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学习形式(精选15篇)
1.党支部学习形式 篇一
创新学习形式掀起学习热潮
11月23日,市委党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动员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会议认为,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校一定要坚持党校姓党忠诚于党的办学方向,在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充分发挥阵地熔炉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把十八大精神学习好,领会好,宣讲好,贯彻落实好。
一是要精心组织,在认真学习上狠下功夫。按照市委要求,研究制订方案,细化学习措施。校党委中心组要带头学,为广大党员做好表率;各支部要全面学,切实把学习任务落实到每名党员;教研人员要结合教学任务学精学细,学深学透,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二是要深刻领会,在把握精神实质上狠下功夫。要深刻领会十八大的主题、战略布局、近十年来取得的成就、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党的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等,只有把握了精神实质,我们下步的宣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要发挥职能,在服务大局上狠下功夫。党校的大局就是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市委党校,作为党校人,就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充分发挥阵地熔炉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四是要展现自我,在树立党校形象上狠下功夫。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富民强市,需要每位同志都要体现出一种精气神,每位党校人要有一种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振为赶超发展的精神状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发展上,用在体现党校形象上。
五是要理清思路,在谋划工作上狠下功夫。要把十八大精神贯穿到党校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结合实际,认真谋划,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在助推科学发展上献计出力,在干部教育培训上彰显优势,在科研资政上突出特色,在创先争优上争当先锋,在促进和谐稳定上发挥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再立新功,确保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为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贡献力量。
2.党支部学习形式 篇二
有些学生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英语单词, 可到了上午八九点钟就困得不行, 但是仍旧“奋战”, 既未收到一定的学习成效, 身心上又备受折磨;有些学生即使感冒发烧, 也不请假, 仍旧坚持全天候的上学, 脑袋昏沉瘫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 躯干在教室但是“灵魂”早已不受控制;有些学生每每见到书本上一些自以为有价值的东西都会摘录到笔记本上, 一本本归放到书柜里, 经年累月都不再看, 更别说学以致用了;有些学生不管老师布置多少作业, 都会及时“高效”地完成, 而对这些做过作业的正确性、理解程度都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作业而作业。还有些学生, 把学习形式做得特别“到位”, 在家里专门置办学习室、学习桌、学习柜、英语笔记本、数学错题集、签字笔、七彩工具笔等等, 学习前兴师动众, 搞得有模有样, 但实际操作起来, 收获的有价值的东西极其有限。
二、促成学习形式主义的原因
(一) 学生主观认识不到位
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本质尚未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些学生往往认为学习是给他人学的, 如老师、父母等, 因而自身在学习动机上就处于一个被动承受的状态。还有些学生觉得只要自己每时每刻都看书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只注重努力程度而忽略学习方法技巧等。除此之外, 还有些学生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升学, 而把理论联系实际彻底忽略。
(二) 家长、教师“表扬”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教师总会称赞那些上学从不请假、风雨无阻的全勤生、不停看书和做作业的勤奋生以及学习工具一应俱全、看起来有条有理的学生, 这种情况会使当事者“备受鼓舞、再接再厉”, 而在其他学生看来更是深以为然, 迅速效仿, 热衷于发奋用功的模样, 但是学了模样却渐渐丢掉了本质。
(三) 学校缺乏相应的“学习课”
学生入学之后, 就会立即被引入学习状态, 但是关于学生学习的本质、方法、理解和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关键要素, 等学习相关要素未能通过有效地形式给学生较为系统准确地传达到。
(四) 学校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形式
在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校领导、老师总是提出一些要求, 如“一定要按时上学”“上课身子一定要坐端正, 眼睛要目视黑板”“一定要按时按量地完成并上交作业”“要爱护课本、文具书本整洁”, 等等。这些话语无意中就会夸大了学习的形式, 对学生发生误导作用。
三、学习形式主义的危害
首先, 学习中的形式主义会误导学生的价值观, 造成价值观偏离;其次, 会使学生混淆学习的主次轻重, 造成学生不看书、不读课本、不注重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盲目地追求学习的形式和知识旳一味输入;再次, 也会使学生精神紧张, 自我压抑, 表面上整天忙忙碌碌, 但是却所获甚少或是一无所获;最后, 在宏观层次上, 从长远来看, 学习形式主义会羁绊教育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步伐。
四、克服学习形式主义的措施
第一, 帮助学生主观上明确学习目标。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知识的化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实质在于理解知识。化用知识,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知识和采取哪种讲课形式并没有对应性, 讲课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 只要学生理解, 其实讲课、听课的形式就显得不重要了。学到知识后关键还得学会化用, 因为学习知识目的就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还得注重思维训练, 知识其实是发展思维的手段, 思维得到发展, 人的综合素质就会随之提升;反之, 思维发展滞缓, 知识记住再多也没意义。
第二, 强化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学生学习不能是盲目的, 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 要有意识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通过问题导入、分组讨论等形式, 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 获得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东西。
第三, 开设相应的“学习指导课”。在学生入学之后, 学校应该组织富有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的老师安排集中的时间给入学新生进行系统、专门的学习指导, 给学生讲讲学习本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等。另外, 学生“学习指导课”应该置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具体学科教学开始之前。
第四,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考评体系。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话都很在意, 所以学校对学生的考评体系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在现有的考评体系中, 形式类的东西很多, 上课是否全勤、是否迟到, 坐姿是否端正、目视黑板等都是评价参考项目, 而正是这些参考指标会无意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形式而忽略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姜继为.教育的常识:关于教育价值与方法的思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2014.
