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共10篇)
1.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一
内江师范学院校园广播台改版方案(草案)
一、广播台人员调整
鉴于对我校校园广播台人员配置与任务安排上出现的不合理,资源浪费的现象,现做出如下调整:
1.将所有节目调整为每档节目播音员4人,导播1人。
2.所有播音员均具备编辑的能力,每人每天轮流对当天稿件进行编辑。
3.导播从播音员当中选拔,每一档节目一名导播,负责当天节目的导播工作。
4.广播台原有的编辑作为每个节目的责任编辑,负责审查稿件和整理稿件内容。
二、广播台节目改版方案
鉴于对我校校园广播台节目出现内容重复、冗长、不专业的现象,现做出如下调整:
1.所有广播台成员分为十个小组,负责本节目的改版工作。每个小组成员为本节目的播音员,负责人为本节目编辑。
2.开学的第一个月为改版后的试播阶段,在试播阶段可以对节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一个月后正式播音,正式播音后不允许在节目上进行太大的变动,如果有需要变动的地方必须请示老师和台长。
3.在改版后,向全校师生征集意见,评选大家最喜欢的广播台节目,和广播台播音员。并在之后的每一个学期进行一次评选活动,调动广播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收集所有广播台工作人员的资料,在广播台网上公布。方便大家了解广播台和广播台的播音员,也方便大家投票评选。
三、改版原则
针对我校校园广播台的现状,以专业电台为标榜,以其他学校广播台为学习对象,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服务全校师生的原则,以“校园”为主导思想,进行改版。更好的做到用声音传播信息,用声音传递快乐,用声音服务全校师生。使每一档节目大众化,精品化,专业化。提高节目质量,提高播音员素质,提高广播台影响力。
本次改版前期工作在9月1号之前完成,节目改版在9月31号之前完成。
2.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二
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体活动的核心部位, 它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师生接受先进的教育和社会思潮的有效载体, 越来越引起校园内外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关于校园文化,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 校园文化应该属于广义的, 即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 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校园中的一切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 塑造着学生。狭义的文化常指以课余文化活动, 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因此, 校园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 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 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1]因此, 校园文化即高校校园内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理念和氛围, 它以校园内所有成员为主体, 以课余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 以校园精神为特征, 以培养和练就行为习惯为宗旨的一种群体文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导向、示范、激励、娱乐、凝聚、约束、陶冶、养成、自律、辐射等多方面的功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 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2]长春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半个世纪以来, 秉承“师范性、应用性、服务性”教育理念, 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 牢记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内涵, 坚持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作为承载大学精神的载体, 通过拓展新思路、创造新载体, 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共同成长”校园文化教育模式:即对话成长、自律成长和心灵成长。
(一) 对话成长——用思想教育塑造
对话成长, 以信仰教育为核心, 以创新模式为特质, 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模式, 以“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为主体, 凸显素质养成教育实效。该模式着重从思想层面、精神领域加大对大学生的培养力度, 重在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信仰迷茫,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实践中形成了“两个使命、两个自信、三高定位、七新协力”的“二二三七”工作体系, 开创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路径。
通过理论教育、实验训练、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特殊指导、网络交流、行为养成七个培养环节, 遵照“培养一批精英, 带动一代学生”的宗旨, 首批学员通过两个周期的培养, 其中已有33名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学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 已经形成了“人人知道青马, 人人关心青马, 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育人氛围。
(二) 自律成长——用行为管理养成
自律成长是以素质养成为实践主体育人模式, 作为对重点工作的有效支撑, 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注重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教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素质, 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该工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 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选修课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政治觉悟。
(三) 心灵成长——用环境和文化陶冶
心灵成长是用大学生活指导为实践载体, 思想与行动并行, 有效支撑着育人工作取得的实效。大一理论指导, 结合《大学生活指导》丛书, 开设就业指导、安全教育、思想政治及学生行为教育、学籍管理、贫困生生活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大学生活指导理论课程;大二实践训练, 在大一理论积累基础上, 侧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实践, 巩固和充实理论学习, 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生活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大三巩固提高, 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扩大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视野和范围, 重点是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 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为以后的就业和生活打下雄厚的基础;大四总结创新, 指导学生全面总结并完善大学生活的学习与实践,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重点做好就业培训与创业指导, 实现成功就业创业。
三、“共同成长”教育创新模式育人实效
“共同成长”教育模式以“共同成长”为主线, 以“四成长”为途径, 以“学无止境、行为师表”为宗旨实效, 做到紧扣第一课堂主渠道、拓展第二课堂主阵地、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取得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实效, 全面指导着长春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它通过“教—管—育”的机制, 即用思想教育塑造, 用行为管理养成, 用良好环境和文化陶冶来实现三位一体式的校园文化教育培养模式。“共同成长”教育模式实施以来, 以其参与人员广、指导时效高,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学生称其为“我们的模式”, 认为它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它深入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具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较强的针对性。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有效夯实了人才培养素质, 显著增强了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了人才社会素质、职业素质、能力素质的培养, 是师范类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值得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铁锁.论校园文化 (第一版) .新华出版社, 1990:60.
