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动的故事

2024-09-10

令人感动的故事(精选16篇)

1.令人感动的故事 篇一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20xx《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一个的故事都感人肺腑、激励人心。我们全班同学都看得非常认真。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条件都非常贫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们都能够担当起家庭的重担,不但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而且没有放弃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帮父母多做事。更要加倍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关爱和期待。同时也希望国家和社会对像他们那样的家庭和孩子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扶助,好让这样的事情更少一些发生。

2.令人感动的故事 篇二

2008年1月初。北京东三环富顿中心A座9层———中旺集团开启五谷道场品牌后移师京城的战略总部。

2001年初入江湖, 在河北隆尧, 以王中旺为首的13位股东出资180万元创建了中旺食品有限公司, 经营低端方便面。中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赶超同城另一方便面巨头———华龙。据说, 王中旺对华龙的老总范现国有很深的瑜亮情结, 所以, 王中旺做得最早的产品就叫“三太子”方便面, 寓意能擒住“华龙”。

3年多之后, 为了超越华龙, 进军高端方便面市场, 王中旺不顾中旺高管团队的反对, 决定上马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项目, 将整个集团的前途押在“非油炸”方便面市场上。

2005年, 集团总部由隆尧迁至北京, 五谷道场品牌开始运作, 中旺集团期冀以此实现二次腾飞。王中旺担任五谷道场的董事长, 而五谷道场的实际操盘者则是职业经理人任立。他原是华龙集团的高管, 在方便面行业深耕多年, 被中旺挖来后负责五谷道场的整体运作。

五谷道场的战略部署是:主打“健康方便面”这张牌, 试图以“健康”为标签, 凸显市场差异, 突破市场同质化困局。2005年初, 时任常务副总裁的任立在品牌价值上出奇制胜, “拒绝油炸、留住健康”、“非油炸、更健康”等概念被迅速推出。由于当时油炸食品致癌风波闹得正欢, 五谷道场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 顿时在市场上引起了强大的震动。

2005年11月, 五谷道场在央视发布广告, 开启轰炸全国市场的战局。电视广告中, 品牌代言人陈宝国一身《大宅门》里的白七爷装扮, 将仆人端上来的一碗油炸方便面一掌掴开:“我不吃油炸方便面!”随后拿起五谷道场的方便面说道:“这才是非油炸的健康方便面!”画面最后定格在“拒绝油炸、还我健康”这样的字眼上。

此广告不落窠臼, 一改以往那些花花绿绿、大肆宣传口味的方便面广告定式, 直接将人们的眼球引到了方便面的健康上———直指油炸方便面不利于健康, 只有非油炸才是健康的。这不仅新鲜, 更切合了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很容易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广告脱颖而出, “拒绝油炸, 留住健康”振聋发聩, 五谷道场“稳、准、狠”地在油炸方便面一统江湖的市场炸开了一条缝隙, 把竞争者严密地阻隔在自己的市场区域之外, 在与强势公司的跑马圈地过程中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由此, 它名声大振, 迅速成长为2006年食品行业的一匹黑马。那一年, 它实现销售收入15亿, 用极短的时间便做到了全国第6的位置, 中旺集团也因此荣登第5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榜首。

命运转折

可是, 就在公司上下陶醉在差异化的喜悦中时, 问题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并非产品滞销卖不出去, 而是根本供不上货。经销商交了货款迟迟等不到货, 超市断货, 销量因此持续下滑, 公司内部则一直拖欠员工工资。

欠款之争自2006年以来, 大量经销商的进货款被五谷道场占压与挪用长达半年, 这导致了经销商的极大恐慌。2006年6月19日, 重庆的《西南商报》以“百万货款掉陷阱, 众多商家被‘套牢’”为题, 报道了中旺集团四川分公司涉嫌挪用当地经销商货款高达100万元、长达8个月一事。

“这半年来就不正常, 钱打过去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见货。”2007年9月,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一家经销商说。他是“五谷道场”在北京通州地区最大的经销商。从该品牌2005年一出来, 他就做一级代理, 那时销售最好时一个月可达二三十万元, 但是现在一个月最多只有五六万元。“以前我们打过去钱, 一般3天之内就能给货, 现在不行了。”他说, 2006年上半年有一次因为打过去的钱回不来, 他甚至赔本进了一批货, “现在一定要先看到货, 我才敢给钱”。当然, 有着同样经历的不只他一人。

2006年9月, 重庆綦江的一位经销商向中旺集团河北三太子实业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打了4.4万元的货款, 拖了很长时间都没见到货。他为此去了成都好几次, 可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綦江还有几家与他经历相同的经销商甚至去了北京集团总部, 依然是无果而归。

断货之困

货物供应不上的状况同样发生在各大超市。

2007年9月, 在上海, 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方便面品牌却偏偏不见五谷道场的身影。

在成都, 尽管五谷道场在四川建有生产基地, 可依然存在断货现象。

而在北京, 断货现象尽管并没有其他地区严重, 各大超市货源却依然跟不上。一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称, 经销商不能及时提供产品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

如此一来, 断货之后, 五谷道场前期吸引的一批顾客只好转向其他品牌。即便有些地方后来又补充了货物, 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方便面市场, 流失的客源已经不能全数挽回。

欠薪之忧

2006年下半年伊始, 五谷道场各地的员工就明显感觉到工资发放日渐吃紧, 工资由每月15日发放改到每月25日, 直至后来改到下个月, 一直到拖欠不发。不仅是正式员工如此, 经理级员工同样如此, 就连超市的促销员也大量被拖欠工资。这直接导致员工大量流失, 许多业务青黄不接。

种种迹象表明, 杀气腾腾冲入方便面市场的五谷道场已经在苦苦挣扎, 离大去之期不远矣。

崩盘因由

从最初的闪亮登场到如今的生死难料, 通观这匹“黑马”的命运, 我们不难发现, 五谷道场犯了企业运营的几乎所有错误———战略调整缓慢、管理混乱、轻视人才、结构缺失……概括起来, 导致其最后崩盘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先天不足五谷道场的营销策略棋行险招, 一开始, 它就把矛头指向了油炸方便面, 称其“可能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一时间, 舆论大哗, 油炸巨头们大为不满, 关于油炸与非油炸的争论自此后不绝于耳。身陷焦点的五谷道场在迅速打开市场的同时, 也几乎一举得罪了整个行业, 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血雨腥风的战场。

面对多方质疑, 消费者对非油炸的信任渐渐变成了迟疑;其后, 六部委为油炸方便面平反, 更使五谷道场主打的健康牌失去了公信力。也有专家认为, “拒绝油炸, 还我健康”的炒作是成功的。这起典型的事件营销的确达到了迅速提高知名度、关注度的目的。五谷道场真正的失误在于, 达到导入期目的后, 本应低调, 淡化“油炸”、“非油炸”的喧嚣, 及时进行成长期的阶段性转变, 及时修补与同行之间、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后来, 离职的任立竟然也说出了类似的话语:纠缠于健康问题的“非油炸”已经走入死胡同。

盲目扩张

毋庸置疑, 盲目扩张是导致五谷道场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

甫一登场, 五谷道场就对自己的前途信心满满, 不久便声言要抢夺方便面市场60%的份额。而实际上, 中国的方便面生产线资源已经严重过剩,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开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已有几十年历史的日本非油炸方便面, 其市场份额一直没超过2成。可以说, 单单一个“健康”概念, 对于方便面这个非理性、重口味、重方便的快速消费品来说, 并不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武器, 仅凭这一点就想把市场争夺过半, 现实可行性在哪里呢?

头脑发热的五谷道场哪里顾得上这些?2006年, 它几乎是同时在30多个城市设立办事处, 半年内员工数量一度扩展到2000多人。对一个新成立的公司来说, 这种运营成本与管理难度都是难以承受的。

更加令人费解的是, 在企业资金出现危机时, 五谷道场非但不收紧资金, 反而愈发大手笔地建立生产基地。北京、广东、江西、山东、四川、陕西、湖北……全国一下子建立起了接近38条生产线, 投资接近18亿元。王中旺后来甚至放出豪言, 要建立48条生产线!