3.党支部学习形式 篇三
摘要: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围绕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进行了研究,主要探索如何依托学科建设的要求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研究生党支部如何创新活动形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党员;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51-01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指出,研究生党支部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重要组织依托。现阶段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依托研究生的专业优势,找准结合点,利用有效载体,切实组织好支部活动,实现党建、学术双向培养,是摆在每个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活动形式仍然存在突出问题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高校深刻意识到根据研究生特点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求适应研究生党员特点的支部活动方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党员的教育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支部活动周期长、形式少。调查显示,由于一些研究生党支部长期以来重科研轻活动的误区,支部活动相对较少且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支部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活动形式多为读文件、听文件;二是活动参与度低。从研究生的支部结构来看,大部分支部的二年級以上研究生超过50%。由于研究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有科研任务等安排,加上支部活动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参与组织生活缺少积极性;三是支部活动效果不佳。支部开展的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研究生党员不能从活动中有所收获,活动组织难度逐渐加大,活动的效果必然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创新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活动形式的思路
研究生党支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应根据研究生党员的思想特点,丰富内容、拓展形式,将研究生党建与学科特色相结合,与发挥特长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研究生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1.党建活动与学术科研相结合。
研究生党员作为层次较高的学生群体,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部活动的过程中,努力营造学术氛围,通过多种活动开阔研究生的学术眼界、扩大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科研水平。
2.党建活动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根据研究生党员的特长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能从专业的角度丰富研究生党支部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从而提升活动效果。
3.党建活动与科研指导相结合。
在研究生党支部的活动中,应注重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导师参与研究生党支部的活动,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将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正能量的方式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创新研究生党支部活动形式
为促进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研究生发挥特长的平台,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进行有机衔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创新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建活动形式。
1. 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研究生党支部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领党员自主搭建实践平台,采用多种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社会,担当起为老百姓普及食品安全常识的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例,支部深入社区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如:以“宣传食品包装知识”为主题的包装实物展示、展板介绍、发放资料、居民签名等科普活动;以“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引导居民营养健康生活”为主题,围绕包装材料、肉类原产品加工、饮料产品、果蔬贮藏等科学内容进行宣传;还有“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等等,深受居民的欢迎。
2. 研究生为居民“讲课”,发挥专业特长。
研究生党支部的实践活动除了做相应的宣传板,印刷宣传海报外,还可以以研究生“讲课”的形式进行。支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酝酿,并推荐不同研究生为居民讲课。为了达到良好的讲课效果,研究生小组多次研讨,主讲研究生积极查阅资料并备课,同学们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丰富,服务群众的能力得以明显增强。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队。这样的组建模式形成了传、帮、带的学习氛围,高年级的老党员带动低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术研究及技术帮扶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进行不同研究领域的沟通、研究方法的交流等。
3.加强学术培训,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
研究生党支部在支部活动中可以邀请学术造诣较高的教师做学术报告,活跃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研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感染和熏陶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利用学术大师及科研前辈的专场报告为同学们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会上会下机会,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多种交流手段,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支部成员的思想动态,为党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依托导师资源,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
研究生党建工作离不开导师的支持,在党支部的实际工作中要多联系导师参与研究生的组织生活和社会服务活动。尤其在实践活动中,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更清晰地讲解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支部成员除了要认真地查阅文献,从书本中找资料,还要积极询问导师,必要的时候邀请导师进入到具体的筹备和“讲课”环节。研究生导师参与活动的同时对研究生党员进行专业教育、科研指导和思想引领,督促研究生党员不断进步、成长。
作者简介:刘海燕,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4.党员学习形式单一心得 篇四
一是集中学。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5次、20课时,镇机关党员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整体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突出自学。要求党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每周保证自学4小时,深入扎实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实用科学技术以及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党员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三是突出互学。机关党员干部以周五干部学习日为平台,组织干部转换学习角色,由学生变为老师,轮流上台讲课,内容涉及到党的理论,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农牧业实用技术等各方面。镇党委根据属地将全镇党员划分30个学习讨论小组,选出学习小组组长,坚持每月对学习内容检查交流1次,切实增强党员相互交流理论知识、互帮共进的积极性。四是突出外出学习。党员在党支部的组织下,经常到外地学习借鉴生产经验。年初党委组织镇机关党员协同各村党支部书记共同前往山东寿光学习、参观取经;东山湾村党支部组织27名党员南下先后辽宁朝阳学习了露地蔬菜种植模式;潘家沟村党支部组织36名党员远
赴辽宁朝阳和河北李家湾学习枣树栽植技术,这些带有目的的外出学习,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理念,切实增强党员立足实际、科学发展的信心。五是突出专家讲学。今年4月份,积极邀请市理论宣讲团来我镇宣讲,讲课内容翔实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大家欢迎。5月份,市、区远教中心的专家来我镇举办远教管理员培训班,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实际操作和现场问答的形式进行,使每名远教管理员掌握了应该具备的知识。6月份区农牧业局在我镇为部分党员干部群众上了一堂实际实用的设施农业课。这些专家的现场授课,切实增强党员创新思维、更新观念的意识,使全镇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六是突出巡回宣讲促学。针对全镇党员人数较多,文化水平不均的现状,镇党委建立了4支由理论宣传、科技、法律服务等政府干部组成的便民服务小分队,坚持每周两次下乡服务制度,定期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项目小区为农民零距离宣讲蔬菜种植、葡萄栽培、药材种植、肉牛养殖等科技知识和法律服务,切实提高和增强了农村党员群众的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水平。七是突出编发资料辅学。
5.学习雷锋形式比内容重要 篇五
首先我来解释辩题的三个关键词:雷锋、形式、内容。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堪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我国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形式,事物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比如说篮球是个球,足球是个球,它们都是球,而这个球代表了它们的“形式”。内容,事物内在因素总和;还是比如说篮球是个球,足球是个球,它们都是球,但篮球用手拍,足球用脚踢,这是因为两者的所用的材料不同,而这个所谓的材料不同就相当于它们的“内容”。我认为学习雷锋形式比内容重要,理由如下:
一:古语云“天下之无道久也,故天将斯人也”翻译过来就是:因为天下人很长时间不讲道义了,所以上天派这个人出世来教化万民。同理,我们为什么提倡学习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对于学习雷锋指的是学习雷锋精神,我想没有必要去证明吧?),那就是因为当代中国人缺少雷锋精神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在越是提倡雷锋精神的时刻,越是需要雷锋精神的时刻,就是越缺乏雷锋精神的时刻。想当年,小悦悦惨遭车子碾压,路人竟冷眼旁观。倘若雷锋在场,一个小天使就不会离我们而去。叹如今,袁妈妈爱心收养孤儿,不幸失火幼童伤亡,却被部分网民视为从中牟利,黑心妈妈。倘若雷锋在世,闻此言语,恐世上再无雷锋。二:俗语道“量变产生质变”其中的量好比是学习雷锋的形式,其中的质好比是学习雷锋的内容。当一个社会呼吁学习雷锋精神且长时间缺乏雷锋精神时,我们必须要先学习雷锋精神的量:且不谈坐公交时你去给老人让座,你只要不跟老人抢位子,不占用专用座位就行了;且不谈地上有垃圾时你去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去,你只要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就行了;且不谈老人小孩遇到困难时你去帮助他们,你只要不去找他们麻烦就行了。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代人连雷锋的基本事迹都不能做到,何谈去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并在生活中发扬雷锋精神呢?就像一个人连钢铁都不会锻造,而你去叫他锻造一把绝世好剑,可能吗?若真要他打造一把绝世好剑,只有先教他学会找矿,提炼,打造,开封,然后是不断的重复,不断的感悟,最后才有可能造出一把好剑。学习雷锋一样,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形式开始,让座,爱护公物,节约,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领悟,才会明白雷锋为什么那个样做,才会明白雷锋精神的价值,才会去发扬雷锋精神,那样我们才算把雷锋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目前需要的是学习雷锋的形式,不,是形式的形式。
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它与形式是里和表的关系,是肉和皮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学习雷锋时展现的形式中无形中也包含了雷锋精神的内容。在这个大量形式重复过程中,实质上也是大量雷锋精神内容的展示。当你在大量事实后的大彻大悟,就是雷锋精神照亮你的内心!