3.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学校以“创新学分”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002年,学校启动了基于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创建了“品德高、基础厚、专业精、口径宽、素质优、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3+1”和“2+2”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了弹性学制、选课制、创新学分制、主辅修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机制。这些教学改革措施,贯穿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在精练专业课程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基础培养和夯实基础后的专业培养。深受学生欢迎的“导学—导研—导航”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学习、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为主要切入点,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提高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将创新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增加了创新学分,增设了学年论文,从大二开始便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学校制定了《信阳师范学院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创新学分的获取途径及可替代专业任选课、跨学科任选课的学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从事科研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实践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获奖层次,都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细化创业指导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
为更好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就业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强化领导、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教育指导、完善扶持政策、建设孵化基地等措施,细化实化操作办法,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与服务。
加强创业工作队伍建设 学校首先是坚持精选,按要求逐步配备专职人员,专职人员与在校生比例及毕业生比例适中,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日趋合理。其次是注重培养教育。通过安排外出培训、组织校内培训、集体备课、网上备课、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创业指导队伍的政策水平、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近三年来,学校先后组织58人次参加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就业创业工作培训,先后邀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郑州大学等省内外专家担任校内师资培训班讲师,累计校内外培训586人次。最后,积极营造发展空间。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坚持将就业指导教师职称评定计划单列,把就业指导教师与业务教师一视同仁。按照“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支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依据学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公共必修课统一安排教学活动,统一征订省统编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师备课、教学督导、课程考核以及教学津贴发放,保证教学质量,注重教学实效。目前,在毕业生中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在低年级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业”选修课,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就业技能。学生掌握就业政策与就业常识,熟悉就业手续办理流程,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中的主渠道作用。
推进分层分类指导 为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学校组织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普测”,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科学制定大学四年规划和人生规划;对二年级学生,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的素质要求,引导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对三、四年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对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培训,开展模拟训练,提高创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创业技能。培训合格者不仅可以获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而且符合条件的学员在创业时还可以享受政府无息创业小额贷款、工商、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
强化创业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学校把强化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从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条件保障等方面为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支持,优先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经营场所和相关创业后续服务。近年来,一大批校友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涌现了数百个成功的创业案例,一百余名校友成为创业型企业家。
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学校专门设立了“有光”大学生创业奖励基金和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基金30万元,奖励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创业团队。学校建设了高标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因仑电子创新工作室,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战演练。先后有60余个创业团队、780多名学生参与了创业实践锻炼。
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学校早在2006年便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尝试,致力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宣传动员、学院初选赛、校内决赛、分赛区预赛、就业实践、全省总决赛等环节的选拔,参赛选手表现出了强烈的就业自主意识和创业精神,明确了职业目标,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学校连续四届获得河南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最佳组织奖,并在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其中朱亚翔同学荣获“十佳规划之星”称号。
注重开展指导培训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创业信心 学校联合河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省工商业联合会、信阳市人事局等单位,邀请省内外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中小学校长、成功就业创业校友等来校,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就业创业经验,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如今,创业创新教育在校园内已开始掀起高潮,学生自主创业也已渐成风尚。
重视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学校结合创新创业工作发展形势和创新创业工作实际需要,不断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理论水平。一是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就业创业课题,每年的立项数目都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二是组织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开发培育。2012年成功获批58项,2013年成功获批60项,项目参与学生1000余名,获批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
同时,学校积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及西部地区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在广州设立了“信阳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驻广州办事处”和“信阳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创业广开渠道。近期,学校还与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加强与地方联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浉河区产业资源与学校科研资源无缝对接。
4.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四
4月3日,正值“闽南文化进校园暨图书馆读者活动月”启动之际,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苏黎明教授在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闽南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魅力》的讲座。
苏黎明教授从闽南方言文化、闽南宗教信仰、闽南家族文化、闽南戏剧音乐、南建筑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闽南文化的鲜明特色,并结合自己多年在各地实地考察与作为 一个闽南人的亲身体验,列举了各种妙趣横生的案例,将一个有骨有肉、重情重义、敢作敢为的闽南人的独特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苏黎明教授还对闽南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古今影响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引起了大家对闽南文化未来发展的深思。
5.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五
让汉语走向世界
—————师大文理学院首届对外汉语文化节策划
活动时间:2010年4月1日
活动地点:杨林校区
活动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活动承办:人文学院
活动协办:对外汉语系(主要承办)
彩云锣鼓队
艺术团
活动特邀: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师生等
远东大学师生等
萱素南塔大学师生等
活动背景:
当前,“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推动汉语发展的主体已开始由民间转向政府,很多国家政府教育部门已将汉语列为主流学校第二语言必修课;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及民间机构对中国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反应强烈,热情很高。
