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论文

2024-10-15

自然哲学论文(13篇)

1.自然哲学论文 篇一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反思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思维的维度不同,哲学的认识就是一种反思,它与自然科学也存在着反思关系,即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基础和成果的反思,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逻辑及科学精神的反思.

作 者:史少博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5刊 名:德州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年,卷(期):18(1)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 自然科学 反思

2.自然哲学论文 篇二

一科学与自然哲学具有共同的起源、目的、本质和研究对象

我们今天的科学是从文艺复兴后诞生的近代科学逐渐发展而来的, 它一开始是以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复归形式出现的, 因此现代科学的前身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或者说, 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诸如原子说、四根说、种子说等关于宇宙构成学说和对时间、空间、运动等概念的早期定义同时出现在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著作中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讨论的几乎全都是科学问题, 诸如对质量、力、加速度等概念的定义, 力学三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对潮汐现象的解释等等。这就是说, 直到17世纪末, 西方人仍然把科学看作是一种自然哲学。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1]古代人由于经验和知识都非常贫乏, 因而对周围的种种自然现象感到非常惊异和迷惑不解, 为了摆脱这种无知的状态, 人们就凭自己天生的直觉和思辨能力从总体上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这种对自然现象存在、产生和变化原因的猜测及其总体解释就是早期的自然哲学。比如说,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 江河湖海、高山峡谷、花草鱼虫、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等等是从何而来的?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吗?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吗?自然界是统一的吗?等等。古代许多科学家或哲学家都根据理性猜测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我们把这类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思辨的解释叫做对自然现象的第一类解释。

但是, 人类求知的本性使它并不满足于对自然现象的总体解释, 而总是力图对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和各个层次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精确的解释, 于是科学的诞生就成为可能。比如说, 木头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而石头为什么会沉到水底?太阳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气候变化为什么每经过大约365天就会重复一次?为什么石头下落的速度比鸡毛、树叶、灰尘下落的速度快?等等。古代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也都根据理性猜测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我们把这类对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精确的解释叫做对自然现象的第二类解释。

不过, 古代人无论对自然现象进行总体的、抽象的解释, 还是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 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直观和思辨, 一般情况下都无法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而且, 通常对自然现象的总体的、抽象的解释和对自然现象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根本不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所以, 古代的自然哲学和科学通常也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很难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或者说, 作为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自然知识的科学, 一开始就是以一种潜在的形式被包容在作为总体的、抽象的自然知识的自然哲学体系中的。

不难看出, 在古代科学与自然哲学之所以同为一家, 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起源, 即都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惊异、好奇和试图揭示自然之谜的强烈欲望;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目的, 即都是为了摆脱对自然界的愚昧无知, 都是为了认识自然界;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对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如此产生的理性猜测和解释;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自然界。而且, 在古代科学和自然哲学还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直觉、思辨。因此, 在古代科学和自然哲学之所以同为一家, 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是必然的。

二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的根本原因———实验方法的诞生

尽管在古代社会由于科学和自然哲学具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目的、共同的本质、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研究对象, 因此人们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但科学毕竟是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 所以从本质上讲它完全可以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而自然哲学作为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解释, 从本质上讲它压根儿就不可能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因为人类经验作为感性知识是分门别类的、具体的、个别的, 不存在总体的、抽象的经验。实际上, 自然哲学主要是关于宇宙的本体学说, 是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 它永远无法得到经验的证实或证伪。比如, 我们永远不可能用通过观察或实验而获得的经验对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世界的本原究竟是“数”、“理念”、“逻各斯”还是“道”, 世界究竟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世界究竟是统一的还是多元的等形而上的知识, 作出最终判断。

然而, 就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第二类解释而言, 情况就完全不同。由于这类解释实质上是对自然现象某个方面、某个部分、某个层次、某个类型的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解释, 因而这种解释是否符合事实可以通过人类的经验加以严格检验, 因为人类经验都是具体的、个别的, 所以它可以与人们对有关自然现象的解释之间对应起来。比如, 阿基米德猜测, 木头之所以不沉到水底, 是因为水对木头有向上的浮力。既然水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都有向上的浮力, 那么其他液体肯定也有这种力。这种浮力的大小究竟如何呢?阿基米德进一步猜测, 浮力的大小应当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这样一来, 就非常简洁明了地解释了为什么木头会浮在水面, 而石头会沉到水底这类自然现象了。那么, 阿基米德的这种猜测或解释是否成立呢?是否正确呢?很显然, 我们只要做简单的实验, 就可以根据其结果 (人类所获得的经验) 对之进行评判。今天, 我们之所以把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看作是科学, 就是由于它已经千百次地被人类经验所证实。

但人们也许会问, 既然自然哲学作为有关宇宙本体的学说, 作为对自然界总体和抽象的解释, 作为形而上的知识, 在人类的经验范围内永远不可能得到检验;而科学作为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 作为形而下的知识, 完全可以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那么这两类解释或知识应当在一开始就可以区分开, 为什么在古代社会它们却无法截然分开呢?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知道, 对科学而言, 人类经验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观察和实验。在古代社会系统的实验方法还未诞生, 人类只能通过观察方法获得经验。而观察是在天然条件下进行的, 用这种方法获得经验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 天然的自然现象是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其中有些因素是主要的、必然的、本质的, 而有些因素则是次要的、偶然的、非本质的,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 使人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是主要的、必然的、本质的因素, 哪些是次要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这样一来, 人们获得的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 石头、砖头等较重的物体在空中下落得快, 而树叶、灰尘、鸡毛等较轻的物体在空中下落得慢, 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得到一个经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甚至猜测, 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再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 要维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施加力, 一旦力撤去, 该物体就会逐渐趋于静止, 因此亚里士多德猜测,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其次, 天然的自然现象由于受到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 尤其是许多自然现象只有在像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强电磁场等极端情况下才出现, 而这样的极端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具备的, 因此, 有许多重要的自然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极少或根本不会出现的。这样, 人类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有关经验。比如, 住在赤道附近的人们也许永远不知道水还能变为固态的冰;人们不知道地球在自转, 并绕太阳公转;更不知道导体在极低温时会出现超导现象等等。

再次, 天然的自然现象的出现受到种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一般都没有系统性和规则性, 因而人们获得的经验也没有系统性。

所以, 在古代社会人们要想仅仅通过观察, 尤其是仅仅通过人的感官而不使用仪器完成的直接观察所获得的经验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第二类解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样不可能得到人类经验的严格检验, 那么它与第一类解释在被人们承认或接受方面就没有什么本质差异。这就意味着, 在古代社会, 科学和自然哲学不仅在研究目的、方法、对象、本质特征等方面是相同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作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解释体系都难以被人类经验严格检验。因此, 我们实在拿不出一个确定的标准把古代的科学和自然哲学严格区分开。像阿基米德的静力学、托勒密的地心说等也只属于个别现象, 它们远没有成为人类的独立知识体系, 或者说, 它们只能算作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萌芽。

