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历史

2024-08-31

成人高考历史(精选8篇)

1.成人高考历史 篇一

1、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内外服制度是主要政治制度。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为强化王权,商王垄断神权。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1)内容:王族功臣和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地方诸侯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2)影响:土地人口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3)类型: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功臣、姻亲建立的封国,如齐国;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

(4)分布特点:王族占据战略要地及富庶地区,是分封制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5)分封制的作用

(A)积极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国家。

(B)消极作用:诸侯在封地内有权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扩大统治区域等,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3、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 社会等级。

宗法制理解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2.成人高考历史 篇二

1. 试题特点

这类试题出示一种历史观点, 要求学生判断这一观点的正误, 或同时要求论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其中的选择题, 一般表现为对观点的确认。而主观题的答题模式则基本为:“观点判断+观点论证”。

2. 概念分析

观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根据其所处的立场, 从一定的角度出发, 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论证就是用确切的论据, 证明命题、论题的真实性、正确性。

3. 经典题例

【例1】 (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29题)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 则有分裂, 有分裂则有力征, 有力征则有兼并, 兼并多一次, 则专制权高一度, 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 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这是观点确认类试题。材料中的“则专制权高一度, 愈积愈进”, 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 所以材料的观点与C项相符合。A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不正确。B项不正确, 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不一定是分裂动荡。专制制度的基础是君权神授, 故D项不正确。

【例2】 (2012年上海历史卷第38题)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 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其实就是论证“就世界大势论, 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是典型的观点论证类试题。工业革命后, 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 抢占原料产地, 在全球扩张。鸦片战争前, 清王朝日益走向衰弱, 而此时中国市场广阔, 必然成为英国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 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英国对华走私鸦片, 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 就世界大势论, 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参考答案】

史实: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 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 亟须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 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 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 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 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 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 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 在这样的大势下, 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中英贸易冲突、林则徐禁烟等具体内容。

其他答案:略。

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

答案2:叙述较连贯。

答案3:罗列史实。

【例3】 (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37题) (其他部分略)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 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绝非偶然, 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 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 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 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 法国有学者认为, 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 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 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增订版)

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 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 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 (或文化观念) 的引导。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1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事实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在论证过程中, 要明确材料论证了物质活动和“精神与制度”发展的辩证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 分别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史实, 来论证材料的观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增长, 其要求思想上的解放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而思想上的解放, 又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评分标准】能结合材料和史实, 言之成理即可。

【例4】 (2012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 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 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 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 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 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 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 细研他的思想之后, 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 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 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 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 才摆脱…… (某种) 史观的阴影, 对康氏有新的认识, 所谓“假民权”、“假维新”, 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从历史的观点来看, 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 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 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 首先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所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 (某种) 史观的影响, 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要及时修正历史认识;同时, 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在此基础上, 要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萧公权在读完大批有关康有为的原始材料、作深入的剖析后, 对康有为的认识逐渐发生改变。他最初认为“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 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 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后来改变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 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 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再后来是“对康氏有新的认识, 所谓‘假民权’、‘假维新’, 原来都是真的”。按此顺序, 逐一进行论证。

【参考答案】略。

4. 解题方略

对观点论证类选择题, 必须准确把握材料观点的内涵和外延, 把四个选项逐一与材料对照, 排除错误项, 去伪存真。观点论证类主观题, 一种是观点判断论证类, 既要判断还要评析;另一种是只论证材料所出示的观点。观点论证类试题中的观点一般有正确、错误、片面等三种情况, 可根据材料所出示的观点分析;论证过程包括运用事实依据、理论依据等多方面的条件, 指出其原观点正确或错误的根源、实质、危害等, 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5. 变式运用

【变式训练1】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合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 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 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材料二光绪三十四年八月 (1908年) , 清政府公布《钦定宪法大纲》。它强调君上大权, 首先肯定了君主的神圣不可侵犯, 进而规定了君权的至高无上———从内政到外交, 从军事、政治、经济到司法、立法等, 皇帝有颁行法律、召集解散议院、统帅军队、总揽司法等大权;对“臣民”则规定必须负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等义务, 给予一些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 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方可享受。

章太炎说这个《钦定宪法大纲》大部分抄袭于日本, 其目的一不为民, 二不为国, 只是尊崇皇室而已, 不过是清王朝垂死挣扎的表现。

———依据《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整理

请回答:

(1) 恩格斯曾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依据材料一论证恩格斯的观点。

(2) 材料二中章太炎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第 (1) 题, 只论证材料中恩格斯“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的观点即可, 可以运用罗马法中的保护私有财产, 论证它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第 (2) 题是观点的判断论证类试题, 既要判断正误, 还要进行论证。本题是开放性论证题, 可认为章太炎的观点正确, 也可认为章太炎的观点不正确;可结合论据《钦定宪法大纲》相关条款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层面, 分别进行论证说明。

【参考答案】

(1) 罗马法承认个人有自主处理财产的权利, 《人权宣言》明确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说明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 正确。《钦定宪法大纲》强调君权至上, 皇权专制严重;人民权利少义务多, 说明《钦定宪法大纲》只为君不为民。

不正确。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皇权, 本身就体现法律至上的精神;也规定了人民有一定的权利。

【变式训练2】在全球化形势下, 关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 有人认为会趋同化, 有人认为会走向多元化。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解析】本题为观点论证类主观题, 可以选择“趋同化”, 也可以选择“多元化”, 也可以选择既有“趋同化”又有“多元化”, 说明其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在论证过程中, 注意所选择观点要与论据相一致。选择“趋同化”, 就要以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为论据;选择“多元化”, 就要以文化的民族性、本土性发展为论据;选择既有“趋同化”又有“多元化”, 就要把两方面的论据结合起来论证。

【参考答案】第一种:趋同化:科技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迅速传播, 全球化推动了世界不同文化的融合。

第二种:多元化:世界由不同的国家、民族组成, 其文化各具特色;各国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

第三种:既有趋同化又有多元化:全球不同文化的融合中, 不同国家文化的民族性、本土性文化得到了发展。

二、背景目的类

1. 试题特点

背景类试题, 要求根据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 从不同的角度, 概括和提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背景。从考查的知识内容看, 背景类试题往往选择某一进行中或终结时的历史事物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典章制度、思想观念等) , 要求对其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从考查的基本能力看, 突出对学生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的考查;从组织答案的限定看, 要求学生进行较大跨度的思考。

