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管理办法

2024-08-02

人工成本管理办法(精选7篇)

1.人工成本管理办法 篇一

人工成本管理制度

1、定期按每月、每季、全年进行人工成本统计。人工成本是酒店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人工成本统计口径明确为如下内容:(1)职工工资总额和生活费;(2)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保险);(4)职工福利费用;(5)职工教育费用;(6)劳动保护费用;(7)工会经费;(8)招工招聘费;(9)其他。

2、在人工成本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包括:(1)人工成本总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工成本增加绝对值=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基期人工成本总量;人工成本增长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基期人工成本总量*100%-100%。人均人工成本分析。人均人工成本=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报告期企业增加值*100%。企业增加值是由经营利润、人工成本、税收净额三部分组成。(4)人事费用率的分析。人事费用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报告期营业收入*100%。(5)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分析。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报告期经营利润/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

3、通过人工成本指标分析和横向比较,清楚本酒店人工成本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对人工成本的未来走势作出预测,对人工成本的不良趋势及时纠正,对人工成本的优良趋势加以肯定,从而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决定,及时调整人工成本政策,达到人工成本指标优质化的目标。

4、制订积极进取的人工成本战略。酒店的人工成本战略应该是:绝对人工成本(人均人工成本)至少要等于并争取略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以保证在吸收人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相对人工成本(劳动分配率或人事费用率)至少要等于并力争尽可能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以实现人工成本投入后产出的最大化。人事费用率一般控制在25%左右。要运用效益制衡原则控制人工成本不适当的增长,实行人工成本“两低于”办法,即:人工成本总额的增长要低于酒店经营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人均人工成本的增长要低于以正常营业收入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5、做好人工成本的预算工作,在预算人工费的支出的基础上制订标准人工成本,并着重于过程控制,按月、按季监测实际达到的人工成本与预算人工成本之间的差距,加以揭示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人工成本的超支或浪费消灭在人工成本形成过程中。

2.人工成本管理办法 篇二

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的总和, 其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七大项。

人工成本管理, 是指企业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围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界定、核算、支付、调整等一系列管理行为。

人工成本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客观需要, 过去那种用人不计成本, 不讲究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分析的机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不仅能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且能够刺激职工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能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企业如何进行人工成本控制, 其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是减员增效。通过严格控制各种用工人数控制人工成本总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员不是单纯地减几个人, 其目的在于增效。增效, 一是提高效率。通过减员, 克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 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 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二是提高效益。通过减员, 降低人工成本, 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第二是实行“工效挂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分配原则, 只有充分地发挥工资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 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

如何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 使有限的工资发挥更大的作用呢?要将有限的工资投入转化成较大的产出, 就得有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先进的内部分配机制, 一是引导职工合理流动, 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二是激励职工多作贡献。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对职工按有效劳动分配, 从分配制度上要合理设定基本工资份额, 全额或大部分工资额与效益、贡献挂钩浮动。工资要向苦、脏、累、险、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倾斜。只有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 才能激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 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多做贡献, 形成一个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促进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第三是减少无效人工支出。人工成本是由工资总额、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社会保险费、教育经费、住房费用及其他费用等项目组成。根据双因素理论, 可将这些项目分成激励性因素和保障性因素。激励性因素就是提高这些费用能促进职工积极性的提高;保障性因素就是得到这些费用能使职工获得安全感, 防止职工消极情绪的产生。企业的目的是要使激励性因素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保障性因素真正起到保障作用, 尽可能减少无效支出。减少无效支出关键是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 要求企业建立起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 实现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职工个人工资与生产成果挂钩, 在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要实现工资的动态管理, 做到“效益增, 工资增, 效益减, 工资减”, 职工实行一岗多薪、一职多薪、易岗易薪, 将职工的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离;实行模拟市场核算, 进行成本否决, 将企业目标与职工收入联系起来, 促使每个职工共同分担企业的任务。

