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2024-11-19

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精选15篇)

1.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一

翻开中央到地方政府有关文件,就业已成为关键词。中央提出了抓就业、促内需、保增长。而水部街道领导班子根据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工作特点提出了:科学管理、重点扶持、稳定就业的新思路,要求在各社区制作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动态管理分布图,让需要服务的对象一目了然,做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

社区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我们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推荐工作、4050社保补贴申报工作、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一系列日常工作跟踪的基础上,侧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对零就业家庭进行动态管理,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稳定就业;二是加大城镇居民医保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参保意识,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动态管理重点扶持促进稳定就业

1、我们深知要做到充分就业,就要做到科学的动态管理才能促进稳定就业。我们社区现有46户零就业家庭到年底前动态为零。为使零就业家庭能稳定就业,我们46户零就业家庭逐一进行摸底分门别类建立档案资料,为需要重点帮扶的零就业家庭拟定帮扶计划书,确定帮扶时间表。经过努力,其中有6户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已成功创业,另外40户我们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均已就业。

2、我们还利用信用社区这一优势,采用家族联保的形式,为确实有创业愿望又有创业项目的,但无法提供担保的失业人员,社区以信用社区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同样可以圆他们的创业梦。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医保意识

1、建立城填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辖区内城填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工作和宣传工作。

2、在去年摸底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摸底,扩大宣传范围,动员符合条件的居民参加新一轮的医疗保险。摸底新增应参保193人,已办理99人。

3、为得到广大城填居民的理解和参与。我们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医保在居民中的影响力,使这项惠民政策真正深入人心人人受惠。

三、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退管工作我社区已接收本市企业退休人员1006人。异地退休人员97人。为增进与退休人员的沟通和联系,我们为每位老人发放了联系卡。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登记录入工作。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为使退休人员能及时的领取养老金,我们积极主动做好退休养老金资格认定工作和异地退休人员的协助认定工作,对那些老弱病残的退休人员我们做到主动上门服务,使认定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让退休人员及时领取养老金。不仅如此,为使退休人员发挥余热,我们成立了乐天泉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真正体现了老有所为的指导思想。

另外为丰富退休人员的业余生活,社区还成立了福州语合唱队、腰鼓队、乒乓球队、门球队、象棋队在各个节日期间组织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这体现了老有所乐。为此,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曾被评为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达标先进单位。使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深信只要锐意进取,努力为辖区居民服务就能实现人人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家家安居乐业。

2.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二

王洪瑞同志是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道南程林社区党总支书记, 自1992年上任以来,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克己奉公, 廉洁从政, 尽心竭力为全村父老乡亲办好事做实事, 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和拥护。近20年来,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和良好的品格, 历次的换届选举都以高票当选连任。他深知责任的重大, 以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精神, 不但严管自己, 还管好家庭成员, 其亲朋好友没有因为他是村书记沾上一点光。

有人说他“傻”, 其实他总觉得当人民的公仆为老百姓谋福利, “傻”也值得。这些年来, 他为老百姓干了很多的好事实事, 如为村民修路、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公交车线路引进村内、“城中村”改造等, 以及村民的资格认定、安置补偿费的发放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没有出现一起上访告状事件, 党群关系非常和谐, 村内风正, 百姓气顺, 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不论是等重大节日, 还是日常工作, 他都到最困难的百姓家中走访, 嘘寒问暖,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征求他们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共商全村发展大计。他是一个值得党员干部和村民信任的好书记。目前, 他正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科学发展描绘南程林社区美好而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地努力。

3.××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要点 篇三

××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要点2007-02-06 12:27:0

3××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要点

××年劳动保障系统将继续坚持“就业优先、保障并重、积极维权”字工作方针,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年”为抓手,全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初步实现“有岗可上、有岗能上、有岗愿上”的目标。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岗可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新的一年必须紧紧依靠发展促进就业。

⒈全力办好再就业园区,打造统筹城乡就业平台。再就业园区是我县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及统筹城乡就业的平台,力争园区新增就业岗位个以上。

⒉转变就业观念,推进组织就业、灵活就业。全民创业行动为契机,以组织起来就业为基础,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失业不失志,努力创办小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转变就业观念。

⒊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探索建立就业、求职登记制度,帮助农民逐步实现就地转移就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

⒋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发挥政策促就业效应。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突出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工作。

⒌办好劳动力市场,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平台作用。组织好招聘、交流洽谈会和日常职业介绍。

⒍加强社区平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加快社区平台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健全劳动保障联络员制度。落实专职人员,并及时进行业务培

训和指导,确保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⒎积极招商入园,开发就业岗位。认真开展“招商引资突击年”活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面引进各类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平台,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二、技能是就业之本。“有岗能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新的一年必须以技能鉴定为抓手强力推进职业准入制度。本文出自网

⒈统筹培训资源,抓好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阳光工程培训、社会培训、扶贫培训、创业培训、企业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

⒉推进技能鉴定,培养大批技术工人。提高对职业技能鉴定重大意义的认识,以培养技术工人为核心,强化就业培训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要求培训机构做好培训

和就业结合的文章。

⒊加强执法检查,严格职业准入。提高对职业准入制度的认识,加强企业用工资格检查,初步形成就业准入的用工氛围。

⒋发展职业教育,力争引进一所新办职业技术学校。争取与上海客商联系,办一所以培养高端家政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技术学校,为职业培训平台建设添砖加瓦。