6.形式政治课学习心得[范文] 篇六
通过上学期几节形式与政策课的学习,让我对国内外的形式与政策和中国目前所处国际与国内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只有几节课,但的确使我对中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让我深深的感到我们年轻一代所肩负的责任的沉重。而我们做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介绍两岸形势的那一节课,下面我主要来讲一下这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
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点。
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
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中国政府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及有关民间团体建立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理解和支持。广大台湾同胞为发展两岸关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台湾当局近几年也相应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松动措施,诸如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逐步放宽对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的限制,扩大间接贸易,开放间接投资,简化两岸同胞通话、通邮、通汇的手续。这些都是有利于相互交往的。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1993年4月举行的“汪辜会谈”签订了四项协议,迈出了两岸关系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台湾海峡出现了40余年来前所未有的缓和气氛,这是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必须指出,台湾当局虽对两岸关系作了某些松动,但其现行大陆政策仍严重阻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他们口头上虽声称“中国必须统一”,但行动上却总是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继续维持与大陆分离的局面,拒绝就和平统一问题进行商谈,甚至设置障碍,限制两岸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应当说,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台湾独立”,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台独”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
某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和岛内的分裂势力,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制造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中国政府坚信,广大台湾同胞是要求国家统一的;台湾朝野政治力量的大多数也是主张国家统一的。在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下,上述障碍和阻力一定可以排除,两岸关系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7.论合作学习有效组织形式的构建 篇七
时下,在一些运用合作学习的公开课上,我们常常只见一个个桌椅合并的“小组”,并无合作学习的实质。而在另一些教室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几乎每个小组都有学生在积极认真的大声讨论,学习的主动性让人惊讶。同样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形式上的构建存在巨大差异,效果大相径庭。如果课堂里每个小组都有至少一个学生充当“主讲人”的角色,则会大大激活每个小组的参与热情,能将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教学任务中来。这与老师构建有效组织形式有密切关系, 这可以说是很好的发挥了传播学里“意见领袖”的作用。
“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 一词源于传播学中关于信息流程的研究,在拉斯韦尔等人的宣传研究中,受众被分为两种: 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 还有一种人则相反。前者被称为“意见领袖”,后者叫“追随者”( follower) 。这就是“传播的二段流程”模式中的“皮下注射”论,也称“枪弹”论( 图1) 。
课堂教学也可被视作这样一个传播过程。那些平日里被老师视作课堂上的“积极分子”,可以把他们视作课堂中的“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这些“意见领袖”往往作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纽带”发挥作用。教师可否发挥这些“意见领袖”在合作学习中的“纽带”作用呢?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发挥“意见领袖”在课堂教学的传播流程中的“纽带”作用,抓住了合作学习的实质。如果没有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教室里便空有合作学习的“壳”。可见,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在组织形式的构建上寻找突破口。
实际上,已有老师通过为每个小组专门培训“意见领袖”来组织合作学习。这样做,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合作学习“失真”现象的发生。但也可能出现,由“意见领袖”把持学习过程的话语权,其余一些真正需要锻炼的学生,只能长期充当“听众”的角色,课堂参与度无疑受到很大限制,整个教室看似组组都“开花”,但真正发言的总是每个组的“意见领袖”。我们知道,课堂中的这些“意见领袖”毕竟是少数,而要想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必须尽可能的扩大这种主动参与的人数。可以说,抓住了课堂中的“意见领袖”,只抓住了课堂中的一小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并未因此得到彻底改变。因为教育过程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的大众传播流程。如图1所示,在传播流程中大众媒介是作为绝对主体的位置出现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简单照搬传播学的这一理论,合作学习的参与面将大打折扣。
那么,在构建小组内的“意见领袖”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组织形式又该如何构建呢?
二、“分层教学”在合作学习中的融合运作
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不同阶段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和组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从不同的层级出发,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选择各自的教学重点。”假如将其与合作学习融合运作,就能将容易被忽视的中下层学生,纳入合作学习的组织构建。但一个重分,一个重合,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两种教学形式如何做到水乳交融呢? 这方面,我们运用的“蛇形分层法”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其做法简介如下: 以期中考试的语文成绩为依据,根据班级总人数的不同将学生按照蛇形平均分配到8—12个小组里去,每个小组大致4—6名学生。然后将每个小组中成绩最优的学生视为A级成员,成绩最后的学生视为C级成员,其余视为B级成员。以此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这样,班级学生既有小组合作的横向分组,也有依据学习成绩的纵向分层。通过两个维度的交叉,来综合过去由单一分组所造成的局限。形式上的分层之后,必须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设置上也有所区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普遍的做法是将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按照难度的高低也分为三个层级,这样每个层级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能力层级的学习任务。但看似这些问题的层级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层级设计出来的,实际上它们并不一定真的处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还需要合作学习与之结合,来帮助问题设置更接近不同层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显然,如果将不同层级的问题当做任务分给不同层级的学生,就不存在合作的问题了。所以只能将此作为确定问题发言人的依据,不能将此作为任务分配给小组间的成员。实际完成任务的过程还是需要成员间的密切合作。通常,采取合作学习的过程,老师变得无事可做。其实,这个时候老师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 小组里成员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 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善于搜索信息,有的学生善于分析,有的学生善于总结。如果能够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各类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完成属于自己或者其他层级同学的学习任务,就能真正实现合作学习。
三、合作学习组织过程的“资源优化配置”
只用成绩作为分层教学的标准也存在弊端,因为分数并不能完全反应出学生的能力层级。实践表明,按照成绩蛇形分层的小组,处于班级小组数中间的两个小组实力往往偏弱。通过分层教学扩展了合作学习的参与面,如何使其延伸持久性,小组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关键。只有解决合作间平等性的缺失问题,才能保持小组间竞争的持久性。
教师可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提及的“虚拟货币”,即班币植入到合作学习的小组竞争中。过去小组中只要有一个超强的“意见领袖”就足以在众多小组间获胜。“班币”则是在此基础上为每个人单独设置账户,小组无论A级或C级( 即“分层教学”) 成员,都能为小组获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能给自己的独立账户“充值”。这样就将代币制度与之前的“分层教学”有机结合, 充分调动容易被忽略的B级和C级成员的成就动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也是有价值的,那些向A级成员 “等”“靠”“要”的现象就会大幅度减少。此前的“分层教学”之“分”,也因为加入了含有个人独立“账户”的“班币”,实现了真正的分中有合,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因此能够共存。
由于之前的固定小组结构在竞争的公平性上存在缺陷,如果利用“班币”,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外化成具有价值的“资本”,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资本融通”的平台,成员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能在小组之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小组中每个层级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将学生的能力和价值作为“无形的手”,推动小组之间的资源配置达到更优化,避免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评价标准造成的局限。这种由学生过程评价产生的“经济资本”引发的小组结构变更,学生更易接受,小组成员配置也最优化。
NBA球队中球员转会机制的做法值得借鉴。教师的做法是在第一次依据成绩将学生蛇形排位的分组之后,在每次大中型考试结束之后,定期在班级举行“成员转会交易”,以班级当前的“人均班币”数额作为B级成员的交易价格,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制定出A级成员和C级成员的交易价格,通过拍卖竞价的方式,由代币总额最少的小组最先开始交易,且交易规定只能在同一等级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易。以此来实现定期更换小组架构的目的。
学生们不仅在一种非常轻松、活跃、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竞争,而且不少学生还会利用“经济手段”来“操控”交易现场。例如有学生在交易过程中,利用拍卖的合理规则,故意“哄抬”某一成员的价格,以此来消耗某一个强大小组的“班币”,直至将其“经济实力”削弱到一定程度,再出手进行实质性的竞拍交易。老师可以巧妙地利用经济原理,很好地制衡过分强大的小组,使班级小组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始终都能保持一个适度的平衡状态。这可能就是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的神奇之处吧。
实践证明,实施了“班币”与合作学习的结合之后,每次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几乎都是组组“开花”,尤其是C级成员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在老师的引导下,不少B级成员中的新面孔,也逐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崭露头角。合作学习无论是参与面还是主动学习的持久性,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8.采用多种形式 激发学习兴趣 篇八
一、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活动,是教学的辅助形式,有利于克服学习上“一窄二死”的缺点,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在讲授O这个字母时,我穿插了“OIC”这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小男孩在家念字母时,恰有一个小偷来偷东西,小偷一听就悄悄地溜走了,原来“OIC ”与“oh , I see”是谐音。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了。
