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

2024-08-09

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4篇)

1.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 篇一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二册全册教案

课题:聆听《春天》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对“春天”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春天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1听音乐问好,律动。

2新学期小结。

3复习上学期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小燕子》

A完整地聆听歌曲。

B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D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春天》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布谷》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雨沙沙》

a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课时:2——1

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小雨沙沙》。

二、1、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题《春天》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课题:放牧课时;2——2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使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牧童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二、本部分:1、导入。结合“放牧”主题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已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2、聆听《牧童》: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据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1)听前,猜一猜“牧童到哪里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放牧》课时:3——1

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放牛歌》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牧童》

(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表演《放牛歌》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手拉手》课时:3——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鸭子拌嘴》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小鸭叫,哪里表现出老鸭叫。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编创与活动: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创造出小鸭的故事。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手拉手》课时:4——1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表演《一对好朋友》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数鸭子》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手拉手课时:4——2

教学目的:

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用打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的节奏。

教学重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一对好朋友》

(1)结合歌曲《一对好朋友》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

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加上叫声,试一试,看哪一种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鸭子拌嘴》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创造出小鸭的故事。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小象大象》课时:5——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小象》

(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是否知道有关大象的知识,吃什么、住在哪里?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2、聆听《大象》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复听音乐做动作。提示:大象有哪些习性?他怎样走路?大象的音乐

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对比的感受中,加深印象。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小象》课时:5——2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大象的音乐。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小象》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他小动物,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3、编创与活动:

(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都是什么象?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亚洲象,第三幅非洲象。通过亚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为大象清洗及大象运输货物,小象演马戏等画面,为人们展示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

(2)提示:为什么说大象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边说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长鼻子课时:6——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演唱大象的音乐。

教学难点: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两只小象》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已引起学生的兴趣。提示:大象怎样走?两只小象各是怎样走?

(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然后象妈妈的节奏分别和两只小象的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课时:6——2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2、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结束部分:小结.课题:小松树课时:7——1 教学目的: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听《小松树》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我是人民小骑兵课时:7——2

教学目的: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的力度。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这首木琴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挤奶舞课时:8——1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聆听,感受蒙古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

2、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教学重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挤奶舞》

(1)组织学生聆听《挤奶舞》的同时选放有关《挤奶舞》的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3、音的高低:

(1)教师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上的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4、运动:

(1)教师指导学生为两组节奏选择恰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0嗖0,摔跤:嗨—嗨—。分别填写在方框里。

(2)分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

(3)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不同时读出。]

(4)分小组进行,看那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咯咯哒课时:8——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公鸡、母鸡》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2、聆听《我的小鸡》

(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比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咯咯哒课时:9——1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响板,并通过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母鸡叫咯咯》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听音乐按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2、响板及演奏方法简介。

(1)介绍响板:也成舞板,打击乐器的一种,原是西班牙的一种小型的木制乐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拉丁美洲国家。响板是将两片贝壳形状的木片用细绳固定而成。演奏时:a、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上,用右手拍击。B、将细绳套在中指上,与其他手指的力量撞击两片木片。可一只手演奏,也可双手同时演奏两个响板。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咯咯哒课时:9——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探索式学习掌握响板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及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下蛋啰》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下蛋啰》,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地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2、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音、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海》课时:10——1 教学目标:通过表演《海》,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提示: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海?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

2、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理默唱。然后有感情地读词。

3、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海。

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字带来的音准不正确。

5、随着教师象唱词一样唱歌谱,视学生的演唱能力,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教师适时加入手势提示高低。一二遍即可,不可久唱。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云课时:10——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看图为歌曲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读拍。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地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

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3、听录音或教师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注意纠正字音,使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4、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大海的歌课时:1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2、能发挥想象力,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大海摇篮》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

(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聆听《海上风暴》

(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提示:这段音乐告诉我们大海有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试着模仿其中的一个声音,让同学相互评价。

(2)复听。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幸福生活课时:11——2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1)教唱歌曲之前,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在学生感受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可结合一些有关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听唱的基础上,随着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地演唱歌曲。提示学生衬词应唱的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3)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编创动作,并由小组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聆听《快乐的罗嗦》

聆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弹拨乐器做模拟演奏动作,或听教师介绍彝族的简单舞蹈动作,学做彝族一二个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阳光下的孩子课时:12——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2)福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夏天的阳光课时:12——2 教学目标:

1、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伴奏。

2、能按意图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教学重点:编创简单的节奏。

教学难点:有意图地编创。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夏天的阳光》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2、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巧巧手课时:13——1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2、聆听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审美。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难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3、表演《粉刷匠》

(1)完整聆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2)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

(3)随录音唱歌词。

(4)边听录音边唱。

(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6)讨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理发师课时:13——2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演歌唱。

教学难点: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理发师》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3、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巧巧手课时:14——1 教学目标:

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铁匠波尔卡》

(1)完整地聆听乐曲。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复听乐曲。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着记住这一句旋律。

(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2、串铃及演奏方法简介

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猫咪别淘气课时:14——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突出“汪汪与咪咪”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猫咪别淘气》

(1)反复聆听歌曲。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小猫咪怎样淘气?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

(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组织学生分小组,将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试一试。

(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汪汪与咪咪课时:15——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运用x和x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

教学难点:聆听乐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小狗圆舞曲》

(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滑动。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小狗怎样的动作,或小狗在做什么?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3、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1)完整地聆听这首篇幅短小的管弦乐曲。

(2)提示: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想象。

(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第一部分主题A,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复听乐曲。用手指在画图形谱。

(5)分小组讨论:你感到小猫在做什么?结尾使你想到了什么?