⒌“引凤返巢”引导有一技之长的民工回乡创业、就业。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吸引有能力创业的民工回乡创业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应尽早谋划,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民工回乡创业和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的“中青年在外打工,老幼弱在家看门”的乡村现状。

三、权益是和谐之本。“有岗愿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新的一年要以劳动合同为抓手,全面推进劳动关系的融合。

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力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征缴,力争启动生育保险,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五大保险的全面启动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的根本前提,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的征缴是扩面工作的重点。

⒉加强劳动工资支付情况检查,确保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解决职工“当务之急”。工资支付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特别是民工工资拖欠,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焦点问题之一。要加大力度不定期开展工资支付情况检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争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加大执法力度,首先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

⒋加强劳资纠纷调处,力争与相关部门组建职工维权中心,在民营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督促民营企业做好工会组织、劳动争议调

解委员会等劳动关系协调机构的组建工作,同时与工会、司法等部门组建职工维权中心,充分发挥就近、就快处理劳动争议作用。

⒌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各种信访案件。热情接访,主动下访,慎重处理每一件信访,力争使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重复信访案件的发生。

⒍加强宣传,办好简报,筹建歙县劳动保障网。宣传工作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下大力气办好歙县劳动保障简报,并积极筹建劳动保障网,使之成为宣传政策、沟通信息、解决问题的窗口。

四、队伍是事业之本,“高效务实”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证,新的一年必须着力锤炼一支思想解放、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特别能战斗的劳动保障队伍。

⒈思想建设。继续弘扬“奋斗、兼容、敬业、爱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干部职工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规范

从政行为,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⒉能力建设。能力是干好工作的基础,要不断加强学习,熟悉业务,多比较,多研究,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社区年度综治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区要求,紧紧围绕团结稳定发展的大局,紧密联系社区建设实际,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出发点,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民办真事、办实事、办好事。

健全社区服务机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社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加强组织建设

完善全体党员生活和管理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计划增加吸收党员数量,以更好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实现丰裕富足的生活。

(二)搞好社区综合治理

1、认真做好户籍管理及私房出租户的管理

完善综合治理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居民组长在这方面的作用,形成群防群治,杜绝黄、赌、毒现象,及时进行民事纠纷的调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社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稳定有序、治安良好。

2、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

流动人口是社区管理的重点:一是流动性强,二是人员底子不清,这就需要花大力气抓管理。

(三)活跃社区精神文化生活

广泛宣传社区精神文明公约,提高文明新风、文明行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法制宣传,青少年校外思想道德教育等各类宣传和培训活动。

1、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教育讲座,提高辖区居民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

2、积极扩大社区老年合唱团、老来乐太极球等团体的队伍,吸纳更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其中,丰富居民生活。

(四)充分发挥社区自治便民功能

认真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和各项自治制度,办事公正公平、监督措施落实,群众满意。

1、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发挥清潭三社区“红枫林”服务品牌的特色优势,为社区空巢老人、下岗职工、大龄青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沟通交流平台。

2、定期为老年人做健康体检。

3、争取多方投资,彻底整修冶建路,为民出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

1、继续推进“平安社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街道工委、办事处下达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

2、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活动。

3、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稳定工作机制和制度。

4、不断提高社区治安防范水平,整治社区及社区周边治安环境。认真做好特殊群体的重点防范工作,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同时加强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5、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建设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社区综治工作,不仅是维护社区秩序的需要,而且是保一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大事。

5.社区年度个人工作计划 篇五

在巩固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矫正、多元帮扶,围绕“提高矫正质量,探索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完善队伍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进一步完善“镇、居”两级社区矫正工作网络。根据矫正人员分类分级管理的需要,完善矫正人员监管机制,确保每个矫正人员都有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成员、监护人组成的帮教小组。认真学习与社区矫正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矫正措施

1、抓好排查走访工作,形成常态化排查机制。司法所及各社区居委会对新入矫的要及时走访,对重点人员要每月走访,在重大节日和社会敏感时期,要对辖区内矫正人员进行排查走访,全面了解矫正人员的实际情况,确保矫正措施落到实处。

2、严格请示报告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逐级、及时、如实上报,特别是被刑事拘留、受到治安处罚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要及时了解并上报。严格执行请销假规定。对重点人员尽量不予批假外出,其他需要外出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外出。对准假外出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确定定位跟踪范围,确保外出人员不脱离“视线”。

3、进一步完善档案台账管理制度。社区矫正各项台账要做到整洁、规范、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每名的个人档案,及时将每月学习情况、请销假事项等输入矫正监管系统,并及时更新。

4、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积极向上报送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向上反映我镇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结合监管措施和工作情况,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水平。

(三)创新教育矫正方式,提高矫正质量

1、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福建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做好:日定位、周汇报、月见面、学习教育、公益劳动、请销假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和记录,严肃管理要求,对不服从监管或有违反监管要求的`予以书面警告或提请执行收监,提高社区矫正刑法执行的威慑力和教育矫正质量。

2、加强心理矫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集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习,心理测试,个别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开展心理矫正,提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矫正质量。

3、坚持教育改造和惩罚惩处并举。按照社区计分考核办法,强化的考核评议工作。对日常监管进行量化评分,并将加、扣分情况与奖惩结合起来,形成正常的奖惩机制。每月计分,每季考核,月得分低于8分,口头警告一次,季得分低于24分的给予书面警告。