生产基地的投资回报要几年后才能见到, 需要占压大量资金, 要求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通畅的融资渠道, 这些, 五谷道场本身并不具备。事实证明, 五谷道场崩盘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投资产能多方占压资金造成的———对员工工资的占压导致大量员工流失, 对经销商资金的占压导致渠道瘫痪, 对流动资金的占压导致生产无法开展, 屡屡断货。

融资失败

在此种情况下, 若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充裕资金, 五谷道场也许能逃过一劫, 无奈, 融资无门。

从五谷道场出现资金困难的苗头到最后崩盘, 融资都没有成功。虽然期间他们接触了多家有意注资的方便面企业, 王中旺甚至曾去美国寻求资金支持, 但是最终无一谈成。

比如, 2007年上半年, 统一集团高层曾经亲自考察过北京五谷道场。而当时就有消息说, 统一有意与王中旺进行合作, 但最后还是没了音讯。“王中旺自尊心非常强, 尤其要处处与华龙做比较, 而当时统一集团已经与华龙有了合作。”由于王中旺的个人因素, 数次合作洽谈都泡汤了。

其实, 作为成长如此迅速的企业, 如果能够出让部分股权, 或适时引入具有国际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都是可以走得通的。可惜, 中旺集团及王中旺本人并未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相反, 他们把过多的精力耗费在内部的管理争斗上, 这无疑加速了五谷道场的陨落。

管理混乱

虽然王中旺在业界素以挖人著称, 可是在使用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方面并不成熟。

客观地说, 五谷道场的营销十分精彩, 从战略定位、产品规划到广告创意都颇有大将风范, 这一切都与以任立为首的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密不可分。如果后来整个运营体系不出问题的话, 虽不敢说前途一片光明, 至少不会这么快就陷入危机。可作为投资者, 个性专制独裁的王中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而是将自己投资的公司当作家天下来对待, 多次介入经理人的管理, 因此与职业经理人产生摩擦, 最后甚至将几位高管架空, 将任立等挖来的职业经理人边缘化, 迫使他们离去。

职业经理人的离去让公司彻底陷入了王中旺的一手操控之中, 营销策略被拦腰斩断, 公司内部的动荡可想而知。

资金链吃紧、创始高管离职、核心生产基地被查封……五谷道场在2007这一年里经历的动荡是许多人此前所无法想像的。王中旺最终不得不坦白, 中旺的做法是“中型企业在做大型企业的事情”。可见, 作为营销概念, “非油炸”可以赚足眼球, 但把它作为核心卖点, 是支撑不起王中旺所期待的“大市场”的。

正略均策

品牌专家安士辉认为, 更适合五谷道场的发展策略应该是:先农村后城市, 先区域后全国, 先低端后高端。“因为每个品牌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 随着市场的逐步认知和自身实力的逐步增强, 才能逐步占领市场。”

3.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 篇三

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经过一条无人的小巷时,从小巷的拐角处,猛地窜出一个歹徒来。这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妇女的胸部,凶狠的命令妇女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妇女吓傻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

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盛钱的袋子,死活不松手。

妇女一面死死的护住袋子,一面拼命呼救,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

众人押着歹徒搀着妇女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妇女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妇女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的耷拉着。

宁可手指被掰断也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见那钱袋的数目和分量。民警便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

为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时,小城哗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妇女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妇女的身后,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令人惊讶的是,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儿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她用8块5毛钱买了一个梨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儿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难道不惜牺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块5毛钱,竟是为了买一点水果尝尝?

4.一个令人感动的爱国故事 篇四

——读《能让日本沉没的中国女人》有感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大家应该都是熟悉了吧?是这个国家,发动了侵华战争;是这个国家,使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生灵涂炭;是这个国家让上千万人流离失所……。50年过去了,50年了,日本侵华战争已经结束,日本也早已无条件投降了,可是这场战场的硝烟却还是没有淡去……《能让日本沉没的中国女人》就讲述了一个叫王选的女人为了挽回被日军摧残的人的尊严而做的艰苦的斗争。

王选一次去老家义乌崇山村探亲时,听到父亲述说了50年前日军在这里进行的细菌战。当时父亲的八位亲人和年仅13岁的小叔叔全部死于鼠疫。听到那悲惨的往事,她仿佛感受到了亲人生离死别时的那种悲痛。这使她决定踏上讨回中国受害者尊严和人权的道路。

此后几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王选耗尽百万家产,身心疲惫。可是,是什么力量促使王选不惜耗尽家产来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虐人间的真相呢?对!这就是爱国情。照一般人的常理来说,王选并没有直接受到伤害,大可不必这样,甚至有人认为王选脑子有问题、想出风头。可王选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受到这样的摧残,可日本政府却还掖着藏着,不想让世人知道。王选总是如鲠在喉。她发誓——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我们是人!我们已经忍气吞声,沉默了50年了,我们要讨回我们的尊严、人权!”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女人,想要去控告日本政府,困难可想而知。王选为了搜集罪证,走遍了大江南北,遇到了无数的难题。可她总是有一个信念:我是中国人,我一定要挽回国家的尊严!正是这种精神,日本的和平人士和各界有正义感的人纷纷协助,王选终于站在了国际法庭。“中国如果有两个王选,日本就会沉没”。的确!王选的这颗滚烫的爱国心令我们肃然起敬,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5.感人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篇五

有一个善良可爱的棉花小仙子到凡间游玩。

她很喜欢小孩子,她化身为小女孩,和孩子们追逐嬉戏,自由奔跑,大家每天都很开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快乐有一个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打工,那个地方,就算是棉花小仙子,飞过去也要耗费很大的力气呢。她很同情那个小男孩。

棉花小仙子和小男孩玩耍,她想让他高兴起来。可是小男孩总是很忧郁,他想妈妈了,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梦里和妈妈相见,可是他一次都没有梦到过亲爱的妈妈,他急得都快哭了!

棉花小仙子恍然大悟,原来是想梦见妈妈啊!这个事情好办,棉花小仙子是有法力的,可以帮助小男孩实现这个梦想。可是这需要棉花小仙子贡献出身上的一些棉花,为小男孩做个柔软舒适的小枕头,小男孩靠着这个枕头,就能做和妈妈相见的梦了!小仙子毫不犹豫地扯下身上的棉花,吹一口仙气为小男孩做了一个枕头。

当晚,小男孩枕着那个棉花枕头,真的梦见了自己的妈妈,在梦中,妈妈温柔地把小男孩搂在怀里,亲吻着他的眼睛和额头,妈妈还唱着小男孩最喜欢的摇篮曲……第二天醒来后,小男孩高兴极了,跑去找棉花小仙子,他告诉棉花小仙子:“我梦见妈妈了,原来妈妈没有忘记我,原来妈妈还是那么爱我!”棉花小仙子高兴地和小男孩跳起了舞。

有几个孩子听说了“棉花枕头”的故事,他们和小男孩一样,都想要一个能梦见妈妈的“棉花枕头”,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外地打工,他们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小年纪不但要忍受爸妈离开的痛苦,还要像个大人一样照顾爷爷奶奶。

棉花小仙子看着他们,心里很难过。

棉花小仙子消失了,对于她这样一个法力有限的小精灵来说,做出一个棉花枕头没有问题,但是要做出很多个棉花枕头,会将她的身体抽空的!棉花小仙子消失了一整天,孩子们也苦等了一整天。

第二天,棉花小仙子回来了,她带着笑,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崭新的“棉花枕头”,看着拿到枕头的孩子脸上挂着感激的笑容,棉花小仙子也开心地笑了。

当晚,所有的孩子都梦见了自己慈爱的父母,每个人都在梦中甜甜地笑着,尽情地享受着母亲的爱抚……但是从此之后,谁也没有再见过棉花小仙子。

小仙子抽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棉花,只剩下比空气还轻的一缕棉丝,她轻飘飘地升到了天空。因小仙子私自动用法力,精灵之父本来要惩罚她,但得知小仙子甘愿奉献的事迹之后,精灵之父也被深深感动了,他让小仙子回到精灵宫殿,每个精灵贡献出一些棉花,让棉花小仙子恢复身形,精灵之父还赋予了小仙子法力更加强大的七彩棉花,让她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做出七彩的梦。

2.海底的话

海风轻拂,阳光倾洒的沙滩上,有个金光灿灿的小人,我们姑且叫他沙人吧。堆砌他的人很用心,眉目灵动有光,似刹那繁星,却空洞无比。潮气的帽子,洋气的围巾,盖不住他的哀伤。他坐望无际的大海,觉得很孤单。是的,孤单。

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突兀在雪岛上的,是不完美的雪人。堆她的人真的很粗心,除了雪做的身体,什么也没有给她,她看不见,听不到,只剩寂寞环绕。

一天,沙滩上滚来一只瓶子,沙人好奇的把它捡起来,里面平躺着一份心情,“请问,你知道大海的颜色吗?我不知道!真想看看它!”

