张采取“非强梁”的风格,顺乎学生的本性进行教育。

程颢、程颐:

二程的教育心理思想主要有:提倡幼教幼习,认为婴儿除“饮乳”等本能之外,“其他皆诱之也”。主张要教以“格言至伦”,使其盈耳充腹,则不至被邪言所惑。提出教师要精于义理,“记问文章不足以为人师”;教学要由近及远,应有趣味性。在学习心理方面,指出学习者应知自己的不足,不应为了名利;学习里专心致志、有勇才能前进;要有自信、自求、“卓然之独见”,不应人云亦云;强调要通过深思以求自得,并能“见乎行”。

朱熹:

朱熹的教育心理思想是其整个心理思想体系中最为丰富、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关于学习心理,他分析了学习的意义,指出学习的过程乃是“积累”和“贯通”相结合的过程。还提出了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等学习原则与方法。关于德育心理,他的主要观点是有德无才,不能为用;过而能改,复手无过;诗歌养性,荡涤邪秽,改善辅仁,德业回进;慎独愧耻,所系甚大等。关于差异心理,他主张对于狂、狷等不同类型的人要“因其志节,激后我抑”,并明确提出了“圣贤施教,各因其材”的命题。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由来。关于教师心理,他继承孟子“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思想,赋予教师崇高的责任,并提出了举一反

三、启发诱导等富有心理学意义的教学方法。

陆九渊:

陆九渊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教育心理思想较为丰富。在德育心理方面,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核心,提出了自省、改过、自知之明等品德修养的方法。在学习心理方面,则总结出立志、切磨、疑思辨、虚心涵泳、先易后难等学习原和方法。但是,他所提倡的学习,指的是“正学”--读圣贤书,其目的是为了去外物之蔽,明“本心”之“理”。

吴澄:

吴澄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气质之用小,学问之功大。”注意到了教育的关键期,指出“教之当于可以受教之时。”他肯定择师的重要,并对教提出了心理上的要求:“开导其志而不尽言,使人思而绎之,而继续其志。”“激励其志,使之自能。”他更提出了一套读书法,强调“必究竟其理而有实悟,非徒诵习文句而已。必敦谨其行而有实践,非徒出人口耳而已。”要求“进之以浙,待之以久”,并且“就身上实学”。他还继承孔子乐学的思想,认为“知之必好,好之必乐”,重视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

陈献章:

陈献章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习端而俗正,教立而风行”,“人之贤否存乎教”。主张为学务求“自得”,认为“学无难易,在人自觉”。重视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读书不应“徒诵其言而忘味。”强调为学要“循次而进”,并持之以恒,“不可一日而不修焉”。

王守仁:

王守仁的德育心理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致良知”的思想中。在他看来,“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认识的本体,同时还是道德的本体。“致良知”既是认识的途径,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但“良知”一词并非王守仁所首创,而是孟子“良知”的直接继承和发挥。其次,在“致良知”思想的基础上,他对粮有心理作了一系列的考察。他非常重视德育,认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他把德育过程明确地规定为“开其知觉”、“调理性增”、‘发其志意”和“导之习礼”等四个环节,这与今之所谓知、情、意、行相当。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他很重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还特别强调规章制度、礼仪、诗歌、音乐等在德育中的作用。

陈确:

陈确主张对此重要严教,不护短,才能“日过于德”;否则,必将“长傲养恶而不肖以终其身”。德育心理方面,强调改过,能“改之又改,即是圣贤功夫”。学习心理方面,提出要先立志,要志于道,并立定主意“必为圣人”,指出“天下之理无穷,一人之心有限”,因此,学要虚心、切问,不可“傲然自信”,提倡学要养病于辨别是非、真伪,有所创新,一味模仿必将“格于古而巴之才性不出”,强调学里和家庭日用相结合,“不能身体力行,便是不曾读书”。当然,陈确所主张的学、行,是以领会和躬行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

王夫之:

王夫之首先把人性与教育结合起来考察,认为“教者皆性,性必有教”,表达了一种把学习视为人的潜能开发的思想。他还区别了学与教的不同,但认为学与习则不可分为两事。他着重论述了学习心理过程,把学习分为“学”(博学、审问、笃行)与“思”(慎思、明辨),并强调学思并进、学必兼行。他还认为学习的五个环节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对于具体的人、事而言,哪一个环节薄弱,这一个环节就成为主要环节、他也说明了学习的意义,涉及了一些关于练习的思想。他还专门论述了学习的一些心理条件,如正心、立志、无意、持疑等。

颜元、李塨:

8.中国古代经济史 篇八

一、基本概念

1、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

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2、小农经济:(主要指封建社会)是在铁制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和土地私有制

确立之后的产物,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所谓“男耕女织”,小

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即是典型的小农生产形式。鸦片战争后,外国廉价

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3、古代经济的构成:农业为主为主,手工业、商业是必要的补充。

4、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南方赶上北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

5、明清时期:①高产作物引进,玉米、马铃薯 ②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二、古代农业

1、特点:自然经济为主,男耕女织,精耕细作;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2、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农耕技术长久

没有进步。

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②汉代出现播种的工具楼车;唐代曲辕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犁耕趋于完善。

3、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名义上土地国有,实质上是周王土地私有制。

②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北魏到唐前期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即土地国有制。

③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许多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矛盾。而历代的民众暴动,大都提出直接或间接提出平均口号。

4、水利工程

①战国时期:李冰---都江堰(秦国),郑国---郑国渠(秦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

程的典范。

②汉代:井渠(坎儿井),王景治黄河

5、赋税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变为以田亩为主,分别以唐朝税法和清地丁银制度为标志 ②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过渡,明朝的一条鞭法是其转折点。

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商业征收重税。

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三、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概念: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

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手工业的分类: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①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不面向市场、供皇室贵族需要、规模大、水平高,明代前期

占主导地位

②民营手工业:面向市场、求利润、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③家庭手工业:满足自我需要

3、主要生产部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部门。

(1)纺织业

①丝织业: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②棉纺织业: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改革,极大推动了我国棉纺业的发

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③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部门,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出

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冶金业

①青铜制造业: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利和秩序。

②冶铁业:汉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3)陶瓷业

①格局:除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外,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形成了北白南青的局面。

②著名瓷器:唐代:唐三彩;元代出现了青花瓷;清朝的粉彩瓷、珐琅瓷比较著名。

4、资本主义萌芽: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 ②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富裕机户,雇佣机工进行生产,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③特点:缓慢发展。不平衡性和地区性非常突出。其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四、古代商业

1、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商帮、出现会馆。

但商人地位比较低下,入市籍,不得为官。直到宋代才有所改变。

2、“市”在历代的发展

①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战国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②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③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④南北朝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官进行管理。

⑤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⑥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⑦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3、货币: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五、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①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

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②影响:

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

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

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资本主

义萌芽,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①概念: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明清的一些时期,曾经短暂的实行所谓的对外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下一篇:利用互联网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