6.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六

一、社区教育经费保障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社区教育经费保障现状

1.全国层面。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教财[2015]9号) 文件的统计数据, 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 (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 为22576.01亿元, 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是社区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虽然《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4]16号) 文件中明确提出“各地要保障必要的社区教育经费, 并列入经常性财政开支。国家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应努力按照社区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 落实社区教育经费。”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除了经济较发达地区按文件要求落实了社区教育经费, 绝大部分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经费保障严重不足。即便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标准落实了社区教育经费, 与国外社区教育发展较快的地区比较, 人均不少于1元的保障标准仍然偏低。

2.常德层面。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见》 (湘发[2010]9号) 文件精神, 常德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 (常发[2011]10号) 文件。常德市2011年10号文件提出, 要“建立多渠道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 市本级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社区教育工作, 区县 (市) 每年按照区域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安排社区教育经费。”自2011年10号文件出台后, 常德市本级财政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每年安排了200万元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但是, 常德市下属区县 (市) 除了个别区县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安排了少量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 绝大部分区县 (市) 未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部分区县社区教育经费每年只有几万元。

(二) 社区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原因分析

1.定位不清, 认识不够。当前, 全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够, 定位也不清, 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对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 认为教育只涵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 没有树立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 没有“大教育”的价值追求, 对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学习需求没有及时的呼应和对接。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社区教育, 就在于社区教育是一种社区生活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功能、地位决定了社区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其普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带来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为全国所共享。[1]对社区教育功能定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政府部门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热情和积极性。

2.财政紧缩, 渠道单一。目前, 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财政保障。但是由于对社区教育定位不清、认识不够, 各级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力度比较欠缺。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下滑, 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大环境下, 各级政府财政收入都有下降趋势, 而各类刚性支出又无法缩减。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大政府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的确会面临一些财政支出的问题, 特别是对像常德市一样的中西部地区而言, 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压力更大, 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更难足额保障到位。此外, 社区教育的推进由于过度依赖财政的投入保障, 经费保障渠道过于单一, 缺乏多渠道的保障机制, 这使社区教育经费在区县、乡镇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难以为继, 严重制约了社区教育在基层的推进和开展。

二、社区教育经费评价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社区教育经费评价机制现状

对于已经拥有较为稳定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的地区而言, 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保障已初具规模, 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保障力度还非常大, 但是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机制问题却十分突出。

1.主体单一。目前, 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主要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体, 例如常德及下属部分区县基本上就是依赖于政府的单一拨款。单一的投入保障机制也直接造成了社区教育经费评价主体的单一, 目前社区教育经费评价主体基本上由同级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实施完成。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均为体制内的政府部门, 对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

2.内容简单。社区教育经费评价主体的单一, 也直接影响了评价的内容。目前, 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对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主要局限于经费是否到位, 经费是否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对社区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缺乏足够的关注, 特别是对社区教育经费的社会效益、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缺少必要的绩效评价。

(二) 社区教育经费评价机制问题原因分析

1.机制不健全。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做法和历史原因, 造成了社区教育经费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内容简单, 没有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个人, 缺乏第三方相对独立、客观的评价。即便是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对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是临时性的抽查, 抽查时间、抽查内容具有随意性, 没有建立常态的、定期的、过程性的评价机制。此外, 对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缺乏公开透明, 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检查评价结果一般只在本部门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公布, 没有向广大社会公众公开。广大社会公众对社区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社会效益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知晓。

2.指标不明确。效果指标一般分成三类:一是效益指标, 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环境效益指标、政治效益指标、文化效益指标。二是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后获得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三是可持续影响指标, 如项目实施对人、自然、资源带来的长期影响。绩效目标要指向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总体上来讲缺乏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 在绩效评价管理上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这便造成了社区教育经费评价内容过于简单、随意性大。

三、社区教育经费保障与评价机制对策建议

(一) 建立“三位一体”的经费保障机制

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应该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导, 市场创收为主体, 社会捐助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模式。“财政投入为主导”就是要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财政投入是必要的, 但是并非采取“大包干”的形式, 应该将有限的财政投入对社区教育重点项目进行扶持, 对各级优秀社区教育机构进行奖励, 实现“以奖代拨”;“市场创收为主体”就是要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 通过对部分社区教育项目进行有偿使用的方式, 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批, 对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教育项目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以此作为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费来源。特别是财政经费保障比较欠缺的地区, 要强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社会捐助为补充”就是要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社区教育进行资助和捐赠, 资助和捐赠的方式既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器材设备, 甚至可以是人员师资、信息通讯等。为了激励捐助行为, 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出台一些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 建立“三评三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社区教育经费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遵循“多元、公开、科学”的原则, 建立“三评三结合”的评价体系。“三评”, 就是政府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应该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 但政府部门不能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 在目前的情况下, 要积极发挥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作用。自我评价主要是要强化社区教育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内部评价监督。社会评价主要是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个人, 在第三方社会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应该回避具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个人, 要具有独立性, 同时要涵盖专家、普通社区居民等各层面的人员, 使第三方评价主体具有代表性。“三结合”, 就是评价指标要结合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居民满意度。多元的评价主体需要多元的评价指标, 对社区教育经费的评价指标既要突出社会效益, 也要兼顾使用效益、居民满意度等指标, 同时在评价方法上要注重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摘要:社区教育经费保障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直接关系到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社区教育经费保障与评价机制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保障不足、渠道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简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导, 市场创收为主体, 社会捐助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模式和“三评三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关键词:社区教育,经费保障,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江蕾.我国沿海城区社区教育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16) :34.

