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作文(精选15篇)
1.采访作文 篇一
大家都知道丁俊晖吧,他可是驰名中外的斯诺克冠军。上学期,我们张家港《小主人报》的小不点团队很荣幸可以采访这位世界名人,心里的激动和紧张可想而知了。
走进张家港市东城体育公园的大门,一切都显得很安静,一幅华丽的场景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地上铺着柔软的灰色地毯,房顶上挂着一盏盏亮丽的灯。我们向左走进了台球室,只见台球桌一个一个有次序地排列着。为了不让丁俊晖哥哥久等,我们很快穿过台球桌,来到了最里面的豪华包厢。丁俊晖哥哥早就在那里等我们了,首先由我们高级班的小记者顾辰洁给丁哥哥献上了一束鲜花,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采访时间,一个又一个同学问了丁哥哥各种不同的问题,可是我因为是第一次采访大明星,心里还是免不了紧张与胆怯,一直没敢提问。最后,我终于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了,破口而出的“丁哥哥”让丁俊晖哥哥把视线转移到了我身上,“您在比赛时一般用什么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胆小和我处的位置与丁哥哥有些距离,所以丁哥哥没听清楚,于是我又大声地问了一遍,问完后,我犹如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丁哥哥的精彩回答赢得了我们全体人员经久不息的掌声。采访结束时,丁哥哥还为我们小记者们准备了小礼物,并在礼物上签上了名字。最后,CCTV――5的记者叔叔也采访了我们的活动心得。
通过这次采访,我发现丁俊晖哥哥是跟他爸爸学的台球,在他小的时候,也曾期盼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自由地玩耍,但是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一直坚持练习台球,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要向丁俊晖哥哥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学习。
2.采访作文 篇二
心理调适又称心理调节、情绪调适,它通过减低或加强心理力量,从而改变心理状态,是对心理发生、体验和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对心理的定向、控制、调整过程,它帮助人协调心理与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优化心理状态。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忽视采访对象心理的表现及后果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灾区的人们亲身经历了地震的恐怖场面,并目睹了震后的悲惨场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悲痛,对每位幸存者来说都是一次严重的精神创伤。据心理专家介绍,重大灾难造成的各种心理阴影如恐惧、痛苦、悲伤等会伴随受害者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留下挥之不去的后遗症,灾难现场对于采访对象来说是触目惊心的,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惊魂未定,情绪不稳。
此时记者如果忽视采访对象心理而一味强调新闻的客观公正迅速及时的话,新闻报道中就会出现如下问题:
(一)撕开心理创伤,导致二次伤害
这是忽视采访对象心理的主要表现和后果,在灾区也是最让人揪心的伤痛。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很多医护人员来自重灾区北川县,他们家属多有伤亡。救治伤员任务繁重,这些医护人员对家人安危无暇顾及。一批批媒体赶到这里采访,记者不停追问他们:“家人去世了坚持工作,有什么感受?”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导致采访对象更加痛苦,而且他也不知怎么回答。有位网民听到一位广播电台记者采访羌族女警察蒋敏,问了这样的问题:“当你照顾灾区的孩子时,会不会想念自己的孩子?”,愤怒地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网上《向蒋敏致敬,对记者说“不”》。作者气愤地写道:“这样刺痛人心的问题你也问得出来?你还有没有点职业道德?你有没有考虑过蒋敏被你采访时候的感受?在那种悲惨的环境中她经受得起那样的刺激吗?你以为这是在做人物专访栏目吗?这是在抗震救灾!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彼此的关怀、帮助、鼓励!不要再用那种你们新闻业界的人惯用的拙劣的手法来播报这种可歌可敬的事迹!不要再伤害已经伤痕累累的人们的心!”有时记者为了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不得不问起一些让采访对象伤心的事,但是作为记者我们应该运用采访技巧,懂得适可而止,问到敏感的问题应该小心翼翼,撕开伤口懂得缝合,这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记者。
(二)过度侵扰,频繁采访加重当事人心理负担
家喻户晓的“敬礼娃娃”郎铮,因为被救援人员救出时的那个敬礼,而被媒体过度追捧,千遍一律地提问“你为什么要敬礼?”“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郎铮受不了这样的轮番轰炸,出现了心理障碍,不喜欢说话,害怕独处,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SPJ)《职业伦理道德》在“减少伤害”一则中规定“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当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新闻来源或新闻主体时,要特别小心。”而我们的记者在灾区常有跟风采访、肆意追捧的行为出现,使得当事人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心理负担加重,给心理救助带来了障碍。
(三)人文关怀缺失,导致悲剧发生
一批又一批的媒体采访使幸存者一遍一遍复述自己的不幸,尚未结痂的伤口一次次淌着鲜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2009年4月20日自缢在自家的阳台上,引起了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再次重视。冯翔的哥哥冯飞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自从“5·12”之后,每次有领导或相关人来北川看废墟,都由冯翔来陪同,冯翔无数次带人到望乡台、到北川废墟,他要做讲解,告诉别人这里是怎么塌的,逝去了多少人,他曾对哥哥说,讲这些的时候心里很痛苦。在地震中冯翔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家庭的支离破碎已经让他痛苦万分,领导的考察、媒体的采访,作为宣传部干部的他每天都在复述自己家乡的不幸,灾难的镜头一次次在脑海回放,冯翔终于受不了,结束了自己年仅33岁的生命。
