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共14篇)
1.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一
提高窗口优质服务 尽显白衣天使风采
-----记苏大附二院输液室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活动新举措
作为医院一个窗口单位的输液室,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病人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因此,苏大附二院输液室全体人员,以规范岗位服务为重点,积极落实三项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输液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了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水平。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努力做到“服务好”
作为一个团结向上的队伍,我们输液室的服务充满了人性化。从点滴入手,为患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便民措施,如一次性杯子及饮用水,方便患者服药、解渴。新增间儿童输液室,避免了成人与患儿间的交叉感染,并在儿童输液室的墙上张贴了卡通图片与宣传画,拉近了与小朋友间的距离,减轻了患儿的恐惧心理。另外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会主动前去帮扶;没有家人陪伴的,我们帮助患者上厕所;患者感到不舒服时,我们会主动关心。记得八月份的一天,一小伙子正在输液大厅等待挂水,巡视护士突然发现此人面色苍白,直冒冷汗,双脚都无力支撑了,护士们迅速推来了平车,让其躺下,经过一番询问后,得知原来小伙子很早就前来挂号看病,到了中午时分早饭还没吃,原来是发生了低血糖。这时,护士长把输液室便民箱里的拿出白砂糖,迅速兑了温水,又从自己的抽屉里掏出饼干,让小伙子服下,没过几分钟,小伙子的脸色慢慢舒缓了,直到输液结束小伙子还在不停的感谢着护士们。
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用语,勤说“请”、“您好”等礼貌用语,称呼年纪大的病人为“阿姨”、“伯伯”,增加亲切感,实行“儿童、急症病人”优先的原则,缩短这类特殊病人的等候时间。
二、加强质量管理,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输液室设有先进的静脉药物层流配置中心和中心呼叫系统,优化了服务流程。在平时,护士们勤练输液技术水平,努力做到每位病人一针见血。考虑到患儿穿刺难度较高,我们输液室特别挑选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每天负责患儿的穿刺,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病友与病友交流时都会对输液室护士的扎针水平竖起大拇指。巡视护士们秉承减少铃声这一原则,不停的巡走在输液室的各个角落,及时发现病人的问题,予以最快的速度给予解决。
三、加强医风教育,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输液室注重医德医风的教育,经常教育护士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关心体贴病人。“德,为人之本”,树立良好的三严(严谨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如征求患者意见,护士和病人谈心活动,教育护士时刻尊重和重视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患者满意度提高。另外输液室务实开展弹性排班,以足够的护理人员,保证病人输液需求的有序进行。
“勿以善小而不为”,输液室的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中都注入着细节决定论的观念,克服工作量大,人员嘈杂且流动性大等困难,推出优质的护理服务。我们在管理中落实规范,在服务中融入和谐,团结一心,在护理部的领导下,打造出一支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化队伍。为我院的窗口作好表率,为卫生行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苏大附二院输液室)
2.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二
1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1 积极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护士作为操作过程的行为主体,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慎独的精神、良好的语言修养等素质[2]。我科倡导“亲和服务”, 要求护士从细节上做起, 热情主动接待病人, 把“病人”当“熟人”;“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制订每个工作岗位的规范用语并实施;针对常见护患纠纷找出应对措施, 人人学会换位思考, 人人具备同理心;病人有困难时护士想方设法帮病人解决。
1.2 全科动员, 转变观念, 绩效考核
在科业务学习、早会上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更新思想观念, 并纳入考核。充分认识到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和谐的必然要求[3]。同时, 结合科内实际情况制订考核标准, 将考核标准细化、量化并公布在科内, 由正、副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实施现场质量控制, 与绩效奖金挂钩。
1.3 科学排班, 优化人员组合
我科在原弹性排班的基础上将近3年来的工作量进行统计, 根据时段工作量、工作强度实行分层弹性排班, 即在主班负责制下对科室排班进行整体上的优化。将传统排班中随机配对变为固定配对, 确保同一时间点上有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岗, 避免了各个班次工作“低-低”组合所导致的护理盲区, 实现了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一对一带教。分层弹性排班加强了输液高峰期人员力量, 夜班实现了双人上班, 减少了临床风险和隐患, 有效缓解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 明显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1.4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我科穿刺对象大多为小儿。研究表明, 由于小儿静脉的特殊性, 不能做到“一针见血”是引发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4]。目前偏胖或肥胖的小儿较多, 导致穿刺成功率下降。针对这一情况, 我科2011年引进了“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静脉显像仪”, 通过“LED”发射的光直接显示血管情况, 确定有无血管及深部血管所在的位置、走向, 缩短了穿刺时间, 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1.5 不断改进工作思路
门急诊输液推广使用留置针。我科护理对象多数是小儿, 2011年对1 353例患儿在急诊输液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了循证护理, 结果无一例意外及并发症发生。认为在门急诊推广使用留置针是安全可靠的, 有利于门急诊输液病人规范使用抗生素、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输液外渗现象、方便患儿的抢救及转运, 减少了输液安全隐患, 提高了护士留置针穿刺的水平。静脉留置针使用对象为连续输液超过3 d、高难度穿刺、急诊抢救、主动要求、好动者, 操作前让家属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发放注意事项, 做好健康教育, 每天做好管道评估及维护。
1.6 深化专科护理内涵
开展“点名服务”输液, 根据病人的需求或为高难度穿刺病人提供。在小儿穿刺区设置优质护理点名服务版, 每日更换在岗护士名单、照片, 标有该护士简介, 由病人选护士;开展“情景培训”, 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有意识地培养护士快速反应的能力, 如小儿输液沟通、过敏性休克、高热惊厥等情景的培训。根据小儿好动、不配合的特点, 头皮静脉穿刺时需2人以上家属配合, 我科反复讨论, 经多次模拟后自己设计制作了“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 它是由子母贴和棉布缝制而成, 用于固定小儿双上臂及膝关节, 可根据需要调节“子母带”的松紧度, 既节省了人力资源, 又提高了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2 加强输液室输液流程管理
2.1 优化输液流程
流程管理是一门科学, 它不仅关注细节管理, 而且注重效率管理和资源优化, 是医院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构成和谐医院的重要内容[5,6]。我科将成人输液与小儿输液接待窗口分开, 缩短病人输液等待时间;成人输液室安装输液传送带, 护士至病人身边输液, 并安装电子呼叫系统, 护士对病人需求一目了然, 同时引进了生物安全柜, 规范静脉药物配制, 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防护。
2.2 强化输液安全管理
安全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线。我科采用电脑打印输液单和病人号码条, 上面均印有病人姓名、输液序号、输液日期、就诊卡号, 避免了因同名、同姓、读音相似等而导致的输液错误。实行1例输液病人1个输液箩筐, 配药完成后仔细核对盖章签名。穿刺前实行姓名、号码双核对, 并及时收回病人手中号码条。