7.社区年度服务计划 篇七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具有实践性、社会性、服务性和体验性等特征。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题具有主题性、开放性、跨学科性、本土性、社会性等特点。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1)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

(2)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3)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4)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

(5)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6)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2、8年级阶段目标

(1)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

(2)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3)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制与互助合作品质。

(4)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养成环保习惯。

(6)逐步了解自我,充分施展才能,合理设计未来。

(二)课程内容

1、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学过的 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2、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 通过参观、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和欣赏世界多元文化

3、社会实践

8.社区卫生年度工作计划 篇八

一、加强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自由路社区实际居住人口较户籍人口多,居民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悬殊大,新型社区居民间联系沟通较少,给建档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我中心取得自由路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相结合,采取慢性病普查、入户当方式逐步推进此项工作。同时请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工作的认识,为建档工作推进打好基础。

二、健康教育

结合社区控烟工作,拟于本月18号在中心会议室开展健康讲座,普及烟草危害及戒烟干预措施的健康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戒烟控烟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讲座拟请社区65岁以上有吸烟史的20位居民及其家属参加,以期促进健康行为。讲座要针对社区老年人较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做到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易被群众接受、受群众欢迎。更换两期有关戒烟控烟内容的健康宣传栏。

三、免疫规划工作

通过儿童信息系统,查询未种儿童,采用电话及入户方式通知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尤其针对脊灰疫苗第四剂接种率低的情况,要到社区主动搜索适龄儿童,按要求完成免疫规划的儿童,使免疫规划各苗接种率>95%。

四、妇幼保健工作

中心在预防接种时对母亲孕期保健做回顾性记录,注意逻辑关系,要认真做好产后访视工作,结合中医药保健技能,发挥全科医疗优势,对随访中发现产后乳少、恶露异常、产后体虚,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随访中开展喂养指导及心理疏导工作。做好高危孕产妇的追踪管理工作。结合免疫规划认真扎实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遇有异常及时处置或转诊。

五、加强老年人、慢性病人群及重性精神病管理

继续对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应的体检项目,每年至少面对面随访4次。继续开展免费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进行一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评估。对体检中筛出的高血压、糖尿病人等进行规范管理。为其提出科学、合理、详细的干预措施。今年全面掌握辖社区内重性精神病人群的底数,并规范建档,同时对患者进行一次相应的体检,全年随访4次,评估危险程度,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对家属进行适宜的心理疏导服务。

六、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制定本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及院感管理制度,开展传染病自查工作,并将自查结果反馈各科室。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流感等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及防治宣传。

七、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确保辖区卫生安全

9.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九

一、坚持把为用工单位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 依法行政, 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在工作中大力推行“三步式”执法模式, 着力维护好职工工资、社会保险等核心权益, 重点查处举报投诉案件, 对实名举报和因拖欠工资引发的群众突发事件, 优先受理、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减少专项检查、日常巡查, 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寓于服务之中, 慎用处罚权, 轻犯不罚、整改到位不罚, 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两年来, 他们先后深入2000多户用人单位采取上门宣传、集中讲座、现场办公、一对一户政策解答等方式, 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 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工资标准、参加社会保障, 保障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等方面的权益, 稳定了劳动关系。通过举报专查、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的执法活动先后立案375件, 书面审查4600多件, 专项检查486件, 行政整改213户用人单位, 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为了支持区非公经济发展, 多次深入津东工业园区及科技园区等地宣讲政策, 帮助用工单位理顺劳动关系, 指导办理劳动保障业务, 为用工单位经营与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保障服务。如:河东区某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 由于对劳动保障业务不熟悉, 劳动用工手续不齐全, 本应受到相应处罚, 由于企业资金紧张, 老板态度诚恳, 监察科同志本着处罚不是目的, 关键是规范用工、帮扶企业、促进企业发展起来的原则, 没有采取简单的处罚, 而是给予了政策指导, 使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劳动用工制度。当企业发展起来以后, 在外省市建立了分公司, 由于外省市的一些规定与天津市有差别, 在用工方面出现了问题, 企业找到监察科要求再次给予指导, 他们就结合当地的用工规定为企业进行后续服务, 使该单位被当地劳动部门授予劳动用工先进单位, 企业多次送来锦旗和感谢表示感谢。

二、坚持把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要职责, 在执法中服务, 在服务中执法

近两年来, 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天津市关于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因此, 他们紧紧围绕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在就业招聘、工资报酬、参加社会保险方面受侵害的问题开展工作, 畅通渠道, 通过热线电话、举报投诉接待岗, 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窗口受理劳动者的举报投诉。自2007年以来为2985名职工追回抵押金、保证金和被拖欠工资591万元, 追缴社会保障费779万元, 新签补签劳动合同3464人。在工作中他们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 处理好每一件群众来信来访。如:2007年8月中旬的一天, 13名失业女工来到劳动监察科, 反映她们在一个家政服务部干物业保洁, 工资拖欠将近三个月了, 老板总是找借口说没钱或被保洁的企业不给钱。由于该单位无固定办公地点, 劳动监察人员主动出击直接到她们服务的位于南开区黄河道大型电器超市总部讲明情况, 积极干预。通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找到物业公司老板, 向老板做出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讲明国家法律法规, 终于使老板将总计1.9万多元的工资发放到下岗失业女工们手中。