调查显示,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3000万,共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有汉语课程。美国已有2500所中小学开始或计划设立中文课程。中文在欧洲已成为中学会考科目。东南亚、非洲、南美对汉语教学的需求增长非常普遍。在信息科技方面,中文视窗系统、中文互联网、中文搜寻网站日渐蓬勃;在影响世界的国际组织、国际公司、国际媒体和世界知名大学中,有上百家拥有中文网站和网页。美国国务院设有中文网页;美国最权威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英国的《财经时报》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都开设了中文网页;《财富》杂志所评出的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大约三分之二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分支,并大部分开设了中文网站。在电视媒体方面,全球中文频道大量涌现。
活动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的地位越来越高,“学汉语”成为世界范围内一股不小的热潮。这种热潮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不同于普通汉语教学的工作,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但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性质还不为外人所知。为了更好的宣传对外汉语,增加外界对该专业的了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增加中外学生间的交流,并且对未来的学习及就业作出规划。
师大文理学院学院秉承西南联大 “刚毅坚卓”精神和云南师大“教学相长”传统,坚持国际化办学发展方向,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走“文理并蓄、中外交融”的内涵发展道路。先后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远东大学、韩国培材大学校、光州大学校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及教育文化联合体。近几年来,学校在对外交流,输送对外汉语人才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
汉语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使用人数最对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的地位越来越高。为了向在校大学生展现汉语言的魅力,了解汉语热的原因,增强对对外汉语的学术探讨,激起大学生投身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并了解泰国、韩国,英国文化,特举办对外汉语文化节。活动定位:
这将是云师大文理学院的首届“对外汉语文化节”它将使更多的人关注对外汉语专业,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一次现实教育;这也是加强我校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文化学习交流的良好途径。
一、活动整体安排
活动负责:人文学院学生会
按内容分为三大块:
(一)各国婚礼展示;
(二)“让汉语走向世界”主题晚会;
(三)对外汉语相关讲座。
二、活动内容
对外汉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各国婚礼展示”
各国婚礼展示
时间:2010年4月1日 14:30——17:00
地点:杨林校区图书馆
婚礼婚俗是展示一国文化的窗口之一,通过四场具有各国风情的婚礼展示让同学在欢闹喜庆的气氛中了解泰国、韩国、英国的婚俗文化,也使泰国留学师生通过中式婚礼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是一种最佳途径。进而加强中泰双方学生的交流了解,彰显我校师生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
活动安排:
1、泰国留学生欢迎仪式;
2、中式婚礼展示;
3、韩式婚礼展示;
4、泰式婚礼展示。
对外汉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二————————“对外汉语缤纷之夜”主题晚会
“对外汉语缤纷之夜”主题晚会
时间:2010年4月1日 19:00——21:30
地点:杨林校区生活广场
节目安排:
1、歌曲:《中国话》;
2、舞蹈组合表演:苏格兰踢踏舞、朝鲜舞蹈——阿里郎、泰国舞蹈——吉祥的祝福
3、武术表演:泰拳、太极;
4、中国茶艺表演;
5、中国古典乐器表演;
6、民歌表演;
7、舞蹈:飞天;
8、泰国留学生合唱
9、服装走秀。
对外汉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三————————对外汉语相关讲座。
三、财务预算
婚礼展示
1、会场布置:四国国旗(约200元)、展示物品(约200元)、礼品(约100元)、气球(约30元)、现场各项用品(给泰国师生的水等)(约100元);费用约630元。
2、服装道具:演出服装(约500元);
3、共计约1030元。
晚会
1、会场布置:音响灯光(约4000元)、气球(约50元)、现场各项用品(给主席台水,水果等)(约300元)、晚会横幅(约100元);费用约4450元。
2、服装道具:演出服装(约1500元)。
3、共计约5950元。
其他费用
紧急处理,车费等。(约600元)
共计约:7580元——8200元
四、风险预测
1、客观天气原因
2、资金不到位
3、人员不到位
4、现场混乱
5、泰国师生安全
6、宣传失误
五、预备方案
1、天气允许可以在室内或者推迟举行。
2、尽量压缩规模,一切从简,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3、保证各项工作人员提前通知,提前到位、提前检查,泰国留学师生那里即使沟通准备。
4、学生会纪检部生活部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确保现场秩序。
5、安排泰语专业学生与泰国留学生结对,不离左右。
6.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六
尽心培桃李,缕缕辛苦置度外;文化育栋梁,丝丝欢欣在其中。新世纪的暑光犹如一缕春风,吹绿 教育这潭湖水,也把人们带入 一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之中。新课程改革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张扬和人性化的关怀,而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文化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它从物质性文化建设、精神性文化建设和制度性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深刻的影响。
我校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是物质性文化建设和精神性文化建设方面取得 一些成绩,形成 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望岁月征程伴历史云烟,循火红足迹创辉煌明天”,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现拟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如下:
一、明确方向,确定目标,促进发展
风雨兼程四载有余,历经全校教师的文化传承和不断创新,积淀 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 “团结、务实、求真、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随着2005年“中山市校园文化现场会”的召开、省作协冯继友主编“无处不雍景”的教育专题报道、中央国家电视台校园文化栏目-----“金螺号”的播放„„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是坚定任重而道远的征程。审时夺势,为 适应这种变化,我校进行冷静的思考后,把“学习、探索、创新”作为学校发展方向,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实施课题牵动战略,坚持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取向,立足实际,突出职教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财经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迈进!
二、重实践探索,在求实中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它包括物质、精神、人文、社会等各方面,根据这一特点,我校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拟定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目标:把学校建成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
工作任务:
(1)、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对绿化、美化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
(2)、营造良好的楼内文化氛围,按学校楼层进行文化创意,及时安装、更新图板、宣传栏,搞好班级文化建设,让特色班级层出不穷。
(3)、建立文化墙,让每面墙都说话,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2、工作、学习环境
目标:为师生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
工作任务:
定期对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等内部设施进行检修或“升级”;规范室内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卫生要求;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目标:加强人文文化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
工作任务:
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在各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十七大等内容的宣伟栏;同时设置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并且根据时事概要及时进行更新。
(二)校风校纪
1、干部风范
目标: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不拘形式主义的原则,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管理,人格育人。
工作任务:
严格工作纪律,建立考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不断修订完善各部门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严格按工作规范办事;深入教学一线,加强监督检查,考核考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风范
目标: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形成讲责任、讲质量、讲师德、作表率的良好教学工作氛围和勤于思考、敏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关注未来的良好风气。
工作任务:
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强化师德教风建设,做到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学生风范
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珍惜学习时间,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规范行为,让学生真正形成“在快乐与希望中成长”的良好氛围。
工作任务:
(1)、学生手拉手互帮活动。每五个学生组成一个手拉手小分队,在班主任引导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共同上进。
(2)、“文明小主人”评选活动。以班为单位按六项目标指向进行评比,每周评出20%的文明班级或是文明使者,以不同颜色的小花在校园评比栏里张贴表彰。
(3)、学生演讲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以“争做行为规范好学生”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活动,让学生在荣誉的竞争中提升行为品质。
3(4)、周前表彰活动。借周前升旗仪式对先进的和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激励学生改正缺点,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目标:理论教育深入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思想道德教育要经常化、规范化。
工作任务:
(1)、充分发挥黑板报、广播站、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
(2)、校园文化报刊建设
以期刊(每周一次)形式发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抵制不良风气的传播和侵蚀,弘扬 正气。
3、校园文化
目标: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节、学生个人才艺大赛、学生技能大赛、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工作任务:
(1)“艺术节”活动显风采 以“四节”为主线的系列师生校园活动,使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成为校园活动的主线。全体师生或参加诗朗诵,或参加趣味运动会,或参加科技节游园活动,通过活动,师生身心得以愉悦,才艺得以展示。
(2)竞技场上显雄风