2.3 “三元色”分区输液管理
我科采用“三元色”进行分区输液以明确巡回重点。不同区域的输液椅上分别套有红、蓝、黄色头套。红区为需要严密观察病情或者特殊用药的输液病人, 将其安置在离护士站最近的地方, 备有急救仪器与药品;蓝区为普通的输液病人;黄区为传染病病人的单独输液间, 病人输液毕及时紫外线消毒1 h。输液室安装通风换气装置, 全天24 h定时通风换气, 晚夜间紫外线消毒1 h, 防止交叉感染。
3 开展人性化服务
3.1 提供母乳喂养区
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输液室由于人流量大、空间相对有限, 婴儿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母乳喂养觉得尴尬, 对有需要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由巡回护士引导进入母乳喂养区, 其可以安心地给正在输液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
3.2 提供学习区
针对患病学龄儿童放学后需完成作业的需求, 我科在输液室内开辟了学习区, 明亮的灯光、舒适的桌椅营造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3.3 开展系列贴心服务
为病人提供订餐服务, 送餐到病人身边,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对有需要冷藏药物的病人开展保管服务, 由专人负责, 每班清点, 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对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移动式坐便器, 安置在合适房间, 保护病人的隐私。
4 营造人文环境
在输液室醒目的墙面上张贴健康教育园地, 根据季节性、疾病流行等特点更换其内容。每日由专人负责整理、补充健康教育宣传架上的处方、书籍以及成人输液室内的报纸架, 以满足病人的需求。提供一系列便民措施, 如免费为病人提供被子、水杯、热水、针线、热水袋、冰袋等, 使其倍感亲切。
在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明显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同时深化了护理专业的内涵, 提升了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摘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从护理质量管理、输液流程管理、人性化服务和人文环境4个方面在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以减少差错事故、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输液室,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郁燕.优质护理服务改革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6) :2657.
[2]梅桂萍, 潘绍山, 梁爱琼, 等.浅谈当前护理技术操作管理和道德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3) :44.
[3]张梅.急诊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6) :2667.
[4]张镇静.儿科输液室护患矛盾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 25 (6) :713-714.
[5]庞丽平, 孟庆禾.再造门诊流程提高门诊服务质量[J].全科护理, 2010, 8 (12A) :3167-3168.
3.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三
【关键词】急诊输液室;管理;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碼】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96-01
急诊输液室人员流量大,情况多变,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强度比较大,如果管理不善,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影响患者病情的控制、改善,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1]。因此,加强急诊输液室管理,改进急诊输液室工作质量,是必要的。本文旨在总结急诊输液室改进管理的措施,分析改进管理前后急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改进管理前,前瞻性取100例急诊输液室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18—65岁,平均(45±2.5)岁,均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其中初中40例,高中27例,本科20例,本科以上13例。进行管理改进1个月后另取100例急诊输液室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18—67岁,平均(47±1.8)岁,均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其中初中39例,高中29例,本科19例,本科以上12例。两组调查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不存在意识障碍、言语障碍、精神性疾病等影响调查结果的情况,所获得的调查表均有效。
1.2研究方法
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巡视情况、疾病防治知识宣教情况、患肢问题回答情况、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表,统计、比较改进质量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和患者对输液室护理的满意度。
1.3急诊输液室管理改进措施
首先对急诊输液室进行分区,共分为输液等候区、普通门诊输液区、小儿输液区、传染性疾病患者输液区、老年和高危患者输液区、急诊留观区,并分别用绿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绿色进行标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输液单、病历、病情进行分类,将相应的颜色标识与输液单、注射单夹在一起,让患者到相应的分区等候、输液;患者输液时,将夹在一起的颜色标识与输液单、注射单挂在输液吊杆上,以便识别、查看[2]。
输液等候区和急诊留观区由1名护理人员负责巡视或输液,小儿输液区和普通门诊输液区由1名护理人员负责输液,传染性疾病患者输液区、老年和高危患者输液区各由1名护理人员负责输液。护理人员颜色标识,做好病情观察、安全用药等工作,交接班时应做好登记,并详细交待输液注意事项。
此外,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使护理人员能更专业地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宣教以及回答患者的疑问,并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促使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为患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同时进行弹性排班,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就医情况,划分就医高峰期,适当增加高峰期输液室的护理人员数量,实行早晚两班倒的排班制度[3]。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以SPSS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以x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诊输液室改进管理后,护理人员主动巡视、疾病防治知识宣教等护理情况均得到改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提高。改进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管理前后的护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急诊输液室由于接受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不当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形象和声誉[4]。急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受输液室管理模式的影响,有序、高效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输液室中护理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排班制度以及输液室的环境均是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因素,要改进输液室的管理就需对以上因素进行干预[5]。因此,本院通过采取加强人员培训、弹性排班、分区管理、颜色标识等措施改进了急诊输液室的管理。改进管理后,84%的患者反映护理人员经常主动巡视,91%的患者反映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了疾病防治知识宣教,93%的患者反映护理人员及时回答了其问题,且94%的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可以说,急诊输液室进行管理模式的改进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艳丽.急诊输液室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2):224.