类似给下岗失业人员想方设法维护权益的事情还有很多。特别是在为农民工维权的工作中, 企业抵触情绪大, 农民工情绪比较容易激化, 在他们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企业闭门不见或是恶语中伤的情况。例如:在给太阳城建筑工地农民工讨要工资中, 由于企业与农民工发生冲突, 七八十名农民工将他们连同企业一起关了起来。经了解采取这种激化手段, 就是为了通过给政府施加压力从而解决他们的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的考验, 监察科的同志们没有退缩、回避, 在公安民警的协助下, 分别向开发商、承包商、施工队和包工头调查、了解情况, 讲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 耐心地给农民工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告诫他们暴力讨要工钱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并表示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政府一定会给予解决的。通过反复做工作, 开发商和承包商终于达成了一致, 表示第二天立即结算工程款, 发放农民工工资。就这样, 他们再一次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兑现了党和政府对百姓的承诺。

三、夯实基础, 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 不断提高办案能力。

全科同志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区委党代会精神, 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富民强区”大讨论, 认真钻研原著, 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撰写体会文章, 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干好工作的思想保障。同时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工作能力和办案水平。

2.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近几年来, 为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水平, 坚持勤政廉政, 规范权力运行。该科共制定了14项内部管理规定, 通过设立监督岗、投诉举报、群众民主评议等措施,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全科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加扎实, 确保劳动者投诉维权案件结案率100%, 无行政过错无行政责任追究, 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无败诉情况, 在全区行风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

10.2010年度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篇十

2010年,对于我这样一个劳动保障的新人来说,是锻炼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不断地学习着劳动保障的新旧政策,不断地学习着社区平台业务和操作方法,也不断地领会着上级领导部门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指导精神。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新闸村委的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民生工程、就业再就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社会保险服务三条主线,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水平,抓住重点,协调推进,全面扎实的开展劳动保障各方面工作。现将全年来的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迈进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讲清讲透政策的内容实质,努力做到好政策要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认真做好参保缴费和新老制度衔接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平稳实施。

2、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今年全市对缴纳社会化管理费的退休人员进行免费体检,我村共登记发放体检人员520 名。在此基础上,做好退休人员明细台帐。进一步夯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础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社区退管组织的功能,使广大退休人员能就近得到良好的服务,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的服务水平。

3、加大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力度。劳动保障工作内容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劳动保障政策宣传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各项惠民政策能否落实到位。要重点围绕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以及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制度的贯彻实施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开展答疑解释工作,使村民深入学习了解劳动保障政策,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劳动保障各项政策的认知度和知晓率,为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是我村就业工作的服务宗旨,积极采取“建岗、创岗、寻岗、找岗”、推荐就业等多种有效措施,拓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与再就业渠道。我们不能单纯依靠采集岗位信息,采集求职人员信息,然后进行简单拼接式联系和介绍的传统再就业模式。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今年我村共采集到工作岗位 54 个,登记求职人员信息 28 人,实现SYB创业培训 1人,通知专场招聘 4 场。

2010年,在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和村委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把村民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营造和谐的局面。明年我打算做好一下几点:

1、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工作。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登记,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础。我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走街入户,上门服务,以全面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动态,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台帐,“4050”灵活就业台帐,推荐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五清”:人员底数清、家庭情况清、技能状况清、择业意向清、安置去向清。运用电脑等高科技术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真实反映就业安置情况和实时动向,以努力为村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

2、拓宽渠道,广开门路,促进社区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原则,积极发动辖区单位挖掘潜力,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下岗失业人员腾岗、送岗、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3、继续认真做好失地农民保障台帐,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2011年,我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更多地为那些有自主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争取机会,尽可能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在创业中遇到的难题。失地农民保障台帐要进一步完善,便于核对资金情况。

以上是劳动保障工作在这一年时间里取得的一点点成效。有成效固然可喜,但更应该看到不足。与其他村委的协管员相比较,我在政策的宣传方法上,在业务的熟练程度上与他们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在某些工作上的主动性还显不够,例如采集岗位信息,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人单位或村民打电话来询问的。这些都将是我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我相信,只要我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地领会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精神,不断地学习其他村委的特色长处,不断地总结历史教训的宝贵经验,就一定能把新闸村委的劳动保障工作做得更好,让村民满意,让领导放心。

11.年度社区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工作亮点

1.用“锦家园议事荟”的载体解决问题。“锦家园议事会”整合小区志愿者、小区专员、小区居民骨干、物业、业委会等队伍力量,建立一套“x+x+N”的运行机制,凝聚辖区各方的力量,共同帮助解决小区治理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其中“x”就社区党委;“x”就三个小区专员;“N”就是辖区单位,包括两新组织、xx区人社机关党支部、米市法律事务所、市场监管所、仲裁委、地税新南北物业、支部书记、居民骨干、小区领袖等资源力量,一起协商议事,开展“头脑风暴”,从而凝聚共识,形成克难攻坚的合力。签订共建协议xx份,化解了xx新村部分楼幢无保安、无门禁和xx村xx不管地带道路修善、充电桩不足等系列问题。

“米优议事会代表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开展协商讨论,为解决治理难题献计献策,很好地引导了小区居民参与x,为小区深化“微x”、健全“微民主”打下基础。