目的类试题, 要求学生根据目的的不同属性, 阐述、提炼、归纳、概括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 需要达成的主观、客观、直接、间接或主要目标。

2. 概念分析

背景就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包括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国际背景、国内背景等。背景是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

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 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 预先设想的行为或结果;作为观念形态, 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目的包括主观目的、客观目的、主要目的、直接目的、间接目的等。

3. 经典题例

【例1】 (2012年天津文综卷历史第12题) (其他部分略)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 慢法者弱。”

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解析】本题根据三段材料, 可以分析出以上材料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此基础上,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分析政治背景;从生产工具的进步、井田制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等角度, 分析经济背景。

【参考答案】 (1) 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 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经济上, 铁犁牛耕推广, 井田制破坏。

【例2】 (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28题) (其他部分略) 在历史发展中, 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 (1854—1921) 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据材料, 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解析】本题以历史人物严复的经历考查其思想形成的背景, 答题时要注意表格中的时间, 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新式学堂的创办等加以概括。从角度上看, 要立足于社会背景———鸦片战争, 民族危机严重;思想文化背景———西学传播, 有识之士提出“向西方学习”;政治上———清王朝统治危机严重, 统治者内部出现洋务派, 其领导洋务运动, 创建新式海军、新式企业、新式教育。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 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 创建海军, 兴办新式教育。

【例3】 (2012年海南历史卷第25题) 1960年8月, 中共中央发出指示, 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 在今后5个月里, 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 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解析】本题是目的类试题。在解题的过程中, 一要注意题目中的“1960年8月”所体现的时空因素, 二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性关键词“直接目的”。当时, 国家正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粮食减产, 市场供应紧张, 因此其直接目的是“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而根本目的是克服困难,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故选A项。

【例4】 (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10题)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可知, 唐高宗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来分割相权, 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故选B项。

【例5】 (2012年广东文综卷第39题) (其他部分略)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 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中国, 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 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 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 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 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 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 “研格致, 营制造者, 乘时而起”, “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 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 将science译为“科学”, 呼吁“从事科学, 讲求政艺”。民国初年, 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 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第一问, 根据题目中的“宋人”、“自科学之兴”等, 可以得出与科举制度相关。本题第二问, 联系程朱理学的核心“存天理、灭人欲”可以得出, 程朱理学的目的是“究天理”, 也就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统治秩序。

【参考答案】与科举制相关。

目的:“究天理” (或“明道德”, 宣传封建伦理道德) ,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

4. 解题方略

背景类试题, 要分析被考查的历史概念 (历史主体) 的基本属性, 明确其究竟是事件、现象、制度, 还是观念。由此, 可以初步判断该历史主体产生或存在的时间的长短, 为下一步作答奠定基础。然后, 确定材料中的历史主体从何时说起, 以历史主体进行中或终结时为主要时间界点, 回归定位于教材, 将界点以前的主干知识 (或章节, 或黑色子目, 或概括性知识) 进行归纳整理, 再结合主体属性及试题的分数进行综合分析。

目的类试题, 要认真厘清各类目的的内涵, 如根本目的、直接目的、间接目的、主要目的、次要目的、主观目的、客观目的、重要目的等。根本目的是指要求达成的最重要的目标;主要目的也可以是根本目的, 其他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或希望实现的除根本目的外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一般来说, 长远目的比眼前目的重要, 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重要, 集体目的比个体目的重要, 深层次目的比表面目的重要。直接目的是当事者想要达到的表面的、浅层次的目的。有时直接目的表现为统治者的声明、宣称等口头表示等。根据以上目的的内涵, 解题时按图索骥, 概括、提炼或找出所需要的目的来。

5. 变式运用

【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

1887年3月26日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 一般称《中葡里斯本草约》。主要内容包括: (1) 中葡在北京商谈签订友好条约, 葡萄牙要求利益均沾, 得到同西方其他国家同样的在华权益; (2) 葡萄牙永驻澳门, 管理属澳之地; (3) 未经中国政府允许, 葡萄牙不能将澳门随便转让他国; (4) 关于对鸦片税厘的征收, 港澳相同。

———引自《澳门问题资料汇编》, 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编

请回答:

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葡里斯本草约》签订的主要背景。

【解析】解答本题分析背景时, 要结合材料中的“1887年”所体现的重要时空因素。分析19世纪80年代的历史可知, 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加剧了对华侵略, 这是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而清王朝日益腐朽, 国力衰落, 对外妥协, 卖国求荣, 这是条约签订的国内背景。

【参考答案】背景:19世纪80年代, 帝国主义列强侵华进一步加剧;清王朝统治腐朽, 国力衰落, 被迫承认葡萄牙在澳门的特殊地位。

【变式训练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 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他只想到他的国家而不及其他。他生着只是为他的国家”。

———引自[法国]卢梭1773年《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

材料二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规定:“在进行革命战争许可的范围内, 应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

———引自《苏区教育资料选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卢梭关于教育的核心思想。作为启蒙思想家的著名代表, 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有哪些?请指出卢梭以上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共苏区的教育政策。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政策制定的主要背景。

【解析】第 (1) 题第一问, 是概括类问题, 可以根据材料提炼出卢梭重视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问是再认再现类问题, 联系教材, 可以得出卢梭的政治主张包括人民主权说、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论等。第三问考查背景。从思想文化层面看, 启蒙运动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得到发展;从政治上看,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腐朽;从经济上看,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落后于英国。第 (2) 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 根据材料可以得出, 苏区推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第二问分析背景, 联系当时的形势可知, 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 需要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教育的发展, 人才培养, 是苏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必须重视教育。

【参考答案】

(1) 核心思想:重视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政治主张:人民主权说、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

背景:启蒙运动的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英国。

(2) 政策: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

背景: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 需要巩固政权;教育关系到革命根据地的可持续发展。

【变式训练3】在梭伦改革之前, 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 对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们指责它不是用墨水写的, 而是用血写的, 梭伦改革了这一酷刑。其主要目的是

A.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

B.打破贵族对法律和权利的垄断

C.维护广大平民和奴隶的利益

D.巩固工商业奴隶主的统治

【解析】题中A项是直接目的, D项是主要目的。B项的表述不正确, 梭伦改革主要是稳定工商业奴隶主的统治地位, 并不是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所有法律和权利的垄断。C项没有正确分析梭伦的阶级属性。故答案为D项。