新闻职业精神就是认真、努力、刻苦、极力做好新闻采访等工作。这包括了抢新闻、抢独家新闻、抢首发新闻、抢轰动性新闻。要在现场抢新闻,有时真的要有不管不顾的劲头。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敬业爱岗的表现。记者想得到第一手资料的职业冲动可以理解,但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在为生命揪心,记者也是人,也应有怜悯之心,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应该先想到灾民再考虑自己的工作。
二、针对不同采访对象,开展必要的心理调适
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的对话,更要注意非语言层面的信息。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应掌握主动权,但采访对象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的态度、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成败。采访灾难事件中的特殊群体,记者更应该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开展不同的心理调适。
(一)对灾难中幸存者:主动接近,感情吸引,耐心倾听,情感引导
幸存者不仅亲生经历了这场灾难,而且有的还在灾难中死里逃生,他们的切身体会是最好的新闻素材,但是这些幸存者往往也是伤员,他们情绪不稳定,心理脆弱,不愿意说话。对待这样的采访对象,笔者认为记者应该以陪伴者的身份亲近他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帮助,比如,为他们送饭、送水和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帮助他们一起打扫卫生等。
首先,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以聊天的方式展开采访。比如说他躺在病床上很无聊的时候,记者可以过去问“你好些了吗?”展开聊天式采访。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赴汶川采访时就是这样接近采访对象的。在绵阳中心医院曾子墨见到一个12岁的小姑娘,父母已经遇难,她自己的手臂也骨折了,她一个人从北川走到绵阳。曾子墨去看她时,她一个人孤单地躺在床上,于是曾子墨开始与她聊天,在聊天中了解了很多信息。采访小孩子可以在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参与他们的游戏,这时采访,孩子们比较高兴,暂时忘了伤痛,采访比较轻松、容易。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既能使采访效果提高,又不会造成过度侵扰而加重采访对象的心理负担。因此记者应审时度势,懂得分析判断何时采访最佳,紧紧抓住恰当的采访时机。
其次,感情吸引,做一个陪伴者,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采访对象的痛苦,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他的知心、知己。今年32岁的唐山地震孤儿党育新,参加了“唐山市抗震救灾专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在地震灾区她发现,相似的经历可以把心理距离拉近。北川中学一位被埋20多小时后获营救的17岁小姑娘,双腿截肢,一开始她不愿说话,别人就指着党育新跟她说,这是唐山地震时的孤儿,地震的时候才6个月,现在长这么大了。她听了后就对党育新特别亲切。第二天党育新再去看她时,小姑娘看见她很高兴,还跟党育新聊起来。虽然并不是每个记者都有着同样的经历,但采访时也可以尝试用类似的方法,把心灵的距离拉近,这样比较容易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愿意向记者倾诉自己的感情和经历。这样,记者的采访过程也就避免了活生生地撕开采访对象心理创伤的“强盗式”采访,避免了二次伤害。
第三,记者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让他感觉到自己能轻松说话,问问题尽量不要涉及伤害,尽量不要触及太多的回忆,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在满目疮痍的灾区,空气里满是悲伤的气息,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记者应该尝试着去营造这样的氛围,以减少对幸存者的伤害。记者还应谨记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文关怀,抢新闻让位于抢生命。
第四,当一个倾听者,倾听时穿插必要的肢体语言(如轻拍对方的肩膀、轻轻点头),让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实际上,非语言符号的强化效果有时比语言符号更大。”心情压抑的幸存者在这时候最需要感情宣泄,记者要耐心倾听,倾听的时候一定要专注,时不时穿插一些问题表示自己正在认真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心理专家建议当倾听者时最好准备好一杯温水和面纸,一杯温水胜过千言万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使采访对象心生感激,放下心理包袱。当采访对象流泪时,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平静之后他会慢慢对你倾诉他的故事和他所见到的故事。
最后,当打开幸存者的心理伤口之后,要懂得缝合。这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很难,毕竟记者不是心理专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记者可以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开伤口。在不得不打开采访对象的伤口之后,要对他进行安抚和情感引导,帮助他重拾生活信心和希望。必要时还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后续观察,一旦发现情况马上请教心理专家或让心理专家帮忙。陈晓楠在她的灾区日记《我该怎么问》中写道:“每当我蹲下来,问他们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们总是会高高兴兴的回答,于是我就更没有勇气,问出那个世上最残忍的地震问题:‘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开启生命最黑暗的回忆。”很多记者在灾区采访遭遇“提问恐惧”,觉得采访对象不愿意被触动的伤痕、不愿回想的画面,却被他们残酷地揭开,感觉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很多记者都不敢提问了。因此采访灾难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学习采访心理学,在灾区采访时才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二)对遇难者家属:陪伴、倾听、鼓励、传达希望和信心