根据以上讨论, 我们已经弄清楚, 只要人类能够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那么就可以把科学与自然哲学区分开。这样一来, 问题就变成, 人类如何才能获得合适的、精确的经验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不言而喻, 运用实验方法可以使人类获得这样的经验。

最早认识到实验方法对检验自然知识的重要性的人是哲学家R·培根, 他一生中进行过许多物理学、化学, 尤其是光学实验, 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设想。“他清晰了解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确实性。”[2]R·培根不愧是实验方法的先驱。

对实验方法的创立, 并把它应用于检验科学知识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无疑是伽利略。伽利略有目的、有意识地创立了系统的实验方法, 并应用它论证了斜面、落体运动的规律, 从而奠定了动力学基础。从此以后, 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方法 (包括数学方法) 就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使科学知识能够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从而最终推动了近代科学从自然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 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正如伽利略自己所说:“我们可以说, 大门已经向新方法打开, 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 在未来的年代里定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3]伽利略所倡导的科学研究方法大致如下:

undefined

undefined

如果说伽利略的功绩在于发明创造了系统的实验方法, 那么F·培根的功绩则在于不遗余力地宣传实验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从而为实验方法的推广和普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指出:“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 乃是由适当的论证和实验得到的, 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到实验, 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4]他把人类经验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发生的, 叫偶然事件;另一类是有意去寻找的, 就叫实验。F·培根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为了与亚里士多德极力主张的通过“演绎-推理”获得真理的方法《工具论》相区别, 他把自己所极力倡导的通过“实验-归纳”获得真理的方法叫《新工具》。为什么F·培根认为实验方法可以使人们获得合适的、精确的经验, 而且事实上正是由于实验方法的诞生才真正促进了近代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呢?这是我们必须讨论的又一重要问题。

实验方法的本质在于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 运用适当的物质手段 (科学仪器和设备) , 人为地控制模拟或创造自然现象, 使之以简单、纯粹、典型、精确、系统、显著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而获取人类经验的方法。由于这样的经验具有典型性、精确性、系统性、定向性, 所以它可以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从而使近代科学成为所谓的“实证科学”, 并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的自然哲学体系。具体来看, 实验方法的主要特点或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实验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 使之以“纯粹的”形式显现出来。天然的自然现象通常是非常复杂的, 各种因素都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样人们就很难分清哪些是偶然的、次要的因素, 哪些是必然的、主要的因素, 所以也很难真正搞清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实验方法可以用人工手段根据研究目的, 突出主要因素、必然因素, 排除次要因素、偶然因素和外界影响的干扰, 使人们需要认识的某种属性或关系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显现出来。例如, 使用抽气机抽去封闭玻璃管中的空气, 从而排除了空气阻力的影响后, 我们会发现羽毛和铁块下落速度一样快, 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验证伽利略关于“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一样, 与其重量无关”的猜测, 同时也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猜测是错误的。

第二, 实验可以强化自然现象, 使之处于极端状态, 从而产生天然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一般说来, 人类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都不会处于极端状态, 因为自然界本身通常不会出现极端状态。但是, 事物的许多性质、许多特征只有在某种极端的状态下才显现出来, 而且这些在极端状态下才显现出来的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对科学研究 (人类认识自然界) 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实验方法, 人们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通常不可能出现的特殊、极端的条件, 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电场和磁场、超纯物质、过饱和气体等等, 以发现事物在这些极端状态下的性质和特征, 从而使人们获得“极端的”经验。例如, 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只有三种状态:固、液、气态。但在超高温条件下, 物质会处于由离子、电子及未经电离的中性粒子组成的“等离子体”态, 它与气体有非常不同的物理性质。很显然, 如果得不到这些重要的科学事实或经验, 将非常不利于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有关科学假说的严格检验。

第三, 实验可以延缓、加速或再现自然过程, 从而使人们获得“人造的”经验。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对人类的认识而言, 其过程的变化不是太慢, 就是太快, 有些现象甚至出现过一次就再也不会重复, 这样一来, 就给人类研究自然界和检验有关科学假说造成极大困难。要克服这一难题, 人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 在实验室中通过人为的控制方法加速、延缓或再现所要研究的自然过程, 从而获得相关的可靠信息。比如, 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气象的变化, 可以进行大气环流模拟实验, 它可以将距地面几万米的整个大气层的运动在实验室中模拟出来。大气环流模拟平台, 每半小时左右转一圈就能模拟一天气候的变化, 三个小时可以模拟一年气候的变化。

此外, 实验方法还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 不受时间、空间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的限制获得系统的实验数据, 使人们获得系统的经验等等。

所以说, 实验方法不仅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出检验第二类解释 (科学假说) 的经验事实, 还可以创造出天然自然界中不出现或极少出现的自然现象供人们进行更广泛的科学研究, 即可以为人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经验事实作为科学研究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前者通常叫验证性实验, 后者通常叫探索性实验。这就意味着, 有了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 人类不仅可以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使之成为“实证知识”, 从而把它与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区分开, 而且还可以获得更纯粹、更精确、更系统、更典型、更专业的经验事实供人们更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 从而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这样一来, 科学 (实证知识) 终于从自然哲学 (形而上学) 体系中分化出来, 成为人类的独立知识体系或知识领域。

三结论和推论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终于弄明白, 之所以在古代科学与自然哲学是一家, 是因为它们不仅有共同的起源、目的、本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它们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体系都无法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事实对其进行严格检验, 所以人们实在拿不出一个客观有效的标准把它们两者截然区分开;之所以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 与之分道扬镳, 成为人类独立的知识体系, 是因为实验方法诞生后, 人们可以获得纯粹、系统、典型、精确、专业的经验事实, 用这些经验事实不仅可以对关于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使之成为“实证知识”, 而且还可以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经验材料。所以说, 实验方法是促进近代科学诞生的关键因素。

据此, 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论:

1.科学与自然哲学、文化是三位一体的。既然科学与自然哲学具有共同的起源、目的、本质和研究对象, 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是“实证知识”, 后者属于“形而上学”, 因此我们可以把科学看作是自然哲学的延伸, 看作是能够被人类经验严格检验的自然哲学;而把自然哲学看作是科学的“母体”, 看作是无法得到人类经验严格检验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科学与哲学两个领域的划分是很不容易的事。”[5]这就意味着, 科学和自然哲学一样也是多元的, 在不同的自然哲学基质上会诞生出不同的科学形态。而且,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 因此科学同样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文化的烙印, 携带着明显的文化特色。比如, 中西方的自然哲学具有显著差异, 属于不同形态的自然哲学, 所以中西方在科学方面也存在重大差异:中医学与西医学, 中国的天文学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与西方的天文学说地心说、日心说等就明显不同, 它们各自都与其相应的文化基因非常吻合。