【变式训练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重建理学的正统地位

B.提高民众的个人修养

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巩固统治, 缓和矛盾

【解析】D项是根本目的。A项是目的之一。B、C两项与题意无直接关系。故答案为D项。

【变式训练5】1985年, 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 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 工资总额增长0.3%~0.7%, 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解答本题要着眼题中的时空因素“1985年”。这时,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是, 实行厂长 (经理) 负责制,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题中材料是国务院规定企业上缴税利总额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的比率, 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故答案为C项。

三、结果影响类

1. 试题特点

结果类试题, 主要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 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向或得失。结果类问题是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 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 积极结果、消极结果, 等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必须分别对待, 逐一说明;对于没有具体指向要求的题目, 则要进行全面分析, 角度多样, 详略得当。影响类问题, 多分为短期影响、长期影响, 积极结果或影响、消极结果或局限性, 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 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 等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紧扣题意是前提, 分门别类是关键, 根据要求是基础, 全面、综合、深入分析, 得出答案。

2. 概念分析

结果是指特定的策略和自然状态相结合产生的得或失, 特指在一定阶段, 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从词性上看, 结果是中性词, 在主观题中是常见的求答词。影响是指言语、行为、事情对他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作用和影响的含义基本相同。但应该注意的是, 在历史问题中, 对于作用或影响, 一般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 即包括积极的、消极的作用或影响。

3. 经典题例

【例1】 (2012年海南历史卷第20题) 1917年7月, 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 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 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 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 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同结果”。题中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以后,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由于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软弱无力, 使其陷入困境, 故B项是共同点。A项在二月革命时就已出现, 与题意不相符合。C项与题干无关。D项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 应排除。故答案为B项。

【例2】 (2012年天津文综卷历史第14题) (其他部分略)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三1899年, 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 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 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 那么, 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 没有强大陆军, 没有强大海军, 而要获得幸福, 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3) 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解析】第 (3) 题第一问, 是内涵式问题, 从材料中的“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可知, 德国要参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第二问, 是外延式问题, 德国为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 疯狂扩军备战, 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 1882年意大利加入, 形成三国同盟。第三问, 是外延式问题, 考查德国扩军和组成军事政治集团的结果, 导致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激化, 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对第一问的准确分析和提炼答案。

【参考答案】 (3) 重新瓜分世界, 争夺世界市场。

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

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例3】 (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13题) 与辛亥革命相比, 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近代化的障碍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即扫除了当时中国近代化的阻力北洋军阀统治。故答案为D项。

【例4】 (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 (其他部分略)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 合一炉以冶之, 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 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 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 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3) 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 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解析】第 (2) 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汉、满、蒙、回、藏五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倡导“五族共和”, “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华民族武装起来, 赶走侵略者, “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第二问, 分析这些主张的进步意义, 也就是“正面影响”, 可以从推动民主革命、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第 (3) 题第一问, 是内涵式问题, 答案从材料中提炼, 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第二问, 答题的关键是分析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可以从巩固国家统一、开发边疆、推动经济发展、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概括。

【参考答案】 (2)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

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

(3) 原则: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列举相应史实, 亦可酌情给分)

【例5】 (2012年海南历史卷第26题) (其他部分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 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 入海为盗, 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 日本、安南 (今越南) 、暹罗 (今泰国) 等15国, “限山隔水, 僻在一隅, 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实行海禁, 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 溃裂以出”。嘉靖年间 (1522~1566年) ,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 走私贸易兴盛, “海禁愈严, 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 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 (1567~1572年) , 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 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 “农贾杂半, 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 且饶富”, 商贩或移居于吕宋 (今菲律宾) 者甚众。学者估计, 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 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本题第一问, 是内涵式问题, 答案来自材料。从材料一看, 朱元璋推行“禁濒海民”的目标, 是消灭张士诚、方国珍余部;材料二调整海禁政策, 是因为“海寇”被消灭, 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 “商贩或移居于吕宋者甚众”, 这表明海禁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第二问, 分析海禁政策实施和调整的影响, 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从主观方面看, 开禁促进了中外海上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活;客观上促进了“移居于吕宋者”、“输入中国的白银”大增, 迫使“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据此整理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2) 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 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 促成制度变革。

4. 解题方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 要从成功、失败、两者兼而有之等三个角度观察和分析。如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胜利而告终, 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以失败告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 既有成功之处, 也有失败的地方。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 一般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一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一般来说, 影响类试题的答语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褒贬立场。如对积极影响类试题的回答, 在句式上一般选择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提高了……”、“赢得了……”、“促进了……”、“推动了……”、“打击了……”、“动摇了……”等, 这些句式能够表达一种肯定、赞扬、认同等方面的思想, 因而增强了答题意向,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同样, 如果设问要求回答的是消极影响或者局限性的话, 答语一般使用“未能……”、“阻碍了……”、“保留了……残余”、“破坏了……”、“脱离了……”、“过于……”、“失去了……”、“不利于……”等句式。此外, 在词语的运用方面, 一定要选择有弹性的词语, 以增强答语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如可加入“一定程度上……”、“对未来的……”等程度性短语, 避免极端性语句的出现, 如“完全错误”、“彻底清除了……”等。

5. 变式运用

【变式训练1】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44年7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 来自4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就聚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结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那种混乱的国际经济秩序, 寻求国际货币合作的新方式。围绕着这个问题,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史称“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凯恩斯与怀特二人虽然私交甚好, 但在谈判桌上都为捍卫本国利益而努力。……凯恩斯主张由债务国和债权国共同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承担责任, 成立一个专门的国际机构, 发行300亿美元的货币, 无偿地提供给各成员国, 用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结算。怀特计划的核心精神是“黄金规则”, 即“谁有黄金, 谁来制定合作规则”。目的是由美国来重整国际货币体系, 强调国际货币应以黄金为基础, 以保持其币值的稳定。

由于这两个计划是针锋相对的, 因而凯恩斯与怀特之间的讨价还价也异常地激烈。最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怀特方案为基础, 以凯恩斯计划为参照, 形成了一个折中的货币合作协定, 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要求:内容应围绕“凯恩斯与怀特之争”的背景、实质、结果、影响展开评述。答题应成文, 无需罗列材料, 限180字以内。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归纳“凯恩斯与怀特之争”的背景, 答题时, 要联系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还要联系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和美国二战后经济实力增强。第二问回答实质, 可从美元和英镑的兴替, 分析出英美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第三问分析结果, 要联系材料中的“一个折中的货币合作协定”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来分析说明。第四问分析影响, 是一个外延式问题, 可联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 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概括。对积极性要从世界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稳定的角度分析, 对消极性要联系美元控制世界货币、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确立、有利于美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等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英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