[2]苗阳.颜色标识在门急诊输液室目视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21(4):343-344.
[3]邱珊.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34-36.
[4]吴延红.优化静脉输液流程及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6):484.
4.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四
自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根据我院的口腔专科特色,以口腔门诊护理为主开展工作。
一、深化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医德规范、行为准则,通过考试强化学习效果。
2、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建立护理人员医德档案,通过门诊病人现场测评、医生测评、护士之间的测评等方式,给护理工作综合打分,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边自查边整改,边学习边创新。
二、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1、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模式。真正落实首问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微笑服务内涵,全面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答疑解惑、引领病人转科、拍片、取药、缴费等便捷、优质服务。通过温馨、温情、细致服务,用爱心、关心、诚心感动患者,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促进护患关系和谐融洽。
2、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采用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11次,业务考核3次,培训率达100%,考核合格率达100%。组织开展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做到“三基”考核人人达标,“三严”作风人人贯彻,整体护理水平达到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要求。邀请市医院急症室郑主任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的学习,把临床实践与训练应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注重口腔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出学习与院内培训相结合,上半年选派黄丽到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学习口腔护理专业培训,为医院的专科护理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1、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护理管理十四项核心制度,做到严格操作规范,细化服务环节,明确护理程序。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2、严格护理考核标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科室,及时整改,及时总结,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5.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五
同时在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将以前的四个责任组合并为三个责任组,每组配置2个责任护士,各选出责任组长1名,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每天由责任组长评估当天病人情况和护理人员情况合理将病人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安排到专人负责。针对消化科治疗室小,治疗车少,病人液体多,无法完全在治疗车上摆放的问题,我们实行各组先配好半数病人的液体,由1名护士先推出去输注,另一名护士继续在治疗室配置剩下的一半病人的液体,待输液的护士将先前的一半液体输完以后再回治疗室推剩下的病人的液体,如此运行以来,大大提高了输液的进程,保证病人每天能在10点以前都能够输上液体,最早的时候能在9:15分就输完液体,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针对病人最关心的每日有多少组液体,晚上和下午是否还需再输液,以及输液的药物名称、作用等问题,我们强行要求每个配液、输液的护士都必须在输液瓶签上写明,输液的时候必须告知病人药名、作用、输液组数、时间等。针对病人反应巡视工作差的问题,我们也实行分组承包制,由各责任组自己包干,坚决杜绝病人呼唤液体现象,一发现病人呼唤液体现象,责任组上的所有成员均受批评,此2项工作作为护士长每天的质控重点,通过近半月的运行,收效颇丰,现在很少再听到病人抱怨输液时间太晚,输液巡视差的问题了,护士长在征求病人意见时病人都反应现在服务极大的改善了。
针对消化科病人出院后还需进一步的治疗和调理,我们专门制作了消化科、中医科出院指导,印制成宣传单发给病人,要求责任护士必须对每一个出院病人进行出院指导,详细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时间,出院流程等等,责任护士必须亲自给病人打电话回访,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情况,此举也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
6.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2~12月在本院门诊行静脉输液的患者330例,所有患者均能够很好地配合。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一标准后每月定期向患者发放30份意见表,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健康宣教、护理服务、用药知识、穿刺技术等方面,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由患者或家属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即收回,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2 护理措施
2.1 重视环节质量控制
2.1.1 输液前护理
严格执行医嘱并对其正确性进行判断,对医嘱进行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1]。详细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史和特殊要求等,向患者讲解输液的相关知识和输液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对整个输液过程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2.1.2 输液中的护理
护士在操作时,必须沉稳,认真选择血管,穿刺要准确、轻柔、快速进针,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不但可以降低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而且还可减少患者对输液的恐惧。输液过程中,护士应细心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按时巡视,注意观察液体输入是否通畅、针头是否脱出、液体流速是否合适。并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1.3 输液后的护理
输液结束时拔针动作应轻柔,教给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确认患者按压方法正确、无出血时护士方可离开,给患者以安全感。对首次用药的患者,还要询问用药的反应,并嘱有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提高对输液治疗的认知。拔针后让患者停留5~10 min,以确定患者无不适情况发生,方可让患者离开。
2.2 提供优质服务,倡导细微护理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掌握老年、肥胖等不同患者的血管特点,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护士在输液全过程中做到微笑服务、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主动搀扶老年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入厕、为输液患者送温水到口、为有需要的患者订餐,送餐到手等细节服务。培养“患者无错”意识,不管是医生、收费、药房任何一个环节差错,护士都是电话联系,减少患者往返次数,使患者在就医的整个过程中感觉到一种良好的医疗氛围。为体虚、年老等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特需输液室服务,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让患者在舒适中顺利地接受治疗,早日康复[2]。
2.3 重视心理护理,灵活开展健康教育
在短期内建立信任是做好门诊护理的基础,而掌握患者的心理则是门诊护理工作的关键[3]。因此护士要掌握不同年龄、性别、急慢性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心理支持、同情、安慰、鼓励患者,在做输液操作或巡视时,向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配合、饮食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知识,针对输液室患者流动性大、健康教育难以开展的特点,在输液室醒目的位置增设阅览角,为患者及家属免费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指导[4]。既可以分散患者对注射部位的注意力,也可以增长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3 结果
本科针对输液室不同患者的需要,实行输液环节质量控制,采取有效的护理服务措施,使患者满意度从2010年1月的92%上升到2010年12月的99%以上,护患纠纷及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技能也得到明显提高。
4 体会
4.1 融洽了护患关系
护士将优质服务理念融入到输液治疗的全过程中,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愿望,使其有一种温馨感、亲情感和家庭感,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并感受到人性化的照顾和关怀。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显著提高。经统计,患者输液人次增长25%,护患纠纷2010年上半年1起,投诉1起,2010年下半年护理零投诉。
4.2 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使大家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创新服务,因此,护士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与医师商议,并利用业余时间翻阅、查看书籍、资料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护患沟通技巧得到明显提高,知识不断得到拓展创新。
4.3 转变了服务理念
在常规的静脉输液治疗中,护士很少将患者当作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输液护理模式已由单纯技术型转变为今天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型。通过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后,转变了护士观念,增强了护士对患者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品质。实践证明,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 探讨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对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方法 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健康宣教、诊疗环境、护理服务、用药知识、穿刺技术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从2010年1月的92%上升到2010年12月的99%以上。结论 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输液,患者,优质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赵齐娟.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几点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8,3 (3):125.