沙人对着纸条发了好长时间的呆,他知道在海的那一边有一个和他一样寂寞的存在,且她没有眼睛!他想啊想啊……终于,在一个黎明到来时,他最后看一眼绚丽的朝阳,摘下自己一双闪亮的眼睛,装进那个玻璃瓶里,虔诚的扔进大海。

那个有月亮的晚上,雪人依旧在她黑暗的世界里做着光明的梦,一个瓶子静静的来到她身边,她并不奇怪,这个瓶子不知漂回来多少次,每次都是她放进去的那张纸,她习惯的拿起了摇摇,突然,一种从没有的激动流遍她的全身,她用颤抖的手打开瓶子,俩颗晶莹的珠子落到她的手里,她知道,那是一双眼睛!她急切的把眼睛安在自己的脸上----天哪!原来天那么的蓝,海也那么蓝,而自己原是银装素裹,和天上的云是一样的。这就是美丽的世界吗?月色温和的照着,雪人觉得自己无法入睡了。夜里的雪岛,月舞轻纱。

沙人依旧坐在沙滩上,可他只能听见阵阵海浪声了。可是他很幸福,因为他觉得那个她此时应当非常开心,所以他梦里时常都能听到海的那一边传来一阵阵笑声。不知什么时候,那个瓶子又悄悄的来到他身边,里面有封信。他叹了口气,恰好一只和他要好的海鸥从他身边过。海鸥告诉他,那个得到眼睛的人是个雪人,她原来看不见,听不到。可是现在能看见,雪人很开心,她谢谢送她眼睛的人。沙人听了这封信,心里又开始了沉思。终于,在一个夜晚,在他又一次听了海潮声后,他摘下自己的耳朵……

后来,他又把自己的围巾,帽子装进那瓶子。而自己只剩下一堆光秃秃的沙子。然而他心里一点都不悔!

终于有一天,海鸥告诉他,海那一边的她要来看他,而且是一定,不容商议。他很着急,他知道,雪人一走进海里就会化掉他。短短几行书信让她在他心里留下难磨灭的痕迹。他想了一晚上,决定自己在她动身之前下水,这样就可以免去她被化掉的一丝丝可能。于是,他朝着她的方向一步一步滑入海中。他觉得身体很痛,那是一种涣散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在慢慢 缩小。可他咬牙坚持着,奋力向前游去。他想,没关系,以彼换此,无憾。

雪人怎会按捺住自己,心指引着她去看看那个给予她一切的人,同样的月晚,冰冷的月光冷静不了炙热的心,她也提前了。海水汹涌而来,她觉得有些害怕,却没想过退缩。不久,她也觉得自己的身体在融入大海,他送的东西都散在海里,那些她曾视若珍宝的希望。眼下,心中只有一句话,见到他,见到他……

终于,他们相遇了!虽然他只剩下身体里一块最坚硬的沙块,而她也只剩下身体里最晶莹的冰块,但他们却一下子识别了彼此,好像认识很久。他们心心相贴,沉入大海。最终海底空荡无物。

如果,有一天,你从海边过,请你,请你放慢你的脚步,听一听,那最轻柔的海浪声,就是他们幸福的歌声。

3.小狐狸和油灯大婶

屋子里升起炉火,奶茶发出好闻的清香,塞满新棉花的被子上是妈妈春天绣的向日葵,一切都是那么好,一切都应该是暖暖的。可是,小狐狸阿丘还是觉得冷,很冷很冷。

它从来没有这么冷过。

它走出屋子,又望着山下。

那里有一座破败的木屋。天一黑,木屋内就会亮起灯光,直到黎明时才会悄然熄去。

“那是一座‘鬼屋’。”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阿丘说。

“鬼屋?”

“对哦,在那里住过的护林员早已不在,可是灯光却始终如一地亮着,肯定是有鬼魅作祟。”爸爸说。

阿丘很好奇。

好奇的阿丘曾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偷偷溜到山脚,偷偷从灌木丛后面看木屋里面。“果真没有人住的样子呢。”这么想时,阿丘就很害怕,然后一溜烟回到了山上。

“好想再去看看哦。”阿丘抱紧冷得发抖的身子想。

“灯光那么温和,即使是鬼,也不用怕吧。”阿丘又想。

下了决心,阿丘便往山下走去。一边走,一边想着去年冬天和爸爸妈妈在这条路上堆起的雪狐狸,想着春天时也曾一起在这条路上采摘野花,本来说好今年还要堆一个大大的雪狐狸的。可是,秋天时,爸爸妈妈不约而同患上重疾,先后去世了。于是,家里就只剩下阿丘一个人。一个人去寻找吃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烤着火炉,一个人盖被……一个人,真是好冷啊。

雪,越下越大。

风,一阵紧似一阵。

橘黄色的灯光从木屋中渗出来,让阿丘的心里顿时涌过一股暖意。

“真想找个人说说话,哪怕是一个‘鬼’也行。”阿丘嘀咕着,绕过了灌木丛。

它来到木屋前。

屋内静悄悄的,只听到偶尔传来低低的一声“哔啵”。

从破败的窗户看进去,里面什么也没有,没有桌子、板凳、锅碗瓢盆,甚至没有蜘蛛网,只有一盏油灯安安静静地站在干净的灶台上,发出明亮的光。

“喂,请问有人在吗?”阿丘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木门。

“哔啵!”屋内的油灯脆脆地回应着,发出了比刚才更明亮的光。

“我是一只狐狸,我叫阿丘。”阿丘又说道。

“孩子,你好啊。”有人说话了,声音柔柔的。

阿丘又认真看了一遍屋内,真的什么也没有了,除了那盏油灯,还有灶台。

“别找了,是我,油灯大婶在和你说话。”

有那么几秒钟,阿丘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望着比刚才更明亮更好看的油灯。那是一盏很普通的油灯,铜质的身子,棉花做的灯芯。

“这里没有其他人了吗?”过了好一会儿,阿丘才怯怯地问道。

“没有了。不过,以前是有过的。”油灯大婶慢慢说道。

“呼,呼,呼”风在屋顶上肆意地跑着,刮着;“啪,啪,啪”雪花打在门上、窗棂上。阿丘将油灯大婶放在地板上,用手拢着它,生怕一不小心它就熄了。

在寒冷的夜晚,在风雪的咆哮声中,油灯大婶对阿丘慢慢讲起了过去。

6.季羡林令人感动的几个故事 篇六

一、爱国好学,堪称师表。

季羡林是一个坚定的忠诚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当他的博士考试门门得优,毕业论文胜利通过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季羡林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学术研究以实践爱国报国的志愿。他为归国3年里写了40多篇文章,有13篇学术论文而自觉满意;他又为上世纪50年代前5年“我的学术研究成果竟是一个零”而自责,感到愧疚。正是基于学术报国的意志,他在“文革”后期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历经5个寒暑,终于把长达8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

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后,季老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著名学者钱文忠说:“作为一名学者,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在他执教60周年暨95华诞庆祝大会上,人们通过一段录像又听到了季老那熟悉的声音。他坚定地说:“我们这个大国能够和谐、团结,会影响世界和全人类。”、“没有人能阻止中国的腾飞。”

二、谦和低调,和蔼可亲。

你看呵,著作等身、且拥有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等一连串颇具分量“头衔”的季老却是异常的谦和低调。

季老一生培养了6000名弟子,其中30人成为各国驻外大使。但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他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在季先生的《病榻杂记》中,他谈起了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在北大校园里,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咔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在住院期间,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季老马上吩咐身边人去买,他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也一笔一画地签名600本。

央视编导周兵在回忆拍摄《东方之子》一些铭刻在心的经历时,特别提到了季老。周兵见过老人三次,第一次是和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当时季老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那,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白岩松掏了较长时间,季老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后两次采访他时,虽然他已经有些不记得记者们,但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口,很有礼貌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做人做到这份上,真让人敬佩。”

三、坚强乐观,宽厚仁爱。

季老在黑暗残酷、泯灭人性的“文革”时代,他从拥护、迷惑到醒悟,从旁观逍遥到挨批评,遭毒打,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与痛苦,最终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关进“牛棚”。他感到“被开除了‘人籍’”,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于是,为适应不断的批评,他竟然想出每天站在自家阳台上进行“批评锻炼”:“低头弯腰,手不扶膝盖,完全自觉自愿地坐喷气式”,“还在心里数着数,来计算时间,必至眼花流泪为止”。”这种被逼无奈的痛苦锻炼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季老坚韧不屈的意志和忍辱自强的精神!