坚持在每年一届的学校田径运动会、每周三次的“快乐篮球队”“航模队”“三棋队”羽毛球、游泳传统项目等体育竟技活动中训练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凝聚力,增强体质,丰富校园生活。
(3)、特色活动 “丑小鸭”小记者站
“小记者站”由各班文学素养好的学生组成,经过我校教师或是邀请相关人士(报社、电视台请专业记者)的专门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活跃在校园的每一处,发扬优点,使其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4)、“小脚丫,去实践”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大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拟定到儿童福利院、特殊学校联谊,到国防教育基地等地方体验生活,或去污水处理中心、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基地等地方进行社会调查。此外,我们还考虑成立综合实践课题小组,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学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学生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的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
(5)、致力构建学校特色项目:墨香校园、书香校园的大力推进。
4、大力倡导文明班级建设 目标:将校园文明渗透到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文明,让一个又一个小单元形成一个校园文明的辉煌的规模。
工作任务:(1)、以“文明班”建设为基点,各班都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抓特色、搞创新,继续创建一个个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班级,使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及精神面貌会有明显的改观,让文明班级能够如雨后春笋逢勃发展起来。
(2)、班级工作评比活动。按学校设定的目标指向确立班级工作评比项目,组织校值日领导和值勤教师每天检查记载,采取红旗流动的表彰办法,每周进行计算评比。(具体由少先队统一布筹)
(3)、精心策划班级鲜明的校园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如迎新系列活动、毕业系列活动、各种学科文化周、学生个人书画展、历年的学生个人才艺展等。
(四)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
目标:弘扬传统美德,狠抓人文素质,培养文明内在取向,举止文明高雅,注重外在仪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
工作任务:
加强礼仪教育;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开展荣辱观教育,明辨是非;开展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就业指导教育;开展敬业教育,“我爱我的专业”。
2、道德行为
目标: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尊师爱生、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助人为乐、互相关心、顾全大局的好风气。
工作任务:
开展以青年志愿者、亲子义工队、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
三、考核办法及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三)在校方统一领导下,以各级组为单位,制定具体工作实施计划,并上报。
(四)各级组、各班级及时上报,并汇总活动材料,年终进行总结表彰。
7.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七
所谓认同感, 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学校认同感, 则是指学校成员对学校产生的一致的或相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是与其他成员在互动中达成的对学校的利益一致或相近的契合点。这种认同心理多表现为成员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耀感等, 这种认同行为多表现为成员对学校的理解、认可、信任, 最终转变为支持的行为。
学校认同感从内容上具体可分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 学生是其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者和载体, 教师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是其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发扬光大者, 而社会舆论、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和学校学生和教师一起就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达成共识, 则可形成合力, 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者对学校的认同必会带来显著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降低学校管理成本。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发展的基石。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师德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体现, 假如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由接受进而在教学、工作中自觉的应用, 并认可其为自身发展的根本所在, 教师则会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 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之中。如果学生也高度认同学校和教师的价值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 就能够加强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学校获得各方普通的认同, 学校的许多管理环节就可以省去, 管理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与之相应的管理成本也就能够大大降低。
2.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师资力量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是最首先要发展的人的素质, 而人的素质的发展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头戏, 因此, 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够形成浓厚的认同学校的氛围, 不但能够留住教师, 而且能够激发教职员工无穷的创造力, 使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而且吸引外面的优秀教师投身本校。
3.增强社会各方的支持配合, 有效提升学校的形象。发展学校的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是社会、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外界的认同和支持, 离开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学校的教育改革实施、办学思想的贯彻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家长以及社会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赢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对学校的发展意义深远。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认同感的途径
1.给予“家”的温暖, 让教师学生有主人翁的感觉。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第一次远离家乡, 独自生活, 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无助的感觉, 这就要求大学必须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 迅速填补孩子心里留出来的感情空缺。大一是大学生活的一个关键时期, 大一新生初来乍到急需老师和学长们的帮助和引导, 以德宏师专为例, 每逢迎新之际, 都在汽车站设立新生接待点, 新生班主任24小时开机接受新生报到, 各学生社团志愿者齐上阵不分昼夜, 学校领导更是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做到了新生报到从车站到宿舍的一站式服务。而毕业生则面临找工作、继续深造等众多困惑和压力, 也急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关心。德宏师专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就业进行具体指导, 并使就业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工作中;举办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讲座、举办和承办各种校园招聘会、先进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真正做到德宏师专培养的人才“留得住 下得去”。同时, 一些贫困生、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也是学校重点照顾的对象。德宏师专大力推行“暖心聚力”工程,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项奖助学金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力量的捐助以“不放弃, 不抛弃”的态度面对师专的每一位学子。
2.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近年来, 地方高校为了自身发展大力引进博士、硕士, 而地方高校的博士、硕士往往眼高过顶, 在课堂上往往神气有余, 务实不足, 又不愿接受学生的建议, 一意孤行。因此, 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时有出现。而有些老资格的教师, 因上课方式呆板乏味, 备课内容十几年不变却从不反省, 而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让学生极其反感。试想, 一个从事传道授业的老师, 如果连最基本的教学态度都端正不了, 要想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好感是不可能的, 学生又怎能在这个学校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呢?因此, 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 真诚地对待学生, 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 喜欢自己的老师, 生发对学校的认同感。
3.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 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学校校风、精神风貌和人才素质的具体体现, 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所以, 地方高校要想吸引学生, 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也至关重要。一是学校可以充分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栏、校园网等的宣传阵地作用, 校园媒体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等一代一代地在校园群体中传递下去, 使“校园小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凝聚起来, 小环境中的成员因为拥有共同的精神而找到归属感。
4.树立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培养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作为在校学生, 接触最多的人除了任课教师之外, 就是学校管理人员了。如果说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话, 那么, 管理人员的管理态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班主任、辅导员, 到后勤管理人员、教务部门、财务部门, 甚至学校的高层领导, 他们都应该改变高高在上的态度, 放下架子, 做学生的朋友和服务员, 多点关心和笑脸。这样, 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才会真正成为可能。
总之, 构建良好的师生认同感需要多方合作, 共同努力。但是, 认同感一旦形成, 将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也会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饶细莉.认同感在学校管理及师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J].职教论坛, 2011, (17) :86-88.