[2]杨华利,王海桃.人性化护理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当代护士, 2008,1:24.
[3]田秀荣,西仁古力·托乎尼牙孜,田秀云.浅谈门诊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新疆医学,2008,(38):137-138.
7.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七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为95.3%(41/43),高于对照组的65.1%(2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门诊输液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门诊;输液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104-02
输液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会引起患儿身体的疼痛及不适,且输液长时间限制患儿的活动,易对其心理状况造成不好的影响,使患儿容易产生焦虑和敌对等负性情绪[1]。优质的临床护理对门诊输液患儿至关重要[2]。本研究选取我院86例门诊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86例门诊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8.48±3.20)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待查者28例,腹泻10例,其它疾病5例;输液治疗时间为2~7d,平均为(3.53±1.34)d。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8.74±3.24)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待查者26例,腹泻11例,其它疾病6例;输液治疗时间为2~6d,平均为(3.47±1.21)d。两组患儿在基本资料、病程、病情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 小儿不易配合,心理状态复杂,护理人员应主动做好舒适护理,及时关心安慰患儿,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稳定患儿的焦虑情绪,增加治疗的积极性。同时询问患儿有无药物过敏史及特殊要求等,为患儿及家属详细讲解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简要介绍输液的目的、效果、药品名称、注意事项、大概输液时间和输液控制速度等,使患儿积极配合输液治疗的开展。②输液前的护理 护理人员积极做好准备工作,配药时认真核对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并保证药物现配现用、严格无菌操作和用药量准确。③输液中的护理 护理人员认真检查输注设备,保证设备的严密性及安全性,尽量选择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保证准确熟练,提高穿刺技术,认真选择穿刺血管,做到一次穿刺成功。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监测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液体滴速是否适中,输液通道是否通畅,进针局部皮肤是否出现肿胀、不适和疼痛等,并及时更换液体。④输液后的护理 输液治疗完成后,拔出输液针时动作轻柔,对穿刺部位进行正确的按压,时间尽量3min以上,向家属详细讲解输液后的注意事项,确认无不适情况后方可离开医院。
1.3评价标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儿的心理状态。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五项,详细向患儿及家属讲解表中的内容,进行准确认真评价。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为95.3%(41/43),对照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为65.1%(28/43),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30/43)(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门诊工作量大,就诊患儿病情急切,心理状态复杂,护患纠纷较多,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也相对较差。稳定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保证较好的心理状态,是输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3]。
另外,门诊人员流动性大,容易产生医疗纠纷,通过优质的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及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4]。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核心在于贯穿整个输液治疗过程中的有效细致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护理[5]。护理人员主动做好舒适护理,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详细询问患儿有无药物过敏史及特殊要求等,配药时认真核对医嘱,保证药物现配现用、严格无菌操作和用药量准确。提高穿刺技术,尽量做到穿刺一次成功。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监
测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输液完成后,轻柔拔出输液针,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正确按压。同时提供患儿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患儿的饮食和休息等。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说明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门诊输液治疗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增进护士的护理水平,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桂荣,王立平,杨淑英.儿科门诊与住院患儿输液需求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20):11-l3.
[2]李艮珍,张哲.优质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32.
[3]周艳玲.对门诊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 148-149.
[4]王胜娜.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30.
[5]庞海霞,李辉.小儿静脉输液血管穿刺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75-3476.