到后来,他宽容和谅解了“文革”中痛打和折磨过自己的人,不记仇,不报复,而且自我反思道:在当时那种气氛中,每个人都“异化”为“非人”,自己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还相信“文革”的正确性,“焉敢苛求于别人呢?”他这种“洞明世事,反求诸躬”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众人的钦敬。

四、高风亮节,激励后人。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季老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然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季老一生的心思只在学问上,执着地追求学术创新。在学术园地里,他埋头苦干,辛勤耕耘,总是每天清早4点起床,伏案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上世纪90年代里,在3位亲人接连病逝,自己疾病缠身的夹击下,发愤著作,完成了《糖史》等3部开创性的文化巨著,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7.如何发展令人感动的乡村旅游 篇七

吃在乡村。我们寻找发现当地特色的食材及文化创意,并将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村民参与的方式推广乡村美食地产地销,即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因为游客感觉在当地买来的农特产品更安全、更有保障。农园主希望游客更关注土地与农民之间的情感关系,并且拉近人与土地的距离。游客来到瓜藤下,可以吃到当地的食材,并由此知道土地是不是安全,食品是不是安全,食材可以带来怎样的健康,有什么样的营养成分等。这既是创新的餐饮模式,也是一种深度旅游,游客可以与当地居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住在乡村。游客到农家可以感受到农家带来的幸福感。当地的居民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有其特别的元素。游客在住宿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农家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长期居住,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行在乡村。牛车已经成为台湾乡村旅游中非常时尚的体验活动。台湾的刺桐湾属于农业的产香湾,经营了一大片水稻,当地用稻田画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生活。

休闲农场

台湾乡村风光

三峡民权老街

购在乡村。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级生产,二级加工,每样东西都是出自农村的产品,包含二级加工的产业链。台湾有个大学叫华山咖啡旅游大学,他并不是真正的大学,而是台湾原产咖啡的地方叫华山。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从最初种植咖啡一直到最后自己烘焙、研磨、冲泡的整个过程。罗非鱼在台湾大概能卖到人民币80~100元,我们发现可以把鱼鳞收集起来,因为鱼鳞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胶原蛋白,加工之后一罐可以卖到1 万到3 万元左右,这都是农村一级二级三级的生产加工方式。

台湾的特色乡村旅游规划提出一个概念,从当地资源寻找主题及灵魂,属于比较一体化的建设,很多地方也在运用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农民寻找当地的资源,用当地的资源塑造当地的主题。另一个规划理念是辅导农民成为永续发展的主体。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地方主导主体以政府单位居多,这样的方式缺乏持续的动力,游客到当地旅游往往少了些人的行为和乐趣,所以说必须要辅导农民成为永续发展的主体,软件先于硬件,营销与管理并重。我们发现当前有很多乡村和农村规划做完之后当地欠缺营销人才和营销能力。乡村旅游规划应以有机生态和环保低碳为目标。目前很多的乡村旅游规划太过于一体化,忽略了当地的资源,破坏了原有的民居,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农田。

到底什么是令人感动的乡村旅游?台湾南投县有个桃米社区,创办了一个桃米休闲农业区。1999 年9 月21 日一场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也正是这场灾难,唤醒了当地居民的共识,爱护乡村的共识。重建的过程中,居民铭记过去并且思考未来的村镇应该如何发展,发展的愿景是什么。在当地协会和学校帮助下,确立了以人为本,利用当地自然生态、生活环境、历史文化及常用资源来制定乡镇发展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营造,青蛙回来了,蝴蝶也回来了。现在很多农村因为环境污染看不到这些动物,可是在这个地方你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此外,社区的民众开始重视乡村美食,于是当地的美食食材也开始崛起。在居住的方面,他们以社区资源为本创造出感动乡村的旅游方式。比如一家别墅的主人,他的家就是自己设计并建设的,在整个过程中不断体会和改善。除了一般的服务外,主人还在夜间提供导览解说服务,他希望客人了解他的设计初衷是什么,他还帮客人找土地、建房子,完成梦想,帮助客人找工作,安排就业,分享经营理念故事,传递专业知识等。当地把乡村、美学、艺术融合在一起,让游客深度体验农村,最后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8.令人感动的“微瞬间” 篇八

★妈说:“想你的时候,就一个人去逛街,想象着那些漂亮衣服穿在我女儿身上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我就开心了。”

★家里买台大电视,我想放客厅,可老妈想放他们卧室,一直争执不下,最后还是老妈妥协了。很多年过去了,有天老妈发短信:电视放我和你爸卧室,其实是想让你能来我们屋看,这样可以多陪陪我们……当即释怀,忍不住大哭。

★姥爷去世了。妈妈平静处理完后事,晚上回来她栽倒在床上抽泣道:“女儿,你知道么,妈妈没有爸爸了……”

★“你爸不在家,不想做饭,猫在陪我吃饼干。”妈这条短信我一直存着。

★出国一年,回来时妈妈已患上老年痴呆,迷迷糊糊,不认人。我走到床边看她时,她竟忽然冲我笑了,说:“你胖了。”

★小时候,老爸喜欢叫我和他一起去买菜,他总是把小手指留给我牵着。我大了,他让我跟他去买菜,还朝我翘着小手指,我忍不住鼻子发酸……

★每次一回家,我就要老爸老妈做这样那样好吃的。这次照例,短信热情奔放地写了一堆:红烧带鱼、青菜沙拉、豌豆牛肉、老醋蛰头。没一会儿就收到回信,老爸打了五个字:吃你个大头鬼!晚上回家一推门,发现点的菜一样不少地摆在桌上,老爸老妈还在厨房里忙碌,顿时哽咽……

★无意中看到老爸买的一份意外保险,上面受益人写的是我而不是老妈,老爸说:“别告诉你妈,怕她乱想。”后来妈知道了这件事,斩钉截铁地说:“肯定要写女儿的名儿啊,因为我买的保险上面写的也是女儿的名儿!”

★爸妈离婚后我跟了老妈。等老爸有了自己另一个家,另一个女儿,我就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即使再难也绝对不给老爸添麻烦。后来有件事还是得要他帮忙,然后事就成了,于是发短信给爸爸说谢谢,短信上打出“谢谢”两字时,我心里痛得跟抽筋一样。过了很久,爸才回复了我,只有两字:傻瓜!我哭得稀里哗啦……

★今天坐火车,两个老婆婆坐在我身边,其中一个是来送另一个的,两人双手拉在一起不停念叨着。要发车了,一个老婆婆下车,回头说了句话,差点把我的眼泪逼出来——“姐啊,今年我89岁,你90岁,这是我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了……”

9.感动的儿童故事 篇九

狗熊奶奶是那样的高兴,她盼信盼了好几天,她是很想念远方的小孙子的。

狗熊奶奶老眼昏花,她看不清信上说些什么。

她来到河边,请河马先生帮她念一念信。

当河马张开大嘴,高声地读了一句:“奶奶您好!”时,狗熊奶奶就不那么高兴了。

“他是这样粗声粗气地称呼我吗?连‘亲爱的’也不加。这个没礼貌、不懂事的小东西!”

当信中说到他想吃奶奶做的甜饼时,狗熊奶奶更不高兴了。

“他就这样用命令的口气,叫我给他捎甜饼吗?这办不到!”