8.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的研究 篇八
1.规划
首先是网络架构。目前无线局域网有胖AP(FAT AP)和瘦AP(FIT AP)两种方案,瘦AP架构由无线控制器实现对无线AP的管理和控制,由无线AP实现对无线信号的加密解密。这种方式具有组网灵活、业务开展能力强等特点,更适合大规模部署。胖AP在小规模部署的时候具有成本低、部署简单的优势。由于无线校园网AP总数一般都比较多,所以在无线校园网中,一般采用瘦AP架构。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网络现状与需求可以看出,FAT AP是适合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技术方案。
其次是无线(WLAN)覆盖方案规划。WLAN覆盖规划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用户密度等因素,一般有软件模拟、现场实测、现场人工勘察几种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用户提供的平面图或者CAD图,使用专业的WLAN网络规划软件,模拟目标区域覆盖的效果。
第二步,典型区域现场测试。对于比较典型同时又可能出问题的区域,需要带设备进行实测,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覆盖方案。
第三步,对于条件受限不能进行实测的区域,由专业的WLAN规划团队现场勘测,结合现场测试和规划软件结果,制定最终的WLAN覆盖规划方案。
2.部署
WLAN的部署需要根据目标区域的不同制定最佳的WLAN覆盖方案,根据覆盖区域和用户要求不同,可以采用室内直接覆盖、室内分布式覆盖、室外覆盖、室外覆盖室内等多种覆盖方案。
(1)室内直接覆盖
适用于用户密度高、信号衰减小的区域,如图书馆、合班教室、阶梯教室、礼堂等。这种情况下,AP可以采用壁挂式或者吸顶式安装。此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用户数量而不是信号质量。通常,每个AP支持用户数量的合理值在15个~20个,根据用户总数和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比例来合理规划每个区域部署AP的位置和数量。
(2)室内分布式覆盖
适用于用户密度不高、信号衰减大的区域,如办公楼、实训车间等。每个AP通过室内分布式系统带多个天线来达到扩大覆盖区域、提高信号质量的目的。此时AP一般部署于楼道天花板上或者弱电间中,天线则部署于楼道内。在使用室内分布式覆盖的情况下,AP的数量主要在施工难度和信号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3)室外覆盖
适合于操场、篮球场、迎新大道等室外开阔区域。在这些区域中,需要覆盖的区域范围广,并且通常会有比较多的树木等影响无线信号。同时设备部署到室外,必须考虑防水、防尘、防雷、防高温、防低温等因素,因此对无线设备要求非常高,一般必须使用专业室外型产品。在距离超过以太网作用范围的情况下,要求AP必须支持光纤接口。室外覆盖方案首要考虑的是信号质量,一般情况下,普通100mw的室外型产品能够覆盖100米~200米,大功率室外型AP可以覆盖超过300米。
(4)室外覆盖室内
适合学生宿舍、家属楼等区域的补点方案。AP部署在目标区域的两侧,在两侧安装室外型AP加定向天线的方式完成对目标区域的覆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AP能够覆盖的区域很广,信号通过窗户进入房间,因此窗口附近的信号质量高,远离窗口的区域信号质量稍差。对于家属楼,如果要求不高,可以只覆盖书房所在的一面,而对于学生宿舍楼,必须采用双面覆盖。室外覆盖室内的方案只能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如果使用无线网络的用户比例增加,上网速度则会下降。这种情况下,建议更换为室内覆盖方案。
3.安全
无线局域网由于其物理介质的开放性,会面临更多的安全性问题。WLAN安全解决方案,涵盖从链路层到应用层,能够发现和防护常见的无线攻击,确保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在链路层,需要考虑结合802.1x认证,防范针对802.11报文的Flood、Null Data、Weak IV等常见攻击,使二者都能满足无线校园网对数据传输安全性的要求。此外,瘦AP架构能够很好地发现和防范非法AP,确保用户不会因连接到非法AP上而导致泄密。
4.业务和扩展性
简单的Internet接入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多种需求,需要WLAN提供更多的业务,发挥WLAN移动性的优势,提供更多的服务。
首先,无线校园网需要全面支持802.11e协议,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为WLAN承载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AP之间要求实现快速漫游,确保漫游过程中对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还需要考虑无线校园网对组播有良好的支持,以便开展多媒体教学。
目前除支持Internet接入之外,无线校园网可以开展的业务还包括:(1)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电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开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2)基于位置的页面推送:用户在不同位置接入无线网络时能够提供不同的提示信息,用于学校内部信息的及时传播;(3)VoWiFi:校内无线IP电话,方便广大教职员工内部通信;(4)即拍即传:校园网编辑人员随时把最新活动照片上传至学校网页,师生随时把最新照片上传到个人博客;(5)另外由于很多学校需要在最新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因此要求无线网络能够支持最新的技术,包括无线Mesh、IPV6、802.11n等多种业务。
5.管理
设备管理:目前很多已建成的无线校园网都是有线设备一套管理系统、无线设备一套管理系统。很多时候,无线网络出现问题后必须由有线网管系统配合才能最终找到问题的原因,给系统维护带来极大的工作量。因此,无线校园网的管理系统必须能够实现对无线校园网建设所需的所有设备,包括AC、FIT AP、FAT AP,PoE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在内的有线和无线设备的统一管理,使无线校园网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单独的管理和运营。
用户管理:对于无线校园网来说,无线管理系统必须能够实现对用户IP、MAC地址、用户名、所在AP、安全策略等动态的管理,能够在系统中实时查询到每个用户的相关信息并记录成日志,以备审计,实现对用户的良好管理。
6.运营和优化
WLAN的运营,既有WLAN自身的特点,又需要和现有的有线网络尽可能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全面统一考虑。
认证方面,对于无线校园网来说,由于用户的终端类型多种多样,802.1x认证的终端兼容性问题很难解决,所以在无线校园网中不推荐使用802.1x认证,而推荐使用Web Portal方式认证。在和运营商联合建设的情况下,可以使用PPPoE认证。
计费方面,大多数学校的有线网络都是采用校园网包月、外网按流量计费的模式。此模式包括两个认证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用户接入无线网络时检查用户是否存在以及是否缴纳包月费用;第二个过程是用户访问外网时启动流量计费认证。由于用户需要输入两次同样的用户名密码,很不方便,因此无线校园网在计费策略和有线网络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现一次认证,简化用户认证流程。
网络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无线局域网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对于短期的干扰,无线控制器自动信道调整和自动功率控制能够把干扰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对于长期的干扰,必须根据用户长期使用效果进行人工调节或者调整。
无线校园网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充分考虑到校园网建设的规划、部署、安全、业务和扩展性、管理、运营和优化等各个环节,才能建成既满足实际需求又能节约成本并且是可运营、可管理的运营级无线校园网。
9.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九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学校秩序、学校环境和学校形象的集中体现,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基,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传承和创造的、体现学校特色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为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需要。
2、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校园文化的开拓创新。
3、坚持特色鲜明的原则。注重体现我院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突出办学特色、专业特长和地域特点。
4、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把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学院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常抓不懈。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学院发展战略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实现五个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校园与企业的结合。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融合企业文化精华,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形成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具有较强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风格。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精神为主要内容,铸就具有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的高职文化精神。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大力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和普法教育,提高师生员工法律素质、公民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做好学院顶层设计。确定并践行基于办学定位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科学总结、高度概括体现大学精神、高职特色、我院特点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和传承学院精神。
4、营造宽松工作环境。定期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学院风气,创设凝神聚力、紧张有序、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建立以德为先、注重实绩、风清气正的用人机制,形成和谐融洽、互助友爱、团结共事的人际关系。