8.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八
一、组织培训学习开展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1、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参加科护士长组织的护士礼仪,洗头操作技能等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培训,对培训内容科内进行强化,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抓好护士的职业形象,组织学习护患沟通技巧,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操作有问候声,出院有送声,规范科室常用中西医护理操作用语,鼓励科室护患沟通服务标兵进行言传身教,将礼仪服务运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2、科室将分级护理上墙公示,方便病人及家属能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督导各项基础护理措施的实施。
3、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护理部下发的“2012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分阶段组织全科护士就“如何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召开专题讨论会,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评价标准,对照实施标准,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二、弹性排班,合理调配人力
1、科室新增护理人员 2 名,固定陪护检查导医1 名,为优质护理的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2、科室根据人员结构,结合工作需要实行弹性排班,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病人的治疗护理有计划执行,提高了安全意识,全年无护理差错发生。
3、在核定实际工作量的基础上,保障晨晚间护理人数,确保晨晚间护
理质量。增加中班护士的力量,避免护理工作中忙闲不均。
4、实行值班轮换制,每季度调换倒班、小组人员一次,做到人人参与生活护理。
三、简化护理工作流程
1、实行了抢救车封存,避免护士重复多次检查。
2、制定了各班工作流程,使护士工作有据可循。
3、将补液病人的补液瓶(下一组)统一放置于治疗车上,推车进行巡 视,减少护士频繁来回进治疗室取液次数,增加了护士停留于病房的时间,执行床边服务,做到有陪无护。
4、取消床尾卡,使用床头卡,为护士巡视查看、核对病人信息、护士长检查提供了方便。
四、创新工作模式,实施全程护理
1、实行小组护士负责,护理组长技术把关工作模式。科室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患者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组,护理患者实行小组负责制,构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工作模式。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做到病人分级,护士分层。责任护士能够从细微处关注患者,按照病人需要提供个性化护理。护理组长不仅分管病人还负责对本小组护士工作给予监督管理,体现新老搭配,分层使用。
2、转变护理观念,落实基础护理。护士长定时跟班监控基础护理环节质量,使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主动把应做的基础护理工作承担起来,注重细节,执行护理工作周计划,周一为患者剪指(趾)甲、周二洗头、周四擦浴,晚间为每位患者发放洗脚水,使晨晚间护理质量得到了落实。在做基础护理的同时融入健康教育,转变护士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收到“三满意”效果。
3、倡导人性化服务,为病人提供创新举措。科室为了预防术后护理并发症,对高龄、消瘦、术后患者及时提供气垫床预防压疮;对术后不能下床活动患者,每日进行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免费为住院患者发放气球,促进肺功能恢复;利用微波炉为患者提供热饮食;护士坚持每个
节日为患者发送健康提示短信不少于5人次等服务措施,体现出我们的优质所在。
4、不断简化护理文件书写,减轻护士书写压力。科室根据护理部下达的护理文件书写要求,多采取护理表格化的书写,大大减少了护士用于记录的时间,使护士有更多时间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确保优质护理软环境的达标。
5、督导科室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满意度测评,了解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及时进行化解;检查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是否发放“爱心卡”,护士长了解治疗护理不满意情况,为有需求的患者及时提供帮助。
6、终末消毒处理实行办公班—责任护士—卫生员—责任护士联动措施,为迎接新住院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五、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1、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患者滑倒坠床、压疮等意外事件的预防措施。为住院患者佩戴腕带,做到了患者身份的有效识别。
2、加强药品管理,尤其高危及毒麻限剧类药的管理,有登记有去向,并对个别药物用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制定防范流程。
3、利用晨会及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缺陷案例讨论,为大家敲响警钟,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9.优质护理服务阶段总结 篇九
一,从排班上。打破原来的排班模式,推行人性化排班。
1排班周期为一个月,护士们可以了解自己一个月的排班,有效调控自己的时间。2每天排4个责任班,减少责任班管理的病人数,提高护理质量。3增加帮班,主要处理补液及晚上的医嘱。这样可以增加责任班与P班服务病人的时间。
二,从护理工具上
1引进新的治疗车,这种治疗车优于老式治疗车。可以悬挂补液;可在治疗车上书写护理记录,使护士在病床边就可轻松完成护记,真正实现实时记录;分层分隔较多,可以合理摆放日常护理用具。2增加新的血压计,使每个责班的治疗车上都有一套完整的护理工具。3增加级别护理指示牌,使每位患者清楚知道自己级别护理所应享有的权利。4建立沟通园地。5为护士配备防静脉曲张袜,有效保护护士的健康。
三,简化护理文书。
我科率先取消护嘱本;推行表格式护理记录;简化护理记录。
四,生活护理到位。
以前是由高年资护士下达护嘱。而现在责任护士评估所包干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病情,根据护理级别及患者的个体性进行生活护理。这样可以提高护士自主性,使每位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但也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
五,建立博客。
每位护士下班后,都会看看科室博客。有时会发发牢骚,有时会写些工作体会,看过博客就可以清楚优质护理的新动态。责任班护士也会互相交流工作体会,总结最佳工作流程,使其他人少走弯路。我们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六,及时总结评价。
4月27日,优质护理服务在我科实施2周时间,护理部领导黄红友及大内科护士长邝惠冰来我科深入了解试点工作中护士们的工作情况及所面对的困难,并与我科护士长贺冬梅及全体护士进行总结讨论。会议后,就会上护士们提出的困难。护士长进行了新一轮的工作调整,例如增加帮班等。遇到问题,汇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使每位护士更积极的投身于护理改革的热潮中。
经过以上改革,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仍在进行中,我们将继续摸索前进。希望以我们的责任心与激情,会为护理改革增添美丽的一笔。
10.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十
1 实践过程
1.1 营造轻松和谐的就医环境