二、选拔科代表过程中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过去的科代表都是让学习优秀、思想进步的学生来当的。我打破以往的惯例让班级所有“好事”从来轮不上的学困生李同学来当。因他家庭条件优越,从小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好玩、好闹,以博得别人一笑为快,吸引同学的注意,严重影响课堂秩序,成为英语课上的“老大难”。我开始暗中注意并观察他,发现他很爱读单词,因此,我就在上课前先布置给他一些单词,教准他的读音,这样事先有准备,课堂上单词读得好,读得准。我就在全班肯定他的成绩,课下经常找他谈心,不失时机地抓住他的进步。由于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这样逐渐地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当我宣布让李同学做我的科代表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他真的变了,课堂上注意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做得工整,还能积极完成科代表的工作任务,英语课上的“老大难”变成了我的得力助手。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应该观察和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如果能潜心挖出常被遗忘角落的闪光点,那么这种闪光点带来的动力将如泉涌不可遏止,很可能成为学困生走向“新生”的起点。
三、通过“小品”型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演等的综合能力。我根据教材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对话编成小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在讲授“The monkey and the tiger ”一课时,让学生戴着头饰进行表演,学生们表演的绘声绘色,表现出老虎的妄自诽大,猴子的机智灵活,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
四、利用小“先生”上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先生”上课就像吸铁石一样很有吸引力。小“先生”在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下认真听录音,精心备课。当他站在讲台上时,一下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小“先生”很自豪地模仿老师上课的方式,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而且也很有新鲜感,这样学生不但快速的学会了新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我在英语教学中打破了以往的“封闭式”、“注入式”等不管学生“消化”如何,硬灌硬塞的老一套教学方法,注意设计多种新颖的教学课型和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愉快活跃、兴趣盎然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9.“合作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形式 篇九
“合作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理念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占垄断地位的传统班级教学方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我们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实际上,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团队精神,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有形而无实,即只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却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课堂上,老师一宣布合作学习,学生们马上闹哄哄的乱作一团,大家七嘴八舌,从表面上看好像学生讨论得挺热烈,但实际上真正有多少学生在认真的思考、分析、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呢?我认为,有的老师没有深刻理解“合作”的含义,在操作时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往往都是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好像每堂课中都安排有合作学习,这堂课才能上得下去,才能算是一堂完整的课,才能说将课改的新理念贯穿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特别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学生更是如此,由于没有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合作学习的含义更是一头雾水,因此也就不能进行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由此,“小组合作学习”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有些时候还可能会影响到学习效果、效率。
那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合理解决、处理它,从而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首先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则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去探讨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浮”于问题表面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象。
(二)注意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看到一些小组为了让本组有最充分的表现,都派出优等生发言,于是我们就只能看到优等生活跃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见解,合理的分析,优等生的`发言代替了全组成员的意见。而后进生总是静静地在一旁,没有发言的机会,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并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合作中的弱势群体,引导真正的合作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去。
(三)教给合作学习时的技巧
1、组员的分工。在一个四人学习小组中,每个人最好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这个分工不一定都是一尘不变、固定的,它应该根据每次的学习内容而有所变化,当然,能力强的学生肯定是每一次合作学习时的主力。因此,老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作一个说明、安排,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清楚了,责任明确了,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不致于有的没事可干,无话可说。
2、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式。这种方式是指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可让后进生先发言),一人也不落下。这种方式,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了弱势群体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此外,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技巧,比如,“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认真听取小组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10.“反对形式主义”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学习《人民观点:反对形式主义,重在务实》心得体会
《人民观点:反对形式主义,重在务实》中提到:“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在于装腔作势、有名无实,还在于它的“异化”作用,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最后实事泡汤、好事办砸。比如,你要求搞绿化环保,他给你来个荒山涂绿漆、枯树插新枝;你要求节能减排,他给你搞个突击拉闸限电,连居民也要几日一停电;你要求网络问政,他却热衷采购设备,空留一堆摆设;你要求依法行政,他也照猫画虎,把听证会变成了赞成会??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
学习此文后,不禁让我反复思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反对形式主义,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其实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很多。忙于迎来送往,有的领导干部,一天就有好几个应酬,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这是一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看起来轰轰烈烈,忙忙碌碌,实际上没有多少实际效果。热衷于哗众取宠,这又是一种,而且是更为严重的一种。一些党员干部贪图虚名,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不是把精力用在踏踏实实为员工谋利益上,而是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实际上是劳民伤财。有些形式主义严重的,已经发展到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形式主义多,危害大,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如何有效地克服形式主义?重要的是以下两条:
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情。注重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关键是要真正深入了解,不能只凭一两次汇报就断定一个部门优劣,只看一两个“景点”,就评判工作好坏。了解一个人、一个部门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领导的,也要听员工的;不仅要了解正面意见,也要倾听个别反面看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毛主席就十分重视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毛主席指出,要作好调查,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
态度,即要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有求知的渴望,有放下臭架子、甘当群众小学生的精神。
二是深入群众,要真正做到了解员工需求。要珍惜每名员工的辛劳与汗水,集中人力、物力围绕公司核心经营任务开展工作,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真抓实干,决不能投机取巧、本末倒置,在形象工程下功夫。广大党员要真正为公司经营服务,为实现挖掘用工潜力、扩销增量贡献力量。
总之,共产党员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群众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党员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篇二:克服形式主义 做好预防腐败工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克服形式主义 做好预防腐败工作
按照安排,今天我结合从事的预防腐败工作,汇报反对形式主义的学习体会。
一、对形式主义的粗浅认识
什么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其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形式主义与求真务实相对,不注重调查研究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注重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缺乏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是虚头巴脑、不务实效的东西,以应付上级检查为基本的工作目标,表面上看起来工作干得很华丽,实际上没多少价值。形式主义不像官僚主义那样可憎,不像享乐主义那样可鄙,也不像奢靡之风那样可恶。讲形式主义,是老生常谈。虽是老生常谈,但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形式主义最为泛滥,排在第一位,达43.7%。为此,党中央将形式主义作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际活动要解决的“四风”之首再次提出,说明反对形式主义常反常新。
形式主义危害之大,影响之深,必须坚决加以克服。
第一,形式主义妨碍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一旦盛行,会导致政令不畅,执行力打折扣,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还会导致信息失灵,决
策失误。形式主义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
第二,形式主义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是生于官僚主义,而且是应付官僚主义的最简单的手段。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共同生长,互为支撑。
第三,形式主义不搞调查研究,不接地气,一切讲套路,工作布臵拉架子造声势,工作结果拿数字应付上级,喜欢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回首自2010年底始,我负责全市预防腐败工作走过的3年多时间的工作历程,在推动惩防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电子政务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和公共事务公开、经济责任审计追责、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制度廉洁性评估、社会领域防治腐败、行政审批权力清理、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规范、中介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等工作过程中,在委局领导指导下,自己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坚持虚功实做,在防止形式主义上动了脑筋,一步一个烙印,稳扎稳打,力求预防腐败工作实效。