灾难发生后遇难者家属最不愿提及、最不堪回首的就是亲人遭遇不幸的过程和悲惨细节,事后对灾难过多的的描述和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和血腥场面的回忆,无异于在遇难者伤口上撒盐。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采访艺术,对受难者及其家属保持同情和理性的哀伤,避免因不恰当的采访造成伤害。面对地震中受灾的儿童特别是伤残儿童应减少采访,电视新闻采访应用马赛克遮住孩子的面部,以免孩子的心理再次受创伤;尊重遇难者家属的意愿,避免多次采访而重复创伤经历。可以鼓励他们讲一些灾难发生后,他们的应对过程和经历。这样做能促进采访对象的能动性,让当事人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尽量问当下的情况,同时,问题应当尽量是开放式的,比如“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你会怎么做?”“我希望你说一些……”。不要采取一些用“是”或者“不是”回答的封闭式提问方式。
在灾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任务是陪伴、倾听、提供一些基本需求。记者也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这时当一个倾听者或许比一个采访者得到的信息更多。心理学认为,受到创伤后的人的情感宣泄是很重要的,记者可以变采访为陪伴,帮助他们减低内心的焦虑、压力与痛苦。笔者认为在灾区采访,最好的采访方法应该是倾听,记者在采访中以倾听的方式引导采访对象的情绪,使其得到宣泄。这个方法适用于灾区所有的采访对象,是对采访对象心理调适的好方法。此外,“采访者应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穿着、态度、体态、眼神和其他行为传达自己对对方谈话的兴趣,并告诉对方自己在认真倾听。”这样采访效果会更好。
另外,遇难者家属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严重的心理创伤,面临精神崩溃,总是处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一片茫然。这时候记者要给他们传递希望和信心,让他们知道政府没有放弃他们,全国人民一直在支持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面对现实,迎接生活的挑战。
(三)对一般受灾群众:在感情上默契、交融、共鸣,身体力行为受灾群众寻求社会帮助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感情上默契、交融、共鸣是采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采访一般的受灾群众,要耐心倾听,多宣传正面、积极的主题,让灾民忘掉自己不幸者的身份,鼓励受灾群众重拾生存的信心。如果条件允许,记者还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记者和推销员大都有一些同样的问题。他们都必须善于猎获自己的对象,吸引和保持住他的注意力,把他的思路引上他们所希望引向的轨道,最后使他认识到,同他们打交道是值得的。”要让受灾群众感觉接受你的采访不会对他带来伤害,而且他的行为是有意义的。
作为传媒工作者,记者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直接参与到对普通灾民的关怀之中,为受灾群众寻求社会的帮助。央视记者柴静在汶川地震后的15天到达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采访,在采访中得知八岁的小学生文超在震后与学校失去了联系,停课了半个月的孩子百无聊赖,特别想上学,柴静千方百计帮孩子打听,寻找,终于得知原来学校在倒塌之后,转移到八一帐篷学校继续上课,与老师同学联系上了,记者还为孩子准备好了书包文具等用品,孩子高兴地复课了。如此把媒体的关切之情和人文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中,形成较强的感染力。正是媒体的客观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报道,使全国人民凝聚起爱的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结束语
“做为一个记者,你面临灾难过程中,你面临死亡的时候,你首先选择做一个记者,还是做一个人,你做什么样的记者,做什么样的人?”这是陈晓楠赴汶川采访时的疑问,我想这也是很多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灾难新闻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报道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媒体需要有快速反应的抢拼精神,更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为,更是社会行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也要学习采访心理学,学会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调适。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实,应当始终贯穿于灾难性事件采访之中。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新闻记者应在边干边学中借鉴、应用、掌握好新闻采访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规律,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所用。采访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需要我们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不断去总结、丰富。
3.400字作文采访初二作文 篇三
事先小记者工作室为我们拟定了采访提纲,还有记者老师在现场辅导我们,我们心里虽说有底了,但一开始还是非常腼腆。那边,宣城中学的小记者们已经开始采访了,你看我们可急啊。
“您好,我是蓝天学校的宣城小记者高玲珈,请问我能采访您一个问题吗?”看到一名人大代表过来,我立即抢起了新闻:作为人大代表,您将对我们宣城小记者提出哪些期望?