2.科学能够被经验严格检验, 故有对错之分;自然哲学不能被经验严格检验, 故没有对错之分。人类对客观知识的检验只有两种方法:逻辑分析和经验对照。前者检验客观知识作为解释体系或理论体系, 其内部必须具有逻辑自洽性, 即不能出现悖论, 或者说, 要能够自圆其说;后者检验客观知识作为对客观现象为什么如此出现的解释体系 (不是对客观现象的记录或描述) 是否正确, 即类似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说法。因此, 科学和自然哲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体系, 作为对自然界的看法 (即自然观) , 它们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异是, 科学作为理论体系不仅要能够自圆其说, 而且要接受经验的检验, 即科学必然有对与错之分;而自然哲学作为理论体系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由于经验无法对之进行严格检验, 所以它们永远没有对与错之分, 永远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读者如果不信, 请举一两个反例来。笔者发现, 每一个哲学家几乎都有自己的自然哲学理论, 但实在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 哪一个是错误的, 因为没法判别。如果读者诸君有人知道如何判别自然哲学理论的对与错, 请无论如何告诉大家。这样, 大家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正确的”理论上, 而不必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学习“错误的”理论上了。

3.科学创新实质上是思想创新或哲学创新或文化创新。中国的科学创新能力差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许多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科技体制上有缺陷, 有人认为是由于评价标准有问题, 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科学工作者学风浮躁, 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教育上存在弊端等等。其实, 所有这些“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 这些“原因”都是结果, 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结果, 是文化的结果, 因为人及其整个社会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的核心是哲学, 因为哲学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信仰信念等特定思想观念。科学作为自然哲学的延伸, 作为人们认识探索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属于思想观念, 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显现出了它的文化特色。所以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大爆炸宇宙假说、混沌理论等, 都属于哲学思想的创新。因此, 我们要想在 (西方) 科学上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就必须具有与之相协调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基因, 而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就必须首先彻底解放思想 (而不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 尊重和保护思想自由, 让各种思想都能得到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1.

[2] (英) 丹皮尔.科学史[M].李珩,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5:146.

[3]郭奕玲.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19-20.

[4]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55.

3.自然的生活哲学 篇三

今天,我们经过无数次的打拼,进入社会的前沿,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成功。当踩过无数红地毯,我们是否依然还会渴望那布满蔓草的石板路。

我们独自沉思的时候,是否才会发现我们内心最渴求的,是自然的生活哲学。

A、

记得那一天,午后的庭院很安静。树荫下有光,还有微风,摇曳着树叶的婆娑。轻轻拉开窗帘,光影便调皮地在我们身边蔓延。

他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泡看钟爱的清茶。

B、

偶然地,与这里结缘。这是公园的中心怀抱,周边有左海、西湖公园,还有金牛山公园,江滨国光公园,鸿梅公园,骑上单车,五分钟,即是左海公园西门的花鸟市场。

假日里,我们牵着女儿的手,一起信步游公园,再买上几盆喜欢的花草。日子简单而闲适。

C、

记得在这之前,和他还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争执。那是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一年。他每天往返于市中心的写字楼和家庭之间,曾经的浪漫己被各种频繁的商务应酬和酒桌上的推杯换盏所取代。我越来越不耐,甚至和他有了争吵。

D、

我会让我们在一起。这是他在耳畔的低语。

是的,他说要在这座城市中心为我和女儿筑一座小小的城堡。里面有我们一家大大的爱。

这里要有春暖花开、云卷云舒,要是回归自然的山水居所。这样,我们便近在咫尺,宛若不分。

E、

对于像我和他这样有浓郁城市情结的人来说,远郊居住不是我们的理想。远郊别墅虽有山水一色,虽具曲径通幽,虽可悠闲怡然,但我们日常工作生活辗转市中心的辛劳将抵消这一切的美好。

显然,运盛美之国虽然没有郊外别墅的奢华,但坐拥五大城市公园中心,却自有一种精致的风情。

F、

改变就在这瞬间的渴望里。去售楼部签约的那天,我们开着车从西二环进去直通梅峰路。

一路上,香樟林的宁静之美,让两颗辗转于钢筋水泥丛林的心,渐渐淡了下来,甚至淡到极致。彼时,我们相视而笑,仿若回到相恋时分的柔美动人。

G、

我们终于能够像现在这般,有足够的闲暇时光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眼前的一切,就是我们梦想的居所。简单的几根建筑线条,加上朴素自然的浅赭色外墙,再配上浅灰色坡状屋顶就成就了这早的建筑群。

H、

这里被原生的自然山脉所环绕着,山里500株的白玉兰同时散放清淡的香气,令人迷醉。

大自然微妙的快乐也时时感染着我们。推开窗,总能感觉到甜美的空气与幽雅的阳光在跳着迷人的舞蹈。无论是一本书,还是一杯茶。都足以让我们享受一整天。

I、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悠长岁月洗礼后的谦和印象。

这里依然是鼓楼中心,然而与我们所熟悉的市中心的繁忙截然不同,和写字楼里此起彼伏的忙碌电话也截然不同。

J、

这里有的,都是安逸沉静的美和淡定舒缓的生活节奏。

我们都不再疲于应付,各项商务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化妆出门、生活起居,都显得优雅而从容。每日归家,迎接我们的是彼此温和恬淡的微笑。

K、

和他带着女儿一同漫步在这里,小巧的花园敞落在阳光下。无论一草一木都灵动逼人。初夏的阳光有一种绸缎的柔和,将花园里的我们和深深浅浅的艳丽花朵融合得恰到好处。

我们在一起喂鱼、养花种草,园区里撇落的是我们清脆的笑声。

L、

每家房前屋后都有小巧的白色木栅栏,小区花园内绿树红花配得郁郁葱葱,胡桃木的吊椅依在小径中、清泉在小区内环绕。一路走来,汀水步道、滨水木栈道、休闲花架、玫瑰花形拱廊、圆拱形凉亭。一切都真实得可以触摸。

M、

有人说,踩惯了红地毯,会梦见石板路。

的确,我们一日三餐都自然而恬淡,甚至已经忘了为谁来到这里。

花园枝叶的气息溶解了心底的积郁。小溪的洁净也浸透了过去。此刻,未来。即是永恒。

4.自然科学和哲学哪个更重要 篇四

数学算自然科学吗

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自然现象产生机制和规律的学科,关键就在自然二字上,显然数字不是自然存在的现象,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2、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属于科学的,但它不属于自然科学,所以摆正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数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角色仅仅是一种科学的语言。

科学是一门什么学科啊

科学是初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内容,在中高考中都占有较高的分数。

物理学科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学科。

化学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正确反映世界本质与规律的理论,包括正确的概念、命题、原理与理论体系;其对象是客观本质与客观规律,内容是科学本质与科学规律,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等人工语言。科学和科学理论是同义语。真正的科学或科学理论不可证伪。根据科学反映对象的领域,科学目前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横断科学、纵深科学、哲学六个大类。在中华民族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看来,科学是一个整体,科学不等于学科,也不等于分科,不同类别的科学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大自然是人类的什么

5.自然哲学论文 篇五

走出人类生存困境--自然权利的哲学反思

自然权利概念是生态伦理学说的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从四个角度对自然权利问题作了简要的学理探讨,针对当前人类生存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承认自然权利、尊重自然权利、维护自然权利的道德主张.