一是坚持一以贯之,防止形式主义之浅尝辄止。对工作不应付了事,注重把握规律,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性、前瞻性,统筹规划,从一做起,做到持之以恒。2010年省纪委监察厅在推进源头治腐“十个全覆盖”工作中,要求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和行政审批电子监
察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至2012年我市基本建成市县两级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省、市、县以及市、县两直行政单位互联互通;安装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实现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权力的网上实时监管。鉴于电子监察系统具有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等特点,在边推进省里要求完成的规定动作的同时,2011年,我们开始调研全面推进电子监察工作,规划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岗位运用电子监察技术预防腐败工作。2013年,开发卫生和教育两大民生领域电子监察系统,去年全省纪委书记监察局长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今年,拟启动水利、财政部门电子监察系统。在制度廉洁性评估方面,这项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
二是坚持夯实基础,防止形式主义之哗众取宠。预防腐败的很多工作,大多数都需要从基础做起,做足做实底层工作,既不能贪功冒进,更不能哗众取宠。同时,预防腐败工作,即便出了成绩,也没有党风纠风那样显而易见、没有查办案件那样轰轰烈烈,有的在幕后大家看不到,有的一时半刻大家感受不到,虽然能够治本管长远,仍常被误认为是无用之功甚至搞形式主义。即使如此,我们近三年,仍然低调前行,为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坚持不懈努力着。2012年,主持全市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权力减项目、减时限、减环节、减收费、减要件的“五减”工作,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市直52个部门477项行政审批权力压减为163项,环节、时限、收费、申报资料压缩率均在50%以上。2013年,主持全市行政权力及政务服务事项清理工作,明确了68家市直单位拥有2119项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并逐一
绘制流程图,逐一列明风险防控举措,使推进监督工作有了参照和追责标准。今年,正在开展的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行政审批权力清理、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理的前臵条件规范工作,是配套性工作,这项工作不做,预防腐败和优化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就形成不了整体效果。特别是通过清理,今年,仅一市直单位下属机构,就通过查办,就追缴100万元违规违纪资金,推动了该行业中介秩序的优化。可见,这些工作,看似是形式上的工作,实际上是实实在在、绕不开的过程,这些工作不做好预防腐败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可能是空话,空中楼阁。清理成果出来后,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而大受欢迎,更得到省纪委检查组以及刘雪荣书记、陈安丽市长等领导高度肯定。
三是坚持探索创新,防止形式主义之懒惰盲从。一方面,注重融合,将廉政风险防控与电子监察结合推进,避免廉政风险防控成果挂在墙上、束之高阁,也避免工作一阵风。另一方面,注重覆盖,防止盲区。去年,针对政府部门纪检机构对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难监督的问题,制定预防腐败工作“两案”管理制度。
虽然有意识地在坚持,但是通过学习,特别是对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反省近年来预防腐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如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方面,由于协调工作量大、实施难度大,不免产生畏难心理,对有的工作有时简单地以会议推动落实,满足于一般性号召,调研时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总结时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了、把布臵的说成落实的;在经
济责任审计追责方面,满足于抓几个典型,没有较真。去年,对省交办的英山县原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交办件,虽立案处理了3名正科级干部、追缴没收了1199.7万元资金,认为能够应付过去,但没有按照问责办法逐个追责到位;在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方面,虽然工作经验在去年《中国监察》第一期上刊发,但事实上存在满足于汇汇统、报报数字的问题,甚至明知有的地方和单位报上来的有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在社会领域防治腐败方面,存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问题,满足于搞几个试点,热衷于抓“典型”、做“盆景”,点上热闹、面上冷清,等等。
三、更加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切实推进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任何事物、任何工作、任何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形式来体现其内容。形式,不是坏东西,是内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预防腐败工作需要形式,但不需要形式主义。马克思讲:“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形式与形式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尺度把握不好,在实践中就会把形式与内容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就会产生形式主义。下步,将从三个方面上下功夫,切实克服形式主义,确保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1、投身实践,进一步聚集主业。一方面,加强学习教育,充分认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开展自我批评,时时照镜子、正衣冠,时时洗洗澡、治治病,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做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增强反对形式主义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工作实践。结合“三转”要求篇三:政治局常委: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政治局常委: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2014年05月25日 17:2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政治局常委: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出席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 按照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近期分别到各自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出席指导联系点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要从严从实抓作风、持之以恒改作风,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联系一个县。5月9日,总书记到河南省兰考县出席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此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分别前往各自联系点出席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李克强到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张德江到福建省上杭县,俞正声到云南省武定县,刘云山到陕西省礼泉县,王岐山到山东省蒙阴县,张高丽到吉林省农安县。常委们十分关心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今年3月,常委们分别到各自联系点实地调研指导,此后,又多次了解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要求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出席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常委们分别认真审阅联系点县委常委班子和个人的对照检查材料。抵达各自联系点后,常委们听取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汇报。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县委书记代表县委常委班子作了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分别作了个人对照检查,并相互提出批评意见。常委们详细了解县委常委班子和班子成员查摆出来的有关问题后,对“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危害性进行了点评和分析。
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发表讲话,对所联系的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认为会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开得严肃认真、富有成效,使大家受到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四风”实实在在查摆问题,有具体表现和典型案例,自我剖析有特点、像自己;贯彻整风精神,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关键、点要害,真刀真枪、很有辣味;剖析问题深入,联系思想实际、成长经历,对照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找根源、谈教训、辨得失,做到了与人与事与思想见面;整改措施具体可行、有针对性,进一步明确了班子和个人的努力方向,体现了从我做起、真转真改的态度。
常委们强调,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深入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从严从实的要求,发扬认真精神,着力在深入深化上下功夫。不能表面
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举一反三,防止和避免活动走形变味、做成夹生饭。要在增强思想自觉中深化活动,着力解决“总开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在把握目标要求中深化活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不折不扣做好各项工作;在真开门中深化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以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在强化领导示范中深化活动,切实发挥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受教育与抓活动两个主体作用。
常委们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集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止境。无论是正在开展第二批活动的单位还是第一批活动单位,都要将改进作风当作永恒课题。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作风背后反映的是纪律问题,党员干部要时刻以党纪为准绳约束自己,增强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解决作风问题,根本上要靠制度,要将制度的笼子扎得紧一些、密一些、牢一些,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用制度固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常委们指出,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败,关键看“四风”问题有没有得到切实解决,要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准、狠、韧的劲头,一件一件地推动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件件见效果,坚决防止以口号代替行动、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感受。要求真务实抓整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说出一条做到一条,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制定整改措施要同问题一一对应,落实整改责任要有量化考核指标,真正做到问题有人领、责任有人负。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整改路线图、时间表,向群众公开,请群众评判,让群众看到真心实意的整改决心,让群众监督真抓实干的措施落实。
11.丰富学习形式,构建高效课堂 篇十一
关键词:高效课堂;独学;对学;群学
传统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不同的学生给的是相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方,统一的内容,是“统一学”。而高效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更多的是学生个体学,是合作探究的群体学,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层次的内容,提出不同的疑问。同样,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可以用“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一、独学