2.用“xx大姐”的眼睛发现问题。招募xx多名志愿者,组成“xx大姐”服务队,共处理问题xx个,清理垃圾xx车。

3、加强小区专员队伍建设,提升小区专员治理能力,用“协商铃”攻克重点难点问题。

xx社区三方办按每个小区x人的标准配备x名小区专员。小区专员除做好自己条线工作外,还积极开展与业委会、物业和困难群众的联系走访工作。积极参与小区微治理中的重难点问题。本年度,各个小区专员通过协商铃平台参与化解重难点矛盾纠纷xx起,着力解决了财贸大厦与小区通道间的乱停车问题、xx新村x-xx幢垃圾房点位舆情问题、五一x幢绿化带死角整改问题、五一x幢x单元住户漏水与旧改发生纠纷,重复投诉等疑难问题。

在疑难杂症的处理中提升了各小区专员化解矛盾纠纷、协调各方力量的能力,对小区微治理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提炼了一些很好的工作方法。为今后小区治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方面

1.主要是党委核心领导作用相对弱化。社区在编社工xx人,实际在岗x人,服务居民、落实工作的能力相对弱化。

2.社区两委班子思想解放不到位。在协商铃、反诈码app推广方面,仅靠社区工作人员,没有创新方法。

3.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三乱五污损收集问题xxx多个,逐一对标对本整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收尾工作。针对施工质量问题,如单元电控门、信报箱等问题,督促施工单位认真整改。

2.壮大“xx大姐”志愿者队伍。继续壮大志愿者队伍,争取扩充至xx人,协同做好防疫等工作。

3、继续推荐党建引领下的三方工作。完善“红色三方在线”,进一步建设小区专员队伍,发挥小区专员作用,提高小区治理能力。

4.完善创建红十字会“博爱家园”。进一步推进博爱家园建设,实现红十字元素和社区治理、博爱精神和社区理念相结合,打造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红十字文化品牌。

5.继续发挥小区“协商铃”的作用。通过入户、居民骨干宣传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扩大“协商铃”的安装率和使用率。

12.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一致

我国长久以来的社区基层管理一直本着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的宗旨。在广大人民与国家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社区建设与发展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维护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秩序;缓和诸多内部的矛盾, 化解社会进步的构成中催生出来的许多不和谐因素;推动社会稳定、和谐的向前发展。这些根本着力点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民生, 顺应民意。所以说, 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高度一致。

二、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我国的社区建设, 主要是通过培养大家的集体团结意识, 凝聚所有人的力量, 集中精力建设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的和谐发展局面, 通过人性化的关怀, 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认同度, 从而切实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依据。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三、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功能最有效的发挥渠道

给广大居民提供基础的社区保障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初衷之一。社区建设致力于满足日渐多样化的优质生活和全方位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 需要基层社区建设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社区全方位建设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补充, 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各项政策与措施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因此, 大力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 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具体进程意义深远。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功能最有效的发挥渠道。

四、在广大社区进行基层社区社会保障是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的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旧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过于落后, 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高标准要求。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仅靠总体上的社会保障泛泛性规定是完全不行的。建立完备、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 需要我们将目光投向基层社区全方位的建设层面上。将社区社会保障和救济纳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实践计划中去。在广大社区进行社会保障建设是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的具体实践。

五、广大基层社区建设、社区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实践操作, 都离不开基层社区建设的参与与配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需要社区建设承担起更多的社区社会福利性保障工作来为其提供支撑。所以说, 基层社区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石。

六、结语

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一致, 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实践操作, 都离不开基层社区建设的参与与配合。因此, 探寻社区建设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内涵和外延,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造福百姓。

摘要:社区作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正以它崭新的、强大的、兼容并包的发展态势取代我国一直以来的基层服务管理分散布局的模式, 成为连接广大人民与国家和社会的纽带, 引导人们全方位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这也是社区建设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人性化关怀的体现。而广大基层社区建设, 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石。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关系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3.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十三

社区妇联工作计划(一)

xxx社区的妇女工作在新的一年中,总结20xx年妇女工作经验,继往开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围绕党的中心,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以崭新的面貌全面推进妇女工作。在20xx年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妇女干部认真学习,提高广大妇女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以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引导广大妇女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开办市民学校,提供接受教育新风,开展党的基础理论,基本路线,为创建文明家庭建设奠定基础。要教育和鼓励妇女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进一步树立女性的自尊认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提高文化素质,主动参与社会竞争,塑造新世纪女性的新形象。

二、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展示新世纪妇女风采。

表扬社区为妇联主动工作的楼组长及居民骨干,做好春节期间的宣传工作,继续宣传。以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以创建文明家庭、星级家庭、特色楼道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

三、做好弱势群体的帮困结对工作。

要求社区干部如何在形成重视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要求社区对特困、单亲家庭和残疾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怀和帮助;要求社区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迎“六一”党员为少年儿童献爱心活动。组织社区干部为特困户捐款、慰问、特困户、老模范、老党员。

四、增强妇女的法制观念和法制认识。

庆“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以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形式,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加强妇女维权服务,建立社区服务站,不遗余力的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发》等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优良社会氛围,逐步形成法律知识进家门,法律求助在社区的互助机制。

