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务工作制度

2024-07-04

企业党务工作制度(精选8篇)

1.企业党务工作制度 篇一

企业审计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审计署(1985)审研字217号文《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特制定规定,作为审计工作的依据。

第二条 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法规和我厂的方针目标、规章制度、对全厂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系统地审计监督,以达到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二章 任务和范围

第三条 审计工作的任务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令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工厂的正确贯彻执行,保护国家财产,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四条 审计工作的范围:

(一)厂部各单位的方针目标的可行性;

(二)基建扩改工程、产品设计和工艺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及效益性;

(三)专项工程的大、中修项目的计划,概算、预算和决算的合理性、合法性;

(四)财务收支、专项贷款等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情况;

(五)固定资立报废的合理性;

(六)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以外的合同是否合理合法;

(七)厂部及各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往来、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八)确定离或改任的经济管理人员和中层干部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情况;

(九)制定或参与研究制定工厂有关规章制度及检查其执行情况;

(十)办理审计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其他事项,配合上级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审计。

第三章 机构

第五条 成立厂审计委员会,并逐步完善以专业审计为主、兼职审计为辅的内部审计体系。审计委员会由厂长、总会计师、纪委书记等人组成。厂长任主任,总会计师任副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对涉及到财务、基建、工程技术等方面比较复杂的审计项目进行研究处理。

第六条 计室是在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日常办事机构。它依照本规定运用法律、强制手段,对全厂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七条 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我厂的情况,聘请若干名有财务、工程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特长的基层职工为兼职审计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审计室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协助审计室对本单位的审计和交流审计工作经验。

第八条 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经过厂长或厂长授权人批准,可聘请临时审计员,参与某项审计工作。

第九条 审计室在业务上受到审计机关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第四章 职权

第十条 审计工作的主要职权:

(一)有权调审或就地审查各经济单位的会计凭证、帐簿、决算及分配方案,查询有关的文件、工艺设计图纸和资料;

(二)有权参加有关的会议;

(三)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有权提出制止、纠正和处理违反财经法纪和严重失职等事项的意见;

(五)对阻挠、拒绝和破坏审计工作的,经厂长批准,有权采取封存其帐册和冻结资金临时措施,必要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六)有权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必要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

第五章 程序

第十一条 审计工作的主要程序是:

(一)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和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审计方案,然后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三日之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

(二)对被审单位如实提供的资料进行审计,审计终了,及时写出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后,报送厂长批准,对于复杂的审计项目,由审计委员会进行仲裁,再发出审计决定,被审单位必须;

(三)被审单位在收到审计决定后如有异议,可在十五日内向审计委员会或上级审计机关提出申诉;审计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诉后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对不适当的处理决定予以纠正,申诉期间,原审计决定照常执行。

第六章 奖惩

第十二条 对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有突出贡献的审计人员和对揭发检举违反财经纪律、抵制不正之风有功人员都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三条 对阻挠、破坏审计人员行使职权的,打击报复检举人和审计人员以及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甚至诬告、陷害他人的都应对直接责任者予必要的处分,严重后果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第十四条 审计人员泄露机密,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和挟嫌报复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应视其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给予批评、纪律处分或依法制裁。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规定如有与上级颁发的计法规相抵触的,应以上级审计法规为准。

第十六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审计室。

2.企业党务工作制度 篇二

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和科学管理四个方面。前三个方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外部环境, 而科学管理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机制。外部条件再好, 没有科学的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仍然是一句空话。科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企业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普及管理者的财务会计知识

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除应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经营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外, 还必须树立新型的财务、会计观念, 具备必要的财务、会计知识, 如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会计报表的审阅, 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的一般方法等等。只有这样, 管理者才能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考虑, 把与企业各项工作密切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运筹帷幄, 以财务、会计工作统管全局, 不断开拓进取。目前, 一些大型企业加大了智力投资力度, 与高等院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请进来或走出去, 提高在职管理者的学历, 加强业务进修或培训等, 比较热门的内容就是财务管理, 如投资技巧与理财方法等。