1.1.1 在液疗区的布置上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 根据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 使用防滑地板, 墙上悬挂各种健康宣教画, 增加2台饮水机和微波炉便于患儿和家属饮水、热饭, 自动出水的洗手池方便家属清洗。在液疗区一角增加了书报栏, 另一角放置儿童玩具供孩子玩耍, 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医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
1.1.2 小儿便溺比较多, 护士勤巡视发现床单污染或弄湿及时更换, 保持患儿床铺干净舒适, 指导家属共同保持环境的整洁。室内每日用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清扫, 拖把专用, 桌面、门把手用氧化电位水擦拭, 房间紫外线循环消毒机消毒2次, 每月做1次空气细菌监测[2], 做好消毒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 使患儿舒适。
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确保护理安全。
1.2.1 首诊接待登记的护士须认真核对病历和药物, 打印输液卡时做到病历与药物、输液卡三者相符一式两份, 1份挂于床头牌上, 另1份输液卡连同患儿的病历、药品放入一个篮子交配液室护士。同时向患儿家长简单告知输液天数及输液的部数, 避免漏输, 并指导其在相应区域等待。嘱其不要随意更换床位避免出错。
1.2.2 配液室设2名护士, 药物配制前2人再次核对患儿信息与药物信息, 准确无误后方可配制, 每配好一部就在输液卡上勾掉一部并双签名。1例患儿的液体配好后方可配制下1例, 配制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院内感染。
1.2.3 静脉穿刺前, 负责穿刺的护士呼叫患儿的姓名, 当患儿来到护士面前时, 反问患儿的姓名、年龄等信息[3], 确定无误后把挂于床头牌上输液卡的液体部数勾掉并签名。告知患儿家属发现不适及时呼叫护士[4]。
1.2.4 续瓶时, 护士反问患儿姓名[3], 确定无误后勾掉输液卡上部数后签名并告知家属输液的内容。同时查看患儿输液情况, 如穿刺点有无渗漏, 点滴速度是否合适, 确定无误方可离开。
1.2.5 输液结束时, 护士反问患儿家属今天共输几瓶液体[3], 查看输液卡上的排号部数是否前后一致, 再次查对后收回输液卡, 这样层层查对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
1.2.6 费用审核, 派专人对每位患儿的计价费用进行审核, 如有疑问要立即询问当事医生, 避免多收、错收而发生纠纷。
1.3 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
1.3.1 规范护理行为。护士衣着整洁, 举止文雅, 言谈礼貌, 待人真诚, 善于沟通, 敬业求实。仪容仪表符合护士规范, 熟练应用“十字文明用语”, 护士工作中要做到“四轻”, “四声”, “三贴近”。细化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1.3.2 加强管理,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工作站保持干净、整洁、安静, 护士在工作时不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不能相互闲聊, 严防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护理差错。
1.3.3 优质护理服务的进行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 护士长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 大家分工合作, 明确岗位职责, 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建立激励机制, 增加护士福利待遇, 重视护士的贡献, 为护士提供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 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
1.3.4 强化技能训练, 针对小儿输液难度大, 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 科室评选穿刺技术高的护士与年轻的护士结成对子, 实施“一帮一”的指导, 年轻的护士穿刺时有老护士指导, 老护士穿刺时年轻护士跟着学习。同时, 在排班时注意“老少搭配”, 保证每班均有1位高年资的、穿刺技术一流的老护士在岗。穿刺时如不能“一针见血”先要向患儿家属道歉, 征得家属同意方可重新穿刺, 如再次失败则必须换人穿刺。这样可减少纠纷的发生。
1.3.5 安排专人巡视, 观察静脉输液的速度、用药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护士发现肿胀、渗漏现象后及时处理并安慰患儿及家属, 通过巡视提高护理安全, 减轻患儿痛苦, 减少纠纷的发生。在巡视过程中主动提供疾病、药物相关知识, 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1.3.6 加强生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 我们主动帮助家属照顾患儿, 帮患儿热饭、打水、清扫大小便, 这样做刚开始家属很不好意思, 护士就微笑着说“我们也是孩子的妈妈, 不用客气”, 次数多了家属见我们态度诚恳又真诚, 他们就接受了, 一人带孩子来输液完全放心。陪护少了既利于液疗区的安静又减少交叉感染, 还利于患儿康复, 同时纠纷的发生也相应减少。也为家属节省了人力, 让家属真正得到实惠, 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使家长满意, 社会满意。
1.4 自纠自查警钟长鸣
1.4.1 为改进工作不足, 接诊护士向每位来输液的患儿家属发放服务问卷评价表, 对提出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 对于科室自己不能解决的上报院后勤办公室和护理部给予解决, 尽一切可能满足家属提出的要求。
1.4.2 在发生护理纠纷或有纠纷苗头时, 护士长于当天下班及时召集全体护士开会, 请发生问题的护士向大家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经过;就发生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相互吸取教训以有效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 统一处理意见, 确保护理安全。
1.4.3 患儿的整个输液疗程结束后, 有专职护士为其提供疾病康复资料, 如停液后的用药、饮食、复诊等情况。并告知病区联系电话, 随时解答家长咨询问题。
2 结果与体会
经过半年多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通过问卷当面征求意见等方式调查, 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高到96%。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显著减少, 实现护理零投诉。通过随访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家属能够给患儿合理饮食自觉复查, 遵医嘱合理用药与身体锻炼, 还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 提高社会效益。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 护理纠纷也相对较多, 这就需要护士在关注疾病的同时, 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 根据患儿的需求,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只有贴近患儿, 才能贴心为患儿服务, 才能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理解患儿家属。护士倾注全力, 心系患儿, 心系工作, 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做到6方面满意, 即患者、社会、政府、医院、医生、护士满意[5]。
参考文献
[1]单金颖.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 (8) :867-868.
[2]王桂芝, 李秋云, 刘荣芬.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3) :321-322.
[3]曹梅娟, 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3 (1) :89-90.
[4]高钰琳, 陈佩云.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存在争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39-240.