(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汪汪与咪咪课时:15——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谁在叫》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滑动。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

(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提示:你知道哪些小动物,他们怎样叫?利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

(4)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5)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愉快的夏令营课时:16——1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对本学期欣赏的熟悉程度。

2、了解学生对X--、X、X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学生已学过欣赏曲的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对X--、X、X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准备:软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第一项内容:插旗子

(1)指导学生自己观察几面旗子上写的歌乐曲的名称,会议并试着唱出歌乐曲的片断和主题。

(2)听教师播放歌乐曲,学生在自己课本上的小旗子上写出顺序或涂上颜色。

注意学生所涂的颜色要与带有曲名的旗子相一致。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互相查对,给与成绩评定。

3、第二项内容:拾贝壳

(1)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节奏,并要求编创的节奏有结束感。

(2)学生自由练习。

(3)每个学生都自编一条节奏,力争与其他人不同采用一人编创,小组同学齐模仿的形式进行。

(4)小组评定每个人编创的节奏,找出优点与不足。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愉快的夏令营课时:16——2

教学目标:

1、测试学生在本学期熟记并背唱其中两首歌曲。

2、测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记并背唱两首歌曲。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能力。

教学准备:软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放风筝: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风筝上的七首歌曲,方式也可以由学生建议。

(2)分小组开展背唱歌曲的活动,每人选择两首歌,背唱给小组同学听,由小组同学评定。

3、选一选、打一打:

(1)分小组进行。先分别唱一唱三首歌。

(2)讨论用哪几件乐器为其中一首歌曲伴奏。用什么样的伴奏型比较合适?按同学选定的方式试一试,确定一组伴奏方式,由小组同学选唱其中一首歌曲,两三名同学伴奏。

(3)以小组的方式集体参加测试,看哪一组演唱与伴奏协调一致,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期末考核两课时17——1.2.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re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2.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 篇二

一、教材基本情况: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发行的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二册。这套教材具有美术设计新颖、贯彻素质教育、遵循国家标准、教学理念先进、多媒体配套成龙、中外专家合作、语音规范地道等优势。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十二册共有10个模块。在各模块有两个单元,每单元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listen,point and find。在这部分学生会看到本单元的基本故事,书中的小朋友在用英语互相交流。学生要认真听,认真看,理解他们在干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学着说。然后是Listen and say。这部分是对重点句型的练习与巩固。接着是practise。这部分设计了一些课堂活动。学生可以按照书中的范例,运用前面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用英语听、说、做、玩、演的技能。第二单元还专门设计了listen and say,then sing。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唱一唱,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动动脑筋,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一册的教学内容,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基础上,继续侧重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继续对学生在写的能力方面进行要求,引导学生写出简单的小短文。比如书信,海报等。继续对出现在每一个模块中的语法点进行形象的,生动的讲解。做好小学阶段的复习工作。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为了让教师能有足够的时间帮助学生梳理、复习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内容,打下扎实的基础,为进入初中阶段做好准备,在本册教材的编排上编者注意语言点安排得比较集中,篇幅较短,便于老师进行内容的拓展和回顾,更系统地组织学生复习。

二、内容与目标

1、如何描述想干什么(want to do)并复习许多食物单词;

2、学习及巩固be going to表述的将来时态;

3、学习并巩固一般过去时态的句型;

4、用含有can的句型表述自己的能力 ;

5、学习简单的一般现在时态的表示方法;

6、继续学习动词的过去时态。

7、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进行充分地复习。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正确运用英语时态及相应的句型进行交际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3、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使知识形成系统。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扎实掌握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2、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形成科学体系。

3、促进“学困生”的有效提高。

四、各模块教法建议 Module 1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学会简单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会在餐厅里点餐学习任务:I want … 运用任务:模拟一个场景,让学生自己选择,表达自己的愿望,运用句型I want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围绕购买食品进行,学生通过“买”和“卖”的过程实践,学会表达I want…和What do you want?的问答形式。本模块设计的活动注重加强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同时以模拟活动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团队之间的交流。

二、活动建议:商场购物、自己当老板(设计菜单)Module 2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策划自己的计划学习任务:用 be going to句型学会表达自己将要或打算去做的事情运用任务:通过排列时间、人物表来安排自己或他人的事务模块分析:本模块是通过一次野炊的经历(过程)展现的,表达了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打算。在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的句式学习中,体现了完整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同时又有现在进行时 be doing的句型比较。因此要设计一些区别比较明显的活动来巩固。

二、活动建议:评选优秀“气象”先生、“梦想剧场”(用be going to 来表达自己的“梦想”)

Module 3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讲述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学习任务:现在进行时的主要形式 运用任务:讲述身边正在发生的故事模块分析:本模块的主要目标是讲述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或在进行的动作。这是高段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加以运用句式。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看图说话,并会区分现在分词-ing的适当形式:直接加ing的单词;去e加ing 的单词;双写词尾,再加ing的单词;以及去y变i再加ing的单词。可以结合三年级的教材进行复习。Module 4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描述一个情景,展示个人的能力学习任务:情态动词can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运用任务:根据情景,表示相关的能力模块分析:本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复习“can”的基本用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它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大的难度。因此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全部复习或拓展学习“can …very well”和“can’t …at all”。并结合第五册的阅读材料《The Little Red Hen》作为听力练习或趣味小品表演进行活动。

二、活动建议谁最能干活动目的:听力训练,让学生理解can的不同程度,提高写单词的能力活动准备:学生练习纸。活动过程:教师事先自编一个听力材料,再给学生每人练习纸。学生根据教师朗读的短文,在纸上的各自中写出不同人员、can or can’t, very well, at all等。见格子设计: Who Can can’t Very well Can’t …at all Peter play basketball sing well run very fast dance Sam Lisa Module 5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谈论或描述当某人正在做某事时,同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学习任务:学会描述故事的继发性运用任务:根据情景,表示发生的事情和相继的动作模块分析:本模块的主要目标是谈论或描述当某人正在做某事时,同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学习结构上讲,是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结合起来运用,并用but then 或and then 相连接,表示事情的继发性。主要句式比较典型:Now Daming is playing his trumpet, but then the telephone rings.该活动的语言训练要求比较高,建议最好能先分解在结合进行。