实质:英美对世界经济霸权之争。

结果:双方达成妥协, 形成一个有利于美国的折中方案, 即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 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同时有助于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和经济势力的扩张。

【变式训练2】《全球通史》中指出, 新航路开辟后, “西欧城市化、人口增长、大量农田变为牧场, 这些都刺激了西欧的粮食和原料的进口, 东欧开始大量出口粮食和原料给西欧, 而得到西欧的工业产品和美洲的商品。”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促进了人种和物种全球性交流

C.加快了世界工业、资本国际化

D.推动了国际性社会分工的发展

【解析】A项的表述与题中材料无直接关系。B项只反映了材料的局部内容。C项不正确, 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推动了欧洲的工业化以及资本国际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由于西欧、美国逐步工业化, 亚非拉国家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故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变式训练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1919年日本工业发展部分数据统计表

———引自维基百科全书

材料二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 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 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 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引自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03年《黑人的灵魂》

材料三大战结束后, 协约国集团对德国的战争赔偿问题要求大致基于两个方面的目标:第一, 通过向德国索取战争赔偿起到对德国的惩罚作用;第二, 通过索偿, 削弱德国的经济能力, 加强协约国各国自身的经济力量。……从惩罚德国发起战争这个角度来看, 在法理上来讲有其进步的一面, 它也丰富了国际法中关于战争赔偿的内容, 并成为以后关于战争赔偿的重要法源。

———引自《试论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 评价一战后战争赔偿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 (1) 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从材料看, 日本工业实力增强及国家崛起, 改变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国际政治的格局;促进了被侵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一战后, 黑人的社会地位也得到提高, 和平主义思潮得到发展。第 (2) 题, 要联系多角度分析和说明。如对战争发动者的惩罚, 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国际矛盾, 促使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思想泛滥,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等。

【参考答案】 (1) 影响:使日本工业实力增强及国家崛起, 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推动了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高了黑人的社会地位;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传播, 推动和平主义思潮的发展。

(2) 影响:一方面, 对战争发动国起到了惩罚作用, 成为以后关于战争赔偿的重要法源, 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另一方面,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惩罚, 激化了国际矛盾, 引起了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思想泛滥, 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变式训练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5~1970年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 (亿美元) 变化示意图

———根据《简明日本近现代史》中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 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 (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 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 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 60年代政府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 70年代上升为约3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长期保持在1/3左右, 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 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引自《中外管理》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 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二战后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影响。

【解析】对本题, 要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答题。从材料看, 日本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改变了二战后美国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 形成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局面;加大了日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给世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参考答案】主要影响: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经验;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也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大了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但此后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给亚洲乃至世界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归纳概括类

1. 试题特点

归纳概括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但答案的字数却不多。其题型主要有: (1) 全面归纳给定材料的内容, 其重点落在“全面”二字上, 即通过阅读材料, 对材料中所涉及的事实、问题、原因、对策、影响等各个方面要进行通盘的了解和掌握。 (2) 准确归纳概括给定材料的含义, 其重点落在“准确”二字上, 即要求学生不仅理解其字面的含义, 对于其指代含义、隐喻含义、引申含义的理解也要无误、到位。 (3) 准确提炼材料所包含的观点,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材料中的事实, 并从中提炼出事实所能反映的观点, 即明确该事实所表达的态度、表明的立场。 (4) 揭示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 要求学生就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概括, 并揭示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这需要学生揭示的往往是问题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本质和核心。

2. 概念分析

归纳概括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 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简述”等关键词。

3. 经典题例

【例1】 (2012年重庆文综卷第37题) 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 特设宾贡科, 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 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 后在唐淮南节度使军中任职。各国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长安招聘人才, 交结其他国家使节, 搜集或出资购买书籍, 特别是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 从而更增加了盛唐气象的国际色彩。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玻利瓦尔研究者比拉认为:“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的文化知识。孟德斯鸠的作品主要给玻利瓦尔以思想上的启迪, 而卢梭的著作则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玻利瓦尔访问意大利期间, 到蒙特萨克罗远足, 想到罗马的光辉和贫困, 激动得脸色骤变, 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可以说, 这就是解放者诞生的时刻。

———摘编自[委内瑞拉]奥古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

材料三戊戌变法失败后,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 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年, 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 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 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 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 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 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入唐留学生增加唐朝国际色彩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新罗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受到唐朝哪些影响。

(2) 根据材料二, 回答玻利瓦尔的思想来源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玻利瓦尔作为“解放者”的巨大贡献。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解析】第 (1) 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 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即可;第二问考查唐朝的教育和科技知识点, 依据教材和所学知识, 列举相关内容即可。第 (2) 题第一问的解答, 依据“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来概括;第二问, 要依据所学知识简述其对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第 (3) 题第一问, 依据“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来归纳概括;第二问, 从他的著作《革命军》的历史意义来分析。

【参考答案】 (1) 入唐留学生来自多国;宾贡进士在唐朝入仕做官;推动了国际交往;将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

设立国学, 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

(2) 欧洲启蒙思想;争取美洲的独立。领导了西属南美独立解放运动, 推翻了西班牙在南美的封建殖民统治, 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

(3)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历史;投身民主革命斗争;著《革命军》。为以后革命军的兴起制造了舆论;为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思想准备。

【例2】 (2012年天津文综卷历史第14题) (其他部分略)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 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 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 同期英国增长1.3倍, 法国增长1.9倍。1913年, 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 英国为14%;这一年, 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 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 (中卷) 等

依据材料, 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解析】本题第一问归纳德国经济发展特点, 是内涵式问题, 要立足材料概括;第二问要求归纳原因, 要结合所学知识, 从政治、科技、对外关系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特点:经济飞速发展, 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1913年, 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 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低于英国。

原因:德国统一, 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 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

【例3】 (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35题) (其他部分略)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 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 除旧布新,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2) 依据改革的措施, 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 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第一问, 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进行提炼, 从制度创新、对中原文化的借鉴等角度概括。第二问, 注意在比较的基础上, 从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融合以及国家统一等角度, 找出其共同作用。

【参考答案】 (2) 不同: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

相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4. 解题方略

归纳概括类试题, 在组织答案时, 要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 突出各自的重点。按照归纳概括类试题的基本类型, 这些要求大致包括: (1)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要抓“准”。 (2)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要抓“全”。 (3)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本质、实质, 要抓“质”, 而不是立足于现象。 (4)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经验、教训, 要抓“主要”。