财务、会计观念从范围上看不仅包括管理者对财会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普通职工对财会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而且包括财会人员自身对财会工作的重视程度, 即整个企业对财务、会计的总体认知水平, 也称“社会会计道德”———一个有待认识的崭新领域。普及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知识, 目的在于让管理者了解、重视、运用、宣传财务、会计并以此渲染整个企业, 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财会文化。

二、迅速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1. 给财会人员定位。

在现有体制下, 财会人员从企业内部看应当有“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的雇佣者”两个身份。然而这两个身份却未得到很好的协调, 很多情况下只扮演“企业的雇佣者”一个角色。财会人员身在财会岗位, 却未尽其才只是机械地从事事后核算, 提供财务报表等简单工作, 没有真正发挥财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作用和辐射功能。给财会人员定位, 就是以制度的形式界定财会人员的责、权、利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其提高到企业管理的定位, 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凡重大决策都需有财会人员参加并认真听取意见, 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并适当予以奖励, 同时要求其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样才能激发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便其积极地且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

2. 完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财会人员真正成为管理者, 也就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 信息瞬息万变,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特别是我国财务会计、税收制度、外汇体制等正处于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转型时期, 新情况、新问题、新业务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具有更系统、更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 财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业务技能培训, 持证上岗, 其次必须定期接受继续教育, 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 拓展知识面, 提高专业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 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 企业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核定相应的经费, 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确保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这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基本手段。

3. 强化考核, 完善用人机制。

财会岗位的特殊性, 使企业对其考核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定期考核是衡量财会人员工作实绩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如果没有考核, 财会人员的责、权、利相结合就会落空, 也就谈不上发挥财会工作的作用。目前已有的专业技能考核, 如珠算技术、电算化操作考核, 这些形式就比较好。但是对财会人员的考核应当是全方位的, 考核内容不仅包括业务技能, 而且还包括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比如对现行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对财会工作的态度、工作能力、业务水平, 是否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廉洁自律、严守秘密等等。对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考核要把重点放在考核财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上。具体可实行年度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职务任免、评优评先、奖金发放等挂起钩来, 形成良好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可靠保障。

三、建立并有效运行内部控制系统

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 离不开科学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 就需要相应的控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并得以一贯遵守, 不仅能够预防、发现并纠正错误或舞弊, 堵塞漏洞, 清除内患, 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而且能够组织协调好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 保障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反映的是企业管理者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重要性的态度;会计系统的核心是根据公认会计对交易进行处理;控制程序包括交易授权、责任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等。目前企业应致力于完善控制程序方面, 坚持量力而行、注意轻重缓急、逐步展开的原则, 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基础工作:组织机构控制, 包括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分工的科学性, 岗位责任制和人员素质控制等;不相容职务控制, 如出纳和稽核不得由一人兼任, 钱、财、物分管, 交易授权、执行、处理职务分开等;确定业务循环控制点, 如收入循环、支出循环控制点或销货循环、购货循环控制点等;会计系统控制, 包括完善凭证手续, 规范业务记录程序, 定期对账等。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 是对会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 同时也是对内部控制健全与否、是否有效运行或一贯遵守进行的验证。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即使是最完备的内部控制也有可能因管理者的不重视、执行者错误理解控制指令或粗心大意、内外勾结和串通舞弊等而失效。实施内部审计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它可以通过协助管理者监管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 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 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 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加以完善。内部审计的实质在于经济效益审计, 具体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核, 检查经济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花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 并且提供真实、完整、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直接向企业管理当局报告。

五、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推行会计电算化

管理科学的一个要求就是规范。要充分发挥财会工作的作用, 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就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业务处理, 健全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计量工作和内部转移价格, 完善凭证、账簿、报表的格式和程序, 制定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办法等等。管理科学的又一个要求是高效。要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 必须改进其核算手段, 推行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电算化, 才能使会计工作从原来记账、算账、报账的繁重业务中解放出来, 运用科学、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 通过现代化手段更大程度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来, 即突破传统会计“温度计”反映统一基本功能, 真正发挥现代会计的“空调器”的调节、控制等综合作用。推行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追求办公自动化, 更是以此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总之, 对于企业的财会工作来说, 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一种机遇, 又是一种挑战。在新形势下, 应努力加强企业的财会工作, 实现科学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尽快建成现代企业制度。