二、活动建议 :趣味接龙 Module 6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1)学习任务: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和运用,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运用任务:讲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事情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通过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来学习一般过去时。但与前几次学习的不同是,本模块是将一般过去时放在现在的谈话之中,并不是独立地学习。因此,其难度在于正确区分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同时,还要巩固过去式的不同构成: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

二、活动建议:复述活动 Module 7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2)学习任务:以第三人称形式讲述过去的事情,继续学习过去式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运用任务:设计情景,讲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内容围绕神州飞船和飞行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的经历而编排的,是比较新颖和具有时代感的一篇课文,也是学生喜爱的内容。因此,抓住这一个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话题展开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运用真实的语意进行语法点的学习和巩固。

二、活动建议:新闻联播 Module 8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谈论和询问某人过去的能力学习任务:学习和理解could和couldn’t 的正确表达方式运用任务:运用could和couldn’t +动词原形的句式表达过去的某种能力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内容是根据真实人物Helen Keller的事迹改编的。教师可以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在学习could 和couldn’t的学习中,表达过去的某种能力,再通过展开与现在的can 和can’t 的对比,使语言学习更真实感。

二、活动建议:复述名人事迹

Module 9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询问事情的原因以及回答学习任务:学习why 引导的疑问句,学会表述事情的原由运用任务:说明某人的心情和动作,并能用why 和because来问答 模块分析:本模块是通过观察、表述某人的心理状态,或比较意外的举止而询问原由的句型,在语法点上看,是学习原因状语从句。学生可以通过“What’s the matter?”“Why…”的训练中学会正确的表达方法。可以结合第十册中的歌曲“If you’re happy”学习来加深对句型的理解和操练。

二、活动建议变脸活动目的:通过画“变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说明原因 Module 10

一、模块教学建议语言功能:谈论将来的计划和打算 学习任务:学会运用be going to do sth句型的表达意义运用任务:用一般将来时的不同形式来说明将来的计划和打算 模块分析:可以结合第五册的课文进行复习和运用be going to,也可以与一般过去时一起复习,形成对比。尤其要注意be going to go to 的用法。同时最好能让学生感受到will 和 be going to 在“将要、想要、会”和“打算要”的微妙区别。在复习巩固期间,要适当注意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用法。要多展开情景设置,进行对话和小品式的练习。

3.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 篇三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 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 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 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放课件,听歌曲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1读了文章题目, 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 提出来。

2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展示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的成果。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 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 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 原喜爱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

4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出示课件(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 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主 人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教师板书:人热情

2时间过得真快,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今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 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 人更美。在斜阳下, 怎么舍得分别?作者感叹:“蒙 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六、课内外结合: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 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 图片,准备在班上交流展评。

七.板书 : 八.教学反思 : 2《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 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 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 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 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 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 ─丝绸之路。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 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 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 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 的? 有价值的地方。5.集体交流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 内进行分角色朗读, 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 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 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 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 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4.齐读课文 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 13自然段。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 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 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 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教学反思 : 3《白杨》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 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3.自学生字词, 理解并体会含义深 刻的句子。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 有关句子。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教具准备: 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检查预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3.检查预习情况。4.检查课文的朗读。

5.检查课后第四题词语的读音和意思。6.教师范读课文。

7.学生继续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8.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9.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2题。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爸爸要表白的心愿,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 思想。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出学习目标: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学习新课。理解爸爸的话。

3、激情导入:现在,我们坐火车和作者一起到新疆去,好不好?(看录 像

4、在课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用直线划出来。出示问题,理解爸爸的话。

5.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杨特点的句子,通过理解词语,体 会白杨的特点。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思。8.爸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 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做法可 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精神? 板书: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

(三 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 段,体会含着的意思。1.边听课文朗读边看录像, 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 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附全文板书: 内容 ――――――――――― 中心思想 枝干挺直 服从需要 白杨 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 ――建设者 扎根边疆

坚强 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 :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 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 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 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引用导语,揭示课题

二、根据提示,初读课文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三个方面(1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此项任务可放在学习完成后再做 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 横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1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

(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 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 句子

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

2.提问:自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 理解全文最为重要 ? 3.指导读课文,着重理解在修建 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 难,是怎样克服的?请勾出课文 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 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

4.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 5.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交流。

6.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深刻体会 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体突击队员和科 技人员的共同心愿!”

四、拓展延伸 板书 : 教学反思 :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的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 感。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 的快乐。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 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 么?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 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 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 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 划策。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5.学生集体交流。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 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 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 况。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 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 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 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 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 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第二课时习作

一、回忆格式,明确写法 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 4.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 策划,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

二、尝试习作,发表见解

1.学生自己写信。

2.教师稍作巡视后也同学生一道写作。

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四、学写信封,鸿雁往来 教学反思 ”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 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 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 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 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 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 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 设西部的豪情。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 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 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 进学习方法。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 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 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资料交流。

(二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 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 杨》 , 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 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1 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 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 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2 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 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 的收获, 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

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

三、趣味语文

1.阅读趣味语文故事,想想讲了 什么,故事的趣在何处? 2.交流:(1故事讲了什么,它有趣在什 么地方?(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 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趣味 语文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最有趣 的一个故事推荐给全班同学。4.全班交流学生推荐的趣味语文 故事。

5.师生共同推荐课前搜集的诗词 名篇。喜欢的学生可诵读或者吟 唱。

四、总结 教学反思 :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7个生字,正确、流 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 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 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 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 感情。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 读通顺, 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 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