作 者:肖毅 作者单位:长沙大学,政法系,湖南,长沙,410003刊 名: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4(4)分类号:B85-058关键词:自然权利 生态危机 道德主张

6.自然哲学论文 篇六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辉煌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 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 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被学术界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

道家和儒家, 佛家一样影响广泛, 对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家尚自然之旨, 在园林上表现为崇尚自然山水, 沉醉其中达到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的境界。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核心, 也影响人的自然观, 在风景式园林的造园实践中, 则自觉地追求阴阳之对立统一而回归和谐的辨证关系。就此意义而言, 中国古典园林也可以称之为“哲理园”, 其所创造的和谐之美、统一之美才是真正妙造自然的园林美。

二、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

(一)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 《老子》云:“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被西方许多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儒家的理性相比, 道家审美更注重个体的感性体验, 以“有无相生”的玄妙之境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形象, 表现在设计上更突出奇谲变化、率性发挥, 强调意蕴和灵性感悟。

“道法自然”这一美学立场反映出道家思想的真谛。西方古典主义造园主张纯净理性, 完全排斥自然, 而中国传统的造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万物与吾一体”。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造园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园林家要做到如此境界, 必须得有丰富的阅历修养, 在园林中以土地为纸, 以石、水、树、屋为笔墨, “巧于因借”、“借景随形”、“随形取势”, 作为惊世骇俗之大作的原理是一样的。

“道法自然”首先体现在园林的布局上, 中国古典园林是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的环境而采用灵活不规则的布置, 按照功能的需要, 穿插安置各种厅堂、楼阁、亭榭等。它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布局上有一定规则。其次在建筑物体之间多采用曲折的小路, 有露天的石径, 也有避雨遮阳的走廊与凉亭。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因素。水池或湖岸切忌方正, 以曲折自然为好。在《园冶·相地》中, 几乎每一个园林选址中都提到水, 如“卜筑贵从水面, 立基先究源头, 疏源之去由, 察水之来历。”“入奥疏源, 就低凿水, 搜土开其穴麓, 培山接以房廊。”叠山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一个构成手法, 无论采用土或用石, 应整体看起来较为自然。山的大小与走势依园林景观的要求而定, 园内景观以开阔为主、或者以幽深为主, 则堆山之多少与高低都会不同。

(二) 道家的“无中生有”空间论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老子·第十一章》说:“三十辐, 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在此, “无”指的是空间上的“空无”而非虚无, 根据道家的哲学思想, 空间是由一定的事物构成的, 即门、窗、墙体等围合物, 亦即“有”。实质上, 所谓的“无”才是我们真正所用的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 设计师的处理正是这样的“空”、“无”, 它是由墙体、假山、建筑、雕刻、道路、水面、植物等实体构成的空间。而空间, 则是产生特定行为的场所, “无中生有”的思想应当由一种哲学观念转化为实践中的空间处理方式。当“空”体现为一种设计思想时, 它就产生出一种与丰富相对的品质。这样就使人们在园林空间中找到情感的寄托, 给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失意与不适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场所。

(三) 和谐共存的道家思想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一”指的是气, 即原始的混沌存在;“二”指的是阴阳;“三”指的是天、地、人。老子认为, 道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混沌整体, 由道而生出天地, 蕴涵着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互相交冲而形成和谐之气, 于是就产生了万物。庄子把“天和”作为宇宙整体存在的最理想的状态。《老子河上功注》所说:“天道损益盈谦, 天道以中和为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说:“知天人所为, 知人之所为, 至矣。”他认为, 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共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领域中, 一件好的, 充分享受美感的造园作品, 必定是造园各种要素组合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结构。在园林的布局上, 因地制宜为其基本手法。在园中, “宜亭斯亭, 宜榭斯榭”, 高处建台, 低处挖地, 组成情与景统一的古典式园林。道家的和谐共存的思想还体现在各构成要素材料上的协调与统一。每一种材料要素都具有其自身的自然属性, 如石头就具有一种野性与坚硬强壮的感觉, 木头则具有轻巧柔顺的感觉。一个能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造园作品, 其内部构成的各要素相处在一起, 必定是相称的、恰当的、有序的, 从而在整体上才能体现出和谐与统一。

三、结束语

哲学是一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终极概括, 也是文化的核心。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影响、浸润着园林, 成为园林创作的主导思想、造园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参与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且对西方古典园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也是西方造园家对道家哲学思想百学不厌的原因。

本世纪以来,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世界哲学史中, 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对而言对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最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之一。目前, 重人文、重环保的设计趋势也与道家“朴素自然观”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而启发我们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并适当地运用到现代园林与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内在的思想性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社会会越来越需要有思想, 有品味的园林景观设计, 道家哲学思想的借鉴和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 它影响、浸润于中国古典园林, 成为园林创作的主导思想和造园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中生有”以及“和谐共存”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有着深刻影响。

关键词:道家,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8.

[2]张家骥.园冶全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6.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7.浅论《道德经》中的“自然”哲学 篇七

关键词:道德经;“自然”;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47-01

一、自然的内涵

我们看到天降雨露,滋生万物,便会说天滋养万物;但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过后,我们看到生灵涂炭,万物萧条,便说是天毁万物。恰恰是这种既能滋养万物又能摧毁一切说明了道无善恶,一切都是无为无造,只是让万物自相治理。钱钟书曰:“曰‘天地不仁’,明事之实然,格物之理也;曰‘圣人不仁’,示人所宜然,治心之教也。”“事之实然”,是指道的自然;“人所宜然”,是指人和万物的应然。[1]老子观察并留意万物的生息,认为万物皆有其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为外因而转移。为此,老子提出“自然”之说,以“自然”来表示“道”的内涵。

就现有文献来看,《道德经》是最早将“自然”作为概念使用的经典。[2]“自然”的中心内容是,给万物一个不受干扰的自然发展的机会。老子说:“希言自然。”就是让执政者少去发号施令,让人民自然发展,则社会安享太平。反之,则“多言数穷”。因此,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任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所以圣人以不贪欲为欲,不以难得的奇珍异宝为可贵;以不去学习为学习,避免众人的过错。圣人能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而不是以主观意识去肆意妄为。

历代学者对“自然”都有注解,王弼以为“自然”是“无称之言,穷极之辞”。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所以谓之“自然”。[3]陈鼓应认为,“自然”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因而老子提出“自然”观念,是用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4]

詹剑锋总结了《道德经》的“自然”,认为老子所说的自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种本然状态,这种状态使事物称为自身而不是他物,即承认事物自身是事物存在的原因和依据,事物的存在是不需要外力干扰、不需要外在依据的。二是指事物运行规律的本质,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其规律是“道”,而“道”又按照“道法自然”的规律促使事物产生、成长、运动、发展,在本质意义上,“老子的‘道’是自然的本质,又是自然的现象。”[5]