摘要: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管理。文章认为, 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 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普及管理者的财务会计知识;迅速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并有效运行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范财会基础工作, 推行会计电算化等。

3.企业党务工作制度 篇三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的影响

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与过去按单一投资主体设置党组织的做法形成了矛盾。《公司法》、《企业法》没有具体规范企业党组织的职能,没有具体明确企业党政之间的责权界面,在实际操作中还停留在强调党政一把手素质和“哥俩好”的关系协调上,这已难以造就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得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政企分开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转折

实现政企分开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外,主要职能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尤其要针对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盈利性经济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趋势,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受到影响

实行经营机制转换中,政工机构精简又首当其冲,加上后继无人,出现了政工机构弱化、政工人员老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趋势,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受到影响。

4.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与现实需求形成了反差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已不能造就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需要,过去那种单纯的政治说教和模式化的活动方式,已很难吸引员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

5.企业政工队伍的自身素质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相适应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封闭式的“自我循环”为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的“大循环”,建设一支精干、复合、高效的政工干部队伍。而目前政工干部队伍无论是知识还是专业、年龄结构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致使有些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呼唤着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关键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机制。

1.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法,从组织结构保证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作用

企业党组织要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通过职能融合、机构融合、观念融合,彻底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工作机制。党委负责人通过法宝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及工会中的党员负责人,依照党章的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条件具备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人兼任。

2.理顺党组织与投资方的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配置政工机构,“精官简政”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过去那种主要根据行政关系来划分党组织归属的做法,显然已不适应新的企业资产关系。按照改制后的机制运行特点和要求,对企业政工机构与行政机构相对应精简,人员精于配置,职能符合高效,基层党支部书记基本衽了兼职化。

3.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在管理机制上创新

要将完善现代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与思想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推行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把管事、管物、管人统一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之中;要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工的培训工作有机结合并纳入整个企业的培训计划之中,使职工政治素质的提高与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统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中的部分内容相融合;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之中,坚持用文化功能、文化手段和文化力量开发职工的精神能源,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相统一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

4.确立“大政工”的观念,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要建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党政共同负责、专兼职结合、群众组织与党团骨干、班组长结合的“大政工”队伍,实行“一岗两责”,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三管齐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其次,要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进一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转变到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上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使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5.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新运行机制,努力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改进方法

4.企业统计工作制度1 篇四

一、企业统计工作实行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并配备专(兼)职统计员,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设立单独的统计办公室;统计业务受同级政府同级机构的领导。

二、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和各项统计制度。

三、企业应按规定办理《统计单位登记证》和统计人员《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并参加年检年审。统计员应积极参加各类统计业务培训。

四、及时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和普查任务。

五、重视统计基础建设,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搜集整理统计原始记录,建立统计台账,健全统计档案,配备计算机等设备。

***

企业统计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参加各类统计业务培训和统计会议及统计资格考试,并持上岗证。

二、制订本单位统计工作计划,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

三、建立人、财、物、产、供、销及财务或业务核算等方面的资料为重点的统计原始记录,按规定建立统计台账,并做到统计台账与原始记录保持一致。

四、报送的各项统计报表,必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并不得迟报、拒报。

五、严格执行《统计法》,杜绝虚报、瞒报、迟报现象,自觉抵制授意篡改统计数据或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积极检举、举报统计违法行为。

统计交接制度

统计工作交接制度,是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办理好统计工作交接,有利于保障统计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明确职责。

一、统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帮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统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二、统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做好移交准备工作。

1、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2、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统计档案、统计报表、其他统计资料和物品。

三、统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时,必须专人负责监交。一般统计人员交接由单位统计机构负责人负责监交;统计机构负责人,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派人会同监交。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是,要安移交清册逐步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1、统计档案、统计报表和其他的统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

2、统计机构负责人还必须将全部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3、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在移交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前、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

4、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统计台账,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统计记录的连续性。

四、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统计凭证、统计帖簿、统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5.企业综治办工作制度 篇五