独学是指基于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是借助自己的所学知识、已有经验、体验和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感知、选择、处理信息等的知识建构,并从中获取所得和发现未知问题。使用导学案后,导学单给每个学生都提出了任务,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独立学习和思考,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学习的主角。独学可以真正让课堂静下来,静静地学习,静静地思考,少了热闹,却多了更多的思维碰撞。独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独学是对学群学的基础。
二、对学
对学是指学习小组内同质学生的合作学习,就是一对一地交流学习,就是结对子学习,就是互相帮助的学习。对学体现的是同层次学生根据独学有关问题的交流、讨论,即“兵教兵”。对学,先要要求学生对独学内容进行质疑求证、收获分享,对子间要相互检查,并整理完善所学内容。交流的问题主要包括独学成果的分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解决独学未能解决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群学
群学指学习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学习对子”(异质结对)间的帮扶学习。群學在高效课堂上一般安排在独学或同质学生的对学环节之后。群学体现的是整个小组同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交流,交流的问题主要包括小组学习成果的分享、小组共同关注的焦点性的问题、共性度高的疑难问题,此外,还有综合实践类活动任务的合作等。群学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高效的课堂学习是独学、对学和群学的结合,只有丰富学习形式,有效地落实独学和群学,才能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充分理解,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保证学生独立的认知发散,最大化地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2.党支部学习形式 篇十二
一、构建高中政治自主学习课堂的必要性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有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只有学习者自身积极的主动的活动,使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与知识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起本质联系,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二是学习者的选择性得到了实现。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对社会,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化个人,有利于给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奠定基础。对个体,自主学习有利于弥补个体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自主学习也是发展天才能力的需要,自主学习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学习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以往政治课教学的弊端
1.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高中政治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联系社会实际的重大事件,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是典型的重知识灌输,轻技能训练。
2.重知识接受,轻探究发现。忽视了对其中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迁移,其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创新精神。
3.长期以来,在高中政治课片面强调教师的教,教师对学生看什么书、做什么题目、如何复习都做了统筹安排。学生不敢发表与答案不同的看法,学生在教师圈定内活动。这是十足的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单边主义,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被剥夺,因而使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参与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由此可见,高中政治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一普遍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建立自主学习课堂模式。
二、高中政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呈现方式探索
自主学习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精妙安排环节,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可通过设置疑问、民谣、音乐、故事、图片等多种情境实施。例如,在讲《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时候,我先播放图片“逗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火箭蛋”,先营造一种快乐的课堂氛围,接着就提出以下问题:“这些图片的名称代表什么意思?”在同学们回答后,我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商品价格飞速上涨的?”从而导出课题“影响价格的因素”。这样就可以在快乐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引导自学,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放心放手;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必去做。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辅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交流研讨,确立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案,课前对导学案进行详尽的设计。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导学目标、自主预习、问题探究、探究结论、探究练习、课堂小结六大环节,用以引导、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三)师生互动,探讨释难
这一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讨论释难,合作交流的过程。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学习,共同探讨。这一过程主要结合导学案的“问题探究”环节,利用导学案中的探究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学中,对于学生不能解决或者解决不完善的问题,还要适当提示讲解,充当共同学习参与者。
(四)巩固提高,区别练习
巩固提高关键在练,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与记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加深理解所学的重、难点。练、记也有个科学性问题。练,要精、要到位、要举一反三。记,必须防止死记硬背,可采用数字记忆、列表记忆等。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生硬地记住了某些基础知识,但是不会运用;也有些同学理解了,也会运用,但记不住书上的话。如我在讲《信用卡、支票和外汇》这一课时,带领同学们记忆“如何判断汇率的升降”时,有30%以上的同学记住了书上的“如果用100单位的外币能换取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外汇汇率降低”,他们遇到实际问题就发蒙,不会解决。但是另外一半的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记不住这句话。我觉得实际运用比死记硬背重要得多,所以这部分学生我就要求会用就行了。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实现了情感交融、知识技能、实践探索的和谐统一,让“主导”与“主体”、“教”与“学”有机地统一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虽然,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新尝试,但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切入点。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深入探讨,在政治课教学中不断实践、检验,以完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使其在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3.党支部学习形式 篇十三
——听《走进英国》一课有感
通州区张家湾镇张辛庄小学
刘志洪
有位哲人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兴趣是人们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凡富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学得好、记得牢。社会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趣味性是小学社会课一个明显的特点。把握趣味性特点对社会课教学有着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在这方面我认为一师附小社会教师讲的《走进英国》一课做得好。
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进英国》一课,课前,教师播放了自制的英国风光片;课始导入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国际教育创新联盟组织情况,而这些内容与一师附小与学生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牵动了学生们的心灵,从而使学生们产生了要认识英国的好奇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全体学生的思维状态集中教学活动中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教师为了更好地 激发学生兴趣,课下做了大量的调查,并将学生最想知道的情况制成统计图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的热情。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我们一起过圣诞节”,“吃西式大餐”的情境,学生在模拟和游戏中,兴趣盎然,了解了英国节日、饮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教学中,形象、真实、直观的投影、录像、录音、图片、模型等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不仅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兴趣,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走进英国》一课,教师运用了大量的图片、音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了英国的学校、城市、风俗、著名人物等方面的情况,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大量的信息,掌握大量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情绪非常高涨,有效地调动了兴趣。
四、补充生动、新鲜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喜欢了解一些有关地理、历史以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可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走进英国》一课,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如,了解英国著名人物时提出:为什么英国有女王?然后教师补充介绍了有关女王的内容。再如了解英国著名城市,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英国著名城市、景点、街景时,提出:LOOKRLGHT是什么意思?然后介绍了英国交通特色及发达的轨道交通情况。教师通过补充这些新鲜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们不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还提高了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五、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整合中凸现特色,学习饶有兴趣。
小学社会课教学内容、知识范围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到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史地等各学科知识领域,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学科间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作为英国的本土语,也是国际交往语言,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师在进行《走进英国》教学时,学生们无论是对英国学校生活的介绍,还是介绍中国的情况,都使用英语来交流互动,在社会常识的学习中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自觉中实现了社会与英语等学科间的整合,使学生的学习饶有兴趣。作为一名来自远郊区县的最基层的教师,我想,我们在社会课,乃至在其他学科教学时,也能注意做到如此恰如其分地整合,那还何愁学生的英语水平上不去吗?