4、学生反馈并质疑。(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

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 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 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 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 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 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 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 分学生的画, 并让学生加以解说。(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 背诵课文。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

重点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 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二初读,正音(三再读,解意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四精读、悟情 教学反思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自学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 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样表达的好处。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 课文题目有何不同? 交流信息, 简介作者与背景。

二、初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 1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认识 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 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哪几个 片断。

三、细读课文,感悟 童真童趣

四、精读课文,感悟对童年的怀 念 齐读最后一段, 说说读懂了什 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2 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 还”和“童年便重临我的心头”

五、拓展延伸——说童年

光阴是宝贵的,童年是美好的。这正是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此时, 你想起了自己哪些有趣的经历呢?(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总结全文 板书: 冬阳·童年·骆驼队 看骆驼吃食 谈驼铃作用

想替骆驼剪毛

询问骆驼去处 一去不还 教学反思 : 7《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 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 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 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默读课文, 体会 “我” 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 全班交流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五.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 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 达感受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 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 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三.作业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教学反思 : 9《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 ,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 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 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 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 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 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 小组同学交流。(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板书 : 教学反思 :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的

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4.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2.同桌间就近交流。3.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 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 , 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4.自由组合,深入练说。5.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 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2.师准备范文一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 ,思考这 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 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 “趣” 字。(要有稚趣, 要有意思, 要有发现, 要有反思„„ ②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 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五、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教学反思 :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的

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2.积累名言警句。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2.指名朗读、齐读。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

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

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 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 大致意思即可。

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 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 生集体评议。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 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 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自《满江红》 ,课外读一读《满 江红》全文。

4.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 篇四

单元总要求:

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教学过程

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

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

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

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

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

2、指名请学生回答

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

4、学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独奏《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小雨点》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歌曲《小小雨点》

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

9、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10、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四、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我和小树来比赛》

2、动

集体舞《小树快长高》

3、拓展 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一、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

1、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2、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

1、教师导入

2、初步熟悉旋律

(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

教师结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弹奏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并请学生讲一讲。

3、创设情景,教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

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5、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反复练习

8、集体演唱歌曲

9、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1、指名请学生演唱

四、律动、集体舞《小树、小树快长高》 分别请学生扮演小树,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课堂小结。第二单元

妈妈的歌

课时

第一课时

备注

教学内容

1、听:《摇篮曲》(黎族民歌)《摇篮曲》(舒伯特曲)

2、唱:《大树妈妈》

3、我的创造:《唱唱拍拍》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

境。

2、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

3、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听《摇篮曲》(舒)

4、用钢琴伴奏唱旋律。

5、听黎族民歌摇篮曲 有啥一样有啥不一样呢?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一边做摇篮的动作,一边跟着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读歌词。

3、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四、听听唱唱,课堂拓展

1、你们还听过或唱过那些摇篮曲。能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

1、各抒己见

2、来做一会回“小妈吗”

3、听到歌里唱些啥?

4、用哼名跟着旋律轻轻哼唱。一边唱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夜晚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

5、各抒己见

6、感受音乐,熟悉旋律

7、熟悉歌词,体验八分休止符。

8、学唱

9、分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第二课时

备注

教学内容

1、唱:小宝宝睡着了

2、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活动:献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能力目标

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技能目标

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作品都具有“摇篮曲”风格,作品的旋律优秀流畅,轻柔抒情。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这样的意识需要纠正。而且,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这节课的基调是温柔的抒情的,如何让孩子静静的聆听,轻柔的演唱呢?需要教师来运用音乐特点好好调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用多媒体播放宁静夜空的画面,画面中有月亮,白云和闭眼的小星星,也有磕睡的小虫和小鸟。

2、介绍歌词,突出“睡了”,“动了”,“不叫了”,“不飞了”在此基础上范唱。

将学生带进宁静安祥的气氛中去。

3、师生接唱

4、帮助他们辨别应该用哪种方式演唱最合适。5

5、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组织讨论:妈妈用爱抚育我们长大,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你还知道那些赞美妈妈的歌?

向大家介绍歌曲的名字,并唱上两句。

6、拓展活动: 献给妈妈的礼物

1、聆听

2、感受

3、用轻轻拍手,拍腿的形式搭拍子。

4、用哼鸣跟随音乐,然后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5、师生接唱

第三单元

唱着歌儿去劳动 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 2听《铁匠波尔卡》 3动《粉刷匠》《悯农》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劳动最光荣》,有表情的演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并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通过简单的二声部说唱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动歌表演《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舞蹈、手语以及手工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双手会做事:

1、音乐律动:《手操》拍手、转手、举手、压手指、做小螃蟹、小鸡嘴„„

2、导语:师:刚才我们的双手做了很多动作,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手还能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小的一双手怎么可能会做这么多事情呢!老师不太相信,有的小朋友只会用嘴巴说,根本就不会做,那你们一定要做给老师看了我才能相信你们。下面我们分小组准备,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动作最多,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

3、小组讨论。(背景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第一组:劳动的(扫地、擦窗、„„)第二组:生活的(吃饭、穿鞋子„„)第三组:工作的(司机、警察„„)第四组:艺术的(舞蹈、手工制作„„)第五组:运动的(跑步、游泳„„)

第六组:游戏的(手影、老鹰捉小鸡„„)

4、个别表演:每小组上来排一横排一个一个表演自己想出来的动作,下面的同学模仿。

5、集体表演:随着《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表演手可以做的动作。

6、学唱《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二我们的双手会说话:

师:小朋友的双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那你知道不知道手还可以讲话呢!生活中那些人是要用手来讲话的?(聋哑人)那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有手讲话呢?(因为他们听不见,讲不出话来„„)有些小朋友一生出来就是聋哑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没有人讲话、没有音乐听、自己有许多话要说却不会说,真可怜呀!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小朋友也不能去歧视他,我们还是要跟他们交朋友,用我们的爱去帮助他们!三能干的双手做游戏:

1、宣读游戏规则: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四道题目,每小组就分别请四位同学上来猜,其他组员用动作提醒他答案,一定不能用嘴巴说,否则做弃权。看最后哪组猜对的题最多便获胜。

2、游戏

四结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懒惰人与勤快人》 动《粉刷匠》《悯农》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 有表情的演唱《懒惰人与勤快人》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空房子。师:你能使空房子变漂亮吗?生讨论 2贴画,听音乐。

3一部分学跟录音唱《粉刷匠》,另一部分学生按节奏轻轻为歌曲伴奏以“刷—︱刷刷”的声音或“ 刷刷︱刷刷”

二新授

1师:粉刷匠很爱劳动,人人都称赞他是个勤劳的好孩子。勤劳的人总会有很多收获。听《懒惰人与勤快人》

2你又听到了哪一种人?懒惰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3学习歌曲

a师范唱,生为师伴奏。B生学唱。

C自由做动作。

D两两面对面分别做勤快人与懒惰人表演。4勤快人还会做哪些活呢?{自编歌词} A小组讨论

B分4小组回答讨论结果 C4小组唱出自编歌词 D学生评价 三我的创造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再让学生按一定节奏朗读,请学生说哪种读法更具音乐性。2让学生按课本上图示练习二声部朗读{制作卡片} 3请学生按自己的设想移动卡片上的文字,并按新排列节奏作诵读练习。四结束。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铁匠波尔卡》 2唱《快乐的小木匠》 3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有感情的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并从中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2通过听赏《铁匠波尔卡》,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3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教学过程

1律动《铁匠波尔卡》 2导语

师:课本上有三幅图,图中人们在干什么?[生答] 师:对,他们正在辛勤的劳动,享受着劳动的喜悦。3揭示新课内容[展示动画:大森林] 师:小朋友,在这片密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他是谁?[动画;小熊猫从木房走出来] 4初步感受歌曲。

师:他在干什么?[生答] 师:对,原来小熊猫是位木匠师傅,他以前干活很马虎,他以为木匠活很容易做,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既粗糙有不牢固,出尽洋相。后来,他改正了错误,专心干活,做出来的东西既漂亮有牢固。5发声练习

16︱ 53 2︱ 53 2︱ 53 16 ︱52 1︱ 52 1︱

6节奏练习a听辨模仿

刨木花:嚓嚓 嚓嚓︱ 嚓嚓 嚓 ︱ 拉大锯:沙

沙︱ 钉小钉:叮叮 叮叮叮︱ 叮叮

叮︱ b综合创造训练。

学生把以上几种节奏连起来读,然后按几种节奏创作小快板 7学唱歌曲 a理解歌词

分角色读歌词,齐读歌词 b范唱 c模唱歌曲 d歌曲处理。六小结 第四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创编歌表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3.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小红帽》。

二、新课导入: 1.师:介绍小动物

请个别学生看一下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加以模仿。小动物分别是:小狗、小猫、小鸭子、小猴子

2.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请小朋友讲讲小白兔在森林里干什么?.师:“就在小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在林子里游玩的时候,来了一个狡猾的猎人,他正向小动物们靠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随意发挥想象。录音 5.师:“小兔在猎人的追赶下。只好拼命地逃!那么小兔子逃到哪里去了?是谁救了它?(出示大鹿的图片)大家根据图上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6.证实学生的猜想,揭示歌曲《大鹿》。

三、新歌教学 1.听一遍录音

2.朗读歌词,突出最后

(1)跟老师读一遍,解决节奏

(2)全体学生读,个别学生读,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 3.跟琴逐句唱歌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唱给大家

4.师:“小白兔被谁救了?(生答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33 33 | 32 4 44

|55

| 1-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牢

5.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比一比谁的歌声更动听,然后在比较中知道小兔的话加快速度可以表现出它的

6.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

四、创编表演

表演:分组上台,模仿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并引申出树林中还有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树、盛开的花朵,学生拿着道具进行创遍活动,鼓励不同的形式创遍。

五、课堂小结

师:学习完了这首歌曲,大家都明白了大鹿是非常的有爱心,也很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以大鹿为榜样,互帮互助。

学生听音乐模仿大鹿、小兔、猎人的动作走出教室。第二课 教学内容:

1、欣赏《龟兔赛跑》。

2、律动表演。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在欣赏中,通过律动表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明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道理。教具准备:

《龟兔赛跑》挂图五幅,乌龟、小兔头饰;单簧管、大管的图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数个;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龟兔赛跑》律动曲,学生随《龟兔赛跑》律动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2.引导学生欣赏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3.介绍单簧管(兔子)、大管(乌龟)两种乐器的特点(出示图片)。聆听音乐,初步感知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4.教师提问小结;单簧管用善变的音色吹奏出小兔怎样的音乐形象;大管用低沉的音色吹奏出乌龟怎样的形象。学生复听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小兔“轻快活泼”,乌龟“缓慢低沉”。

三、新歌教学

1.欣赏全曲,边听故事边听音乐,联系语文课中的故事情节。2.分段欣赏 ⑴第一个片断:“森林的早晨”。

⑵出示图片,教师分析小结。

⑶第二个片断:“龟兔赛跑”

⑷出示图片,教师小结:音乐真有趣,不同的节奏速度、旋律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⑸第三个片断:欢乐的群舞(出示图片)。⑹复听“森林的早晨”、“龟兔赛跑”、“欢乐的群舞”三个片断。

四、创编表演

1、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龟兔赛跑》的场面,学生戴着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