狗熊奶奶气鼓鼓地从河马先生手中拿回信,步履蹒跚地回家了。

走在半路上,她越来越想小孙子了。

正巧,夜莺姑娘在树上唱歌。她请夜莺姑娘把信再读一遍。

夜莺姑娘喝了点露水润润嗓子,当她念了第一句:“奶奶,您好!”时,狗熊奶奶听了浑身舒服。

“小孙孙你好!虽然你没用‘亲爱的’,可是我从语气中听出来了,这比加‘亲爱的’还要亲爱……”

当念到小孙孙想吃奶奶做的甜饼时,狗熊奶奶眼眶湿润了。

“这多好,我可爱的小孙子,他没忘记我,连我做的蜂蜜甜饼也没忘记,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孩子……”

狗熊奶奶乐呵呵地从夜莺姑娘手中接回了信,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家给小孙子做甜饼去了。

10.感动的故事作文 篇十

还可以和许多英雄一起革命,更重要的是能认识一下那位了不起的常青书记。他的机智勇敢让我佩服,他面对死亡时的那种英雄气概对我的触动很大。常青书记英勇就义的场面使我泪流满面。我感到,这样的英雄牺牲了,是一个巨大损失,太可惜了,太让人伤心了。尤其他那个“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洪常青,还有后来人”的自白书,使我很受震撼,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深受感动,感想很多。我要向故事里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我庆幸,生在今天的幸福年代,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我们能无忧无虑的成长。比起过去的艰苦条件,可以说,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真是生在“蜜罐里”,长在“阳光”下。我想,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

知福、惜福,才会幸福无比。我想,我们报答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故事让我感动,更让我有学习的动力,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和谐、繁荣、富强,我知道:我要努力再努力刻苦学习了。

11.令人感动的教师,催人奋发的教研 篇十一

前天,顾敏老师把五十中李霞老师《(老王)课堂教学实录》及该校语文教研组长张维文老师在区教研活动时的发言《一次围绕《老王》开展的校本教研》发给我,我连续读了两遍,深有感受。

首先,研究课的课怎么备,他们就为我们上了一堂最好的“课”。在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开课,不,哪怕就是平时的教学,都需要精心备课。在这个问题上。什么不要准备的“非预设性教学”大可不听,那是害人不浅之言。问题在于怎么备。他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全组出动,四处寻找资料,通通提供给开课者,甚至自己听同题课的感受也细细讲给李老师听,“以便她扬长避短”。满以为这样就可大功告成,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搜寻现有的资源远比不上回到课文文本的研读来得重要”,于是,“找来的资料又都丢下”!

好一个“找来的资料又都丢下”,这就是回到自己研读文本的路上来,力求有自己的解读,用自己的真切领悟去指点和感染学生。他们又是全组出动,大家“一句句地细读、一字字地揣摩”,“越读越觉得杨终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是的,只有教者先与文本和作者作一番对话,才能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教者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确有所得,那将是十分愉悦之事,教学的过程中也必将自信满满。在研读时充分估计到各种可能有的理解,并正确判断其是与非,在引导和评说学生时也必将更加恰当敏捷,你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将是切中肯綮,有血有肉,既是深思熟虑的结晶,又有即席发挥的睿智。这个“找来的资料又都丢下”真该提倡一番。曾在一个地方听过一位教研组长关于现在教师“三一备课的概括:“读一遍课文,看一遍教参,下载一个课件”,在这样的备课基础上去上课,只能是复述教参,照搬他人。我作讲座的那一天,区教研室孙和平老师听到“三一备课法后说:这在现在还不错呢。我问难道还有“两一或其他备课法吗?他说:不,也是三个“一”,只不过是这样的顺序:“下载一个课件,看一遍教参,读一遍课文”!天啦。读课文摆到末位上去了,再发展下去,语文教师备课岂不是就不读课文了!

第二,认真研读了文本,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是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课堂。他们先后研究了六七个方案,有的甚至已进行了试教,但仍被彻底否定。真是“每一个版本的讨论都伴随着瞬间的惊喜、一度的迷茫和焦灼”,“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终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确定了“让我们的老王”这一思路,教学的环节依次是“让我同情的老王”,“让我感动的老王”,“让我愧怍的老王”,一个崭新的教学思路诞生了!

好一个“让我们的老王”!文章题为“老王”,当然得让学生懂得老王:文章写老王与“我”一家的关系,老王的为人当然会激起“我们”情感的波澜。文有“文题”,课也得有“课题”,文题课题,紧相联系,“让我们的老王”这一课题似是直接从文章流淌而来,自然天成,毫无做作,不见斧凿。这又真是所谓“成如容易却艰辛”!“同情”→“感动”→“愧怍”,与课文结构也颇为切台,教学思路与从头至尾有重点地解读文本言语的过程紧相一致,教学易于把握,学生思考也无阻隔,教学双方一路递升,层层深入,逐步形成高潮,还能有比这更理想的境界吗?按照“让我们的老王”的教学思路,学生懂文章,明主旨,动情感。教者绝不会只是随硬抽取一点让学生去漫议,而一概以“好”评之:也不会在还没有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就去急急忙忙地,也毫无内在联系地迁移引申:更不会刻意追求“创新”阅读而生出种种胡说八道,如说“愚公移山不如搬家”之类。(一个愚公可搬家,十三亿愚公都可搬家吗?)语文课以解读文本言语为本体,上述的种种弊端就不至于有了。

第三,我又注意到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结构和内容之后,来不及试讲,第二天就借班上课,课上得却很精彩。据说,李霞老师今年在初三,教学任务本身就很重,为备课,那些天她经常熬到夜里一两点,方案最终定下之后,根本就没有来及试讲,研究课却一气呵成,引来了骨干班老师的一片掌声。

好一个“来不及试讲”,实际上就是说,不必试讲。真正吃透了文本→又精心设计了教学之后,试教与否的确已是无关紧要的了。因为教者已经有了底气,有了期待,有了兴致,接下来的确是大可以因班而化,灵活应对。试教时产生的问题不等于就是正式开课时会碰到的问题,教师上课又不是背台词,变量很多,学生怎样就是一个最大的未知数,这时可得有一点儿相机处理的真本领。可见教师上课,不预设不行,死守预设而不知变通也不行,试教与否,的确已不是决定课成败的主要因素了。我们常常听说,为了某一堂公开课,教者两三次试教,好了这一堂课,却荒废了一个星期的课。这有何价值呢?那样的课,又有什么推广价值呢?能推广得了吗?

第四,一堂课结束了,五十中语文组又继续把这一活动进一步延伸开来,大家从不同角度切入,进一步研究《老王》的教学,针对不同班级具体情况,拿出不同方案在全组研讨,既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研究,也从写作的角度思考,并让又一位老师对全组老师开设了问题研究课,课后再次进行了研讨,于是又有了新的收获。总之,他们的“研究活动没有停下来”。

好一个“没有停下来”!一堂课成功了,总结一下经验,分析一下存在问题,这在一般学校也许不难做到;但一堂课成功了,而且在高层次上成功了,却又进一步在各个特定的范围继续研究,使之能充分适应各种层次的班级(及各种类型的学校),不是事业的有心人,又怎能做到这一点?前面提到公开课难推广的问题,在这里可解决了:还有,人们经常看到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问题,在这里也解决了;还有,出了一个名教师,但名声在外而不同时在内的问题也解决了:自然,一花独放的问题也解决了,众多的教师成长了。多好啊!

所以我说,在五十中语文组那里,有令人感动的教师,有催人奋

发的教研。令人感动的教师,包括在培训班上课的李霞,包括教研组组长张维文,包括作为两届市学科带头人的“对于文本的解读深度令我们佩服”的何春玉,包括在校内开问题课的陈彩娟,包括十分关心研究课的柴校长。在那样的环境里,教师时刻处于奋发进取的状态,必将呈现出引入注目的个体和群体的优势。《老王》的研究,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开始,相信他们必能长期坚持下去。

要问的就《课堂实录》而言,那堂课有没有什么要进一步注意之处,我觉得文中作为幸运者的“我”为什么对作为不幸者的老王“愧怍”,似乎还应该抓住末段这句话:“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按照这句话,“我”始终把自己视为“施恩者”,而老王则是“受惠者”,似乎他应该感谢“我”,只要“我”领受了他的谢意,他就应该得到安慰了。而实际上呢?老王对“我”的关心远胜于“我”对他的一点物质上的帮助,所以“几年过去了”,“我”才“渐渐明白”:“我”对老王有愧啊!“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这句话流露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某种“施恩者”。甚至是“救世主”心理,是我愧怍的根本原因,这句话是切不可不抓住的。

我曾经就《老王》写过一篇短文,现附于后,以求得指正,并表示我对五十中的敬佩之情。

幸运者“愧怍”什么?