总之,《走进英国》一课,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教学目的,是一节成功的好课。
14.党支部学习形式 篇十四
作者:孙垂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要求为切入点,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就为什么反对形式主义,如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我有几点思考:
一、我们党历来重视反对形式主义
毛主席说过:“形式主义害死人。”
小平同志讲:“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小生产的产物,同社会化的大生产是根本不相容的。要搞四个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非克服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不可。”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当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是一种只图虚名、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有:
(一)文山会海,公文旅行。以为工作就是开会,不管大事小事,不分轻重缓急,都要层层请示,照抄照转,天塌下来与我无关。
(二)高高在上,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不调查研究。
1(三)工作不落实。只讲话,不做事,不督查。规章制度制定了一个又一个,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
(四)作风粗暴。阿谀之词百听不厌,逆耳之言一听就炸,顺我者上,逆我者下。对群众不做说服教育工作,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甚至滥用职权,欺压群众,等等。
(五)弄虚作假浮夸。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往往以点“代”面,甚至弄虚作假,搞数字游戏,向上报假数字,向下压高指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最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不负责任,遇事推诿。今天“研究”,明天“考虑”,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三、XX公司也存在形式主义
这些年XX公司在管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形式主义的存在不无关系。从表象上看,有以下几点:
1、经济合同失去约束力。部分已经签订在合同中的条款,不能严格执行落实,或对方违约,我们的工作人员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2、工作安排下去,不及时回复,没有下文。再追问,就说已经开会了,已经督促了,实际是推委搪塞。
3、脱离专业技术资料安排工作,个别工作人员管工程不看图纸,不了解规范,闭着眼睛瞎干。
4、局领导交代的事不落实,常走样。面上的多,实际的少。个别工作人员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不尊重技术知识和技术人员意见。
5、以重视、重要为借口,擅自以非正常程序替代正常程序,甩开
公司管理程序和制度范围,另搞一套。
6、把必要的技术措施当作推委的借口。例如,制定工作计划,不做详细的台帐、工作量统计。计划30天,从头到尾也不抽查、不督促;第28、9天的时候再上工地找施工单位督促。已经晚了。
7、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去报了到就走,找没找对人,答复问题怎么样,要不要向上级领导汇报,再想办法,一概不管,不深究。有的同志跑了几年的部门,连谁是主管负责人都没搞清楚。
以上种种仅是公司开展业务工作中,形式主义的一部分表象。这些年,住宅公司的发展实际已经受到了形式主义的侵害。
四、克服形式主义的措施和办法
克服形式主义要痛下决心,真抓实干。具体讲:
(一)要提高认识,思想上给以高度的警觉和重视。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根源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显示“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浮飘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
克服形式主义必须洞察形式主义的各类不良表现,深刻分析其实质原因,找出症结,充分认识其危害性。
(二)要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做文章。要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决心把工作落实好,建立终身追究责任的思想和意识。把干一件事,完善一件事作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落脚点来抓,让公司全体工作人员都认识到,胡乱糊弄始终是逃不过去的。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干事的人有动力也有压力。建立完善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让干好事的人得实惠,让干事的人受鼓励,让不干事的人无处藏身。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必然是做戏、作秀,不做事,甚至以新的形式主义代替旧的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依然故我。对此,中央领导一针见血指出,“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以来,我本人不断反思近几年工作中的得失。以上看法是近期部分学习和思考所得,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15.V-ing形式学习三要素 篇十五
一、掌握V-ing形式的基本用法
1. 作主语
Making a speech in English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用英语作演讲对我来说太难了。
V-ing形式作主语时,也可用it作形式主语,常见于下列结构:
It’s no use/good/useless doing something.
It’s a waste of time (money)/worthwhile doing something.
There is no use doing something.
例如: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后悔没有用。
2. 作宾语
(1)appreciate, avoid, bear, consider, dislike, delay, enjoy, escape, finish, hate, imagine, keep(on), mind, miss, practise, postpone, resist, risk, stand, suggest等动词及be used to, devote…to…, prefer…to…, can’t help, feel like, insist on, put off, be worth等动词短语后必须接V-ing作宾语。
The squirrel was so lucky that it missed being caught.
那只松鼠很幸运,没有被抓住。
I can hardly imagine Peter sailing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in five days. 我简直不能想象彼得在五天之内就横渡了大西洋。
(2) remember, try, stop, regret, forget, go on, mean, can’t help 等动词后跟V-ing形式与不定式作宾语表达意义不同,见下表。
比較:Seeing my mother cleaning the room, I can’t help doing it, too.
看到妈妈在打扫房间我也禁不住干起来。
I can’t help (to) do the cleaning, because I am busy making a cake.
我不能帮忙打扫房间,因为我在忙着做蛋糕。
I tried to remember to post the letters on my way to work, but I forgot to do so. 我想着在上班的路上把这些信件寄走,但还是忘了。
3. 作介词宾语
几乎所有介词后面均可接V-ing形式作宾语。
Mr. Reed made up his mind to devote all he had to setting up some schools for poor children.
瑞德先生决定把全部积蓄奉献出来为穷困孩子盖几所学校。
Tony was unhappy for not having been invited to the party.
因未被邀请参加晚会,托尼很不高兴。
4. 作表语
作表语常见于下列用法:
(1)说明主语的内容,若就其提问,用what。
My hobby is collecting stamps.
我的业余爱好是集邮。(collecting stamps说明我的业余爱好,就其提问是:What is your hobby? )
(2)说明主语的性质和特征,若就其提问用how。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are very inviting.