具体而言, 归纳概括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含义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区间;其次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主体;再次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实施动机;最后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特点。这样, 能够比较完整地概括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含义。

归纳概括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性质或实质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 (时限) ;其次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主体和客体;最后确定其根本属性。其模型是“时间+主体+客体+内容或目的+根本属性+事件属性”。

归纳概括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阶段特征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从纵向或横向的角度去比较而得出结论, 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在一定历史阶段上量变或质变的程度, 准确把握特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特殊方面。

归纳概括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影响 (评价) 和启示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首先从当时的角度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产生影响的程度, 立足于“当时或当地”;其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产生影响的程度, 立足于“发展”;再次从时代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不足及其局限性, 立足于“局限性”;最后从当代和将来的角度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现实意义和经验教训, 立足于“当代和将来”。

归纳概括历史材料的具体内容、论点或核心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运用属性归类法, 把属性相同的材料及其观点分门别类地列出;运用单段材料概括法, 把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及其论点概括出来;按试题要求采用提取法, 把题目要求回答的内容提取出来。

5. 变式运用

【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抗战时期, 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红绿票法属于票选法的一种, 具体施行是这样的:发给投票人额定的红绿票, 而让候选人坐在台前, 背对着投票者, 每人背后一个票箱, 红票意味着同意, 绿票意味着反对, 投票人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 其法以豆粒 (什么豆子都可以, 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 作为选票, 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 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 背对着投票者, 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 投票人鱼贯而过, 认为信得过的, 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 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二一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选举照片: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

【解析】本题是内涵式问题, 可从群众参与、花费、公开、公正、群众对民主权利的享受程度等角度入手分析。

【参考答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群众参与面广;选举方式因地制宜, 花费小, 具有廉洁、贴近群众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公开性和公正性, 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变式训练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之长沙属有醴陵土碗, 器质甚粗, 体甚厚, 釉色淡黄而糙、或微黑, 碗中心及底足皆无釉……正如吾昌南 (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改名为景德镇) 在汉时”。

———摘编自《景德镇陶录》

材料二明代从洪武三十五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 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 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稀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 繁花似锦, 五彩缤纷, 其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 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 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 层次分明的青花。清朝“九域瓷商上镇来, 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实通洋外, 国使安南答贡回”;“镇瓷通商天下, 迄今来镇贩者络绎不绝”, 表明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 施及外洋”。

———摘编自《中华之“瓷都”》

材料三清乾隆之后, 由于各种社会原因, 景瓷生产从巅峰走向下坡路, 产量、器质、品种、造型等都呈明显萎缩状态。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 战事频繁, 政局动荡, 外贸入侵, 市场缩小, 景瓷生产也受到严重摧残。延续500多年的御器厂也寿终正寝。民国时期, 社会仍不安定,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特别是日寇侵华期间, 景德镇多次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 坯坊、窑房大面积遭到破坏, 全镇瓷窑能烧的只有33座, 处于奄奄一息境地, 整个瓷业生产陷入低谷。不过沙漠中也有绿洲, 在这个不景气的时代里, 瓷业生产在操作方面却有所进步, 如出现脚踏辘轳车, 手摇碎釉机, 石膏模型铸坯, 雾吹器吹釉等较先进的方法。特别是清末宣统二年 (1909年) , 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宣告成立, 标志着景德镇陶瓷业进入一个企业化时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餐具一口气连夺三块国际金牌, 艺术瓷厂的“福寿牌”粉彩瓷远销120多个国家, 光明瓷厂的青花玲珑获莱比锡国际金奖, 彩虹釉获第39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发明奖……民营瓷厂如雨后春笋, 所有产品千姿百态, 五彩纷呈, 古老的瓷都到处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新景象。它们当中, 有的恢复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既生产古老品种的瓷器, 又为旅游事业创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使外地人特别是外国人大开眼界。

———摘编自《话说景德镇》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战国秦汉时期景德 (昌南) 镇制瓷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 概括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清朝乾隆之后, 景德镇制瓷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景德镇制瓷业在衰落中又有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 根据材料四, 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第 (1) 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 要根据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逐一提炼;第二问也是内涵式问题, 概括得出答案, 言简意赅。第 (2) 题第一问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解答时既要联系材料, 还要结合教材上的知识, 难度较大;第二问, 要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经营方式的转变等分析作答。第 (3) 题是内涵式问题, 从材料中找出政策、技术、结构、模式、体制等因素, 整合成答案。

【参考答案】 (1) 特点:制作粗糙, 器体厚重, 颜色单一灰暗, 行销不畅。因素:明朝重视, 设立“御窑厂”;技术水平高且不断创新, 新产品不断涌现;全国制瓷中心地位的确立;民营窑厂的发展和推动;国内贸易、海外贸易发展的推动。

(2) 衰落原因:清朝推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技术缺乏突破;外国商品的竞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约;战乱破坏和政局动荡。有所发展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 清朝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外国先进技术的传入, 机器生产的引进;现代经营方式的转变。

(3) 原因:改革开放的政策;技术创新, 连获国际大奖, 影响扩大;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模式的重大调整, 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高考历史备考漫谈 篇三

关键词:高考历史:备考效率:解题能力

高考一天天临近,没有硝烟的战争又要爆发了。高考的成败关系到莘莘学子的前途,决定着他们是否有机会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高三文科考生备考历史有一点建议,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透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高考对于课本重视程度逐步增加,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察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增强。因而,高考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吃“透”课本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

首先吃“透”课本一定要将课本读“薄”。就是根据《考试大纲》对课本内容进行削减,进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备考效率。其次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并将课本内在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三是将课本读“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抓“死”知识,也要能将“死”的知识活用。做到灵活运用、得心应手。四是要“精”。要求课堂语言精炼,减少课堂浪费,讲解知识、历史概念要准确到位:练习不能搞题海战术,既浪费时间,又使老师和学生都处于极其疲劳状态撤率低下;专题复习,一定要注意是小专题,而不能是太笼统的大专题。

二、新

现在的高考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与时政联系紧密,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如2004年的东北地区问题就与当时的振兴老工业基地问题有联系:2007年的金迁都问题,正好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有一些联系。