2、你知道乌龟为什么会赢吗?学生讨论得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课堂小结

学生做歌表演《龟兔赛跑》,边唱边表演,离开教室。第三课 教学内容: 演唱《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守株待兔》,让学生明白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守株待兔》的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讲一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守株待兔》

三、新歌教学

1、听录音,联系故事情节。

2、朗读歌词。

3、分段教学。

4、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情绪。高兴、焦急、讽刺等。

四、表演

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歌声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

五、课堂小结

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第五单元童谣说唱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花蛤蟆》

2、唱:《数蛤蟆》

3、我的创造:《ga zi ga zi 拉大锯》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初步感悟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律动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技能目标

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作品都是民歌。曲调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学生分析

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童谣相伴,孩子们乐于把这些童谣挂在嘴边,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歌谣,符合孩子的心理,乐于被孩子接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的创造:《ga zi ga zi 拉大锯》

1、让一部分学生有节奏念儿歌,一部分学生配上有节律的象声词“ga zi ”,进行二声部的训练。

2、同桌的小朋友分别扮演奶奶和小孙女,双手相拉,边念儿歌边做一拉一送拉大锯的动作。

二、谜语导入,学唱新歌

1、“水中有位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穿件绿色花衣裳,伸出舌头把虫抓。猜猜它是谁?

2、听录音范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用清晰灵巧的吐字唱好歌中富有特色的衬词。

5、感受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6、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1、变换蛤蟆的只数,让学生准确的唱出眼睛和腿的数目。

2、分组进行比赛。

3、律动表演。

四、听听唱唱,课堂拓展

1、你们还听过或唱过那些关于小青蛙的歌曲吗?能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

2、听一听老师带来的《花蛤蟆》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1、先按节奏朗诵儿歌,然后分组创编模仿拉大锯的声响。

1、各抒己见

2、感受音乐,熟悉旋律。

3、熟悉歌词,体验情绪

4、学唱

分组合作编排比赛。

单元童谣说唱

课时第二课时

备注

教学内容

1、唱:颠倒歌

2、听:天黑黑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技能目标

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作品都是幽默滑稽的童谣。曲调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学生分析

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童谣相伴,孩子们乐于把这些童谣挂在嘴边,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歌谣,符合孩子的心理,乐于被孩子接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这节课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老师小时侯的歌曲《天黑黑》。

2、初听歌曲,听一听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4、你觉得歌曲中最有意思的是哪一段,一起跟着录音哼一哼。

5、再听歌曲,角色扮演。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老师带小朋友到动物王国走一走,那里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听一听是什么?

2、听录音范唱。出示课题

3、随钢琴轻声哼唱歌词若干遍。

4、歌曲处理,引导学生唱出强弱,富有表情。

5、随着伴奏轻松愉快地延长歌曲,并用体态动作表现。

三、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1、学了这首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2、你能否把歌词变一变,让歌曲符合正确的自然现象呢?我们再来唱一唱。

1、聆听

2、感受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ga

zi

ga

zi拉大锯》

2、四川民歌《数蛤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节奏感。

2、通过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以前学过的儿歌

指名朗诵课外活动时所学过或听过的一些儿歌。

二、节奏游戏《ga

zi

ga zi拉大锯》

1、初步学习儿歌《ga

zi

ga

zi拉大锯》,师范读一遍,学生仔细聆听儿歌歌词;

2、学生试读歌词,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及时给予鼓励;

3、学生小小组合作练习,边读儿歌,边拍节奏(拍腿、拍胸、拍手均可)

三、歌曲《数蛤蟆》

1、教师绘声绘色范唱歌典导入;

2、带领学生朗诵歌词;

3、教师边弹奏边唱歌,学生轻声附唱,教师相机正音;

4、学生齐唱歌曲;

5、指导学生表演唱;

6、创编歌词: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乒乒乒乒跳下水呀,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合,水上漂,荷儿梅子合,水上漂„„

7、结束教学。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颠倒歌》,动:我的创造:《颠倒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通过跟读歌谣,使学生的口齿更加伶俐,动作更加协调。教学过程:

1、语言导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师:今天,老师从大森林里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它们特别希望赶快见到你们,与咱们一起参加今天的音乐活动,想不想让它们马上出现呀

2、出示图片,吸引注意,做好铺垫

师:在狮子大王的指挥下,动物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向小朋友问好呢: 老鼠:5 5 3 1 5 5 3 1 6 6 5 —

小朋 友 呀

小朋 友 呀

你 们

好 狮子:6 6 6 5 6 5 3 1 2 3 2 —

蚂蚁:3 3 2 1 6 1 2 3 5 6 0 大象:6 5 3 6 5 5 3 2 2 3 2 1 0

3、范唱歌曲

师:如果小动物不听狮大王的指挥,森林里会发生什么事呀?听范唱。

4、学唱歌曲

(1)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2)一句句学唱歌词。

(3)随琴声完整地哼唱全曲,及时指导唱得不对之处。(4)随伴奏音乐唱全曲。

5、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在每句歌曲后加上合适的语气词,或一些合适的动作。(1)讨论加语气词及动作。(2)用各种形式唱一唱。

6、学说颠倒谣

(1)跟着老师念一念。

(2)用踏脚、拍手、捻指的动作为歌谣伴奏。(3)用《颠倒歌》的旋律唱一唱《颠倒谣》。

7、试一试,师生共同创编《颠倒谣》。

8、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滑稽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来表演唱该歌

2.通过学唱该歌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颠倒歌》 1.

集体齐唱歌曲 2.

分角色表演唱歌曲 二.

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每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衣服,对吗?我们穿的整整奇奇的去上学现在,有个小朋友他把袜子穿到耳朵上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出事画面)

三.

歌曲《滑稽歌》

1.听录音机唱该歌(让学生对该歌的旋律有一定了解)2.