二、道法自然

在《道德经》里,关于“道”的论述很多,“道”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道”的本意就是道路。如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道”即人“所行道也”,“从行从首,一达谓之道”。黑格尔曾经研究老子的“道”及其组成,他认为“道”是老子哲学的主要概念,是属于理性思维的,他说:“‘道’在中文是‘道路,从一处道另一处的交通媒介’,因此就有‘理性’、本体、原理的意思,综合这点在比喻的形而上的意义下,所以道就是指一般的道路,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6]

“道法自然”是道创生万物的总原则,道在万物的生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主观作为,完全是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道”是要效法自然的。“道”对万物是非占有性的,道生万物而不视为己有,作用于万物不居功自恃,道作为万物之长也并不主宰它们。对此老子也提出了:“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珍贵,是因为“道”、“德”总是任万物自然化成,而不去干涉万物的发展,更不去邀生养抚育的功劳,完全因任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才能受万物尊崇。老子认为道体是顺应自然法则在运行,人也应顺应着自然法则去发展 ,才不会任意造作,破坏原有平衡和谐,“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注曰: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7]道的存在状态即是如其自身,自如自然。[8]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创生出天地万物,并不是出于神的意志,道只是顺应自然,不含有任何造作在其中。“道”是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9]

老子提出自然之说是以“自然”表示“道”的内涵,并道出“道”与万物的生息关系。“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说对宇宙万物的治理都要顺应自然本有的规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是“无为”,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顺应了自然规律做到了无为。老子这种“自然”的智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若能够以尊重、顺应“自然”为大前提去行为处事,则更有利于去理解人生,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9,第83页。

[2]刘笑敢:《<老子>之“自然”十题》,见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3]南怀瑾:《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6页。

[4]引述于王希坤《论老子治理之“道”—以管理哲学为视域的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12第一版。

[5]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3页。

[6]引述于王希坤《论老子治理之“道”—以管理哲学为视域的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12月第一版。

[7]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王弼注,中华书局,2008.12,第64页。

[8]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9,第75页。

[9]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第49页。

8.自然哲学论文 篇八

浅议从传统自然观到环境哲学的变迁

人通过实践活动来完善自身,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自然观也就应运而生.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自然观,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步,环境哲学也便提到了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日程上来.本文从传统自然观的缺陷入手,分析了从传统自然观向环境哲学迈进的三种“价值审视”,并就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论述.

作 者:徐建平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工作部,河北,邢台,054035刊 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GT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21(4)分类号:N02关键词:传统自然观 环境哲学 可持续发展观

9.自然哲学论文 篇九

论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本文在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目标、研究对象等方面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阐述了自然科学方法向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的途径和机制,并指出了方法移植的限度和原则.

作 者:吴兆雪 江宏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5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420(3)分类号:N031关键词:自然科学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运用 内在根据 途径与机制 局限性和原则

10.自然哲学论文 篇十

顺应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

重视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优良传统。马克思早在一八四四年就已经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然而自然界却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的对象。”(《一八四四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82页)这是因为,人是自然界某一部分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是通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作用的。因此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科学不能不包括自然科学,不能不与自然科学相结合。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工业、农业,讨论了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涉及大量的自然科学内容,以及科学的社会方面。一八七○年以后,他甚至在因病休息期间,还研究自然科学和数学。他十分重视数学的研究。他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参见拉法格:《马克思回忆录》)

恩格斯为了创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作《自然辩证法》,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自然科学。他是把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结合起来研究的先驱。今天,欧、美有不少科学史家转而研究科学社会史、国别科学史(或称外部科学史),有些科学哲学家重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的结合。他们也承认这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制订了《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案》,他要求把自然科学问题、技术科学问题与社会科学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参见维里克霍夫等编:《科学、技术与未来》(英文版),牛津,一九八○,4页)一九一八年,列宁倡议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院,“研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问题,进行社会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探索,因为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是互有关联的。”(《苏联政府法令》,第11卷,莫斯科,一九五九年版,469页)一九二○年在列宁指导下,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制订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电气化计划》是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研究经济建设计划的一个重要尝试。列宁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列宁早在一九一四年就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列宁全集》第二十卷,中文版,189页)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已经汇合成为滚滚洪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趋势势不可挡。这突出地表现在:

(1)自然科学创造并首先应用的定量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计算机技术等开始在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中推广应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为机器控制、动物行为、大脑思维与社会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方法。

(2)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哲学、社会科学蓬勃发展。诸如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科学技术法、科学伦理学等,都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极快的学科,成了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中的重要分支。

(3)心理学、人类学、地理科学、社会生态学、社会生物学这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程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作为人改造自然界的理论工具,实质上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们的巨大发展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4)人们日益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来处理解决能源危机、材料资源匮乏、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城市与农村建设、交通紧张、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等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统一起来。这些都要求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密协作。

现在,欧、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已于一九七七年开始设立名为“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的教学科研中心,并开设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科学史(包括通史、断代史、学科史与国别史,包括苏联与现代中国的科学与社会)、技术史(也包括通史、断代史与国别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的组织等四十九门课程。许多别的大学也有类似的教学科研组织。苏联近年来也一再强调“知识的整体化”,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当然强调结合与综合,并不排斥分科深入与分析。综合与分析,整体化与分科深入总是相辅相成、结合进行的)。

11.自然哲学论文 篇十一

如何才能获得一个和谐的身心状态和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们必须在生活中牢牢把握住一个哲学上的命题——均衡定理。均衡定理的基本概念可表述为:均衡是一种动态的趋近状态, 一种在各种正向和反向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达到的一种资源最优化的配置状态。因万事万物都有一种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的性质——惰性, 因而, 趋向新的平衡状态的效率取决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博弈与制约。

二、平衡定理在自然科学上的应用实践

本文我们将从平衡定理在各学科上的本质体现而证明这种定理的深刻普遍性。从而, 为我们认识世界及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哲学上的理论参考依据。

根据平衡的定义, 我们可把他的理论模型简化为如下所示

(旧态均衡) —————————————— (新态均衡)

(惰性) 综合因素作用 (制约)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打开的一扇大门, 楞次定律的提出是对发展的一个有力补充。旧态平衡就是原有的磁场状态, 新态平衡是产生质变之后的新的平衡状态。综合因素的作用对新状态的产生有促进的作用, 但因惰性原理, 这种平衡状态的转移受某种程度的制约。在此过程中的质变便是新旧平衡状态下磁通的差异, 用公式可表示为

(旧的磁通状态) —————————— (新的磁通状态)

(惰性) 外界磁通不同程度的改变 (制约)

假设没有楞次定律, 首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可判断在磁通量改变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电流, 并且知道电流能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判定, 不管磁场是增大还是减小, 产生的电流的磁场都会阻碍其变化。据此根据右手螺旋法则便可以判定电流的方向。在平衡定律的指导下, 这一切都显得这么容易。