5、注重校史文化积累。重视反映学院发展进程的各类校史资料的搜集归档和整理展示,以校史文化独特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增强师生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6、融合企业文化精华。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邀请优秀企业家来校讲座,创设与行业对接的实验、实训环境,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联合优秀企业共同开发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并贯穿于学院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
7.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施“阳光”心理健康工程,继续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承受力,做好融入社会的心理准备
(二)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障。制度文化建设以民主、科学的精神
推进学校制度文化进程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约束有效、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
1、完善领导决策体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领导体制、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加快制定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点的学校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2、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教学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体系,做好学院各类规章制度的汇编和编纂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根据形势政策发展变化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推进制度创新,重点解决规章制度过时和无章可循问题。
3、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依法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学术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作用,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
4、完善依法治校措施。强化制度意识,让制度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全院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加大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有章必依,从严治校,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或管理服务职责,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和奖惩措施,发挥好规章制度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
(四)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关键。行为文化建设以规范日常行为、树立优秀典型、开展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教育和引导教职员工为人师表,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教育,树立“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为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热情积极、甘于奉献”的管理服务形象。将师德表现作为选拔干部、年度考核、职务聘任的首要内容,实行 “一票否决制”。严查师德失职、学术不端行为。促进教职员工自尊自律,做学生表率。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目标追求,塑造完美人格。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
察,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
3、建立积极的激励措施。每学年在教职工中开展 “师德模范”和“‘三育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一次“我最喜爱的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 “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班、团干部”和“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 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一次“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树立师生员工学习榜样。
4、丰富校园课外活动。按照“精品活动届次化;品牌活动系部化、特色活动社团化、经常活动班级化”的活动组织原则,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教师节、运动会等办成学院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精品活动。精心打造读书节、艺术节、技能大赛、辩论赛、演讲赛等品牌、特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
5、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本着“加强职业技术型、支持志愿服务型、鼓励兴趣爱好型、优化文体艺术型”的思路,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建立院、系分级管理体系,落实每个学生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定规模,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要求,使社团活动成为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平台,增强校园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6、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各系、各专业都应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并加强教学实践活动。坚持新生开学军训、假期社会实践调查、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文化、科技 “三下乡”、大学生服务边远贫困地区等活动。大力发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积极为学院活动或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培养爱心、锻炼能力、展示风采。
7、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健全校医室,提高医疗服务和防疫保健水平。切实维护师生员工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五)、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建设以赋予校园建筑、设施、景点、媒体的文化象征和表现为主要内容。按照“先基础设施再
绿化美化文化”的思路,以新校区为重点,创建独特校园风格。
1、新校区规划理念。整个校园建筑,依照现代“汉风”建筑风格。景观营造上力图在自由,浪漫的山水之间,构成一个包容,静谧,充满江南风韵的校园。功能布局上以开放、协调的布局方式实现各学科之间交流共享。场所塑造上注重将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场所的象征意义之中,将校园空间塑造成为文化的载体。
2、新校区设计效果。以文山为背景,褒斜道入口的龙脉入首之处开始,形成“山,校,水”之间互相渗透的景观格局。总平面设计按“绿带纵穿,玉带环绕”的大山水规划,建筑以组群的形式分别隔水相望,形成院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景在水中的校园景色。营造出朴素与雅致交融、自然与庄重搭配、沉静与灵动呼应的生态校园环境,用设计语言建造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新时代的大学校园。
3、新校区人文景观。整体规划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标志性建筑、文化广场、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在阐释科学技术精神、突出汉中历史文化(如以刘邦、萧何为代表的人才观,以刘邦和汉初三杰为代表的进取精神,以张骞为代表的开拓精神,以蔡伦、诸葛亮为代表的创新精神、以李固、诸葛亮为代表的忠贞节操、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智性与勤政精神等)上下功夫,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造型精致。
4、新校区文化设施。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橱窗、展厅、阅报栏和文化、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以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建立企业形象展示区、校企文化对接成果展示区,专业名人和杰出校友成就展示区、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区等,展示学院历史传统,融入企业文化精神,宣传优秀企业、优秀毕业生,坚定学生成才信心。仿效企业实施视觉识别系统,让学生直接感受企业、职场氛围,突出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
5、净化、美化校园。以保持办公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公寓区、运动区净化、美化为主。通过宣传栏、标语口号、画像图片等形式,在办公区突出时政文化、办学理念、廉政教育、师德教育的宣传;在教学区突出校训、教风、学风、校风和人文素质、科学精神、职业教育的宣传,教室要有激励学生好学力行的名言警句;在实训区突出企业文化和实践教育的宣传;在生活区突出行为习惯、生活常识、文明礼仪和卫生教育的宣传,适时开展 “我爱我家”为主题的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在运动区突出阳光体育、健康理念教育的宣传。
6、信息网络建设。丰富文化载体,扩大对外宣传,树立学院良
好的网络文化形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把校园网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站”。创建校报、学报,加强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橱窗等宣传媒介的建设和管理。整体规划设计“数字汉职院”,逐步建立计算机办公平台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专业实习模拟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特别要重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和精品课程平台建设,实现行政管理和教学手段信息化。