五、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开展不让黄、赌、毒、家庭暴力进家门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法。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妇联的各项活动中去,教育和引导妇女主动参与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引导妇女实际行动投入道德建设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妇联工作计划(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精神,把妇女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一步明确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妇联工作重点,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

1.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认真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加大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对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妇女素质,不断激发她们参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创造活力。

2.努力促进妇女创业成才。深入推进妇女“巾帼建功”活动,与劳动保障所配合为妇女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发展帮助困难妇女儿童的公益事业,引导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3.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制,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妇女增强公民意识、强化公民责任,提高妇女依法行使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能力,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的合法权益在各个领域中真正得到落实。

4、继续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扫黄打非、禁毒、防邪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5、加强未成年人工作。深入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着力实施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推广科学家庭教育指导,建设高素质的家庭教育队伍。

6、开展妇女健康关爱行动。一是贫困母亲免费体检。二是抓好艾滋病综合防治对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是抓好爱心公益行动。

充分发挥妇女的优势和作用,共同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提高妇联工作实效性,增强妇联社会凝聚力。

以上是我社区妇联20xx年的工作计划,如有不足,望指出为感!

社区妇联工作计划(三)

为切实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推进基层妇联工作,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结合xxx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以崭新的面貌全面推进妇女工作。在20xx年xxx社区妇联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妇联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在已建立的“妇女维权工作站”、“妇女之家”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区妇联组织,使其运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扎实推进基层妇联工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妇联组织的组建率和工作覆盖面。积极发挥辖区妇女居民的积极性,推进社区基层妇联的建设。

二、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展示新世纪妇女风采。

表扬社区为妇联积极工作的楼组长及居民骨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妇女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4月,结合妇女维权知识培训的主题,组织辖区妇女及“两新组织”妇联学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发》等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法律知识进家门,法律求助在社区的互助机制。

在5月,结合“五四”青年节的主题,组织辖区妇女参加xxx社区拟举办趣味运动会,在提高居民运动积极性的同时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同时也增进辖区妇女之间的感情联络。

在6月,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社区将计划联合辖区的三家幼儿园共同举办“希望在成长”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

在7月,党的90周岁生日来临之际,将组织辖区妇女党员参加社区举行的系列庆祝活动,通过演讲、朗诵等多样形式共同庆祝党的生日。

在9月,为迎接中秋、国庆双节,社区将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的社区广场文化活动,社区妇联将积极组织辖区妇女参加文艺活动,共同欢庆双节。

在10月,社区做好重阳节敬老爱老工作,邀请辖区老年妇女走到户外赏菊,举办书画艺术品鉴会,发挥老年人的热情。

三、增强妇女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在建立妇女维权工作站及开通妇女维权热线的基础上,以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形式,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大力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发》等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是妇女儿童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有力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的一年,随着xxx社区妇女联合会组织机构的不断健全,各项妇女工作逐步推进,xxx社区的妇女工作将更上一层楼!

社区妇联工作计划(四)

按照街道妇联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区的发展思路和中心工作,以联系妇女、服务妇女、教育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带领广大妇女为南夏墅社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妇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不断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加大对基础妇代会干部的培训,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对妇女干部进行科技、文明、礼仪、工作等方面的培训。

二、加强法制宣传,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1、做好信访工作,认真接待来信来访群众,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利用各种纪念日、节假日和宣传日,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妇女群众法律意识。

3、利用基层妇联的组织宣传作用,加强自尊和双拥意识,为双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继续做好家庭创建工作

社区妇联将继续立足“家”字品牌,通过开展“平安和谐家庭”、“生态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力争取得更好地成绩。

四、进一步深化“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活动

加大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力度,不断扩展“巾帼建功”活动内涵,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妇女的就业培训工作。

五、认真做好维权工作

1、围绕“三·八”节、“11·25”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日、“12·1”国际艾滋病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深入社区、行政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以社区为重点继续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

2、认真做好“平安家庭”的创建工作。

14.社区科普工作年度计划 篇十四

20xx年,我社区将继续以党的十x大精神为指引,发挥社区的最大优势职能,为促进社区居民科学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争创“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继续迈进! 20xx年的社区各方面工作已经结束并取得一定成绩,作为社区领导人的我也因取得良好的成果而感到十分欣慰。20xx年道认真宣传落实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九届五次会议“做好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公共教育资源逐步向社区开放,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依靠社会广大居民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发扬区域特色,加强学习型街的建设,做好我街社区教育工作,为争创全区教育示范街制定20xx年社区科普工作计划。

一、完善、健全适应社区教育工作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主任、各科室及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的强大的社区教育领导班子,建立街道社区教育为主体,社区居委会为分校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五、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1、我街建立一支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小组,深入对社区教育的调查研究、学习,写出几篇有关社区教育工作沦文

2、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有效机制的社区教育工作网络,提高我街社区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15.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十五

一、制度与利益

很多经济学家都给制度下过定义,至今也未有统一的看法。1968年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管束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利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诺斯则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柯武刚和史漫飞将制度定义为“由人制定的规则,它们抑制着人际交往中的可能出现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措施而得以贯彻执行。没有惩罚的制度是无用的”。“制度是通过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

尽管制度的定义不统一,但是基本的含义是一致的,即制度是人为之物,是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出现的。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莫过于利益关系,或者出于利己,或者是出于利他,或者是为己利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有限度的,并且利益天生地就要求公正。人是高度分工背景下的社会动物,每一个人的利益实现都有赖于他人的合作,每一个人既是利益求取者,又是责任承担者。即使是最原始最简单的非正式制度也是为了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公正,防止和化解冲突。因此,制度的本质就是利益的调节器。