“希望你们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好好学习,孝敬家人,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一位名叫潘丽华的美女姐姐,终于接受了我的现场采访,我心里一时好高兴啊。
4.采访作文 篇四
走进文化名人街,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到优雅的环境还要两旁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商店。
文化名人街中,你时不时地会看一塑塑雕像,有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的茅盾像;有国际友好人士的丙山完造像;有诗人、书法家的沈尹默像;有文学家、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郭沫若像……但最让记者喜欢的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的叶圣陶像,因为他的像旁边还有没看完的书呢!
逛了一大圈,你肯定又累又渴吧,那你可以到名人茶艺馆去喝上几口茶,那里的服务会满足你的需要,做出一壶你满意的茶了。
5.采访作文500字 篇五
首先来晚了,小记者们都在采访,有的甚至在收拾采访记录,准备回班。我硬着头皮,慢腾腾地走过去,却不敢问。唉,我本来想去采访陈骁娆爸爸,可是不知道怎么了,走两步退三步。李瑜跑过来,告诉我陈骁娆他爸爸很好玩儿,
我稍微多了点勇气,成了走三步退两步。吕佳欣看不下去了,一下子把我推到了他身边。他转过身,安静地看着我,我的舌头突然不听话了,张了半天嘴,没说出一个字。我只能闭上眼溜了。
不采访不行啊,我只能挪到熟悉的杨睿妈妈身边。杨睿正趴在那儿写采访记录。唉,他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吧。杨睿妈妈问我是不是要采访,我点点头,声音小得几乎听不清:“请问那么冷,您早起也累,觉得值得吗?”阿姨说了什么,我也没记清,只想着等她说完再问一个什么问题。“作为家长,您想对您的孩子说些什么?”我照着本子读出了问题,终于松了口气,反正问题问出来了嘛。“我说不好,没什么想对他说的。”啊?这次我听清楚了,却不知道该怎么记下来,这么奇怪的回答,还有其他小记者碰到吗?
告诉你吧,还有一个更好玩的事,我发现刘墨躲在一边自问自答。唉,在家长面前说话真是把我们都为难坏了!
6.采访技巧浅谈 篇六
实施新闻采访的具体形式,要因人因事而宜,手法要不断变换,不拘一格。笔者认为,采访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或艺术。
一、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记者与被采访者通过对话来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提问的得法与否,是对话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还可融洽双方感情,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氛围。相反,如果记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势必给采访带来阻力,甚至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缄口不语。因此,采访提问与过程是对新闻记者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研究和探讨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应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记者在提问时,需要掌握两个原则:
1.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也就是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提问和谈话方式。
2.谈话要牢牢掌握主动权。也就是在任何困难、复杂的情况下,都要挖掘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记者的提问与对话技巧,可总结为以下四种类型:
1.问答型。这是能积极主动配合记者采访的类型。记者通过巧妙的问话,从采访对象处可摄取好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是最简捷、最速效的一种对话方式。“以问引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2.交谈型。这是采访对象对记者抱有戒备心理,不积极配合记者采访的类型。他们怕说多了对自己不利,或冷淡或躲避使采访陷入僵局。遇此情况,记者就要以坦诚的态度,运用交谈型对话的种种技巧,打破僵局,与对方建立融洽的朋友式关系,以倾心交流促成和谐气氛,为进入正式采访做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有通过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谈话策略和内容的观察力。“以情感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3.说服型。这类采访对象往往对记者抱有厌恶的心理,常用沉默、不多语等形式表示自己的心情。对这类人要想进行一场无拘无束的交谈是困难的,唯一办法是用理智去战胜相互排斥的局面,讲清是非,摆明利弊,帮助对方在纷繁缠绕的感情之网上寻到一条理智的经线,强制自己的内心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配合采访的行为。“以理服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4.论辩型。面对抱有对记者挑剔态度的采访对象,特别是面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物时,最有效的对话办法就是不要有惧怕心理,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不得不重视你、敬佩你,从而同意与你合作,这便是此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二、观察、倾听的技巧