一、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综治联络员熟悉职工动态的优势,多方收集情况,定期向街道综治办报告企业综治信息。对本企业发生的重要情况,及时上报街道综治办及相关部门。

二、学习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工作会议,总结前期工作,组织学习上级文件、政策形势、法律法规等;分析治安动态、不安定因素,商讨疑难纠纷的调处方案;布置下阶段的工作任务。

三、矛盾纠纷化解制度。企业综治办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尽量做到矛盾不上交。上交街道及有关部门调处的矛盾纠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有当事人要求上级调处的报告;

2、有本企业的调查材料和初步意见;

3、有确实解决不了的理由。

四、法制宣传教育制度。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防火、防盗、防治安事故教育,建立法制宣传栏,健全法制教育阵地;结合本企业实际,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增强企业职工的遵纪守法意识。

五、外来员工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外来员工的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六、安全防范制度。落实门卫、值班、巡逻、财务保管、消防安全管理等措施,维护本企业的治安秩序,协助公安机关查破各类案件。

七、突发性事件处置制度。发生突发性事件,综治人员必须及时赶到现场,采取果断措施,尽快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恶化。同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遇到职工的生命财产和企业财产受到损害时,要全力组织抢救,属刑事或治安案件的,按规定保护现场,提供破案线索。

八、消防、安全生产制度。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落实消防、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的工作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生产秩序。

九、台帐、档案制度。建立台帐制度,对企业的综治信息传递、矛盾纠纷化解、外来员工管理、消防安全落实等活动要及时记录,及时归档,实行规范化管理。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做到台帐与报表相符,报表与实际相符。

××鞋业有限公司综治办

6.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篇六

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州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实施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按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改革、发展、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结合我****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为我****的全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三)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把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启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坚持贯彻民主的原则和疏导的方针,对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多做解或释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

(四)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既要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把我们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环境。

(五)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没有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就不可能推进我们的事业。如果不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思想教育,就会脱离群众,难以收到实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一)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治学习首要任务。广泛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进行“三个代表”、“两个务必”及“两司”教育。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大力提倡

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观。要广泛宣传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

(三)加强形势任务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要经常进行国际国内形势的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分析形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不利条件,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教育使干部职工认识到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要加强民主和法制教育,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引导干部职工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办事、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四)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积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积极提倡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广泛宣传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的精神。坚持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新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其主要办法有:

(一)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要靠灌输。各基层单位要坚持上政治课,每季度不少一次。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要的政治理论问题,重大的决策事项向干部职工讲清楚。坚持理论学习,建立和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

(二)启发式。针对****干部职工文化层次差别大的特点,政治学习计划要多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注意尊重、保护、发挥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放式。要适应新形势、针对新情况,采取新办法。要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干的教育方法,使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四)创建式。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政治学习计划的重要载体。积极组织“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每年表彰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五)文体式。要积极组织健康文明的文化体育活动,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使职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六)激励式。要注意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在干部职工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一)各级领导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政治学习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加强检查,坚持纠正和防止忽视政治学习计划的错误倾向。

(二)要建立健全政治学习计划责任制。各级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他领导成员也要明确任务,负起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带头做好政治学习计划。要把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政治学习计划队伍。对政治学习计划者要注意培养,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和进步,对作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组织要针对在党员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

管理、严格监督的制度。党员,特别使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表率。

7.企业党务工作制度 篇七

一、确立现代企业制度下思想政治工作地位, 走出一条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 是我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我党又多次重申这一科学结论。在迈向新世纪的重要时刻, 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 下发文件密度之大, 立意之高, 力度之强, 都是前所未有的。我认为, 企业深化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不是要不要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 而是必须加强和改进的问题。因此,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 必须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二、理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三个观念。

一是切实转变“书记抓思想, 经理抓生产”的观念。牢固树立抓生产从思想入手, 抓思想为生产服务, 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观念。二是切实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党的工作的观念, 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应全方位、多层面地针对性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一体化的观念。三是切实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只靠少数专职人员做的观念。牢固树立管人、管事、管思想相协调、相统一, 以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 行政管理干部为主体, 以党团员为基础, 职工群众广泛参与, 齐抓共管的“大政工”观念。