第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控制不是要减少企业人工成本的绝对额, 人工成本的绝对额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 这是一个总趋势。因此, 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是要控制其相对数, 也就是说, 企业进行人工成本控制的目的是要降低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 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要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 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效益。提高人工成本效益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工成本控制是适应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而提出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之相适应, 企业要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熟练劳动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就决定了企业不仅不能一味降低人工成本, 而且要适时地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 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 提高职工的技能和素质。关键是如何通过少量的投入获取大量的效益增长, 这是人工成本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企业要发展, 要进步, 要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就必须科学管理, 实行精干主体, 发展多种经济, 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福利化的企业部分要逐步变为商品化, 企业化的社会部分要逐步变为社会化, 变暗补为明补, 变无偿为有偿, 完全推行市场化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浪费, 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总之人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力全方位的补偿和投入, 是企业效益的源泉。在当前市场竞争中, 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出路。

参考文献

3.浅谈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及对策 篇三

摘 要 本文介绍企业人工成本的界定范围和企业人工成本总量的控制依据,提出了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宏观建议及对策措施,分析了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应把握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人工成本 管理 控制

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在培育、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自身需要,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把人工成本管理纳人企业基础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以保证将人工成本的控制落到实处。

一、企业人工成本概念的界定

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指企业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开发人力资源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界定人工成本构成,建立人工成本指标体系,制定人工成本标准,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建立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人工成本统计、分析评价方法,健全人工成本预警制度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人工成本管理具有较明显的层次性、通用性和相对性。层次性是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幅度、职责、任务各不相同;通用性是各级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基本相似;相对性是国家、地区、行业或企业人工成本综合水平的比较。

二、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已成为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好坏,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国家的财税政策已逐步进行了调整,贸易保护政策将逐步淡化或被取消,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正在接轨连通,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焦点取决于人工费、产品和运费。这种竞争是激烈的,也是残酷的,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到少投入、多产出、改善成本管理,这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选择。

(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合理调控职工工资收入的有效手段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合理调控职工的工资水平,曾经试行过很多办法。例如工效挂钩、弹性工资计划管理、工资总额的增长不超过企业效益的增长、职工个人工资的增长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以及“市场决定论”等,都曾对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调控起过重要作用。

(三)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促进劳动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工成本实质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职工人数;二是工资福利水平。要合理控制人工成本,首先要合理控制职工人数,要合理控制人员的结构。过去我们也曾将劳动生产率指标作为人员控制的手段,但劳动生产率计算的可变因素很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分配也没有直接联系,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促进劳动管理是有作用的,但也有局限性。

三、在新《劳动法》下如何进行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及控制

(一)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途径

1.要有专门的人工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企业内部应建立以劳资部门为主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对人工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控制指标,定期发布人工成本控制指标,进行奖罚分明的有效管理,必要时实行成本否决。

2.建立人工成本费用预算制度。预算应结合工厂具体业务,并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科学合理地编制人工成本预算,并严格认真地执行,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积极性。

3.建立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其目的是促进工作,使高层管理者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构成、数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帮助。

4.确定正确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实现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低人事费用率或劳动分配率的目的。人工成本管理要控制其相对数,降低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降低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目的是增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增强人工成本的支付能力,但人工成本控制并非减少人工成本的绝对额。

(二)控制人工成本的有效方法

1.提高职工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人工成本是花在企业职工身上的费用,控制人工成本就要从控制总的人数和控制人均费用支出入手,控制总人数就要提高职工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员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人员就减少了,人工成本就降低了,反之亦然。所以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

2.合理定岗定员,减少人员浪费。搞好定岗定员是加强用工管理的基础,也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合理的定岗定员,就是各个岗位和各个生产环节的人员安排都正好,每个人的工作量都满负荷。

3.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合理,每个人都是最佳定位。先进合理的定岗定员标准,是发挥人工成本最大效益的基础。但在人员安排上还必须做到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作用,发挥出最佳效率。因此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当然生产经营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培训,多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是人事劳资部门要时刻注意的。

四、结论

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关键是加强定额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定额必须由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制定,企业职工严格执行。其次,合理定岗定编,人员结构合理,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要实行不同级别的技术专业考核,减少人才浪费。

参考文献:

[1]狄煌.如何确定适度的人工成本控制线.中国劳动科学.2004.5.

[2]吴家声.加强人工成本控制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践.2009.