11.优质护理服务个人总结 篇十一
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成立了以田院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创建活动动员会,明确了职责和要求。
在医院动员的基础上,田院长召开护士长例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各基层科室分别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有关创建活动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活动目标,细化工作任务。
二、落实层级管理,打造优质服务护理队伍。
创建一支层次分明、训练有素、业务精湛、富有创造精神的护理队伍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首先树立护士形象,护士必须着护士服、戴护士帽、穿护士鞋、挂胸牌上岗、微笑服务、推广文明术语。其次进一步优化了护理人员配置。在护理人员数量增加的同时,采取了走出去学和院内培训、工作中悟等形式,着力在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和业务素质方面下功夫。通过学习使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较先前有了显著提升,强化了全院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整体护理专业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夯实基础护理,不断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在创建活动中根据工作强度合理排班,在日间工作相对繁忙、患者需求量较大的时段,增加了班次,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解决了各班次、各科人员不足、忙闲不均的现象,得到院长和护士的认可。各病房开展了责任制护理,分工包干,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彻底改变了由过去的呼叫器响了、家属或患者叫了才能见到护士的被动服务,转变成现在的护士不断巡视病房,主动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实现了新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首迎负责制,并设置温馨告知卡,发放健康教育卡,饮食护理卡,加强护患沟通。注重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护理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患者家属的高度赞扬。加强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培训。
四、强化专科护理,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软实力。
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我院牢牢把握“优质”的方向和要求,持续提升护理服务的软实力。为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组织各科室挑选本科典型病种,进行专科护理知识整合,反复进行修改,统一标准,合理调整提供了连续可靠的临床信息。为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改变护理人员缺少沟通经验和交流艺术的现状,在各科室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试点科室专业特点、技术优势、服务特色,挖掘潜力,树立形象,打造品牌。
五、实行全程监控,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加强绩效考核。
在业务管理上,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加大护理质量督查力度,做到了全面检查与单项检查相结合,垂直检查与循环检查交互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互补。
我院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性,切实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护理行为,强化安全意识,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充分发挥护理质控、监督、检查等体系的职能,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了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加大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系统化研究,建立提升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使优质护理服务常态化,一是加强护理礼仪培训,进一步塑造护理人员形象;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护士的业务理论水平;三是加强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四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我院长效发展下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服务,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
★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
★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
★ 优质护理服务演讲稿
★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怎么写?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 优质护理服务护士演讲稿
★ 病区优质护理服务心得
★ 优质护理服务月工作总结
★ 优质护理服务的总结
12.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 篇十二
2010年卫生部颁发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方案》和颁发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医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责任,努力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加强管理,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我院积极响应,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以病人为责任对象,责任制护理为模式,经临床的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思想上统一认识,做好筹备工作
深刻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精神 组织全病区护士反复多次学习有关文件,做好动员工作,认清形势,改变我们的服务理念,促使每一位护士意识到,这一项活动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务实基础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主动到病人床前的护理,并且在护理活动过程中,除了增加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发现潜在问题,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为医生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实施所有护士参与包干病人,即将把所有的病人分给床位护士,由护士负责自己的病人。2 抓好管理, 落实试点工作
责任护士提供全面的、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我们病区按护龄、职称、工作能力的强弱,合理排班,实行责任制护理。病区责任护士的姓名,护士长的姓名贴于病室墙上,便于病人知道。责任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体护理,把生活护理、病情的观察、病人的诊治、康复指导融位一体,为病人提供全面的、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每组的高年资护士除了负责自己的病人所承担责任护士工作外,还要负责所在组的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对年轻护士工作的 [3][2][1]
指导。根据病房实际情况和护士们的意愿及病人的需求,适时调整排班模式,如设置“跳夜班,中班”岗位。
加强环节质量的控制,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长每日深入病房,进行督促检查,实施现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要求及时更改。利用晨会时间,午餐时间,休息时间讨论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刚试点的初期大家经验不足,通过大家多次的交流经验,共同学习、查找不足。例如,每日入院的新病人、当日的手术病人、术后第一天的病人、、重症监护室转入的病人等都要进行其护理质量的检查。每日交班后晨间查房,晨间护理后的查房、晚间护理后查房、医嘱执行的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问题。试点1个月后大家比较适应,能有较好的推进我们的责任制护理。病人床旁护士的声音更为亲切了,高年制护士们的责任感更强了,年轻护士们也开始被带动起来了,每个人都把自己负责的病人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大家把自己作为质量控制一份子,更好地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体会
强化基础护理,丰富护理内涵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使护士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的本色,还护士工作的本,务实基础护理,是该活动的重要内容,但也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为病人的洗漱上.责任护士以自己的负责病人为中心,专注基础护理的同时更加注重细节护理
责任制与绩效挂钩, 提高护士满意度 在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中,以工作能力,工作量,工作质量,岗位风险,病人满意度为考核指标,打破大锅饭局面,体现多劳多得,高风险,高报酬,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高年资护士价值,体现工作能力强工作出色的护士的价值,并为年轻护士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增加职业的自豪感和价值感,而年轻护士有了学习目标和动力。责任制护理也打破了一些护士依赖的心态,让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调动起学习积极性,要有好的服务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不断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为提供优质护理服
务打下基础。
责任制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 建立责任制护理使每位病人都确认自己每天有责任护士负责其护理工作,病人有事时可以找责任护士得到其所需要的帮助,责任护士每天都围绕自己的责任对象,对自己所负责的病人有全面的了解。不像以往病人或家属有事随便抓住一名护士就问,而该护士对病人的问题一无所知。病人误认为护士不负责任,不关心,使病人满意度大大受影响。在责任制护理过程中,医生对护士的满意主要体现在,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对医生开出的医嘱、更改的医嘱及时有效执行,为医生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小结
13.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篇十三
摘要:目的: 探讨了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发生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分析的方法,通过采取加强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更新护理观念,加强责任心,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专业水平,加强护理沟通等方面进行管理。结果: 对常见护理纠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护士服务意识和责任心明显增强,操作技术明显提高,有效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 针对纠纷发生的原因加强管理,更新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水平,减少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33-01