(二) 建立有效的实施体系。

第一, 建立明确的党政生产经营和政治工作双目标责任制。在党的组织统一领导下, 党政工团干部要明确自己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第二, 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度和双目标考核标准, 在部署、检查、考核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 部署、检查、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第三, 积极摸索设置和配备精干、高效、协调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人员, 对此中央早有具体规定, 关键在于落实。

三、探索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时代感, 加强针对性, 提高实效性, 就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1. 理论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首先从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才能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我们党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其本身就是一次理论创新, 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 要紧紧把握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这一精髓,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揭示新规律, 推进理论创新, 提高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水平。

2. 机制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从全方位构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的全部工作之中, 贯穿于职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员参与、立体交叉的运行机制, 才能应对新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3. 内容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有关不同的特点, 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体系。在继续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 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 紧扣时代脉搏, 密切联系实际, 不断丰富和深化教育内容。

4. 载体创新。

现代社会, 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传播途径多样化。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发挥好传统载体作用的同时,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手段, 把职工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生产和加强企业管理之中,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提高实效性。

(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改进。

1.坚持“三性”。一是坚持务实性。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企业实际出发, 针对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客观分析评价, 适时褒贬揭弃, 以此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支持改革, 主动参与改革。二是突出指导性。强化为生产经营服务意识和本领, 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也是解决程度不同地存在的“两张皮”现象的举措, 把思想政治工作混同于一般的业务工作, 就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三是着力超前性。超前研究企业改革的发展动向, 及时做好宣传舆论工作, 同时, 从理论研究方面超前准备, 探索新问题中规律性的东西, 从理论上提供政策依据, 为职工指明方向, 保持主动地位。

2、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虚事向实事转变, 将职工的学习活动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提高教育实效。二是由上向下转变。上面主管部门的活动少而精, 重在引导和示范, 下面结合实际, 重在落实。三是由一般宣传向重点宣传转变。阶段性的职工思想教育应有相对重点, 不能面面俱到。四是由工作时间向业余时间转变。改制后的企业对职工工作时间规定更加严格, 职工的生活节奏加快, 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去宣传教育。五是由硬性的灌输向形象的灌输转变。广泛运用各种媒体, 使职工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葛希胜.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在创新中体现与时俱进[J].理论学习, 2005, (06) .

[2]、王成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探析[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2) .

8.中小企业制度建设的工作设想 篇八

关键词:经济管理;制度;标准化

一、认识以制度管理企业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制度管理是公司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等,包括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制度及流程。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海尔)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

二、制度管理现状

以某油田气化工科技公司目前的现状来说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目前,公司正处在注册的转折期,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处在被动反应之中,对新问题的出现,往往依据领导的会议发言或其他方式的口头表示或默许,就事论事,没有系统的制定程序、会签流程和跟踪检查的程序,没有对应的执行措施,使职工茫然不知所措,形成自由主义的懒散状态;二是垂直覆盖制度(上级的管理制度)所涉及的管理关系复杂,存在执行的难度。制度往往涉及组织内部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在目前的三级组织管理结构下,有些问题可依据上级单位的制度约束,在没有厘清上下垂直的管理关系下,公司上级部室对公司执能部门间传递的信息不对称,使纵向管理理存在很大问题,遇事有扯皮现象,制约了制度的执行;三是制度管理处在无序状态。一部分制度的制订由各部门自行拟定,制订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立场或照搬主义,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拟订好后推广运行,不经制度主管部门统一规范“组装”。无法律审核,无备案,没有形成统一的归口管理,是形成制度在各个部门自行管理主要原因;四是对适行的制度不宣贯。注重制度的制定,制度的理解仅限于制订部门,忽视就制度内容对职工的培训,得不到全体的认知,造成执行有困难,失去制度需要大家的维护。

因此,需要对企业过去的经历、经验、习惯等加以回顾与分析,规划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一个企业愿景,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适合企业发展阶段、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企业制度和流程,为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素质、增强员工士气创造条件。