在化学科学中, 极大地提高的工业效率的一项理论创新——勒夏特勒定理。这个定律对当时的工厂生产极具指导意义, 提高了生产效率, 极大得节约了资源。通过具体的因素而想向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的转化, 而原有平衡的惰性状态将阻碍这种状态的形成, 但仅仅是阻碍而不是阻止, 最终将达到一种理想的所需的最佳状态, 这一切都取决于原有化学平衡的性质及所施加因素的强度。

可用公式表示为

(旧的平衡状态) 综合因素的影响 (制约) (新的平衡状态)

三、平衡定理在经济学及心理学上的总结

经济学中的均衡问题更是俯拾即是, 为代表均衡价格,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其中蕴含的深刻本质。均衡价格的经济学定义是:由于市场的竞争作用, 及各种消费因素的影响, 导致价格趋向某一点, 这一点是买方卖方的需要都恰好达到最大的满足。

均衡概念与心理学上的平衡有很大的渊源, 因而其在心理学上给我们的指导意义也许更具现实意义。宇宙间的一切现象级关系都是由相互关系平衡关系调节关系构成、当然精神现象也离不开这一法则。

四、心理学上的精神拮抗作用简析

为了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心理学上的平衡作用将通过举例来阐述精神上的拮抗作用。例如:肌肉中的上臂屈肌和伸肌相互对抗名为拮抗肌, 之所以命名为拮抗肌是模仿其某种对抗作用——当我们屈肘时, 只会像机器那样运动, 只有相互制约调节才能使形式、速度、强度及连续性自由的进行。否则, 极易疲劳而将难以维持。精神活动亦是如此, 倘能自然的大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便将摆脱一切无谓的烦恼。

五、利用均衡定理治疗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综合症

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治疗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日本森田正马的森田疗法。其基本要义为均衡定理——归结一句话就是“顺归自然平衡和谐”。如果单纯的想要逃避痛苦或者想战胜都无济于事, 唯一能做的就是正面去迎接他, 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和谐平衡的状态, 一种新的人生境界。

六、均衡定理对个人修养的提高及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当我们真的用心去体味这一原理时, 我们将获得提高自我修养与获得心理健康与洞察是非的一把金钥匙。

当我们感到生活的索然而幻想逃避现实时,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这种旧有的状态确实需要改变了。例如上网成瘾的癖好, 是因为身体的机能处于一种偏离正常的轨道的状态, 极端化而不平衡。可以通过给自己一个强烈的信号以打破原来的状态, 根据平衡定理这中信号只要足够强, 自己恢复常态的理论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为我们提高修养、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最后想重申:平衡定理就是因为他的普遍性而被人理所当然的忽略, 今天对他的总结虽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 但至少给很多人提供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意识, 一种学习生活的理论模型, 鄙人认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根治法》森田正马日本[1]《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根治法》森田正马日本

[2]《电学实验研究》法拉第英国[2]《电学实验研究》法拉第英国

[3]《化学平衡定理》勒夏特列法国[3]《化学平衡定理》勒夏特列法国

[4]《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高鸿业中国[4]《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高鸿业中国

[5]《数理经济学引论》阿契鲍尔德.李普赛[5]《数理经济学引论》阿契鲍尔德.李普赛

[6]《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研究》冯晓春中国[6]《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研究》冯晓春中国

[7]《生命的景观 (The Living Landscape) 》弗雷德里克·斯坦纳[7]《生命的景观 (The Living Landscape) 》弗雷德里克·斯坦纳

12.自然哲学论文 篇十二

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科学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技术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技术哲学――技术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社会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社会哲学――社会是被社会地建构的。

作 者:安维复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36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218(12)分类号:N031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 社会哲学

13.哲学讲义(第一讲 哲学入门) 篇十三

第一讲 哲学入门 第一节

游泳须在水中学

哲学一向以抽象和难懂著称,但事实上哲学并不抽象,也并不难懂。问题在于记载哲学的文献一般被不了解哲学的人阅读,因此才产生了这样的印象。诸位有喜欢游泳吗?你们觉得游泳抽象而且难学吗?

但是如果游泳课不在游泳池里上,而是老师和学生都正襟危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命题,比如:“两腿交替打水,同时两手交替划水,腿部打水和手部划水的频率之比为6:1”,或者:“在水中应当闭住呼吸”,或者:“身体应保持放松,令其漂浮于水面”。将这些命题系统化、理论化之后,关于如何游泳这个问题足可以写成堪比任何哲学著作的大部头。那么如果让一个不会游泳,甚至都没见过别人游泳的人来阅读一下这部著作,他会有何感想哪?

这就是哲学抽象和难懂的原因了,迄今为止你们对于哲学知识的学习,都好似是不会游泳者在岸上阅读关于游泳的书籍。若真要学会游泳,书本上的知识至多只能做个参考,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下水的勇气和不怕呛水的觉悟,还有就是自己一定能学会的信心。

第二节

破相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曾经知道,现象和本质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1而且我们也都以为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什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个情节印象特别深。说的是有一次曹操的手下暗示曹操代汉自立,曹操慷慨激昂的说了一番话,明确表示要以周公为榜样,自己的志向只是为国家讨贼立功,死后墓碑上若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三国演义》在此引了一首诗:“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2

马克思主义说:“所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所谓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其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最后,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由于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它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事物内部且相对稳定,所以它比现象单纯、深刻。其二,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要从特定方面表现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本质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2 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ī)。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周武王死后,继任的周成王尚未成年,周公作为周成王的叔叔摄政辅佐、大权独揽,很多人都认为周公会篡位,但成王成年后周公却将王权主动交还成王,成为千古佳话;二是西汉末年,王莽曾是有名的道德君子、受世人敬仰,但最后却篡夺帝位、天下大乱,成为历史上乱臣贼子的典型人物。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现象和本质的知识来分析这两个人:周公大权独揽是现象,还政于成王是现象,品德高尚是本质;王莽谦恭下士是现象,代汉自立是现象,狼子野心是本质。

但我认为,能够做这样的分析,并不证明分析者知道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甚至可以说,把现象和本质挂在嘴边的人,连“现象”的概念都未必能掌握,更不用说掌握“本质”的概念了。如果将哲学的学习类比于学习游泳的话,现象就是“水面”而本质就是“水”,破开水面下到水里便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我们称之为——破相。

第三节 现实和真实的区别 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他的《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缸中之脑”的假想:“一个人(可以假设是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输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3

《黑客帝国》以大胆的想象力将“缸中之脑”的假想又推到了极限:也许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世界只是大型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虚拟场景。当我以为看到你们、甚至摸到你们的时候,我们本体也许是在相隔万里的两个玻璃瓶当中,一生也不会相遇。