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

3.跟琴完整的哼常全曲并及时纠正错误 4.

随伴奏齐唱

5.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风格来演唱该曲 6.

在歌曲的“0 0”处加上动作或声音

7.通过对旋律的熟记,进行歌词的创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8.

集体表演唱 9.

结束教学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2、欣赏歌曲《天黑黑》

3、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做等活动,体验童谣中蕴涵的乐趣。

2、按不同的节奏说唱童谣,感受和声的魅力,并用形体动作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感受童谣的欢乐。教学难点:音乐游戏中歌曲与数板的速度要稳,音色要统一和谐。教具准备:录音机及有关音响资料

插图

小老虎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导入(可介绍与童谣有关的内容)

2、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

(出示与童谣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进行猜歌名,并进行演唱,可指名演唱也可集体演唱)

三、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1、导入(采用画面导入)

2、学唱歌曲《两只老虎》 采用听琴声学唱歌曲。

3、为歌曲加入数板

(1)为歌曲加入数板a。(放两遍歌曲,教师为第二遍加入数板)(2)学生说一说两种演唱有什么不同。

(3)学生练习(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演唱歌曲,一组学生念数板。注意:歌曲的速度与声音的强弱要和谐)(4)为歌曲加入数板b。

(5)学生练习(方法同上)基础好的班级可多个声部一起进行。

4、表演歌曲《两只老虎》

(1)教师指导学生按歌词自编动作进行表演。(2)学生集体表演。

四、欣赏歌曲《天黑黑》

1、教师讲解歌词意思。

2、学生欣赏。

五、延伸

展示学生课后收集的童谣。第七单元

星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闪烁的小星》 2.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音乐作合适的情绪反映,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

2.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准确的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3.能自觉的用自然的声音整齐的演唱 4.能积极的与同伴合作,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合适的情绪反映,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难点:能准确的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教学过程:

在情境创设的星空背景下,配以轻柔的《小星星变奏曲》

一、歌曲教学 1.谈话揭题

师:在宁静晴朗的夜空中,你会看到什么?

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又象什么? 2.师示范表演《闪烁的小星》

3.师带读歌词,并指导歌表演动作,学生跟读,模仿动作 4.跟唱法进行唱歌教学 5.跟录音范唱,配以律动

6.启发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创编歌表演动作,或模仿老师动作,随音乐歌表演,评选优秀表演者

二、歌曲趣味活动 1.加语气词

2.说唱组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配以律动,另一组同时按一定节奏念词

如:唱

︱5

︱— ︱ 一

︱一

闪 ︱

晶 ︱

一闪 一闪 ︱一闪 一闪︱

晶 ︱

︱ 3.师生互动大联欢

三、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1.师: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小朋友们好象都变成了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了,变成小星星,你们最想做什么? 2.、欣赏《小星星变奏曲》,老师用语言描述情境,师生作驾驶宇宙飞船状或用律动动作进入情境,感受体念星空的美妙 3.小结,在《闪烁的小星》音乐声中结束课

星空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1.学唱:《闪亮闪亮的小星》 2.欣赏《小白船》 3.活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闪亮闪亮的小星》体验奇妙的星空景象,学会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2.欣赏《小白船》感受3/4与2/4不同的韵律节奏

3.用打击乐器表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让学生从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与生听音乐边唱《闪烁的小星》边做律动

二、请学生说说星星的用处

三、欣赏《闪亮闪亮的小星》

提问:星星有什么用处?请用歌曲中的话来回答

四、学唱《闪亮闪亮的小星》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按节奏齐声朗读歌词 4.学生分句填唱歌词,教师弹奏旋律 5.学生听旋律轻唱歌曲

6.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

五、声势节奏练习

学生分组表演:一二(或三四)组以踏脚,拍手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三四(或一二)组演唱

六、欣赏歌曲《小白船》,并用打击乐伴奏 1.听《小白船》,让学生感受3/4与2/4不同的韵律节奏 2.用不同的身体打击乐形式表现三拍子歌曲强弱弱的韵律 如

拍手 拍肩拍肩

拍手 拍腿 拍腿 3.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出示图谱,师生组合伴奏

分小组讨论创编不同的伴奏形式 个别学生组合伴奏

七、在《闪亮闪亮的小星》音乐声中结束 星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月儿弯弯》

2.欣赏神秘的太空,并开展创造活动《太空探秘》 3.绘画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月儿弯弯》,并能以优美、舒缓的声音演唱

2.让学生了解自然世界,提高学生对表现星空、宇宙的音乐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感受歌曲中少年儿童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创编动作,听音乐表现神秘的天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

二、猜谜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落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三、学唱《月儿弯弯》

1.初步感受,师播放歌曲,带领学生随音乐表演小船摇曳的动作 2.出示课题再次欣赏,要求说说与《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的不同(前者优美抒情后者轻快活泼)

3.朗读歌词,老师用打击乐器按节奏伴奏

4.分句学唱第一段,着重教唱附点节奏与十六音符的乐句 5.朗读第二段歌词,学生拍打节奏 6.听唱法学唱第三段

7.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内涵 8.有表情的演唱

四、欣赏VCD:神奇的宇宙

太空中除了有星星月亮太阳,还有什么呢?

五、创造活动《太空探秘》 1.指导创编动作

提问:你想扮演太空中的哪个角色?怎样表现?

2.分组合作:以《太空探秘》作背景音乐,部分同学扮演各种角色,驾驶飞船,自由翱翔,部分同学表演星星、月亮、太阳、云彩等

六、绘画活动

1.播放音乐《月儿弯弯》,学生分组创作有关太空、星空主题的图画 在绘画活动中结束本课教 第八单元 夏天的池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2.

学唱《柳树姑娘》 3.