在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过程中,也需要合理的制度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利益行为,保证旅游业发展在有序和谐的环境下顺利进行。

“制度根源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制度产生的基础。……人的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人的利益。……由此,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制度的根本内容。”制度和利益由此具有天然的关系——任何制度都是针对某一范围内的利益主体就其权利与义务的合理分配而制定的,从最高层的自然法到最底层的私人约束莫不如此。利益的分配,或者说主体权利义务的分配必须是公正合理的,为此,制度必须是合理的。合理的制度“必须满足两项条件:(1)能够保证个体的合理利益的地位,否则,难以保持个体对制度的满意状态;(2)能够约束个体利益最大化行为,使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不相违背。”

如果没有制度对主体的某些利益进行界定与维护,亦即制度系统中存在制度真空,在价值观与伦理观扭曲的状况下,其他利益主体可能会因无法可依而损害该主体的利益,主体的合理利益将得不到制度与政府的维护。如果此利益关涉到主体基本的生存权利,政府已经看到制度真空的不利影响却没有填补真空,这是政府官员的伦理观扭曲。如果制度对主体间的利益与责任的划分不公正、不平衡,制度就失去公正性,反映了制定主体的价值观与伦理观的扭曲。如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冲突,说明主体的利益与责任界定不统一,正式制度难以获得广泛地支持。

以上分析说明合理的制度必须是有效的,制度之间必须是耦合的;有效的制度的制定、监督、执行、反馈主体的伦理观、价值观必须是合理的。在此认识基础之上,探讨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的结构问题。

二、民族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的结构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社区内部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统安排,二是社区外部的保障性保障制度系统。前者镶嵌于后者之中,制度之间必须是相互耦合的,整个保障制度系统才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这是有效制度的保证之一。如图1所示。

制度本身没有真空现象和冲突现象是制度有效的保证之一。制度要依靠人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才能实现功能,制定、执行、监督、反馈主体的价值观、伦理观、法律观对制度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只有主体是正义的,整个保障制度才会发挥既定的作用,达到效率最大化。因此,制度的主体系统是有效制度的保证之二。至此,保障制度系统的研究结构要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社区内外部角度,二是制度的主客体角度。如图2所示。在制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一个小箭头,表示主体系统是客体系统的保证系统二。

社区内外部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研究的内同不同,把图1和图2的内涵加上各自的研究内容,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统。如图3所示。

图中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与导游管理制度系统分别有两个箭头指向制度的价值基础和伦理基础,表示这两个制度(系统)的缺失与不健全均与制度的价值基础和伦理基础有密切关系。

注:图中n,N分别代表社区内部和外部利益保障制度,制度之间的箭头代表制度之间必须是耦合的。

三、构建制度最深层的基础:合理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制度合理有效的最根本基础在于制度各主体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合理,但是现实制度实践中各项制度都缺乏合理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基础,尤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导游管理制度、社区村民土地流转制度为甚,为此本文对这三个制度重点阐述。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真空造成了村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制度真空的责任却在于政府。“政府必须在自爱与爱人的原则规范下,建立起平等的、明确的、普遍有效的财产权利。建立平等的、明确的、普遍有效的财产权利,是因为约定的财产权利是正义的表征。这同样是政府维护和平与执行正义的根本体现。因为财产权完整的地方,才有完整的正义;正义不完整的地方,其财产权也必然是不完整的。”作为社区内部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的支持制度,制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全国性或者各省独立制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村民的合理利益得不到确立和保护,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二)导游管理制度系统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跨区流动制度、硬性考核制度,缺乏合理的挂靠制度,尤以薪酬制度极度不合理。观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爱因·兰德女士更是将财产权作为实现人的生命权的唯一工具,如果没有财产权,他就是一个奴隶。“因而,对人来讲,保持、维护和捍卫生命自身的权利的最实在的形式就是对维持生命权的财产权的明确和清晰的定位。因而,财产权的确立于维护、实现其人的生命权最有力的途径。……请记住,财产权是一种行动的权利,就像其他权利一样:它不是对某种对象的权利,而是对行动、劳作的结果以及赚取的东西的权利。它不是保证人们将要赚得财产,而是保证如果他赚取的话,就能够拥有。他是取得、保持、利用和处置物质价值的权利。”

200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基本工资+带团补贴”为主体佣金成分为补充的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办法,具体标准由各地旅游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但是直到2010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导游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还没有一个省市制订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目前天津市、云南省、浙江、山东等地已经提出了改革导游薪酬制思路,基本上都是参照《意见》而定,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最低工资标准、带团补贴、佣金成分数额不同。为什么导游薪酬制度的制定如此之难?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制定者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对权利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缺乏必要的认知,没有从思想根源认识到薪酬的本质是财产权,是人有尊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三)社区村民土地流转问题凸显了制度主体伦理观和价值观的不合理。目前我国已经有《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2007年12月23日)等意见、决定、通知,在所有的法律、文件中都明确农村土地土地承包人的各项权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论土地采取何种流转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但是,种种违法违规迫使农民流转土地的恶劣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根源在于政府管理不到位,这是扭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造成的。

四、结语

上一篇:《家》中学生读后感600字下一篇:发展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