这些“奇谈怪论”的作者并不是真的希望你们相信自己只是液体中的一个脑子、或者是被计算机饲养的一群奴隶。他们只是想教导你真正了解“现象”这个词的意义——简单的说,你目力所及的一切4,都只配称之为“现象”,因为这些现象全然是你的大脑创造出来的。想象一下你自己做梦的情景,在梦里你会将所见到的一切都当作是真实的,因为你忘记了那些梦境只是现象;同样的,在你最清醒的现在,当你将周围的一切当作真实的时候,你依然忘记了所看见的一切只不过是现象。在这里我们必须定义三个概念,以避免在今后的陈述中发生歧义:

1、梦境:睡眠中呈现的现象。梦境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2、现实:清醒时呈现的现象。现实同样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引自http:///group/topic.php?gid=138026&tid=23215880 具体而言,就是你眼睛看到的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的一切。

3、真实:没有大脑参与其中的世界的本来面目,有时我们称之为“客观”。真实是你从未见过的世界,因为你所见的只可能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景象,你只是一直误将现实当作了真实罢了。

第四节 关于现实和真实的三个说明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现实和真实的区别。分别是“颜色的说明”、“倒像的说明”、“立体感的说明”:

·颜色的说明

请看一看我们周围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蓝天、白云、绿草、黄花。我们都会相信,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就是这些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色盲5看不见这些颜色,他的眼中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但是我们认为:“看不见这些颜色是色盲的生理缺陷造成的,即便全世界的人都是色盲,真实的世界依然是彩色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简单的说,颜色只是一种现象,换言之颜色是我们的大脑制造出来的东西。6

假设你有一种特异功能,不同重量的东西在你看来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1公斤以下的东西是红色,1~2公斤是橙色,等等。这样,你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知道一个物体的大致重量,甚至能根据暗红或深红的差别做出更准确的估计。也许你现在有三个问题:

1、如何能做到让不同重量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我们如何能知道不同颜色就代表了不同重量?

3、一眼就知道物体的重量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为了解释这3个问题,我们来假设另一种“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令光波的不同波长在我们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们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知道一个物体发出的光波波长大致是多少。问题同样有三个:

1、如何能做到让不同光波波长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我们如何能知道不同颜色就代表了不同光波波长?

3、一眼就知道物体的光波波长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第一种是“神的奇迹”、第二种是“进化论”。按照进化论,所有的颜色并不是一起登上舞台的,从只能区分有光和无光(此时只需要黑和白两种颜色),到能够区分光的强弱(此时需要不同程度的灰色,颜色增加到3种),到能够区分暖色和冷色(颜色又增加了两种,也许当时所有的暖色,比如红橙黄都呈现红色;所有的冷色,比如青蓝紫都呈现蓝色)„„直至逐一的把现有的每种颜色都进化出来,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也许还会进化出新的颜色。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在近代以前我们并不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波长,所以这一点其实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第三个问题。直观上,你很难理解不同的波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什么意义。下面是我从进化论的角度做的一番推测:

严格的来说,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的人称为色盲,不能辨别部分颜色的人称为色弱。但日常用于中往往将色弱也称为色盲,本段所说的色盲是指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的人。6 有的同学会说,颜色是我们的大脑对光的不同波长的反映,波长是客观的所以颜色也是客观的。这里有两个问题:

1、波长是否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2、颜色是否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打个比方,有一个弹簧秤,不同重量的东西挂上去就会反映出不同的读数。我现在说:“弹簧秤上的刻度都是人刻上去的。”我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被称量物的重量是人造的,也不是说弹簧会被拉伸多少的长度是人造的,我指的仅仅是弹簧秤上的刻度是人造的。只要你愿意,可以把刻度刻成均匀的,也可以刻成不均匀的,可以间隔1毫米也可以间隔2毫米。我们视觉的功用是让我们用“看”的形式达到以下目的:

1、寻找饮食;

2、避免危险。假设在地平线处出现了一片树林或者一个湖泊,如果没有色感,我们眼前的世界会变成一片灰蒙蒙,远处的树林或湖泊根本无法靠视觉来分辨;一旦有了色感,我们就可以在一片荒芜的黄色中清晰的分辨出远处的一团绿色或者蓝色。在灰色的世界中出现某一个色彩,应该是我们的某一个基因突变后产生的特异功能,而一旦这个特异功能在生存中体现了优势,那么这个特异功能的基因就有希望在他的后代中保留下来。7

哲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保证你眼中的颜色和别人眼中的颜色是一样的哪?也许我眼中的红色恰恰是你眼中的蓝色,而我眼中的蓝色恰恰是你眼中的红色。一个很有趣的假想是,我喜欢蓝色而你喜欢红色,但实际上我们喜欢的是同一种颜色,只是我是在天空上看见这种颜色,而你是在草莓上看见这种颜色。我想这是完全可能的,颜色之间彼此也在做着激烈的竞争,哪一种颜色更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哪一种颜色可以为我们的生存增加哪怕万分之一的生存几率,那么这种颜色就更有可能在众多颜色的竞争中脱瘾而出。这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暂时胜出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都那么漂亮的原因了,因为那些不足以引起我们兴趣的颜色被它们淘汰了。

所以,你现在有点明白了吗?所谓颜色不过是一些醒目的符号而已。其作用和交通指示牌相当,特定的颜色意味着食物、水或者危险,提醒我们加以注意。事实上交通指示牌的画法并非只有一种,同样颜色的样态也并非只能如此。如果你仔细思考的话,如同设想一个没有交通指示牌的街道一样,想象一下没有任何颜色存在的世界,无论你想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那比你眼睛所看到的更接近于世界的本来面目。

·倒像的说明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光学的知识,视网膜上的像所产生应该是倒像8,但为什么我们却不会有世界颠倒的感觉哪?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证明提问者一定混淆了现实和真实。

提问者把视网膜想像成皮影戏的幕布,以为眼睛外面的光射进来打在幕布上,自己作为一个站在幕布后面看皮影戏的小人,认为幕布上应该是倒像才对。问这个问题的人应该先想一想,摄像机所成的一样是倒像,但为什么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的图像不是倒的哪?