4.人工成本管理办法 篇四

人工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和人工成本的预测预警。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是人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提高人工成本数据质量的基本保证,是确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成本水平的基本条件。人工成本的预测预警是劳动保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为促进企业建立人工成本自我约束机制而采取的指导性监控措施。建立人工成本的预测预警制度是宏观人工成本管理和企业微观工资分配工作相结合的需要。

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4年12月2日印发了《吉林省关于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通知》吉劳社薪字[2004]283号文件,文件就如何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机制和预测预警制度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实施意见,但这仅是企业建立人工成本管理制度的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方案和采取的措施,还需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只有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才能达到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持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收入水平持续稳定的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提高企业对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认识。企业要发展,就要确保资产增值,企业人工成本必须受资产增值的约束。企业人工成本的支出,既要保证工资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力,又要保证产品在商品市场上有价格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宣传,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都要增强控制人工成本的意识,积极降低人工成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企业效益好,职工收入的增长才有保障。

确定正确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标。人工成本是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人工成本既是与利润来源同一源泉,又是能够保持同方向变化的成本支付项目,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管理和调控,并不意味降低职工收入来增加利润,而是要控制总费用的结构,在增加值的经营方面下功夫,把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协调起来。所以,控制企业人工成本目标应该是职工收入与利润的同步增长。

建立科学统一配套的人工成本统计分析制度。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研究,人工成本的统计将纳入到统计体系中,作为劳动工资统计的一项内容,每年都要与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同时填报。人工成本的统计应以财务核算作为人工成本统计,以财务及其他专业的统计核算数据为依据,由劳动工资统计部门单独进行统计,即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人工成本的统计结果应与财务核算和其他专业统计核算的结果保持一致。企业要定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或政府部门公布的人工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合理调控。

单独设立人工成本的会计核算科目。在财务会计的核算科目中,人工成本的会计核算项目比较分散,给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人工成本的统计结果缺乏准确性。为了方便准确的统计人工成本,在会计核算中设立“人工成本”一级科目,将人工成本的所有项目进行汇总,使企业人工成本资料档案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

要制定科学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应当在企业人工成本进行规范性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作出科学的统一规定和解释,制定出有效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促使企业在人工成本核算方面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结构。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

积极推进和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在企业内部分配方面,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分配的激励作用,要基本形成以人工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分配约束机制,要使社会平均人工成本水平逐步成为决定企业工资收入水平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建立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比较完善的内部分配制度。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的途径

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严格控制各种用工人数控制人工成本总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员不是单纯地减几个人,其目的在于增效。增效,一是提高效率。通过减员,克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二是提高效益。通过减员,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实行“工效挂钩”,控制工资总量,搞活内部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分配原则,只有充分地发挥工资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

如何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使有限的工资发挥更大的作用呢?要将有限的工资投入转化成较大的产出,就得有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先进的内部分配机制,一是引导职工合理流动,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二是激励职工多作贡献。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职工按有效劳动分配,从分配制度上要合理设定基本工资份额,全额或大部分工资额与效益、贡献挂钩浮动。工资要向苦、脏、累、险、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倾斜。只有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才能激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多做贡献,形成一个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促进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科学定岗定编,优化劳动组织

加强定岗、定编(“双定”)的管理,达到双优化。通过减少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最终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要科学合理进行“双定”,要精简机构、合理定岗、实行专业化管理。改革传统工种概念、实行大工种、区域作业、培养一专多能、操检合一的复合优秀技术工人,使劳动力真正得到解放,以少而精的人才消耗来取得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讲求最佳投入产出效益

因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人多好办事”,“低工资,多就业”,“力求稳定”的就业思想和用人机制,这样的做法不仅增加隐性失业现象,而且造成人才浪费,劳动生产率低,牺牲了经济效益,阻碍了经济发展。最终结果造成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于工资水平增长,致使人工成本加大,企业亏损,在市场中无竞争力。目前,国内外都把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重点战略目标加以实施,都在寻求最佳的人力资源“吸引人、甄选人、任用人、考评人、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保障人、留住人”九人管理模式。因此,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

劳动者素质内容包括体能素质、智力素质、技能素质、情趣素质、品行素质等。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

5.如何降低人工成本 篇五

这样一来,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员工越来越多,人工成本自然越来越高。拥有一个庞大的总部平台,这几乎是大企业的通病。把企业建成功能齐全的小社会,这是国企的通病。