六、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学院党委、行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指导者。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各系部、部门的党、政负责人是本单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及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积极构筑与学院整体文化相适应、专业特色鲜明的系部文化。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纳入学院年度预算,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把干部、教师、职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现情况,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干部评议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0.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十
>方案一:南通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文化立校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为响应中央省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结合闽侯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南通中心小学现有教育现状,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校情分析
南通中心小学下属十一个完小和一所公立园,公立教师135名,学生2800名学生。地点分散,教师资源难以整合。近几年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开展校园硬件建设。全镇学校校舍大为改观,各种办公条件大有改善。各校实现校园广播网,本部实现班班多媒体,教师的学历水平大有提升。外来人口剧增,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逐渐重视。各校办公经费都能确保花在校园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有了经费的保障,有了人力资源的支撑,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同时有了闽侯县教育局制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作指导,南通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迎来了很好的契机。
二、总体目标
根据闽侯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打造本地特色,体现乡村文化精华,培育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培养高水平高内涵的师资队伍,培养综合素质强的现代文明学生,打造一张响亮的名片。
三、工作任务
(一)环境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自然优美,室内布置整洁舒适的育人乐园。把幼儿园建成市级示范园。
1、校园美化
①重新完善绿化,对各种树木整枝造型,要求各校加强对学校绿树的定期修剪和养护。突出各校校门口的特色,改变校园绿化单一的局面,力求一年四季校园景色各不相同,鲜花盛开。同时结合地形特点,巧妙地将花卉点缀其中,营造美丽的校园氛围。
②要求各校把孩子活动的场地两边空闲的地方,改造成绿地;增加校园绿地面积。
③花坛中安置简洁的文明用语警示牌,给每棵大树编号取名分科,并建立档案
④学生流动较大的位置要有激励性的大号标语(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健康相伴每一天),增强育人内涵。
⑤校门口放置一块活动提示栏,外侧为“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内侧为“放学路上靠边走,平安回家勿逗留”或者是其他提示语,为行为文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⑥抓好黑板报宣传阵地,凸现德育主题时代内容。
⑦校园围墙内壁分专题绘制有本校特色的标志和宣传画,营造健康向上学习环境。如校本部的墙壁多为书画类内容,名家名画名人书法,泽苗小学的围墙多为乡村石头文化内容以及部分民俗特色。陈厝小学围墙多为军事题材方面内容。
⑧维修墙面,楼顶防水,所有体育设施、门窗油漆一新。并在适合位置悬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
⑨所有用房有标志牌,每层楼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温馨提示语,房内整洁规范。
2、功能室美化
①要求学校各类用房门窗油漆一新,墙面无破损,无乱涂乱抹现象。
②各科室用房有统一标识。统一标志可以根据学校特色设计成相适应的形状和色调。
③制作窗帘。
④各类专业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有固定的室训,有相适应的警句名言。
⑤各室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有专人负责卫生。
⑥各室线路规范,灯具安装整齐。
⑦各室规章制度张贴上墙。
3、教室美化
①教室设有卫生角、图书角等,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国旗,国旗两边配上富有本班个性特色的班训。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明
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张贴上墙。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
④教室外墙壁也要会说话,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级公约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⑤教室两侧墙壁统一规划为专栏,作为学习园地或评比栏,以促进班内学生间的竞争。
⑥让教室的走廊、楼梯的墙壁会说话,到处营造一个温馨、健康向上的氛围。
⑦让教室走廊绿起来,红起来。添置相应花草,点缀校园其中。
(二)校园文化特色创建
南通地区广泛,地形独特,人文地理丰厚,有浓郁的历史景观。再加上蔬菜批发市场入驻,该地区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经济发展迅速,学生人数增加明显,家长对教育重视日益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尤为重要。中心小学以本部为窗口,以泽苗小学做为突破口,作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先行学校。校本部以书法文学为特色,泽苗小学以乡村文化为特色。两校都是在考虑本校独特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想。本部教师资源丰富,书法人才众多,文学水平很高,是非常宝贵的本地资源,再加上所处地区村落历来有书香门第的美称,名人辈出,人文底蕴丰厚,名胜古迹众多,石碑文化随处可见,都是可以挖掘的重要资源。泽苗小学乡村文化明显,石头文化随处可见,校园布局优美,花、草、树各有特色,可以综合利用开发成乡村花园,再加上学校所拥有的名人真迹、历史文物,学校的人文底蕴不言而现。我们>计划泽苗小学建设一道200多米长的乡土石头文化展览墙,建设500多平方米的孩子学习活动区域,结合现有的假山喷泉、林阴小道、根状奇特的大树、石凳石椅、湿地,规划成集欣赏、学习、活动、种植为一体的乡村乐园。装修一间约60平方米的学校历史展览馆,内置名人真迹字画、台湾本土文化、校友赠送文物以及学校办学进程,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历史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中心园重点突出园本特色的创建和发展,古城小学环保主题的特色创建、陈厝小学的军事教育主题的特色创建都形成自己的特点,其余的学校均要求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定位,从小处入手,所在区域协调开发,做到一片有一特,一校有一看。
(三)人的文化建设。
特别是重视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中的示范与表率作用。同时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并贯穿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开展跟学校办学特色主题相适应的活动,通过活动来丰富学校特色的内涵,同时不断>总结,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校本部定期举行师生书法、画画展览,或者书画竞赛,举办兴趣小组,与福州相应单位、机构进行联谊,联合举办类似的活动,用行动来提升校园文化。每个阶段组织开展针对性很强的学校活动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氛围,加强文化的沉淀。
四、具体行动阶段
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召开校长园长专题会议,动员,组织全体老师学习闽侯县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和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确定先期重点开展的两所学校。要求各校也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凸显特色的近、中、长期的建设规划,做到分步走,有整体目标思路,逐步达到预期目的。成立南通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小组,陈贤波校长任组长,郑德启、陈立宇任副组长,完小校校长为组员,由副校长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保障经费到位,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基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创建,在人、财、物等方面保证投入,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在认真学习县局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要求各校展开讨论,把握学校的发展定位,设想好规划以及特色学校的创建与步骤。
中心小学要求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和制度,落实包干制度,设十一个包校人员,亲自监督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进程,落实校园环境建设,聘请美术院老师到校查看、设计,做出效果图,分步骤实施。特别是有设置浮雕展览的学校,要从经济、适用、特色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不浪费。
创建校园文化期间,安排人员参加教育局定期组织的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学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为更好地促进本地区内的校园文化建设交流,以本部和泽苗小学为突破点,先行先动起来,建设有一定规模后,形成一定的效应后,带动其余完小校逐步完善文化校园建设。