三、查

“查”是指对于历史掌握的怎么样,需要通过检查和考核来加以评定。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可以把平时的考试看作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看作是对高考的训练,适时调整时间分配,做到逐步适应。考试结束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总结,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怎样审题。本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打开解题思路,关键步骤在哪;本题用了哪些解题技巧:在答题过程中还出现了哪些错误,哪些是知识性的,哪些是技术性的”。

四、解

从今年的高考来看,对答题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训练,提升他们的解题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提高在于科学适度的训练,每一次做题不在多,但求精;重在质,而不在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审题是考试成败的关键。要抓住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扣住关键的字词和限制语,这是回答问题的直接依据。其次应该学会正确的分析和阅读历史材料的方法。浏览材料要抓住主题,为解答奠基;带着问题看材料,提炼出所有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特别注意不能遗漏题头、引文出处等,进而寻找解题突破口:对所获得的信息要根据题目求进行删选、甄别,并与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归纳整理,找到问题与课本所讲知识的结合点,实现信息的升华和知识的迁移。第三应该注意答题时应该要力求规范、准确。答题时要条理清楚,按顺序作答;答案要段落化、要点化、精炼化。第四应该多阅读高考主观题的答案,这是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考题答案经过了命题专家的反复研究、推敲,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多读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答题的思路、学会答题的方法。另外,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还应该多接触原始材料,立足于对史料的分析,得到结论和历史启示,让学生养成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

此外,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络对于复习应考也很关键,我向来相信“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通过感情沟通,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使其更有针对性。

高考虽然是综合的,但是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因此,教师平时应该多注意进行相关知识的总结。首先是让学生自己整理,然后由制成书面材料让学生更正,并且辅之以训练。这样可以做到师生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是会加倍珍惜的,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4.成人高考历史模拟题 篇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落后于英国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政治制度 ②军事技术 ③工业生产 ④教育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代中国历史上,最早规定外国兵船可以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列强新增的权益是

A.协定关税 B.领事裁判权

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4.《资政新篇》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无法实施的原因在于

A.缺少相应的社会基础 B.不符合中国发展的方向

C.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破坏 D.落后于中国社会的发展

5.林则徐、魏源倡导“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背景是

A.“实业救国” B.“兼容并包” C.“民主科学” D.“经世致用”

6.“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下列哪项内容体现了这一主张

A.购买外国武器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军事工业 D.重用外国人才

7.为环渤海地区近代工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人物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8.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包括

①深入控制中国市场 ②掠夺中国的原料

③阻碍中华民族工业发展 ④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议院设而废君,大逆不道之事更多矣……民主万不可设,民权万不可重,议院不可变通”。持这一观点的政治派别是

A.顽固派 B.立宪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0.下列晚清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含割地条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19的中国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表现在

A.多数省份宣布反清独立 B.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C.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 D.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2.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的目的是

A.反对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 B.实现责任内阁制,维护共和制度

C.确立总统制,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维护国会立法权

1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B.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运动

C.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D.都采用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14.下列表述符合1912——19中国社会状况的是

A.二次革命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B.思想领域出现尊孔复古的逆流

C.北洋军阀混战破坏了中国社会发展 D.欧美列强逐步加深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5.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短暂”的因素包括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②外国资本超过本国资本

③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④清政府压制民族工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16.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以下对这一时期的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①深化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意识 ②宣传了“共和”“革命”的思想

③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统治地位 ④造成了工人阶级的觉醒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7.引发五四运动的“山东问题”起因于

A.中日甲午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巴黎和会 D.华盛顿会议

18.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进行了思想动员,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

①削弱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②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④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中共“二大”指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对这一论断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目标

C.为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提供了政治基础

D.开始改变单纯依靠工人阶级开展斗争的策略

20.1927年,在河南与北伐军交战的军阀军队主要属于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段祺瑞

21.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下列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主要讨论统一战线问题的是

A.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B.中共三大,洛川会议

C.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三大,遵义会议

22.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奋起反抗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包括

①冯玉祥 ②杨靖宇 ③杨杏佛 ④蔡廷锴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主要原因有

①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

②抗战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③抗战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抗战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其内容不包括

A.改组国民政府 B.改革土地制度 C.整编全国军队 D.召开国民大会

25.以下城市,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A.北平B.天津 C.南京 D.沈阳

26.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以上表格所反应的敌我力量变化情况,中共中央决定

A.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B.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C.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反攻 D.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

27.下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期间的哪次战役

A.淮海战争 B.挺进中原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此次土地改革

①实行了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②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④到1952年底,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土地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9.建国初期,人民政府为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采取的措施是

A.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B.中央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

C.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 D.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为了教育干部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而开展的运动是

A.银元之战 B.米棉之战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31.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在工矿企业广泛进行民主改革

D.在全国范围内镇压反革命

32.1958年全国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引发的直接后果是

①强调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④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3.1956—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失误,其主观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掀起世界性的反社会主义浪潮

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认识

③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体制没有认真执行

④党的领导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4.196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其主要内容是

A.开始纠正农业合作化中的“一大二公”问题

B.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为反右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员平反

D.初步总结“大跃进”运动中的经济和教训

3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十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意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是建国后“左”倾错误登峰造极的一个阶段

C.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但仍取得巨大成就

36.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出现明显好转的局面,是因为

①批判极“左”思潮 ②解放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

③系统地纠正“”错误 ④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其实质是

A.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

B.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C.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D.利用国外资金和学习外国管理方法

38.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不同之处是

A.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关系

C.农业发展促进工业发展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9.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外交政策由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方针转变为与更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一大片”方针,这一转变对当时中国外交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B.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

C.加强与亚非拉国家间的团结与协作 D.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40.周恩来作为一位活跃在世界政坛上的伟大的外交家,他曾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与会各国人民的友谊。这一会议是

A.1953年我国和印度的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41题18分、42题20分,43题、44题各8分,45题6分,共60分)

41.(18分)

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的展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群众纷纷前往参观。此展览目前正在全国巡展。

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邓小平说:“三十年代前期有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那个错误导致我们多数革命根据地受挫折,使三十万革命军队减少到三万。我们为什么要长征?长征是被迫进行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长征“是被迫进行的”?(5分)

长征途中,经军留下许多石刻、标语。这些标语是红军宣传群众、鼓舞斗志的重要武器。

(2)结合图二、图三说明十年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发生什么变化?(5分)

(3)图三中标语出现的背景是什么?(2分)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做了哪些调整?(4分)产生什么影响?(2分)

42.(20分)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19世纪中叶以来二百年历史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现代化的执着追求是贯穿这一历史阶段的一条基本线索,是先进的中国人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