要知道,消费者不会为企业这些不创值的人工成本买单。可喜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企业经营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减负”,将人事、财务、行政等后勤事务外包给相应的专业企业,企业只留下核心业务部门,以节省人工成本。生产制造型企业、建筑企业甚至可以将生产与建安外包,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将销售外包。

第二,公司名头越来越响,招聘要求越来越高,专科生能做的事也要招聘本科生、研究生来做。

前些年,去银行上班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工作选择,银行的招聘要求也是水涨船高,有的银行甚至招聘研究生坐柜台。须知,这些工作以前都是由中专生负责的。

企业招聘员工时并非学历越高越好,员工整体学历高也不代表公司人力资源水平就高。关键是要人岗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低配会降低工作质量,岗位高配则会拉升人工成本,降低产品竞争优势。

第三,搞人性化管理,念及苦劳、尊重老人,结果养了一堆废人。

最近有篇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对员工人性化的企业都死了》。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轻装上阵,要时刻保持战斗姿势,市场竞争不会给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加分。企业用人如果不能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就等于自废武功。

第四,照顾各种关系,招进来许多闲人。

闲人就是冗员。冗员是公司最大的成本。冗员增加的不仅仅是人工成本,还会增加与人工相配套的办公成本,如配备电脑、工位、办公家具等。此外,冗员还会形成一种懒散的工作氛围,让公司士气低落,进取心不足,降低工作效率。如果为了解决冗员的工作问题而因人设岗,那就更糟糕了,这等于是在工作中人为地设置障碍。面对冗员的问题,最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减员、增效、涨工资。

结论

如果企业用人上有上述四个问题,意味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患上了富贵病。

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说,管理中最难的是成本控制;没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业就处在生死关头。全体员工都要动员起来,优化管理,要减人、增产、涨工资。明年生产要翻一翻,但人员不一定要翻一翻。

6.人工成本管理办法 篇六

1现阶段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所谓的人工成本是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生产经营所使用到的劳动力产生的费用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市场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企业内部的人工成本进行合理调控的过程。对于石油企业这种粗放型的企业而言,其体制转型较晚,企业内部的仍存留着很多传统管理上的弊端,由于新的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石油企业逐渐认识到了人工成本的重要性,随着近几年对人工成本管理研究的深入,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得到很大提升,总体情况比较乐观。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下面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工成本竞争意识较低

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价格竞争是产品竞争的一个方面,合理控制价格竞争需要企业从成本着手,只有降低成本的价格竞争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现阶段石油企业在人工成本管理上缺乏竞争意识,导致产品在市场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结果还可能造成产品积压,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2企业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的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在全行业缺乏一个标准化的统一管理模式,这造成不同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标准不同,为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带来了困难,同时企业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并不完善,我们知道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任务繁重,涉及到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需要依靠企业内部完善的协调机制作保证,就目前的情况分析,石油企业在制度上并没有对此进行规定,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比较混乱,在员工工资控制上经常出现问题。

2.3人工成本管理易受不可控因素影响

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地方政策,人工成本费用涉及到的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包括社会保险、住房以及劳务报酬等,这些都受地方政策的影响,一旦地方政策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迫使进行多方面调整,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中劳务报酬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有特定的标准,一旦标准发生变化,会对石油企业整个控制管理方案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受物价因素影响。物价上涨直接和成本管理中的各种费用相关,油田企业职工的食堂补贴费用、福利费用等都需要根据物价上涨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企业人工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3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对策研究

3.1加强对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人工成本管理观念是做好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石油企业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从理念上认识到人工管理的重要性,抓住人工管理的核心问题,要认识到人工成本的可控性,虽然人工成本管理受国家相关规定的影响,人工成本的可控性很低,但是近几年相关制度的改革,可控比例在逐渐增加,这为人工成本管理提供了便利性。同时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紧追时代步伐,把握国际先进的成本管理方式方法,同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创新的理念进行改革,以不断促进人工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的竞争意识,要认识到竞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石油企业产品在价格上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学习优秀企业管理经验,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设立专业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注重协调部门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协调工作来保证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稳定运行,最后还要提升企业的预测水平,加强与政府部门以及市场的联系,准确把握最新消息,降低不可控因素对人工成本管理的影响。

4结语

人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现阶段的石油企业发展中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加强对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准确把握目前人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断促进石油企业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化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的发展同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很大,现阶段企业的发展的方向就是控制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石油企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石油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对石油企业而言,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是成本控制的一种方式,本文就加强人工成本管理谈一谈具体对策,以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对策探讨

参考文献

[1]李英阁,张赛.石油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5,v.34;No.37406:144-146.