——《老王》阅读一解

《老王》一文中,“我常坐老王的车”。老王是蹬三轮的。“我”以及“我”的丈夫默存(钱钟书)则是高级知识分子。根据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我们又可以说,“我”是一个“幸运”者,老王是一个“不幸”者,身为幸运者的“我”对作为不幸者的老王怀有“愧怍”之情。

那么,作为幸运者的“我~愧怍”什么呢?阅读《老王》一文,如果不明确这个问题,那就可以说没有读懂,

“我”虐待了老王了吗?否:“我”对老王做得不够吗?否。课文“研讨与练习”第一条说这篇文章表现了“以善良去体察善良”,无疑,文中的“我”和“老王”都是“善良”的。怀有“愧怍”之情的“我”及“我”家,对老王好得很。如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平时总是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客气收钱,“我”绝不把客气当福气,总是照原价付:后来尽管不坐他的车了,还是关心老王能否维持生活。应该说。“我”对老王是很不错的。

“我”的“愧怍”,不该从“物质”上去找原因,而应该从“思想”上来寻求理解。

“我”在思想上,倒也没有轻视老王,但问题在于“我”总有点儿有意无意地以施恩者自居。从施思者的角度去感受老王的“谢意”。老王在死的头一天送了很多香油和鸡蛋给“我”,这是很感人的,“我”自然也表示感谢。但是事后。“我”却是“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似乎“我”能理解老王的谢意,就没有辜负老王,老王就该满足了。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看来,“我”又在不断地审视着自己的情感,直审视了“几年”,“我”一定想到了老王平时的种种好处,特别是想到了文革时期,“我”和默存都受到冲击,他送默存看病坚决不收钱,当“我”一定要给他钱时,“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可爱的老王不但不落井下石,反而真诚地关心着“我”家,这对“我”家是多么大的安慰!老王死前一天送东西给“我”,而“我”却是在老王死后十多天才知道他的死,这真是说不过去啊!于是,“我”终于发现自己错了,渐渐明白“我”的“不安”原因在于“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原来,“我“与老王的关系,不是“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不存在老王应该感谢“我”的问题:老王是一个非常值得“我”敬重的人,他的境界比“我”高,“我”该向他学习呀,“我”在他面前有愧呀!

如果我们上面的理解有道理的话,那么,有些研究者的理解就是值得商榷的了。有人说文章表现了“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要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像作者一家那样“关心人,爱护人”。(见《教师教学用书》)于是,做教师的也就在课堂上大谈特谈如何关注“不幸者”,把“我”树为榜样。全不管“我”为什么而“愧怍”!

12.雪山的感动 篇十二

踏上玉龙雪山, 置身于冰川之中的我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怀抱千年冰峰, 鸟瞰碧海云天。皎洁的白雪, 玉立的冰峰, 清澈的碧湖, 绮丽的山川, 眼前的景色恍若仙境。仿佛是在云中漫步, 雪里求仙, 这一切是如此的神秘、圣洁、超凡入圣。1 3座海拔5 0 0 0米以上的雪峰, 随浮云翻滚舞动, 时隐时现, 转瞬间呈现出千姿百态。放眼望去, 万里祥云中, 雪山呈灰色、银色, 仿佛是舞动的银龙, 顶峰竟装点了粉色的胭脂, 在阳光的亲吻下美轮美奂, 加上碧海天空的映衬, 真可谓:“丽江雪山天下绝, 积玉堆琼几千叠。”

回到山下, 仍旧是一片丛绿, 温暖如春如夏, 鲜花静静地盛开着, 明朗得如诗如画, 回望那玉龙雪峰, 竟愈发觉得它是那样气势磅礴壮美秀丽!而我作为画者, 面对造物主如此充满灵性的创造, 怎能不为之感动?这碧蓝的天空, 葱绿的大地, 舞动的祥云与银龙般的雪山、晶莹的冰川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幅幅画卷, 深深地印画在我的脑海之中。创作的欲望在我的心中不断涌动, 我要通过画笔表达我对大自然的感受与认识, 通过对大自然的勾画去承载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的世界。从真实的景色中提炼出自己对自然对艺术的热爱, 凭着艺术家对美好事物的捕捉与敏感, 将大自然的杰作呈现在世人眼前。

丽江归来, 我像往常一样走进画室, 一间位于紫禁城内慈宁宫北隅的小屋。创作出了《玉龙含笑》、《玉龙幽壑》和《白水出玉龙》等作品。在这个似乎独属于我的空间中, 用我的画笔再次感悟自然之神美, 探求艺术之本源。我在作画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笔墨技法, 是自己几十年来精心锤炼的传统笔墨技法与现实题材在这古屋中的自然融合。原有的成熟技法如披麻皴、斧劈皴等已无需套用。造化与心源, 有法与无法, 神于形、意于法, 集于笔端, 呈现在纸上。

《玉龙含笑》一图, 近景绘出丛生绿树遍野鲜花, 中层推出半山绿色半山雪, 展现出山顶白雪皑皑, 云雾轻柔地环绕着高远的雪峰和冰川的景象。在作品中, 鲜艳的蓝色渲染着天空。蓝天是玉龙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能给赏过美景的人留下永难忘却的印象。整个画面结构, 以师造化为基础, 从心源而完稿, 突出了丽江优美的自然环境——绿雪、祥云、以及亮丽晴朗的雪山风貌。我力图使画面明快, 舒朗, 充满活力, 一反以往自己所作冰雪画中阴天少云, 色象沉静、幽深的风格。在创作时, 笔墨已无法可依, 以表现山石树木的结构为目的随机应变, 线面结合随意而行。笔墨力求保留古人的神韵与气息, 但是我们毕竟不是古人, 画面亦自然会呈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对于这一问题, 我的体会是“继往开来”这一概念是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创新是时代发展自然而必然的结果。

那些用心绘出的作品, 每一幅都承载了我创作的幸福与喜悦, 并倾吐着我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所感所悟。我愿把我的作品献给所有善良、高尚、爱好艺术的人, 让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之作带给他们视觉的享受。多么希望欣赏我作品的人们, 能够从中享受到自然之美, 并以此探求艺术的真谛, 让心灵得到平静与升华, 从而达到画者与观者心与心的交流。

巾帼不让须眉

——从紫禁城走出的女画家祖莪简介

13.令人感动的故事 篇十三

四年的师范生活转眼就过去了。毕业后,我被分到姜家街中学。后来,我结了婚,虽然与丈夫过着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的生活,然而彼此心中凝聚着牵挂与思念。丈夫每次回家,都给我带回来一些小礼物;在我生日时,总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即使是一张小小的生日贺卡,也会让我感动许久。我把点点滴滴的爱贮存起来,营造一个温馨的世界,这就是爱情的感动。揣着爱情的感动上路,才使人们风雨同舟,患难相依;揣着爱情的感动上路,才使我们走过坎坷,走出沼泽。这份爱情的感动,足以让我守候一生!

调入大湾后,我举目无亲,独自跋涉,又是大湾的全体教师向我伸出了友爱之手。我忘不了那天胃病发作时,乌彬老师送我回家的情景;忘不了打点滴时,李桂香老师给我端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忘不了孩子生病住院时,侯淑梅老师的倾囊相助;更忘不了婆母突然病故时,各位老师为我分忧的情景„„是他们让我撑直了脊梁,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友情的感动!多年来,我一直把这份沉甸甸的友情储存在心中,把它当做无价的珍品。这份友情的感动,将鼓励我奋斗一生!

14.最感动人心的故事 篇十四

2005年12月2日,年仅31岁的班主任杜继红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倒在了她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屋子里。当天早上7时,隔壁张社玲老师看到杜继红没有像往常一样很早起床,便轻轻叩门,当杜老师7岁的弱智儿子打开房门时,眼前的情形把她惊呆了:她走得那么匆忙:前一天下午她还上了3节物理课,晚上参加了学校的教研会,她又批改了3个班的物理作业。谁也没想到,近200本作业上的批语竟成了她的“绝笔”。

杜老师去世了,300多名学生都自发来到她的办公室前。孩子们先是深深地鞠躬,而后一个学生“扑通”跪在地上,其他学生也都跟着“扑通、扑通”跪在地上。霎时,杜老师办公室前的空地上,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孩子。时间一分分过去,地上冰凉,任凭校长、老师如何劝说,孩子们谁也不肯起身。拉起这个,那个又扑通跪下。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同学们又一起给杜老师磕了一个“响头”之后,才含泪离开。“杜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 “杜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

“4月份,一天晚自习后,我突然肚子疼,杜老师就带我去镇卫生院,并一直陪在我身边,直到第二天凌晨输完液。然后杜老师又把我送回宿舍。”

杜继红从教学12年来,不论是她教过的学生,还是没有教过的学生,都从她那里得到了太多的温暖。

微笑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 见过杜继红的人都说,杜继红很乐观,不论对同事还是对学生,她总是一脸真诚的微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她微笑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杜继红有脑外伤后遗症,丈夫退伍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母亲瘫痪在床需要照料,儿子枫枫先天性弱智,连简单的生活常识也不懂……她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但只要一走进教室,她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校长说:杜继红生活最困难,但她备课、批改作业都是最认真的。