观察,是记者“用眼睛采访”,是记者采访中最常用的方法。观察技巧的掌握,要求记者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事先要心中有数,要选择好时空,确定好观察的角度,学会用扫描获取细节,抓住富有特征的事物以达到认识、反映事物的目的。例如:’98洪水期间,为采集到松花江洪水的真实情况,利用摄像机,采集到了各个角度的真实画面。在高空中,观察摄取到了松花江的全貌,在船上观察摄取到了坚固的护城防洪大堤,在岸上观察摄取到了抗洪抢险的官兵与洪水拼搏的场面,这一幕幕的场景都是“用眼睛采访”的结果。
倾听,也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是索取更多谈话内容的一种方式,是集中智慧的一条途径。善于倾听,才能捕捉住对方谈话中的真实意图和目的,而不致产生“各取所需”的错误做法。这一点,对采访者来说尤为重要。
当对方担心你对他的话不感兴趣,显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适时地说一两句安慰、鼓励的话;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不能控制自己感情时,你可用一两句舒心话来疏导对方焦虑的情绪;当对方叙述不清又急切想让你理解他的意思时,你可用一两句综述性总结性的话来帮助他梳理思路,使谈话顺畅。
三、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做透彻分析、正确判断,紧紧把握住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是采访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记者要根据采访对象的心理做好如下处理:
1.出发前,先要研究对方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年龄、职业、习惯等,大致估一估对方的性格、脾气该属哪一类。这往往可能成为谈话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手段,可使对方一开始就对你表示亲近进而产生初步的信任。
2.交谈中,记者、通讯员的态度要不卑不亢,谦虚、庄重。见了名人、领导、外宾,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见普通百姓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有句名言说得好:“谦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此话很富有哲理。
3.要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遇到对方精神紧张时,要设法缓和气氛,聊聊闲话;遇有难言之处,要巧妙引导。
7.采访作文400字 篇七
这位放弃自已的休假时间,放弃陪伴自已孩子的志愿者,她就是袁老师。为了让青奥能顺利召开,让外国来宾和外地来宾更好的.认识南京,给他们留下一个美好的映像,许多志愿者都像袁老师一样周末都加班加点为青奥工作。
袁老师各蔼可亲,告诉我们不少关于青奥和志愿者的知识。比如她说,志愿者服装分为3种:一是蓝色,是工作人员的服装,也就是袁老师身上穿的这种;二是桔色,是保证青奥安全的安保人员所穿;三是绿色,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而袁老师主要负责物资方面,别人把物资运到馆里,她来回收。袁老师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坐车到高尔夫球场,出示工作证才能进去。袁老师还告诉我们:志愿者如想看别的比赛,只需出示工作证就能免费进场。
8.采访作文300字 篇八
被采访人:我的爸爸。
爸爸:昕昕,你现在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有什么问题就随便问吧!
我:好的.。
我:爸爸,记得你说过,你小时候很喜欢看故事书,你不知道,我和您太像了,跟您说实话吧,有一回上科学课,同学借给我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我在课堂上实在坐不住了,就拿出故事书偷偷的看,老师见我一直低着头,就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当时看的太入迷了,就说我看完再还你行吗?老师听完,是火冒三丈,下课后把我叫到办公室里狠狠的骂了我一顿。
爸爸:{笑},我小时候父母都不大管我,可是不让我看故事书,怎么办呢?于是到了晚上,大人们都睡了,我就一个人钻到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谁也不知道{笑}。
我:爸爸,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爸爸:喜欢语文当然好,但数学也一样要好,哪一样都不能落下。
我:爸爸,我试过好多办法,比如说每天多做十几道数学题,还有把有些难题背下跟据问题把解答的方法写出来等。
爸爸:那我每天给你出一百道数学题,这样,你的数学成绩就渐渐提高了!
我:爸爸,你不会是和我开玩笑吧,这个玩笑也太夸张了吧!
9.采访外星人 篇九
天气:艳阳高照
心情:激动不已
“丁零零,丁零零……”2074年的一天,我站在窗子前打扮起来,因为地球要迎接几位天外来客,我作为特邀小记者,不给他们留个好印象怎么行呢。
来到市中心广场。这里早已人山人海,人们焦急地等待着外星人的到来。
只听“呼”的一声,飞碟降落在广场中央。人们飞快地跑过去将鲜花送给外星朋友。
第一次见到外星人,我不免有些激动,先做个深呼吸,然后满怀信心地走到外星人面前,“您好,我是特邀小记者陈邢杰。”
“您好,陈邢杰小记者,我们从宇宙中看到了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它真是美极了。”外星人说。
我略带伤感地说:“噢,对了,为了使你们看到这个美丽的地球,也使我们人类拥有优美的环境,我们又开垦了不少荒地,种上了许多树木。”
我兴致勃勃地向外星人介绍起了环保问题,随后又和他们聊起了外星小朋友们的情况。
最后,我问道:“我们用‘旅行者一号’飞船向你们发出的唱片和图片你们收到了吗?”