(1)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最后,中国在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上有何变化?(4分)

(2)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趋势?(8分)

(3)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8分)

43.(8分)

阅读以下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贸易总量增大,外贸从出超变为入超,而且入超数字越来越大。进口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棉纺织品渐渐取代鸦片占主要地位,到1885年,棉织品已经以35.7%的优势压倒鸦片的28.8%,居进口商品的第一位……中国出口仍以丝、茶等农产品为大宗,但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中国在海外的最大市场被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抢占了。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别分析其变化的原因。(8分)

44.(8分)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材料二 “两个战场是各自独立的。解放区战场形成后,两个战场在战略上互相配合,在战役上也有配合。两个战场的敌人是一个,作战目的相同。两人战场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两个战场又主要是各自与日军作战,各有各的作战区域,总的来说是一个战争的两个部分。”

——王桧林《重新认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总格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有什么重大意义?(5分)

(2)结合材料分析,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3分)

45.(6分)

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历经曲折,最终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5.成人高考历史 篇五

复习任何章节的历史知识,均可从时间、地点、国家、人物、内容、评价六大要素入手,这六大要素如同六大缤纷色彩描绘出一幅幅历史画卷。

历史复习图表有历史朝代演变表、历史事件比较表、重要年代关系表等,更具体的如:中国大事年表、明清时期科学家表、文学家及其他作品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比较表等等。制作历史复习图表是同学们复习好历史的必备基本功。

同学们到图书馆查阅科技文献时可以看到:几千字的科技论文,用几十个或更少的关键词提炼出主旨。电脑上网查询相关信息资料,仅需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即可迅速找到相关信息。在历史复习时,为压缩记忆量,可多用关键词记忆法,找出一段史实文字,划出其信息量大有代表性的几个或十几个关键词,就可轻松记住细节内容。三大套五本历史教材,总容量一百多万字,压缩后可提炼出数万个的历史关键词笔记,完整记住这数万个历史关键词,就达到化厚为薄、以简驾繁的记忆目标。

使用上面三种历史复习法可以大大培养同学们复习历史的归类归纳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比较联系能力。

历史做题与其他文科做题一样十分讲究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的使用。这里历史试题的“题眼”分析十分关键。找准题眼,就等于找到正确答题的钥匙。每次历史模拟考结束后,都要对自己答题经验得失进行总结。

1.成人高考历史复习

2.成人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3.成人高考历史复习指导

4.成人高考历史复习:五大复习方法铸就高分

5.成人高考:历史

6.成人高考专升本历史科目4大复习得高分技巧

7.成人高考历史复习五大方法

8.成人高考历史复习指导:五大复习方法铸就高分

9.成人高考《历史》复习策略之角度分析方法

6.高考历史答题与历史名词解释对比 篇六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

一、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1、三读材料,获取信息

材料一般应该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弄清楚考查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知识,分清材料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还是相互补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井用笔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分层,有些材料较浅显的,可以先看提问,再带着提问看材料并确定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出处、注悉。

2、紧扣提问,认真作答。

第一,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提问一般有四种方式: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看清有什么限制性条件。

第二,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

第三,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第四,根据具体问题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多少,如“内容”“措施”“原因”“意义”“异同”等应多答;赋分多的要多答,赋分少的要简答。

第五,对于“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叙述或分析。

第六,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题。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每位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第七、语言准确、规范,逻辑紧密、史论结合。

第八、要使用正确的历史名词、历史术语。从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来看,其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或者不给分。历史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例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君主立宪制、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格局、全球化等,必须准确表达。

二、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2、历史特点类

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政治+经济+思想)

(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

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

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

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潮流+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

任务+领导阶级+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①注意用“两分法”;

②注意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即“不能苛求古人”;

③评价的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

④时间跨度大的事物(如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要分阶段评价。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开放性问答题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观点,而是有理有据的论证观点。

第一,要确定观点;

第二,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辩证看问题,切忌绝对化.

高中历史必备名词解释对比

贡、赋、役

贡:

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

赋: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

役:

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分封制:

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

指对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

郡国并行制:

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宰相和丞相

宰相:

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丞相:

秦汉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

内阁

明朝的内阁: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内阁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英国的内阁:

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而不是君主负责,要执行的是议会的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内阁是国家的权力重心,君主不干涉内阁,更不能任意撤换内阁。

罗马法/习惯法/成文法

罗马法:

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习惯法:

又称为不成文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成文法:

指由国家机关制度和公布,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又称制定法。

君主制/共和制

君主制:

以君主作为实际上的或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政体。

君主立宪制度: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它保留君主,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也称为“有限君主制”。

君主专制:

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共和制:

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包括总统制共和制和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行政机关(政府)和立法机关(议会)相互独立;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

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联邦制/邦联制

联邦制:

即“联合的国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邦联制:

即“国家的联合”,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制比联邦制松散,是主权国家的联盟。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有些不平等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另一缔约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

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两极格局:

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

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小农经济:

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

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或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态的总和。

资本主义萌芽:

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世界市场:

它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是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民族工业/近代工业

民族工业: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一般地,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近代工业:

是指使用近代机器生产的工业,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但并不等于资本主义工业。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又称指令型经济,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

市场经济:

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

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条约、协议)组成贸易组织,其目的是巩固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同外部世界的竞争。它是政府契约性的、有形的经济组织。

经济全球化:

7.高考历史复习浅谈 篇七

一、研究考试大纲, 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近几年来的历史科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 以知识为载体, 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试题设计依托教学大纲, 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突出创新, 强调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 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 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观。试题综合性强, 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 不回避热点问题。明确高考命题思想后, 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就可以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 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 使高考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计划, 有序进行备考

高考复习要做到系统有效, 就必须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一进入高三, 就应该制定一个严密而详实的高三历史备考计划。备考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夯实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高考复习的基础, 时间安排最长, 从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到第二学期的3月中旬结束。这期间要以纵向知识为线索, 引导学生吃透教材, 复习时从微观入手, 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第二步是培养学科能力阶段, 时间是从3月中旬到5月初。此时复习从宏观入手, 要大胆打破教材原有体系, 进行专题复习。第三步是巩固成果阶段, 时间为5月初至6月初, 目标为查缺补漏, 进一步使学生知识系统化。这“三步走”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因此要向学生强调必须按计划进行复习, 不能打无计划、无准备之仗。进入高三的第一节课,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复习计划、复习要求, 使学生明确复习的大方向。