学校特色创建初具规模后,瞄准更高目标,实施学校“品牌战略”,建成闽侯县一流的校园文化单位,从更高定位来提升南通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方案二:xx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创建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校园环境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1、我们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扇橱窗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张贴名人画像,修缮增设橱窗,板报等。
2、每班教室的布置要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起学生读书兴趣。
我们的校园建设,努力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努力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一个“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二)校园文化活动:
1、开设特色活动。
目标: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使文体活动生动活泼,使团队工作有声有色,使课间活动形成风景线,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学校开展以下特色活动。
(1)人人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2)人人写一手规范的汉字。
(3)人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活动具体实施实施。
(1)注重学科渗透,形成特色文化。
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开展小学生古诗文,经典诵读竞赛;在写字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开发编写书法校本课程.体育课加强武术以及自编拍手操的训练。
每天课余注重学生特长培养,在大课间中根据教师特长在书法、手工、武术、棋类、舞蹈、合唱、表演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特长培养。
(2)走进教育经典,构筑书香人生。
我们举办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营造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人生的特色读书活动。专门开辟读书时间,阅读方式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活动中要求做到“八个一”,即:
1、每班每天保证1小时的自由读书时间(早晨各20分钟、下午40分钟)。
2、每人读好一本书(选一本好书,读完,读懂,读透彻)。
3、每人做好一件事(做好读书笔记)。
4、每人设计一张小书签。
5、每名同学自愿参加一项读书竞赛活动。
6、每名同学保证上交一份读书作业(4—6年读书笔记、1—3年课文续写)。
7、每名同学向其他同学传递一本好书(读书节交流)。
8、每名同学上交一篇主题征文(读书节专题)。
(3)聆听大师声音,追随名家足迹。
1、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借机开展教师论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丰富校园文化。
2、购买经典,名家的书籍、磁带光盘等相关资料,供教师学习。
(4)学习说普通话,促进健康发展。
要求师生在校园内坚持说普通话,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师生展示普通话,每周评选普通话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让我们迎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曙光,共创曹小美好未来!
方案三: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 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花坛钵花为主,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 成为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③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外墙)
②在学校设置古诗、名人简介等内容的匾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结合学校活动,把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1.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合唱团、舞蹈队等。
2.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科技节、体育节(运动会等体育项目的比赛)、读书节、艺术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3.以展示校园文化成果的项目:校刊是最具有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浓缩的文化精品。继续办好校刊《笛音》,并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栏目。根据它易保存和传阅的特点,让其使用价值能够跨越时空,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辐射能力。
方案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在办好学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面,我校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以把学校建成“师生最向往的地方,孩子生动活泼的乐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紧紧依靠全校师生,扎扎实实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从建立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入手,按照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抓好中心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关注全局,带动局部,抓好重点,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类推进,扎扎实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1、首先抓带有全局性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最终确定了“民主、创新、求实、争优”的校风,并将其用刷写在校园显眼处,让师生观之谨记,共同互勉,以培养良好的校风。
2、重点抓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1)抓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隐性熏陶的启迪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道德行为有一定的控制和制约作用。如:给花草树木挂牌,让花草树木会说话;给墙壁配画、题字,让其带有感情色彩、给垃圾箱寄语,让其带上环保意识。
(2)抓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学校尽量满足师生的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心态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最终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
(3)抓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利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师生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激活了师生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情趣。
3、先易后难,分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在整个普遍铺开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项目中,班级文化建设相对而言操作比较容易一些,于是我校在分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先从此入手展开。具体抓好四点:(1)学校制定方案,发至各班。各班按之制定出本班文化建设方案上交学校审核后再实行;(2)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师生团结协作,体现出本班特色。
2、在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马上进行第二步墙壁走廊文化建设。
3、把费时费力费财较多,操作难度较大的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特色排在第三步进行。
(1)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生生间、师生间)的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和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3)开展读书活动,升华师生情趣。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丰富矿藏,是经验智慧的高度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求教师读书做到“三个一”,即做到每天阅读一篇教育教学相关文章,每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刊物,每学期阅读一套教育教学专著,学生中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读书笔记评比、书签展览、谷雨诗会、朗诵、讲故事等活动。通过这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全体教师将继续奋力扬帆,去谱写我校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新篇章!
【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网12-09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10-2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11-07
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方案11-20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09-10
校园直播系统建设方案09-18
雨溪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08-12
济南历城二中校园文化建设方案09-09
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方案06-21
校园弱电建设方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