外星人点点头说:“正是因为收到了你们的礼物,才使我们看到了万里长城的雄姿,听到了《高山流水》优美的旋律,感受到了地球辉煌灿烂的文明,才促进了我们的这次地球之行。也欢迎你们到我们星球做客。”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学四年级
10.采访作文300字 篇十
我们的采访地点离学校西门很近,它就是——塔山公园。塔山,本来是叫龙峰山。那个名字是自己取的吗?当然不是,是那位“老先生”给的。换了的名字是谁给的?还是那位“老先生”。那这下你们就知道了,“老先生”的名字叫龙峰塔。
我们先去了一个叫塔影园的地方。上面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幸有龙峰留塔影,下联是:惜无水榭听钟声。塔影园为什么叫塔影园呢?是因为塔影园里有一个湖,叫塔影湖,湖中会倒影出塔的影子,所以叫塔影园。
龙峰塔不会开口说话,我们怎么采访它呢?别猜,它已经把一切借带队老师——潘老师之口告诉我们了。
一起看看吧!他说了古代的壶门和斗拱,壶门很像一个壶,而斗拱像一个大力士,支撑着上面的砖头,不让塔倒下。龙峰塔还有两个秘密,是在它建好两百年左右的时候被雷劈了一下,向东斜了八百年左右还没倒。还有一个是它本来有楼梯可以上去的,可是楼梯被天火烧掉了,所以没有楼梯。
11.采访小学作文 篇十一
每当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饲养员叔叔们都会给哺乳动物们体检。它们的体检方法可好玩了,当要抽血时,饲养员用食物做引诱,这样海豚、海豹等就会乖乖地游过来。饲养员趁机一把抓住它们的尾鳍,把细细的针刺进鳍里,也可以刺进胸鳍里,抽血就轻而易举了。
这些海洋里的哺乳动物要靠厚厚的皮下脂肪来御寒,所以饲养员叔叔从10月底就开始给它们加餐,让它们尽快长胖。同时,在食物中添加21金维他、善存片、维生素C、螺旋藻等营养素。为了不让这些动物着凉,饲养员们还把池里的水温调到18℃左右。
12.易地采访之异 篇十二
【关键词】易地采访 海外诉求 创作特点 求新求异
众所周知,央视海外中心易地采访活动开展已二十余年。各地政府利用央视四套对海外播出的平台,将所辖之地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这种投资少,见效快、借船出海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对外宣传效益。易地采访活动也因此长盛不衰,成为央视海外中心的一个活动品牌。
易地采访对节目形式、采访制作时间、选题内容、播出评奖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在到达采访地之后抽签决定选题,五天完成采访、拍摄,返回作者单位完成一部2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这些硬性规定对各台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严格、公正的业务考核,是一次水平能力的较量,也是一次综合素质的大比拼。这种短平快的创作,有别于常规的创作,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采访之异
创作人员都知道,周密、深入、扎实的前期准备关乎一个片子的成败,只有事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较好地实现创作意图。而在陌生环境中进行的易地采访,又必须在规定的短时间里完成规定动作,这使得创作程序有别于常规纪录片拍摄。编导必须以更加敏锐的观察力,紧盯着与选题相关的人、事、将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细节,迅速地与宣传立意对应思考,进行取舍,果断拍摄。
纪录片选题的确定常常是因为一个人或事件,感动我们、吸引我们,产生表达的冲动,在这种创作欲望中了解、采访、整理思路、确定立意再开机拍摄。这样的创作程序,是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而易地采访活动不同,它的选题是由主办方确定的,而且拍摄规定时间短,记者几乎是抽到选题就得开机。对内容的了解,仅限于主办单位提供的文字资料,难以在短时间做到成竹在胸。易地采访创作带有一定即兴创作特点。
其次,主办单位提供的资料,从当地历史发展沿革、社会变化到具体选题内容都有介绍,宣传思想十分明确。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这些信息,这些当地宣传部门撰稿者的视角有局限性,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有的思维定势,产生了久居兰室不闻其香的审美疲劳。跟着他们的“指路牌”拍摄,会限制思路,束缚手脚。必须跳出这堆文字,深入采访,另寻蹊径,挖掘文字背后的人和事,转变直白的宣传方式,将宣传理念潜藏于故事之中。这个过程可能会踏破铁鞋,但只要寻他百度,终会柳暗花明。
再次,易地采访主办单位的诉求对象是海外受众,而海外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不同,欣赏习惯也会有别于国内观众。所以,在宣传手段、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要从内外有别的角度来选择,避免总结报告那种只讲宣传理念而不讲宣传效果的做法,在对海外播出的节目中要做到思想蕴而不露,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才是外宣的最高追求。
二、求新求异
易地采访选题多为反映改革发展成就和当地资源风光。将宣传成就、赞美风光与当地人文结合起来,以人文关怀的普世性主题介入,是易地采访的基本思路。人是社会的缩影,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命运关注是没有国度的,也不受政治文化经济影响,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自然表现。通过镜头前人们社会生活中自然状态的捕捉,由一个个真实、普通、鲜活的人物来体现宣传理念,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对外宣传技巧。观众首先要被节目吸引,才谈得上对宣传内容的接受,也才会在节目中进行分析判断,并确立自己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印象和态度。纪录片故事化叙事,也是国内目前兴起的表现手法。