花园中的花很诱人。(inviting说明花园中花的性质是“很诱人”,就其提问是:How are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5. 作定语
(1)V-ing单独作定语时,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面。
a. 说明被修饰名词的用途。
a sleeping car 一节卧辅车厢drinking water 饮用水
a flying suit 一件飞行衣
b. 表正在进行或主动的动作,与所修饰的词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可转化为相应的定语从句。
He looked up at the falling leaves in the sky. (the falling leaves=the leaves which are falling) 他抬起头,看到空中下落的树叶。
c. 表被修饰名词的性质特点,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也可转化为相应的定语从句。
Everyone present was moved to tears at the moving story. (the moving story=the story which is moving) 在场的每个人都被那个动人的故事感动得流下眼泪。(“动人”是故事的性质特点,所以应用V-ing形式作定语。)
(2)V-ing短语作定语时,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后,表正在进行的动作。
Who is the boy lying under the big tree? (Who is the boy that is lying under the big tree?) 躺在大树下面的那个男孩是谁?
6. 作宾语补足语
V-ing形式可接在某些感官动词(如hear, see, notice, observe, feel, find, catch等)及表“致使”意义的动词(如have, keep, leave, set, send等)之后作宾语补足语,表正在进行的或持续性动作。例如:
He looked around and caught a man putting his hand into the pocket of a passenger.
他环顾四周,正好瞧见一个人把手伸进一位乘客的口袋里。
7. 作状语
(1)V-ing可在句中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和伴随状语等。(前面已讲过,在此不赘述)
(2)V-ing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为句子的主语,因此应保持人称、数的一致性。
误:While looking at a map, a policeman came over and asked if he could help us.
正:While we were looking at a map, a policeman came over and asked if he could help us.
析:looking at的逻辑主语应是we,而不是a policeman。
但有些现在分词短语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所述内容持有的态度和看法,这时,现在分词的逻辑主语和句子的主语不一致。这样的现在分词短语有:generally speaking(一般来说),judging from(从……来判断),considering(考虑到……),talking of(说到……)。例如:
(1)Generally speaking, parents care more about their children’s health than about their own. 一般来说,父母关心孩子的健康胜过关心自己的。
(2)Considering his inexperience, he did a good job.
考虑到他缺乏经验,他干得很不错。
二、掌握V-ing的时态和语态
V-ing有时态和语态形式,形式变化见下表(以do为例)
(1)V-ing被动语态的一般式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和定语,表正在进行的或一般性的被动动作。
Being exposed 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 may do harm to one’s skin. 在太阳底下曝晒时间过长会对皮肤有害。
The party being prepared now will be a great success.
正在筹备的那场晚会将获得圆满成功。
(2)V-ing的主动和被动语态的完成式只作状语,表先于谓语动词的动作。
Having suffered from heart trouble for years, Professor White likes to take some medicine wherever he goes.
由于多年患心脏病,怀特教授无论走到哪儿,总喜欢把药带在身上。
Having been shown around the labs, we were taken to see the library. 带领我们参观了实验室后,又带我们去看图书馆。
三、掌握V-ing形式的创新形式
1. 带逻辑主语的V-ing复合结构
当特别需要强调V-ing形式所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时,V-ing形式前要加一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作为V-ing形式的逻辑主语。该结构常作主语、表语和宾语。
The president’s attending the meeting himself gave them a deal of encouragement. 總统本人亲自出席会议给予他们极大鼓励。
Would you mind Mary’s being left alone at home?
把玛丽一个人留在家里,你介意吗?
该结构若不出现在句首,可用人称代词宾格代替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用名词普通格代替名词所有格。若逻辑主语为无生命名词时,只能用普通格,而不能用名词的所有格。
Our teacher suggested our/us buying a new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我们老师建议我们买本新英汉词典。
The noises of desks being opened and closed could be heard out in the street. 书桌掀开和关上的声音在大街上就能听到。
2. 带逻辑主语的V-ing独立主格结构
带逻辑主语的V-ing的独立主格结构在句中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和伴随状语,其逻辑主语前也可加介词with,其中V-ing形式表进行或一般性动作。
It being very hot, we decided to go for a swim.
天气炎热,我们决定去游泳。
With the guide leading the way, they had no trouble in finding the enemy’s position. 有向导带路,他们不费力就找到了敌人的据点。
[巩固性练习]
1. Reading is an experience quite different from watching TV; there are
pictures ____ in your mind instead of before your eyes.
A. to formB. formC. formingD. having formed
2. ____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Tom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wallet at home.
A. To waitB. Have waited
C. Having waitedD. To have waited
3.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signing up for Yoga classes nowadays,
____ advantage of the health and relaxation benefits.
A. takingB. taken
C. having takenD. having been taken
4. The manager, ____ it clear to us that he didn’t agree with us, left
the meeting room.
A. who has madeB. having made
C. madeD. making
5. The bell ____ the end of the period rang, ____ our heated
discussion.
A. indicated, interruptedB. indicated, interrupting
C. indicating, interruptedD. indicating, interrupting
6. Finding her car stolen, ____.
A. a policeman was asked to help
B. the area was searched thoroughly
C. it was looked for everywhere
D. she hurried to a policeman for help
7. European football is played in over 80 countries, ____ it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orld.
A. makesB. to makeC. makingD. made
8. ____ his telephone number, I can’t get into touch with him.
A. Knowing notB. Not knowing
C. Having not knownD. Not having known
9. When I got back home, I saw a message pinned to the door ____
“Sorry to miss you, I will call later”.
A. readingB. readsC. to readD. read
10. ____ your composition carefully, some spelling mistakes can be
avoided.
A. CheckB. To check
C. Having checkedD. If you check
11. Though ____ money, his parents managed to send him to university.
A. lackedB. lacking ofC. lackingD. lacked in
12. When asked by the police, he said that he remembered ____ at the
party, but not ____.
A. to arrive; leavingB. to arrive; to leave
C. arriving; leavingD. arriving; to leave
13. The missing boys were last seen ____ near the river.
A. playingB. to be playingC. playD. to play
14. She asked me to help her, ____ that she couldn’t move the heavy
suitcase alone.
A. only to realizeB. realizing
C. realizedD. having been realized
15. Suddenly, a tall man driving a golden carriage ____ the girl and took
her away, ____ into the woods.
A. seizing, disappearedB. seized, disappeared
C. seizing, disappearingD. seized, disappearing
16. I couldn’t do my homework with that noise ____.
A. going onB. goes onC. went onD. to go on
17. The discovery of new evidence led to ____.
A. the thief being caughtB. catch the thief
C. the thief having caughtD. the thief to be caught
18. Once your business becomes international, ____ constantly will be part of your life.
A. you flyB. your flightC. flightD. flying
19. What worried the child most was ____ to visit his mother in the
hospital.
A. his not allowingB. his not being allowed
C. his being not allowedD. having not been allowed
20. ____ by the teacher in class gave him a great deal of encouragement. A. Having praisedB. After being praised
C. Being praisedD. Praised
【党支部学习形式】推荐阅读:
如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争做学习型党员09-03
党支部学习教育计划06-13
党支部学习议事通报制度08-22
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心得10-18
学习型党支部书记纪实06-19
关于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计划07-26
党支部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1-03
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7-11
创新学习型党支部实施方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