三、狠抓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建高楼大厦, 那么狠抓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便是为这座高楼打基石。因此, 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近几年的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查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 因此帮助学生吃透课本非常重要。那么, 如何吃透课本呢?我们认为,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 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 (楷体字) 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 以及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 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备考的效率。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 探求章目录、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 深化理解, 使课本知识系统化。在具体做法上可以编写按章节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和按专题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 这些知识体系图表最好都是填空型的, 在每一章和每一个专题的复习前后发给学生填写, 这样有利于学生梳理之前遗忘的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将散乱的知识整理归类, 以便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网络。

四、加强训练, 提高应考能力

加强训练不是提倡搞“题海战术”, 应坚持以“训练在课堂”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考试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训练时应严格要求与高考的时间限制一致 (在50分钟内完成一套历史高考模拟题) , 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客观题与主观题的答题时间, 注意培养答题的节奏和感觉。在历史高考试卷中, 主观题一般都是学生的软肋。解题能力低、答题速度慢是学生丢分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种状况, 可以考虑每周精选一道主观题发给学生做, 并安排时间专门讲解某一类型的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在考试训练中, 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四种能力的培养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新的史观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

五、分层指导, 注重培优补差

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是提高历史科高考整体成绩的有效途径。可以首先以培养尖子生为突破口, 选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针对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帮助他们扫除获取高分的障碍。而对于后进生, 则应以鼓舞士气、指导方法为主, 平时应注意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他们的辅导内容应从最低点开始, 鼓励他们多读书, 勤做题, 树信心。

六、重视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三阶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高考复习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是因为需要教”, 只有当学生需要的时候, 教师所进行的讲解才是最有效的。当然, 这就需要教师对于高考命题方向, 教材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问题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之上, 落实好精讲多练的原则, 讲得少一点, 练得多一点, 改得勤一点, 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看书和训练, 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矫正, 帮助学生把尚未掌握或未完全掌握的知识掌握起来, 把掌握得若明若暗的知识弄清楚、搞明白, 把未理清的若断若续的线索理清楚, 把前后连贯的若即若离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删除无效教学环节, 杜绝隐性浪费现象, 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8.试析高考历史备考对策 篇八

[关键词]高考历史 特点 备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91

一、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几大特点

一是材料解读铺满试卷,材料内容大都远离教材。明显呈现出试题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特点,知识都以材料情境呈现。

二是不强调知识覆盖面,但求涵盖重要内容。试题不再强调知识覆盖面的广度与深度,考查的覆盖面较窄,知识点较少,难度系数不大。

三是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联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突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和人类活动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四是对灵活调动和运用知识与材料信息的考查贯穿始终。试题具有开放性和开创性的特点,体现研究性学习思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

五是对知识记忆的考查大大淡化,直接考查知识为主的试题极少。注重考查对历史事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及作用的认识,历史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及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

六是材料题、综合题更加强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开放性日益突出。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加快了由考查学习结果到考查学习过程的演变。试题的落脚点跳出中学教材的局限,与高校课程内容密切关联,呈现出“远离教材”的特征。坚持“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原则,对能力的考查主要从阅读理解试题材料切入,以有效信息的提取、解读、整理及运用为基础。

二、高考历史复习要高度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要认真理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应考复习的最重要依据,使用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从中可以知道当年历史学科的考查要求。(1)对于大纲增加和强调的内容要高度重视,对于删减的内容要大胆丢掉。(2)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重视题型示例。除关注考试的范围、增减的内容,还应更多关注例题及样题,因为例题及样题是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们认为比较成功、可资借鉴的高考试题,从中可窥视高考命题的走向。(3)要适度关注未列入考试大纲但课程标准需要掌握的内容。同时,教材中俗称的小字部分、注释、插图、引文等,很多高考试题就是以这些材料为背景命制出来的,也要高度关注。(4)特别是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更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考试说明中对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都给予详尽明确的说明,并间接地指出了学习的策略和建议。如果这些心中有数,会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二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当前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但脱离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为无本之木。在复习备考中,应首先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主干知识、基本观点的学习,重点内容要准确、清楚、完整地理解;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弄清重点概念和主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高考涉及知识面广量大,但受考试特点所决定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考查的重点往往是宏观系统性强的、能力要求高的问题,更加要求复习注意突出系统性,突出教材中的面和线。

三是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和熟知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下,学科能力的逐步培养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在学科能力结构中,学科的思维能力是核心。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是掌握了在高考中应对各种新情境、新变化的能力,这是备考的关键。复习完一章一节或一个阶段后,一定要总体思考,务必找出其基本线索或规律,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找出解答题目的客观方法。学生即使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什么客观规律,而是一些小规律小特点,但这些毕竟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得出的,也是他们学习的收获。

四是要重视专题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教材是按段分块编纂的,所以历史复习应淡化朝代意识,树立整体意识,认真进行专题复习。历史学科试题十分注重专题知识的考查和迁移。在专题复习中应主要着眼于知识的重组,将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分项复习。

五是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时政性。纵观近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个鲜明的特色是选择当前时政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背景材料,突出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基础知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关注时事,多看材料,将平时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结合起来。在日常学习中要高度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我国及国际形势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要高度重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要以历史的眼光解读时政,以现实的热点来带动历史知识以丰富现实热点。下列热点是要关注和了解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与祖国的和平崛起、海洋与海权意识、监察制度与民主政治、大国外交与区域经济、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科技自主创新与建立创新型国家、中国近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民族主义等。有针对性地把时政与所学理论结合起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不同史观、角度去分析国内外形势,做到学以致用。

六是要重视解题技能的培养。在熟悉高考题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选择题,解题时要审准题目要求,即对题目中明确规定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等限制条件以及题干的设计形式要弄清楚,做到准确无误;区别题干中的概念,明确考查的指向。解答情境材料题,要掌握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阅读,找出问题的核心和重点;第二,理解命题的意图;第三,认真组织答案,做到条理清楚,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语言准确。

七是要重视答题速度的训练,合理安排答题时间。要让学生明确:答题时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和一定的水平下,只有安排适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试题进行快速反应,合理安排各种题型的文字量,尽可能以最少的文字量获得最多的有效分,走出答题只追求正确率而忽略速度的误区。

学生只有在备考复习中兼顾了以上几点,其学科能力和应考能力才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其备考复习才能更加高效。

上一篇:百色市地方税务局电教室管理制度下一篇:小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