如今电视观众已经进入看电视故事时代,电视媒体的叙事之风,仍旧红红火火、方兴未艾。如何铺陈谋篇、设置悬念、安排情节,生动叙述是对编导功力的最终考验。美国媒体评论家赫曼·G·温伯格认为:“叙述故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同样一个故事,能讲好,也能讲糟。有人能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更有人能把它讲得十分精彩。这取决于讲故事的人是谁。”求新求异是易地采访的最大亮点,也是节目内容表现的要求。各地选题,几乎都是当地记者曾多次拍摄过的内容,之所以用外地记者重拍这些“旧”内容,目的是利用外地记者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感、好奇感,改变属地记者固有的视角,以新的角度、新视点来表现旧的内容。因此,我们要用开放性的思维去观照特定的主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事物,带着自己的感觉、看法打量对方,抓住感动自己、吸引自己的内容,寻找出新颖独特的视角。
笔者在参加重庆直辖十周年异地采访活动中,抽到的选题是《十里汽车城》,同时拍摄该选题的还有台湾东森电视台和加拿大华语电视台。三家电视台同时拍摄一个选题,我们的压力不言而喻。汽车城内容在之前的举办的易地采访活动中,央视记者就亲自拍过,重庆本地电视台也曾进行多次报道,这个反复拍摄的选题,要在短暂的时间里拍出新意难度可想而知。我们调整思路,将集中在汽车城的注意力转移出来,以开阔的视野观察山城汽车工业发展,从城、人、车的关系中寻找突破口。我们在网络上发现了这样一位人物。他不是汽车城中之人,是重庆民间汽车模型收藏者,一位自己至今没有开上汽车,但家中停放几百辆世界各地汽车模型的汽车发烧友——重庆汽车外销运营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他是重庆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见证者。另一位人物是60岁开始实现汽车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力帆520轿车生产厂掌门人尹明善。通过我们与两人的交往对话,带出了他们与车相关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重庆汽车工业发展状况,表现了重庆人倔强、执着的性格和深沉的爱国情怀,从一个视角展现了重庆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该片角度有别于以前任何一次反映汽车城的报道,跳出了以汽车城就事说事的局限,由人及车的主题介入,故事化的叙述,得到了央视和当地的好评。
三、特色鲜明
易地采访活动面向海外观众,在一段时间对一个地区进行全景式集中报道,大量具有当地符号意义的画面都会在节目中展现,如当地的历史遗迹、代表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个性化生活方式等等,地方特色丰富多彩。但在方言——这个最具地域特点表现上还未引起充分重视。本人以为,易地采访节目定位在海外,更多的观众是客居他乡华人、华侨,他们对乡音的亲切感是十分强烈的,所以应该重视方言的运用。世界语言丰富多彩,不同地域的方言更是千姿百态。方言是地域的最大特色,也是最鲜明的地域符号,在对外宣传电视片中,它感召着海外华人,加强了外宣片亲和力,吸引力。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蕴含了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正如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所说:“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海外移民为了生存与发展,客居它乡,却始终不忘自己传承的根系。他们在自己祖祖辈辈熟知的语音中感受故土家园的氛围,乡音产生的亲和力,凝聚力,源于共同的文化认同。因此,在外宣片的采访中,不必苛求所有被采访者讲普通话,尤其是对那些一边想着普通话正确的吐字发音,一边思考讲话内容的人来说,不如让他们直接用方言,表达更轻松、自然、流畅。纪录片《摆摆解放碑》浓郁的重庆方言配音,将重庆人的坚毅、果敢、顽强、幽默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在贵阳易地采访专题片《黔之灵——黔灵山的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采访均以方言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尤其是104岁的老人在回忆贵阳的老建筑四城八廓,感慨城市变迁的时候,方言成为了一种城市文化表情,传达了老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念。
总之,易地采访是一次提高自己采访能力,客观检验自己业务能力的机会。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分析总结了上述异地采访的一些特殊规律,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效,以期提高电视易地采访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①田军主 编《陌生的诱惑—全国电视易地采访文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②程世平 张雪山《四川客家方言与亚文化圈研究》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1229传播学论坛
③刘超琦 张志伟 杜少芳 《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中国教育再现http://eol.cn
13.采访作文600字 篇十三
我们“旋风”小记者采访组很“穷”,是白手起家:摄像机是一个双面胶用完以后剩下的橡皮胶圈,照相机是一个买来的玩具照相机,话筒是一支圆筒形的彩色荧光笔,好在采访本还不错,绿色的封皮上印着白色帆船的图案,挺漂亮的。不久,采访组由刚成立时的两个人,逐渐发展“壮大”成了四个人。