静脉输液是门诊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临床治疗、急救和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治疗一些常规轻症疾病其具有方便、快捷及不需住院等优点,因此较多患者优先选择在门诊输液治疗【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患纠纷呈快速上升趋势【2】。因此,如何防范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纠纷也成了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门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如下:
1门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纠纷原因
1.1服务意识淡薄。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与护士的服务意识存在差距,病人因病情急,希望马上解除痛苦的心情迫切,部分护士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回答患者提问时态度冷淡,言语生硬,解释工作不耐心,主动服务意识差,对患者的合理要求未及时处理。
1.2护士数量不足。病人多、病情急、护士工作量大、人员相对不足,造成输液室病人堆积,加上输液秩序紊乱造成部分病人等候时间过长而发生护患纠纷。较多在护士穿刺成功后不能经常巡视患者的输液情况,而是患者输液过程中有问题再找护士。病人有事呼叫,护士未能及时到位,不能及时更换液体并给予相关的用药指导。
1.3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业务水平、应急能力存在差别,因此常规护理操作的熟练度、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对于突发情况能否迅速、准确的采取相应措施等都存在差异,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和不信任。新护士操作不熟练,重复穿刺,特别是对儿童病人多次穿刺,家属心疼而对护士不满。儿童病人穿刺时间长,拖延了成人的输液时间,造成成人病人对护士的不满。
1.4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个别护士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严格三查七对,从而打错针、配错药、换错药、液体有絮状物未发现、更换药物时不停留、未检查点滴是否通畅。
护士在配药的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因工作忙乱未按操作流程或按定式思维方式导致配错药物;注意力不集中将不同药物加入同一液体内,或对小剂量药品计算错误致使药液配错。
1.5 护患沟通不佳。患者期望值过高,与病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抢救病人而延误了输液室病人输液或更换药物,未及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药物制剂更换包装未事先向病人说明,使病人心存疑问,怀疑配错药。病人不信任贵重药品的使用,认为少配、未配而发生护患纠纷。
有研究显示【3】,80%的护理纠纷是由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产生的。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加之患者对护理工作及自身疾病缺乏了解,一旦患者的期望值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造成过分苛责医务人员的行为【4】。再有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前,未向患者说明或解释不到位,在与患者沟通不佳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使患者产生不满。管理措施
2.1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人力,优化工作流程 本院领导加强了门诊管理,简化了病人就医程序,缩短了排队时间。输液室配药室工作流程进行了改进,药品一个病人一个塑料筐装好,不会引起混乱,而且有利于移动,治疗室井井有条,加强了查对从而减少了差错的发生。规范了输液室秩序 输液室编好座位号,成人、小孩分开输液,病人交完输液卡后自觉按号在座位上等侯。输液室电视播放有关健康宣教的栏目,分散病人注意力,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也不哭闹了,护士按号输液,工作有序进行【5】。
2.2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更新护理观念,改善服务态度
让护士学会换位思考,提供人性化服务,从病人切身利益出发,体会就诊心理,学会包容,避免争议。对服务态度差的护士单独谈心,及时了解护士思想动态,以缓解工作压力。本院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由病人对护士进行投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服务态度。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实现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工作中注重患者的要求,尊重患者,对患者服务热情、真诚、耐心,以患者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是否合格的检验标准之一。
2.3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不同时间段输液工作量的不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是解决人力紧张、减少护患纠纷的一项重要措施【6】。排有专门的巡回班,负责更换药液,职责分明。合理安排护士人数;安排备班护士,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2.4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岗位培训
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各项常规操作技术,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成功率以减少患者痛苦;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做到责任到人,以减少差错事故的产生;加强标识化管理,临床用药品种繁多,更换频繁,外包装类同,醒目的护理标识能使护士提高警惕,减少因细节疏忽而发生差错。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强化法律知识,熟悉工作中存在的潜在的法律问题,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防患纠纷的发生。小结
护理风险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其中包括管理制度的因素,护理人员的因素,也包括患者的因素。因此要不断完善门诊的各项制度使护理人员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护理操作技术,同时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做到言行规范,对患者的到来多一些介绍,操作前多一点解释,巡视处理问题要及时,更换液体、拔针要及时,操作结束时多一些对疾病知识的宣教,告之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4.重要的输液室总结 篇十四
1.1 门诊输液工作量大,易发生医患纠纷
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节奏快,重复劳动多,易产生烦躁不满情绪,有时只注意护理技术的操作,而忽略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往往无意间一句话、一个细微动作都容易产生误解引发患者与护士间的冲突。另外,部分患者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高,做不到“一针见血”也容易引发纠纷。
1.2 门诊患者病情复杂,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门诊输液过程中有些药品名称复杂,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剂量各不相同,很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加之部分患者医学知识缺乏,输液过程中等候时间稍长,容易忽视医嘱,不遵守药物过敏试验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或擅自调节药物滴速,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1.3 门诊输液环境复杂,易造成交叉感染 门诊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患者人数众多、年龄跨度大、健康基础各不相同,患者对医学知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这样的环境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2 门诊输液护理的工作体会
2.1 门诊护士要具备较高的素质
仪表端庄,举止得当,要具备崇高的医疗职业道德,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有爱心、有同情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工作中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虚心向同事或领导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时准确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疑问,通过交流与沟通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护理工作的圆满完成,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2.2 门诊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在操作过程中按照门诊输液的要求仔细做好“三查七对”,在输液任务繁重时,做到情绪稳定,忙而不乱,不能心存侥幸,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3 门诊护士要加强巡视
护士的工作很繁杂,在工作时要做到统筹安排,争取巡视一趟兼顾几项护理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门诊病人,护士不单是治疗护理,而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反应和输液故障等,要做到多巡视、多询问。平时积极协同医生做好各类抢救工作,不断积累各种急救经验,便于巡视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关掉输液器、给予一定浓度的氧气、合适的体位、抗过敏药、强心药等,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2.4 门诊护士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门诊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心理情绪,同时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门诊患者形形色色,针对个别患者的误解和刁难,千万不要当面顶撞。首先在心中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某个环节做得不到位,然后耐心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他们明白操作的工作流程、医院的规章制度,理解护士的用意,并支持我们的工作,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若遇到百般刁难者,应及时向相关领导反映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尽量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推荐阅读:
输液室护理工作制度07-29
门诊输液室服务要求09-25
门诊输液室人性化护理的应用06-30
注射室、输液室工作制度09-13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11-06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半年工作总结10-17
输液室实习的心得体会06-20
2023脑外优质护理服务年总结12-12
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半年总结06-12
五官科优质服务护理工作总结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