同事高莉回忆道:杜老师头痛病时常发作。2004年5月的一天下午,继红正上课,突然头痛病发作,她使劲咬住书,汗珠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同学们看出了异常,劝她回家休息,她说没事。离下课还剩几分钟时,继红一下子昏倒在讲台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她又早早走进教室。

杜继红对学生无私的爱,赢得了孩子们一颗颗纯真的心。

15.沉淀的感动与快乐 篇十五

人生, 也许就是由数不尽的分分合合化成的圈, 起点即是终点, 向左走是爱, 向右走也许成了恨。

还记得初次牵手的夜晚吗?满天星光为他们而闪亮耀眼, 孤单过的心开始有了新的方向。

还记得那场花瓣丛傍的守侯吗?美丽的“痴痴”花把那一刻的喜悦与烂漫变得刻骨铭心。

还记得……

她给了他那么多的回忆, 那么多的甜蜜。

学校的生活把渐渐逝去的记忆变成了永恒。

他毕业了, 离开了学校。

在家等工作的日子是郁闷的, 她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勇气, 有了她的陪伴, 郁闷的日子也充满了希望。

他的工作在上海, 离开她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她郁闷, 选择了出去散心, 在他走的那天上午。

一下子没有了她消息的他, 莫名的难过, 陌生的上海, 不是他的归宿, 而她, 才是他那颗沧桑心灵的方向, 只有她!

真实的她却离他那么的遥远, 他疯狂的打她的电话, 而总是听到一个声音在说“您拨的号码无法接通”。大街上, 他流泪了, 心痛取代了寂寞, 而又加深了思念。

日子也就这样过去了几天, 外出的她回到了家, 终于能联系上她了, 他很高兴。

有些时候, 暂时的分开会让人更加懂得相处的珍贵。

她决定来上海看他。

他早早的就买好了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放在宿舍。那美丽的花仿佛也只为她而开放, 第一次送花给她, 真实的感受到了思念半个多月不见的她在面前, 她接下玫瑰花那一刹, 凝成了永恒。

她在上海的日子有快乐, 也有生气的时候, 不管怎么样, 两个人真实的在一起了, 虽然短短的几天, 他也有很多做的不好之处, 毕竟, 他们相爱。对于他, 那几天她给过自己的快乐, 也许要用一辈子去沉淀。

短暂而快乐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她回去了。于是, 他又陷入了思念的沼泽。

他不是个坚强的人, 不会控制自己的思念。

每天都要给她打电话, 听到她的声音是他在外漂泊日子的最大慰藉。他们有过矛盾, 有过争执, 是爱让彼此坚持, 他感谢她, 感谢一路上有她。

转眼到了国庆节, 他回来的日子了, 终于见到心中日思夜想的她。

快乐, 并着争执, 也许这就是真实的爱。

国庆过后, 他回上海工作, 她下学校实习。

两人之间只能靠电话维系彼此的感情和相思, 他想她, 可他没有办法在她身边, 他的思念写在脸上, 她的想念埋在心底。

牵挂, 并着矛盾。

这也是爱的基本色, 不因距离减少了思念, 只怕来时的路上会寂寞, 有了她, 他是幸福的, 黑夜里, 有个人可以思念, 也是种幸福。

她告诉他, 要去广州工作, 他惊讶, 脑子有些木然, 不是不相信爱, 而是, 他怕, 害怕失去。工作和学校是个截然不同的环境, 女孩子是要有人照顾的, 而他, 却犯了最大的错误, 不能陪在她身边, 分享她的快乐, 分担她的忧愁。

他总会犯一些小毛病, 为了爱也好, 自己神经质也好, 每一个小错误都会让他自己深深的自责, 同时, 却影响她的情绪。

在她去广州工作前, 他决定从上海回来看她, 她才是对他来说重要的人。

回来的两天, 有她陪伴, 真的, 是种极大的幸福, 记得有句话说过, 为自己心爱的人买早餐都是最幸福的事情, 他后来懂了, 爱是要学会从点滴做起的。

他给她想办法买的去广州的火车票, 当她真正离开家去广州的那一刻, 他隐隐的感到了心中有种绞痛, 说不明, 却真实的存在着。

以后的日子, 他学会珍惜, 学会坚持, 他没有长大, 没有成熟。真实的他, 可能要面对以后的一切, 只是, 他会努力, 为了她, 或许也是用来舔舔自己的伤口吧。

16.歌唱何以令人感动? 篇十六

“桃花你咋就红来,杏花你咋就白,我瞎瞎的活了一辈辈呀,我可没看出来……”

“太行山你就开花走也走不到头,下辈子好歹要睁开眼,看看这圪梁和沟……”

2003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我第一次有幸观赏了左权盲人乐班的表演,上面两句熟悉而又陌生的歌词活脱脱地呈现出了他们用生命歌唱的状态。从那时起,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歌唱何以令人感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声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每当遇到歌唱情感处理的教学问题,盲人歌手的震撼表演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据我了解,大多数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强调一个概念——“以情带声”,这不仅体现出了歌唱情感对于声音表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强调“我们为什么要歌唱”这个外延更广的问题。但苦于专业积累和能力有限,一直未能找到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直到十年后对左权盲人宣传队“大事记”《向天而歌又十年》(2013){3}的仔细阅读、以及对相关表演视频的观看,才对歌唱情感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决定将期间的思考付诸于书面。

如果说音乐学家感慨的是“阿炳还活着”{4}、他们的生存与施乐状态令人看到了颇具价值的民间活态遗产,那么作为声乐工作者,我更希望将这份感慨与感动共情于声乐作品的情感处理与表达方面——将“何以被歌声打动”的思考应用于“如何用歌声打动人?”以此来完善表演、促进教学。而期间深藏的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问题、情感互动问题,则有必要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甚至哲学的高度给予重视,然而,这正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缺项。鉴于在当下“时髦”的音乐话语体系之中,左权盲人歌手被视为“原生态”{5},而与我一样在音乐院校进行专业训练的人被划为了“学院派”{6},本文将在二者的相互参照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看似老生常谈、却总是存有新视角的、关于歌唱情感的话题。

一、主体间性体验:眼盲心明,朴素的歌声最动人

《向天而歌又十年》是继《向天而歌:太行盲艺人的故事》(2004){7}之后关于左权盲人歌手的又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编著者刘红庆作为左权盲人宣传队的“家属”,一方面帮助身为盲人的弟弟打理日常生活,一方面还帮乐班做宣传和联络演出,并在忙碌之余记录下乐班生存、行走、歌唱的过程及其间的点点滴滴。在这两部无声的书面文本中,看不到华丽的辞藻与刻意的美化,与盲人歌手的歌声形成了互文性效果,这令我深深反思——在无光的世界里,他们如何唱出这种光芒四射的歌声?在质朴甚至简陋的生存环境中,他们如何将音乐的审美推向极致?在长期的颠沛流离过程中,他们如何将歌唱状态调整至如此美好?……这一切,足以令读者与听众落泪,而这种能力与自然,正是“学院派”训练难以企及的。笔者认为,“原生态”的新鲜的确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但是刺激听觉与情感的却不能以“原生态”与“派”为前提,期间发挥作用的是歌声中超越“原生态”与“学院派”的情感,朴实地讲,这种情感状态就是“被打动”。而在我国极为丰富的音乐品种之中,太行山的盲人歌手仅仅是实践这种歌唱状态的一个个

案。

我们为何会被感动?是因为他们眼盲吗?是因为在我们固有观念中对身残志坚的弱势群体的敬佩吗?如若是这样,我们的眼泪仅仅代表了怜悯而并非感动,换句话讲,我们从未将它们视作普通人平等对待,而是将其视为与我们存在生理功能性差异的“他者”。网友们关于刚刚过去的2015年央视春晚“女神与女汉子”小品中是否存在歧视的争论,是否同样可以反思,我们对于盲人歌手的此种情感也带上了某种“歧视”的烙印?当然,大多数音乐人都不会将问题停留于这一层面,盲人歌手稳坐台上、仰颈向天而歌、身体随乐而动,那场景、那表情、那歌声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而在“学院派”的表演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强调“科学”的体位、发声、表情,但却很难与观众达到这种来自民间的共鸣,由此是否可以推断,“科学”至少并非是实践歌唱表演的唯一途径,但这种长期以来已经根深蒂固的学院风格的“科学观”的确已经限制了歌唱表达的可能性。此时,民族音乐学家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为声音与情感表达打开了一扇自由之门——歌唱方法与情感的表达因族群文化的不同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就是“学院派”一直在强调、也在努力借鉴的“风格”,只是由于对不同群体文化内涵的探究不深,因此对“风格”的学习与把