为《柳树姑娘》伴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专注聆听《闻着荷花的香气》,初步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大自然的美好,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2.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感受三拍子旋律,并能用声势、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去。难点:用乐器、声势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

夏天景色的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1.师:夏天,满池的荷花美极了!有的花骨朵像成熟的桃子,有的刚展开了一两片花瓣,真像飞翔的小鸟,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像小莲蓬。蜻蜓和蝴蝶都飞起来了,他们把荷花当作自己的舞台。一阵微风吹过,香气扑鼻而来。几片花瓣掉到了池塘里,像一只只小舟在水中。荷叶碧绿碧绿的,真像大玉盘。荷叶上有一颗颗露珠,太阳光照来,像闪闪发光的珍珠。青蛙见了非常喜欢,在荷叶上又蹦又跳。不一会儿,露珠全掉进了水中,还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正在池塘边乘凉的金鱼都被吓跑了!

2.播放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池塘的情境,并同时播放《闻着荷花的香气》的录音,让学生随着音乐想像池塘的景色。3.

让学生说说歌曲情绪。

4.再次欣赏,仔细聆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5.多媒体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并同时进行歌曲欣赏。

6.鼓励学生轻声哼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鼓励全班学生参与。

二.学唱歌曲《柳树姑娘》

1.师:夏天,美丽的池塘里开满了香气四溢的荷花,在池塘周围的堤岸上,垂柳像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一阵威风吹过,柳叶沙沙作响,就像在梳理自己的头发。她婀娜多姿,长发飘飘,多漂亮啊!2.

歌曲范唱《柳树姑娘》,让学生随音乐表演柳枝随风飘舞的样子,感受音乐形象。

3.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4.随琴声整体跟唱歌曲(这首歌曲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5.

学生用身体动作为歌曲的三拍子旋律伴奏。

6.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女生唱、男生唱、分组唱等)。

三、为歌曲《柳树姑娘》伴奏

1、在歌曲的2、4、6、8小节中加入x x x—(沙沙

沙—)或(唰— 唰唰)等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编。

2、在第9小节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自我选择乐器和节奏,想想用哪些乐器较合适,使歌曲更美。

3、在课本柳树叶处,让学生用人声或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课后思考

师:柳树姑娘想考考大家,在夏天的池塘里,池塘边还会有谁出现呢?下次来告诉柳树姑娘吧。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夏之夜》

2、学唱《萤火虫》

3、拓展:琳琅满目的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轻松、活泼的乐曲情境中感受民间风俗和生活的美好。

2、学生专注聆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情绪及艺术表现力。

3、学唱歌曲《萤火虫》,继续感受三拍子韵律,并能用肢体语言表现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4、学生初步了解、认识民族乐器,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难点:《夏之夜》所表现的内容及其艺术表现力 教学准备

夏之夜内容的有关多媒体课件、民族乐器多媒体课件、萤火虫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欣赏民乐合奏《夏之夜》

1、整体欣赏,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描述夏夜景色,说说夏天的夜晚大家都会干些什么,并说说在夏夜的心情。

2、再次欣赏《夏之夜》,并播放有关多媒体课件,试着说说你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吗?乐曲分几部分,(ABA’)情绪呢?

3、师边结合相应民族乐器课件边介绍乐曲内容。

4、完整欣赏乐曲,感受生活的美好。

5、课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画一幅夏夜图。

二、学唱《萤火虫》

1、师:夏天,池塘里有美丽的荷花妹妹,池塘边有婀娜的柳树姐姐,听,谁也来凑热闹了?

2、谜语导入:“有只小飞虫,白天不爱动,夜晚要出门,自己打灯笼。”说说萤火虫发光的奥妙。

3、随音乐旋律律动,感受三拍子韵律。

4、用手势随音乐划出表现旋律高低起伏的线条,形象感受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姿态。

5、歌曲范唱,让学生感受夏夜的美和萤火虫在夜幕下提着小灯笼忽闪忽闪飞来飞去的可爱样子。

6、学生用LU哼唱,然后代入歌词用整体听唱法学歌曲,说说歌曲中有无相似旋律。

7、分组唱,男生唱,女生唱„„

8、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三、欣赏《小蜻蜓》《知了》

1、师:上堂课,老师让小朋友想想夏天的池塘里、池塘边还会有谁呢?学生回答。

2、欣赏《小蜻蜓》,说说歌曲情绪、是几拍子的。

3、随歌曲用打击乐器或身势动作伴奏。

4、欣赏《知了》,学习X.X节奏,随歌曲演唱。

四、课外拓展:

让学生课外去搜集其他民族乐器的资料,初步感受中国人了不起,我们的民族了不起!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钢琴独奏《青蛙合唱》 2.

学唱歌曲《爱唱什么歌》 3.

音乐游戏《亮火子虫》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并初步学会从大自然中发现美。

2.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爱唱什么歌》;通过歌词创编活动,创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3.参与《青蛙合唱》的欣赏活动后,学生对音的高低、音色的认识更为明晰,对音高、音色在表现音乐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4.学生在做二声部节奏练习时不乱喊叫,懂得与同伴协作。5 .通过音乐游戏《亮火子虫》,让学生感受音乐以及休止符,加强口与手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地听辨音的高低,感受音乐形象;创编顺畅的、与曲谱相吻合的歌词。教学过程

1.律动,感受音的高低

随音乐做《高人走,矮人走》的律动。引导学生了解高音和低音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如:高音可表现小动物、小朋友等;低音可表现大的动物、老人等。2.欣赏《青蛙合唱》

a.初听,感受两只青蛙的形象(大青蛙、小青蛙)

b.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大青蛙趴着、小青蛙蹦跳)c.二部节奏练习

大青蛙

x —| 0 0 | x — | 0

0 | x

上一篇:年度最新美国访问学者或学生签证申请ResearchPlan下一篇:职业探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