我们的眼睛就好象是摄像机,而我们的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就是一个超级宽屏背投电视机。虽然我们的微型摄像设备和微型放映设备距离相差不远,但中间是用电缆连接的。我们看得不是简陋的皮影戏,而是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

我用摄像机和电视机做比喻的结果,可能给人这样一种错觉:摄像机摄录到的画面和电视机放映的画面是一样的,因此眼睛看到的和脑子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一样的。这个问题会在以后详细讨论,但至少在“颜色的说明”部分我们已经发现,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脑子对眼睛看到的画面进行过不少有益的加工(添加颜色应该只是方式之一),所以对于两者的一致程度我们应当保持谨慎。

我猜测最早出现的一种颜色应该是绿色,因为对绝大多数的动物而言植物的叶子是最主要的食物,能够从灰色中分辨出绿色是极为实用的一种能力。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所有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像。即像的上下和原物的上下是正好颠倒的。·立体感的说明

大家都应该看过3D电影《阿凡达》吧,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电影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9将视网膜上平面的图像,在脑子里形成立体的形象,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天赋。3D电影就是利用我们的这种天赋,通过技术手段让左右眼看到略微不同的画面,大脑被欺骗后的效果就是我们可以欣赏立体的电影画面,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请你们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一个人从小就被关在一个IMAX的电影院里,被绑在座位上,头颈和腿脚都被固定住,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盯着眼前的电影屏幕。”我担保他会将眼前那些立体的形象当作是真实的存在。我所说的当成真实存在并非是说他会把电影里的情节当成是真的,而是指他会把那些立体的人、物体当作是真的存在的,当成有思想的人,当成有质量的物体。

那么让我们依次想象,一个人被关在普通电影院里的情景,一个人被关在皮

10影戏院里的情景,以及被关在洞穴里的情景。在普通电影的例子里,虽然他看到的形象不是立体的,但是因为他从未见过立体的东西,所以也就不知道物体“应该是立体”的;在皮影戏的例子里,虽然那些皮影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真的人或真的动物,但是他从未见过真的人和真的动物,因此也就不会知道“不像”;最后,在洞穴的例子里,这个可怜的人将摇曳的篝火在洞壁上照出的模糊不清的影子当成了真实的人和物。

他们当然都很不幸,因为他们从未见到过真实的世界,而将虚假的影子(电影只是一种复杂的影子罢了)当成了真实。那么我们自己哪?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所见的无一例外是我们的大脑制造出来的“影子”中。我们无一例外的将大脑制造出来的那些“影子”当成了事物本身。

若要理解哲学,你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是,眼前的一切无论看起来多么真实可信,终究不过是一些影子而已。这些大脑制造出来的影子与洞穴里模糊不清的影子相比并没有质的差别,差别只在于我们大脑制造出的影子精致些罢了。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存在着比我们大脑所能构造的更为精致的影子,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所以无法想象。一些自大的人宣称自己所见的影子已经是影子中的极品,不可能有更好的了。在我看来这就像洞穴里的人们说他们看到的影子已经不可能更好一样可笑。

关于颜色的、倒像的、立体感的三个说明到此完毕。我希望听完这些说明之 9 立体感产生的原理大致如下:左右两眼看到的画面并非完全一样,而是有一个角度差的。比如你对着群山拍一张照片,然后往左面跨一步再拍一张照片,两张照片因为拍摄角度不同必定会有些微的差别。理论上,距离近的山头在两张照片上的差别会比较大,而距离远的山头则差别较小。我们的双眼就是位置略有不同的两台摄像机,距离我们近的物体在两眼中的成像差别大,而较远的物体差别就会较小。

这一点完全可以做实验,竖起一个手指放在鼻子前方大约10厘米的位置,只用一只眼睛观察,然后突然换另一只眼睛观察,你会发现左眼看到的手指在画面的右侧,而右眼看到的手指在画面的左侧;然后将手指放到鼻子前方大约30厘米的位置,用两眼交替观察,你会发现两个画面上的手指都在画面的正中,差别很小。10柏拉图有一个很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后,所有人都能清晰的认识到:除了我们所见到的(即我们的大脑所制造出来的)现实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我们所见不到的真实的世界。你可以乐观的认为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无几11,也可以怀疑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12。从这一刻起,恭喜你已经进入了哲学的大门。

感谢我们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脑神经学、遗传学、3D电影技术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因此我才可以利用这些常识相对简单的帮助诸位破相。“现实世界是大脑制造的真实世界的模型”,只要耐心解说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理解这个命题。而在古代,我们的先人们不得不借助洞穴中的囚徒、指月亮的手指,或者诸如作茧自缚、镜花水月、盲人摸象这样晦涩的比喻来说明同样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先

13生的这首诗是要说明什么道理哪? 《金刚经》有云:“凡一切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成我们的语言:一切现象,都不是真实。若明白现象不是真实,才能理解“本体”。

如果我的讲义有幸流传下去。有一天,我讲义中所引用的科学知识会被推翻14;我尽可能平实的语言会因为读者语言习惯的不同而变得拗口难读。所以,最恰当的方式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否则文字反而会成为后人的障碍。但我不认为我的文字会流传那么久,所以便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但是我们在阅读前人的著作时,却须有这样的觉悟。

第五节 小结

对于未经哲学训练的一般的有理性的人,都会认为目力所及的这个世界是毋庸质疑的,真实的、客观的。天空大地、山川海洋、一花一草、一人一物,我生前就是如此,我死后依然如此,这是一种朴素的、常识的唯物倾向。但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这朴素和常识上,则根本就不会有哲学这样东西。

破相,即通过反思认识到,日常所见到的一切(包括感觉到的一切)都是大脑所制造出来的。当然,即便是大脑制造出来的,也可以肯定大脑是尽可能的按照真实世界为原型制造出来的;但是,既然是按照原型制造出来的,那么就只不过是一个模型而已。有哲学思维的人,不会将模型当作原型,也不会想当然的认为模型和原型完全相同。

无论我们如何挣扎,我们终究逃不出这个为我们的意识所建筑的模型。我们看见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太阳还是电脑或者我们自己的身体,终究并不是“他们自身”而只是“他们的模型”而已。而这些模型也不是我们幼年时候玩过的汽车模型或者飞机模型,而是思维的模型。我们的意识所能观察和研究的就只是这样一些模型而已。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才开始踏入哲学的领地。我们才有可能来讨论这些模型 11 我们一般会乐观的认为,大脑中所形成的每一个影像,在真实世界中都必然有一个物体与它一一对应。因此真实世界即便和现实世界不是完全一样,但至少是大致相似的。12 但是,就如“缸中之脑”和《黑客帝国》所揭示的,真实世界与现实世界十分相似的可能性并不是100%的,既然不是100%就值得怀疑。13 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现象总是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我们看不到本体啊!只因为我们身处在这现象的包围之中。”再比如如来佛的手掌,即便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十万八千里都逃不出去,这同样是在比喻我们人类即便再神通广大也无法逃出现象界的包围。14 科学的进步是没有终点的,理论不可能一成不变:新的实验获取新的现象,新的现象引发新的理论。我引用科学的观点并非是作为推理的前提,而是作为说明的材料,目的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哲学的观点。所以,我所引用的科学知识即使过时了,甚至被新的科学理论证明是错误的,但并不代表我所表达的哲学观点就是错误的。所依据的“真实的世界”是否存在?以及“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或者停留在模型中间满足于研究这些模型。那些模型被人们称为“现实”,而那“真实的世界”被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

于是才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关于“真实的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争论)。于是才有唯物论和唯心论(关于“真实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还是精神构成的争论)。

于是才有理学和心学(关于构成模型的“两个真实的世界”15的二元对立的理论;以及,模型就是一切的一元论)。

所有的哲学争论和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破相”的基础上。如果是一个没有破相的人来看待这所有的争论,想必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在说些什么吧。

上一篇:临床试验秘书职责下一篇:寒假征文那时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