7.人工成本管理办法 篇七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工成本;重点和难点;效用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实际支付的所有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国有企业的人工成本其范围包括:劳动报酬、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商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离退休人员人工成本和其他人工成本等,是企业为取得劳务付出的经济代价。

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决策、提高效益和有利于计划、控制及业绩评价,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一部分,除要达到这一基本目的外,还要起到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员工生产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用,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一、国有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对人工成本管理影响较大。国有企业与其他性质的企业有所不同,多年积累的问题较多。员工惯性的“铁饭碗”稳定思想文化根深蒂固,导致管理机制落实不下去和长期不在岗人员的存在。企业为保稳定,对长期不在岗人员大多采用默认态度,这些人不但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反而消耗企业资源,工资和福利等正常发生,造成企业人工成本偏高,而且严重影响在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管理机构臃肿、责任不清,不能形成统一合力。企业设置管理机构都要有职责和工作内容,但过多的管理机构设置,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很多事情会产生谁都应该管或谁都可以不管的现象。特别是有二级甚至三级单位的企业,有的只承担了管理职责,却没有经营职能,团队合作精神欠缺,人工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造成人工成本的效率效用较低。

(三)竞争意识不强,市场调节力度不够。国有企业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等、靠、要”观念依然存在,思想上固步自封,各方面管理不能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没有分析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管理上基本处于静止状态。

(四)管理重点不准确,管控效果较差。人工成本构成复杂、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实际中,很多企业不管任何情况首先要保证工资水平不降低,而将人工成本管控的重点放在劳动保护和员工福利等这些相对不太重要的项目上,管理的重点定位不准,没能了解掌握内部人工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造成人工成本管理近乎失控。

二、国有企业如何做好人工成本管理

有人就會发生费用,企业对人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加强人工成本管控,充分发挥人工成本的作用和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制度建设,严肃制度落实,为管理创造良好环境。管理制度是工作的准则和依据,具有重要的工作引领和导向作用。企业通过考勤管理、劳动纪律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以及员工奖惩、薪酬待遇管理等制度建设,加强对劳动用工和员工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来约束员工行为,减少非在岗人员数量或避免非在岗人员的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工成本的使用效率,并且要加大力度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二)加强基础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合理定岗定编。调整组织机构和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基础,也是降低人工成本管理的基础。通过调整机构设置,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合理定岗定编,改变人员配置、减少冗员,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人工成本分析,合理调控人工成本水平。企业要分析人工成本与哪些生产经营指标或市场因素有关,受哪些关键指标和因素影响较大,找出与人工成本各项指标的关系,比如劳动效率、营业收入、利润、工作量或是当地社平工资水平等。还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不断积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线性分析,建立数据模型,研究人工成本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成本预算提供支撑,人工成本预算的制定应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效益状况,考虑企业对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和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需要等。

(四)根据企业实际,合理定位人工成本管理的重点。企业管控人工成本首先要控制工资,并且要提高工资的使用效率。工资在人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也是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可以看到最为直接的人工支出,而其他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培训等对员工的影响都没有那么直接,所以,工资是企业人工成本管控的第一重点项目,工资总额直接影响社会保险费及公积金等工资附加费水平。

三、结束语

人工成本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重点不只是总额绝对值的多与少,也不在于占企业成本费用总额比例的大与小,而是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多高,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贡献有多大。所以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内部人工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建立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合理配置人员、对比分析、预算管理等办法,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重点关注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否与个人所得相匹配,企业为取得员工的服务和创造价值而付出的人工成本水平是否合理。希望员工在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能够有更高收入,希望企业有限的人工成本投入能够有更大的效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下一篇:河南省农信银考试题库试题