三、开展制度建设的思路

(一)明确制度编制的原则。其一制度建设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公司各项规定的制定原则。就是内容必须合法,主体必须合法,程序必须合法,不能与国家、油田公司的法规及管理办法相违背、相冲突。其二制度建设必须坚持认真调查研究,符合公司实情的原则。每一项制度起草前需要做深入的调查分析,了解各块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现有企业的实情。其三制度建设必须做到目的非常明确,具有系统性的原则。制度制订不是因任务而制订,而是因需要而制订,通过一个制度达到什么要求必须心里有数。同时,职能部门要有全局观,善于登高望远,跳出部门的小局来看问题,使制度体现公司整体效能的发挥。其四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可操作性。制度建设是为了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但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制度内容的编制。在制度制订前必须有一个愿景,是一个能够明确企业发展目标、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制度(形如企业宗旨),比如油田公司的《管理制度纲要求》,再以此核心制度为中心,制订其辐射全局的各项制度、工作流程、生产操作标准,使所有制度都围绕这个核心制度去编制、执行、维护。

(1)确定的核心制度架构。包括总则、生产与运行、计划与投资管理、人力管理、财务管理、法律事务管理、制度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模块进行组织。(2)规范统一的的标准制度内容格式。使制度紧紧围绕即做什么(制度或流程)、为什么做(总则)、具体做法(细则)、补充说明(附则)进行描述,而在具体做法中,又围绕谁来做(流程责任人)、怎么做(标准、检查监督、奖惩)、怎么反馈(回路)进行描述。在制度内容的文字上应做到语言准确、概念清楚、文字简练、通俗易懂。(3)编制文件时应注意的细节。企业制度必须以文件的形式予以确定,并保持稳定。在制度文件编写的时候,必须以企业的角度去思考,不能仅仅从不同部门的立场出发。在涉及多个部门时,制度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建设负责部门应与各个共同商讨,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在制度的建立过程必须明确各层人员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制定职务说明书,避免三个和尚抬水喝。也只有明确了各自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各种表单的核准流程的方向才不会产生偏离,作业程序方法与流程才得以合理化、畅通化,标准作业流程才可以完善的建立。

(三)制度的宣贯。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的价值在于执行。员工对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是关系到制度执行与否、执行好坏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相关主管部门只管埋头发制度,下发之后就不闻不问,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宣贯、沟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更好地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让员工先“知法”。保障员工对制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因此,对规章制度的宣贯工作要形成制度化、长期化和专业化,并宣贯到制度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员工,组织企业职工进行培训,通过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中,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确保学习达到员工掌握的目的。使新员工通过制度的学习,也可以能很快适应企业,进入工作状态。

四、实施制度建设工作的后期运行

(一)预期的效果评价。通过经制订规范的《制度汇编》,能使各项制度处在同一管理平台,相关人员责权对等,避免了有权无责、有责无权、越级管理等现象的发生,做到了制度流程清晰,流程间交叉部分的内容明晰;制度执行上达到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体现在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层要重视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并且带头执行,领导只有以身作则,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受处罚,果断不搞特殊化,这样的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治理才能真正的提高,以形成上行下效的效果。使员工透过各项规章制度这个标准统一平台,更好地了解企业,让员工更快地找对自己的位置,可以明确自己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更有利于自我培训和集体培训,使工作更顺畅,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使整个企业制度建设形成向上的力量,最终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二)制度建设的调试。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制度建设负责应对各项制度进行维护,并成立督查小组,专门负责监督企业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进行调研制度的合理性、时宜性,一旦发现制度存在缺陷,进行矫正,废除过期制度,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适宜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使规章制度更加现实性、客观性和人性化,使各项制度执行上落到实处,使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形成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企业工作环境,逐步实现企业的减亏经营目标。

总之,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需要经历申请立项、需求分析、起草、审核、颁布、实施、监督、评估、修订等阶段。任何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根据企业经營的变化而不断废止和更新,因此做好制度建设的这个PDCA,为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 孙明强,制度胜于一切[M],新华出版社,2007

上一篇:档案管理学试卷及答案下一篇:中国数学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