握有时不免会贻笑大方。

在左权盲人歌手的表演过程与生命历程中,让我们体会到民族音乐学家们常常提及的“文化震撼”,这种震撼显然不只是同情、怜悯,而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碰撞。这种被感动而产生的共鸣,不因为演唱方法、不因为美好的音色、不来自语言的通达,仅仅是一种无以言表、却又真实存在的状态与境界,而我在盲人歌手身上所观察与体会到的这种境界,可将其称为“朴素”,一种源于心地光明的朴素。也许正是由于眼盲,为他们屏蔽掉了世间的繁杂与不堪,留守了一片单纯的心地与一种洁白的情感。与那些眼不盲心却盲的人来讲,这何尝不是一种平等?由此可见,心地的光明才是歌唱情感的出路,而由此迸发出的身体能量与朴素歌声,则是打动我们

的基础。

对于“光明心地”的认知,来自于表演者与观众的共同体验,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无以言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歌声由口及而的传达,这可被称为“主体间性”,也是一种建立在某种共同经验基础上的“移情作用”。如果说盲人歌手与太行山地区的观众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经验、更容易产生情感的主体间性体验,那么他们与城市观众之间的共鸣又该如何被理解?本文暂且将这种经验作为音乐的自性与观众感官联觉反应的共同结果,但仅此作为一个开放性、可供探

讨的话题,望与学界同仁共同商榷。

二、同吃同住学艺:植根生命土壤,体察真实“民情”

不稳定、非主流、边缘化、弱势,是左权盲人歌手的基本存在状态,由这些关键词构建起来的人生多与苦难、贫穷相关。在其他服务行业尚不发达的左权地区,歌唱几乎成为了盲人谋生、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手段。盲歌手刘红权曾介绍,“以前,我们没有什么居住的地方,经常是有活动的时候,再联系大家,集中到县城一个指定的地方,然后再一起出去。一个村子一年演两次,我们背上行囊从离县城最远的村子,开始走乡串巷直至唱回县城”。{8}十多个民间盲艺人,无论冬夏互相搀扶着行走于太行山脉之中,在黑暗中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与希望。这些植根于生命泥土的经历,使得盲艺人的歌声透露出深深的无奈、苍凉,同时也迸发出灌注于生命的体悟与超脱的情感。而这一切,对于在城市长大、衣食无忧的年轻人来讲,又何以体会得到呢?回忆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土洋之争”以及近些年来“原生态”唱法引发的反思,可以说声乐工作者在向民间学习、探索民族声乐的风格方面一直在不断尝试,但是如盲人歌手那般厚重的生活沉淀,又

何以才能学习、把握并将之应用于日常歌唱中来?

在多年教学探索无果之后,我仍然将视野转向了民族音乐学,发现这一学科研究方法中的田野考察,十分值得声乐工作者借鉴的。歌唱味道的学成与歌唱情感的准确表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到民间与艺人同吃同住,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跟他们一腔一字一句地学习。此时也许有人会问,如此一来,我们恐怕需要很久才能把握一种风格,而学院声乐教学仍然需要多元性,需要涉猎各个民族、各种唱法,这样的做法是否又与教学目标相违背、至少相偏离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如同做学位论文研究那样,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如上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寒暑假进行考察、学习,而期间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唱法本身,而是民间歌手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了解歌唱情感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将其共情于自身歌唱过程之中,这一过程与演员体验生活的方法非常相似。一旦掌握了方法要领,即可举一反三,如若没有大量的实践去考察实践,或可通

过长期的阅读来体验“民情”。

当然,在我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有些同僚问起,“我们若是把音乐学家的事情做了,学科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呢?”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我们的目的并非是要划清界限,而是要提升自己,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音乐学家合作,这不仅可以解决声乐界的尴尬,同时也可以解决音乐学家不擅长声乐发声原理而遇到的研究障碍。音乐学家田青先生强调“最好的诗篇在民间,最穷的地方出最好的诗乐”{9},而声乐教学中强调的字正腔圆,与弥漫着乡土味道的“原生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有时甚至唱法方面形成了对立,因此,笔者认为,通过上述方法,尝试将这种“圆声”与“原生”结合起来,以达到歌唱技术与歌唱情感的高度统一,进而不仅可以避免“千人一面”的声音表达,同时亦可以将民间传统保存于学校传

统之中。

三、让技术在哲学层面升华:坚守信仰,用生命歌唱

左权盲艺人表演时,有的吹唢呐和笙,有的拉二胡,有的敲锣等等,演唱的内容从抗战支援前线到解放时期的土地革命,从“文化大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左权民歌为基调、革命歌曲为背景,编词即兴演唱。如此宽广的时间跨度与红色题材的音乐内容,显示出左权的历史文化根基与底蕴,因此,“红色”不仅成为了左权民歌的文化标志,也同样赋予了盲艺人坚固的信仰。他们不卑不亢,虽然看不到观众,但以尽情的歌唱表达了对观众的尊重。他们不刻意迎合和献媚,承传者前辈们的歌声。由此可见,信仰或许是盲人歌手歌唱情感表达的又一基础,而这种信仰,不是宗教属性的,也不是政治属性的,而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坦诚。反观“学院派”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从未对这一环节进行强调,我们关心的都是歌词的表面内容,而对创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甚少关注,同时对自己感受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于观众心理的探索。从这一角度来看,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歌唱表述生命的歌词,而如盲艺人一般的民间歌手们却是在用生命、

甚至是超越生命的信仰在进行歌唱。

对传统的坚守与对信仰的呵护,是我们未经历过风雨的这一代最为缺乏的能力,这种缺失也同样表现在歌唱之中。很多学生在演唱《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歌剧唱段时,对于故事的相关历史背景毫无所知,单纯地读谱、唱词,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表达无法理解那一代人的革命信仰。同样,尽管我们现在一直在歌唱祖国、歌唱“主旋律”,但情感却始终无法兑现,只因我们似乎从未真正将其视作信仰。作为教师我们难以将问题全部归咎于学生,因为我们自己也难逃其责。客观地讲,无论是对传统还是对信仰的坚守都不容易,在经历了“文革”等特殊历史阶段之后,即便是要将其恢复也是需要实践和群众基础的,而面对歌唱,我建议声乐工作者、学生,可以权且将歌唱本身作为自己的信仰,进而为表达最真切的情感而努力考察、研究、学习,让技术在对人生的体悟

中、在哲学层面得以升华。

结 语

本文从左权盲人歌手的生命与歌唱状态谈起,从“原生态”歌手对歌唱情感的掌控的方法与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学院派”声乐教学种遇到的歌唱情歌问题进行了探讨。需要提及的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原生态的借鉴,而并非是对学院派的完全否定,仅仅是抓住了一个小问题,从而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本文并非是想说明歌唱技巧的无关紧要,而是提出在具备歌唱技巧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表达歌唱情感,进而达到演员表演与观众双向互动的目的。总之,笔者旨在希望将“歌唱情感”作为一个理论性问题被声乐界和学术界重视,而本文仅仅是本人教学、表演过程中的一点儿体会,尚未将对于该问题的讨论上升至“科学”的高度,希望通过后

续的工作,与学界同仁进一步探讨。

{1} Blacking, John. “The Context of Venda Possession Music: Reflec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ymbols,”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17 (1985): 64-87.

{2} Becker, Judith. Deep Listeners: Music, Emotion, and Trancing.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P, 2004.

{3} 刘红庆编著《向天而歌又十年》,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3年版。

{4} 同{3},第3页。

{5} 本文权且直接应用“原生态”一词,来方便指代那些生长于民间,与周围环境相息相生的音乐类型,暂不对学界关于该词的争议进行说明。

{6} 学界常用“学院派”一词来代表在学校中进行专业训练的歌手,权宜之计,暂不就相关争议进行说明。

{7} 刘红庆编著《向天而歌:太行盲艺人的故事》,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年版。

{8} 同{3},第134页。

{9} 吴祚来《看左权县盲人宣传队演出》,网易博客——吴祚来的博客,blog.163.com。

谢飞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讲师

上一篇:从《中国制造2025》看中国机械发展下一篇:常识问答1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