我们的第一次采访就碰了钉子。当时学校正在举行春季运动会,我们采访小组为了及时把学校这一体育大事写成新闻,通过学校广播室宣传出去,就带着“采访设备”去了操场。开始,没人搭理我们,几个运动员都以为我们是闹着玩的,手一摆:“去去去,一伙小捣蛋鬼。”后来我们还差点被一名跳高的大哥哥“押送”到校长办公室去。采访体育老师,我们就更没有胆量了,只好逃之天天。第一次采访就这样一无所获,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我们缩小了采访范围,决定先采访班主任蒋老师。蒋老师听了我们的采访用意和计划后,高兴地接受了采访,还夸我们这四个小记者有胆量、有创意,并在班上表扬了我们这种敢于深入生活、体验社会的精神和做法。这次的采访稿件终于被学校广播室采用了,反响很好。
14.中秋采访作文 篇十四
中秋采访作文
过完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去上培训班,上了楼,进了教室,我发现同学们都在议论着,我连忙整了整头发,领子,再低头看看自己的鞋子,没穿反啊!我带着我的.疑惑,缓缓的坐下。正想着大家到底在议论什么呀。突然,议论声停止了。刚刚还聊得热火朝天的同学,现在变得鸦雀无声了,我抬头一看。呀!老师来了。听老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班今天要去铁山公园上户外体验课,听得这个消息,我都快蹦到房顶上去了。我们几步路走到了公园,我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中,完全没注意第二个就是我,我忐忑的接过话筒,找准了一位抱着孩子的阿姨。这位阿姨倒是很坦诚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由于过度紧张,而显得极其不自然。唉!第二次我问问题的前后顺序反了,第二次也以失败而结束。幸好我们老师还算仁慈,又给了我一次机会,因为第三次采访的阿姨是坐着,所以我尽量蹲的很低,这一次我注意了问问题的语气及姿势,是自己放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成功了。
原来,采访时不要害怕,要想着自己就是一名记者,大胆地去采访。
15.月球采访记 篇十五
小cool龙:月亮姐姐,你好!我是地球人,来自课堂内外杂志社的小cool龙,我是你的超级粉丝,我有好多疑问要向你问个明白。月亮:欢迎喜欢月亮的你。有什么疑问?你说吧!
小cool龙:为什么大家都说你“小心眼”,还有“偏心眼”呢?月亮:嘻嘻,其实,人们这样说并不奇怪。你想想,太阳是不是有核?地球也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也叫地心)组成的。所以,科学家们认为,我也应该有一个炽热、部分熔化的核心体,就如地心一样。不过,1999年,月球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表明,我的核心很小,只有我的质量的2%~4%。而地球的核心则占据了地球质量的30%,这个数字与地球相比差距太大,再加上我的质心也不在我的圆球的几何中心,而是偏离了中心大约2千米。所以,人们才形象地称我为“小心眼”“偏心眼”。
为什么说月亮是“小偷”?
小cool龙:那有人说你是“小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月亮: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进行着自转,我也不例外,但地球的自转比我的公转要快得多。于是,由于我对地球的吸引产生的潮汐也会反过来对我产生拉力。所以,我所产生的引力在对地球产生作用的同时,也因为我和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的关系,反过来作用于我,就好似我悄悄地从地球那里“偷”得了能量,利用这些能量,使我的轨道每年上升3.8厘米,让自己不断远离地球。有科学家研究表明,在我刚出生时,离地球的距离只有2,253万千米,而今天这个数字则达到了大约38万千米。也正由于地球的自转能量被我一点点地“偷走”了,导致地球自转每10万年就要减慢1.5秒。想想,在十几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可只有大约18小时哦。
月亮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吗?
小cool龙:好可怕!那是不是若干年后,嫦娥姐姐和吴刚就会跟着你飘到外太空,除了猪八戒要伤心欲绝之外,我们地球也就失去了你这个最重要的邻居了。
月亮:呵呵,如果这一天到来,也许地球上已经没有人了,人类恐怕全都移居到别的星球变成阿凡达了!
为什么月球不会转转“脸”呢>
小C00l龙还有,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你的半边脸,看不到另一半呢?
月亮:这是因为我自转的周期与玻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也就是说,我绕地球公转一周的同时,刚好也就绕核自转圈。所以,我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你们也就只能看到我的半脸了。
小COOl龙:月亮的秘密还真不少呢
月亮:是啊,所以你们地球人不断地在进行月球探索。
小cool龙:没错,我国的嫦娥计划——探月工程也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我国探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绕、落、回。
2D04年一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主要任务是为月球拍摄三维立体影像图,探测月球表面14种有用元素的分布,地球到月球之间空间环境变化等。嫦娥二号卫星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升空,并已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有望绘制世界最清晰的“全月图”。
绕月飞行完成后,2007到2012年,嫦娥工程将进人落月阶段,将向月球发射一个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在着陆区附近进行现场探测。
2012到2017年,将进入回收阶段,目标是发射无人探测器,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这三个阶段完成之后,我国就会考虑和实施载人登月。
欧阳自远爷爷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